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理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高血压;医学护理;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2-0402-01

一、引言

高血压作为一种独立性的疾病,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普通民众的注意。它发病率高,并发症很多,经常会引起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以及中风等病症,具有比较高的致残率,死亡率也不低,这些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一旦疾病的发生,不但会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影响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同时对于社会来讲,也是非常重大的负担,并由此产生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做好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也就非常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找到了诱发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因素,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以及心理上的一些疾病,都有可能成为引发高血压疾病的主要因素。高血压病在我国大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体当中,这一群体的人们大多对自己的病情缺乏了解,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巨大的精神压力对于普通老年群体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加大病情的严重程度,甚至最终难以控制。因此,如何做好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工作,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这一疾病的复发率成为护理人员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

二、高血压疾病护理问题

1、过多依赖药物

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过多依赖药物的治疗,但是对于非药物治疗的重视程度却还不够。当前医学科技针对高血压疾病,更多的是提倡非药物治疗,对疾病进行主动防治。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主要是指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要积极的克服,最重要的也就是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使自身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现实生活中,很多患者,一边服用高血压药物,一边却还要喝酒抽烟,这种方式会严重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也会加大身体的负担,反而得不偿失。

2、药物治疗不连续

很多患者急于治好疾病,没有耐心坚持药物服用。现实生活中,患者忙于工作,无法做到按时吃药或者无人提醒,从而忘记吃药。所以很多人倾向于使用强效药物,尽快治好。在实际情况中,这些患者的血压经常波动,服用药物的时候,血压非常平稳,一旦忘记吃药,血压又会紊乱。很多人对高血压疾病必须长期治疗的认识不足,认为血压稍微降低之后,就可以停止服用,以便防止长期服用药物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医疗工作者在面对患者急于降低血压的要求时,可以采用一些见效较快的药物给患者食用。但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血压的高低不正常的话会导致患者身体机能的下降,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常年的高血压患者并不需要服用见效快的高血压药物,而且老年患者本身的机能较弱,平稳降压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

3、高血压疾病防治观念落后

很多医疗工作者在医疗护理实际运作过程当中,认为如果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到比较低的位置的时候,会造成患者身体器官的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并发症。但是,实际医学实践证明,当患者的血压降低到合理的目标水平以下的时候,才能够非常有效的防止高血压疾病的复发,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复发的几率,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也会降低。

三、高血压疾病正确护理方法研究

1、科学合理的服用药物

高血压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过程存在着不正确服用药物的问题,对此。医护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正确服用高血压药物。大多数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是服用药物的方式方法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充分注意保持血压的平稳,忌讳一旦血压下降就停止服用药物。针对以患者身体条件不同的情况,医护人员有必要根据不同药物反应程度,让患者服用适合自己的药物。同时,医护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药物在服用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合理安排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适时调整患者的用药。对于老年同志,患者需要在非常明显的位置标写清楚患者服用药物的剂量以及服用时间。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避免高血压疾病反复的最佳方式就是让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高血压患者首先应该戒烟戒酒,因为烟酒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仅会导致身体循环动脉血压会升高,同时还会提高血管壁的脆性,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病几率。生活中的饮食习惯,高血压患者也需要着重改善,对于食盐的摄入应该尽量减少,油脂成分较高的食物也尽量少吃。同时,谷物、豆制品和奶制品可以多吃,瓜果蔬菜也可以相应的增加。工作生活的时间需要合理调节,充分保证高血压患者的休息时间。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也应尽量保持稳定,避免出现比较大的紧张和疲劳的状况。同时,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机能,提高身体对于疾病的免疫能力。

3、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血压疾病护理,不仅需要从药物和生活习惯两方面来进行护理,同时还需要加强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很多高血压患者之所以出现病情的反复,主要是因为患者精神状态出现反复,导致血压高低起伏不定。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在老年患者中出现。老年群体在面对疾病时,很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和容易激动的心理特点,在面对外界事物的一些刺激时,会出现一些孤独和抑郁的不良情绪,这就导致老年人的病情不断复发,同时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针对这种情况,医疗护理工作者有必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引导,主动听取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心理出现紊乱的原因。医疗工作者对患者以诚相待,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从而实现患者自身的自我调节,降低压力,提高患者自身对于外界事物的承受能力。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研究

前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红细胞、纤维蛋白以及包括不等量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在静脉内发生凝块的过程,通常一般频发于下肢,其主要症状为患肢疼痛、体温升高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特别是在神经外科术后,其发病率高达24%左右,严重危及患者生命[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其手术操作较为繁琐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术后通常会伴随着肢体瘫痪,需长期卧床,极易导致DVT的发生,若发现不及时,容易造成患者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为此早期的预防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我院对医院收治的部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均由家属陪同入院,并自愿配合研究,发病时间在72h内。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为(46.23±6.5)岁,血肿量为14-46ml,平均(28.1±3.6)ml ;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为(45.23±6.6)岁,血肿量为15-45ml,平均(28.2±3.4)ml。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比较上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如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降血压降颅压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药物止血、持续性吸氧护理等,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预防护理措施,15天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DVT形成情况。

