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生态系统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生态系统理论

篇1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初中生心里

一、传统的校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

篇2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230

摘要:本文以论坛、微博、微信先后出现的三种社交平台为例,从用户特点分析出发,分别从舆论的传播方式、主体的交互程度和舆论的渗透程度探讨了三个平台的特点。

关键词 :社交平台;舆论;特点;大学生

网络评论起于新闻跟帖,新闻跟帖的评论较为松散,评论的主体也鱼龙混杂,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人群,因此新闻跟帖意见较难集中,难以形成有效的舆论风向,然而,在论坛、微博、微信中,由于这些平台自身的特点,用户群体在这些平台上较容易形成集中的意见,大学生是这些平台的频繁使用者,大学生的言论在这些平台上集中形成的舆论风向,也因平台自身的特点,表现出不同的舆论特征。

1 三种平台上用户的特点

从用户规模上看,网络中存在不同类型的论坛,大部分论坛根据一定的目的组建,品类繁多功能各异,目前没有比较权威的数据统计大学生使用各类论坛的规模各是多少,国内与网络舆论相关的论坛当属天涯社区,到2015 年1 月份用户数才刚突破1 个亿,可见,特定功能的论坛用户数不会很大,然而据统计2015 年1 月份微博的月活跃用户数为1.67 亿,而截至2015 年3 月份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人。

从用户的注册方式看,论坛一般采取匿名注册的方式,用户大部分用的都是ID 假名,此类假名很难追溯;虽然微博采用的也是ID昵称,但用户的个人身份相对公开,微信的个人身份信息则进一步公开,因为微信的好友基本通过QQ 号码或者本机的手机联系人进行添加。

从用户间的关系来看,论坛的用户关系较为松散,论坛中的用户大多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而进行注册,比如超级课程表的下课聊满足的是学生查课表的需求,再如天涯社区和知乎网的用户则是为了解决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某方面的问题或困惑而进行注册。微博则是大型的社交媒体平台,每个用户都可以是信息的发送源,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微博用户之间可以是关注关系,但用户在非关注状态下也能进行信息转发或评论。微信的用户关系则有更高的私密性,用户之间不仅是网络社区的好友,大部分也是现实中的好友,而且好友之间以“圈”的形式存在。可见,论坛如一个广场,用户间是多对多的非对称关系,微博为一对多非对称关系,微信则是基于一对一的双向对称关系。

2 不同社交平台上大学生的舆论特点

基于以上对三种平台用户特征的分析,结合三种平台的信息分享方式的不同,大学生使用三种平台的舆论传播形成不同的特点,分别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舆论的传播方式、主体的交互程度、渗透程度。

2.1 舆论的传播方式

论坛是既定用户群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平台,高校的论坛用户则为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论坛中交流的信息量非常大,热点事件一旦在网络曝光,很快便会在论坛上扩散开,吸引论坛用户跟帖回帖发表意见、交流观点,当在论坛中用户围绕某个热点问题发表的意见渐渐趋于集中时,论坛上的舆论便形成了。微博的信息分享方式则是一对多病毒式的公开传播,微博每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中心,每个用户可以从自己界面中别人分享的信息进行再编辑和扩散,而且一般信息都是公开的,其中起主要舆论导向作用的是各类大V 和认证的明星。微信则是基于现实朋友圈相对封闭的信息传播,朋友圈里的信息只有互为好友的用户才能看到,而且朋友圈中的评论也是只有三方同时互为好友的情况下才能看到,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有一定的私密性,传播通道也相对狭窄。

2.2 舆论主体的交互程度

论坛的用户在一个相对集中的网络空间中发表个人观点,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之间突出的意见会互相交流、融合甚至冲突,舆论风向会被充分地选择、分离或聚合,公众对某个问题讨论比较深入,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引起共鸣,也会不断有新的参与者加入,新的参与者只要浏览完所有的回帖,便能够及时的对先前的讨论进行全面的概览。微博的舆论传播,较论坛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比较随机和无序,不同的是微博用户之间的交流不像论坛那么深入,大部分用户都是转发,简短的回复或者发泄,大学生微博因假名可以追朔和受到学校老师微博的关注,并不像论坛中的言论那么肆无忌惮。微信的好友大多来自手机通讯录或QQ 好友,学生与老师互为好友的情况更多,相互间的交互更多,再者微信有移动即时通讯的功能,使得舆论主体就某一话题的交互更为深入。

