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篇1

关键词:实际成本核算法;计划成本核算法;经济环境

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为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各种物资,是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内容之一,由于存货经常不断的处于耗用,销售或重置状态,因此我们可以将其喻为企业的命脉。尤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的是企业不断提高其存货流转和更新的速度,而在流通和更新过程中准确合理地核算和计量存货更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断寻求一种方便快捷而又不失准确合理性的存货计价方法成了每个渴求持续发展的企业的当务之急。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存货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也可以按计划成本来进行。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1 实际成本核算法

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特点是:从存货的收发凭证到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均按其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法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小、存货品种简单、采购业务不多的企业。我们不难看出,实际成本法所强调的是“实际”,即要求在每批存货的收发存中实际成本都应形影不离的相随。当然由此而带来的记录和计量的繁重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在实际发出存货时,为了解决存货的采购成本在销售成本与期末成本之间的分配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可以采用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这几种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损益的计算、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的计算以及所要交纳所得税数额的计算都有直接的影响,也增加了财务部门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所以选择一种稳健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仍是企业不懈的追求。

2 计划成本核算法

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同时计划成本法下存货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均按计划成本计价。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如果企业的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品种繁多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别核算其计划成本和成本差异的,也可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

采用计划成本法,其首要问题是制定好一个合理的计划成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2. 1 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构成内容相一致

为保持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可比性,以考核财务部门业绩,要求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口径一致,包括买价、运杂费和相关的税金等。

2 .2 计划成本应尽可能接近实际

虽然计划成本的高低可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调整为实际成本,对发生和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并无影响,但如果计划成本脱离实际成本太多,则无法随时通过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考核采购部门的成果。所以在制定计划成本时,应尽可能使计划成本接近实际成本。可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联合财会等有关部门参照同类存货以往实际成本,并根据物价涨幅等相关因素共同研究制定。当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发生重大差异时,应作调整。

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存货核算的企业,其基本的核算程序如下:

企业应首先考察与存货成本相关的各种因素,规定存货的分类、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和单位计划成本。除一些特殊情况外,计划单位成本在年度内一般不作调整。

其次,取得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取得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中,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进行登记。

还有,平时领用、发出存货都按计划成本计算,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账户,经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

3 实例比较说明

我们仅用材料取得和入库这一过程为例,用简单的分录来加以说明:

实际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实际成本)×××。××

贷: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法下原材料均是以实际成本反映,所以月末不需加以调整。计划成本法下:

取得材料:

借:物资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材料入库:

借:原材料(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

计划成本法下,要在月末进行汇总,计算材料成本差异,具体分录如下: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

贷:物资采购×××。××

或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

从以上对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描述,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在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明细账可以只记录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数量,将数量乘以计划单位成本,随时求得材料收、发、存的金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计算和调整发出和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简便易行。而在实际成本法下,对存货的数量、单位成本和总金额都要详细记录,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篇2

一、商标法与计划经济告别,转化为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法律

法律是上层建筑,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法律具有与自身经济基础相适应、相匹配的指导思想与理念。原商标法诞生于计划经济时期,修改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起步之际。商标,这一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联系的事物与财产形态,寄生于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计划经济的土壤之上,一方面,展示了这一新生事物的朝气勃勃的生命力和无限发展的未来空间,另一方面,它又很无奈地受到计划经济的僵化及保守体制的重重制约和束缚,表现了制度的矛盾与扭曲。尽管我们自我安慰地声称计划经济曾经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事实上,正是计划经济长期束缚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由计划体制而滋生的弊端,曾经让我们付出了如此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又让我们花多年的时间去不遗余力地情除这些体制。今天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由计划经济而带来的思想和理念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伤害。一部原商标法,从未出现计划经济四个字,但该法从指导思想到理念,从制度的设计和结构的安排,都反映了计划体制下主观经济、命令经济、官本位经济和背离人性的一无化经济的深刻烙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对外开放、融人世界经济这两方面的压力,要求商标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原商标法的生存土壤-计划经济,己呈土崩瓦解之势,所以,新商标法的产生,应是水到渠成。新商标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宣示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就是公平、诚实、信用。这一原则,分解为具体的条文,规定在新法中。比如,新法引人巴黎公约有关禁止抢注他人商标的内容。巴黎公约第六条之七规定,禁止商标所有人和人或者代表人未经商标所有人授权,以自己的名义注册该商标,并禁止使用。为有效制止近些年来我国日益增多的恶意抢注他人商标的不良现象,新法第十五条规定:“未经授权,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并在三十一条中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能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己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这无疑是一种明显的进步。

二、显示了商标权作为私权和商标法作为财产法的本质

对市场经济社会而言,商标权作为私权不言而喻,天经地义。但计划经济条件下,商标和商标权的本质则受到多重的扭曲。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明确宣示各成员认识到知识产权属于私权。而商标权只有通过市场经济的培育与呵护方能显示这种本质,也只有问样的条件,商标法才能起到调整与保护财产关系的财产法本质。新商标法显示了上述性质。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问题上(一)将构成商标的材料或要素扩大到极限

