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经济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经济的看法

篇1

关键词:找矿技术;地质;勘查

Abstract: in the coming decades,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also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mineral resources further highlight period. Our country region is vast, ore-form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are good, but because the basic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to relatively less, and not established based on fair market competition as the leading geological prospecting mechanism, lead to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arket subject vacancy, and because the ge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such negative factors, makes ou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for the lower levels, the potential of the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re not fully dug out. Just as geological prospecting, geological prospecting method is varied, but each means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if can will these means reasonably together, will obtain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erefore should cause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attention and concern. This paper is mainly based on the author's working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prospecting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prospecting technology; Geology; exploration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地质勘查工作还是存在着许多的的问题和困难,使得我国的地质矿产资源利用长期得不到有力的保障。另外,我国宏观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进一步增强了对矿产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大型矿床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地质勘查工作作为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必须保证地质勘查工作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先行需要,使其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一、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统筹安排,超前规划。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各类区域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与海外地勘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地质勘查的先行性、基础性作用,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2.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分布特点,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人口分布情况、国土利用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规划地质勘查工作的区域布局,引导地质勘查工作的合理发展。

3.突出重点,拓展领域。

立足于我国现有的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点找矿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域的勘查工作,努力寻找有重大经济效益的大矿、富矿,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展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4.科技创新,提升能力。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的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

5.立足国内,面向海外。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同时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二、勘查和找矿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持续推进,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能源资源相对短缺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围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但是总体上看开采利用率普遍偏低,从之前地质勘查工作成果来看,我国矿产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3左右,通过地质勘查进行地质找矿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例如:我国地质勘查找矿工作的平均作业深度在300m~500m之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勘查作业深度已经达到了平均800m。这说明了我国深部地质勘查找矿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不断增加找矿深度将是我国找矿工作的一个工作方向。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来自于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共识。我国从2007年开始布局低碳产业的试点工作,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们正在摒弃过去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推动低碳经济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这一思想理念,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所提出的,主要是通过技术和制度方面的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以此实现减少温室气体的目的,保证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构建形成一种协调统一的状态。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是保护环境的必经之路,对于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达成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可以促使各厂矿、企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努力降低本单位的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其次,低碳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降低碳排放,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然需要在技术上实现改革创新,促进各行各业在技术革新、创新改革方面加大投入,从而直接或间接推动产业技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低碳经济还会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以往“小、散、乱”的局面,逐步形成“大、聚、合”的新型产业结构。最后,发展低碳经济,能够切实减少能源消耗,对于提高能源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煤炭和石油是发展经济的关键性资源,而这两类资源均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经年累月的消耗必将不断减少。一旦能源不足,则会威胁国家经济。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保证能源安全。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一)在规划中纳入减排目标

降低碳排放,这既是责任,也是任务。到2020年,我国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需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我国对世界的承诺。要实现这个承诺,就需要在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将节能减排的目标纳入其中。对于社会上的各个企业、单位、机构来说,也需要将减排目标纳入到发展规划中,从短、中、长三个阶段制定目标,使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到井井有条。

(二)树立典型引导效仿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很多行业都是高碳经济,依靠能源的消耗来换取经济利益,这样虽然可以一时间获得利润,但是却难以长久维持。发展低碳经济,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了认识,但是如何发展却还不是很清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树立典型,分享经验,引导其他地方合理效仿,结合地区实际发展符合本地的低碳经济。比如,深圳就是国家住建部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在深圳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这就可以以深圳为典型,将这些经验和方法向全国推广,号召其他城市学习深圳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地实情,快速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设。

(三)构建专门的监督机构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监督管理。毕竟市场这么大,低碳经济发展得怎么样,这是很难从表面上认知的。需要通过监督管理工作,获得各种调研数据,才能从这些数据背后,分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各个地方就需要建立起专门的低碳经济监督管理部门,对市场低碳经济发展情况实时进行监督。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展开管理,指导督促相关企业单位做出改进,及时消除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

(四)建立健全制度和政策

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相关制度的保障,也离不开配套政策的指引和扶持。首先,在制度这个方面,要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指导制度,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目和意义,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规划,突出不同行业的责任。同时,还要加紧相关政策的建立,比如人才政策,通过政策倾斜吸引高精尖人才汇聚,为技术创新和产业重组提供人才保障。完善土地使用配套政策,为产业转型打下基础。建立资金保障制度,为发展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等。通过制度和政策上的双重保障,为低碳经济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发展低碳经济,舆论宣传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不少企业未能形成认识,尤其是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非常有限,这样的状况急需改变。所以,要通过舆论宣传手段,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进行推广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到低碳经济的内涵意义,切实参与其中。

三、结束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的必然趋势,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无需多言。在具体实践中,要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纳入总体规划,树立典型,建立监督管理机构,完善制度和政策,做好舆论宣传,创建一个良好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洪波.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效率测度及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06):116-119.

[2]谢志祥,秦耀辰,沈威,等.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7,37(03):1-9.

