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质量评估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生活质量评估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生活质量评估的方法

篇1

【关键词】老年人;胃癌;全胃切除术

胃癌属于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其通常治疗手段,一般可以进行胃大部分切除与全胃切除。全胃切除术可以达到较好的根治效果。老年胃癌患者病情隐匿,一般就诊时多属于晚期状态,因此全胃切除术才能有效清除病灶。而对于该手术治疗后的患者生存率、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则具有研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1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治疗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55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68.3±4.1)岁;病灶位置上,胃底贲门为23例,胃体为25例,胃体胃窦为17例,胃体胃底为8例,全胃多发性者7例;肿瘤大小上,直径在5cm以下者为11例,5至10cm者为57例,10cm以上者为12例;Borrmann分型上,1型为2例,2型为11例,3型为61例,4型为7例;TNM分期上,Ⅱ期为22例,Ⅲ期为43例,Ⅳ期为15例;患者中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便血、呕吐、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其中腹胀者41例,腹痛者67例,贫血者35例,黑便者34例,体重下降者52例,上腹部包块者24例;病理分类上,状腺癌3例,黏液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11例,中分化腺癌28例,高分化腺癌33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全麻与气管插管,手术切口置于剑突到脐下的2至3cm,进入腹腔后做腹腔探查,将病灶有效确定后进行血管分离,将十二指肠离断后充分暴露食管下段与胃底,将贲门切断后将全胃切除。而后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合适的消化道重建,确保吻合口与血管稳固性结扎,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淋巴结与周围器官组织的转移,运用氟尿嘧啶与温生理盐水对腹腔做灌洗,置入引流管,而后逐层关腹。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3年和5年的生存率,以及手术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中包括日常生活、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睡眠状态和家庭配合方面。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

2 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为22.5%,1年后生存率为83.75%,3年生存率为65%,5年生存率为48.75%;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上,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胃癌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会造成生理上的显著影响,患者中肿瘤病灶较大,同时多集中在高分化腺癌,淋巴结转移比例较高,如果不进行全胃切除术治疗难以达到病灶的全面清除。对于手术适应症而言:首先,年龄应该在80岁以下,患者机体各组织系统和功能会处于较好状态,同时不存在基础性疾病;其二,胃底贲门癌所累及应处于食管下段15cm以内;其三,胃体癌,胃窦癌累及到胃体患者,皮革样胃癌,残胃癌以及复发性胃癌者[1-2]。

在全胃切除术中主要由胃切除与胃肠道重建,其中胃肠重建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Billroth式与胃空肠Roux-en-Y吻合处理为主,该方式与人体生理情况相符,代胃功能较好,有效的减少术后发生胃瘫、但脂肪性食管炎等并发症[3]。

由于老年患者自身机体功能差,手术上要更为谨慎。术前应该做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进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血气的纠正与支持,处理好肠道准备,做好胃肠减压和术区备皮。在情况适合下尽可能的将病灶组织做快速冰冻的病理检查,对手术范围做快速确定,尽可能的达到病灶有效根除,同时也要避免组织的过度盲目性的切除,减少组织的伤害。对腹腔做全面灌洗,让创面得到直接性的冲洗,提升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效,同时也可以对隐蔽型腹膜转移以及微小癌病灶的直接作用,有效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率,得到患者生存时间的延展。术后要做好抗生素使用来减少手术感染率。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术后做好营养支持,保证机体营养均衡,其中肠内营养可以有效的促使胃蛋白酶与胃酸分泌,提升胆囊收缩和胃肠蠕动,提升内脏血流俩领,让机体代谢与生理状况相符,进而达到营养状态的调整。如果产生吻合口瘘可以运用鼻肠营养来达到营养支持,同时进行胃肠减压与局部引流,有效的减少再手术的风险。手术操作与术后护理维护对生存率有一定影响,整体来说,五年内的生存率在50%左右,患者及家属要做好术后生活质量的提升来维持较好的生存质量[4]。

【参考文献】

[1]高建. 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胃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7:194+196.

[2]叶临生,朱海清,沈贵生,朱珲. 全胃切除治疗老年胃癌的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04:448-449.

篇2

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 上海 200124

[摘要] 目的 探讨 “心境-促进协作医疗”(IMPACT)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及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 对30名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为期2年的IMPACT管理治疗,按1:1配对另3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的社区精神病康复管理。在干预第一年末及第二年末使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家庭负担表(FIS)、生活满意度(LSR)进行评定并观察费用成本。 结果 在实施干预的第一年末和第二年末,干预组患者的HAMD和FIS得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干预组患者LSR得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中,χ2均大于5.9,P值均<0.05)。2年内干预组患者总费用低于对照组,表现在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社区防治费用和家属误工费用等方面干预者患者的支出要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t检验结果中,P值均<0.05);同时,两者患者在药物费用支出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IMPACT管理模式能有效减轻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显著降低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各项费用成本。

[

关键词 ] 心境-促进协作医疗;老年抑郁症;生活质量;卫生经济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7(c)-0043-03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水平的改善和进步,社会老龄化问题已日益严重。据报道,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将占我国总人口的27.7%。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抑郁症已成为亚洲老年人群中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探索一种可行的、有效的,并且符合上海经济形势和卫生政策的老年抑郁症患者社区康复治疗的模式,现将研究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社会-心理治疗、家庭干预等组成的“心境-促进协作医疗”(IMPACT)管理模式对上海社区老年抑郁症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进行初步卫生经济学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开始于2011年7月,于2013年7月结束,所有病例采集来源于浦东新区精神病防治管理系统中。在浦东新区31个社区中,随机抽取四个社区。按要求入组:(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2)年龄区间为60~80岁。(3)排除对象: ①目前患有重大的躯体疾患;②严重认知功能不足或交流障碍不足以完成检查与评定者;③有高自杀危险;④目前接受精神科专家治疗方案;⑤伴发严重的其他精神疾病;⑥目前没有住院或养老院;⑦心境恶劣及双相障碍也不列入调查范畴。在符合入组的病例中,按系统抽样方法抽取30例病例为干预组,30例病例为对照组。入组前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本研究的意义,具体实施办法及有关事项,征求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前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同时,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抑郁症状(HAMD及SDS得分)方面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表2)。

1.2方法

1.2.1对照组社区管理 采用常规社区服务,即由社区精防医生对患者进行每月一次家访,观察病情、药物副反应及指导用药。在社区每季度给患者或患者所在居委卫生干部提供老年抑郁症相关健康教育。