原商标法把商标的构成要素局限于文字、图形或者两者之组合。这种规定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实践中所用商标材料的单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由于市场长期封闭、思想被束缚所导致的人们的眼界狭小,创造力贫乏,再加上计划体制下的主观臆断的结果。《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任何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与其它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的标记或者标记组合,尤其是文字、图形、字母、数字、颜色的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任何组合,均可作为商标获得注册。”前商标法彻底贯彻了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原则,第八条规忘“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它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来的可视性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这一规定,反映了立法对商标本质功能的认识之到位。作为标记,只要能起到区别的作用,在不违背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选择各种要素及其组合去实现其功能,从而给人们留下了充分的设计空间,实现对标记的无限丰富多彩的选择可能。

(二)将商标权人扩大到所有民事主体

按照原商标法,只有从事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经销商品的企业和提供服务的企业可以申请商标注册,成为商标权的主体,事业单位则必须设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提供服务的设施,并且依法取得了经营资格才能成为商标权的主体。这一规定充分显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商标作为政府对企业进行行政管理手段的功能,也就是说,只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才可以成为商标权的主体。这也大大方便了主管生产经营活动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管理工作。而商标权作为财产的原理却未得到应有的认识。新商标法把权利主体扩大到自然人和法人。按照修法工作机关的解释,这种修改是基于考虑到我国广大农村种植户、养殖户和城乡自由职业者的发展和他们对于使用商标的要求。本文认为这种解释是不够的。该解释虽然看到了主体范围的过窄但仍未超出商标权主体限于生产经营者的范围。根据修改后的商标法第四条的规定,以及我国乃至外国经济生活的实际,本文认为,作为一项民事权利,作为一项财产权,商标可以成为任何民事权利主体都有权拥有并自由流转的对象,而不论他们是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三)确立对行政终局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

商标权作为私权,对所发生的争议经由司法机关作出最终裁决,是现代国家法制的一般原则。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商标权争议普遍适用诉讼程序。鉴于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制订商标法时,我国法院欠缺足够的专业人员审查商标权案件,回而1982年以及1993年修订的商标法把这项职能赋予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规定:(一)对于商标局驳回申请、不予公告的决定不服向商标评审委员会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终局决定;(二)商标局商标异议作出的裁定不服向商标评审委员申请复审,由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终局的决定;(三)商标评审委员会作出的维持或者撤销注册商标的裁定为终局裁定(四)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商标局撤销注册商标的决定进行复审,作出的决定为终局决定。近20年来,这一工作一方面给国家工商行政主管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行政部门先天的缺陷也暴露了这种机制的难以克服的困难。这种状况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也和国际惯例尖锐矛盾。按照《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要求,对知识产权的任何程序的行政终局裁决均应由司法或准司法机关进行审查。所以,这次修改商标法,一方面依]日保留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商标权争议的行政审查程序,另一方面又删除了它的终局裁决权。顺理成章地把终局裁决权留给了司法机关。

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新商标法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问时也还有些实践中的问题需要思考与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思路,以利于进一步完善商标法制。本文试举几个供思考。

(一)应当明确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我国实行商标的自愿注册原则,商标法用赋予注册商标一定的专有权利的杠杆,引导商标使用人去注册。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的商标并未注册。依照民法的原理和原则,商标不注册不违背法律,也就是说,除法律有特别要求外,使用未注册商标的民事行为具备合法性。由合法的的民事行为所产生之利益,也是合法的。合法的利益,受我国法律保护。商标制度的历史实践说明,商标是经过实际使用,也即同具体的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相结合才形成的。因而一些国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坚持商标经实际使用才产生商标权制度。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公平。但是,这种公平受到回单纯的使用欠缺公示性,从而不问人在互不知晓情况下使用相问商标而造成不断仲突的挑战。这种挑战导致主管机关和司法机关处于两难的境地,进而最终影响公平。于是,商标注册制度以其显而易见的优越性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但这不意味着商标不注册就不合法。回此,作为调整回对商标的占有、使用和支配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制度,理所当然地既规制注册商标产生之关系,亦应规制未注册商标问题。并应明确未注册商标获得权利之局限性和权利的不稳定性。新商标法第八条、第九条只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具备的构成要素、区别性特征以及不与他人既有之权利相仲突,对未注册商标却没有这样的要求。而根据该法第六条的规定,可以推知,多数情况下商标不注册也可以使用。回此,商标法有必要明确规定,商标不论是否申请注册,都应符合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以体现这部法律是商标法,而非注册商标法。

(二)协调商标权与其它商业标记的仲突

商业标记是指在工商业领域中那些用来标记商品来源、服务来源或产品及服务之质量功能的标记,是指商标、商号、地理标记、质量标记、产品包装、装演等。由于这些标记受法律的规制,甚至有的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它们有其存在的市场空间,回此客观上存在着相互仲突的可能,实践中也常常发生这类的纠纷。对商标来说,较多的则是和商号的仲突。按照传统认识,商标是标记商品的,商号则是区分厂商,即商事主体的,但实践的发展突破了二者的上述界限。商标不再停留在标记产品的功能上,而是进一步担当起标记商事主体的功能,如中国的“海尔”、“康佳”、“联想”,外国的“柯达”、“索尼”、“丰田”既是商标,也是商号;另一方面商号也不再单纯标记商事主体,比如“问仁堂”、“狗不理”、“盛锡福”等,逐渐成为商标。但是,我国现行企业名称登记制度实行按行政区划的办法,商号作为企业名称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处于不问工商行政管理的管辖区域,就可以重复使用。这种用行政区划来界定市场的办法,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现在,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的情况下,商品、服务、企业活动早己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目前的企业名称登记办法己经不能对商号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保护。利用企业名称登记办法,把具有相当知名程度的商号易地再做相问的标记,从而造成消费者误认搭车攫取他人商号进而侵犯商标权信誉现象屡屡发生。既侵犯了无辜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又破坏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经济秩序。今后如果商标与商号的仲突得不到解决,还会出现更多利用商号规制不善进行不正当竟争的行为。

