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本质与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02 17:5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问题的本质与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农问题的本质与核心

篇1

1.1问题的提出:农民、农业和农村为什么总是放在一起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部门,农民、农业和农村几乎总是被联在一起进行观察和研究,但工业、工人和城市只有在极罕见的时候才联在一起进行观察和研究,“三农”和“三农问题”这些概念即是这一现象的集中反映。我们的农业经济学,不仅研究农业,也研究农民和农村;我们的农业部门不仅管农业的事情,也管农民和农村的事情。“三农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在当前的理论研究和政府政策中都存在一个基本的思路:在三农中解决三农问题,通过三农解决三农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农民、农业和农村始终合并提为三农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发展的现实告诉我们,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迟缓,农村的落后状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越来越制约内需的增长。企图通过三农内部来解决三农问题,被实践证明是难以实现的。对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三农问题的破解,需要有新的战略思路。讨论三农问题不能就三农而言三农,而是要跳出狭隘的三农领域[1]。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三农”思维定势[2]。

传统解决思路是基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关联性:农业发展了,农民的收入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农村的落后面貌也就能够改善;农民的收入增加,农业的投资就可以增加,从而农业也就发展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改善,农业也能够发展,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也就可以提高。但这些现象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而出现。传统解决思路过分关注于三者的关联性,而没有注意到三者之间其实还存在着根本的独立性,这需要我们对三者的内涵进行重新解析。

1.2基本概念分析: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1)农民作为一类经济主体具有一般经济主体的共同属性,同时在现阶段也具有从事农业活动和居住在农村的特殊属性。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经济主体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按照最优化进行决策的行动者,其同时或分别扮演三类角色:企业家、要素供给者(土地、资本、劳动)和消费者。在这一点上,农民和其他所有的具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公民没有任何区别。但由于主要或长期从事农业这种特殊的经济活动,以及主要或长期居住在农村这种特殊的地理区域,农民在具体属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①农民所掌握的资源主要是土地;②农民所拥有的技能主要是农业活动的技能;③基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特点,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④基于农业的生产特点,农民以分散居住为主。

(2)农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具有一般经济活动的共同属性,同时在现阶段也具有由农民主导和在农村进行的特殊属性。经济活动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其产出是由投入要素的种类、数量、结构和质量决定的。在这一点上,农业与其他经济活动没有区别。但基于农业自身经营对象的特点,并由农民这一特殊的经济主体主导,以及在农村这一特殊的区域进行,农业在具体属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一面,即其投入要素的种类、数量、结构和质量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①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和分散性形成了农业活动的封闭性;②农业活动的封闭性降低了农民对发展技能的需求,反过来制约了农业活动的技术进步;③农民生活的封闭性降低了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兴趣,从而制约了农业规模的扩大;④农村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设施提高了农业活动的成本。

(3)农村作为一类生产生活地理区域具有一般生产生活地理区域的共同属性,同时在现阶段也具有主要承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特殊属性。生产生活地理区域主要以资源、生产生活设施、经济活动密度和人口密度为基本要素。在这一点上,农村与其他生产生活地理区域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主要承载农业活动和农民生活,农村在具体属性方面表现出特殊的一面。主要表现为:①为了适应农业的土地密集型特点,农村在区域面积上比城市要大得多;②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制约了农村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人口聚集的可能性;③由于主要承载农业活动,农业活动的剩余制约了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发展;④由于主要承载农民的生活,农民的收入制约了农村生活设施的发展。

根据上面的分析,农民作为一类经济主体、农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农村作为一类生产生活地理区域,在一般意义上,相互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具体的农民并不一定要在农村从事农业活动;具体的农业并不一定要由现有的农民来经营和主导;具体的农村也不一定只是供农民来从事农业活动。我们现在的问题是:①具体的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实联系是怎样被固化下来的?②三农困局是否与这种固化的联系有关?③这种被固化的联系能否被突破?④突破固化联系能否破解三农困局?

2二元结构与三农的关联性

2.1二元结构的形成

“二元经济”的概念是指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有关生产和组织的各种不对称性,这个术语最初是由荷兰社会学家伯克提出的。[3]伯克调查研究了印度尼西亚的社会经济状况,在1953年出版专著《二元社会的经济学和经济政策》,最早提出了二元结构的概念和理论。伯克认为,摆脱荷兰殖民统治的印度尼西亚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一方面,广大农村依然是工业革命以前的没有实现西方工业化的传统社会,农业部门主要依赖土地、使用劳动力生产;另一方面,为数不多的城市却是殖民主义输入以后逐步进行西方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工业部门主要依赖资本、使用机器和技术生产[4]。

从根本上讲,二元结构就是一个特定社会中并存着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经济社会系统,且这种并存状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经济主体、经济活动、承载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地理区域。不同发展程度表现为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和经济贡献,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产出能力,以及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充分程度。两种不同发展程度的系统能够相对稳定的并存,说明必然存在某种障碍因素阻碍两个系统的要素相互流动。经济社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如果人可以在两个系统中自由流动,二元结构显然是不会存在的,所以二元结构的存在,从根本上讲就是存在某种障碍因素阻碍了经济主体在两个系统之间相互流动。

二战前就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基于以下原因并没有形成显著的二元结构。①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资源的基本配置方式,经济活动的要素基本属于自由流动。②工业化具有内生性和自主性,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关系较紧密,在自由市场体制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障碍难以形成。③技术进步也以自主发展为主,工业技术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内与农业的技术进步形成鸿沟。④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工业的利润增长不需要来自于对农业进行剥削,而主要来自于世界市场,从而农业的发展有较宽松的环境。在这些条件共同作用下,二元结构没有存在的基础。

二战后才逐步开始进行工业化的国家都或多或少的形成过或者仍然存在二元结构。这些落后的农业国是在世界市场已被少数工业国控制的背景下进行工业化的。这些国家的二元结构主要基于以下原因。①基于民族独立需要和国际经济关系的背景,这些国家大都没有建立起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国家对市场的干预较多,经济活动的要素难以实现自由流动。②工业化具有的外生性和被动性,也就是说不是由于国内经济自然发展引致,而是由于学习国外的发展模式,或接受外国投资而形成,从而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而非紧密的自然关系。③工业技术以学习和引进为主,技术进步较快,同时大多数农业成为被发达国家控制的原料产业,技术进步缓慢,从而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形成技术鸿沟。④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工业的发展在国际上受压榨,从而便以在国内的相对优势对农业进行剥削,从而阻碍了农业的发展。这些原因在不同国家的显著性各有不同。

2.2三农问题的出现: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联系是怎样被固化的

根据上面的分析,二元结构是后发展国家的农业和农村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发展滞后而形成的。同时,二元结构的形成又反过来进一步阻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那么这种恶性循环的具体机理是什么,三农的关系是怎样被固化的?

(1)农业和农村在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发展滞后。后发展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和农村受到国际国内的双重挤压:出口部分的农业受国际寡头控制,利润极低,技术进展缓慢;国内与工业和城市的交易,出于国内工业化的需要,贸易政策对农业极端不利,农业和农村缺少必要的发展资金。农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根源在于传统农业延续下来的封闭性和分散型,而这一现实在国际国内环境制约下又缺乏改善的新生力量。

(2)技术鸿沟要求农业和农村保有更多的劳动力,同时工业和城市无法吸纳较多的劳动力,从而导致传统农民滞留农村。传统农业延续下来的落后的技术水平,为了保障农产品的供应,农业需要保有相当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如果农业的技术进展缓慢,那么农村人口比重就不会很快下降,如果由于收入的差距导致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将导致农业劳动力不足,从而制约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工业发展受到国际市场的挤压,工业和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当有限,所以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会受到一些政策的制约,如果劳动力自由流动,会在城市里形成大量的失业人口。

(3)传统农民滞留农村进一步阻碍了两类经济系统的要素流通,从而固化了三农的联系,也进一步阻碍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传统农民滞留农村,为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外来资本的进入会受到限制,这进一步促使三农关联进入稳定的恶性循环状态。三农关联的恶性循环导致两个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反映三农发展停滞不前的“三农问题”就产生了。

(4)就三农内部来讲,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农业的发展滞后。其实,从循环的过程来看,很难看出问题的根源在什么地方:农业的落后会制约农民收入和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制约农村的发展;农村的落后同样会制约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和素质的提高;农民素质的高低也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循环过程来讲,三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但从历史和逻辑上分析,三农低水平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农业的发展滞后。农业基于生产特点主要在土地资源丰富的地理区域进行,这样将始终需要一定数量的经济主体在相对分散的区域进行农业活动。同时,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基础在于物质资料生产,物质产品和物质财富才能够为经济主体和生产生活区域提供发展的物质资料。农业发展滞后对其经济主体和地理区域的发展将形成关键性制约作用。

综上,由于物质资料生产(经济活动)是经济社会系统的物质基础,从而二元结构是以农业发展滞后为根源。所以,从根本上讲,二元结构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农业的发展:这一类经济活动发展滞后,依附它的经济主体和承载它的区域必不能获得较多的剩余,从而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尽管二元结构同时又是以三农恶性循环为现实基础,但二元结构的突破点却不是在三农内部解决三农问题。通过农民在农村发展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并不是成功的选择:①农民并不一定要从事农业才能够获得收入,强调或局限农民从事于农业,限制了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权。②农业不一定要由农民来经营,限制农业只能有农民来经营,违背了要素优化配置原则。③农村也不一定只能承载农业和居住农民。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深入研究三农的独立性。

3三农的独立性与三农问题的破解

3.1三农的独立性

从一般意义上讲,农民与从事其他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并无本质区别,农村与承载其它经济活动的地理区域也无本质区别,现实中农民、农村和农业之所以被紧密关联在一起是基于历史延续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这种紧密关联导致这些特殊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地理区域处在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状态。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打破这一紧密关联。打破这一关联的基础在于三农内在的相互独立性。

