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集成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集成理论

篇1

计算机理论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探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都是现代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单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于不同的单位有自己独特的行业特性。因此,需要的计算机系统的万千变化。从政府系统的医疗单位的管理系统,从工厂的生产管理系统,证券市场证券管理系统。不同系统之间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系统集成应用功能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综合技术手段,是指导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逐步实现的一种方法和策略。系统集成是一种思想,概念,哲学,它不仅包括技术集成,更不能缺少艺术构件集成。

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分类

依据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相关特点,可以把计算机系统集成分为计算机硬件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服务、计算机硬件设备集成与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技术与服务三大类。以下对这三种项目的管理实施进行简要的定义分类解析。

2.1总体设计与工程管理

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和项目管理服务,也可称为整体设计和项目管理,这主要是买方将正确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集成项目。一般情况下,购买者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结构设计以及性能指标,粒度分布有一定的认识。这类项目的实施要求相关服务提供商设计计算机系统在各种领域,它可以覆盖大部分的电脑系统,同时,相关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很高。

2.2设备的集成安装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安装也可以称为一体的设备安装。计算机硬件设备的集成和安装是一种最常见的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但大多数消费者比较常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项目建设模式。在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硬件设备建设,集成和安装要求买方应进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系统集成框架和设备性能管理等定性选择论点。简单来说,相关设备的供应商,只要依据合同标准实施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的设备供应商,采购和安装即可。

2.3技术服务

计算机硬件技术和服务也可以称为工程技术服务。鉴于这种类型的项目,其主要是由它的技术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系统集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建设项目。设备技术服务通常是在一个特定的服务指标和技术要求为主要目的的。这使得买方设备问题的技术和硬件的疑虑,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培训支持。这类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和技术结合有效的论证。

求学网为您提供“计算机理论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解决您在写计算机理论论文中的难题

计算机理论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3、计算机系统集成目前存在的问题

3.1微机系统及工具软件的管理问题

因为目前的电脑系统和软件工具比较大,如果一台设备的问题,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通常需要系统工作了一天。作为一个结果,上网计算机数量巨大,导致系统维护人员疲于奔命,也是很难保证服务质量。

3.2用户管理的问题

用户被限定在固定的机器上,同时,用户的数据和文件也只能保留在该机器上。若要使用其它机器,必须在每台机器上创建该用户帐号,并将用户的文件和数据复制到新机器上。当用户固定使用的机器发生故障时,容易造成用户数据的丢失。

3.3Landmark等专业应用软件方面

在计算机系统集成前,需在每台解释工作站上安装专业应用软件,并创建用户,用户在指定的机器上加载数据,以便开展工作。如此一来,用户和数据与机器捆绑在一起。有些时候,结果有的机器满负荷工作,有的机器却相对闲置。

3.4外设的共享问题

由于彩色绘图仪、彩色激光打印机、磁带机等大型外设价格贵,数量有限,不可能配置到每台机器上,用户只能登录到固定的几台机器使用。

4、计算机系统集成的发展趋势

广泛集成分布式网络环境与市场竞争的全球性激烈,每个企业集成中心也延伸到了企业的整合,使企业应用在分布式网络环境的大型integrated.web为基础的用户界面统一,使部门和地区不同的人,组织,所有用户实现方便,实时获取信息,因此,该网站的用户界面的统一是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

专业化与多元化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在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有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网络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系统整合模式不再是简单的结构,功能单一,但基于网络结构的复杂和多功能转型。因此,专业化与多元化系统集成技术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使企业供应链的有机结合,实现信息和资源充分共享,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电子商务可以说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与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已经成为一个必然。

结语

采用现今先进的域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对开发研究工作的主要计算机软、硬件平台进行了系统集成,建立了域控制器、远程安装服务器、文件服务器、软件分发服务器、NI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磁带机服务器等十余套应用服务器,实现了操作系统远程安装、应用软件自动分发、用户数据跟随用户网上漫游、用户数据,应用软件集中管理、磁带库系统、远程自动数据备份等。系统集成尽管提高了系统管理工作的技术难度,但却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工作,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共享。

参考文献

[2][美]Jeffrey A,Ferris.Windows2000部署与桌面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篇2

[关键词]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风险监控;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5-0090-03

1 项目概述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和设备密集型企业,资产设备数量大、品种多、自动化程度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及连续运转可利用率要求高。电力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和事故会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甚至会波及社会用电安全,波及国计民生。因此,安全生产一直是电力企业的最大的问题和难点。涉及电力安全的信息化建设,是各个电力企业历年来关注的主要方向。

四川某电厂的《计算机存储备份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是针对该电厂的核心数据存储系统和终端安全系统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存储系统要求保障电厂核心数据的安全可靠,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和灾难快速恢复,保障电厂业务数据的安全可靠和连续性;网络终端安全系统保障电厂数据的安全,防止病毒、木马等不安全因素引起网络波动和中断,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接入,防止非授权用户的应用使用安全,防止非法用户的拷贝窃取数据等,保障业务系统的安全、干净、稳定和可靠运行,为办公和生产提供一个高速可靠的平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和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包括四个相关阶段: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

2 项目风险识别

一般项目的风险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物质风险因素,俗称硬件风险因素;另一类是人为风险因素。人为风险因素是指与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关的一种无形因素,与项目相关的人员的素质有关,项目相关者的素质越高,风险越小。在项目执行过程的不同阶段,风险因素会发生变化,因而项目风险也随之变化。

2.1 投标风险

作为IT系统集成公司,理应希望项目越大越好、越多越好。但从实际来讲,作为一个对客户和自己负责的企业和项目经理,我们需要权衡项目的可行性,是否有能力去参与应标,是否有应标的意义。导致应标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项目涉及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2)项目涉及的商务条款

(3)项目涉及的服务支持

(4)项目发生区域

(5)其他风险

2.2 产品风险

《计算机存储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中所需求的技术均为当前较为新颖的技术,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给我们带来较大的产品风险,导致产品风险的因素有:

(1)对新产品的熟悉度不够

(2)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适应能力无法保障

(3)新产品、新技术的早期服务依赖厂商

(4)新产品、新技术没有价格优势

(5)新产品的质量难以保障

2.3 技术风险

系统集成项目活动中,技术力量是确保项目最终成功实施的中坚力量,要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必须规避技术问题带来的风险。而I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历丰富员工的缺乏,意味着项目团队也可能会因为技术的原因而影响项目的成功。所以项目活动中我们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

(1)核心人才流失

(2)缺乏培训

(3)对方法、工具和技术理解的不够

(4)应用领域的经验不够

(5)新的技术和开发方法

2.4 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是指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成本风险是某种可预见的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这两个方面的总体反映,是对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一种综合性的认识。需要认识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所以,“带来的危险”有两个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所带来的危险的概率。严重性是指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而项目中提高成本的情况是经常的、多方面的。所以,成本风险也是经常存在的,也是多方面的。《计算机存储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的项目总成本包括设备成本、人员成本、商务成本和其他风险成本。 2.5 需求风险