1.2.2 IMPACT管理模式 (1)社区老年心境健康服务团队的建立:由抑郁症临床专家、社区老年抑郁症个案管理员、社区抑郁症干预者、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志愿者组成。(2)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开展与实施。①鼓励患者接受药物治疗:鼓励干预组病例与老年抑郁症个案管理员或社区医生进行首次交流访谈,通过对疾病的认识,激发患者接受药物治疗。②确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由精神科临床专家与病人进行访谈,引导患者认识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对控制病情的积极效果;由精神科临床专家建议适合于病人的新型抗抑郁药物(通常是SSRI类)治疗方案。③维持药物治疗:患者于前3个月疗程至少每2周看专科门诊1次,之后稳定的患者每1个月看专家门诊1次;不稳定者仍然每2周看专科门诊1次。④随访:社区医生每两周1次上门随访(电话随访时间按患者病情而定);CDC医师每月1次上门随访。⑤个案分析:每季度由精神科专家、社区抑郁个案管理员和社区干预者进行1次个案分析,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进行讨论,必要时进行药物剂量或药物种类的调整。(3)家庭干预:①对患者的家庭干预:家庭干预治疗由社区医生上门随访时完成,每2个月1次。②对患者照料者的家庭干预:由个案管理员对患者照料者或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的宣教和健康宣教。每季度1次。(4) 社会-心理治疗:丰富老年生活,激发对生活的兴趣;改善其人际关系,扩大交往;参加集体活动,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鼓励抒发自己情感,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老年抑郁症防治相关知识,提高个体对环境的控制感。①社会支持系统:由社区医生、村居委精防干部和社会志愿者组成。②整合社会有限资源,包括社区村居委老年活动室、电视音乐器材设备、图书、体育活动器材等,对老年抑郁患者进行社会心理治疗。③培养兴趣爱好:为老年人开展娱乐技能活动,如织毛衣,剪窗花等娱乐技能活动。每周1次,1h左右。

1.2.3 卫生经济学评估 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记录患者在2年研究期间内因疾病产生的各类费用,并输入计算机供研究人员进行分析评估。

1.3生活质量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在研究的第一年末和第二年末,采用汉密尔顿量表(HAMD)、家庭负担表(FIS)、生活满意度(LSR)进行评定并观察费用成本。评估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咨询师完成。评定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

1.3.1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共24个评估项目,分界值为8分。具体标准为:分大于35分为严重抑郁,大于20分为中度抑郁,大于8分为轻度抑郁。

(2)家庭负担表(FIS)。

用来评定家庭负担情况,分经济负担、家庭日常生活干扰、家庭娱乐活动影响、家庭关系影响、家庭成员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6个因子,共23项,0~2分三级评分,评分越高,负担越重。≦8分为轻,9~20分为一般,≧21分为重。

(3)生活满意度(LSR)。

用来评价生活满意度,分热情与冷漠、决心与不屈服、愿望与实现目标、自我评价、心境5个因子,总分25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5分为差,6~14分为一般,≧15分为好。

1.3.2 卫生经济学指标 ①干预费用 包括仪器设备费用、实验材料费用和各类干预实施费用(门诊、随访、个案分析、家庭干预等)。②药物费用 根据患者每月使用的抗抑郁类药物量及药物价格进行统计计算。③门诊费用 根据患者就诊情况,按照实际支出统计门诊医生成本及各类检查费用等。④住院费用 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患者自负及医疗救助等费用在内。⑤社区防治费用按照各街道对应社区服务中心发生的公共卫生基本服务费用总量除以该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患者总次数计算,得到单次平均服务费用。⑥家属误工费用 按照家属照顾患者停工天数和上海市人均收入计算家属平均误工损失。

1.4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由擅长统计的研究人员输入计算机,并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归集和分析,对两组第一年末和第二年末采集的资料做进行统计检验。其中,对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家庭负担和生活满意度等计量指标的研究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将研究指标按评定标准分为3个类别,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评估得分落于各分类的例数,再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各项卫生经济学指标的研究采用配对t检验。研究结果中,P<0.01~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价

两年干预期间,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家庭负担和生活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3)。

2.2卫生经济学分析

干预组患者在干预第1年末及第2年末的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从费用明细项目看,除干预第1年末药物费用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干预者患者在药物费用(干预第2年末)、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社区防治费用、家属误工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本研究通过组建社区老年心境健康服务团队,对社区老年抑郁患者实施2年的以个体化药物治疗、家庭干预及社会心理干预为主的IMPACT管理,同时运用卫生经济学分析指标,研究老年抑郁症社区治疗康复管理的成本和效果。从研究结果显示IMPACT管理模式不仅显著减轻了社区老年抑郁患者的症状,还能明显地降低医疗成本,优化费用与疗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干预者患者在药物费用(干预第2年末)、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社区防治费用、家属误工费用均低于对照组。

中外学者针对老年抑郁患者治疗现状做了相关的研究。在国内,专家薛海波指出,在所有确诊的老年抑郁患者中,只有1/3的抑郁患者会得到适当治疗,未经治疗的抑郁患者中25%~33%会持续存在症状,自杀率高达15%[2]。Unützer[3],Penninx[4]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社区老年抑郁患者通常去普通的医疗诊所看病,而且不能坚持接受治疗;社区老年抑郁患者有较高的自杀风险和发生躯体功能障碍风险。

澳大利亚学者Robert[5]在研究中发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干预方法,例如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度、开展柔性活动或与疾病相关的交流会等,显著地提高了老年患者的就诊率,有效地控制了老年人因抑郁导致的自杀率。在国内,汪丽芳[6]等学者研究提示,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家属同步提供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就诊率,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尽管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诸如“积极的药物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特别的干预方法对社区老年抑郁症管理起到促进的作用。然而,将这些干预方法以一种模式的形式传递,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少的[7]。美国学者Unützer[8]等建议,通过IMPACT管理模式,对社区老年抑郁症管理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力。IMPACT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就医的积极性,减轻了社区老年抑郁症状,提高了社区老年抑郁患者对社区抑郁症管理的满意度,更提高了其生活质量。而在上海,尤其是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城市,社区中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大部分未被治疗和纳入有效管理[9],存在相当的空白区域。

美国学者Wayne[10]在研究中发现,老年抑郁症患者因疾病产生的费用支出比起其他的慢性病费用支出要高,Wayne建议寻求一种适合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卫生政策,能促进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管理,并且能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成本的模式是当务之急,他提到例如美国开展的IMPACT模式,或者PROSPECT(预防社区老年抑郁症自杀协作医疗)模式是较理想的模式,在社区中应该得以开展与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本研究利用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IMPACT(心境-促进协作医疗)管理。干预组患者在抑郁症状控制上显进,在生活满意度上以及各项费用成本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但由于研究因素受限,本研究存在一定不足性,如进一步增加研究对象样本数量、扩大研究对象选择范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

[

参考文献]

[1] 张玲,徐勇,聂宏伟.2000-2010年中国老年人抑郁患病率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9(31):3349.

