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产业管理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而成立,也因国家重视文化产业而受到关注。从2004年教育部第一次批准4所高校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至今十年时间内,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数量上发展迅速。但作为新专业,在内涵发展上还不容乐观。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发展面临三个瓶颈问题:师资力量不足问题、培养模式不科学和教材缺乏。
一、师资力量不足问题与对策
目前很多文章注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师资问题。师资力量是专业发展的基础,没有专业过硬的老师,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师资问题是基础问题,师资问题解决不好,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及培养出适合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等问题都无从谈起。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与对师资的要求
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化产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和成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十年发展历史,所以对这个新产业和新专业的特点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要有两个特点,即跨学科性和实践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一个特点是跨多学科,跨文化、文学、艺术、管理、经济、法学等学科,融合很多学科,不是单一学科。需要有多学科的师资力量支撑,不仅需要文化艺术类师资,还需要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师资。而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品牌运营、艺术市场营销、文化资源开发等课程,每门课程都跨学科,不仅要求任课教师有文化艺术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经济、投资、管理等专业知识和视野,任课教师必须具有综合的学科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对师资的要求,不仅需要来自文学、艺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基础课,而且需要融合上述多个学科的师资承担专业核心课程。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第二个特点是实践性和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不同于其他以理论为主的传统基础学科,实践性很强,强调应用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是为了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很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很关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目前师资力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目前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匆匆上马,师资条件并不具备,因此一旦批准专业设置后,只能有什么师资开什么课,因人设课现象严重。目前,全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这里面有各高校优势学科不同、区域性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侧重点不同等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师资,没能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目标设定的所谓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只能流于口号。目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师资主要来自文史哲、艺术、管理、经济等专业,极少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传统学科文史哲、艺术等知识背景的师资大多缺少产业经济与管理学的知识结构,也缺少文化产业的实践经验,尤其缺少经济头脑和商业市场眼光,因此很难把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讲好,而且不懂得实践的重要性,自然培养不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专业背景的师资由于缺乏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意方面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因此很难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如何解决专业师资短缺问题呢?指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出目前急需的师资还有待时日,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最为现实的做法是必须意识到师资培养的重要性,大力培养现有师资力量。师资过硬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应根据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特点针对性地培养师资。第一,对现有师资进行培训。这些师资大多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而且很多已具有副教授、教授职称,所以已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稍加系统培训就能产生效果。目前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主要是通过自学进行专业转型,但自学比较慢,学校应该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系统培训。一是让他们补充学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二是送他们去国内外文化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学习,深入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情况,实现产学研结合。弥补专业知识单一和实践性弱的不足,让师资在知识结构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这样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任务。通过培训和实践调研与学习,帮助教师实现专业转型,增强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能力和兴趣。第二,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来校任教,把专业核心课程分出一部分课时请业界人士来讲,或者开讲座,以此弥补师资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需要学校出面进行协调,打破院系隔阂,综合多学科师资力量通力合作,承担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2013年教育部出台文件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如果从艺术生招生,文化课成绩必须达到该校最低批次录取分数线,并在《2014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规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级学科是管理学,挂在工商管理类,可以授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位。教育部文件出台之后,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停止招收艺术生,改成招收普通高考生,并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从艺术学院、文学院划归到管理学院,使管理学院错误地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质就是管理,所以很轻视甚至认为不太需要文化艺术类的师资就能办好这个专业。结果导致很多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放弃原有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在管理学院另起炉灶,造成时间和资源浪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是基石,创意是灵魂,没有文化和创意,只有管理理论的师资不能独当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教学任务,同样,仅靠管理学院办不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与文化创意类专业一起成立文化创意学院,这样便于形成创意氛围和产业实践基础,对于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比较有利。对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要新专业新对待,跨多学科专业,就要多学科教师去教。如管理学课程聘请管理学院专业老师教,经济学课程聘请经济学院的专业教师教,文化基础课由文学、艺术类专业老师教,专业核心的跨学科课程如文化产业概论、文化投资学、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等由转型到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授课。这样综合多方力量才能胜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和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科学问题与对策
1.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点对培养模式的要求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跨学科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建立多学科课程体系和大量有效实践教学环节。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文化艺术涵养与鉴赏能力,同时具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基本知识和敏锐的市场眼光与商业头脑,重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意和策划的实践能力,懂得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培养都有较综合和实践性的突出要求。因此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具有如下要求:第一,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学生要有多学科基础知识。第二,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学生能力结构上,尤其注重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培养。第三,课程考核方式应多注重考核实践能力。
2.目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是培养目标不很明确,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的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教学方式传统,以“满堂灌”式理论传授为主,未能有效开发学生创意能力和策划能力。考核方式单一,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不能科学考核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真实水平,达不到检测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目的。
那么培养目标应该如何制定?到底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加强和落实?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如何改进?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对策:
第一,调研区域性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本校学科优势,制定明确的能满足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和本校优势特色的培养目标。
第二,在专业方向上是宽培养还是专培养,还存在一些争议。有专家认为必须专,理由是文化产业范围很宽,包括很多方面和具体行业,如果是宽培养,那么学生对文化产业只能是大体了解,并不能对文化产业内某个具体行业的经营与管理有深入了解和掌握。如某些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分为几个专业方向,并要求学生在大二时进入专业方向课程学习。笔者认为其实文化产业管理相对于旅游管理、会展管理、艺术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就在于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面宽便于学生就业选择。对于本科生来说,就业压力是一座现实存在的高山。而且在本科阶段,不可能特别专,对于专业更深入了解应该是在工作中历练。因此,学生在大一、大二应该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大三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方向,这样做到宽、专结合。如果过早选择专业方向反而限制学生以后的就业范围。本科生的可塑性很强,宽、厚的知识结构,容易就业,至于专业知识在从事某一专业后,会很快掌握。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体现宽度,在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多设方向课,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
第三,在实践教学上,增加并有效实施实践教学课程和环节。比如:多建立实习基地,多带学生进行专业见习和实习。定期带学生去文化企业深入调研,了解最新行业信息,写出调研报告。定期举办实践教学活动如文化项目策划比赛、文化项目活动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如南京艺术学院和安徽财经大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大型画展与拍卖会活动,既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又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扩大专业知名度。还可邀请业界精英来校上课、举办系列讲座,并参与课程设置,更好地体现专业实践性和应用性。
第四,在考核方式上,对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摒弃传统试卷考核方式,改用创意和策划类项目考核及采用调研报告等形式考核。同时以实践能力替代课程学分制度。如学生的艺术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可以免修艺术类相关课程学分;学生的文化产业策划项目被某个公司采纳实施,就可以替代文化产业项目策划课程学分,甚至可以免修这门课程;学生自己创立了文化公司并获得良好业绩,就可以免修相关的专业课程。学生的创意实践和策划实践如果获得省、部级奖励就可以替代毕业论文,等等。通过上述方法有效激励学生主动进行创意和策划等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意能力。
三、教材跟不上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文化产业管理教材比较缺乏,很多课程没有教材,权威的可读性的教材更是凤毛麟角。教材很重要,有好的教材,学生学习时才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所以教材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教材大多出自没有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之手,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基础和实战经验,教材的实践性不强,看后有隔靴搔痒之感,比较空洞。甚至很多教材在很短的时间内草草编成,作为某些教师的学术成果,成为评职称的支撑,但教材质量很差,有的简直是浪费纸张,没有价值。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材必须重视实践案例的深入分析,在编写教材时要广泛邀请业界精英人士的参与,丰富实践内容。台湾文创产业实践比大陆早,很多文创产业的书籍出自业界精英人士之手,实践性较强,比较有价值。所以可以联合海峡两岸力量甚至吸纳国外力量一起来编撰教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之,要联合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等多方力量,打造出高质量的教材。
小结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好师资问题,培养出高水平的专业教师,编撰出高质量的教材,采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这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顺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秋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解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6).