篇3

英国一直以来饱受因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困扰,据英国有关方面预测到2080年伦敦的气温会比现在上升2-6摄氏度。另外,英国本身就是一个煤油资源不丰富的岛国,进入新世纪后又面对资源短缺的现象。正是英国充分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的先行者。英国提出发展低碳经济以来的十年间,在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英国的实践不仅为其他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参考,也为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加了信心。[3]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英国也受到了影响。金融危机下英国经济出现衰退,尽管环保人士很支持政府的低碳经济计划,但还是有部分人担心政府的计划只不过是个“绿色的梦想”。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放缓甚至减退,在此背景下有的国家对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生产模式无暇顾及,有的放松了碳排放要求。

与之形成明显对比是,英国政府依然选择实施低碳经济战略,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措施。2009年6月,英国能源和气候大臣还曾公开批驳“低碳经济就是低速经济”和“经济困难情况下放缓发展低碳经济”的论调,他强调未来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密切相关。尽管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但不少学者认为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当前,无论是摆脱金融危机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一场以新能源技术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4]尽管英国能否以低碳经济模式将其经济从衰退中复苏还是个未知数,但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大趋势。

英国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政府行为

英国是首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的国家,英国政府为发展低碳经济做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主要表现在:

1.将发展低碳经济列为国家发展战略2003年英国政府就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目标,并在其能源白皮书中写入“2050年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国家。”2006年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英国政府经济顾问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领导编写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报告主要的内容就是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出定量评估,其目的在于为经济转型提供理论依据。2009年7月15日,英国公布详尽的《英国低碳转型计划》的白皮书,再次明确低碳经济是国家的战略方案。由此可见,英国政府十分重视自身的经济特点和全球气候变化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将低碳经济视为未来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积极主动的倡导经济方式的转变。

2.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制度英国政府为落实低碳发展的国家战略,积极制定配套法律法规、推行相关制度标准。2005年,英制定《减碳技术战略》,以制度的形式规定要建立3500万英镑小型示范基金用于发展低碳经济。2007年3月,英国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法律即《气候变化草案》。《草案》中规定要建立相关的气候变化机构、为碳财政预算提供目标管理、给予政府在排放交易方面更大的权力等。2007年英国颁布了《建筑能源法规》,规定2013年以后所有公共支出的项目、住房必须达到零能耗,任何私人的建筑都必须在2020年后达到零能耗。这为建筑业的碳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2008年11月26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5]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得英国成为首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同年6月,英国针对煤电厂的减排问题,在《清洁煤炭计划》的草案中规定新设煤电厂均须提供碳捕捉和储存能力的证明。2009年11月,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公布其能源规划草案,将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洁净煤定为其未来能源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3.成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机构2007年,英国成立的气候变化办公室,主要负责制定有关气候和能源政策,处理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问题。2008年10月,英国政府将前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进行整合,成立能源和气候变化部,该部门主要负责制定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和国家能源的安全及能源的高效使用。目前,该部在引领英国转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领导角色。

4.鼓励低碳升级改造和引导低碳技术研发在英国,为了减少市场失灵给低碳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政府采取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利用市场机制采用多种措施来推进企业进行低碳升级和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比如为了达到相关减排目标,英国政府提出实施气候变化税。应缴税额根据能源产品的供应量及相应税率计算,不同能源品种的税率不同。这样就通过税收鼓励相关企业来减少碳的排放。政府通过“强化投资补贴”项目来鼓励企业投资节能环保的技术或设备。2001年设立由英国政府投资并以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碳信托有限公司,来促进低碳研究开发、加速技术商业化和投资孵化器相关低碳经济工作的开展。[6]为了鼓励企业研发低碳技术、占领低碳产业制高点,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举措。比如有关低碳技术的发明在英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体系中可以得到有别于其他专利的优先权,这样可以为低碳技术方面的企业提供快速获得高质专利的通道,进而为低碳企业的相关产品迅速打入市场提供可能。[7]

5.拟设立“绿色”投资银行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政府将设立“绿色”投资银行(GreenInvestmentBank)帮助英国向低碳经济转型。[8]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24日启动一个20亿英镑的投资银行计划。据悉,“绿色银行”将主要用来资助铁路、风力发电和废物处理等项目,还将有助于缩小英国与欧盟之间减排目标的差距,同时可协助英国升级电网基础设施,并推广电动汽车。投资银行成立后主要为风能发电、生态型垃圾处理等低碳经济项目进行融资。“绿色”投资银行的资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50%来源于私人投资者,50%来源于英国政府出售政府资产的所得。鉴于一些低碳经济项目带有很高的投资风险,为了能够降低私人投资者的风险并激励他们更快的加入到银行投资的项目中来,英国政府通过预先投资的方式来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加入到“绿色”投资银行。因此,这也是英国政府为了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在金融领域所作的一大努力和尝试。