[2] 薛海波.老年人的抑郁症及自杀的防治[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4,10(4):210.

[3] Unützer J, Patrick DL, Simon G, et al.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the cost of health services in HMO patients aged 65 years and older[J].JAMA. 1997(277):1618-1623.

[4] Penninx BW, Beekman AT, Honig A, et al. Depression and cardiac mortality: results from a community-based longitudinal study[J].Arch Gen Psychiatry,2001(58):221-227.

[5] Robert HL, Karen AB, Heather S, et al. Multifaceted shared care intervention for late life depression in residential ca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J].BMJ,1999(319):676-682.

[6] 汪丽芳,桂琳,王慧英,等.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6):448-449.

[7] Stolee P, Kessler L, Le Clair JK. A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outreach program in geriatric mental health: four years’ experience[J].J Am Gerialr Soc,1996(44):314-320.

[8] Unützer J, Katon W, Williams JW Jr, et al. Improving primary care for depression in late life: the design of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trial[J].Med Care,2001(39):785-799.

[9] 吴海苏,徐一峰.社区老年抑郁症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6,16(10):308-309.

篇3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结肠癌;疗效;安全性;对比

结肠癌作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类型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饮食习惯改变。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2];临床治疗多采用外科手术切除[3];近年来腹腔镜手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胃肠外科治疗领域。笔者选取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结肠癌患者9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术式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结肠癌患者90例,根据患者症状、结肠镜以及病理诊断临床确诊为结肠癌[4],同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以及腹部手术史者。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腹腔镜手术组(45例)和开腹手术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结肠癌临床分期等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全身麻醉后平卧位建立13~15 mm Hg气腹,采用四孔法行病变部位切除,系膜清扫,彻底清洗切口后缝合创口。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术后排气时间、镇痛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用曹其彬等[5]拟定结肠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价;随访12个月,统计1年生存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比较 开腹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68.1±42.8)min,(207.4±55.3)ml,(10.7±2.6)枚;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除数分别为(160.6±33.4)min,(146.5±30.4)ml,(10.2±2.2)枚;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且术后生理功能、心理情绪及社会功能等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出血4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2例,肠梗阻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结肠癌发病率及患者人数逐年增高,目前已成为发病率居于第二位的恶性肿瘤类型[6];国内外对于结肠癌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其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结肠癌发病与胃肠蠕动减慢、毒素摄入积累等密切相关[7,8]。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历史悠久、技术成熟,术中可以清晰观察癌变部位,进行彻底切除治疗[9],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开腹切除手术切口大,术中出血多,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特别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11]。腹腔镜作为一种腹部微创手术技术,自1991年应用于结肠癌治疗以来,已经被临床医生所逐渐接受,其具有手术创伤小,腹部脏器不暴露于空气,且术后早期患者即可排气排便,下床活动;临床报道证实[10],结肠癌切除、周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效果,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同。

本次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镇痛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且术后生理功能、心理情绪及社会功能等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出血4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2例,肠梗阻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9%;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P

参 考 文 献

[1] 胡伟文,陈星明,刘俊林,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8 (14):50—51.

[2] Aziz O, Constantinides V, Tekkis PP, et al. Laparoscopicversus open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a meta—analysis. Ann Surg On—col, 2006, 13(3): 413—424.

[3] 高小萍.腹腔镜下老年结肠癌切除与开腹手术术后恢复的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8):1182—1183.

[4] 郑民华,冯波.从循证医学谈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比较.临床外科杂,2005,13(11): 676—677.

[5] 曹其彬,胡三元.腹腔镜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初步比较.中华外科杂志,2007,45 (7):462—463.

[6] Franklin ME, Kazantsev GB, Abrego D, et al.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stage Ⅲ colon cancer: long term follow up. Surg Endosc, 2000, 14(7): 612—6.

[7] 张道维,刘浩,白晓斌,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进展.现代肿瘤学,2007,15(7):1019—1021.

[8] 于永扬, 杨烈, 周总光,等.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7, 14(5): 524.

[9] 牟一平, 杨鹏, 严加费, 等.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评估.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9): 581—583.

篇4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罹患率约占全部肺癌的75%~80%,而老年人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高发人群,约有半数以上的肺癌患者诊断时年龄大于60岁,由于老年人往往合并有慢性心肺等疾病,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尤其重要。2003年3月~2005年9月,我们采用吉西他滨单药治疗65岁以上NSCLC患者29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9例NSCLC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男20例,女9例;年龄65~79岁,中位年龄71.4岁;鳞癌7例,腺癌20例,腺鳞癌2例;TNM分期:ⅢA期8例,ⅢB期9例,Ⅳ期12例;初治21例,复治8例。KPS评分均在60分以上,预计生存期≥3月,29例中有19例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其中慢性肺疾病11例,心脏病18例。

1.2 治疗方法:国产吉西他滨(Gemcitabine 江苏豪森药业公司产品,商品名泽菲)1 000~1 250 mg/m2,静脉滴注30~60分钟,第一、八天给药,每21~28天为1周期,根据患者对吉西他滨的耐受性在每次化疗前可考虑降低剂量或延迟给药。全组接受2周期以上治疗,化疗前常规应用盐酸格拉司琼3 mg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滴入,当白细胞低于3.0×109/L时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

1.3 评价标准:根据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毒性分级按WHO标准分为0~Ⅳ级。生存质量评价标准:每个化疗周期前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测定KPS评分。治疗前后KPS评分增加或减少10分或10分以上为改善或恶化,其他记为稳定。进展时间:自开始判定CR或PR起至肿瘤出现进展的时间。临床受益率(CB)为CR加PR加SD,总有效率(RR)为CR加PR。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每例患者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后进行胸部CT检查以评价疗效,29例治疗后CR 0例,PR 7例,SD 13例,PD 9例,疗效显示:CB为69.0%,RR为24.1%,全组中位TTP时间为5.1个月。

