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培养方向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技术学培养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技术学培养方向

篇1

论文关键词:数学分析,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师范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在大力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今天,师范院校的教学应站在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人才的高度上来改进教学,用现代教学观指导教学。对于数学专业而言,要提高本专业的综合素质,必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即数学素质。数学素质主要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它既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从现实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的直觉,形成数学概念的抽象,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构造数学模型的实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数学分析》是师范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其内容丰富,教学垮时长数学方法,对学生影响深远。《数学分析》不仅是学习某些后续课程的基础,而且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求切线方程、求极值、判断函数增减性、证明不等式、求弧长等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它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可以说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1、现状:

师范教育历经百年,其教育体制和模式有当时的合理性和历史贡献,但也应看清它的时代局限。

1.1教材内容几乎是纯理论叙述,教师在授课时过分注重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应用,与社会实际联系不明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1.2教材内容普遍只见定义、定理、推导、证明,而对思想方法则很少提及,教师在数学分析的教学中只重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运算能力的培养,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

1.3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大多以封闭模式为主,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照本宣科,学生提不起兴趣。

这些缺陷不利于师范生形成宽厚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职业技能和优秀的综合素质,制约师范生职后的发展。

2.数学思想

2.1极限的思想

极限思想是数学分析的精髓,是用来衡量和的接近程度的,愈小,表示接近得愈好,它除限于正数外,不受任何限制论文服务。尽管有它的任意性,但当一经给出,就应暂时看作固定不变的,即又有确定性,给定以后,便可根据它来确定。正是极限概念中扮演主要角色的的二重性,即的任意性和确定性数学方法,深刻地反映了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有机地将有限和无限、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结合起来。而数学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些基本概念几乎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所以极限的正确理解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分析这门课程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极限”这条主线,以现实具体的问题为背景(如刘徽割圆术),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介绍极限,一方面使学生对“极限”的定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极限概念的来龙去脉,从而感受极限的思想。

2.2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就是充分利用形的直观性和数的规范性,通过数与形的联系转化来研究数学对象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设函数在区间上连续,证明:

若是奇函数,则

若是偶函数,则

分析:如果按课本那样直接去证明,学生知道了这个等式可用换元法来推导,但是理解起来似乎不那么容易。如果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分析,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

篇2

[关键词]平台 模块 人才培养 教育技术专业

[作者简介]曹育红(1967-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化、知识工程。(广东 广州 51066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东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信息技术类卓越工程师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WYM_008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12-03

一、当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呼唤“平台+模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al and Technology,AECT)发表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简称“AECT94定义”),即“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004年AECT对教育技术定义作了进一步修订,即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利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与改进绩效的研究和实践。针对上述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各高校纷纷制定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纵观各高校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宏观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微观上,从专业能力素质出发,以培养理论和技术并重的教育技术创新型人才为教育技术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其中,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教学系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境和资源的利用、教学思路和流程的设计等;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掌握各类教育信息获取、存储、传播、表达等信息处理技术,强化信息处理能力的训练;教学媒体开发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掌握教学过程中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评价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的能力。

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因此有必要研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是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而采取的培养方式,目前国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课程体系存在知识系统性强但知识互相渗透性差、知识的专业化和深度性强但知识面相对狭窄、理论知识和传统知识多但实践环节相对缺乏等问题,在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方面缺乏重视和投入。“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大类的基础上,设置“平台+模块”结构的课程体系,实施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教育技术学科特点,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培养模式的个性化,有利于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和核心内容,因此,构建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以通识教育为平台基础,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共性的必修基础课程;以专业教育为辅助模块,即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与专业发展方向相关的课程组块的集合。教学技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采用“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教育技术人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根据教育技术学科特征建构科学的基础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根据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专门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保证教育技术人才达到“专”“尖”的水平,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以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2.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实现共性发展培养目标的同时,充分考虑学生潜能、秉性、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根据专业发展方向趋势、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社会需要设置柔性专业方向模块,通过自由、自主地选择专业模块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多元化人才分流培养,实现知识的高度细化,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满足社会对各类教育人才的需求。

3.有助于实施素质与创新教育。为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平台除提供涉及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课程外,还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设置思想道德素质类公共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模块除提供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外,还设置创新类辅修课程,在保障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基础上,使学生个性的发展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创新性,突显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

二、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构成、课程比例进行组织建设,集中反映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最终以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检验标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通识教育平台,由专业方向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构成专业教育模块。

(一)平台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平台设置依据学生的共性发展和学科特征要求,以必修课程的形式体现学科和专业的基础教育和共性教育,强调知识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和全面性,满足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层次要求。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是实现教育技术人才的基本预设目标的基础保障。公共基础平台提供的课程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素质要求,是保证教育技术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提高学生身体与心理素质的课程,如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就业指导等;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而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如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平台提供教育技术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课程,是为不同教育技术专业方向学生提供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科门类中各专业方向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的必修课程,为各专业方向的相通和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教师口语技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等;学科主干课程,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摄影技术、视觉传达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等。

(二)模块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结构体系中的模块由专业核心技术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是根据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行业分工变化而设置的,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拓宽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口径,与社会需求衔接。学生在修完平台课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模块课程,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限选课程的方向性、灵活性和典型性,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突出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性、整合性、创造性和可操作性。

专业核心技术模块由多个相互独立、知识融合的专业方向限选模块组成,体现教育技术专业特色和创新,包括专业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学术科研项目、实习实验、研究论文、毕业设计等体现专业方向特色的课程,如教学系统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站设计与开发、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计算机动画原理与应用、电视摄像、电视编辑、教育技术项目实践等。针对教育技术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教育和教育软件工程,开设数字音频创作、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三维动画设计与创作、影视后期包装等课程,支撑数字教育媒体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开设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与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等课程,支撑教育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

专业拓展模块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要求设置任意选修课程群,如电视广告创作、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手机媒体开发。中小型网络集成与维护、可视化程序设计、Flash高级交互编程技术、WEB编程、人工智能初步、流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站编辑与营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DV创作、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教育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法、教育技术新发展讲座、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等。专业拓展模块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综合性和学科交融性,有效增强教育技术专业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市场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过程是不断探索、发展、认识和完善的过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的存在,发挥“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优化整合的具体实施方案,有效进行平台课程的分类与模块课程的组建,规范培养方案编制的操作程序,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与完善人格化的个体知识。“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下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在按学科类别基础上,实施“2+2”分段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公共基础平台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学习专业核心技术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课程,实现专业和专业方向的二次分流。

(一)平台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平台建设以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时间周数安排活动,以表格的形式体现课程设置、学时和学分安排。

(二)模块设置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模块设置建设以表格的形式安排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块课程的教学进度,体现其与课程对应的学时和学分的具体要求。