通常,项目在确定需求时都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混乱。若在项目早期容忍了这些不确定性,并且在项目进展过程当中得不到解决时,这些问题就会对项目的成功造成很大威胁。如果不控制与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产品或者拙劣地建造正确的产品。

《计算机存储备份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主要是服务于电厂的业务、办公平台,保障电厂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该项目是在原有系统上升级改造而非新建系统,对电厂现有业务状况和业务需求的分析极为重要,不完善的需求分析也会导致项目的失败。项目中与客户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有:

(1)对产品缺少清晰的认识

(2)对产品需求缺少认同

(3)没有优先需求

(4)由于不确定的需要导致新的市场产生

(5)不断变化需求

(6)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

(7)对需求的变化缺少相关分析

2.6 相关性风险

任何一个项目都不是独立的,总涉及一个复杂的关系链,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也将成为项目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风险环节,经常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外部的相关性,导致项目不能顺利完成。在《计算机存储备份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中我们存在的相关性风险有:

(1)供应商链环节

(2)外包服务商环节

(3)用户交互人员和团体凝聚力

2.7 管理风险

项目的管理环节也是项目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一个成功的项目,其项目管理一定是井然有序的。项目活动应该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不应该随意而行,如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这样的项目团队肯定是不成功的团队。项目活动中我们需要规避的管理风险有:

(1)计划任务不明确

(2)项目状态不明确

(3)项目执行者、决策者不清晰

(4)不切实际的承诺

(5)员工冲突

3 项目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又称风险预测,常采用两种方法评估每种风险。一种是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一种是估计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后果。一般来讲,风险管理者要与项目计划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一起执行四种风险活动:

(1)建立一个标准(尺度),以反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描述风险的后果。

(3)估计风险对项目和产品的影响。

(4)确定风险的精确度,以免产生误解。

另外,要对每个风险的表现、范围、时间作出尽量准确的判断。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

3.1 建立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是关键的风险预测管理工具,清单上列出了在任何时候碰到的风险名称、类别、概率及该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整体影响值可对四个风险因素(性能、支持、成本及进度)的影响类别求平均值(有时也采用加权平均值)。本项目的风险清单如表1所示:

3.2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采取科学方法将识别出并经分类的风险据其权重大小予以排队,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管理好风险提供科学依据。风险评估的对象是项目的所有风险,而非单个风险。在该模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进行风险评估。经过风险评估,该模型将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Ⅰ级 严重风险 0.1≤权重≤1

Ⅱ级 一般风险 0.01≤权重

Ⅲ级 轻微风险 0.001≤权重

按照上面的模型,对本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本项目的用户对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等要求很高。考虑到是单位,用户具有绝对的权威。故用户的需求的不确定性和更改风险随时存在,且对本项目损害最大,严重影响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关于管理风险、相关性风险与软件质量低等风险,由于我们从事本领域的时间不是很长,经验还较少,还有本项目的干系人涉及本单位、用户单位以及用户上级单位等一系列的部门,任何一方都可能影响本项目,因此,本项目的管理风险、相关性风险及质量低等风险对本项目的损害较大,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些风险,对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对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由于目前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稳定,故风险较小。另外两个风险也可以在公司内部得到很好的处理,风险也较小。经过分析,本项目的风险等级表如表2所示:

4 项目风险处理

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项目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如果项目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反之,就有可能使项目处于瘫痪状态。一般来讲,一个较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项目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

(2)指定风险管理者,监控风险因素。

(3)建立风险清单及风险管理计划。

(4)建立风险反馈渠道。

针对本项目,我们对风险处理得不是很好,我们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员,我们由项目经理统一管理项目,包括风险管理。针对本项目的风险,我们的处理情况如表3所示:

5 风险监控

风险的驾驭与监控主要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实施,它是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其他某些技术,如原型法、软件心理学、可靠性等来设法避免或转移风险。

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项目计划中,也可以组织成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RMMP计划)。RMMP计划将所有风险分析工作文档化,并由项目管理者作为整个项目计划中的一部分来使用。一旦建立了RMMP计划,且项目开始启动,则风险缓解和驾驭及监控步骤也开始了。

总之,在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对风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及时发现风险的可能性和危害,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将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

6 结 论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结合本次《计算机存储及网络终端安全项目》,虽然通过项目风险分析,按照风险等级划分,其综合风险介于较高风险和高风险等级之间,但本项目最终按时交付且用户满意。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一个优秀的项目管理人员应在风险反应和风险预防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当风险没有出现时,风险管理有助于你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方法,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转移风险,减小风险损失;当风险出现时,风险管理有助于你采用风险预案对相应的事件快速地做出反应,从而减小风险对整个项目所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欧立雄,宋乐,梁萍,黄柯鑫.基于QFD的IT项目风险管理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1).

[3]凯西•施瓦尔贝.IT项目管理[M].邓世忠,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篇3

[关键词]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系统;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039-03

[作者简介]周 玫,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仲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江西南昌330013)

为确保集成化物流组织的运转顺畅,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而管理系统的建立离不开一个管理目标体系。通过目标体系的确立,可以让组织内部各成员明确自己所应达到的目标。

一、目标体系设计的原则和分析方法

为确保所设计的目标体系能真实反应和衡量集成化物流运作实际状况,具体来说,在设计目标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指标的选择应当务求科学,所设定的目标及下属的二级指标应能充分反映集成化物流组织运转的速度、效率、成本、服务状况,为科学管理、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可操作性原则。建立协同管理目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真实、翔实的数据来反映集成化物流运作状况,避免经验性判断,为管理决策提供量化参考。因此,要注意选取指标的可操作性。

(三)可比性原则。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系统目标体系的另一项功能是为同行业不同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提供依据。所以,在选取指标时应注意与通用指标接轨,使之能适用于不同物流企业。

(四)创新性原则。物流行业发展变化迅速,集成化物流又是一种新的物流模式,自身仍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状态。所以,在构建目标体系时应适当选取一些反映组织创新能力的指标。

(五)适当考虑“软指标”原则。一个运作良好的物流组织,除了规章制度等硬性指标的完善外,也离不开组织文化、企业信誉、沟通能力等“软指标”的作用。所以,在构建目标体系时应适当考虑组织文化、企业信誉、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软指标”。

在设置了管理目标和相应的指标后,作为目标体系的一部分,还需要有相应的分析方法,以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这里,笔者考虑使用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点在于降维作用和量化性,在尽量减少信息损失的情况下将众多指标最终合成一个量化的综合指标,简单明了。同时,在合成过程中,主成分分析法是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按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在所有特征值之和的比重来判断指标的重要性(即权重)的,避免了人为设置权重的随意性和误差。此外,主成分分析法对于剔除数据中的重复信息也有较好的作用。

二、目标体系设计的具体指标

总体上说,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系统应以提升顾客满意度为指引,通过整合各环节的资源,集成各阶段的运作,对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分销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管理,从总效用的角度寻找两者交替损益的最佳结合点,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根据设计的总体目标,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系统设计目标具体分解如下:

