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意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意识的重要性

篇1

摘 要 为了有效落实环境污染的治理,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日趋重要,针对环境会计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 环境会计 重要性 实施 建议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西方国家利用我国环境会计的滞后实施进行资源掠夺,设置环境壁垒,不利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实施环境会计,就是将环境污染与资源消耗的“社会负担”转化为企业的“内部成本”,让政府可以通过环境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保护情况,从而真正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有效落实环境污染的治理,保障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从而使我国更好的发展。因此要重视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

环境会计就是运用会计学、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管理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计量手段和属性,对企业的环境活动和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所作的计量、核算、控制及披露的信息控制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才引进环境会计理论,当时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提出来的。直到90年代以后,我国才逐渐开展了对“绿色GDP”的研究,进而延伸到环境会计理论体系和实务工作的探讨。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次,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偏少。而且环境会计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几下四方面的问题:(1)环保法规不完善和环境会计法规缺位;(2)地方官员单一的政绩发展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绩效观、普通民众薄弱的环境保护观降低了环境会计的社会参与度。(3)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实施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问题。(4)大多数会计人员只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好,不存在真正的环境会计专业人才。

环境会计的发展应该边探索、边实践、边总结。就我国环境会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国外环境会计发展成果,联系我国的具体实际,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几点建议,以更好地推动环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一、要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让环境会计的实施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大执法力度,保障环境会计的真正实施。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用法律的形式要求强污染企业在出具年报的同时,提供绿色环境会计报告。修改《会计法》,将环境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确定环境会计的法律地位,对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 》进行修订,或制定出《环境会计准则》,以准则指导企业的环境会计实践。

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让环境污染企业承担对社会造成的损失,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使“外部不经济性”内在化。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加拿大、挪威等先进国家的经验。

二、要转变思想观念:环境会计的实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普通民众转变观念,重视和关注环境保护,为环境会计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发挥政府在环境会计建设中的推动作用,要把环境会计的实施作为工作业绩的内容之一,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观教育,更新企业只注重利润的经营观念,关注环保问题,充分认识到实施环境会计的重要意义,制定起全面的业绩考核观,加强内部资源与环境管理,力求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对普通民众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使民众逐步关注环境会计的实施,为环境会计的构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由此带动更多人员参与到环境会计的研究建设中,带动我国环境会计的不断进步。

三、要落实到实处:在加强理论研究,建立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和规范的价格体系的基础上,加强推广环境会计试点,逐步推动实务工作开展,即是进行环境会计试点,实行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和循序渐进的方针,对象上,从污染较重的上市公司过渡到环境会计的全面推广;形式上,从表外披露过渡到表内披露;核算方式上,从资料摘取形成环境报告过渡到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内容上,从基本的和易于操作的部分内容过渡到环境会计报告对象的全部内容。最后要大力发展环境审计,强化环境核算的监督力量,大力开展环境审计,强化环境核算的监督力量,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修改《审计准则》、《中国环境审计草案》,明确审计机构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权限、工作范围,为环境审计活动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审计部门合理调整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素质,建立与其他部门工作联动机制,建立专家储备制度。

篇2

【摘要】移动通讯基站设施的建设能推动人类沟通方式变革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设施,它的存在不可避免产生电磁辐射,从而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及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移动通讯基站设施定期环境检测工作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P键词】移动通讯基站设施 定期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重要性

随着移动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同时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推动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非常大的便利。人们在充分地享受移动通信为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会慢慢的对它的电磁辐射的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关注。

一、移动通讯基站的概述

移动通信基站会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域中利用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站。在GSM网络当中,基站的作用非常重要和明显,它会直接对GSM网络的通信质量产生影响。移动通讯基站是不可避免产生电磁辐射的,而电磁辐射对环境也存在着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移动通信基站设施定期环境监测的办法

对移动通讯基站设施的定期环境监测工作来说,主要是对它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在监测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设立一定的监测点,这点一般分布在以发射天线作为中心,以50m作为半径的范围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处,在具体设定的过程当中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来说,这些点位的布置会优先布设在公众可以到达的距离天线最近的地方,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目的来对监测点位进行选择。移动通讯基站来说,它的天线发射一般都是定向的天线,因此它的监测点位的设置应该选择在天线的主瓣方向内。如果它的发射天线是架设在楼顶的基站,那么就应该在楼顶工作可活动的范围当中进行监测点位的布设。