1.2.1日常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应该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机制以及注意事项、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预后等,让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疾病具有充分的认知。并告诉患者讲解早期的积极运动以及康复训练对于预防DVT的重要意义,积极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帮助患者实施正确的,这样有利于患者手术的预后,有利于深静脉血液的正常回流。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4个小时后,根据主治医师的意见对患者实施肝素注射治疗,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DVT。

1.2.2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在患者麻醉未清醒时就需要及时给予双肢被动活动,将双肢放在外展中立位,主动为患者按摩双下肢,以促进血液回流,并同时给予踝关节及股肉挤压活动,并向上挤压患肢的小腿及大腿肌肉。待患者麻醉消失后,就可以指导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可以进行踝关节的跖曲及背伸等活动,健肢的直腿抬高及膝关节等的主动活动。每天坚持锻炼3,4次,每次坚持锻炼20~30下。

1.2.3饮食护理

需指导患者多食富含蛋白质以及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保持每天摄取充足的水分,能够有效地加快患者血液的流动速度,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此外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多进行粗粮食物的摄取,这样有利于加快患者胃肠道的蠕动,避免患者出现便秘现象,能够有效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少量饮酒,有利于血液的循环[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记数资料采用频数及%表示,给予卡方检验,p

2.结果

15天后,实验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高居不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大多出现昏迷没有意识,出现了不能自主吞咽、基础代谢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同时需要长期卧床,自身血流速度减慢或者出现淤缓的时候,机体的纤维蛋白额活性会显著降低,甚至出现功能性病变,进而引发DVT。临床有研究指出[3],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未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其DVT的发生率高达25%, 而术后给予相应的预防护理,则有效降低其临床发生率。可见,积极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DVT的发生的重要性,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类似, 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2.5%,对照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张秀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13):1869-1870.

[2]曹樱花,赵晓辉,王颖琪.预防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

篇3

[关键词] 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全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78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4(a)-0141-04

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近年来治疗各种晚期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以去除疼痛,矫正关节畸形,重建无痛的、稳定的、有功能的关节,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类病人多为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不但影响手术疗效,且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影响病情的转归,故术后给予积极有效的抗凝治疗、确保手术成功尤为重要[1-2]。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栓的形成有多种方案,但关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比较报道较少。本研究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比较观察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8月在我院行THA患者72例,经内科诊断合并糖尿病。随机分为A组(利伐沙班组,n=36)和B组(低分子肝素组,n=36),其中A组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60~80岁,平均(68.7±6.1)岁,BMI值平均为(25.9±3.6)kg/m2;B组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60~78岁,平均(70.5±5.8)岁,BMI值平均为(24.2±3.9)kg/m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BMI及疾病差异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手术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进行,麻醉方式均为椎管内麻醉。A组手术后10 h口服利伐沙班(批号:BXGKTX2,拜耳医药保健股份公司),剂量为10 mg,1次/d。B组手术后10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批号:13085136,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剂量为4100 IU,术后7 d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两组患者均经内科会诊治疗糖尿病。

1.3 观察记录指标

记录观察有症状(肿胀、疼痛、肤色异常、皮肤温度升高、Hoffman征)或无症状的静脉血栓、伤口出血量和术前、术后空腹血糖值(由Optium Xceed血糖仪测指尖血所得)及凝血指标值(PT、APTT由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通过凝固法所得,D-二聚体由ACL 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通过免疫比浊法所得)。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比较

A组术后出现1例无症状性小腿肌间静脉不完全栓塞,发生率为2.8%;B组患者出现2例无症状性下肢静脉血栓(N静脉、股静脉),均为不完全栓塞,发生率为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量的比较

A组出血量为(664.2±139.0)ml,B组出血量为(759.3±210.4)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P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7 d的D-二聚体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

与同组术前比较,*P

2.4 两组患者血糖变化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资料显示[3-4],关节置换术患者未经抗凝的情况下,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43.2%,肺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约为1%[5-6],1%~5%的DVT患者可能会并发肺栓塞,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7]。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有挑战性的,因为即使在低分子肝素常规预防后仍有10%的患者会发生DVT,所以研究新的药物与治疗方法至关重要[8]。

低分子肝素已被广泛用于诸多手术术后预防DVT的常规方案[9-10],但因其皮下注射可引起注射痛、感染等问题影响患者的依从性,故近些年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广泛应用逐渐代替低分子肝素,研究显示,比较依诺肝素和Ⅹa抑制剂利伐沙班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疗效与安全性,发现这类药物有稳定的药动学与药效学[11-14]。据报道,一项有38 747例患者的Meta分析中发现,利伐沙班在预防症状性深静脉血栓的风险低于低分子肝素[15]。本研究中两组的发生率均低于文献所报告未用药DVT的发生率(43.2%)[3],且A组患者DVT的发生率较B组低,术后D-二聚体降低的幅度大于B组,表明利伐沙班预防DVT的作用优于低分子肝素,且利伐沙班是口服制剂,临床用药途径比低分子肝素方便[16],易于患者接受,其生物利用度较高等优势受到了临床医药界的重视。

Turhan等[17-18]研究报道显示,利伐沙班引起的临床相关的出血风险较肝素高,但利伐沙班作为新型的Ⅹa抑制剂代替低分子肝素预防THA术后DVT的安全性已得到证实[19]。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样本量较少,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时机差异,物使用的差异,引流管保留的时间,手术技术的差异等[14-19]。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各时点的PT、APTT及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THA术后DVT的预防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注重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药物预防,可使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危害降低。利伐沙班具有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20],可用于防治老年糖尿病。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小,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尚需扩大样本数量以更好地了解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预防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故两者对于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仍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斌,元占玺.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4):118-120.

