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地理教育;教育观念;教育手段;信息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浙江省新课改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地理教育也要迅速的进步,它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地理教育的现代化,这便是现代信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的现代化

1.教学理念:变“重师”为“重生”

改变教学观念是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前提。传统教学一直存在着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观,即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的外部行为,因而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地理教学无异于用新瓶装旧酒,最终将导致“人灌”变“机灌”更沉重的注入式教学,所以首要的就是更新教学观念,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去指导教学实践。

2.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地理教学发展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潜能的开发、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文化素养教育这三个方面。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不仅是地理教学的特点,还是地理学习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地理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便逐步掌握了地理思维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的精神,因此也培养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教学目标变“学会”为“会学”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要让更多人获得更多的信息,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驾驭飞速增长的各种知识,只有“会学”了才能“学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不仅可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解决了有限的教学时间与不断加大的教学信息之间的主要矛盾。那么,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首先便是让教师实现优化。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教学集影像、图形、文字、动画、声效于一体,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给学生营造一种主体的、全面的、动态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较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材内容吸收得快,理解得深,这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提供了空间。

1.课件的开发要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的低层次开发

现代的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强调备课组的协作团结,甚至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在信息社会,虽然可以实现教学的自动化,但教师的作用仍不能减弱,教师在资源开发上,避免在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上浪费时间,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研究利用现代化技术支持情感教育与创造教育上。

2.利用网络,使教学与先进地区、先进国家接轨

Internet可以使全球的地理教育信息连成一个信息的海洋,供教师与学生共享。教师可充分利用网上的资源,为知识更新、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多样化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还可以及时借鉴先进地区兄弟院校的教学经验。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地理教育的新观念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也使我国的地理教育进入了空前发展阶段,正逐步与发达国家相接轨。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融合,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有机整合。

三、现代信息条件下,更要注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而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课堂信息量猛增的现代,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为重要,有些地方的地理教学中,师生都戴着耳机,面对着计算机屏幕,一切师生与生生之间的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整个教学过程基本看不见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我们要明确,课堂教学中,一切媒体资源都是对教学活动的补充,如果仅仅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仅仅是为了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其结果是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恐怕会失去一些人性化的东西,显然这与现代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条件下地理教育的发展方向,即不断满足地理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达到教学信息化,将教学信息融入教育的每个环节中。我们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占有知识、储存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他们学会对知识的选择、判断,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探索科学规律、提高科学素质。

篇2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12-0014-03

作者简介:孙淑莉(1965-),女,佳木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

0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必将引起教学模式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相结合不仅为现代教育教学创设了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高校教学特点,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含义与研究内容

1.1现代教育技术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应用,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一种教育技术。

1.2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与途径,突破了时空限制,使教育变得更为开放,其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见图1):

首先是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等方面;

其次是教学开发,就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第三是教学应用,包括媒体的运用、革新与推广、实施和制度化、政策和法规等;

第四是教学管理,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等;

此外还要重视教学评价的研究,即针对问题分析、参照标准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2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转变的影响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得到了很大的技术支持。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校传统教学模式转变,逐步形成了教育学与计算机网络等相关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型研究领域。

(1)现代教育技术是高校教学模式转变的技术基础。构建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环境和资源、教学活动及其各要素。其中的很多因素都与教育技术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等。高校应当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为教育改革的基础环节来抓,要把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现代教学模式,就必须以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技术基础。没有现代教育技术进步作为支撑,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仅靠体制改革是难以实现的。

(2)计算机教学管理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人工”管理为主,工作强度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管理过程中人为的因素。教学管理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了教育教学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高校使用计算机教学管理涵盖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业务管理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学生考试和考核系统、办公系统等等,学校教学管理通过使用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变得科学高效。

(3)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想把对学生的诊断和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往往是做不到的,因为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教学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去分析学生的反应,进行诊断和评价。在现代教学模式中,计算机系统作为教学媒体是双向沟通的,它既可以展现教学内容,又可以将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效果及时反馈,教师能够及时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一个闭环结构,使教与学形成无缝链接,达到教师和学生配合最佳、教学效果最优。

(4)教育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更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应发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作用,使学习环境变为一个随时激发创造性与教学内容相互有机结合的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之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就能够做到自由探索、相互协作。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产生了互换,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帮助者。

(5)教育技术的发展促进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目前,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模式大体上有两种: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二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于教育手段落后,上世纪前我国基本上一直延续使用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在教育技术手段和教育观念的共同作用下,教学模式逐步由“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模式转变,这种转变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好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离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教学模式的转变就无从谈起。迅速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使“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形成变为可能。

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校教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越来越突显,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形成高校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教学资源获取与处理

教学资源可分为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对于文字性资源教师可编写相应的文字材料,也可引入书籍中的经典理论、案例作为教学使用。对于图形图像类材料,教师可收集成品资源,同时要掌握相关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运用数码相机等设备开发适合高校学生的图像资源,也可运用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制作相关的视频资源。在收集了相应的资源后,教师应将所收集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形成集成型教学资源。集成型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复杂的课件则需要程序设计的知识以形成教学系统软件。

3.2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完成视觉表达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视觉所占的比重最大。在人类的5种主要感觉中,其吸收信息的比率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2.5%。由此可见,视觉信息是高校学生接受知识最广泛的来源。而多媒体课件正是教师根据自己的创意,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其融为一体并赋予交互特性,能更直观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应用软件。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制作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去进行视听表达;还可以对宏观和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抽象、无形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力求做到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再现。同时,高校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设计要结合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学习,更好地体现出“因材施教的个别化教学”,可运用PowerPoint、Author ware、Director、FLASH等多种软件进行课件的设计。

3.3教学系统软件开发和设计

与传统的义务教育与高中教育相比,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高校的教学改革必然会涉及到仿真模拟操作,这种操作需要运用相应的教学系统软件来完成。教学系统软件的开发要结合区域经济、学生学情等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软件既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也有利于科研创新。

教师可采取组建科研团队或与企业合作等形式,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与行业专家进行研讨和广泛的合作,开发相应的教学系统以及教学平台,以相关专业实际工作流程为背景,将教学重点融入其中,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的工作流程,完成工作任务。

4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大,高校教育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越来越突显,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形成高校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远程教育等优势恰好符合了这一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加快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从而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最终加快我国由人口优势大国向人才优势强国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不是人才强国,只有依靠现代化教育才能实现人才强国的目标。当今世界的竞争已由单纯的经济竞争转化为综合实力的竞争。要想取得竞争的绝对优势,就必须重视科技水平的提高,归根到底是加强创新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育水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可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我国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弊端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已经显现,只有提高科技人才的创造意识与创新水平,才能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国内外的创新思维模式、现代教育技术等一切优秀的成果吸收进来为我所用,加快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向纵深发展,高校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接近普及,迫切需要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只有把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合理地把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向前发展,才能适应高校现代教育教学的新观念。只有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才能实现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向重视能力培养;只有实现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才能实现从重视继承转向重视创新,才能最终实现现代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万丽丽.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模式的影响[J].剑南文学,2011(10).

[2]裴洪文.先进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1(2).