(三)合同法的适用和对商标权争议行政裁决的司法管辖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在80年代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进入90年代年增长率达10%以上;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繁荣、购买力旺盛便是明证。但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工业却出现了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现象,企业亏损面达1/3左右,每年对亏损企业的补贴高达500亿元以上。何以会出现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与国有工业经济效益连年下降的反差现象呢?研究其中的规律将有助于改革的深化。

其实,这种反差现象的产生,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有其必然性。准确地说,国有工业的效益并不是下降,而是发生了转移,不然就不会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工业效益的转移主要是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向第三产业,以及向个人分配三个方面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可能要持续到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会稳定。

首先是效益向原材料和基础产业转移,包括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门,这一趋势在80年代后期变得更为明显了。以上海为例,国有工业可比产品在80年代末因原料材料价格上涨多支出约80多亿元,而产品调价增加的收入约70多亿,即有10亿多元利润(约占总利润10.4%)转移出去了。此外,连同能源交通提价、征收能源交通基金、基础设施使用收费等,估计国有工业15~20%的利润转移到原材料和基础产业部门。这一转移的结果促进了原材料工业和基础设施的较快发展。

其次是向第三产业转移,尤其是转向金融保险、房地产业和中介服务部门。仍以上海国有工业为例,80年代中期每年支付银行的利息不足1亿元,到90年代则达20亿元以上。此外,广告宣传、土地有偿使用、房地产增值提价、教育附加费提高、对文化事业的资助等等都使企业效益转向第三产业,估计这部分转移占利润总额30%以上。这一转移的结果显然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去年,上海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达38%,而十年前为25%左右。

第三是向个人分配转移。由于过去长期实行低工资制,改革以来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使80年代平均工资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此外,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局部实行了工效挂钩,如经营者按承包利润提成,推销员按销售额提成,设计员按设计费提成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分配向个人倾斜。效益向个人分配转移的结果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导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并使产品附加值有所提高。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为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如民营经济、股份制的发展等。

回顾50年代和60年代,工业经济效益较高的原因恰恰与当前发生的转移相反,那时为了迅速实现工业化,通过计划经济的手段把效益集中到工业领域:原材料、农产品、能源交通的价格都压得很低;基础设施、土地、资金的使用成本很低,甚至不收费;职工的工资也很低;从而保证国有工业有较高效益,使工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然而,经过30年后,基础产业的瓶颈、第三产业的衰退、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不高日益成为经济迅速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当我们向市场经济过渡,要调整经济结构时,市场这一无形的手就必然会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并通过利益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进而促进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说,上述国有工业效益的转移是我国经济进行市场化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

篇4

关键词:政府 市场 转型 博弈 共生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1、生产力水平比较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是在资本主义得到发展,通过资本主义改革或革命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资本主义因素与市场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充分发展,这就为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在受到多年殖民侵略和战乱使我国的经济基础几乎被破坏殆尽。建国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恢复战争创伤以及快速建立工业化基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慢慢显露出来,这种高度集中、政府安排一切的经济体制管的过严、过死不利于我国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这就促使我国开始探索更加有效率的更加合适的经济体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经济上的的灵活性、效率性更加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因此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发展经济的手段被我国引入,用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2、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市场经济

我国虽然引入了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却是不同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社会制度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我国要建设与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而不是传统的含有资本主义意味的市场经济。虽然我们认识到了市场在发展经济上的优点,但同时我们更加要意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他有着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处理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的影响等等问题都相继而来。如何处理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的问题,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是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挑战。

3、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西方不同,西方的市场经济是依靠经济自身的发展而建立的,因而市场体系比较健全。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的经济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历经多年却并仍处在转型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短期内不会消失,政府与市场在经济领域将会有许多摩擦与碰撞,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为复杂。尤其是我国的改革开始进入攻坚期,继续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与智慧。

二、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现状

1、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

在我国现在的经济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问题一直不是特别明确的。目前经济建设中比较典型的边界模糊就是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首先,就是政府“越位”,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关了太多应该交由市场来负责的事情。例如企业竞争,政府应交由市场来充分的优胜劣汰。其次,是政府“缺位”,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需求量巨大,市场在没有利益的公共领域几乎不发挥作用,而政府在这个领域的作用就要明显加强。最后,是政府“错位”。中央政府与各级政府之间的重叠机构太多,重复性建设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什么是政府应该管、必须管的,什么是政府要退出,由市场来管的,搞清楚这个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突破。