[2] 田华,宋飞,张克,等.阿司匹林预防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 87(47):3349-3352.

[3] 陆慧杰,庄汝杰,陈之青.利伐沙班对比依诺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9):693-695.

[4] Brandao GM,Sobreira ML,Malgor RD,et al.Recanalization rates after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a single-center experience using a newly proposed vein diameter variation index[J].Ann Vasc Surg,2014,28(7):1751-1760.

[5] 吴星,高书图,刘又文.利伐沙班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5, 4(8):21-23.

[6] Eriksson BI,Rosencher N,Friedman RJ,et al.Concomitant use of medication with antiplatelet effects in patients receiving either rivaroxaban or enoxaparin after total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J].Thromb Res,2012,130(2):147-151.

[7] 陶树贵.益气活血方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3(10):33-34.

[8] 于华齐,周春晖.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3):311-313.

[9] 杜伟,刘建青,赵春红.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钠、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腰椎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17(3):1049-1054.

[10] Ufer 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dabigatran,rivaroxaban and apixaban i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J].Thromb Haemost,2010,103(3):572-585.

[11] Eriksson BI,Dahl OE,Rosencher N,et al.Oral dabigatran etexilate vs. subcutaneous enoxaparin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 total knee replacement:the RE-MODEL randomized trial[J].J Thromb Haemost,2007,5(11):2178-2185.

[12] Eriksson BI,Borris LC,Friedman RJ,et al.Rivaroxaban versus enoxaparin for thromboprophylaxis after hip arthroplasty[J].N Engl J Med,2008,358(26):2765-2775.

[13] Eriksson BI,Dahl OE,Huo MH,et al.Oral dabigatran versus enoxaparin for thromboprophylaxis after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RE-NOVATE Ⅱ*).A randomised,double-blind,non-inferiority trial[J].Thromb Haemost,2011, 105(4):721-729.

[14] Lereun C,Wells P,Diamantopoulos A,et al.An indirect comparison,via enoxaparin of rivaroxaban with dabigatran in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 hip or knee replacement[J].J Med Econ,2011,14(2):238-244.

[15] 余世明,张阳春.糖尿病患者行髋关节置换73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3):8163-8167.

[17] Geers WH,Bergqvist D,Pineo.GF,et al.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 evidence 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8th edition)[J].Chest,2008,133(6 Suppl):381S-453S.

[18] 吴歌,李贵斌,戴彬.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5-7.

篇4

【关键词】分子肿瘤;病理学;新进展

79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631-01

分子肿瘤病理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其与传统的肿瘤病理学以形态学为基础的诊断有着明显的差异。分子肿瘤病理学主要是以分子、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客观的研究来进行诊断。分子肿瘤病理学主要包括有:分子水平上的分子肿瘤病理学以及细胞水平上的临床细胞遗传学两大类。近年来,随着分子肿瘤病理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其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对肿瘤的病理诊断当中。

1分子肿瘤病理学的研究进展

1.1分子肿瘤病理学分子肿瘤病理学作为肿瘤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产物,其所包含的研究内容非常之广,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肿瘤病理学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分子肿瘤病理学的研究范围非常之广,包括有细胞内信号转导、增殖与凋亡、细胞生长与分化、细胞与基质相互作用、浸润与转移、肿瘤血管生成等多个领域。常见的检测手段包括有杂合子缺失检测、克隆性分析、定量PCR检测等,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来观察肿瘤细胞的印鉴,并于临床上辅助医生对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判断。

1.1.1杂合子缺失检测杂合子缺失检测主要是对抑癌基因周围杂合子的缺失进行检测,以此来反映抑癌基因的缺失,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杂合子缺失,来准确、快速地判断肿瘤细胞的来源。

1.1.2克隆性分析克隆性分析法在非实体或实体瘤中均可得到应用,其应用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价值。

1.1.3定量PCR检测在临床肿瘤的治疗中,分子标志物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预后和机体对治疗的反应、耐药物和毒副作用,而与肿瘤恶性有关的基因改变具有多样性,因此为得到肿瘤完整的特征,定量PCR检测技术的应用必不可少。通过定量PCR,可以准确测定基因的重复和缺失。

1.2临床分子细胞遗传学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临床分子细胞遗传学属于一门较为久远的医学研究,其主要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来观察病变情况的,因此也不能将其完全划分到分子肿瘤病理学的研究范围中。但是,由于临床细胞遗传学的技术手段和分子肿瘤病理学有着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多将其囊括到了分子肿瘤病理学当中。

