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酒文化的起源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酒文化的起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酒德;酒礼;饮酒习俗
中国和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饮品。自从酒出现以后,在历史发展中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饮品,它有了精神文明价值。人类的饮酒也并不是简单的饮酒,而是奇托了饮酒者的精神与价值。中国的酒文化和西方的酒文化存在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一、中西方酒的起源和原料
(一)起源
中国酒文化的起源大致有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和上天造酒说。西方酒文化的起源有个传说:有一位古波斯国王把葡萄藏在密封的瓶中,不经意发酵成了葡萄酒。
(二)原料
中国的造酒原料主要是豆类、稻类等,决定着中国酒的种类。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是白酒。西方的造酒原料一般是大麦,后来,他们才知道葡萄可以酿酒。西方的酒种主要指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香槟、白兰地等酒。
二、中西方的酒德和酒礼
酒有利有弊,既能让人如醉如痴,使人性至善至美,又能让人祸害连连,荒无度,尽露人性之恶相。酒的别名 “欢伯”、 “祸泉”源于此因。
(一)酒德
中国传统的饮酒文化根基是酒德和酒礼。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书中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象夏纣王那样,“荒湛于酒”。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都是德行。饮酒讲究“酒道”、“酒德”和“酒品”。酒德指酒后的行为,酒品指饮酒的旨趣和品德。
西方人同样讨厌没有酒德之人。Drinking manner 指“酒德”。
(二)中西方酒礼
饮酒作为一种食的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一很大家必须遵守的礼节。在一些场合下不遵守,又因为饮酒过量,便不能自制,容易生乱。
古代饮酒的礼仪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
中国酒礼中的劝酒。劝人饮酒有如下几种方式:”文敬”、”武敬”、”罚敬”。文敬,是传统酒德的一种体现,也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回敬,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互敬,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罚敬,最为常见的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
西方人敬酒一般选择在主菜吃完、甜菜未上之间。敬酒时将杯子高举齐眼,并注视对方,且最少要喝一口酒,以示敬意,但不一定喝光,也从不劝酒。英语toast或drink就是提议祝酒,或是为某人干杯的意思。此外,只有在特定场合在某人致辞之后,大家交相举杯,祝福某人,为某人某事庆贺。
三、中西方的酒文化精神
(一)中国原始宗教、祭祀、丧葬等礼仪与酒结合形成了中国的酒文化
原始宗教起源于巫术。在中国古代,巫师进行各种活动,都要用酒。酒作为药,是巫医的常备药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献给神灵和祖先。中国人即用酒祭祀祖先,也在丧葬时用酒举行一些仪式。
(二)在西方,酒文化和希腊、罗马神话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为此,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了酒神精神,认为希腊人的酒神宴乐含有一种救世节和神话日的意义,这种独特的酒神音乐有别于一般的音乐。
四、中西方的饮酒习俗
(一)中国的饮酒习俗
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象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碟菜。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选一些日子让人们欢聚畅饮,于是便有了节日。(1)春节饮用屠苏酒、椒花酒。(2)灯节,人们都向天宫祈福祭礼后,欢饮达旦。(3)中和节饮中和酒、宜春酒。(4)清明节,饮酒不受限制。(5)端午节饮菖蒲酒。(6)中秋节,人们赏月饮酒。(7)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 (8)除夕,年三十,人们喝“年酒”别岁、守岁。
婚姻饮酒习俗。(1)南方的”女儿酒”在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2)”会亲酒”,订婚仪式时,喝”会亲酒”。(3)”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4)”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其它饮酒习俗。(1)”满月酒”或”百日酒”。(2)”寄名酒”:旧时孩子出生后,如请人算出命中有克星,多厄难,就要送他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回到家中,就要大办酒席,祭祀神祖。(3)”寿酒”:中国人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4)”上梁酒”,在中国农村,在上梁这天,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5)”开业酒”,这是店铺作坊置办的喜庆酒。(6)”壮行酒”,有朋友远行,为其举办酒宴。
(二)西方人的饮酒习俗
欧洲的有些国家和地区,每年12月末都要举行一次新酒节以庆祝丰收,即酒神节(Dionysia 或Bacchanalia)。人们结队游荡,载歌载舞,纵情狂欢,完全坠入忘我之境,人的本性在这里得到最大的释放。酒神节变成了狂欢节,从古罗马、古巴比伦到当今世界各地几乎都存在。
六、中西方酒文化的相似点
(一)文学作品和酒
无论中西方,人们面对生活的忙碌和无奈、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只有在对酒高歌时、酒酣耳热后,沉重的心灵才得以片刻的慰藉,脆弱的人性才得以暂时的解脱。这种相近的人生观,反映在汉英两种不同的语言里。如李白的“举杯销愁愁更愁”,杜甫的诗句“浊醪谁造汝? 一酌散千愁。”
希腊人只有在那种抛弃一切束缚、回归原始的状态下,痛极生乐,乐极生悲,美才得以展现,音乐才得以产生,艺术才得以创造。如drink one’s sorrows / troubles,drown one’s troubles away,drink down sorrow. 可见,酒和艺术的千丝万缕联系,在中西方酒文化中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二)神话、传说和酒
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没有酒神这一说,却有关于酒的发明人一说,最早提到的酿酒人为仪狄和杜康。汉语中的“酒仙”也不是指酒神,而是古时对酷好饮酒的人的美称。
西方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在罗马神话中称巴克斯(Bacchus)。而Bacchus has drowned more than Neptune的意思是“酒神淹死的比海神多”,也就不难理解美酒所造成的祸害。
(三)中西方的酒吧
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泡酒吧。
欧美的酒吧文化既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又是它的延伸:酒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颠覆现存文化秩序的原初动力。到了欧美(尤其是英国) 不能不去酒吧,那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
东西方酒文化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了解不同民族的酒文化,有助于了解各国各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方便国际交往。
参考文献
[1] 王宝琳.尚书现代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 酒礼.百度百科,2014年3月.
篇2
中国文化经过几千年沉淀而成,华夏文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吐故纳新,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考验。进口葡萄酒占据大半江山的中国葡萄酒市场,既有成长也充满了挑战。有对比才有“自知之明”,国产葡萄酒只有在与成熟的西方葡萄酒的对比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自身的优缺点,才能越走越远。
葡萄酒是舶来品?
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实则非也。对比中西方葡萄酒的“发家史”,不难看出中国葡萄酒因王朝更替而跌宕起伏,而西方葡萄酒却一直是社会主要酒种。
据考古资料记载,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在这些地区,葡萄栽培经历了三个阶段,即采集野生葡萄果实阶段,野生葡萄的驯化阶段,以及葡萄栽培随着旅行者和移民传入埃及等其它地区阶段。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入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茵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直至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尤其是法国。
而我国是世界人类文明和葡萄的起源之一,商代我国就已出现葡萄酒,因此,葡萄酒应是“古已有之”了。纵看葡萄酒的“跌宕史”,葡萄酒在唐元两朝达到兴盛,自明朝开始逐渐淡化,清朝时更加衰败;直到清末华侨张弼士创建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近代葡萄酒业才开始起步;但连年的战乱,使葡萄酒业苟延残喘,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几乎面临关闭,解放后我国葡萄酒业才有了长足发展。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在进口葡萄酒大批进入中国葡萄酒市场后,中国的葡萄酒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不断进步,而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葡萄酒消费市场。
上帝的厚此薄彼
了解葡萄酒的人都知道,葡萄酒是讲风土的。也许上帝在播撒葡萄种子的时候有点偏心,让同一维度的地区却有着天壤之别的气候风土。
从地理位置来看,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其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适中,土壤肥沃,且排水良好,是世界葡萄酒生产重要产区。而与法国同纬度的渤海湾地区亦是我国葡萄酒的重要产地。但和法国的葡萄生产自然条件相比,我国稍逊。宁夏贺兰山东麓位于葡萄酒种植的“黄金地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宁夏将葡萄酒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扶持发展,迄今为止,宁夏产区已经成为我国重要且出色的葡萄酒产区。因地制宜的开发适合葡萄生长的产区和适合栽种的葡萄品种,是目前国产葡萄酒仍在继续探索的路程。
制度的力量
能够成为优质的法定产区,生产高品质的葡萄酒,不是简单靠上帝垂爱的风土就可以的。制度是人类文明社会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力量。
法国在其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中,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严格的产区划分和等级划分,这保证了其葡萄酒市场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方位的严谨和可追溯。法国有着严格的产区划分和等级划分,不同的产区、不同的葡萄种植品种,不同的葡萄酒类型也丰富着这个庞大的葡萄酒王国。法国有香槟、阿尔萨斯,卢瓦尔河谷,勃艮第,汝拉和萨瓦,罗讷河谷,波尔多,西南,朗格多克―鲁西雍,普罗旺斯―科西嘉等10大产区,有些专家将香槟产区、勃艮第产区和波尔多产区列为法国三大代表性产区。另外,法国法律将法国葡萄酒分为4级:法定产区葡萄酒、优良地区餐酒、地区餐酒、日常餐酒。
“古老”这个词在中国不是淘汰的意思,而是“值钱”的意思。这种文化底蕴造就了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思想中对于“老”的另类价值,包括在酒行业。中国一直是以白酒文化著称的国家,从古到今,白酒的“陈酿”、“窖藏”概念一直都未曾改变。当西方葡萄酒文化乘风破浪的席卷而来的时候,将“老”、“陈酿”这个概念直接拿来套用成为在中国不成熟的葡萄酒市场分一杯羹最快的方法,而这也是对尚未了解葡萄酒消费者的最大的欺骗。“酒是陈的香”成为最有力的卖点和噱头,哪怕其厂房的水泥还没干透,由此可见葡萄酒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无法无天”。在这方面国外的葡萄酒就表现得老实许多,哪一年的葡萄,是何品种,哪一年灌装,是何级别,哪一个产区,是何庄园,都白纸黑字写在标签上,并受法律约束。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开始往规范和质优的路上走。葡萄酒市场从一开始的无标准、无规范,到今天国家法定标准和各个产区颁布的产区规范的出台,可以说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但距离法国成熟的体制还差距甚大。中国葡萄酒市场想要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法律和行业标准的日渐完善不可缺少。
文化底蕴是根基
每一个国度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底蕴“躲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指挥”着你的行为。文化沉淀的力量是可怕的,它如同一只隐藏的手,从你出生那一刻开始便会悄然无声地将你吞噬成它的“奴隶”。文化底蕴的魅力也正在于这种强大的控制力,正因为有了文化底蕴的堆砌,我们才有了今天的一切,而文化底蕴也正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根基。
形成“自我标准”
中国的酒文化是集体主义性质的,讲究的是呼朋引伴,开怀畅饮。而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更为侧重个人主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既有群聚而饮,也颇多浅尝独酌;二是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突出酿酒师的作用。
在中国喝酒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氛围。不管你喝的是什么酒,与酒本身的品质无关,只是感觉这个氛围适合喝一杯,那就开始把酒言欢或慰藉寂寞。中国的葡萄酒文化有着很强的特定主义,强调在特定情景下饮用葡萄酒,譬如恋人共聚晚餐、高级宴会等等,同事、朋友或者家庭聚餐都以白酒或者啤酒为多,多数人认为,高价的葡萄酒是高档产品或者奢侈品,有钱人喝葡萄酒是身份或者地位的象征,穷人喝葡萄酒简直是浪费,这也显示出葡萄酒在中国的阶级局限性。而这需要在社会普通大众达到一定认知度的情况下才能化解这种自定义形成的阶级“矛盾”。很多葡萄酒圈内的专业人士对于西方传过来的那一套葡萄酒的形容词,有着“中国化”的认识。在所有介绍葡萄酒的文章中,在形容葡萄酒的味道时无一例外的用到比喻这个修辞手法,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当形容一种酒的香气和口感时,“浆果、橡子、奶酪、覆盆子、黑醋栗”这些词,一般中国消费者的脑海里除了迷惑还是迷惑――你干嘛不说像麻婆豆腐、京酱肉丝呢?将国外的这种比喻找到国内的“落脚点”,是目前达到普及化程度需要解决的一种典型的沟通障碍,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法国的葡萄酒文化则是通用主义的,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喝葡萄酒。早在古希腊时期,喝酒的规范已成为共存、博爱、交流以及共商与欢乐交织气氛的同义语。在亲朋欢聚、家庭盛事、庆祝社会重大事件时,或仅仅是为了巩固友谊时,开一瓶葡萄酒的惯例,至今依然保留着其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品尝一种葡萄酒,无论是高雅的,还是普通的葡萄酒,都包含着稳重,对道德的尊重,对鉴赏葡萄酒的价值,并与其本质进行交流的氛围的尊敬。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葡萄酒仅仅被作为一个新的酒种来推广,人们是出于猎奇心理和跟风心理来购买葡萄酒。由于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缺乏专业文化的支撑,缺乏有关的标准、监督和管理,葡萄酒市场几度跌宕起伏。随着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数的增加,有了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葡萄酒的消费才开始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
酒礼
从饮酒礼仪来看,中国人饮酒十分注重礼仪。酒礼就是人们喝酒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行为等,如“敬酒”、“劝酒”。劝酒是敬酒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中国人好客的一种典型表现,西方人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享受葡萄酒的餐桌礼仪。如注重酒杯与葡萄酒种的搭配、葡萄酒种与菜肴的搭配;讲究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饮用香槟酒、干红、干白等各种葡萄酒。另外,他们在斟酒、倒酒、品尝、菜肴的配搭各方面都有近乎严格的要求。西方葡萄酒在餐酒中起到很大的调和菜肴味道的作用,但复杂和完美的中国菜中,酒的概念只是一种陪衬,在这方面,餐酒搭配在本质上的概念就不一样。而探索葡萄酒与中餐的完美搭配也是推广葡萄酒文化必须要做好的基本落脚点。
醉翁之意不在酒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到今天,让中国人从骨子里就带有了老祖宗饮酒文化的概念,这种基因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喝的不是酒,是当下饮酒的心情”。
中西方饮酒的目的有着很大的差异。许多中国人认为,酒是一种供人使用的工具,中国人虽然十分热爱它、经常使用它,但很少注重酒本身,缺少对美酒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性分析和品评、鉴别,更在意的是使用它以后产生的美妙作用,在于“味外之味”,就像欧阳修说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因此留下了很多意蕴丰富的饮酒趣事。在这里,酒成为了一种表达感情的工具,至于酒本身味道是好是坏已经无关紧要。
在不少西方人眼里,酒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拥有魅力和生命,而葡萄酒更是其中的代表。对于西方人而言,醉翁之意就在酒,在酒的“味内之味”。仅以葡萄酒为例,它们把酿造葡萄酒看成是在制造艺术品,把饮用葡萄酒看成是欣赏艺术品,认为每一种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温度、味道和与其搭配饮用的杯子、菜肴,只有相互之间完美的搭配,只有仔细地观色、闻香、品味才无愧于美妙的葡萄酒。相比之下,西方人则多为了喝酒而喝酒,更注重喝酒的过程,注重对酒本身的品尝和欣赏。
构建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中国的葡萄酒经过近几年的爆发式发展,如今已经开始暴露出自身在快速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一种新兴事物只有立足本土,才能在时间的考验中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对于葡萄酒也同样如此。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葡萄种植自然条件、发展历史、品种培育、庄园发展方面都有待提高。在葡萄酒发展中,法国法律法规对葡萄产区的严格划分以及对葡萄酒的等级划分和监管等制度的健全也折射出我国在这方面的不足。另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葡萄酒消费在中国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葡萄酒的同质化、不讲究与饮食的搭配、价高质低等,这些都不利于葡萄酒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国内许多消费者由于获得的信息不对等,缺乏对葡萄酒的欣赏与辨别能力,对外国葡萄酒有种盲目崇洋消费的心理,造成“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消费乱象。
近年来,随着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数的增加,有了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葡萄酒的消费才开始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中国人在探索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在逐渐吸收西方葡萄酒文化的精华,如进行博大精深的中国菜肴与葡萄酒搭配的探索,提倡用健康的方式饮酒等。中国葡萄酒只有构建属于自己的葡萄酒文化,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独特的地位,也才能保持行业沿着健康的既定轨道前进,用丰富多彩的葡萄酒文化向社会和消费者奉献自然、健康的绿色葡萄酒产品。相信随着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国人的葡萄酒消费心理和方式将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为人们提供更多高品质的葡萄酒。
走向“庄园制造”
葡萄酒在西方一直讲的是“庄园制造”,酒庄就如同是葡萄酒的商标,代表着自身独一无二的个性和口感品质。从葡萄酒的庄园文化来看,法国葡萄酒产业走的是“庄园生产,精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从种植、酿造到销售,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酒庄中完成,而且重要的工艺、细节都要求用手工来完成,正是对葡萄酒风格和质量的严格控制,把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前移到种植的每个阶段,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控制,从每一个环节来保证酒的品质,法国每个庄园的葡萄酒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说造就法国葡萄酒如此盛名的正是那些遍布法国多如繁星的葡萄酒庄园。
我国的葡萄酒庄园虽不如法国那般纯熟,但近年来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中国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一些优质产区也被不断发现,为中国酒庄快速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从法国葡萄酒庄园发展中我们知道,葡萄酒庄园成就葡萄酒,葡萄酒反过来提升庄园的知名度,两者相辅相成。我国在葡萄酒庄园管理模式方面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法国学习。当然,建立庄园酒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而已,而掌握并运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才是实质内容。庄园葡萄酒贵在精,不在多;贵在有特色,不能随大流。
未来的路
篇3
一些空泛的概念或被一些具象的事物弄得如坠云里雾里,不知其可。定位失准,就无法让企业文化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那么,酒类企业如何精准定位企业文化呢?为此,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有着多年企业文化研究经验的我国企业策划专家马千里。马千里说:“企业文化不是企业的根,而是企业成长的土壤。”
“我们没有找到酒文化的真正核心”
华夏酒报:企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马千里:我常常把企业看作一个有生命的物种,就像养花种草一样管理企业。如果你是一颗草,再努力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但你有另外的发展方式,你可以把每颗草都做茁壮,让它成为草坪,它带来的生态影响不亚于一棵大树。企业必须寻找适合自己成长的土壤,企业的土壤是什么呢?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倡导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是选择什么样的土壤。
企业其实更像人,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平,这些根本因素决定了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实际上也决定了他的人生方向和人生价值。
华夏酒报:看来一个企业选择和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确实是个大问题。我们的读者多是酒类企业,酒文化博大精深,酒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上是不是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呢?