(1)农民的独立性。作为一类经济主体,农民可以依据其禀赋自由选择获取收入的方式,从农民个体来观察,农民和农业、农村并无本质和必然联系。作为个体的农民可以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和禀赋,选择成为资本供给者、劳动者或土地供给者,也可以成为企业主。农民可以根据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选择成为任意行业的劳动者;可以根据所拥有的管理禀赋选择成为企业主或管理者;可以根据所拥有的土地资源使用权成为土地供给者;可以根据所拥有的资本成为资本供给者;也可以根据多种资源和禀赋成为上述经济主体的综合。农民个体选择哪一种获取收入的方式,取决于每一种方式的收入和成本。农民的独立性体现在作为个体的农民并没有也不应该打上先天农村和农业的烙印。

(2)农业的独立性。作为一类经济活动,农业尽管由于其经营对象的特点主要在土地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农村进行,但仍可以依据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选择参与的要素:包括经营者、劳动者和资本供给者。参与农业活动的经济主体包括农业经营者、农业劳动者和农业资本供给者,而这些经济主体并非与现实的农民有本质和必然的联系。农业活动的开展应当根据各要素的具体质量和数量所可能引致的农业活动效率进行优胜劣汰,而不能全部由农民来包办,这样不仅制约了农业,也束缚了农民。

(3)农村的独立性。作为一类地理区域,尽管农村首先需要承载农业活动,但在满足农业需要的前提下,仍然可以依据效率的原则承载其他生产和生活活动:包括其他工业和商业活动,以及其他非农业经济主体的生活活动。

三农的内在独立性说明了历史延续下来的现实中的农民、农业和农村并没有永恒不变的联系,在本质上他们分别与其他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和地理区域并没有区别。他们历史地并相对稳定地成了农业经济主体、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地理区域是由特殊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决定的,这些特殊政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将改变他们历史的特征,还原他们本来的面目。

3.2三农问题破解的希望在于拆解三农

从表面上看三农问题是农民贫困、农业效率低和农村落后三个问题的改善停滞不前,但从本质上看,这三个问题之所以被联在一起是因为政策和人们的意识把农民、农业和农村始终捆绑在一起。三农被政策人为的捆绑在一起是三农问题的根源,而三农问题破解的希望在于拆解三农。拆解三农就是要打破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实关联,实现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自由组合:①农民可以从事农业经营和劳动,也可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从而还原农民的普通经营者或劳动者的本来面目;②农业可以由农民来经营和劳动,也可以由其他经济主体来经营和劳动,从而还原农业的普通经济活动的本来面目;③农村可以承载农业和居住农民,也可以承载其他经济活动和居住其他经济主体,从而还原普通地理区域的本来面目。

3.3拆解三农的基本思路

拆解三农的实质就是要对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进行分别思考和解决:①解决农民的收入问题就是仅仅把农民作为一类经济主体,研究怎样通过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资源和禀赋来增加其收入,而不再只着眼于通过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来解决;②解决农业的效率问题就是仅仅把农业作为一类经济活动,研究怎样通过增加投入数量和提高投入质量来增进这类经济活动的产出效率,而不再只着眼于通过农民的发展来解决;③解决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设施问题就是仅仅把农村作为一类地理区域,研究怎样通过聚集经济活动和居民,从而增加生产和生活设施的投入来提高基础设施的水平,而不再只着眼于通过农业和农民的发展来解决。

三农问题恶性循环自农业效率低开始,至农村落后,再到农民贫困,并周而复始,但要拆解三农却不能从农业开始。如果没有解决农民问题,而首先开放农业经营,把农民强制推向大市场,其结果只能产生更复杂和混乱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大规模城市无业游民就是这样政策的结果。因此,拆解三农必须从农民开始。

(1)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释放出来,实现农民自由选择获取收入的方式。经济系统中经济主体是目的,经济要素是资源,经济活动是手段。农民作为经济主体,其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是三农的核心和首要问题。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由于三农存在相互制约的问题,所有需要优先考虑农民的问题。基于拆解三农并独立解决各自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所以把农民从农业和农村中释放出来,实现农民自由选择获取收入的方式是拆解三农的第一步。农民自由选择获取收入方式需要两个基本条件。①解除农民的身份限制。农民的身份限制,就是对农民进入非农行业和进入城市就业的各种制度性限制,以及在社会保障上与其它居民进行区别。这些限制和区别固化了农民和农业农村的关系,限制了农民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也阻碍了其他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符合经济学的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农民工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这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5]。只有解除这些限制和消除这些区别,还原农民的普通经济主体的本来面目,才能实现农民的自由选择权,为最终解决这些经济主体的收入问题奠定基础。②解除农民的能力限制。自由选择是一种权利,自由就业却是一种能力,能力问题不是解除身份限制就能够解决。获得持续和相对稳定的生存发展条件,需要持续和相对稳定的就业。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体就业岗位的稳定性较低,要在不断变换的就业岗位上实现持续稳定的就业,需要相当的就业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就业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就难以获得良好的就业预期,失业风险增大。农民的恋土情结(即尽管在非农产业或城市就业也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经营权)是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市无法获得持续稳定就业的集中表现,而其中的根源除了农民身份的限制外,主要在于就业能力的限制,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岗位以极不稳定的体力劳动为主。解除农民能力限制的基本途径是对现有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以及对潜在农民———农民子女进行平等的基础教育。

(2)把农业从农民经营中释放出来,实现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转移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同时农业现代化也必须具有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才能实现[6]。当农民的生存和发展保障能够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中获得而不再依赖于土地时,作为土地密集型产业的农业就可以摆脱由农民经营的束缚。农业只能由农民经营,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垄断,一种低水平的阻碍产业进步的垄断,显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当农民不再需要用垄断农业(土地)经营来保障其生存时,农业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便不是问题。多元化和自由化的经营主体有利于农业经营的优胜劣汰,并进一步导致其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自由化关键在于在限制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实现土地的自由流转。

篇2

〔关键词〕 人力资源,“三农”问题,解决

近年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不少工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农业发展?缓解了农民贫困和改善了农村条件,但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真正解决,并且大有随着形势发展而变得更加复杂棘手的趋势?这就使这一问题继续成为 阻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与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众所周知,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焦点是农民问题,所以笔者认为, 从根本上讲,解决这一问题最终将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认识到这一点,无 论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对推动小康社会的建立,以至于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都 具有举足轻重的决定意义?

一?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首先,农村人口数量巨大,人力资源结构失衡?我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 ,总数已19亿,其中有近2亿剩余劳动力?此外,我国人口每年大约又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 增长,且绝大部 分在农村?由于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以及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使我国人口以低级劳动力为 主体,并且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衡?根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受初中教育的统计分 析,农村比例分别19.5%?8.0%和5.0%,这种结构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科技素质普遍不高?中央早在20世190年代就提出了“科 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多数地方尤其是农村落实极为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 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文化为主,其次是初中文化,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据全 国农业普查办公室公布:2000全国5614719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中,文盲半文盲占14.01%; 小学文化程度占42.15%;初中文化程度占38.04%;高中文化程度占5.07%;中专文化程度占0 .57%;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16%?农村住户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6.66年?与此形成 鲜明反差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文化程度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农村劳动力科技 素质低,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反映了我国农村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 与薄弱?

再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投入机制不活?农村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建 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但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和“以 县为主”投入与管 理的农村教育体制,一直是制约我国教育整体推进的主要矛盾,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不能充分 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之间,低于 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 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更是少得可怜?一些农村中小学布局不够合 理,尤其是新形势下支撑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有些地方长期拖欠教师工 资,中小学日常运转经费和危房改造?校舍建设所需的必要资金得不到保证?加之我国农村 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或者说办学定位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近 几年招生难? 办学难?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

二?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造成农村发展的滞后?这不仅表现在农村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整个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而且与农村经济发展也严重脱节,由此造成农村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不仅突出,而且尖锐? 首先,教育落后带来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近年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重新泛滥,不少曾经 销声匿迹的愚昧腐朽的习俗和恶习又冒出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生活?其次,农 村基层组织瘫痪?半瘫痪?由于群众民主意识淡薄,制度建设迟缓,现阶段许多农村基层组 织瘫痪?半瘫痪,连群众会议也开不起来,有的地区情况更严重一些?社会秩序不稳定, 反过来又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发展,是农村产生众多问题的重要原 因,已经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忧虑,成为一个亟需根本解决的严重问题? 第二,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年限短,农业职业教育 普及率低,而且多 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弱,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态度?据统计, 20世190年代我国每年产生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只有30%~40%得到推广,10%得到广 泛应用?这就使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直在42%以下,而美国?日本和欧盟国 家和地区却都达到了70%~80%?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和由此引起的农业科技落后,造成 “科教兴农”出现了农技创新?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三个断层”,这说明这一问题已成为 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制约因素?

第三,制约农民生活的改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极和新 兴产业兴起,社会 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领域将越来越窄 ,低素质劳动力就业领域越来越有限,这将给农民转变为市民增加难度?如果这部分农民进 城后,没有获得相应的工作岗位,或没能得到和市民相当的劳动报酬,又没有一定数量

的货 币积累,就会成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从表面上看这部分农民是进入了城市,但是从享受城 市文明,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及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角度看,这部分农民并不能算是真 正意义上的市民,只能是我国通常所说的农民工而已?因此,只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教育和 技术培训,从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的劳动素质和科技素质,使他们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 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比较有利 的地位,收入水平才能得到持久提高,也才能逐步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首先,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加 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 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快农村城镇化 步伐?200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仅为38%,不仅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就是比世界平均水 平还要19个百分点?当前,农村城镇化 水平滞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慢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慢的症结所在?所以今后要逐步提高农 村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样,可以通 过带动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和农民收入水平增长,来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 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二,进行制度改革,消除农民流动的桎梏?以户籍制度 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 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空间内,这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 因此,要尽快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各项不合理制度?此外,要在农村建立社会保 障制度,这样农民的生存问题不再仅仅依靠土地,使农民愿意离开土地转变为市民?第三, 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 科技兴农方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产业化 经营是深化农业内部就业,解决当前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力资源开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它 能使农村富裕劳动力形成可靠的职业转移,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开发?