6.积极宣传“低碳”新思维,倡导低碳生活理念环境经济学有一个“波特假说”论断:加强环境治理、提高环境标准,不但不会降低企业的赢利水平,相反还会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它们的赢利水平,从而间接地促进社会进步。英国能源和气候大臣曾公开驳斥反对低碳经济的看法,并强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低碳经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反应出英国政府一种低碳的新思维,即发展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新增就业,还蕴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官员也积极倡导、支持民众采取低碳的生活模式。英国前首相多次公开呼吁政府官员购买使用环保汽车,现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也时常使用自行车代步。2009年5月15日,伦敦市场鲍里斯•约翰逊与三名骑着高科技太阳能动力自行车环游世界的车手一起宣传节能低碳的出行方式。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英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其政府起了主导作用,并实行了强有力的政府行为:政府不仅将低碳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制定相关法规、完善法律框架,还通过立法来强化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法律责任与行政责任;成立专业的政府部门负责低碳经济模式的推进,协调具体的工作;利用市场机制、加快科技创新、以政府为先导拟在融资方面做出绿色银行的尝试;政府和官员也特别重视宣传低碳理念,并以实际行为倡导低碳的生活模式。

英国模式对我国政府的启示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风险投资分析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

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财税;政策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环境的破坏使地球的生态环境千疮百孔,环境保护已迫在眉睫。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财税政策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构建

1.1现阶段我国财税政策

随着目前低碳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旋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通过财税政策来引导各行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如对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财税优惠等;二是通过财税政策来引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利用新能源,如对利用新能源的企业进行财税优惠;三是通过调整财税政策,给于高耗高排企业一定的压力,如提高高耗高排企业的税率。从这三个方面出来制定的财税政策,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但目前而言,财税政策体系不算完善,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发挥财税政策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方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总体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投入占总体比重较小;二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手段单一,如国债、基金等各手段并没有开发出来,难以加速低碳经济的发展;三是目前很多财税政策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这样就导致该方面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在实际实施中企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可操作空间;四是财税政策制定的不够全面,很多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都没有建立,如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就缺乏财税制度。

1.2财税政策框架构建

一是建立激励性质的财税政策体系,对我国市场主体进行节能减排行为进行激励。如财政方面用于节能减排的专项资金,再如和节能减排有关的国债投入、刺激市场主体节能减排的贷款贴息等等。二是建立约束市场主体高耗高排的税收政策,如针对高耗高排行为来提高税率,或增加能源消耗税种等等。

2.当期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2.1激励性质的财税政策

(一)提高财税预算支持

想要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财税预算支持,只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下去。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政府应该把用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资金纳入到财税预算中,从而保证该项资金的稳定性、持续性。其次,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资金在财税预算中的地位,最好建立一个单独的科目,从而便于计算低碳经济发展资金占总体财税预算的比重,调节好这一比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稳定低碳经济发展资金来源

首先,在现有低碳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数额的基础上,扩大专项资金的规模。专项资金指的是,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专门用于某一项活动的资金,如我国现阶段已有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等等。而这些专项资金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能够促进专项活动资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想要进一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提高专项资金的规模,稳定专项资金的来源,从而为专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加强该方面的资金管理工作,做好资金使用过程中的监督,避免资金滥用现象,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建立中央和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基金。该方面基金资金的来源可包含国家的财税预算,同时也可以把各项新实行的能源消耗税收所得税费纳入到低碳经济发展基金中。最后,提高低碳经济发展国债方面的资金,稳定该方面的资金来源,从而为我国市场主体能源开发、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建立低碳经济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低碳经济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提高我国市场主体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税收优惠政策主要理论就是市场主体通过节能减排来实现缴应纳税种税率的降低,或减免部分税费等。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对现阶段实现能源消耗转型或本就采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来减免或降低企业所得税;二是对能源利用率高的、进行综合利用的企业给于一定的税收优惠,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积极的改善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针对环保项目建设一定的优惠政策,即企业参与的环保项目可享受税收优惠,从而提高我国企业参与环保项目的积极性。

(四)加大财政补贴

一是针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动,给于一定的利息补贴。即企业如果在进行一些能源开发、技术研究或环保项目时,政府应该给于该项目所贷款利息的补贴,从而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企业动力,并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二是除了利息补贴以外,还可以制定亏损补贴政策,即企业在参与环保项目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亏损情况,在合法范围内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补贴费用,从而降低企业损失。

(五)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方面制度的构建也可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建立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采购制度,尤其是采购清单的制定,一定要选用低碳环保标志的产品,可有效刺激我国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如办公用品方面,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生产所消耗的能源较多,这部分的采购清单一定要筛选到位,必须要具备低碳环保的标志。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采购监督制度,对采购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采购人员必须按照采购清单来进行采购活动,一律禁止不按规定的采购行为。

