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产生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产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民间金融制度性因素规范化建议
一、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
民间金融,是游离于法律条文明确规定的金融系统和银行信贷组织以外的由于自身需求而自发形成的为民间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金融活动。
正规金融组织机构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触及不到的地方,使民间实际融资需求无法满足,这为民间融资机构提供了发展的机会。显然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更为久远,现在民间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好,毋庸置疑,民间金融有着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因为民间金融一直没有纳入到正规金融体系内,没有一个平台能够准确的统计民间金融的具体规模。
全国的民间借贷的总规模上来看,截止2014年年末,我国民间金融市场规模总额的已超越5万亿元,这是历史新高的数据。其中民间个体借贷市场活动的融资总规模已经超越3万亿元,占全部民间借贷市场的比例已经接近总规模的42%。在武汉市,非正规金融的规模保守估计至少有3000亿元,占比武汉市2014年度银行信贷总额的将近三分之一。根据武汉市金融办的数据资料显示,2012年武汉市不同性质和不同规模的民间金融机构在400多家,但是在2014年,机构数量快要达到600家。其中武汉市一家p2p网贷公司发展势头异常迅猛,该平台在2014年交易总额达到惊人的5.5亿元,解决了大约300家武汉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困难的问题。由此可见,民间金融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发展趋势同样被业内专业人士看好。
二、民间金融产生的制度性因素分析
在民间经济发展中,特别是乡村小企业的发展,融资困难是首要制约它们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经济和中小微型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得到资金的供给,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和家庭小企业在刚起步或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很难从市场上获得资金支持,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间经济的快速成长。民间金融便顺应而生,发挥自身特点,弥补正规金融对民营经济发展支持疲软的缺点,帮助民营经济不断成长。
我国的金融制度主要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而不断的改革,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是一个漫长渐变的更新过程,这一改变明显迟延于经济的进步,成为抑制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传统金融制度是以国有信用垄断的形式为主,主要致力于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政府对国有经济支持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使当时金融体制内的金融组织及其机构进行规模扩张,同时形成了对金融资源的绝对垄断权利,严格控制新的民间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政府通过对金融市场实行严格的准入控制制度,促进了国有商业银行对金融服务的信用垄断,完成了居民个人的储蓄进入到国有银行,用来发展国有大型企业。
由于这种金融制度的不合理,落后于市场经济多元化转型带来的对融资服务的增长,所以这种直接地矛盾成为了民间金融产生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世人鼓舞,然而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缺点被无限放大,民间金融在这种条件下成长起来,为促进了中小微型企业和以家庭为主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整个金融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为我国金融体系全方位的改革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国最初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为主要内容,通过改革开放促使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移到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内的国有大型主导经济保持一贯稳定增长的同时,大量的非国有经济也在自由市场环境下不断飞速成长。整个市场非国有经济迅猛增长,其中民营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打破了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思路,改变了国有经济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它多种经济形式的成长发展,促进了我国多元化经济形式的出现。
三、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建议
由于民间金融自身的特殊性,在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下没有具体关于民间金融的相关制度,而且相关法律规定更是缺乏,为了更好地促进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民间金融的相关配套制度和机制。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2014年十一月,人民银行通过会议研究决定于2015年一月份推出创新的存款保险制度,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民间金融机构来说,由于没有国家信用为其提供担保,资金规模也很小,业辗段相对集中,承担外部风险的能力较低,如果吸收社会上的闲置资金,就要求和正规金融机构一样建立保障存款人权益的存款保险制度,否则,民间金融机构很难有任何业务。同时,民间金融机构如果在日常经营过程发生严重的“挤兑”现象,这对于机构将是致命性的打击,不仅会影响民间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行,还会降低整个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速度。
降低市场准入条件。由金融行业高风险的特点所决定,对于进入民间金融市场领域的资本必须采取审慎监管的市场准入原则,妥善处理好新进入机构与原有机构的正常竞争以及相关合作的问题,确保金融业的整体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要盟.论中国民间金融的诱致性制度变迁[J].特区经济,2011(01):89-90.
篇2
关键词:京津冀;产业低碳化;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27-04
随着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的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取代化石燃料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全面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国际标准、消费文化、居民意识的社会生产和消费变革。这种变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角色的重新洗牌。绿色、低碳科技产业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趋势,必将造就以低碳技术、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相关产业。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其发展模式也必然要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型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碳低排放、低污染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京津冀产业低碳化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从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十二五”规划来看京津冀主导产业
2009年北京人均GDP已超10000美元,已进入工业化后社会,其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提升服务业中现代高附加值的服务业(如战略新兴产业)比重;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现代制造和提升服务业;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是继续提升工业化程度和发展环保型可循环的重化工业。正是由于京津冀三地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导致其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产业、利益需求以及中央对其定位都有很大不同,所以“十二五”期间京津冀三地在具体主导产业选择上也有所侧重,北京更偏重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天津则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河北还是偏重于传统产业的发展,但在新能源制造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根据京津冀“十二五”发展规划,作者归纳出京津冀三地的“十二五”期间未来的主导产业,具体见表1。
二、京津冀三地总体低碳程度分析
总体来说,京津冀三地单位GDP能耗都在逐年显著下降,北京单位GDP能耗效果最好、天津次之、河北最差。北京单位GDP能耗从1995年的2.34下降到2010年的0.49,单位GDP能耗下降了79.06%。天津单位GDP能耗从1995年的2.58下降到2010年的0.83,单位GDP能耗下降了67.83%。而河北单位GDP能耗从1995年的3.12下降到2010年的1.35,单位GDP能耗下降了56.73%。通过河北单位GDP能耗与北京单位GDP能耗之比、天津单位GDP能耗与北京单位GDP能耗之比可以看出,从1995年以来,北京相对于河北、天津而言,北京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远快于河北和天津,这说明从1995年以来北京产业低碳低耗能化效果显著。从河北单位GDP能耗与天津单位GDP能耗之比可以看出,在1995年~2006年期间,天津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要快于河北,而2006年以来河北单位GDP能耗相对于天津开始有所改善,说明自2006年以来河北的高能耗特征得以改善,这当然与天津2006年以来大量上一些大项目密切相关,但总体来说,河北单位GDP能耗还是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具体见图1。
三、京津冀三地低碳产业分析与选择
从京津冀三地低耗能产业来看,北京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较多,河北次之,天津最少。本研究用行业能源强度来反应产业低碳程度。北京低耗能产业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天津低耗能产业有: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塑料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河北低耗能产业有:非金属矿采选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具体数据见表2。
四、低碳经济视角下京津冀产业升级途径模型的构建和衡量
在低碳背景下产业升级首先我们需要判定该产业是否是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由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不管碳排放的高低,我们未来还得继续发展,只能对其进行低碳改造;其次需要判定该产业低碳程度,低碳产业应该鼓励发展,高碳产业应该限制发展或进行改造。因此本文在结合主导产业和产业低碳强度,通过构建模型,把产业分为主导高碳型、主导低碳型、一般高碳型、一般低碳型。其中:主导高碳型产业是指该产业在区域内是主导产业,但单位GDP能耗较高、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产业;主导低碳型产业是指在区域内是主导产业,但也是单位GDP能耗较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的产业;一般低碳型产业是指在区域内属于一般产业,但是单位GDP能耗较低、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少的产业;一般高碳型产业是指在区域内属于一般产业,但单位GDP能耗较高、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产业,具体如图2。
根据具体产业在模型中所处象限不同,具体的低碳升级路径也不尽相同,具体见图3。
