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微生物学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微生物学的意义

篇1

绵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 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无菌体液进行病原学检查,从而快速、准确的诊断出患有感染疾病患者的病原学,做好病菌的耐药性检测工作,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降低疾病的感染率,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因此提高对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无菌体液病原学检测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加强对无菌体液送检率的控制,严格管理检测标本的方式,来提高临床治愈率。本文以一名患有真菌性腹膜炎疾病的患者为例,对引发该疾病的棕黑腐质霉进行病原学检测,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微生物实验室;无菌体液;病原学检查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细菌感染的危害性极大,病菌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传播和扩散,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产生致命危害。血液之类的无菌体液形式的感染病的影响性最为显著,具有极高的死亡率,会直接影响感染者器官功能。

1 资料分析

将我院于2013 年1 月收拾的1 例真菌性腹膜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男性患者年龄为83 岁,入院时存在浑身乏力的症状,运动时症状更加明显,半年后还存在下至足部肿胀的症状,经临床检查确诊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腹膜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患者还伴有腹部疼痛感、咳嗽、腿部浮肿、透出液浑浊等现象。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的单、双核细胞的比例为2/3,透析后液中白细胞和细胞总含量分别为390×106/L 和400×106/L,临床治疗药物为抗渗素,包括: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和头抱吠辛。

取得的无菌体液使用BD 血培养瓶进行培养,病菌逐渐呈现出绒球状,进行进一步的耐温检测,可明确为腐质霉属,通过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的方式对感染该疾病的无菌体液进行研究。

2 实验室检查

将穿刺腹透液中的真菌在BD 血培养瓶进行为期52 小时的培养,培养设备发出警报,说明该无菌体液的病原学检测呈现阳性,即具有感染性,是引发症状的根本原因。将培养瓶中的病原体进行涂片病理检查,可以观察到病菌的形态为丝状,属于真菌中的一类。

为了进一步明确无菌体液的病理特征,可使用真菌基础分离培养基即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培养基、母种培养基即PDA 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等几种培养基对真菌进行分离、转种和培养,查看病菌所表现出的群落形态,为分析无菌体液病原学提供依据。培养基在保持28℃的状态下,进行一段时间的培养,只有SDA培养基中病菌繁殖速度较快,最终形态为浅黑色絮状,而其他培养基为呈现为松软的羊毛形态。

分子测序:

引物:ITS15-TCC GTA GGT GAA CCTGCG G-3。

具体的反应要求如下:在无菌体液处于预变性阶段,要将72 摄氏度的温度保持一分钟,之后依次进入变形和退火阶段,需要的温度分别为95 和50 摄氏度,维持时间均为30 秒,最后在72 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延伸,这个过程为一个循环,需要进行30 次。将实验室病原学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可知其99% 的性质同棕黑腐质霉相一致。

3 讨论

棕黑腐质霉是一种腐生真菌,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的中性或者碱性的土地中,有大约59 种丝裂孢子囊菌透明丝状真菌。PDA 上菌落成蓬状形,快速生长,菌落在生长到7d 后可以达到1cm。SDA 上菌呈白色或者是浅灰色,形状是絮状,生长速度也非常快。

分析不同培养基中病菌的群落状态,CEA 及察氏培养基中病菌形态松软,呈现分层的状态,最终颜色为橄榄黑色,中间还包括一部分棕色真菌孢子,生长后的真菌孢子在梗部位置出现了多个分支,颜色一般是浅宗色或者是笔直状。[2] 由于孢子的特征性的鉴定,因为产生了两种特征性的孢子,其中一种的厚壁粉孢子开头是圆形、细胞壁光滑的;另一种间生厚壁孢子呈现暗棕色,形状为球形或者是长椭圆形。

近年来,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报告经常有报道。由于此类患者的免疫力非常低下,还患有直肠癌,腹膜经过透析后的真菌性腹膜炎,出现了酵母样菌和丝状真菌。真菌性腹膜炎占以了腹膜炎的2% ~ 6%。由于引发真菌性腹膜炎同导致念珠菌性腹膜炎的病院真菌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测和观察,只有确认检测结果呈现阳性,才能进一步判断是否为棕黑腐质霉。[3] 本研究在治疗和观察过程中利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以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提高患者体内血浆白蛋白的含量。因当前我国对于真菌性腹膜炎疾病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治疗经验,可以应用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辅以 伊曲康唑胶囊,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汪峰, 刘彩林, 廖亚龙, 汪月, 孙自镛. 应用16S rRNA 宽范围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检测临床无菌体液感染[J]. 检验医学,2011(12):865-868.

[2] 晋兴, 黄波, 武爱荣, 周娜, 李曼,曹义战. 血液或无菌体液培养阳性标本中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9):5708-5712+5715.