(三)大力开发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专才教育的拓展,其课程设置的质量和数量是“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要理顺限选课程与任意选修课程的关系,遵循课时短、内容新、难度适宜的原则开发设置合理的选修课程结构,使选修课程内容兼顾理论与实践,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既强调教育技术学科专业教学,又注重学生个人专业特长和能力的培养。任意选修课程采用网上公选的方式进行;限选课程只允许学生选一个方向模块,其他方向模块可以作为任意选修课程由学生自由选择。影响选修课程开发的制约因素很多,如课程结构体系不健全、选修课比例偏低、教师教学水平限制、教学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因此学校要增加财力和物力的投入,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依托校内教师层面进行选修课程的开发需要从课程和教师两个方面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对于课程,既要建立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来鼓励开设新的课程,又要建立相应的审核机制来保障课程的质量;对于教师,既要鼓励教师开发自身潜能,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不断吸收最新和最前沿的专业信息,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教学科研专业实践的结合。外聘教师是开发选修课程的宝贵资源,既可以解决师资问题,又可以弥补学科不足。要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将教育技术的前沿科技带入选修课程。外聘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校内教师开设课程的补充也要严格把关,贴近社会、对学生就业有帮助。

(四)实施自主选教

实施自主选教对学生来说能提高其学习自主性,对教师来说能起到督促作用,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调动教学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对于平台课程可以全面推行自主选教,对于模块课程可以部分实施自主选教,在安排课程时尽量把自主选教的课程放在同一时间,采用一课多师的方式允许学生试听1~2周,学生试听结束,确定所选课程后,就必须按教学要求完成该课程的全部学习过程。

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对教育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积极探索,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加以完善,在思想观念上,将教育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全面推进,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落实,把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作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赵复查.地方高校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07(3).

[2]俞德鹏.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7(6).

篇3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这些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学科的良性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在五个方面下工夫:明确学科方向;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加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据统计,目前全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累计达到220个,教育技术硕士点达到78个,另外还有8个博士点和4个博士后流动站尹河南省现有河南大学等10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口,除河南大学为省部共建高校外,其余9所院校均为省属地方性院校。地方性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究竟该如何发展?是以重点大学为跟踪导向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还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按照现有重点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来设置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是需要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不可否认,重点院校具有“排头兵”和“风向标”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已经出现了办学方向不明、学科定位不准、毕业生就业困难、教材设置混乱、专业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势必影响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促进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科学发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教育技术本科专业人才进行了一些思考,并对专业改革作了一些实践探索,最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以期为地方高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现状

    1.培养目标方面

    笔者在对我省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主要是通过查阅学校网站和从学生假期实习作业中获取的资料)后发现,这些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规格方面大同小异。如某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高级计算机操作能力、课件制作能力、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能力和校园网络综合管理能力,能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看似宏伟,实则定位不清。目前学生和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普遍看法是:学生所学的知识多而不精,缺乏专业特色。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往往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电子技术方面的水平不如物理专业的学生,教育研究和教学设计方面的水平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方面的水平不如影视专业和新闻专业的学生。这些不足很容易使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失去竞争能力,造成就业难。

    2课程方面

    (1)内容过杂,重复现象严重

    由于对教育技术学定位理解不同,各高校的课程体系也不尽相同。调查发现,我省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涉及理学、工学、新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课程门数多、内容交叉重复是这一专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实际中则是专业课程讲授缺乏深度,浅尝辄止,造成学生“广而不精”,即什么都知道一些却什么都不精通。

    (2)理论与实际相脱节

    教育技术学专业许多核心课程都有很强的应用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无法体现这一特点。主干核心课程的学习停留在课堂教学上,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理论层次的教学过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虽然讲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但只处于让学生识记或领会的层面,没有达到教会学生应用的水平。而书面作业设计的成果也大多只是闭门造车,无从检验效果。如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本来是作为连接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学科”,却因有限的课时而限制了实践教学内容,结果这门课最终成了“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3)教材理论性过强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以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的主干课程教材为例,这套教材学术性极强,但思辨性也极强,笔者认为更适合作研究生教材。因为本科生还未掌握相关媒体技术的知识以及运用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经验,让他们进行枯燥的学术探讨,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对教材内容“消化不良”。

    3.就业方面

    为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笔者借助网络进行了大量调查,并通过课下、假期实习等方式对在校的和已毕业的2006届学生共计3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在对数据进行记录、挑选和整理的基础上,笔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得出结论。从对在校生的调查中可以发现,90%以上的学生都在戈就业发愁。虽然部分学生从大一就开始考虑就业问题,但比于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更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系纺的掌握,以致大学四年碌碌无为。调查发现,毕业生就业方式大致分为三类:统考、应聘及其他。通过对调查数据进摘处理发现,70%的毕业生是通过地方统考的方式来实现勃业的,通过人才市场应聘就业的则相对较少,还不到总数跳30%。这种就业的格局从根本上限制了教育技术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师资方面

      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师大都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对本专业信心不足,并直接反映在教学和科研上。笔者作为专业负责人曾经与教师探讨过专业发展问题,教师大都对专业发展的担忧和迷茫,对专业研究不感兴趣,在教学和科研中缺乏创造性。另外,由于教育技术学是交叉学科,有关领导误认为各个学科的教师都可以教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其中有些教师本身就缺乏教育学知识积淀,更不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特性,教学中拿起课本就讲课,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整体把握课程,而是孤立地看待这门课。殊不知,教育技术学是很具系统性的,这个专业开设的每一门课都需要围绕着专业核心来统筹讲授,这个核心就是媒体和系统。

    二、思考与建议

    1明确学科方向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理依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跟踪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基础上,也就是以学科知识体系来规范专业建设,建设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作为教育学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层次的方法论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与信息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所谓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其次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主要有系统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三大理论作支撑,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因此必然属于教育科学,是具有自然科学属性的社会科学。

   2确定恰当的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前沿学科,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因此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制订出完备的培养计划。地方性院校不同于重点院校,因此要扬长避短,人才培养要为地方服务,这就要求专业培养目标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地方性院校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主要是媒体技术能力,这是本科学生的核心能力。因此,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遵循“技术先行”的原则,即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技术,地方性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培养的是熟谙教育规律又精通各种技术并能够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人才。

    3.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

    调查发现,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在从事教学工作,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it业从事教育软件及数字媒体开发等工作。商丘师范学院结合就业现状并综合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安排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分为三个方向:信息技术教育方向(25学分)、教育软件工程方向(23学分)和数字媒体技术方向(14学分),并据此制订了新的课程计划,在大三对学生实行分方向培养。

    新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践课程和假期实习三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加大实验、实践课时。调整选修课课时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即增加人文经典课的开设,如增加《中国古典文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有所不为”即适当压缩纯理科课程的课时。对于教材使用问题,商丘师范学院主要是在教学中把重复的内容删去,博采众长。

    4.拓展学生素质,以适应社会需要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是技术工匠,而是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注重构建素质拓展体系。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还应包括有利于学生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开展校内素质拓展训练。例如:与科研工作相结合,通过让学生主持或参与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科研能力;通过参与多媒体制作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篇4