临床分子细胞遗传学主要是以研究染色体等为主,研究手段包括有染色体组图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CGH)等。①染色体组图分析主要是研究染色体的亚显微结构以及基因活动的关系,包括对染色体数目改变、平衡改变及不平衡改变的研究。但染色体组图分析要从新鲜的肿瘤组织中先分离肿瘤细胞,再进行短期培养得到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后才能展开分展,这也导致了其在未得到新鲜组织的情况下,难以开展研究。②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指利用荧光染料标记探针DNA,变性成为单链后与变性后的染色体或细胞核靶DNA杂交,之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此技术上具有操作简便,探针标记后稳定,检测结果快速准确,可与多种技术结合应用的特点。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采用此技术可以检测间期细胞、分裂中期细胞、死亡或存活细胞、分化或未分化细胞等。将FISH应用于白血病和实体瘤中时,其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达90%。③采用比较基因原位杂交技术,对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可以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测,此技术的分辨率也十分高。但是,该技术到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使得其在临床上还未得到广泛、成熟的应用。

2分子肿瘤病理学在临床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分子肿瘤病理学在临床肿瘤诊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2.1对肿瘤诊断的意义临床在肿瘤的诊断中应用分子肿瘤病理学,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肿瘤,并通过及时、准确地确诊,对早期积极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起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某病患起初因喉部出现肿块而进行了全喉切除手术,术后进行肿瘤病理学诊断,确诊患者属于中度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在后期随访中,患者身体恢复情况良好,但患者在全喉手术七年后,进行检查时又发现右上肺出现单一性肿物,于是又进行了肺叶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其属于中度分化的鳞状上皮癌。但喉鳞癌与肺鳞癌在镜下的形态非常相似,临床上很难准确地区分,且患者后期出现的肺鳞癌是否属于喉癌的转移灶,采取传统的手段也无法辨别。基于这种现象,应用分子肿瘤病理学,通过杂合缺失检查结果(略),可以有效的得知该患者发生的肺癌,属于喉癌的转移灶。

2.2对肿瘤组织学分类意义常见的肿瘤当中,通过对一些肿瘤所作的较大规模的病例分析发现,很多肿瘤均在临床进行的组织学分类,根据分子肿瘤病理学科学、合理地将肿瘤进行组织学分类,进而更容易辨别各类肿瘤的特点、浸润范围以及淋巴转移率。

2.3对肿瘤治疗的意义在临床肿瘤治疗当中,可通过分子肿瘤病理学分析,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积极、准确、全面的治疗,这对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2.4对肿瘤预后的意义通过对临床常见肿瘤的分子肿瘤病理学分析,当临床上对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等指标有详细的了解时,对指导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分子肿瘤病理学的发展趋势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肿瘤病理学也在不断地完善,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与实践,当基因芯片、SNP芯片等技术日益成熟时,临床肿瘤病理学中应用基因芯片、SNP芯片也将是必然的趋势。相信在今后的分子肿瘤病理学的发展中,分子肿瘤病理学的深入研究与基因芯片等技术的应用,其对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指导预后、提高医生专业性等方面会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今后的分子肿瘤病理学必将朝着SNP芯片、基因芯片以及有效预防肿瘤等方向进行发展,使分子肿瘤病理学对临床肿瘤的诊治效果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庚寅,白艳花,觉道健一.甲状腺状癌的病理诊断及遗传学特点[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2):436-437.

篇5

    1病理学在转化医学中的作用

    病理学发展必须跟上医学发展的趋势,将基础医学研究和检测手段应用于临床病理诊断中。针对肿瘤特定分子变异类型的靶向药物,如易瑞沙治疗EGFR基因突变及克唑替尼治疗ALK融合基因肺癌患者[4-5]等治疗手段的进展,也在要求临床医生不仅掌握临床诊疗知识,而且还要理解分子病理学诊断报告中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意义。由此可见病理学的“桥梁”学科的作用之大。对每一例肿瘤患者都必须根据具体特点,包括临床因素、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改变、甚至基因特征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这些临床治疗需求也对病理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理学已经不再仅仅是依据形态学对疾病的诊断,而且要深入到疾病的分子水平,将基础研究中的成果通过分子病理的诊断应用于患者治疗和预后评估,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2病理学,尤其是分子病理学的发展是转化医学理念具体实践的要求

    病理学从大体形态学的观察逐步深入研究到分子水平,分子病理学针对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措施以及预防治疗的方法等多个方面提出科学问题,主张基础与临床密切合作,临床医师对疾病的特点和进展进行观察,提出科学问题,再由基础研究专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反馈给临床医生并提供临床实践建议,最后将基础科研成果转向临床应用,从而提高总体医疗水平。笔者在美国着名M.D.Anderson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期间,亲身体会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优势;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临床医生、病理医生和基础医学的研究人员为完成一项临床课题彼此交流协作,多学科合作、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基于此模式,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及时高效地应用到临床诊疗过程中,在实践中检验基础研究的成果,一旦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其成果的临床应用价值将是巨大的,最终受益的将是患者。因此从我们医学生本科阶段起就应该培养他们严谨、积极、协作的工作和学习意识。