其次,实行计划生育,促进优生优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 优化人口结构为宗旨的计划生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特别要加强农村 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同时,还应该帮助搞好人口优 育工作?

再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大力推进农民知识化进程,提 高广大农 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而加速人力资源开发,就必须坚持教 育优先发展的原则?今后要逐步构建以农村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农村成人教育 为基础的农村教育体系,以更高层次地搞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第一,要增加对农村教育基金的投入, 变现行的教育投资单一化为多元化?在农村费税改革中,要加强县级教育经费统筹,加大政 府对办学的投入力度,使政府对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投入的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以保证经 费来源?第二,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也是从 整体和长远上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要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扩 大筹资渠道?实施希望工程?拓展办学形式等途径,使农村基础教育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 基础上有一个显着的发展,努力实现大规模?大幅度地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第三,积极 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要按照“实际? 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要按照 “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对农 村劳动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与再就业的技能培训,科研?教学单位及其技术专家也要经常 深入农村的田间地头和工矿城镇,开展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示范?技术咨询?技术 指导,在指导农村劳动力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最终通过多 种措施的有效结合,大幅度提高农民知识化的水平,为农村和城市培养一大批懂技术?会经 营?善管理的技术农民和企业工人? 最后,探索劳动力资源品牌化?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的进步?城市 结业压力的增大,打工难现象日益凸现,有些人甚至会无奈地回流农村?要解决劳动力转移 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笔者认为必须实现劳动力品牌化,提高地区人力资本价值和市 场竞争力?各地劳务输出的特色不一样,农民工具备的技能也不同,如江浙的农民工以巧手 闻名,制造的家具新颖漂亮;河南的农民工善于搞建筑,木工?瓦工是他们的长项等等?因 此,劳务产品只有形成品牌,才能让劳务者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据《天府早报》一年多前的 报道,国家商标总局已正式受理“川妹子”商标注册申请?笔者认为,将这一品牌注册成当 地的一个保姆家政品牌,是当地政府观念的进步,让广大劳务者在品牌的“包装”下获得更 强的就业竞争力,可以达到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的?

总之,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认真把握“三农 ”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全面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根本意义,正确 处理其中的各种矛盾,争取早日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J〕.读书,2001,(1).

〔2〕谢鸿光,等.三农问题的多角度观察与系统性解决〔J〕.统计研究,2005,(8).

篇3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与产生原因

1、“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2.89%,每年是实际增长率分别是9%、4.6%、3.8%和1.9%,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呈负增长状态,相反,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却是逐年提高的,因此,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7:1,1997年收入差距为2.51:1,1999年扩大到2.65:1,2000年继续扩大到2.79:1,2002年则扩大到3.5: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和社会福利等因素,真实的差距已达到5:1。这种差距甚至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2)农民负担实际逐渐加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波动中,农民因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业纯收入大幅度减少,而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又受到排挤,致使总体收入减少,但是农民还要承担各种集资,摊牌费用,加上社会消费的逐年上升,使得农民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庞大的农村人口技术基数降低了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量,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每户占有耕地6.7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有1.5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还要减少500万亩耕地,人口却以每年1300万的速度递增。农业资源短缺与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过去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片面追求粮食产量,过度的开垦使我国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耕地逐年减少,生态系统十分的脆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体制原因,即二元户籍制度由此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本质根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传统农村与少数较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一方面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购制度,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获得积累,并通过减少交易费用而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限于城市工业化,为阻隔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区别政策,在农村限制非农产业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工业化的战略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但它是以损害农业的发展为代价,使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日益明显,从而使得“三农”问题愈愈演愈烈。

(2)制度原因,即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的一贯产业政策,但往往仅仅落实在口号阶段,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使农民又回复到小农经济状态,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这几十年来偏向城市的财政体制,缺少法律的有效监管,使得农民成为过度的“输血者”,进一步加剧了“三农”问题的严峻。从我国的金融体制来看,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主要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引导及其监管,使其背离设立之宗旨,不但不支持农业的建设、农民的发展,而且还相对歧视农业贷款,使得“三农”问题雪上加霜。

(3)农业本身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量大值低,不容易保存,需求弹性小、利润低、风险大,这些自然因素也是“三农”问题积淀下来的重要原因。

二、“三农”问题的经济法透析

1、“三农”问题是对经济法理念的生动诠释

(1)公平发展理念。公平是所有法律价值的共性,而经济法的公平发展理念主要指经济生活的公平,并且所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因此,以社会经济发展公平理念的经济法,开始进行事前的预防以及事后的修补。同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贯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的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目前的地区发展差异。经济法秉承的公平发展理念,注重最终实际利益的归属,注重效率的内在公平,恰好是实质公平的体现。

(2)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一直为经济发展所关注,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不仅要尽快解决,而且解决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缺,农药化肥等泛滥使用,已经使得耕地的种植潜力日趋减弱,又加上农民的盲目开荒,过度伐木,已经使得植被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必须让法律来保障与监管,从而既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保证资源、生态系统乃至人为环境发展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发展理念。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它的价值是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安全发展理念是贯彻其始终的。“三农问题”既涉及市场经济的稳定,又涉及社会发展的潜在不安因素,因此其解决必须把安全发展放在首位,只有安全、稳定才能快速发展。

2、经济法本身与“三农”问题相吻合

经济法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意志、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法律规范系统。“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监管等手段综合治理。

(1)经济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公权力介入私经济领域的法,是公法与私法的交融。正是具有公法和私法的这种性质,表明了它可以运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三农”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2)经济法在法律表现形式上存在大量单行法规。“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体制、经济领域等方方面面,因此,没有任何一部基本法律能够完整解决,而且其解决在历史尚没有先例,因此,也需要颁布一些单行法规或试行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为法律。

(3)经济法在体制上大量采取授权立法,这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同,国家在保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授权地方“因地制宜”,制定灵活性法规,使“三农”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3、加强宏观调控立法

(1)完善价格法律制度,维护农民利益。我国1993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对粮食、食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保护收割制度”,价格法也进一步规定:“政府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可以在收购中实行保护价格,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现。”这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持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时制定“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护条例”,对政府确定价格的程序和权限以及制定保护价的原则、根据和保护价的适用范围等重要事项做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农民与政府博弈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赋予农民以信息权,具体表现为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农产品的价格听证会,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等。

(2)制定计划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从国外经验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来看,都制定有国家发展计划,而我国目前的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缺乏相应的约束,监督性,这可从前面所提的“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正是当时产业计划的不科学,造成了以压制农业为代价而发展工业、以城乡建设为中心而采取户籍制度的战略。因此,必须完善计划法,重新规范计划的科学性、执行性。具体来说,可制定《农业资金投入法》,使对农业的投入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同时将经济“非农业化”、城乡统筹发展纳入产业法的立法目的体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及乡镇企业,从而分流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

(3)修改税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现在农民负担的法定税费主要包括农业税,提留统筹费和“三乱”收费等项,这几年经过国家的规范治理,“三乱”收费有所遏制,主要集中在农业税上,虽然农业税税率不高,但远高于发达国家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也高于发达国家农业所负担的实际税率。中国是少数向农民征税的国家。据统计,2001年农业税收为164亿元,农业特产税收为122亿元,牧业税0.4亿元,合计286.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5%,这说明了取消农业税并不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太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温总理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

篇4

【关键词】服务三农面向三农财税政策

一、农行股改“面向三农”面临的主要矛盾

农行股改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方针进行,这意味着农行将定位于“三农”,按照完全的商业化模式经营运作。农行商业化经营的本质属性与面向“三农”这一弱质产业的政策要求要完全统一起来,存在许多矛盾需要财税政策化解。

矛盾之一:县域农行运作困难,内部矛盾重重。首先是商业运作追求高效与业务办理效率低下的矛盾。例如,在上级行授信额度内办理还旧借新业务,中行、工行、建行一般1-2天就可以办完,而农行常常需要3-4周甚至超过1个月的时间。其次是农行中小企业信贷准入门槛较高与涉农客户小额信贷需求的矛盾。再次是农行员工的整体知识、年龄结构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最后是现代商业银行规模大、科技构成高与农行县域支行、营业网点营业条件差的矛盾,严重制约县域行的业务发展。

矛盾之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竞争不公平的矛盾。一是部分地区农户和中小农村企业信用意识较差,甚至利用假破产、资产重组等形式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直接影响了农行的经营效益;二是农村金融市场中目前还没有建立诚信与担保体系,涉农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闭塞,不能对恶意违约行为进行有效钳制;三是部分地区农行的网点被撤,营运体系不健全、作用有限,不能满足资金需求小、信息风险大的农户、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四是银政合作仍需加强。一方面,财税支农资金没有发挥应有作用,资金多头管理,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另一方面财税与农行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方式,农行为政府项目的资金配套受到诸多约束,人为限制了农行的发展速度。

矛盾之三: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两个目标、两种责任、两套考核体系的矛盾。“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是一个完整体系。一方面,农行要面向“三农”,服务县域;另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农行还必须商业化运作,实现价值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这两个目标、两种责任、两套考核体系如何兼顾,农行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把握。没有严格的财税支持指标考核体系和监督,二者很难兼顾,容易形成新的巨额不良资产。