2.2约束性质的财税政策

约束性质的财税政策,顾民思义指的是通过该类政策来实现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制约,通过惩罚机制来抑制高耗高排现象的发生。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增加新税种。针对节能减排理念来开展新税种的增收,如环境税、碳税等。同时,要调节好税率,做好污染越多,所需要缴纳税种的税率越高,相反,污染小所需要缴纳税率越小。二是优化原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政策方面,增加税收政策的激励性质,即避免出现“付钱就可以进行污染”的思想出现,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税收对象的制定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即通过检测企业生产所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进行新税种的征收。在能耗方面,要以企业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碳等非低碳能源进行检测,制定合理限额,超过限额则需要缴纳碳税等。而增加新税种所收取来的税费应该投入到环保事业中,作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资金的来源之一,从而不仅实现对我国企业高耗高排行榈脑际,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低碳;经济;生活方式;改革

在2009年12月6日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全球变暖引发的种种问题再一次呼唤“低碳生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究竟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低碳” 的含义呢?现在正大力发展的低碳经济对居民的生活到底有什么影响?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方面的问题,我于湖南省常德市进行了一次低碳经济对居民生活影响的调查活动。

湖南省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史称""黔川咽喉,云贵门户""。是湘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基地和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三峡——洞庭湖、南岳衡山——张家界黄金旅游走廊的纽带与中枢。 常德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有名的“非金属矿产之乡”。

一、调查背景

(一)调查地点

湖南省常德市

(二)调查时间

2011年3月1日—4月1日

(三)调查方式

通过街上随机派发、上访企业单位、E-mail等方式派送调查问卷。

(四)调查对象

调查显示,受访者年龄集中在18—50岁之间,文化程度水平多在高中及以上,以在校大学生和企事业单位人士为主。

(五)调查内容

主要涉及人们对低碳知识的了解情况,对于低碳的关注程度,低碳生活的方式及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看法和政府作为的评价。

二、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低碳知识调查

大家都在讨论低碳经济,但“低碳”中的“碳”究竟是指什么?在这个问题上,仅有半数的人选择了“二氧化碳”,说明还有一部分人对“低碳”的了解还很不够;关于温室气体的排放对自然社会及人类社会的影响,有40%的人选择了不清楚,20%的人“知道一点,但觉得实际上不会太严重”,说明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对温室气体带来的危害还不是很了解。如图1所示,在受访者中,有七成的人是从互联网上了解到“低碳经济”一词的,说明了现代社会中,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所占比例最少的是户外公益广告和学校教育,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

图1

(二)低碳关注调查

在受访者中,有80%的人对全球变暖表示出了很高的关注度,说明这已成为一个普遍受到重视的话题;有30%的人认为气候和环境问题对生活的影响不是很大,同时有20%的人表示其影响很大,导致了生活质量的降低,然而更多的人选择了“不清楚”,说明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至于如何补偿日常生活的碳排放方面,有70%的人选择了“愿意植树,不愿付费”,20%的人选择“两种方式都可以”,还有5%的人表示“都不愿意”,如图2所示,这说明有一些人的“低碳”还仅仅停留在思想和口号上,不愿意为低碳做出实际行动或是支付更高的成本。

图2

(三)低碳生活方式调查

据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低碳还处于开始阶段,但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支持,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均表示低碳会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等,说明大家对于低碳的前景还是比较期待的;90%的人对于低碳生活持支持态度;85%的人表示他们愿意从身边做起,为低碳生活作出贡献,但只有15%的人做到了“积极选用景区节能减排设备,自觉保护生态环境”,说明人们在身体力行实现低碳生活时,其自觉性还有待提高。

在节能产品方面,有60%的人表示他们选购过节能产品,在节能环保产品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只有5%的人选择了首先考虑购买节能环保产品,这说明在大力发展环保节能产品的过程中,其相对较高的成本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如何降低其成本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企业推行低碳技术增加的生产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呢?如图3所示,有45%的人选择了“政府”,20%的人认为是“企业政府共同承担”,认为由企业消费者政府共同承担的人占到15%,仅有5%的人选择由消费者承担,说明大家普遍认为由于推行低碳产品而增加的成本不应该由消费者承担,企业和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图3

(四)低碳经济调查

低碳经济日益被提上议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也势在必行,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受访者表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必要”的,而认为有必要的原因主要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和“我国资源利用率低”,分别占到了75%和80%;而在认为“没必要”的人中,65%的人认为其原因是“低碳经济需要先进技术及低碳能源,成本太高”,说明技术和成本仍然是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一大瓶颈。

如图4所示,关于低碳经济的实施,有70%的人认为是节能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最为关键,认为是公众低碳意识和行动的占到65%,同时还有60%的人选择了“政府公众政策引导”,这说明大部分人都意识到要实施低碳经济,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和大家共同的努力。

图4

(五)被调查者对于政府作为的评价

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实现低碳生活方式,政府应该“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制度,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和“加大科研力度,增加对低碳产品研发的投入”持有此两种观点的人均占到了65%,同时还有6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对低碳生活的推广和监督力度”,这说明公众对于政府在促进低碳生活方式方面的期望还是很高的;对于当前政府部门采取的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效果,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有效果,20%的人表示“说不好”,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但同时还需要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调查的结尾,有85%的人表示他们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同时保持较高增长有信心,而表示“非常有信心”的人占到10%,这说明大部分人对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