    3医学生病理学教学改革

    当前医学生病理课程教学主要通过语言的描绘方式进行形态学教学,较为枯燥抽象,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我们尝试进行以下变革:

    3.1病理课程数字化

    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组织和编写以转化医学为中心的病理教材、多媒体教案和教学计划,积极组织教学研究和试点,深化和丰富转化医学的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及教学医院的相关科室已经引入数字病理系统用于课程教学,教师可以将示教切片和相关大体标本采集为数字切片和照片并存放在数字病理系统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者在课下自由登录该系统的远程会诊模块,随时调阅和复习教学资料,极大地方便医学生的学习条件。课堂上学生还可以与教师互动,将遇到的问题实时发送给任课教师来寻求帮助,这种形式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抽象枯燥的病理课程生动有趣地展现出来。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病理教学由抽象向生动、由单纯理论学习向理论联系实践转变,逐步建立起转化医学理念的教学体系,这对于临床型的研究生教育尤为重要。

    3.2组建病理转化医学交流平台

    此平台可以提供传统病理学及分子病理学所涉及的常用技术方法(如聚合酶链式反应、微量组织的显微捕获及核酸或蛋白提取、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及基因测序等),使医学生在熟悉疾病的病理形态学的同时,应用经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分析这些疾病的分子水平的变化特征,对将来走向临床岗位能深入浅出地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尤为重要。通过这种平台可以培养医学生自觉地理论联系实践(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的意识,一方面增加了医学生在学习病理课程时对临床知识的重视和了解,另一方面为临床医学生提供进入基础研究领域、了解基础研究技术手段及研究现状的机会,不仅可以丰富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也可通过实践增加感性认识,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更深刻地理解临床医学理论知识有所帮助。

    3.3转化医学交流平台的开放性

    此平台接受医学生在寒暑假中的见习或实习。安排医学生参加一些相关临床基础转化实验实习,在学习传统病理形态学知识的同时,有机会学习临床病理诊断到分子病理诊断延伸所需的实验技能,了解分子病理诊断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等。医学生通过医学实践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病理学不仅有疾病治疗前形态学的诊断,更有分子病理诊断,使其能理解病理诊断在临床治疗中“金标准”的指导意义。在转化医学的理念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可使医学生认识到转化医学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病理的转化医学教学平台,可以使医学生在本科或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中自觉树立转化医学理念,使医学生意识到医学知识不是片面的、孤立的,而是全面的、系统的。医学生不仅要知道疾病的起因,而且也要掌握疾病的转归,更要使临床医生的治疗为“循证医疗”、“有的放矢”的医疗,医学教育将变为以“医院”和“患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进行多层次、多途径、多学科的教学实践。

篇6

当前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综合化课程《病因病理学》的课堂教学,由于学制短教学进程快,面广量大的教学内容和紧缩的教学时数形成了矛盾,所以教学方法仍然摆脱不了“填鸭式”的束缚,授课形式仍是以教师“单通道授意”为主,“一灌到底”,学生学习变得呆板生硬,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显然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具有开拓思维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我们围绕《病因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探索,现总结如下。

1 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科学思维才能的一代新人,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具备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现代高等高职院校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如何将这种教育理念贯彻到护理专业《病因病理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科学思维的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基础学科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枯燥,单调,乏味和抽象。学生不愿学,老师不好教。我们通过教学改革,采用了大量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逐步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分析概括形成逻辑思维,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我们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型授课模式,转变为现在应用现代教育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用了3个结合:一是教学与教研相结合,将教研的思路和设计引入教学中,贯穿教学中,启迪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教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将所学的知识用于临床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病因病理学是衔接正常人体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有病因病理学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我们能将病因病理学知识和今后临床护理知识的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怎样运用所学的病因病理学知识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三是教学与未解决的难题相结合。在病因病理学领域中,还有很多没有解决的未知数(如肿瘤的原因和机理等),我们通过教学告诉学生,激励他们将来去研究和探讨,让学生通过我们课程的学习,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创新性意识。

2 突出课程的特色

针对病因病理学的学科桥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学习、研究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还要求指导学生复习与本学科教学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组织学、生物学知识,同时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预习相关临床护理学知识。不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就没有办法体现学科的桥梁特点,课堂教和学都不可能得心应手。为了更好地将病因病理学课程真正成为护理专业临床与基础医学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在课程的实施中,还贯彻了“一纵”、“二横”、“三框架”的课程教学特色。“一纵”指的是知识的纵向联系。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介绍单一孤立的知识,而且把所讲授内容的来龙去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如我们在讲授病因病理学各论之前,总是引导学生先专门复习已经学过的病因病理学总论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二横”指的是知识的横向联系,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带有横向联系的内容如肿瘤、炎症等章节的教学,以共性特点为中心,层层展开,把总论的教学和各论的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三框架”指的是构建学生的知识框架。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将病因病理学的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超出教材本身的局限,构建学生整体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概念。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便于学生把所学的零碎知识和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也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3 改革实验教学

