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要性;业余篮球队

一、业余篮球队组建的学生基础

体育锻炼在中学生中的开展往往是简单的体育课和课间操,体育课上学生多作为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我从事多年体育教育,发现现在对篮球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很多,学生喜欢看NBA、CBA等篮球比赛,篮球已成为学生的一种课余爱好,但体育课堂时间短,缺少专业辅导的问题使得学生爱好篮球成了纸上谈兵。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学校组建业余篮球队有了学生基础,学生有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学校提供场地和专业指导,达到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业余篮球队组建的基本要求

学校组建业余篮球队,主要是以培训热爱篮球、有一定篮球基础的学生。同时科学地判断学生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参加篮球这项体育锻炼。招募到满足条件的学生后,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比如,参加篮球队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不能因训练而落后。需要为学生指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加强学生身体素质。

三、业余篮球队组建的积极作用

业余篮球队应当不只局限于对学生篮球技巧的训练,更要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生身体体能。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积极促进作用。

1.篮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集体训练加强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针对不同体质的学生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使处在发育期的初中生良好成长。

3.篮球队的管理可以使学生更具备组织纪律性。

4.科学的锻炼方法也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升。

体育锻炼是教育部明确规定,每个学校应当开设的重点科目。体育锻炼能够积极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在教育层面具有重大意义。

总而言之,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对于成长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学校是学生重要的成长环境,素质教育不仅只是文化课,身体素质对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有更长远的影响。组建业余篮球队只是在体育方面的一个尝试,只针对部分学生的兴趣,为了更多学生,可以组建更多兴趣班,帮助学生在成长路上快人一步。

参考文献:

张平,于姗姗.基层初中生篮球训练的几点做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篇2

关键词: 素质教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在当今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流的世界态势中,国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国家间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答案就是科教兴国战略。现在学校里学习的这一代青少年,进入社会之后,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将传递到他们手中。因此,他们的责任重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书育人和自身素质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教师的肩上同样承载着不同寻常的使命。

自从1999年国家准备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走上了新的改革之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先相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就是教育一代新人――高素质的人才,这种人才,不只是局限于知识方面,而是更加侧重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样的,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不愿或者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学会做;教师不具备的素质,很难在学生的身上培养出来。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首先取决于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的引导和示范。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从高度集中向灵活务实转化。在此过程中,必然要引起原有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分化和重构。由于心理、认识和情感的原因,分化和重构的结果往往会发生与原有定势相异的某些逆向型倾斜,产生“主体性”迷失现象。因此,近年来,对教师素质的质疑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一部分教师中出现了追求物质化、功利化、世俗化、庸俗化,以及责任心淡化、公德心消减和个人行为失范等不良现象。一些老师对待工作态度马马虎虎,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觉得有编制就行了,一点进取心和学习的意识都没有。还有一些老师对待自己的事情很积极,对待学生的事情却不闻不问。近年来的“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也折射出老师素质下降这一问题。因此,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内在的客观要求,又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只有人格、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如果教师自身心理素质不健全,人格有偏移,就会给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教师要以身作则,以正确的三观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亲其师,信其道。”此语道出了师生之间的一种微妙关系,那就是情感教育,也就是正面的、积极的情感对于学生的影响。只有人格、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教师要真正为人师表。在加强师德建设中,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素质,在教师中树立“平等尊重、教学相长、尊师爱生”的观念。我们要宣传校内外优秀教师事迹,以先进优秀教师的实例为榜样,坚持正面教育与加强管理相结合。加强师德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要转变教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为先的思想,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二、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教师要由教学的主导者变成教学的指导者,由课程的指导者变成课程的开发者,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培养孩子的自主创新能力。破除“满堂灌”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摆脱书呆子的称号,真正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作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现代教学理念,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开放式、研究式的教学新模式,开展合作性教学,启发性教学,自主性教学,将教师的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知识构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三、更新知识结构

过去课程理论强调知识是第一位的,强调完整的学科体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更新自己的知识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要教给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首先,教师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用正确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向。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精湛。最后,教师还应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教学法、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修养,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地训练,不断地发展。

四、提高个人能力

教师能力结构中包括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机智等内容。

1.言语表达能力

言语表达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的主要表现方面。每个教师都应该自觉地注重自己的言语能力的训练,在语言的表达上力求准确通俗,深入浅出,同时要求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不能不分重点,语无伦次。同时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帮助语言表达。最后,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2.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所面临的对象是构成为一个集体的班级,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组织管理是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是使教育影响发生作用的组织保证。组织管理能力是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建设上。教师要做好计划和安排,确定班集体共同的目标,同时要维持良好的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舆论环境,树立良好的班风。同时要组建优秀的班集体领导核心。

