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优劣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优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优劣

篇1

关键词:产业低碳化 升级 京津冀

绿色、低碳科技产业发展已经是一个全球趋势,必将造就以低碳技术、绿色制造、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相关产业。京津冀区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必然要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因此京津冀产业低碳化升级尤为重要。

一、北京产业低碳化升级的优劣

(一)优势

首先是科技优势。科技资源是北京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升级的最大优势。北京集聚了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部委的高层次科技管理人员,还集聚了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科研机构500多个,在科学技术5个门类77个学科中北京拥有71个;北京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全国的6%,科研人员占全国的19%、科学院院士占全国的56%。北京各项科技活动情况在全国都是居于领先地位。

其次是产业结构优势。北京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2.5∶32.7∶64.8转变为2010年的0.9∶24.0∶75.1,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产业贡献率看,2001—2010年北京第三产业对GDP的平均贡献率达75.86%,其中2008年达到最高值97.5%。第三产业具有低污染、低耗能等特征,是典型的低碳型产业,这为北京产业低碳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是低碳先发优势。1997—2010年北京万元GDP能耗从1.79下降至0.49吨标准煤,下降了72.63%。2002—2009年北京能源消费平均年增长率为5.71%,同期GDP平均年增长率为11.77%,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485,相对于GDP而言,单位能源消费降幅较大,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劣势

首先是主要能源仍以煤炭为主。北京市自身资源匮乏,90%的能源需要从外地调入,属于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特大城市。北京经济总量和单位GDP能耗虽然在国内位居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相比,经济粗放型特征仍然明显,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总体能耗仍会较高。从北京能源消费的品种来看,其主要品种分别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及其他能源,其中煤炭所占比重最大。就北京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看,两者发展速度较快,但总量较少,难以适应北京向世界城市、特大城市迈进的步伐。

其次是人口数量、机动车保有量基数大。近年来,北京人口持续增加,2011年北京总人口达到1961.2万。水资源方面,2010年北京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为124.3立方米,与国际上提出宜居城市的人均拥有水资源标准1200立方米相去甚远。交通方面,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500万辆,私人轿车的增多直接导致市区道路拥堵,机动车产生巨大的碳排放制约了北京经济低碳化的实现。总之,资源、能源、人口、交通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阻碍了北京低碳经济的实现。

二、天津产业低碳化升级的优劣势

(一)优势

首先是具有经济低碳化的巨大空间和产业基础。与北京、上海相比,天津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占GDP的比重较大,2009年这一比重为53%,这意味着天津发展体现产业低碳化的高端服务业和传统重化工业低碳改造升级存在着巨大空间。此外,天津滨海新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新区内的主导产业之一,初步形成以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设备和地热能综合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是中国风电设备主产区之一。新型能源建设运用、水资源综合利用走在全国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滨海新区还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对低碳技术研发给予大力支持,已形成了低碳环保产业集聚、低碳技术低碳设备制造领先于全国的局面,未来有望成为中国首个大型低碳经济示范区。

其次,天津低碳经济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天津正推进由老工业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变,提出打造高端产业、自主创新、生态宜居的三个“高地”,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低碳经济与产业升级。2009年滨海新区与欧盟合作共同实施产业共生和环境管理项目,与日本共同进行“构建亚洲3‘R’网络—中日合作TEDA区域环境资源循环系统调查研究项目”。中新生态城则致力于建设成为综合性的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等技术创新和经济推广的平台、国家级生态环保培训推广中心、现代高科技生态型产业基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的宜居示范新城,开创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新模式。上述项目的建设使得天津在低碳经济建设上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第三,天津滨海新区具备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国家把天津滨海新区定位成“宜居生态型新城区”,赋予新区多项扶持政策,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先行先试的权力,形成独特区位优势。2009年天津滨海新区设立了全国首家综合性排放权易机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弥补了我国没有综合性环境权益交易机构的缺陷。排放权交易所促使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国际碳排放市场中建立交易关系,同时推进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为天津发展低碳金融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劣势

首先是重工业化程度深。天津是老工业基地,2010年产业结构为1.6∶52.4∶46,第二产业居主导地位,且重化工业趋势明显,重化工业是天津GDP增长的主力。根据天津市“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天津市未来将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也均为重工业,随着一些重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比如空客A320、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项目,天津重工业规模还会持续扩大,短期内难以实现产业结构低碳化。

其次是高耗能产业比重较高。工业是天津市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2004—2010年,天津市工业能源消费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占比一直处在65%以上。其中,高能耗行业占工业主要能耗比重一直高于80%。在天津高能耗行业中,能源消费量高的行业与化石燃料燃烧排放二氧化碳量高的行业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

第三,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天津为能源输入型城市,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结构属于高碳性质。2010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9%。随着滨海新区一大批重化工业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天津未来能源消费将有显著的增加,煤炭消费更是会大幅上升。近几年,虽然天津加大了新能源建设力度,但目前还不能成为主流能源,未来很长时间天津将无法摆脱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强度,使得天津在经济低碳化方面任重道远。

第四,低碳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品牌和扶植政策还较为缺乏。首先,在低碳产业发展中,天津市在技术标准、规则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产业核心优势不强,产业品牌效应不明显。其次,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成为制约滨海新区低碳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内资企业对低碳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掌控的较少,没有充足的技术实力储备。低碳技术的开发需要依靠企业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需要政、产、学、研、金五个方面的合作,合力打造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的平台。最后,发展低碳产业所需要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于加强。

三、河北产业低碳化升级的优劣势

(一)优势

首先是制度优势。2010年河北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重新布局环京津产业。按照规划,河北在京津冀的发展定位为:京津冀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休闲旅游、绿色健康食品和二次能源基地,在河北构筑环京津高端食品制造产业带、环京津现代物流产业带、环首都高新技术产业带、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河北把环京津冀地区定位成能源消耗较少的低碳经济发展区,环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多为碳排放量小的加工业和低碳环保的服务业,其中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旅游业、食品制造业、现代物流业等低碳且高附加值的产业。河北通过承接京津转移产业,促使京津科研成果在河北转化,达到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目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是产业承接优势。北京2009年已率先迈向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进入到加快新城建设、打造首都经济圈、并朝着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方向迈进的阶段,它与周边城市地区的关系已经由集聚、“虹吸”为主开始转向扩散和辐射为主,正在对整个区域的发展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好契机。河北应抓住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利好的机遇,积极承接京津转移的产业,积极推动“三个转型”,即推进传统重化工向现代重化工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方向转型;加工贸易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转型与延伸。这些给河北产业低碳化升级带来了新机遇。