篇3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强国 文化人才 人才建设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相对滞后,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更加直接、文化竞争更加激烈,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党的十报告已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未来几年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文化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新性、高科技含量、高增值性、渗透性、强辐射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需求潜力大、吸纳劳动力强等特点,是典型的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不仅能够创造较高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且与相关行业具有很高的融合度和关联度,能够在改造提升传统行业的同时,开拓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业态、新途径和新空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文化产业人才有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人才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核心、最稀缺的资源。文化产业是一个以创意和创新为驱动力,以人力资源创造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人才是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的桥梁,是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主导力量。他们的创造力和技能赋予文化资源与时俱进的内涵价值和具有时代特征的表现形式,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社会消费主流,既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扩大了内需,又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增添了经济发展活力。纵观国际文化产业发达城市,如巴黎、伦敦、纽约、米兰、东京、首尔等,皆聚集了一大批富有新创意、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和创业拼搏精神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与传统产业人才相比,文化产业人才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首先,较高的文化素养及综合素质是文化产业人才的基本素质。文化产业通过提供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复合的知识结构,不仅具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等知识背景,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意设计水平、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能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创新力强是文化产业人才的能力特征。文化产业人才富于想象和激情,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挑战,敢于创新创造,不循规蹈矩,不墨守成规,从而能创作出更新、更符合时代精神、更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产品。第三,自我实现愿望强烈是文化产业人才的性格特质。文化产业人才富有自主意识,独立性强,不愿意接受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往往更看重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而把金钱、职位等物质激励放在次要位置。
文化产业人才按职能类型分,可分为经营管理人才、创意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其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拥有文化企业资产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既精通经营之道,能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又能深刻认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通晓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运作规律,是文化产业化的推动力量。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企业的高管、项目经理、经纪人、中介、制片人、画廊经理、书商等;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处于产业链上游,借助于自身的天赋、智慧和科学知识,运用创意的方法和技术,从事文化内容的创作和设计制作,是文化产业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和产业发展原创力的源泉。这类人才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人员、设计策划人员、艺术家和手艺工人等;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会使用技术手段将创意创新的设计、规划、策划等,以完美和恰当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转化为可以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这类人才主要包括游戏设计制作人员、数字动漫制作人员、绘图人员、印刷人员、编辑人员、舞台美术师、道具师、服装师、导播、剪辑人员、录音人员、照明人员等。
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模型研究显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特征主要包括以下的几方面:从个性特征维度看,主要包括自信心、职业道德、责任感、分析判断能力、诚信正直、坚持不懈;从管理技能维度看,主要包括战略眼光、管理理念、决策能力、团队合作、沟通能力;从专业素养维度看,主要包括创新思维、专业知识、行业经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素质特征主要有:从创意基础维度看,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经验丰富性、专业技能;从创意能力维度看,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转化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从创意人格特质维度看,主要包括风险承受能力、包容性、质疑精神。文化产业专业技术人才素质特征主要有:从个人特质维度看,主要包括质量导向、激情活力、自信心、主动性;从思想品德维度看,主要包括独立性、竞争意识、诚信正直、自我调节能力、团队合作;从个人能力维度看,主要包括洞察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高层次人才紧缺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从文化产业人才规模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量规模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2004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46.08万个,比2004年增长近45%;从业人员总数1182万人,比2004年增长18.6%,占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1.53%,占城镇从业人员总数的3.91%;人均增加值7.11万元,是2004年的两倍。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创意人才总量不足,且储备少,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以普通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为主,而创意人才绝对数量少、占比低,且多处于文化创意、策划的具体执行层面,具有创造力的高端创意人才紧缺矛盾格外突出。以动漫游戏行业为例,现在几乎全国所有的动漫游戏公司,在策划、剧本、情节、宣传推广等方面,都没有足够的人才可以胜任,行业领军人物更是稀少。受培养周期和培养能力的限制,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因缺乏创意和经验不足,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满足动漫游戏公司的需求。
从文化产业人才结构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结构年轻化。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以年轻群体为主,年龄在24岁之下、25~34岁、35~44岁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0.2%、31.4%和26.4%,累计达到78%。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体年龄构成较为年轻,与文化产业本身特点和发展阶段十分吻合。文化产业要求从业者具有敏锐的思维、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而年轻人更符合这样的特征要求。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其人才的培养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年轻人居多、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原创型、复合型人才最为缺乏。文化产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融合的产业,主要依赖劳动者个体心智的创造,客观上要求集聚大批既懂创意、设计、策划,又懂高新科技的人员;既懂文化创意,又懂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的人员。当前,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养成长路径单一,导致人员知识结构、从业经验、社会阅历单一,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以新媒体行业为例,随着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播平台、传播工具、传播通路不断涌现,深刻改变着媒体行业的生存发展方式,新媒体行业应运而生。但是,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来自于传统媒体行业,其发展所急需的新闻传播、艺术、通讯与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等领域交叉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从文化产业人才素质来看,一方面,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高于全国总体水平。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文化产业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就业者占19.3%,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高9.3个百分点;初中和高中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比69.9%,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高7.2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就业人员占比10.8%,比全国总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低16.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中高级职称人员比重偏低。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文化产业中级、高级职称人员分别占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5%和2%左右。文化产业高端人才匮乏,如企业家、领军人才、高端创意人才、高端复合型人才等稀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文化产业人才的多元培养模式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制”作为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最早出现在欧洲,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与技术并重,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现代艺术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工作室的资源,打破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传统教学方式,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工作室制”强调校企合作,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应该适应社会与产业的需要,倡导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要相匹配,学校人才供给与就业市场人才需求相匹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进入社会就业。而且,工作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与企业类似,学生能够认识该领域运行机制,感受职场氛围。在工作室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既是师徒关系,也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双方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教学相长。