篇3

摘要:在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样性、综合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教育技术也面临着更高的挑战。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社会发展教育技术也要有改善。

关键词:教育技术;现状及问题;如何改善

教育技术是在系统科学方法论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良好发展,实质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实施需要有硬件的保证和软件的支持。合理的选择媒体,优化配置资源,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开发适于教学的高质量的教学软件,都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和施展才华的空间。

一、教育技术学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施跟不上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果设施跟不上,理论与实践就不能相结合,也就称不上是完整的教育技术。

(二)专业定位不明确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社会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业岗位已经不再是摔不碎的“铁饭碗”了,而更多是采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分配方式。教育技术学专业宽泛的目标定位,并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理论水平与技术能力是应该有所侧重的。因此,要使专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三)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需求

社会需要是确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依据。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科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都应该处于动态的调整当中,适时地调整专业要求和设置,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但是我们看到,部分院校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一直沿袭着原有内容和模式,即使有所调整,也只是增加或删减了一些课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指导思想不作相应的调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墨守成规,那么终有一天会成为被时代所抛弃的包袱。

(四)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实践环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联结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交叉性学科,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中理所当然地多安排与实践相关的环节。但是目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安排的实践环节并不多见,只是安排了一些与其他理科专业学生相差不多的实验,而基本技能如网线的制作、布线、计算机的组装和拆卸、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实践性环节都涉及不多;又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学科背景和教学实践,常常纸上谈兵,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欠缺。这就造成了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严重脱钩现象。

二、加快教育技术的发展

(―)加强对教育技术的理解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技术能力尤显薄弱,要加强他们对技术的理解,使其在教育软件设计和开发中起到沟通、协调、控制和交流的作用,从而科学的完成对需求分析的设计,以及项目的指导。提高他们的教学系统设计、使用、维护、管理、评价等方面能力。

(二)课程设置构想

根据对学生的能力的要求,注重发挥原有学科优势,注重课程设置的实践性,适当增加实践课程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企业的机会。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可以从计算机类、管理类、工程类课程上加以考虑。

(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适当的增设实践课的比例,并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让学生亲身走上讲台,使学生能够在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中对教学过程有所感悟和理解;可以开设计算机的软、硬件方面的课程,如软件工程,让学生们参与一个完整的项目的设计、开发和推广,使学生能够对教育软件开发的整个流程有个宏观的把握、对企业的运作过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可以通过在选修课中安排有关企业文化、就业形势等方面的讲座或是座谈,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企业家、软件开发人员等,为学生认清自己在社会中地位和发展取向提供机会,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找准位置

教育技术研究方向第一类是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者;第二类是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第三类是计算机学科中从事计算机教育应用研究的相关人员(如从事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人工智能研究等)和相关学科的教师。

教育技术领域要发展,必须进行定位,不是照搬国外的AECT2005或修改之的问题,而应是完全立足国内的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背景、如此多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工作前途出发,以系统观、人类学、社会学、后现代、人本主义、实用主义等等理论的东西指导我们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影响战略、持续发展等重新思考,教育技术专业快速发展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张际平.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1.5

篇4

关键词: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对策

201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化,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更应该率先实现信息化。因此,了解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明确产生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目前现状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于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

根据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我对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本人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实际,目前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如下:

1.在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与态度方面

首先,是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对运用教育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普遍没有认识到,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对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意义不明确,对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予重视。

其次,中职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不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的意识不足,目前支持中职教育教学的教学资源在源源不断地增加,但是,中职教师使用这些资源的意识不强,缺乏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也缺乏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而使这些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良好的作用。

2.在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方面

大多数教师能够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基本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不了解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水平不高,只是初步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一些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基本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少有教师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3.在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

许多教师能够正确地描述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有少许教师能够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但是很多教师上课还是用老三件“嘴巴、粉笔、黑板”,很少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基本不能为学生提供运用技术进行实践的机会,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应用技术开展对学生的评价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能够很好地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不能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有些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业务知识,发展自己的业务能力,但很少有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学习情况;部分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同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但不能与学科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就教育技术的应用进行合作与交流。

4.在应用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方面

少数教师能使所有学生公平应用学习资源,能向学生示范并传授一些与技术利用有关的法律知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5.使用教育技术的环境和条件

不少中职学校还没有教育信息化基本条件,甚至连校园网都没有,更谈不上丰富的、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同时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教师缺乏相关教育技术培训。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在近几年的迅速发展,教师数量急剧增加,教师培训还没有跟上,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更是没有得到重视,不少学校尚缺少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师资和设备。

二、对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的分析

针对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现状,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和《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进行分析,其原因如下:

1.中职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

有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者,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没有建立《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当然没有把它作为选聘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没有严格作为中职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2.缺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环境和条件

很多中职学校校园网还没有建立,或者虽有校园网,但是教师教研室、教室等教学教研公共场所没有网络设备,有的学校仅有一个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中职学校的主办方加大资金投入,添加和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教学需要。

3.中职教师继续教育的措施不力

中职校没有明确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没有通过对中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来提高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具体措施。教师也没有学习新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4.中职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措施不力

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对中职教学质量严格监测和评价的具体措施,因而导致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不到位,因而,中职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能力的教学水平缺乏评价的依据,缺乏运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和压力。

三、提高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对策

1.提高中职教育信息化的认识

根据2010年11月27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的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要实现这一中职教育创新计划,中职教育工作者务必要认真学习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明确各自在实现教育信息化中的任务和目标,提高中职教育信息化认识,制订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措施,务必要把提高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放在教育信息化措施的首位。

2.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教育技术应用的环境和条件

国家、地方和学校主办方都应该筹措资金,按照中职教育信息化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必须的教育教学设备,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学校师生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和条件下工作与学习,应当做好两大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建设。

(1)建设中等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里指出,要开发制订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学习平台的三大系统:①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系统。②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和社会人员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包括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③建设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包括资源获取、教研交流、进修提高等。

同时,建成国家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中心。拓宽网络带宽、改造硬件、充实资源、培训教师,建设数字化仿真实训示范教室,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这一计划的实现,为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建设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提升计划里还指出,开通面向公众的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共享机制,通过开发整合、征集评选、质量认证等多种方式,汇聚和共享职业教育信息资源,建成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3.实施中职教育工作者全员培训

提高教师信息化素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普遍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继续加强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开发培养培训课程和教材,改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立基地工作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要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基础上,所有中职学校要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中国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开展校本培训,使每一个中职教师都接受教育技术的培训。

(3)校本注意培训内容和方法。①在中职教师培训中,把教师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作为主要内容,重点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训练。②培训师资的来源。各级各类学校抓住国家级和省(市)级培训以及机遇,派出有足够的教师参加培训,获得培训教师的资格和能力,回校担任校本培训的师资。③培训设备设施。每所中职学校都应该积极筹措资金,解决培训教师应该有的一切设备和设施,教育技术培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培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实践。④把教育技术的培训与实际的教学紧密结合。培训中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选用教师正在进行教学的材料为载体,所在班级学生为实践对象,使参培教师学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的维护与管理等。

4.将中职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绩效考核体系

(1)建立全国性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体系。应当由国家制订中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根据这些标准对未来教师和在职教师进行培训和测试,并发给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合格证书,并将其作为任职资格条件。

(2)把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已经成为教师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对每位中职教师进行绩效考核时,把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作为重要指标,让在教学中很好地应用教育技术的教师得到褒奖,多得绩效工资,在评优晋级时优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

201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2(03)

[3]何克抗.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解读,2005(06).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环境;教育生态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73-0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是狭义上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群落的概念,它是以现代教育为目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集中协同控制多种现代视听设备,以及灯光幕布等环境设备,营造现场演示与实时交互的教学系统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和非教室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如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音乐厅、大礼堂等),本文讨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从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来阐述的。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本文把多媒体教学环境看着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提出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对策,期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供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存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与社会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体制有关,而且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再由于缺乏严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往往是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求来建设,而无整体统一的规划,再加上受到经费、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就能满足全校教学的需要,往往需要分期分批来实施,多媒体设备品种繁多,规格不一,导致设备的不兼容,而且多媒体设备可拓展性弱,只是满足基础性应用,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设计与规划。