篇2

从某种意义上说,物质微粒观是我们为了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化学现象、理解物质世界而为学生搭建的“航标灯”,当我们要把物质微粒观发展作为化学课程教学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的时候,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渗透物质微粒观的特点,教学的过程都能体现物质微粒观对于化学学习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从物质微粒观的基本特点出发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物质微粒观的培养应当注意运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整体把握,分块突破

物质微粒观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化学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来传授给学生,而是应当引导学生将其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帮助自己更好的认识物质世界,更好的应用化学知识。在初中化学学习伊始,微粒知识就渗透其中,对于分子、原子、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我们就应注意物质微粒观的培养和发展,让中学生在一开始接触化学就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思考问题。

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我们以培养学生从微观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微粒的基本性质为目标,高中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科学的认识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目标。从物质微粒观的内容的角度分析,初中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粒子是极其微小的”、“微粒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高中阶段主要深化初中阶段所形成的对微粒的认识,并进一步认识“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使微观粒子聚集成宏观物质,且这种作用有强弱之分,存在空间取向”。要让学生结合的已有知识经验,让物质微粒观随着学生化学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的深化。

二、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高级思维

在基于物质微粒观培养的教学中,为将教科书所呈现的和教师所希望学生形成的物质微粒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将物质微粒观的基本内容转化为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用问题驱动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 在设计驱动性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注意问题的连续性,也就是说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成为一条线索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而不是将很多问题堆积起来,毫无线索。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次性,这里所指的层次性不仅是问题本身的难度要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问题的构成要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学习进度结合起来,并且能让学生的新知识学习找到“生长点”和“固着点”,如我们在电离平衡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质的电离能进行完全吗?什么时候电离方程式中的化学反应结束?电离平衡的时候反应是不是停止了?用什么手段、方法能让电离平衡被破坏?第三,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启发性,这里的启发性主要强调对学生高级思维的启发,通常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喜欢围绕“是不是”“对不对”展开,而很少去关注“为什么”、“如何做”,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低级思维,死记硬背大量的结论。第四,问题不仅来自于课前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课堂中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产生的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认识水平。最后,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普适性,具有普适性的问题是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落在最近发展区,并且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密切相关。

三、创设有助于物质微粒观形成的情境,培养微粒意识

让化学知识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原有概念的自我转变和自我表达的空间。 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结合自身已有的认识,通过多重感知,学生才能将抽象、陌生的知识内化为观念,才能将情感赋予这些知识,让知识动态的在头脑中生成。如物质的量的教学,物质的量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陌生、抽象的概念,让学生生硬的记忆物质的量的定义、机械的背诵公式计算,不真正的理解物质的量是搭建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桥梁、物质的量可以简化我们的运算等是毫无意义的。此处我们可以运用一粒米和一百粒米的质量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物质的量的意义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质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当注意运用各类情境来让学生感觉到微粒知识的重要,让学生在运用微粒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微粒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主动运用微粒知识、培养微观意识的自觉性。

四、采用直观化教学手段,实现宏微结合

直观教学的形式包括教学模型的使用、教师语言的直观化,微观过程的模拟等等,这些能扩大学生的认识面和信息来源,为学生物质微粒观培养和发展提供感性素材。

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电流形成的过程,直观、生动的表现原电池的阴极、阳极以及溶液中各种胃里的状态,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并抽象出电极反应的方程式等;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深刻体会官能团的作用,及“水的衍生”的深层含义;教师语言的直观化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直接的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微粒的问题,比如在水的三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积变化了?数目变化了?以此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来思考他们很熟悉的宏观现象,以掌握宏观现象的本质。

篇3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前者着重于精神价值,后者侧重于技术知识的工具价值,二者的结合促进了人的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全面和谐的发展。

1 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在医学生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既是医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又是医学专业的特殊研究对象和特殊服务对象的需要。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具有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的特点。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意识,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有健全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趣味和情操,有良好修养和同情心,对个人、家庭、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2 人文教育的措施

首先,教师在讲授中应还原知识的人文精神,在教学内容的更新上需要进一步重视智力、能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教学内容应由单纯专业知识传授,向专业知识与道德、心理素质培养并重方向发展[1]。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往往把其当作纯粹的专业知识对待。从而使其具有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感觉:医学微生物学内容繁杂,容易混淆,比较枯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医学微生物学中的一切理论知识与实验技术,无一不是具有独立人格、拥有丰富知识内涵的前人在实践的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而作为授课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其的全面了解,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还原出具有深刻人文烙印的医学微生物学知识。如巴斯德创立巴氏消毒法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实际过程、琼脂平板的发明等,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的社会意义。而作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主动培养和增强与知识及其创造者的对话意识。如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的主动课前预习及课后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等。这样才可以避免我们接触到的仅仅是结论式的知识,使我们的学习变成与一个个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社会历史背景的知识发现和创造者的思维对话,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转贴于

