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公路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公路概念

篇1

2005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必将对某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产生影响深远的推动作用。

作为某市公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三年建设,全市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从农村公路整体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看,确实还需要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进行新农村、新郊区村镇公路规划与建设研讨,非常有必要。

某某地区区根据某市市市政局、公路处的总体部署,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开展了三年农村公路建设。在某市市市政局、某市市公路处的关心和领导下,某某地区对公路建设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连续出台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危桥改造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增加,三年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三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10.9公里,桥梁改建20座,累计投资额达到4.3亿元,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在管理方面,我们逐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公路工作政绩考核,建立养护工作队伍,养护管理逐步规范,乡镇公路路政队伍也得到了建立,使某某地区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出行条件大有改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

下面,结合某某地区农村公路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就本次会议的讨论内容浅谈一些思路,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规划理念

1、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明确。

农村公路、乡镇公路、乡村公路、村镇公路、乡村道路,这些工作概念在各级各类文件中均有频繁出现,使用混杂。概念的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管理工作范畴的界定。例如,大量的开发区、工业区新建道路都在农村地区,原本都是村级道路或者没有路,建成以后的技术等级可能并不低,这些道路很难说是解决农村出行问题的,从使用功能和所处环境上,是否还是农村公路。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建设的农村公路可能比区管甚至某些市管公路情况还要好,也不像是农村公路。我们感觉到,这么多的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义,需要一个规范而具体的划分。多少等级、什么指标可称之为农村公路,其他概念和农村公路是什么样的从属关系,应该予以明确。对于一些技术等级高,路况和环境好的道路,应该制定一个全市基本规范的接管标准,建成后接管到区管和市管公路范畴中去。

2、从通达到提升的理念转换。

经过三年建设,某市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已经解决了农民出行的基本需要。三年建设中,主要是增加和改建了等级公路,大多数新改建农村公路都是3.5米宽度的,7米以上的比例还不高,农村公路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设新农村的村镇公路,不仅要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村地区到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不够快捷畅通的问题,这就需要建设更多技术等级高,环境面貌好的村镇公路。

3、通达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从农民生产生活出发,进一步深化。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在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扩展到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层面。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并不等于所有的农村居民交通条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在从基本通达到提升等级的规划理念转变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搞纯理念的规划,农民是否实际得益,是根本的出发点,只要还有自然村没有通等级公路,规划就不能割舍掉这一块,还是要考虑进去,并且在政策上要继续支持,要力争达到自然村可以通达公交的规划目标。

4、农村公路规划要融入到整体路网结构的布局体系中。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将村镇主要公路纳入市区级公路网,以“1966”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畅通”。要规划界定出从村公路到区级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车程目标。对于农村地区,如何改善外环线周边的农村交通,加强环内环外的交通联系,使农村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更加紧凑,尤其重要。

5、农村公路环境建设应该提上规划议程。

以往的农村公路建设,重在解决基本出行困难,对公路建设的综合环境因素没有更多地考虑。某某地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制定了鼓励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的政策,对附属设施的设立也给予数额不低的补贴,很受当地村镇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对改善农村公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感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区也要建设生态公路,要使建设好的农村公路设施完备,环境优美,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路名牌等附属设施的设置率也要达到相对较高的比例。

二、投融资思路

1、三级出资,重点建设的投资思路。

现在的建设投资结构以是村镇为投资主体,区县适当补贴,市少量补贴。目前,某某地区区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并且提高了补贴的力度,对于财力薄弱的村镇,区级财政补贴接近了投资的40%。由于新农村建设期间的村镇公路提高等级等更多目标已经形成共识,因此仅仅靠村镇本身,力量肯能仍显薄弱。我们在工作中看到,有的地方主要是靠村里出资建路,家底薄的乡镇也没有能力解决全部各村的道路建设问题,而村里的财力实在是有限的很。我们虽然制定了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也不低,但是要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标准、更好环境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困难还是很大,需要市区两级拿出更大的决心,帮助农村地区实现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的目标。

2、“工业反哺”应该成为投资核心。

以往的农村公路补贴,是从养路费中划拨的。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应该从“工业收入”中拿出足够的经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以后我们研究的课题,可能是这个“反哺”比例多少合适的问题,就目前政策而言,还没有进入“工业反哺”的阶段。某某地区现在也是这个情况,我们的补贴占到了养路费的8%,但是除了养路费之外,区财政其他方面就一分也不出了。因此从总量上看,高质量的搞好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投资缺口,市里面是否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把“工业反哺”的思想真正的落实下去。我想市里面有了政策,有了动作,各区的动作也就跟上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3、修路不忘建桥,消灭和控制危桥的任务不可放松。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不少地方出现了宽路窄桥的现象,而且部分地区消灭危桥的任务也还存在。与此同时,随着桥梁使用寿命的临近,每年还有新的危桥产生。希望在实施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农民出行的安全因素,把危桥改建和公路建设结合起来。

三、建设和管理模式

1、村镇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机构急需完善。

目前的管理模式一般是市、区县、镇三级管理。

先说基层,具体实施建设和管理的单位是村镇,而村镇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机构上还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专职的管理人员,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一定存在管理难度。

再看区县,我们前几年也按照市政局、公路处的要求设立了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至今还没有落实人员的编制。而且从养护的角度看,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的职能设施也不完善。现在的情况是,目标提出来了,规划也要制定了,新一轮的大建设要开展了,但是机构还很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门进行协调,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问题。

实际上,公路处也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开展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现在是由设施科在兼任这块工作,职能确实不是很顺。只有从机构上予以健全,从编制上予以保证,真正设立三级管理部门,才能促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2、“重建轻养”的状况急需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根本改善。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要制度化。

以往农村公路的养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的村镇或许从来就没有还要养护的概念,重建轻养的情况相当普遍。目前,大量的农村公路因为乡镇资金、人力、物力的匮乏,有的区还有重型车辆密集等因素,缺乏有效养护,出现路况快速下降甚至严重损坏等问题。必须要要在乡镇建立养护管理专业队,制定年度养护计划,落实养护责任,才能使农村公路养护有制度、有步骤、有保障。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规范。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各镇制定了养护管理的制度,明确了各镇养护经费的保障,明确了养护人员的数量,也在着手研究养护补贴的办法。但是这些规定和要求都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在农村公路的掘路修复工作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今年制定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掘路修复办法》,由于没有势力的具体政策依据,显得底气不足,工作开展也有一定的阻力。

我们觉得,很需要市政局、公路处为我们制定一个统一规范的养护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各区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市区两级也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投入。

农村公路也应该是养路费的使用范围,但是目前只有文件要求各区将不少于一定百分比的养路费支出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而养护则尚未顾及到。针对农村地区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的局面,这个投入结构需要改善。从实际情况看,“十一五”计划的前三年,建设任务还不少,但是后两年,基本上就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养护方面来了,我们希望市级财政也能制定一个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补贴办法,支持各区县农村公路的长效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

篇2

【关键词】农村公路 养护管理 思考

近年来,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逐步形成了覆盖整个县乡的乡村公路体系,缩短了城乡距离,方便了农民出行,提高了生活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1 农村公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村公路建设,是农民梦寐以求的,刚开始建路,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但随着公路的建成,后续公路的养护经常无人问津。一方面,认为修好了道路就是完成了任务、造福了百姓。由于后续的养护不到位,导致线路常年处于无人管养状态,杂草丛生、水毁塌方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相关部门政策宣传不到位,村民缺少护路意识,认为道路的养护是政府应当承担的职责,对道路的养护没有明确的概念。