矛盾之四:地方政府对“三农”贷款投入期望值高与现有信贷准入要求严的矛盾。虽然农行基层机构是一级法人体系下的商业金融授权机构,但是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会利用各种手段对农行经营施加影响。这一情况过去曾普遍存在,今后也不可避免,特别是在农行服务“三农”的定位明确后,各级政府对农行增加“三农”贷款投入的期望值会更高。而农行作为商业银行,贷款的准入条件在股份制改革之后将更严格、更精细,出现不良贷款之后对责任人的追究将更严厉。在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评级授信要求和责任追究机制下,服务“三农”的职能很难充分发挥。

矛盾之五:股东价值回报最大化与服务“三农”整体收益偏低的矛盾。农行股改到位后,股东结构将多元化,无论是国家投资者、战略投资者,还是广大股民都要求回报最大化。但“三农”产业和县域经济客户存在投入大、生产周期长、资金回报率低、风险系数高的基本特征,与纯粹的商业银行经营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将给农行经营业绩和市场形象带来很大压力。

矛盾之六:监管标准的一致性与服务对象风险系数差异性的矛盾。农行市场定位于面向“三农”,但在现阶段,“三农”毕竟还是弱质产业,县域经济的客户群体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在这个市场环境中做业务,面临的风险相对会大一些。但是,目前监管部门对农行的监管标准与其他商业银行是一样的,这个矛盾很难处理。

矛盾之七:服务三农与历史包袱沉重、持续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的矛盾。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企业重组力度和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农行2000年以前支持的一批农村企业陆续走向衰亡,带来了沉重的经营负担。农行2007年末不良贷款余额8065.1亿元,需要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高达6539.95亿元,即使将资本金转为拨备,缺口仍将达5186亿元。(参见表1,表2)。

资料来源:根据2007年《中国农业银行调研报告》整理

以上这些矛盾,即使农行股改完成仍将长期存在,需要持续的财税政策支持。

二、财税政策支持农行股改“面向三农”的理论依据

依据之一:纠正因农村金融主体陷入博弈困境造成的市场功能扭曲

农业由于内在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导致农村信贷的风险高于一般工商业贷款,农行的风险自然也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农村信贷的高分散性、信息不对称性等特点也增加了农行的经营成本。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指出: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机制将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当市场的不完备、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非充分竞争等经济特征普遍存在时,市场机制将不能自行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著名的格林沃德—斯蒂格利茨定理(GreenwaldandStiglitz,1986)。特别是由于加重成本、路径依赖、资产专用性等因素的存在,微观经济易于陷入博弈的困境。如果用外部边际收益(marginalexternalbenefit,MEB)来表示因为增加一个单位的农村资金投入而给社会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则它可以用以解释前述正向外部效应如何导致了社会信贷资金资源在农村信贷域中的扭曲配置。

正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所提供的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农村资金投入数量,纵轴表示有关的交易价格、效益和成本。S和D曲线分别表示该投资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MSB曲线表示社会边际收益,它包括了融资者所获得的私人边际收益MPB和外部边际收益MEB。S和D曲线相交于U点,相应的市场交易价格为P1,均衡数量为Q1。这时,融资者所获得的私人边际收益就等于其所愿支付的交易价格P1。但是由于外部边际收益的存在,此时的社会边际收益MSB处于P2的水平。根据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只要社会边际收益和私人边际收益不一致,依据私人边际收益做出的投资决策肯定不是具有效率的。

这样,从效率的角度看,MSB曲线与S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农村资金投资数量和交易价格才是最具有效率的。此时农村资金投资的供给数量为Q2,社会边际收益为P3。显然,Q2大于Q1。也就是说,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社会上的农村资金投资供给将会处于不足的状态。例如,在农业产业领域,许多项目需要高额的投入,完成之后却易产生“外逃”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产业就会倾向选择等待接受农业企业的“技术外溢”策略,而不是发展农业产业,当所有的银行都选择了这种“最优”的等待策略时,农村资金就可能陷入停滞状态。这也正是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功能被扭曲时,当农村资金外溢时,当农行面向三农时,财政税收作为“第三方”加以支持和调整就具有了必要性和重要性。

依据之二:财政支持农行“面向三农”即是支持三农,是农村公共财政职能的实现

农行不论是历史与现状都姓农,其本质是与三农紧密联系的。农行建立之初衷就是为农业发展、乡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服务的,农行自建立那天起从未脱离三农领域,尽管近年来商业运作有弱化三农的趋势,但其在农业的资金投入仍然高于任何一家商业银行。根据农行年报,农行60%的网点、51%的员工分布在县域,截至2006年末,农行县域贷款和城市行管理的涉农贷款共计1.7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55%。农行金融结算网络不但为客户提供服务,还为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给算等服务,具有一定的公共产品属性和公共服务职能。这里,我们对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决定因素作简单的模型分析,样本数据取1999年至2005年,以农户家庭的人均纯收入(y)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产品价格(P)、对农村的信贷投入(I,采取人均信贷来衡量,即包含农业的贷款投资,也包括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投资)、农村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L,用农村中从事非农人员数与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数比值反映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财政支农资金(F)作为解释变量,运用OLS法对其对数形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并还原,得到如下的模型结果(各参数估计结果如表2):

Y=2.739750L0.677054F0.140460I0.207506P0.188964

从模型结果可知,各变量均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的统计量检验。并且模型结果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同时方程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99%的F检验。另外调整后的R-squared高达0.997269,说明模型具有较大的拟合度。因此,从回归结果看,我们可知对农村的信贷投资,对农户家庭收入具有正向的影响,即信贷投资每增长1%,农户人均纯收入可增长0.21%。因此,在当前的客观条件下,农行1.7万亿的涉农贷款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深远意义,另外也意味着当前农村对金融的需求远未达到饱和状态,存在供给缺口,需要通过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来完成。

依据之三:金融协调政策与财政支农政策的整合理论

爱德华·S·肖说过,金融体制缺乏效率的问题,不可能只由金融机构和金融政策的改善而得到解决。金融体制的改革应与其他非金融政策的改革配套进行。在改革金融制度时如不同时采取正确的国内税收刺激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仅仅改革金融制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推进农行改革,财税政策的配合至关重要,财政的无偿投入与商业性银行的有偿投入相结合,二者能够达到共同的政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与农行“面向三农”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植根于双方政策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两大政策的着眼点,都是针对农村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三农”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的归宿,都是力求“三农”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涉农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两大政策的紧密联系还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实施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因此,现阶段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财税政策与农行改革政策协调配合的紧迫性,源于农村金融产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以及“三农”经济发展运行的实际状况,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与完善支持农行股改“面向三农”的财税体系

(一)清晰界定农行“面向三农”的含义,是建立支持农行股改财税体系的前提

“面向三农”的股改方针既是一种改制方向性的要求,又是一种农行市场定位,体现在具体操作上的要求很高。农行怎样运作,才算是符合“面向三农”的定位,政府与农行之间必须达成制度共识。只有这样,对农行而言,才不至于无所适从;对政府而言,才可能对农行有着量化、一致、稳定、规范的系统考核。从目前看,对“面向三农”的含义界定仍不清晰。我们认为建立支持农行股改财税体系,“面向三农”必须由权威部门加以明确,并在政府与农行之间形成高度共识,以便于双方在实际工作中有所遵循。

(二)农行面向三农的财政支持体系

1.财政投入政策体系。财政投入是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增强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需要通过加大财政投资规模来实现。(1)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部门具有提供准公共产品的功能,需要政府直接、持续的资金投入与资金扶持。(2)农行历史上曾经承担了巨大的政策性信贷任务,形成的大量不良资产理应由财政予以消化(建立支农风险金),其核心资本严重不足,可由财政部分的注资或入股。

2.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是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的一种补贴,是直接或间接向农行提供的一种无偿的转移支付。与财政直接投入相比,财政补贴具有规模小、灵活性强等特点,是政府鼓励与支持农村金融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对于农行而言,更适用于财政补贴的运用。如国家对三农信贷的利息补贴,对设施农业的补贴,对农村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贴息等等。

(三)农行面向三农的税收支持体系

1.农行涉农业务流转税制的改革。农行县域业务营业税改革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保留现行营业税制,降低税负、扩大范围。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废除农行县域业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条件。第二步是改征增值税。应当按照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将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征税范围先行扩大到农行县域业务,对大部分业务实行基本免税法征收增值税,对手续费、咨询费等征收增值税。同时,取消农行县域业务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2.农行县域业务所得税制的改革与完善。(1)降低所得税税率,减轻农行县域业务的税收负担;(2)修改税前扣除规定,规范和统一税基。取消计税工资限额,与农行县域业务经营有关的支出和费用应当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放宽涉农业务坏账核销标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在税前计提专项贷款准备金;统一和提高固定资产的折旧比例;将预提税改按应计提项目的实际汇款额征收;(3)按照涉农金融业务的不同和所属区域不同来制定优惠政策,对贫困县金融业务可规定较低的税率,给予较多的税前扣除,对国定贫困县的涉农业务免征所得税;对中西部、东北和海南的县(县级市),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定贫困县经营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或先征后返专项用于增加风险准备以提高风险覆盖能力;(4)取消县域农村银行机构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5)降低县域存款准备金比率;(6)提高税前损失准备金计提比例。

参考文献:

[1]王汉章.论发展县域农村金融产业的财政对策.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7).

[2]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3]王汉章,李上炸.略论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现代财经,2008,(6).

[4]郑良芳.对搞好农行股改等工作的一些思考与建议.深圳金融,2007,(10).