三、调查结果显示的问题

在调查中及其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如下的一些问题:

(一)对于低碳知识的了解,互联网起了主要的作用,而政府部门、学校等机构的宣传力度还很不够。

(二)全球变暖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关注,然而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气候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其影响“不清楚”,同时大家也不愿为低碳生活付出太高的成本。

(三)低碳生活方式得到了人们普遍的支持和关注, 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很多人都能做到,但令人关注的一点是,选购节能产品的人相对较少,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节能产品的价格比一般产品要高,人们不愿意付更多的费用购买节能产品。

企业推行低碳技术增加的生产成本,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由企业消费者政府共同承担,忽略了消费者在其中应承担的责任。

(四)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先进技术及低碳能源,成本过高,技术和成本仍然是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一大瓶颈。

四、提出的建议

(一)政府和学校等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使更多的人能通过更广泛的渠道获得低碳相关信息,从而能更好地参与到低碳生活中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各相关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节能产品的技术改革和创新,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使得节能产品对于一般产品有更强的竞争力,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虽然发展低碳经济,企业和政府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消费者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消费者应加强自我意识,积极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来,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四)要发展我国的低碳经济,还需要尽快解决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与能源效率低的矛盾,改变产业结构与工业结构中重型化的趋势一致的现状,同时政府应加大对低碳技术研发的投入;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对低碳生活推广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低碳消费的制度体系,引导公众合理消费;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群众观念特别是消费习惯的改变。

参考文献:

篇7

1.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价值诠释。

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价值有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之分。其显性价值是指在考虑环境收益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文化产业在合理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内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本结构等因素,把其预期自由现金流量按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贴现率折现的现值。假设企业风险适中,并永续存在,那么决定文化产业价值的核心就是产业内企业预期自由现金流量。预期自由现金流量取决于文化企业自身合法经营获得的利润以及投融资增减的资金。其具有隐性价值,是由于文化产业在社会发展中担当道德机构角色,体现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它们引领舆论导向,倡导并践行低碳,不但有利于低碳经济下产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获利能力。该隐性价值的存在是文化产业的文化特质决定的,它是潜在的,不可定量度量的。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共同构筑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文化产业的显性价值是其在外界环境约束下合法经营的直接结果,而隐性价值是其反作用于外界环境,强化低碳的社会影响力,间接获得的。隐性价值的存在促使其显性价值的提高,显性价值提高后又作为强有力的证据,印证隐性价值的彰显,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低碳经济的涵义及文化产业低碳发展的内容。

在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能够低碳发展主要取决于正确的环保价值观的树立以及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树立环保价值观是文化产业低碳发展的首要任务。价值观是人们对某类事物的基本看法和观念。它规范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取舍和价值追求,同时还包含着价值尺度和评价标准。低碳经济不但给产业发展带来碳排放的约束,同时也为产业发展带来了使用碳金融的机遇。文化产业如何决策、风险与收益的权衡等都体现其价值观念。其次,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升级。虽然文化产业总产值不断飙升,但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存在文化含量缺失的情况。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必然存在资金瓶颈,借助资本市场的文化企业越来越多。很多做大做强的文化企业在发展中逐渐偏离主业,近几年不乏有多角化经营到房地产业的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只有通过创新,努力打造文化主业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产业长久发展和低碳化带来的社会效益。

二、二者的互动关系

1.低碳经济能提高文化产业的运行效率。

首先,低碳经济条件下产业内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然需要树立长期观念。低碳经济对文化企业碳排放量有约束,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碳排放权应当作为资产来管理,属于无形资产范畴。一个企业在追求利润时必然承担一部分社会责任,为提升企业价值,必须重视碳资产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带来的影响,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平衡发展。作为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然而对碳资产投资回报并不能凭借短期的效益,比如低碳技术的改造,低碳技术的创新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利润,而潜在利润现实化是需要长期的投资,其结果必将是丰厚的回报。并且企业改变能源结构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次,低碳经济促使产业内企业更新风险管理理念。低碳经济要求文化产业低碳发展,需要对碳资产进行投资,那么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创新风险管理理念,树立碳风险管理有助于文化企业长期发展。如果企业被社会公众在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出现问题,将在市场上遭受消费者歧视。并且企业是否履行其社会责任对缓解气候变化方面有所作为,也对企业商誉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低碳与金融行业相结合创新出碳金融,为文化企业投融资带来方便,同时也可以优化配置碳排放量的分配。但投融资风险无处不在,这需要企业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树立低碳风险理念。第三,低碳经济促使产业内企业丰富其预算管理体系。碳预算是管理的延伸,是在文化企业低碳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测与决策,对企业生产活动以及日常活动的碳排放、能源消耗进行计划和规划,使企业碳排放量按照预定的计划与规划运行。并且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低碳预算是其内部利益相关者博弈的结果,该预算的实施需要全体员工参与,有必要把低碳预算纳入到全面预算范畴之内。