[2]魏莉.新时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商业时代,2013(1).
[3]张铮.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J].艺术学院学报,2014(4).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述评中图分类号:G123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和依据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时间很短,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特色不同,因此对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内涵的理解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认为,所谓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由此,周胜、段淳林认为,发展模式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对特定约束条件下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①汪茂泰、丁翠婷认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指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产业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条件,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子。②这些观点,包含了理论基础、依据条件、模式特色和发展路径,比较完整地概括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内涵,为进一步深化此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冯子标、焦斌龙认为,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③温燕则认为,主要涉及到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理论,④而田巧芳认为,主要是“增长极”理论和“产业关联效应”理论。⑤吴声怡、许慧宏认为,文化产业开发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发展模式选择的现实基础。⑥周胜、段淳林认为,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环境,选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要因地制宜。⑦焦斌龙则认为,要综合考虑文化资源状况、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文化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政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⑧这些论述,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选择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发展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既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支持,也离不开文化理论和管理理论的支撑。只有全面吸收相关理论的有益成果,才可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2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类型和特点
温燕认为,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美国模式,特点是投资主体多样、注重科技投入、拥有丰富的人才、政府支撑体系强大;二是英国模式,特点是加强基础研究、注重数字化对创意产业的影响、加强资金扶持;三是日本模式,特点是以政府为主,培育特色鲜明的产品市场、建立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四是韩国模式,特点是政府主导,实施国际化战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建立奖励政策。⑨雷光华认为,西方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竞争―保护模式、产业综合模式、集约化经营模式以及特色推动模式。⑩冯子标、焦斌龙认为,国际上主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有三种: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导型;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资源依托型;三是以韩国为代表的产业政策推动型。Z
许清林认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东西南北“四大模式”:一是北方模式,以京津地区为代表,特点是以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政治引导和政策推动为动力,运用行政手段整合资源;二是南方模式,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主要借助经济发展,依靠新的技术手段,实现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三是东部模式,以苏沪杭为代表,特点是发掘文化遗产,突出地方特色,以旅游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四是西部模式,以陕川地区为代表,特点是历史文化和自然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地域特色尤为突出。[此外,华正伟认为,还可以分为政府引导型、艺术家聚集型、市场推动型、社区合作型、地区传统保护型等五种模式。\从以上众多观点看,文化产业发展并没有固定统一的模式,模式的划分也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既在理论上给我们留下了继续研究的自由空间,也给各个国家和地区根据本地实际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提供了广阔舞台。
3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
袁北星结合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整合资源、集聚人才、延伸产业链的产业发展路径。]李巧、王会欣、师伟力认为,切实可行的路径应该有五条:一是要扶持龙头企业,组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形成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骨架”。二是要增强以创意化为特色的原创能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利用以数字化为特色的高新技术,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四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加强区域协调合作。五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吴声怡、许慧宏等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应该包含文化企业的运行机制、政府部门的管理机制、优秀原产品的制作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四个方面。_实现路径和实现机制是保证一种发展模式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要素。不同国家和地区选择的发展模式不同,其实现路径和机制也必然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学习参考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做法,也要结合本地实际,寻找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和运行机制。
从以上成果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理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但却忽视了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即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对发展模式的直接影响。从根本上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文化产业资源的独特配置方式,不同的配置方式会形成不同的配置特点,从而产生不同的配置效果。因此,加大文化产业资源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关系的研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1 7周胜,段淳林.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创新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2009(3).
2汪茂泰,丁翠婷.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
3Z冯子标,焦斌龙.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9温燕.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武汉理工大学,武汉.
5田巧芳.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D].硕士研究生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吴声怡,许慧宏.论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8焦斌龙.简析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及其选择[J].前进,2003(7).
10雷光华.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向探析[J].湘潭大学学报,2004(4).
11许清林.濮阳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研究[EB/OL].河南省统计网,2008-11-18.
12华正伟.文化创意产业的形成条件与发展模式[J].辽宁经济,2008(12).
13袁北星.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模式[N].湖北日报,2007-11-22.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制度建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071-02
一、文化产业的界定
文化产业一词在理论界属于新兴的一个术语,国际上更习惯称其为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和知识为核心的产业。除却近几年基于网络数字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外,服装设计、博物馆管理、展会等非传统文化产业也发展迅猛。只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部分产业因其迎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而格外受到广泛的关注,因而被集合在一起重新命名。
我国台湾称文化产业为“创意产业”,这是近几年来,得到普遍认可的一种界定。它根源于欧洲的“创造性”产业的概念,其所认知的创意文化产业的范畴有:
第一,文化艺术核心产业:如舞蹈、音乐、戏剧性表演艺术;绘画、雕塑、装潢设计等视觉艺术;传统的民俗艺术等。
第二,应用艺术:如家居、服饰、流行音乐、广告、游戏软件设计、广告创意设计、图书出版、影视和音乐制作、手工艺品等等应用于生活的产业。
第三,创意支持与周边创意产业:支持上述产业的相关部门,如展览演出经纪、展览设施经营、舞台设计、出版发行、影音媒体、广告企划等行业[1]。
因此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范畴,应形成这样一种认知: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萌发的文化传媒、传统教育、旅游等产业依然是文化产业的核心构成;传统的文学、艺术是文化产业近年发展的前沿产业;网络服务和广告咨询产业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
二、我国文化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文化产业市场经济观念淡薄,政府观念转变不够彻底
我国政府虽然树立了文化强国的意识,但这种意识还远远没有传达到国家机器的各个部分,很多地区还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没有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平等对待,在重视程度上远远不够。一直以来,文化产业资金来源由政府财政投入,产出和效益等问题没有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引导,在定位上被等同于公益事业,这种运营方式阻碍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2.文化产业市场管理体系不发达、管理方式无针对性
文化产业市场发育程度不高,导致了管理体系也不发达,管理的规范以及相关制度存在较大的欠缺,典型的表现就是执法的非常态性。这种状况直接导致已有和文化相关的法律规范难以准确适用,也间接地致使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更新、完善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最终形成了文化产业整体管理体系混乱的局面。
另外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欠缺针对性。现有的管理方式多数都是从其他产业的管理经验中借鉴过来的,而我们现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不灵活、太具体,与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相悖。尤其是现有文化管理制度制定了量化的指标,这种方式导致很多应景之作,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3.行政主体交叉执法的状况阻碍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文化市场分属于不同的部门,执法依据和机构数量众多。现有的文化产业管理部门竟达到十多个,这种行政管理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显然会使文化产业的参与人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以网络营业场所为例,对于违法经营行为文化局只具有警告、罚款、停业整顿等一般性处罚权力,至于取缔和关闭的职权主要在工商部门,而在我国工商部门对于几乎所有的营业性行业都有监管责任,它和其他部门的协同执法行为往往由于监管范围过宽难以进行行之有效的配合。更不要说数个部门执法协同会有多难了。
4.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不够
政府扶植文化产业的导向已经很明确,但是目标配套措施的落实情况却堪忧,仅以税收为例:现在我国对同属文化产业的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税收(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方面都有不同,以营业税为例:文化体育业、游览场所税率为3%,旅游业、广告业、美术、录音录像、转让著作税率为5%,歌厅、舞厅、音乐茶座等娱乐业适用5%~20%浮动税率),但其中的规定还不够科学,使得税负分担不够均衡合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扶植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必须落实到从政策到法律层面的微调上,使文化政策目标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
5.法律制度保障不完善,尤其是知识产权的核心保障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我国现有文化产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数量上已经初具规模,如《商标法》、《电子出版物管理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拍卖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但是,与种类繁多、需求旺盛的文化行业相比,法律规范的数量过于单薄,健全的文化产业法律部门框架也尚未真正形成。法规的出台和实施政策的补充仍显单薄无力,其仍不完善的现状无法满足其日益发展的需要[2]。