三、移动通讯基站设施定期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一)电磁辐射的危害

电磁辐射对人体来说有比较大的危害,它的危害主要在热效应、非热效应和致癌致畸等几个方面有着体现。

首先,电磁辐射的热效应,在辐射比较强的区域当中,辐射的功率密度一般比较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体所吸收的辐射就会转换成热能。当人体对这些热能的吸收超过了自身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导致人体的温度出现明显的上升,最终造成人体的损伤甚至引起生理功能上的紊乱。例如白内障、男性生殖系统障碍和其他热损伤是由于热效应所导致。

其次,电磁辐射的非热效应,电磁辐射的功率密度不大的时候,长时间的被人们进行照射,虽然不会引起人们体温的明显升高,但是也会使人出现烦躁、头晕、记忆力衰退、脱发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一般会在人们远离辐射源之后会慢慢的恢复。

再者,是电磁辐射的致癌致畸变作用,也被人们称之为累积效应,它是一种电磁辐射的远期效应。因为前面两种效应对人体进行作用之后对人体的伤害还没有来得及自我修复,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体如果再一次受到电磁波的辐射,就容易在伤害上出现积累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使得人体中的染色体出现畸变,最终诱发癌症,严重情况下会危及生命。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可以发现,如果人们长期处在电磁辐射当中,女性内分泌和生殖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会对人体的生殖细胞或者沼气胚胎的发育产生危害。近些年来,移动通讯基站设施所产生的电磁污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切,同时也获得了政府的重视。

(二)移动通讯基站设施定期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实时掌控数据,及时控制电磁辐射。对移动通讯基站的设施展开定期的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它的电磁辐射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定期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实时地对电磁波辐射的数据进行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根据所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地对电磁辐射情况进行控制,确保人们所生活的环境处在一个可控的健康范围中,不至于对人体造成影响和伤害。

(2)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开展环境保护。由于移动通讯基站的设施建设是必须的,它在人类的通讯和发展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环境监测的定期开展,可以帮助人们及时的发现环境中的问题,从而通过对电磁辐射的处理对设备的合理调整,开展环境的保护工作,确保人们能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群众来说,他们对移动基站的建设非常抵触,甚至会在移动基站的建设过程中出现阻挠施工破坏设备的现象,最终会和施工人员产生冲突或者造成基站不能够如期地建成,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被迫拆除,阻碍了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团结也受到了影响。对移动通讯基站来说,开展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不仅是对居民抵触情绪的一个有效消除手段,同时也能够在环境的保护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民, 张永富, 张金明.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布点的讨论[J].辐射防护通讯, 2002, (3).

篇3

科学素养教育的另一种直观形式,便是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要让学生具备环保理念.在我国的许多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于自然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肆意.人们在不断感受环境污染带来的诸多恶劣影响的同时,也慢慢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要透过各种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阻碍.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课外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一种更好的教学模式,也能够深化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安排学生参与“调查校园、社会和农田的生物种类”,“调查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和“参加当地的绿化活动”等野外实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验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接触和了解,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使学生逐渐懂得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使学生逐渐热爱大自然.透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与大自然有更直接的接触,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进而有效渗透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

