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信息化解决方案

篇1

“在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的同时,联想对银行业所有的方案都是聚焦在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如何加速、配合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理念上。”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表示。

如果用户在柜台申请新开立账户和卡片,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填单,一旦填写错误单据就要作废。而联想现在推广的电子填单系统可以在平板电脑上进行操作,用户可以利用排队时间自助填写,之后进行打印。不仅可以节省用户的等待时间,还可以降低银行的用纸成本。

2012年12月20日至23日,第20届中国国际金融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在联想的展台前,无论是缩短储户等候时间的银行网点整体解决方案,还是只需十几分钟即可完成投保全部流程的保险移动展业解决方案,以及基于通过华尔街标准工作台认证的全球最小双路工作站的多屏超算工作站方案,都令前来参观的业内人士耳目一新。

童夫尧表示,随着IT产业的发展,金融信息化已逐渐被提到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战略层面,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决定金融机构未来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全球领先的IT厂商,联想将致力于成为卓越的“金融行业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将前沿科技趋势与技术方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与客户密切携手,协同创新,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客户提供高效的IT解决方案、IT管理和IT运维服务。

针对银行业客户,除了针对网点的柜内清、柜外清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外,联想还推出了完善的数据中心平台虚拟化解决方案。依托最新的ThinkServer家族服务器、Lenovo|EMC联合品牌存储等先进的企业级产品,联想可以为不同规模的银行提供量身定制的IT基础架构。

篇2

在拥有大规模、大业务量的现代商业银行中,IT已经全面融入其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信息系统基础是否坚实、信息技术是否先进,无疑成为了银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其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业内领先水平,不仅具有国际领先的金融信息技术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笔――数据集中工程在业内享有盛誉。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20年来,一直十分重视信息通信等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通过不断发展和创新,构建了强大的信息技术基础,建立了高度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服务体系,与国外商业银行的信息化差距日益缩小,在国内银行业保持领先水平。现在,高效、快捷的信息技术平台为中国工商银行迎接国内外竞争、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阶段上看工行的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国有银行差不多,但是相对领先。”中国工商银行三门峡分行信息科技部副经理李怀建谈起信息化建设颇有心得。李怀建表示,中国工商银行的信息化建设的阶段还是比较清晰和明显的,1995年前应该是单机阶段,每个网点会有一独立的系统,单独运行;1995~1997是局部集中,形成了城市网络,实现了城市内的通存通兑,1997年后就实现了省级数据的集中以及目前的全国大集中,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数据大集中:缔造信息化平台

在银行信息化领域,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为基础的数据大集中是近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并成为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数据大集中工程更是被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林晓轩称为工商银行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大工程。

在信息时代,实现数据大集中,建设高效、统一的数据平台是银行业的必然选择。数据大集中可以使得银行业发展初期数据分散、客户资源割裂的状态得到改变,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并增强业务开发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

数据大集中为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网上银行就是很好的例子。工商银行网上银行创办得较早,但由于以前客户信息和账户数据管理分散,业务一直处于摸索状态。2002年年底数据大集中完成后,网上银行取得了大发展,用户规模和交易数额增长迅速。

当然,数据大集中后,风险也高度集中,影响范围迅速扩大。如今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维护成本的激增,不少数据中心进入了重建期。数据中心重建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对此,中国工商银行数据中心系统部副总经理黄文字认为,整合虚拟化以及绿色节能应该成为数据中心重建的重点。

虚拟化助力IT管理

2008年,在题为The Virtualisationin Banking Survey2008的调查中,KRC调查公司自2月开始,对来自美国和英国资产超过2500万美元的知名银行的100位高级IT决策者进行了采访调查。数据显示:全球知名的银行中有58%已经在基础架构中采用了虚拟化技术。

受访者中有61%的人表示,他们正在应用管理方面采用虚拟化技术,有54%的人用于网络,48%的人用于操作系统,还有27%的人用于从远程计算机的应用执行。

调查发现,用户应用虚拟化不仅仅是为了节省成本,这次调查中只有53%的人表示他们采用虚拟化技术是为了节省成本。

减少能源消耗,无疑也是虚拟化技术的优势所在。国际调研公司Gartner在2008年11月也发表了题为《通过虚拟化节约资源:预算中的绿色IT》的研究报告,报告证实了这一点并指出:“有效利用虚拟化,将减少服务器高达82%的能耗以及85%的占地空间。”当然,虚拟化绝非简单的加固服务器和降低数据中心的成本。在微软,虚拟化意味着帮助IT部门最大化ROI,并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降低成本,同时强化业务持续性。这也是微软为什么研发了一系列的产品,用以支持整个物理和虚拟基础架构。