“项目引导式”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引导式”教学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这种模式将文化产业的普遍价值标准与行业规范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以参与项目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各种不同的项目中,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工作要求,增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针对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道德,利于学生就业。这种模式将传统的以固定知识点为中心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转换为以项目为依托的新型教与学的方式。教师的角色从讲台上的“传道者”转化为项目负责人;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化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从项目申请到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考核方式从闭卷知识点为主的考核转变为以行业标准评定为主的考核,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项目实际运作中的规范和技能。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文化产业相关专业与文化企业共同签订培养协议,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培养过程的管理,指派理论知识丰富和实践能力强的企业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并指导学生到企业实践实习,甚至有的文化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或者全部学费、奖学金或助学金,学生毕业以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面向文化企业培养人才,避免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的毕业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更好地满足文化企业的用人需求。
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办学培养人才,是将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将学校学习、研究机构研究和文化企业实践结合起来,在学校获得理论知识,在文化企业应用知识和获取实践经验,在科研领域拓展知识和开拓创新,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补充、融为一体。产学研结合通常以某一项目为载体,学生、学校、研究机构和文化企业通力合作,使学生接触工作环境,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校在产学研过程中,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可吸引高素质、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毕业生成为社会优秀人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声誉;文化企业可减少用人成本,获得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打造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文化产业国际竞争的焦点和制高点。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我国必须加快凝聚和造就一批既精通文化、又熟悉市场,既精于文化创造、又善于经营管理,既有战略眼光、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首先,加强高校的专业化培养。立足现有高等院校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创新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革新教育方法,提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理念,注重构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在文化、创意、管理、技术、金融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体系,提升文化产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第二,推进多渠道的个性化培养。尊重文化产业人才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实施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社会实践创新基地和专业特色鲜明的专业工作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实践训练,培养和提高内容创意、设计开发的实践操作与应用能力。文化企业需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开发战略,将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的发展战略等紧密结合,加强培养人才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意识,通过现场面授、培训班、项目参与、专题研讨、现场观摩、网络教育等培训形式,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完善文化企业在职人员社会培训制度,发挥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优势,创新各类高级研修班、培训班的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满足文化产业人才个性化发展需要。
第三,深化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育机构加强力度,更迫切的是需要一批中国文化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与国内高校、文化科研机构等联合起来,建立一批产学研用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产学研用联合培养机制和双向交流机制,打破人才培养和发展瓶颈。
第四,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根据文化发展的现状和需要,制定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文化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定期开展创意设计评奖评比活动,遴选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创意设计人才、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计划及具有艺术性的文化创意作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尊重创意设计成果、保护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通过评选奖励和展示展演,将优秀的创意设计人才纳入创业创意人才库,通过交流培训、交易推介、创业扶持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一套“发现集聚人才―提升人才素质―促进人才创业”的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培养渠道。
第五,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其工作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其成长特别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文化软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努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对文化产业人才工作的日益重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气将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将更加优化,文化产业人才的个体效能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六,吸引国际化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机制,制定符合文化产业人才特点的国际人才和智力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文化产业领军人物以讲学、短期聘用、项目合作等方式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服务。
篇4
关键词:产业专业化;产业多样化;集聚经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062.9;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Marshall(189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最早提到了外部经济。Paul Krugman (1991)将Marshall的外部性总结为:产业专属技能的劳动力市场、非贸易的特定投入品和信息溢出导致了生产函数的改进。Glaeser等(1992)根据Marshall(1890)Arrow (1962)以及Romer (1986) 的思想提出了Marshall-Arrow-Romer (MAR)模型。该模型指出知识溢出只存在于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因此只能通过产业在某一地区的集中来实现,产业间不存在知识溢出效应。而Jacobs(1969)认为知识溢出最主要产生于产业间,并强调一个区域产业的多样性促进了知识的外部性,从而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这被称作是Jecobs外部性。
笔者使用《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2011年的86个行业的就业数据,通过逐个计算各个省份和直辖市86个行业的区位商,来具体分析每个省的产业集聚状况。本文采用了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计算方法来计算各省的专业化集中程度,采用Duranton& Puga(2000, p.535)运用的相对多样化指数计算各省的多样化集中程度。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从表达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越大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越高,相对多样化指数越大该地区的多样化指数也就越高。
经过计算得出,、北京、上海、福建、天津、浙江、海南、黑龙江、山西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其次是广东、新疆、宁夏、内蒙古、重庆、江苏、甘肃、吉林、青海、贵州,专业化最不明显的是湖北、云南、山东、辽宁、四川、广西、河北、陕西、安徽、湖南、河南、江西。的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在全国来看占据很高的区位商,这与地区富含丰富的地热资源,以及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占比高,社会管理成本高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北京作为中国的行政中心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科技交流与推广服务业、证券业、物业管理、商业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业等行业发达,北京专业化于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专业化于航空运输业、租赁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证券业、餐饮业与房地产中介服务等行业。福建的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工艺品、塑胶制品及其他制造业区位商很高。
通过相对多样化指数的测算,各省的相对多样化指数的排名情况如下: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徽、辽宁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水平,、背景、海南、上海、山西、黑龙江的相对多样化水平不明显。结合各个省份的每个产业的区位商指数我们可以看出,山东作为典型的产业多样化经济地区,各个行业的区位商都在小于三,而且分布均匀,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业、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较为均匀的分布。