【关键词】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039―04

教育技术的发展重在人才队伍的建设,而人才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相应的标准和制度体系。目前,美国一些有影响的教育技术协会如AECT、ISTE都在这个领域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开发教育技术专业标准。AECT在《美国教育技术专业认证未来的标准(2001)》中了两套标准:教育技术人员培养项目初级认证标准和教育技术人员培养项目高级认证标准。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开发的“国家教育技术能力标准(NETS)”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ISTE 开发了“教育计算与技术标准(Educational 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Standards)”,标准针对教育技术三种不同的岗位了两个标准文件: 一个是面向技术支持人员初级认证(TF)和面向技术领导的高级认证(TL),另一个是面向中等计算机科学教育教师的初级认证(CS)。美国教育技术界在专业标准制定的同时,也对人才认证标准进行了探索,为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与开发做出了贡献。

国内关于建立教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研究在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出现,但是相关领域或者相似领域,如教师信息技能等都有研究者涉猎,也有研究者对国外教育技术专业认证进行了研究。本文旨在探讨建立我国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并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如上图1所示。

一 什么是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对从事相关职业或者活动的人员进行资格(能力)认定的一种制度。一般是由权威的组织机构按照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水平或者任职资格条件,对从事或者准备从事该职业活动的人进行一定的评价或者鉴定,并为合格者发放职业资格认证证书,证书持有人具备在相应的领域进行相关职业活动的能力,它一般得到国家、企业、行业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的认可,是这些组织招聘人员的重要依据。目前,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普遍认可的一种人才水平评价机制。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就是以一定的教育技术标准对从事教育技术职业或者相关活动的人员进行资格(能力水平)认定的一种制度体系。

二 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

引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可以促进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以及专业建设的规范性发展。目前教育技术领域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比如一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以及大专的教育技术专业,这是我国教育技术诞生以来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式,随着人们对教育技术认识的深化以及社会需求的增加,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激增。虽然目前关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规范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学界对于教育技术学科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课程结构以及能力层次也已有了认识,但是对于偏向于应用学科的教育技术来说,缺乏具体的职业体系,或者说,在社会上没有形成专业的社会认可的职业结构(社会没有认可教育技术专业相关职业),使得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无的放矢”,更不要谈规范性了。因此,找到这个“的”让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之“矢”能够“英雄有用武之地”是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规范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建立一套教育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通过社会公认的专业的认证制度可以促进教育技术职业体系的形成,使得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可以进一步促进该领域的规范性建设。

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可以最大限度的使用社会上的资源,在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培养人才(相关人员只要通过相关权威部门的认证),而不必拘泥于学校,也不像学校那样需要固定的师资投入,这样就能够避免过多的教育培训资源的投入,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积极的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比如社会急需某种教育技术方面的人才,就可以设置某个方向的资格认证,让社会为培养人才提供资源与环境,而不是去开展固定的教育机构去实现人才的培养,如果某种职业被淘汰,就可以直接撤销该方面的人才认证,而不需做其它的后期工作。这样做,灵活性与规范性就可以兼得,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优势。要取得相应的认证,必须具有相应领域的特定知识与技能,该领域的人员必须在熟悉足够的专业知识前提下,具有与职业级别相适应的实践能力,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技术领域开展认证制度的一个初衷。

目前,在教育技术领域从事相关活动的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教育技术相关学科背景的,这类人员分布于和教育技术相关的所有领域;另一类人员是非教育技术背景的, 这两类人员从事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或者两者的结合。教育技术领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实践应用领域的人才队伍。随着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教育技术的产业规模日益扩大,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投入其中,很多从业人员被吸引到这个领域,对于那些不具备教育技术背景的人,特别是进入实践领域而又不具备相应背景的人,如何进行有效的能力评定,是教育技术发展面临的一个问题。职业资格认证的引入,是对领域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的有效措施,这样做既可以有力的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又能积极的吸引其他领域的人才的进入,充实教育技术人才的队伍。

三 谁来进行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

组织机构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执行方,是认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成功的职业认证制度都需要有一个权威与规范的组织机构。建立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必须先从组织机构的建设着手,以下是认证制度机构的组成图:

上图需要说明的是:政府机构的认可是认证制度权威性与严肃性的保证,学术机构主导可以保证认证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公平性,行业协会的支持与企业公司的承认可以使得认证制度具有行业适应性、实用性与可行性(但是国内该领域尚没有具有相应知名度与影响力的企业公司),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与企业公司协助学术机构主导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委员会,证书机构、评估机构乃至培训机构在认证委员会的领导或者指导下工作。证书机构与评估机构是认证制度的两大核心,应该注重规范性建设,而培训机构更显得灵活一些,可以在委员会的指导或帮助下,由社会力量来市场化的运作。

四 怎样进行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

证书体系是认证制度的关键,进行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首先必须设计不同层次的证书类型,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面向广大教育技术从业人员,通过不同认证考核等级的人员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证证书,根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五大方向(包括教育技术理论研究、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以及远程教育五个方面)和教育技术的不同领域应用,我们设计了以下的认证证书体系: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领域中进行职业资格认证不符合职业认证的特点,规范性的要求会阻碍学术自由的发展,也会阻碍教育技术研究的创新与突破,因此我们不在第一个研究方向强行要求进行资格认证(当然也不排除研究领域的人员获得相应认证的可能性),以保证教育技术研究的活力与发展,其余教育技术专业发展四大方向,本文设计了教学、设计、工程与培训四个方向与其对应,培训的引入代替了远程教育是因为远程教育是教育技术的重要实践领域,其包括了前面三个专业方向,而培训则比较特殊,详见表1。

虽然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面向广大教育技术从业人员的,但是不同的认证层次需要不同的认证条件,这样也就对需要认证的人员做出了初步的规定和限制,这样既有利于保证人才队伍的质量,又避免了过多的报考人员带来的麻烦。

获得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条件是保证相关人员的能力确实能达到相关要求,这个过程不像评估(考试)过程那样已经进入整个认证过程,而是在认证之初,就对要求可行认证的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核,只有通过审核的人员才能获得进一步认证的资格,也就是获得准考证或者相关证件,这就多了一个环节来增加认证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表2的设计提供了两种可能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渠道,一种是连续性的,从低级的认证开始,通过连续向上的认证直到最高级,这种方式不受学历的影响,只要具备一定的从业时间。而另一种渠道则是根据应考者的学历与从业时间直接进行某个等级的认证。这样认证制度就显得很灵活,既依托于学历,而又不局限于学历,既依托于从业经验,而又不局限于从业经验,使得社会人员与各种层次毕业生具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保证了认证的质量与效率。另外,培训课程可以在社会上经过认证委员会认可的培训机构中开设,认证委员会要定期检查培训机构的课程情况,以保证培训的有效性与时宜性。学历、从业经验与培训课程三者共同保证了被认证人员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达到特定的要求。