(一)快速反应指标。快速反应关系到一个厂商能否及时满足顾客的服务需求。集成化物流管理强调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快速组织资源,实行准时采购和准时生产,并把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顾客的手中,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现代物流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加强了各物流环节间的联系。这样就可减少传统上按预期的顾客需求过度地储备存货的情况。制造商与用户可以进行信息交换,每一个生产环节从下一环节的需求时间、数量、结构出发来协调生产、供应和流通,物流制造商能够按需定产,减少了库存积压。生产者、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或零售商都对各自的下游客户的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二)顾客满意指标。物流的本质就是服务。物流集成化管理应以顾客为中心,其首要目标原则是实现顾客满意,在既定的物流成本前提下不断提高顾客对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和由此带来的增值。能否创造顾客价值是衡量销售物流绩效的最高标准。在当今顾客主导的市场环境下,物流集成化以为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作为获取竞争力的法宝。适时生产制、柔性化生产、零缺陷服务等无不充分体现了顾客满意原则。同时,在传统的储存、运输、流通加工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配送、物流咨询、物流解决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的策略建议、贷款的回收与结算、教育培训等增值服务,也有利于提升顾客的满意度。

(三)系统集成指标。传统物流管理实施的是分段优化,关注的是局部效率。而集成化物流的焦点在于系统,物流的成功在于追求系统的优化。集成化物流既重视子系统本身的协调和优化,更追求大系统的协调和总体优化。物流集成化系统性的思想理念就是使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实现无缝对接,形成多方位的协作有机体系,通过信息共享达到整体最优。运用系统论的整体最优思想,集成化物流将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等整个物流活动当作一个系统。只有系统的集成化才能组成系统的有序结构,实现合理化的最佳目标。系统的整体功效大于局部之和。

(四)节约目标指标。物流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产生成本,包括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制造成本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切的物流业务活动都必须节约费用,这是物流过程中成本的控制目标。总成本最小目标是指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所有成本的和最小。物流集成化通过有效使用设备和资源,降低系统成本和周转次数来改善运作过程,达到节约的目标。

在这4个一级目标下,可以进一步细分若干二级及三级指标,以提高可操作性,具体指标如下表所示。

在上述目标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也有定性指标。对于定量指标可由物流运作中收集的数据得到;定性指标可采用专家打分法获得。

三、构建目标体系的建议

(一)在组织内着力推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集成化物流组织追求的是管理的集成化、服务的标准化和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物流服务。对于组织内的各加盟供应商,应把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开展。集成化物流服务商应在组织内部大力推行统一标准的作业流程规范、财务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节点企业内部供应链和节点企业之间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在一个品牌的基础上,实现管理一体化、服务标准化、业务规范化。只有这样,上述目标体系中的系统集成目标的各种指标才能达成,从而进一步促进时间、顾客满意等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组织信息化建设。完成组织内的制度建设,

还需要加强组织内信息化建设。因为集成化物流组织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组织。物流服务商借助于其较为完善的内部信息化的管理系统,用以支持管理、支持服务、支持业务操作、支持资源整合、支持集中采购,同时用网站为顾客提供国际贸易、国际航运信息服务及货物运输业务网上受理、运输解决方案、网上单据传递、货物动态跟踪、电子报关、网上结算等在线业务,为顾客提供无缝服务。信息在客户、集成化物流供应商、集成化服务商之间的流动一方面可以让服务商根据客户的意愿以及物流过程中环境情况的变化向供应商或功能性操作企业下达指令;另一方面服务商也可以通过信息的采集获取相关数据,对物流过程实施实时监控。

组织内信息化建设应该以信息架构为依据,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设公共信息平台,包括对外的组织网站和内部信息交互平台。(2)组织内信息的编辑方式和信息传送方式。为避免信息不全和信息失真的问题,保持数据的有效性,应充分参照各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以及根据《物流信息国家标准体系表》中规定的货物分类编码、仓位编码、物流单元编码、其他编码和物流空间信息代码,在系统内部制定推行统一的信息编码。信息的传送可以考虑使用EDI方式或互联网传输。(3)建立信息采集、处理、保存、查询的管理制度,包括:物流作业、客户信息、财务数据等在内的物流系统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由何人负责采集,采集后哪些需要上传,按照什么要求进行处理,处理过的信息按什么形式保存,保存期限是多长时间,系统内服务商、供应商等各级成员和客户查询、处理信息的权限等。这些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加以控制管理。(4)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跨企业的单据流动处理系统、仓库作业系统、配送执行系统三大主要部分。借助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条码技术、3S技术等物流技术手段,在条码信息采集终端大范围移动和网络的无缝覆盖的基础上即可实现物流过程中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管理!。

(三)加强客户管理。物流产业作为服务性产业,顾客的满意度对于物流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现代物流的本质就是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一旦物流企业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将会用脚投票,转向其他企业,因此,在集成化物流协同管理系统中,加强对客户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客户信息管理。客户服务是物流企业运作的核心要义所在,只有在全面掌握客户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施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并进行客户资源整合,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客户信息库。在该信息库中,应包含客户类型、客户沟通渠道、客户需求、客户生命周期、客户关系、客户综合价值、过往交易记录、以往物流服务解决方案等内容,以及对这些基本信息进行处理后产生的外延知识的汇集。客户信息库为全面了解客户综合价值、客户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详尽的信息,从而为实现令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提供了保障,

2 客户服务管理。集成化物流组织应将客户服务理念融于日常的物流管理活动中,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除提供正常的客户服务外,集成化物流服务商应着力建设完善的客户信息反馈机制,收集客户对本组织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客户需求的最新变化,以此为依据开展对物流服务流程的管理评审,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同时,客户服务的重点应放在老客户上。因为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的目的就是为了争取客户,扩大市场份额,而开发新客户的成本常常是留住老客户的5倍,所以操作层面上就是留住老客户,发展新客户。老客户的示范效应对新客户的开发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 ERP系统 电子商务 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003-0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ERP系统在现代企业内部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缺乏与企业上下游供应链的有效沟通,促使ERP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集成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特别是电力企业,因为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促使其对物流的需求与日俱增,显然需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破ERP系统的局限性,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电力企业稳健发展。

一、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概述

1.基本含义

ERP系统集中了众多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涉及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库存、财务等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可以促进企业高效运转。ERP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规范了其业务流程,实现了对内部人、物、财的统一管控,利于电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但是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加以完善。

电子商务是当下经济贸易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交易方式,是一种以Internet为平台,借助资源共享为企业或个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透明的商业活动,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侧重于企业外部交易,已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概述

电子商务是对ERP系统的延伸,通过将电子商务纳入电力企业供应链,为系统的所有应用层提供辅支持,从而有机统一电力企业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提高业务流程的连贯性,使其作业更加明晰,管理更加便捷,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更加快速,真正降低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而易见,进行系统集成是时代使然,大势所趋。但是在设计电力企业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时,应遵循一致性、安全性、开放性、可行性和可扩展性等基本原则,立足于电力企业实际,结合市场需求,选择最优设计方案,配备合适的软硬件设施和信息技术,以此促进电力企业良性发展。

