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用处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治经济学的用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治经济学的用处

篇1

(一)当前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教科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工具,是教师授课的重要客体,高质量的教科书作用有二:既能保证学校教学环节的有序开展,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当前情况而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质量存在不少问题。

1.政治经济学课本内容陈旧,版本不一。从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政治经济学课本的使用来看,主要分为:自主编写课本和经济学系列课本两个种类。例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就属于前一类课本,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系列教科书,以《政治经济学教程》为例,则属于后一类课本。同时,对比教科书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个别章节虽然顺序不同,但总体上还是沿用着传统教科书的内容,并没有太多的新东西,尤其是对马克思经济理论精华的内容,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仅仅对重要理论进行了原始解读,而对其内容的创新理解甚少。因此,现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着版本不一且内容陈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政治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有效展开。

2.教科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梳理目前高校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存在着一个共同的诟病———内容陈旧且版本不一,而且授课教师基本上会按照教材的体系和内容开展教学活动,而教材实例较少,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学生们对教学的实际作用存在困惑,教学效率大打折扣,最终形成了厌学的恶性循环。虽然,各大高校会勤换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但同样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新版教科书与旧版相比,无非在个别地方增加了一些简单阅读,但在实用性方面同旧版并无两样。换汤不换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科书内容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出现了新式的“照本宣科”。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时间节省、图文并茂等,可以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高度集成于学生的教学中。随着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运用,部分教师为了省事,在授课中出现了新式的“照本宣科”,照着电脑念,而不是讲,电脑内容繁多,学生应接不暇。

2.考核方式单一,限制了教学活动的灵活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新的学分制考核制度的不断推行,部分课程的学习有所压缩,尤其是政治经济学课程,课时压缩得更为厉害,可是课时压缩而内容在增多,这时考核的方式还是以前的考试内容,这样教学活动比较死板。教师需要在讲授课程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学生最终考试的问题,授课就成了只讲重点,不顾细节,形成了尽量在有限的课上时间讲解考试将会涉及的重点内容,久而久之便走向了应试教育的误区,学用联系成了空谈,教育的目的无从谈起,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是考试的内容就学,不是考试内容的就不学,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意。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高学生在学习政治经济学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研究表明,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性,但从课程本身来说,主要表现为:一是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很多学生(包括部分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并不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尤其是理科学生,更是简单地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政治+经济”,以死记硬背来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学生学习这一基础理论经济学的目的。二是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政治经济学的实用性不强。政治经济学与其他课程不同,其理论逻辑性比较强,而且分析与叙述方法也较复杂。只有在学习并理解了其基础理论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应用。目前的现状是,学生不仅不能快捷有效的应用理论,而且认为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对自身的用处或就业没太大用处,故而不重视对该课程的学习。

二、我国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一)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即以新内容代替旧内容,在教学内容方面做到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当然,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可以通过新知识的增加、旧知识的删减。当然,改革必须得围绕强化和贴近实际的主线,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探索政治经济学教学新模式。以往的教学内容是对马克思相关理论的总结性讲授,对学生在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方面形成了某种误导,导致学生误认为经济的差异就是意识形态的差异。所以说,政治经济学内容改革要使学生真正学习到预期的知识,重点对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垄断资本主义及剩余价值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意义重大,所以教学方法首先需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科学的重要理论观点,理论紧密联系实际,需要高校不断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密切联系当代的实际,仔细分析是否适用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认真比较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优缺点,积极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尤其应当学习和借鉴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三)深化教师理论功底

创新教学方法分析当前形势,虽然网络授课、远程培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老师仍将会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要提高政治经济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术和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学校要加大对于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通过下达合理的科研任务,督促教师为高校授课不断学习和研究,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于完成任务好的教师给予一定奖励;对于不按规定教学,完成不好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处罚,从而激励其更好地开展教学和科研。另一方面,政治经济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理论课程,如何才能使理论更好地被学生所理解和运用,那就必须要与实际相结合,科学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