其次,体会知识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医学微生物学的直接研究对象为病原微生物,其最终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人。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微生物尤其是与病原微生物斗争和发展的历史。其从事的一切研究活动均与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相关,如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等。在实际教学与学习中,要充分注意相关知识的人文内涵。如美国学者立克次、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教授在相关实验研究中为科学献身的高尚情操与胸怀。在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中,尽管我们是作为主体的人,但是在对其的研究中,应该本着客观精神看待微生物的一切生命活动并遵循其基本规律,把它作为与我们对等的一员,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结论并且创造出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理论与技术。如现实生活中病原体耐药性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策略与方法、工程菌的创建中的人类伦理学问题(技术的进步与人类伦理学的同步发展的必要性,与整个自然生态的平衡问题,如工程菌污染导致自然界中微生物组成发生的改变,某一项技术带给人类的益处及有可能带来的危险性)等。

第三,在应用知识中培养人文精神。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和临床实际应用中,学生真正独立接触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检验了其人文素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个体反应和应对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形成和升华的过程。当然问题的选择要联系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历史,如实验过程中的无菌观念的形成及其具体操作、实际生活中消毒灭菌的应用、医学预防观念的形成及其意义、社会咨询等科普活动等。

3 人文教育的意义

总之,在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与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素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适应新型医学模式的高级医疗人才。

篇4

关键词:微格教学 物理实验 教学模式 意义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当前物理实验课程多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和落后的教学手段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教学效率普遍偏低,教学效果极不理想。而物理实验的微格教学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微格教学简介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其最初目的是“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1]”。

对于微格教学的开展流程,我们大致可以描述如下:首先分割复杂的教学行为,形成容易掌握的多种单项技能;然后借助微格教学系统训练学生的特定技能,管理人员或指导教师在控制室内监视和记录训练过程;接下来通过录像回放,使训练者能够以第三者的身份观察自己的训练效果;最后进行全方位的反馈评价,从而使学生对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2.物理实验的微格教学模式

依据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我们在开展物理实验的微格教学试验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流程图如下):

开展物理实验的微格教学流程图

2.1授课教师进行课前的教学准备,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

2.2进入微格教室开展实验演示教学,同时相关人员在控制室内进行教学录像。这一环节需要实验教师与录像人员有充分的交流,细节部分的录制必须准确。

2.3通过播放教师的演示录像,让学生进行观摩,教师适时地讲解注意事项。

2.4学生分组实验并录像。

2.5组织观摩各小组学生的实验录像。

2.6师生评价。对于某个小组实验的完成情况,可以先由该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再听取其他小组成员的意见,最后教师加以点评[2]。

2.7评定实验成绩。通过观摩学生的实验录像,并及时地进行自我和他人评价,便可以对各小组的实验成绩进行合理化评定。

3.物理实验中引入微格教学的意义

3.1运用微格教学,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3.2运用微格教学,可以有效地节省教师资源。教师教学录像可供学生反复观看,从而避免了教师重复演示,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给予相应的指导。

3.3运用微格教学,能够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选择观看录像的播放位置,由于观摩教室的独立性,各小组之间互不影响,真正做到了个别化教学,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3.4运用微格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动手实验、观摩实验录像及信息反馈等众多教学环节的开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

3.5运用微格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3.6运用微格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借助微格教学系统开展教学活动,既改善了教学环境,又增强了课堂的灵活性,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许多便利,因此,从思想上教师会主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

4.开展物理实验微格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

4.1教师在进行课前的教学设计时,必须懂得合理化地分割实验。

4.2物理实验教师应掌握微格教学的基本理论,提高自身技能素养。

4.3在进行学生实验录像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不可丢失,必须做到紧密监视各组学生的实验情况。

4.4开展物理实验的微格教学之前,实验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准备,并让其清楚地认识到每项实验的教学目标等。

4.5对于学生实验成功与否应事先制订一个评价标准,并让学生在实验前有所了解。

4.6微格教学系统以及实验室应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

5.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媒体开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也不断涌入课堂,为顺应时展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必然要经历一场新的变革。物理实验的微格教学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但如何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仍需每位教育工作者不懈地进行研究、思考。

参考文献:

[1]王风桐.小学语文微格教学教程[M].科学出版社,1999.第1页.

[2]易志基.微格教学在物理教学法中的应用研究.《大众科技》.2008.1.