第三是新能源产业优势。河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年辐射量为4981—5966兆焦/平方米。河北省拥山纳海、地貌丰富,有着多处极具开发潜力的风场,为风能资源富集的省份,初步查明区域陆域风能资源总储量为7400万千瓦。其中张家口、承德坝上和秦皇岛沿海区域风力资源更为丰富,可开发成大型风力发电场。同时,河北是一个农业大省,生物秸秆资源丰富,已建成多个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另外,作为“中国电谷”的保定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集群,邢台也启动了太阳能城市建设工作,张家口、承德等地则积极发展风力发电产业。

(二)劣势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较高。河北发展阶段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其产业结构为12.57∶52.50∶34.93,二产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上升。三产发展滞后,2010年三产比重为34.93%,远低于北京、天津,比全国均值低8.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行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

其次是重化工业能耗偏大。由于河北“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使得煤炭在河北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2010年煤炭消费占河北能源消费总量90.45%,石油占7.37%,天然气占1.44%。河北省的新能源建设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在未来很长时间内,煤炭仍然会是河北生产和消费的主导能源,必将导致河北经济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特征。钢铁、石化、有色、建筑、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重化工是河北省主导产业,且大部分均属于低附加值、高投入、高排放、高能耗的产业。

第三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整体能耗偏高。河北总体能源利用效率比较低,快速重工业化拉动了河北经济增长,加快河北工业化进程,也导致河北能源消费的总量也从1996年的8938.47万吨煤上升到2010年的27531.11万吨煤,位居全国的第二位。虽然从2005—2010年河北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但万元GDP能耗不仅远高于北京、天津,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整体单位能耗处于偏高的状态。

四、京津冀产业低碳化升级的战略

(一)北京应重点发展低碳科技和高端服务业

北京应一方面继续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把它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高新技术研发的总部基地,使其成为我国低碳技术自主创新网络的最高节点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加快建设世界级高端服务业基地,实现产业低碳化。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突出优势,积极整合区域内如北京空港铁路、天津海港和河北资源等服务业资源,大力发展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金融及资本市场服务、物流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信息及企业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尤其是与战略新兴产业相关的生产型服务业,目标是促进制造的服务化、服务的知识化,实现服务由低端向高端服务延伸。利用现在国际服务外包迅速发展时机,大规模吸收服务外包,学习国际经验并自主化。

(二)天津重点发展现代制造和提升服务业

天津则应加快建设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高附加值的重化工业、现代制造和提升服务业,实现产业低碳化升级。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低碳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天津装备制造、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优势支柱产业的改造升级进程,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现代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天津成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北京、天津将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将产业链中低端配套放在河北,通过构建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区域产业合作。

(三)河北重点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

河北应积极承接京津转移的产业,并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动“三个转型”,即推进传统重化工向现代重化工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劳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方向转型;加工贸易向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转型与延伸,从而实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降低。

参考文献:

①文魁,祝尔娟. 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

②祝尔娟. 全新定位下京津合作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20)

③叶堂林.“十二五”期间京津冀都市圈区域产业合作研究[J].开发研究,2011(1)

篇2

【关键词】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05-02

对肝硬化患者加强护理,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诱因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是降低肝硬化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发病诱因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收治的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5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2.5岁;其中原发疾病包括肝炎后肝硬化33例,原发性胆汁淤积性肝硬化10例,酒精性肝硬化7例;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出现红色或黑色血便、呕血、心悸、头晕、乏力和出冷汗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吸氧和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发病诱因进行分析,进行针对性护理。

2 结 果

本组患者治愈20例,占40%,好转25例,占50%,死亡5例,占10%,治疗总有效率为90%;发病诱因分析,包括饮食不节18例,过度劳累7例,情绪激动10例,腹压增高5例,化学性刺激10例。

3 诱因分析

3.1 饮食不节 肝硬化患者由于饮食不当,进食较生硬的食物,饮食过饱等,均有可能导致对曲张静脉造成压迫,导致其破裂出血,且此种情况导致的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大,发病急无预兆,对患者的危害较大,本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由于饮食不节诱发出血[1]。

3.2 腹内压增高 本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由于腹压增高导致出现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其中3例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患者剧烈咳嗽,导致胃部出现不适,导致呕吐等;有2例是由于排便用力过大,导致腹部压力增高,诱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3.3 情绪激动 本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由于情绪波动较大,情绪激动导致精神紧张,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4 过度劳累 较重的体力劳作会导致机体处于紧张状态,腹部压力上升,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本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由于从事过重的体力劳作诱发出血。

3.5 化学性刺激 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腹水现象,容易导致患者食管出现反流,长期以往形成反流性食管炎,对消化道内粘膜造成损伤,导致上消化道内出血。有报道称门脉高压患者出现上消化道或胃部溃疡、炎症的概率高达90%,是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原因,本组患者中有10例患者由于化学性刺激诱发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2]。

4 护理对策

4.1 急救护理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临床急症,发病急,病情重,需要进行急救护理;对出血征象进行及早观察和发现,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情况,迅速进行止血护理等抢救治疗,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争取宝贵时间。

4.2 饮食护理 肝硬化患者的曲张静脉主要集中在食管和胃底,若患者饮食不节或者进食较生硬食物,会对曲张静脉造成刺激,导致其破裂出血,是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对肝硬化病人加强饮食指导,告知饮食的重要性,指导其选择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高营养、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出血期间严禁进食,出血停止24小时之后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食少量流质食物,逐渐增加进食量和食物种类;叮嘱患者避免进食生硬不宜咀嚼的食物,如坚果类、油炸食物、坚硬的肉干等;避免辛辣、戒烟戒酒,减少对食管和胃部曲张静脉的刺激[3]。

4.3 避免腹内压增高 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咳嗽和排便方式,减少由此导致腹内压增高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概率。对便秘患者给予导泻药物治疗,对咳嗽患者进行止咳药物治疗,消除症状。

4.4 出院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饮食;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剧烈的情绪波动;避免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对自身健康加强观察,对发现的出血征象及时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对出血进行控制,消除诱发因素;长期坚持预防和自我护理,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由于饮食、情绪变化、劳累、化学性刺激等因素,容易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饮食指导、急救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对诱发疾病进行控制,对诱发因素进行预防,才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春华.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诱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0,17(8):22-23.