2.2 不良反应:本组8例患者完成2个周期化疗,21例进行了3~5周期化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Ⅰ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44.8%(13/29),Ⅱ~Ⅲ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13.8%(4/29),Ⅳ级白细胞下降发生率0,Ⅰ~Ⅲ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10.3%(3/29),Ⅳ级血小板下降发生率0。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中Ⅰ度发生率48.3%(14/29),Ⅱ~Ⅲ度发生率6.9%(2/29),皮疹发生率10.3%(3/29)。

2.3 生存质量改善:KPS评分有18例改善, 8例稳定,3例恶化。改善率62.1%(18/29)。

3 讨论

盐酸吉西他滨是一种脱氧胞苷类似物,属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S期(DNA合成)的细胞,使DNA断裂,细胞凋亡,同时也阻断细胞增殖由G1向S期过渡的进程。在细胞内通过脱氧胞嘧啶核苷激酶磷酸化,形成有抗癌活性的二磷酸和三磷酸双氟胞苷。该药在细胞内时间较长,可以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已经成为新一代治疗NSCLC有效化疗药物,文献报道单药治疗NSCLC有效率为19%~27%[1]。

吉西他滨是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优先选择,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也能很好耐受。尽管年龄对吉西他滨的清除率和半衰期有影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高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Ricci等[2]Ⅱ期临床实验报道单药吉西他滨对大于70岁老年晚期NSCLC有效率为22.2%,稳定率35.6%,TTP 5.1个月,中位生存期 6.75个月,1年生存率为27.0%。本组使用吉西他滨单药有效率24.1%,TTP时间为5.1个月,与文献报道一致。此外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有改善,化疗后的KPS改善率达62.1%(18/29)。吉西他滨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本组未出现Ⅳ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轻微,不良反应可耐受,因此吉西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NSCLC是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Shepherd FA.Chemotherapy for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have we reached a new plateau[J].Semin Oncol,1999,26(1):3.

篇5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老年医学;紫杉醇;卡铂;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均有病理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年龄70~84岁,中位年龄75岁;临床分期为ⅢB期有7例,Ⅳ期31例;男28例,女10例;其中腺癌18例,鳞癌10例,未分类10例;ECOG体力评分0~1分29例,2分9例;无吸烟12例,有吸烟26例;化疗前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心功能、肝肾功能等脏器功能基本正常。

1.2治疗方法患者化疗第一天,紫杉醇135 mg/m2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3 h,在应用紫杉醇前12 h和6 h口服地塞米松片20 mg,紫杉醇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西米替丁400 mg,同时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注射液25 mg,紫杉醇期应用期间每30 min测一次血压、呼吸和脉搏;化疗周期第二天给予卡铂(AUC=5)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静脉滴注3 h,每21天为1周期,两周期化疗后行影像学检查以评估肿瘤治疗效果。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每例患者化疗前后均进行常规体检,胸部+上腹部CT等检查以评价疗效。38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患者18例,疾病稳定患者10例,疾病进展患者10例,客观有效率为47.4%,疾病控制率为73.4%,1年生存率为23.7%。

2.2不良反应全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过敏反应,无因化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者,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19/38),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经积极治疗后均恢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是:呕吐(12/38), 血管静脉炎(9/38),转氨酶升高(5/38),血肌酐升高(1/38)。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心理恐惧及其他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害怕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担心晚期肺癌疾病的预后,此外还包括焦虑、沮丧、疼痛、紧张、乏力等。

3护理

3.1心理护理本组患者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临床表现为害怕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担心晚期肺癌疾病的预后,此外还包括焦虑、沮丧、疼痛、紧张、乏力等。患者因性别差异、教育程度不同、社会经济地位高低,心理反应表现也各不相同,平时护理工作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在给紫杉醇和卡铂的化疗一天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所使用药物的临床特点,主要药理作用机理、常见不良反应和化疗中应当注意事项,消除和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适当满足其对医护人员的合理要求,使老年肺癌患者在较好心理状态下接受全身化学。本组38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顺利完成全身化疗。

3.2药物过敏反应的护理紫杉醇化疗的过敏反应总发生率约为41%,严重超敏反应发生率约为2%,其作用机理可能同Ⅰ型变态反应有关,临床上表现为用药10 min左右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和意识模糊等[3]。因此,在临床上应用紫杉醇前先了解患者是否有紫杉类药物过敏史,化疗前一天应用地塞米松,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西米替丁,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预防过敏,在开始滴注紫杉醇前几分钟滴速要缓慢,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及时发现药物过敏反应,注意血压、呼吸等生命征变化,本研究38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小部分出现皮疹、局部潮红等轻度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完全缓解。

3.3静脉血管的护理老年患者皮下组织结构较疏松,皮肤弹性差,血管韧性和弹性降低,同时老年晚期肺癌患者身体消瘦,末稍血管循环差等原因,相对于年轻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易发生静脉输注的液体外渗、外周血管静脉炎等并发症。李桂萍[4]报道认为化疗前的准备工作对保护静脉十分重要。选择好外周静脉、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患者巡视工作以及排除输液中的故障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中化疗药物外渗和外周血管静脉炎起到了积极预防作用。化疗前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对化疗患者外周静脉保护也有明显的作用。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血管血液流速快,化疗药物进入后迅速被体内血液稀释,可以有效减轻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而且深静脉导管可以较长时间保留,减轻多次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

3.4疼痛的护理老年晚期肺癌常常会有疼痛症状,特别是合并有骨转移的患者疼痛更为剧烈。部分患者对疼痛的恐惧程度甚至超过对死亡的恐惧,由于这种对疼痛的恐惧及其带来的心情抑郁,会使患者的痛阈下降。部分患者对轻微疼痛就感到难以忍受,影响患者睡眠,导致患者体重下降,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部分老年人有认知功能缺陷。认为晚期肺癌必须忍受疾病疼痛,不愿诉说疼痛的程度和部位,尤其是那些有认知功能缺陷的患者,即使诉说疼痛有可能被忽视。另外,老年患者常常担心止痛药物不良反应,担心止镇药物过量引起成瘾性等原因而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应用镇痛药[5]。在日常护理中,护士应主动询问老年患者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并进行疼痛评分,以此来指导止痛药物应用。

3.5骨髓抑制的护理本研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贫血和中性粒细胞下降,患者常常主诉乏力、发热等,可能同老年肺癌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下降有关。化疗后应每周定期复查血象,如发现有体温升高,应及时复查血常规以了解是否合并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若患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4讨论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植物类抗微管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紫杉醇可以和肿瘤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相结合,从而促进细胞内微管蛋白聚合,抑制其解聚作用。阻断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另外,紫杉醇还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6]。卡铂是第二代铂类化合物,具有类似烷化剂双功能基团的作用,主要与DNA结合形成交叉键,引起DNA链内和链间交联,导致DNA复制障碍,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7],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长春瑞滨或吉西他滨单药化疗。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控制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提高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老年患者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Quoix E. Therapeutic options in olde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r Adv Med Oncol, 2012, 4(5):247254.