注:基金支持:宿州学院2008年度校级教研项目(编号:SZXY

JY200805);2009年度高等学校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编号:2009SQRZ171);宿州学院2008年度校级教研项目(编号:SZXYJY200812)。

篇5

哈梅罗夫说:“上世纪70年代,我在医学院的时候,最早对细胞分裂中的微管产生了兴趣。那时我才发现神经元中还有微管。而在那之前,电子显微镜的固定剂把微管给溶解了,使细胞内部看起来就像是水。但随后人们意识到,那里还有着森林般的结构。大约在那时,X-射线晶体摄影术显示了微管的结构,是一种圆柱形的格子框架,差不多就像晶体那样。”

那时哈梅罗夫正在学计算机。所以在他看来,微管就像一种计算机开关网络,其中每个微管蛋白亚单位的状态就代表着某种类似比特的东西,如一个1或一个0。如果真是这样,就意味着细胞内部在进行着大量的信息处理。大部分人将大脑视为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是一个开关,一个1或0的比特。神经元之间的每个突触几毫秒变换一个比特。但如果看看每个神经元的内部,会看到速度更快、更加密集的微管信息处理器。在头脑中,微管处理信息的速度大约是每秒1027次。

“想一下草履虫,那些单细胞生物。它们游来游去,寻找食物和配偶,它们、学习,它们能从毛细管中迅速逃脱。而它们没有神经元,没有突触,它们做到这些全靠它们的微管。它们能做到这一点,一个神经元应该也能聪明地运用自身的微管。”哈梅罗夫说,“据我计算,在每个神经元的微管中,信息处理速度约为每秒1015次,这还只是大脑中一个神经元微管的信息处理能力。大脑的全部能力更强得多,达到每秒1027次。”

哈梅罗夫解释说,微管是细胞骨架的一部分,在细胞内部类似于骨骼的支架。它们的作用是在细胞有丝分裂时分离染色体,在神经发育中推进轴突、树突和突触向前生长,调整突触参与记忆活动。如果它们断裂,人们会得老年痴呆症。

微管是中空的圆柱,由单个的花生形状的蛋白质――微管蛋白构成。微管蛋白能自行组装成细胞的结构和外形。神经元中的微管最多。当一个神经元发育时,微管自行组装并沿一定的方向生长。就像印度人玩的绳索戏法,表演者向上扔出一根绳索,然后自己爬上去。微管差不多就是这样形成了细胞,然后最终形成突触。当细胞形成后,微管好像就能处理信息、组织行动了。

人工智能完全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前提的基础上,人脑就是一台计算机,与硅芯片制造的计算机并无差别,而意识和感受特征都是从复杂的计算中自然出现的性质。物质是与时空结构有关的东西,到了时空基本结构的层面,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物质的起源,是否也是意识的起源。

乔普拉认为,在东方智慧传统中,在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之前也有意识,那种意识就是前意识(proto-consciousness)。有一种底层的东西分裂成了主观和客观。还原主义科学就建立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分离上,是人为的,而本质是一。

篇6

关键词:生物学网络技术 环境污染 应用

在当今社会,由于全球人增地减、资源匮乏,人类对环境的依赖性愈来愈强烈 随着人类的生活要求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量人工合成的并难以被天然微生物迅速降解转化的污染性化合物进入到自然环境中,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及其他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土壤污染区,污染还导致资源环境中生物重组,使物 的分布与 度均发生深刻的变化,致使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因此,治理破坏环境生态的各种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努力攻克的热点问题。最近20年间,以核酸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揭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中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开拓了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交叉领域。通过检测生物自然种群DNA序列多态性,鉴定 体的基因型,在基因水平评价种群遗传分化,并在分子水平阐述分子适应等生态问题的机制, 好地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学意义,为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一、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

可直接用来探测溶液中、细胞组织内或固定在膜上的同源核酸序列)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高度灵敏性,使得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广泛应用于对环境中的生物的检测,定性、定量分析它们的存在、分布、丰度和适应性等研究目标。

基因探针方法学利用了DNA能变性和重退火的特性。要做 个基因探针,所研究的这个基因的DNA顺序必须清楚。这个基因对一特定的微生物种可能是独特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一DNA顺序就有利于检出那种微生物体。或者,这个基因可能编码一种某一代谢途径独特的酶,从这样一种序列构建出的基因探针就有可能指示土壤或水样品中一群细菌的潜在活性。这类探针可定义为功能性基因探针。例如,由编码固氮作用的酶的DNA序列可做成基因探针,这样的探针就可以用于测估特定的土壤中是否含有携带固氮基因的细菌。随后,还可以构建另外的探针,用以测定这些机体实际上是根瘤菌属或固氮螺菌属的一些种,或者是蓝细菌。这一基因甚至可能对所有的细菌来说是通用的,因而使检出所有已知细菌成为可能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支持下,用以采集、存贮、处理、 传递和显示包括文字、数据、声音、图像在内的各种信息的一系列现代化技术。 从中学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来看,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 的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 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 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 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 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 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 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支撑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 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 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 、 、 素或四大属性。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 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 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地发展。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优点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能够发展学生利用各种媒体收集和处理物理科学 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的思维能力,初步形 成创造性思维品质;达到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物理学知识评价和解决某些实际问 题的目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相整合,其主要优点是: ⑴整合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 形式,能克服传统物理教学中语言描述具有不确定性、文字说明比较抽象乏味、 实验演示只能给学生以结论的缺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⑵整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信息技术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使 学生在特定的接近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生从被动听讲的接受者, 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⑶整合更适于创设探究情境。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提供了极丰 富的信息资源,构成进行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开放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 自主发现、探索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实现培养创新精 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⑷整合落实了因人施教原则。借助人机交互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 习环境,能对教育信息及时收集与反馈,使表现方式和节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 进程,从而为实现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因人施教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五 结语