2、政府地位突出与市场不足

(1)政府地位突出

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突出。首先,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虽然政府的职能在一步一步改革与完善,但这种经济转型期的历史阶段,使政府在经济领域的指导与干预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其次,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然占有主体地位,这就使政府在市场中又以一个竞争者的身份出现,他的权力必然会影响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竞争的公平性。他的这种既是指导者又是竞争者的双重身份使政府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比较突出。这种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地位,使得“寻租”现象开始显现,权钱交易已渐露头脚。权力与市场的结合会造成经济主体的不公平竞争,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市场体系不健全

我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西方的市场经济是由其经济慢慢发展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有比较系统的市场道德体系、诚信体系等等。而我国的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过来的,本身经济体系就不健全,除了商品市场外,资本、土地、劳务、技术、信息等现代市场经济体系所必须的要素仍然很不完善。尤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还远远没有在各领域中发挥应有作用,市场体系仍不完善。这是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思考

1、界定政府权力,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要进一步调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首先就是要明确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要弄清他们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明确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方向,是要强化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最基础作用,还是要继续强化政府的直接干预。在经济体制发展方向上,十决定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么就是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我国特殊的情况又决定政府主导作用短期内不会消失,这就必须要界定政府权力,转变政府的经济职能,使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明确化。政府与市场必须分开,但我国目前政府的干预不可避免,那么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界定政府权力,防止政府越位、错位与缺位现象,同时防止权钱交易的形成。对一个转型期的国家而言,哪些权力与手段是现在必须要用而以后却要退出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与日后都不能用的,哪些手段是需要长远坚持并不断改善的,这是政府权力界定所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政府只有找到了自己作用的关键点才会在经济调控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政府培育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由于起步比较晚,体系还不健全,但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的任务已刻不容缓。而我国的特殊情况又为市场经济的健全提供了一种比较新的发展模式。

首先,政府部分代替市场,推动经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起步比较晚,在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还没有完全形成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要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导经济发展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而且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政府代替市场行使一部分资源配置的职能,以推动市场经济的更好发展,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的国情决定的。但在我国市场经济相对成熟之后,原来由政府代替部分市场的资源配置就必须交还给市场,尤其是在经营性与竞争性领域,政府必须逐步退出,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其次,大力培育市场经济,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我国为了解放与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但是要想在短期内实现根本性转变,就必然会受到传统体制惯性的制约。新旧体系的碰撞不可避免的会引起经济观念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必然会造成利益调整等方面的冲突。这会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提出挑战,在这种时期,政府就必须拿出更大的政治勇气与政治智慧找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3、政府与市场良性博弈、合理共生

首先,我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就必然会有新旧体制的碰撞,体现在经济关系中,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博弈,即政府与市场争夺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既然要建立市场经济,即使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也是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由政府向市场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转变,这中间必然会涉及到政府与市场的博弈。面对这种博弈,我党必须要有更大的政治勇气与智慧找到突破口,实现政府在资源配置领域的逐步淡出以及政府职能的转换,真正做到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宏观调控。

四、结语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必然会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在世界其他国家中并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我国不断探索与创新,找到政府与市场的最佳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高尚全.市场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宏观观察,2012,(09).

[2]赵荣.试析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太原大学学报,2009,(12).

[3]刘书明.现代市场经济与中国政府经济职能[J].社会纵横,2009,(04).

[4]刘志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J].改革与发展,2012,(02).

[5]乔新生.政府与市场是什么关系[J].大家思考,2012,(06).

篇5

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在于价格机制能够比中央计划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众多市场参与者的自愿交易形成价格,价格综合反映了每一时点上的社会需求和供给,价格上升时,需求大于供给,反之,供给大于需求。价格的变动传递了供需相对关系的信息,厂商依此决定增加还是减少供给,消费者相应调整购买的品种和数量,在价格信号的指导下,资源及时流向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由价格信号的准确度决定,政府因此应尽可能地减少对价格体系的干扰,以避免人为的价格信号扭曲,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源错配。至于政府希望实现的社会目标,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应尽可能地通过社会保障和财政补贴来实现,不可随意为社会目标去“调控”市场价格,打乱市场的运行。

以油价为例,近年来世界原油价格不断攀升,而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仍处于政府管制之下。管制的动因之一是控制城市公共交通和农用车的运营成本,显然,政府将价格当成了实现社会目标的手段,但经济却为此付出代价。成品油价格虚低,不能如实反映资源的稀缺性,鼓励了能源的浪费,并且因国内外的价格倒挂,出现了国内部分地区的“油荒”和成品油出口并存的怪现象。

调控价格不仅伤害效率,而且因违反经济规律,往往适得其反。看到房价的上升,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打压,价格未来不确定性的增加抑制了供给,供给短缺的预期又刺激了需求,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推动房价继续上涨。

令人忧虑的是,行政调控从价格延伸到了房屋供应的规格与数量。住多大面积的房子、有多少人偏爱什么样的户型,本来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作出硬性的划一规定,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而且打乱了市场供应。政府现在不仅要管房产商的开发计划,还要管买房人的偏好,经过近30年的改革,计划经济似乎又在向我们招手了。

另一对经济效率伤害极大的价格调控发生在资本市场上。股价是股本资金的价格,利率是债务资金的价格。价格反映了资金的稀缺程度,指导资金流向最需要也就是愿意给出最高回报的企业。对于资金配置的效率,价格信号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而政府的干预则扭曲了资金成本。