(2)道路规范使用不够。农村公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由于道路沿线的群众缺少公共设施以及交通安全的保护意识,乡村离城镇比较远,缺乏相关执法部门的监管,以致超载车辆、外来车辆随意行驶,尤其是随着铁路、公路建设的开工,运沙、石子的车辆经常超载行驶,造成道路路基翻浆、路面沉陷、坑槽等情况。很多沿线村庄在公路两旁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把农村公路当成垃圾场、晒场、建筑淤泥堆场,不但将晾晒的杂草谷物堆在路边,更有甚者占道堆放,这样就为行车以及行人的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3)道路养护的资金严重不足。道路养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一般有政府划拨,农村公路每年每公路养护经费为:县级道路每公里一年是7000元,乡道每公里一年是3500元,村道每公里一年是1000元。这个标准与实际要养护公路所需要的经费相比,就显得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由于暴雨、超载、杂草等导致了农村道路裂缝、坑洼、路肩、边沟等无法及时的进行维修,路面损坏越来越严重,到后来的维修必然会进一步加大投入。所以道路养护,需要政府强大的财政支持,以及相关部门合理的规划。

(4)道路养护任务繁重。以陇西县境内公路现状为例,全县管理养护农村公路1154公里(其中县道6条181公里、乡道11条143公里、村道145条830公里)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80.2%。而全县共有农村公路养护人员80名,人均14.4公里,养护人员与实际需要养护的公路里数严重失衡,道路养护任务繁重。

(5)路段隐患时常存在。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差。受到建设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性地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墙倒塌等险情,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

2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已迫在眉睫。

(1)采取有效的管养模式。对农村公路的养护,根据农村实际,可以采用以下养护模式进行:一是专人专路养护。根据每条公路的实际路况,如路的长短、养护的易难程度等标准,确定固定养护人员进行养护,做到“专路有专人养护”。二是专业化养护。成立专业化的农村公路养护队,对其养护的公路进行循环式的养护,规定时间轮一圈,做到“养护不留死角”。三是采取承包养护,将辖区内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承包给沿线村民,并与其签订养护承包合同,相关部门对其路况进行定期检查、督导,做到路况检查与承包金相挂钩。 以陇西县乡公路养护为例,雇用沿线群众80多人组成4个日常养护组,分片区进行养护,主要清扫路面、开挖边沟、整修路肩、清理疏通涵洞,做到每条县乡公路能够及时养护,养护工作得以全面开展。

(2)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实现农村公路的有效养护,就必须成立专业的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对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公路养护技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使其“有其识也有其能”。在组建专业养护队伍时,可以考虑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对农村公路更有感情,将农民吸收到养护队伍,有助于充分发挥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以陇西县乡公路养护为例,在具体操作中,将养护队分为路基养护队和油路养护队。路基养护队负责路基翻浆、路面沉陷、坑槽等病害处治以及水毁抢修。油路养护队负责沥青路面修补罩面等。可以雇用沿线群众组成日常养护组,分片区进行养护,并对雇用人员进行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知识现场指导培训,使每一个养护工掌握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基本常识。主要清扫路面、开挖边沟、整修路肩、清理疏通涵洞,混凝土构造物修复,做到每条县乡公路能够及时养护,养护工作能够全面开展。在新形势下对农村公路养护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到每条县乡公路能够及时养护,养护全覆盖。改变过去简单随意的作业方式,严格按养护作业规范要求,精细化作业,以此提升公路外观形象的整洁统一,在低等级公路上打造高标准养护作业水平,为推动全县农村公路路容路貌的提升和改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精准、精细养护,全县农村公路路况质量每年有明显提升,为广大人民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

(3)优化日常养护管理。在日常养护中按照优先考虑小修、鼓励提倡中修、适时安排大中修原则,采取路面灌缝、及时处理坑槽、翻浆,治理路面早起病害,加强针对性和预防性养护工作。坚持日常巡查、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以路面、排水防护、安全通行为重点,抓好日常巡查。根据路况调查制定养护计划,以养护计划、养护任务落实为重点,定期对养护工作开展和成效情况进行检查,始终做到路面平整无杂物,路肩平整无缺口,边沟畅通无淤塞,设施完好无损坏。

(4)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来源渠道是关键。一方面,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认真履职,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作为单位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方式拓宽筹资渠道。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确保公路养护资金的落实。

篇3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方案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在农村的公路建成使用之后经过时间的发展,公路在服务上的能力逐渐的开始萎缩,为了能够对于公路继续的使用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就必须对公路进行养护,在不同的环节要根据防治结合的相关原则在找到合适的措施之后要对公路进行养护,做到及时的对于损坏的路面进行修复,保障公路的正常顺畅的通行,把农村的公路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故此这就对农村的公路养护技术的方案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开发一个适合的方案以及管理的方法。

1.农村公路的概念以及特点

农村公路的概念有多种说法,根据国家的相关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定义是通常指通乡通行政村的公路。农村的公路是在公路网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意义,它的主要特点就是里程相对较短,等级不是很高,项目也比较分散分布面较广,在公路网当中所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大[1]。

2.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方案的研究

在我国现阶段的公路养护的技术规范上一般是按照工程的规模大小和性质以及技术的难易程度来对公路的养护进行分类包括小修的养护和中修以及大修和改建,其核心就是以“修护”为主。在当今的农村公路养护主要针对的还是水泥混凝土的路面养护方案以及沥青路面的养护方案,下面主要对这两个方案进行研究。

在沥青的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上的特点,主要是对农村公路进行巡路检查把相关的路面情况得到了解和掌握,对于路面的损坏情况要得到及时的发现并得以排除,对于病害的原因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有针对性的对于损坏的路面进行养护;在沥青的公路路面上最常见的就是裂缝,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正确的填补方法会对公路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对于这种影响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时的气温以及对于裂缝在干燥和清洁上的处理是否合格;在沥青的性能不是太好而所设计的路面使用年限又很长以及油层的老化严重的情况下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裂缝出现,在此就可以采用层铺法的技术进行养护,也就是沥青碎石封层,这要比其它的养护效果要好,主要是由于原路面的表层上有着沥青薄膜,这对于承力以及防渗水有着很好地效果,故此这种养护技术已经是目前在公路预防上的技术之一;还有就是对于路面和路基的排水设施要进行完善、喷洒一些乳化的沥青、对于局部基层要进行补强处理、加铺面层;对于坑槽在进行修补时要设置安全标志并施画轮廓线,而后就是开槽、基层回填、油层摊铺、最后在对现场进行清理[2]。

另外就是对于农村的水泥混凝土公路的养护技术探讨。首先就是在路面的清洁上要保持好,在接缝上要保持完好表面要平顺,对于填缝料要进行定期的更换;在水泥混凝土的公路路面对于裂缝进行维修维修上在宽度小于三毫米的裂缝可直接用扩缝灌浆法,对于大于三毫米小于十五毫米的裂缝可用条带罩面实施修补(如图示);关于对沉陷要设置好排水设施的处理方法,要对面板顶升的基本要求严格的执行;在一些错台的处理上有填补和磨平两种方法进行对公路路面进行养护,磨平方面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在填补方面就用沥青砂进行填补;另外还有对于拱起的处理和接缝养护以及维修,还有在坑洞上的修补等,这些都在养护技术上有着迫切需要。