2.设计方案问题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分期分批建设的,常常是每一次建设中标的都是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厂家理念不一样,其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功能也不尽相同,这样教师就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用,这让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物理环境、设备选型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由于无标准可依,建设方案工作组只能根据以往经验、调研情况以及知名厂家提供的设备与集成服务来制订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建设的兼容性。而厂家设备的生产也无统一的标准可依,厂家相互平台兼容性也不够,这也造成了后期建设的瓶颈问题。

3.系统集成问题

系统集成同样存在一个标准问题,各个施工厂家有各自的理念,系统提供的参数指标各不相同,提供的系统原理方框图、设备布局图、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接线图及说明文件也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就没有集成图纸,就简单配置与连接成型。

施工进场注意到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施工准备上也比较充分但在施工操作上,如辅材的质量、线缆的铺设、设备的安装、细节的处理等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各级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1.规划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划来看,首先缺少良性体制的支撑,现行的行政体制与现代教育的管理制度的冲突,采购与使用分离,行政力量参与较多,所以不可能做到系统的全面的顶层设计。其次是缺失动态平衡的观念,长远目标不明确,只是关注了前期设备简单的堆积,较少考虑后期的运维、应用与发展等,认为一旦软硬件到位,后续应用就会自然跟上,对应用规划和成本绩效没有做特别的设计和考虑,再加上对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的缺乏,前期工程与后期先进技术的衔接不合理。最后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观念,忽视把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顶层规划设计最基础性、最硬性、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依据,没有做到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体现更多的人性关怀;对教师来说,同样忽视把教师作为教育生态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教师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忽略了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管理者的人性关怀,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得不到解放,服务价值体现不了。正是缺少了这些生态观的考虑,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导致了系统在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方面出现的呆滞局面。

2.设计及系统集成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从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及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来看,首先是缺少顶层设计,导致“花盆效应”(也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没有详尽的长远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指导,缺少先进的发展的理念作为支撑,每次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的改革,缺乏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的设计思路,如果仅局限于满足目前的某一功能需求,脱离于校外多媒体环境的发展,还在最习惯、最容易的传统的建设中,会很容易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其次缺少标准,从基础教室条件到音视频技术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只是凭经验使然,更做不到互联互通。值得庆贺的是最近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给我们的后期的建设带来了福音。最后是缺少人性关怀,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实现自主发展,我们看到,教室的投影的亮度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投影幕的画面,座位的设计并不能排除视角的盲区,多媒体讲台的设计不能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更谈不上人性化。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本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依据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结合实际建设的需求和学校状况,从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生态化的角度去科学建设,不搞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将是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主要使命。

1.建立运行机制,保持政令通畅

要想突破体制制约,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必须将重要的决策权从行政管理转向学校管理,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科研、财务、基建、图书馆等的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按照学校的办学方针,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对信息化技术方案进行把关。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可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心领导兼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详细制定本校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学校信息化工作就会形成合力,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由此学校上下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职代会报告、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工作都有专门阐述,可见,组织的建立、完善机制的运行将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2.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战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中长期目标: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在设计时才能处处体现这一宗旨,然后细化分级目标,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根据自身的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调整,例如协作学习时设置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学习支持系统、远程学习时提供虚拟实验系统等等,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其次空间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性,空间、通风、采光、内部造型、色彩运用等都要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如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提高教学效率;教室墙壁和桌椅的颜色不能过于强烈和鲜艳,避免学生兴奋好动,分散注意力。再次要慎重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要多样,教学手段要可选,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的反馈与调控,整合课堂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还要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实施从以“物”为中心的低级态向以人为中心的高级态的战略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协调配置在以“人本”为核心的应用中使得整个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这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3.以应用为导向,科学论证方案

针对学校的基础情况、实际教学需求和经费能力,以应用为导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层次等做好决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学校委托的项目成立信息化建设监督小组,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确定项目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和责任人。监督小组组长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担任。

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市场调查、询价等工作,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技术方案、招标采购建议书。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优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需经过项目工作小组充分调研、集体讨论形成。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或有多种选择的方案,应将不同意见或各种方案报中心领导,中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工作小组上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校领导和设备采购部门。

项目工作小组应对所需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技术参数、市场价格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根据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招标采购建议书,对拟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详细描述,提出建议。除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外,应推荐至少三个品牌的同类产品。项目工作小组应对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信誉和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查,择优选择至少3个单位,由中心向学校设备采购部门推荐。对企业信誉差、在我校既往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服务质量差、没有兑现合同或承诺的单位,亦应向设备采购部门说明,作为设备采购部门对投标单位的审查依据。

4.关注标准,以人为本,系统推进,体现教育公平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教育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绿色环保和无障碍设计。欧美许多政府机关、大学和企业都接受了一些绿色环保标准,例如能源和环境设计的领导力的论证(LEED)。LEED评估系统在五个方面关注人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能源利用率、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而言,往往需要考虑教室的节能、绿色、环保,使用的灯光的节能性,使用的油漆和涂料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性,课桌黑板使用材料的安全性等。无障碍设计也是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人性化特性表现,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智能无障碍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学习者的需求。

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人性化还应体现在未来课堂能充分解放教师被技术的束缚,更多地关注于教学过程本身。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在合适的情境中用手势或语言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投影、计算机、灯光等,将最适合的技术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人与物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本质上真正的“让技术回到教育的幕后”,让教师尽情地释放教学的激情。

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故障中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利用现有的场景去实践去练习实际任务。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适合情境学习。例如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声、光、电)及物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

5.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上升螺旋式的建设模型,强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余胜泉说,当技术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时,它必然会对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石产生一个革命性影响——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正从个体认知转变为分布式认知,即人与智能设备的协同认知,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这是现代人应对日益复杂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如多媒体、移动通信、电子白板、Weblog、云计算、物联网),人们总是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或作为教学内容,或作为教育环境中的装备,但是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并不是尖端的就是最好的,用技术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让学校成了新技术的实验场。

以应用为导向引领的思路则是先调研实践应用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确定目标,分析条件,制订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并建立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反馈、评价等制度。坚持以“人本”为核心,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协调配置各生态因子,科学的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模型。

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会将离散的设备打通,形成信息流,让不同系统、不同部分的信息流动起来,实现无缝对接。比如,物联网真正用于教学,信息流形成之后,当教师与学生进入课堂后,课堂的设备会根据身份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学设备会自动启动进入到待用状态,只要教师发出指令,播放一段视频,这时相应的各个设备系统就会自动运作,从待用状态进入服务状态,老师无须像以前手忙脚乱地打开计算机、投影机、投影幕等。

此模型在实践中促进信息流通,形成动态平衡:关注系统与人相连,系统自然地融合于建设业务之中,推进流程再造,有控制的打破旧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从关注眼前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融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活动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解决,螺旋式地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最终能够持续、深层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从生态的角度探寻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生态化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发展的基本路向。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处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多种环境因子下,由经费投入、教师能力、管理者能力、厂商技术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教学效益,使得这样的系统能动态、平衡、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及其优化配置研究”(10YJCZH150)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年度课题“基于B/S模式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篇6