从污染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研究进程可见,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应用不仅扩大了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对象,促进了微生物结构生态学研究,更重大的突破是有助于更深入、更多地了解生态学过程,使得以功能基因为基础的功能生态学研究成为今后污染生态学领域的新方向$特别对污染胁迫下的微生物,研究功能基因在环境中的表达调控,可更真实、准确地揭示微生物的生态关系,明确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即生态系统中一系列基因的相互作用。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操作将某些不同生物体中控制有用的生物降解途径或酶的微生物异化代谢基因带到同一寄主中,按照设计的生物代谢途径运行,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或特定毒物的降解,从而显著地或彻底地改善微生物在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倪丽娜等.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2年第24期.

篇7

关键词:医院感染;微生物检验;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全名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主要表现为患者或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并伴有临床症状的感染。由于医学水平的提高,加之介入性、放化疗等现代诊疗技术的广泛使用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日趋增长,而如今医院感染已然成为医学界的一大难题[1]。为探讨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随机选择40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及对症治疗,与未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患者医院感染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微生物检验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37.9±8.3)岁;住院时间3~12d,平均(8.3±1.2)d。观察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8岁,平均(39.4±8.4)岁;住院时间2~14d,平均(8.7±1.5)d。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排除有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妊娠哺乳、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不进行微生物检验,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相关诊治。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生物检验,细菌检测选用ID32试条。同时进行药敏测试,采取K-B纸片扩散法,严格执行操作说明,包括头孢泊肟与头孢他啶30g/片,头孢泊肟/克拉维酸与头孢他啶/克拉维酸10g/片,监测试验中克拉维酸的抑菌环。根据微生物检验结果对患者行对症药物治疗。

1.3观察指标 感染情况:感染、为感染;感染轻重程度:I级(轻度感染)、II级(中度感染)、III级(重度感染)[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程度 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轻重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与传染性疾病类似,医院感染同时需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染人群3个必备因素才能实现[3]。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与微生物检验有着紧密的联系,常见类型的医院感染(例如:恶性呕吐、术口感染、腹泻等)极大的影响医疗质量的提升,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也浪费了不必要的卫生资源[4]。由此可见加强微生物的检验工作是尽早发现、及时阻断传染源的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监测防治医院感染的有力措施[5]。

本研究中,对40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并给予对症治疗,发现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仅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此外,对患者感染的轻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轻重度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应用中具有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尽早确定感染源,阻断感染源的传播途径,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安全保障,积极的、实用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洁.微生物检验用于住院患者感染监控的临床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8):1176-1177.

[2]武华,陈静,杨秀莲.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2(14):626-627.

[3]刘洁,李刚.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实施与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3,6(4):117-118.

[4]李金梅,王进.2010-2012年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3):316-318,319.

[5]金瓯,舒宇.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74-75.

[6]黄军垣,郑利平.加强住院患者临床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4):563-564.

[7]桑勇先.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地位及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4(4):381-381.

篇8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血液微粒;流式细胞仪;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002-02

血小板是血液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成分,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病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血液中的细胞微粒对血栓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血小板数量及血液中微粒进行检验在临床病理及血栓形成疾病诊断和预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取我院收治冠心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白血病及急性脑梗死化疗后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患病者和健康者的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所有参与检验的患者和健康者均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以血小板微粒检测的内参对照3.0mm-0.8mm为标准。检测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需要取样和制备标本,再使用免疫荧光标记血小板微粒,然后进行对照定位,实施血液中微粒的检测。每毫升血液的PMPs含量可以根据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用N进行表示。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 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静息时血小板产生的微粒量比较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流式细胞仪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比较两组检验者在静息时血小板产生的微粒量,结果如下表1。

从上表中可知,观察组中冠心病、急性脑梗死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小板产生的微粒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健康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产生的微粒量对比分析

2.2 血小板活化血小板释放量比较

3 讨论

相关医学结果证实,在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种类的细胞来源的微粒,但是在人体处于患病状态下,这些微粒的抗原成分和数目就会发生变化。对人体血液中的微粒进行定量检测与研究对于血栓性疾病、止血、伤口愈合等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仪是对细胞进行自动分析和分选的装置,其可以快速测量、存贮、显示悬浮在液体中的分散细胞的一系列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方面的特征参量,同时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将指定的细胞亚群从中分选出来。该种检测仪器是血液中微粒检验的常用检测技术,它可以将相同细胞的成分在微粒膜上进行标记,并将具有特异性的细胞成分分选出来,以此确定细胞来源。采用荧光标记来显示血液中的微粒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因为细胞表面标记的细胞成分较易确认,所以FCM定性和定量检测血液中微粒也逐渐成为临床血液微粒检验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临床医学研究表明,检测血液中微粒性质和水平的变化,对各类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血液中微粒检测在临床生物学的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血液中微粒检测结果可以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主要依据;第二,血液中微粒性质和水平变化可作为各类疾病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第三,血小板、单核细胞的活化是各类疾病的病理结果和病理机制,也是血液中微粒活化的产物,能够直接反映特异性细胞分子的基本功能状态,直接显示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综上所述,通过对患病者和健康者的血小板微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利用血小板微粒诊断、预测和评估来评定血栓性疾病和血小板活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研究和关注。