2.3 舆论的渗透程度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比较而言,前者相对理性,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信息源的身份是明确的,但在论坛中,由于身份较难追朔,论坛用户为追求宣泄,言论较为偏激和不雅,而高校论坛的用户是大学生,较有活力同时也较为情绪化,容易走极端,这种特点在高校论坛匿名情况下表现较为明显,所以常常会在匿名论坛上发表一些非理性甚至侮辱性的言论,但这种情绪一旦扩大,就会出现从网上走到网下的危险,所以,从情绪扩散的角度来看,论坛的渗透力不可小觑。微博中作为普通用户的大学生,个人的发声相当微弱,但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受明星偶像的影响正达到巅峰的状态,大学生对明星偶像有极高的身份认同,微博中的大V 和明星一旦发声,回应最为热烈的恰恰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微信是好友之间的通讯软件,互相有极高的身份认同,好友转发一条微信朋友圈的热点信息,如果某位大学生在生活中对此好友稍微认可,便会转发和分享甚至评论几句,这说明大学生对微信信息更有选择性,但这种选择性恰恰体现了大学生对信息的认同度。

篇3

>>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网络健康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分析 信息生态系统进化初探 海西信息生态系统构建 信息在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Web2.0对网络信息生态系统的影响 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机制 谈林业生态系统的信息特点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案例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案例分析 数字生态系统的信息生态失衡和信息流干预 区域信息生态系统及服务体系构建 论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的相互作用 信息生态系统的信息组织模式研究 Internet环境下信息生态系统失衡研究 信息生态系统模型构建及其平衡研究 信息安全生态系统亟待建立 浅析数字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6-01-29.

[3]赵需要,周庆山,刘敏榕,等.我国信息素养人培养保障体系架构――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分析[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8,(6):49-53.

[4]曾明,杨扬,王元卓,等.协同服务模型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5):660-666.

[5]娄赤刚,周承聪.基于信息生态位理论的信息服务机构业务外包[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6):15-18.

[6]林翔.基于网络交互式平台系统的传播模式实现[J].东南传播,2012,(1):46-48.

[7]娄策群.信息生态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赵雪芹.跨系统协同信息服务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

[9]周承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0]康存辉,操菊华.信息生态视域中信息资源协同的研究[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9):24-27.

[11]娄策群,方圣,宋文绩.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进化方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5,(22):27-32.

[12]吴红.基于信息生态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1.

篇4

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与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帮教之契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其中对罪错青少年如何进行矫治挽救、有效预防其重新犯罪、引导其重新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集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教育机关、罪错青少年家庭及全社会之合力才能完成。

作为系统理论的一个分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始终处于系统之中,并与系统中各种不同的子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强调,要将服务对象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来认知和考察,认为个人的心理、行为是其作为微观系统与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于整个社会而言,是由一个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成的全面生态系统。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工作方法同样秉持系统的相互联系性,一方面对服务对象自身及环境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另一方面对其有联系的各个系统进行整体的、有步骤的、有重点的调配、干预,改善、提升服务对象与各种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其所处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个人的发展进步。

其实,青少年产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主观原因即为自身所处的微观系统发生异化,而客观原因所指向的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则是与青少年个体微观系统密切相连的中观系统、宏观系统的作用力、影响力存在缺失或发生偏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上有其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深层次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地帮教措施等方面有着独特而有效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因此在检察环节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进行理念、方法、措施方面的指导有其合理和创新之处。

二、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构建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制度的设想

从我国司法实践来看,部分省市检察机关在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工作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例如上海市、江苏省常州市、无锡市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特别创建管护基地,被专家学者称为“三大模式”。据常州市人民检察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外来涉罪人员通常无固定居所,无固定生活来源,无合适担保人,即使犯罪情节较轻,一般都实行构罪即捕,造成涉罪外来人员羁押率明显高于常州本地人。[1]上述三个省市的做法有相通之处,包括在热心公益事业、有管护场地和管护条件的民营、私营企业设立“管护基地”,由其作为辅助单位对附条件不起诉人等进行监督考察,入驻人员被称为“学员”,聘请优秀教师、心理咨询师等志愿者担任辅导员,安排企业优秀员工向学员传授劳动生产技能。