从以上的特征分析中可以看出,相关多样化程度高的几个地区如山东、河南、湖北、江西、安徽都是人口大省,那么是否区域规模越大的地区多样化程度也就越高呢?古典贸易理论指出规模越大的区域,人口的异质性越强,各种地域因子比如自然资源、地理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就越大,与规模小的区域相比地区专业化程度就越低。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运用Stata数据处理软件对多样化指数同区域规模之间进行了简单的回归,其中用各个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来体现区域的规模大小,结果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对多样化水平与区域规模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区域规模越大的地区产业多样化水平越高,这个结论基本上与国内的实证研究相符合。
除了比较特殊的地区以外,专业化指数很高的几个省份都相对发达,那么是否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产业更加专业化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进一步就专业化指数同地区人均收入之间做了回归,其中人均收入水平用各地区人均收入占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来表示,结果如下图:
参考文献:
[1]傅晓霞,吴利学.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经济研究,2006,(10):56-66.
[2]林秀丽.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与省区工业产业发展,经济评论,2007(6):140-157.
[3]任晶,杨青山.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以中国31省会城市为例,地理科学,2008,28(5):631-635.
[4]谢燮,杨开忠.中国城市的多样化与专业化特征,软科学.2003,17(1):10-33.
篇5
【关键词】精益生产理念;电力企业;应用探索;成功实践
作为一国经济支撑和现代化象征的电力行业,其生产运行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都息息相关,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更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今,欧洲一些电力企业已通过应用精益生产理念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绩。为提高运营效率,创建一流电力公司,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公司也在管理创新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积极引进学习精益生产理念,在精益生产的应用方面开展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
1 精益生产理念介绍
1.1 精益生产概念
精益生产,又称精良生产,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是一种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现代生产管理方式。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也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1.2 精益生产理念核心要点
“零浪费”是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理念和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
“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零”库存(Inventory·消减库存);
“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零”故障(Maintenance·提高运转率);
“零”停滞(Delivery·快速反应、短交期);
“零”灾害(Safety·安全第一)。
2 精益生产理念在电力企业生产计划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电力系统是全球最庞大的电力系统,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工业的持续的高速发展,电力行业中运营效率不高、管理粗放、服务能力不到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提高电力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服务社会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我国各地电力企业积极响应“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战略要求,相继引进学习精益生产理念,不断完善电力系统现有机制,构筑精细化管理模式,努力向国际一流电力公司靠近。
2005年,上海市电力公司率先引进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选择“精益生产”先进管理模式,全面改革创新电力管理理念制度和技术体系,实现管理水平质的飞跃,实现业内卓越服务。这里,我们就以上海电力公司为例,从运营系统、管理系统、理念和行为等方面入手,来重点研究电力企业生产管理计划中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
2.1 经理生产理念与电力系统生产实践有效结合,有效减少抢修时间
电力抢修流程涉及部门众多,过去由于流程繁杂、信息不通畅、员工技能较为单一等原因,导致抢修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时间浪费现象,主要表现在流程、配置、分工和工作安排不合理、各部门相互等待导致的时间浪费等。根据“精益生产理念”的“零浪费”原则,上海电力公司根据电力运营系统现状,通过系统设计抢修流程的整体优化措施,形成了涵盖正常天气、迎峰度夏和特殊天气的抢修方案,同时辅以目视管理工具、抢修数据库和业绩跟踪考核等管理手段,建立起了高效、灵活的抢修系统,有效减少了抢修领域的时间浪费。
(1)整合现有资源,在检修班和运行班的基础上成立多个抢修综合班,保证抢修领域的人员配备。
(2)通过培训、实践,多方面提升员工技能,达到操作加许可、操作加抢修等一专多能的工作模式,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3)在调度室设置抢修资源看板,有效帮助调度员合理安排抢修资源,确保抢修及时、迅速。
(4)通过合理分区布点,缩短抢修队伍到达现场的时间,提高反应速度;夜间、休息日安排抢修队伍轮流值班,解决休息日抢修时间过长的问题。
(5)将常用抢修材料发放至各供电营业站或变电站,减少来回领取材料的时间浪费。
同时,上海电力公司还建立了又完备的绩效跟踪考核机制,有效利用目视管理工具、抢修数据库等资源,对各抢修队伍的工作情况和抢修时间进行实时监察和业绩考核,这些对抢修流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调动作用。
实践证明,随着精益生产理念的应用和各项举措的实施,线路抢修时问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缩短,高压和低压抢修的平均处理时间也缩短了40%以上。
2.2 “精益生产”在检修领域的应用,大大提高检修效率
检修模块是电力系统常规而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其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在检修领域,结合精益生产理念,上海电力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试点工作:
(1)制定标准变电检修和电气试验模板,对工作时间和人数进行明确规定,改变过去检修模块中随意安排的状况,为检修工作的正常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精益生产试点期间,将变电检修班和电气试验班合并,两类人员相互培训学习,使全班人员同时掌握检修和电气试验技能,实现一专多能,使资源配置更优化,提高检修效率。
(3)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流程,确保各工作人员职责分明、任务明确,改善过去由于现场分工不明确造成的人员工作混乱的情况,提高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4)在检修班组开展业绩管理,在班组设立看板 ,让员工及时了解当月工作情况,摆脱以往奖金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开展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2.3 持续改善的精益达标模块,全员参与精益生产
持续改善是精益生产的重点和目标之一,而实现持续改善的主导力量正是一线员工。
为了让精益生产的行动持之以恒,上海电力公司建立了包括架构、运行、支持和推进在内的精益达标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业绩管理形成持续改善的动力和平台,发动全员参与精益生产。随着精益生产的全面推进,上海电力公司从上到下、从个人到集体都形成浓厚的精益生产氛围,公司业绩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
2.4 精益培训与宣传模块,使精益生产理念深入人心
精益生产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同时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为了在公司大力营造精益生产氛围,上海电力公司还大力在全公司开展精益培训和宣传模块,通过印制精益生产袖珍手册、出版精益生产报章书籍、组织精益生产知识竞赛、制作精益生产动漫片和精益宣传网站、建立精益生产电子资料库、培训(如关于精益生产理念、工作和方法等)等形式来进行全方位展现和宣传,使精益生产理念深入人心,深入日常的每项工作中。这对公司和员工来说都是一次洗礼和学习,也为电力企业的管理和创新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
3 结语
上海市电力公司总经理周永兴曾说:“我们从未有过生产一线的运营与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并共同投入到改善管理之中;我们也从未这样深刻地审视自己的缺点,从未这么高效地总结自己的经验”。这是对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中精益生产理念应用最好的肯定。上海市电力公司的成功实践,验证了精益生产理念应用到传统电力行业的可行性,也为更多电力企业应用精益生产理念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模式,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精益生产;U 型布局;价值流;活塞
0 引言
学习和借鉴已有的先进制造模式是现阶段中国制造企业提高生产运营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近年来已涌现出不少先进制造模式,如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敏捷制造等,源于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孙林岩等[1]在分析了精益生产与其它先进制造模式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精益生产是实施各种先进制造模式的基础,如果企业没有较好的完成精益生产的转变,那么实施各种先进制造模式时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在生产布局方面,与大批量生产常采用直线型流水线不同的是,精益生产方式常采用U 型流水线设计,合理的U 型布局是实现准时化生产、均衡生产、一个流生产、少人化生产的重要基础。精益生产方式下的U型布局有很多优势[2]:入口和出口一致有利于实现拉动生产;拉近了工作站间距离,缩短了员工作业行走范围,减少了物料搬运浪费,有利于实现一人多机作业;U型线的中间区域成为共享区域[3],便于员工之间进行学习、交流和互助;作业分派组合方式更多,具有更强的分派柔性,当市场需求变化时可灵活的增加或减少员工数量从而快速响应外部需求的变化,实现“少人化生产”。在人工费用越来越高、“用工荒”频现的今天,对于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削减作业人数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精益生产的概念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TPS)的赞誉之称,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效有益,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和方式。[4]
詹姆斯・P・沃麦克等[5]对精益生产的定义是:顾客需求拉动生产,以消灭浪费和快速反应为核心,使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佳的运作效益和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其核心就是精简,通过消除或减少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中一切不产生价值的活动,缩短对客户的反应周期,快速实现客户价值和企业内部增值。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精益思维”的核心就是以最小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
2 K公司生产线设备布局及价值流分析
K公司是汽车发动机活塞的制造加工企业,年产量总数在2400万左右,主要的工艺路线:
原材料入库熔炼除气浇注热处理机加工检验清洗石墨固化阳极氧化装配包装出库发运。
由于熔炼、除气、浇注、热处理的生产属于热加工,工艺比较特殊,并且在热处理后建立毛坯半成品仓库作为中间存储库存,因此不列入本文分析内容。如表1所示是K公司二期活塞生产加工工序表。