参考文献:

[1]柳锡琴,查革.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91-92

篇9

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把微粒观渗透于教学中

化学基本观念不是以现成结论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而是内隐于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并随知识层次的推进而深化发展的。它是事实、概念、原理等具体化学知识经过思维的处理后,在学生身上所留下的,是能伴其一生的能力素养。构建初中生微粒观教学策略,要结合教材内容的逐层推进,其中,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微粒观的相关内容梳理如右表所示。

为了构建初中生的微粒观,教材在不同章节进行了安排,充分体现了学习的阶段性和层次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好知识深广度,采取合适教学策略从不同阶段层层推进初中生的微粒观建构,既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又要层层递进。

二、初中生微粒观建构的教学策略

篇10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6.02.010

文章编号:1009-3729(2016)02-0067-07

作者简介:龚世星(1982―),女,安徽省六安市人,安徽大学助教,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榜样认同问题是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问题,甚至是一个关键问题,但也是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2013年底,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要求高校结合大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和身心发展特点,从榜样认同的角度推进工作。当前,传统的榜样认同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面临微时代带来的挑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认同。鉴于此,本文拟在论证榜样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途径的基础上,分析微时代中榜样认同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境遇,并从榜样定位和选取、宣传方式和途径、校园榜样文化建设三个角度,探讨微时代境遇中榜样认同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成的现实路径。

一、榜样认同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认同”这一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首次使用于心理研究领域。在他看来,认同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认可的内在自信”[1]。从心理活动过程的角度看,认同可被理解为两者并存的动态过程。其中,“认”是对自我、他人、社会诸种现象的认知,“同”是求同、自我归类、寻求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态。[2]显而易见,榜样的示范和引领在实现一个人内心认同的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我国德育的优良传统,榜样教育有着内化于心、外化为行的功能。毋庸置疑,榜样的力量在大学生群体中作用显著,是大学生树立目标、澄清价值、积蓄力量、实施行动的强大力量,是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认同的重要载体。

1.榜样认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同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充分彰显其理论的彻底性和说服力,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的理性共识,为其所理解、信服。从心理活动过程的角度看,大众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要大体经历从被动接受、表面接纳,到慢慢过渡至自愿接受并依此反思修正原有价值信念与行为,再到真正信服并自觉整合至自身信念和价值信仰中、成为个体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追求独立和真理、勇于怀疑和批判等特点。同时,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识别判断能力有限,因而易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干扰,有可能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质疑和疏离。此时,树立有血有肉、积极向上、社会公认、众望所归的榜样典型,有助于大学生从具体的形象中靠近核心价值观,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达到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2.榜样认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情感上的认同。所谓情感认同,是指受众在对某一理论或价值观念认知认同的基础上,产生信任、充实、热烈、愉悦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强烈、稳定的情感,从而为进一步内化和认同这一理论或价值观念打下基础。相关研究表明,在对价值观念的培育过程中,同时调动受众情感因素会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更有说服力、受众更易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增进教育的效果。从情绪体验上看,大学生情感丰富、情绪波动明显,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判断、反思能力;从道德发展上看,大学生爱憎分明,具有相对较高的道德水平和素质,易对关系到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思想、言论、行为等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榜样的形象很具体,且好找易学。近年来,政府不断宣传“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契合了如今榜样正处于由传统的“高大上”英雄向“草根平民”模范的时代转变。如能以促动情感共鸣为切入点,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情感认同机制的作用,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3.榜样认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行为认同是指在理性认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借助意志和信念的力量,通过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内化于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行动,最终固化为自我人格稳定的组成部分。据教育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当前我国公众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认识与实践这两个环节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在如何化认知为实践上作进一步努力。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面对拖延、恐惧、逃避等内心世界的负面力量,也要面对多元价值干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和现有制度保障不健全等实际困难。因而,实现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此项工作成功的关键指标。榜样不仅传递给人们信任、感动和心动,更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将正确认识付诸行动。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而言,榜样示范能促使其从“内化于心”推进至“外化为行”,即促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实现知行合一,而这也正是这一工作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