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倾农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066-03

根据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

ment)是指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而提高另一方的福利。三农问题是个极其典型的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社会形态,城市化作为城乡利益格局整合与重构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要让农民分享城市化的利益,增进农民的福利。推动和促进城郊农民顺利和谐地完成他们的市民化转型,必须改变农民群体在城乡非均衡利益格局中的不利地位和失利状态,帮助他们实现资源替代和能力扩展。毫无疑问,作为农业大市的哈尔滨市有必要通过城乡统筹,实现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

ment),使哈市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一、哈市农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现状

(一)农村人口及教育状况

至2010 年底,哈市总人口约9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15万人,非农业人口约47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市。目前,哈市近300万的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者占0.9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12.23%,初中文化程度者占81.5%,高中文化程度者占3.90%,中专文化程度者占0.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76%。

(二)农民生存现状

无论从法制、社会保障、土地制度、二元结构、制约因素等任何一个视角对农民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哈市的农民生存状况均游离于社会主流之外。从法制的层面上看,哈市的农民无法与市民作为同等的法律主体享有平等的执行权、行为权、参与权;从社会保障层面上看,农民严格受制于二元体制的限制;土地制度层面则体现为农民的土地被政策性扭曲征用;二元结构层面则体现为农民与市民不能平等地享有权利;制约因素的层面则主要表现为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制度因素对农民的生存、发展状况的影响。另外,哈市的农民休闲文化比较匮乏,绝大多数农民以打牌或打麻将作为农闲时主要的休闲娱乐形式,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使农民幸福指数比较低。

(三)农村经济及其所占比例

至2010年底,哈市城市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 556.8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3 939.5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 020.3元,人均生活费支出4 665.9元,收入比为2.19:1。从产业结构的构成上看,哈市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 665.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7亿元,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 384.6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 868.6亿元,增长13.5%。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3%、44.2%和49.5%。可见,无论是农业自身生产总值的增长,还是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均处于三类产业之末。城市与农村、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的反差凸显哈市农民在共享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上还存在很大差距,而比较理想的状况是农民对经济发展成果分享越是均衡,农村经济越发达,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高。

二、哈市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存在的差距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据哈市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哈尔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 58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 960.9元;2009年,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 88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 775.5元;2010年,哈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 5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 020.3元。可见,农民收入的绝对额明显低于市民,二者之间的差距逐年扩大,差额分别为8 627.7元、9 111.5元、9 536.5元。2010年1~9月,哈尔滨市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59%,农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约为41.2%。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市民的消费水平,落后十几年。目前,哈市1 881个行政村中有贫困村396个,占总数的21%;贫困人口50.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8%。

(二)城乡居民文化教育水平差距明显

哈市农村劳动力中,初中文化以下的约为274万人,约占劳动力总量的9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为18万人,约占劳动力总量6%。绝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结构普遍偏低。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2年,比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约低2年,同时,电脑盲、科技盲等功能性文盲比重较高。农业技术人员匮乏,目前,哈市农村仅有约1.8万农业技术人员。

(三)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差距较大

据哈市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哈市有乡镇卫生院715个,床位1.5万余张,卫生技术人员1.1万余人。这与农村380万的常住人口极不相称,同时,农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城市也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提高人口素质的需求。目前,哈市农村比较成熟的保障制度新农合,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重大疾病的治疗压力,保障水平较低,平均补偿比例仅为30%,即使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还远远不能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对于婚检、孕产期检查、计划生育措施等还没有补贴政策。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哈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贫困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为缓慢,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吃水难、行路难、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难等现象依然突出,与发展现代农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差距较大。一是道路交通状况差。截至2009年,有116个贫困村的近400公里村内道路尚未硬化,307个贫困村连接自然屯之间的约1 900公里公路没有硬化。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缓慢。哈市贫困村中有90%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已经严重老化,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急需进行改造。三是桥梁建设滞后。目前哈市贫困村需要新修桥梁90余座,共计2 300余延长米,仅巴彦县贫困村就有70多座桥梁急需修建。四是大中型农机具装备水平不高。因缺少大中型农机具,贫困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较低。

三、哈市农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对策

(一)提高哈市农民综合素质

哈市乃至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问题,将三农问题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穷”。而穷的根本原因抑或本质是农民的知识贫困、素质贫困。所以,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素质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哈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必须依靠其内生力量――农民的力量来完成,以农民素质的提升为核心来进行。农民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均应在充分考虑到外部条件作用下,探索如何依靠内生力量,以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发展的动力,来引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进而实现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农民整体素质的提升,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使他们能够持续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力军作用,是哈市目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哈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大计。只有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完成新农村的建设,才能最终成功地实现哈市城乡统筹,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政府政策倾向化

政策倾向化问题涉及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理,其实质是:如果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改善不会同时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恶化,或者一些社会成员状况的改善补偿了其他社会成员状况的恶化,社会福利就会增加。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哈市现有的惠农、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起到了“使一些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改善不会同时造成其他社会成员经济状况的恶化,或者一些社会成员状况的改善补偿了其他社会成员状况的恶化,社会福利大大增加”的作用,所以哈市各级政府应在国家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还要广泛涉及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把福利经济学的补偿原理进行到底。

(三)政治行为倾农化

政治行为倾农化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具体操作层面的现实表现,目前最需要关怀的是以农民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政治行为应将着眼点倾向农民,这也是补偿检验标准的应用。为避免“以农为本”的工具理性因其迅速的实践效果被人们片面抬高,而使其价值理性遭到冷落,更为提高全社会对农民问题的重视,应把对待农民的态度和作为纳入评价体系,把解决农民问题的状况作为政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对哈市各级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否则很难真正做到“以农为本”,因为这是绿色GDP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民作为社会的价值主体,发挥着自己的智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与市民一样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以农为本”是融用农的工具于为农的价值之中,是集共建社会于和谐共享之中,而和谐则是“以农为本”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和谐,和谐是创造和享有的和谐。

(四)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助推哈市城乡统筹发展

如果说新型工业化是城乡发展的“原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城乡联结的纽带,农业现代化则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使哈市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途径。对发展哈市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由之路的农业产业化使哈市城乡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产业化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而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途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农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农业生产各环节逐渐分化为独立的经济部门,从而形成现代化的农业社会分工体系,农户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由专门的部门提供,产品的销售也由专门的企业完成,使得城乡资源、要素和产权等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2.农业现代化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农业现代化使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将使部分农村劳动力得到了解放,实现两种主要分流:一种是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后大量的劳动力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逐步向城市居民转化;另一部分劳动力由于转让了土地使用权,也从劳动生产中分离了出来向城市流动,使得城乡劳动力市场得到了统筹发展。另外,农业现代化实现了农业生产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整合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这样可以就地直接转移大量农村劳动力。

3.农业现代化是哈市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源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目前哈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农民是哈市较大的消费群体,消费层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哈市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10年1~9月,哈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仅占全社会的9.3%。现阶段,哈市工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能力,许多行业、企业的发展前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这充分说明,扩大内需、增加消费最大的潜力在农村。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富裕,哈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失去重要的拉动力。

4.农业现代化是哈市长治久安的稳定器

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可持续性发展;城镇;永续发展

1. 常德市城镇化的发展态势

城镇化增速推进,格局有所优化,伴随国际城市化潮流,跟随全国城镇化行进足迹,常德市城镇化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就。预计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8%左右,城镇总人口约为310万,中心城区100万,6个县域中心城市和津市市100万以上,一批重点小城镇100万以上。年均城镇化率提高2%左右,年均转移农村人口不低于12万,其中中心城市年均吸纳人口5万以上,县域中心城市吸纳人口5万以上,重点小城镇吸纳人口1~2万。 “九五”时期,中国的城镇化平均每年提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时期,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到“十一五”的时期,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平均每年提高1.32个百分点,但是我市城镇化水平仍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且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纵观同类别城市株洲、湘潭、衡阳和岳阳,在这一阶段,都达到或超过了0.8~1个百分点的增速。在东部沿海有的城镇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3%。(常德城镇化发展见图1)。

2. 新型城镇化结合永续发展

2.1新型城镇化结合永续发展理论设想

推进城镇化和建设新农村,是在现代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然而,在原有体制框架下,忽视了城乡有机联系,孤立地进行城市和乡村建设,传统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只有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并且结合可持续性发展策略,才能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才能促进城乡互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进而实现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 ;我们只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才能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才能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进而走出一条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2.2新型城镇化结合永续发展的道路

初步思考可以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 “ 四化”协调;城镇人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在空间布局上实现大中小城市与各具特色城镇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和幸福中国的城镇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永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最重要的区别,我认为还是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也就是实现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应作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要通过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和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2.3适应当代的城镇化

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每一个地区的发展都是有自己风格和规律的,人文社会环境更有其演变规律,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就是应该在认识到这些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每个地区规划有着不同的变化。坚决要防止3到5年内建设后反复修改,而且不能不结合人文历史去发展容易导致到最后发展失去原有的目的和原有的自然规律。中国城镇发展的几个核心要素:理念、资源、制度。造成上面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城市发展的制度、理念和资源这三个核心要素来考虑。城市发展的首要因素是理念。因为城市化的核心应该 是人的全面的现代化,包括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等等的现代化还有就是城市化涉及到的资源。目前关心的是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问题,这里面包括城市空间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城市规划的变革,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管理的创新等等。

3. 新型城镇化必须结合实情

3.1工业的新型城镇化改变

工业转型需要提升园区承载力,对于具有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效应较好的地区,要进一步推动园区提速、提质、提量、提效,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力,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具备承接工业产业转移条件的地区,要加快镇区扩容提质,加强招商引资,积极与沿海地区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对接 ,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强化招商引资,提升产业支撑力度。推行节能减排。在选择项目上,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更加注重技术含量、自主创新;在项目选址上,坚持项目向园区集中,江北地区原则上不落户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要大力整治工业污染,倡导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淘汰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上马治污项目,扩大节能减排的成果。推进产业集聚。要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牵引作用,在城镇规划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批产业集聚、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显著的工业园区和特色小区,主要是要结合城镇体系布局,加快常德工业走廊、澧水工业带建设,全力打造德山开发区、创元工业园、灌溪工业园等“百亿园区”。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工业增长带动城市扩容提质、带动城乡统筹发展。