在政府托市的隐性担保下,A股市盈率已达50倍左右。对企业而言,这相当于2%的融资成本,考虑到风险,股本金成本已大幅低于债务成本,颠覆了金融学的一条基本原理。人为压低的资金成本刺激了低收益项目的上马,然而一旦经济周期逆转,企业就可能发生亏损,企业效益的下降将导致银行坏账增加,严重时有可能酿成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灾难。防止金融危机的关键是企业投资的高效益,而要想准确估计投资效益,企业必须面对真实而不是扭曲的资金成本。

价格波动的确会引起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困难,但解决方案不应是价格调控,而是财政补贴。政府补贴城市公交和农用车,让成品油价格随市场供需关系波动;政府主持廉租、廉价房的建设与分配,让市场配置中、高收入阶层的住房。

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没有责任也不应该保证炒股的回报。公交和住房属于基本生活品,而股票是投资品。当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必需品发生困难时,政府可以动用公共资金给与帮助。但如果政府保证股票投资收益,炒房出现亏损怎么办?实业投资失败是否也可找政府赔偿?

政府不能保证炒股收益的第二个原因是定价机制的不同。成品油与房屋的价格由产品的效用决定,而股票的价格取决于收益和风险两个因素。政府显性或隐性地担保只涨不跌,收益和风险失衡,股民低估或干脆忽略风险,投入资金不断推高价格。50倍的市盈率早就脱离了资金的真实成本,仅仅反映了只赚不赔的非理性预期,价格信号严重失真。

违反经济规律,不可能不受到惩罚,房价越打压越高,股市越调控风险越大。出路何在?严格区分问题的性质,找到准确的政府定位。凡供需失衡引起的价格波动,统统由市场自行调节,因为市场能够比政府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低收入阶层的生活问题,则主要由政府负责。

篇6

22年前,、张胜友的报告文学《世界——中国出国潮纪实》对80年代的出国热进行了多侧面的透视,并且笔触深刻,读来令人嗟叹。可惜那时我等穷学生连吃饭都成问题,出国留学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如今,当年的莘莘学子早已为人父母,他们的孩子大多也正处于中学阶段。子承父业,前仆后继,这就难怪当下出国留学越来越热,留学群体越来越低龄化,中学生俨然成为了出国潮中的主力军。资料显示,1987年我国出国留学总人数仅5万人,到2009年已经达到140万人,每年送出的留学生就超过20万人。目前每年有数十万学生放弃高考,早早地加入到托福和SAT考试的行列中;民间培训机构和中学校园内各式各样的“出国班”也不断开辟着高考之外的第二条战线,直接为出国考试“量身定做”,以至于中国考生“牛人”辈出,托福和SAT考分之高,连美国名校都挑花了眼。和今天的情形相比,80年代那点事简直就不值一提。

有人说当下的留学热是攀比心理在作祟,也有人认为是为躲避就业压力,还有人称学生正在“被留学”。其实最重要的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人们对中国教育状况的深深失望。中国大学弊端之多,情形之严重,已经懒得去说它。读理工科也许好些,倘若读人文科学,收获几乎为零。我曾在几所学校读过好几年经济学和管理学,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完整地讲授过一本经典原著,所用的教材、讲义,要么四处抄袭拼凑,断章取义,随意解读,要么就是国家政策的翻版,上面的文件说什么、怎么说,教授们就依葫芦画瓢,或煞有介事地论证一番。譬如,“计划经济的优越性”一讲就是几十年,而且头头是道,慷慨激昂。后来讲“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再后来讲“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个又一个大圈子绕下来,在教授们毫不脸红的慷慨陈词中,二三十年的光阴过去了,几代大学生就这么废了。表面上中国大学费用便宜,其实就“性价比”而言,未必如此。

反观西方的许多大学,悠久的历史,开放的氛围,严谨的学风,完整而丰富的信息资源,无不深深吸引着这些“先富起来”的家长们。他们虽然再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却愿意不惜代价为后代铺出一条自由、光明之路。中华民族伟大的牺牲精神和生生不息的奥秘或许正在于此。很难说这是幸运或是不幸,但在我看来,无论留学还是“被留学”,能让更多的中国青年学子有机会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更多地呼吸纯净、自由的新鲜空气,留学再“热”也是好事。

历史常常呈现出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20世纪初,几代中国留学生远涉重洋,在东西方文化、科技的结合上,锻造出一双双青铜般的手臂。今天的同学们或许喊不出“为谁”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当然也并非都想着来日当“海归”、拿高薪。他们怀揣梦想,挥别故土亲人,真正的理想是做一个“世界公民”。“世界大同”和“地球村”意识根植于他们的心中。仅凭这一点,他们就不比长辈们差,留学热就值得肯定。当稚嫩的孩子们背上行囊,单薄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机场安检口的那一刻,我们除了眼里噙满泪水,便只有发自内心的深深祝福。

篇7

煤矿、铁矿、有色金属矿山曾经是国家的支柱产业、经济命脉、风光无限,作为国有矿山职工也是豪气万丈、让无数人眼热,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世界经济快车道,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些凝聚了我国矿山企业和矿山工人的无私奉献、辛勤汗水。