3.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新的、意外的情况正确而迅速地做出判断并决定合理的处理方式付诸行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师善于观察、熟悉情况、敏捷果断和富于经验的产物,是教师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水平的结晶。教师不可忽视自己性情的陶冶,要学会遇事能够镇静、安详,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要能轻松而准确地判断情况,谨慎而迅速地做出反应,满腔热情地进行工作。

4.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大胆创新,大胆探索,不断丰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在掌握学科知识和常规教学方法、手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与学科有关的学科知识及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篇3

关键词: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0(c)-0170-02

作者简介:杨家银(1965,10—),男,汉,广东广州人,研究生,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刘新红(1981,10—),男,汉,河南信阳人,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

建筑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越来越多,由于建筑施工专业岗位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身体素质来说则更为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高强度施工作业下就无法更好的完善施工任务,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因而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专业岗位的身体素质培养。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基本上都能够适应施工岗位的需要,但仍然存在一些身体素质欠佳的问题,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的培养,导致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不强。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的培养,着力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强度、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建筑施工需要,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

1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因而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有利于提高施技术水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欠佳,即使有再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能力,那么也是无技可施,因而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如何,对其技术水平的运用与发挥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质量是建筑施工的“生命线”,对于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来说,只有较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不同类型、不同强度、不同环境的施工需要,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不出现任何差异,试想如果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出现了问题,必须会对施工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保证施工安全,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人的身体素质如何对于能否做好自我保护、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到位到关重要,因而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的好否,必然会对建筑施工安全造成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建筑施工企业还是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都要把强化身体素质作为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2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2.1缺乏足够重视

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的培养,目前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更多的是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养,面对于一线的各类人员来说,还没有建立专业素质培养机制,必然会影响到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的整体水平。比如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将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培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因而在身体素质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也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必然影响到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工作,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2投入比较匮乏

从目前我国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情况来看,尽管有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的培养,但在投入方面仍然比较匮乏,这就直接导致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培养无法取得良好的成效,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瓶颈。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重视经济效益,因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投入本身就相对较少,有限的人力资源管理费用投入到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方面就更少,这就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欠佳。

2.3培养模式落后

培养模式对培养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的培养,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但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符合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需求的管理模式。比如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方面,普遍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更多的是强调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工作,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往往忽视;再比如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思想、培养计划、培养措施等都缺乏完善性。

3加强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的对策

3.1重视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工作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把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领导要对此给予认真对待。建筑施工企业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规划,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思路,强化培养成效。建筑施工企业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体系,既可以在人力资源部门建立组织机构,也可以单独建立,为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奠定组织基础。

3.2加大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投入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在提高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建筑施工专业岗位的身体素质培养能够更好的组织实施。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特别是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要大力加强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师资力量的投入力度,要聘请专业的身体素质培养人才开展工作,这样能够提高专业化水平,使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取得更好的成效,这应当成为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措施。

3.3创新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方面,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既要高度重视理论培训,又要高度重视实践锻炼;既要重视系统培养,又要重视自我锻炼,总之要在创新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模式方面狠下功夫。特别是对于专业化培养来说,更要在创新培养模式方面取得突破,比如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设计出一套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自我培训的教学课程,使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能够每天自己通过锻炼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再比如可以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性身体锻炼活动,既能够形成凝聚力,也能够提高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危险性以及艰巨性,这就对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否则就会成为重要的隐患。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原则,着眼于提高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积极推动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身体素质培养工作创新,特别是要在重视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工作、加大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投入力度、创新建筑施工专业岗位身体素质培养模式等方面狠下功夫,最大限度的提升建筑施工专业岗位人员的身体素质,为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彬.新环境下对建筑施工人员基本素质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3(3):374,386.

[2]季红.施工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3(17):94-95.