2.低碳经济下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促进这一经济模式的推广。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左右舆论导向,可以宣传一种价值观,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这也是文化产业履行其社会责任的一方面。产业内有些企业率先实施低碳发展,并以该产业为标杆,利用其媒介的作用,不但可以让低碳深入人心,而且可以左右人们的行为,让这一种经济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同并相互监督履行。

三、低碳经济下促进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路径

1.打破区域划分促进大型综合文化集团形成。

利用低碳约束,通过市场的优胜劣汰,实现文化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培育竞争力强的大型综合性文化集团。虽然当前各大城市群抱团发展,但不同城市群间的地域划分仍是文化企业大发展的阻碍。如果能够打破文化企业的区域化分割和行业化分割,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有序竞争的文化大市场,统一市场监管,必然为文化企业抓住低碳化的机遇快速发展扫清障碍。

2.不断完善碳资产信息的披露制度。

由于我国低碳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没有对碳信息披露的严格规定,使得资本市场不能对碳信息进行定价,造成了投资者投资的盲目,从而可能影响企业的价值。虽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不能一蹴而就,但我国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碳信息披露体系,通过对外披露督促企业管理者按照低碳发展思路管理企业。

3.提高人们低碳意识并借助资本市场和舆论效应约束文化企业行为。

篇8

一、关于乡村生态旅游

生态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旅游。我国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开展较晚,研究较少,不少学者诸如王嘉学(2005)、刘德谦(2006)、曹瑞祺(2010)等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未有统一的权威共识,学者们均认为其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结合体,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休闲观光,放松娱乐的需要,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的功能。乡村生态旅游以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为背景,崇尚绿色、注重环保,讲求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和废旧资源的再利用,与社区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联系很紧密,具有乡村性、体验性、生态性、教育性等特征。

低碳经济的理念核心是充分运用阳光、风等自然资源和一些化学清洁能源例如氢,少量一氧化碳等能源,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进而追求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做出贡献。低碳经济下的乡村生态旅游既能满足旅游者的休闲体验,又能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以产业化带动乡村发展的一种绿色环保的旅游模式。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地区的乡村生态旅游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但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很多机制有待完善,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区发展方式还是传统的粗放型。因此,构建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必要的,要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减排,保护乡村环境,使乡村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依靠。

二、目前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生态旅游规划不到位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对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不够重视,对其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认识不到位,导致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其次,部分地区虽然开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但其发展水平受到很多限制,没有为低碳乡村生态旅游拟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同时,政府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旅游的投资较少,建设过程中缺乏资金投入,使得乡村生态旅游硬件资源不具备,软件资源也缺乏,技术上的指导也就无从谈起,导致许多打着发展低碳乡村生态经济旗号的旅游区甚至没有对其碳排放量有过具体的统计,更别说在这基础上开展合理的整体规划,科学的旅游经营模式和旅游路线设计。

2.旅游者环保理念薄弱

尽管我国近些年多次提倡绿色环保的生态发展理念,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旅游者由于素质参差不齐,观念不强,对于低碳环保等的认识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购物娱乐等方面不注重节能减排,不注重在旅游中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态理念。例如很多单位集中在节假日安排旅游,使得旅游压力剧增,旅游地点选择时没有避开旅游热点,这对于乡村旅游环境的承载力有着很大的威胁。还有很多旅游者都采取自驾游的形式,汽车的排放量逐渐增大,不利于减少碳排放,部分旅游者为了便利,旅途中多次使用一次性餐具及塑料制品包,积少成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大,由于公共假日集体出游造成的垃圾数以吨计,垃圾清理工作量随之剧增。因此,树立正确的旅游意识、建立全民参与低碳的生态旅游模式刻不容缓。

三、低碳经济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有效策略

1.做好宣传与教育工作

目前,部分各地政府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乡村村民对于生态旅游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对于其产生的经济的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得而知。因此,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各地政府首先要重视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深入思考绿色、环保、低碳的旅游模式对于乡村发展的意义,对乡村地区的旅游经营管理者进行节能减排的相关培训,使旅游业管理者认识到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政府带头保护原生态资源,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要对乡村旅游区村民进行培训,提高当地村民的文化素质,注重民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教育村民保护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资源,进而提升他们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2.建立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机制和科学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区域

以前乡村的主导产业是以农业为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依赖农业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打造循环经济模式,依托乡村资源,建立乡村生态旅游的合理分区,对于生态系统有重要支撑与维持功能的区域,严格受到保护,限制旅游者的进入和旅游活动的开展;对于有着便利交通,乡村气息浓郁和淳朴的自然村落或者村镇,则是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集中区域,在评估该区域的旅游承载量后,旅游者可以在这个区域的旅游充分品味乡村原生态的民俗风情,开展购物、住宿、娱乐等旅游活动,对于一部分村民的用于经济效益的生产土地、鱼塘、果园的自然生态景观区域,虽然会给游客带来新奇和更原生态的旅游体验,但更要注重乡村生态景观与生产资料的可持续利用,限制游客的数量,以保护为主,不允许现代交通工具的进入,提供低碳、环保的自行车、木船等简单交通工具,保证这一区域的生态资源长久效用。