近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老企业矿产资源的枯竭,部分矿山企业不得不面临破产、改制和转型的局面,由于员工对企业转型没有充分理解,存在心理上的误区,引发了员工的巨大心理落差和心理担忧,出现了一些过激的言论和过激的行为,影响了社会安定团结。

误区一:企业破产、改制后职工担心收入无着落、生活无保障。

每个矿山企业都曾有过骄人的业绩,作为企业员工努力干好本职工作,得到相应薪酬,过着安逸的生活,一旦企业出现危机,收入维持不了日常的生活方式,员工的心理承受不了,对未来生活的恐惧情绪会引发过激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1996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随后几年的不断完善,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新的《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为员工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确保企业在面临困境,下岗、失业职工在社会保障体系下,也能维持正常生活,因此“收入无着落、生活无保障”是多余的担心。

误区二:国有矿山企业为曾经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享有崇高的荣耀,成为政府和社会的“宠儿”,在企业面临困境转型时,又成了政府和社会的“弃儿”。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首时代经典老歌豪气直冲云霄,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国有企业职工的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也突显了国企职工的崇高地位,也正源于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国有企业曾一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演绎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创业歌。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部分老国有矿山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经营危机、资源危机面临破产改制的转型局面,巨大的心理反差,使得职工心理难以承受。

事实上,政府和社会始终高度重视这些曾经为祖国经济建设奠定基础的企业和职工,政府近几年从资金、政策和技术方面加大对老矿山企业的帮扶力度,通过企业间的联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引导发展重点突破的产业和领域,对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实行兼并联合,实现其产业优势的快速扩张,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尽快走出困境;对于面临困境的矿山企业职工,政府和社会调动一切资源进行帮扶,如:确保生活最低收入、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优先安排再就业、提供创业资金等措施,使得转型后的矿山企业职工生活有保障、生活有尊严,在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工人阶级始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误区三: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优越性和稳定性,对市场竞争感到恐惧和害怕,担心不能适应社会,对原有体制具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新技术装备的引进,产品结构的升级,价值观念的冲突,思维方式的的变化,各种矛盾冲突,生存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对变化的环境不适应,心理压力加大,对未来生活感到困惑、迷茫,使得习惯了养尊处优的国企职工不敢跨入社会的第一步。人是社会的主宰者,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走,作为矿山转型期的企业职工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企业在发展的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挫折,我们要发挥积极正面的力量和智慧,正确面对企业的变革,积极的心态不但能使自己充满奋斗的阳光,也会给你身边的人带来阳光。其次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

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院校 后勤服务管理 转型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进入了稳步发展提高质量相结合的关键时期。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管理转型,推动后勤高校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一、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

(一)后勤管理的定义

后勤管理是管理者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手段,通过特定的系列管理行为和领导活动,让全部成员努力工作,达到后勤工作目标的过程。作为管理形式的一种,是后勤管理中一般本质管理的表现,后勤工作部门是一个为单位职能活动提供物资保障的机构,以为职能活动服务为任务。所以,后勤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手段,经过组织、指挥和协调后勤职工的活动,创造后勤保障力量,保证后勤工作任务高效率和高质量地完成,顺利促进单位职能工作的开展。

(二)后勤管理的内容

后勤管理包括财务管理、伙食管理、财产物资管理、房产管理及维修、医疗卫生管理、水暖电气管理、汽车运输管理、基本建设管理、其他服务管理和后勤服务经营实体管理。

(三)后勤管理的特点

后勤管理根据各单位中履行的服务职能,拥有这些方面的特点:

(1)社会性。后勤管理社会性包括后勤管理的内容、后勤管理与社会上的联系和后勤管理发展的方向。后勤服务正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后勤服务数量、范围广泛,社会的进步可以实现社会化。改变封闭式的后勤管理,要求后勤管理人员根据社会性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力所能及地为社会服务。

(2)经济性。后勤工作是行政和经济的结合,后勤服务劳动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工作的实质是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进行高效的后勤资源配置,完成后勤工作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

(3)时间性。职能活动是一个有严密组织、严格程序的过程,职能活动服务的后勤工作必须按照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因为职能活动的需要,要求每项服务工作都有确定的时间,决定了后勤管理时间性强的特点。

(4)复杂性。复杂性的主要特点是后勤管理工作繁重,任务较多。复杂性的另一个特点是政策性很强。后勤管理部门必须按既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办事,不能随意而行。涉及面广,内外关系多,要完成全面的主体服务,既要与每个单位职工打交道,还要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四)后勤管理的作用

后勤管理的作用是由后勤管理的基本职能所决定的,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可以提高利用率,提高职能工作效率。

(3)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调动职工积极性。

(4)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稳定职工队伍和生活秩序。

二、高等教育院校服务管理工作的转型

(一)运行体制的转变

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和不断推进的高等教育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暴露了传统后勤管理模式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计划体制限量的可分配物资与师生服务需求产生了矛盾,无法在旧体制内得到解决。

高等教育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后勤服务项目和数量增多,传统管理体制效率低下,计划体制已经不适应高等教育院校后勤服务管理的发展需要。为了适应高校的发展形势,应该实现后勤服务管理运行体制由计划制向市场制的转变。