篇3

最近一段时间,一场关于产业政策的争议引发各界关注。其中,以北大教授张维迎和林毅夫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张维迎认为,产业政策就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主张废除一切形式的产业政策;林毅夫则认为,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为的政府”也必不可缺。

不似常见的网络论战,这是一场高水平的辩论,两派观点自有其逻辑,亦各有拥趸。中国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一些客观问题,自然就会有反思乃至否定,有辩护或者修正。这也是一场来得及时的大讨论,大量产业政策影响面至广,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产业政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只要经济行为存在,就会有产业政策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市场,信息不对称、诸多矛盾等都会带来市场失灵,因此需要一定的手段来纠正。产业政策是对产业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与产业政策环环相扣,政府往往通过制定产业战略、调整产业结构、发放产业补贴等,帮助解决市场自身所难以克服的诸多矛盾,以此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们关心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关心产业政策。粮食的生产流通是否顺畅,关系着我们的一粥一饭;家电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让民众居家生活和出行有了更绿色的消费选择;楼市限购令的出台,对老百姓的购房行为又有着直接的干预……大到国家战略规划小到穿住行,产业政策无处不在,支撑着国家的运转,维系着人们的生活。

对于产业政策这一客观存在,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既要看到它的合理性,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产业政策是个中性概念,只有放在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才有谈论的价值。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产业政策也会有着不同的解读,任何简单的论断都有失公允。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下滑,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各国都不同程度加强了经济治理,纷纷出台各式各样的产业政策。积极有效的产业政策,不但可以释放产业发展活力,还走活了国民经济整盘大棋。由此可见,如何制定出更好的产业政策才应是争论的重点。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政策如何与时俱进,政府之手如何更好发挥作用,也值得探讨和研究。近日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赵辰昕表示,正在认真评估当前的产业政策,将通过相关的调整使政策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可以说,发改委的回应是诚恳且务实的。与其争论产业政策的整体存废,不如评估具体政策的优劣。

篇4

现行宪法1982年通过后,历经四次修改共通过31条修正案,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多方面。从广义上来说这些修正案都与人权有关,因为宪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宪法一切条款的设计从最根本意义上说都是围绕人权而展开的。

一、人权概念

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它主要的含义是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在当今的国际社会,维护和保障人权是一项基本道义原则。是否合乎保障人权的要求已成为评判一个集体优劣的重要标准。因此,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从宪法上不同程度的规定了人权的保障问题。但是,在具体实践的层面上,对于人权的具体定义,以及保障人权的具体方式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甚至引发了很严重的冲突,但是这并不影响宪法对人权保障的规定。

宪法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从权利到人权的过程。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了近代意义的宪法,标志性宪法文件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100年后,美国宪法修正案中出现了权利条款,法国出现了《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可见,在宪法产生早期只有权利的概念,没有明显的人权字样。列宁概括了宪法权利时代的特征,他说:“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他是从宪法根本目的来理解宪法的。这一句宪法学者常常引用的话,揭示了宪法的精髓,即宪法的核心是权利。

二、我国人权发展历程

(一)民国时期的人权保障

清朝末年,人权思想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直至民国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可以说民国时期人权的宪法化开启了保障人权的之门。在这一时期宪法及宪法性文件很多,诸如《》《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这四部宪法及宪法性文件规定人权的内容相对比较具体,当然也有其他宪法性文件也有相应规定。

(二)现行宪法关于人权的规定

如前所述,宪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权的实现,因此从广义上来说宪法的一切规定都是与人权息息相关的。不仅是每部宪法,包括每一次宪法修正案都是从不同的方面规定了人权的细节。在此主要是分析1982年宪法以后的四次宪法修正案中关于人权保障发展的问题。

宪法修正案31个条款中,有15个条款与经济有关,分别是宪法修正案第1、2、5、6、7、8、9、10、14、15、16、20、21、22、23条。有7个条款是关于序言和总纲的修改,分别是3、4、12、13、17、18、19条。有8个条款是关于国家机构的修改,分别是11、25、26、27、28、29、30、31条。还有第24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个兜底条款,是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修改。本文主要分析15个与经济有关的条款,通常将上述15个条款称为宪法修正案的经济人权条款。经济人权条款占了四次修正案中的一半,可以看出经济人权条款是宪法修改最多也是最频繁的部分,这足以说明经济条款在人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就从经济条款这方面入手分析人权保障的发展问题。

三、我国宪法修改中人权发展分析

权利的本质是自由,人权是一种权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权利都是人权。要实现权利,也可以说是要实现权利的自由,当然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自由。也可以理解为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公民可以实现权利并得到保护。宪法修改的15个经济人权条款,其实实质上体现了人权的自由度的扩张。

(一)对土地使用权的修改

土地是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资源,离开它人民不能生活,自然人权也得不到保障。1982年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由于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资源,这样修改后社会经济主体可以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活力,提高了社会和国家的经济自由度。

另外,宪法修正案还规定了关于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虽然说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财产进行征收或者征用,但是,征收或者征用必须给予补偿,这是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补偿”写入宪法后,为弱小公民私权利对抗强大的国家公权力提供了宪法保护,这样公民财产权受保障的自由度就扩展了。