二、微时代的榜样认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境遇分析

当前,全球已进入由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微时代。所谓微时代,是指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介渗透至人的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特定时代。同科技史上的所有发明创造一样,在微时代,技术载体的发展推动了人们交往方式的变革,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4]。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6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底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从年龄结构上看,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从职业结构上看,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5]作为当前微时代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交往来、社会心理、文化传播等方面都由于触网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以思想活跃、追求独立的大学生群体为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在榜样选树、榜样宣传等方面既面临创新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亟需有效破解并为我所用。

1.微时代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的影响

微时代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理性认同。与以往相比,微时代进一步加速了信息、意见传播主体的泛化和传播权力的全民化。在微时代,无论是何身份,所有普通主体的话语权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其信息与意见的传播扩散达到空前的自由,其个性价值、过往经历、境况细节随时都可能得到全民关注,或为千夫所指或被全民称颂。这种加速的“开放性”和“去中心化”趋势在维护言论自由、信息流通、塑造并彰显更具时代性、多样化的价值榜样的同时,也造成了信息真假难辨、意见良莠不齐、价值多元激荡的局面。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言,微时代的此种特征对于传统榜样的认同选树、宣传模式的有效性及传统榜样的说服力会造成巨大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理性认同。

一直以来,作为优良教育传统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法宝,榜样教育在选树宣传模式上多注重行政主导和宏观宣传,总体呈现出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单向度的遴选宣传模式和教育学习模式,大体看来,这些榜样主体体现了积极、正面、典型的总体特征,形象正面、类型较为单一。在传统封闭状态下,这一理想化的榜样形象通过权威认同机制的大力提倡曾发挥了积极、有力的教育功能,激励大众在苦难时期艰苦奋斗、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坚守美德。然而,在公众文化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心理和信息传播愈加开放、多元价值交流交融交锋的微时代面前,单一的榜样教育宣传模式渐露疲态,“高大全”式的榜样形象渐失信任。2013年3月5日,南京在学雷锋日这一天上映了一部讲述雷锋成长经历的传记电影《青春雷锋》,其上映首日出现了近乎“零票房”的局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信、微博等网络空间中涌现出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多面复杂的榜样人物,并已然成为影响社会大众的客观存在。这一鲜明落差折射出当前传统榜样形象所遭遇的社会认同危机和教育示范危机,以及网络微空间中蕴藏的无限榜样资源和能量。

2.微时代的草根性和原创性的影响

微时代的草根性和原创性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情感认同。微时代凸显的草根性和原创性充分调动了社会情绪和个人情感,强劲唤醒着集体力量和个人智慧。当今的社会主流大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道德伦理和理想信念问题,更为迫切地呼唤多元价值竞争倾轧中出现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强音。借助微时代的技术平台、言论氛围、议题设置,社会大众可以更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本真意愿和价值取向、真实评判和情绪情感,但也在局部造成了信息和情绪泛滥无序的乱象。同时,大学生的激情和冲动、理想和单纯也在微时代得到尽情发挥,但这也使得其对榜样的情感认同经历着严峻考验。

传统的榜样遴选十分注重榜样本身的正确无瑕,忽视榜样的个性、特点和有限性;在宣传主题中主要弘扬其感人、成功的一面,较少体现一个人面对选择、失败时的挣扎困惑等人性温度;宣传路径中多以官方为主导,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因而行政色彩浓厚、形式单一、方法雷同,容易搞形式、走过场;学习要求往往整齐划一、匆匆结束,忽视学生个体判断和感受,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尊重,难以使学生产生认同从而积极参与。这种方式不仅不能增进大学生对于榜样的情感认同,反而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挫伤榜样教育的公信力和美誉度。显而易见,对于既积极追求真理和理想,又充满怀疑精神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榜样形象更能获得其信赖和接纳,积极向上同时真实丰满的榜样形象才能唤发其情绪链结和情感共鸣。

3.微时代的碎片化和隐匿性的影响

微时代的碎片化和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行为认同。微时代促使人人成为信息、意见的交换者、发布者和生产者。一方面,信息舆论的多样性、观念选择的多元化,会促进社会的自由开放、媒介素养的明显提升、主导价值的实力增进;另一方面,主体信息意见的碎片化、主体信息和主题观念的隐匿性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榜样的行为认同。

碎片化和隐匿性进一步消解了榜样的权威性,制造了价值选择的困惑,混淆了榜样认同的行为方式。首先,微时代进一步加剧了新媒体带来的碎片化特征,加剧了有效信息获取和价值判断选择的困惑。这种碎片化主要体现在这种新的交互性传播模式中的信息内容和个体时间两个方面。微媒体不仅加剧了信息的激增、传播的活跃,也导致对信息来源、内容和价值倾向进行有效监管和引导能力的弱化,增加了有效获取有价值信息和进行价值选择判断的难度;不仅加剧了信息内容的碎片化,也加剧了个体时间的分割和碎片化态势,压缩并消耗了个体对价值问题和道德现象的思考时间、意志和习惯。其次,在微时代,对榜样模范的效仿(行动)往往被以网络“点赞”“评论”等形式的价值点评所取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并置换了大学生对于榜样的行为认同方式,阻碍了其道德实践和习惯养成。