(四)改革考核方式

篇2

【关键词】情境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直以来,提起政治课,人们早已习惯地把它定格为枯燥乏味、死记硬背、高谈阔论、空洞说教等。说实话,身为政治课教师从内心深处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仿佛作为政治教师的自己也是如此了,总而言之,痛苦且无奈!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随着手中教材的不断更新与变化,我不自觉地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冲动、一种兴奋。如果我们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一定可以还政治课以生动、精彩,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可以……。近年来,我做了不少尝试,通过尝试,我认为让政治课生动精彩的法宝之一就是力争让政治课洋溢生活气息,追求生活化的政治课,即通过创设情境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中。下面仅就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谈一些体会。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和教材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气氛,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借用故事悬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如讲“人贵有自尊自信”这一课时,我首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是“高贵的施舍”,主要内容是讲: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小男孩家门口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小男孩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小男孩的母亲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小男孩的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道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小男孩的母亲,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小男孩的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对小男孩的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我没有讲故事的结尾,而是在学生听得很投入,很想知道下面发生什么事的时候,我却嘎然而止,然后让学生们去推测故事可能的结果。有的学生说:这个乞丐日后经过自身的奋斗,取得令人尊重的地位,但再也没有回来;有的说:乞丐日后经过自身的奋斗,事业有成,回来看望小男孩的母亲。然后,我就借机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说这个乞丐日后会奋斗成功,取得了令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学生们回答到:他通过这个事情知道了自尊自信。这样很自然的导出了学习的目标、主题,使这一课的内容很容易就被学生所接受。

二、用模拟演示活动创设情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模拟演示活动是指由学生组合参照一定的主题模拟操作表现出来的情景活动。西方心理学家的“角色”理论认为,教师如果能以语言或其它形式情境,临时变学生的学生角色为某种其它社会角色,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讲“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内容时,我让班里学生模拟剧场,由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商品购买者),商场经理、商场服务员、消协负责人、工商行政管理局人员、法院人员,通过过情境剧场模拟,学生不仅很容易就掌握了所学知识的要点,而且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也得到了发挥。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生动的情境感染学生

如我在讲授七年级《人生难免有挫折》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刚刚发生的玉树地震的图片,并附上专门为玉树地震而创作的歌曲《让生命站立成树》。这首歌曲及背景视频一经播出,同学们很快就被其中的画面及音乐吸引住了,很多同学的眼睛都湿润了,而后,我又借助多媒体播放了“无臂博士”――王争的故事视频片段。通过营造一个个可感、可知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可能遇到挫折,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但挫折又不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本节课由于利用了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整堂课同学们都听得特别投入,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一种坚毅,对待挫折都增添了一股战胜挫折的勇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用幽默的语言创设愉悦、轻松的教学情景和氛围

篇3

关键词:人力资本 研究生 教育改革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教育并不占有一席之地。然而,20世纪的发展无可辩驳地证实了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在现今的经济学界,已经取得完全的共识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教育发展水平基本是一致的。这意味着,人们从理性上终于认识到,教育是经济的基础,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不可缺少对于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的经济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因此,不论是政府负责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投资,还是民间办教育,都应进入现代经济学的认识领域。教育体制改革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转型期的政治经济学建设中,必须要研究教育改革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经济学理论。这一新的认识成果是将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人力作用高度凝炼地提纯,使之在广泛的经济分析中得以抽象地运用,并由此打开了教育与经济相联系的视窗,为经济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因而,本文试从现实经济生活中人力具有的客观作用出发,沿着近年来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轨迹,运用这一新的分析工具,深入探讨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一、人力资本与“考研热”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更准确地说,人力资本是人们在自己身上投资所获得的,是能够增加个人未来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