文化产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其发展的关键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更遑论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文化产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性作用了。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发达具体表现为:首先,普遍存在对文化产业中的知识产权认识不足的现象,忽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导致我国居民乃至企业对知识产权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其次,文化产业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体系不健全,执法力度小,特别是一些新兴的文化产业领域和较为冷门、生活中不常接触到的文化产业行业,更是亟须加强保护。最后,我国还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体系,中介性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尤其缺乏。
三、文化产业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1.确定文化产业法律的基本框架
出台规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可有效防止各个领域的分别立法所导致的立法效率低下、立法领域重叠、立法利益冲突的现象[3]。作为管理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基本法律要从宏观上确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其框架应该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纲要性,应对于文化产业基本范畴有清晰的界定,明确发展的目标,确定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权、责,更要对于各类主体参与文化市场的进出制度有详尽的设计,还要涉及文化产业行业协会的建立、文化环境的培育等诸多问题。
2.分门别类制定文化产业的具体部门法
依笔者看来,正是因为文化产业在每一大门类的基础上又包含若干小的门类,而每一个小的门类又具备自身特点,所以在大的基本法涵盖之下而建立分门别类的部门法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这些具体的行业法律和文化产业的基本法律之间的关系是一般法和特别法的关系,在形成科学的法律框架前提下,用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作为框架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整体上形成覆盖面广、法律规则齐全的文化产业部门法,有效地对不同类别的文化行业实施具体管理。
3.完善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和登记制度
主体的准入和登记是形成有序、健康市场环境的关键,和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有吸收借鉴成熟行业运营经验的优势。如果从一开始就将文化产业的市场规制放到比较高的规格上,其投入小、增值空间大的特点将更易发挥。国家可以通过参与文化市场主体的控制实现文化产业区、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强国的战略目标,有意识的引导投资和适度进行开发是准入和登记制度的重要价值。由于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性,它的准入和登记制度不能和其他行业的准入和登记完全雷同,对于衔接性的关键标准应做灵活的调整。例如,常规公司的出资方式可以分成货币、知识产权、实务、土地使用权出资等方式,而文化产业企业的文化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是否可以作为出资的方式?类似的文化产业特点和现有法律衔接不上的情形还有很多,应及时地在主体介入市场前完成法律的调整。
4.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管理的法律制度
市场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涉及税收、宏观调控法、竞争法等法律部门。从现有的这些部门法来看,这些法律规范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反垄断法为例,文化产业极易形成垄断现象,而且垄断行为也是文化产业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阶段,现有的反垄断法仅仅以市场占有份额为标准测算垄断规模的做法很显然不适合文化产业。传统的市场管理法中,许多法律规定已经没有办法涵盖文化产业的特殊属性,甚至文化产业还需要专门的市场管理法律来对其发展进行约束,这都是未来完善文化产业市场管理法律的重要工作内容。
5.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大量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公约、条例已经为国内法主体适用,但是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对于关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知识产权问题如地理标志的商标法保护、传统技艺和专利的衔接问题、传统文化资源的著作权问题等等都没有得到实质上的保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除了必要的经济、政策、文化条件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同样是文化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和基础,应当针对现有立法的缺陷认真着手构建新时期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法制体系[5]。
参考文献:
[1]赵娇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2]张晓玲.完善我国文化产业法律环境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7(3):41.
[3]李林志.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D].西安:长安大学,2010.
篇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内蒙古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4.087
[中图分类号]C962;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4-0-02
因为创意自身价值的无限化,文化创意产业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大小的重要发展因素之一,它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大形势下涌现出来的又一朝阳产业。作为祖国西部大开发之一的,其地理位置优越、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历史悠久、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战略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当前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创新创意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的重要保障,因此,人才的创新能力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质量,而人才队伍的建设决定着文化产业创意发展的价值与可持续性。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意人才,创意企业更需要人才的支撑。
1 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内蒙古在建设文化大区战略的持续推动下,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尤其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需要大批的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撑。“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是随之也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特别是在创意设计、经营管理综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及民族特色产业经营管理、规划设计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需求。
1.1 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1 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效益逐步显现
据2015年统计,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经营性文化企业规模日益壮大,单位数不断增多。2014年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59 516个。相关从业人员23.19万人。2014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达到8.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6%,实现营业收入641.7亿元,在全国仅略高于新疆和甘肃。
1.1.2 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意产业刚刚起步
内蒙古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服务业,其占到50%以上。其中广告业增加值总量位居第一。依次为广告、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服务、其他电信(增值)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产业仅停留在简单经营,没能更好的设计、规划,通过创意实现更大增值。产业结构类同,且中小企业介入没有发展力。以旅游业为例,在草原文化旅游经营中,没能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价值,更没有很好地结合现代高科技、网络技术及现代艺术。三十年前“吃肉、喝酒”,三十年后“喝酒、吃肉”,草原旅游形态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1.2 内蒙古人才总体现状
2015年底,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40万人左右,其中,党政人才(含参公单位)20.6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96万人(高级职称人员23万人,占24%);高技能人才56万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20万人;社会工作人才8万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近万人(主要是国家和自治区级人才选拔培养项目人选,如草原英才工程人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18万人;在人才总体数量不高、高层次人才缺少、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局势下,文化产业人才更是短缺。内蒙古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人才仅3万人,与内蒙古经济总量和当前转型需要的发展极不相称。
以2014年自治区电影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出版集团、广电网络集团四大直属文化企业集团为例,有在职员工7 246人。
从知识结构看,研究生学历占2.7%,本科学历占30.2%,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67%,高学历人才比例偏低。
从专业结构来看,取得高、中、初级职称的占29.3%,未取得职称的占26.3%,R等瞬哦游槎倘薄H瞬胖饕集中在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策划、文化市场营销、专业技术领域。
各地因产业类型的差异有所不同,随着现代传媒、文化创意、网络信息服务等文化产业的兴起,人才短缺问题将更突出,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2 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弗罗里达经过长时期研究和考察各国文化产业后,认为文化产业人才集聚有三个条件:一是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建立起适合文化企业成长的科研和经济体系,保证科研经费持续续增长,同时要有规模性文化产业金融投资体系;二是社会服务成熟,社会生产高效,消费群体稳定;三是有利于创意产生的社会环境、文化土壤和区位优势。在内蒙古,由于文化企业成长环境亟待优化,社会生产和服务不到位,文化体制改革成效不够突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环境不够优越,所以其文化产业引进人才能力不强、人才集聚缓慢。
2.1 对文化产业发展认识不足
长期依靠资源能源保持高速发展,甚至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期,依然依靠资源能源维持发展速度和基数,对文化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013年以来,内蒙古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专项资金扶持力度,计划以每年3亿元以上的财政拨付,扶持新兴优势产业和重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启动了包括6个大类、数百个子项目的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这些工程都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科研平台。可是总体投资数目量非常小,还不到文化产业效益值的1%,因此,富有规模性、地域性的创意产业并没有实现预期。2015年扶持、支持的特色文化项目基本还是传统的服务业,与文化创意差距甚远,更没有对人才引进提出很好的措施。
2.2 有关文化产业人才指向性不强
在《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指导下,相继出台了《“草原英才”工程实施方案》《“草原英才”工程若干政策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人才强区工程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创新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搭建了特色产业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呼包鄂“草原硅谷”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平台、京蒙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推进了系列培养工程,“111”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持续开展、“511”人才培养工程深入开展、新世纪“321”人才工程推等。但是,在各自工程和政策中各有侧重点,对文化产业人才并没有给予相应重视。仅制定了《全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党政管理、社科理论、新闻宣传、出版传媒、文化艺术、文化产业、新媒体新业态、基层和少数民族等人才队伍的建设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没有把文化产业人才加以重视。在扶持的文化产业基地等66个文化产业项目里,重视了产业经营,却没能设计创意和经营管理给以指导及加强。
2.3 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机制和培养机制不成熟
首先,政府主导力量不到位。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认知模糊。若不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增加人力资源依赖型经济的比重,其将难以摆脱低水平发展困境,也难以改变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状况。尤其在内蒙古文化产业党委宣传部指导,产业经营的相对独立性与政治的纯粹性有着一定程度的不关联,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介入能力较弱,更使政府未积极引进人才、企业不去引进或不培养人才。
