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税务管理系统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避免陷入税负不降反增境地
4月7日,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用友网络”)举办新闻会,正式其营改增全面解决方案,旨在助力企业营改增全面推行后,快速、高效、精准地落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实现税负平衡。
3月24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即财税【2016】36号文)显示,自2016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全部营业税纳税人,纳入试点范围,由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这意味着已在我国实行了20余年的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
推行营改增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税负,但是,如果没有及时获取用于抵扣税负的成本、费用的增值税发票,企业的税负可能不降反升。可见,营改增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正因为如此,用友网络高级副总裁王健在会上表示:“营改增直接和间接影响了几乎所有的行业。从长期看,营改增降低了税负,然而在现阶段,企业实现营改增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
用友网络总结,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7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企业的税负、税后利润和现金流;二是企业的税收管理成本提高,因为增值税的纳税和征管操作比较复杂;三是发票管理难度加大,涉税相关的风险加大;四是营改增前后的发票管理、税金核算、税企沟通要转型由集团统一负责;五是营改增后财务管理难度加大;六是企业需要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以满足价税分离、支撑全过程的进项税管控的要求;七是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营销模式。
用友网络助理总裁付建华指出,营改增之后,企业的税务核算和会计核算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大量企业要改造信息系统以满足营改增的需求,建筑房地产行业甚至要调整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以避免税负的增加。这是因为以往建筑房地产行业购买原材料或者聘用建筑工人时,往往不能获得正规的增值税发票,如果以后还是采用原来的采购和业务模式,企业就无法对进项税进行抵扣,从而增加税负负担。在此背景下,付建华透露,很多企业与他们进行交流,希望用友网络能够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化工具和服务来支撑企业快速适应营改增。
正是为了帮助新老客户更好地落地营改增,用友网络推出了营改增全面解决方案。“用友公司在财务信息化领域和服务各行业客户中积累的经验,可助力企业借助营改增的机会实现转型。”王健说。
支持落地营改增的三个步骤
3月24日财税【2016】36号文才,5月1日就要开始落实,预计到6月底相关企业就要完成第一次增值税纳税申报。这留给企业去调整、适应的时间并不多。那么,用友网络能否急企业所急,帮助企业快速适应营改增呢?
用友网络首席集团财务架构师任晓慧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她介绍,用友网络的营改增全面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会计核算调整服务、增值税管理平台建设和核心业务系统的改造与建设三大块。
其中,会计核算调整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会计科目、财务报表、会计平台和期末处理等的调整,实现营改增的快速切换、平稳过渡;增值税管理平台主要是未来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税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三流(合同流、发票流、资金流)合一,同时帮助企业实现税负平衡和资金平衡;核心业务系统改造与建设,主要是针对企业原有业务系统进行价税分离改造,并逐步建设采购管理、费用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等系统,从而支持全过程进项税管控。
她补充说,这三部分是相互独立的,企业可以先采用会计核算调整服务,再通过实时增值税管理平台将企业整个增值税税务管理起来,最后通过现有系统的改造升级实现整个企业增值税进项税的管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其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解决方案,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同时进行。企业如果想快速达到营改增要求,可以先实施前两部分,以后再实施第三部分。
呈现三大特色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营改增还在电信、金融等行业试点推行的时候,包括用友网络在内的软件供应商已经通过定制开发的模式帮助试点企业落地营改增。可见,营改增解决方案并非新生事物。那么,用友网络此次推出的解决方案又有什么优势和特色呢?
王健介绍,用友网络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在考虑营改增解决方案的设计,在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付建华补充说,用友网络的一些产品公司之前已经用基于NC开发的解决方案支持试点行业企业落地营改增,并由此积累了一些经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用友网络的营改增解决方案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王健表示,得益于长期从事ERP的经验积累,用友网络基于iUAP平台开发的营改增解决方案彻底与营改增相关的业务关联起来,而非简单地进行财务设计。
付建华强调,除了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外,用友网络还提供相关的专业服务,比如说会计人员的培训、三大报表的调整,并且将一些专业服务固化到产品中。
第二,可实现增值税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付建华认为,营改增以后,企业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大部分企业都希望通过软件系统把增值税发票有效管理起来,因为那时候增值税发票相当于有价证券票据,还不能过期。企业在采购过程中要实现价税分离,还要详细记录下来以对进项税进行抵扣。用友网络开发的增值税管理平台正好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第三,可强化税负监控。增值税管理平台与企业的核心业务系统和伙伴系统的对接,不但可以实现增值税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三流(业务流、资金流、发票流)合一,还防范出现税负异常的风险,避免税款资金占用而带来的损失。此外,系统可自动从ERP中取数,自动生成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提高报表编制效率,保证报表数据质量。
篇2
中国税务行业信息化
突出贡献企业奖
金赋科技核心优势在于丰富的税务行业经验和企业成长力。公司多年来坚持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拥有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国家重点新产品、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广东省重点新产品。主要产品和成功案例包括金赋ATS自助办税服务系统及终端产品、发票一体机自助终端、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零散税源和委托代征管理系统、电子征管档案管理系统、广东地税惩防体系廉政建设平台、专业化税源管理综合应用平台等。
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赋科技)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面向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软硬件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项目向产品转化的过程,步入了高速成长期。目前,公司申请相关专利2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24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突显。
金赋科技具备完备的企业资质,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双软”认定企业、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叁级资质等,并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公司入选佛山市南海区首批200家雄鹰企业。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各项事务,先后出任广东省佛山市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软件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和广东省现代信息服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金赋科技于2008年开始自主研发ATS自助办税服务系统,并在佛山市地方税务局试点应用,并于2010年11月30日在广东省地方税务系统全面上线,成为广东地税“电子税务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金赋ATS自助办税服务系统已在广东省20个地市以及江苏、湖北、山东、河南、广西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用。到目前为止,金赋ATS自助办税服务系统总装机量居全国地税系统首位,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第一个省级集中的自助办税平台,第一个自助办税业务全省通办,第一个与地税大集中系统无缝对接,第一个实现纳税人刷卡缴纳税款和社保费,第一个实现自助代开小额发票业务。
金赋ATS自助办税服务系统投入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广大纳税人和税务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目前广东地税的“办税易”自助办税系统已成为广东地税“电子税务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门前办税为补”的前瞻性发展思路。金赋ATS自助办税服务系统的应用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实现全天候、多网点自助办税服务,满足纳税人办税需要,缩短了税务局与纳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篇3
1纳税筹划的概念
所谓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或税款扣缴义务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前提下,自行或通过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及税务专家的帮助,为了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管理等经济业务的直接或间接涉税事项,进行设计、决策、实施的过程。它直接表现为通过减少应纳税额、延迟缴税、降低纳税成本、规避涉税风险而获取税收利益。从上述概念来看,纳税筹划的主体是企业自身、税务专家或涉税中介机构,而作为企业涉税事务的具体操作人,会计显然是第一主体。从时间上来说,当企业存在纳税筹划的需求,管理层首先会要求会计在最短时间内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当会计无法及时提供解决方案或提出的方案无法满足管理层的意愿,企业才会考虑花费时间了解、接触并最终聘用外来力量解决问题。从空间上来说,会计是企业内部员工,企业为了成本费用的节约和经济信息的保密,必然首先考虑在企业内部解决问题,只有当内部力量不足以自主解决或内部人员与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利益关系时,企业才有可能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援。
2纳税筹划的动因
企业为什么需要纳税筹划?纳税筹划产生的动因是什么?