[2]Quoix E, Zalcman G, Oster JP, et al. Carboplatin and weekly paclitaxel doublet chemotherapy compared with mono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IFCT0501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2011, 378(9796): 10791088.

[3]邓小玲,丁美红. 循证护理在防治紫杉醇化疗致过敏反应中的实践.齐齐哈尔医学院报, 2005, 26(11):13391340.

[4]李桂萍. 老年恶性肿瘤病人化疗中的静脉保护289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19(3):343344.

[5]李漓, 刘雪琴. 老年人疼痛的处理与护理. 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3):212215.

篇6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性手术 生存率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operation.Methods:We selected 78 case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from 2003 May to 2009 March.These patients adopted radical resection operation in 46 cases(58.9%) and the non radical operation in 32 cases(41.1%).These operation included laparotomy in 3 cases,simple jejunostomy in 5 cases,8 cases of gastrojejunostomy and palliative gastrectomy in 16 cases.Results:We followed up 78 patients.Results showed that 77 patients survive 1 years later and the 1 year survival rate was 98.7%.71 patients survive 3 years later and the 3 year survival rate was 91.0%.66 patients survive 5 years later and the 5 year survival rate was 84.6%.11 cases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patients have died.Conclusion:Operation in treating gastric cancer is effective with high 5 years survival rate and it is worth spreading.

Key words Gastric cancer;Radical resection operation;Survival rate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1],特别是中老年人,手术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2],为进一步探讨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2003年5月-2009年3月收治胃癌患者78例,进行回归线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3年5月-2009年3月收治胃癌患者78例,男57例(73.1%),女21例(26.9%),男女之比2.7:1;年龄56~81岁,平均72.6岁,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呕吐等。病程2~10个月。伴有其他系统疾病者60例,其中31例伴有2种以上疾病。肿瘤部位:胃窦部10例(12.8%),胃角部25例(32.1%),胃体部24例(30.8%),胃底贲门部19例(24.4%)。病理分型:低分化腺癌6例(7.7%),中分化腺癌28例(35.9%),高分化腺癌38例(48.7%),印戒细胞癌2例(2.6%),未分化癌4例(5.1%)。

手术方法:本组采用根治性手术切除术46例(58.9%),采用非根治性手术32例(41.1%),其中剖腹探查3例,单纯空肠造瘘术5例,胃空肠吻合术8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6例。

结 果

78例患者经过随访,1年生存77例,1年的生存率98.7%;3年生存71例,3年生存率91.0%;5年生存66例,5年生存率84.6%;死亡11例,均经过淋巴转移。

讨 论

通过对78例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我们的体会:①心血管系统疾病是高龄患者最常见的疾病,故对高龄患者应在术前常规进行心功能状态和手术耐受能力的评估[3]。心功能Ⅲ级以上的心衰患者必须在心衰纠正、心功能稳定后再行手术;伴有高血压者,应明确其降压用药和血压控制情况,术前血压不应超过140/90mmHg,降压药应持续用至手术当日,小剂量镇静剂有助于术前控制血压,可酌情使用;心肌缺血严重者,应在专科指导下纠正之;严重心律失常特别是频发室性早搏者应注意纠正,合并房颤者应将静息态心室率控制在100次/分以下[4]。②老年人慢性肺部疾患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我们对有肺部慢性疾患和吸烟的老年患者,术前1周就力劝其戒烟,术前3天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对高龄患者术前应常规进行肺功能检查,发现异常者应积极对症改善。③糖尿病也是高龄患者常见疾病,糖尿病增加术后感染机会,影响伤口愈合,术前应重视血糖控制,必要时可将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并持续至术后;术前0.5~1小时可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5],术后重视血糖监测并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④老年胃癌由于自身原因及消化道受累,营养摄入减少,加之肿瘤负荷代谢增加,术前多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因此通过术前胃肠内和外周静脉营养的给予,使血红蛋白升至9g/L以上[6],提高其手术耐受能力。⑤手术方式的选择: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确定手术方案。术前准备充分、一般状况良好者,多可耐受手术。应尽可能选择根治术,但对高龄患者仍应遵循创伤小、时间短的原则,以确保手术安全。对无法行根治手术者,应争取行姑息性切除原发病灶,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及对抗癌药物的反应性。对于无法切除肿瘤的患者,术中可放置动脉或静脉化疗泵,术后通过介入栓塞化疗联合泵内化疗,最大限度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本组78例患者经过随访,1年生存77例,1年生存率98.7%;3年生存71例,3年生存率91.0%;5年生存66例,5年生存率84.6%;死亡11例,均经过淋巴转移。由此可见,手术治疗胃癌疗效确切,5年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广平,冯笑山,陈登庭.高龄胃癌患者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1,13(3):250-251.

2 Cocconi G,Carlini P,Gamboni A,et al.Cisplatin,epirubicin,leucovorin and 5-fluorouracil (PELF) is more active than 5-fluorouracil,doxorubicin and methotrexate(FAMTX) in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J].Ann Oncol,2012,14(8):1258-1263.

3 唐毓林,叶海洪,李振洪,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癌原因分析[J].广西医学,2011,29(5):669.

4 Fukuhara K,Osugi H,Takad An,et al.Reconstructive procedure after distal gastrectomy for gastric cancer that best prevents duodenogastroesop hageal reflux[J].World J Surg,2012,26(6):1452.