研究生教育其实也算是职业技能教育的一种形式。职业技能是体现劳动力质量的因素之一,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存在于人体之中,是后天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而获得的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是能够增加个人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知识和能力。所以,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本的项重要内容,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投资而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本,是劳动者质量的表示,能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随着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对劳动用工制度的急剧改革,社会就业的压力会更加激烈,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几年,我国研究生一直在扩大招生,200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为19.665万人,比2001年增长22.8%。同时,全国有62.4万人加入了今年的报考研究生队伍,比2001年增加16.4万人,增幅达35.7%,远远高于招生增长比例,招生规模与报考人数比为3.97∶1。各种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也办得如火如荼,每逢周末,黑压压走进高校校门的学生中,既有刚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也有上了年纪的在职人员。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甚至是一些在职的工作人员逐步形成了这样的观点:只有自己的学历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硕士研究生),自己才能在今后的就业或工作中找到更满意的职业或职位,才更能为这个急剧变化的知识社会所接纳。甚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及家庭的尊重,才能融入社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适应现代生活,从而减少现代社会中的挫败感。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与个体收入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个人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实践证明,目前我国收人分配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相应的收入越高。大学本科及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者的收入是文盲的3倍,是居民平均收入的1.35倍。就全国平均而言,劳动者多接受一年教育平均可以多收入441元。于是乎就有了“高教育水平=高就业机会=高工资”这一价值信念。

而且,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往往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信号。因为企业一时无法判断等待雇佣员工能力的高低,只能以受教育程度作为录用标准并支付工资,出现了高教育水平高工资的现象,并借此进行人才竞争。这种受教育程度高工资就高的信息通过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传递出来,鼓励更多的人去追求高学位。所以报考研究生热的背后,是研究生毕业后有利于参与人才竞争,有利于获取更高的收入。这种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从人力资本看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正如大家所了解的那样,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已实行收费上学,但研究生教育除了少部分委培生和自筹经费生由委托单位(即企业)或培养单位(即高校、研究所)投资部分费用外,其余基本由国家投资。在国家投资培养的研究生中,大部分都无偿地提供给用人单位,其中少数人未到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甚至有的出国不归,有的到三资企业,有的个体单干。对这部分人来说,是国家花钱,别人受益。严格地说也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当前,研究生仍然实行免费教育与高教改革趋势相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违背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既然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能为个人带来更高的预期效益,个人作为获益的主体,通过缴费接受教育显然是必要的。而且,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成本、补偿模式均是基于对“社会公平”和“研究生教育的社会价值”认识的基础上构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教育实行合理的收费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这些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使人们认识到,教育是调节社会公平的最好手段,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是一项具有很高投入、产出比例的产业,有很高的回报率。虽然国家与社会兴办和投资高等教育有相当大的收益,但高等教育最大的受益者是受教育者本人。依据谁受益、谁缴费的原则,国家继续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而受教育者个人或其家庭也应支付相应的教育成本。

根据我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个人的承受力,参考国外的做法,在分摊个人参与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份额时,应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谁受益,谁出钱”和“成本分摊”的原则。研究生培养费用应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其承担比例大致为:国家出50%,企业出30%,个人出20%。若按我省每年每位研究生的培养费(仅计教师工资、教育管理、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生活补贴等)约20000元计算,个人每年应交费4000元,比本科生略高。二是体现专业差别。对基础学科、专业,对国防、农、林、师范学科、专业,对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与艰苦行业的专业,应该少收费或不收费。对金融、保险、外语、法律、邮电、计算机以及MBA等热门学科专业实行较高收费。如近年试办的MBA专业,学费每年8000―12000元不等,但两年的报考人数是招生计划数的6―7倍,可见社会资本总是会自动追逐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既然研究生教育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高回报的投资,理所当然,应该形成三者共同投资的投资来源结构,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不仅有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支持,而且切实可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普通高校实行收费上学,为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产生预期心理准备。二是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人分配格局向个人倾斜,个人的收入普遍提高,个人或家庭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三是国家将从政策措施上,保证研究生可以通过贷学金、奖学金、勤工俭学获得部分费用。

三、人力资本与研究生教育的效益问题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研究生教育,同样也应该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研究生教育的效益是指教育投资所能获得的收益,既包括经济效益又包括非经济效益。研究生教育效益对研究生个人而言,接受教育可以获得谋生的技能,并提高其受教育的积极性;从学校来看,教育效益是指用尽可能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投资方法达到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从国家和社会主体的角度看,研究生教育的效益问题是指培养的研究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造福社会,使社会健康良性的发展。