与活塞生产加工工序相对应的设备布局图如图1所示,工艺过程和物流形式将整个工艺链分割成了三个生产相对独立的区域:机加工生产线,清洗固化表面处理工序以及检验装配包装区域。
依据精益生产理念对该生产线进行,其存在的缺点如下:
(1)生产线人员配置较多;
(2)生产线平衡率低;
(3)有中间库存积压,清洗固化室瓶颈工序会造成大量在制品,占用库存资金,占用场地;
(4)有批量事故的风险;
(5)需要通过加班完成客户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生产线中各道序的生产节拍和工序间的约束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对现场的生产线进行布局研究,生产线的平衡、精益理念以及U型布局的方法,对生产布局进行改善,减少生产人员,提高生产线的平衡率,提高效率。
以EA211产品为例绘制K公司当前价值流图,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从产品当前价值流图中可以看出,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总共经过13个工序。为了提高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从生产线中识别主要的浪费和瓶颈,使产品总体增值的过程向预期的目标发展,避免时间、人员、物料、质量的浪费。通过对K公司生产线的价值流图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在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问题有:
(1)生产线中存在着瓶颈工序,整个生产链的生产节拍和客户需求的节拍不相符,我们将生产线的各道序的节拍与客户的需求节拍进行了时间对比,从中来确认生产线中的瓶颈工序;
(2)由于机加工生产线和表面处理间的生产工序时间差异以及瓶颈工序的产能浪费,造成在清洗前有在制品库存,检验和装配间的产品换型造成在制品库存积压,并造成场地有200m2的面积浪费。直接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周期,且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取料和等待以及走动的时间浪费即生产过程中的不增值时间。
3 K公司生产线设备布局优化
3.1 K公司生产线优化方案
K公司生产线优化内容以减少生产工序中的浪费、减少库存、解放生产线的瓶颈工序作为主要的改善方向。目的是对生产线的循环时间、瓶颈工序产能、产品合格率等一系列影响生产线生产能力的要素进行优化,来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考虑生产的成本,其中包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生产线各工序时间的平衡,将生产的过程做到最精益。
(1)解放瓶颈工序产能。针对整个生产链中的每个工序进行分类研究,改进生产流程,将检验工序放到清洗工序前,直接将缺陷不良品隔离,避免浪费清洗设备和固化设备的生产产能,提高整个生产线的一次合格率,达到消除生产瓶颈的目的。
(2)合并工序,定义工作站数。对每个工序的节拍进行平衡合并,明确工作站的数量,进行合理的人员分配,达到减少人员使用和生产链平衡的目的。
3.2 生产线工序合并
生产线各工序并行设备有以下特性:
(1)工序内各并行机床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只是在更换工件上;
(2)工序内各并行机床的自动工作时间远大于手动操作时间。
根据以上特点,可以在工序内设备中采用多机床管理方式,这样有利于员工充分利用工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生产线工序合并成工作站如表2所示。
通过对K公司的价值流图分析和生产节拍的平衡,进行生产线的工艺改善,以及对生产线的工作站数进行合理的工序合并和定义,可以达到如下结果:
(1)通过工艺的改善,将尺寸检验的工序直接放在了清洗之前,释放了瓶颈产能的清洗工序和石墨固化工序,避免瓶颈工序生产后道序将发现的缺陷产品活塞,可节约5%的生产产能;
(2)通过尺寸检验工序的前移,并使用在线SPC功能,对整个生产线进行实时监控。出现任何一个尺寸测量异常点,可以直接反馈到生产线进行及时调整,避免批量质量问题的产生,同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线的废品率,预计将由原来的5%下降到1%;
(3)通过对整个生产线的工序分类和工作站的定义,重新平衡整条机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在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基础上,节约人工使用的成本。
3.3 “U型生产线”方式的精益布局再优化
基于价值流图、合并工作站和多机床管理原则对机加工生产线进行布局优化,效果也颇为明显,但对于检验后表面处理装配的布局和生产成本的降低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阶段改进后的生产模式,后续的生产过程在制品库存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U型生产线布局在精益生产体系中能够最大的发挥出来,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就是一物流生产。改善后的生产线布局如图4所示。
对生产线的工艺工序优化和U型布局平衡优化后,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改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生产的瓶颈风险,降低了批量的质量风险,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支出,降低了人事费用率,提升了生产线的平衡率,平衡延迟率下降了。通过了布局的优化,将清洗之前和检验之前的在制品释放,形成了一物流的精益生产模式,降低了在制品库存资金的占用,有效降低了库存资金和在制品成本。
4 小结
通过对K公司的精益生产布局及优化,以提高生产线的效率、降低生产线延迟率、降低废品缺陷率、释放瓶颈工序、减少生产人员数量、减少在制品数量和资金,来达到生产线布局优化的目的,并在实际的运行下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林岩,汪建,曹德弼.精益生产及其在先进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3(07):48-57.
[2]唐自玉,朱华炳,刘光复等.基于“一个流”模式的车间生产线改善设计[J].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技术,2009(01):105-109.
[3] Miltenburg J. U-shaped production lines: a review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1, 70(3): 201-214.
篇7
关键词;库存管理;优化库存的路径;ABC分类;库存平衡指数
1.我国生产企业库存管理现状
由于目前很多生产企业库存管理系统还很不健全,对于众多物品的库存管理,并没有分类处理,供应与需求的不确定性也没有考虑。随着时代的发展,库存控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库存管理系统已经与传统库存管理系统有很大差别,使库存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1)信息传递效率较低 2)产品积压严重3)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等,都导致企业运作成本增加,企业利润降低等后果。
2.库存管理的目标和主要策略
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前下,库存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库存管理的主要策略主要有库存结构控制的策略和订货模式选取策略。
在很多的生产制造企业中,由于有很多种成品和大量的原材料,如何根据不同物料的属性,系统合理地规划整个库存结构是整个库存控制的核心问题。目前,对库存结构控制的策略主要有ABC分析法和关键因素分析法。
除了控制好库存物品的结构外,确定订货模式也是库存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类别的库存适合不同的订货模式。目前制造业中常用的订货模式主要有定期订货法、定量订货法、双堆法、三堆法等。
3.生产企业优化库存的有效路径
生产企业无论使用何种库存管理策略和方法,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但在日常工作中该如何操作才能真正做好库存管理呢?怎样才能做到平衡库存呢?本文将针对生产企业降低库存的具体操作指引,介绍优化库存的路径的六个步骤,每步骤分别有不同的活动,下面,我们以生产原料为例,对优化库存路径作进一步解释:
3.1第一步:了解库存情况
3.1.1确定物料的数量, 进行ABC分析
ABC分析法又称ABC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等。ABC分析法依据库存种类数量与所占资金的关系,将库存物品分为A、B、C三类:
A类物品:高值──价值占库存总价值的70%-80%的相对少数物品。
B类物品:中值──总值占库存总价值的15%-20%。
C类物品:低值──库存总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占5%-10%,但占大多数物品。
当对物料进行ABC分析时,首先,根据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数据,把物料进行分类,求出每类物料的年资金占用额或平均资金占用额。
其次,制作ABC分析表,把物品名称、品目数累计、年库存量、年资金占用额、年资金占用额累计、年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比等列出,以确定ABC的分类结果。
最后,根据分类标准,把物料分成A、B、C三类。
3.1.2测量目前库存水平
根据上述ABC的分类,分别统计A、B、C类物料的库存天数范围、种类、库存金额,以便了解当前的库存水平。
3.1.3评估库存平衡指数
库存平衡指数是库存平衡状况的量化结果,它是从ABC存货矩阵中计算得出A类是占库存80%的物料,B类是占15%,C类是占5%。并算出库存天数的范围。举例如从下表:表4-2 生产物料的库存物料数量与库存天数范围表。
库存平衡指数=绿色斜纹区域物料数量/总库存物料数量(%),表中绿色斜纹区域为理想的库存天数,红色竖纹区域的物料有缺货风险,橙色横纹区域的物料库存过高。从表中可得,总库存物料数量为81种,在绿色斜纹区域库存有32种物料,因此,平衡指数为40%,同理,库存过量为59%,缺货风险1%,分析得出企业的改善前的生产原料只有40%的物料处于正常的库存状态。
3.1.4确定改进的潜在方向和物料
如何使所有物料都不会有缺货风险,也不会库存过量,而处于正常的库存水平?对于库存平衡指数而言,最完美的库存平衡指数就是100%,因此,要想方设法使其他区域的物料库存天数改善到绿色斜纹区的库存天数。
除了根据库存平衡指数判断待改善的物料种类外,还要结合以下几方面考虑:
1)销量的实际水平出发,保证需求量的大物料库存,避免缺货,但也不能备过量的库存,导致库存成本增加。2)考虑物料不同的再补货频率;3)计算不同物料的安全库存;4)计算预计库存天数及库存水平等。
3.1.5挑选试点物料,开始监测和记录绩效
确定了物料的改进潜力后,可开始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物料作为试点物料进行改善。首先要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需要增加处于表面4-2的红色竖纹区域有缺货风险的物料库存。其次要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则重点改善A类库存过量的物料(橙色横纹区域),从而缩小了关注范围,更有针对性地改善库存,可轻松地使所有物料的库存水平达到正常的水平。
可通过监测记录物料的需求;计算物料的再订购点和备货期;监测生产的输入及产出的数量;库存水平与丢失的订单;供应商送货的准确性等,以提高生产物料的库存管理水平。
3.2第二步:恢复良好库存管理的基本条件
3.2.1研究当前操作及管理系统
了解目前库存管理活动的开展情况,如库存量、订单、订单跟踪、送货准确性等。
3.2.2改进当前操作及管理系统
如何对当前的管理系统作改善?需要在同一时间针对下列几个不同层次进行改善,恢复基本条件。在流程和程序方面,要检查库存管理的当前流程;在库存管理参数方面,应制订管理体制理参数的临时标准;在物理流程方面,要恢复仓库的基本物理状态。
要改善库存管理,应根据不同类型的需求,实施不同的方法。由于研究安全库存、经济订货批量EOQ、再订购点是库存管理成败的关键之一,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订货方法,使物料的库存更合理。
3.2.3确定管理参数的临时标准
当确定了每类物料的安全库存、经济订货量、再订购点、备货期、客户服务水平等参数,并应把这些参数设定为临时标准。
3.2.4确定职责并培训
确定管理职责,并向员工提供培训,要求相关人员按上述临时标准操作。
采购员应负责编制每项材料采购计划并根据上述设定的临时标准等实施采购。
仓库管理员应管理好进出库货物,定期盘点,上报盘点报告。确保系统库存与实物库存一致。
3.2.5恢复仓库的基本物理条件
建立一个可视性高的流程,可减少很多非增值操作,包括查寻材料、材料损耗的可能性高,分不清废品与优质材料等。可通过下列步骤实现仓库的可视化:初步检查,并对所有物料标贴;分析标签,制订临时的标准和规则;持续监测可视条件等。
3.3第三步:导入记录异常情况的系统
对物料的库存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每天的库存量、订货量、送货量等,根据预设的库存上下限,监测每种物料的库存是否属于正常范围,记录异常情况,开展柏拉图分析。
3.4第四步:消除异常情况,并稳固流程
3.4.1分析异常情况并找到对策
对于物料库存的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很多工具进行分析和改进,一般情况下,可以用5个为什么分析(5WHY分析),分析原因后,相应找出对策。
3.4.2执行对策
制定对策行动计划,按时按计划对所有异常情况逐步消除。
3.4.3跟踪结果
对执行结果进行跟踪,监测是否发生异常情况。记录物料的库存实际水平和记录异常情况。收集所有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异常,进行不同的纠正行动,消除异常。
3.5第五步:找出优化库存的机会
3.5.1作管理参数与物理情况的比较,优化参数
巩固前四步的成果,把试点物料的监测及改善行动应用于相同性质的物料,对所有物料进行全面监测。然后对比临时标准的参数设定与实际库存数据的差异,检查临时标准是否合理,寻找可改善的空间,例如减少批量、降低安全库存、缩短交货期、降低最小订购量、增加送货频次、提高供应商送货的准确性等。通过上述各项参数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可找出优化库存的机会,重新修改并优化相关参数,使各物料库存水平更合理。