综上所述,对于渴望在参与中增进体验、在互动中传递心声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微时代的生活交往方式一方面为其价值观的树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榜样新资源,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其在榜样认同中实现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全面认同。

三、微时代境遇下榜样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视域中的榜样引领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实现的是由内化到外化的完整目标。在继续坚持和完善我国榜样教育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传统和作为主旋律、主渠道地位的同时,要结合微时代特征,从榜样定位和选取、宣传方式和途径、校园榜样文化建设三方面对榜样教育加以改进和创新。

1.借助微平台,塑造贴近时代精神的典型榜样

首先,应挖掘类型丰富的榜样以适应大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大学生群体朝气蓬勃、处于人生黄金奋斗期和价值选择关键期。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着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经历着多元价值思潮冲突嬗变、海量信息交杂冲突的困惑,期待着更加丰富多样的榜样类型以激励自身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因而,榜样的定位与选取应积极发挥微时代的优势,结合实际,走向多样化。具体而言,不仅要有传统的道德楷模、名人偶像、行业精英,也要借助微博、微信挖掘看似平凡无奇的草根英雄、凡人善举;不仅要有来自国内外的声名远扬的榜样明星,也要开发意蕴高远、贴近生活的微视频、微文学等弘扬校园内品德高尚、兢兢业业的师长楷模和勇于挑战、奋发图强的朋辈示范;既要有对形象立体、个性丰富的正面榜样的宣传学习,也要开展对反面典型、恶劣言行的充分剖析和集体探讨。事实证明,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元主导的大前提下,只有推动典型榜样的多样化发展,实现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层次立体的榜样精神与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契合,才能更好焕发榜样的生命力。

其次,应彰显榜样的个性色彩以契合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作为准社会人的大学生,其发展需求呈现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多元价值观的激烈竞争,使当下社会过度重视物质需要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体现,忽略了精神需要的追求、社会价值的彰显与理想价值的追寻。在榜样教育中,我们既要继续弘扬志向远大、立意高远的崇高人物的榜样精神,也要注意避免将榜样过度完美化并作超现实的形象塑造和渲染。伟大出于平凡,榜样就在身边。被特意拔高的“高大全”式的榜样人物在历史浪潮的涤荡中会渐失颜色,而投射人性温度和个性色彩的英雄模范、平凡人物、平民故事则会永葆光辉、留存人心。因此,教育宣传者必须要充分了解微时代技术手段,打造富有感召力和人性光辉的新榜样,以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取得其信任。

2.发挥微时代优势,创新符合时展的榜样教育新机制

首先,应探索有效教育方法,提升榜样教育效果。微时代中,由于榜样教育的环境、载体、方式、对象乃至榜样典型本身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需要我们探索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方法。从发展趋势上看,当前的榜样教育需更加呼唤真实性、多样性、自主性、互动性,更加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网上与网下、外部灌输与自主学习、理论引导与实践示范相结合,更加需要将前期评选、中期宣传教育、后期实践追踪全程有机贯穿,要让榜样教育工作进社区、进课堂,进到学生日常生活和心灵深处。具体策略可以从多个方面展开,如大力发挥校园新媒体联盟的影响力和师生中意见领袖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利用主题班会、价值讲堂等引导大学生自觉提升新媒介素养和践行能力。

其次,应发挥多媒体宣传优势,构建榜样宣传立体通道。当前以手机为主要载体的移动网络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必不可少的新工具,是大学生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的重要途径,是各种社会思潮和舆论生成、交汇、散播的发源地,是多元价值观念交流交融交锋、争夺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导权的新战场,也是我们进一步提升和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地位的新阵地。因此,微时代的来临要求榜样宣传要多管齐下、优势互补,既要继续发挥和增进已有宣传途径的长处,也要发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宣传途径和传播模式的优势。为此,学校应依托新媒体联盟,进一步健全领导协调机制、危机处理机制等,增进对有害信息的过滤功能、微空间中舆情采集和动态摸底功能,以及榜样引领的创新、示范、宣传功能等。

3.吸纳微时代的新方式,建设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校园榜样文化

一是应提倡、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增进对榜样的心理认同。美国心理学家阿伯特?班杜拉认为,个体通过观察榜样人物的言行及其结果可习得新的行为模式,因为实验观察表明大多数人类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6]。正所谓,日用而不知,体认而不察。因此,要想让大学生将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分别展开的核心价值观加以落实,必须从其日常生活点滴中着手,以实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借助微时代即时信息发布的优势,特别是通过对先进人物、模范师生日常生活和心得感悟的分享,可以从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示范和激励,支持大学生在每日的生活点滴的进步和坚持中自觉向榜样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