马千里:中国最有文化的产品就是白酒,但现在的白酒却被做得最没文化!
中国酒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搞技术的会从白酒工艺的特点和沿革来理解,搞文学的会谈“李白斗酒诗百篇”,搞权术的会说“杯酒释兵权”……但这些只是酒文化的外延甚至是派生,而不是酒文化的核心。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酒的俗文化,比如请客送礼、聚饮酗酒,酒沦落成打通关节的必需品,酒文化成为低层次的“酒桌文化”,李白挥毫的潇洒、文君当垆的浪漫、贵妃醉酒的雅致都哪里去了?当然,这些并不全是酒企业的责任,但在研究和维护中国酒文化方面,酒企业确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华夏酒报:我可以感觉到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情结,我对您所讲的“酒文化低俗化”的观点也有同感。但企业毕竟不是文化机构,是很实际的,更关注、倡导健康的酒文化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您能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吗?
马千里:如果你去一个有情调的酒吧,我相信你会点一杯葡萄酒。因为只有葡萄酒才符合浪漫的情调;世界杯期间,酒吧里的啤酒卖疯,因为只有啤酒才能反应和升华球迷的激情;西方贵族聚会,白兰地是必备的酒品,因为它代表着高贵。当一种产品的文化给消费者规定了消费场景的时候,这种文化就会变成一种力量,那就是我们企业追求的“销售力”。世界杯期间,国内的酒类电视广告只有四特一种白酒,但不用调查也知道,四特不会因为这支广告在当时提升任何销量。
这些有着鲜明文化特征的酒都是外来酒,我们最有文化的白酒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产生销售力的文化。有人说,即便是现在,也有“无白不成席”的说法,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更多的场合,白酒正被其他酒品所替代,可怕的是白酒并不能在这个时候向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选择白酒的理由!别的不说,我们那个时代的人结婚的时候喝的交杯酒还是白酒,现在的交杯酒就是在农村也必须是红酒了。不是我们的白酒不浪漫,而是我们现在把白酒做得不浪漫了。现在白酒概念的多元化是市场活跃的表现,但同时也是对主流白酒文化的干扰。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主要的是我们的主流白酒文化多年的不作为,正是酒文化低俗化加速的主要原因。
华夏酒报:如果酒企业认识到文化是销售力的话,就会有维护酒文化的动力。
马千里:确实是这样。现在成功的酒企业恰恰是在发挥酒文化的销售力。比如店小二酒,正是那种诙谐、和气的小平民形象给它赢得了市场;酒鬼酒桀骜不逊、追求个性的文人气质,捕获了一个大的消费群体。这些成功其实都是文化作为销售力的印证。
目前,大品牌白酒也在发挥着酒文化的销售力。茅台、五粮液、剑南春这些大品牌尽管有各自的文化诉求,但根子上还是追求高贵。但这种追求其实是对中国酒文化的无意识延续,而不是有意识地强化,至少不是从中国酒文化角度有意识地强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可以看市场实际表现,如果这些大品牌酒真的代表了高贵,那么为什么还能够在国宴上被红酒轻易替代呢?再进一步讲,为什么不能进入西方国家那些需要体现高贵的场合呢?
中国白酒具有白兰地的高贵品质,也具有葡萄酒的浪漫情怀,还具有啤酒的激情个性,但正是因为它什么都能够代表,反而什么也代表得不那么完整。而我们的酒企业又没有在这方面下足够的功夫,这正是我说“现在的中国酒最没文化”的原因。这不能怪我们的酒企业,因为关于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提炼工作并不深入,一直围绕着酒文化的外延和派生打转,进入不了实质,怎么可能真正利用酒文化产生销售力呢?
华夏酒报:其实这涉及到白酒和洋酒竞争话题,您觉得白酒是不是应该从酒文化角度和洋酒进行竞争呢?
马千里:葡萄酒、白兰地、啤酒已经对白酒产生了很大冲击,这个冲击的实质就是文化上的冲击,也就是说,酒类竞争已经上升到文化竞争的层面了。与外来酒种相比,中国白酒所拥有的文化显得特别深厚,这么深厚的酒文化更应该成为中国白酒无可比拟的市场销售力,这一点也是无可争议的。
也正因为中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得酒文化的研究、提炼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如果我们找不到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中国酒文化的销售力就不可能发挥出来。我们可以看到,白酒也在进军国际市场,但再大的品牌在做这件事的时候都显得反常的低调,为什么呢?我觉得其实还是对自己是不是把握住了中国酒文化的核心缺乏信心。
“中国酒文化的实质是儒家文化”
华夏酒报:您说的“白酒被做得最没文化”,其实是说白酒还没有能够真正发挥酒文化的优势。而要发挥中国酒文化的优势就应该先进行酒文化核心的提炼,我现在非常想知道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马千里:谈不上研究,我愿意谈谈我的一点心得。我觉得在酒文化核心的判别标准上首先要有个明确的认识,否则我们将无法判断到底哪些因素是中国酒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并不是务虚,就是因为企业文化可以对企业行为、员工行为产生无形的引导和约束,使得企业向着企业文化倡导的方向前进,这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管理”。那么酒文化也应该有这个特征,具备这个特征的酒文化因素才可能是酒文化的核心。
那些听起来很精彩的酒故事、酒传说,还有酒工艺、酒具等都是酒文化的内容,但这些并不具备指导人的思维和行为的作用,也不具备多大的销售力,所以不是酒文化的核心。我觉得中国酒文化核心最大的一个要素就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小聚,首先是要通喝三杯,然后再来些别的花样,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还有敬酒,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与饮酒相关联的,比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而这些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酒桌的长幼有序、以敬为礼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当然,其他酒种比如红酒也很讲究礼仪,但白酒在中国人心目中“礼”的地位和作用是异常牢固和强大的,比如,我们搞祭孔大典,是绝对不可能替代为啤酒、葡萄酒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招待客人也是要向客人推荐白酒,以表示尊重。但现在这已经成为一种套话,往往主客双方在稍微交流后就很容易替代为其他的酒种了。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白酒并没有很好地延续和强化“酒礼”这个文化核心要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注定了中国“礼”的特殊性,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中国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就叫“祭酒”,可见古人对酒和文化、教育的关系的理解。“祭酒”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就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这个“德”我们可以暂时简单理解为中华民族所有优秀的品德。有了这层意思,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中国酒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以及中国酒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这么强大文化功能的产品了。
华夏酒报:中国酒文化是以“德”为核心的,“礼”是酒对“德”的体现,可以这么理解吗?
马千里:可以。“礼”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酒所承载的文化是很丰富的。对中国人而言,白酒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同时会发现,中国酒文化中的“德”和“礼”正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也就是说,白酒其实一直承担着儒家哲学的载体的作用。中国白酒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传播者,中国酒文化的实质就是儒家文化。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
可能有人会反驳我的观点,说儒家创始人是孔子,而中国酒的产生却远在孔子之前。其实,我们并不能够说因为儒家创始人是孔子,那么儒家思想就起源于孔子。早在孔子之前的周朝就已经有了儒家思想,或者称为朴素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一个完善者和推行者。自从朴素的儒家思想产生的那一刻起,酒就被选为“形象代言人”了。从此,德和礼等中国政治、文化思想就开始反映在酒文化上,成为酒德和酒礼。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组”。当代,中国酒文化正在走向多元化,新的白酒品牌更加丰富了中国酒文化的内涵,这是酒文化发展到今天体现出来的新特征。但其实质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中国人彻底放弃了儒家思想。而实际上,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要用儒家文化打造中国酒”
华夏酒报:白酒的确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产品,但怎么做才能把中国酒文化转换成销售力呢?
马千里:其实,目前很多酒企在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上,还处于对企业文化外延部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企业文娱活动、企业内刊、几条标语和视觉形象设计上,并没有抓住企业文化的精髓。要把中国酒文化转化成销售力,首要前提有两个,一是对中国酒文化的认识;二是企业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的理解,以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操作能力。
往往在具体企业中,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并不是一个概念。比如麦当劳的产品文化是激情、自由,但他们的企业文化却是精细、严谨。因为企业文化影响的重心是企业内部,重在企业管理,产生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文化影响的重心是市场,重在企业经营,产生的是产品销售力。对象不一样,诉求内容就不一样。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未必能够达成相互的作用。对企业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实际操作中实现企业文化和产品文化的高度一致,而中国白酒正有这样的先天条件。
中国白酒企业,可以提炼、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同时也可以顺应中国酒本身的儒家文化的特点,来塑造产品文化。另外,白酒的风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儒家倡导的人生境界相吻合,都讲究温和敦厚。儒家思想的国际影响日益增加,这个大环境也是中国酒走向世界的契机。
而白酒的文化,必然是中国文化。谁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无论大家如何争议,目前最好的选择只有儒家文化。不仅在国内儒家文化是几千年的积淀,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国际角度认同中国的,也是儒家文化最为鲜明。所以,用儒家文化来打造中国酒企业,用儒家文化来打造中国酒,对内对外都是最理想的选择。
华夏酒报:中国酒确实有很多与儒家文化想对应的方面,白酒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具有可操作性,也具有可预见的市场力度。但要把儒家文化作为企业文化该怎样操作,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马千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企业管理体系,我不赞成所有中国企业都导入儒家思想的企业文化,但在中国这个大氛围里,企业文化必然不能与儒家文化相违背。实际上,在有所成就的企业中,都能从“仁、义、礼、智、信”五个字中找到对应的成功要素。无论中外企业,违背了这五个字很难说有成功的机会。像国外企业的瑕疵产品召回政策,就显示出极大的企业诚信。可以说,失败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但成功都是相似的。
企业文化不是万能的,甚至单独的企业文化是不具备直接的销售影响的。企业文化只有成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形成企业文化指导下的企业管理经营模式,通过员工认同、企业制度、所有企业行为才能发挥其作用。并且,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最终将使得企业成为一部具有高速独立运转能力的机器,既具有自身的发展能动性,又具有强大的自我复制性。不仅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如此,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具备这样的功能。
“鲁酒完全可以凭文化代表中国酒”
华夏酒报:中国白酒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发祥地在齐鲁大地,所以,鲁酒就具备了一种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可是,鲁酒近年来的发展为什么一直不景气呢?