3.6第六步:开展改善行动并修改标准
3.6.1执行纠正行动、更新相关标准
找到优化库存的机会后,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执行纠正行动,把更新后的参数作为新的标准,并要求相关人员按此标准执行。
3.6.2提供培训、继续步骤3
要把新标准新规定贯彻执行,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开始执行新标准,但还应继续对物料库存进行监测,重复第三步,继续记录异常情况,分析异常,持续改善,形成库存持续优化系统,使库存管理自动化。
4.生产企业库存管理发展方向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库存管理系统的优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库存,使企业库存结构更合理,从而减少了库存占用资金;同时也避免了不能按时交货的风险,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现代供应链管理还研究了很多不同的策略,如供应商管理库存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联合库存管理JMI(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供应链物流整合CPFR(Collaborative Planning Forecasting and Replenishment)等,通过把传统的供应链运作和电子商务相结合,实现了供应链企业之间规划、预测和物流补货的全面整合,真正实现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规划和协同运作,提高了供应链运作的绩效。
上述方法和策略都是生产企业以后持续改善的方向,但这些方法都是以企业内部的库存管理系统为基础才能做好的,因此,企业必须首先做好企业内部库存管理,在此基础上,再延伸发展,并努力找到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如供货商合理化、准时交付JIT(Just in Time)、业务流程重组等[5],以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为己任,使整个行业健康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唐纳德J.鲍乐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M.比克斯比.库珀.供应链物流管理[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0
[2]张浩.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3]程淑丽.物流管理职位工作手册[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
篇8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有限性
中图分类号:F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02-03
自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至今,中原经济区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优势,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家支持中原经济区探索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和谐发展之路,让人对中原经济区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与此相关,在规划的第五章中提出,要“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的要求,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突出主导产业,完善服务配套,严格准入门槛,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现代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新型工业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产业发展定下了基调。
不难看出,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关于产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上。这里强调的规模优势、示范基地、优化升级、结构合理、节能环保、竞争能力等字眼儿里,都在说明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有新的内涵要求。中原经济区正在建设之中,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不仅是在实现经济腾飞目标,还有在中原经济区发展的这个机遇和挑战面前,做出理性的合理的长远战略选择,走出一条属于中原经济区自己的持久发展之路。
对如何为实现中原经济区规划的目标而选择一条适合中原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之路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摸索始终在进行着,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对其反思的必要。其中,关于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产业发展,应该走产业生态化的道路最为人们所关注。因为这条路有着美好的前景,它符合中原经济区发展目标要求,“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产业生态化的确给了人们描绘了一个无限乐观的产业发展空间和希望。问题在于,产业生态化理论还不成熟,实践还在实验阶段,人们说的和做的还有很大差距,对为一个刚刚起飞的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而言,有加快完善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必要,这样,才能少走弯路,这是抓住中原经济区经济腾飞机遇的真意。
人们是如何认识产业生态化的呢?从目前的国内外理论看,对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虽然很多,但理论研究的总体情况还是处在初期阶段,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研究方法上还比较单一,多数理论还停留在低水平层次,应有的理论基础还略显薄弱。
首先,对产业生态化思想形成的认识论基础进行反思。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产业生态化理论,但在关于产业生态化的认识基础上还缺乏存在论的深思。因为这种深思的缺乏而没有触及到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认识根本,不免使得现有的产业生态化理论有去本逐末之嫌。
产业生态化理论也有自己的历史传统轨迹。在经济发展到底怎样进行,什么样的产业发展道路是人类应该走的问题上,那些从人类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体悟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思想家,早已努力敲响了发展的警钟。实际上,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有个难解的关系症结,即人类与自然总是难以保持和谐的关系,在前工业社会就出现过生态因为人类行为而出现的危机现象,直到工业社会到来时,这一关系的症结才越来越严重,出现了人炸、资源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特征的全球生态危机。西方的思想家们从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了反思,如恩格斯曾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的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马尔萨斯也曾从人口增长的角度提出过对生态危机的预言。当人类社会跨进20世纪后,工业化带来的生态思考就更多了,从著名的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揭示的全球生态危机根源在于人类长期奉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到环境库兹涅斯曲线对传统工业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辩护,再到米都斯的“零增长”启发下的“先治理,后增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留下的美好希望,还有思想家们提出的“边发展,边治理”工业发展道路,一直到提出充满智慧的生态化经济、产业生态化思想。
从产业生态化思想和理论生成的过程看,产业生态化理论的出现,应该是学者们对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醒悟结果。虽然产业生态化思想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但多数观点都强调已经到了必须放弃传统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模式的时候了。
但这一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是缺乏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反思,停留在不愿正视产业生态化理论根本上是建立在关于发展本质和意义的前提之上。实际上,人类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所有活动,无论是经济发展或是产业发展,都绕不开这些实际的行为背后一个基本的出发点,即都必然发生在作为存在的有限性基础上。存在的有限性是对存在的否定性解释,即所有的存在都以它的反面存在为依据,如同发展本身已经意味著发展的否定,发展与不发展是并存的,这种存在的有限性构成了所有存在的根据。所以,在经济发展或产业发展理论中,不能丢掉这个根据。要超越存在的有限性规定,只追求发展,超越不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自然生态系统预设了人类发展无法超越的界限,如果没有对发展这一人类活动存在的有限性确认,发展就会像一匹临近深渊的脱缰野马,最后只能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所言,“可耻啊,我说!凡人责怪我等众神,说我们给了他们困难,然而事实却非这样:他们以自己的粗莽,逾越既定的规限,替自己招致悲伤。”所以,对产业生态化的认识,应该站在发展的存在边缘,把经济发展、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思考置于存在有限性的前提之上,也可以说,产业生态化思想只有发自于存在有限性的根基上才可以枝叶繁茂,生机无限,并在实践中结出产业生态化之果。对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而言,这种有限性的认识,不是去掉发展,而是强调在发展意义约束下的发展,不是去掉工业化,而是去掉那些肆意冲破生态约束界限的工业化。没有存在论的有限性思考,产业生态化思想也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产业生态化之路也只能是应景之说。
其次,关于产业生态化概念的反思。从多数学者主张的观点看,产业生态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对传统工业化的反思出发,主张要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构造出产业发展自己的循环系统,完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二是以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的原理指导,使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在相互耦合的过程中实现生态化发展,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全新生产生态系统。[1]
尽管人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毕竟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行为系统不一样,从根本上看,所有的人类行为系统,都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的子系统,只有适应整体系统的自我调节,人类行为系统才可能长久存在。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一个外在于自然生态大系统的人的模仿,还是无法真正摆脱自身发展的约束,因为这种模仿是在自然与人为联系断开的链条中展开的,缺乏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的自我调节机制。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命力主要来自于一种保持自身平衡状态的机制,这种平衡状态是依靠自然生态系统中自身反馈机制来实现的。反馈机制反映了系统内所有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及适应过程,所有要素存在的可能性均来自于自身对其他要素的有限性,这一点与人工的模仿系统大不相同。产业生态化中应有的反馈机制,并不包含人类经济行为的要素会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个要素的变化而主动适应其变化反过来产生影响,最终趋于系统的平衡必然性。因为,人类行为除了有自然的生存渴望,还有着非自然的贪婪动机,甚至是强烈的主体性的自以为是、超越自然甚至是反自然的动机。