2.1企业有减少缴纳税款的期望这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最基本的动因。纳税作为企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它的存在是合理合法且必不可少的,但对于一个盈利组织来说,它必然产生经济损失,对于企业投资者来说都是不希望又不能拒绝的资金流出。作为企业日常的一种固定支出,它的强制性和无偿性,使企业管理层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一种拒绝或减少缴纳税款的逆反心理,而税收政策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内外资差异等不平衡性又使企业管理层在理性上看到经过策划后少缴或不缴税款的可能,于是纳税筹划有了产生的基础。会计作为企业内部最了解财务信息和税收征管的人,最明白本企业有哪些税种,什么税非缴不可,什么税可以通过纳税筹划来减少或抵免。所以,会计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第一把关人。
2.2企业有减少办税成本的要求企业的办税成本包括办税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各项费用开支,办理各类涉税事项的应该缴纳或花费的费用,聘请税务、税务专家、纳税顾问的支出等等。有些成本是不可动摇的,比如购买发票的工本费、办理涉税登记的手续费等;有些成本是可以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减少的,比如说办税人员的工资、福利、差旅费等;有些成本是可有可无的,比如说纳税筹划费用等。纳税筹划费用虽然不是企业必要支出,但是它能够和企业的其他成本或者某些收益相互转化。例如:企业要求会计或者聘请税务进行纳税筹划,付出一些费用后,可能减少营销环节踏入经济陷阱的损失,可能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税负,可能在办理涉税申请时少走弯路少花钱,等等。当管理层看到纳税筹划能够减少办税成本的时候,纳税筹划就有了生存的基础。加强内部控制,降低成本费用,扩大边际利润,本来就是财务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而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系统的核心岗位,就成了纳税筹划的第一操作人。
2.3企业有降低纳税风险的需要企业追求税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与税款的缴纳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税收政策的复杂性、多变性给企业带来了许多风险,而企业内部员工不可能把纳税当作第一要务,就更增加了风险的程度。因此,企业需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生产、经营、投资、理财、管理等经济业务的事先筹划、事中、事后的控制,规避纳税风险,避免税务处罚。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风险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决策管理层的重视,而税收的固定性也让税务风险控制成为可能,纳税筹划也就有了发展的基础。为了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筹划人必须要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流程、控制制度、管理办法、财务资料等等。为了减少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财务数据、管理制度等经济秘密泄露的风险,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会请求外援,这时,会计就成了企业首选的纳税筹划主体。
2.4企业有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实体,企业存在的理由是创造价值,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纳税筹划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期基础工作之一,与其他策划工作一样,都是对多种方案在成本费用、收益、风险上进行综合评定之后进行最佳选择,以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的效益。这是纳税筹划得以壮大的基础。因为会计是企业的一员,与企业同荣共辱,休戚相关,其利益在大方向上与企业保持一致,而且会计最了解企业的优劣情况,能够最早提出相关方案,而且提出的方案往往最能切合企业的实际,因而会计必然成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第一主体。总的来说,每一个企业都潜藏着这四种纳税筹划的动因,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激励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主要动因。而会计作为企业的内当家,最了解这种需求,也最想满足这种需求,这就形成了会计作为企业纳税筹划第一主体的地位。
3税收筹划的操作
纳税筹划,并不仅仅局限于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设计、提供、选择最好的解决方案,还有相当多的功夫在税和文字之外。这些题外功夫,不是可以倒背如流《中国税法大全》之类的学究们和熟练掌握7大类24个税种410多种税收优惠政策的专家们就能够轻松做到的。而在目前中国税收征管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下,纳税筹划的成功更多地取决于这些题外功夫。题外功夫之一,对企业本身的基本情况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一个筹划者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自己工作对象的背景,筹划就是纸上谈兵,缺乏生长的土壤。因此,在进行纳税筹划之前,筹划者有必要充分收集企业的有关情况。这些情况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讯类的,即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的经济性质、成立时间、注册类型、业务范围、金融信誉、生产流程、内部控制制度、有无违法违规行为等等,一方面是数据类的,包括企业的注册资金、财务报表、应纳和已纳税金、平均税负、有没有缓税欠税款等等。只有充分了解企业所处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环境,才能知道企业适用哪些税种,有什么优惠政策可以利用,有没有纳税筹划空间,才能找到纳税筹划的切入点。
从这一方面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纳税筹划的第一主体非会计莫属,因为对这些企业情况的了解本来就属于会计的本职工作,一个称职的会计已经不需要再去查询、收集、整理、分析相关资料了,因为所需求的本就是囊中之物。题外功夫之二,能否与企业管理层取得足够的信任和谅解。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目的是想要取得更大的利益,而与利益相伴相生的是风险。企业需要对一项还未能取得的收益付出多大的代价,承受多大的风险,是企业管理层在筹划之前必须要考虑清楚的。因此,管理层要事先确定支付多少筹划费用、商业秘密泄漏的可能性和可能泄露程度有多大、纳税筹划是否有改变公司经营模式、或组织架构的需要、需要对多少员工进行培训、需要组织多少人马参与本职工作之外的劳务等等。有些代价是半固定的,是必要的支出,仅仅是数量上根据筹划方案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员工的培训、经营流程的更改、机构部门的重组等等;而有些是弹性的,比如聘请税务专家的必要、涉税中介机构的选择、筹划费用的谈判、商业秘密的安全等等。企业管理层只有在确定了这些问题后,才能够与筹划者达成谅解和信任。筹划者若不能取得企业管理层的信任和支持,纳税筹划就只能是无根之水、无米之炊;而企业有自己的考虑,自然不可能无条件地对筹划者敞开胸怀。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在这一点上,会计有着毋庸置疑的优势。尤其是在以后按照筹划方案进行具体施行的时候,无论是更改经营流程,还是组织企业员工进行内部制度改革,都有先天上的优势。
在这里,由于企业会计和涉税中介机构日常交往的层次不同,所以在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中也各具所长。企业会计定期报税,与基层税务机关联系紧密,而基层税务机关人员对企业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因此为了涵养税源、培养税基,比较容易就纳税筹划方案的施行层面取得一致意见。涉税中介机构为了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和具体执行,则与中层税务机关交流较多,因此在纳税筹划方案的政策层面上更容易达成共识。
4结语
篇4
东软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也是第一家通过CMM5和CMMI(V1.2)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卓越运营