其次,要根据教育技术标准和不同证书等级进行能力考核标准(水平)设计。AECT在《美国教育技术专业认证未来的标准(2001)》中提出了初级和高级两种级别的认证计划,以及ISTE 开发了教育计算与技术标准,这些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认证标准需要国内更多地研究,借鉴符合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相关部分。此外,教育培训师职业标准应该注重借鉴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培训师:试行》规定了企业培训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若干细则,另外,剑桥大学国际考试委员会商务认证制度中的国际培训师也可供借鉴,教育培训师标准制定应该注重参考这些标准。在教学方向,参考信息技术类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在设计方向,参考广告设计师标准;在工程方向,参考软件工程师等。能力设计要根据“人尽其才”的原则,在低层次的认证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其他方面要求稍微降低一些,而在高层次的认证上,则注重综合能力、系统协调能力与创新能力,而操作性强的能力就要降低一些。而且对于能力评价标准来说,其具体的操作标准,需要根据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市场需求以及学术研究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能力评价标准的设计越细致,越需要具体的实践基础,也更容易实施。

制定了一定的能力评价标准,就要按照特定的评估考核方式来实施。一般的认证制度的评估方式都采用考试的方式,这样做便于操作,在制定一定的评估标准后,把标准具体化到考试过程中,但是如何测评操作性以及应用性强的能力,一直是考试评估方式所面临的问题,现代的考试认证制度都会倾向于把具体的操作性问题直接书面化的体现在考生面前,试图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让考生“身临其境”,以检测考生的应用与操作水平。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也宜采用考试的方式,这会使得考试更容易为社会从业人员接受,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把人员评估标准具体到考试过程中,让考试能真正的反映参考者的能力水平,开发更加具有实用性的评估方式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该把握两个重要的标度:通过率与优秀率,应该通过对参加考试人员的总体素质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及时地调整,以保证被认证人员既能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又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考试型认证方式的过程一般如下: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认证证书要加强管理。证书生命周期是证书管理的主要方式。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证书管理是对证书生命周期的保证,在发放证书之后,应该注重证书有效性,及时吊销违规证书与过期证书;应该确定一定的证书有效期,对满足条件的证书应该及时续约,做好登记维护工作,超过有效期以及未及时登记证书应该及时过期。证书生命周期是认证结果的时间体现,证书管理的及时与有效是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推行的重要保证。

五 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设过程中的指导原则

建设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 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规范性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重要特点之一,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该注重规范性建设,组织机构、认证条件、认证过程、评估标准以及证书管理等能够标准化的部分都应与国际标准(ISO9001)接轨,体现认证的规范性与权威性,而评估方式、培训过程以及其他可以灵活操作的部分应该尽量的表现出多样性,提供多种可以选择的途径,并且应该更多的让社会参与其中,以保证认证的实用性与适应性。规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是保证认证制度权威性与实用性的重要前提。

2 学术性与行政性的统一。学术机构主导的认证制度是为了保证认证的公平性与进步性,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可以保证认证符合一定的学术规范与行业规范,前沿研究可以保证认证与高端领域接轨,及时的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但是,认证机构作为一个规范性与权威性的社会机构,尤其是国家机关对其的许可,使其不可避免的具有半官方的性质,如何使得两者能够统一,既保证认证机构的权威性,又能使其具备学术性的特点,是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必须重视的问题。

3 市场化与规划性的统一。我们一直强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反映了社会的需要,是市场化人才需求的体现,而且作为认证制度组成部分的培训体系也是市场化的运作来利用社会上的有用资源,但是作为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该考虑社会的人才需求,根据具体的人才能力需求与数量需求去有规划的认证,是保证人才市场平衡的重要前提,因此,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应该考虑其市场化与规划性的统一,保证其认证的人员能在有计划的前提下满足市场的需要。

4 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对实践的要求使得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实用性得到保证,在教育技术实践领域的实践工作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要求之一,这样使得通过认证的人员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然而具备实践能力只是认证要求之一,一个很好的专业领域的人员对于领域理论知识的把握也应该足够的好,因此,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应该注意专业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统一,保证通过认证人员的知识技能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教育技术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复杂的,它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公司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公众的认同;不仅需要解决很多面临的问题,还需要对即将发生的问题做出预测;不仅需要很好的规划,系统的实施,而且需要及时的自我评价并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刘广,徐福荫.美国专业认证体制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认证[J].电化教育研究,2007,(7):86-90.

[2]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5,(1):5-11.

篇5

关键词:教育技术;课程设置;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专业似乎已渐变为一个热门专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开设该专业的师范、理工、综合等各类学校多达二百多所,保守地估算,全国教育技术专业每年毕业本科生可达一万多人,如果按每校配备1~2名信息技术教师来预期,这个数据并不多,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有条件的学校其信息技术教师职位和教辅岗位已经趋于饱和;各级电教馆近年因业务转型及编制问题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旺;我国的教育软件产业尚没有形成规模,产业级次也比较低,吸纳人才的容量有限。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势必要向相近的就业市场转移,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需求。但是,目前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现实需要不相符合,既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又使得毕业生缺乏适用的综合性技能而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

针对教育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专业核心能力、媒体技术类课程设置及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与建议。

2教育技术学的社会需求和专业核心能力

在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关心最多、询问最多的不是专业问题,而是这个专业到底要教会他们什么,毕业以后到底能从事哪些职业,到哪里去就业?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多数学生,使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规划和职

业生涯设计,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是普遍存在的消极、茫然情绪,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学生切身利益和前途,也关乎这个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面临着怎样的社会需求?满足这些需求又需要学生具备哪些专业核心能力呢?

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第二次接受原国家教委师范司的委托,对教育技术专业人员能力素质的社会需求进行了调研。按学科具备的能力体系和能力因素的累积比贡献分别为:教学系统设计能力(20.214%);教学媒体应用与评价能力(5.596%);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4.958%);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4.560%);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3.93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3.516%)六项。以上数据显示:教学系统设计一直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安身立命的核心能力,那么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十年长足发展后,社会对教育技术人员的能力需求是否有所变化?在上述需求判断指导下培养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后,是否能顺利融入工作环境?是否具备了胜任相关工作能力和素质呢?

2006年,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做了一项有关“教育技术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研,结果表明,毕业生有四个方面能力存在不足:①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实践开发能力不强;②科研能力未得到充分的重视;③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④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普遍不高。虽然该项调查的样本范围是局部的,但是,笔者认为它也能够部分印证目前教育技术学专业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的状况。

从我校03级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3的毕业生进入各类学校,从事与教学相关的工作,其余2/3在与教育关联的信息技术行业、传媒行业就职,少数学生从事与教育无关的行业。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调查,并仔细分析这些吸纳教育技术人才的行业需求,就会发现:

(1) 各级学校中教学系统设计可以由教育技术人员、学科教师共同完成,也可以由学科教师单独完成。

经过十多年信息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普及教育,我国师范教育中,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和基本技能已经成了对学科教师基本的能力要求,教学系统设计的专业能力不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独门绝技,相反,教学经验丰富、具备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学科教师更能全面把握课程内容,在基础性、一般性的教学实践中,学科教师已经成为了教学设计的主导。虽然教育技术人员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合理的,但是,由于他们对其他专业课程的了解和掌握毕竟达不到、也不可能达到学科教师的水平和程度,所以,在学科教学设计中,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已经不再具有优势了。这是整个社会信息素养提高的必然结果。