如上文所述,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治问题上有其得天独厚的理论基础和独特的契合点、切入点,因此笔者建议,应引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理念、方法、措施方面的指导,通过多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切实提升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帮教效果,真正体现恢复性司法的价值所在。

(一)监督考察对象――微观系统

1.接受评估――为帮教提供参考

在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开展帮教之前,评估都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某一个特定的监督帮教对象,检察机关要调动各方面力量,全面收集其成长经历、家庭关系、社会交往、生理心理情况、犯罪的原因及动机、未来发展趋势等信息。在研究、分析、整合上述信息的基础上,得出一个多面向的结论,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帮教计划,与考察辅助人员形成共识后,在监督考察期限内以其为纲领,共同实施。

2.履行义务――为罪错付出代价

对于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而言,其首先应当是一个涉嫌犯罪的人,其犯罪行为可能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且已经符合起诉条件。因此,使被附条件不起诉人为自己的罪错付出代价、为自己的犯罪行为感受到痛苦、为被害人遭受到的伤害感到愧疚应为必须任务。所以,在其所处的微观系统内,必须承受痛苦和压力,履行检察机关规定的各项义务。如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不得进入特定场所,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从事特定的活动等等。

3.内在改变――为成长奠定基础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当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惩戒不是最终目的,教育、感化、挽救并最终引导未成年犯自愿悔罪、成长发展才是司法机关的最高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完成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社区义务活动等。从内因这一最重要的改变因素出发,实现其自身的转变与成长。

(二)帮教辅助人员――中观系统

1.家庭系统――以亲情引导回归家庭

家庭在青少年成长发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未成人嫌疑人来讲,不可能脱离家庭系统开展监督帮教。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加强管教,督促其严格遵守考察期间的各项规定,配合人民检察院做好监督考察工作。为更好地发挥监护人的监督作用,检察机关可以结合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向监护人发出《管教意见书》。监护人要从思想、生活、学习等多方面与未成年人深入沟通。检察机关及考察辅助人员也要为家庭系统内的家庭成员提供一些必要的辅导和服务。

2.学校系统――以师生情、友情引导回归学业

发挥学校系统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积极影响作用,一方面,加强法律和法制教育,通过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传播和固化,将社会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传授给罪错在校生,使其内化为价值准则和人格核心。另一方面,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感召,通过学业辅导、心理调试、调动参与班级活动、公益活动等方式,召回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内心对正常学业生活的向往及对未来自身发展的信心。同时,发挥以同学关系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由所在班级同学或学生干部带动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参加一些学校社团活动,如义工服务队、广播站、运动队等,使其充分感受到来自身边同辈人的认可和支持,重获自我认同感。

(三)监督考察人员――宏观系统

1.考察主体――检察机关

检察机关是附条件不起诉当然的考察主体。在整个监督考察过程中,检察机关处于主导地位,定期向帮教辅助人员(未成年嫌疑人监护人、学校老师和社会工作者等)了解情况,并对帮教事项进行具体指导。作为考察主体,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要定期走访,听取意见建议,并制作笔录附卷,向犯罪嫌疑人发出《劝诫书》,要求其严格遵守规定,定期汇报情况。

2.具体管理――以司法行政人员为主导

笔者认为,可以由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和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司法所、社区矫正办公室)等辅助检察机关进行具体的考察和帮教工作,更为妥当。同时,可以将嫌疑人居住地所在社区(居委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作为二级考察辅助单位,协助做好日常的考察、监督,集合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帮助嫌疑人在考察期间取得较好的表现。

3.整合资源――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力

近年来,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者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其在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开展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认可。在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监督考察中,笔者认为社会工作者大有用武之地。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会闲散及外来务工的罪错未成年人,由于其帮教考察难度较大,可以借鉴我国上海市、无锡市、常州市的经验,在区域内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拥有与帮教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与经济能力的企业和单位设立“管护基地”,由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管护基地”和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开展监督帮教,协助检察机关做好具体的帮教、矫正工作。

篇5

关键词:有机整体;动态共生;后现代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2-0006-04

后现代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进入新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理念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由此,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后现代系统理论做较为深刻的探讨与研究,并以此解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逻辑。

一、后现代系统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它的有机整体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篇6