其次,自我培养能力较弱。尽管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包头师范学院等学校也设立了文化产业及相关专业,如,媒介经营管理、文化旅游、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及会展策划和管理等,也在7所大学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等。但是,高校自身课程设计和教学偏离了实践,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讨和学习,还难以在短时期培养一批思维敏锐、创造力较强、懂设计又懂经营的文化产业人才。其所培养的人才多数从事传统型、低端服务型和资源依赖型产业的较多,从事创意型、科技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很少;不能做到跨专业、复合型、懂经营管理、创意策划、现代科技、市场营销和国际贸易的综合培养。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的文化创意产业凭借历史、人文与环境优势以及政府的有效扶持得到了较好发展,而随之也出现了高技能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及创意人才质量与民族特色产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目前,创意产业人才发展已成为限制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能满足内蒙古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3 结 语
内蒙古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视角出发,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潜能,打造与产业快速发展相匹配的创意人才队伍。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自我文化优势的创意产业强区,就必须具有强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识和举措。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王光文.论内蒙古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5(3).
[3]于海平,和.内蒙古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与发展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4(29).
[4]李茂民.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增长模式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0(6).
[5]李靖靖,冯玉龙,常颖.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基于内蒙古经济发展特点及原因的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
[6]李世忠.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探微[J].经济论坛,2008(11).
[7]黄健英,薛晓辉.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8]简吉.乌力格尔艺术:草原文化传承中的思考[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3).
[9]蔺伟,高雪峰.内蒙古和谐文化建设研究[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8(3).
篇5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某一具体艺术行业的管理和组织工作,因此艺术通识教育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艺术通识教育并没有受到切实的重视。在笔者看来,艺术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与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高等教育的一般目的和人的基本发展来看,艺术通识教育都应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文化产业专业来说,艺术通识教育能使受教者在专业技能与未来职业之间实现高效的链接。如果在文化产业管理中只强调了学科核心——管理方面的内容,而不重视艺术方面的教育,那么所培养的人才就难以突出学科特点,这必然会影响到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是让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艺术产业旁观式的管理者向主动式的参与者转变的重要手段。
文化产业所涉及者,不外乎美术、影视、音乐、戏剧、舞台等领域。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本的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如果对具体的艺术规律、艺术特点没有感性和较系统的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倾向单纯的管理者,而非热爱者。艺术不同于工业产品,它是高度人文化的产物,往往体现着人类个体与集体文化基因的沉淀与交融,同时也映衬着时代的风潮,并体现出较突出唯一性和个性。艺术通识教育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管理的受教者对艺术的热爱。所谓好之者不好乐之者,任何职业,从业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与他们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密切相关。如果说工业产品是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心灵的作用。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是提高文化产业管理人才艺术品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与工业作品所强调的技术进步不同,艺术作品强调的是个性与独特性。作为文化产业管理者,辨别文化产品的质量就是一项基本能力,并是其职业生源中核心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力,才能在在繁多的文化产品中慧眼识珠,才能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因素。而较高的文化产品辨别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二、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学科中艺术通识教育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设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已经开始重视艺术通识教育,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但也存在着课程边际比较模糊、课程名目比较杂乱、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等问题。总体看来,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一,艺术通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比较随意。
由于缺乏系统的艺术类课程建设,很多院校往往是依据院校本身的特点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艺术课程。除常见的音乐类、美术类、影视类、动漫类、舞台艺术外,还有茶道、插花艺术这样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不同程度起到了艺术通识教育的作用,但总体较为随意,无法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通识教育。
第二,艺术通识教育缺乏宏观、鸟瞰式的系统性内容。
许多学校开设了课程的开设了合唱、艺术欣赏、水彩画等艺术课程。但由于课时所限,往往草草结束。既无法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艺术技能,从而获得较深刻的艺术体验,也不能从较宏观的层面掌握艺术发展的规律的特点。
第三,艺术通识教育的教学与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缺乏有机融合。
有些院校开设课程忽视了其与文化产业专业产生有机的联系,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却对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作用不显著。
第四,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侧重于知识教育。
有些学校开设的艺术通识教育课程过于理论化,比如全部是艺术史、艺术评论等课程。这样一方面使艺术通识教育过于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直接感受艺术的魅力。另外,艺术通识教育的任课教师大都是外系外校的教师兼任。这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连贯性,容易忽视所教课程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有机融合。
三、加强艺术通识教育的具体措施
基于艺术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加强专业建设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重视艺术通识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把艺术通识教育作为其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梳理艺术学科的体系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慎重编写艺术教学的大纲与教材;(3)打通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鸿沟,构建跨越具体门类的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4)要突破传统艺术通识教育窠臼,探索符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思路;(5)发展课堂教学与田野参与并重的教学模式;(6)加强艺术通识教育师资建设,注重艺术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文化产业专业艺术通识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即艺术美学与史类课程、艺术欣赏类课程、艺术实践类课程、艺术评论类课程和特色类课程。前三类为基础,应占据较大的权重,后两类则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开设。下面对这几类课程的设置进行简要的说明。
第一,艺术美学与艺术史类课程。
这类课程属于艺术通识教育知识体系中系统论的部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形成宏观的历时共时认识,是提高学生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重要的方式。这类课程最好由专业对口的专任教师担任,编写或采用具有与学科相关联的教材,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艺术欣赏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学生接触具体艺术作品、形成感性认识、提高艺术感知和品鉴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欣赏是文化产业专业学生系统接触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唯一方式。艺术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都无法取代艺术欣赏课的作用。
第三,艺术实践类课程。
如果从提高艺术感知力和辨别力来看,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让学生进行具体的艺术实践。比如会画画的人通常对画作的认识比不会画画的人另全面、深入。但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类课程通常无法深入,建议在授课的以了解具体艺术形式的特点为主,并加入史学、美学的内容。
第四,艺术评论类课程。
如果说前三类课程主要是对艺术知识的输入,那么艺术评论则是受教者对艺术通识教育成效的输出。评论侧重于受教者表达艺术作品基于知识和技能基础上的主观认识。
第五,特色艺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主要是根据每个高校自身的学校资源所开课。可根据优势学科资源,直接与业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在培养文化产业应用型人才上有的放矢,创建各高校的自身品牌。有的学校会把文化产业专业再细分为若干个方向,有的学校会根据自身条件培养偏重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或研究应用型复合人才等,都可以根据培养目标在以上的框架内对具体课程进行调整。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强国 文化人才 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滞后,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更加直接、文化竞争更加激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党的十报告已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几年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新性、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渗透性、强辐射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吸纳劳动力强等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不仅能够创造较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与相关行业具有很高的融合度和关联度,能够在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同时,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新途径和新空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文化产业人才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人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核心、最稀缺的资源。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意和创新为驱动力,以人力资源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人才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桥梁,是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力量。他们的创造力和技能赋予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内涵价值和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社会消费主流,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又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添了经济发展活力。纵观国际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米兰、东京、首尔等,皆聚集了一大批富有新创意、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和创业拼搏精神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与传统产业人才相比,文化产业人才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较高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本素质。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复合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等知识背景,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意设计水平、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创新力强是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特征。文化产业人才富于想象和激情,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挑战,敢于创新创造,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从而能创作出更新、更符合时代精神、更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产品。第三,自我实现愿望强烈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性格特质。文化产业人才富有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不愿意接受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往往更看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而把金钱、职位等物质激励放在次要位置。