(二)保护私有财产权的提出

生命、自由、财产是最基本的人权,离开这些权利,人权是不完整的。2004年宪法修改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而1982年宪法规定的是保护公民合法收入与合法财产的所有权。从对财产所有权的宪法保护到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极大地提高了保护的范围。财产权不仅仅限于所有权,还包括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分配等各种权利。这样修改无疑扩大了保护的范围和力度,也使公民的人权和自由度得到极大扩张。

并且宪法修正案在同时也规定了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如上所述,也可以帮助弱势群体对抗国家公权力提供保障。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组成与基础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宪法修正案提供了私营经济存在的法律依据,非公有制经济从补充地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从指导、引导到鼓励,国家将计划经济改为实行市场经济,等等。总的来说,宪法修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变化的过程,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比较,其根本区别在于计划经济是僵化的静态的经济,市场经济是动态的开放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有更大的自由与权利,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人权保障得以提升,市场会更加充满活力,这是一个社会自由度扩张的过程。

当然,宪法修正案的经济人权还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分配方式的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变迁等内容。

篇5

一、目前事业单位经济运行状况

根据我们开展事业单位年检年审工作中所掌握的情况,截止今年6月30日,在登记机关登记的事业单位法361家。根据统计,361家事业单位法人近三年来资产负债总的情况是:

200年资产总额45980万元,负债14303万元,净资产31677万元,全年收入总额13410万元。

200年资产总额48411万元,负债16423万元,净资产31988万元,收入总额13926万元。

200年资产总额53461万元,负债21376万元,净资产32085万元,收入总额16497万元。

从以上所列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经济总量来说是稳中有升,在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部分事业单位存在经济运行困难的状况。这些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收取非税收入六千多万元,这类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收取行政事业性收费,上缴财政后,由财政返回一定比例,用于单位维持日常开支。这类事业单位其经济运行稳定,国有资产保持了良性的保值增值。二是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有隐忧。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教育系统负债比较大,有将近1个亿,部分单位经济状况入不敷出。还有部分医疗卫生类事业单位由财政差额拨款,实际上,财政拨款只能保证医疗机构离退休人员工资,如有的乡镇卫生院依靠开办门诊,由内部职工承包开办门诊医疗点,单位不再发这些职工的工资等办法,以减轻负担。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农技、农机推广等单位因为财政预算有限,基本上是吃饭财政。三是经营型事业单位经济陷入困境。经营型事业单位主要是通过开展有偿服务等方式来获取收入。目前在经营型事业单位中面临着生产经营规模、水平没有提高,服务方式方法欠缺改进,导致经济运行困难的困境。如某经营型事业单位已经资不抵债,目前餐厅和住宿部都发包出去,原有干部职工靠发包费每月领200元生活费。还有部分农林场所,也处于类似状况,个别单位现在基本上是处于瘫痪状态。

二、事业单位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事业单位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市场竞争导致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我们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一是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不合理。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下,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来一部分因计划经济或某项指令性工作需要而设置的事业机构,在今天已经没有多大的职能可发挥,有的甚至是职能已经消失或者已经由市场自行调节,如财政部门的国债推销办、种子公司、商会服务中心等。部分农林场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竞争力,单位长期不出效益,人心思变,负债逐年增加,有多数已经连续几年净资产为负数,如园艺场、苗圃、种猪场等。事业单位虽然存在以上情况,但要撤销或对事业单位成建制的转型为企业,又因为人员难以安置,补偿难以到位及社会保障体制等等原因而难以改革。二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滞后经济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我国经济发展和腾飞提供了原动力。然而在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上,缺乏操作性强的指导性政策文件。

通过对事业单位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看,由于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原因,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不想触及现在事业单位体制内深层次问题,“怕”改革影响当前的稳定局势,造成不和谐因素。从客观上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事业单位的兴起,市场规律的优胜劣汰,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各种利益关系重新组合,又迫使事业单位在经济运行等一系列机制上进行改革。

三、探索建立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现在的种种情况的存在,说明了事业单位迫切要求进行改革和建立一整套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根据我们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和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促进事业单位经济健康运行和发展。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改革。

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要核实其经济运行状况,对其编制、人员要从严控制,对纯粹由收费来维持运行及长期不开展业务、长期不出效益的事业单位予以转制或注销。对社会公益型的事业单位,整合事业单位资源,增强事业单位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经营型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法人,不再纳入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建议上级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转制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事业单位有序改革。

2、通过年检年审完善事业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机制。

事业单位年检年审中,对事业单位当年经济运行状况优劣没有一个可操作性的评估办法,发现的一些问题,登记管理机关很难凭本身之力予以解决。建议上级出台年检年审相关的细则和办法,强化对事业单位法人的奖惩处罚措施,使年检年审真正成为考核考评事业单位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篇6

一、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践及其困境

目前,我国公车制度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以上问题其实是通过两种途径最后聚焦于一点:公车私用和超标超编配置导致公车浪费严重。

公车改革从1994年开始,截至目前已经16年了,其中在全国掀起了两次车改。原来只在个别地方实行的公车改革,目前很多地方和单位都在积极推行,第三次车改浪潮正在全国掀起。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相继开展了公务用车改革的试点。纵观历次公车改革运动,改革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加强内部公车资源和使用资源的配置,通过集中统一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提高公车运行的效率和降低公车运行的成本;二是实行货币化,把原来的公车费用通过货币化的形式转移到使用人的工资中(工资化),与个人的利益直接挂钩,减少浪费、降低支出;三是公车社会化(市场化),把公车资源和公车使用需求资源参与社会市场配置,公车经费不与使用人的工资结合,而是直接购买社会服务。从公车改革的现状看,目前采用前两种形式较多,但后一种形式从理论到实践正在处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不少地方采取加强公车资源的统一管理,通过严格车辆点边管理,统一公车定编标准,实行归口管理。通过实行经费定额管理,实行国库统一支付,对车辆配备、更新、加油、维修、保险等环节实行全程统一管理。通过实行加油定点定量管理,实行一车一卡,凭卡对号,确保在定点的基础上实行定量管理,按不同型号车辆和维修等级选择不同资质或类别的维修企业,实行在定点维修基础上的优质低价的最佳组合。通过统一调度、统一派车管理,合理调节用车需求,大大提高现有公车的效率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以上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从本质上说公车还是单位所有、单位管理、单位使用、单位处置,公车资源仍是单位配置而不是市场配置,因此传统的公车存在的弊病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由市场配置,可大大提高经济的运行效率,克服计划经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因此,公车集中、统一管理只是公车管理体制改良,不是公车管理体制的改革。