据报载,我国的研究生数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三位,仅仅排在美国与德国之后,于是大家欢天喜地。按照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的投入有着正的关系,在简单的处理中,公民的受教育水平就是人力资本的直接度量。研究生的数量增加了,当然是一件值得欢天喜地的大事。然而在高兴之余,我却不能不困惑,因为资本的投入有一个最优的结构,人力资本不等于人力资源,研究生招生多了,增加的是人力资源,不是人力资本,就像人口多了,增加的是劳动力资源,不是劳动力资本。失业、下岗主要的原因还是劳动力资源过剩。同样,在物质资本过多时,也引发经济危机。中国的研究生增加了,问题在于我们的产业结构是否可以吸收或者需要那么多有研究生构成的人力资源,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率。最近两年,研究生毕业就业形势越来越差,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对口的专业,这当然与我们的教育对产业进化的响应速度有关,但是供大于求也是一个原因。

一种简单的想法是人力资本增多了也不要紧,反正储备在那里,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资源是否能承担这么多的招生量。据我国人事部人力资本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中国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投入之比约为20―30:1,美国的同样比例约为1:2―3,再注意到美国的GDP约9倍于中国的GDP,中国的人力资本的投入当然包括教育的投入,与美国相比就显得微乎其微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追求我们的研究生的数量与美国的相同,怎么能保证我们的质量呢?

研究生教育的尴尬和不效益还在于结构的不合理。最近几年,教育部搞重点学科,当然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可是,结构上就显得不合理了。以地理学科为例,2002年,教育部设立9个学科点,其中5个是经典学科――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学当然是具有众多科学前沿问题的学科,问题是既然当了重点,当然教授也要多提一些,权威也就批量化生产了,因此研究生的招生数就增加了,而自然地理的研究生社会需求量却很少。于是研究生留校,当副教授,再招研究生,再当教授,再招研究生……雪球越滚越大。在重点学科的选择上,主要的院校由于传统的学科发展基础好,发展时间长,种种原因都选择了发展传统学科。信息时代的代表学科如地理学的地理信息科学却只好交由地方院校去发展了。地方院校,一般来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本科生的前期教育素质相对较低,社会需求的学科难以招到优质的研究生。培养再多的研究生如果结构上不匹配,对国民经济增长有什么用处呢?

参考文献:

[1]彭拥军.研究生教育收费问题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阿特金森.教育与经济增长[J].教育学,1988,(8).

[3]李忠民.人力资本[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3.

篇4

关键词:主体财富 契约关系网 货币量化 会计资产

一、引言

资产是会计要素中最重要的概念。资产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资产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生产力因素。资产项目中不同要素的排列体现了企业主体运用资源的能力,资产要素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未来现金流分布的时间、金额和不确定性,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对会计学中资产本质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会计学大师就在探讨会计与财富的关系,如利特尔顿、坎宁在这个方面就很有研究。会计学中的资产概念与财富、产权概念,天生就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财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从产权的角度,结合会计自身的特点归纳出会计学中资产的概念。

二、关于财富概念

(一)古典经济学财富概念 财富概念是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共同探讨的话题。重商主义是资产阶级的第一个经济学说。重商主义者关注的是商业和货币,并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而其他商品只有被转换成货币时,才能被称为财富(史祖瑜,1987)。可见重商主义者是从商人的角度来给财富下定义。因为就商人而言,其最终目的是把商品销售出去,换成现金,再用这些现金购买商品,商人自身并不会消费或者消费少量的自己商品。货币财富对于商人而言,才具有最大的有用性。由于重农学派只是把自己的眼光局限于商人这一主体,同时将财富的载体只局限于金银货币,使得这种概念在其他领域并没有很强的有效性了。配第对财富有了更大范围内的定义,即把财富定义为商品,而把金银货币看作是财富的一般表现形式(徐加根,2002),更进一步扩大了财富载体的范围。但财富载体仍局限于商品范围内,并没有探讨财富的本质。重农学派曾经激烈反对重商主义者的观点,认为财富是指一定数量的物质形式,实物形态的产品、自然界的农业、畜牧业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史祖瑜,1987)。上述观点具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把财富的载体,如货币、商品等作为财富的定义,并没有触及到财富的本质。