文化产业人才按职能类型分,可分为经营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拥有文化企业资产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既精通经营之道,能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又能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通晓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运作规律,是文化产业化的推动力量。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企业的高管、项目经理、经纪人、中介、制片人、画廊经理、书商等;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处于产业链上游,借助于自身的天赋、智慧和科学知识,运用创意的方法和技术,从事文化内容的创作和设计制作,是文化产业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和产业发展原创力的源泉。这类人才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人员、设计策划人员、艺术家和手艺工人等;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会使用技术手段将创意创新的设计、规划、策划等,以完美和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转化为可以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游戏设计制作人员、数字动漫制作人员、绘图人员、印刷人员、编辑人员、舞台美术师、道具师、服装师、导播、剪辑人员、录音人员、照明人员等。
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模型研究显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的几方面:从个性特征维度看,主要包括自信心、职业道德、责任感、分析判断能力、诚信正直、坚持不懈;从管理技能维度看,主要包括战略眼光、管理理念、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从专业素养维度看,主要包括创新思维、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素质特征主要有:从创意基础维度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经验丰富性、专业技能;从创意能力维度看,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转化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从创意人格特质维度看,主要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包容性、质疑精神。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特征主要有:从个人特质维度看,主要包括质量导向、激情活力、自信心、主动性;从思想品德维度看,主要包括独立性、竞争意识、诚信正直、自我调节能力、团队合作;从个人能力维度看,主要包括洞察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高层次人才紧缺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文化产业人才规模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量规模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04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6.08万个,比2004年增长近45%;从业人员总数1182万人,比2004年增长18.6%,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91%;人均增加值7.11万元,是2004年的两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总量不足,且储备少,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以普通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为主,而创意人才绝对数量少、占比低,且多处于文化创意、策划的具体执行层面,具有创造力的高端创意人才紧缺矛盾格外突出。以动漫游戏行业为例,现在几乎全国所有的动漫游戏公司,在策划、剧本、情节、宣传推广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胜任,行业领军人物更是稀少。受培养周期和培养能力的限制,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因缺乏创意和经验不足,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满足动漫游戏公司的需求。
从文化产业人才结构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结构年轻化。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以年轻群体为主,年龄在24岁之下、25~34岁、35~44岁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0.2%、31.4%和26.4%,累计达到78%。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构成较为年轻,与文化产业本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十分吻合。文化产业要求从业者具有敏锐的思维、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年轻人更符合这样的特征要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其人才的培养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年轻人居多、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原创型、复合型人才最为缺乏。文化产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融合的产业,主要依赖劳动者个体心智的创造,客观上要求集聚大批既懂创意、设计、策划,又懂高新科技的人员;既懂文化创意,又懂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的人员。当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成长路径单一,导致人员知识结构、从业经验、社会阅历单一,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以新媒体行业为例,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播平台、传播工具、传播通路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媒体行业的生存发展方式,新媒体行业应运而生。但是,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行业,其发展所急需的新闻传播、艺术、通讯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从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者占19.3%,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比69.9%,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比10.8%,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低16.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比重偏低。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文化产业中级、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和2%左右。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匮乏,如企业家、领军人才、高端创意人才、高端复合型人才等稀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文化产业人才的多元培养模式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工作室的资源,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工作室制”强调校企合作,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应该适应社会与产业的需要,倡导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匹配,学校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相匹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进入社会就业。而且,工作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与企业类似,学生能够认识该领域运行机制,感受职场氛围。在工作室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徒关系,也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双方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教学相长。
“项目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引导式”教学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这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普遍价值标准与行业规范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参与项目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各种不同的项目中,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工作要求,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利于学生就业。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以固定知识点为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换为以项目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讲台上的“传道者”转化为项目负责人;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从项目申请到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考核方式从闭卷知识点为主的考核转变为以行业标准评定为主的考核,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项目实际运作中的规范和技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文化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实践实习,甚至有的文化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学金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文化企业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文化企业的用人需求。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办学培养人才,是将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校学习、研究机构研究和文化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校获得理论知识,在文化企业应用知识和获取实践经验,在科研领域拓展知识和开拓创新,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产学研结合通常以某一项目为载体,学生、学校、研究机构和文化企业通力合作,使学生接触工作环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可吸引高素质、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毕业生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文化企业可减少用人成本,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必须加快凝聚和造就一批既精通文化、又熟悉市场,既精于文化创造、又善于经营管理,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首先,加强高校的专业化培养。立足现有高等院校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革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构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在文化、创意、管理、技术、金融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第二,推进多渠道的个性化培养。尊重文化产业人才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和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工作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内容创意、设计开发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文化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开发战略,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紧密结合,加强培养人才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意识,通过现场面授、培训班、项目参与、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网络教育等培训形式,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完善文化企业在职人员社会培训制度,发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优势,创新各类高级研修班、培训班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满足文化产业人才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育机构加强力度,更迫切的是需要一批中国文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与国内高校、文化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建立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机制和双向交流机制,打破人才培养和发展瓶颈。