东软面向行业客户核心业务提供的IT解决方案是客户快速、低风险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最佳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客户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并被广泛应用于电信、电力、金融、社会保障、财政与税务、国土资源、制造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几十个重点行业和领域。东软先后承担了国家人口数据库、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社会保障系统、医疗卫生系统、国家外汇管理系统、国家税务稽查系统、上交所第三代监察系统等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其中在社保行业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产品工程解决方案领域,东软不仅拥有自主品牌的医疗产品和网络安全产品,同时也与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提供车载信息产品、数字家电、移动终端和IT 产品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和服务。该公司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在众多世界著名品牌的汽车、DVD、数字电视、数码相机、电子琴、手机、笔记本电脑、复印机等终端产品中运行。
在自有品牌的产品工程方面,东软在医疗领域开发并提供包括CT、MRI、数字X线机、彩超、放射治疗设备、核医学成像设备、CAD软件、HIS、PACS以及远程医疗系统等11大系列50余种产品,其中CT、MRI获得欧洲CE认证和美国FDA认证。东软是中国唯一能提供CT设备和数字化医院全面解决方案的企业。
在网络安全领域,东软提供SOC、NTARS、FW、IPS、IDS、VPN、审计系统等全线网络安全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电力、企业、社保、教育、政府等行业。东软NetEye防火墙产品连续七年保持中国市场领先位置。
在服务领域,东软提供包括应用开发和维护、套装应用软件服务、专业测试与本地化服务、IT 基础设施服务、IT 教育与培训、业务流程外包(BPO)等服务业务。其中,在业务流程外包(BPO)方面,东软已为日本、韩国等多家跨国公司提供IT Help Desk、Product Support Services、HR Services、Back-office Services of E-Commerce等服务。
人力资源发展
东软通过多项人力资源策略的实施,拥有了一支充满激情、智慧、专业、高度关注客户并极富协作精神的员工队伍,以支撑客户与公司业务的高速发展。为了推动软件产业核心基础与人力资源的发展,东软先后于2000~2003年在大连、南海和成都建立了3所IT学院,这是中国最大的IT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东软信息学院不仅为国家和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IT人才,也为东软及客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学院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导向,以“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为办学理念,倡导“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致力于培养掌握最新IT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东软信息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标准,紧跟产业和技术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逐步形成“产学合作、面向应用、以人为本”的鲜明教育特色。东软人才实训中心为高校、学生、企业等提供全面的IT培训解决方案,以培养“实用性、技能型”IT人才为目标,以助力IT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东软作为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服务提供商,2008年,东软公司第四次入围“全球IT服务100强”,并且蝉联“亚洲新兴市场外包十强”榜首,引领亚洲新兴外包市场。根据赛迪顾问的报告,东软已连续五年蝉联中国软件外包第一。
东软将“超越技术”作为公司的经营思想和品牌承诺。作为一家以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公司,东软通过开放式创新、卓越运营管理、人力资源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和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及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等战略的实施,全面构造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创造客户和社会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的价值。
东软致力于成为最受社会、客户、投资者和员工尊敬的公司,并通过过程与方法的不断改进,领导力与员工竞争力的发展,持续和开放的创新,成为全球优秀的IT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者。
可持续发展
东软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组织结构,拥有面向政府、电信、金融、能源、交通、制造业、钢铁、汽车、信息安全、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化的运营部门;在营销、技术、运营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支撑保障平台;面向全球市场建立10个区域中心、覆盖40多个城市的营销和服务网络。
经过多年的实践,东软逐渐形成了由清晰的战略规划、完备的实施策略、扎实的过程执行等三方面构成的战略执行体系,以追求增长为发展目标,以锁定客户的核心业务为发展方向来制定战略规划,在营销、技术、运营、人力资源、财务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实施策略,以ISO标准为框架、以CMM/PCMM/CE/FDA为纵深的执行过程,保证公司的战略得到有效的制定和执行。东软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客户服务,保留、发展的客户关系管理方法,形成了解决方案高效性策略的实施框架(NeuSA),建立了以行业领域专家为核心的梯队式的人力资源培养模式。通过三者的有效融合,东软构建了自身独特的创造持续价值的客户管理体系。
为实现东软规模化快速发展,东软根据客户区域分布情况、人力资源供给情况、成本优势等方面进行统筹,通过科学的组织布局,大力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和组织能力建设,构筑了规模化、分布式的开发与交付体系,先后在沈阳、大连、南京、成都建立了规模化的软件研发基地,目前拥有开发人员近万人。
篇5
xx市地税局信息科
2006年下半年xx地税信息化工作总的思路是:进一步科学拓宽工作思路,树立创新创牌意识,全面提升人员素质,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加强征管数据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技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主动展示品牌亮点。
一、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信息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信息管理水平,要充实整合信息技术人员队伍,要把计算机专业人才安排在信息技术开发、推广、系统及数据维护管理的一线上,这样才有得于他们的成长和提高。鉴于日前信息管理科人员偏少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以调整和充实。
二、狠抓基础工作规范,全面提高基础数据质量。
(一)、进一步健全市局、基层分局二级数据管理规范和工作机制。
征管信息数据是税务部门据以统计、分析、管理、决策的基础,信息数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管理的质量和决策的正确性。根据上级要求及我局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基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市局各部门和各分局数据管理的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分工和流程,明确了数据管理(包括业务代码管理、业务数据审计及系统数据调整等)工作的具体要求、方法,特别是要把税收征管信息数据的维护更新、校验审核等保全保真管理作为税收业务部门的基本工作职责,加强数据审计,确保数据信息的可靠、真实和一致,把数据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落实。
(二)、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强化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信息、数据的可靠、真实和一致。