(二)工作重心的转变

在高校后勤的传统工作模式中,管理是工作的重心,是学校物资资源分配的核心地位,自上而下的开展工作。根据高校发展形势,实现后勤工作重心由管理向服务的转移,变后勤服务和师生上下不对等关系为平等关系,在履行监管职能的同时,提供企业正常经营的必要服务。

(三)职能定位的转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高校后勤部门负责高校后勤的一切事务,在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实现做好后勤具体事务到监管服务的转变。对职能进行定位,准确确立关系,打破旧体制,加强监管职能定位,做好对企业经营的监管工作。

(四)经营方式的转变

高校传统的后勤管理服务由学校后勤管理机构决定服务内容和形式,具有极强的垄断性。随着竞争机制的深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也采用了竞争机制,实现了垄断性模式到竞争性模式的转变。竞争机制的引用,提高了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竞争机制给高校带来了深刻、积极和决定性的变化,也容易产生程序简单、破坏公平和影响和谐的问题。因此,经营方式的转变需要循序渐进,对市场竞争体制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得到更多的重视,做好高等教育院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之一。确定后勤管理的定义,明白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做好后勤管理工作的调整和转型,与时俱进的发展高等教育院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更好地为高等教育院校服务。

【参考文献】

篇9

对于既没有销售权又背负了两亿元债务的陕汽来说,世纪之交算不上好光景,一桩看似般配但并不幸福的“婚姻”于1999年走到了尽头。

而这远未结束,一切才刚刚开始。

1998年,陕汽以引进德国曼大客车底盘先进技术等优良资产为基础,与陕西正发实业有限公司、省技术进步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联合组建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解决了陕汽长期以来有先进技术和优势产品而无发展资金的尴尬,初步尝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

就在陕汽焕发勃勃生机之时,结构庞大的原中国重汽却像一架破败的马车,一步步使集团坠入整体巨额亏损的深渊,陕汽产出的全部利润也被其亏损黑洞吸食得不见踪影。“不能再这样亏下去了!”中央政府显然意识到这一点,1999年国务院派专门调查小组到原中国重汽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整个集团亏损87个亿。

集团亏损是致命伤,除此之外,分家的另一导火索还体现在集团内部僵化的体制和管理模式上。

原陕汽高层这样回忆着:“集团旗下各个企业之间的协作效率十分低下,陕汽就只能管生产,销售是由整个集团决定的,这样下去会严重脱离市场,是典型的集团内部计划经济。”加之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重卡行业受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出现疲软,陕汽的日子几乎撑不下去了。

“很显然,已经不能再以行政手段把他们绑在一起,否则会越来越没有活力。”2000年7月,根据国务院的安排,原中国重汽一分为三,把各个企业下放到地方进行管理:其核心主体部门保留中国重汽的称号划归山东省管理,济南重汽改称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重汽与陕西重汽分别下放重庆和陕西地方管理,组建为重庆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陕西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败亦可喜,在惯于联合综治的大集团发展遇阻后,单兵作战或可为陕汽提供另一可行性方案。划归陕西省政府后,陕汽有了独立的自,同时,陕西省政府和西安市政府也都如获至宝:“不可否认,汽车工业是个密集型产业,它能够带动的东西太多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极大好处。”

当陕汽试图以“更聪明的方式”试水商用车秀场时,等待他们的倒未必是令人满意的启程。分拆后,由于陕汽背负过多的债务,产量也只是当时济南重汽的1/4、红岩重汽的1/2,生产没力量、销售无网络,业内普遍怀疑陕汽能否生存下来。越萧条越下注,是陕汽对抗危机时刻的黄金法则,这一次更让陕汽在复苏竞赛中赢得先机,在众多疑问声中,陕汽开始了第三次创业。

篇10

关键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 TU9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是能源匮乏的国家。但是我国能源利用率很低, 仅为32% 。世界上发达国家为52% 。我国差距很大, 两者相比我国能源浪费严重。因此, 开展节约能源的任务繁重, 并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于1997 年11 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依法推动和实施节约能源工作的开展。

在城市建设中, 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之一。实践证明, 0.6万千瓦—5 万千瓦的发电机组, 发电耗煤均在600 克/度左右; 改扩建为热电厂后, 背压机组发电耗煤大幅度下降为200 克/度左右,抽凝机组也下降为350 克/度, 节煤效益十分显著。统计显示, 1998 年我国热电联产节约4100 万吨标煤, 价值100 多亿人民币。同时,热电厂供热标准煤耗均小于44 千克/吉焦,而分散小锅炉则为55~ 62 千克/吉焦。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优越性是减少环境污染, 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与容量小, 热效率低、烟囱低( 一般40 米以下) 、没有除尘设备( 基本不进行除尘) 、直接排放废气的分散小锅炉相比, 热电厂锅炉容量大, 热效率高(达90% ) , 大都装有除尘设备, 除尘效率高( 达90%) , 热电联产大大地减少了空气环境污染。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文规定, 城市建设应当统筹规划, 统一解决热源, 发展集中供热,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二、目前, 我国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一, 当前我国面临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随着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陕甘宁天然气进京, 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将有60 多个城市使用天然气, 城市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进行调整。因此, 各种能源的采暖方式不断涌现: 燃气采暖、电采暖, 太阳能的利用也在研究开发中。