(2)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育技术专业人员需求强劲。

从整个社会需求的变化来讲,信息技术的发展己经使媒体资源成为学习和教育传播活动依赖的最主要的资源,学校以及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产业最缺乏的是具有扎实教育理论,熟练掌握教学媒体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法,并能够在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中使用信息技术独立解决问题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这才是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不可替代性。

综上所述,我们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基本判断是:在教育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尽量避免的“唯技术论”,但建立在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基础上的“技术论”恰恰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这种不可替代性正是通过媒体资源的开发技术来表征的。

我们以往对学习资源开发的能力培养是放在次要的地位,所授学习资源开发的理论和技术杂而浅,没有系统化、针对性的综合训练,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己使得媒体资源成为学习资源的主要部分,目前仅有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媒体资源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能力只能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基础能力而非核心能力,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培养的核心能力应是媒体资源开发技术。

3教育技术学专业媒体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现状

自我国各师范院校开设教育技术专业以来,一直重视开展教学媒体技术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学科建设方面,教学媒体技术也一直被作为教育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目前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培养目标缺少特色,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浅尝辄止。

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体系仍处在构建的过程中,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都处在摸索阶段。为此,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指委按照分类发展的原则,确定了五大专业方向:教育技术学、信息技术教育、数字媒体技术、教育软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要求不同院校要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自身条件,办出专业特色和院校优势。但是,实际情况是各类不同性质、不同水平、不同地域的学校拿着雷同的培养方案实施教学,既没有需求导向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没有根据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侧重,有所深化,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导致毕业生“杂而不专”,工作适应性差,且能力不足。

(2) 课程之间缺乏系统的联系。

教师之间各自为战,以单门课程为基础选择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衔接,课程之间既缺乏系统联系,又缺少相对清晰的边界,有些内容相互重复,而有些内容前后脱节,没有递进,也没有结构,“宽泛”有余而“精细”不足,致使学生对该专业没有一个整体的、相对严密的逻辑把握,如坠云山雾海,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3) 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够合理,综合素质培养不足。

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少;单一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在这种实践教学下培养的学生,单项技能可能不错,但是缺少综合应用的能力,而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的更多是复杂的、综合性、整体性问题。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是与培养目标无特色和课程设置非系统一脉相承的,不利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通常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不够。

4教学改革与思考

针对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引起的对教育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社会需求的变化,各个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首先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的定位。教育技术专业自身的建设不能闭门造车,要根据培养目标对专业核心能力、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自身条件构建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

笔者认为,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要从两个方面去把握教学改革,一是重视毕业生流向调查,分析社会需求,根据需求进行学校自身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二是转变观念,课程体系要围绕媒体资源开发技术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培养的核心能力这一基点构建。

4.1课程设置打造专业特色

首先,地方院校要明确学校自身的定位,认真分析毕业生流向,突出地方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真正做到培养人才的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相一致。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应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具有媒体资源开发技能,能从事教育传播事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其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了五个专业方向,地方院校由于存在综合实力、师资力量、生源等因素的差异,只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其中1~2个方向开展特色专业的建设。

笔者所在学校近两年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除少数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外,主要面向本省和广东等沿海城市就业,具有较高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字传媒技术的人才就业比较顺利,学校信息教育人才需求比较平稳。“厚基础,宽口径”是现阶段各高校都实施的培养模式,作为地方性院校做到“厚基础”不难,做到“宽口径”却不易,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生源等局限因素使得学生最终什么都学过,什么都不行。因此,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从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坚持教育理论基础、技术基础、艺术基础三大基础支撑,突出教学媒体资源开发技术和数字传媒技术创新能力的思路。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做如下修订和调整:

第一,强化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课程体系中媒体技术类课程分为网络应用开发、多媒体应用开发、数字传媒三个序列,每个序列中课程又分为基础、应用与开发三个层次。三种序列中基础课程有可能是共同的,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学年,应用和开发课程安排在第三、四学年,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引导后,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条件选择某一序列进行深入学习,逐步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设计的媒体技术类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上表中只列出了媒体技术类课程的设置序列,教育传播理论、艺术基础(如美术、摄影)和一些技术基础课程(如数字电路)课程未列出。所有课程分为公共课、教师技能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五类。应用和开发层次的技术类课程大都划分到专业选修课中,三个序列开设课程比例不一定均等,主要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方向及选择此方向的人数加以确定。实施过程中,网络和多媒体往往区分不明显,我校教育技术专业近几年基本选择网络和数字传媒两个序列方向。

第二,围绕培养目标,通过教学研讨会的方式,分析学科教学内容,理顺课程之间的关系与衔接,交叉部分尽量减少重复,删除陈旧过时的内容。修订专业培养方案时,媒体技术类课程按每一序列“基础-应用-开发”的次序开设,并审定各课程的教学大纲,同一序列内前后课程明确授课范围和内容,剔除重复部分,完善衔接部分。

4.2实践教学寻求能力培养突破

教育技术学科具有理论性和技术性的双重特点,理论性更多以隐性方式呈现,技术性更多以显性方式呈现。如果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没有蕴含教育理论的基本框架,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就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媒体资源开发中沦为与计算机专业竞争技术的失败者。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素质要求来设置实训科目和项目,尤其要始终贯穿“强化基础能力、突出核心能力”的思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依存于理论课程体系,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学生以单个科目为单元的知识体系最终要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实践技能训练整合起来,进而转化为知识技能的创新能力。

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般分为实验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创新项目实践等,课时要占到总课时1/3强。为避免以往实践技能训练中单个课程验证性实验多,多个相关课程间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少的缺陷,同样要对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按照网络、多媒体、数字传媒三大序列整合修订,打破课程边界,以实训项目的形式将每个序列的专业能力素质训练分解到四个学年,明确每学年要完成的技能训练项目和所要达到的专业能力。如表2所示,表中列出网络应用开发序列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完成的技能项目,这些技能训练项目的设置既与相关理论课程同步,在课程的学习进程中完成技能的训练,又循序渐进,自成体系,最终使得学生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育网站开发、校园网组建等教育媒体资源的设计开发。

5结束语

近十多年来,突飞猛进的信息化进程引致了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系统设计能力从需求的主要地位退居到次要地位;媒体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从需求的次要地位擢升到主要地位。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因此面向一个更广阔的就业领域,同时,也面临更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更强的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的压力。

我们认为:地方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首先要在需求导向之下,根据自身的环境和实力,确立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其次,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强调基本技能向综合能力的转化,把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应用型学科,教育技术专业既要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又要注重专业本身的发展,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获得发展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龙.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J]. 电化教育研究,2005(7):3-4.

[2] 周跃良. 以工作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2):40-41.

[3] 孙沛. 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核心能力的反思[J]. 电化教育研究,2007(6):35.