三、电力企业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的实现途径

1.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基于电力企业的需求功能分析,在设计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时应在B/S传统的三层体系基础之上,将中间层细化,分为Web和应用两种服务层,其中表示逻辑由前者服务,业务逻辑由后者负责,但是在设计逻辑时应对系统的计算工作加以调整,使其在应用程序中分散开来。通常应用程序主要负责输入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处理三项功能(其分层结构如图1)。其中应用程序的表示层具备对话功能,就是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并显示输出数据;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业务流程、活动、实体等数据,并予以反馈;数据层则是对各种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此实现数据交流和共享。

图1 电力企业集成系统中的应用程序结构设计2.集成系统的运行平台设计①网络结构设计

无论是系统集成信息的内外传递还是共享都离不开良好的网络环境,其中计算机网络主要包括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如下图2 所示。

图2 电力企业集成系统的网络结构设计

Intranet是通过TCP/IP等标准协议实现电力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共享的网络系统;Extranet是侧重于对外进行信息交换的外部网,具体指电力企业及其下级电力企业之间的网络系统;而Internet是电子商务用户访问的渠道,具体而言就是电力企业与外界的客户、供应商、消费者等进行联系的平台。其中电子商务系统是以ERP系统为基础,获取电力企业内部信息,并同时连接Internet和Extranet,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②服务器的选择

在选择集成系统的服务器时应兼顾服务器的性能、安全、稳定、易于管理和扩展等要求,如机型应注重成熟、主流;支持快速、前兆以太网、FDDI、V.35、FC等主要的局域网、广域网标准;AC220V/50Hz电源能够在硬件设备中广泛应用;内存、CPU、内置硬盘等服务器的关键资源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等,具体情况应由电力企业的业务需求和发展规划决定,以此保证电力企业集成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③软件平台的选择

首先是系统界面,由于界面面向的是用户,而逻辑较为集中,因此只要接口符合调用要求即可,如JSP就能实现逻辑与界面的有效分离,其开发工具通常选择Dreamweaver和BEA Weblogic workshop 6.1;其次是商业逻辑,虽然对其接口的要求能符合EJB规范即可,其开发工具也可以视情况而定,但考虑到系统开发的便捷性,当下多采用BEA Weblogic workshop 6.1;最后是数据层,电力企业应权衡系统的操作平台和性能,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如MS SQL SERVER、Informix、Oracle等。

3.集成系统的安全设计

由于电力企业属于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其业务数据十分重要,虽然ERP系统是在企业内部运行,但是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行需要内网和外网的共同配合,因此提高集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尤为关键,考虑到SOA架构的安全技术相对成熟,因此在集成系统中可以借助SOA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一是信息安全,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会利用HTTPS和SOAP对SOA加以补充和完善,以此保证信息安全,其中HTTPS是以SSL为基础实现信息交换,然后通过加密和解密操作,将数据安全传输至网络。而SOA则是基于XML的加密技术和签名技术,灵活的对数据进行加密,或者给予文档不同的密钥,设置文档的读取权限,以此保证信息安全。二是身份认证,电力企业集成系统的身份认证较为特殊,可以在电力企业服务总线上提供用户名、密码等认证信息服务,可以利用映射关系实现ESB身份认证服务,也可以借助传递用户名和密码由服务提供方进行身份认证。此外还应利用防火墙、病毒检测等技术手段、网路设备故障检测、监控、恢复等方式提高集成系统的安全性。

4.集成系统的接口设计

根据电力企业集成系统的要求,一般采用中间式SAPR/3的接口形式实现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有效链接,其接口内容涉及业务整合功能和数据同步功能。所谓的业务整合就是需要集成系统对部分业务进行针对性操作,如电子商务平台在完成合同审批后,直接向SAPR/3系统传递合同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订单采购操作,并再次利用SAPR/3系统将最新数据反馈至电子商务系统。而数据同步则是指集成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如借助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电力企业的服务总线可以及时获取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信息,并利用ERP系统将更新的信息反馈到电子商务平台,从而实现订单、合同标识、协议书、商务偏差、预付款申请、物资配送、验收单等信息的同步,进而实现电力企业整个供应链数据的畅通,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益,增强其竞争实力。

结束语

总之,电力企业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利于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构建集成系统,有机统一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 胡倩倩.电力企业ERP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集成研究[D].山东学,2012(18).

篇5

关键词:建筑弱电系统 施工管理 智能建筑 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b)-0183-01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作为智能建筑发展的衍生专业,是机电系统施工的重要分支,在智能化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具有作业空间范围大、周期长、系统复杂、设备使用品种多、与其他专业联系密切等特点。因此探讨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管理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项目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弱电系统主要以信息科学为支撑,保证建筑物内一切机电设备正常运行。通过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可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遏制施工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还能改变施工单位的生产和管理面貌,进而提高竞争力。近年来,施工竞争愈来愈激烈,部分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其技术管理水平较为薄弱,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使之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将施工技术管理融入至企业管理中,提高施工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 加强对建筑弱电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施工准备可保证安装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施工中的混乱,实现均衡施工,缩短工期,确保安全生产与工程质量。首先,根据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所涉及内容,在施工前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严格遵守《建筑弱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所在地区的安装工艺标准及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其次,要熟悉图纸,组织施工图的会审,分析各工序施工技术要点。检查施工图纸是否符合规范与技术要求,图纸资料是否同其他专业的图纸资料相矛盾,图纸设计是否与现有事物环境相矛盾,设计图纸是否齐全,若发现问题,及时与甲方、监理、设计等部门协商,探讨解决对策。根据会审后的图纸,进行施工图预算编制和施工预算,确定项目管理目标;对其他单位进行审核,并进行交底,明确双方职责;对于重要的工程编制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设计,以确保工程质量;根据甲方要求和合同工期,结合现场实际条件、设备、材料及土建、精装修的进度,编制有效的施工计划;制定安装所需的主要施工机具计划,并做好机具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保证其安全性;根据图纸提出预制加工件(如设备、桥梁、线管、桥架等)的数量和规格,绘制加工图便于集中预制加工;与施工人员明确安装技术要求与所执行的验收标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工程需要,编制设备、材料的进场计划,确保工程进度。确定施工力量的构成与分配,并且组织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位施工人员均能明确自身责任。具体的施工力量分配情况需结合图纸及工期需求进行有效安排,同时项目管理部门作出配合施工的安排。

2.2 施工中的协调工作

做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同其他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可提高安装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适时办理交接手续:专业人员一旦进场,总包单位则需限时扫管,办理交接手续,否则不允许穿线[1]。而专业人员常以自身利益为重,担心漏项而匆忙办理交接手续,导致穿线工作与扫管工作同时进行。为避免此种现象,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队伍数量,集中扫管,提高办理交接手续的效率。(2)现场督促补管:穿线过程中,会常碰到管路不通和漏做管盒问题,刚开始总包方较容易接受处理漏做管盒问题,但久而久之,便产生厌烦心理,拖着不补。因此,应要求建筑弱电专业施工方将漏做管盒一次查清,并耐心与总包方说明:大面积管盒,要求一次性查清,确实存在困难。甲方和监理需多与双方人员沟通,深入现场,随时补管。另外及时组成一个由双方参加的临时小组,专门处理补管事宜,避免出现互相指责,推诿局面。(3)耐心磨合,交错施工:跨专业之间的施工、调试需仔细安排,尽早分析,协调进行。譬如在设计时,建筑弱电系统可能用到强电的某些线槽,此时则需要强电的线槽必须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电源线的敷设。这就要求在施工图深化设计时,应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设计图纸。又如电磁屏蔽在挂网时,需涉及到土建和风、水、电等专业的协调配合,甲方、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了解各专业施工进度;土建施工时需督促风、水、电等专业的配合;电磁屏蔽施工前要组织各专业施工队的汇签,制定局部的施工进度配合计划及施工工序等。只有耐心磨合,交错施工,才能确保高水平的工程质量。