[3]寿继平.浅谈土建施工劳动力素质对施工的影响[J].现代妇女(下旬),2013(9):185.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07-01

高校教育工作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我国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关系到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工作后良好身体状态的保持,关系到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传统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更多的注重学生体育教学达标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以及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偏离了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必须根据教改后高校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以此达到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并完善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由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的根深蒂固,其改革效果并不明显,同时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受传统体育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创新意识不够,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对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的培养,更是学生终身体育兴趣与爱好的培养,以此为学生毕业后的身体素质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一)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改革体系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基础,其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认识到体育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对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情况以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论证,科学的开展体育教学改革工作。高校应构建科学的教育改革管理架构,有体育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范式、体育教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以及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等进行分析,明确体育教学改革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体育教育改革体系,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二)根据现代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身体素质的认识也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对体育运动缺乏基本的理论指导以及对良好运动习惯的认识,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时有发生。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基础,其对高校学生毕业后的体育运动开展、身体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注重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注重体育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在理论教学中注重良好体育运动习惯重要性的讲解,培养学生对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认识,促进学生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三)以兴趣培养为基础,提高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为基础,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枯燥、单板的教学方式以及单调的教训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以及休闲体育运动为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爱好奠定基础。并以兴趣较为切入点,开展体育教学中的达标项目。以达标项目检验学生综合身体素质,并针对高校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情况进行综合身体素质的培养。以此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爱好的养成,促进学生体育运功参与的积极性

(四)注重多媒体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影响

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虽然在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中也有所应用,但是其应用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没有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仅仅将其当做书本的另一种形式进行教学,没有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多媒体教学范式的优势,运用其教学优势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注重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必须加强对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其对体育教学理论、现代体育新兴项目的熟悉、良好体育运动习惯等知识的培养,以此为基础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由于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体育休闲项目成为了人们日常体育锻炼的首先,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时效性。增加爱高校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项目的了解,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以此为基础开展体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一生的体育运动爱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对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科学开展需要以院校牵头、全体体育教师参与、由体育教学改革小组进行汇总与推广。针对高校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此提高改革成效,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注重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与变化。着重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爱好以及良好体育运功习惯进行培养,以此为学生终身体育爱好的培养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身体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为提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海龙.也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J].教育资讯,2009,7.

篇5

在人的一生中,体质变化伴随着个人的年龄变化有着一定的自然生理规律,身体素质作为体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变化的自然规律是伴随个人成长而提高,随个人衰老而下降,但教育、锻炼行为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因素会对这一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教学因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一、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1.什么是身体素质

《体育词典》认为,身体素质是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们在运动、劳动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人体机能能力。身体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是顺利完成学业和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保障,而且是整个体质素质的基础。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身体素质正是着眼于提高人的综合心智和体能素质水平的,培养人们的竞争意识,提高合作精神和坚强意志,还可以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有利于人们更了解自身。

2.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现状

自1990年国家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高校在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更加科学化,为现代体育提供了获取先进信息的便捷条件。普通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身体素质变化伴随着个人的年龄变化有着一定的自然生理规律,其变化的自然规律是伴随个人成长而提高,随个人衰老而下降,但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会对这一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教学因素

1.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一般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设,4个学期大约144学时左右(含军训),学生达到基本要求得4学分,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没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来说,按照现有的课程设置,大一、大二学生每周上2学时体育课,按学生实际练习密度的50%计算为l小时,也就是说平时没有锻炼习惯的学生因受场地、器材、及课外体育活动不具强制性的影响,实际上每周参加锻炼的时间为1小时.根据“用进废退”的理论,肌力增长的前提是肌肉被使用,肌肉对废用非常敏感,成年鼠肢体制动后,肌肉的失重在第3天即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估计废用性肌萎缩实际开始的时间还早于此,正常人上臂石膏固定30天,握力下降44% ,因此仅上体育课而平时不参加课外活动也是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原因之一。

2.教师的自律性影响学生体质

体育是一门科学,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体育课按人体运动的科学规律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虽然各部分没有严格的时相性但不同部分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有些教师不按科学规律教学,出工不出力,身在曹营心在汉,对课堂教学缺乏周密设计和认真组织,使学生达不到增强体质应有的运动负荷,而负荷是决定锻炼效果的决定因素,没有负荷就没有超量恢复,体质就不会提高,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学生体质下降将不可避免,大学体育课的班级授课制存在与否必将会产生争议,这是在为学校撤销体育课,体育教师集体下岗提供“根据”,其后果是很严重的。

3.体育设施的社会化影响着大学生体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之后,各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各地高校不断修建了新的体育场馆,然而体育场馆每年的水电费、维护费和人工费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对于一些经费有限的高校来说,资金压力很大,无力承担高额的维护费用,无奈走市场化道路,选择在课余和周末时间有偿开放体育设施,以盈利弥补运营费用, 以馆养馆。可是作为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来讲,一般无力承担到收费场馆锻炼的费用,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良好的设施保障,提高学生体质只能是空谈,这也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原因所在之一。