[关键词] 泛在图书馆 知识生态系统 知识管理

1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

1.1 知识生态系统概述

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生态系统生态学被广泛应用到管理科学的诸多领域。1991年,美国社区智能实验室的创始人乔治•珀尔率先提出了知识管理范畴的知识生态系统概念,认为知识管理的高级阶段将是知识生态学的应用。他认为一个知识生态系统是信息、灵感和洞察力、人和组织能力的自组织系统。知识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在这个系统里,信息、思想和灵感杂合并且相互吸取营养。从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和知识特性分析,知识生态系统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知识创新活动以及他们的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借助于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等功能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知识系统。

1.2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作为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也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生态系统。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图书馆范围内的知识管理各要素(如知识个体、知识、知识管理技术、图书馆文化、组织结构、知识战略等)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含图书馆进行知识管理过程中的各组成要素,也包含这些要素在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制。

2 泛在信息环境与泛在图书馆

随着宽带技术、无线技术等通信基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系统、软件、服务器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信息社会将逐渐过渡到“泛在信息社会”。

泛在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也被称为泛在图书馆,是全新的图书馆理念。2005年德国的Oliver Obst博士将图书馆的发展分成4个阶段: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泛在图书馆就是无形的、无所不在的图书馆。它突破现有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打破人们对图书馆的传统认识,真正从用户及其需求出发,遵循用户新的需求,适应用户的行为变化,将图书馆的服务完全融入到用户中和周围持续的信息流中。其本质是图书馆服务的泛在化,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①按需获取信息――信息需求者通过对需求对象的选择,能够自由高效地得到所需的信息内容;②即时获取信息――通过各种泛在信息的获取设备,用户能够快速及时地进行信息的获取;③适量信息获取――图书馆智能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帮助用户进行信息的智能筛选,保证用户准确地获取所需知识,从而避免信息超载的弊端。

3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特征分析

知识生态系统中有相互关联的知识生态亚系统。知识资源亚系统、知识服务亚系统、知识创新亚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资源的关系,它们的活动通过知识环境形成一种在技术、文化、领导、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知识资本市场等因素上的互动与交流。其次,知识在各系统中的流动构成开放的螺旋向上系统。知识创新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通过积累和再创造重新汇入到知识生态系统中,如此循环构成知识生态系统的不断进化。

知识生态系统内外部之间存在输入、生产能力和输出,知识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保持着开放的交换关系。这种关系促使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活动形成一个内外交换、开放的动态知识生态体系。而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中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活动又有了新的特点:

3.1 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是进入经济系统的人类知识,是智力劳动发现和创造的成果,它是所有人类(或组织)的一切知识资源的汇总。从范畴上讲,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的知识资源。从知识可表达分类上说,包括显性知识资源和隐性知识资源。从知识载体形式上看,既包括传统的期刊、图书等知识资源,也包括数字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诸多形式。

而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源更加丰富,除商业数据库、共享数据库、自行开发的特色数据库,还有各种开展资源组织和跨平台检索的资源集成,泛在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有如下特点:①多种形式:能够动态地、无缝地提供异质信息,现代网络技术为图书馆通过多种格式提供信息提供了解决方案,这些格式包括文本、PDF、图像、幻灯片、音频和视频等;②多语种:能够为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提供多语种支持;③全球化:21世纪的泛在图书馆应该成为世界范围内知识和信息的门户,这意味着它要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肤色、种族、宗教、语言能力、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素质如何。

知识资源数量和质量是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当知识资源数量相对丰富、质量相对较高时,知识服务亚系统会有强烈意愿进行知识整合并提供给知识创新系统,知识创新活动的起点就会相应提高,由此获得知识创新成果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随着知识成果大量涌入知识资源系统,将形成一个良好的、开放的知识生态系统知识创造循环。

3.2 知识服务

知识服务是基于用户问题和知识需要的新型服务机制,它在知识资源和知识创新系统中起到桥梁作用,强调用户参与和对知识创新过程的支持。从知识服务面对的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层次上看,主要包括知识资源整合服务系统和为产品用户提供知识解答的企业知识呼叫,响应服务系统。

泛在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①基于网络。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资源和服务。②24×7。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没有时限,也不存在地理上的局限。③开放获取。除了为特殊用户提供基于密码保护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以外,泛在图书馆为全球用户提供开放获取的资源,特别是开放获取期刊中的学术性信息。