2.3 施工中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建筑弱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各个工序间的检查与验收工作,特别是一些线、配管、线槽及线路的敷设等。因为施工单位不同,其采用的施工标准与方法亦不同,因此在各个工序完成后要加强检查与验收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验收方的要求。每个工序完成后需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与安装表格,对于需要安装的单体设备以及接线、穿线时,需根据隐蔽工程、相关工程验收规范与图纸要求进行工序验收工作,同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并最终符合标准后的测试结果提交至工程技术资料档案。另外,还应加强建筑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的后期质量管理工作。加强对全部配电箱、盘、开关、插座等设施在竣工前的全面清理工作,以保证配电箱、盘、盒内无污物,配电箱、盘的名称、编号、功能等标记清晰,面板整洁等[2]。检查施工单位完成接地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通电测试和漏电保护测试项目的测试及测试报告的编制。督促施工单位对各种建筑建筑弱电技术资料、质量保证书、合格证书、各类设备与材料的测试报告等资料的汇总,并整订成册。督促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编制完整的工程竣工图,进行整理汇总,并装订成册,作为工程验收的依据和建设单位日后维修的原始资料[3]。

综上所述,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是一项难度和强度都极大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与积累,加强建筑弱电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同其他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以提高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工作和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吴武阳.浅论建筑建筑弱电系统工程的优化管理[J].福建建材,2013(9):83-84,118.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前言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主要是从化课程设置出发,以继电保护的理论知识及其综合运用为目的,通过课程改革,不断强化学生巩固、加深和扩大专业知识,从而达到继电保护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课程。但是目前针对该课程的教学仍然止步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缺乏实践指导性,应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

(一)继电保护课程涉及广泛的其他专业知识,包括电工基础、电机学、电力系统故障计算等多方面的相关知识。然而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只达到使学生初步掌握继电保护理论层面的知识。没有从根本上达到培养专业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二)基于现有继电保护教学的教材的不完善性,导致现有教学模式存在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不到真本事,造成专业性人才培养存在应用性瓶颈。

(三)继电保护课程的属性管辖不明,导致专业性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专业性人才就业不对接,学生缺乏深入学习继电保护知识的兴趣,教学达不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加强理论教学,强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的学习

下面通过最简单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为例,来说明继电保护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1、线路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原理。过电流保护的原理是通过线路中的电流增大来引起反应的一种保护装置。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继电器KA的线圈是用于测量线路中的电流值和监视被保护线路的运行状态。它接在被保护线路电流互感器TA的二次回路上,如果出现线路发生短路故障,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就会小于流经继电器KA线圈回路的电流,电流继电器就会立即感应,触点闭合,接通逻辑回路中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回路,时间继电器启动并经延时后触点闭合,接通执行回路中的信号继电器KS和断路器QF跳闸线圈YR回路,使断路器QF跳闸,切除故障。线路图如图1所示:

微机继电保护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微机继电保护硬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开关量输入/输出系统、通信接口、电源部分。其原理分析如下:

交流电压、电流经过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输入到计算机保护的输入通道。借助配置的多路输入通道,通过多路转换开关将每个输入电气量按输入时间前后分开,依次送到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后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运算处理,判断是否发生故障,通过开关量输出通道输出,经光电隔离电路送到出口继电器,从而接通跳闸线圈启动调整回路。

(二)强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能力训练,强化学习记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中必须加强整定计算的训练,强化学生记忆。例如电流速断保护整定计算公式时应运用合理的方法使学生面对复杂的公式形成简化清晰的记忆模式。

1、动作电流:Idz=KkI(3)dmax2

继电器动作电流:

其中:Kk―可靠系数,DL型取1.2,GL型取1.4

Kjx ―接线系数,接相上为1,相差上为√3

I(3)dmax2―变压器二次最大三相短路电流

Ki―电流互感器变比

Ku―变压器的变比

一般计算公式:按躲过变压器空载投运时的励磁涌流计算速断保护值,其公式为:

其中:Kk―可靠系数,取3~6。

Kjx ―接线系数,接相上为1,相差上为√3

I1e―变压器一次侧额定电流

Ki―电流互感器变比

2、速断保护灵敏系数校验:

其中:I(2)dmin1―变压器一次最小两相短路电流

Idzj ―速断保护动作电流值

Ki―电流互感器变比

四、改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改革继电保护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构建完善的继电保护实践教学体系出发,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理论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性设计能力。

(二)强化实训,就业憧憬联动学习热情

定期安排学生到电厂、变电站等进行实训参观,通过课程与实训对接,使学生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充满憧憬,从而提高其学习热情。

(三)完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完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评估体系,从全方位提高学生自主设计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案例分析处理、实际生产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改造等,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做到顶岗实习、岗前达标的要求。

五、加快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

加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课程定位、明确教学课程目标、更新完善课程内容、制定实用的授课计划和考核方案。

(一)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继电保护的概念、形成继电保护知识体系的基本轮廓和框架、了解继电保护整体运作模式,对继电保护的一般流程有初步的、比较清晰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从继电保护分析应用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从事继电保护实际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优化要以继电保护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践创新设计任务为载体,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规律,考虑相关专业职业能力培养对于本课程的要求,将真实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加以分解,将每个学习环节所涉及的内容细分成具体的技能和任务对学生进行训练,最终形成完整的继电保护教学管理体系。

六、完善教学方案,深化继电保护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以最新的行业技术人才要求为导向,制定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安排以帮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定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课程改革后,教学方案设计要打破传统教学的章节设计,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将相关内容进行了取舍和整合,运用模块法将课程细分,针对教学任务分别设计相应教学情境,由情境引出任务,导入教学知识点,进而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设置案例教学,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迅速进入专业角色。根据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课件。全面完善继电保护课程升级。

综上所述,通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改革的探究,提出新的教学方案,促进继电保护教学取得更好效果是当前继电保护教学的要求。全面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真正培养符合电力系统要求的继电保护技能型人才。继电保护的课程改革将在高校继电保护课程教学得到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志坚,李啸骢.继电保护课群的优化与改进[J].中国电力教育,2008,(13).