以校园网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备,组建以部门局域网络系统为依托、以网络控制室和课件制作室为中心,以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为主体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各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实验室既可通过大体标本、投影仪、数码显微镜、投影仪等显示设备,自主安排各种形式的病因病理学实验活动(如:显微视频摄像示教、电脑幻灯教学、网络教学等),也可在网络控制室统一协调下,开展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活动,从而建立开放性、多媒体、立体性教学空间的新型病因病理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病因病理学较为单一、抽象和封闭的实习教学模式,增进了整个病因病理学实验教学系统的效能,促进了现代病因病理学实验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转变。在实施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对该新型实验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和成绩进行研究分析,对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思想加以总结,形成教学理论。新型实验模式有利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课堂讨论、交流和沟通,使学生建立对疾病正确诊断的科学思维方式;有利于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有利于扩展学生实验范围,我们在实验课中,将学生带入形态学技术室,让他们了解实验所观察的病理学切片的制作过程,观察临床外科病理标本的制作程序,包括组织的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封固等实际操作过程,给他们介绍每一步程序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使他们提前了解临床病理工作,扩展知识范围。

4 培养课外兴趣

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的临床实习中,不再有机会接触到基础实验室的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增加了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组织他们参观实验室,介绍实验仪器和设备,学会操作基本的仪器设备,并组织有兴趣的同学,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参与我们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有分工有协作,具体完成某一项实验任务。通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以及科研的动手能力,科研协作精神,为他们将来进一步的深造奠定实践基础。

篇7

关键词 病理学 病例讨论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2.06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athology teaching of midwifery. Method: Choose our school 2015 midwifery major 1-4 classes (280 students )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lass 1 and 2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class 3 and 4 as the control group, u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Both groups are taught by the same teacher ,after the end of the pathology teach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were evalu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in two forms. Results: The average test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Keywords pathology;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etho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病理学是通过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的改变)和转归,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我校助产专业中,把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本教材上,病理学侧重从形态结构角度来研究疾病,而病理生理学该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面临着课程多,课时相对比较少,而病理学则侧重从代谢以及功能的角度来研究疾病。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致病因素及及机体反应的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代谢、功能以及形态结构都会发生各种的改变,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揭示疾病的本质,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医学教育中,病理学是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而又是助产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有部分学生反映病理学知识点多,容易混杂,难理解、难记忆。目前,大多数院校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知识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此种方法,师生互动少,教学效果不太理想,这就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而病例讨论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收集典型病例,把病例应用于教学过程的一种新教学法。①本研究把病例讨论教学法引入到助产专业病理学教学中,探讨病例讨论教学法在助产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5级助产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1、2班共142人为实验组,3、4班共138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师资、教学条件、基础设施的配备相同。

1.2 教材

两组采用相同的教材,是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陈命家主编)。

1.3 教学方法

1.3.1 实验组

采用病例讨论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授课安排上,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具体的学习,理论学习结束后,根据重难点内容引入相关典型病例。提前一周把病例布置下去,让学生做好预习、复习、查阅资料、分组讨论,由每组学生代表利用多媒体汇报讨论结果,同组其他同学可以对同组的汇报结果补充修改,其他组同学可以对汇报结果进行评论甚至是辩论,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同学的汇报内容,肯定分析正确的内容,纠正错误内容,并根据理论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病例讨论进一步理解掌握本章病理学知识。

1.3.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

1.4 教学效果评价

学期末,以无记名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均采用由授课教师命题的同一份试卷期末考试,试卷题目类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病例分析,其中,试卷主观题与客观题各占50分。通过问卷调查、考试成绩了解病例讨论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效果。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y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说明,实验组同学对教学满意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培养临床护理意识等六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如表1所示。

2.2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统计分析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主观题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师生互动少,教学与临床脱节,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②因此,根据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需要,探索一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加深理解记忆理论知识,使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病例讨论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本研究通过在助产专业病理学理论教学中引入病例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教学满意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培养临床护理意识多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病例讨论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把病例讨论引入到病理学理论教学中,通过临床病例如实把患者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呈现给学生,把学生带到模拟的临床情境中,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病例问题讨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对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客观题与主观题成绩对比分析,发现两组学生客观题得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主观题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在病理学教学中引入病例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传统教学法,学生是知识被动接受者,对知识加以按部就班的记忆,缺少了对知识的探索与思考,虽然他们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但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而病例教学可以弥补这些缺陷,③因此,把病例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2 病例讨论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传统教学,教师在讲台上满腔热情讲解,而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师生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课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问题甚少,学生遇到问题自己解决,或者对于不理解的理论知识采用死记硬背,这样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本次实验研究表明,在病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讨论,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3 在病例讨论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

在病学教学中引入病例讨论教学法,病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根据病理学教学大纲、教学的内容以及重难点知识,选择典型、适用及难易适宜的病例作为素材,太难或者太简单的病例都会影响学生讨论病例的热情,因此病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病例讨论的内容不宜过多,以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困惑于难以理解的临床问题之上。④

此外,虽然病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不可过多过泛地使用,在病例讨论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时间,既要保证讨论质量,又要保证教学进度如期完成。教师在病例讨论中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既要善于启发、激励学生,又要协调、完善、总结讨论内容。

4 小结

综上所述,在病理学教学中,病例讨论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综合素质,因此,病例讨论教学法是符合当前病理学教学改革发展新趋势,值得肯定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合理应用能极大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新型医学人才。

注释

① 苗宇船,刘杨,郭继龙.病例讨论在中医院校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44-45.