二、公车改革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评价公务用车改革模式优劣、选择和构建最优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标准。笔者认为,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至少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是公务用车改革要有利于规范职务消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的最初动因就是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治理公车腐败。因此,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设计、选择以及实施都必须坚持这一初衷,力求实现这一目标。

二是公务用车改革必须保证正常公务活动用车需要。公务用车改革不能影响党政机关各项工作的开展,应该避免由于车辆不到位而降低工作效率现象的发生。

三是公务用车改革应遵循节约原则。改革要有利于控制车辆支出,同时在公务用车改革模式设计中充分考虑运作的经济性,在车辆购置、使用、处置等环节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改革除了要算“经济账”、“财政账”之外还要算“政治账”,要统筹考虑政治和社会效益,历史地长远地看待改革的成效与影响。

四是公务用车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财政与社会承受力等方面的差异较大,制定制度时不能一概而论,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公务用车改革模式的设计、改革方案的制定、出台,要建立在大量的实地调研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能凭热情、拍脑袋做决策,更不能搞形式主义。例如,有些地区曾提出3年内不许购置公务用车的要求,但是结果却适得其反,3年的禁期一过,出现了集中突击购车的现象。其实车辆的购置、更换应实事求是,如果车辆发生正常报废,更换新车也无可厚非。

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模式创新

公务用车改革最终要实现三个“减少”,即减少财政支出、减少改革成本、减少社会动荡,实现共赢和多赢,这就要求地方政府结合各地情况创新改革思路,优化改革路径。目前,如何克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和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改革模式,是决定车改成败的关键。

篇7

工业用电有三大特点:a.用电量大。目前工业用电量的比重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5%左右;b.比较稳定;c.工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用电量不平衡,如冶炼厂等高能耗企业用电量大、负荷稳定、负荷率高,而机械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用电量相对较少,负荷率较低。工业用户的用电量价格弹性小于1,即当电价降低1%时,用电量的增加不足1%。兴义供电局服务范围内的重点工业用户包括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企业。农村用电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从负荷特性看。农业用电在日内的变化相对较小,但在月、季度和年度内负荷非常不均衡。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三农政策的实施,农村用电总体水平逐年提高,农村家用电器数量的迅猛增长将成为农村电力市场新的消费热点,但传统消费意识局限和滞后的农村电网建设制约将影响农业用电市场的开拓。

电力市场营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常用于分析和研究企业经营状况。可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找出企业优劣势和核心竞争力。电力市场SWOT分析结果如下。a.供电市场增长率高,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较明朗。b.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员工工作热情高、执行力强。自上而下营造了积极创先的良好氛围,电力营销体系初步建立,供需关系进一步改善;城乡电网供电的基础设备进一步增强,一些制约电力需求增长的瓶颈基本被消除。a.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供电负荷的持续增长,部分电网结构不合理性逐步显现,负荷结构不尽合理。存在一城两网问题,供电可靠性降低、供电质量差。b.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企业营销管理、营销体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电力在体制和机制上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框架,机构设置尤其是营销体系建设仍无法适应市场快速变化。

构建基于需求侧管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营销目标

第一产业。目前我国农村的用电水平较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较大。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居民消费升级及新农村建设、农网改造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推进等因素的拉动下,农村电气化水平将面临空前的发展时机,这将直接带动全国能源和电力消费的强劲增长。第二产业。通过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等手段刺激第二产业的电力消费,移峰填谷,并广泛宣传需求侧管理凹],对不同的用户实行个性化服务,实现高效用电、清洁用电、安全用电。根据“十二五”规划,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目标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加强PDSM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PDSM知识的宣传,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PDSM的意识,促进终端用户采用先进、高效的节能技术和其他PDSM措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加强有序用电管理工作,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编制有序用电简报.定期向政府主要领导汇报有序用电情况,推动政府在有序用电中发挥主导作用。要实现把电力企业建设成为国际加工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和现代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基地,使电力企业成为现代化的制造业名城、生态化的绿城,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和谐的区域性开放式、创新型主中心城市的目标,就必须处理好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推进工业生态化。

篇8

条块关系是各级政府同各级业务部门之间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与下级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部门行政”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是与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发挥主导作用状况相适应的。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农业教育的管理采取得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所谓条块分割指的是由于条块关系而形成的地区、系统等体系的划分。其包括权力分割,利益分割两部分。自从2000年农业部不再直接管理农业院校起。中央政府(国务院)的高等农业教育最高行政机构,也发生了变革,由原以农业部为主行业部门管理变为以教育部为主,教育部与农业部共建的格局。实际上是原来的“小条”(行政部门管理)变为了“大条”(大教育)。从而形成了以省级政府为主办学与管理的条块结合的新体制的框架。目前的条块结合,只是在政府内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在管理体制、政府行为、政府职能、方法等内容上作了相应变动。但与高等农业教育各办学主体的关系不大,高等农业教育各办学主体,特别是学历教育这一块(高等农业教育、高职、中等农业学校)虽在办学自上有新改进,但从体上来看,变化不大,基本上还是延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高等农业教育政府管理也由无限政府管理逐步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政府在总结条块分割、条条分割、块块分割等弊端的基础上,实行了条块结合新管理体制,目的是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促使权力、利益分配更加合理。不再单单在管理归属上做文章,而是把自留给学校,使其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办学实体。