二、渗透人文思想教育

实验教学是渗透对于学生人文思想教育的一个平台.教师可以透过引导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细节的关注来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并且深化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在常规的认识中,人们很难将生物课程与人文教育进行联系,人们也较难想象如何在生物教学中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其实不然,很多实验细节与实验过程都可以给予学生这方面的引导,不仅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实验素养的培养,也能够渗透对于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教师要借助那些有代表性的实验过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这同样是科学素养教育的直观体现形式.例如,教师可以在实验中告诉学生“刀片锋利,注意安全!”“酒精只能隔水加热,否则将发生危险!”“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不要让皮肤接触它”等安全知识.又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能量”等实验后,要求学生不要将种子扔掉,应该将种子送给农户做饲料,培养学生珍惜粮食的好品德.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懂得学习不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是渗透对于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直接方式.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意识;环境保护重视环境保护,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热点,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2006年4月17日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在漫天的浮尘中召开。开幕式上,从黄色沙尘中走来的国务院总理的开场白振聋发聩。温总理提醒代表们: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集中出现。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沙尘暴损失480亿美元,我国损失也达65亿美元。如果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与时俱进,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教育,则能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我国公民环境意识较差这一现状,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1. 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教育中学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教育的因素很多,日常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进行环保教育,借以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中阶段主要应抓住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环保教育:如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我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我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如在学习“水的净化”这一课题时,联系我们的自来水厂是如何净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要探究清楚这一过程的问题,学习“水的净化”的全部过程,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1980年在发展中国家约有3/5的人很难获得安全用水,约有18亿人由于使用受到污染的水而遭到疾病的威胁。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学生,教学上应结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在各知识点的讲解中引入环境科学领域中新信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并注意把知识性教育与环保共寓一体,学生的环保意识就会点点积累,逐步深化。如讲述教材中“硫及其化合物”时,列举一些事例比如国外的海湾战争、伦敦烟雾事件等。为了引起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注,又列举80年代以来我国南方重庆、贵阳等工业城市大面积的“酸雨”以及1994年重庆市连续的“四潮黑雨”事件;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并趁热打铁与学生共同分析酸雨的危害、形成,启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甚至自发地寻找消除措施:有的同学就提出改农村的分散取暖为集体取暖。最后采用近几年的中考题中有关“酸雨”的题目,在测试题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抓住时机把环保教育穿插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关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2. 环保教育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要重视环保教育。据了解,按教学大纲要求,中学需做的化学实验比较多,其中也有一些有毒的实验。而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废水回收装置,所以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则显得优为重要。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在学习“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课题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三个实验:一是“树叶与酸雨”的反应;二是“镁条或锌粒与酸雨”的反应;三是“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有些实验毒性较大,国家提出居民区大气的有毒物质21种,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就有14种。。所以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动脑设计环保实验则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以改善学生实验的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改进一些实验装置,不仅可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还可把化学实验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体验。

3. 充分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推进学生的环保行动

篇5

【关键词】中学化学;环保意识;渗透;方法行动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大环保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势在必行。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必要的,效果是好的。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有利于理解中学化学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符合素质教育中教学改革的要求,是培育综合性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环保教育是一个系统教育,需要许多人不懈的努力,我愿在今后的化学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进一步推进环保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培养二十一世纪具有高素质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努力。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环保知识呢?下面浅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一、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保意识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把它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各章节的教学之中,使学生明白,为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要尽可能多举些事例,以生动、活泼的形象教育为主,适度地渗透环保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环保渗透意识: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还列举了1995年6月20日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和日本“四日气喘病”等污染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指出空调等的使用,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导致臭氧层空洞的出现,致使癌症发病率增加,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还利用卫星拍摄的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照片,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造成危害的漫画等,形象地告诉学生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教材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水》一章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其中: 现在的颍河以沙河为主源故统称“沙颍河”,沙颍河流经周口市、阜阳市并入另一支流泉河,再经颍上县,后注入淮河。淮河污染治理工作历经10年,结果污染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而沙颍河是淮河的最大的一级支流,全长618公里,流域面积40000多平方公里,其水质对淮河有直接的影响。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又不均匀,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这样尽可能地让学生认识到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重要性。抓住时机把环保教育穿插于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关注这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二、渗透环保意识应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渗透环保意识。教材是教师施教的依据,从我国现行化学教材来看,学生实验的编写一般是由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等几部分组成。我认为应当适当渗透环保方面的内容。我们现在的实验教改方向是逐渐从验证性实验向探索性实验过渡,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而我们的思路一般是目的原理实验用品步骤结论,而忽略环保,所以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保意识应则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必须指导学生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的程序,正确地闻气体、取药品。虽然所做实验毒性不大,但为了加深学生的环保意识,在没有废水回收流程这一前提下,每次学生实验都提供一个回收仪器,对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涤干净放回原处,擦洗干净实验台面。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比如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强调硫的用量并在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液教材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的同时,也注意改进实验装置,以吸收实验中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对于一些可以在实验室模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教师可设计一些错误的反例加以验证,以加深学生印象。如不纯的可燃气体点燃爆炸,水倒入浓硫酸进行稀释的后果;加热时先撤酒精灯导致水回流引起试管炸裂等,只要条件允许,装置设计合理,不会引起事故的均可一试。教师应关注环保方面的有关知识,能够及时准确地把环境科学的发展动态传递给学生,做到实验与渗透环保意识的有机结合。