(二)新古典经济学财富概念李嘉图认为财富主要是指物质财富,这种财富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与上面的定义相比,这种定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触及财富的本质。新古典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通过归纳的方式探讨了财富的本质概念,从财物的概念推导出狭义财富和广义财富的观念,同时把财富分类为个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狭义的个人财富定义为:一个人的财富是指由他的外在财物中的那些可以用货币衡量的东西构成的,是可以转让或者交换的。广义的个人财富是指包括一切直接有助于人们获得工作效率的精力、才能和习惯在内的东西。这两个观点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个人自身的能力特征,而后者包括个人的能力、技巧等与人身不能发生分离的东西。共同财富是指一个人某时住在某地并且作为某个国家或者社会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利益构成的与其邻人共有的物质财货。从马歇尔关于财富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财富与权利的联系。同时作者把财富的概念扩大化了。不像过去那些古典经济学家们,只把财富局限于货币或者商品,马歇尔是把其所定义的财富对应到所有的自然人和形成的一些组织,大大增加了财富的内涵,包括了对自然人有用的一切物品,不管这种物品是否能与自然人发生分离。这已经比较接近财富的本质了。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也对财富的本质有过精辟的阐述,认为使用价值构成了财富的物质内容。财富是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某种属性。财富既包括了商品也包括了非商品。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财富的一般特征:财富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财富的主体、财富的载体和财富的本质。在分析财富概念时,必须把财富主体、财富载体和财富的本质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真正完整的财富概念。财富必须是有用的。财富的有用性不能单独存在,而需与一定的客观对象物相联系。财富载体是财富的有用性所存在的地方。财富的主体是指消费或者使用财富载体,并得到其带来的收益的特定主体。而财富载体的有用性才是财富的本质特征。因为财富的有用性理所当然应该由人类进行评价。所以财富的主体应该是人类。财富体现的是一种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类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某一阶段就不能称之为一种财富。而人类对财富载体有用性的评价是不固定的。这种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的风俗文化、经济、政治等环境会对这种评价带来影响。所以财富概念在时间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过去不认为是财富的东西,现在有可能成为财富。例如在远古时代由于人们不知道石油的真正用处,所以对当时的人们来说,石油就不是财富,只有当人们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时,石油才成为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财富的概念在空间上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环境的影响,有可能某个主体认为是财富的东西,其他主体并不这样认为。例如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当地的老百姓把一种巨大的石头作为货币财富,但对其他地区的人们而言,石头就不就有任何的有用性。所以财富概念是相对的、不断变化的,人们对财富载体的追逐也相应地不断变化。而这种追逐将会影响到资产本质的定义,本文将在后面加以论述。

三、关于主体财富概念的探讨

(一)主体私有财富的排他性 经济学一般从产权的角度把财富分为私有财富和公共财富。私有财富的权限归属于某个独立的个体,并对其他主体具有排它性。排它性是私有财富的核心特征。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那就是企业法人。这是一种虚拟人格的组织,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其权利等同于自然人。但这种组织本身不属于自然人范畴,对于自然人而言,财富体现为个人最终消费时能够带来的效用。这种财富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物质消费品、精神消费品、各种权利凭证和自身的技能等。企业主体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虚拟人,通过法律的界定,就有权消费和使用与其相关的私有财富和公有财富。因此,企业主体的财富可以看作是对企业主体有用的一切客观存在物,而其财富载体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具有排他性权利的财富载体和不具有排他性权利的财富载体。前者体现了企业法人私有财富的性质。后者体现了企业法人公共财富的性质。企业法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一方面对法律规定权限归属于它的那一部分财富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权利,同时也存在它作为虚拟人享有的公共财富的权利。是否具有排他性权利是区分主体私有财富和公有财富的关键。这种排他性权利究竟指什么?是指排他性的占有权(财富载体的权利在某段时期内完全归属于法人主体),还是指排他性的主体资源使用权?实际上这种排他性的权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

会的发展而发展。例如早期的会计理论或者实务在探讨排他性权利时比较关注资产的所有权是否归属于企业,以便使资产负债表上所反映的资产信息能够给那些债权人更多的帮助。而现在的会计理论与实务,更关注企业配置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未来是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利益。排他性权利由占有权过渡到使用权。如租赁的资产只要在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作为企业的资产,虽然它并不归属于企业所有。这种排他性权利的变化对主体私有财富的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导致资产概念发生重大的变化。会计文献在定义资产时,通常所谓的“拥有或者控制”,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一个变化的概念,这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权制度的完善而完善的。