2.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办学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面向政府办学”转变为“面向人才市场办学”,从而使高等农业教育各办学主体与政府的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变化不大。虽说,人才供求已不在通过指令性的红头文件,但人才供求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普遍较低。根据国发[1999]26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此《决定》明确指出:教育要确定“国家管理的专业点”,以保证某些特殊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这些专业点继续面向全国招生。在农业部上报原农业部部属院校需保护的专业汇总表中,农口专业如农学、园艺、植保、动物科学、农林经济管理等都在之列,而目前并没有对“国家管理的专业点”中的各类专业采取一些保护政策,而是和其它优势行业优势专业放在一起,共同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由于上述专业属艰苦专业人才,其供求关系单单通过人才市场恐怕不行,还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由此可见,在对其他优势行业教育管理上,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的可作为政府管理的理念,而对高等农业教育管理上,单单以市场为导向作为政府管理的理念是欠缺的。

3、重指挥,轻服务的理念

“重指挥,轻服务”的管理理念形成和存在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一切、管理一切、指挥一切”的行政权限与行政方式。按说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权限与行政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完善而改变,但我国的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的变革并不同步,而是相差很远。改革开放20多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体制基本上没有改变,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农业教育体制。其特征是政府仍把高等农业教育各办学主体作为它的附属机构,凭借自身强有力的权力,来指挥各高等农业教育办学主体。从办学规模、人事管理、招生计划、教学质量、经费等诸方面仍过多的使用行政手段,重指挥与管制,服务意识淡薄。而不是在高等农业教育各办学主体在办学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特别是经费、环境营造等方面,政府应多支持、多扶持。

自从2000年农业部不再直管农业院校后,政府的上述理念已日显弊端,急待更新。政府理念,从抽象的意义上讲,是政府对自身使命的目的、性质和意义等所持有的总的信念,是政府关于自身的规范性的认知模式。它属于政府管理模式中的最高层面——即管理哲学层面。它不但是政府管理模式的核心,而且是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依据和追求。政府理念从深层次上规约着政府的行为方式。其定位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政府管理的绩效和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政府理念先进与否,将对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高等农业教育这样的弱势行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起到现在,高等农业教育政府管理模式的实践,也说明了这一点。政府在对高等农业教育的管理上,政府理念先后起着主导、引导及指导作用,并随着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变迁。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WTO的规则体系都对政府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理念的可塑性较大,一方面要面对国内传统的政府理念:人治,形式主义官本位等;另一方面是来自“WTO”全球认同的政府理念体系的冲击。这里的政府理念体系指的是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公正理念、人性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及自律、合作理念等。在这双重影响下,迫使我国政府理念的转型、创新,并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理念。我国政府应抓住WTO带来的强大外部契机,进一步塑造法治理念、民主理念、公正理念、服务理念、合作理念、效率理念和自律理念等等。在高等农业教育的管理上,政府应在这一政府理念体系的大框架下,结合我国农业、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政府理念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更新。

1、兴教兴农兴国理念

自1949年建国以来,虽我国的历届政府都把农业定位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无农不稳、无工不富”,甚至把它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首位,尤其是本届政府,但实际上认识与行动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最突出的就是“农科教”的经费迟迟未见实质性的增长,其次就是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仍三国鼎立,尚未形成三位一体的体系。

这种认识与行动不一的政府“兴教兴农、兴农兴国”理念,未得到实质性的落实。譬如:在农、工关系方面,到目前为止,从整体上来讲,走的仍是以农补工之路。据统计:1952-1990年,通过税收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1527.8亿元,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8707亿元,通过储蓄从农业获取的资金为1404.8亿元,扣除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1万亿元;在农业学历教育方面,目前我国政府采取的“顶天立地”战略——即“顶天”指的是重点投资少数重点高校争创世界一流;立地即重点投资义务教育。而农业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则夹在中间,无任何优势可言,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费严重不足。

由表1可看出6所直属教育部的农业高校投资之和仅为清华大学的56%。这种状况下我国的“重农”政府理念与我国的农业、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极不相适应,尤其是与农业的国际化趋势不相适应。为此,政府应强化“兴教兴农兴国”理念。把这种政府理念贯穿于政府对农业、高等农业教育的管理中去,并予以实质性的落实,最好贯穿于农业、教育立法及各项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去。真把农业、高等农业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兴教兴农兴国”理念应强化粮食安全意识、广义农业意识,即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的意识及三位一体的意识,即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的体系和公益性教育意识。把农业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把高等农业教育作为重点保护的公益性教育甚至部分认同为“义务教育”来看待。

2、法治理念

法治是一种理念,一种制度,一种实践。在理念层面上,人们常常把法治与自由、平等、公正、秩序、民主等范畴联系在一起。其核心在于国家不仅仅通过法进行统治,而且它本身也为法所支配,即以“法律制约权力”。“法治”是一个与“人治”相对应的概念,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绝对纯粹的法治是不存在的,只是理想而已。我国政府也很注重法治建设,正实践着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法治的要求而言,还是“人治”而不是“法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法治”的程度较低。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体制,其影响可谓根深蒂固,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还是一个“法制”的国家,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相适应的法治理念尚未真正建立,尚处在起步阶段。这与WTO的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尤其在教育领域,其人治色彩依然较浓。在高等农业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目前政府在对高等农业教育的管理上,绝大多数是采用的法制管理,而不是法治治理。譬如: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及毕业生就业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诸多问题上,采用的还是指令性的行为等,基本上属于法制而非法治的管理。到目前为止,高等农业教育还没有专门的法案,来对高等农业教育进行实质性的保护,除《农业法》外,其他都是套用相关的教育法规。而这些相关的教育法规过多考虑的是统一性的问题,对于特殊领域的特殊难题思考的甚少。这样一来,对兼有双重弱质性的高等农业教育来说更多的是弊大于利,从而影响了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国际化。随着经济体制、教育体制转型的不断深入及WTO承诺的履行,对政府法治治理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政府要树立法治理念,也是政府自身发展的需要。要实现政府由法制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化,首先最关键的是建立一个法治政府。所谓法治政府是指整个政府的设立、变更、运作都是合法化,规范化的,包括政府整个行为和个体行为都是合法化和规范化的。在此基础上,实现法制理念向法治理念的转变。法治理念则要求政府在法治的框架下,来法定政府管理的权力,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政府职能以及费、项目审批等。反映在高等农业教育管理上则体现为,政府在制定高等农业教育的行政法规、法律等规范性文件时,一定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去制订。并且管理高等农业教育的行政机构在行使职权时,必须在立法机关的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行使职权,任何行政机构不得在法律之外行使职权。逐步形成依法治理的局面。