关键词:Web2.0;校园;网络教学;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近几年来,国内网络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新一代Web2.0成为互联网在信息交流与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重点。Web2.0的“上传因数”不仅改变了现代网络信息交流模式,而且在信息传播方面也开始由单向传播模式转变为双向传播模式。在网络世界中,任何一个人都能成为信息创作者与信息传播者,其信息与知识产生、传播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而这一变化,对现代教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网络教育教学现状与优势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在高科技的网络时代下将现代教育理念与理论学习结合为一体,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各种教育功能带来的优势,为广大热爱学习与受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学模式与学习环境。目前,由于我国的网络教学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网络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l)由于我国网络教学发展较慢,其教学模式仍然停留在Webl.0的技术上,在网络教学中,真正用到Web2.0技术的甚少。(2)宣传环节过于薄弱,对师生的影响力不高。使其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造成网络教学发展的动力不足。(3)一些教育机构或学校,虽然拥有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但因受到不同标准的影响,使得这些教育平台良莠不齐。从而出现了学科门类不全、信息资源重复的现象,导致专而精的网络教学作品少之又少。(4)目前,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块都比较单一,很难满足用户提出的多样化服务需求,再加上该系统操作方面也比较繁琐,使得用户不容易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综上所述,该平台存在问题且需要解决的同时,也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将当前的先进的网络技术充分利用起来,并结合当前市场需求下的教学发展模式,那么这种教学平台的发展就一定能够长远。目前,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教学的优势和灵活性表现在以下几点:1)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2)人才的培养符合现代信息化。3)提高了教学质量,带来相当的教学效益。

2 基于Web2.0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新思路

Web2.0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以实训项目资源库和学习资源库为基础,具备资源管理、学习管理、文档管理、在线交互、课程训练等多项子系统的网络教学平台(如图1所示),通过连接互联网,使其逐渐以开放的模式、丰富的教学资源、实训项目资源库的资源实现在线下载和浏览、实现视频教学模式及作业上传与批阅等;还可以起到共同使用、共同建设的互利模式,不仅推进了该区域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还实现了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同类教育机构的师生拥有资源共享和教学交流的功能。

图1 Web2.0网络教学平台框架图

2.1 平台功能的设计

该技术平台的功能设计属于B/S系统框架,可分为两大模块――前台模块和后台模块。前台模块主要针对于一般教师和学生,能为他们提供学习资料、资源搜索以及作业上传、资料下载、信息交流以及帖子查看与回复等功能。后台模块主要针对于数据的管理员和专业信息技术教师,实现网络教学平台的整个课程的搭建、学习经验的推荐、资源上传、友情问答等功能。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辅助作用;(2)通过此平台,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产生互动;(3)教师和学生通过此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模式发展方向迈进,实现学生的快速成长。

2.2 主要模块的设计

资源库建设:资源库建设是由师生的学习资源库和学训项目资源库两个大块组成,其方向是以学习及实训项目资源为基础的具有共享功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有:专业标准资源、网络课程、IT信息资源、项目案例资源、教学视频与实训资源、专题特色资源、多媒体素材与核心能力测试题库等。通过现代数字化教学网络平台的支撑,为全校师生、合作企业及社会学习者提供一种资源共享、信息搜索、教学指导、就业支持、人员培训、学习资讯及资料下载等服务,使教师与学生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建立个人空间,便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料、学习过程资料的存储与共享,如图2所示。

图2 共享型教学资源库

互动交流模块的设计:教学平台的设计模块中的核心部分就是互动交流模块,主要包括:在线评测、在线交互及作业管理等子系统。此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师生在线交流、学生作业的上传和批阅;另外,此平台还实现了客户博客、BBS、Wiki及网络调查等供读者互动与交流的个性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此评价教学资源的质量、畅谈学习感受等。

2.3 平台数据库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身份的不同,可将用户信息数据库划分为教师型用户与学生型用户。此数据库中的存储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登录、身份信息、学习内容等,综合信息库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及对教学扩展功能的管理,平台管理数据库主要用来进行后台信息的集合、调用与管理。

2.4 平台技术支持

(1)系统采用ASP、NET、JSP技术建立起来的强大应用程序,为广大用户提供Web2.0的网络服务。采用SQL2005数据库,用于实现全面的、集成的数据解决,有效降低了应用程序创建、部署、数据使用、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复杂性。(2)新型的Web2.0动态交互技术,其模式的使用方式,由单一的阅读模式到动态写入共同建设方向发展。基于Web2.0动态的交互功能非常适用于教学者和网络学习者进行知识的自我管理和建构,积极引导他们转变学习的方式,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3)本系统各个模块之间具备接口开放、松散耦合、功能独立等特点,便于扩充。此项跨数据库的设计思路与跨操作系统,使这个平台具有非常好的扩展性与难能可贵的伸缩性。(4)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java)企业级平台,不仅保证能够在Windows系列linux、Unix操作系统中使用,而且与用户机房的现有资源也相当适合;另外,系统还采用了WebService技术,此技术实现了异质数据库(分布式)的同步更新,因此,运用Web2.0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广大用户具备了更为开放性的交流空间。

3 系统展望

综上所述,Web2.0技术的网络平台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能够在各大中职高校内普及,对于学校本身来说,实现了现代网络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为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机会。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在社会上必将引起一次新的教育改革;另外,也会促使学校老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随着网络计算机和教育创新的普及,Web2.0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必将越来越受到欢迎,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中职高校学生学习兴趣的必然发展趋势。

4 新型网络教学平台带来的社会效益

新型Web2.0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不仅带动了现代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型Web2.0的网络教学平台的价值得到了全新的拓展与提升。(1)新型Web2.0的网络教育平台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响应了国家提倡的低碳发展经济的号召,又顺应了现代教育教学迅速化、无纸化的发展模式,不仅使能源的消耗有所降低,而且通过技术的创新,使能源的再利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因此,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平台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逐步迈进了低碳发展道路。(2)就目前的社会形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基于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大学生在就业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新兴网络教育(Web2.0)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职高校的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一大批专业型平台建设人才,使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有了很大的缓解。(3)减轻了贫困大学生生活上的压力。当前,学校勤工俭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服务型的体力劳动,而这种勤工俭学的方式只能解决学生生活上的问题,而无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Web2.0技术网络教育教学平台的建立不仅能给贫困生解决一部分勤工俭学的助学岗位,而且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技术技能,对其生活压力起到了一定的缓解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学习技术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网络教育平台应用Web2.0的技术,其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能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拓展的教育模块,不仅使学生学习视野更加开阔,而且对传统的网络教育模式进行了改变与创新,从而对网络教育的整体教学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王焕景.基于Web2.0的网络课程功能架构和开发技术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

[2]周淦.基于web2.0的网络教育平台教学系统设计[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72-75.

[3]杨潇慧,陈劭泽.基于web2.0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5).

[4]严冰,方慕真.基于WEB2.0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验[J].中国远程教育,2009(08).

[5]陈华魁.面向2010s的高等教育网络互动式教学――联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谈Web2.0在高校教学中的典型应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07).

[6]李静,刘春茂.基于Web2.0的高校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模式的探索[J].图书与情报,2007(05).

篇7

【关键词】林业 职业教育集团化 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91-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高职衔接、产教深度融合,形成“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办学理念。广西教育厅下发的《广西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要通过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创新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重要作用,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彰显职业教育集团在地方产业发展及中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功能,让职业院校与龙头优势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深层开展教学、科研及项目合作,真正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产、学、研共生发展的校企合作办学体系机制,是职业教育集团研究的目标及方向。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中国(南方)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为依托,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林业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完善“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全面推进中高职衔接为重点,整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构建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立交桥”,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思路

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紧紧抓住了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核心,但要发挥集团内各方的资源与技术优势,形成利益共享链,让企业放心与院校开展合作,学校积极投入企业,确保在人才培养中的有效高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一核心两轴两线”的技术研究框架。

“一核心”,就是以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为研究核心平台,将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两个专业融于集团化办学之中,来综合探索研究专业建设、课程优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教材开发、教师团队培养、人才质量考评等,通过这一核心研究,摸索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

“两轴”,即校企深度合作和中高职衔接,形成两个主研究轴。对于前者重点在合作机制、运行模式、资源共享、生产性基地共建、合作育人等方面的研究;后者则侧重集团内校际间通过集团平台探讨中高职教育链接问题,这一研究轴要解决中高职衔接中专业结构调整与布局、课程开发与优化、人才层次与质量、师资扶持与互动、评价方式改革与互认等。