加强数据的长效管理,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原创:加强对数据的清理、“整治”,对每次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充分重视,认真分析错误信息的成因,并及时进行更正,提高数据信息的正确性。各分局也要高度重视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录入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把企业信息录入、鉴定、开票环节关,认真履行数据审计工作,确保各项数据信息正确无误,为领导决策提供真实、正确、可靠的依据,形成数据整合、提炼、加工、分析、推送的平台。
三、树立创新、创牌意识,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
(一)、做好现有品牌项目的升级完善工作。
1、做好“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升级完善。
“个体双定户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是我局前几年开发并在全市推广应用的品牌项目,为了使这一软件更加完善,我们将针对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整合和升级完善,在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的进展。
2、做好“代征单位管理软件”的应用推广工作。
“代征单位管理软件”是我局新开发的适用于各行业使用的代征单位管理软件,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税票开具,还从对纳税人的管理、税款的征收与分析统计、税票的管理等方面考虑,能自动计算本身的应纳税额等。该系统使用效果明显,深得用户好评。因此我们要积极做好这一软件的推广应用工作。
3、做好“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的升级开发工作。
“信息设备跟踪管理系统”也是我局开发的为了加强对信息设备的管理,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的设备管理软件。为了便于在日常工作中对全局的信息设备进行跟踪管理,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分析、诊断出故障的大体原因,缩短维护排除故障的时间,我们将进一步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和完善,使该软件真正实现网络化、实时化。
(二)、积极开发实用新型软件,为征管工作服务。
1、研究开发税收征管电子地图。
2、
(三)、加强信息化宣传,主动展示信息化亮点品牌。
强化信息化工作的形象展示,强化亮点品牌的宣传推介,强力提升xx地税信息化的知名度。
四、以点带面,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继续推进“系统管理员互动跟班制度”,不断完善“以点带面”的信息技术培训平台,全面提升全员信息化应用技能。
1、市局系统管理员(信息科技术人员)要坚持于每月申报期轮流到分局跟班作业,现场解决各类软、硬件问题,帮助分局信息维护员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在实际工作中深入调研,对分局好的操作方法给予推广,将各种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整合成书面交流材料,供各分局借鉴。
2、分局要主动安排系统维护员到市局信息科跟班实习,学习各种系统的日常应用和维护,以及部分硬件的保养与简单维修。分局系统管理员接受一定的指导后分配部分系统维护工作,学习数据库、数据处理等操作业务,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同时也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信息技术问题与信息科技术人员交流、沟通,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组织系统管理员开展调研和交流。
为了培养和鼓励系统管理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系统管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位系统管理员根据市局布置的调研课题,针对性地选择题目进行调研,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认真搞好调研工作。
4、基层系统管理员要履行好本分局培训职责。
基层系统管理员通过学习提高后,要肩负起对本分局税务干部的培训提高的重担,真正起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作用。在每项新软件推广应用前我们将安排基层系统管理员集中进行培训学习,回去后再对基层税务干部进行培训、辅导,还要负责好对纳税人的相关操作系统的培训、辅导工作,履行好培训职责。
五、把握好新大楼搬迁契机,优化设备和网络性能。
1、整合计算机硬件配置,优化信息处理支持环境;
2、搞好机房建设,做好服务器、原创:防火墙、路由器、加密机等主机及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网络设备的安全运行;
3、做好ups电源的维护,确保信息网络系统的不间断安全运行。
六、认真做好服务工作,全心全意为征管服务。
我们信息科作为沟通上级机关和基层分局、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桥梁,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技术环节,为此我们认真做好服务工作。
(一)、配合职能科室做好技术支撑工作。
(二)、为基层提供技术保障、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服务。
1、及时处理基层分局出现的故障和问题,及时为税务干部做好技术指导和帮助;
2、通过技术手段帮助分局解决征管难题;
3、及时解决纳税人在电子申报和电脑开票中遇到的困难,为纳税人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篇6
[关键词] 计税函数;累积计税;算法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9. 020
[中图分类号] F232;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9-0033-02
0 引 言
按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目前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纳税明细申报需全面实施。虽然地方税务部门提供了相应的申报软件,但其计税方式并不适合许多企事业单位现有的收入管理和发放模式。因此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发个人所得税申报管理系统,已成为许多大型企业和高校的当务之急。以各高校的财务部门为例,薪酬发放都有不同的规章制度,而分次发放,累积计税就会导致不同税率的适用问题。因此,只有开发适合的纳税系统,才能解决收入分次发放的计税问题。各部门将工资、岗贴、年终劳酬及所有零星收入通过网络全部导入系统,从而便捷地进行计税、输出报表、查询相关数据。到月底财务部门将该系统中的数据按要求导出,提交给地方税务部门,从而实现个人所得税的全员全额纳税管理。
高校传统的纳税管理方法是各单位自行手工计税,然后制表送交财务部门进行审核。然而随着单位的增加和部门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纳税管理方式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各单位和财务部门的工作非常繁重,手工计税的效率低而且易出差错,而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财务部门迫切需要开发纳税管理系统,以适应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和准确的数据。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具有累积计税功能的纳税管理系统,本文主要探讨开发过程中涉及计税函数和累积计税算法的关键部分。
1 计税函数
根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计税规则,纳税人 2011 年 9 月 1 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见表1),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我们首先编写出对应的计税函数paytax,输入参数为本次发放的金额和国籍状况(国内个税起征点为 3 500元,外籍人员个税起征点为4 800元),然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定义纳税金额等级,根据7级超额累进税额定义税率和速算扣除数。paytax函数计算每次导入薪酬后应纳税的金额,方便在系统中计税时调用。
对于年终奖,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这就是指,如果当月工资收入不足3 500元,则先从年终奖中拿出一部分钱,将当月工资补足3 500元后,然后将剩余的年终奖金额套入计税公式,得出应缴税额。