3、培育教育中介组织的理念

教育中介组织不是政府机构,不是政府的附属物,也不是学校代言人,更不是政府与学校的一个行政管理层次,而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遵循独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参与学校事物决策和学校管理的社会组织,它作为沟通政府、市场与办学主体(学校)的中介体,拥有一定的公共权力,其权力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的委托、法律的授权和组织自身的章程,并且起着缓解政府、市场与高校矛盾的作用。这一点已被西方发达国家实践所证实,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而在我国,教育中介组织发展比较缓慢,并且不完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主要实行的是计划体制下的集权式高等农业教育管理体制,政府包揽了高等农业教育管理的所有职能,缺少社会的有效参与。本来可由教育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政府也全包了,未能将部分管不了或不该管的职能分解出来(转移、平移、下移下级或平级职能部门或委托授权给教育中介组织),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

篇9

关键词:电信企业;项目;投资;融资;问题;建议

电信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发展最迅速的产业之一,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十七大以后国家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再次重组,产生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三家全业务电信运营企业,国内国际资本的共同控股以及各项电信新技术特别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准入与发展,减小了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技术壁垒,资本成为决定电信运营企业竞争优劣的根本,投资、融资能力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量的关键力量。

但我国的主体电信企业都是国有或由国家拥有绝对控股权,政府部门除在政策上引导企业投资以外,还可以通过行政手段进行干预,这比较典型地表现在电信企业的整台和普遍服务上。对电信企业而言,其独立性只是相对的,而独立性却是我们进行项目投资可行性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在普遍服务的政策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普遍服务政策,承担普遍服务的企业还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不承担普遍服务的企业也没有相应的偿付代价。这些因素也给电信企业项目投资经济分析的科学性,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电信企业可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授沟通,报企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对国外电信企业发展史的研究,分析企业在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具体特征,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减轻或消除宏观政策面的不利影响,相对提高项目经济可行性研究的水平。

一、项目投资的问题和建议

近几年来,各电信企业对项目投资的经济可行性研究都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下面就相关的几个问腰作一些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关于决策程序

目前对于电信项目的投资决策,各电信企业的具体操作程序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是由决策层从企业发展战略上进行总体把握,对网络容量和用户发展作出整体要求,网络运维部门根据网络维护的需要、市场部门根据市场的预期提出需求,经计划财务部门平衡后安排具体的项目,在项目立项前未进行全面深人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为解决决策程序不够严谨的问题,电信企业应树立市场经济观念,规范项目决策程序,改变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忽视企业效益、盲目决策的做法。企业应成立由技术、市场、财务等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在准确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和市场预潮的前提下,对所有投资项目都必须事先进行经弈可行性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技术方案,分别做出分析。评价各方案的优劣,比较其风险和效益,供决策层选择

(二)关于市场研究

市场的前瞻性研究,是对用户量和用户有效需求的产生时间进行判断的基础,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多少,是否存在替代品,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有多大,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发展方向,影响经济分折中对产品计算期、用户规横和产品价格趋势等的判断。而我国电信业长期处于垄断经营的状态,对飞速发展的电信技术和变化莫铡的市场环境缺乏研究和把握,导致有些项目盲目投资上马,效益低下。随着我国电信市场朝着更加公平有效的竞争格局的发展,加强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刻不容缓。近年来主体电信企业都非常重视对市场的研究,但对脱胎于国有企业的电信企业而言,仍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这一方面所要傲的就是继续重视市场;加强研究力量;另一方面须考虑如何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等。

(三)关于理论支持

电信企业的特点之一是,初始投资巨大,规横经薪明显。有些前期投资可长期地为后续业务(包括投资时并不清楚的业务)服务,如传辅的光缆;而后面的投资也可能提高前期投资的生产效率,如网管系统,或是后续项目给自己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可降低已投产项目的运营成本,如在原有机房内增摆新的交换设备;还有一些投资本身并投有直接收益,只是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如备用路由的建设等等。所有这些都表明,电信行业的投资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加上电信企业本身还有一些独有的限制性,如客户资源、号码资源、无线频谱资源的稀缺性,对项目投资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何从经济上量化和评价这些影响,目前的投资理论还缺少这方面的研究,需要做一些探索。

电信企业可通过与有关研究机构的合作,进行电信投资理论的探讨。理论研究仅靠电信企业自己来做是不够的,也超出了企业的能力范围;况且电信企业的情况虽有其独特之处,但与供电、自来水等行业的投资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需要由专门的机构来深入研究。

二、项目融资的问题和建议

(一)不断提高内部融资能力

电信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电信项目面临着庞大的资金需求,如果过度依赖外源融资,必然要以项目经营成本和风险的不断提高为代价。而内源融资的原始性和自主性能够减少项目对外界的依赖,降低外部环境对项目经营的影响。内部融资的优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内部融资可以避免筹资费用,能够极大的降低项目运营成本:二是内部融资不涉及资产的取得,无需缴纳税款,可以使股东获得免税利益;三是内源融资不受太多政府方面的限制,从操作难易程度上看,留存收益属于项目和企业的自我积累,项目和企业对其使用有绝对的控制权,是操作难度最小的一种融资方式;四是内部融资属于项目的权益性融资。没有固定的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能够有效降低项目的经营风险。五是可以增强项目的偿债能力,增强投资者信心,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正因如此内源融资对项目的资本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低成本和抗风险的特点,是电信项目融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尽快改变外部融资重股轻债现象

发达国家的电信项目在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时,倾向于优先使用债务融资方式,负债率普遍较高。在资产负债率不是过高的情况下,提高债务融资的比例带来的财务杠杆效应,能够增加股权资本收益率,符合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原则。