一方面,泛在图书馆构建以信息找人、自动推送为目标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念。按照用户的要求,利用智能技术及时把信息提供给用户。另一方面,泛在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实现人人平等利用信息资源的目标。泛在图书馆采取包括免费服务在内的措施,扩大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利用职权。泛在信息环境下,有肢体残障的用户或盲人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无线连接到网络图书馆,具有语音功能的计算机能自动地把屏幕上的信息转换成语音信号,帮助他们读取信息,利用图书馆资源。

泛在图书馆以其四通八达的网络支持,最大限度地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营造出全民共享、共同进步的良好教育环境,对于国民素质教育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3 知识创新

知识创新是指科研机构利用现有知识资源在科学技术研究中获得新发现、新规律、新方法等新知识资源的过程。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环境内,以知识资源系统为基础,有赖于良好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智力活动。

在知识服务亚系统中,一般不改变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整理来使用户更加便利地获得而产生的附加值流动,属于经济价值范畴。而在知识创新亚系统,则表现为两种形式:通过使用知识来创造新的科技产品来获取价值,表现为知识的经济价值;通过在原有知识的创新研究产生新的理论知识,表现为社会价值。还有一种并不被人们所注意的隐性知识流动所产生的价值转移,这时候受尊重或信任或证明自己的表现成为关键,属文化价值范畴,它在知识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存在。

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对知识生态系统有着正负面影响。当知识创新的效率高时,知识流动的频率大大加快,能够调动知识服务方的积极性使知识服务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提高。反之,会严重阻碍知识创新系统的创造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泛在信息技术、泛在智能使知识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和广泛,不同层次、不同种群、不同学科的泛在图书馆知识用户、图书馆员之间可以更加便捷、无障碍地相互合作和碰撞,从而能加强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创新。

4 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

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保护各个亚系统的组成和良好运行,保持知识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特性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影响知识生态组成、功能的知识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优化,为知识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塑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4.1 加强泛在图书馆资源建设

在泛在图书馆学习环境中,交互性明显增强,表现在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空前密切。泛在智能超越空间,可以容易地实现互动的学习环境。读者与读者之间能够更方便地探讨问题,读者与图书馆的即时交流可能会占参考咨询的绝对地位。这种新变化也会影响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泛在图书馆中,读者将既是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创造者。图书馆的资源供给不再是书商―图书馆―读者的单向流动,而是形成书商、读者、作者、图书馆四类主体共建资源的新格局。

4.2 促进泛在图书馆内外交流互动

一个静止的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必然是一个不断老化的走向死亡的系统。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中,各种知识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图书馆只有在其内部或与外部环境的知识互动过程中才能获得高效、动态、创新发展。当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逐渐吸收更多的知识资源,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的时候,它就会通过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创造进行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活动,经历着从混沌到有序、从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发展过程。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与其外部系统间的要素和知识交流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创新。

4.3 建立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机制

知识生态共享机制是对现有知识进行收集、分类和存储的知识发现过程、通过知识传播交流从而扩展知识量的知识分享过程、对分享过程中得到的知识单元集中进行处理的知识重组过程,通过这三个阶段实现最终的知识创新,产生新知识,推动知识的“演化”。

泛在图书馆形成知识生态共享机制的一个思路是: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交流网络系统。将显性知识和隐性的形式分散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捕获、交流和共享,形成知识创新、知识进化和知识整合为核心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共享平台。

4.4 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

群体化是当前我国社会信息环境的基本写照。群体化用户的信息需求必然决定着群体化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服务的走向,决定着集成式知识构建的结构和层次,决定着不同信息环境之间的非均衡状态。这使得群体化用户就不仅天然地成为社会信息环境的能动因素而统领其它环境因素,也是观察泛在环境的核心因素,还是多元化信息环境的具体表征。

利用知识生态系统体系,构建学习型图书馆群落。将多个图书馆组织成一个战略群落,群落内共享彼此的知识资源,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联盟内知识的流动更加迅速而频繁,从而创造出新的交叉知识,谋求图书馆群落的整体发展。同时,整个图书馆群落应形成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的群落文化,不仅在一个图书馆群落内部相互共享知识,彼此学习,而且广泛吸收外部组织和环境的知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管理能力和知识服务质量。

4.5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泛在图书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理层面,许多新兴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特别是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使广大用户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能得到细致周到的信息获取服务。