Research of the Courses Intergration of Medium Techniques in Edu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PAN Qing-ho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Yongzhou 425100, China)

篇6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8―0042―05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大体上由潜学科、发展学科、发达学科三个阶段构成。[1]尽管我国教育技术学经过了70多年的建设,建立了较完备的人才培养途径――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技术学科仍然处于“发展学科”阶段,要想成为“发达学科”,还需教育技术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入“十一五”期间,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如何正确理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要想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要想理清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内涵必须理清学科和专业的内涵。

1 学科与专业的内涵

学科是区别学问的科目,像语文、算术等。(《四角号码新词典》,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56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中华人们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辞海》中将专业定义为“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并指出“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从大学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职能而设置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专业是为满足从事某类或某种社会职业必须接受的训练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2]

周川教授认为专业可以从广义、狭义和特指三个方面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专业即某种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一些特定的劳动特点。狭义的专业,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的社会职业。所谓特指的专业,则是指高等教育学意义上的专业――高等学校中的专业。[3]

在实际应用中,学科和专业的概念理解有些混乱。有时认为学科是种概念,专业是属概念;有时认为学科是属概念,专业是种概念。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学科是科学学概念,专业是教育学、社会学概念。本文采用的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学科”是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划分,“专业”是知识的专门化领域,是人才培养与需求的结合点。

龙春阳在论文《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建设和人才培养》[4]中对学科和专业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论述。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的划分和专业的设置标准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有时一个学科下面设置多个专业,有时一个专业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例如,历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史、专门史等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则需要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撑。②学科和专业的构成要素不同。通常认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需要具备3个要素:特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专业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所组成。③学科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学科以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为目标,向社会贡献科研成果,推进知识的发展与创新。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才,以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发展提供不同层次人才。

学科和专业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平台。②专业是对学科的选择与组织。③专业培养的人才为学科知识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2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是高校中的两项重要的建设工程,彼此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环境,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主要有以下4点区别:①目的和内容不同。学科建设的目的是提高高校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及对科学研究的需求,而专业建设仅仅是为了人才培养的需求。②建设对象不同。学科建设的对象是学科,而专业建设的对象是专业。③管理部门不同。学科建设的管理部门是国务院学位办、地方省级学位办和研究生院(部、处)。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是教育部高教司、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教务处。④地位和作用不同。学科建设关注的是学科前沿问题,其主要作用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专业建设的作用是人才培养,即本科生的培养。[5]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为学科建设提供了知识的实践基地。一般说来,研究型大学比较注重学科建设,应用型大学比较注重专业建设。

3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学科而展开的学位点的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生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产出等。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指为发展教育技术专业为目的而展开的本科或专科建设,主要包括教育技术教学队伍建设、专科和本科人才培养、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等。

教育技术学是在人类分工进一步细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一步交融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技术学的交叉学科性质进一步凸显,这决定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特殊的内涵。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不是单一的学科建设,而是多个学科的综合建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需要不同学科的支撑。教育技术理论基础有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学习理论、系统理论、非线性科学理论等。教育技术学的技术基础有电子学技术、物理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有教育领域、企业领域、军事领域、医学领域等。“木桶理论”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显得苍白无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成败,有时不是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长的木板”。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往往根据自己的实践领域和研究范围,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和理论,而不是补上那块最短的木板。

二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联系和区别

与其它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依托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联系如下:①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教育技术学科的出现,促进教育技术专业的发展。在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发展初期,先有社会需求懂运用电气化设备(幻灯、投影、电影、广播等)进行教学的人才,才出现了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这个专业。1936年9月,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播音教育专修科,学制2年,第一届共招学生24名。[6]这是我国最早的电化教育专业。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华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开设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3所大学设立硕士学位授予点。电化教育本科专业的设置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纳入正轨,走向新的征程。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知识源泉,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在丰富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为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对明确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规范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和指导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③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实践平台,是连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社会服务的桥梁。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间的区别如下:①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教育技术学科的实力和水平,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满足人类对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的需要,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社会所需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方面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培养的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教育技术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从内容上看,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重心是导师队伍建设、学位点的建设、本领域前沿知识的探究等,工作突出科学研究,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重心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本专科课程的建设等,工作突出教学管理。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学科,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对象是教育技术专业。③和其它学科和专业的管理部门不同一样,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管理部门也不同。④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作用是提升学科地位,培养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专业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善教育技术学科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研究,培养高层次的研究人才,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直接把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彰显教育技术学科的社会价值。

一般来说,设有教育技术博士点、硕士点的大学比较注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其它普通院校比较注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不是“孤立的两张皮”,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科建设可以带动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可以促进学科建设。

三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学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知识的剧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需要更好地传递人类知识的理论和技术,这促使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和教育技术专业的出现。第二,广大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了“教育技术精神”(电化教育精神),促进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地快速发展。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教育技术学科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

焦建利在其论文《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7]中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阐述。目前,我国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观点有:过程资源说、现象规律说、教育中的技术说、教育媒体和方法应用说、技术问题说等。国外对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问题的观点有:课题内容说、定义界定说、任务描述说。此外,李康从狭义层面上限定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为“媒体技术(现代视听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现象和规律”[8]。

李龙、李陆平、谢百治等人分别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9]、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0]、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11]、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12]等进行了探讨。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得到完善,形成了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教材(如,李克东主编《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胡隆主编《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导论》等)。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还表现在重点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期刊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13]。

重点学科建设方面。20世纪我国教育技术重点学科只有两个省级重点学科(1986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1998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进入21世纪,我国拥有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6个省级重点学科(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

科学研究方面。“七五”期间、“八五”期间、“九五”期间、“十五”期间、“十一五”首年,国家级教育技术课题的立项数分别是1、4、24、124、14,占总课题的比例分别是0.81%、0.88%、2.82%、4.37%、6.14%。从2003年至2006年,教育学一级学科全国精品课程共有25项,其中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占7项。在2001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56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434项,其中教育技术占16项。在2005年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评奖中,一等奖总数59项,其中教育技术占4项,二等奖537项,其中教育技术占30项。从教育技术学论文看,2000年至2004年CSSCI引用在10次以上的教育学科论文,共66篇,15篇教育技术学方面的论文入围,占22.7%。从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影响来看,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和《信息化教育概论》、祝智庭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在教育学类著作中获得了较高的引用率。从著作和教材发行量看,南国农教授主编的《电化教育学》发行量达到20万册以上,陈琳教授主编的《现代教育技术》发行量达到10万册以上。从国家级规划教材看,教育技术学著作和教材的份额提升,共有26部入选。

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已经形成规模,教育技术博士生培养方兴未艾,教育技术学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拉开了序幕。2008年共有74所院校[14]招收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8所院校设有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此外,南京大学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分别招收高等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史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2004年9月,华东师范大学与瑞博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共建国内首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分别设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我国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专业期刊建设方面。打造了两个教育技术学权威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有8种教育技术学期刊(《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开放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国远程教育(上)》、《现代远距离教育》)进入CSSCI。此外,还建设了《中国医学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国信息技术教育》、《远程教育杂志》、《中小学电教》、《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导刊》等刊物。