三、高校体育如何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1.培养高校知识经济时代的体育教师

注重大学体育老师的培养,应注重高等体育教师具有一专多能、复合型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智力结构,通过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自身良好的思想修养、精湛的体育技能体现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这就必须要求高等体育院系科学规划培养出结构合理、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体育教师,来解决我国高校发展体育培养等问题的症结所在。

2.提高学生对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学生不正确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盲目地进行不恰当的身体运动,不仅不利健康,还可能带来不良后果,即便是一些较系统的科普材料,也让人一知半解,造成了学生运动的无所适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体质健康的顺利推进,自己要明确适合自己最佳的、全方位的、目标明确的运动处方,并且考虑健康安全,从而带动学生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3.配备体育运动相关的设施完善条件

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学校在锻炼场地器材等多方面为学生参与和坚持身体锻炼提供服务和支持,要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使学生“把体育运动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得以全面发展,这对国家的进步还是大学生个人,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4.强化学生的兴趣开展校园体育活动

大学体育课教学更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保持,应把兴趣培养和保持作为体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明确地写入体育教学大纲。在校园内举行一定规模的体育比赛,可以营造良好体育氛围,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传播,宣传运动。

篇6

一、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身体素质是一项最基本的素质,而身体素质的培养锻炼与提高则依赖于体育教学。

人的身体素质是一种“以先天为基础,通过后天培养教育,使个体主观能动地、有意识地重视身体的锻炼及身体所需营养的吸收,从而逐步健康发展起来,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个体差异的身体状况”。那么除先天因素之外,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状况则主要取决于体育教学的水平。

身体素质是其它一切素质培养与提高到基础。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其他素质的培养只能是空谈。身体素质的状况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精神状况。身体有病不舒服,必然干扰人们的精力,使之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只有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持久地劳动,不断培养和劳动技能,保持乐观向上的、主动进取的健康心理。

二、体育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使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

体育教学多以形象为主,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体育教学不仅锻炼了身体、增强了学生的体质,而且以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灵敏协调、反应迅速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模仿能力;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则培养了学生随机应变、审时度势的能力;体育比赛的千变万化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训练中的艰苦培养了学生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深化了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是以速度、耐力和力量为中心,有氧耐力为基础,灵敏、协调、柔韧性为辅的多机能全面身体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年龄均在17岁以下,是运动技能形成的较好年龄阶段,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用多种手段来发展青少年运动员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内脏器官和各肌肉群联合做功能力全面提高,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将来创造优异成绩必须具备的身体条件。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实施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1)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制约其运动水平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要达到理想的竞技水平,仅仅依靠耐力素质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过去人们只注重对训练方法、强度、密度及手段组合的研究,忽视了身体素质训练,尤其忽视了篮球运动员青少年时期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2)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从少年儿童抓起。

要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获得最佳竞技能力,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对人体生物能力的塑造,需要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逐步完成,在运动员身心趋于成熟时才能达到高峰。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从开始接受基础训练到个人运动竞技水平高峰,一般要经过5~8年的系统训练。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力量发展的最快阶段是13~17岁;速度素质快速增长期为11~15岁;协调能力发展最佳期为9~11岁;有氧能力最快增长期为14~17岁;无氧能力增长较快的时期为17岁以后;在14~17岁,耐力所需要的素质都有较快的增长。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要采用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二、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

1.速度素质训练

(1)速度“敏感期”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的各项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青春期是这种自然增长趋势最快的阶段。一般男孩在15岁左右,女孩在12岁左右。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基础阶段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因此科学系统地进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速度训练注意事项:在训练中突出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要注重耐力的发展,两者应同步进行;在以提高频率为主的动作练习时,练习时间短,练习强度大,并且练习方法多样,使中枢神经系统始终处于较兴奋的状态;遵循身体素质自然增长规律,抓住速度发展敏感期。

2.耐力素质训练

(1)耐力“敏感期”训练:青少年时期由于生理特点,由有氧、无氧供能系统所决定的耐力素质的发展比其他素质的发展要复杂得多,并随年龄的增长呈自然增长的特点。

(2)耐力训练应注意问题: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和无氧代谢供能能力配合恰当,两者比例要因人、因项、因时势不同而定,一般耐力的练习从有氧代谢入手;依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巩固和提高训练的兴趣和爱好;在训练中要有意识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作风。