马千里:山东有很多名酒,兰陵、孔府家、景芝景阳春、扳倒井等等组成了很有特色的鲁酒群体。我们还会发现鲁酒的一个特点,就是特别善于挖掘历史文化的概念,但鲁酒对历史文化的挖掘仅仅局限在名字上,而没有真正发挥这些文化的真正作用。比如孔府家,本来是很好的品牌题材,但在品牌塑造上恰恰偏离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文化优势。“孔府家酒,叫人想家”,这样的诉求重点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特色,也没有和齐鲁大地的文化相结合,名为“孔府”,却对这个概念表现出漠视,这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一现象不是孔府家所独有,“兰陵酒好喝不上头”、“难舍最后一滴,景芝景阳春”、“饮不尽的豪爽———扳倒井”,都是放弃文化优势的做法。
当然,品牌概念可以有无限的选择,但都必须有根有据。如果把这个概念定位成追求目标,那就必须有相应的手段。否则,这些概念就成为空中楼阁,与自己的产品实际上是缺乏足够关联。
我们可以做个测试,把不同品牌的“广告词”互相换位,看是什么效果。比如“难舍最后一滴,孔府家酒”、“饮不尽的豪爽———景芝景阳春”,有什么不同吗?也就是说,强加给自己的所谓“特色”其实并不存在。而我们看川酒的品牌概念,“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滴滴岁月酒,悠悠沱牌情”,反而在切实地挖掘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这些概念就成为其他品牌不可替代的了。
这一总体现象反映出鲁酒自身的深层次问题,说不客气一点,鲁酒其实还徘徊在低层次的经营上。鲁酒的振兴在于发掘鲁酒的历史文化,而鲁酒在这方面有着比川酒更为实在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华夏酒报:如果鲁酒能够按您的文化战略来管理经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前景呢?
马千里:鲁酒完全可以成为“中国酒”的代表,成为走向世界并被世界所认可的“中国酒”。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最终也是产品文化的竞争。鲁酒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底蕴却是其他地方的白酒所无法比拟的,也就是说,一旦中国酒的竞争态势上升到文化竞争的阶段,鲁酒的文化优势将产生爆炸式的市场效果,国内市场是这样,国际市场更是这样。
篇4
鸡尾酒实在是博大精深,一两句话实难穷尽,中国人的酒文化实际上是喝酒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的酒文化则是喝酒时人与酒的关系,我无意考证品味这个词是否起源于鸡尾酒,但我相信,生活的快乐是一种瞬间的体验。作为一个男人,当我对这个世界闭上眼睛时,我会醉去,当我还睁着眼时,我会好好体会每一杯酒。
一个男人的夏日冰荷
在咖啡屋里等我的孙先生是一位专业的调酒师,二十一岁那年他就拿到了全国鸡尾酒大赛的冠军。
站在吧台里调酒的男人都会有一股不可捉摸的魅力,就想起电影《鸡尾酒》里的汤姆克鲁斯一样,孙先生也是看完这部电影后立志做一名调酒师。每一个调酒师都会具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品质,比如随手倒在杯中的酒,再倒出来,还是符合标准的一又四分之一盎司。再比如说,调酒师和客人沟通时总是那么温文尔雅,饱含禅机的笑容令人着迷。
一个调酒师的空间
一个调酒师的空间是几尺见方的吧台,但他的职责必须熟知几百种酒和饮料的特性,每一种酒都会有它的来历和故事,不同的酒混在一起,就有了更多不同的故事。
孙先生刚离开了自己的工作,所谓幸福,就是让自己快乐,一个调酒师的快乐就是调一杯自己钟爱的鸡尾酒,所以,孙先生向我推荐了这杯夏日冰荷。
夏日冰荷配方:1.君度酒
2.绿薄荷酒
3.冰块、鸡蛋清
4.搅拌后装杯令其充分沉淀分层
点评:每个男人都有他钟爱的酒,你看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不同的男人,因为这个世界还有着同样多的酒。
又爱又怕血腥玛丽
传说中,欧洲有四大鬼宅。其中有一座闹得最凶的鬼宅,坐落在布达佩斯的郊外,它的主人,就是当时艳倾一时的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在她的一生中,为她决斗而死的青年贵族,据说超过了100个。甚至在她60岁那年,两位浪漫的青年诗人因为得不到她的垂青,而举剑自杀。她的美丽秘方,实在令人恐怖万分。
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用鲜血沐浴,而且只用纯洁少女的鲜血。她相信,只有浸泡在她们纯洁的血液中,方能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让她永葆青春。每次洗澡前,她还要喝下至少半升的血液,她管这叫“内洗”。她洗一次澡,至少要杀掉两个少女。就这样,在长长而黑暗的50年里,一共有2800名少女惨被杀害,所有的尸体全部埋在她私人的浴室底下。这也是她的主意,因为她相信,少女们的魂魄能够驱走衰老和迟钝。由于常用血液洗澡,她身上总带着浓烈的血腥气。但她却从不用任何香水掩盖,任其自然。
美丽的外貌和血腥的气味相结合,竟然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妖异魅力,一时之间,李克斯特伯爵夫人的艳名远播欧洲大陆,连法皇路易十四也不远千里,拜倒在其石榴裙下。鸡尾酒“血腥玛丽”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血腥玛丽配方
1.伏特加中放入冰块
2.加入西芹盐
3.勾兑入番茄汁
4.添加安哥拉苦精和辣椒水
点评:美人和烈酒一样,只属于那些能够品味的人,这也是美人烈酒弥足珍贵的原因。
塔奇拉火焰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墨西哥塔奇拉的一些印第安农民正在地里干活,天空突然乌云翻滚,一个霹雳劈向大地,霹雳过后,云开雾散,人们看到一株硕大的龙舌兰被劈成两半,裂开的球茎里翻滚着热气腾腾的汁液,飘出一股股醉人的酒香。大家非常惊奇,胆子大点的人用手蘸点儿放在舌头上舔舔,顿觉满口生香,沁人心脾。他们给这种龙舌兰汁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阿瓜密埃尔”,意为“蜜汁”。
自此,当地印第安人就开始了用龙舌兰酿酒的历史,塔奇拉在他们生活中也就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在镇子入口处塑造起描绘酿制塔奇拉酒情形的雕塑,把“爱情、友谊、欢乐、酿酒、土地”镌刻在雕塑的基座上;他们在镇子里建起塔奇拉博物馆,向人们宣扬塔奇拉的神奇历史。
点评:再绵软的酒最后都会化为刚烈,野性的呼唤和冲动是喜欢酒的真正原因,站在一片洪荒旷野,你喝是不喝?
塔奇拉净饮法:1.用柠檬搽手
2.在搽有柠檬汁的手上撒上盐
3.用舌头猛然将盐舔去
篇5
关键词:酒吧;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酒吧作为一种新型事物,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和接受,因为它一直是时尚前沿的象征,它的消费群体是受到条件所限制的,也是特殊的。所以,“有音乐,有酒,还有繁杂的人”,一般人对酒吧的认识似乎只是如此。但是,作为西方的酒文化的标准模式,酒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酒吧作为一种时尚,代表一种消费理念,它所营造的气氛不论是热闹还是沉寂,不论是风格还是主题,都是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来定位的。因此,对于酒吧文化及其设计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 本篇论文就本着这个目的,从酒吧的历史入手,首先了解酒吧的起源与文化的诞生,以及酒吧的发展,通过这些我们就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酒吧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从而为后面的研究打好基础。其次,通过对酒吧文化的研究及论述,了解到酒吧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文化更为突出。接着又主要对主体酒吧的风格、样式和设计做出研究。最后,从两个方面做出总结,一是酒吧文化的发展趋势,另一个就是酒吧设计的发展趋势。
最初,在美国西部,牛仔和强盗们很喜欢聚在小酒馆里喝酒。由于他们都是骑马而来,所以酒馆老板就在馆子门前设了一根横木,用来拴马。后来,汽车取代了马车,骑马的人逐渐减少,这些横木也多被拆除。有一位酒馆老板不愿意扔掉这根已成为酒馆象征的横木,便把它拆下来放在柜台下面,没想到却成了顾客们垫脚的好地方,受到了顾客的喜爱了。其他酒馆听说此事后,也纷纷效仿,因此柜台下放横木的做法便普及起来。由于横木在英语里念"bar”,所以译成“酒吧。
酒吧进入我国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更是得到了淋漓的显现:北京的酒吧粗犷开阔,上海的酒吧细腻伤感,广州的酒吧热闹繁杂, 深圳的酒吧最不乏激情。总的来说。都市的夜空已离不开酒吧,都市人更离不开酒吧,人们需要在繁忙遗忘,沉醉。酒吧的确是以一种很“文化”、很反叛的姿态出现的,是我们这个城市对深夜不归的一种默许,它悄悄地却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大都市的一个个角落,成为青年人的天下,亚文化的发生地。随着都市文化的迅猛发展,曾经占尽风光的电影院在酒吧、迪厅、电子游戏室的崛起中显得有些被冷落的感觉。以新新人类自居的酷男辣妹,对于“泡吧”更是情有独钟,因为酒吧里欣赏歌舞、听音乐、扎堆聊天、喝酒品茶甚至蹦迪,无所不包,随你玩到尽兴,又显出时尚派头,自然成了流行的消闲娱乐方式。酒吧文化在中国不过十几年的历史,但是它发展迅速,可以称得上是适时而生。多年前在茶馆酒吧的酒水品牌和酒楼听传统戏曲是当时大众最为重要的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大众对音乐取向的变换和选择也是必然。由于八十年代外资与合资的酒店在大陆大规模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富有开拓精神的人们对酒店内的酒吧发生了兴趣;追求发展和变化的心态促使一部分原来开餐厅和酒馆的人们做起了酒吧生意。
表现形式
1、主酒吧
主酒吧大多装饰美观、典雅、别致,具有浓厚的欧洲或美洲风格。视听设备比较完善,并备有足够的靠柜吧凳,酒水、载杯及调酒器具等种类齐全,摆设得体,特点突出。来此消费的客人大多是来享受音乐、美酒以及无拘无束的人际交流所带来的乐趣,因此,对调酒师的业务技术和文化素质要求较高。
2、慢摇酒吧
与上者略有不同在穿插演出项目之位,大多以DJ慢摇舞曲来作为主流,此种酒吧属于时尚店,生命力不长,属于时代流行产物,但在开设的一段时间里根据酒吧装修的豪华程度可短时间赚钱。
3、服务酒吧
服务酒吧是一种设置在餐厅中的酒吧,服务对象也以用餐客人为主。中餐厅服务酒吧较为简单,酒水种类也以国产为多。西餐厅服务酒吧较为复杂,除要具备种类齐全的洋酒之外,调酒师还要具有全面的餐酒保管和服务知识。
4、多功能酒吧
多功能酒吧大多设置于综合娱乐场所,它不仅能为午、晚餐的用餐客人提供用餐酒水服务,还能为赏乐、蹦的、练歌、健身等不同需要求的客人提供种类齐备、风格迥异的酒水及其服务。这一类酒吧综合了主酒吧、酒廊、服务酒吧的基本特点和服务职能。有良好的英语基础,技术水平高超,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娱乐方面的有关知识,是考核调酒师能否胜任的三项基本条件。
5、休闲型酒吧
此类酒吧我们通常称之为茶座,是客人松弛精神。怡情养性的场所,主要为满足寻求放松、谈话、约会的客人,所以作为很舒适,灯光柔和,音响音量较小,环境温馨优雅,除其他饮品为供应的饮料以软饮为主,咖啡是其所售中的一个大项。
6、主题酒吧
篇6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现阶段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其一,缺乏必要的时间保障;其二,缺乏有效的教师指导;其三,缺乏具体的开展措施。究其原因,在于缺乏有实效的可供参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策略作为参照。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好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因此,实施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应定位于三方面:培养发现问题与研究的积极性;习得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学会沟通,善于合作。
一、研究性课题发现策略
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通常比开展研究更困难。在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教师应引导学生由熟到生、由浅入深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因此,在帮助学生选择研究课题时,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引导或示范。
(一)常规教学中渗透课题
教师在常规课堂上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系统赏析,引导学生探究,同时借助探究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领会课文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其联想和运用能力。
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课,在了解的经历及后人的评价后,可建议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小课题“我眼中的”。学生的视野不容小觑,涉及的书法、政治才能、爱情与家庭……通过这些拓展和研究,学生对的了解更全面而深入。这不仅延伸了课堂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辩证思维。
(二)选修教学中拓展课题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区别在于:必修课侧重对这篇课文的知识与能力的过手,而选修课教学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在选修课的设计上应深入文本,巧妙设计可以形成思维交锋的思辨性、开放性问题。比如,在讲授《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一书中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时,引导学生探究“杜甫是凡人还是圣人”的问题,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形成争相发言的情景;再如讲授《: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究“在众多成就的因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等问题,而教师在这一环节应少点评,制造思维交锋的可能性,给学生充分展示的空间。由此拓展出小课题“探寻杜甫的圣化道路”。
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学生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习得的已远非单纯的知识,而且体验到了师生思想的相互撞击、相互启迪,从而生成了新知识。而正是这样的开放性课堂和探究性阅读教学,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下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深入下去探寻研究性课题。
(三)梳理探究中深化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一至五册必修部分的“梳理探究”板块中均提供了一些研究性专题,而这些专题正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资源宝库。
高一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研究性学习时,教师可利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为例,设计学案引导学生对汉字进行梳理和探究,形成小课题“家族姓氏溯源”。示例如下:
家族姓氏溯源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完成以下梳理:
一、你的姓氏起源(包括典故、传说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你的姓氏起源地在哪里?宗族迁徙路线是怎样的?(包括迁徙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与你同姓的宗族名人主要有哪些?请择要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的宗族是否有集体祭祖的活动或祖宗家训?请简要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家族姓氏溯源》的梳理探究,学生对自己姓氏的演变以及自己宗族的迁徙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文化自豪感,从而实现了文化自觉。同时学生已经能够把握研究性学习在梳理探究模块中的运用,学会根据提示查询资料,构建基本研究思路,尝试探究方法,整理所收集到的资料等。
(四)课外学习中自选课题
生活即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自选课题时,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学习观,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学、文化现象、社会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众多领域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进而形成研究课题,再根据学生个体特长和兴趣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课题。
比如语言类:“成都方言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从歌词看生活化语文”。
文学类:“中西方文学特色比较――以‘巴黎圣母院’和‘家’为例”、“关于中西方神话比较的研究”。
社科类:“中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浅谈成都特色街道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以历史积淀凸显发展的文化内涵”,“关于低龄出书的思考”,“小议诗酒文化”,“从茶文化看传统文化”。
跨学科:“‘红楼梦’政治探佚”,“路西法的侧脸――精神分析与现代文学”。
其中有独立研究的,也有小组合作研究的,学生在假期通过问卷调查、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资料,最终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习得研究方法和能力。
二、研究方案设计策略
由于学生此前基本没有接触过课题研究,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正可以为学生提供课题研究的真实体验,习得规范的研究性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拟定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在此环节,教师应充分参与学生的方案设计。
首先,以正规的学术论文开题报告做示范,为学生设计一份开题报告样本,包括论文的目的及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研究步骤与进度、小组成员及各自承担的任务等板块。
第二,将此样本印发给全体学生,教师辟出一个专门的时间(可以是一节课),将各板块的具体填写内容和语言规范性要求示范给学生,包括如何查找撰写开题报告的资料。学生的困难多集中在“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一项,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列举出学生可能使用到的所有研究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课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
第三,将学生的开题报告收集起来,教师逐份审阅,并通过与学生面谈的形式讨论不太恰当的开题报告,同时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以杨璐嘉同学的“从茶文化看传统文化”为例:
“从茶文化看传统文化”开题报告
1.选题意义(略)
2.主要研究内容
2.1成都的茶文化、其蕴含蜀地文化内涵及对成都人生活的影响
2.2茶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演变、传承及其中的矛盾和这种矛盾的利弊
2.3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看待文化艺术的变迁,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哪些努力?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3.1实地考察:体验茶道、社会调查
3.2查找资料:网络和书籍
4.实施步骤与时间
5.小组各成员及承担任务(略)