“两线”,就是林业技术和园林工程技术两条专业线。专业线不是相互单独进行研究的,而是两个专业融于林业职业教育集团这一平台中,根据各自的特色推进项目研究。既是相对的专业线,又是综合的专业线。这样的研究组织有利于充分发挥专业领域和技术范围,发掘集团的资源侧重面,特别是行业、企业的岗位差异性。

二、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实践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近年来,学院一直坚持“以专业为依托,以科研为纽带,以产业为平台,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树立“主动适应社会,全方位服务社会”的服务观,完善了“校行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实施了“品牌办学、开放办学、合作办学、质量立校、人才校、创新交校”的战略构想,建立了产学一体、政校企社联合、社会服务等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运行方式,对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创新集团工作机制,激发集团化办学的原动力。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行业产业优势,在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于2010年牵头组建了广西林业职业教育集团。2014年学院又牵头组建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由南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38所涉林院校、88家行业企业、14家科研院所、8家行业协会学会联合组成。集团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通过搭建集团内林业行业产学研结合和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验实习设施、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教科研成果、教育信息、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创新林业职业教育新模式,增强林业职业教育办学活力和服务现代林业发展的能力。

至2016年5月,我们从林业技术和园林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的办学特色与育人方向针对性地选择了集团内典型企业合作。校内,选择沙塘林场、广西艺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森态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君武森林公园作为核心企业。校外,首先筛选大型企业,其次是行业内优秀企业。据此,我们重点形成了园林、林业两个专业面的合作企业群体。其中园林类核心企业6家,林业类企业10家。如园林企业中,多年来一直有深度合作的柳州园林科研所、柳钢集团钢星园林公司、柳州园博园、柳州中华园、广西润泽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林业类如国有三门江林场、乐业雅长林场、鹿寨林业局、融水林业局、防城港金花茶培育基地等。

通过集团化合作办学的有益探索,形成了集团内“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产学研共生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社会培训与服务等诸多方面达到了共赢发展效果。

(二)建立中高职学校合作办学人才共育模式,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具有鲜明的林业行业特色和南方区域特征,它的成立对深化林业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林业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搭建林业职业教育集团,中高职顺畅对接,形成中高职系统培养技术人才的“立交桥”。目前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已与15所中职学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尝试了多种模式:一是“2+3”模式,前2年在原中职学校就读,后3年到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读。这种模式比较理想,兼顾了中高职两校利益,学生在环境熟悉方面也比较有利。二是全程指导模式,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到中职学校开展培训提升工作。我们共计有35人次的老师到中职学校开展技术支撑工作,不仅如此,我们还到柳州市5所高中、4所初中开展相关咨询工作。在柳州市一职校建立了园林类等多专业校际合作,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开展民族职高联合办学、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定向培养民族类学生(年定向60名)等。三是学校间资源共享,园林专业充分利用温室大棚、设计室、插花室及模型实训室吸收中职师生到校参观学习,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林业专业利用中草药室、土壤室、组织培养室、病虫害防治室等与中职学校共享,为它们提供培训平台。

从运行机制方面,双方本着共同进步、优势互补、共同受益的原则与思路,从比较容易的合作点开始,如双方先互访,建立合作意向,构建协议平台,初步合作(如生源开发、校园绿化、老师互派、学生参观、教材开发、课题研究),到合作评估,再深度合作,建立序列化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中高职合作文化,打造示范。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研究。通过集团化办学研究,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方面有突出成果。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紧密企业岗位工位,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课程与企业一同开发,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机结合。如林业技术专业的“校场一体、融入行业、工学交替”全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学校完善的“校中有场,场中有校,校场一体”的特色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林业行业企事业单位,以生产项目为载体,以工学交替为主要形式,培养高技能人才。又如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项目导向、真实情境、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园林工作的内涵特点分解为若干个教学项目,以园林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贴近生产、体现工艺、实现技术为基本出发点,依托“一站式”实训基地和园林行业企事业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仿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培养园林工程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研究集团化办学实践中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加强理实一体化教学和实践教学。如通过立项一批教学改革项目,着重在课程教学的模式、内容、方法等方面深入探索和改革,以体现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融入当代科学技术、工艺、材料的新成果,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加强职业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2014―2016年共立项区级教改课题20多项,结题区级教改课题30多项,组织开展了40多场次的院系公开课、汇报课。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课程参与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教育部林业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同时参加“生态文化馆”和“数字标本馆”的建设,现已完成2016年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课程教学资源,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四)实训基地共建教材开发研究。研究集团化办学中实践教学与实用教材的研发编写,利用集团内高效丰富的资源形成资源平台,利用教学资源库建设,做到集团资源共享。如以各获得1000万元建设资金的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这两个广西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为平台,根据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情况,重点营造校中有厂、厂中有校,校在厂中、厂在校内的现代职业教育氛围,打造功能更完善、服务水平更高的两个专业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

专业教材开发突出企业生产岗位性,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出发点,融入行业企业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成果,密切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成就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特色实用指导性强的专业教程。至2016年,学院组织教师积极参加编写林业类、园林类国家规划高职高专教材和其他各类教材有10多部。其中主编公开出版教材4部,副主编4部。

(五)教师团队综合能力培养研究。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通^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在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方面进行探索实践,施行有效的培养流程。集团内校企之间互派互学,学校选聘企业优秀专家、技术能人参与专业办学指导,学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历练,提高生产技能。同时,校企间通过教师参与项目合作、技术研发、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形成技术、服务、成果双向互动,确保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国培、区培、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及各级各类行业培训计划等项目外派教师300多人次参加培训。同时,也积极开展对流活动,如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团队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生态工程职业(下转第110页)(上接第92页)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进行学习考察,加强专业办学特色与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在校内学院组织举办了师德师风培养、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等系列讲座;组织观看了职教优秀成果大讲堂;组织示范课、赛教课;开展“以老带新”活动,并评选出多队优秀师徒等,提高了教师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为依托,以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发展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任务,经过几年的大胆实践,在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探索与研究中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促进了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紧密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深化了教学改革,激发了办学活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大农.校企协同共建平台: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7)

[2]谭柳青.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9)

[3]邱金林.新时期推进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4(26)

[4]侯晓方.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广西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研究专项课题“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研究与实践”(2014JD302)

篇8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173-03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根据工作实际来确定典型的工作任务,并为实现任务目标而按完整的工作程序进行的教学活动,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型模式。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和适应我国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只有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创新,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建立数字化的课程教学资源库,才能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和生产岗位的有机对接,使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定位

《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是畜牧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本专业教学改革试点课程。高职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因此,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案就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中心点。基于工作过程的《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通过调研分析养牛企业工作岗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在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将牛生产工作过程和岗位技术要求结合起来,构建基于牛生产过程的《养牛生产技术》课程内容体系,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养牛企业培养“能养会繁,能繁会防,能防会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满足学生自主创业的需要。

课程教学资源库

建设思路和现实意义

建设思路 (1)结合专业内涵建设开展调研分析。在充分调研畜牧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并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畜牧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牛场饲养管理技术员、全混合日粮生产管理员、繁殖配种员、奶站管理员、动物疫病防治员等工作岗位特点,对接养牛企业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系统构建《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2)校企合作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库。成立由畜牧专业的骨干教师、校外专家、现代养牛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组成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对现代养牛企业工作岗位(群)的需求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成具体的学习项目,从而系统地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课程体系,实现学习情境与牛场现场情境的一致性。在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的一致性,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项目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形成职业能力。(3)有效借鉴同类优质资源。可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畜牧专业、养牛生产行业成型的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很多院校都以精品课程等诸多形式构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有益的参考资料和补充。(4)建立动态完善机制。从课程和培训资源入手,到教师教研与培训和社会服务资源分享,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应用—效果评价—反馈修正—再应用”的循环模式,实现学生走出去到企业(虚拟)进行实践学习和企业员工走进来到学校实训室(虚拟)技能培训的愿景,体现教学资源的直观性、实用性、互动性、全面性,从而逐步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现实意义 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必由之路,将有效地提高《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对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提高科研水平与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将起到积极作用。