3.力量素质训练

(1)力量“敏感期”训练:①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应符合青少年生理特征,才有利于身心健康。快速力量训练应结合技术特点抓好基础训练,训练方法一般采用短距离冲刺跑、下坡跑、跳阶梯和轻重量次数少的负重练习等。②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方法常见的是以能量代谢为依据的循环练习和其他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如长距离跑的专门性练习。

(2)力量训练应注意问题:

根据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特点,一般会选择徒手克服自重的方法,训练水平一步步提高,在不使用大力量负重方法的同时可以适当结合轻器械练习。在发展大肌肉力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小肌肉群力量的发展。实现力量和速度发展的平衡,避免“速度障碍”。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多种训练方法并用,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田麦元主编.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 大学生素质发展 形成 影响 

一﹑引言 

一般认为,大学生的素质应该包括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大方面,其中还有一些具体的分类。其中,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因此,新时期的高校体育课堂的教学目的首先教会学生通过增强健康的能力,形成增进健康的意识和习惯。另外,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还需要以“育人”为最高目标,以“素质体育教育”为主线,把体育课堂之中融入大学生整体素养的发展理念,认真履行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与终身受益紧密结合,推进体育改革。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形成的影响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将健康放在第一位是目前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1]。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好,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2005年,几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都显示,我国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在下降,本次调查再次告诉我们,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尤其在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19至22岁年龄组的大学生除坐位体前屈指标外,爆发力、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2]。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因此身体素质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体育锻炼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也因为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始终都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目的。体育课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与丰富学生综合素养的最佳机会之一,体育课程在人身体素质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需要有效的把握住大学的体育课堂,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体育课程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是全方位的,比如长跑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力素质、篮球可以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素质及力量素质、健美操可以训练学生的柔韧性等,我们充分有效地利用高校体育课程,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自己身体状况、体育知识背景的体育项目,对于发展他们合理的体育素质具有非常有利的作用。

三﹑高校体育对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影响 

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大学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是业务知识形成,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产生和积淀的规范大学生行为和思想的体育文化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灵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社会文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的教学工作中,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其道德素质教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贯穿体育教学之中。比如公平、公正竞争的体育精神,因为体育运动中最讲法制,不论资历;最讲务实,不图虚妄[3]。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尽应当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竞争,特别是一些直接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等,从而渐渐增强了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并且形成不徇私情、实事求是的良好道德品质。 

四﹑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品格素质形成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利用体育课程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动之以情,以发自内心之情去讲述体育史上一些可歌可泣的事件和人物,给学生以爱憎分明的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师充沛的、真挚的情感,必定会感染学生。比如,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4]。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心理耐受素质。 

五﹑结语 

体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素质教学课程之一,这门课程的开展除了使学生学习基本体育技能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坚韧的良好品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包括人文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很多方面的素养。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发挥体育课程在大学生素质形成中的作用,丰富大学体育

课堂的教学目的,发挥体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重更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付伟平. 论高校健康体育观的树立与终身体育[j]. 教育与职业,2010(2). 

[2]生活散漫无规律. 大学生身体素质亮“黄牌” [eb]. 

[3]论体育文化对提升人道德素质的作用[eb]. 

篇9

摘 要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耐力、灵敏、速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人们通过健身运动来提高身体素质。体育项目的热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而体育项目中的篮球运动更是深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篮球运动更是进入到了校园课程中,但是我国大部分校园并没有对篮球教学高度重视,以至于学生身体素质偏低。篮球的体能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结合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大学篮球体能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

关键词 篮球教学 大学 体能训练

大学生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的群体,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要人才。而现如今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都呈下降的趋势。虽然体育教学普及进入大学课程中,但校园没有科学系统的进行实践教学。就篮球教学而言在体能训练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一部分原因。

一、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的现状

现如今大学的篮球课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参与篮球运动教学的学生来自于学校的各个专业,整体身体状况参差不一。学校对于学生们的要求并没有像专业篮球运动员一样有限制。只要学生具有积极向上、对篮球运动有兴趣、有好学上进的心态就可以。这使得学生们主动积极的参与篮球教学中。

篮球运动作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项目之一,深受广大学生的热爱。但是,我国大学体育的实践教育并没有科学系统化的教学指导,而篮球运动本就是对速度、灵敏、耐力、技巧等有着较高要求的一项运动,大部分校园对于篮球体能训练不够专业系统。所以即使学生热爱篮球运动,而学校不能在体能训练中高度重视的话,学生也不可能在篮球运动中发挥优异的技巧。没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对抢球、带球、投球都有很大的影响。大学篮球教学的体能训练的现状就是学生体能素质参差不一,学校对学生的篮球体能训练不够科学,体能训练也没有得到校园的足够重视。