微软提供了对物理和虚拟机基础架构――服务器、网络、应用程序、桌面――跨多个管理程序的基础架构,应用微软虚拟化技术,将可以通过单一的集中式控制台方便地实现对整个基础架构的管理。

微软针对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工具套件包含了微软虚拟服务器和微软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这些产品在一立的物理服务器上将服务器角色以独立的虚拟机(VirtualMachines,VMs)的形式加固;在桌面方面,微软终端服务实现了对整个桌面操作系统系列或特定的应用程序演示的虚拟化;微软应用程序虚拟化(Application VirtualizatSon,App-V)将应用程序转换成为集中式管理的虚拟化服务,这些应用程序实际上并未被安装而且永远不会与其他应用程序发生冲突;微软VDI允许客户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对桌面的集中式存储、执行和管理;微软企业桌面虚拟化(Enterprise Desktop Virtualizafion,MED-V,即过去的Kidaro)和VirtualPC一起,实现了客户一主机的虚拟化,通过这类解决方案在Windows桌面上部署并集中地管理虚拟机,同时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

为了简化对整个基础架构的管理,微软系统中心让用户能够同时管理来自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物理的和虚拟的资产,通过单一的平台实现对多个管理程序的管理。

微软在集成和集中式的管理物理的和虚拟的资源的方面的所具备的出众的能力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得到证明:第一,基础架构的虚拟化程度越高,整个环境的复杂度就变得越高,您可能根本不知道您的虚拟资产所在的位置,以及所拥有的虚拟资产的数量想一下虚拟机的增加速度一或者如何调整并优化它们;第二,无论虚拟化程度有多高,都不可避免地拥有物理的组件,而且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分别管理物理的和虚拟的资产将带来更高的复杂度和整体成本。

微软系统中心是将所有相关需求连接在一起的最为有效的工具,并在最大程度上释放了虚拟化的潜力,它不仅能够精准地定位出那些未和单一地点绑定的虚拟资源的位置,同时允许实时地定位正确的资源到与之相对应的正确的工作人员。

系统中心提供了一个集中式的系统来同时管理跨整个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序列的、能够同时用来管理物理的和虚拟的资产的管理方式,其中包括了多个管理程序(来自微软的,以及来自Citrix和VMware的等等)。它允许您通过同等级别的定义、使用相同的部署方法、应用程序提供方式、监控和备份方法来实现同时对物理的和虚拟的环境的管理。

铺就金融IT创新之路

微软虚拟化解决方案是目前被证实能够为客户节省更多钱的解决方案,与其他竞争产品相比,微软的解决方案将花费更少的钱(通常总成本是其他竞争产品的三分之一)。它们能够帮助明显降低整体拥有成本,并通过自动化数据中心和桌面系统的很多费时间的管理任务帮助企业实现最大程度上的ROI,使企业能够利用现有Win-dows专家的技术优势。

虚拟化以帮助客户实现动态IT的基础架构为最终目的,在动态IT的环境中,企业员工和机器将在任何他们需要相应资源的时候获得相应的资源。

随着微软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也在不断地扩展着微软虚拟化技术解决方案,来帮助IT成为企业当中更为重要的企业资产,通过把云计算领域的专业技术和在业务流程需求领域的专业知识的结合,来帮助客户实现更为强大的逻辑数据中心。

这些虚拟数据中心将提供全面的对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iSual DesktooInfrastructure,VDI)、存储和网络虚拟化等技术的管理,实现端到端的对分布式应用程序服务的管理,而且能够在问题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快速地解决问题。

篇3

(一)把握大客户需求类型

1.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

由于华为从1988年创业开始就面临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自己缺少雄厚的资金实力与技术优势,要想在夹缝中求生存,就必须贴近市场,所以,长期以来,华为一直奉行以大客户需求为导向来推动其技术创新。例如,从1999年开始,华为公司以自己的网络产品为契机进入银行电子化领域,经过几年的运作,华为已经成为国内银行电子化、信息化领域主要设备供应商。银行电子化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投入与持续的经验总结。从当初的通用边缘网络IP设备供应商到为金融定制生产2500E系列边缘路由产品,从为银行提供专用的SNA、终端、POS接入等特性产品,再到推出金融业务网络解决方案,金融业大客户也从认可产品到全线合作的转变。华为的重要感受是,真正以大客户需求为中心,这不只是理念和主观感受,而是涉及到整个产品线、资源线和来自流程体系上的支持。华为为此还成立了金融解决方案部,重点研究金融信息化的趁势与银行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加大与银行大客户的研讨与交流,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缩短沟通距离,以便更好地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