3.农村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

根据相关的调查资料得知,在二零零九年时对于某县做了实地的调查,某县的公路在二零零一年建成,所调查的长度是七百米,路段的结构形式如下:

沥青表面处置 3cm

14%石灰稳定土 15cm

10%石灰稳定土 15cm

在通车后的两年出现了局部的路面损坏,有的是裂缝有的是坑槽,造成这种毁坏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温度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路基的的填土高度的问题,原地面与路基的边缘的距离仅有三十厘米上下,加上农田的灌溉对路基的结构有着一定的影响,故此出现了坑槽以及龟裂的情况[3]。

由于农村的机械化水平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这样的裂缝进行填充时只能用机械和人力以及材料较少的措施对裂缝进行填缝,这比热拌沥青灌溉有着显著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修补的比较彻底,乳化沥青的渗透力较强,在现场不需要热源进行加热等等优点。另外对于产生的坑槽以及龟裂的现象在二零零八年的时候对于该县的公路路面实施了沥青碎石封层的方法,对其局部的坑槽进行了修补养护,对于沥青的选择可采用乳化沥青以及道路石油沥青,要在凝结时间短和渗透性强以及粘度大等方面上得到满足,施工的过程中要在气候上满足三个条件,即温度至少要在二十摄氏度以上,晴天,风力小于三级,这样就可以保证石料与沥青得到充分的结合,通过对此进行应用能够很好的对于农村的公路路面有一个很好的养护[4]。

4.结语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公路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对于那些新建成的公路要进行定期的养护修复,尽量的与当地的政府相结合把这种对于农村公路的养护作为一个政绩的考核,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相信会有更好的政策以及技术对于农村的公路养护得到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勇,吴玉卓,李晓明,李能富.公路养护工作区的管理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1(12):32―33

[2]陆宁,王玺,赵磊,解燕平.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1(28):12―13

篇4

本文主要对农村公路的养护进行研究分析,对农村公路的养护技术提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路养护技术

1、农村公路养护分析

农村公路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修建,经交通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其中村道是指直接为行政村群

众生产、生活服务,以及不属于乡道以上公路的村与村之间及村与外部连接的公

路。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连接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乡镇、村庄及旅游点的作用,是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沟通农村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载体,在公路分类中属于县、乡、村道的范畴。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使农村的交通条件得以改善,为农民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创造了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与管理的加强使农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生活条件改善了,城乡交流增多了,信息传播加快了,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是指按照公路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保持公路及其附属

设施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修、灾害性损坏的预防和修复,

以及为提高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大中修等作业及管理活动。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技术复杂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上程和改建工程。

美国农村公路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州及其以下各部门,大部分国家都按照行

政区设立各级地方公路管理机构,这些机构对其行政管辖范围内地方公路的建设

和养护管理负责。国外对一农村公路的管理主要集中在州及其以下各部门。资金一般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税收,多数国家采取征收公路税的办法。

我国从提出公路养护概念问题至今己有近30年的时间,经过各级领导及养

路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受到资金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制

约,公路养护现代化的步伐迟缓。因此,针对我国国情开发适用的公路养护管理

机制十分必要。

2、农村路面损害分析

农村公路包括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类。沥青路面破损可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裂缝类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龟裂、推移裂缝;松散类有坑槽、松散等;变形类有沉陷等;其他类有泛油、冻胀、翻浆等。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的分为面层断裂类、面层竖向位移类、面层接缝类、面层表层类四大类。常见的破损类型中,面层断裂类有纵向、横向、斜向裂缝、交叉裂缝、断裂板等;面层竖向位移类有沉陷、胀起等;面层接缝类有接缝填缝料损坏、接缝碎裂等:面层表层类有磨损、露骨等。

我国农村公路损害的因素主要有:

(1)裂缝

公路的裂缝主要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这两种裂缝对于沥青路面跟水泥路面产生的原因存在一定得差异。

对于沥青路面来说,沥青路面几乎都会出现裂缝,在损害产生众多原因中,温度、荷载等因素在病害形成原因中占主导地位。而材料和薄弱环节所致横向裂缝也不可忽视。

对于水泥路面来说,主要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养护的不及时造成的。

(2)露骨、坑洞

露骨、坑洞主要发生在水泥路面上。施工时混合料坍落度小,夏季施工时失水快。水泥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或水泥的耐磨性差,用量不足使混凝土表面砂浆层的强度和磨耗性差,在行车作用很快磨损或剥落,形成露骨。由于冻融或膨胀,粗集料从混凝土中脱落出而形成坑洞,其直径约为3-10mm的坑洞。

(3)沉陷

沉陷是指由于路基顶面垂直变形过大而导致的路面产生的严重下陷变形。包

括路基塌陷和台背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产生的大面积下陷变形。

因为路基土压实度不够,导致路面在横向和纵向产生不均匀沉陷和严重的纵向开裂,同时由于路基压实度差导致路基强度显著降低和路面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路面早期损坏现象。在一些填方和半填半挖路段,碾压机械很难到达需要压实的位置而使填方路堤的下部无法压实,导致沉陷。

桥梁台后填土压实不够,导致桥头跳车现象。它是由路基路面沉降引起的,除此之外和构造物本身也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桥梁采用了桩基础,桥台的沉降量很小,若桥头填土较高,路堤本身的压缩变形较大,从而产生错台高差,引起跳车。

(4)泛油

沥青面层中的自由沥青受热膨胀,直至沥青混合料空隙无法容纳,从沥青混凝土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使表面有过多沥青,这种这种现象称为泛油。

泛油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沥青用量过多和设计孔隙率过小导致泛油;沥青混合料拌和、摊铺过程中离析导致泛油。

除了以上几种损害之外,还有唧浆、冻胀和翻浆等。

3、农村公路路面养护技术研究

(1)日常养护

加强巡路检查,掌握路面情况,随时排除有损路面的各种因素,及时发现面初期病害,研究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对损害处进行维修。

巡查过程中,发现路面上有杂物,要及时清除,保持路面清洁;沥青路面的日常清扫,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人工进行清扫,有条件可采用机械清扫。清扫作业频率应根据路面污染程度、交通量的大小及其组成、气候及环境条件等因素而定;严禁履带车和铁轮车在沥青路面上直接行驶。

(2)裂缝填封

裂缝是路面常见的病害,裂缝的填封是一种经常遇到的路面养护作业。正确的填封工艺对填封的寿命有着很大影响。影响寿命的工艺因素主要是:施工气温;裂缝是否作清洁、干燥处理。裂缝填封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裂缝宽度和深度确定修补工艺。

(3)沉陷的处治

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若土基和基层己经密实稳定,不再继续下沉,可只修补面层。并根据路面的破损状况分别采取下列处治措施:

①路面略有下沉,无破损或仅有少量轻微裂缝,可在沉陷处喷洒或涂刷粘层

沥青,再用沥青混合料将沉陷部分填补,并压实平整;

②路基沉陷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矿料己松动、脱落形成坑槽的,应按照坑槽

的维修方法予以处治。

(4)泛油的处治

轻微泛油的路段,可撒上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控制行车碾压。泛油较严重的路段,可先撒碎石,用压路机碾压。待稳定后,再撒石屑或粗砂,并用压路机或控制行车碾压。