第四,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根据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文化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定期开展创意设计评奖评比活动,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计划及具有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作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尊重创意设计成果、保护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奖励和展示展演,将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纳入创业创意人才库,通过交流培训、交易推介、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套“发现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创业”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渠道。
第五,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其工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其成长特别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文化软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文化产业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将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将更加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的个体效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六,吸引国际化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机制,制定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国际人才和智力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以讲学、短期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篇7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消耗低、污染少、周期短、收益高、吸附就业能力强以及对其他产业连锁正效应大等特点,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全方位”的重要意义。近年来,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东莞市文化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偏低,还有待大力开发。无论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角度,关注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自我诊断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海因茨?韦里克(Weihrich)教授在《SWOT矩阵》(The SWOT Matrix—A Tool for Situational Analysis)一书中提出的。该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即通过分析自身具有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判断所处的环境、外部存在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最终提出相应的战略方案。其中的S是指组织内部的优势,W是指组织内部的劣势,0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组织外部环境的威胁。
1.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因素。(1)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北距广州50千米,南离深圳90千米,水路至香港47海里,至澳门48海里,处于珠三角经济走廊的中间,是广州与香港之间水陆交通的必经之地。(2)历史文化优势。东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是对、中国近代第一禁的爱国主义文化的传承,是对和鸦片海战体现出的东莞人、中国人英勇抗夷精神的传承,是对抗日红色文化的弘扬光大,是对岭南特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产业集群优势。快速增长的经济不但带来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带来东莞的产业集群的集聚和产业配套的完善。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东莞市已成为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4)敢为人先的制度创新优势。制度作为城市最具核心的软实力之一在东莞有着较强优势。东莞人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很多制度创新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城市发展的前列,如创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成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建成全国第一座“集资建桥,收费还贷”的地方桥梁等。
2.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劣势因素。(1)社会管理水平不够高,影响城市软实力的提升。东莞作为一个拥有1 000多万外来人口的地级市,社会管理问题比其他城市有着更沉重的压力,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环境等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到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水平。(2)人才短缺导致城市转型的困难。东莞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较高,但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的东莞文化还留存着浓厚的传统农耕文化特点,小富即安,创业文化没有形成主流,对人才的重视不够。(3)文化产业层次偏低,对东莞市经济社会发展引领性不足。东莞在既无资金,也无资源的情况下,靠承接深港经济圈中“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完成初期积累,但不能参与更高层次的竞争。(4)科技基础薄弱,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不足。东莞市科技基础薄弱,许多文化产品由于加工手段和制作水平不高,依靠传统工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引领作用有限,致使文化产品档次不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偏低。
3.东莞市文化产业面临的机遇。(1)国家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强省,以及东莞市委提出了关于建设文化名城的战略决策,对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高东莞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由文化新城向文化名城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东莞产业结构的改善。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具有消耗物质资源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辐射面广、关联带动性强的突出特点。目前,东莞市正处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期。(3)文化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东莞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粤晖园、可园、却金碑亭、迎恩门、等。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将有力地拉动东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4.东莞市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1)区域竞争激烈。东莞距离珠三角地区名城如广州、深圳和香港都较近,这些城市不仅经济发达,传媒也很发达。然而,东莞这座经济实力强大的极具竞争力的城市,传媒的综合实力还不强。(2)融资渠道不畅。东莞市对不同的文化产业投入的比重相差较大,但许多行业政府投入仍占相当比重,某些行业甚至全部依赖财政拨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尚未形成。(3)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欠佳。近年来,相比工业和城市建设工作,文化产业在决策层中研究的较少,更没有出台具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东莞市财政虽然设立了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但是资金量少,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
归纳以上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见,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尽管面临着挑战,但是更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尽管自身存在着不足,但是优势是主要的。在充分利用优势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的不足,抓住当前的机遇加快发展,东莞市的文化产业必将实现一个飞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确定科学的发展理念,更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给予大力扶持。
三、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有关竞争战略理论,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综合运用SWOT矩阵分析,从而提出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开展文化产业的普查,摸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编制《东莞文化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制定《东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及时研究和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政府文化企业创新的服务、支持和引导,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2.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工艺美术品、文具玩具、信息和旅游服务等为重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努力培育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积极开发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构建辐射全省、面向国内外的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根据东莞经济发展和人员结构特点,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消费热点,扩展消费领域,引导社会公众的文化消费。
3.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立足东莞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繁荣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巩固现有优势行业,有效提升传统行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主业突出、结构优化、活力彰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巩固优势文化产业,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东莞市文化产业体系的整体竞争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大力发展艺术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制作、数字传输等高创意附加值、高知识附加值、高技术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
4.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确定和扶持一批重大新兴业态文化产业项目,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注重培育科技、文化含量高的产业项目,形成发展优势,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落实《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产业实体进驻创意产业园区,发挥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对推进东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
5.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东莞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有形成群体的企业家集团和高级管理阶层。目前基于这种人才需求的“瓶颈”状态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东莞应在高校中开设文化管理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同时扩大人才交流的渠道,从全国包括港澳台、国外吸引优秀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也可多引进相关文化产品举办文化博览会,让更多的专家和人才到东莞来,从而推动东莞文化产业的发展。
篇8
一、一步走:近期的金融与文化产业水平对接
金融与文化产业的对接涉及到金融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两个部门,仅仅依靠单一领域的功能提升和拓展无法实现二者的高效对接,只有二者同时努力,才能达到融合发展。
(一)金融主动高效对接文化产业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自2010年九部门《指导意见》颁布以来,金融机构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逐渐增强,但从目前总体情况来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依然不够,金融机构在服务文化产业的模式、功能、方式和水平等方面均无法与文化产业的需求高效对接,还存在一些阻碍金融与文化产业高效对接的瓶颈与桎梏。因此,要破解金融对接文化产业所面临的这些瓶颈与桎梏,应选择几个关键问题进行重点突破。
1.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模式突破。金融机构应深入调查研究文化产业的经营特征和盈利模式,并以此为依据转变自身的经营方式和风险管理观念。金融服务价值模式方面,应从“物权控制”转向“未来现金流控制”。金融服务融资模式方面,应向文化产业价值链上下游的研发设计、生产制作、营销推广、配套服务等多个环节进行服务拓展,发展供应链金融。金融服务风险控制方面,应加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衍生品的开发,创新知识产权、收益权、定单质押等信贷产品。