篇7

关键词:步行系统;城市交通;景观生态学;“源、汇、流”理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6-0100-03

1 绪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 中国的城市正在快步进入机动化时代,小汽车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实践证明,这种基于单纯满足小汽车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损害了城市的整体效率,在加重环境污染的同时,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恶化,城市中心区的综合可达性和环境舒适度下降,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和活力。人们在获得城市集聚便利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远离自然,依赖于汽车。在城市里急切需要创造接近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即步行空间。

而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和肌理,是联系城市空间的纽带。步行系统的建设必然提高人的通行速度,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提高城市服务容量和服务水平,满足更多企业和企业雇员的交通需求。因此,构建生态的步行系统,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2.1城市步行系统的生态意义

城市步行系统是实现各种客运交通的基础条件,是城市中所有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步行空间的总和。步行空间作为城市中心区最主要的廊道形式,具有屏障和通道双重生态功能。而步行廊道的宽度、曲度,以及断口同样也具有生态学意义。宽度与曲度的不同、廊道断口的多少可以改变步行廊道其通道或者屏障功能的强弱。另外,步行系统的密度反映了步行系统的连通性。密度越大,通达性越强,越利于流的运动;但密度过大,道路占地增多,景观破碎度就增加。

2.2 “源、汇”理论

“源”,是指一个过程的源头,“汇”是指一个过程消失的地方。在景观生态学中,“源”景观是指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那些能促进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汇”景观是那些能阻止延缓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

2.3 概念借引及延伸

为了能有效的对城市步行系统进行探讨,本文尝试借引景观生态学中的“源”、“汇”理论,同时引入“流”的概念。在步行系统的构建中,“源”指步行活动的发生点,包括进入步行区域的交通入口节点和人车活动转换的交通转换节点;“汇”指步行活动的吸引点,包括一些能够引起活动并获得关注以及人流聚集的区域;“流”是由多个“源”通向多个“汇”的廊道网络,也是人们在步行区域中的活动轨迹。步行系统构建的是在对已有“源”和“汇”的分析基础上,进行改造并考虑增加,重点在于合理组织“源”和“汇”之间的“流”。

3 步行系统实例研究与设计

我们将以“源汇流”理论为核心指导,通过介绍江岸区江汉路步行街及周边区域现状步行状况,整合步行现状中存在的断裂点,并根据现状问题,提出行步系统的改进意见。

3.1 研究范围及现状

汉口江岸区位于武汉核心位置,是武汉市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极具代表性,因此选取江岸区为步行系统研究区。

1)现状交通量调查

地块内的主要交通格局为“两步三横四纵”,“两步”为江汉路和沿江大道两条步行道;“三横”为三阳路、大智路和中山大道;“三纵”为京汉大道、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

我们选取地块内胜利街和中山大道两条道路做交通量调查,所有路段的车流量统计均以工作日高峰期测量为准,即对路段车流量取最大值。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折算系数,将各种交通工具折算成小汽车,并计算车流量,来比较三条道路的交通量。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胜利街的车流量远小于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调查可知,中山大道和胜利街均为两车道,宽度都为8m左右,相比而言,中山大道承载的交通量较大,对步行干扰也较大,不适合开展步行道,而胜利街的车流量较小,对步行的干扰也较小,发展成步行体系中的“流”有明显优势。

2)公交站点与出租站点分布----“源”的分布

通过对市民到本研究区域的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统计,可以得出,有54%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到此,选择出租车和步行的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步行街与周边公交站点的组织十分重要,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联系。

如图1、2所示,地块内公交站点主要分布在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上,江汉四路和大智路也分布较多,其服务半径都比较适合来此出行的人群乘坐,但有些公交站点集中分布在胜利街上,造成交通压力,给市民的步行出行带来干扰。

出租车站点则没有统一规划,基本处于招手即停的状态,出租车穿行于各条道路之间,给步行者带来不安全因素,亟需进一步解决。

3) 行为场所——“流”的节点

①街道尺度

对于道路尺度的调查,胜利街属于“一块板”两车道,大多路段宽度为8m,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两侧人行道有宽有窄,窄的1-2m,宽的达到4-5m,但大多路段过于狭窄,不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即使如此,人行道被占用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更加加剧了出行难度。据我们调查统计,人行道被占用类型主要为商业门面侵占、机动车侵占和不合理的市政设施侵占(见表2)。

而对于江汉路步行街,街道宽度为10-12m,与两侧建筑高度比值约等于小于1,尺度适宜,能够观察建筑细部,既不会感觉压抑,又不会感到空旷,心理感觉较好,加上由于没有车辆干扰,大多市民对此反应较好。

②公共活动场所

调查统计中,市民一致反应较缺乏公共活动场所的,胜利街尤为明显,基本上没有驻足的地点。江汉路步行街相对较好,在购物的过程中会看到休息的座椅,活动的广场等,但相对于过大的人流量而言,稍显不足。

同时,市民对胜利街餐饮和休闲广场的需求比重较高;而对步行街,则集中反映需求茶室、咖啡厅、广场休闲等,对娱乐场所的需求相对都比较低。

4)街道家具——“流”的美化

①休憩设施

调查显示,整条胜利街属于严重匮乏路段,江汉路步行街由于步行街承载巨大的人流量,原有的休憩设施和休闲场地仍显不足。

②环卫设施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垃圾随处堆放的现象在胜利街到处可见,超过60%的市民对此不满意。

③景观绿化

据统计,胜利街大多路段两侧的行道树种植较好,44%的市民的对此反映较为满意,只是缺少层次性,也有部分路段的行道树不够完善,需要整治。而江汉路步行街中,市民认为景观绿化严重不足,不能够满足在购物中赏心悦目以及夏日遮阴功能,需要丰富。

④文化活动

胜利街一侧为国家历史文化保护区——元片区,因此胜利街的文化价值大大提高,但目前的文化氛围远远不够。而步行街虽有一定的文化活动,但大多都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不能体现江城特色。

调查反映出市民认为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休憩设施、环卫设施和绿化设施,其次是文化氛围的营造和道路状况的改善。

3.2步行系统规划建议

1)制定保障步行街区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措施

对于各种非功能性、妨害空间环境与功能合理发挥、阻碍步行街发展的不良现象,要从政策层面制定专门的法规管理措施加以管理和规范。

2)交通量的改善

严禁在胜利街上停车,建议把临时车辆停在兰陵路、蔡锷路上,同时应该逐步完善公共停车场与大型公建附属停车场的建设。

对交通量进行分流,建议把公交站点外迁到沿江大道上,来降低交通量。

3)对步行系统内外交通进行合理的布局组织

如图3、4,建议公交站点与出租车停靠点即“源”的分布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各站点的具体布置应方便与步行街的步行系统相衔接以及考虑人流空间分布的均衡,同时基地内形成网状步行系统,如图4所示。

4) 空间构成要素的完善

如图5,建议步行街空间要素的完善,从分析人的心理“兴奋曲线”和“疲劳曲线”来进行配置。

建议在步行街道空间的适当位置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节点空间,增长人们的兴奋度,诱导人们的活动行为。

同时,根据疲劳曲线进行有效的空间形态组织,在人们达到疲劳点的时候设置合理的休息空间从而燃起下一轮的“步行行为”。

4 结语

当代城市生活不可能倒退回传统步行时代,但是在不排除汽车的条件下,对城市空间步行化的研究是必要和客观的。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城市机动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对城市步行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步行系统的的建立与完善,重点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源”的合理分布,组织好人流的聚集于分散。

(2)“汇”的内容丰富,对人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3)“流”的紧密衔接,使步行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文对步行系统的研究仅限于空间布局上,在人文关怀层面及气候层面上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达到真正完善的城市步行系统。

参考文献:

[1] 吕正华 等编著.街道环境景观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 杨海鹰.城市步行环境设计研究.2002.