3.2农业的新型城镇的改变

对于特色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变特色资源为主导产业,利用城市农产品加工业在乡村直接建立农业生产基地的机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约化种植、养殖业,形成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以此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速城镇化进程。新型农业促动。对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精品农业、庄园农业等新型农业,以此带动城镇化建设。是调整农业结构,促产业体系化。积极发展“ 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多乡一业”的规模化特色经济,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一体化组织,积极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地制宜扩大畜牧养殖、林木、果蔬栽培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

4. 新型城镇化道路结合永续发展的道路的需要

4.1四化协调。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互动,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和农村文明延续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四化”协调互动,缺一不可。二是需要产业积聚促进产城融合,尤其是需要通过服务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来推动。三是城镇带动的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城镇带动。四是农村文明延续。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常德地区发展方向模式可能会有一定的缺陷,城镇化发展不是要消灭农村、农业、农民,而是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农村文明的传承。

4.2生态平衡发展。

以建设“旅游大市”为目标,围绕城市休闲度假游、世外桃源观光体验游和环城市乡村游三大旅游产品集群,加快推进我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升常德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把常德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游客集散中心、休闲服务中心和会议会展中心。主打桃花源旅游品牌,突出桃花源景区和柳叶湖景区两大重点,争创国家5A级旅游区 。按照城市建设、文化名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产品建设四位一体的发展方针,全力打造“双十工程”。在总体布局中打造两条旅游发展主轴线:沿常张高速、常荆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的陆路发展轴线;沿夷望溪、沅江、澧水的水上旅游发展主轴线;构建五大类型主题旅游功能区:中部常德城市旅游区、南部世外桃源风景旅游区、北部中华文明史脉寻踪旅游区、东部河湖水乡湿地生态旅游区、西部山水景观生态旅游区。

4.3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内涵。

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3+5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常德市、常德所辖的县级市与村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注重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展现地区文化、文明自信的城镇化。这里面有四层内容。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突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二是在空间布局上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注重发展的因地制宜。三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城镇化建设相适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和综合能力建设。四是注重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强调的是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结合,既不“邯郸学步”,又不“闭门造车”。展现武陵文化、文明自信,突出的是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武陵风采和力量。

4.4发展需要人性化。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城镇,体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的城镇化。在其中有四层内容。一是城镇化的本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二是建设包容性城镇,强调城镇不同主体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三是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突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四是致力于和谐社会和幸福发展,突出城镇化的长远愿景和奋斗方向。从我国中长期发展看,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城镇化,向现代化迈进,这是我们的最大国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关系到三农问题解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城镇化能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王牌”力量,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有助于统筹城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强,程国栋,徐中民;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2]张泽洪;基于生态足迹时间序列的四川省可持续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4期.

篇7

适时,以“汇科技、慧金融、惠生活”为主题的2014中国国际金融展在北京展览馆盛大开幕。与往年相比,此次金融展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性地将惠民生活服务与惠企金融服务进行了同比重的规划展示。在同步进行的第十五届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中,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的领导以及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的高管,针对普惠金融、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等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惠及小微 惠及民生

“普惠金融也被称为包容性金融,其核心是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为欠发达地区、低收入群体、小微经济实体提供价格合理、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和产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东荣在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进行了演讲,从国家政策层面解读了发展普惠金融对推动我国金融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李东荣指出:“发展普惠金融的关键在于解决好金融服务覆盖弱势群体和边远地区带来的成本和效率问题,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融服务对于企业和民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从十个方面发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包括广大小微企业盼望已久的清理整顿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提高贷款审批和发放效率等。

与国务院颁布的该指导意见遥相呼应的是,本次金融展体现了对小微企业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展区,各参展企业不仅将自己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产品“搬”进了展会,同时还有部分企业开展现场咨询、现场办理相关服务。民生银行的小微金融2.0版本、华夏银行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北京农商银行的凤凰福农信用卡以及银联商务的天天富产品、农信银支付清算系统等,一系列以“扶小帮微”为主的产品在本届金融服务展中吸引了不少小微企业代表前往展台了解服务内容、洽谈合作项目。

在论坛中,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研究院院长陈达伟从服务主体、服务模式、创新能力等方面探讨普惠金融的创新发展,他表达了对中国小微企业的深切关注。“我们普惠金融瞄准的主要方向第一个是草根用户。这些人没有机会进入大型理财机构做金融产品,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提供普惠的金融产品。第二个是小微企业,我从上大学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小微集团的聚宝盆项目,一直在想办法让小微金融机构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家共同做好金融服务产品,为金融市场中众多的小微企业服务。”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民生问题的焦点,惠及“三农”的科技产品在本届金融展中可见一斑。总部设于英国的光荣国际(Glory Global Solutions)带来了一款超极“迷你型”的钞机芯―MultiMech Secure,它带有两个安全钞箱的小型出钞模块,能够对全球范围内各币种的钞票进行精确地管理和出钞。由于其容量相对较小,可以满足农村地区对现金量需求的同时,降低农村地区不熟悉ATM设备的低成本需求。

据了解,该产品已经与国内部分地区的金融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在不久的将来这款产品将出现在我国较偏远的农村地区。

互联互通 普惠金融

到银行办理业务需要排队取号,这已经在老百姓心目中达成了共识。如今,中国建设银行手机银行的用户不仅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排队取号,同时还可以利用手机银行的“摇一摇”功能就地查询最近的建设银行网点以及办理业务的排队情况,方便人们选择办事银行。这项功能最大限度地缩小了办事周期,提高了金融业务的办事效率。

类似这种具有浓厚“互联网”味道的金融服务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如中国银行推出的金融级开放平台“中银易商”,先后推出的汽车产业链融资、网商贷款、网络通宝、航运在线通、报关及时通等一系列对公产品,以及在线金融超市、就医挂号、便民缴费等一系列对私产品,无不体现了互联网金融带给企业和民众的便利。

谈及在互联网时代,中国金融业如何实现创新转型时,IBM大中华区副总裁、行业及价值创新事业部总经理王天羲在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中分享了她对金融IT业的洞察能力。她指出,这几年信息技术的变化对金融界这个最传统、最重要、最稳定的行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传统银行进入互联网,我们可以简单地浓缩为三个字―迎、战、合。应对冲击,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传统金融业务能力,打造智慧金融。把传统的业务经过数字化打造,能够更快更广更深地提供给客户。积极拥抱互联网发展平台,发展新的金融业态,建设网络金融,这是很多金融行业客户谈论的焦点。无论是互联网、理财或是电商社区都在做不同的探讨,其本质就是希望能打造一个更深更广更快的平台。”

移动金融 大有可为

据资料统计,2013年全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高达9.6万亿元,比2012年增幅超过300%。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已经达到了8.8万亿元。未来,中国的移动金融将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李东荣指出,移动金融是对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资金融通活动的总称,包括基于移动互联网所形成的各种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等,相对传统的物理网点服务和普通网上服务,移动金融在信息获取、传输、共享的效率和成本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便捷金融服务工具需求的新的重要途径。

篇8

关键词: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功能定位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95-03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机构在三农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三点:促进农业增长、保持农村稳定、帮助农民增收。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农村金融依旧还是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

目前,孝感市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以农村信用合作机构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格局。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等。非正规金融包括民间借贷、私人钱庄、各种民间合会等。农村的非正规金融在制度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正规金融机构。因此,笔者将着重对当地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服务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孝感市农村金融机构概述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我国唯一的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其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国家支农、惠农财政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孝感市分行于1996年11月28日挂牌成立,现辖6个县(市)支行、1个营业部。2012年底,各项贷款总计60亿。其中,政策性、准政策贷款44亿,商业性贷款16亿。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组织编制和执行农村信贷计划,筹集农村资金,统一调度和管理农村信贷资金,对农村的机关、团体、企业及事业等单位实行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以及做好农村货币流通的调查工作。中国农业银行孝感分行自1979年成立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有8个一级支行和58个营业网点,在岗员工1097人。制定了“面向三农,服务城市”的发展战略。农业银行一方面继续贯彻中央的支农、惠农政策;另一方面作为盈利性商业银行开展了一系列以“服务”为主题的网点转型工作。多年来,孝感分行秉承“诚信立业,稳健行远”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大对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大信贷投入,全力支持孝感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深化三农服务,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以金穗惠农卡为纽带,支持农民、农业、农村发展。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孝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下辖孝南、大悟、安陆、云梦、应城、汉川、孝昌7个县级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全辖现有机构网点152个,员工2765名,网点数占全市金融机构总数的38.3%,是全市金融行业中机构人员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贷款投放最多、服务“三农”力度最大的金融机构。近几年来,孝感市农村信用社加大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主要业务有存款、贷款、结算、中间业务等。其涉农贷款增长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充分发挥着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总体来看,孝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处于一个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孝感市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于2008年3月20日,下辖6个县(市)一级支行。自成立以来,开办业务品种不断丰富,服务渠道不断延伸。目前,孝感市仅有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一家村镇银行,该行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为办行宗旨,结合城乡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镇工业化的“三化”发展趋势,更加全面地支持当地经济建设。

二、孝感市农村金融机构各类金融业务比较分析

孝感市的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有合作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三类,它们分别起着主导作用、支持作用和引导作用。

(一)存款业务比较

孝感市的云梦县有九镇三乡,270个村委会,1617个自然村,总人数60多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万人。云梦县的网点有6个,4个集中在县城,乡镇网点仅2个,80%以上的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农业发展银行,其主要存款业务是办理业务范围内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及协议存款、同业存款等业务。而孝感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下辖的农村信用社存款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方便、快捷,主要存款产品包括个人通知存款、存本取息定期储蓄、教育储蓄、零存整取定期储蓄、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对公存款等。