篇7

    一、中国城市老年女性的脆弱性

    1.缺乏稳定的经济保障

    老年男性人口月平均收入低于贫困线标准(261.65元)的占9.7%,而女性老年人口月平均收入低于贫困标准的为男性老年人口的4.2倍,即41.1%。当前中国女性老年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依然是家庭成员的养老金,这种现象在城市尤为突出。但是现行的养老金制度缺少性别公平性,现行的我国养老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有男性优先的继承分配的传统习俗,男性在家庭财产占有方面的优势普遍存在。家庭的储蓄账户、房产证等一般都登记在男性名下,老年妇女的家庭财产继承权得不到有效保障。虽然许多城市老年妇女有退休金,具有独立的经济收入。但由于总体上老年妇女的经济地位低于老年男性,而且在经济上依靠丈夫和儿子,受这种传统观念影响,在空巢家庭中老年妇女既要照顾丈夫生活,又要从事家务劳动、管理家庭事务。在和子女同住的家庭中,家务劳动也主要由她们承担。据北京市相关部门统计,男性老人中有配偶照料的占49.5%,而女性老人仅为12.2%。

    2.缺乏健康和医疗保障

    看病就医是老年妇女普遍关心的问题。在离休老年妇女中, 38 %的人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其中无职业者达到43.1%。感到“无钱看病”者,在城市老年妇女中占21.1%。老年妇女大都有健康和医疗保障问题,老年妇女的发病率较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结果只能是延误病情,降低生活质量。城市老年妇女医疗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健康水平低于老年人总平均水平;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妇女患有慢性病比例较高。比如,骨质疏松在老年女性和男性中都存在,但绝经后,女性失去骨骼量的速度比男性要快,所以老年妇女患有骨质疏松比例更大;最后,由于城市环境的恶化,部分城市老年妇女群体是老年病的易感群体。

    虽然近几年我国老年健康医疗服务设施在数量、规模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有较大发展,但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老年人口数量庞大,现有的老年服务设施仍然存在着数量不足、供小于需、更新滞后等问题。

    3.城市老年妇女家庭劳动重,缺少精神慰藉

    据九大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老年妇女中,从事家务劳动很多的占21 %,较多的占43 %,合计达到64 %。但是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有些老年妇女从事家务劳动感到力不从心。据九大城市调查显示,城市老年妇女中,6 %的人表示不太愿意或很不愿意承担家务劳动。老年妇女从事大量的家务劳动,得不到家人及社会的承认,过重的家务劳动还占去了老年妇女参加闲暇活动的时间。

    老年女性在需要照料时更依赖子女,这与老年女性的丧偶率高有关。由于家庭关爱的缺失,中国男性老人中大约有十分之一的人有宗教信仰,而女性老人中有宗教信仰的占五分之一,比例为20.9%。城市女性老人这一比例达到了22.7%,女性老人在宗教上寻求精神寄托的比较多。

    二、解决城市女性养老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城市老年妇女的经济地位

    (1)政策制定应逐步缩小男女退休年龄的差距。由于男女预期寿命已大大延长,逐渐合理地提高男女退休年龄,并同时缩短男女退休年龄差距。

    (2)考虑建立弹性退休制度。由于先天生理原因,男女劳动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应通过建立弹性退休制度,允许女性劳动者根据自身状况自行选择提前退休或推迟退休。

    (3)引入遗嘱保险。我国现行的遗属救济存在覆盖面窄、制度不全面、稳定性较差等缺陷,很难保障具有高龄、高丧偶率的城市老年妇女的晚年生活。因此,建立健全遗嘱保险制度有利于保障城市妇女的老年生活。

    2.做好老年妇女的医疗、卫生等工作

    做好老年妇女的医疗、保健卫生服务工作以及妇科疾病的防治工作,开展公共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向老年妇女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和方法等各种服务。

    3.增加女性受教育程度和知识文化水平

    (1)保障教育政策公平,提高女性受教育水平。政府及社会要创造条件,激发社会公益组织及集体个人关爱女性的积极性和实践性。财政部门加大转移支付,加强基础教育建设,改善女性知识教育状况,从根本上维护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2)发展全面教育,增强女性基础、高等、技术教育的实效性。在扩大女性接受教育比例的基础上,教育部门要关注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实践的形式与方法,使女性在社会竞争中更有优势,积极参与,获得更多进步和成长空间。鼓励女性终身学习,提高各类培训学习的实效性,组织妇女学习新知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独立自信的新时代女性。

    (3)开发老年知识女性人力资源优势,体现女性价值,鼓励发挥自身价值。部分知识女性的提前退休和家庭主妇化倾向,将造成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力资源浪费。同时使得女性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鼓励有志于在退休、离岗后继续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知识女性重新加入工作中来实现个人价值。

    4.发挥妇联作用,关爱老年妇女

    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比例以及城市中年轻人出国留学、异地就业趋势的扩大,城市“空巢”老人独居在家非常寂寞。但大多数人仍希望住在家里,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的时期内,家庭养老仍然是城市主要养老方式。以家庭为单位开始,积极营造以家庭养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和传统美德。地方各级妇联组织作为连接政府和群众的社会组织,要加强宣传教育“尊老爱幼、孝敬老人”传统美德,督促儿女细心周到地照顾老人,树立模范典型。对不孝敬老人的子女,社会舆论要予以谴责。

    5.发挥城市老年人之间的互助作用

篇8

【关键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预后

随着社会老龄化,我国乳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为此老年性乳腺癌的治疗将是重要的临床问题。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已被作为预测乳腺癌复发和生存率的一项中介指标。大部分乳腺癌疗效分级系统都采用病理完全缓解这一单独的指标或将其与临床疗效结合,对疗效进行分级。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4年2月到2007年6月间126例行乳腺癌改良或标准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病理分期、化疗和未化疗分组观察3年生存率及化疗耐受性,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进行分析,以其指导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8岁,中位年龄46.5岁,均为单侧乳腺癌。临床TNM分期:ⅡA期17例,ⅡB期50例,ⅢA期31例,ⅢB期28例。均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病理学证实为乳腺癌,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胸透或胸片、肝脏B超等未发现肝脏、肺脏等脏器的转移。把上述126例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ET组和CAF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ET组:表柔比星40 mg/m2,静脉滴注,第1,2天;多西他赛60 mg/m2,第1天持续1 h静脉滴注,21 d为1个周期。CAF组:5-FU 500 mg/m,静脉滴注,第1,8天;多柔比星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500 mg/m,第1天,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格雷司琼、甲氧氯普胺、西咪替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营养支持等药物治疗,ET组化疗前1天及化疗第1、2天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4 mg,2次/d,口服。化疗期间给予心电监护,若白细胞数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检验水准α=0.05,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术前化疗,ET组63例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40例,稳定无变化2例,进展病例1例。CAF组63例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39例,稳定无变化3例,进展病例2例。两组治疗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毒性反应 本组化疗的毒性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在化疗期间经应用恩丹西酮、利血生、鲨肝醇、参芪片等药得到纠正。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 远期疗效

本组随访24~72 h,中位随访60个月。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ET组(A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DFS)为92.1%(58/63),高于CAF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79.4%,50/63),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乳腺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Rochefordiere等认为年龄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作为乳腺癌中的特殊群体,老年乳腺癌有其研究价值[1]。