[3] 胡梅 樊娟 刘春光 根据“源-流-汇”逐级控制理念治理农业非点源污染.2007.

[4] 张明如 温国胜 侯平 张建国 蔡碧凡 景观生态学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2008.

[5]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文武 ”源””汇” 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2006.

[6] 许申来 周昊 景观“源、 汇”的动态特性及其量化方法.2008.

篇8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力系

现代城市设计是二次大战后在传统城市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综合解决日趋严峻的现代城市环境建设问题的学科领域。王建国先生所著的《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剖析比较,从方法论的角度,澄清了现代城市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概念,系统地探讨了现代城市设计的多种应用方法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可行性,构件了一个从城市形态到城市设计的分析操作过程,提出了城市设计是一个由“设计探寻”和“参与决策”双重过程共同构成的复合体的重要结论。1 目的规划性形态与自然生长性形态

王建国先生在该书第二章中提到:“在一般意义上,城市形态虽然直观上表现为一种显形形态的存在,但本质上却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等隐形形态的物化载体,‘城市形态总是受着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影响和制约’,它是上述诸方面的影响因素合理使用的结果。”纵览历史上中外城市形态的发展过程,无非可以归纳为两种形式:即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设计意图演化而来的“目的性规划形态”,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这种城市设计过程近乎格式塔心理学方法,他为知识和信息所驾驭,是一个整体式的设计,着重体现社会组织的特点和结构的要求,他常常是有少数人制定标准而要求少数人执行,故它更多的体现了理性组织和秩序的观念。在现实生活当中,这种形式好比我们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当然,有法律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也有道德这个无形的力同样可以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要提到的第二种形式,即不按人们的主观意图,没有像设计规划图表达的那样去发展,而是依循自身的社会结构、经济力量、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呈现为有规划和无规划生命交替发展的“自然生长式形态”。也就是我们所称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这是一种近乎行为主义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联想、重复和频率的作用或接近性的基础上寻求连续性。即回忆过去的建设经验和特征,反复尝试、逐步改正的随机性,条件反射及按习惯一致行动。

2 城市形态与城市设计的力系同构关系

我们通常把城市形态的形成分为以上两种,而事实上影响城市形态的动力因素是及其复杂的,从最初的受自然形态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的影响。如何在诸多因素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即合适和恰当的解答正是城市设计者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的。王建国先生在书中精辟的指出:“根据物理学,力具有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而城市社会诸动力因素对形态的作用同样具有这三要素。它们的综合作用构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间共点力系”。生动形象的比喻很好的说明了影响城市形态的各动力因素与城市设计的关系。所谓空间共点力系即不同方向和不尽同大小的力作用在同一作用点上,而在城市设计中,方向是影响城市形态的各因素,如社会、经济、政治等,即属于“类”的问题;大小是各因素对城市设计影响的程度,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间接,即属于“量”的问题;而作用点也就是城市、都市本身了。在这一点上,城市设计和力系是具有同构关系的。当然,我们的类比必须是限定在力作用的空间范围内。与物理力系不同,城市形态运动的“共点力系”还有着时间这个第四维度。同样大小和同样方向的力,作用时间不同效果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力的大小一定,则城市规模愈大,形态变化所需时间就愈长。时间短,力能大,形态影响变大;时间长,力能小,则形态呈渐进特征;时间长,力能大,多见之于建新城;而力能小,时间短,则看不出形态整体有明显的变化。由此可见,时间维度在以形态为对象的“共点力系”中举足轻重。

3 城市设计的临界空间状态

我们都知道一个建筑物的结构承受一定的荷载,这些荷载在“类”上是不同的,有来自不同部位传递而来,各部分荷载在“量”上大小也不尽相同,当然,我们最后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它的合力和方向,从而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条件来进行设计能够抵挡住这些荷载的构件。在这个当中我们会提到两个有关结构的概念,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是指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状态,此状态一旦出现,后果十分严重,会造成人身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指机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制的状态,当出现此状态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比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要轻一些,因此对其出现的概率控制可以放宽一些。这将引发我们的思考:在城市设计中是否也存在或者有必要树立这样的临界状态的概念呢?城市是一个母体,一个作用点,它承受来自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甚至人口、交通各个不同大小和方向的作用力,什么是城市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或者是“临界空间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可能是一个范围,但这个范围如同结构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一样一定存在,并且这种临界空间状态是对影响城市形态的诸要素各力之合力作用的结果的解答。正如王建国先生在书中指出:城市设计和城市建设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其结果可以较经济、较有效的利用城市建设中的合力来很好的促进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产力的综合发展,形成一定条件下相对合理的城市的“临界空间形态”。但也可以因为建设决策失误或设计本身的问题而导致有悖城市整体正常运转和发展的不良形态,不能认为一切城市形态都是合理的,有的形态本身就是畸形的。

4 城市设计的延续性

大多数城市是“长寿”的。我国许多城市都已有一千多年甚至两千多年的历史,今天还在不断更新,延续着他们的生命。城市不像一栋建筑那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建成,城市建设的时间跨度往往很长,而且始终处于新陈代谢之中。这就要求城市设计师与建筑师不同,城市设计师要求具有更为长远和前瞻的目光以及良好的预见能力。在方法上,注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体现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同时,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环境更多地取决于城市设计的效果,而不是建筑设计,因为城市设计以多重的委托人和当地人民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地反映公众利益和意志,远远超出功能、造价、美观等内容。其主要领域是建筑物之间的城市空间,它研究建筑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城市空间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同时起着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桥梁作用。各个时代、各个年代的设计者,建造者一代又一代地塑造着城市空间。城市好像一部有许多作家合作撰写的长篇小说,一章接着一章延续着。如果把城市比做一部交响乐,每个时期的设计者、建造者都为它谱写新的乐章,也许是好的,也许是坏的。对整个城市是如此,对局部的建筑群也是如此。

5 总结

城市设计与城市形态在受力这点上是同构的,只不过城市形态是力系作用导致的最终结果,而城市设计则是具体承受这个力系,并指向特定的城市形态理想一个干预过程。亦即城市形态是社会诸力作用多棱折射后的成像,而城市设计就是这面棱镜,它起一种能动地过滤中介作用。同时,它比形态更加现实具体,也更先一步受到社会诸系统合力作用。由此可见,从历史上城市设计活动的受力情况分析入手,进而探寻城市形态的受力状态,特别是临界空间状态,将是一种具有显示意义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篇9

关键词:集成 检测数据 建立 信息系统预警 平台

正文:

引言:

卷烟生产企业以《卷烟工艺规范》指导思想为工作依据,在提高综合质量前提下,更加注重各项质量指标之间的平衡,逐步开展降低原材料、能源及劳动消耗,合理利用人力、设备资源,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做到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使投入产出合理。

论文正文:

卷烟生产企业通过随机抽样检验进行产品质量、在制品质量监督检查查看其是否能够达到工艺要求及产品设计要求。生产出产品后进行相关检验,实际生产操作时其检验结果的滞后性明显,质量可控性较差。怎样能够“对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由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转变、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由工人控制经验决策向自动控制科学决策转变”?能不能建立一个质量预警机制来改善滞后性?拿什么作为基础依据进行实施呢?