三、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本文认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可以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独立研究;第二,小组合作研究。教师不对研究小组的形成进行干涉,学生根据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自由组合,组内分工协作与责任担负也由小组成员自行分配。在学生开始研究活动之后,教师仅扮演顾问的角色,负责对学生调查问卷的科学性、可行性接受咨询和答疑。所以,研究性学习从形式上来说是开放的、自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初听说“研究性学习”时感觉新鲜,经过老师的指导,我选定了“成都方言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并联络了四位同学组成研究小组。我们选定了课题负责人,由她负责协调研究任务。寒假中,我们去过市图书馆、旧式茶馆、川剧院,通过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终于写出这篇论文,并为成都市人文环境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感谢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与科研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让我们领悟到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作风,以及科学探究的方法。希望今后还有这样的尝试。(摘自成都七中高2013级14班雷昀《研究性学习感言》)
四、课题成果生成策略
研究性学习成果主要有两类模式,即课堂生成类和非课堂生成类。
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包括前文所述必修课、选修课和梳理探究中生成的):一般采取“学案”或小论文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非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寒暑假自选课题):以规范的专题论文形式呈现。教师此前从形式上、内容上加以指导。
五、课题成果评判策略
对于学生的课题研究成果,教师应及时、适当地予以评判。通过对学生课题研究的优劣层次进行价值衡量,一方面有利于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更能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探究思维,习得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的评判要遵循两大原则:评判主体多元化、鼓励学生发展方向多元化。建议将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学校寒暑假作业学分制考评接轨,选作了研究性课题且成果合格,就能获得相应学分。评判过程中强调学生研究的过程习得,包括课题研究每个步骤的阶段性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鼓励学生互补式合作,将研究小组作为一个主体评判,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与包容意识。虽然学生的论文成果可能存在立论不严谨、语言不规范、研究不深入等缺憾,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护学生的求知渴望和探究热情应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因此,根据不同形态的课题成果,应选取不同的价值评判方式。经过实践检验,本文提出了两种实效性模式。
其一,课堂展示型。
对于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多采取这类模式予以评判,即利用课堂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包括展示优秀学案、举行读书报告会、课前三分钟演讲等形式。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效率,又使研究性学习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常态,渗透到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学生在展示和交流中,学会了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形成语文学习的良性循环。
其二,推荐答辩型。
对于非课堂生成的研究性课题,更能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观意识,教师应鼓励、强化这种审美差异,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为了更大程度建立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采取教师甄选优秀论文、推荐答辩的模式。
首先,语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将本组内的所有论文按所选课题分类组织讨论,甄选出本组内的优秀论文文本。
其次,推荐优秀论文作者参加答辩。如果是小组合作形式的论文,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小组内所承担的研究任务独立参加答辩。答辩评委由参与论文评阅的语文教师担任,原则上每组评委3人,且科任教师回避本班学生的答辩。答辩流程包括:
1.提前3天通知学生准备答辩。
2.进入答辩会现场,学生3分钟陈述。
3.学生当场回答由评委提出的与论文相关的1―2个问题。
答辩会结束后,由评委教师将论文与答辩质量进行综合评定,评出等级,获得一等奖的论文将集结付梓。通过答辩,学生不仅公开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而且通过教师的提问和点拨,能促进学生加深对课题的领悟,为其今后更加严谨的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篇7
【关键词】葡萄酒庄;规划设计
1、中国葡萄酒庄的发展
葡萄酒庄起源于法语Chateau一词,Chateau原意指中世纪为防范外敌侵入而修筑的城堡,后来随时代演变和葡萄酒业的发展,被用来泛指那些专营葡萄酿酒的庄园,并成为当今世界中小型葡萄酒厂的同义词。葡萄酒庄都座落在著名的葡萄产区,一望无际的绿色葡萄园,朴素的房舍。深深的酒窖和各具特色的老建筑都使得一家一户经营的洒庄充满诗情画意。
酒庄的繁荣和发展是历史的延续,这是因为酒庄都在葡萄著名产区。那里都有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优良的葡萄品种,大面积的优质葡萄园和精湛的传统酿酒工艺。其中很多洒庄能生产出极好的上等葡萄酒,这种高档葡萄酒在法国定为“AOC”级;即法定葡萄酒产区,在德国定为“Spatlese”级,即精选高级葡萄酒;在美国、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等新兴葡萄洒生产国定为“单品种、产地、年份”葡萄洒。虽然这种高级洒只占葡萄洒产量的30% ,但作为精品价格都很昂贵,甚至可说是“天上甘露”。近些年,令葡萄洒行业欣喜的另一种新潮就是“乡镇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产区的相继崛起。所谓“乡镇葡萄酒”(Vins de Pars)就是接近日常餐酒水平,面向大众化消费的,价格便宜的中档葡萄洒。由于生产乡镇葡萄洒不象生产“AOC”高档葡萄酒那样,受国家葡萄酒法规和许多法律上条条框框的限制,酒庄的主人有更多的自和灵活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技艺,他们可以采用不同种类的葡萄,使用更加创新的酿酒工艺,酿出足以和高级餐酒媲美的佳酿。
我们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包括半汁葡萄酒产品标准的废除,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葡萄酒国家标准的修订,以及中国葡萄洒质量等级制的建立,凡此种种,都为规范葡萄酒企业生产、提升国产葡萄酒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了法律保证。与国际葡萄酒接轨,提高国产葡萄洒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促进我国葡萄酒业的稳步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葡萄酒庄的兴起和发展,无疑为国产葡萄酒与国际优质酒对话搭建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2、酒庄多样性及个性化探讨
葡萄洒是一种非功能性产品,而消费者的需求又复杂多样,因此,市场要求葡萄洒产品丰富多彩,并具有个性化特征,这其中葡萄品种及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就世界范围来看,意大利的桑娇维赛、德国的雷司令、澳大利亚的西拉、阿根廷的马贝克、美国的增芳德都具有鲜明的国家特征,而目前我国酿酒葡萄产区的品种配置缺乏足够的合理性,全国各葡萄洒产区普遍以赤霞珠为主栽品种,导致了品种单一、口味大致相近的不合理产品结构。因此,首先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特色的品种组成,各地应根据自己的生态地理条件试验筛选最适合本地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优秀品种,中法庄园的“小芒森”、“马瑟兰”和朗格斯酒庄的“西拉”,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在酒庄及葡萄园的规划建设方面,酒庄建筑可以为欧式、中式或中西合璧,应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葡萄园距主建筑群及加工车间应尽量近些,可以为平地或山坡,也可以靠近海岸、河流或湖泊、水库。葡萄整形方式可以为扇形、小龙干形,不埋土地区可以采用高、宽、垂型或其它多种整形方式;架式多采用单臂篱架,在控产保质的前提下也可以探索其它架式的可能性。总之,各酒庄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形成丰富多姿的个性洒庄及葡萄园景观。目前国内的洒庄中,朗格斯酒庄东临大海,依山而建,意大利式田园风格,掩映于蓝天碧野之中,是不出国就可以见到的欧洲洒庄;华东庄园则卧于九龙山中,以葡萄品种命名田问路;张裕卡斯特酒庄把酒望海;德尚庄园则位于水库岸边,风景怡人。在酿酒工艺上,各酒庄也可展现自己的特点,如朗格斯酒庄工艺立体布置,采用独特的重力酿造法,尽量减少对葡萄汁和葡萄酒的剧烈机械处理,充分保证了葡萄酒的天然潜在质量;洒窖可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也可采用岩洞酒窖,尽量保持恒温恒湿;橡木桶可以使用欧洲桶、美洲桶,也可使用中国橡木桶,朗格斯酒庄使用自己专属橡木桶厂制作的中国木桶,口味风格独异,而且酒窖具有中央空调控制,在葡萄生长期及葡萄酒发育成熟期给葡萄和葡萄酒听音乐,具有显明的工艺特点。在产品包装上,各酒庄应开发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如朗格斯酒庄的水晶包装修饰就突显了其贵族气质;营销方式上,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外,张裕卡斯特的个性化整桶定购,朗格斯洒庄与中法庄园的直销,口碑宣传等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此外,各酒庄还可根据自己的理念和定位开发酒庄的旅游功能,宣传葡萄酒文化,朗格斯洒庄已成为全球工业旅游示范点。
3、酒庄发展的规范性探讨
中国葡萄酒庄的发展,必须以生产高质量葡萄酒,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为历史使命,因此,既应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又应有必要的技术规范控制。2005年12月份,中国葡萄洒庄联盟成立,并通过了联盟章程,章程对葡萄酒庄的运行作了详细的技术规范。内容如下:
3.1 洒庄的投资总额不低于2000万人民币;
3.2有归属于酒庄并且能够完全控制的葡萄园;
3.3 葡萄种植、酿酒到灌装的全过程都在酒庄内完成;
3.4 葡萄定植后第三年方可出产,并实行限产,产量在800kg/亩以下:
3.5 酒庄洒的产量应与洒庄种植葡萄面积及单产相对应;酒庄酒年生产能力100一lO00t;
3.6 具有常年在2O℃ 以下的地下室或有温湿度相对稳定的储酒车间;
3.7 拥有225L橡木桶的数量不少于200个,两年以内桶龄的木桶不少于总数的30% ;
3.8 葡萄园与发酵车间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km;
3.9 酒庄酒的标签标注内容应与瓶内容物相符;
3.10 酒庄酒的产品在酿酒过程中应符合酒庄酒生产规范;
国内有一些私人小酒堡,由于投资额不够,一些设施条件不具备,甚至缺乏应有的技术条件,这样生产出来的葡萄酒无论如何不能叫酒庄酒;由于酿酒葡萄原料对葡萄酒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葡萄园的控制、葡萄树龄及产量控制、葡萄园与发酵车间的距离等保证了酿酒葡萄原料的质量;对橡木桶及酒窖的控制是生产优质葡萄酒必要的技术措施;葡萄种植、酿酒到灌装的全过程都在酒庄完成,并且酒庄酒的产量与葡萄种植面积及单产相对应,进一步保证了酒庄酒的质量,防止了假酒庄酒生产的可能;生产能力在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葡萄酒企业如果不能把酒做得比较精致,有特点和个性,而只是大规模同质化的复制品,那么这样的企业不能称为酒庄;产品标签标注内容与瓶内容物相符是对葡萄酒庄最基本的要求。总之,中国葡萄酒庄联盟是一个行业自律性组织,每个酒庄都不能进行概念化炒作。制定规范的主要目的是约束酒庄的规范运行,促进健康发展。
4、走中国特色的葡萄酒庄之路
篇8
水
善万物而不争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当我们想起故乡,总会有水的痕迹在心中淌过,或者浩浩荡荡,或者潺潺涓涓,那里是人们最快乐的童年游戏场,最美味的鱼虾供应站,最惬意的清凉,最柔软的抚摸……
水,不仅是人们家乡的一部分,整个人类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慷慨馈赠。
自古人们聚水而居,以水为中心,衍生了人类文明,文明的脚步伴随着水的浪花而前进。
长江黄河孕育文明
在中国境内有两条著名的江河,长江与黄河。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等中国各大古代文明长期相互影响融合,成为中华文明。
早在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在数千里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水温条件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先民们便定居在这里。早在180万年前西侯度猿人就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的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的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万至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至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至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遍布黄河流域。
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成为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
长江文明是长江流域各文明的总称,长江文明区域之广,文化遗址数量之多、密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下叠压着4个文化层,第4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7000年,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遗址中已有人工栽培稻遗物。
经历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时代,中华民族从长江、黄河延展到整个华夏大地,中国文明从黄土高原走向了全世界。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还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尼罗河的浪漫赠礼
尼罗河,一个充满浪漫感情和丰收喜悦的名字。就是这条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哺育出人类早期的文明社会-古埃及。
每年7月至11月尼罗河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此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黑土地)。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作为尼罗河赠礼的埃及,每年尼罗河的泛滥,给河谷披上一层厚厚的淤泥,使河谷区土地极其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的确,是尼罗河使得下游地区农业兴起,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富裕的生活也催生了灿烂的文化。
字母是古埃及人约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500年间发明的,传给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境内)的腓尼基人,再传到古希腊。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传遍四方。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
古埃及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把一年确定为365天。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渊源于此。
埃及人制作的木乃伊,与他们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制作木乃伊增长了埃及人的解剖知识,使他们的内外科相当发达,且医术分工很细。
金字塔是埃及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底座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至于塔端成为尖顶,形似汉字的“金”字,故中文译为金字塔。在欧洲各国语言里,通常称之为“庇拉米斯”,据说在古埃及文中,“庇拉米斯”是“高”的意思。直到今天,人们站在设计精妙、高大的金字塔前,都惊叹古埃及人的智慧。
而这一切,都源于尼罗河那浪漫而无私的赐予。
tips:家猫的起源和尼罗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尼罗河灌溉下的埃及粮食产量惊人,人类社会进入了“有余粮”的时代,人们为储存粮食而兴建大量粮仓。粮仓养育了埃及人也招来了啮齿动物老鼠,这些“精灵鼠小弟”对于当时的埃及人来说可一点儿也不可爱,糟蹋粮食、传播疾病、破坏器物。正当埃及人一筹莫展之际,丰收救星也是啮齿动物的克星-非洲野猫如影而至。当人们知道“喵星人”是来消灭他们深恶痛绝而又束手无策的老鼠时,最热烈的崇拜爆发了。
两河带来“天堂”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就像两条生命之藤,伸展在荒凉和干旱的沙漠地区,带来了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里,孕育了两河流域文明,也就是人们习惯所说的巴比伦文明。
距今6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风格类似或迥异的城市如繁星点缀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苏美尔人和后来各支闪米族入侵者像走马灯一般依次扮演着创造文明的主角,共同奏响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辉煌的乐章。
古巴比伦最著名的“名片”可谓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传说尼布甲尼撒王为了安慰患上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仿照王妃的故乡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花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巴比伦空中花园最令人称奇的地方是供水系统,因为巴比伦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园的遗址亦与河流有一定距离,所以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空中花园应该有不少输水设备,奴隶们需要不停推动连接着齿轮的把手,把地下水运到最高一层的储水池,再经人工河流返回地面。
遗憾的是,以上所述都是传说,关于空中花园的描述都出自希腊的学者,巴比伦的史料中没有对花园的记载,而那些对花园极尽赞美之词的希腊学者们竟然没有一个亲眼看到过花园,甚至没有一个是生活在与空中花园同时代的人。千百年来,人们在伊拉克把传说中的空中花园遗址方圆百里找了个底朝天,也没发现花园的一点遗迹。
所以,人们可能有点遗憾甚至失望,难道作为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的两河流域,就没有留下什么让后人凭吊的遗产吗?答案是否定的。
两河文明留给世界的遗产不仅有物质的,更多的甚至可以说更有价值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抬起手看看腕上滴答作响的手表,你会想到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的计时方法不正是古巴比伦人发明的吗?还记得你是几年级学会用方程式做数学题吗?5000年前,古巴比伦人就可解含有3个未知数的方程式了。如今每个孩子一上学就要背诵的乘法表,在古巴比伦人的泥板课本上也早已有记录了。
篇9
面对镜头和采访,谦逊、和蔼、敬业的庄先生为浮躁的我上了一堂无声的课程。同样,通过这次采访,更加让我感受到“葡萄酒”真正的醇香和浓郁⋯⋯
酒尚: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葡萄酒的?