处治泛油应注意以下事项:处治时间应选择在泛油路段已出现全面泛油的高温季节;撒料应顺行车方向撒,先粗后细;做到少撒、薄撒、匀撒、无堆积、无空白;禁止使用含有粉粒的细料;采用压路机碾压,使所撒石料均匀压入路面。

篇5

关键词:财政分权;农村公路供给;农民收入;乡镇企业;民主决策

中图分类号:F8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1-0078-07

农村公路供给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降低贫困(Van de Walle,2002;刘晓昀、辛贤、毛学峰,2003)。但是,综观我国农村公路供给状况,其依然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我国农村公路供给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王国华,2004;杨林、韩彦平、孙志敏,2005)、决策体制落后以及管理不善(苏晓艳、范兆斌,2004)等。农村公路资金投入不足,从纵向来看,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推行产业非平衡发展战略,集中全社会资金用于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建设,以及支撑工业发展的载体――城市的发展,导致我国城乡分化异常严重;从横向来看,也源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推行的地区非平衡发展战略,通过政府的强势引导将资金投放到沿海地区,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公路供给差异悬殊。

本文所指的农村公路一般是硬化路面(水泥或者沥青)的、至少有两车道的连接县(含县)乡的支线道路,不包括省道及其以上的高等级公路,也不包括农村自然形成的泥土道路,接近于我国交通部门所指的四级公路。①

由于农村公路使用上的地方非排他性、地方非竞争性,使得农村公路供给必然成为地方财政的职责。而地方财政能力受到财政分权制度的影响极大,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的研究,但是对于农村公路供给的专门研究,在笔者视野所及范围内,还没有发现。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乡镇企业发展、农民收入、农村公共产品民主决策程度(为简便后文简称民主决策)等三个变量,分析这些变量对我国农村公路供给的影响程度,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本文其余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相关研究综述,主要介绍财政分权、公共产品供给等概念,以及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模型与数据说明,主要介绍用于实证分析的模型与数据的选择;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以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财政分权、民主决策、农民收入面板数据来分析其对农村公路供给的具体影响;第四部分是对文章的简短总结。

一、财政分权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公共产品一般都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特征。农村公路除此之外,还具有一个独特的特征,即农村公路的受益范围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对地域范围之外的人则存在排他性。根据受益原则,由地方政府乃至社区进行农村公路的供给是合适的,效率也最高。而且因为农村居民的弱势地位导致他们很难获得高层级政府或者私人供给的公共产品,只能唯一地依赖于地方政府的供给(World Bank,2000)。尽管发展中国家由地方政府供给公共产品很重要,但是却很少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相关的数据(Dithier,1999)。

农村公路属于地方纯公共产品,由于地方政府拥有本地居民的信息优势,如需要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等,由地方政府财政供给会更有效率。Hayek(1945)讨论了社会中知识的运用,强调地方政府更了解地方信息,它们比中央政府能更好地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Tiebout(1956)引入了各地管辖权竞争观点,认为这样的竞争机制会有助于地方政府提供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在Hayek、Tibout观点的基础上,Musgrave(1959)、Oates(1972)等建立了财政分权理论,强调在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合理划分税收与支出将会提高社会福利。而且在人们有充分流动权的条件下,居民会选择公共产品与税收的组合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的社区政府,由此社区必须提供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否则,人们就会以脚投票,即迁移到能更好满足自己需要的社区去,这样社区间的竞争将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Tiebout,1956;Oates,1972)。

我国现有的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研究,除了理论综述与介绍外,或者侧重于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缺乏的原因,并强调财政介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义和责任(张宏、韩树永,2007);或者侧重于分析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作用(张秀生、柳芳、王军民,2007);或者侧重于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也积极提倡市场供给(匡远配、汪三贵,2005)与自愿供给(柳士双,2007);或者侧重于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方式,强调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胡洪曙,2007)。

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能力主要受到财政能力的制约,在不同的财政分权制度下,地方政府自有财力和获得上级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差别较大。实行财政分权制度是世界范围内的基本趋势,而且财政分权度也在不断提高,从1975年的世界平均的1.03上升到1995年的1.94,绝大多数实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分权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Lin and Liu,2000),而且研究结果证实,发达国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发展中国家则存在负相关(Davoodi and Zou,1998)。同时,国内的大多数研究结论也支持财政分权促进了经济发展(Ma,1997;Lin and Liu,2000;张宴、龚六堂,2005;温娇秀,2006;林毅夫、刘志强,2000)。这些研究大多数是以地方财政支出(收入)占全国财政支出(收入)的比例来衡量财政分权程度,只有Lin和Liu(2000)以边际留成比例来衡量财政分权,其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是采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来检验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不可否认的是,对财政分权提高效率观点也有人提出了质疑。在人口自由流动下,税收和居民的转移限制了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Musgrave,1959),而且地方政府间税收的竞争会扭曲资源的配置效率(Wildasin, 1996),拉大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Tanzi,1995),由此应该拥护中央集权体制和不同政府单位间的协调。国内也有学者认为,一般的财政分权程度与GDP增长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财政支出内部的经济建设支出的分权程度与国民经济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胡书东,2002),而且财政分权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加剧了财政资源分配的不均等(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2006)。

更有学者指出,财政分权可能会导致腐败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制度的缺失,更容易诱发大面积腐败问题,从而降低经济效率,妨碍经济发展(Zhang and Zou,1998)。而且地方政府官员的信息优势假定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官员是否有足够的激励去很好地提供公共产品也存有疑问。

关于财政分权程度,有学者以美国为例分析说明财政分权应该存在适度问题。美国现有的地方与联邦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已经最大化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如果进一步分权反而会伤害美国经济的增长(Xie and Zou,1998),国内也有学者支持这种观点(刘金涛、杨君、曲晓飞,2007),并有研究结论显示我国的财政分权已经过度(赵志耘、郭庆旺,2005;刘金涛、杨君、曲晓飞,2007)。

具体到我国而言,1994年全面实行了分税制度,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划分,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但是分税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即财权向中央集中比较明显,而事权向地方集中比较明显,导致政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向下级地方政府下划的局面,而下级地方政府因为缺乏足够的财权,进而导致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无法有效供给,如教育、医疗、农村公路等。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缺乏,阻滞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影响了农民供给社区公共产品的能力,从而无法对财政支持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进行有益的补充。

而各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当地政府的税收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一般而言,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较好,财政能力相对较强,财政供给农村公路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同时,乡镇企业雇佣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农民获得了较高比较收益的非农工资性收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为农民集资供给农村公路提供了财力支撑。所以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公路供给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正向效应。另外,由于农村公共产品决策中民主机制与公共产品供给也有直接的关联,因此分析农村公路供给影响的因素时也不能忽略民主决策指标。

二、实证分析模型与数据说明

为了较准确地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公路供给的具体因素,本文选取农村公路人均里程为因变量,以财政分权、农村居民收入、乡镇企业发展以及民主决策四个指标为解释变量,选取的数据为1996―2005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