在存款业务方面,农村信用社有网点多,覆盖面广的优势。相较于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更能深入到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户。但在网点硬件设施、人员素质培训和服务功能方面农业银行都优于农村信用社,并且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农业银行的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因此绝大多数大中型涉农企业还是偏向在农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而农业发展银行因受其政策性职能的约束,在存款业务办理方面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贷款业务比较

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银行,主要的贷款业务有储备粮贷款、粮食调控贷款、商业储备贷款、粮食收购贷款、粮食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等。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孝感分行存在信贷审批效率不高的状况。从现有信贷管理体制来看农业发展银行实行的是总分行制,通过逐级授权的方式管理基层县区级支行的经营活动。基层农发行开展银团贷款业务需要层层上报,由总行审批导致程序复杂,审批链条长,信贷审批效率亟待提高。

农村信用社县级为一个独立法人,在贷款审批方面的自更大且审批程序相对简单。具有贷款额度可大可小,贷款期限可长可短,贷款用途覆盖面广,贷款方式灵活多样等优势,这也为其更好地服务于基层农户提供了保证。孝感市云梦县农村信用社专为农户设置的几个贷款产品有“龙头企业+农户”贷款、订单农业贷款、农村专业组织成员联保贷款、农户保证担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农村信用社根据国家规定,专门对农村的贷款占比在70%以上,充分发挥了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主力军的作用。

农业银行是“一级法人”管理模式,除了年度信贷计划受到上级控制外,在信贷资金运用上,必须按照先授信再用信的流程要求,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基层银行资产业务的信贷立项、调查、授信、审批、投放等逐步走向规范化,其前提是信贷项目必须通过国家行业限制、节能减排、重复建设等名目繁多的信贷准入门槛,而且各级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也相当高,下级行除“小额农贷”外,一般无审批权限。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农业银行孝感分行现行的金融产品相对单一,仍以传统产品为主,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信贷支持。个人消费类、生产经营贷款仅适用于城镇。尽管农业银行也开设了面向农户的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但由于风险过大,在实际操作中,基本不实行信用贷款,以及较少实行联保贷款。常见的个人贷款方式有,请公务员、教师或内部员工来担保的方式贷款,对于城中有住房、有门面的个人采用抵押担保的方式贷款。

面对大量需求资金的农户,农业银行现行办贷模式和办贷力量明显不足,信贷供给与普通信用农户资金需求不适应,农户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源于农村信用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由于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均实行的是总分行制,是“一级法人”管理模式,在贷款审批效率方面相较于农村信用社程序复杂,审批链条较长,且贷款额度和期限也没有农村信用社灵活。

(三)中间业务比较

孝感市农业银行多年来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加大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力度。先后推出了金钥匙、金穗卡、金e顺、金光道等一系列品牌产品,已形成了品种齐全、特色鲜明、本外币结合的现代金融产品体系。农业银行还了“新农保”业务。自取得“新农保”独家以来,孝感市农业银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主动配合各级政府开展工作。针对部分偏远乡镇没有营业网点,农户办理业务不便的现状,积极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在农村安装转账电话、开通个人及企业网银、短信平台,形成了连接城乡、功能齐全的电子化金融服务网络。

农村信用社在办理中间业务的时候一般不能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即不直接以债权人或债务人的身份参与,一般不使用农村信用社自有资金。孝感市的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品种多、收费低、服务优,主要有各类保险业务、办理银行卡业务、工资业务、收费业务、短信服务平台等。其现有的支付结算系统通过多次改造升级后,也处于行业先进水平,具有速度快、收费低、品种多、保安全的特点。主要支付结算业务包括:大、小额支付系统,农信银汇兑业务,农信银通存通兑业务,小额通存通兑,转账电话业务,农信银自助结算业务。

农业发展银行主要办理开户企事业单位结算、发行金融债券、办理保险、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等中间业务。同时还办理粮棉油政策性贷款企业进出口贸易项下的国际结算业务以及与国际业务相配套的外汇存款、外汇汇款、同业外汇拆借、代客外汇买卖和结汇、售汇业务。

农村信用社在开发中间业务方面缺乏技术支持,人才也相对匮乏,在建立内控制度与防范中间业务风险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内控制度健全,防范风险能力强,相较于农村信用社在中间业务方面更具优势。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品种客户窄和起步晚等原因,致使其中间业务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三、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孝感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对合作性、商业性、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在各类银行业务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了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着农村金融机构职能分工混淆、功能定位不明确的问题,导致其无法满足农村对资金和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力度逐步弱化

农业发展银行在功能定位和资金来源上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其盈利水平相较其他金融机构偏低。由于其业务范围非常狭窄,功能在逐步退化的同时也伴随着支农力度的逐渐弱化,难以承担我国政策性金融的重任。功能的相对单一导致农业发展银行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诸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方面受到制约。后期的政策调整使其仅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造成农业发展银行退化成粮棉的收购银行的结果,而亟须政策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二)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力度减弱

农业银行目前承担着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但为获取足够的资金来源和高额回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农业银行几年来实行商业化改革,实施了一系列限定农业贷款的政策,其信贷重心正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商业。逐利动机驱使农业银行从农村抽取大量资金转移到城市运作,使大量农村资金非农化。在这种经营战略主导下,银行贷款投放集中于少数重点企业,而对乡镇工业、特色农业生产及农业深加工等企业发放的贷款在逐步减少。因此,农业银行对孝感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趋减弱。

(三)合作性金融机构逐步走向商业化

农村信用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作为专门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仍然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且其商业化发展正逐步背离合作金融性质。在中国农业银行不断改革过程时期,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显著。目前农村信用社多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余额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比重超过80%。然而,农村信用社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日渐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趋同,片面实行选择性贷款的特征日益明显,贷款结构表现出了日趋“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选择性贷款现象严重导致其放贷的范围对象都具有严重的局限性,一般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不断降低。商业化发展背离了合作金融性质,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为当地“三农”服务的效果。

四、优化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结构体系仍然很不合理,需要根据农村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积极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加大各种政策措施力度,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针对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必须积极培育分工合理、投资多元、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农村金融机构,着力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因此,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使农村金融真正做到为农民服务。

(一)加强政策性金融的支农力度

政策性金融的本质是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有效结合,弥补金融市场“失灵”。首先,由于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承担着较多政策性金融产品的供应任务,因此,要把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中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分离出来,将农业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给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信用社承担的农业开发性贷款等政策性较强的贷款,也应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统一由农业发展银行集中管理,充分发挥政策银行的优势。其次,针对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单一,难以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的局面,需重点完善农业发展银行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扩大政策性业务范围,在继续做好粮棉油收购融资基础上,大力开展有政策指导、资本约束、与“三农”相关的业务,突出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项目的金融支持,真正使其成为政策性金融服务“三农”的骨干和支柱。合理界定它的业务范围, 使农业发展银行真正从单纯的“粮棉油银行”转变为支持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甚至是农产品进出口的综合型政策性银行。

(二)加强商业性金融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

作为商业性银行的农业银行应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强化商业银行支农的社会责任。商业银行要按照中央要求,稳定县域机构和业务。鼓励和支持各类商业银行到农村地区设立机构,开拓业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将一定比例信贷资金运用于“三农”,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农业银行要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在借鉴现有国有商业银行改制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处理好“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加快经营机制转换,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优势。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成为商业金融服务“三农”的支柱和骨干。保留农业银行在农村的营业机构,可以农村信用社汇兑结算业务,有利于解决农村信用社“汇路不通”的问题。农业银行资金力量相对雄厚,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引导农业银行向农村投放资金,为农业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规模较大的资金服务。

(三)加强合作性金融对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导作用

农村信用社作为主要的合作性金融机构,应继续发挥其主力军的作用。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其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同时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革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的转换,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二是按照为“三农”服务的经营方案,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分类实施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各种产权制度,建立与各地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四是按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明确农村信用社的监督管理体制,落实对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责任。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农村信用社应发挥自身的自主性大,灵活性强的优势,业务经营进行灵活调整,开发和创新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着重面向乡镇企业、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户,更好地满足农村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五、结束语

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农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战场,扩大农村投资和消费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等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同时农业银行等资金实力雄厚的商业性金融机构也要充分发挥其对农村金融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引导作用,妥善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其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

在服务三农的过程当中,不同的金融机构应有专门的功能定位,对于不同的服务对象,应有相应的金融机构去服务,使农村金融机构逐步走向职能专一化、专业化道路。特定的银行服务特定的对象,逐步达到资本的合理配置,使农村金融机构在与利润最大化不冲突的前提下能更好的服务于三农。

参考文献:

[1] 高小琼.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若干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7(6).

[2] 钱水土,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 申维娜,孟彦军.我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析[J].当代经济,2009(3).

篇9

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归根结底是一种实践,一种管理实践。无论是倡导“企业要最大限度地为社会作贡献”,还是ISO 26000所提出的“最大化组织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还是我本人率先提出的“责任价值论”,“企业要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企业只有通过管理,通过实践才能最大化自身发展对社会的贡献,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或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

回到管理原点:重新认识管理实践和管理学

让企业社会责任回到管理原点,实际上涉及到了对管理实践的重新认识和管理学科的重构。以往的管理学科的基本问题是“组织如何通过管理拥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就是GE的前CEO杰克。韦尔奇提出的“组织如何实现赢”的问题。而随着社会责任理念的导入,我认为管理学的基本问题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也就是现在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样的组织行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如何引导组织行为能够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对社会价值与社会利益进行反思,对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进行反思。

什么是社会利益?经济发展快就创造社会财富了吗?GDP增长就意味着社会价值最大化吗?人们幸福感的增加不是真实的社会利益和社会价值吗?目前中国的高端人群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潮,难道不正在说明我们的社会,虽然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并没有相应提升人们的安全感、公正感和幸福感。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组织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正在出现偏差,我们并没有为全社会带来理想的社会利益。什么是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如何全面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创造功能?