根据以上规定,年终奖计税函数yeartax设计也按照7级超额累进税额定义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最后返回年终奖税额。
2 累积计税的算法流程
对于大型企业和高校来说,有些单位可能在一个月内多次发放薪酬,而不同金额适用的税率不同,因此每个月累积计税时就会出现纳税金额“不合理”的现象,为了保证每月汇总时纳税金额的准确性,我们的主要思路是,按月对单位每次提交的每笔金额做编号记录,并设置一个审核标志位,当财务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修改相应标志位。为不产生混淆,不允许对已经审核的金额计税,而之前存在未审核的数据时,不允许对新的数据进行计税,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多次提交而产生税额的混乱。
单位每次提交一笔薪酬,系统先根据审核标志位选出本月之前已通过审核的总金额,对其调用计税函数计税,再将本次提交金额累积计税,两者相减就是本次所需缴纳的实际税款,这样就实现了财务部门要求的分次发放,累积计税的功能,其算法如下:
算法:每月发放薪酬的累积计税方法。
输入:员工ki本次发放薪酬为si,审核标志位置0,paytax()为计税函数。
输出:本次发放薪酬应缴纳税款tax。
函数体:
(a)for本次发放薪酬的每个员工ki,薪酬为si;
(b)选择本月员工ki已经计税审核过的薪酬sj,即审核标志位为1的数据;
(c)for每个员工已审核的薪酬sj;
(d) sum1 += sj 该员工本月已审核薪酬总数;
(e)sum2 = sum1 + si 该员工本月发放薪酬总数;
(f)tax = paytax(sum2)- paytax(sum1)为该员工本次发放薪酬应缴纳税额;
(g)本次薪酬si对应的审核标志位置1。
这样我们就得到分次发放、累积计税需要的结果,以便管理部门和个人查询每次发放薪酬的纳税明细。年终奖累积计税方法类似,只是按照国家规定“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条件计算应纳税金额,在系统实际操作时会出现问题,因为发放年终奖的时候当月薪金可能还没有确定,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一般取上月数据来作为判断条件。
最后,按照目前的计税规则在金额等级临界点可能产生的情况,也是值得探讨的,比如某个职工年终奖为18 000元,按照规定需要扣税540元,而如果增加到18 500元,那么按照规定需要扣税1 745元,这种情况下个人如何取舍和合理避税就是实际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极端的情况下,系统临界点可能产生特殊的扣税现象,比如增加一笔小金额补助后,扣税金额大于发放金额,即实际发放金额为负数,这也是系统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对每个人员的发放金额和纳税额按月合计,每月形成一个汇总表,这样就可以保障提交至税务局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结 论
本文讨论了累积计税的纳税系统中最主要的计税函数和算法,并对相关实现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额全员纳税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变得相对容易,这也充分体现了税务管理信息化的优越性。我们基于此算法开发和设计的纳税管理系统已经在武汉大学财务部使用,实践证明,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实现每月累积计税是可行的。累积计税管理可以提高财务部门的工作效率,保障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为上层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在一项对IT管理人员的调查中,87%的IT管理人员不能随时了解系统基础架构的运行状况、94%的IT管理人员对系统可能的隐患没有了解的办法、96%不能随时掌握应用业务系统整体运行状况……可见,以往的一些运维软件往往只是技术人员手中的测量仪器,他们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判断具体问题,却无法让技术人员以及IT的管理者了解到系统的整体质量状况。
简单易用
“在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服务的时候,经常听到客户感叹国外运维软件复杂,技术要求高,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才能使用。”神州数码国信副总经理兼新业务部总经理沈伟说,神州数码自主研发的新一代IT运维方案ITBA及产品Brisk BVM 5.0恰恰就针对并解决这一问题。
沈伟表示,ITBA方案是由神州数码提出,并联合微软、IBM、NEC、绿盟科技共同推进,主要解决运行管理、可用性管理、安全性三个问题。它覆盖了用户在信息系统运维过程中遇到的绝大多数关键问题,保障用户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其核心产品Brisk BVM 5.0是神州数码国信针对目前企业系统应用众多,运营维护复杂而又缺乏专业人员的局面自主开发出来的新一代产品。
Brisk BVM 5.0集成了目前运维领域最热门的两大概念:ITIL和SOA。她基于SOA技术平台,融入了ITIL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路,提供统一化、集中化的监控,让信息主管人员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
在对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神州数码紧扣国内本土用户的实际需求,突出简单易用、快速部署的特点。技术人员可以在用户的具体要求下,最短在一天之内完成所有运维系统的部署和调试工作。
同时,Brisk BVM 5.0安装了全自动监控及告警配置,系统在发现新监控目标后,可以根据系统内置数据进行默认配置,无需人工干预。而且Brisk BVM 5.0基于SOA原理的柔性系统构建也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比如所有服务均以构件方式自动注册,自动加载,使得相关服务的获得时间大幅提高,而且,系统增加其他构件时也无需停机或者重新启动。
向方案转型
一直以来致力于税务、海关等政府信息化的神州数码国信,一向给人以做项目起家的感觉。此次推出Brisk BVM 5.0,也是国信向成为解决方案和产品的提供商转型的一次尝试。
“我们准备用几年或更多的时间达到这一目标。再往后,我们希望能够成为为客户提供咨询和IT外包的服务商。”沈伟透露,该方案目前针对的用户仍然以政府和企业为主。今年底,国信将尝试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联合合作伙伴进行渠道销售。
篇8
一、税收精细化管理与信息系统整合的关系
税收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从思想概念看,税收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指明了税收管理的努力和发展方向;从实践活动看,它是深化和提高税收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表明了税收管理精细化的过程性、渐进性。作为我国税务管理重要手段的税收信息化目前正处于整合阶段,与精细化管理存在一定关系。
(一)税收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整合,信息系统整合服务于精细化管理。
首先,精细化管理原则要求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人需要承担已经细化的不同的责任与任务,需要汇总相当大的信息量进行分析处理,需要相对比较合理的精细化分工,税收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整合。其次,信息系统整合也离不开精细化管理,离开了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就缺乏了指导原则,就会陷入低效率甚至一团糟的地步。因此,税收信息系统整合对于税收精细化管理来讲,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点。
(二)整合信息孤岛,实现税收管理精细化的主要信息技术障碍。
信息孤岛现象是由于信息化过程中缺乏统筹与规划,或者筹划不力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一是每个部门各自开发建设,各自处理信息,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二是由于相互之间的差别与孤立,根本达不到全局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互;三是无法实现跨部门之间的应用和综合决策。信息孤岛不仅是整合的主要攻克“堡垒”,也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障碍。
(三)精细化管理理念与信息系统整合的管理手段。
从管理体系的层次上来看,精细化管理属于管理理念,处于管理体系的高层次位置,而信息整合处于管理体系列的操作层。是具体的管理手段。基于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系统整合作为指导思想,既从管理理念层面指明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更精确的、更细致的、更科学的工作来提高税务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又有实际操作层结合了具体的方法和策略。要求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从现有的信息体系出发,围绕信息整合这个中心,构筑精细化管理的信息支撑平台。