1.模型说明

该模型是面板分析的一个简化形式。其中:length表示观察期人均占有的公路长度(单位为每万人公里数)。农村公路供给水平一般应包括质、量两个范畴,但是由于质的界定难度较大,且缺乏数据,故以农村公路里程的量值作为供给水平的指标。fd表示财政分权的程度,以各省人均财政支出占当年全国人均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选择财政分权指标来衡量农村公路供给是基于农村公路供给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提供,而且财政实力雄厚的地方相应地供给水平也较高;反之相反。inc表示农村家庭实际人均纯收入,因为农村公路除了政府提供外,也存在集资供给与少量的私人无偿提供,而且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也有助于农村居民供给农村公路的能力与积极性。由村民自发集资供给农村公路在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而且调查显示彼此之间的确存在正的相关关系。dem表示各地的民主决策,即各地农村居民对本地公共产品供给的参与程度,一般而言,参与程度高则有助于农村公路供给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而参与程度主要决定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则参与程度高。te 表示各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一般地,乡镇企业发展水平高的地区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有能力供给一些公共产品,农村公路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μ表示未能考虑到的其他影响因素。

模型中包含了个体、时间、截面3个方向的信息,对模型形式设定的正确与否至关重要,否则会导致估计结果与经济实际偏差很大。为了准确判断模型的最佳形式,检验主要通过F统计量来判断。

F统计量检验公式为:

2.数据说明

衡量农村公路供给状况的指标为农村人均公里里程,数据来源分为两个部分:2001―2005年的农村公路里程选自《中国交通年鉴2006》的“中国‘十五’期间县乡公路里程增长情况统计(2001―2005)”;1996―2000年农村公路里程是笔者根据中宏数据库中“公路运输线路长度”,乘以谭清香(2003)论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对减缓贫困的影响评估》中“分地区公路密度及其技术等级构成(1985―2000)”四级公路比例,从而得到各省各年农村公路的近似值。

各省农村人口数量数据也是来源于两个部分:2001―2005年农村人口数量来自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2006年中关于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统计数据;1996―2000年人口数据是以各省总人口数量,乘以各省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而近似地得到农村人口数量。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4年、2006年。

各省财政支出规模数据来自于相应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各省人均财政支出规模以各省财政决算总支出除以当年的各省总人口,全国人均财政支出规模以相应各年的全国财政决算总支出除以当年的全国总人口。财政分权程度则采用通用的各地人均财政支出占全国人均财政支出的比例来衡量;各地民主决策则以各地的人均纯收入为标准,因为民主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正比例关系,所以将0~1000元的省取值为0,1001~2000元的取值为1,2001~3000元的取值为2,3001~4000元的取值为3,4001~5000元的取值为4,5001~6000元的取值为5,6001~7000元的取值为6,7001~8000元的取值为7,8001~9000元的取值为8。

各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以乡镇企业总产值衡量,数据来自于相应各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其中1996年数据是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7》计算而得,1997年数据是在《中国统计年鉴1997》基础上加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8》各地区乡镇企业增加值而计算得到的。产值均为当年的现价产值。

笔者均根据相应指数对以上各数据进行了调整,以增强数据分析的可靠性。

三、对农村公路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混合回归模型更合理。由计量软件可以计算出H=33.2423 ,查卡方分布表,得χ0.01(3)=11.345,即H=33.2423>11.345,所以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比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效果更好。通过运用软件Eviews5.1进行计算得回归结果如表1。

我国财政分权对全国的农村公路影响系数是12.38,影响程度较大,即财政分权程度提高1%,可以增加农村公路供给12.38公里/万人,这说明,我国地方财政对增加农村公路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

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村公路供给的影响系数为4.40,即乡镇企业每增加1万元产值,将有助于增加农村公路4.40公里,可见其对农村公路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事实也说明,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农村公路供给水平都较高,如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

农民收入对全国农村公路的影响系数为0.001,即农民人均收入每增加1元,将增加农村公路0.001公里,说明农民收入增加,将有助于提高集资建设农村公路的能力。

四、简短结论

由上分析可以知道,要很好地增加农村公路供给,应该做到:一是继续完善我国财政分权制度,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财政能力较差地区的地方政府乃至社区供给公共产品的能力,确保事权、财权的对称,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并不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权为唯一目标,即不是分权程度越高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问题(如刘金涛、杨君和曲晓飞(2007)认为我国财政分权的最优水平是66.75%,并认为我国现实财政分权已经超过了最优水平);二是改变我国目前的转移支付制度,主要是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因为基于照顾各地既得利益的基数法非但削弱了中央的调控能力,而且直接导致了地区差异的扩大,所以实行因素法势在必行;三是通过供给农村公路,直接或间接地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进而也会间接地为农村公路供给提供有益的补充;四是我国农村公路供给中民主决策所起的作用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其作用的分析尚无法得知,还要进一步完善分析技术。

当然,本文在农村公路供给分析中选取的数量指标――农村公路长度指标,不能很好地衡量农村公路供给的质量问题,如农村公路供给位置的选择是否符合消费者需要、农村公路管理是否完善等,这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农村民主程度的设计与赋值,由于数据的不足,也存在不够科学的地方,也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胡洪曙. 200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历史演变及对比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

胡书东. 2002. 政府规模和财政分权、集权的适宜度[J]. 改革(1).

乔宝云,范剑勇,彭骥鸣. 2002.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J]. 管理世界(3).

匡远配,汪三贵. 2006.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理论综述[J]. 兰州学刊(3).

林毅夫,刘志强. 2000.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刘晓昀,辛贤,毛学峰. 2003. 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J] . 中国农村观察(1) .

刘金涛,杨君,曲晓飞. 2007. 最优财政分权度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6).

柳士双. 2007.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研究[J]. 农业经济(7).

马骏. 1997. 中央向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一个均等化公式和模拟结果[J].经济研究(3).

马栓友,于红霞. 2003.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 经济研究(3).

苏晓艳,范兆斌. 2004. 农民收入增长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J]. 管理现代化(4).

谭清香. 2003. 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对减缓贫困的影响评估[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王国华. 200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

温娇秀. 2006.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J]. 当代经济科学(9).

解垩. 2007. 财政分权、公共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经纬(1).

杨林,韩彦平,孙志敏. 2005.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供给[J]. 宏观经济研究(10).

张宏,韩永树. 200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1).

张秀生,柳芳,王军民. 2007. 农民收入增长: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视角的分析[J]. 经济评论(3).

张宴,龚六堂. 2004. 地区差距、要素流动与财政分权[J]. 经济研究(7).

赵志耘,郭庆旺. 2005. 论中国财政分权程度[J]. 涉外税务(11).

DAVOODI H, ZOU H F.1998.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a cross-country study[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3, 244-257.

DETHIER J. 1999.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 survey[R]. ZEF Discussion Paper on Development Policy.

HAYEK F A. 1945. 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 [J]. American EconomicReview,35,519-530.

LIN Y F,LIU Z Q,2000.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9(1):1-21.

MA J. 1997. Intergovernment relations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in China [M]. [S.l.] England Macmillian Press:131-134.

MUSGRAVE R A. 1959.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 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 [M]. New York: McGraw-Hill.

OATES W E. 1972. Fiscal federalism [M]. New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0.

TANZI V. 1995. Fiscal federalism and decentralization: a review of some efficiency and macroeconomic aspects[R]. In Annual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TIEBOUT C. 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4(October): 416-424.

VAN De WALLE. 2002. Choosing rural road investments to help reduce poverty [J]. World Development,30(4).

WILDASIN D. 1996. Introduction: fiscal aspects of evolving federations [J].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3: 121-135.

WORLD BANK. 200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 attacking poverty[R]. Washington, D.C.

XIE D Y, ZOU H F, DAVOODI H. 1999.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J].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45: 228-239.