三、利用课外活动,推进学生的环保行动,从中渗透环保意识

篇6

关键词:环境价值取向;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准创业者

引言

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企业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的同时,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由此,国家提出了生态创业,但未得到企业的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依旧泛滥。同时,为了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国李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双创”口号,并实施了诸多的创业政策。高校大学生抓住这一机遇,纷纷开始创业,逐渐成为了创业大潮中的主力军。然而,如果不从创业的主力军大学生准创业者入手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地球的环境会变得面目全非。那么如何从大学生准创业者角度出发探索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呢?纵观文献研究,相关学者提出了准创业者,即有创业想法、准备创业的人或在学校或国家的支持下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的相关大学生,这一概念。但却未有从准创业者的角度出发,探索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国外的相关学者引入了教育这一工具,阐述了教育对于引导创业者环境价值取向的作用。[1]Emily认为拥有高等教育学位的人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会更明显。[2]Edgerton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受过更高教育的人更有可能参与支持环保工作的推进,并通过推理得出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它会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结论。[3]Dunlap研究表明,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且政治自由的成年人更有可能是持有环保支持者。然而,在国内,鲜有关于生态创业教育的研究。因此,本文从生态创业教育角度出发,探析我国当前生态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准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教育,提升准创业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1生态创业教育的作用

1.1提高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意识

生态创业是一种可以解决环境问题的创业方式,它的重要性得到了相关学者的证实。[4]Murphy根据生态现代化理论指出“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问题,它是未来工业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阻力”。[5]Klimova和Zltek认为生态创业很重要,生态创新将会是未来公司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需要找到生态创业的新技术来保护环境,并确保有足够的资源,以填补当前人口和后代的需求。虽然,生态创业的重要性得到了论证,许多国家提出了“生态创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态污染问题。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创业者们仍会做出破坏环境的行为,其生态创业意识不够强烈。生态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育人工具,它可以通过不断地给创业者传授生态创业知识,使创业者逐渐提高自身的生态创业意识。

1.2引导大学生准创业者的环境价值取向

生态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创业者或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意识的社会活动。对大学生准创业者实行生态创业教育有利于加强他们的生态创业意识,同时也利于引导他们的环境价值取向,即在面对或处理保护环境与保护环境相矛盾的问题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

2生态创业教育研究

上文,笔者阐述了生态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知网文献检索发现,我国有关生态创业教育的研究几乎为零。针对此现状,我们该如何去加强我国的生态创业教育呢?因此,本文对与生态创业教育有关的环境教育和创业教育以及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意识进行分析,进而为加强我国生态创业教育提出相关的建议。

2.1高校环境教育体系问题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3年8月的第一次全国保护会议开启了我国环境教育事业,之后相关高等院校相继开设了环境保护专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教育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环境教育体系。但在环境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专业型环境教育与普及型环境教育失衡的问题。[6]此外,我国高校普及型环境教育的发展较为缓慢,表现为:社团活动、环境宣传和专题讲座是学校环境教育的三大主要形式;高校中环境类选修课数量偏少;环境类选修课以自然科学类课程占大多数等。从上述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我国高校普及型环境教育仍然存在体制不完善、教育模式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这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的环境素养不高,环保意识不强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准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应当完善环境教育体系,促进生态创业教育,从而加强准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意识。

2.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问题分析

为了缓和就业形势严峻的局面,李总理于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从此我国迎来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潮,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众多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途径。在创业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必然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然而,我国创业教育相对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存在学科基础薄弱、思想认识不到位、教育内容创新度低等众多问题。此外,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这导致我国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普遍低下、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且存在对创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认识不到位的问题。[7]在这样的创业教育体系下推行生态创业教育无疑是会受到阻碍的。因此,应当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促进生态教育的推行。

2.3广大创业者与大学生准创业的生态创业意识低

上文中,笔者阐述了生态创业教育有提高创业者生态创业意识的作用。然而,生态创业教育的培训对象是广大创业者,其实施与推行需要得到广大创业者的支持。如果社会中广大的创业者生态创业意识低,领悟不了政府或高校推行生态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那么生态创业教育的推行也将务必受阻。因此,当前广大创业者与大学生准创业者生态创业意识低也是影响生态创业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3建议与对策

在前文,笔者阐述了生态创业对解决环境问题的作用以及生态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但通过文献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当前存在与生态创业教育有关的环境教育和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广大的创业者与大学生准创业者生态创业意识低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完善环境教育体系以及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业者以及大学生准创业者生态创业意识角度出发,并基于政府、高校、准创业者自身三个层面提出解决生态创业教育实施问题的相关建议。