三大电信运营企业陆续上市,在资产负债率不高的情况下,均表现出对股权融资的极度偏好。大量的股权资本使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较低,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财务风险。然而,由于企业股权结构本身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而导致治理结构的失衡、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同时,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由于股票供不应求,上市公司在通过送配股或增发新股等股权融资方式向股民圈钱后,却没有给股民以丰厚的股利回报,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受到巨大打击。由于上市电信运营企业感到可以很轻松地融资,股本扩张对上市电信运营企业经营者也不构成额外的压力,因此上市电信运营企业募股资金都没有好好利用,资本使用效率不高。

(三)尽快加大债券发行规模

债券融资具有规模大、期限灵活的优点,银行贷款在规模和期限上存在不足,因此在发达国家,债券融资是电信项目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美国电信项目债券融资的规模已经超过了银行贷款,但是在我国,银行贷款仍然占电信项目债务融资的大部分比例。国内电信项目负债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股权融资比例过高。在发达国家,债券融资是电信项目长期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但是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主要通过发行股票来筹集长期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获取中短期资金,债券融资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除了对债券融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之外,我国电信项目债券发行规模不足的部分原因是国内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太小,无法满足电信项目庞大的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信运营企业可以考虑在海外债券市场发行债券,美国、英国和我国香港的债券市场非常发达,而且目前的利率水平低于国内市场。

(四)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未来三至五年内,电信市场基于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格局最终必然会演进为大规模、多元化资本运作与新业务快速发展相融合的竞争格局。各电信运营企业还应积极探索其他的融资方式,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方向,选择更适宜的融资策略。如风险投资;发展BOT项目融资模式;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等。可以断言,谁掌握了融资宝典,谁将会在今后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10

关键词:运输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

Abstract: at present, along with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erfect, has formed the highway, railway, water transport, aviation and pipe fiv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primarily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the mode of transportation of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discussed.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Mode of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U1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为主的综合运输体系。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各自特性,只有在各自的适用环境下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当然,这种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是基于其在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能够充分地保证该种运输方式优势发挥的基础上才能得以体现。这种界定方法只适用于计划经济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下,面对复杂多变的运输形势以及多层次、多样化的运输需求,静态技术经济特性暴露出其不足的地方,为了能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不能只是站在各种运输方式自身的角度,要站在整个运输方式的角度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进行审视更具有现实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性、时效性、方便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五个角度对每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和分析。

1.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

1.1公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公路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公路运输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比较高,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公路运输不但可以进行直达运输,也能为铁路、航空和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货物。第二、公路建设投资省,资金回收期短。第三、送达速度快。第四、公路运输的运输工具和一些基础设施的技术改造较容易。

1.2 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铁路运输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运输量大。铁路运输的运量远远大于公路和航空运输,它适合运输大宗货物,是一种通用的运输方式,既可以运货也可以运客。第二、运输速度快,时效性比较强,客货到达的准确性较高。第三、可靠性强。由于铁路运输受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所以具有较强的可靠性。第四、对环境的污染小。我国铁路多数以电力作为动力源,排放的有害气体较少,对环境污染少。第五、铁路运输运营成本较低。铁路运输一般都是长距离、大运量运输,且铁路运输成本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的比例较大,所以铁路运输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

1.3 水路运输方式的优势

水路运输具有以下的技术经济特性:第一、运输量大。第二、运营成本低。由于运输船舶的运输量大,运输的里程较远,多数利用天然的运输航道,运输费用较低,所以水运的单位运输成本较低。第三、水运建设投资少。由于水运运输大多利用的是天然的航道,所以建设投资较省。

1.4 航空运输方式的优势

航空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是速度最快的一种运输方式。第二、机动性和通达性都比较好。航空运输不受地形的限制,只要相关基础设施能得到保障,就可以开辟运输航线。第三、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空运输的事故率越来越低,提供运输服务基础设施的舒适性也越来好。第四、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投资回收率比较高。

1.5管道运输方式的优势

管道运输的运输对象比较单一,适合运送一些如气体、液体等流体状的运输产品,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管道运输有它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第一、连续性强,通达性好。第二、所占用的土地资源较少。管道埋于地下,对土地的占用较少。第三、运输量大。第四、能耗小,运输成本低。第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管道埋于地下,如果不发生管道泄漏,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各种运输方式的劣势

每种运输方式并不是在任何运输环境和运输条件下都是适用的,这源于其本身技术经济特性的局限性。下面就将几种运输方式的劣势加以比较:铁路运输的缺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较大,金属的消耗量也大。水路运输的速度比较慢,从而导致货物的在途时间较长。公路运输与铁路和水运相比,他的缺点主要是能耗和单位运输成本较高,一般不适用于大宗、长距离货物的运输。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在交通事故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航空是运行速度最快的运输方式。但是飞机的造价非常高,能耗量很大,相对运输能力小,对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且在运输的过程中受气候条件的限制比较大。管道运输主要适合运送一些气体或是流体状的物品,是一种专用的运输方式运,运送对象比较单一,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金属的消耗量也大。

3.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动态技术经济特性

对每种运输方式静态经济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是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只是站在每种运输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转变,运输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运输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下以静态技术经济特性为理论基点进行综合运输布局规划存有问题。在特定的运输环境下,飞机不一定最快,水运也不一定最慢。曾在书中看过一个关于百米赛的问题:“赛程为100米,参赛的选手分别为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还有骑马的以及一个徒步运动员,试问哪一个最先通过终点?”答案是运动员。因为在赛程只限制在100米的条件下,运动员起跑的反应时间最短,加速度是最大的,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终点。所以说在该种条件下,最快的并非为小汽车,而是运动员。因此,只有站在整个运输方式的角度去界定每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应用动态的模式才能在运输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

4.总结

现有理论中基本上都对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不同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比较分析,我们对每种运输方式的优劣势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但现实中,会发现现有理论对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的界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在计划经济环境下提出的静态技术经济特性不能完全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动态的模式,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去界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性更能适应当今运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剑华主编.运输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孙启鹏主编.综合运输理论与方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