然而,由于个人、组织的多样性,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会带来人文环境的缺失。因此,图书馆要注重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以人为本,关注用户需求,倾听用户意见,实现图书馆与用户关系的和谐发展,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这是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健康和谐发展的根本。

对图书馆而言,人既是知识生态系统运行的操作者,又是知识的真正拥有者。泛在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必须以人为节点,以知识流为内容,以交流、协作为链,以泛在信息技术为工具,将泛在图书馆建设为一个知识交流、共享和创新的平台。

5 总 结

尽管知识生态学的理论和实践刚刚开始,但是它开启了一种代表未来整体观的新方向。图书馆在自身发展中,应充分应用知识生态学的理论,将分散在局部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系统知识。采用信息技术,提高知识资源共享和增值程度,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机制,加强知识管理,构建知识生态化图书馆。

其次,泛在信息环境对图书馆而言,又是一种适者生存的市场环境。如何更好地立足这种社会信息生态环境,将各类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新的用于传递信息、服务和教育的方式是图书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李博.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Auyang S Y.复杂系统理论基础.田宝国,周亚,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社,2002.

[3] George Pór.What is a knowledge ecosys-tem.[2010-12-18].

省略/coil/knowledge-garden/dkescop/index.shtml .

[4] 孙振领,李后卿. 关于知识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图书与情报,2008(5):22-27.

[5] 吴鹏, 苏新宁. 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40(2):18-21.

[6] 谢守美. 国内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综述.情报科学, 2010, 28(5):797-800.

[7] 舒宗瑛. 图书馆知识生态系统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9):103-105.

[8] Youk K H.Ubiquitous library.[2007-06-03].www.dinf.Re.jp/doc/english/access/index.htm1.

[9] 任家乐. 支持泛在学习环境的图书馆资源、服务设计.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5):24-27.

篇7

关键词:商务生态系统 电子商务 发展对策

商务生态系统理论概述

James F.Moore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概念,随后在1996年《竞争的衰亡》一书中对此做出进一步阐释。商业生态系统概念产生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商业生态系统模拟了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物种相互依存,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共同进化。商务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包括客户、供应商、主要的生产厂家、中间商、资金供应者、行业协会、政府及其他关联组织或群体,如图1所示。

按照商务生态系统理论,各企业应当适应环境的变化,确定共同的愿景,依照各企业个体的不同贡献,组成商务生态系统,并追求共同品牌。各企业个体相互依存并共同进化,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共同抵御来自系统外部的竞争,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Sanjiv Gossain et al.,1998)。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

(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

所谓核心型企业,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中枢位置,为系统其它成员提供共享资产,具备创造价值的能力并与系统其它成员分享价值的企业。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管理者关注的中心问题转移到整个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及企业在系统中的地位。基于商务生态系统视角,电商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企业所属的商务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在其所属的商务生态系统内的领导地位的争夺(徐博艺等,2002)。对于核心型企业来说,其企业战略制定主要应当聚焦于新商务生态系统的建立,重点问题包括基于本商务生态系统的技术标准、商务模式、知识共享模式等的建立。另外核心型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务生态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阶段特征以及自身在系统中的地位,来培养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未来的竞争是商业生态系统和商业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强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能够使对方的生态系统萎缩和瓦解从而使对手企业失去价值。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网商”群体

“网商”指运用电子商务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商业活动的个人,包括企业家、商人和个人店主。其来源之一是网民,随着对网络价值的深入认识,他们开始利用互联网资源来创造财富;另一个来源就是传统商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意识到电子商务可能带来的机会,大批传统商人也迅速成为“网商”。

初期的“网商”之间是孤立的,面对日渐恶化的竞争环境,“网商”逐渐自发结成较为紧密联盟,一般包括供应商、客户、投资商、渠道商。联盟内部的“网商”之间是共生的关系:有共同的远景、相互信任、遵守规则、密切沟通协作、分享利益、共担风险。联盟的形成增强了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创新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联盟中的“网商”自然要比孤立的“网商”更有竞争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公平的交易规则以及结成企业联盟而抗御竞争的机会,吸引了大批“网商”,依附于电子商务平台形成的“网商”联盟成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叶秀敏、陈禹,2005)。