庄:在我十八岁的时候,父亲喜欢上了葡萄酒。家里总是存放着许多葡萄酒,父亲为人慷慨,他喜欢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当然也包括我。可以说我开始喜欢喝葡萄酒是因为家里冰箱里就有葡萄酒而且可以免费品尝。
VINO VOGUE:Since when did you become interested in wine?
Poh Tiong:When I was about 18 years old, when my father started drinking wine. He has always been a very generous person so, there was always wine at home and he shared his new-found enjoyment with the family, including me. There was always wine in the fridge at home. You could say that I started drinking wine because it was free.
酒尚:在当时,是不是有一支引领您进入葡萄酒世界的葡萄酒?
庄:没有。我开始喝一些果味浓郁的葡萄酒,后来开始尝试精酿葡萄酒。对我而言,或果味浓郁、或甜、或干型的葡萄酒都可以,只要是做工精致,酒体平衡。
VINO VOGUE:Is there a certain bottle of wine that made you take your first step into the world of wine?
CH’NG:No, not really. I started with fruity and then went on to enjoy more subtle wines.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a fruity, sweet or dry wine as long as the wine is balanced and well-made.
酒尚:在你的记忆里,最令你您难忘的葡萄酒是什么?
庄:在我工作期间,我品尝了多种不同品牌的葡萄酒,其中包括四个年份: 19世纪出产的名特堡(Chateau Montrose)、1945年的木桐(Mouton-Rothschild)、1961年的庞马(Chateau Palmer) 、1967年份的伊甘( Chateau d’Yquem)、20世纪50年代的香槟酒、20世纪40年代的卢瓦尔河谷沃弗莱酒、以及从印度尼西亚沉没的法国轮船上打捞上来的19世纪出产的Bordeaux干红。不过最令我难忘的一款葡萄酒是1966年份罗马内・康蒂(Romanee-Conti)。这款酒拥有纯净草莓香味,清新、优雅,品质卓越,充满了诗意。
VINO VOGUE:Which is the most remarkable bottle of wine that you can recall?
CH’NG:In the course of my work, I ’ve tasted many different wines including four vintages from the 19th century of Chateau Montrose, 1945 Mouton-Rothschild, 1961 Chateau Palmer, 1967 Chateau d’Yquem, Champagne from the 1950s, Loire Valley Vouvrays from the 1940s and 19th century Bordeaux reds recovered from a French ship that sank off Indonesia but the most memorable wine I have ever had was Romanee-Conti 1966. The fruit was pure strawberry and very fresh and supremely elegant. It was simply sublime, poetry in a bottle.
酒尚:当时,人们是如何看待葡萄酒呢?
庄:三十五年前,也就是我刚刚开始喝葡萄酒的时候,葡萄酒的消费在新加坡、香港还不普及。在当时葡萄酒完全被视为西洋货。
VINO VOGUE:What does "wine" mean to most people at that time?
CH’NG:When I started drinking wine about 35 years ago, it was not as common as it is today in Singapore or Hong Kong. Wine was considered something of a Western thing.
酒尚:您是学习法律专业,在进入葡萄酒领域工作之前,您做过何种工作呢?
庄:我是在新加坡开始法律学习但在新西兰完成学业。虽然在大学期间我学习的是法律专业,但我一直作为许多报刊杂志的自由撰稿人,所涉略的题材包括各类书评,当然其中也有关于葡萄酒的。同时我还在多家广播电台做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主持人。也曾主持过一系列电视节目。
VINO VOGUE:You studied law in university. What did you do before you take a job in the wine?
CH’NG:Although I studied law, even when I was at university (I started in Singapore but finished my law studies in New Zealand), I was writing as a free-lance journalist and contributed to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I wrote on various subjects including book reviews and, of course, also about wine. I was also working as a free-lance dee-jay in radio stations for both pop music and classical music. And also presented a series of television variety shows.
酒尚:什么时候您开始想做葡萄酒杂志的?
庄:1991年在我创办第一家葡萄酒杂志――《葡萄酒评论》之前,我一直为各报刊杂志的葡萄酒专栏撰稿。后来,有一天我决定专门从事葡萄酒业这一行,因为我想做出前人没有做过的、属于我自己的事业。
VINO VOGUE:When did you get the idea of starting a magazine on wine?
CH’NG:Before I started my first wine magazine, The Wine Review, in 1991, I was already writing wine columns in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hen, one day, I decided to specialise completely in wine because I wanted to give birth to something that did not existed before, somethingthat I could call my own.
酒尚:做杂志之初,您的目标是什么?
庄:1991年的时候,个人电脑还只是初露头角。可是我知道我得学习用电脑,不仅要学着打字,还要学着电脑排版,因为我预见到在未来的新闻出版业中电脑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改变葡萄酒文化传播中当时的状态),我对那些只喝名酒的假内行已感到唾弃和厌倦,他们不但没有负责任地向公众提供酒的信息和品酒要诀,还四处炫耀他们所饮佳酿的不菲价值并看不起喝普通酒的人。事实上,这些人对酒的所知甚少,却又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知道的那一点点东西。
第三个目标是我想通过将葡萄酒与亚洲美食,尤其是中国饮食进行搭配来推广葡萄酒。1992年我们首次组织了这样的午宴,在新加坡果园路上的国立马里特斯宾馆将著名的海南鸡肉饭与香槟、两种白葡萄酒和两种红葡萄酒进行搭配。有一百多人参加了这次午宴,他们都很愉快,并发现将葡萄酒与中国美食搭配并不是件难事。午宴非常成功,令每个人都大开眼界。
VINO VOGUE:What did you aim at when you determined to start the magazine?
CH’NG:At that time in 1991, the personal computer was just starting to become popular. I knew that I had to learn how to use the computer, not just to type articles but also how to do desk-top publishing because I could see that that was going to be very important in the future of journalism. Another very important aim was because I was sick and tired of wine snobs who instead of spreading win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enjoyment responsibly, they were more interested in boasting about how expensive the wines they were drinking and looking down on people who could only afford to drink simple wines. In fact, wine snobs are usually very ignorant about wine. They only know a little bit about wine but keeping repeating the say things over and over again. The third very important aim I had was to promote wine by pairing wine with Asian food, especially Chinese cuisine. The first such public luncheon we organised in 1992, we paired a champagne and two white and two red wines with the famous Hainanese Chicken rice at Singapores Mandarin Meritus Hotel on Orchard Road. More than 100 people signed up for the event. Everyone had a great time and discovered how easy it was to pair wine with Chinese food. It was a great success and a wonderful eye-opener.
酒尚:出版第一本杂志之后的岁月中,您为何又创办了一系列其他得杂志?
庄:公众对葡萄酒的兴趣是越来越浓,这种趋势不是法国独有而是遍及了世界各地。同时人们对葡萄酒的了解更加全面和考究。我之所以发行多种杂志一是应社会需要;二是葡萄酒不仅是我从事的职业而且是我喜爱、品味的物品。
VINO VOGUE: You've made many magazines since the publishing of the first one over the years, can you tell me why?
CH’NG:The public keeps getting more interested in wine, not just from France bu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public is also becoming more knowledgeable and sophisticated. I publish more magazines because of the demand and also because wine is not only my job but it is also something I enjoy and love very much.
酒尚:现在除了杂志还有很多相关的活动在展开,这也是您当初进入葡萄酒行业的工作目标吧?
庄:我认为组织越来越多和葡萄酒相关的活动,如葡萄酒知识讲座、培训和配食等,都顺其自然的事情。虽然杂志有效传播了有关葡萄酒的资讯和培养信息,但举办各种相关活动可以更加走近消费者并与他们一起分享那些难以溢于言表的葡萄酒知识和经验,例如在现场和他们一起品酒评酒,或者是组织酒宴现场进行葡萄酒配食。
VINO VOGUE:More activities except magazines are held by now, is this the goal of your media career?
CH’NG:It is only natural that I organise more activities such as wine lectures and training and dinners ! because although magazines are a very useful tool to spread wine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allow you to meet the public and share what you know about wine with them which the written word cannot convey such as tasting a wine with them and describing it on the spot. Or organising a dinner where the wines are paired with several courses.
酒尚:这么多年过去了,葡萄酒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喜爱,在您看来,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又哪些?
庄: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上了葡萄酒。这种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发挥作用。原因之一是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收入增加,当手头可以任意支配的余钱增多,人们必然开始尝试新食品、新饮品、新时装和到世界各地观光度假。
另外一个原因是在二十和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报刊杂志、电视电影、国际互联网络,无论身处何处,从斯德哥尔摩到上海还是从波士顿到北京,人们都可以迅速了解当前的世界潮流,如时装、美食、电影明星的潮流导向。而葡萄酒就是当今世界的潮流之一。
VINO VOGUE:Wine has been accepted and enjoyed by more people over so many years. What are the main reasons to effect this change?
CH’NG:We have seen, in the last few years, more and more people starting to drink wine.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this. The first is affluence. When people have more disposable income, they like to try new food, new beverages, new clothes and new holiday destinations. Another reason is that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with mass media including magazines, television, movies and, of course, the internet, trends whether in fashion, food and movie stars are known from Stockholm to Shanghai, Boston to Beijing instantly. Wine is very trendy today.
酒尚:你认为什么能够影响您对一款葡萄酒的感觉?
庄:每种酒的基本成分其实都大同小异。只要你心情好,品尝任何酒都会觉得它比平时更好。而你如果心事重重,再美味的食物品尝起来也索然无味,因为你的注意力并不在食物上。无论普通还是高级,所有酒都有一些基本特性:色泽、香气、口感、酸度、酒体和单宁(尤其是对于红葡萄酒)。与茶一样,经过陈酿的酒、采用周到的侍酒都能提升对酒的感觉。但是,即使你有好酒,却不得不与一些虚荣或者粗鲁乏味的假内行一起分享,你也许想赶快离开,让他们自己喝去吧。与知音一起喝酒,酒才会更滋味。另外, 别人付酒钱时,酒也会格外好喝。
VINO VOGUE:What could affect your understanding of a certain bottle of wine?
CH’NG:The fundamentals of wine are always the same. A wine, any wine, always tastes better if you are in a good mood. If you are stressed, even great food tastes ordinary because your mind is pre-occcupied. All wine, simple or great, possess certain basic characteristics: colour, aroma, flavour, acidity, structure and, 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a red wine, tannins. Like tea, all wine always tastes better if it has been stored, and served, properly. If you have a great wine but has to drink it with a wine snob or someone who is rude or boring, you cant wait to leave, let alone drink with that person. A bottle of wine always taste better when it is enjoyed in the company of people we enjoy being with. Wine also always taste better when someone else is paying for the bottle.
酒尚:在您关注的领域,我发现主要是法国的葡萄酒,您是否关注其他地区出产的葡萄酒呢?比如中国的葡萄酒。
庄:我主要关注波尔多,也比较关注香槟。我每年都要访问波尔多地区四五次,去香槟出产地二三次。不过我也经常去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当然,还有中国。在评酒的文章里,我谈到了世界各地的酒。但是因为我专长评波尔多和香槟, 人们就常常忘记我也评价世界各地的酒。另外,我也常常去苏格兰,因为我喜欢威士忌。偶尔我也去葡萄牙,因为我还喜欢波特酒。
VINO VOGUE:I've noticed that you've been focusing on French wine. Did you take wine from other countries into consideration? Chinese wine, for example.
CH’NG:I specialise in Bordeaux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Champagne. I visit Bordeaux about four or five times a year. And Champagne probably two or three times. But I also visit Spain, Italy, Australia, New Zealand, South Africa and, of course China. I write about win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but because I specialise in Bordeaux and Champagne, some times people forget that I also write about wine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ctually, I also visit Scotland because I love whisky. And, ocassionally, Portugal because I also love Port.
酒尚:最关注葡萄酒的哪些方面?
庄:好酒就如同好的饮食必须是平衡的。我认为新鲜和优雅对于葡萄酒十分重要。通常我喜欢酒体适中的葡萄酒。但是我也能享受醇厚的酒,如果它们酒体平衡的话。我不太喜欢口感强烈、如同被抽了耳光一样强烈感觉的酒。口感清淡的酒也能很可口。我们应当记住口感清淡并不代表经过稀薄似水。比如,鱼肉比羊肉清淡,但是你不能说因为鱼肉清淡而就不如羊肉好。
VINO VOGUE:What aspect of those wine do you care most?
CH’NG:A good wine, like a good diet, has to be balanced. Freshness and elegance are very important to me. I generally prefer medium-bodied wines. But I can also appreciate full-bodied wines provided they are balanced. I dont like heavy, in-your-face wines. Light wines can also be delicious. We must remember that light does not have to mean diluted or watery. For example, fish is lighter than mutton. But you wouldn’t say that fish is an inferior meat to mutton just because it is lighter.
酒尚:对于那些法国以外的葡萄酒您是怎么看待?
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出产好酒,不仅仅只是法国。但是优秀的葡萄酒中无论汽酒、白酒还是红酒,干酒还是甜酒,口感清淡的还是酒体强劲的,法国酒绝对占最大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有点像汽车业。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生产好车,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最漂亮的好车绝大多数都来自意大利。
VINO VOGUE:What do you think of those wines, which are from countries other than French?
CH’NG:Great wines are produced in many regions and countries, not just in France. But France produces the lion share of the greatest wines in the world, whether sparkling, white or red; dry or sweet; light or full-bodied. It’s a bit like cars for example. There are sever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produce great cars but, let’s face it, Italy produces the majority of the most beautiful cars in the world.