新辅助化疗是指在肿瘤治疗前给予的全身化疗,也有人称其为早期化疗、术前化疗或诱导化疗,是近年来兴起的另一种全身治疗模式[2]。这一模式的提出是与术后辅助化疗相对应的。我们在应用体会如下:采取新辅助化疗后,确实能使绝大多数患者肿瘤缩小,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在切除原发肿瘤前进行全身化疗,为客观评价化疗药物的疗效提供了最重要的体内证据,是一次难得的体内药敏试验。若治疗中使用的化疗药物可以使原发肿瘤缩小或消失,则预示着远处存在的亚临床病灶也会对这些化疗药物敏感,表明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案进行术后的辅助化疗[3]。与之相反,如果原发肿瘤没有缓解,预示着在治疗的早期更换其他化疗方案,使治疗更有针对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由于肿瘤负荷大,血管丰富。如果直接进行手术,或者达不到理想的切除范围,使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明显增加;或者切除范围过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首先接受全身治疗,以降低肿瘤的分期和负荷,使患者既能达到满意的切除范围,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活质量。

在具体应用中,Carey等应用2003版AJCC乳腺癌PTNM分期系统,对132例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手术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分析[4],根据乳腺残存癌的范围及累及腋窝淋巴结的数量,并结合中位期为5年的随访结果。评价这个修订版PTNM分期系统对于预测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的预后的价值 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2003版AJCC乳腺癌PTNM 分期系统对于判断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远期无病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都有较强的相关性[4]。因此提示这是一种有价值、重复性好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可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乳腺和腋窝淋巴结残存肿瘤的评估,从而预测肿瘤的远期复发和患者的长期生存。Carey等的研究结果为我们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临床医师通过病理报告就可作出较为可靠的判断,用以制订或修改后续化疗方案。我们运用了ET与CAF方案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对比研究,许多大型的国际随机临床试验都采用了含蒽环类药物的辅助化疗方案,总体缓解率可达到80%左右,两组治疗前后的毒副反应也相差不大,但是CAF方案的3年生存率明显好于ET组。

总之,对女性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预后有重要联系,ET和CAF方案的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局部晚期可手术乳腺癌中获得较高疗效,而且扩大了保乳手术的适应证。ET方案疗效显著且耐受性好,是优于CAF的新辅助化疗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沈镇宙,邵志敏.现代乳腺肿瘤学进展.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53-255.

[2] Paaschburg B,Pedersen A,Tuxen MK,et al.Treatmeri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Ugeskr Laeger,2008,170(14):1133-1138.

[3] Fisher ER, Wang J, Bryant J, et al. Pathobio logy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findings from the 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 reast and Bowel (NSABP) protocolB -18. Cancer,2002,95(4):681-695.

篇9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 老年患者;射频消融

肝脏恶性肿瘤(malignant hepatic carcinoma, MHC)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消化道肿瘤随病情进展而发生肝转移癌者亦渐增多。MHC以其度高恶性、迅速进展、病灶多发且常浸润大血管、胆管等特点, 仅一部分患者可行手术治疗,病死率高。而老年MHC患者因年龄较大,常合并其他脏器的基础疾病,更加影响手术的进行。针对无法手术的老年MHC,应用射频消融治疗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微创治疗措施。经皮多极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multipola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FA)是指在各种影像设备导航下,局部热消融肿瘤病变,直接原位灭活肿瘤灶, 具有简便、高效、微创、安全、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尤其对高龄、肝硬化背景和多次复发的老年MHC患者而言,更为合适[1]。本项目通过观察PRFA治疗老年MHC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生存情况等, 探讨PRFA的优势及缺陷, 为合理应用PRFA治疗老年MHC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8月~2012年12月42例MHC患者共68个病灶施行经皮多极射频消融治疗, 男25例,女17例,年龄60~87岁,平均70岁;原发性肝癌28例, 转移性肝癌14例(肠癌肝转移9例,胃癌肝转移5例)。直径8cm肿瘤2个。所有入选患者不同意手术或不适合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月患者增强CT/MR/超声造影变化,评估肿瘤消融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及1、2 、3年生存率。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确诊为肝脏恶性肿瘤;②肝功能Child-PaughA或B级, 凝血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③无严重肺心脑胰腺等器官功能障碍;④术后复发或中晚期癌等不能手术切除的MHC;⑤不愿接受手术的MHC。排除标准: 肝功能Child-Paugh C级。顽固性腹水。近期有食管(胃底)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主要脏器肺心脑胰腺的严重功能衰竭。

1.2方法 治疗设备:本项目采用北京博莱德RFA-I型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射频电极采用RFA-1312型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电极(13支子电极),影像引导设备采用GE Light speed Ultra SYSCT99多排螺旋CT。治疗过程:PRFA治疗时, 根据病灶大小及位置,设计消融范围,CT导航下把多极射频电极穿入肝脏肿瘤内, 位置适合后打开电极至合适直径,锚定肿瘤,采用电脑自动模式消融, 评价每个位点消融15~20min,消融结束退针时采用手动电凝模式消融针道。肿瘤位置靠近血管、胆管或肿瘤较小不易穿刺者,可先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再CT扫描确认位置。肿瘤较大,消融范围不足时采用多位点重叠消融或分次消融。消融范围力求达到安全边界,即包括0.5~1.0cm的癌旁正常肝组织。

1.3疗效评价 术后1~2个月行增强CT/MR/超声造影评估肿瘤近期有效率,有效率=CR+PR。完全消融/缓解(CR):肿瘤完全灭活,影像学增强CT/MR/超声造影检查示治疗病灶各期相未见强化,无血供。部分消融/缓解(PR):肿瘤缩小,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比治疗前减少≥50%。稳定(SD):病灶最大垂直两径乘积比治疗前减少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消融术后1~2个月行增强CT/MR/超声造影评估肿瘤消融情况。病灶完全消融32例(76.19%),部分消融6例(14.29%),稳定4例(9.52%)。

2.2生存率 术后随访6~46个月,共23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肝功能衰竭(9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肝破裂(1例),呼吸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射频消融治疗后,1年生存率39(92.85%),2年生存率33(78.57%),3年生存率19(45.23%)。