② 钱国强,尹晓峰,张卉,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病理学教学中的初步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50-51.

篇8

关键词:病理学 世界大学城 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43-01

随着医学及生物学领域飞速发展,课本知识已不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也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实现信息化是病理学教学所需,如何充分利用世界大学城平台实现病理学专业教学信息化,成为本文的研究的重要内容。

1 利用信息化进行病理学的必要性

近年来,病理学课时严重缩减、实验室建设薄弱、学生基础差且学习积极性不佳、出现了“教师上课难”和“学生听课难”等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方便教学及科研活动开展,给学生提供实时便利的学习平台,方便快捷获得学习资源,拓展知识,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建设适合高校实际需要的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实现病理学的信息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2 利用信息化进行病理学的意义

2.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

病理学教学信息化,就是根据教学要求,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说病理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教师可利用网络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所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插入典型的病变图片、动画、视屏等,图文并茂的给学生们展示病理学的相关知识,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加立体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性、主动性

利用信息化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中来。比方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云空间中的教研苑将我们要上课的内容先公布让后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讲解,这样我们就能更有的放矢的为学生们讲解他们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参与性也都能得到提高。

2.3信息化可以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

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病理学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病理学资源库建设的很好很完善。有了信息化这个平台,学生在病理学教学资源的查找、获取和应用时都感到十分便捷;另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教学资源与丰富的教学参考,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效率、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

2.4实现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并轨[1]

信息化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后,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在讲述理论内容之后,利用PPT视频播放等方式将相关的实验内容一并讲解或演示,以此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而且可解决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的重复而导致的课时不足的问题。

2.5建立适合本校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库

利用信息化开展病理学教学,这就要求各高校的教师要适合自己学校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性工程,它要求教师会制作网页,能收集、处理网络信息并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会了资源的采集、分析、处理和应用,对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加快了教师对计算机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6 加快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

各高校积极的参与到病理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中来,提高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资源网络化的进程。

2.7 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病理学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这样,既优化了教学环境,又提高了学校设备的利用率。

3 信息化教学的基础,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常规的病理学教学资源库:一是媒体素材库,包括病理学教学有关的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涵盖病理学教学的所有知识点。二是试题库,包括在线自测,课后习题,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通过大量的试题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完整的给学生展示出来。三是病例库,大量临床真实典型病例、尸体解剖案例,按病理学教材各章节内容编辑分类,方便师生检索。四是电子教案及教学课件库,病理学理论教学及病理学实验教学的所有的电子教案与课件。五是文献资料,包括与一般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对重大事件的记录及与中职教育有关的理论与文献资料,以方便教师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六是常见问题解答,病理学教学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及全面解答。七是病理学网络资源友情链接库,其他学校及结构做的网络课程及精品课程的链接,与病理学学习相关的网站的网址,病理学讨论的论坛的网址等等。

4 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施步骤

(1)根据教师、学生对病理学教学资源的需求情况,构建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及框架。(2)确定参与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的人员名单,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分工,拟定资源库建设工程流程表。(3)通过自主研发、网上下载、外部购买等方式按章节收集素材。(4)将收集的素材加工整理、分类、汇总入库,上传至网络,通过网络将在资源库中的资源应用于课堂,探索网络环境下的病理学课程教学模式。(5)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最终形成一个资源丰富、高质量的病理学教学资源库,并逐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病理学;实验教学;虚拟实验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其实践性强,实验教学是病理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病理学实习课是病理学教学的关键。长期以来,传统的病理教学中学习内容多,抽象概念与形态学描述多,理论知识记忆难,显微镜下病理图像掌握难。探索新的医学教育模式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是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实习课中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思考的能力。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1.1改革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做到坚持两个动:其一,是宏观的动。设置课程体系时我们要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将新知识及时引进到教学中来。医学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我们的教材也应随之更新,除了传统的教材外,我们要综合利用多种教材,如国外优秀教材、本学科优秀期刊、网站、教辅材料及试题库等,使学生从多层次多途径学到新的知识。其二,是微观的动。疾病的病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将动态体现出来,不仅讲述疾病某一时段病理形态的静态画面,还要给学生描绘出疾病病理变化的动态画面,加深学生对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1.2改革考核目标和方式与新的课程设置相一致,实验教学考核更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的知识广而深,因此,不仅考核学生课内所学知识,而且课外自学的内容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认识,还要考察对知识点综合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对传统的考试方式也进行改革。除了学期末的考核外,我们还注重学生平时学习能力的考察,如课堂发言是否踊跃,是否有自己的见解,病例讨论是否思维活跃、逻辑性强、推理有据等。总之,考核内容和方式要能反应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只有综合考核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1.3实践教学新教学体系下的病理学实验课在内容上注重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入实践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做到活学活用。例如,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尸体解剖,加深对相应病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参观人体博物馆,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正常与异常结合;鼓励学生参观了解病理切片制作流程,并进行镜下观察,将镜下特征和大体标本进行对照,分析讨论病例特征;鼓励开展病例教学,用病例将病理知识点体现出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为今后的临床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