酒尚:我知道您也举办侍酒师培训。然而在中国,这个职业很多读者不是很了解,您是不是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
庄:侍酒师的工作就是在餐厅或者酒吧里给客人提供的酒服务。通常侍酒师还要负责选择确定酒单。在把酒侍奉给顾客之前,侍酒师还要对酒进行品鉴以确认酒没问题。但是大多数客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侍酒师的分内工作,当他们看到侍酒师尝他们的酒, 会觉得这个侍酒师简直贪得无厌而且不尊重客人。所以,大多数侍酒师不再尝客人的酒,而是在开瓶后倒少量酒在杯子里让客人自己尝。侍酒师还需要问客人是否进行倒瓶、醒酒。此举对陈年甚至新酿红酒都非常有用,因为酒的单宁味可能会很重。此外,当客人不确定选什么酒来搭配食物时,一个见多识广的侍酒师应当给予建议。一个负责的侍酒师一定不能只想着将最昂贵的酒卖给客人。因为一个好的侍酒师不但应该考虑为食物搭配好酒,还应该从经济的角度为客人着想。他不应该像某些餐厅的经理和侍者,只会向客人推荐昂贵的鱼翅、鲍鱼和燕窝。一个侍酒师的工作不是宰客,而是确保客人喝得高兴,下次再来。
VINO VOGUE: I know that you organizer the Sommelier Seminar, but Chinese reader knows little about sommelier; would you please 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sommelier?
CH’NG:A sommelier is someone whose job it is to serve wine to the customer in a restaurant or wine bar. Usually, the sommelier is also involved in selecting the wines that will be put on the wine list. A sommelier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asting the wine before serving it to the customer. This is to ensure the wine is alright. But most customers dont realize that this is also the sommeliers job and when they see that happen, they may think that the sommelier is being greedy or disrespectful. So, most sommeliers dont do that but, instead, after they have open the bottle, the sommelier pour some wine into the glass and then let the customer try it. A sommelier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asking the customer if he would like to decant a wine to let it breathe. This is very useful for old red wine and even a young red which may be too tannic. Also, if a customer is not sure about what wine to select with his or her food, a knowledgeable sommelier can also make a suggestion. A responsible sommelier must not try and sell the most expensive wines to a customer. Instead, a good sommelier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not only the suitability of the wine with what the customer will be eating, but must als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ustomer’s budget. He should not, like some managers or waiters in restaurants, only recommend expensive sharks fin, abalone and birds nest. A sommeliers job is not to kill the customer but to make sure the customer has an enjoyable time, to ensure that the customer will return again.
酒尚:您创办“亚洲侍酒师组织”的初衷是什么?
庄:当时,创办“亚洲侍酒师组织”目的有二:一是促进提高亚洲,尤其是中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葡萄酒服务质量。因此我们每年都要在这三个国家召开亚洲侍酒师研讨会;二是通过亚洲侍酒师组织加强亚洲各地区葡萄酒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VINO VOGUE: What's your purpose of founding the organization Sommelier Of Asia?
CH’NG:To promote good wine service in Asia,especially Chin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These are the three countries where we conduct sommelier seminars every year. Another aim is to use the organization to help wine professionals in Asia to get in touch and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酒尚:那么对于中国菜和葡萄酒的搭配您做了很多的尝试,您有什么感想跟读者分享一下?
庄:人类是一种受习惯支配的动物。五千年前埃及人和苏梅尔(现在的伊拉克地区)人发明了啤酒,而今全世界都畅饮着这种饮品。现在当你喝着啤酒吃着北京烤鸭或者广东烤猪扒时,你并不觉着你正将古代中东饮品和中国美食搭配在一起。但是如果喝的是葡萄酒,你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因为人类酿造葡萄酒的历史并不长。葡萄酒其实不是西方饮品,而是发源于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就好比全世界都喝茶, 而茶起源于中国。当英国人就着茶吃三明治时,他们觉得很自然,一点都不觉得这是一种东西合璧的搭配,因为这种吃法已经小有历史了。而且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喝起了咖啡――这种源于非洲的饮品。当中国人吃饭时喝白兰地,他们也不觉得奇怪,尽管白兰地是法国酒,一种西方饮品。所以我们应该抛弃那种葡萄酒不能与亚洲或者中国食物搭配的错误观点。事实上,中国饮食菜系繁多,原料丰富,菜式富于变化,非常易于与葡萄酒搭配。甚至连川菜都可以与红葡萄酒搭配,只要你选对了可以配合辣味的酒。
VINO VOGUE:You've made many attempts to combine Chinese food and wine. Are there any thoughts you'd like to share with us?
CH’NG:Human beings are creatures of habit. The whole world drinks beer which was first produced, about 5,000 years ago in Egypt and Sumer (in present-day Iraq). When you drink beer with Beijing Duck or Cantonese Roast Pork, you dont think you are pairing an ancient Middle-Eastern beverage with Chinese food. But, with wine, we make the distinction because we have not been doing it for a long time. Wine is not a Western product but, originally a Middle-Eastern and Mediterranean beverage. The whole world drinks tea which, of course, originates from China. When someone in England drinks tea with sandwiches, they consider it very natural and not a clash of East and West because they have been doing it for quite some time. And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drinking coffee today, which originally came from Africa. When Chinese people drink cognac with food, they dont feel strange even though cognac is also French and a Western beverage. So, we should stop thinking that wine cannot be paired with Asian or Chinese food. In fact, Chinese food, with so many different provincial cuisines and using so many different ingredients, is very versatile and can be easily paired with wine. Even Sichuan dishes can be paired with wine provided you choose wines that can handle the spiciness.
酒尚:那么,在你的很多活动中,我也看出来与其说是您在做葡萄酒和中餐的搭配的尝试,不如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碰撞、结合。您是怎么想到要做这样的尝试,包括演奏古琴这样很中国风格的内容。
庄:从很小的时候,我就很喜欢音乐,各种音乐。无论西方音乐还是东方音乐,古典还是现代(除了说唱音乐)我都喜欢。我最喜欢古琴,它能演奏出世上最寂寞的声音,我因此而喜欢她。同时它是个中国乐器,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我的祖父是新加坡的福建移民,外祖父是广东移民)。葡萄酒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听着美妙的音乐,比如古琴,再品味着葡萄酒或者茶,是一项绝佳的享受。
酒尚:虽然现在没有听到音乐,没有喝到葡萄酒,但您这番话让我感觉到已经身临其境了,被美妙的音乐,被美好的酒所环绕⋯⋯这似乎就是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给我们带来的最直接的通体感受,如沐春风!谢谢您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您多年来的感受和经验,同时也祝福我们共同热爱的葡萄酒能让更多人感受得到!
篇10
日本作为中国东方的一个近邻,对酒有很高的评价,酒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当然日常习俗中更是不可短缺之物,例如把祭祀用酒称为神酒。由于中日是两个国度,习俗中对酒的应用也有很多不同,加以比较,会加深对异域文化的理解。
一、酒的主要成分与功效
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酒精的化学名称叫乙醇。酒精的语源来自阿拉伯语的“aikunui”,原本是妇女化妆用的一种粉末,后转化为“酒之精华”,谓酒精。一般的酒,除含乙醇外,尚含酯类、酸类、酚类及氨基酸等物质。加之多是由五谷杂粮、果实制成,酒有水谷之气,味辛甘、性热,易入心肝二经,所以有通畅血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清除冷积、医治胃寒、强健脾胃以及行药势的功效。适量饮酒,可使人思维活跃,激发人的智慧,尚可强心提神、消除疲劳、促进睡眠。酒进入体内,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酒对味觉、嗅觉是一种刺激,可反射性地增加呼吸量、增进食欲。经测试得知,人体内少量酒精,可以提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和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为此少量饮酒可减少因脂肪沉积引起的血管硬化、阻塞的机会。
酒的功效异常广泛,酒既是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也是一种形态丰富的精神文化。酒的主要功效有解乏、提神、助兴、调味、待客、引发诗情画意等,在此将主要的加以说明。
1、酒可载情
酒使人精神镇静、畅快,即饮用时有,这是酒自古以来能流传至今的一种精神力量。纵观中华古今饮品,酒所起的文化功效甚为显著:高兴时“葡萄美酒夜光杯”;颓废时“今朝有酒今朝醉”;怀念亲友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与友人会聚一堂时“酒逢知己千杯少”;孤独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惜别时“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可说助兴者酒、浇愁者亦酒,酒渗透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被人们誉为“酒文化”,为人类文化生活增加众多色彩光辉。
俗语说:“无酒不成席”,酒给席间增添很多话题,边饮边侃,融融浓情和酒一起暖遍全身,酒兴所致,心扉敞开,欢声笑语,笼罩席间。故此,中日两国的人们认为酒使喜庆添异彩,酒使亲朋增友情。
然而人生并不是时时事事都顺遂,烦恼时,如有朋友解颐释道使人豁然开通,是最理想不过的,但一般不易遇到及时雨,很多人则借助于酒,所以有“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等诗句。人们认为酒是急救良方,可淡漠苦恼。当然如沉湎滥饮不仅不解忧,反而影响健康。
2、酒可入药