3.1完善高校环境教育与创业教育体系

①从政府层面。1)政府应制定完善环境教育与创业教育体系政策,为促进生态创业教育做铺垫。2)政府也应加快制定行之有效的鼓励高校完善环境教育体系与创业教育体系的激励政策,提高高校完善两个体系的积极性。②从高校层面。依据国家出台的相关环境教育和创业教育政策,及时调整学校教学方针,并做到真正落实。③从创业者与大学生准创业者个人层面。创业者应积极配合政府,并参与生态创业课程培训。大学生准创业者作为高校的一员也应认真学习好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校针对大学生开设的环境保护课程和生态创业课程。

3.2提高创业者与大学生准创业者生态创业意识

3.2.1从政府层面①政府应在提高创业者与准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意识方面起引导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生态创业优惠政策以及生态创业奖励政策来提高创业者与准创业者的生态创业意识。②政府也应加强发挥媒体电视、网络、广播等现代传媒工具在宣传生态创业上的作用,通过广泛宣传生态创业的知识,加强创业者以及大学生准创业者对生态创业的了解,从而重视生态创业。3.2.2从高校层面①高校应增设生态创业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创业教育,通过深入介绍和宣传生态创业知识,加强大学生生态创业意识的提高,并助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②开设有关生态创业楷模的讲座或交流会,发挥榜样对大学生准创业者的引领作用。3.2.3从创业者与大学生准创业者个人层面①主动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创业类活动和讲座,培养自己的生态创业意识和生态创业精神,拓展社交圈子,拓展信息获取的渠道,建立和拓展自己的社交网络,及时抓住机遇。②时时关注国家热点新闻时事、生态创业支持政策,分析创业导向的发展趋势,洞察宏观环境和市场现状的变化,将自己个人的创业与当前吸引全球性眼球的生态环境的现况联系起来,树立生态创业的理念。③组建创业团队时,应该寻找有相同生态创业目标和理念的人,同时相互之间专业知识或者创业技能上具有互补性,既可以使团队内部默契团结,又能够满足优势互补。

篇7

一、联系社会,增强环保意识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适宜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在不断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时,却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如全球变暖(温室效应)、酸雨、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富营养化、淡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环境恶化已经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和动植物的生存与持续发展。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与环境》、《人与生物圈》两章详细地讲解了有关环保的知识,生物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把环境保护意识、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技术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生物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活的环境,培养他们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当好环保小主人。具体措施如下:

1、 联系地方环境状况,加强环保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结合课堂内容进行环保教育渗透之外,还可紧密联系当地实际,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亲自体会到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例如:给学生介绍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工业状况,环境现状及本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环保宣传和干预。

2、进行环保知识测试竞赛

平时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报刊杂志和电视台上的环保知识,再加上平时讲到的一些问题,在“6月5日”环境日那天成印成试卷,对学生进行测试、评分,根据成绩评出一、二、三等奖。开展这种活动既可增长学生的环保知识,又可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

3、举办环保之窗

利用黑板、墙报进行宣传环境法规、披露环境污染的危害,治理环境污染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技术。在环保之窗中尽量多联系些学生经常看到、听到的问题,使学生亲自体会环境问题就在他们身边,受到切实环境教育。总而言之,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来关注。我们生物教师应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寓环境教育于生物教学之中,使学生了解环保知识,也是中学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我国乃至全球环境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4、将环保纳入实践

与学校德育部门合作,开展环保活动,到社区、街头义务清扫,义务宣传,将环保落到实处。

二、生物学教育与营养健康意识的紧密结合

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了很多人体营养与健康常识,如《动物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调节与免疫》,以及《遗传病与优生》和《生物工程制药》等章节都有关于健康营养和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介绍,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生物教学内容中与健康有关的理论,还要收集大量与健康、保健、卫生有关的知识与资料,提高自己的健康保健素养。从而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这方面的常识,并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综合而言,从课本中可以提炼缫韵录傅悖

1.生物科学技术的进展为医学、卫生事业的重大推动作用,如人类基因组计划与医学和人类健康的关系、器官移植、基因治疗、基因工程制药等;

2.生物界特别是病源生物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与对策;

3.自然界特别是环境污染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与对策;

4.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大的、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地方病等疾病,如有关心血管病、肿瘤、糖尿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的基本知识、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预防措施;