1.有利于推进工学结合。职业教育要突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及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教学特点,实现与工作实际的“零距离”对接,就必须将工作过程融于教学之中,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学校与养牛企业可依托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校企合作,真实重现企业的生产情境,使学生在校就可以接触真实生产任务与工作要求,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2.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教学资源库既为教师备课提供了规范而有弹性的参考,又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了完善、便于操作的技术支持。第一,课程教学资源库的素材丰富且新颖,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充实、拓宽了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与自我提升;第二,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中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有利于突破传统黑板授课的教学模式,构建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第三,通过网络技术,便于校外师资的深层次介入,可实现校外专家、企业一线技术管理人员的远程参与,为学校教育现代化注入强大活力与生机,也可促进学校与企业、不同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有利于促进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内容。校企合作共建《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既是课程建设的产物,又对课程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几年来,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实践中,改善了教学条件,优化了教学资源。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以社会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内容更新便捷、及时,能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4.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共享学科前沿成果信息。课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易操作的网上学习环境。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克服了教材形式的单一性,提高了其实用性,满足了现代学习者个性、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课程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

以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为主创建专业标准库 搜集整理与养牛生产行业或岗位相关的由政府机构、行业组织正式的政策、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文件,如家畜繁殖工、家畜饲养工、家禽饲养工、饲料检验员等国家职业标准及NY/T1567-2007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NY/T 34-2004奶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NY/T 1242-2006奶牛场HACCP饲养管理规范等农业行业标准,创建好畜牧专业的专业标准库。

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主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 按照畜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现代养牛技术和养牛工作过程所要求的岗位知识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标准,即按照牛场经营方向与规模确定牛场建设规划与牛舍建筑养牛生产设备与环境控制养牛饲料筹划与引种选育牛的配种接产和杂交利用牛的饲养管理和兽医保健养牛生产成本和效益分析等7个生产环节配置教学内容,并安排相应的集中实训,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体现课程的职业化特征,形成“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的教学模式。

以课程学习项目为主制作基于模拟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库 多媒体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辅助教学软件。应针对课程标准内容设计制作多个基于模拟演示的多媒体精品课件。例如,牛场选址与规划布局、牛舍建筑类型与结构设计、牛品种特征与选种利用、牛的人工授精及分娩接产等课件库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易于直观接受和理解知识。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组织实践教学活动 积极推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将集中教学实训以专项实践活动的形式安排在养牛生产岗位上完成。在实践过程中,以多种方式进行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的收集、整合、编辑和存储,制成网络资源库,形成课程教学的特色资源,实现互动教学。例如,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畜牧2008级学生赴大型奶牛场成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模块式教学实践活动,探索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情境式教学,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以传播教学信息为主制作媒体素材库 媒体素材库中的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是指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多媒体制作形成的以实践、实训为主的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建设时主要是集聚经典资源和自主制作的一些特色资源。例如,基于养牛生产过程岗位学材的编写、图片的收集、技术环节虚拟动画制作、现场操作视频的录制等共同形成富有特色的媒体素材库。

以学生自我学习和检测为主建立课程在线题库及自测平台 试题库按题型分类,主要包括以项目导向为主的养牛生产试题和以库中试题按一定原则组合形成的试卷。自测平台题型设计主要以职业能力测试为主。收集大量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考试题,可以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体现了高职课程改革“理论够用,技能突出,提高素质”的特色,是课程标准具体实施的总结和检验。

以精品课程为基础构建课程资源网络平台 经过验收整合的课程教学资源上传到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最终形成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实现系统化与规范化管理以及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包括课程概况、课程内容及互动交流三部分。课程概况包括课程简介、教师团队、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大纲、课程章节、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设计、实验实践、例题习题、试卷等;互动交流可设在线问答或留言板块,并友情链接养牛生产或畜牧业相关网站资源。

课程教学资源库

建设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是专业资源库建设的重要基础,对推动学校教育观念转变和教学方式改革具有显著作用。

课程建设内涵要丰富实用 本次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通过分析现代养牛企业工作岗位的项目与工作任务,进一步摸清了养牛技术人才规格对其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因此,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要紧密联系现代养牛企业生产实践,体现工学结合,内涵丰富实用。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标准规范 由于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出现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育资源,以致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形式不规范等问题日益严重。要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其前提条件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因此,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严格依据相应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具体开发过程,制定统一的资源分类细则和数据文件格式,确定资源分类属性和赋值标准,实现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自由交换、查找和利用。

课程教学资源库内容应不断更新完善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已意识到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也有力地推动了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进程。但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如何保证课程教学资源库内容不断完善并持续更新,以适应时展的要求,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优质资源的不断形成和丰富是课程建设的源泉。院校之间、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共建共享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降低建设成本、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有效方式。因此,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养牛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对于提高高职院校畜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连喜.牛生产[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覃国森,丁洪涛.养牛与牛病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张兆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牛生产技术》课程改革[J].价值工程,2012(11):253-255.

[4]汪善锋,赵明珍,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7):51-54,60.

[5]吕文涛,张洪波.国家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5-8.

[6]韩光辉.刍议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0):19-22.

[7]张家贵,曹哲新.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7):51-54.

作者简介:

篇9

论文关健词:高等中医药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研究

论文摘要:文章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从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对学分制和课程体系、开放型课堂、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教育特点作了分析,并提出其发展新思路。

在2005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强调,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深人开展《中医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落实《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今后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体制改革和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管理水平;保证高等中医药教育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1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

经过5年发展,高等中医药教育围绕“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改革是动力,质量是根本,重心适度后移,加强继续教育”的工作方针,中医药教育有了较快发展。首先是中医药在校生大幅度增加。1999年以前,全国中医药本专科和中专在校生仅9万人,如今已达到45万人,其中院校在校生41万,成教生4万。其次人才结构调整初见成效。1999年以前,培养医疗类人才和其他人才是9:1,如今医、药、护、管理及其他的人才是5.5:2:1.5:1,各级各类的中医药人才,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第三,中医药院校初具规模,成为中医药事业的亮丽风景线。一批新建院校占地面积达到1. 3万亩,经费投人70亿元以上,如江西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当然,在教育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盲目建设、盲目发展的状况。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提出了“发展重条件,调整重市场,改革重模式,质量重标准,继续教育抓落实”的新思路,并制定了6个与教育相关的标准,包括中医药教育机构设施标准、中医药专业设置标准、中医人才培养标准、中医临床教学基地设施标准和中医基础名词术语标准等。通过标准战略,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2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趋势

今后将继续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建设,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如全面出台系列设置标准,制定临床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标准;组织开展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加大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经费投人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和基地建设,提高整个中医药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研究、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研究,进一步扩大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研究生试点工作等,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质量。

2. 1加强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做好高等中医药教育工作,继续加强中医古典文献整理,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继续组织重点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传承方法。要积极开展中医教学模式的研究,改革在中医理论、临床教学中基础课、临床课、临床实习三段分割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目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及“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中医人才的特点,探索采用基础和临床交替教学,理论与实践滚动联系的教学方法,建立起具有中医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全面组织实施“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教育部共同研究制订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开展中医药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及有效形式研究。修订《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制定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建设一批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总结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2. 2进一步深化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