3.采用低碳技术,优化能源结构

乡村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农村经济体制转型和能源结构优化,低碳旅游主要以低碳技术为保障,转变能源消耗结构,推广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例如充分利用沼气池、太阳能等既减少了碳排放,又减少空气污染。大力推广其他能源的清洁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风能和水能,清洁能源逐渐取代秸秆焚烧,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乡村环境的保持。其次,在乡村生态旅游循环利用资源过程中,政府同样要加强财政补贴,增加资金投入,建立能源转换站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奖励技术推广,对旅游产生的垃圾气体、液体、固体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发挥低碳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巨大作用,达到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

4.创新低碳模式,加强游客管理

我国各地的乡村生态旅游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差异,旅游形式和主要内容也有不同,例如南方以村落景观、生态园为主,北方一些乡村以冬季雪景为主,但无论哪种地域,都将绿色环保理念作为出发点。因此,打造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低碳旅游开发模式,是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要吸收借鉴国外经验,创新生态旅游模式。其次,我国乡村旅游管理者要加强景区管理,对游客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在保障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基础上,交通方式上鼓励游客采取自行车或者步行的方式,既锻炼身体又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出行,旅游过程中要保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环境,例如限制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景区设置垃圾点,及时清理旅游垃圾,个别景区放置醒目标识,注意安全防护等,宣传方式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手机APP等方式大力宣传低碳旅游的积极意义,提高旅游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有计划、规范地开展旅游活动,进而提升乡村生态旅游质量。

篇9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0164

1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从小我们所听、所见、所闻的工业污水乱排放、垃圾随意丢弃、煤矿等资源的肆意开采等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现象绝非个例。如果长此下去,必然会影响生存环境的健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物质资源,我们国家现在都可以自己生产、制造,甚至每年都有大量商品出口海外,销往世界各国。但是正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忽略了对大自然的保护和对环境的改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各大重工业企业迅速崛起,它们在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威胁。所以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中主要通过阐述现阶段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2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不是个别国家和地区所关注的问题,这是国际社会共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目前各国相关政府都已经把环境保护放在了经济发展的首要重心位置。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也就是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资源,但是这些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不维护环境建设,将会导致生态恶化,威胁人类生存条件,阻碍经济建设和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环境污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环境是与人类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密切相关的。在各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必然是要受到威胁和牺牲的。西方国家早在20世纪就早早进入了工业时代,工业发展时期对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是举世瞩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工业国家感受到了科技革命和工业化发展给它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亲身体会到了环境破坏给它们的生活和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伤害。记得在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就曾提到过欧洲国家大力发展工业而造成的河流污染等问题,它们也因此付出了代价,从而致力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中。这对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我国来说,无疑是一种经验教训。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要牢牢记住这一历史教训,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先污染,后治理”。我们要把环境问题放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保护环境已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是尽管如此,我国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出现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有待解决。保护环境、减少工业污染,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和存在隐患的环境安全问题,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政府面临的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4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性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同时又是影响社会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重工业生产产生的工业垃圾、煤矿等资源的不合理开采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极大地威胁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从而影响我们享受工业化、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河流污染严重、森林面积逐渐减少、臭氧层破坏、能源资源短缺等问题越来越凸显,环境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

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两者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的状态。这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条件的重要因素。在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历史面前,在中国转型期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深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齐同并进。经济社会的建设不僅仅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和国民收入,更是要为大众创造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如果生存环境都不能得以保障,那么谈何经济建设?谈何社会和谐稳定?所以说,环境保护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发展绿色经济,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1坚决反对西方国家向我国进驻和出口大污染企业和产品

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当中,不仅仅是要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提高环保意识,正确认识外来产业和产品将会对我国环境建设带来哪些影响。近年来,由于国外高污染企业进入我国市场,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了其对我国环境和资源造成的极大威胁,从而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与其他国家建立产业合作的同时,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高度地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行动,严格控制向其他各国出口高污染、有害的企业、产品以及不安全技术,维护各国的利益和环境安全。

52提倡低碳生活,树立绿色低碳发展观

为了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鼓励低碳经济产业的发展,更是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内容。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低碳经济发展宣传方案,采取实际行动和政策的支持,一是要引导群众和企业家对绿色经济的正确认识,引导全民参与,绿色出行等;二是要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引导、支持社会树立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从而根据我国国情实际发展需要,制定出以减少污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为发展目标的适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体制,转变社会群体的观念。