5.对人类健康危害大、传播广的传染病,如艾滋病及其预防办法; 6.传染病的防治与免疫,如非典型性肺炎、脊髓灰质炎的危害、计划免疫等;

7.营养与饮食卫生的常识,如合理膳食、食物的保健作用,食物中毒及防治;

8.青少年常见病与多发病及其防治,如近视眼、肥胖;

9.青春期卫生知识与保健; 急救知识,如外伤的急救等;

10.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不吸烟、远离等;

11.增强人口素质意识。在教学中本人及时介绍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剧增带来的严重后果、人类遗传病、先天性疾病的状况、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基本政策等。在学习完“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有关内容时,本人让学生各自了解周边有遗传病史的家族的优生工作的情况,结果显示绝大多人能正确重视生存环境、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实行优生。同时本人结合当前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人口政策,对学生进行有关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对学生进行人口素质教育、优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生育观,从而增强人口意识。

具体措施如下:

1.开展中学生健康与营养调查,宣传基本的营养知识,如早餐的重要性,零食的选择,常见的维生素缺乏症,青春期常见疾病的防治等。

2.定期开设营养与健康的讲座或课堂。

3.在学校成立健康咨询,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指导、干预,并与食堂等学校部门充分合作。

篇8

一、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1.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主要是将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核心,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在不断地实施过程中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提高保护环境的参与能力,将保护环境和培养保护环境的人才作为基本任务,它属于将教育作为手段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可见,环境教育主要是将人类和环境之间存在关系作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当下,人类面临的一项较为艰难的任务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2.生物教学和生态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

环境问题是当下我国的一项十分严峻的问题,这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一定的生态环境教育,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对当下存在的环境问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关心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逐渐让学生形成环境保护意识,并且能够在行动上有所体现。

二、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挖掘环保内容

当下初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的环境教育问题十分的零散,要想将这些内容科学整合,就需要做到适时、适量,并适度地将生态问题渗入其中,这一目的的实现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挖掘教材和归纳教材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延伸,然后巧妙地传递给学生。例如,在对初一上学期“认识生物”有关内容开展教学并对其中的“生物多样性”知识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把多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情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我国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严重程度;结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有关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举例:目前为止,我国大约已经有200多种植物惨遭灭绝,并且还有4600多种植物以及400多种野生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机;当下,森林覆盖率仅达到21.63%,沙漠化面积已经可以达到262.2万平方千米。通过这些例子,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和严重程度,进而令其体会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结合初中一年级下学期教材中“人体营养”中“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相关内容,向学生讲解环境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环境保护和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同时,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环境教育和教材内容的结合点,防止过于牵强。

(2)注意渗透程度的把握,将环境教育作为普及性教育来看待。

2.利用典型课堂,将生态环境教育作为课堂的主线

典型课堂所涉及的环境内容较多,集中体现了环境问题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每一课均是一个较为具体的环保内容。例如,初一上学期所学的“生物圈”以及初一下学期“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重点章节,同时这些内容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珍贵素材,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为:

(1)转变教学理念。环境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生物教学中,重点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教育、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逐渐减少,使环境保护意识很难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去。

在对“生物圈”有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并主动地深入到环境保护活动中去。充分采用多媒体技术,例如,为学生展现有关环境保护的课件,在课件制作之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教师对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和挑选,然后利用到课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让学生身临环境保护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充分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地采取互动教学模式,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围绕环境问题展开辩论。例如,讲解“环境的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有关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表演情景剧的方式,这样做不但能够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篇9

一、立足教材,深入挖掘

1、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

生物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环保教育的素材,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在学生中进行环保教育较有效的途径。例如,讲授"蝗虫"时,介绍各地的蝗灾情况,并让学生明白生态平衡失调是导致虫灾的根源,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讲授"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环境警示教育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被大量破坏,环境极度污染,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接下去再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像臭氧层遭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气温异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体污染、淡水资源趋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等,唤起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去珍惜我们所生存的环境。学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通过具体事例,向学生介绍动物在保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由于人们不懂得善待这些野生动物的恶果。如大量捕杀蛙类、鸟类,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造成鼠灾、虫灾。人类被迫增加农药使用量,反过来又污染了自己的生存环境。讲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让学生观看各种生物的图片,了解这些生物的价值及生存状况,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意识。