第二, 我国已完成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 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使人们有权利选择经济、环保、高效的采暖方式。依靠行政命令强制人们使用某种方式采暖行不通了。

第三, 在我国主要采暖的三北地区, 许多城市开始建设大型的区域锅炉房( 40- 90吨//时) 集中供热。如哈尔滨、长春、沈阳等。

可以肯定地说,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方式代替不了的。在城市建设中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在我们这个以燃煤为主的国家是最佳供热方案。但是,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热、电煤耗比分摊不科学、不合理, 节约能源的经济效益全部归电致使热价偏高, 造成城市居民热费过重的问题, 多年来一直困惑着各级城市政府和居民群众, 严重地影响和阻碍着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框框, 计算分摊热电厂节约能源的效益是极不科学的, 也是不合理的, 必须调整。

三、几个需要研究的原则

国家鼓励发展热电联产, 这项政策应当在火电建设的“ 主力军” 电力系统明显体现出来。如果电力系统建设热电站的增长速度低于火电建设的平均增长速度, 尽管国家另外再采取什么措施, 热电事业在我国肯定不会发展, 而会逐渐委缩, 全国热电机组占火电机组的比重将会继续下降, 这是不符合“ 节约能源法” 的。

1 电力系统完全有条件提高热电机组发展比重

这就要充分利用城市热负荷, 工业民用兼顾, 有计划地为解决电源、热源, 积极建设城市大型热电厂, 可建大的, 绝不人为的缩小。

1)从立足于排, 改变为立足于用

我们应当改变过去一讲需要增加电源, 就是建设大型纯凝汽式电厂, 应当改变这种作法, 尽最大可能地多建大型热电厂, 争取将排向大自然的热能多用上些, 用这种办法既增加电源又增加热源, 这样既节省能源, 又保护环境。

2) 建设与电力系统高参数、大容量相匹配的大型城市热电厂

热电厂节约能源的条件主要决定于热化发电份额, 直接和热电厂初蒸汽和所代替的凝汽式电厂蒸汽初参数密切相关。热电联产的目的是节约能源与改善环境。节约和浪费都是比较而言的, 和落后的设备相比较是节约的不能算节约, 只能和当时、当地的凝汽式电厂相比是节能的, 才能算节能。电力公司应提出调整电力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任务, 通过调整电力结构从速度、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积极发展高温热水供热

高温热水供热是国际上迅速发展的一项节能新技术。蒸汽供热和热水供热对不同用户各有优缺点, 但从总体上看, 高温热水供热的优点是蒸汽供热不可比拟的。因此, 近几年来在热化事业较发达的国家, 高温热水供热都发展很快, 从理论到实践上看, 以高温热水取代蒸汽作供热介质能更好地节省能源。特别是配合热电联产、集中供热, 更显示其突出的优点。

所谓高温热水, 一般指130 ℃ 一24 0 ℃ 。常用的范围是13 0 ℃ 一2 0 ℃ 、巧O℃ 以下可认为是低温热水,近年来我国国内有不少地方采用巧0 ℃ 热水供热。当我国节约能源法明确规定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情况下, 开拓高温热水网节能新途径可以更加适合高参数大容量区域供热热电站的需要。温度从目前150 ℃ 再往上提高也还有些技术问题, 应当列为重点, 抓紧解决。

3热网的运行、调度、生产、分配、规划、建设

1) 热网的调度和运行

发电、供电、用电瞬间一次完成、运行调度统一由电力部门一家管理, 热力联产有相同特点, 而且增加了热、电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生产、调度也必须由一个部门负责, 才能保证安全, 保证电、热质量,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 生产、分配

供应电能、或热能都属于生产供应不同形式能量, 都属于城市公益事业, 如果运行调度都由电力热力部门负责, 生产、分配也应由电力热力公司负责,更有利于协调发展。

3) 规划和建设

如果运行、调度、生产、分配, 都由电力热力公司负责, 最好不要让其它单位去建设、规划, 以免造成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行不协调。

目前的电网规划、建设、生产分配都由电力部门一家负责就是个样子。这样国家电力公司改为国家电力热力公司, 更明确地从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方面有效地为国家节省能源改善环境, 整个大步子在国家经济综合部门的领导下有步骤的进行。

四、热电联产的发展机遇

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我国的经济正在持续、稳定地发展, 城市供热体制和电力行业都在进行改革, 为发展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创造了很好的社会环境和有利条件。

第一, 党的十提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城市房屋建筑和居民住宅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第二, 城市集中供热迅速发展, 现有城市供热设施( 热源和热网) 已经满足不了需要,

必须加快城市供热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 城市治理环境的要求, 为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第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城市居民生活不断提高, 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不断追求, 要求选用最佳的供热方式满足用热需要。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供热品质高、连续性好的优点, 既可以采暖用热, 又可以扩大到生活用热水等诸多方面。因此,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

第五, 小城镇( 包括村镇) 的迅速崛起, 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发展, 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五、结语

十二五”期间,基于国家节能减排及相关政策的推动,热电联产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局面。届时,热电联产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