所有物料的集合是为了生产成品,成品集中了所有物料的性能,成品质量是最终必须满足的结果。以其检测数据作为基础依据,集成数据信息系统,对异常情况通过反向追溯,利用MES、ERP、SPC等技术手段,利用检测历史数据统计分析、现场调研、试验统计分析、建立制度、管理改进的方法,组织各相关方进行质量分析、找到结点,分析解决问题并及时建立档案。同时通过汇总分析问题,找到各关键点及其关联性,设定异常情况警界线,建立预警机制,达到提制降耗的目的。

通过实现检测仪器的数据自动收集汇总分析,设定警界线,产生预警机制,可推广至在线生产,以期实现对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有效提高。

对于在线生产的产品:仪器设备由设备部门专职负责为数据准确提供保证,离线物理检测数据权威准确可作为基础依据,进行汇总分析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找出规律。各部门关联紧密利于联动,MES、ERP、SPC等平台日渐成熟,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可实现本课题的研究,从而改善检测作用的滞后性,变被动为主动。

推广至在线生产时,在保证线仪器保证仪器仪表的稳定准确的前提下,可提高自动化程度,及时指导在线加工,达到加工质量的稳定、提高,又可集中精力加大对关键质量项目、关键指标进行人工检测力度,从而确保最终成品质量。在此,“检测仪器数据的自动导出汇集;预警界限的设定;仪器仪表准确性的保证;各指标相关性的确定;各指标与生产现场各相关关键点的确定;对各相关生产现场在线数据的采集监控及对其警界线的确定”是实现由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转变、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由工人控制经验决策向自动控制科学决策转变的关键点。

在保证主要工艺质量指标及主要原材料损耗和消耗均符合《卷烟工艺规范》及行业标准、符合企业内控标准的前提下,实现检测数据从人工输录到仪器自动集成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信息的选择性分析,结点梳理确认,搭建预警平台,提高产品质量问题解决能力是提质降耗,实现企业的利润提升的重要突破点。

参考文献:

[1]接道良.烟草企业自动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自动化仪表,2006年3月

[2]吴仲阳. 烟草企业自动化建设的发展趋势.科技资讯, 2012年23期

[3]张家毅,宋世川.在线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制丝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应用[J].烟草科技,2005,(8):10-13.

[4]张家毅,杨进松,崔鸿刚,杨少华.在线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制丝线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应用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系统方法论;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A8,B0-0,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5-0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综观已有文献,绝大多数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阐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特别是李秀林先生曾专门指出,社会有机体的分析重点首先在于“全部社会生活的系统性”。[1]尽管陈志良和杨耕认为,不能“仅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把社会分解为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动态-静态、层次-模型等等”,[2]但无疑他们也从反面说明了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论乃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一、系统思想是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思想史上看,由圣西门最早提出的近代意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就已包含了系统思想的因子。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他的学生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这个统一机体的各个器官”。实证主义创立者孔德的“社会有机论”有着深刻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社会的细胞是家庭,社会的组织是种族或阶级,社会的器官是社区或城市。斯宾塞是“社会有机论”的集大成者,他依照生物有机体有营养、循环和调节三个系统,相应地把社会有机体也划分为三个系统:营养系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循环系统是商业阶级,调节系统是政府和工业资本家。但斯宾塞又认为社会是一种“超有机体”。就是说,社会有机体虽然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比较分散与自由,这与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不同,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的存在是为了生物有机体的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存在是为了社会系统中各个独立的个体。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也把社会比作有机体。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3]。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他又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马克思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是为了把社会“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5]。就是说,社会有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整个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绝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运动的、不断新陈代谢的复杂系统。

由上述可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有机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两者都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实践性、系统性和辩证本性形成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有机体已不同于纯粹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它里边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决定了社会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活动。而后者把生物学规律简单移植过来解释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是错误的,这就像用经典物理学原理来解释量子物理学现象一样。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6]但在次层次方法论中,系统方法论无疑体现得最为充分。

首先,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马克思有着鲜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他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散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7]又说:“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8]卢卡奇指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9]可以说,整体性是马克思研究社会的首要观点。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0]事实上,马克思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蒲鲁东割裂了社会的整体性,片面夸大了观念和理性的作用。当然,从根本原因上说,马克思创立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片面性的。因为,其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当时西方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劳动的异化。他主张劳动应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人的发展要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发展要整体地推进。显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又有着鲜明的人本思想,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目的性。

其次,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层次结构性和关联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要素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第一,人口是社会有机体的第一个前提性要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12]第二,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又一前提性要素。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3]第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决定社会有机体发展和性质的根本性要素,三者有机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核心系统。马克思又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关系(要素)归结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并阐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4]此外,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还包括语言、教育等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5]此处,马克思经典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从内部自我引发了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是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讲的,并非忽视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复杂性和其他要素的作用。恩格斯晚年曾清醒地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6]其实,社会有机体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就是“通过渐进分化从低复杂状态向高复杂状态进化而到‘自组织’的系统”[17]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及其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描述为一个活动和发展着的复杂系统,尽管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系统论,但却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系统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事实上,对系统的研究在古代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系统论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贝塔朗菲本人也坦率承认:“虽然起源不同,但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类似则是显而易见的。”[18]

三、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空前伟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同时以人为本,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同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与不间断发展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实践性、人本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特性,从而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19]其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上就是以系统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以人为本”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等。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自觉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作指导,系统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第一,把握社会系统的目的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系统都是有目的的,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有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性,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各项建设任务上升到社会整体的高度和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认识,全面地把握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地位和功用,按照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减少片面性、主观性和盲目性,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必须看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这种片面发展不符合系统整体优化性原则。今后,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整体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整体优化”。

第三,把握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性,自觉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中理出一条有序的思路,建立一套有序的机制,有序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700美元,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充分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对待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用被“左”的思想曲解了的“斗争哲学”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建成马克思所展望的那种和谐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

第四,把握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努力完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要把握好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制定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既要着眼社会微观层面的相互联系,又要站在社会整体的高度,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层面的诸多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和良性互动。换言之,就是要兼顾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确保社会有机体及其要素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和相互促进。

第五,把握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通过自己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组织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开放性,进而不断从初级、低层次的复杂状态向更高级、更高层次的复杂状态转化。这不是一般地承认运动和发展,而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终极原因。”[21]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要素,所以三者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相互作用又表现出“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动态复杂性,使得社会发展也表现为“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动态复杂过程。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它既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绝对封闭和凝固的体系。中国过去在这方面有着血的教训,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改革那些束缚人和禁锢社会的制度,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建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10.

[2]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3][11][1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24.45.294.

[4][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32.32-33.

[5]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43.

[12][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55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79.477.

[17][澳]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