二、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篮球运动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考验,运动员没有一定的速度、力量与体能是无法完整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篮球运动的基础要求。只有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才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取得胜利。而学生想要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想要更专业的参与篮球运动,这就需要加强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础。

现如今大学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部分大学生专注于学业,忽视运动的重要性。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综合性极高的一项运动,通过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可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1]。身体是生命的本钱,只有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创造更多可能的机会。

现在大学中常常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活动,或者建立校与校之间的友谊。学校常常会举行篮球比赛,或者校与校之间的大型比赛。而学生必须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在一场比赛中为战队取得胜利,为学校取得胜利。所以总归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的关键,体能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大学篮球教学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一)篮球选课中课程内容不够系统实践化。体育教育的传统教学是以基础知识、指导技术技能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道德品质为中心。所以在实践运动与体能训练中没有高度重视。没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篮球教学的实践体验中,这会造成广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本质理解有偏差。

(二)体能训练的观念有误区。在参与篮球选课的广大学生中,每个学生的身高、体质、专业都各有不同。而在篮球教学的体育教师中,每个教师的年龄、教龄及运动专业也不同。都会对篮球运动的本质理解有一定的差异。学生与教师对篮球体能训练的整体认识也不够。很多教师都是过于注重技巧和战术的教育,甚至认为篮球运动的战术训练与体能训练是一致的。从而忽视了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四、体能训练中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系统的制定体能训练教学。学校应当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系统的体能教学计划,制定体能训练教学进度,以此达到加强教学效果的目的[2]。通过体能训练教学计划,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性。学校也可以制定考核制度,对学生的技能、体能作出考核标准,用考核结果来检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二)学校通过对篮球教师的专业培训,让教师学习最新的体能训练方法,强教师对体能训练的重视与认知。通过对篮球教师的培训也会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水平。只有重视体能训练,实践体能训练,将最新最科学的体能训练用于篮球教学中,用科学理论和实践操作同步引导,学生才能真正从篮球运动中,得到运动的乐趣,得到良好的身体素质。

五、结语

体能训练是篮球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是对运动员的速度、力量、体能的综合考验。学校只有加强体能训练的教学,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才能有良好的精力专注学业。大学体育篮球教学体能训练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专项身体素质;优势分析法;专项速度力量因子;专门投掷训练因子;最大力量因子

中图分类号:G8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40-0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取国家女子铅球集训队、北京体育大学女子铅球投掷队和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5个地方体工大队的女子铅球投掷队,运动成绩达一级以上的女子铅球运动员31人147次正式比赛成绩以及对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测验结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广泛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体育理论、运动训练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全国著名教练员7人,专家教授8人采用面谈、电话访问。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1.0数理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层回归和逐步多元回归,建立两个等级女子铅球运动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设计检查与评定的标准;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

1.2.4 优势分析法 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模型依赖性较强,无法在多元回归模型衍生出的不同子模型中使相对重要性指标保持恒定不变,并且受样本的大小和输入自变量的先后顺序所影响。

1.2.5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投掷高级教练员、教授,在训投掷运动员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专家问卷、铅球高级教练员和从事投掷教学训练的教授问卷,共收集了31人147次运动成绩所对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数据,其中一级72次,健将及国际健将的75次。回收的间卷采用奇数一偶数裂半法进行分半相关检验.相关系数只R=0.876,说明问卷的信度高,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结构合理,可以进行下面的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成绩的专顷身体素质指标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 本课题通过对影响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载荷较大的3个主因子,使具有共性内含的指标归为一个主因子,根据其内在特征并结合铅球投掷专项理论知识进行因子命名(表2)。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力量因子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成绩影响最大,其次是专门投掷训练因子和专项速度力量因子,因此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要在保证最大力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专项速度,同时加强专门的投掷练习。

2.2评定指标的筛选

2.2.1 分层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对我国健将级女子铅球运动成绩与各专项身体素质的结果与分析 在回归分析过程中,由于各种回归分析法都有其优缺点-受样本含量的大小,输入自变量的先后顺序等因素影响,得出的结果也有所差异。为了将人为因素的误差降到最小,本课题采用分层回归法和逐步回归法相结合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健将级运动成绩与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回归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