ZHANG T, ZOU H F. 1998.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67: 221-240.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Rural Road Supply

――Based on Provincial Government Panel Data in China

LIU Chengkui1,2 WANG Chaocai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2.Research Institute for Fiscal Science, Ministry of Finance, Beijing 100036)

Abstract: Rural roa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on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local government has information advantage over local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increasing local government fiscal capacity will promote rural road supply. There are som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rural road supply, such as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rural resident income, township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democratic decision, etc. With 31 provincial government panel data from 1996 to 2005 in China, the empirical result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township enterprises can positively improve rural road supply, rural resident income has weak correlation with rural road supply, and democratic decision on public goods is of no significance to rural road.

篇6

【关键词】农村 公路 路基 施工 技术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投资成败的关键,而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路面的使用效果直接被路基的施工质量所影响,因此,整个公路施工质量的关键就在于路基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施工,因此,必须重视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工作。

一、公路基地施工的重要性

根据地形的不同,公路路基一般采用路堤和路堑两种形式。 当路基顶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的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路堤通常由路床、边坡、边沟组成。 而当路基顶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则以开挖的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堑。 路堑通常由路床、边沟、边坡、截水沟组成。根据填筑材料的不同,路基又分为土方路基和石方路基。石林地区农村公路多为四级公路,路基施工基本是挖、运、填,工序比较简单的工序,但条件比较复杂,公路施工是野外操作,自然条件差,运输不便,物质设备及施工队伍的供应困难。 路基施工工地分散、工作面狭窄、易遇特殊地质现象等,面对这种复杂情况,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就目前情况而言,首先要有一个稳定的专业施工队伍,配有相应的技术骨干和机具设备,建立和健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度检查验收制度,采用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方法等,才能确保农村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

二、农村公路路基施工准备

1、准备工作

在农村公路施工前,应该要清楚地了解设计图纸及现场情况,对图纸中的每个细节都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应该基于相应的资料和图纸来进行制定,同时要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施工前应该在路基处设置相应的排水沟,以确保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2、材料选择

农村公路铺筑路基一般就在附近取土,土质要符合规范要求,比如砂性土和粘性土。过盐渍土、强盐渍土、淤泥、树根、含有腐朽物质的土和沼泽土等由于水稳定性差、强度低不能用作路基填料。《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说明了公路路基填料的基本要求。其中,填料的最大粒径、最小强度都有了明确的量化标准。

3、常用设备

农村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 施工中首先用推土机、装载机将路基用土均匀的摊铺在工作面上,并粗略找平,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确找平,最后用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压实。

4、技术准备

路基施工前,要对取土材料进行采样检测,完成土的液塑性试验和击实试验。液塑性试验是为了获取填土的塑性指数,用于确定该土是否能用于填筑路基;击实试验是为了获取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用于检测路基土的压实度。

三、农村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

1、路基基底地面的处理

路基基底是农村公路路基施工中最先处理的项目,为了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路基填筑应该基于相应的规范要求来进行。对于那些地质情况较佳的地段,只需要找平之后即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对于那些积水较多的地段,应先处理该地段的积水,然后再检测路基基底强度,确定强度足够之后才进行施工;对于经过深耕地段的路基,可以先翻松土之后再分层压实。

2、填料与压实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 准,采用 CBR 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 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 0-30cm 的路床填料 CBR 值应大于 8,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并不规定对其它等级公路铺筑高级路面时,也要采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规定值。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 80-150cm 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 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 93%的规定。 如在西部某国道主干线二级专用公路施工中,路面设计标准为高级路面,因而从路基开始,所有的检验标准均采用一级公路验收标准。

3、做好台背填土

台背填土的施工工作面小,可选用的施工机械少,一直是农村公路施工的难题。目前,台背填土基本是民工利用电夯回填。如果台背填料不符合质量标准,沉降量过大,导致其路面与桥涵顶面出现高差,会引起桥头跳车,所以要严格控制台背填料的选用,可以优先考虑透水性土或砂类土,如果选用非透水性土时应该添加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改善土质。结合目前台背回填的施工方式,施工队可选用小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定好铺筑厚度和最佳含水量后,对台背填土进行分层碾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劳动力,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路基的排水和防护

4、排水

地面上的排水,农村公路通常都是采用截水沟、挖边沟等方式来进行地面排水,对于有特殊要求的路段,可以对地面排水设施用水泥混凝土预制板来加固。路基路面的排水,路基横坡角度应该大于 2%,这样能够便于顺利排出路基路面积水,雨水排出路面主要有分散排水和集中排水两种方式。集中排水就是将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或者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设置在硬路肩外侧,以便形成集水槽流水(呈三角形)。分散排水,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

5、路基防护

农村公路投入使用过程中,路基路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甚至是破坏,为保障公路的稳定性,应采取相应措施对路基路面进行有效防护。 具体包括:(1)坡面的防护。 其目的主要是阻止地表水流的冲刷作用及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对路基路面造成的影响。可通过边坡种草来实现边坡固土,从而保障边坡的稳定性。(2)挡土墙的防护。 挡土墙是公路路基路面防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形成防护墙,减少自然灾害对路基路面的影响。(3)沿河路堤的防护。 河流冲刷作用会影响公路路基路面的稳定性能,因而要做好防护措施,可通过高分子合成的土工材料制成的面板来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路基施工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公路的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中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使公路路基路面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才能保障公路的整体质量及使用使用,才能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真正发挥公路的巨大作用,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泽锋. 农村公路路基施工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3,02:142.

[2]张先强.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04:73-75.

篇7

一是积极做好“__路县城至千童、205线县城至庆云”等公路绿化工作,打造__公路新形象,促进了“三点三线”工作开展。__公路绿化按照园林绿化理念搭建绿化平台,努力打造具有__特色的绿美廊道。共种植毛白杨、白蜡、垂柳、木槿、柿子树2.1万株;樱花、法桐、白皮松、碧桃、红叶桃、海棠2.34万株;卫茅81.2万株;金叶榆82.6万株;小龙柏2万株;八宝景天1000万株;鸢尾200万株;三叶草1.7万平方米;建设开发区带状公园1处2公里;__第一中学节点公园一处。目前道路景观畅洁绿美、赏心悦目。在205线绿化上,我局着重抓好205国道南、北出入口的绿化工作,种植金叶榆、速生柳等乔木6000株,卫茅9.8万株,去除中间隔离带1公里,高标准整修路容,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已完成__开发区、__村等6个村的公路建设4.75公里。二是养护工程已完成辛霞公路、滕千公路小修6.1千平米。完成边务、__、庆云等乡镇村道9公里中小修工程。三是已完成农村公路绿化104公里,新补植路树14.5万株,至目前绿化率(占可绿化里程)县道100%、乡道71%、村道50%,绿色廊道生态效益显著。四是积极做好新改建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先后完成2015年改建计划、农村公路面貌提升重点道路硬化项目的定线、视频采集等申报工作,第一批改建项目计划64.3公里已下达,部分项目已经开工。

三是积极推进冀春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该项目占地4000亩,总投资50亿元,起步区800亩。该项目已被省发改委列为省重点项目并获省重点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绿色通行卡”,现已完成地块调整后的地形图测绘工作及一期800亩地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共获得省级、市级调配350亩建设用地指标,根据现有规划指标,目前正对土地进行地界勘测和组卷征收工作。总规及控规文本方案已调整完成,__县政府与冀春集团签订项目正式合作协议。7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高管来我县就农村淘宝等电子商务合作事宜来我县考察。下一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及土地收储工作。