2.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功能、范围和水平突破。金融机构在拓展、强化和提高对文化产业的银行融资功能、范围和水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开拓在投资、证券、保险、理财、信托、租赁、专业管理等方面服务文化产业的功能。本文由收集整理应在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化产业聚集区内设立专门为文化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机构、文化产业基金、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创投风投企业等机构建立服务文化产业的有机金融联动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一条龙服务。
3.产融“互通式”信息交流方式的突破。通过设立产(文化产业)融(金融业)信息中心、开发文化产业与金融业互通的信息网站等形式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以汇集金融机构及金融业与文化企业及文化产业的基础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手段对文化企业及文化产业进行资质认定、筛选评级和前景预测,使之与金融机构及金融业的投资信息对接,促进有效的金融机构投资信息与文化产业融资信息在一定机制下有序流动,以减轻文化企业搜寻融资信息的成本和金融机构搜寻投资项目的压力。相关单位如金融机构、文化龙头企业、政府部门、科教院所、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多部门通力协作,促进文化要素与文化资源的顺畅流动、广泛集聚和高效利用。
4.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的保障体系突破。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规范和完善文化产业的版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流转和托管的管理办法,突破文化产业融资难的基础性制度障碍。积极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功能,建立起包括信息披露、投融资促进、信用担保、风险分担补偿、专项补贴、资金结算等在内的投融资服务工作机制,切实解决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发展中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千方百计对接金融
1.培育合格的文化产业融资主体。文化企业要赢得金融机构的青睐,首先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自身的快速成长。文化单位应认真落实分类改革的精神,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办法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引入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和审计流程,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经营管理能力,培育大批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主体基础。
2.重塑优化合理的文化产业结构。要改善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规模大、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必须加快对现有文化产业的存量改造。积极拓展国有文化实体的重组引资空间,在巩固现有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开辟形式多样的新兴文化产业,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龙头企业和文化企业集团。要积极吸引外部增量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一方面,我国文化产业要集聚国际资本和吸引国际知名的或有潜力文化企业“走进来”;另一方面,要拓宽国内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范围,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积极集聚民营文化企业和中小文化企业。以此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架构基础。
3.整体提高文化产业的现代化水平。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全国统一的文化市场,培育健康的文化市场竞争机制,提升文化产业整体的市场化水平。通过创新、改造、引进、整合等方式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利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与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提高文化产业的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文化产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将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高度和深度基础。
二、二步走:中期的金融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基本处于“缺位”状态。研究和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相互结合、互动发展,培育文化产业金融,将是我国中长期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一)探索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产融结合方式
金融与文化产业适宜采取“智慧资本+金融资本”有机互动的结合方式。文化产业聚集的“智慧资本”与一般资本一样有价值,还可以投资,“智慧资本”与“金融资本”同等重要。“智慧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是两种“软质资本”的结合,更能体现“绿色”和“生态”的时代要求。要通过资源的资本化、资产的资本化、知识产权的资本化、未来价值的资本化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以金融资本为手段推动文化产业资本的发展,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业务的深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促进其互动发展,增大其价值增值。也就是说,将来我国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大体上可以采取“由产到融”和“由融到产”两种形式。由产到融,是在文化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文化实业资本由产业转到金融机构,形成强大的文化产业金融核心。而由融到产,是金融资本有意识地控制文化实业资本,而不是纯粹地入股获得平均回报。这两种形式的产融结合形式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实现进路的不同和主业的侧重。不论哪种形式,只要有利于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就采用哪种方式。
(二)创新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实现模式
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创新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实现模式。从结合的对象上,可以是单一结合模式,即是文化产业与某一种金融资本的结合,如“文化产业+商业银行”模式、“文化产业+保险公司”模式、“文化产业+财务公司”模式模式、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模式等。也可以是多元结合模式,即是通过一系列“购并+投资+融资+其他方式”合并,形成集文化实业、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业务于一身的文化集团公司,但尚不具备金融控股公司架构的模式。从结合的运行机制上,可以是以资本市场为基础、任何金融中介都是市场积极参与者的市场主导型结合模式,就像英美国家的产融结合模式[1]。也可以是以“社团”或“社会”市场经济为运行基础、银行在产融结合中处于主导地位、银企间产权制约较强的银行主导型结合模式,如日德国家的产融结合模式。还可以是其他结合模式,如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合作联盟模式等。
(三)开辟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具体路径
1.大型优势文化企业应走金融控股公司之路。尤为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控股公司式”的、复杂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必要的约束和调节机制,避免文化产业资本过度控制金融机构,把金融机构变成文化资本的“抽水机”;设立必要的风险监管和防范机制,在加强产融交叉互通日常监管和审慎监管的同时,还要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产业部门之间设立防火墙,避免风险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不同产业之间过度传染和扩散。
2.具有竞争优势(包括资本优势)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可入股甚至控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这些中、小、微文化企业通过入股控股中小金融机构获得更大发展的融资,而获得入股支持的中小金融机构在实力壮大后又可以反哺中、小、微文化企业,二者可以同时实现协同共生发展。
3.重视民营文化企业与金融的结合。民营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重要力量,应重视和注意吸收民营文化企业入股金融,这既是金融机构实现产权多元化、改善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需要,也是把民营文化企业跨入金融业、开辟投融资通道、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4.加强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的监管工作。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既涉及到文化产业部门,又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部门,资本及业务的合作与交叉多,容易产生监管空白。监管部门应坚持规范与疏导并重的原则,着力加强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的监管工作,切实防范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中的风险,努力为金融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保驾护航。在积极引导金融与文化产业结合的同时,要加强一行三会与产业主管部门的合作,避免监管空白。
三、三步走:远期的金融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高级形式是建立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团或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群。这种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显著特征是已具备了控股公司架构的模式。而我国金融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要实现这一高阶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群超出了企业概念的范畴,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范围已扩展到区域概念,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的深度和高度已提升到了复杂适应系统的整体突破、分工协同、共生演化功能方面。
(一)金融与文化产业跨业混合发展
一些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地通过混合控股、持股、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国内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团,采用现代控股公司的组织形式,其主要资产是不同子公司的股票,经营范围横跨含文化产业、金融业和其他行业等多个行业。这类跨行业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团的控股母公司性质没有改变,仍然是一个非金融机构的经济实体,不具有金融从业资格许可证,但其全资或控股拥有包括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一种或多种金融性实体和其他非金融性实体。跨行业的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团麾下的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地对外开展各类业务包括产融结合业务,并独立承担相应责任。由于控股关系,子公司的最高决策层及其重大决策都直接或间接受制于控股母公司,子公司的具体经营单元战略服从和服务于产业金融混合集团的发展战略。其具体模式可以是以产生经营协同效应的文化产业实体控股的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团,也可以是以产生金融协同效应的金融控股的文化产业金融混合集团。
(二)金融与文化产业集群化混合发展
根据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是文化发展繁荣的较好形式,而在文化产业聚集区内形成以金融商务区为金融商务综合服务、以文化主业为中心的“产业与金融结合+地方与行业结合+市场与网路结合+政府与企业结合”全方位一体化结合的集群化式产融发展模式,更是金融与文化产业混合发展的高级形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集群内营造了“独特的小环境”,形成了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复杂适应系统,涌现出了许多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外源性产融结合模式,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内源性产融结合模式的、功能突现并“自组织”和“他组织”演化的文化企业集群准外源性产融结合模式和准内源性的间接产融结合模式,与准外源性直接产融结合模式和准内源性直接产融结合模式等多元化的新型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形式。这类集群式产融混合模式能够极大地发挥产业“聚焦效应+协同效应+创造效应”等多重综合效应,把成本降到最低,把价值提升最大。
(三)金融与文化产业跨国混合发展
篇9
一、准确界定文化产业的含义。
研究资料显示由法兰克福学派于20世纪30、40年代提出了“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y)这个命题。到了20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经济、文化经济蓬勃发展,使得文化产业大军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力军。据此国际学术界从文化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了界定。“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y)是英国对文化产业的命名,欧洲其他国家则称“文化商业”(CulturalBusiness)或“文化企业”(CulturalEnterprise)。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来界定文化产业的。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步入了衰退、萧条的困境。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同样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文化产业虽不像其它行业那样敏感,但也有所表现。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国民经济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二、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1.深化体制改革,转变运营机制。