2.3治疗安全性 所有患者均无明确死于消融术后并发症者。8例出现疼痛,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30例转氨酶升高, 6例出现程度不同的肝被膜下出血,3例出现腹腔积液, 3例出现气胸,2例血胸,2例胃壁损伤,7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动静脉瘘形成,1例胆汁瘤形成等,经休息及对症处理、支持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近年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经皮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I)和经皮射频消融(PRFA)等微创手段的单独或联合应用,以其高效、安全、微创为特点,且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等[2],后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PRFA原理是射频电磁波通过射频电极针释放,使得肿瘤及周围组织细胞的极性分子和离子高速振动、相互摩擦,动能转化为热能,热能随时间逐渐向外传导,使肿瘤组织及周围的实质组织细胞发生不可逆的蛋白质热凝固变性、坏死,同时肿瘤周围血管组织凝固形成一个环形反应带,切断肿瘤供血并防止肿瘤转移。肿瘤的局部消融治疗其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肿瘤直径小于5cm,射频消融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3]。老年患者随年龄增长各脏器功能出现明显退变,代偿能力显著下降,常合并心肺脑等脏器基础疾病,从而使老年MHC患者的能手术者更少,且手术风险增大及术后并发症增多。而PRFA具有微创的优点,经皮穿刺治疗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反应轻微,大多在治疗当天即可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恢复快,3~5d即可出院。

疗效分析射频消融中,当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并超出肿瘤边界1~2cm可以完全灭活肉眼可见的病灶,达到类似手术切除的根治效果。研究显示

安全性分析本研究显示RFA治疗后均未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射频治疗肝癌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7%。有报道显示当肿瘤位于肝包膜下、大胆管、胆囊旁时,RFA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包膜下血肿、破裂、胆漏等并发症。RFA术后出血,其发生率约0%~3.58%。术后感染,主要是消融灶和(或)腹腔感染。肝内胆道系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肝内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有报道肝癌射频消融后肝内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在0.3%~3.6%。肺部并发症,经肋间途径射频治疗时,要注意肋间血管的解剖,尤其是肿物位于肝顶区时,慎重选择进针路径,尽量避免肺穿刺损伤导致血胸或气胸。出现肺部并发症患者大部分无自觉症状,需要处理的病例如气胸、血气胸等约为2%。本研究中1例出现肝动脉静脉瘘,考虑与穿刺、消融损伤血管有关,栓塞治疗后动静脉瘘消失。1例出现胆汁瘤形成,考虑损伤胆管所致,给予穿刺置管引流胆汁后好转。3例出现气胸,2例血胸,未出现心脏、大血管损伤。出现2例胃壁穿刺损伤,禁食后自愈。无肠道损伤,无穿刺道转移发生。穿刺点灼伤1例,与针道电凝相关。回路电极板烧伤皮肤2例,均发生于身体消瘦,皮肤松弛者,电极板贴合不紧密。电极板应贴在患者臀部外上方或等肌肉丰满、皮肤角化层薄处,并粘贴牢固,与皮肤紧密接触。防止因患者出汗致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皮肤角化层太厚导致电阻增大,引起局部皮肤灼伤。对于射频时功率较大,电阻较强时,电极板外给予冰敷或冰盐水降温,可显著减少皮肤灼伤发生。

4 结论

对于老年MHC的治疗,PRFA以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对肝功能影响小、恢复快、可补充治疗或反复治疗等优点,值得在老年患者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J].肿瘤,2011,31(5):385-388.

[2]陈敏华,杨薇,严昆,等.射频消融治疗肝癌个体化方案及疗效[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8,30(1):15-21.

篇10

[关键词] 直肠癌;术前放疗;加速分割放疗;保肛手术

[中图分类号] R735.3+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142-01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管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分(60%左右),绝大多数基因患者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1]。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2位,所以不良的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齿状线上7 cm内的直肠癌称为低位直肠癌[2]。手术治疗中保肛是成功的关键。笔者于2007~2009年对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术前加速放疗,并对保肛率、放疗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评价,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根据本院2007~2009年收治的4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术前加速放疗(治疗组)20例,术前常规放疗(对照组)2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64岁,平均44.2岁。全组患者80分。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以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保肛者均使用双吻合器。A组术前加速放疗:给予直线加速器VARIAN 2100 C/D6Mv-X线盆腔野照射,照射剂量6 Gy/d,每次3 Gy,间隔6 h,前后野交替,总照射剂量为30 Gy;相对生物剂量40 Gy,休息1~2周后手术。术前常规放疗B组:给予直线加速器VARIAN 2100 C/D6Mv-X线盆腔野照射,2 Gy/(d・次),每周5次,总计4周,前后野交替,总照射剂量为40 Gy,休息4周后手术。

2结果

40例患者中35例行保留括约肌手术;5例行Miles手术。保肛A组17例,B组18例,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病理学完全缓解率、保肛率分别为A组14.3%、82.9%,B组16.8%、91.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临床分期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见表1。

3讨论

直肠癌不但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更是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恶性肿瘤之一[3]。在治疗上低位直肠癌是治疗效果较差的部位,追求“长期生存”与“完整功能”两全是治疗的永恒目标[4-5]。

笔者对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观察发现,术前加速放疗的不良反应及放疗后手术时间间隔未增加手术的并发症。笔者认为新辅助治疗之后的临床完全缓解并不能等同于病理完全缓解。如果术前加速放疗患者放疗毒副反应能够耐受,不影响手术治疗疗效,即能克服肿瘤细胞在治疗期间加速再增殖现象。

通过术前放射治疗可使大量不能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手术切除,产生高达13%~20%的病理学完全缓解,明显提高了切除率和根治性切除率,增加5年生存率。新辅助治疗产生的肿瘤降期,是一项改变直肠肿瘤患者特别是进展期直肠肿瘤患者命运的重大有力措施[6-8]。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郁宝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理念与技术的发展[J].肿瘤学杂志,2006,12(1):4-6.

[2]孟韬,吴娜.老年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后评价[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5):619-620.

[3]王伟,章志坚,梁卫东,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A):815,817.

[4]Korkolis DP,Boskos CS,Plataniotis GD,et al.Pre-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with oral capecitabine in locally advance,resectable rectal cancer[J].Anticancer Res,2007,27(1B):541-545.

[5]Law WL,Chu KW.Anterior resection for rectal cancer with mesorectal excision: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622 patients[J].Ann Surg,2004,240(2):260-268.

[6]Glimelius B,Grnberg H,Jrhult J,et al.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radiation therapy effects in rectal cancer[J].Acta Oncol,2003,42(5-6):476-492.

[7]晋庆波,刘显义,刘吉盛.23例早期低位直肠癌经局部切除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