显然,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存在意义,不简单地是产业发展模式能否成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问题,而是如何把产业发展看作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且,能否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参与自然生态的自我调节和发展自己的问题。产业生态化的涵义,首先强调的是产业发展应与发展背景下的自然环境、社会如何耦合实现有限发展的问题。产业生态化不纯粹是个经济问题,重点也不是个技术问题,是人类的发展理念改变和自然与社会的综合性问题。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改变人类的发展理念,改变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一切改变是产业生态化的出发点,也是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得以实现的基础。如果说,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发展过程,那么在它的起点上,即资源上就有个有限的、减量的开始,在利用和消费上就有个节约和生态环保的过程,在废物上就有个再利用和循环的结果。这样,产业生态化才能把产业发展置身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完成产业的发展如同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一样,物质和能量在其中循环、流动,被多层次、反复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又通过产业链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实现一个高效的产业生态系统。
再次,对于借助多学科理论,如生态学和产业生态、仿生学,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等等,来构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的认识,还是没有触及到根本问题。
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那么,它需要的理论支撑首先应该是关于对产业生态化的存在论解释。为此,就需要在哲学层次上寻求坚定的理论基础,如存在的有限性理论,否则,产业生态化模式就变成了缘木求鱼,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一种方法或视角,那么,它需要的是从整体上的系统论解释和论证。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选择,是人们对以往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是开始对人类经济发展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意识醒悟,产业发展活动与其他的人类社会活动一样,是整个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它不仅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而且,如果它出了问题,必须把它放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去思考并寻求解决的办法,没有系统论的理论和支持,产业生态化的研究就会失去长远的意义。
如果把产业生态化看作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那么,它需要的是以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原理对经济的生态发展做出解释,并能够对产业发展进行指导和管理。生态学本身的研究方法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概念和方法的应用,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可以通过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理论,为产业生态化提供实践的理论支持,但无论如何,产业生态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将是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依赖和不能逾越的界限要求,又要满足经济运行自身规律下的目标实现过程。是按照经济规律和资本逻辑发展经济,还是适应生态系统的要求去发展,实际上,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结局。在现实中我们很容易理解经济发展的过程,增长、发展、收入、利润等等经济目标是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很容易理解,在人们争取生存或发展的路上,宁可舍弃经济发展的生态要求也要达到经济目标的种种行为。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去管理和经营传统产业,是个充满艰难选择的事情。
如上的反思虽然不全面,但对我们理解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问题或许有些启发。
第一,需要继续提高对中原经济区产业生态化的理论认识,为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虽然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产业生态化的实施已经几年了,但还是需要在相应的认识上提高一个台阶。看起来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生态化是一个关于中原经济腾飞的契机,但它不简单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发展战略,更是一个长远的,甚至应该是永远的发展战略。有了这样的认识,才可能在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中,全面转变关于发展的理念,不仅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它还是一个被纳入在自然生态系统之中有约束的可持续的发展经济。
第二,与此同时,作为能够在实践中对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生态化产生影响的主要活动主体,从政府,到个人,到企业,都应该真正从自己做起,提高认识,并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上。比如,个人在生活方式的转变上就要从消费的生态观念入手,生态消费,节约消费,绿色消费,有约束的消费,加强个人的生态观念修养;在政府行为上,不仅要创造一切条件鼓励生态思想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影响,还有以身作则,首当其冲地把生态观念置于一切政府行为之中;在企业行为上,尽快改变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经济行为的生态化。
第三,在影响中原经济区和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进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政府行为。这是由制度和体制双重背景决定的,政府既要制定中原济的发展战略,又要领导中原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腾飞,不仅必须转变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还要通过政府的干预来尽快实现发展目标。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产业生态化进程中,因为并不存在一个产业生态化自发实现的机制,产业的发展不会单凭市场经济规律和循环经济、生态思想的影响下自动实现经济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市场自己是不会说出生态真理的。[2]所以,政府行为至关重要。虽然现在对于产业生态化的普遍做法是,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已经建立了一些产业生态园区,的确能够起到样板的作用,但远远不够。政府要下大力气消除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生态影响,尽快总结产业生态园区的经验和教训,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中,更加广泛推行经济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而不是建几个产业生态园区就可了事的,这样才能把中原经济推向健康的生态化道路上去,与自然共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机遇;挑战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出发,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现状,提出了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些看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轨迹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1978-1987年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农业是带动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由于的广泛推行,农民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从而拉动了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处于调整、蓄势时期。2.1988-1995 年这一阶段GDP 增长速度大于初始阶段。农业发展开始放缓,第二产业有了明显发展,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不断上升。3.1996-2002 年相较于第二阶段,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回落。第二产业迅猛发展,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第三产业稳健发展,到2002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差值仅相差3.07个百分点。4.2003 年至今,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不可避免地离不开经济全球化这个大环境。
二、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一)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机遇
1.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解决我国产品结构性短缺和过剩问题。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传统生产能力会出现过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发展对外贸易可以有效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完成产业结构的成功转换。2.我国吸引的FDI为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契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更广泛地融入全球生产和产业分工体系,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量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3.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承接服务外包业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2005年到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由45.48 亿美元增加到90 亿美元。
(二)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挑战
1.对我国产业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带来挑战。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大趋势,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大背景。随着我国日渐融入由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体系,我国产业结构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势必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并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不利的影响。2.妨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趋势下,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选择在我国投资生产甚至直接设立研发机构。主要是利用我国廉价的要素和优质的资源,从而更容易地占领我国庞大且潜力无限的市场。3.加大了我国维持竞争性市场结构的难度。从美国跨国公司约翰迪尔收购国内唯一能生产大型联合收割机的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开始,这种趋势就越演越烈。跨国公司不断设法并购这些企业的优质资产,而把劣质资产、债务、冗员丢给中方母公司。外资的这种垄断性并购和跨国公司在华的限制竞争行为无疑损害了市场的有效竞争,不利于我国竞争性市场结构的保持。