2、注重探究实验,倡导亲身体验

课本中有大量的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探究,如《探究:酸雨的危害》,本人组织学生探究"酸雨"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酸雨的危害,意识到环保的重要。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切身感受,把环保行动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丰富课外活动,强化环境意识

开展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环境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牢固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1、宣教文艺活动

每学年都要就环境教育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人口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都是我们传统的环境教育日。配合有关主题,举办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利用黑板报、墙报进行宣传展览,排演环保节目,进行环保知识问卷调查等,这样使学生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即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又可通过学生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2、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到本地神光山森林公园、合水景区游览,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并升华为热爱大自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调查附近的工厂、小河、垃圾处理场、生活小区等,当他们看到污浊的河水、遍地的垃圾、工厂排出的废气,自然就会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 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的环保教育素材,让生物教学得以延伸。例如,介绍为了保持水土,应当在山坡、沙地上造林、种草;苔藓植物可以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净化等。

三、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切实树立环保"榜样"

1、从我做起,言传身教

作为生物教师,我抓住校园环境教育的素材,开展"我为美化校园作贡献"的活动。在活动中本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行为规范,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树立"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观念,并养成自觉节约能源,杜绝浪费,不乱倒垃圾、污水,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坪,不损坏各类环境卫生设施等行为方式。

2、生活细节中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是农村中学,在我们的身边最突出的环保问题:

一是"白色污染"。在我们的周围充斥着许多废弃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处理不好会对人体以及土壤、空气、江河环境等造成极大的危害。目前每年我国超市、百货商店、菜场、水果档使用的塑料袋累计需要160万吨塑料袋。普通塑料袋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容易引起土壤板结,或被动物误吞导致动物死亡。针对这一严重事实,我在讲授有关"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内容时,寓环保教育于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尽量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放置等,并且能够向身边的亲友宣传这些做法的重要性。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意识,能够自觉地在行动上得以体现,只有这样,我们的环保教育才是有成效的,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篇10

关键词:畜禽养殖;粪污防治;养殖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X7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2-0040-01

近年来,畜禽养殖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养殖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畜禽养殖粪便产生量不断增多,但是一部分养殖场对畜禽粪便没有进行合理利用或利用率很低,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成为了限制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养殖场缺乏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利于养殖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在畜禽养殖粪污防治的基础上加强养殖档案管理,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畜禽养殖粪污防治暨养殖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因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人们缺乏档案管理的意识,大部分农户认为建立档案与养殖没有什么关联性,忽略了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限制了畜牧养殖管理工作的有序进展。

1.2 法律意识不强,缺乏执法力度

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法律意识较为薄弱,对《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地认识不全面,大部门养殖户都没有建立养殖档案。

1.3 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单一,防治工作不到位

大部分养殖场设施较为简单,无法有效地解决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产生的污染问题,防治工作不到位,部分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没有进行合理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

1.4 环保意识不强

部分养殖场缺乏环保意识,畜禽养殖粪污防治工作不到位,污水处理不当,阻碍了环保工作的开展。环保部门对养殖场的监督不力,没有及时地对相关现象进行干预,导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1]。

2 解决措施

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档案管理意识

畜禽养殖档案的建立可以提高畜牧养殖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加强养殖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宣传力度,使养殖场认识到建立养殖档案的重要性,管理部门可对养殖场加以支持引导,印制档案,向养殖场发放,保证养殖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增强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

农业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对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的监督执法力度,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监督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可将畜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融入到养殖档案管理制度中,能够提高养殖场的法律意识。同时执法部门对养殖场要定期检查,检查养殖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情况,如档案的填写是否完整,档案的信息内容是否属实等。对养殖档案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养殖场,要通过相应的惩罚手段进行约束,提高养殖场档案管理的意识。

2.3 增加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加强防护工作

要增加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有效地解决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产生的污染问题。做好畜禽粪污防治工作,对养殖场污水进行合理排放,禁止将不经过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池塘或河水中。增加污水运送设施,对污水进行合理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提高利用率,避免污水渗入地表污染环境。

2.4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养殖场应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保护环境的力度,加强畜禽污水处理方面的技术培训。环保部门应推动养殖场树立环保意识,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与惩罚措施,以此来提高养殖场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环保部门还可通过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来监督养殖场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2]。

3 小结

加强畜禽养殖粪污防治与养殖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加大宣传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意识,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执法力度,增加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做好防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够促进畜牧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