学术交流方面。2001年由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的“教育技术国际论坛”(ETIF),已经分别于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五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年会以及下属的10多个专业委员会已经成为探讨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学术会议。全国教育技术博士论坛已经成功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已经成功举办五届。2006年7月,“首届全球ET学术峰会”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GCCCE)已经成功举办十一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IDEC)已经成功举办七届。教育技术学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有力推动了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此外,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网站,例如:中国教育技术网、中国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科网、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网、教育技术学科资源网等,为交流教育技术学科资源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2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了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

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方面。教育技术本科专业规范经过前期调研、三次“教指委”工作会议、两次全国范围教育技术学专业系主任研讨会,基本确定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培养方向,即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教育媒体技术、教育软件与知识工程、远程教育。[15]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构建了教育技术专业系统的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分别是学校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方向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和试验课程。[16]此外,还建设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技术精品课程。随着一些优秀教材的出版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有了较大改观,专业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规范了教育技术专科生、本科生教育,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教学队伍建设和专科生、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培养的较高层次的人才充实到教学队伍中,提高了教学队伍的质量和水平。2007年有208所院校[17]招收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些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满足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四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对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教育技术学科归属问题有待解决。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还不是十分明确。③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尚未完整建立。④教育技术学具有自身特色的研究方法有待完善。⑤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方面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比较大。⑥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⑦教育技术学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足够的人才。⑧专业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在国际上权威性不高。⑨学术交流数量较多,但是交流水平和质量有待提升。

当前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陈琳教授在其论文《中国教育技术本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18]中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教育面临6大问题:①专业的知晓度较低。②专业的教育改革缓慢。③专业办学水平悬殊太大。④专业定位不准。⑤师资水平远不适应专业发展需要。⑥缺少忧患意识和前瞻考虑。此外,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过多,专业类型过杂,应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2007年,高校招生中[19],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有: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师范)、教育技术学(影视媒体技术方向)、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师范),专业类型有: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

隐藏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问题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育技术学科的不成熟性”是一个主要原因。也就说,我们还没有较好地把握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规律,还不知如何更好地建设教育技术学科和教育技术专业。

2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所能达到的,这需要教育技术工作者发挥教育技术精神,长期奋斗下去。总的指导思想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依据问题找对策,瞄准方向找出路。

解决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①倡导把教育技术学设为一级学科或学科门类中设立“交叉学科”,把交叉学科性质比较突出的学科,如:教育技术学、知识科学、体育学、资源科学等设为“交叉学科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样就解决了教育技术学科放教育学类、文学类、工学类、管理学类、理学类下都不合适的尴尬局面。②适当加强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③继续探讨教育技术学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④继续完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⑤强化教育技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建设,缩小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⑥继续提高教育技术学科学研究水平。⑦适当增加教育技术博士点数量,以满足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⑧提高专业期刊的办刊质量和水平,建议部分刊物设置“教育技术环球视点”专栏,面向全球征集高质量稿件,争取创出世界一流的刊物。⑨在追求学术交流数量的同时,注重交流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的策略。陈琳教授给出来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的4条建议[20]:①加强宣传,突破重围。②启动全国性的教育技术本科教育评估。③科学论证,明确专业定位。④大力提升师资水平。此外,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问题的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是解决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好方法。

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相通的,不是孤立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促进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专业建设问题的解决影响学科建设问题的解决。应该以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带动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教育技术专业建设深化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3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相对不成熟性决定了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和专业发展。促使教育技术学科从发展学科向发达学科迈进和教育技术专业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两大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刘仲林. 跨学科学导论[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0:65-67.

[2] 冯向东. 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3):69.

[3] 周川. “专业”散论[J]. 高等教育研究,1992, (1):79.

[4] 龙春阳.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 文教资料, 2006, (26): 14-15.

[5] 梁传杰,刘双乐.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比较研究[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1):105-106.

[6] 吴在扬. 中国电化教育简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30.

[7] 焦建利.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 中国电化教育,2005, (8):21-22.

[8]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1):4.

[9]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3,(9):3-6.

[10] 李陆平,谢百治,祝文生.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3,(3):58-59.

[11] 李龙. 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 电化教育研究,2004,(2):3-8.

[12] 谢百治,田屹,邓祖道,朱艾华,蔡耘,李冰. 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2): 18-22.

[13] 陈琳.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J].中国电化教育,2007,(9).

[14]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查询[DB/OL].

[15][16]黄荣怀,沙景荣.关于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5,(1):6.

篇7

(一)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

教师作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这是由于不断是要完成教学计划,抑或是实现教学目标,都与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存在很大的联系。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过程,二是教学资源。从大的方面来讲,教育技术素养是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课堂中,采取的教学手段的综合。立足于现阶段的高校教学而言,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四个部分:教育知识素养、教育能力素养、教学美学素养以及教育情感素养。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内涵处于不断地延伸当中。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绞死的教育技术素养不应该局限在教育知识素养这一个方面,而是要走出来,向多样化的角度发展。

(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构成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是教学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相结合,也是技术化教学和智能化教学的重要体现。事实上,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不仅仅包括基本的知识理论素养,还包含一些基础的计算机使用。同时,教师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来开展多媒体教学,这是技术化、多元化教学的重要前提,对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手段向信息化、技术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

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现状

(一)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

受到各个高校办学理念不同的影响,相应的人才培养战略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得各个高校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不一致。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却没有涉及高校教学这一方面的内容。因此,很多地区的高校只能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师的培训标准,导致各个地区的教学标准不一致,或多或少的都会影响到教师培训的质量。所以说,要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必须制定出统一的教师培训标准。

(二)缺乏合理的管理手段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与院校教学协会联合开展了第一家高校教师教育素养技术培养中心,即“全国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只融入了全国的31家高校,这相对于全国高等院校的数量来说是十分少的。通常情况下,高等院校举办的教师培训活动,大多是由电教中心及其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这些参与的部门负责记录高校的教学活动,对高校电教设备进行日常的维修与保养,同时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起到一定的培训作用。因此,这些部门十分熟悉教育技术的培养流程,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些部门并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三)缺乏先进的培训手段

由于缺乏统一的培训标准,使得高等院校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手段显得十分落后,不能跟上时展的要求。一般而言,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采取的是“讲课+上机”的传统模式,缺乏一定的规范性和系统性,甚至存在部分高校想到什么内容就培训什么内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基础的培训内容显得相对来说比较乏味,一旦培训教师忽略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就会降低实际的教学质量,导致培训活动不能够很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要采取先进的、有效的培训方法,来切实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增强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

三、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统一培训标准,提升教师素养

就目前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养情况而言,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的培训经验,结合教育技术培养提出的要求与其他高校统一培训的标准。统一的培训标准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纳入等级要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为信息技术和高校教育的相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高校要充分看到这两者结合的重要作用,并与其他高校建立统一的培训标准,以此来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有效提升。