三、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产业结构是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体现,是衡量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现代化程度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稳步发展,产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满足了国内人民生活、生产的需要。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依然很低,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薄弱,耕地、水资源等对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约束不断强化,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不适应性也在迅速凸显。2.第二产业的主体地位巩固,内部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中国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一部分,国外很多的制造业都转移到中国,第二产业份额接近50%。虽然总量扩张快,但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为发达国家加工产品,大量地消耗资源。这种现象短期来看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贡献,长期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发展会造成严重的阻碍。3.第三产业虽发展迅猛,但仍相对滞后。近年来,中国第三产业份额由2001年的33%上升到2011年的43.4%。从总量看,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472881.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4982.5亿元,其比重为43.347%,份额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的70%,甚至低于很多发展中国家的50%。
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中国产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以及产业分布地区不均衡等使得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临最大的挑战。
(一)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良好的学术环境,培养吸引人才。政府应采取措施,除了物质条件以外,特别应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吸引人才留在中国工作。(二)组织力量有针对地进行科研攻关,将高校科研和企业创新强强联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应该借助政府的力量,将高校学术和企业创新有效的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以为企业创新和研发缩短时间,也能有效地激励高校科研成果的产生。(三)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标准建设,政府应支持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公共测试平台等为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四)政府加大对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和政策支持,如增加对研究开发的资助,建立专门的担保体系等;完善对高技术企业及研究开发活动的税收优惠与加速折旧制度。 (五) 改变传统的单一技术引进模式。中国经济只有“工业化”没有“现代化”的症结在于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变成了“加工基地”,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较广阔的市场,这使得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不仅需要努力解决结构变动中的不平衡问题,还要在推动技术进步上发挥作用。
总之,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该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外资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靠政府集中力量培养自己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世界范围的资本流动中得到“健康升级”。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标准化;产业转型升级;机制;路径
经过近30年的高速成长,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的三重因素驱动下,中国企业进入全面转型升级时期。实现转型升级成了机械行业企业共同的目标,转型和升级,需要进行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和市场升级,而标准化是企业优化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管理与经营绩效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1 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
企业标准化首要的任务是为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营销提供标准和技术信息,为提高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质量服务。标准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结合的科技成果。标准质量的提高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2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
标准化可以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今天,应选择合理的路径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途径首先是产品升级;其次,是技术改造;第三,是市场升级。
2.1 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产品升级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当前欧债危机与金融危机后续影响相互叠加,中国工业已经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作为制冷压缩机生产厂家,必须及时研制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的产品,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来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转型。我们公司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从普通的定频压缩机及时研制出环保型高能效直流变频压缩机,以便更好的适应更多用户的需求。
2.1.1 设计技术创新 促进产品升级
技术标准工作贯穿于新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中。我们公司直流变频压缩机新产品的成功研制,就证明了标准是技术创新的理论支持,它的成功,促使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标准是关键。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直流变频压缩机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提供标准和技术支持。在产品设计中,设计工程师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严格把关。产品设计各项技术要求严格执行GB/T15765-2006《房间空气调节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及GB4706.1-2005、GB4706.17-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标准的要求;图样设计引用《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等国家标准、JB/T5054.1~5054.10《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系列行业标准等标准。在设计制图时,利用相关标准合理正确选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图样画法与尺寸标注,来满足产品设计的要求。
2.1.2 提高制造工艺水平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产品的成功研制,只有生产图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严格的工艺标准来支撑。工艺标准化是提高制造工艺水平的关键,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对于产品缸体、主轴承座、副轴承座、滚子、偏心轴、滑块等关键六大件的机加工,公司有工艺管理标准JB/T 5061《机械加工定位、夹紧符号》、JB/T 5992.1~5992.10《机械制造工艺方法分类与代码》、JB/T9165.1《工艺文件完整性》、JB/T9165.2《工艺规程格式》、JB/T9165.3《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JB/T9166《工艺文件编号方法》、JB/T9169.1~9169.14《工艺管理导则》等标准作指导,由于有这些有效标准做坚强后盾,提高了工艺制造水平,保证了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和统一性,从而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质量和装配质量,进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对产业转型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我们以市场为导向,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要求,使压缩机产品实现了由“普通定频压缩机”向“环保型高能效变频压缩机”的转变,形成了自主产品的创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2.2 加强技术改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
升级产品研制成功后,必须投放市场,得到用户认可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因此公司为进一步推进已经鉴定的科技成果转成生产力,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标准对整个过程起到了指导和促进作用。为促进技术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制定了本司技术改造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其他规定和办法。提前做好设备的购买、安装、生产场地等项目规划和计划,并进行有关项目预算、评估。对所有的设备都跟对方签订《技术协议》,协议中明确了所有的技术参数、安装要求等技术内容。标准化为技术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使技改工作顺利进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2.3 市场升级 促进企业升级转型
产业转型升级除了在产品升级、技术改造外还必须进行市场升级,产品必须赢得用户赞誉,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应当剖析自身的特点、客户需求的变化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做到知己知彼。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促进市场升级,公司领导制定营销管理制度。我司现建有外销网络销售管理制度,充分利用网络销售、网站宣传等具体工作,扩大产品销售量;同时对新招聘大学生进行产品结构、性能、制造、装配和营销等多方位知识培训,充实外销人员队伍;压缩机的销售区域,从集团内部销售―到世界各国销售;销售方法,从单一的人工跑销售―到网上压缩机电子商务。这样大大提高了产品服务质量,增加市场用户。为满足更多用户不同的需求,开发出更多的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3 结束语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标准化对产品创新、技术改造和市场管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由于公司领导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使得新品直流变频压缩机在研制前就有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再加上公司有一套完整的企业标准和信息网络,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加快产品投放市场,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所以标准化是加快产品升级的有效手段, 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闫俊强.标准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机制与路径[C]//中国标准化2011.9参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