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是现代教学技术的核心之一。该系统图文声像并茂,人机交互、相互反馈,而且将计算机、网络、显微镜和数字摄像有机结合起来,使显微形态学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法、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实践环节等发生了巨大变革。利用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学生在显微镜下若观察到一个不确定的结构或病变,就可以将图像和语言结合在一起提问。教师也可采用互动形式对其进行详细且具有实践性的指导。对学生中普遍比较模糊的概念,可利用全室互动方式进行解说。教师主控机还可对实验室每个学生镜下图像进行连续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进度。另外,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还可将珍贵的教学资料与相关教学网络相结合,共同搭建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的教学新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便于学生课后的复习。总之,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数码互动系统,可增加病理形态学教学的信息量,突出教学的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改善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3开放实验室

3.1开放实验室的意义21世纪的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医学生科技素质是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属于形态学范畴,其实践性较强。在课余时间实行开放实验室,对组织学、病理学实验仪器如显微镜、电脑网络和标本切片等资源充分利用。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2开放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外科病理诊断是诊断疾病最可靠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对临床病理工作全过程有一全面认识,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临床外检工作室,重点讲解常规病理诊断工作流程,如病理标本送检申请单的填写方法、病理科医生如何接收核对病理标本,以及标本的肉眼观察、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阅片等整过程,使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每张教学切片来之不易,从而能够自觉地爱护标本。

3.3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实验项目对一些整体素质高、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的班级,可在原有实验课程的内容基础上适当导入一些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病理组织学技术,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等。同时有部分学生还可参加到教师的科研队伍中来,利用开放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训练能力。

总之,开放实验室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可选择、创造、表现、提高的平台,从而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促进了病理学的教学工作。病理实验教学必须从不同层面、不同环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我们在许多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如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更新库存、引入新病种标本等。近年来,分子病理学发展迅速,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应用于临床和科研,在常规实验教学中增加一些相关内容也势在必行。在更多病理教学工作者的努力下,病理学实验教学将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增良,仇容.对新形势下病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

篇10

【摘要】:病理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活动灵活多样,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初探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它又是一门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迅猛发展的重要基础医学科学,是由基础通向临床的桥梁。因此,如何学好病理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课的学习。在病理学教学中,根据病理学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最古老的方法之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借助口头言语,阐明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分析和讲解教材,尽力使教材在速度和内容上适合于每一个学生。

虽然讲授法是一种单向性传授知识的方式,有其不足,但它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有利于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在讲授中,教师授课内容易于补充、调整,及时吸收新知识、新进展,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本学科的新理论传授给学生。讲授法的优点还在于,可以用不同词语陈述相同的内容,从而有助于理解;讲授中有师生的情感交流,师生相互作用,相互强化;在讲授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对讲授速度、内容,讲授方法等进行灵活变动。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均较差,但接受知识的欲望和记忆能力均较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病理教学中,对于综合性的问题、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如绪论、疾病概论等部分,主要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方法,这样使学生能够对病理学的概念、任务、研究方法等有一个概括性、系统性的了解,增强了对病理学的认识,也为各论部分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对于难点、要点等关键知识透彻掌握,进行总结概括,用最简单的语言使学生掌握要点知识。

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增加学生之间的协助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激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讨论法,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阅读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讨论的案例是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临床典型病例,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类型的病例做引导,使学生从病例中寻找线索,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从而使学生把课堂知识从机械性的记忆转变为记忆性的理解。根据学生及课程特点,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型”病例。在上课前,老师先准备一份典型的病例,结合病例,讲解教材的相关内容,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主动听课的目的,然后要求学生对病例上的病因、病理变化等进行分组讨论,各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围绕病例进行剖析、归纳总结,并对学生不正确的地方进行分析答疑。在对学生进行反馈矫正时,也可以应用讨论案例法,可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3、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教师的设问、引导等使学生在内心,真正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最佳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这不仅需要教师重视经典的讲授,更需要教师认真备课。

启发式教学应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比喻启发、描述启发、讨论启发等。比喻启发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增加趣味性。以细胞水样变性为例,教师把水肿的细胞比喻成逐渐吹大的气球,颜色逐渐变淡,体积逐渐增大,使学生对细胞形态的变化有了深入了解。

4、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科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现实性。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可使学到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为进入临床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课,重在学生参与直观观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巩固、验证理论知识。

在病理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反映“病理学学习中疾病的基本病变复杂,理论抽象,难以记忆理解”的问题,这可能是学生学习的方式问题,不注重在实践中认识理解疾病的病变所致。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病理学实践中出现的不知如何观察标本,或从何处观察标本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在实践时未能很好地结合理论知识所致。

所以,教师在病理学教学中,需要倡导正确处理实践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学习方式,不致偏废。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实践,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病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理论指导下实践,实践中验证理论方法,引导学生客观地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5、多媒体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