(二)提高管理力度,活跃培训气氛

针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言,高等院校要注重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培训,制定出详细的管理方法,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手段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例如,高等院校可以采取培训激励的方法,将教师的培训成绩纳入每学期的考核成绩中,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与此同时,在进行高校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培训时间的合理性,保证教师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促进教师教学与培训的共同发展,争取做到劳逸结合。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培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之前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时的修改培训计划,调整培训方法,做好培训活动的管理工作。通过这样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促进培训目标的最终实现。

(三)创新培训方法,开展案例教学

事实上,案例教学一直被看作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利用对教学案例的研究分析,有利于教师充分感受到培训活动的合理性,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育技术素养。一般而言,案例教学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一,开展优秀教师观摩教学,让参训教师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使之成为自身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其二,培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下载相关的培训案例,创新培训手段,为参训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路径;其三,进行分组,让参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培训交流活动,互相分享培训的心得体会,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通过这样的培训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结合计算机技术,进行远程培训

篇8

我国高等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最新数据表明,全国有170余所高校设立本科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该专业具有双重定位,即:既可以看作教育学学科的分支学科,也可以看作技术学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高校多以综合大学和各级师范类院校为主。根据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统计显示,全国有近40所高校招收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研究生。在这40所高校中,仅有中国人民第二军医大和第四军医大两所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招收现代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研究生,为军队培养现代医学教育技术专业高层次人才。而截止到2012年,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数目已达80所之多,迫切需要面向医学教育领域的现代教育技术复合型人才。

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的研究方向为基于医学教育和教学的传播技术、媒体资源和教学管理互动规律,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医学教育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及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在医学院校开设教育技术硕士点本身就是前沿性和交叉性的科研工作,要求导师除了具备传播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知识的职能之外,还要明确医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医学教育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目前,在医学院校教育技术专业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大都有着长年在医学领域工作、学习的经历,发表和出版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并在相应学术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凭借多年对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了解和认知,使其在医学教育技术与医用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的开创性和示范性作用,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进入高等医学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大多毕业于综合院校或各类师范院校。所学专业课程多以面向普及教育阶段(中小学阶段教育)为基础而设计,缺乏专业特色的训练问题,尚且无基本医学知识的储备,是综合能力的知识短板。因此,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目标应该结合医学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把医学专业师资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紧密地结合起来,完善教育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具备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优势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基本医学知识和人文素养,以适应医学教育领域发展的需要。

2高等医学院校中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

2.1医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教育技术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更加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和学习,利用教育技术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以医用教育教学需求为导向,倡导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优质人才。

2.2医学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培养目标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教育应用的特点和需求,对高等医学院校在职教育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培养目标为:培养了解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医学教育模式及医学工程技术,具有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基础医学教学、临床医学教学及医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2.3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和内容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构成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及高学历的趋势,普遍具备较高的学习基础和技能训练。在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提供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教学媒体资源的研发、学科建设与教学信息管理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专业优势。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技术人员亟待加强技术支撑领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符合高等教育模式的技能培训。根据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特点和教学一线教师的需求,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应由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与教学一线医学教育专家组共同参与制定,学习形式可采用专业选修旁听、网络在线学习、学术讲座交流和临床实践观摩等多种方式,以完成基本医学知识的拓展学习。除此之外,在一线教学部门确立教育技术服务项目时,一线教师与技术人员应有相互学习、相互渗透、共同成长的协作意识。医学教育课程中包含大量形态学、解剖模式图、影像资料、临床示范性操作等内容。这些内容需要通过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视觉形式加以表达。教育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与技术合作项目相对应的医用教学背景。听取一线教师的专业诉求,针对教学中需要技术支持的重点和难点,有目的的进行阶段性医学知识补充。以“边干边学”和“边学边用”学以致用的方式,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医学专业素养,这不失为切实可行的重要方式之一。

3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医学教育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篇9

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学应用改革

教育技术新兴学科,历史虽短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却有着它重要的地位。它是当今教学领域里不可缺少的、越来越受重视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对其他学科如物理、机械、化学、数学等等学科都会体现出它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都会促进各种学科在教学方法和效果上的创新。就其教育技术学科本身来说也是一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

一、教育技术展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展了教学内容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有高素质、要有创新能力,仅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教育技术教会了学生跨越课堂探索知识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博览到全球各大图书馆、资源库等找到书本上找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可见教育技术是联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这就无形中跨越了课堂扩展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能力、自学能力和生存能力。

二、教育技术改革了教学、培训方法

现代教学媒体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提供了理想的教学环境,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它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会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对话交互方式,而且可以有立即反馈的效果,就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先生作过两个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他通过大量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到,还能提供交互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应用教育技术手段开发的电力安全生产教育多媒体系统中为使职工感受震撼而受教育,模拟出的事故现场非常逼真,使人身临其境,视觉、听觉感受强烈刺激真正起到教育作用。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实验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边听边看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效果将会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现代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三、教育技术改变了教学模式与方式

信息化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多元的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之间并不完全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单一的教育模式无法完成教学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式基本是以教师为主角的“一言堂”方式,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使得教师的讲变为了导,学生的听变为了学。教师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引导,教师的角色应该从传统的专家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即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作用,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同时学生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有更大的主动性,才会有更大的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运用学习的技能,独立从书本、教师、互联网、资源库等处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获得的知识会更加深刻、巩固。

四、现代教育技术更强调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篇10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

1.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们的祖国长盛不衰的关键因素,所以说借助于电子白板的优势来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思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再者,小学三至六年级数学课本中的知识难度也有所增加,除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之外,也增添了很多需要学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的内容。

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个知识点为例,笔者在自己的工作中发现,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偏差,这是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所决定的。对于抽象的事物,他们很难形成具体的概念,那么我们就可以尝试用幻灯片并借助于“摆火柴棒”的游戏让学生将正方形的特点具体化,让他们去感知正方形周长以及四条边的特点。之后再带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样的过程就等于是在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这样以后学生遇到类似的问题也知道该如何去思考了。

2.更准确地发挥出了新教材的作用

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其实是在不断变化的,新教材相比?^过去增加了很多图画内容,所以说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过去老师为了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满足农村学生的兴趣点,通常都会通过自己制作卡片来丰富教学内容,其实这样也是在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

3.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对于处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而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就能够达到这一效果,以“位置与方向”这部分知识为例,如果学生抓不住这部分知识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给学生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熟悉方向与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绘制一幅学校的地图”这个作业就能够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这方面的思维,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其实这更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误区

目前在我国很多小学,尤其在农村地区的小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存在以下问题:例如“为了应用而应用”这个问题,很多老师都觉得只要在课上使用多媒体设备就一定能够收到预期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思路之下多媒体设备在数学课堂上的使用就会变得没有针对性。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举措

1.定期组织教师的在岗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涉及一些多媒体技术以及教学设备的应用,需要老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要让自己的教学思路与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相贴合。再者说,对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提高老师的教学技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农村地区的小学老师不仅要承担教授知识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端正做人的态度,这才是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应用之下农村初等教育更重要的意义。

2.建立数学教学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