(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要求的提高,依靠单一企业的力量已经无法更好满足,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此时显示了其卓越性:一方面,系统内部成员整合力量,能够更加快速灵活的组合资源,通过系统成员高度相关整合形成的系统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另一方面,系统将消费者也融合进来形成一个共同进化的体系。成为系统成员的消费者在为系统创造价值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自身需要的动态变化发展的价值。

(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政府部门和其它准政府组织

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法律法规规范电子商务交易,创造公平的竞争秩序和商业环境;颁布行政政策引导微观主体的投资导向或规避市场风险。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单纯依靠厂商的力量无法解决,在一定程度上还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的用户群体基础急速扩大,网络购物市场的增长呈现积极态势。

但同时,我国电子商务在各用户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表现出较不均衡的状态。电子商务的主力为大学生和办公室职员两个群体,所占的比例大于其他群体。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占比例则明显偏低。一方面,通过这种不平衡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商务整体发展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才会出现主要用户仍集中于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中。另一方面,也可以预知,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会逐步从城市群体向城市郊区及农村群体扩散。

从技术角度观察,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模式,是以信息的互联网络为载体的。因此,其发展首先受制于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水平,但我国的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水平地区间差距仍较大。同时,我国对应于网络经济的社会法律、诚信环境状况不甚完备,相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更直接、深层的因素。

(一)缺乏明确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及相应支撑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提出了多项发展电子商务的专项规划,但从整体上来说显得过于散乱,并没有从全局的角度明确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并加以有效部署。在电子商务相关法规方面,多年前即已开始起草框架,至今仍未能完善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现在仅有的行政法规也没能得到及时修订,其适用性值得商榷。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缺乏针对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明确和有力的配套政策。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多数企业计算机和网络基础建设初具规模,但从整体上讲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落后状态。集中表现在我国的人多数企业只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忽视了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企业的管理尚未真正实现信息化。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所有者或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识不足,有关专业人才缺乏,导致企业在导入电子商务系统的过程中忽略了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及应用建设。

(三)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问题

各类调查显示,对于电子商务安全的担忧是影响网络交易的最主要问题之一。交易双方关心的问题包括:如何保证网络交易的公正性和安全性,如何保证参与交易各方身份的真实性,以及在网络交易中传递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从技术角度来看,关于安全的标准、协议和算法已经较为成熟,不存在技术上的瓶颈。我国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更多的是管理和观念上的,例如建立、规范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密码算法并加以应用推广,对各层主管部门和企业管理者、消费者的网络安全知识普及与培训等。

(四)多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

电子商务所需的人才并不仅仅只限于技术服务人才,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活动模式,电子商务将逐步融入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会受到原有各层次人才知识水平和意识的制约。为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对各层主管部门、企业一般管理人员、高层管理人员乃至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教育均不容忽视。

基于系统论的电子商务组成结构及应用模式

(一)电子商务的组成结构

系统是指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具有集合性、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等特点。作为一个系统,电子商务内部各要素的协调问题是产生整体绩效的首要问题。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支付、认证、安全等系统,对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在于他们之间的集成优化程度。其次就是环境问题,一方面,环境为系统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资源、支撑等条件;另一方面,环境对系统的发展具有约束和扰动影响。一般来说,电子商务的环境包括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为电子商务提供技术上的支撑,包括网络技术、安全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后者包括法律、信用体系、社会信息化程度等。环境问题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二)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第一,大型企业的电子商务。国内大型企业的传统线下销售渠道一般都很成熟,电子商务应用主要是作为一种辅的手段出现。国内大型企业通常建立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一平台企业和产品的相关信息,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品牌形象考虑,部分承担与外界交流的功能。第二,中介服务类。一些公司,如淘宝等,通过建立中介网站,在网络上为买家和卖家提供交流的平台,和提供商品、信用等信息,甚至参与其资金的流通,促成交易。一般这类中介平台还通过广告获取一定利润。第三,网上服务类。与传统的实物交易提供者不同,这类电子商务企业大多提供数字产品交易或者通过一个平台提供一些虚拟服务,比如网络游戏、付费电影等,属于电子商务新兴产业。第四,特色网站类。特色网站也属于电子商务新兴产业,依托电子手段,提供特殊服务来满足一部分消费者的特别需求。从实质上看,这种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同网上服务类企业一样,也是通过提供一种服务来获利。