篇8

1基础准备工作

1.1材料选择

农村公路土方路基一般采取就地取土的方式,满足规范要求的粘性土、砂性土等适于做路基填料。强盐渍土、过盐渍土、淤泥、沼泽土,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不能用作路基填料。

1.2技术准备

路基施工前应完成击实试验和土的液塑限试验。通过击实试验确定路基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为路基施工检测压实度提供参照依据;通过液塑限试验取得路基填料的塑性指数,以确定该土样能否用于路基施工。

1.3常用设备

农村公路土方路基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施工中首先用推土机、装载机将路基用土均匀的摊铺在工作面上,并粗略找平,然后用平地机进行精确找平,最后用静作用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进行压实。

2路基填压

2.1路基填料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

(1)过湿地区路基的填压。过湿土地基的填筑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填砂砾垫层和加铺土工格栅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路基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用于下路床及下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2)黄土路基的压实。与其他公路路基黏性土相比,黄土尤其易受水的侵害,是一种特殊的黏性土。常将黄土路基划分为两类:非湿陷性黄土和湿陷性黄土。其中,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作为路堤填筑材料时,由于受水浸湿后,本身结构被迅速破坏,应有强度减小,若施工不当则会发生很大的下沉量,引起路基失稳,特别是高路堤地段的填筑更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工程病害。

因此,黄土路基的压实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

3路基排水

3.1边沟

在农村公路路基两侧设置边沟,主要是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或流向路基的地面水。在村外,一般在路基两侧开挖土质边沟,这时边沟的断面形式宜用梯形或三角形,在场地宽度受到限制时,也可用石砌矩形。梯形边沟的边坡一般为1∶1至1∶1.5,三角形边沟的边坡可用1∶2至1∶3。边沟的深度和底宽一般不应小于0.4米。为了保护路基免遭雨水冲刷,可根据路线坡度变化适当设置水簸箕,将路面雨水集中排入边沟。边沟的边坡应平整、坚实、稳定,沟底应平顺整齐,不得有松散土和其他杂物,排水要畅通。

3.2截水沟

主要用于路堑排水,设在路堑的边坡顶部用以拦截上方流下来的地面水。截水沟的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长度不宜超过500米。当长度超过500米时,应选择适当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

3.3排水沟

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断面形式一般为梯形,在地面横坡较陡时,可做成石砌矩形。排水沟的底宽、深度都不应小于0.5米。土质排水沟的边坡一般为1∶1至1∶1.5,沟底纵坡通常不小于0.5%。在穿村路段,由于雨、雪水不易排出,致使路面出现多种病害,大大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4路基压实质量控制

灌砂法测压实度所用的检测工具有灌砂筒、基板、挖洞及从洞中取料的合适工具、标准砂、天平、台秤、盛砂的容器、含水量检测工具等。其灌沙法的检测步骤是:

4.1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100毫米,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2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4.3将灌砂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砂筒内应放满砂,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砂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砂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5水毁防治

5.1浆砌片石防护

浆砌片石防护护坡、浆砌片石挡水墙和以浆砌片石护坦作为浅基础配合使用,在我国一些县际及农村公路水毁防护中应用较为简单有效的形式。

5.2石笼防护

沿河路基边坡或河岸,受急流冲刷或风浪冲击,且防护工程基础不易处理时,可采用石笼防护。

5.3抛石防护

主要用于沿河路基边坡、桥梁墩台及丁坝等坡脚和基础的冲制防护,也用于洪水对边坡和建筑物冲刷、掏空的抢险。

5.4应用土工织物及土工合成材料防护

土工织物具有良好的排水作用、反滤作用、分隔作用、加劲怍用。土工合成材料近年来也发展较快,作为过滤体和排水,用于暗沟、渗沟、坡面防护和排水。

篇9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公路养护部门难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公路事业要发展,要前进,必须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财务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严格执行预算,只有把单位的预算工作做实了,做到位了,那么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完成一半了。

关键词 :公路养护 财务管理工作

公路养护工作是公路管理的一部分,公路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国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严格遵守财政相关制度规定,按照原预算用途、既定方案,合理使用财政预算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一、公路养护单位的特点

公路养护包括公路日常养护和管理、养护专项工程(如路面大中修工程、桥隧加固改造工程、安保工程、绿化工程、站房建设工程、水毁工程、文明公路建设、国省道小修保养等)。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公路养护单位原来由省级预算财政转移支付逐步转变为切块到同级财政部门,纳入同级财政部门年初预算,向地方财政部门申报项目具体实施计划,按进度申请资金,凭发票和计量支付报表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支付资金。

公路养护单位是典型的生产型事业单位,单位性质从原来自收自支的改制为全额拨款,但个人身份一直未转变,依然还是自收自制编制的人员。无论是国省道小修保养、安保工程,还是应急抢险的公路水毁突发工程,都不是一般行政事业单位所能相提并论的。公路养护单位的经费主要来源为一般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性基金拨款和财政专户返还款等组成;经费支出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大类。其中,基本支出再分成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两类,人员经费支出具体再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公路的使用年限受地质、降水、交通量、超载运输和技术等级息息相关,成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公路养护单位的项目支出具有不确定性既包括发生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也包括费用产生的金额的不确定性。这就造成了预算的不确定性,直接就影响到了预算执行的难度,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

二、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来,公路养护单位的报表也由原来的个性化向通用化转变,与一般行政事业单位一样只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经费支出明细表等,缺乏了公路系统内部应有的应用价值,体现不出可比性,像项目支出直接就在一个科目中直接列支,不能鲜明的反映出公路系统的特点,只能通过省市下发新的报表格式重新填制,这样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抑制了办事效率,并较容易出现偏差,很难保证报表的质量。公路养护部门管理层及基层工作人员欠缺科学的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意识,进一步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其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经费是不足的。目前按2008年交通运输部颁发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照每年每公里4000元的标准拨付县道养护资金、按照每年每公里3000元的标准拨付乡道养护资金、按照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拨付村道养护资金,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每年的养护成本也在不断的上升,达不到实际养护经费的2/3。再加上县财政收入不多,特别是近几年土地出让不多,财政资金紧张,往往是当年的养护经费不能足额按时拨付。再者,大部分县乡道路超期使用,而且有造一条路毁一条路的概念存在,使得部分路段由于新建一条省道等,给另外公路造成毁灭性的损毁,承建单位却不对损毁公路进行恢复性修复。大多数的检查存在应付思想,平时存在失养、失管理的状态,检查时临时召集人员进行突击整理。

目前,公路养护的小修保养资金基本上都是由公路养护单位内设工程养护科召集工程队和养护站来完成,特别山区公路分布分散,使得小修金额分散琐碎,难以管理,特别是偏远的公路水毁工程,一般由公路保洁人员包干清理,无法对公路小修保养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有效的跟踪与反馈。对于小额工程无强制性规定,随意性比较大,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洞,使资金的监督很难做到位。部分工程在结算时都是先有总数,再有分项,这就导致了公路养护工程的费用支出随意性比较大,只要养护科室人员验收就可以了,会计核算与工程结算相脱节,分项成本严重失真,部分单位工程核算对象、内容与项目计划内容不符,财务分析流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费用支出缺乏应有的内部牵制制度。