首先深化文化企业的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主管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实行政事分开,实现管办分离。强化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改进文化管理手段,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文化行政许可的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其次,加快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步伐。转换运营机制,通过转企改制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模式,以市场为主体,投资方式多元化。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系使其保值增值,在未来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俱强的文化企业。
2.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品牌。
首先以提高内容创意和增强生产能力为目标,努力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调整内容创作,改善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机制,大力促进创意创作和节目营销能力,让内容生产与创新基地及产品交易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
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对于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影视制作、动漫画设计、网络游戏、建筑与工业设计等应用软件的开发,要成为主要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营造创意创作的积聚氛围,建设创意产业园区,培植创意企业,开发创意产品。
3.扩大内需,产业发展国际化。
文化创意产业如果能在金融危机中找到机遇,并且能拉动经济尽快走出低谷,打造中国的软实力,促进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就必须扩大文化内需,把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上。应对当前人们休闲时间增多、寻求精神慰藉的内在心理,发展各地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打造名牌走出去,面向国际发展我们的文化产业。当今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大国文化贸易竞争的焦点。投入低、利润高的特点,使利润隐蔽性特高,不会面临反倾销制裁等问题。文化贸易应将发展产品出口作为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重点。同时加快对海外文化交流机构的建设,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争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拥有话语权。
4.培养自己的人才,吸纳国外的人才。
篇10
关键词:文化贸易;金融危机;韩国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9月30日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几乎摧垮了所有的实体经济,只有图书成为人们最便宜的休闲方式,美国出版业也因此熬过了危机,同时美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以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克服危机的措施,使美国至今仍是文化产业与贸易的领头羊,目前在美国,文化产业产值占其GDP的20%左右,是其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确立了“文化立国”的方针,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发展机构,在政策和财政上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强有力的支持,已成为世界第五大文化产业与贸易强国。而且,韩国与我国同属儒家文化圈,在经济危机后,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如何利用文化产业这种反经济周期的特点,化“危”为“机”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和借鉴意义。
一、韩国文化贸易发展状况及其成功经验
(一)韩国文化贸易发展状况。韩国在1998年遭遇亚洲金融风暴袭击后,重新认识文化产业,并将其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积极进行培育。近年来,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其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均取得了很大突破。据韩国文化观光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2012年韩国文化产业的出口额分别为6.37亿美元、7.94亿美元、48亿美元。仅此三个数据便可直观的看出韩国文化产业出口额增长速度之快,而且根据韩国政府预测,到2017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额将从2012年的48亿美元增长到100亿美元。
(二)韩国发展文化贸易的成功经验
1、总结危机教训,政府明确战略,积极制定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相关政策和法律。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韩国经济陷入困境,为重振经济,政府开始重视产业多元化发展,并将目光投向具有低消耗、高利润、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上。1998年明确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救国方针,将文化产业列为韩国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以优先发展。提出了“韩国文化世界化”的口号,将韩国文化推向全球,以此作为推动韩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政策方面,韩国于1999年至2001年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21世纪文化产业前景》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地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促进法》、《保护电视电影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设立专门的产业促进机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机制。自1998年以来,韩国政府先后设立了“文化产业局”、“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韩国工艺文化振兴院”和“文化产业支援中心”。2001年又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扩建为“文化产业振兴院”。由其全面负责文化产业具体扶持工作,同时侧重音乐、动画、漫画和卡通形象产业的发展。政府还投资160亿韩元在釜山等11个地区建立了“文化产业支援中心”,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文化产业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等,推动文化产业在全国均衡发展。这些产业管理与运行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加大国家财政投入,为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遭遇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许多部门都在裁减,只有文化部门不减反增,而且文化总预算也在逐年递增。2001年成立的文化产业振兴院,每年可获得高达5,000万美元的政府资助。重点投入到影视、音乐、网络游戏这三大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以网络游戏为例,网络游戏厂商平均每年可以得到1.7亿美元的政府拨款用于新游戏研发。而且,对于出口产品在语言译制上的费用,政府几乎提供全额补助。此外,政府还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如为重点发展的游戏、动画等风险企业,对进驻文化产业园区的单位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少甚至免除税务负担。
4、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重视完善人才管理系统。在韩国,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设立与影视相关的院系,政府利用高等院校培养专门人才,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加强专业培训,同时加强与国外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选派人员出国研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为了鼓励优秀的人才投身游戏业,韩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到游戏公司任职或在游戏比赛中得奖均可免服兵役等,为了培养专业游戏人才,政府开办了专门的游戏学校。
5、准确定位目标市场,文化产业“商业化”运作。韩国以中国、日本为重点的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作为目标市场,针对地区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名牌文化产品,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产品在别国市场的“文化折扣”。这种商业化运作模式主要分两步:一是文化先行。韩国文化通过影视、音乐等接受度极高的载体进入我们的生活,在赢得人们认同与喜爱的同时,也为韩式消费打破了消费者的心理防线。文化输出先于商品输出,通过文化渗透诱导商品消费;二是形成商业链条。对于一部受欢迎的韩剧而言,高收视率得到的收益仅仅是开始,更大的收益则是来自这部韩剧热播之后所衍生出来的巨大的消费市场。这样就可以以影视为开路先锋,带动服饰、餐饮、旅游、美容等行业发展,形成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式的商业链条。
二、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状况及其阻碍因素
跨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我国在文化贸易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并且存在巨大的逆差。文化贸易的主要行业如图书、影视、音像、网络游戏、动漫等都是进多出少,处于明显的劣势,与其他贸易领域的顺差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较弱,文化产业规模小,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较弱,可见,积极推进文化贸易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已迫在眉睫。制约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观念滞后,重视程度不够。中国传统观念认为,文化就是文化,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中国人很少想到去卖文化,这跟世界上很多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够吸引人的、占领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尤其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品牌性文化产品。中国有五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从文化资源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对外文化贸易产品还有很大的距离。
第二,文化产业尚未开始进行合理的产业化运作,产业规模小,市场化水平不高。缺乏能够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网络之中进行创造、生产、推销的企业或中介机构。在国外文化集团大举进入中国的压力下,面对巨大的市场,我国文化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营销方式和运作模式,缺乏一个国家级的信息平台,而且对世界文化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
第三,法律法规不健全,文化发展政策缺乏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文化发展政策上,我国政府在鼓励、支持推动文化产品及文化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措施不具体,缺少实质性的支持,尤其对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风险都大大高于普通产品,如何给予扶持没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三、韩国文化贸易对我国的启示
(一)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相比较其他经济领域,文化产业具有反经济周期的特点,这在当前经济下行阶段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历史机遇:一是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发展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符合国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要求,符合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要求;二是当前形势下国际文化产业分工链条正面临重组,既定的利益格局可能出现重大调整,掀起了新一轮兼并重组浪潮,给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创造了机遇;三是从内需来讲,经济形势特别好的时候,人们过于忙碌而无法潜心消费有内涵的文化产品,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人们从文化中去寻找安慰,促使文化消费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树立全新的“文化产业”意识,理顺文化产业管理机制,走文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在经营规模方面,积极组成企业集团,改变文化企业规模小并且分散的现状;在体制上,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国有专营文化产品生产“垄断”经营的局面,可以在文化部下建立类似韩国文化产业局的机构,全面负责振兴文化产业,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
(三)采取积极的文化产业政策,明确文化发展战略,加强文化贸易发展的立法。国家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在财政支持力度、投融资渠道的选择和税收制度等方面给予优惠的政策,组建产业集团,壮大企业自身的实力;同时,应借鉴韩国在融资方面的经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形成多元有序的融资局面;建立能够协调各方的专门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及贸易发展的专门法律,逐步构建与WTO规则相适应,又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系统。
(四)明确市场定位,充分利用文化相似性,努力降低“文化折扣”的影响。我国文化企业应该首先瞄准国内市场,争取在国内市场上保持市场主体地位;然后,利用文化亲和力,辐射港台、东南亚华人文化圈,以及韩国、日本等亚洲文化圈,成为区域市场上的强有力竞争者。第三步才是以东亚及东南亚的市场占领为跳板,进军世界主流市场。
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发展彼此紧密相连。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文化贸易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不妨借鉴近邻,这对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梁懿娴.金融危机下文化贸易应“危”中寻“机”[N].国际商报,200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