二、税收信息化整合实践引发的思考
进行税收资源整合,将有利于推动实现我国税收管理精细化进程,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税收管理和服务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主题数据库
目前的各类税收业务应用系统产生了许多税收信息生产的中间环节和大量冗余信息。因此,我们要对来自原始数据的海量税收信息做深入的分析,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再组织。建立标准化税收业务主题数据库和数据仓库。这是做好税收信息资源整合的核心与基础工作。
(二)异构税收业务数据库同步
决策层要做出一项决策,往往需要查询多个基于各种异构数据源的业务系统和外部系统,要在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后才能做出此决策。随着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系统中的异构数据源已不再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制约信息化进程的障碍。
(三)分散税收业务数据整合
目前税务部门多系统、多平台共存,导致数据采集不规范。数据的质量差;信息重复与信息漏采的现象共存;数据孤立,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普遍存在,每个系统里都保存有大量涉税数据,形成了庞杂的数据海洋。这些分散的数据对税收工作的分析、决策和管理应用带来很多难题,也给数据的备份增加了难度,并直接影响到为纳税人提供涉税服务的质量。
(四)保持业务应用的个性化
为了保持业务应用的个性化,在重视和加强税收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各类专业税收业务软件的应用开发,保持协调发展,在发展中求得融合和统一。
(五)重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
作为电子政务重要环节的税收信息化建设,如果忽视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整合而“埋头苦干”,再先进的税收信息化系统也只能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三、基于精细化的信息系统整合的主要内容
(一)精细化的税收业务整合模式
1、信息管理对象的整合。信息管理对象的整合,主要体现在表证单书的简化上。是税收管理中一个指标归类、整理、合并、精简的过程。整合的目标之一是简化、归并各种征管资料,提高资料信息的电子化程度,使之符合业务流程再造的信息化集中管理的需要,切实减轻纳税人报送资料的负担。而且可以保证纳税人资料的一致性和有效性,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2、业务流程的整合。信息化支撑下的业务流程整合过程是对税收业务进行解剖、分类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划分业务类型、明确业务标准、衡量业务绩效。
3、信息的整合。信息整合的目标是建设为税务管理服务的税收信息模型,这一模型具有以下特征:清晰分类,税务管理各方面的数据没有二义性地进行划分;互为补充,各部分的信息能够形成闭合环,完整地描述税务管理的各方面情况;动态流转,随着时间的变化,动态地反映税务管理的变化情况。
(二)信息系统整合的层次
根据精细化税收管理的业务需要,结合当前信息整合的实际开展情况,可以将整合过程具体规划为两个层次:
1、整合现有系统。构建一体化应用平台,初步实现数据集中。首先,构建一体化应用平台和公用组件,要既能满足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的各项要求,又能满足现有的税收业务和其他应用系统整合的需要。其次,在巩固、完善和拓展金税工程二期、综合征管软件、出口退税审核系统整合的基础上加大整合力度,实现信息共享。最后,在整合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统一应用系统平台的用户认证体系。实现税务人员都可以通过税务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界面登陆后完成所有业务。
2、全面建设四个子系统,促进系统全面优化。通过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在新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全面实现征管业务、行政管理、外部信息交换、决策支持四个子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数据综合效能,在税源监控上实现由重点税源监控向全面税源监控的转变,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和执法监控的质量考核工作。
经过以上两个层次的整合,将基本实现我国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根据一体化原则。建立统一规范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平台,助力税收管理精细化。
(三)信息系统整合的相关策略
1、建立基于税收业务的参考模型。可以指导应用软件开发,并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系统规划。
2、基于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开发应用软件系统。应基于合理的软件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同时采用构件化设计,从结构上保证软件的易维护性和可升级性。
3、对业务的定期跟踪。与业务定期进行交流,了解业务发生的变化,发现潜在的整合的需求。
4、对与自身产品相关的技术的跟踪。这既包括软件平台的升级等直接相关技术。也包括竞争对手同类产品采用的技术。
5、及时为业务提供 新的解决方案。对信息系统做出评价,在具有升级与整合潜在需求时及时提供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信息系统整合的成功尤其需要长期的策略。信息系统升级与整合的长期策略是项目具体实施策略的基础,有了长期策略的支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展开,实施过程才能向应用过程平稳过渡。
四、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税收信息系统的远景框架
(一)精细化的操作。
在细化分解每一个税收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的基础上,税收信息系统的实施将进一步落实到人,通过信息系统的强化约束作用,管理活动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有一定规范和要求,每个员工都应遵守这种规范,从而使税务活动的基础运作更加正规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二)精细化的控制。
精细化控制要求税收业务的运作要有一个细致流程,要有调研、计划、审核或审批、执行和回顾的过程,从而大大减少业务运作失误,杜绝部分管理漏洞,增强流程参与人员的责任感。
(三)精细化的绩效考核。
精细化的核算是管理者清楚认识自己管理绩效的必要条件和最主要的手段。基于精细化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在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中内嵌入时间、费用等,将税务业务运作的每一步关键步骤加以记录,并与确定的目标加以对比,例如纳税人电话咨询服务质量目标、申报业务处理时间和涉税相关财务活动等,从而建立可衡量的现代化绩效考核体系。
篇9
近年来,随着中国商业环境越来越复杂、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人力资源部加速向业务战略伙伴的角色转型,以帮助业务部门实现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需要更高水准的人力资源服务交付和监管控制。
由于传统人事服务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逐步跳出这一框架,转而寻找更高效的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外包解决方案,以有效处理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近日,作为世界最大的业务外包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的ADP宣布,在中国正式推出整合性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外包(BPO)解决方案――OneHR。这一方案可提供高度整合的薪酬、社保福利、派遣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线应用服务,有助企业实现更好的人力资源运营。
ADP中国总经理安穆远说:“我们就是针对这一本地化需求而推出的解决方案。凭借强大的团队、流程和技术,我们与客户密切合作,确保持续稳定地实现BPO项目所带来的优势。”
中国市场刚刚起步