酒不仅可载情,尚可治病、滋补。酒是“救人的良药”,但有时也是“杀人之利器”,鸠酒一类的毒酒便可治人于死地。酒可入药是因为酒精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它可溶解许多难溶甚至不溶于水的物质,用它来泡制药酒,有的比水煎中药疗效好。而且药酒进入体内被吸收后立即进入血液,能更好发挥药性,从而起到治疗滋补之功效。为此,中医常有处方让患者用酒冲服,或煎药时使用药引。酒不仅可内服,而且能用于外科。最常见的除酒精消毒外,酒可以涂于患处,治疗跌打扭伤、关节炎、神经麻木等,如虎骨酒、史国公酒等。东汉名医华佗,曾用酒冲叫作“麻沸散”的药,作为麻醉剂完成外科手术,并获得成功。此为公元2世纪的事情,系世界首创,当今科学发达了,虽不再使用,但在未发明麻醉剂的时代,酒可起到了救助外科病患者的作用。不同的酒有不同医疗作用,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每天饮一两烈性酒,可减少冠心病发作,从而减少冠心病引起死亡的危险性。
近年来红葡萄酒在中国很畅销,备受青睐。因为适量饮用葡萄酒不仅可防衰老,而且尚可预防因机体老化引发的有关疾病。红葡萄酒中有一种属于多酚的化学物质叫花色素(anhocyanidin),是红色的来源,它有很强的抗氧化的功能。若能抗氧化,便能抗衰老。花色素主要存在于红葡萄的皮和籽中,在酿制过程时,转变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
3、酒与健美
酒有健美之功效早在唐代苏敬等人所著的《新修本草》一书中已有记述:“暖腰肾、驻颜色、耐寒”。这里是指葡萄酒,在7世纪中叶,葡萄酒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发展。还有桃花酒,是将三月新采的桃花阴干后浸泡在上等酒中,贮15日便为桃花酒,饮用该酒,有润肤、活血的功效,使人青春美容长驻。白鸽煮酒、龙眼和气酒也有美容作用。为使毛发肌肤健美,中国古代就有用酒洗浴的做法。例如古人颂扬始于唐宋的荔枝酒时,日本盛行一种酒浴。入浴前,将075公斤的“玉之肤”饮浴两用酒加入浴池水中,洗浴后皮肤洁白如玉,周身暖和。“玉之肤”浴酒是把发酵酒糟和米酒混和,再经蒸制而成,是清酒的一种。
日本酒浴是一个日本人在一次偶然机会中有所感悟而发明的。一天,斋藤外出回来准备洗澡,他妻子不慎打翻置于浴室的一瓶酒,洒在注满浴水的浴槽内。其妻要换水,斋藤说无妨,入浴槽浸泡20分钟,这次有酒的沐浴觉得比平常洗浴后更舒适、温暖,以后每次加入一些酒,洗好了关节炎,而且皮肤变得光滑柔软。后经医学专家研究,酒对皮肤有良性刺激,能加速血液循环,对身体大有裨益。为此,此后日本流行酒浴。
4、酒与烹饪
在烹饪美味菜肴时,适量用酒,能去腥起香,使菜肴香甜可口。因为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沸点较低,一经加热,很易挥发,便把鱼、肉等动物的腥膻怪味带走。鱼、肉腥味多是因为三甲基胺、六氢化吡啶、氨基戊醛等化学成分作怪,而乙醇能溶解这些物质,在加热的同时将其形成腥膻的物质一起挥发掉。同样,使用动物脂肪烹调菜肴时加点酒,也会取得美味功效。一分子的甘油和三分子的脂肪酸构成动物脂肪,又称甘油三脂,如遇热,甘油与脂肪酸开始松散,此时加酒,脂肪酸便与乙醇化合成酯类,漂出芳香气味,并因乙醇挥发而香气四溢。在烹饪过程中,何时加酒是一门学问,通常以锅内温度最高时加酒为宜,而且酒要先于其他佐料下锅。总之,绝大多数菜肴在烹制过程中,当酒一喷入,能立即爆出响声,并有一股水气冒出,便足以证明放酒的时机适宜。当然用酒过多会破坏蛋白质的胶体结构,使它脱水分解。若是鱼虾作馅,酒多则会NFDF7出汤来,皮不易包紧。
烹饪用酒最理想的是黄酒,因为它含乙醇量适中,介于啤酒和白酒之间,而且黄酒中富含氨基酸,在烹饪中与盐生成氨基酸纳盐,即味精,能增加菜肴的鲜味。加之黄酒的酒药中配有芳香的中药材,用它作料酒,菜肴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当然,在无黄酒的情况下,其他酒也可以用。不过中国菜用黄酒为最好,西菜则多用葡萄酒、啤酒。即不同菜肴使用的酒不同,用酒时间也不尽相同。即使是中式菜肴,也有不同技艺。在蒸炸鱼肉鸡鸭之前,用啤酒浸腌10分钟,做出的菜肴嫩滑爽口,没有腥膻味。
日本人烹饪也使用酒,一般为“味NFDF8”(MIRIN)。它是一种与烧酒混合而成的料酒,在烧酒中放入半曲和蒸过的糯米,使其糖化,置放一两个月,过滤而成。味黄色、
透明、味甘,可作烹饪用,也可当饮料。味NFDF8起源于何时何地,尚未弄清楚。据推断为庆长德川幕府时代,即17世纪初酿造成功。用味NFDF8烹制的日本菜呈淡甜味,比用砂糖味道好,而且使鱼、肉有光泽。
二、中日健康饮酒法
1、中国的健康饮酒法
(1)适量和适度。首先言明,这里所说的量是指酒量而不是含酒精的量,这里说的度是酒的适宜温度。有些饮法,如适量有节,还要在后文的酒德中提到,此不赘述。
那么喝多少为适量呢?据金盾出版社《饮酒知识》一书得知,白酒每次不超过20毫升左右,葡萄酒每次不超过60毫升左右。当然即使这个量也要根据自己当时健康情况、心情而酌定。总之身心健康时方可饮酒。
关于饮用酒的适宜温度,酒不同要求温度不一。白酒最好的温度是70℃左右。因白酒中,除乙醇外,也含少量甲醇和其他物质,对人体有害,甲醇侵害视神经,而甲醇的沸点是64℃,当然甲醇蒸发后饮用最好,但也不能太热,以免伤害消化系统。
葡萄酒种类多,就一般而言,甜红葡萄酒12~14℃,甜白葡萄酒13~15℃,干红葡萄酒16~18℃,干白葡萄酒为10~11℃为最佳。
其他酒如香槟酒类9~10℃。甜黄酒、半甜黄酒及干黄酒20℃左右为好。啤酒是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酒,若温度在10℃左右,二氧化碳不易损耗,口感也好,会给人以爽。(2)好酒配好菜。首先切忌空腹饮酒,哪怕饮用少量酒对身体也是有害无益。因为饮酒后,20%由胃吸收,80%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腹中无食容易酒精中毒。而且空腹饮酒,酒精直接刺激胃壁,易引发胃炎、溃疡、胃出血,所以最好是边吃边喝。喝酒时吃什么菜肴最好呢?因饮酒促进新陈代谢,损耗体内蛋白质,因而食用含蛋白质多的下酒菜为宜。如松花蛋、花生米、鸡鸭鱼及瘦肉等,再配以碱性菜肴如蔬菜、水果。另外,饮酒刺激肝脏,要食用些保护肝脏的菜肴,豆制品内因含维生素B,能保护肝脏。含糖的一些甜食,如拔丝山药、糖醋鱼等。
饮酒时忌吃凉粉,因凉粉中有白矾,它会减慢胃肠蠕动。如果酒精积存消化系统,容易中毒。
(3)老年人饮酒有讲究。老年人饮用些黄酒、果酒等低度酒,有利于健康。因为适量的低度酒可以活血行气、壮神、御寒。细品小酌,使老年人神怡气舒,还能增进胃液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冬季饮用适量补酒、蜂蜜酒,可减延老年人体肤衰老。老人不宜饮用啤酒,因啤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铝元素,老人新陈代谢慢,如积存于体内,会导致老年性痴呆。
(4)饮酒禁忌。掌握饮酒禁忌,也就等于懂得健康的饮酒方法,是很必要的。烟酒不可同用。因为酒精是烟草中致癌毒物的溶剂。如烟酒同用,烟草中毒物很快溶于酒精进入体内,输送到人体各部位。而且边吸烟边喝酒还使得人体血液对烟草毒物溶量增大,这是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和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烟草中有毒物质溶于酒精后会很快进入血液,使人兴奋,所以边吸烟边饮酒,误导人感觉更有味道,殊不知这使肝脏承受双重毒物侵害,实在是应该去掉的不良饮酒习惯。边吸烟边饮酒不仅仅侵害肝脏,医学专家已告诫世人,吸烟者患喉癌比例比不吸烟者高出10倍,而吸烟又同时饮酒者,患喉癌率再高出8倍。
孕妇和儿童不宜饮酒。孕妇饮酒,即使少量,也会延缓胎儿的发育,甚至使胎儿异常,如胎儿智力低下、丑陋、损害视力。也可说会出现“胎儿酒精综合症”,而且容易出现自然流产。
嗜酒成性,或长期大量饮酒的男女,会导致性机能障碍。男子阳萎,女子月经紊乱,甚至患不孕症。长期酗酒还容易得肺炎、哮喘和皮肤瘙痒症等。有些疾病患者不能饮酒,如肝炎病人。因酒精进入病体肝脏后,会使肝细胞坏死和肝炎病情恶化。为此肝病发作期不宜饮酒,即使肝病治愈以后,也应注意不饮酒,以免引起复发。糖尿病人也不宜饮酒,因患者本来解毒功能较差,饮酒会使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和胰腺液发生变化,导致胰腺内蛋白质过分浓缩,堵塞胰腺导管,易患胰腺结石。同样,高血压病人如饮酒,会使血浆及尿中儿茶酚胺增高,因儿茶酚胺是血压的元凶。如过多饮酒,高血压患者难免发生脑溢血及猝死。
在服用某些药物前后,也不宜饮酒,如安眠药类由于酒精对人的大脑各部位抑制先后不同,初期有兴奋作用,使人不易入睡,而安眠药对大脑起抑制作用,如酒后服药,会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有死亡危险。
饮酒后不宜洗澡。饮酒抑制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妨碍体内葡萄糖的储存,使人机体疲劳,会出现低血糖,如果立即洗澡,加速血液循环,大量消耗葡萄糖,等于火上加油。酒后忌饮浓茶。一是浓茶含很多鞣酸,影响对蛋白质和脂肪的吸收。二是浓茶含过多单宁,影响对铁的吸收,会造成贫血。三是浓茶与乙醇均使大脑兴奋,大脑功能容易失调。但淡茶可饮,不仅生津止渴,清心怡神,还可解毒。
2、日本的健康饮酒法
可以说因为酒的成分是大体相同的,所以中日健康饮酒方法也基本相同,不过日本对酒的科学分析较细,有些独特说法、饮法,在此加以阐述。
日本人认为酒只有热量而缺少营养,所以如过多饮酒,会减少食欲,加之酒精对胃粘膜产生刺激,使胃不能充分吸收营养,还会使营养失调。同时大量饮酒会增加经济压力,引起家庭纠纷等。为此,日本专家劝人们少饮或不饮酒。为使饮酒者不影响健康,庆应大学上屋雅春教授提出酒肴三原则:①食用不直接刺激胃肠道的食物,如毛豆、纳豆、蔬菜、水果等;②通过肝脏加工,易使酒精氧化的酒肴为好,如富含维生素C及含糖食品,它们可帮助酒精氧化。③不食用动物内脏,少吃兽肉、鹌鹑肉、蛋等胆固醇多的食物,特别是有痛风、高血压、糖尿病的人忌食。日本人因为醉汉多,对醒酒饮食有较深入的研究。例如,若遇酩酊大醉,最好去医院点滴果糖类注射液,或饮用较淡的日本茶或红茶,茶中单宁可使胃粘膜收缩,保护胃肠。饮用冷开水,减缓胃肠酌热。也可喝醋解酒毒,食醋中的有机酸可醋化乙醇。喝豆浆、吃豆腐也可,其中的氨基酸能解酒中的乙醛毒。此外尚有吃白萝卜、蜂蜜、半熟鸡蛋、生梨,喝鲜牛奶、芹菜汁、绿豆汤、果汁等,均有解酒作用。
3、中国的酒德与酒
中国人常说:“物无美善,过则为灾”。中国人的酒德简言之就是:“量力而饮,节制有度。”如果不讲酒德,每饮必酩酊大醉,失掉自我控制,胡言乱语,行为颠狂,那就和酒德大相径庭。量力而饮就是正确估计自己的饮酒能力,不勉强饮酒。一不伤身,二不伤雅。考虑自己酒量有三个要素:合理酒量,经验酒量和实际感受。所谓合理酒量,经过科学试验,一个正常人每公斤体重,如果每天一次饮用纯酒精0、6-0、8毫升有益无害。如每公斤体重增加到1—2毫升会微醉;到4-6毫升会昏迷;超过6毫升会酒精中毒。如用公式表示:
合理酒量(毫升)=体重×07÷酒度
如果你的体重为60公斤,酒度为50度的大曲,则饮用84毫升以内是安全的,如超出其一倍,可能会醉。当然,饮酒时本人的精神状态、疲劳程度不同,对酒量有一定影响,这时可根据以往的经验、体会将酒量加以调剂。节制有度是一种自我克制,有十分酒量喝六七分,最多不超过八分为好。为提倡酒德,周代曾专设“萍氏”官职,督察人们饮酒要节制。前秦赵整曾见大臣们终日饮酒不务正业而写了一首《酒德歌》:“地列九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识,仪狄先知。纣丧殷邦,桀倾夏国。由此言之,前危后倾。”他以前人酗酒亡国之例警告后人。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陈敬仲奉召赴宫中陪齐桓公喝酒,君臣喝得很高兴。但时至傍晚,桓公令侍从点灯,欲继续下去,而陈敬仲谢辞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意思是说陈只计划白天喝酒,没计划晚上喝。说明他喝酒有节制。倘若陈继续喝下去,饮酒过量,若失礼犯上,不定砍头罪,也有可能造成君臣不欢,扫兴而归。明人陆容在《菽园杂记》中云:“古人饮酒有节,多不至夜。”因夜幕饮酒易越酒德之规,性不自禁会犯“酒后不可色”的行为规范。
中国医术高明的大师们,也极力提倡酒德:战国时的名医扁鹊说:“久饮酒者溃髓、蒸筋伤神、损寿。”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云:“饮酒过多,丧身之源。”李时珍也说:“过饮栉,杀人顷刻。”他们多从保健看待酒德。
中国古诗说得好:“好花乘着半开时,好酒宜在半醉中。”明代的莫云卿在其《酗酒戒》中说:“唇齿间觉酒然以甘,肠胃间觉欣然以悦”为限,过限前应立即“覆觞止酒”,即把杯倒置,表示不再喝酒。总之饮酒要有度,饮时讲文明,互不强求。饮酒不仅要有酒德,还应讲究饮酒的基本方法。小酌慢饮,才能领略酒的美妙。先看其色,闻其香,再品其味。呷上一小口,用舌尖沾酒,品尝其甘美,再用舌的两侧和后根部体会酒的酸甜苦辣。最后咽下,然后再从口腔鼻腔返回酒那悠悠余长的醇厚、浓郁香味,这样才能享受酒的美妙和乐趣。当然不要忘饮酒前配以佳肴,最好是清淡、芳香的大豆制品、蔬菜及水果。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不讲酒德,因饮酒而丧身亡国者屡见不鲜,为此中国曾多次禁酒令。每当酗酒成风时则禁,禁酒阶段好转一些,过一段又死灰复燃,这是因为酒与一样,容易上瘾。当今,随着经济发展,饮酒风又起。中国是饮酒大国,据1989年统计,中国常饮酒者达16亿人,已有各种酒厂3万多家,酒年产量达1340万吨,其中白酒400万吨,啤酒800万吨,果酒54万吨、黄酒86万吨。出口不到40万吨,大部分酒几乎都被中国人饮用了。据1996年统计,仅白酒年产量就达60亿公斤,每人每年平均5公斤,每年消耗粮食200亿公斤。看看近年来的劝酒歌,会使人害怕,已到非讲“节和度”不行的时候了。中国的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大一点,不过全国的劝酒歌却大同小异,收录一些如下:“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有感情赏个脸。”待到宴会气氛上来后,劝酒则更深一层:“喝酒不喝醉,不如打嗑睡,何况还是酒,不是敌敌畏。人生难得几回醉,要喝一定要到位。”当大家微醉时,还要更上一层楼:“你不醉我不醉,马路旁边谁来睡。你也醉我也醉,咱们医院再相会。只要感情有,什么都是酒。”……这样劝酒,被酒所害者不断增加。据1986年统计,我国因酒后开车酿成车祸,全国达28万多起,伤死32万余人。酗酒后引起家庭纠纷、离婚者也日益增多。
中国人善于攻关,饮酒的“哲学”是“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举,可以可以。”加之请客劝酒是公家报销,所以三令五申,也禁不住劝酒。文件通知,不让喝白酒,他们喝洋酒开销更大,甚至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法总比困难多。”
总之,有的中国人劝酒让人产生恐惧症。有个别外国人因无法应付这一场面,而不敢到某地投资。产生负面作用,这就事与愿违了。真是到节制饮酒的时候了。
4、日本的酒德与酒害
日本是礼仪之邦,甚为注重酒德。在正式宴会或酒会上,没有中国人那么多的劝酒歌和劝酒方式。只有纯日本式宴请时,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在蹋蹋米上饮酒时,主人有时来敬酒,是跪在你面前为你斟酒,不好意思不喝,只要喝下一点,他为你斟满就算主人尽到礼仪。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不强求对方饮酒,喜欢饮酒者可以自斟自饮。加之日本的酒度数都不太高,即使是白酒也不过40°左右,这样不容易醉,但日本清酒比中国白酒容易上头,喝得太猛也一样致醉。