53加强科技创新,积极促进环保事业建设

科技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环境保护、绿色经济建设的同时,当然也是离不开科技的创新。面对现实存在的社会环境压力,我们的环境工作者们要积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环保企业和职能部门要不断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环境专业相关科研工作者们要积极推动科研技术和设备的创新研发,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推行清洁能源开发等科技,加快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的低碳科技的研发速度,同时也要将环保设备广泛推广应用于各大行业中。从而建立起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生活的消费模式。

6结论

近年来,中国重化工业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飞速,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企业在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以及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忽略了对周围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要正确看待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本论文中针对两者的相互作用做出了相应的阐述,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及自身感受和网络宣传活动的了解,对如何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促进生态和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指出。

参考文献: 

[1]王凯浅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1(23)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城市发展;实践创新

当前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在现代绿色环保文明城市建设中引进应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改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内容,转变传统能源消费方式,合理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城市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构建低碳城市实践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城市转型发展路径,为城市居民创建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1低碳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低碳经济

目前,学者们对于低碳经济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引用最为广泛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提出的理记:“低碳经济核心是在社会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国家政府制定颁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实现有效提升减排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能效技术的科学开发利用水平,最终实现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节能模式的有效转型”。在时展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该种经济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建筑、工业等行业领域建设发展工作中。我国著名经济学者李建建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先进经济发展形态,该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就是持续加大对科研技术创新研究的投资力度,最大程度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同时全面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低碳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较好的市场。低碳经济模式的创新研究应用,对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性和深刻性的影响。与其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对社会改革发展的影响力能够与工业革命相媲美。(2)气候变化应对机制与人类社会各阶层的共识,是低碳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如今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变得尤为重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各国政府制定颁布扶持激励政策及社会环保意识层面的支持。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有效转变不同层次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能够调整社会传统产业结构,全面降低社会发展过程的能源消耗,促进城市绿色环保建设工作顺利发展。

1.2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创新管理城市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发展内外部的和谐统一运行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是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核心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有效协调好人口、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等管理工作内容,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2]。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控制社会人口增长,提高公民素质教育水平。(2)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工作中,除了要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总量,还必须学会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降低能源损耗和社会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能够帮助城市解决各类社会发展矛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方式。

2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发展实践措施

2.1创新开发城市低碳能源供应网络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要依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创新开发城市低碳能源供应网络。现代城市创新开发低碳能源供应网络可以参考以下方面。(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风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能够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在降低传统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污染,避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加剧。(2)优化改进工业生产过程,及时调整城市能源利用结构,整合各项环保发电技术。城市管理部门要督促各行业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尽量在各个生产环节工作中降低能源损耗,减少因大量使用传统能源而带来的社会环境污染问题。(3)创新研发应用低碳技术与低碳材料。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新型低碳技术与低碳材料的创新研发应用尤为重要。比如,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创造出了众多现实价值[3]。在城市低碳能源供应网络建设管理中,低碳技术涉及到交通、电力、化工以及建筑等领域,低碳技术开发类型主要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各地区城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合理研究应用对应的低碳技术,引领该地区能源利用方式的科学转变,打破过去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2.2提高城市低碳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现代城市要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工作和谐发展。(1)城市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模式,引导城市居民减少私家车出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完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优化配置各项公共交通资源,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2)城市政府部门要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一系列扶持激励措施,引导广大汽车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降低对传统石油燃料汽车的依赖性。应根据城市交通运行情况,在不同区域范围内设置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为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奠定基础。(3)城市要注重在城区内营造和谐健康的城市慢行系统氛围,构建公共自行车系统,进一步拓展城市交通服务,引导市民出行采用骑车或者步行等低碳方式,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促进城市低碳经济更好地发展。

2.3科学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主体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科学构建符合当地特色的低碳产业经济主体。(1)城市要不断优化调整升级产业机构,大力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发展城市技术密集型低碳产业与知识密集型低碳产业。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互联网为例,城市通过创新发展互联网,将该项技术实践应用在各个产业生产活动中,提供高附加值信息与完善的功能服务,并且不会产生污染、消耗过多能源。(2)在城市各产业体系打造过程中,要注重创新运用低碳技术提高各项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4]。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城市污染,促进现代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3)要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服务业,各地区要努力构建低碳经济主体,健全先进金融服务体系工作,完善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物流产业链向高端环节不断延伸。城市还需要做好信息服务的创新管理工作,培养专业信息化人才,提高城市互联网、电信增值以及卫星应用等信息服务水平,成功打造出符合该城市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

2.4大力实施绿色招商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设发展要注重实施绿色招商,充分发挥本地区环保执法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建设发展。(1)城市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要提前优化设计具备良好可操作性的投资项目环境保护与资源能源消耗准入指标体系,充分保障城市招商引资项目的绿色环保化,不产生过多污染,以免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2)要组织专业人员科学制定城市低碳产业能效指南,并对不同资源的利用率、成本以及生产效率展开监督考核。切实落实各项环保审批管理措施,确保“绿色招商”审批进程中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3)各地政府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科学落实低碳产业规划布局工作。与城市环保部门、招商部门加强商讨,完善绿色招商项目,明确项目建设选址,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