这个话题并不陌生――企业需要的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而不需要仅仅从事简单、重复处理的人力资源部门。
对于许多公司来说,最宝贵、重要的资源是员工。企业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员接受了专门培训,负责招聘和留任最优秀的员工,为企业创造优势。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人力资源的专业人员不能专注于开展这项重要的工作,他们的精力被迅速增加的行政性工作所分散。
有分析表明,国外HR人员与员工的比例通常是1比100,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却在1比30左右。因为国外企业已纷纷将部分人力资源工作进行外包管理,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摆脱了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企业将注意力集中在核心工作上;而由于国内企业考虑保密性的问题,或便于操控的原因,HR大多还是自己在操作,效率普遍低下。
安穆远分析说:“我们看到很多中国企业都是用Excel表格做人力资源管理,其实这些企业非常希望未来转向托管模式,因为这种表格方式手工的操作量特别大,而且也不太安全,功能也不是很强大。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发展都是很快的,随着规模越来越大,有了上千员工的规模,如果还用Excel表格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非常容易出错。”
ADP对中国市场关注了很久。前期的调研表明,现在中国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市值约有10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的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市值将达到15亿美元,而且将以每年20%的比例增长,这个数字很诱人。
在历史上,ADP的国际拓展策略一直是以并购为途径的,并且表现活跃。以往的经验表明,并购后,ADP很大程度上都会依赖当地的合作伙伴及当地合作伙伴所提供的具有本土知识能力的团队。同时,他们习惯对当地的文化保持非常大的敏感度。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国际化拓展的策略,ADP的雇主服务已经深入到了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业内专家认为,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人力资源外包已经基本成熟,而日本、韩国的企业倾向于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而中国正处在起步阶段。
ADP似乎很乐观,然而面对中国99.5%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完整的人力资源体系,ADP不得不等待市场培育时间。在安穆远看来,培育市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任何魔术可以变,需要慢慢地把一块一块积累起来,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外包”后的收益
在中国,各种类型的中小型企业,因为受制于规模、成本、效益等诸多因素,基本上没有设置专门的人力资源部,甚至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人事部门,致使人事管理混乱无序。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会被各种人事问题所困扰,这些暴露的问题已经成了公司发展的瓶颈;有些公司不熟悉国家关于劳动和人事方面的相关法规政策,而与员工发生纠纷,以致影响公司的发展;有些公司也会亡羊补牢,迅速招聘或由现有工作人员临时处理这些问题,然而大量繁杂的操作程序却使他们疲于应付,甚至不知从何做起。
企业人力资源部需要逐渐改变传统的做法,将那些由外部力量完成的事情尽量交由“他人”去做。好的解决方案需要两个部分的支撑,一个是服务,一个是系统(技术),只做前者,就是人力资源公司,只做后者,就成了一个卖软件的企业。
专家分析,人力资源外包能给公司带来如下的收益:
――聚焦主营业务
通过外包让企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能够谋求的最大利益。外包服务供应商能够帮助人力资源从业人士从日常行政管理职责中解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企业高层的战略规划职能上。
――通过专业的管理程序与服务, 有效地减低企业的风险, 提高员工满意度
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人力资源外包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企业正面临着法规、政策、金融、技术、公司治理等风险。那些专业人士所提供的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正好可以帮助企业减低用人方面的风险。
――持续性获取先进专业技术
人力资源职能的成功运行,需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而外包协议为企业提供了一种获取和持续性拥有最新技术的途径,不仅可以让外包服务供应商持续性提供最新系统和技术,而且可以避免这些投资。
――降低经营成本,避免风险,通过外包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工作效率,减少投资或维护人力资源体系
在处理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过程中,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成本并不仅仅是付给雇员的直接的薪酬福利费用,还包括办公设备的费用、管理费、福利费及员工培训等费用,“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是现代企业运作的一条金科玉律,而通过外包,借用外部资源实现成本的最小化,就成为企业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市场环境下谋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应该能够助企业一臂之力。
企业需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实现人力资源和企业目标、业务流程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将部分人力资源和福利职能有效外包,不用外包所有工作;或者利用所有资源――外部和内部资源开展外包工作。
篇10
关键词:业务财税 银行 账户管理
一、业务财税在银行账户管理中的现状
(一)业务财税的管理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进一步细化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一个银行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国民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手中的钱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多的金融管理部门来管理和规划人们手中的钱,使人们具有安全感。业务财税在银行账户管理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指银行客户业务账号的财税管理,根据银行客户业务账号来收取所得税。而且银行对于银行客户中的不同业务账号的财税管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应该对应不同的税收。银行账户分有不同的种类,例如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账户、单位结算账户、个人账户等等,《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银发[2007]154号)文件简化了单位账户向个人账户转账的付款手续,使得很多单位利用漏洞将单位款项转入个人账户,使得偷税漏税、逃避债务等现象屡有发生,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细化业务财税的管理,使之具有明确的规定,避免偷税漏税现象的产生。
(二)账户的信息资料缺乏有效的核实和管理手段和方法
现代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有很多诈欺手段越来越高级,越来越难以让人察觉。很多人为了得到银行赞助,获得巨额的利益,不惜违法来伪造、编造证明材料来欺骗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或者伪造一些房产证书来向银行借取贷款,最后卷款而逃,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我国在建国之后,大力发展经济,很多机构选择开始各类的银行,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银行的发展并没有与其他机构联系起来,很多方面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很多银行大都是独立发展,没有与工商管理部门、税务部门、民政部门等核发证件的部门联网,使得银行不能准确核实开户人的申请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大多都是凭经验处理,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增加,《银行商业法》中对贷款的条件、审查、发放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却没有对申请人或企业的账户资料的真实性的检验和账户管理,使得银行的资金管理上面存在很多的漏洞,外在表现出来的资本充足率比实际的多。