2.挖掘大客户隐性需求

华为在营销中善于准确把握大客户的隐性需求,这是战略联盟关系建立的基础。华为属于那种善于发现现有产品不能满足大客户需求的公司,并且深谙大客户需求“冰山”论,客户有90%的需求隐藏在冰山底下,只有10%的需求露在冰山外面。表面上看华为更重视技术研发,其实华为是把营销环节前移到产品走下生产线之前,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全过程中一直保持与市场之间的亲密接触。华为常常抽调10%的研发人员到客户中去,为的就是摸准客户需求的重点,把营销工作做到研发前。

找出电信运营商这类大客户的需求,然后充分满足它,这是华为大客户营销的精髓。香港电信是香港固话网运营领域的市场领导者,为香港电信做设备提供商的是大名鼎鼎的西门子和朗讯。香港和记电信早期只是一个挑战者角色,因此和记电信的决策层特别希望有一些特别的技术手段,直接跳出追随者亦步亦趋的轨道而抢先,恰巧华为的“号码拦截”技术在当时国内电信市场上已经相当成熟。华为营销人员发现和记电信这个潜在大客户的隐性需求后,就积极帮助香港和记电信开发号码携带业务,迅速帮助和记凭借“号码携带业务”差异化优势上位。 客户的隐性需求属于吸引性需求,呈现出非线性关系,其所提供的价值很高,从而使企业表现的改善能带来更大比例的满意度提升。

3.满足大客户个人需求

华为所服务的大客户一般都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它有两个客户层次——组织和个人。因此,华为营销团队首先从大客户的个人需求寻找突破口,为建立长期互信的双赢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1992年,华为品牌不出名,公司很小,没有什么影响力。华为驻某地的销售办事处主任为了将华为产品打入某县电信局,找准关键决策人物,平时非常留心观察对方的需要。当时,学习驾驶汽车是很流行的事情,这位客户也在学车,但练习用车很少,练车的人很多,客户要排队等上一年多才能轮到,而且,当时练习的车子最好的也就是北京202吉普车。他知道客户的这个爱好后,就想搞一辆好点的车让那位客户练习,但是办事处也只有一辆破旧的吉普车。后来, 他托关系,向当地武警部队借了一辆崭新的小轿车,趁周末时间把车开到客户的家里,供客户练车。当地刚下过的雪还没有融化完,练习场里泥泞不堪,加上客户还不怎么会开,车子刚进到练习场就陷入了一个结冰的泥坑中,怎么也出不来了。办事处主任二话不说,脱了鞋袜跳到泥坑里就去推车,陪同的华为人也纷纷脱了鞋袜推车。 一枝一叶总关情,华为就是通过“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心付出自己的关怀,努力让客户感动。华为就是凭着对特定历史阶段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而贴近了大客户,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客户的采购决策形成了有利于自己的影响。

(二)透视大客户需求维度

对大客户需求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能更好地满足大客户的需求。我们来看华为是如何从产业视角、采购视角和动态视角三维透视大客户需求的。

1.从最终用户透视大客户需求

大客户需求属于引伸需求,其需求归根结底是从最终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伸出来的。华为着眼于激活整个通信产业链进入良性循环的角度,关注国家电信政策的变化与最终用户的需求来培育市场。1999年,中国电信资费下调后,再次激起用户上网的热情。与此同时,用户对于更丰富的业务、更高的宽带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要求。针对此,华为公司在1999年6月10到8月10日两个月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ISDN知识普及与相关知识教育,让更多的最终用户感受优异的性能与丰富的业务。华为通过携用户感受ISDN的快乐,先是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用户的上网兴趣,然后有力地带动了直接的大客户—中国电信对通信设备的需求。 为了获得大客户的深度合作机会,华为没有满足于向大客户销售产品,相反,把营销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大客户占领市场,即通过关注最终用户的需求和利益,站在大客户的角度培育消费者市场,与大客户分享自身在市场推广方面的经验,大客户赢得了它的用户,华为也就真正赢得大客户的心。