基本问题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必然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以往“实现赢”的方法论,必须围绕着竞争这一单一的中心,核心是寻求最佳的竞争战略,以保持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现在,我们的中心是推动企业寻求最佳的综合价值创造战略。这是否现实呢?是不是又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或者新型的乌托邦?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超出了本篇文章的范围,因为这需要对人性的重新认识。只有对人有新认识,我们才能理解内在的逻辑自洽性。只有人性中的利他与利己没有天然的矛盾,我们的新范式才有可能成立。而且我们才能明白组织的一个很大被忽视的功能就是帮助人更大程度地实现利他与利己的协调性。一个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背后一定依赖于对人的认识和对组织的认识的不断提升。只有世界观变了,或者说思维范式变了,我们的制度和技术才能发生变化,从而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人的自利如果都必然以损他为前提,这世界是无法实现合作的。事实上,人的自利和利他在本质是不矛盾的,尤其在有组织的情况下,将更容易实现这一点。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组织的社会”,组织的重要社会功能就是推动人的自利与利他或社会利益更大程度的一致。

社会责任的基本价值观是:每个人都应该也能够为社会做一些贡献,每一个组织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符合社会利益。组织存在的根本目的在于企业之外。只有对社会有价值,社会才允许企业存在,企业也才有可能可持续存在。正是基于这种价值观,社会责任的方法论将自然地从以往的竞争战略演变为未来的综合价值创造战略。无论是现在波特讲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还是大众流行的责任竞争力战略,着眼的都是工具理性,认为通过社会责任能够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为股东带来立足长期的最大化回报。这与社会责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不吻合的,如果回到管理原点上来看社会责任问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的差别。社会责任的价值需要通过管理来实现的,但依靠现有的管理并不能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企业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必须重塑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

企业管理模式重构需要理论支撑,从学科的角度,就要求我们重建管理学。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德鲁克在他的经典著作《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中也说,管理不仅是一项工作、一门学科,它还以人为核心。每一项成就都是管理者的成就,每一次失败也是管理者的失败。是人在管理,而不是“力量”或“事实”在管理。管理得当还是管理失当,取决于管理者在个人理想、奉献精神以及正直无私方面的表现。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项工作,有其自身的技巧、手段和方法。管理还是一个器官,一个可以为其管理机构提供生命力的、起作用的和充满活力的器官。如果没有了像企业这样的机构,管理也就不复存在了。而如果没有了管理,机构也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机构本身也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并且是为了能够给社会、经济和个体提供所需要的东西而存在的。

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是最大程度地实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但是目前的管理学假定了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或者说股东利益或者说利润最大化,就是服务社会利益最大化。也就说,目前的管理学通过假定已经从根本上否认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性这一问题的存在。而这恰恰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中心问题。这也是我认为管理学需要进行重构的根本原因。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需要有效的宏观层次的社会制度安排和微观层次的企业治理机制安排。怎么样实现这种制度安排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必须突破的根本问题。以往,我们的视野局限于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认为只要价格机制有效和政府有效弥补市场失灵,组织利益与社会利益就完全一致了。这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人的真实存在。组织和社会都是由真实的人和人群组成的,单一的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逻辑无法说明一个完整的人的多元需求和全面发展。

回到管理原点:社会责任的中心和重点必须发生变化

社会责任的中心和重点是什么?以往我们所聚焦的都是各种社会责任议题,如人权、劳工、环境、消费者权益、反腐败等。但回到综合价值创造的管理原点,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社会责任的中心和重点是认识和运用好企业创造综合价值创造的基本规律与有效机制。“不谋全局者,不早谋一域”,如果不能着眼于创浩综合价值最大化,任何议题的管理都可能产生“局部利益最优而整体效益受损”的悖论,从而使企业成为对全社会不负责任的组织。

企业引入社会责任理念,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综合价值。企业创造综合价值最大化的中心和重点,必然是逐步对核心业务流程全面优化和对管理模式进行全面调整,而不是脱离核心业务流程和企业管理模式,将履责重点聚焦于大众所关注的核心议题。社会责任的重点首先是要对核心业务运营流程进行优化,着眼于有效管理核心运营对人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升积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控制消极影响,最大限度地激励各方共同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其次是着眼企业核心资源、核 心能力、核心优势,参与解决自身有优势的重大社会问题。比如说,国家电网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必然是发挥自身的核心优势,建设好农村供电基础设施,服务好广大农村用户,著名的“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再次是要着眼全面重构企业管理模式,全面优化企业使命和价值观,重新评价和优化发展战略,重新梳理和优化企业治理机制和制度安排,重新认识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建设新的管控体系、绩效指标体系和考核体系,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重新认识和充分发挥组织的领导力、产业带动力和社会影响力等等。

当然,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责任议题的重要性无可置疑。但是对这些议题的关注与管理主要体现为企业的底线义务,包括遵守法律义务和道德底线。我们必须从理性上认识到,如果法律惩罚和行业规范都无法控制不负责任企业的行为,那么对其进行道德号召的力量就必然更加微弱。这就说明,社会责任概念的引入重点应该不是让企业明白自身所必须肩负的底线义务,而是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的变革使得这些底线义务的履行更加有效。也就是说,即使是关注社会责任议题,核心也必须是回到管理原点上来。

回到管理原点:真正理解和培育社会责任动力

篇10

关键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

一、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趋势

研究金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关系,早已成为金融实践研究领域之焦点问题。且已在以往诸多经济学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被充分证实。

(一)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1955年,E·S·肖以名为《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的著作,格利以名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的著作,开启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先河。E·S·肖和格利构建了金融发展的模型,此模型具有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到繁变化的特征。该模型论证了经济发展阶段与金融作用成正相关的命题,即经济发展阶段越高,则金融发挥的作用越大。

1966年,帕特里克在其论文《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充分论证了许多金融问题,核心问题为货币供给和需求推动。研究表明,金融体系通过刺激投资和储蓄的方式。来制约资源配置和改进资本构成。如在实践中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政府会运用金融优先发展方式,去推动货币供给总量,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增长。

1969年,在35个国家100年经济发展信息基础之上,戈德史密斯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相关率正相关。这一重大结论奠定了金融发展的理论根基,为今后的金融理论研究提供了基础参考和分析方法,很有积极指导意义。

经济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渐拓展,其研究结果说明金融要素、金融体系的完善在经济成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要研究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金融领域人手,以这些理论为依据研究金融体系的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金融体系改革,减少金融抑制,最终实现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

(二)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关系理论概述

就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国外学者理论研究结果的借鉴学习基础之上,我国的一些学者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列举如下:

1995年,张杰提出金融成长的定义,指出金融成长范畴有两个方面,即金融发展与金融增长。张杰从金融努力、经济结构和经济状态三个角度研究了其对金融成长的影响。最后提出金融成长的内生分析框架理论。

1997年。王光谦提出金融对经济增长有三方面的贡献。贡献之一:金融借助高科技,以提高生产力和实现资源再配置及规模效益的方式,作用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之二:金融借助经济转型,来提高储蓄一投资要素,拉动经济发展。贡献之三:金融产业借助自身价值创造。为国民生产总值做贡献。

2003年。计承江提出发挥金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需找准均衡点。需借助金融“杠杆”找准城乡统筹建设的着力点。找准发展现代大农业建设的支撑点,来促进农村信用体系的完善。

2004年,周小川强调了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在风险防范基础之上,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加大对农民农业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

(三)县域经济和县域金融两者关系的理论概述

党的十六大会议正式提出“壮大县域经济”之说,此后。在我国各地有很多专家就此问题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2007年,郭建民和蔡国华指出,金融抑制现象在我国各地县普遍存在。其具体表象是县域资金外流和信贷投入总量不充足的问题。他们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县域特色金融。实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职能。来体现合作性金融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去克服县域金融抑制的现象。

同年,另一学者李文森指出。“三农问题”的发展面临的困境本质上是县域金融所面临困境。因为县域经济范畴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弱势群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在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反之则较落后。解决县域金融问题的重点是解决好两组矛盾:即金融企业商业化运作和县域经济效益不高之间的矛盾,及民间金融良性扩张和金融监管部门监管之间的矛盾。

如今,在我国学术领域针对县域经济的研究还较少。还未构成科学、系统的理论框架。县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还不系统、全面。这就需要对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

二、金融支持理论综述

金融支持指国家和各级地方金融机构借助多种金融工具,来推动某个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的活动。其途径是借助金融体系与金融工具的综合利用。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支持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金融支持的力度越大。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就越快。反之亦然。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业也很发达。

(一)金融支持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金融支持水平受到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制约。当金融发展到相当水平时,就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金融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高效运行,金融工具需多样化。金融的发展会导致金融机构增多,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会降低。

(二)以金融推动主体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推动主体的差异,将金融支持分为两类,即政策性金融支持与市场性金融支持。

1.政策性金融支持

学术界对政策性金融支持理解有异,存在国家金融支持、制度金融支持、政府金融支持等不同认知。政策性金融支持不是根据一般认知的效率准则去实施。而是根据政府政策目标而制定的。相关金融领域的政策支持,它较好的兼顾了社会的效益与政策的。

2.市场性金融支持

市场性金融支持是将市场机制做为前提,各产业通过金融机构来取得资金支持的一种融资方式。市场性金融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以社会存款为资金来源,借助负债完成信用创造,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等特征。从而实现资金支持各类企业,提供完善的融资服务。

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和经济的宏观调控息息相关。

(三)以金融支持形态不同的分类

以金融支持形态的差异,把金融支持分为:金融制度支持、金融总量支持和金融结构支持三类。

1.金融制度支持

金融制度支持是研究各种金融制度、政策对经济所产生作用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区域金融政策、金融开放程度、金融法律和金融组织的形式等方面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