三、公路养护单位如何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国家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后,交通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公路养护资金逐步转变为财政转移支付,在2014年,省公路局高度重视应对这些变化,召开专题会议多次研究,分析评估改革措施实行后对我省公路行业的影响,由省局领导亲自带队与省财政厅领导及预算局、经建处等相关部门汇报公路行业的特殊性和执行政策的具体困难,积极沟通,反复争取更多有利政策。经过艰苦努力,省财政厅同意:国省道干线大中修建设经费和国省道安保工程专项经费在确保一个部门一个专项的前提下可采用“项目法”将资金分配到市县。为全省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等各项工作争取了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

省财政厅在2014年12月份以特急的形式下发《关于提前下达2015年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专项用于国省道日常管养、小修保养、农村公路提升改造、港航维护管理、运管行业经费及科技经费等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为2015年公路养护资金打好基础,由于这是第一年实施此项工作,加上文件下发到实际收到已经过了地方财政预算的时间,在2015年一季度还属于脱轨的局面。

要加强财务管理,必须请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与进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宣传、学习财务管理的内涵,积极适应财务管理的要求。要从用钱、收钱、要钱的模式中解脱出来,以提供准确完整的基础数据,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来安排有限的资金,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并且定期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加强监督。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岗位,合理分配会计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定期轮岗制度,使每个财务人员都能全面掌握会计业务,提高业务素质。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公路养护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总结经验,勇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推动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桂荣.公路养护单位财务管理浅析。甘肃科技纵横.2014年(第43卷)第5期:96-97.

篇10

关键词:城乡公路;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DF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公路建设的发展与实施是造福千家万户的社会工程,其工程的本身不仅具备着非常紧密的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同时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是重中之重。所以,这就直接要求建设施工队伍具备良好的技术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而本篇文章着重以城乡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不过依然存在稍许的不足,这便需要我们对其给予持续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为我国公路建设带来崭新的春天。

1 城乡公路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概念

1.1 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

城乡公路建设施工管理与常规道路施工管理相同,都要确保其技术秩序的有条不紊。同时,因为城乡公路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所以在确保技术稳定的同时还要为日后的工程项目奠定良好的技术。在这其中,主要包括了:施工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图纸管理,以及技术交底和安全性管理等。而基本原则主要是根据施工方案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根本需求,提高生产质量,提高机械化力度,进而将工期缩短;其次,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浪费问题,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最后,严格加强安全风险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1.2 建设管理的基本概念

1.2.1 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公路建设管理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其作业的管理,比如现场作业、资源利用、指挥调度等。

1.2.2 从广义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公路建设管理是指从准备工作到竣工期期间的全部管理,这其中包含了对技术、计划、资源、质量,以及设备器械方面的管理。

1.3 建设施工现场管理

1.3.1 从经济性角度出发来考虑,主要是利用先进的设备仪器,降低对资源浪 浪费,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要根据施工情况的不同而最大限度回收资源,并克服建设工程中的种种困难,比如地域因素,从而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将工程的竣工期缩短,进而做到质量与进度、工程与成本的两手抓,最后降低工程成本。

1.3.2 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主要是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依据科学性原则来作业,从而达到公路建设的科学性。

1.3.3 从标准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主要是规范作业流程,也就是确保部门与部门之间,人员与工程之间协调性的统一。

2 城乡公路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方式背离原则,不按管理程序办事。

首先,检验频率不符合要求。现阶段,在建设城乡公路的时候,有些承包商只顾工程进度,将检验频率置若罔闻,在监理抽检的时候,也不按照规律来进行,这便造成了不小影响;其次,有的承包商将施工程序当作一纸空文,再加上其责任感不强,从而延迟递交质检申请,而在这个过程中,监理部门却进行质检工作,这便扰乱了正常的施工程序;最后,个别的工程当中还存在着先开工、后报告的行为,这也是干扰城乡公路建设正规程序的因素之一。

2.2 企业自检效果不显著,环节过于薄弱。

众所周知,自检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当承包商不具备相关资质时,那么监理工程师则应该及时拒绝签订认可证明。不过在现阶段,也有个别的承包商存在质检体系不健全,相关设备不充足,因而无法发挥质检系统应有作用的现象。

2.3 由于个别因素的制约,造成施工难度提升。

城乡公路施工建设不同于高速公路施工建设,其不仅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到人文因素。当前我国许多的城乡公路建设工程都处在紧张的建设中,也有一部分停留在审批期。从表面看,我国在该领域上呈现蒸蒸日上,且高度发展的景象。但是与这种繁重任务相违背的是,同我国测绘管理方面还较为落后,大多数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方面上,这便使得施工的难度直线提升。而且,由于城乡公路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农民的田地带来影响,这便直接延长了工期。

3 城乡公路建设管理问题出现原因

3.1 管理者的意识及素质偏低

长久以来,该领域的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素质都相对偏低,很多人都将技术放在第一位,从而降低了对管理的重视度。同时,再加上一些管理者个人学历、专业知识的缺失,降低了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而这两点原因便直接对整个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带来了影响。尤其是在现阶段,一些腐败等问题的普遍存在,加之城乡公路建设的特殊性,这便直接将这些问题扩大了。

3.2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众所周知,管理制度是确保组织平稳运行,长久发展的重要前提,倘若一个组织缺失了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处处受阻。这一点在城乡公路建设管理当中依然受用。因为只有管理制度健全,才能够让建设者听从管理,从而按规定来做事。不过从实际角度来看,当前的城乡公路建设管理工作经常存在形式现象,很多队伍在该方面都是流于形式,故而降低了管理的有效性。同时,由于绩效考核方面的制度不健全,也造成了承包队伍的积极性严重降低,更导致了管理者的威信受损,这些问题一旦长久存在,便会对当前我国城乡公路建设管理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而延迟工程进度。

4 城乡公路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强化城乡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必须严格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保障意识,经常开展相关活动,将岗位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位工作人员身上。在工程开展之前,及时对每一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技术质量和操作规范准确。同时,针对一些管理制度上的漏缺必须严格处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补全,从而确保制度的完善性和科学性。

4.2 提高对工程建设现场的质量管理,确保每项环节的达标

提高对原材料、工地试验的质量管理。其中,项目负责人首先要建立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专业性强、技术性高的试验人员,从而开展精准有效的实验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为城乡公路的建设质量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同时还能够提高其质量。而在工程施工阶段,还要将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项环节当中,确保工程时刻处在管理当中,这对提高工程后期的使用质量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3 认真做好路段的试验工作,保障工程竣工后的使用质量

当城乡公路建设工作全面开展之前,必须认真对待路段的试验工作,在确保实际情况已经得到确认的前提下再开始动工,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和操作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便于工程的全线指导,同时还可以满足工程建设的科学性。

4.4 完善质量管理机构,将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为了提高城乡公路建设管理的质量,施工企业在中标之后必须及时对其内部的管理机构给予完善,并根据“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科学思想进行机构构建,建立科学有效的三级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工程在项目管理部、施工队伍、专业性工程施工队三方面的管理下合理动工。

5 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迅速提升,这便对我国城乡地区的开发力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而在这个背景下,一项项城乡公路建设工程便在我国各地区应运而生。不过,随着这些公路工程的覆盖面积越加扩大,便使得一些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这个前提下研究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不仅是提高我国城乡公路建设质量的首要方向,同时对我国经济增长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彭艳红,雷震华.刍议公路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相关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2,(12).

[2] 曾文.刍议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其相应措施[J].山西建筑,2011,(11).

[3] 占燕平.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科学与财富,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