日本的酒害,我认为是精神使然。日本因为是个不大的岛国,使日本人心胸不太开阔。遇不顺心事,容易消沉,便去喝闷酒。加之饮酒习惯多为干喝,也是容易伤害身体的一个原因。日本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紧张,平时彼此之间无暇沟通想法。工作一天容易疲劳,所以一到晚上便与同行、上司去酒馆喝酒、聊天,时间长则容易醉。日本人喜欢晚酌,认为它可为明天的工作增加锐气。在家晚酌一般饮用量不多。还有日本人为调节环境,改换口味,不愿意总在一处饮酒,一晚上可能去喝几个酒店,也是容易成为酒鬼的一个原因。据日本出版的《酒之健康科学》一书载,日本人的体质不宜于多饮酒,因其新陈代谢较之欧洲人慢,日本人每年的酒精饮用量为63公升。总之,饮酒掌握度,要节制饮酒,说时容易做时难,需要经常提醒,让人们健康地生活。
日本在1997年生产清酒872053kl,如加上白酒、果子酒、洋酒等总共生产酒类为9399274kl。如谈到日本的酒害,有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是酒精依赖者。所谓依赖者就是每天必须饮用150ml纯酒精,大致相当五大瓶啤酒。据日本厚生省调查,日本有酒精依赖者40万人。这种人有时需要住院,甚至到精神医院住院治疗。他们的平均寿命51岁,比平常人短命20年。常年酒精依赖者多患肝硬化、消化系统紊乱等病症。
第二是饮酒开车造成交通事故。以1997年为例,事故达1000件左右,其中造成人身死亡件数400起。
第三是酗酒引发社会问题。如家庭纠纷、打架、离婚、偷窃、畸形儿等等,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三、中日酒俗比较
1、酒与祭祀
古代社会,中日两国均把祭祀视为生活中的大事,而且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都离不开酒,而且中日两国最初均是为了祭神而造酒。当然祭祀都有一定仪式,将规定的酒食供奉给信仰和崇拜对象。上古时酒未问世以前,古人用水、用血上供,那时以水当酒,称为“玄酒”。待到学会酿酒后,才用酒祭祀。中国古人最初是用醇香的NFDF9NFDFA酒进行祭祀的。最初,中国人酿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祭祖的。这是基于“祭,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的思想,此语出自《礼记·贡礼》。古人云:“凡祭,皆祭所造食者。”古人对创造饮食的人很尊敬,在《周礼·膳夫》一书中有“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饮酒是祭祀典礼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数礼仪都与酒有关或需要用酒,除此之外,普通人生活中的场面仪式也要用酒,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酒礼。这说明酒一开始就高居庙堂朝会之所,赋予它高贵地位和身份,而且酒起着颐神定人等维持天道和社会伦理秩序的巨大作用。
中国古人祭祀时,要手持杯盏,默念祈祷,将酒先分倾三点,然后将余酒按半圆形洒于地上,称为酒酹地。古人以为这样做,即酹三点一长钩,是个“心”字,表示献心之礼。这一祭祀礼仪后来扩大,形成饮前必先酹酒的习俗。这一习俗至今还在蒙古族、苗族等民族中保留着。在祭祀时,中国还有把酒置于酒杯供奉神、祖先的习惯,意谓让神、祖先同享人间美酒。供酒最后洒地以祭。
古代,特别是周代礼法颇严,平日饮酒受限制,但祭祀时可畅饮,所以盛宴多在祭仪之后。日本人的祭祀与酒也和中国一样,关系极为密切。日本是无处无时不祭祀的国度,其目的是寻求民族的团结与互相了解,而每次祭祀都离不开酒。日本有各种各样的祭祀,天皇主持的祭祀有专用酒,称之为神酒。一般是“白酒”(SHIROKI)与“黑酒”(KUROKI)。日本祭祀用白酒并非中国的白酒,而是白色浊酒,类似中国酒酿。黑酒是在白酒中加入久佐岐(或写常山木,日文发音一样:KUSAKI)即一种树根的灰,而呈现黑色。这种神酒是由特殊种植的大米——玉荣米酿造而成。插秧均由处女担任,在皇宫由指定的地方酿造。其酒用于天皇主持庆丰收的新尝祭。数不尽的祭祀用酒,多由村民、市民或政府部门、各种机构奉献好酒。日本人很重视祭祀,也同时重视酒。祭祀仪式结束后,日本有神人共食的习俗,把供奉给神的酒、食品取下来,大家开怀共饮,快快乐乐地美食一顿,用以消除一天的疲劳,而且这种聚餐不再拘泥礼仪,不分上下级,使参与者痛痛快快地欢聚一堂,日本人称为“无礼讲”,可自由自在地畅饮、品尝美味佳肴。喝醉后,发泄一下平日不满也无人说他无理取闹,说错话也不予追究。总之,日本人对饮酒后的言行较宽容。这种场合酒给人们带来欢乐,人们感谢酒,把酒奉为神,把饮用完的盛酒木桶摆放在神社供奉,如京都市岚山脚下的松尾大社是日本最古老的酒神神社,神社内摆放着很多酒樽。每年11月上卯日举办祈愿酿造安全的祭祀。此外,在日本有名的酒神神社还有梅之宫、三明轮神社。日本没有酹酒的习惯,一般把整瓶整桶的酒供奉神灵、祖先,看来比较讲究实用,把供奉用的酒取下来神人共饮,既满足尊敬神灵、祖先的心愿,也创造了活人聚集一堂的团结气氛,而且日本人认为饮用供奉神的酒,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
2、酒与婚俗
酒在中日两国婚俗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古书《酒谕》中载:“非酒无以成礼,非酒无以成欢。”订婚、成婚、婚礼等程序,均贯串礼仪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表现着欢乐,酒起着积极的角色。中国古代汉族议亲时,男方要送酒到女方家中,以示求婚,至今少数民族中傣、景颇、拉祜族仍有此俗。
中国很多民族不仅订婚礼品中要有酒,而且订婚名称与酒相联。如苗族人订婚叫“吃小酒”,水族订婚叫“吃宵酒”,因男方去女方订婚要住一夜,宵夜饮酒用餐。订婚、纳彩(或称彩礼)和成亲是婚俗的重要环节。订婚仪式必须有酒,中国很多少数民族干脆就叫吃订婚酒。订婚后就得考虑纳彩,酒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彩礼之一。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男方要担上“许口酒”给女方。女方要回礼,就是将接受的许口酒酒瓶内盛入淡水,放入活鱼三五条,筷子(箸)一双,谓之“回鱼箸”。日本在订婚、纳彩时都喝酒,但彩礼中并没有酒,多是象征吉祥的海产,如“寿留女”,是切成长丝的尤鱼干,象征长寿。还有“鲣鱼干”,表示忠贞节义等。这因为日本是个岛国,海产得天独厚而导入婚俗中。
中国的成婚即婚礼,酒是不可或缺的,酒筵是成婚的,亲朋好友入席吃喜酒。从先秦时代起,新郎新娘要举行“合卺仪式”。即司仪把匏瓜一分为二,再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以示夫妇心心相连,百年合好。此俗在《礼记·昏义》中记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醑(音:XU,意:美酒),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待到宋代,便演化为喝交杯酒。
日本人的婚礼上,夫妻也喝交杯酒。无论任何形式的婚礼,新郎新娘在宾朋的祝福声中举行“三三九度”交杯换盏。用三只浅的漆制酒杯,每杯喝三次,共九次。日本的数字信仰为奇数。源于中国阴阳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三和九均是“易经”中有缘的阳数。三杯分别表示天、地、人。三与三乘为阳数中最高的九,表示没有比它更庆幸的喜事。日本婚俗中的“三三九度”交杯换盏,斟酒用的酒壶盖上,一定要有一对图案。中国古时用其比喻兄弟和睦,不知何时传入日本成为兄妹亲睦了。《日本书纪》说,伊那邪岐和伊邪那美兄妹,初次时,不知如何,看见振翅飞翔的姿态而受启迪,成功,有了日本后代。所以用此酒壶,寓意性生活和谐,种族繁盛。3、酒令
从古至今,世界上有众多国家饮酒,然而惟独中国人创造了酒令,使饮酒活动增添了欢乐和文化气氛,也可说既助酒兴,又增情趣。当然,如酒令走偏则变为逼酒、赌酒的手段,贻害也很大。
中国的酒令始于西周时期,当时的酒令并非助兴劝酒,而是辅助酒礼,换句话说就是在饮酒时听从酒官的号令,依礼饮酒。酒令初,本意是禁止酗酒,不能擅自饮酒,原则是劝人少饮,后世变成饮宴中一种助兴游艺活动。
春科战国以后礼崩乐坏,帝王权贵嗜酒成风,酒官行令的目的便发生了变化,开始助兴取乐。劝人畅饮,酒令演变为“敬酒”的手段。酒令虽使宴席气氛热闹,表现中国人好客,但有时也难免强迫性饮酒,伤害健康。酒令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岁月推移,酒令不断翻新、丰富。射箭、投壶、抢红、笑话、拆字、联句、猜拳等均成为酒令。如分类说明,大体有律令、游戏令、赌赛令、文字令、歌舞令等。
律令是对宾主都有约束作用的酒令,有的成为法律条文。如隋代规定:“末座者,连饮三杯,为‘兰尾’”。游戏令是用游戏来行酒令,内容丰富简单易行。如传花、拍七、说笑话等。赌赛令是宴席间角逐各种技艺,胜者促使负者多饮酒的酒令。最常见的有射箭、投壶、赛棋、掷骰子、划拳等。举投壶为例说明。投壶是从射箭发展而来,晋、齐时很流行,两汉极普遍,唐宋时代由于雅令时兴而衰微,但明清仍有人使用。投壶就是持箭向壶口投去,壶口有大有小,壶内装有小而滑的豆子,如用力过猛,箭会反弹出来。最终以投进壶中箭多为胜,少则负,负则饮酒。
文字令,又曰雅令。它是历代文人创作,涉及文化艺术现象多而杂,几乎涵盖所有文字游戏,如谜语、诗词、拆字、绕口令等。举一幽默对话的酒令:宋代文人刘〖FJF〗窸〖FJJ〗和坡一起共饮,东坡欲先走一步,刘〖FJF〗窸〖FJJ〗便用三种果子和一味药酒调于酒中说一酒令——“幸早离(杏枣梨),且从容(苁蓉)。”东坡听后也用三果一药扣于酒令中——“奈这事(萘蔗柿),须当归。”很得体。
歌舞令是用歌舞乐曲佐酒侑食。周代已有其酒令。《周礼·天官·膳夫》载有:“以乐侑食。”大宴用大雅乐,一般宴会用小雅乐。汉代歌舞侑酒之风盛行,还出现专供官宦文人饮酒取乐的歌舞伎,此风直至盛唐,并让她们助兴送酒,有的达官显贵,文人骚客常被技艺超群、花容月貌的美女倾倒,纵情豪饮。
歌舞令有时是机敏的交锋。明代的赵时逢指着一盘炒栗子说一个酒令:“栗绽缝黄见”。在座的文人雅士一时对答不上来,一旁的歌伎朱云楚稳稳当当地夹取一片藕片说道:“藕断露丝飞”。在场的人对这位女子的机敏聪慧表示佩服。
总之,酒令是饮酒者文化素养和个性的表现,酒令表现人的幽默、机敏、才华,也是知识和智慧的结晶,当然反映人们的生活。不过酒令苛刻,罚酒太多,会带来弊害。明清有一段时间就是如此,清人黄九烟为此撰文《酒社刍言》提出饮酒三戒:苛令、猜不透的“酒底令”、捋拳振臂、叫号喧争的拳哄,不仅伤雅而且妨碍生趣益智的享受。
日本没有酒令,但在盛宴时有余兴。一般由陪酒妇女们弹三味线,唱歌或跳日本古典舞。也有擂当地日本大鼓或表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技艺的习俗。
4、中日酒店、酒旗之不同
根据刘军等人编写的《中国古代的酒与饮酒》一书,中国的酒店的前身酒肆,至迟出现在夏末商初。中国古人在刚刚开始饮酒时,并无酒店,而是自家酿酒自家饮。酒肆、酒店、酒楼的出现是以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廓的建立、饮食业的兴起为前提条件的。到周代,王都镐京和东都洛邑以及数十个都邑的营建,使市、肆包括酤酒之肆普遍兴旺起来。加之酿造业的发展,一般平民也去酒肆聚酒。
春秋战国时,买卖酒已很普遍。酒肆为招揽顾客,便高高地挂起酒旗。但当时的酒旗是什么样子,因难以保存,说不清楚。是否后来人用一块布,上写酒字,高悬店门,使人能远远看到的幌子,但不少嗜酒者如此推断。《史记·高祖本纪》中云:“高祖每酤留饮,酒储数倍。”这是刘邦作皇帝以前的记事,可见卖酒之最晚在战国至秦代这一时期。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娶卓文君后,夫妻着犊鼻当垆卖酒,垆是酒店的代称,这是古代关于卖酒的一则故事。汉代,酒肆已明显地具有卖酒与供人饮酒的双重职能。《汉书·食货志》注:“酒家开肆待客设酒垆,故以垆名肆。”
唐初无酒禁,大小酒肆遍及全国城乡。唐代史籍及文人墨客的诗词中留下许多描述酒肆、酒楼的好诗句。如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唐代酒肆沿袭悬挂酒旗以招徕顾客的传统方式,皮曰休《酒旗》诗云:“青帜阔数尺,悬于往来道,多为风所飓,时见酒名号。”
唐朝时,各大城市都有胡人开酒店,并有胡姬陪侍作为吸引客人的重要手段,后人有不少关于酒店胡姬的记述。恕不一一赘述。
宋代,由于经济发达,城镇市场甚为繁荣,《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都是反映东京汴梁,即今开封的活跃景象。大街小巷中的酒店、酒楼鳞次栉比,其建筑、装潢豪华,用彩色酒旗装饰楼门,酒座潇洒。而且在宋代酒店已分类很细,据《古杭梦游录》所记,有宅子酒店、花园酒店、直卖店、散酒店,庵酒店等。
待到北宋,除大酒店外,尚有各种各样小酒店,被称为“脚店”、“拍户”、“子库”等。
宋代因酒店的繁荣,酒旗的式样、色调,均有发展。窦革所撰的《酒谱》中说:“无小无大,尺之布可缝。或素或青,十室之邑必有。”当时在酒肆聚集的地方,就出现“绣旆相招,掩翳天日”的盛况。
与宋并存的金国,也以豪饮为尚,嗜酒成风,到处可见酒肆酒楼。在山西繁峙岩上寺有一幅绘于金代的壁画,其中就有酒楼,楼内顾客盈门,还有卖艺者。酒楼外有高挑的酒旗,上写:“野火攒地出,村酒透瓶香。”
明朝之初,朱元璋命令大建酒楼,迎接四方宾客。其中高级酒楼已不再挂酒旗或幌子,改挂名人题字的扁额,楼内派专人迎送客人,除山珍海味佳肴外,有歌伎,尚有专供文人墨客饮酒题诗的诗碑,酒楼四壁任客人挥毫,以助酒兴。明代酒肆已发展到成为人们社交的重要场所。为迎奉高层次的顾客,有的酒店店主和店小二,已具备比较高的文化素养。
清代酒肆又见进一步发展,大城市内酒楼饭馆难以数计,而且不少可承办大型酒宴。待到清末民初,许多西餐馆、酒吧,在北京等各大城市和港口应运而生。民间各类酒肆名目繁多,经营手段因宾客要求多样化。中国的饮酒文化得以体现,酒帘处处飘,凝香贯九霄。酒肆大街灯火辉煌,如同白昼。不言而喻,铺张浪费,腐化堕落也达到顶点。
当代中国人由于多种经营可获得更多利润,纯酒店不多,而重视既能就餐连带饮酒的地方,当然在大酒楼、大饭店内有单设的酒吧。近年来,日本式酒店已进入北京城,如海淀白颐路上的“泽之鹤居酒屋”。
日本的酒肆名为“酒屋”或“居酒屋”,与中国的酒店有所不同。日本的酒店何时问世,日本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在中国人撰写的《魏志倭人传》中已谈到日本有了集市,日本酿酒史研究家加藤百一认为,其集市是中世纪日本酒店的萌芽。《日本书纪》载:“在饵香(现
今大阪)集市,有标着价钱但人们买不起的美酒。”樱田胜德认为,日本的酒店名为“居酒屋”,它既不是造酒的作坊,也并非卖酒的店头,而是供人饮酒的地方。大概于江户时代初期,首先出现在大阪、江户的城外,那里有借宿住宅、渔场,卖苦力或手艺人在其居住,因经济上无条件,便去居酒屋饮酒,自斟自饮。后来发展到备有酒菜和用餐的肴馔。因在酒店入口处外侧,有从上挂到半腰中似绳子一样的门帘,酒店又称“绳暖帘”,其绳多为麻制品。也有一种说法,认为酿酒和贩卖酒的经营者为酒屋,卖酒量大大增加而变为批发商。由批发酒的商人分化出零售业者,在店头供人饮酒,被称为“居酒屋”,即酒店,而销售酒类者称“酒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