(1)完善学分制体制改革,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专业设置的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配合,构成了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而是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学分制用来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份量。学分制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各自的基础、特长、兴趣选修一些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跨系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多样化,也利于学科之间的渗透及边缘学科的发展,它要求学校和教师能够开出大量的选修课。

学生每成功修毕一门课程便得到若千学分,当考取到足够的学分便可毕业,至于毕业所需学分的多寡则视各院校的规定,学生只要完成了规定的必修课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任意选修其他感兴趣的课程。学生选修课程时有很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学生按其不同的发展水平、兴趣和专长主动地进行学习,也有利于学校培养不同素质和个性的学生。

国内高等教育竟争性加大,高等中医药教育系统应鼓励革新和创造,并以能够对社会需要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学生、医院、政府都有选择的权利。高等中医药教育应适应市场竟争需要。同时,在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中,每一个学科领域,特别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新的东西不断出现。要使高等中医药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势必要求大学开出新的课程,把最新的科技成果传授给学生。

高等中医药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比较灵活,除了一些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保持相对稳定不变外,老师可以根据新的科研成果或人才市场需求,开设新的选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最新的科研成果,或学到最紧缺的专门知识而找到工作,而学分制的实行恰恰有利于新的学科较快地进人高校。

(2)开放型课堂改革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随着知识爆炸、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市场等市场力量的作用,以及“概念经济”的出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生的智力、读写能力、创造力和设计创新能力等所决定,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所占的比重已经变少。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当前教育界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精神的培养主要靠课堂教学,教师为学生创设开放型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目前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所谓开放型课堂,是指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是主体对象,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同时给学生创设能使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和张扬个性的空间,自主获取知识的条件等。开放型的课堂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能够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

要创设思维发散的课堂氛围,创造一个能够支持或高度容忍标新立异者和偏离常规者的环境,教师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鼓励学生质疑争辩,自由讨论,指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给予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甚至有时证明学生的观念是有价值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教师能够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给学生创设自由度很高、民主气氛很浓、思维空间较大的课堂环境。这样做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到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而能勇于提问、勇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由于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课堂氛围很活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也就能在这样宽松、自由、积极、愉快之中进行。

(3)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现代科技与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就是课程的综合化。所谓课程的综合化,就是使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相互渗透、交叉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具有解决复杂课题的技能。当今,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的综合化已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课程改革方面已收到了显著成效。

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现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学、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英语(医药方向)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学开办了3个方向的七年制本科教育;中医学、中药学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中医骨伤、中医美容、针灸推拿、中药制剂、高级护理、医学检验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此外开展成人教育和各层次的对外教育。从2003年起,我校由原来的单一医学学科门类课程增加到医学、工学、管理学、理学和经济学5个学科门类课程。

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除了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内容比较稳定不变外,其它选修课程内容经常改变。同样一门课程,不同教师采用不同教材,教学内容自然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个教师,在不同学期讲同一门课程,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转贴于 除了基本内容不变之外,教师通常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学内容进行讲授。尤其是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的根本没有材,似乎也不需要材,教师只是介绍性地把学科前沿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讲法几个课时就讲完了,剩下的课时教师就让自己的助教准备一些有关的材料进行讲解,然后再布置一些题目让每个学生去准备上讲台讲,或让学生自己定一个题目,然后就这个题目查找资料,论述该题目。

这样的教学方法看上去杂乱无章,毫无定法。但这正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学生为了准备讲稿,事先要查大量的资料,甚至还需要做一些仿真或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4)注重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考核学生时更注重能力而不仅仅是分数。考试是检查教学成绩的一种最普遍的手段,但今后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考核时更强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记忆或描述能力。如在临床学科科目考试中,有一半问题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讨论复杂问题,有现存标准答案的题目不多。象这类问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正因为这样,学生们不需要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是尽可能发挥创造性思维,只要能言之有理,即能“自圆其说”,都可获得好成绩。同时,因为由于书本上没有现成答案,因而减少了学生作弊的可能性。

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上,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也别出心裁。除了规定的实验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外,有些本来没有安排实验的理论性课程,教师也把自己的科研项目或课题拿出来,让学生具体做其中一部分工作。如有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把本来属于自己工作的校园网建设项目拿来,分配给每个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如编程等。学生完成了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学生看到自己编制的程序被应用于网络时,其成就感是可想而知的。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鼓励低年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与科研活动。目前,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学习与实践较早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另外,学校还鼓励低年级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甚至与导师一起撰写科研论文,进而熟悉基本的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今后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明显强于现在的大学生。原因是今后的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多。

一是半工半读为学生创造了条件。允许大学生打工,全日制学生和半日制学生均可以打工。

二是公民教育和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增加了学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是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和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从不同侧面深人社会,了解社会。

四是鼓励学生去医院实习,找到实习机会的学生,实习期间不仅可以不在学校注册学分和上课,还可以把实习算作一门实习课程,并给学生计算一定的学分。

这样对学生来说是很合算的,因为实习期间不仅可以同样挣到学分,而且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能使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实习收人,有的甚至因此被实习的医院录用。尤其是研究生,有的隔一两个学期就能联系到实习的医院实习,有的连着实习一两年。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并在这个过程中经受锻炼,积累经验,大大地增强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他们毕业后走上社会就不会有“断乳期”,但由于目前大学生长期处于封闭的校园里,疏与社会联系,对社会知之甚少,因此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部分学生至少需要经过2至3年的“断乳期”。

(5)注重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专业技能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高度专业化、高度分工、高度协作化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行业有不同的分工,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同一个行业内需要不同研究方向的专门人才。在科学高度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时代,人们有限的精力和能力决定了大多数人只能掌握某一个专业的知识或某一种专门的技能,而很多工作需要不同专业人员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与他人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工作的精神和素质。

在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方面,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的做法应进一步改进,在一些理论课程中,教师会布置一个比较大的题目,让学生几个人一组共同去完成,每个人完成其中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的论述。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如《温病学》实验设计等课程,教师一般会布置大作业设计一个项目,由学生自发分组,每个组设计一个系统。每个组的学生再进行分工,每个人具体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如设计一个项目.而一个项目内各个环节之间是紧密联系的。这样一个组的学生要完成系统的设计任务,必须互相协调,分工协作。

篇10

关键词:专题学习网站;学习理论;设计原则;网站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10-0226-03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GSBM2009GXG162)

作者简介:陶维天(1976-),男,硕士,甘肃中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及医学信息学。

1建设背景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推动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以学习资源共享与协作学习方式为特点的专题学习网站应运而生。

因此,为适应教育创新、研究性学习、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建设以本校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这3个重点学科为主的专题学习网站的要求。

2理论基础

2.1专题学习网站的性质

本质是一个基于网络资源的专题研究、协作式学习系统,它通过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向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让学习者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强调通过学习者主体性的探索、研究、协作来求得问题解决,从而让学习者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提高学习者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创新意识与信息素养。

2.2相关教育技术理论依据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主要是基于网站的不同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间的整合。通过学科课程与网站教学实践的整合,利用网络拓展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后,用于教学实践当中。目前,影响专题学习网站教学设计的主要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学习理论。

2.2.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刺激)的作用,认为学习效果、学习收获都是由环境所决定,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要重视各种教学/学习情景的设计,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营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创造各种刺激条件,安排多种刺激因素,以形成对学习者多方面、多角度的刺激和影响,实现并巩固刺激——反应的理想联结,从而改变学习者的行动。

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时,突出专题的中心内容,通过多种媒体、生动的网页、其它资料扩展和设计合理的练习,创造具有刺激条件的学习环境,并形成强化机制。

2.2.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重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作用发挥,强调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它反对把人看成是一个在认识上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把人的认识过程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强调教师在形成学生知识结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发现学习、运用、问题解决和创造这几种学习类型都依赖于学生已有的知识。