2.从采购战略透视大客户需求

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加剧,众多电信运营商开始重新审视原有的采购战略。以前因为利润比较丰厚,电信运营商一般不太关心价格问题,较关注个人利益的满足与人际关系的友好。现在,利润率大大下降,运营成本增加,运营商开始改变了采购战略:既看重性价比、又重视售后服务、还谋求与设备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联盟关系,共同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以阿联酋项目为例,从GSM到WCDMA,技术上是迈出了一大步,但对运营商来说,完全进行割裂式选择未免损失过大。华为的业务人员敏锐地察觉到了运营商的这种疑虑,他们立即与研发部门取得联系,开发出换机不换卡的“无缝技术”。 这种来自对大客户意图把握下的技术创新,以及对大客户需求的最大满足,这是华为营销创新与大客户需求动态匹配的表现。

3.从动态视角透视大客户需求

篇4

银行是中国最领先的行业。银行各项主要的业务已经实现了信息化,银行业务和服务几乎到了离开信息化已经不能工作的程度。银行信息化的范围非常广阔,表现在银行企业、银行领域和银行监管当局各个方面。银行企业包括产品服务、资源管理、核心业务管理、风险管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电子银行(银行电子商务)、公众服务、办公业务、风险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建立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信息化体系。

但我国银行信息化依然存在着许多必须重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紧迫,急待解决。例如银行信息化运营、管理和服务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银行信息化的整体结构不够完善和相当凌乱,银行企业与领域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互操作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银行信息化综合效益和高端的应用开展水平较低;银行信息化体系结构研究十分薄弱,需要大力加强信息化总体和体系结构等顶层研究;银行信息系统备份体制较差,系统可靠保障欠缺,业务连续性与应急措施不够,抗击灾害的能力有待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信息化是空白,监管模式与方法陈旧,监管效率低下。在“光电的速度”处理事务年代,银行实行信息化、网络化,不能“服务在网络里”,而“监管在网络外面”,这两种模式的速度之间的巨大不匹配,造成了监管的虚假性。银行面临威胁严重的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性与脆弱性方面,经常导致信息化安全事件不断发生。我国银行界在积极学习国外的经典的风险评估、测评和标准化经验的同时,也和发达国家的银行一样面对网络世界中的风险监管问题,但我国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机构缺位,银行企业、银行领域和银行监管当局在信息资产风险监管上主要依靠其信息中心兼顾实施,而信息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对机构内的信息化进行建设、应用、管理、维护等。对于实行整个领域的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无论是对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计划与管理,还是对信息资产运营情况的监控,基本上没有力量实施。由于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是一种运营管理体制,需要对整个领域的信息化风险实行实时监管和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金融领域信息资产监管缺位,反映出我国金融领域对金融信息化作用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缺少正确的认识。

二、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总体要求

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包括银行企业、领域和监管当局三个方面。

银行企业风险监管的要求是:规避、化解和减少风险并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在银行监管认真地落实信息化科学方法、确保在风险监管中自下而上的监管信息的内容真实性和监管行为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及自上而下的银行业务与风险监管的政策传导的畅通性基础上,依据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其他风险监管标准,银行风险监管要实现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业务风险和企业风险的综合治理的要求。

银行领域风险监管与银行企业的风险监管有许多不同的要求和特点,除关注银行企业信息系统之间互操作性之外,银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系统,必须把银行风险监管工作延伸到整个领域范围内。银行企业与国际信息系统连接和跨边界的特点,使其信息资产风险监管工作任务艰巨。银行领域的风险监管,不仅仅是微观基础上的监管,更重要的是实现综合性的宏观意义上的监管。从基础上讲,金融风险监管最终要落实在资金流量、流向管理、控制金融政策传导畅通性上。

银行监管当局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是在国家范围内所有银行和银行领域风险监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风险监管综合信息系统,大致包含如下内容:银行监管当局信息化业务风险监管、安全保障、技术监管、安全应急等。

三、建立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长效机制

1、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内容

(1)建立信息资产监管组织体系,明确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职责与权利。

(2)明确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目标。

(3)明确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任务与工作范围。包括建立和运行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运营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价值化体系;建立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标准体系;建立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法规体系。

(4)建立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一体化的监管体系。要落实“服务在网络里”和“监管也在网络里”的基本要求,实现在网络内执法、管理、监管和控制。建立执法、管理、服务、监管的服务技术体系。

2、建立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标准体系

(1)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评估标准体系。银行业务与管理信息化以及银行风险监管信息化,不仅仅要求建立一些管理制度,还必须建立相当充实的银行风险监管、评估标准体系。银行建立风险评估标准体系是做好风险监管的根本。建立一个风险评估的标准体系,应考虑以下几个方向:风险处理态度划分级别:风险监管评级标准体系;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定价标准体系:风险监管工作评估体系;风险监管人员评级(绩效考评)评估体系;风险监管成熟度评估体系。