(二)主体财富的有用性 财富载体的有用性会根据其主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财富对于自然人而言,可以简单地表示为自然人消费时所带来的效用。但主体财富并不能简单地体现为法人消费时所带来的效用。因为法人并不具有主观感受。那么法人财富对于主体而言,其有用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对此,以往经济学家或者会计学家们讨论较少,但法学家们讨论的较多,认为法学上的主体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具有权利义务的非自然人载体。具有权利义务的非自然人载体是法律上的拟制主体,自然人主体的意志是自然人意志,拟制主体的意志是拟制意志。拟制意志最终是由自然人意志派生出来的,派生拟制意志的自然人意志通常是团体的共同意志(李锡鹤,2000)。也就是说,法人主体并不具有真正的纯自然的意识,其意识是由构成这个法人主体的一系列自然人意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共同意识,这种意识可称为拟制意志。因此,法人主体在使用和消费其自身财富时,并不真正存在像自然人这样的主观效用,对法人背后的契约关系网中的自然人才具有真正的效用,而这些意识的相互作用会形成一种共同意识,并反作用于法人主体。实际上法人主体只是一个虚拟概念,其本质在于法人主体背后所蕴含的契约关系网,即那些投入资源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关系网,而并不是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这种契约关系网决定了主体财富的有用性。所以法人财富有用性的本质体现在它能够给其背后的契约关系网中的自然人所带来的各种效用。

(三)主要财富的载体 财富的有用性总是与一定的载体相伴,不存在没有载体的财富。人们在使用不同的财富载体时,所支付的交易成本是不一样的。这种交易成本的变化,导致了人们所追逐的财富载体的变化。例如古代由于市场交换的不发达,货币还没有成为一般等价物时,人们对财富的追逐更多地体现在实物资产上,因此,古代会计在计量单位上多采用的是实物作为计量单位。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货币,并作为一般等价物出现。货币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就促使了计量单位从实物单位转向货币单位。货币已成为最广泛意义上的一般等价物。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货币财富和实物财富对自然人而言已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拥有货币比拥有实物资产在交换时能节约更多的交易成本。此时,法人主体在向契约关系网中的主体分配其利益时,通常不会采取实物方式的分配,而是采用货币资金的方式向债权人、股东或者员工分配利益,以避免高昂的交易成本。所以法人主体背后的契约关系网上的自然人十分关注法人主体的现金流问题。这是现实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即法人主体所追逐的最终财富载体是货币。只有这样,契约关系网中的自然人在使用和消费其自身财富时交易成本是最低的。所以主体财富对于企业主体而言,其有用性就主要体现于这些载体在未来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那么,如果主体拥有的某种东西不能在未来带来任何形式的现金流,就不能确认为一项主体的财富。企业法人财富的未来现金流从总体上包括了两个方面:既可以是法人财富在未来给法人主体带来的现金流流入,也可以是那些在未来可以避免现金流流出的财富。因为这都将导致企业净财富的增加。

四、基于财富视角的会计学资产概念的探讨

(一)会计学资产概念局限于主体的私有财富 主体财富的内容既包括具有排他性权利的法人主体的私有财富,同时也包括法人作为虚拟人所享有的公共财富。由于公共财富的权限不归属于主体所处环境下的任何个别主体,一个法人主体的公共财富通常不应该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公共财富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现金流,但是无法可靠地确认这些公共财富所对应的未来现金流的具体金额。而且其权利归属是不明确的,盲目地确认公共财富必然导致财务报表的不真实,从而损害财务报表的纯洁性。所以不应当将这部分信息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否则不利于投资者作出合理的决策。如果这些公共财富确实能够给企业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可以考虑通过定性方式,在财务报告中的其他部分反映这一公共财富,以有别于其它主体,可以让使用者更好地判断主体未来的发展空间。因此,在现实环境下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法人财富应该只是局限于法人主体的私有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