关注个体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允许和鼓励学习者对先前习得的材料做出联系,强调认知结构的作用,新知识受原有结构的影响,并且指出个体可以通过与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之间的作用,大大促进自己知识的发展。

专题学习网站通过收集、制作和整理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等多种多媒体,以超文本方式组织学习资源,以网页的形式制作具有较强交互性的专题网络教学课件,适合学习者进行基于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发现式学习,而且,网页中设置了有与专题相关的扩展知识及种类多样的媒体资源的链接。扩展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回忆原已接受的知识,还可以学习与专题相关的新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构建。媒体资源的嵌入使得知识具体而直观,便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化、探索性学习。专题学习网站是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平台,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可以监控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改变了传统的讲授角色。

2.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①学生通过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主动对知识做出合理的解释;②知识具有情境性;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高级伙伴;④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⑤重视教学活动与主体交往;⑥重视教学策略;⑦重视发展性评价;⑧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⑨重视教学模式的建构等。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专题学习网站是多媒体技术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的完美结合。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环境下,学习者能更充分地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

2.2.4混合学习理论

混合学习理论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混合学习是指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具体包括网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混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学习的混合、定制内容与非定制内容的混合等。

混合学习的本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习者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有机统一。既要发挥教育者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混合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使两者的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建设意义

(1)专题学习网站能提供巨大的网络教育资源库。不受学校水平、教材等条件的限制,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实现教育公平的社会理想。

学科专题学习网站专门针对学科特色,整合与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提炼相关的专题知识,并围绕专题知识,在网络平台环境下提供专题学习资源、学习工具等重要资源库,并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增加。

(2)专题学习网站能提供全新的教学互动的方式。专题学习网站使得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式,它不再受到传统课堂的制约,跨越了时间、空间,使得交流随时随地,无处不在。

通过专题论坛等方式,为登录学科专题网站的使用者创造了教学互动的空间。

(3)专题学习网站能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认知结构,选择学习内容,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难题。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可以使学生寻觅不同的教育方式,各取所需。

通过学科专题网站记录学生个人的学习轨迹,通过师生、生生学习评价,能够实现每个学科学生个性学习的记录。

(4)专题学习网站是最佳的教学研究室。专题学习网站与教育类专门网站的有效链接,给学校教学研究带来了一片新天地,各种优秀教案、专家论坛、网络观摩课、各科素材、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内容为教师教研提供了极佳的平台。可以有效地降低教研成本、提高效率。

(5)专题学习网站是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平台。课程平台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共享性与交互性,不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存储与资源的环境,应用它的资源共享性。交互性是专题学习网站最大优势所在,充分发展网络的交互性,基于网络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4研发队伍及使用对象

(1)网站建设人员。包括网站设计维护人员、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设计人员、学科学术骨干教师。

其中,网站设计维护人员提出网站建设构思及框架,教育技术理论设计人员实施教育技术教学指导,并对网站学习过程提出指导意见,学科学术骨干教师也参与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人员的诸多需要。

(2)使用对象。学科相关的教师(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生(本科生、研究生)。

4.3使用者表现方式

为了体现网站的交互性、自主与研究性学习特点,网站使用者表现方式主要体现为教师—教师、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等几种方式。

5网站设计

5.1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原则

(1)对象的特定性原则。专题学习网站不像综合性教育网站、网络资源库和网络课程等面向普通大众,一旦专题内容确定,它就有特定的受众群,究竟供哪门学科、哪个层次的教师和学生使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明确性。因此,针对中医院校特点,主要建立以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各学科特色的网站模块,使其既有区别又有融合,既体现学科特色,又体现学科交叉。

(2)内容的整合性原则。专题学习网站与网络课程的最大差别在于网络课程的内容是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根据教科书知识点的逻辑顺序进行编排的,它仅仅局限于某一门学科,而专题学习网站的内容则是以某个专题为线索,集合与专题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单一学科的学习内容。它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和顺序,在综合多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重新组建有序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特点的知识模块,从而达到高度的整合。

(3)功能的综合性原则。专题学习网站展示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知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学科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提供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庞大资源库,便于教师和学生搜集和检索资料;构建了协作学习的平台,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专题进行讨论协商;提供了在线评价体系,方便学生进行网上自我评价,这是综合性教育网站、网络资源库、网络课件等无法比拟的。

5.2网站的基本结构

基于网站的设计原则,我们根据学科性质,设计网站基本结构如图1。

5.3网站模块内容简介与技术实现

(1)基础知识。与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进行专题知识讨论学习的知识储备,比如学生的选修课程,相关课程,可链接至相关精品课程网站、相关学科网站。

实现方式:Web网页方式。

(2)专题知识。专题不等同于单个知识点,也不等同于课程,它是由一系列具有相关知识特征的知识点提炼而成,体现知识的有机融合。这些知识点可以取自一门学科也可以覆盖多门学科。

根据3个主要学科特点,按照其主要研究方向,提出了如下专题知识:中医药防治肺系疾病研究(中医学)、中药的生物技术研究(中药学)、中西医结合防治肺系疾病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等若干个学科专题,以专题为核心内容,围绕专题设计和补充网站的其它模块及内容。

实现方式:Web网页方式。

(3)专题资源。收集整理与建设与本专题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教学媒体,按有关的资源建设规范分类、整理与本专题相关的资源入库,并提供良好的资源上传、下载、资源维护、资源检索、资源应用等资源管理和应用功能。

实现方式:或购买商业化资源平台做公共链接(需遵循专题学习网站规范、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等标准)。

(4)专题学习应用工具。为学习者提供能应用专题知识和专题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的工具。实现学生在线交流、讨论主题知识、反馈学习情况等功能;体现自主学习、分组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实现方式:交互式Web网页、论坛,其定的工具提供功能介绍和在线下载。

(5)最新研究进展。此专区在专题网站基本组成里面原本没有,但在学习网站试用后,有老师提出建议,既然是自主式、研究性的学习网站,能否结合专题需要,围绕本学科发展,引入“最新研究进展”专区,促使师生紧跟学科发展,在网站创设环境下围绕专题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6)名师。此专区的设计也是源于学院申博建设宣传需要,围绕专题学习网站使用对象,对学科教学名师做重点介绍,还可根据需要,链接学校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网站。

(7)专题论坛。按学科性质,分为主版块与子版块(按照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划分),主版块主要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学生园地、教师园地,后来根据需要又增加了中医药文化板块;论坛日常运行主要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按照不同权限,让学习者可以按主题分组进行讨论、发问、回答。

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某一研究专题的来龙去脉,形成对专题研究更加全面的认识。

实现方式:架设开源论坛并与专题网站做相互链接,专题网站用户数据库与之共享,从而实现一站式登录,在论坛发表主题,参与讨论。

(8)专题学习评价。收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并将其设计成基础性强、覆盖面广、难度适宜的题库,或以其它方式为学习者提供自我学习评测。如知识评价系统、在线考试系统、在线测试系统等。

实现方式:Web网页在线自我测试,教师利用后台管理系统、论坛等对学生做出评价。

以上均通过统一管理后台实现了模块设定、基础知识、专题知识等的添加和修改,并通过用户角色及权限限制,确定由各学科指定骨干教师或学科秘书负责内容审核与更新,最终达到了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目的。

6结语

学科专题学习平台网站自2011年2月投入使用以来,广大教师及学生踊跃注册使用,并提出不少宝贵意见,网站也经过了多次修改,后又增加了重要二级板块“最新研究进展”,使其功能模块更加完善。同时,整合了学校已有的各类相关自开发、商用资源平台,如医学多媒体数据库、中医药知识数据库、临床医学知识数据库、公共教学素材数据库、精品课程资源中心、图书馆学术期刊数据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