(2)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定价标准体系。对银行信息资产与风险的价值化进行评估是长效机制的重要工作内容。银行风险评估应当主要考虑如下方面:银行业务风险评估、银行业务风险监管评估、银行技术风险评估、银行技术风险监管评估、银行技术风险安全保障评估、银行业务连续性与安全应急评估和银行监管服务的评估等。银行风险总体评估实际就是将所有的风险问题按照巴塞尔资本协议实现评分和定价的评估。为此,需要给出所有风险评分和定价标准体系,并将这种评分和定价指标体系在银行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给出行为特性监管的度量方法。如以可信性评估与定价为例,可信性是指主体行为历史记录反映主体行为有无违约、违规、违法、超越权限、超越范围以及破坏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等统计特性,例如违约概率、错误概率等。行为可信性可以划分级别,针对行为的可信性,可以把行为树划分成两个部分:预期行为和非预期行为。在预期行为部分又划分成业务行为和办公行为,这些行为是加分行为。加分的算法依据业务行为和办公行为的时间与总办公时间相对比值,表示加分的考虑数值。对于非预期行为是减分的。非预期行为划分成一般性非预期行为、危害性的非预期行为和具有高危害性的非预期行为。不同级别的非预期行为减分的数值当然不相同,不仅减分,而a还要发出警告或处罚。

银行管理定价指标体系是根据银行各种业务职务和角色,在全银行范围内制定相互配合的工作定价。制定银行管理平均定价体系是实现银行管理会计、绩效考评的基础指标体系,也是银行行为监管的落脚点之一。至少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建立相应的定价体系、终端运行单位时间平均定价、网络运行单位时间平均定价、有效工作时间平均百分比、风险定价和损失定价。需要

说明的是,上述定价体系都是面向角色的。这种评分与定价是可以完全在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中实现的,即信息资产与风险评分与定价在网络世界中实现。银行的信息化资产价值表现在银行信息系统中断业务的各种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巨大影响。

(3)银行监管信息化用户标准体系。用户标准是由行业用户领域为实现信息化制定的技术标准系列。主要包括信息化体系结构标准、互操作性标准、网络服务标准、安全标准、监管标准、评估标准、测评标准等。这些标准不是企业的产品与技术标准。其中的体系结构标准是最重要的,建立运行体系结构、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标准。

用户标准是由行业用户出面牵头,在标准化专业机构的配合下,在行业产品、系统和服务供应商的参与下,在保护用户信息技术应用系统建设投资效益的基础上,要求企业实施长期成熟发展、参与竞争、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实现信息产品综合功能效益的标准体系,这就是用户标准体系。信息技术标准用户关心的标准实际上是用户“解决方案”标准。我国各个信息化应用领域,虽然为信息化的用户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来说还是非常初步的。

现代的用户标准化也是一种网络服务体系。为了检查或评估标准的执行情况,需要针对这些标准或准则建立测评认证机构,通过认证证书管理与控制产品质量标准来执行。信息化的测评工作需要进入到网络中,通过测评业务的网络化服务,在网络中实行真实的测评工作。

3、建立银行信息资产风险监管法规体系

银行领域对于制定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的政策法规、市场法规和业务法规还是比较重视的。国家通常出台中央银行、银行监管当局、保险企业、融资租赁企业等金融机构与企业从事金融市场活动的各种法律。这些法规对实现国家政策法规的传导畅通性或非阻塞性,加强宏观调控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我国银行领域对于信息化方面的技术法规却重视不够。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贯彻执行相关。例如银行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操作性的安全性标准与规范,不解决互操作性就不可能实现整个银行信息系统‘体化运行,就不可能实现银行企业范围的综合管理,也就不可能实现银行领域的信息化管理。银行信息化实现了互联、互通和互操作之后,信息系统安全性便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技术标准的贯彻与执行是通过测评认证来实现的,不能靠下发标准化文件贯彻,必须强制性地执行。为此就必须制定相应的技术法规,确保银行技术标准的执行。技术法规有些是在国家范围内制定的,例如:信息资产风险监管组织法规、信息安全法、信息产品认证认可法规、信息安全政府条例、电子签名法等。有些技术法规是在行业或者某领域范围内制定的,有些技术法规甚至在企业范围内自行制定。例如,银行信息化规范与标准的执行条例。又如,在国外刚刚研究的电子标签法,对网络通信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银行领域在积极制定电子票据法。我们同时还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出台在网络中执行服务的法规、银行网络行为的监管法规、认证法规等。通过监管企业员工在信息系统中的行为,完全可以管理和控制技术法规的贯彻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