(三)财税、账户的管理制度之间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实效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个人的信用账户、单位的经营账户也越来越多,单纯的纸质管理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银行应该建立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银行对于业务财税的账户管理都缺乏系统的管理,对于同时以个人名义开启的所有个人活期账户都应该统一进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使个人信息整体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进行准确而快速的处理。银行对于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没有系统的规定,导致很多时候出现串户的现象。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银行每年都会补充、修改、完善银行的账户管理制度,通过对一年的工作情况和客户管理情况,来改变银行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些补充往往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没有系统把握管理制度中的矛盾冲突,使得业务财税缺乏整体性、连续性、实效性。很多政策的改进都只是对于某一个情况,没有联系其它相关的类似案件,导致很多条款都只是片面的、不连续的,甚至缺乏实效性。
二、提高业务财税在银行账户管理中的运用的改进方法及其具体运用
(一)明确规定业务财税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规定
在业务财税的管理制度上,银行应坚持科学、合法、合规的原则,来进一步细化业务财税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于临时账户,由于其特殊性及其短暂性,在有效期内应该具有和一般用户相同的权利,但是其业务税收可以和一般账户有所区别。另外对于单位用户账户由于其收费管理、使用管理、交易时间限制较个人账户更为严格和复杂,较之个人账户应该缴纳更多的业务税收。很多单位都借法律漏洞故意办理个人用户来减少业务税收,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在单位账户的真假性上的管理,加强单位账户的税收管理。按照总行规定对结算业务收取相关费用,无多收或少收现象,对于业务要做到及时查询查复功能,不能任意截留或挪用业务资金。明确账户的性质,避免财政资金多头开户,各级财政管理部门要精简、优化财政资金专户设置,要对现有专户进行清理整顿,逐步归并、撤销,确保专款专用,从根本上解决财政资金多头开户的现象,避免资金的随意化。细化并明确规定业务财税的相关要求,严禁出现偷税漏税和洗黑钱的违法行为,完善业务财税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对于相关人员的欺骗行为,银行应移交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按规定按规定实施处罚,决不能因关系而纵容违法行为的产生,既减少了银行的法律风险,也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
(二)建立系统的网上核查和管理体系
现代信息越来越发达,高科技产品也越来越多,网络科技也逐渐越来越流行,网络运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中。传统的管理系统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现在人民关系越来越复杂,身份真假的判断也越来越扑朔迷离。单纯的纸质鉴别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低,这就需要我们银行建立系统的网上核查体系来鉴别账户申请人的证明材料的真假性。银行可以与相关信息部门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核实数据库,将个人的信息、单位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情况联系在一起,便于核实相关申请人、申请单位的信息,既可以避免偷税漏税的现象发生,也可以降低银行的商业投资风险。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于银行来说,也是一样的,如何有效的管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是银行发展的重中之重。客户的管理是以客户为中心,在与客户交易的同时,区分并选择客户,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向客户推荐适当的业务。银行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系统,其中应包括客户信息、客户查询、客户业务、客户分类等等,这样对于客户的业务办理、业务税收都既清楚又明白,避免了逃税现象的产生,既便利了客户,也有利于银行的金融管理。
(三)完善财税、账户的管理制度,使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实效性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银行正常运行的根本,银行账户管理制度关系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是确保我国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财税、账户管理制度也出现了很多弊端,银行账户管理的不透明性、信息反馈的迟缓、截留财政资金、偷税漏税等现象时有发生,这都需要我们重点完善财税、账户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我国的财政安全。要加强账户管理制度,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对银行账户的动态监控,严格控制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对个人、企业、单位的账户开立进行严格审批和分门别类,避免企业随意开立、变更和撤销账户,对于多头开户或者自行开设没有经过财政审批的都应该拒拨资金。第二,建立完整细致的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清楚的掌握单位银行账户的具体情况,便于对资金的去向有一个系统的掌握。而且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可以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日常财政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工作效益。同时便于国家财政部门的检验,一目了然。第三,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并加强内部监控系统。银行内部要设立财政监管部门,定期对各部门的银行账户进行检查,避免银行内部人员与单位的违规行为。财务监管部门对所属单位各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统筹解决执行中的问题,并与有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与检讨会议,对发现的违规行为及时予以批评指正,对相关责任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罚。负责所属单位的税务工作,与税务机关建立良好的税务关系,按照国家税务法规及时足额申报缴纳各项税费;做好税务筹划,合法降低税务成本,避免偷税漏税现象。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趋激烈现代商业银行竞争环境中,业务财税对银行账户管理和如何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银行应加强业务财税的管理,加强与国家审计、纪检监察、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定期联系和沟通。明确规定业务财税的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管理规定,建立系统的网上核查和管理体系,完善财税、账户的管理制度,使之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实效性等手段都能有效提高业务财税在银行账户管理中的运用。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提高银行的账户管理制度,维持稳定的金融秩序。
参考文献:
[1]关萤雪,赵岩松.加强银行账户管理问题略论[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