基于商务生态系统视角的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第一,重视核心企业的重要作用。核心型企业利用先进的技术和丰厚的资金建设和运维的公共平台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成员们必不可少的依附主体。另外,核心型企业积极倡导和规范网上信用体系等环境建设,在吸引用户、防范交易风险的同时,也有利于整体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第二,发挥网商群体的内省力量。“网商”的形成完全是网民和传统商人的自发行为,核心的驱动力就是物质利益的追求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网商”群体的内省力量会主动推进生存环境改善,进而推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第三,重视消费者的力量。共同进化强调的不单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还包括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随着电子商务生态化的形态由“网商”联盟到网络社区、虚拟社会等的演变,消费者的力量将会日益突出。

第四,正确认识政府的作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仍有许多规律尚待探索。应密切关注政府部门和其它准政府组织行为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否会对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存在反作用?如果是,又有可能存在哪些反作用?政府和其它准政府组织应该如何规避?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J]. Fortune, April 1996,4

2.Sanjiv Gossain, Gajen Kandiah. Reinventing Value:The New Business Ecosystem [J].Strategy & Leadership,(Nov/Dec) ,1998

3.徐博艺,杨冬梅,姜丽红.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商务生态系统研究[J].决策借鉴,2002(4)

篇8

[关键词]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分析;模型构建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3. 040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3- 0095- 04

0 引 言

中国是汽车产销大国,汽车制造业的创新升级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中国汽车产业规模不输于任何国家,但是其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中国国务院于2010年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定》,掀起了汽车产业创新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虽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仍然存在创新投入盲目、后续产品升级乏力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国家、产业、企业三级层面的重视极大地推进了汽车行业创新范式的变革与升级,尤其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得到了较多的运用和实践。本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基于对汽车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的概念模型的构建,分析和研究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及其关系,分析汽车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律,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1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投入新技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将科技成果物化为产品、工艺和服务,并首次实现其商业价值的动态过程”。21世纪初,在融合生态学和创新系统理论基础上,源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这一概念。

Luoma-aho等人把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在生态环境中起互动和交流作用的长久性或临时性系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创新主体,它们能在这个环境中相互传授思想,推动创新发展。Wang和Jackson认为,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由人和组织构成的不同群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创新网络的生产和使用。换言之,创新生态系统刻画了以促进技术发展和创新为功能目标的行为主体或实体之间复杂关系的经济动态性。

国内学者刘卸林等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促进创新实现的环境下,创新主体基于共同愿景和目标,通过协同和整合生态中的创新资源,搭建通道和平台,共同构建以“共赢”为目的的创新网络。李玉琼等人认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网络环境中,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之间、企业组织和个人(主要指顾客/消费者和员工)之间, 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及其优势互补, 不嘟行物质、价值和信息交换,以实现价值增值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

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围绕汽车制造企业,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协同发展,实现价值共创和利益共享的网络结构。参与企业形成生物群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网络。

企业以合作形式参与竞争就是创新共生战略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就以这种商业模式获得了竞争优势。从一开始的技术引进到现在的自主开发,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发展越来越迅速。然而,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不能突破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际竞争力不强。

生态系统中各物种和环境共同生活生存在一起,通过能量的转移流动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在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组织创新活动及其与环境之间同样存在这种互动行为。同自然界的生物系统一样,企业组织与其他组织或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组织的战略行为不仅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且其行为的结果也影响着环境。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强调网络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组织之间以及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通过优势互补而不断进行物质、价值和信息交换,从而实现价值增值。因此,可以认为,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就是组织之间以及组织和个人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汽车制造企业制定战略的基本单位。在网络环境中,企业生态系统与某一企业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因素有很多,如投资者、风险承担者、政府管理部门和制定标准的权威机构等各个部门。本文着重研究核心企业与其供应商、销售商、合作伙伴、竞争者和顾客所形成的复杂经济共生系统,将组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各个企业称为结点企业。

2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而创新主体是企业。同时技术创新是由多个事件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如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构思,经过技术发明、工程设计、样机研制等最后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以至实现商业利益,才可谓一个技术创新周期。

2.1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构成

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把“行为”的一般规律用公式表示为:

B = f (P,E)

其中 B代表“行为”,P代表“主体变量”,E代表“环境变量”。

按照系统科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将上式转化为:

B = (A, f )

其中 B代表“行为系统”,A代表“系统要素”, f代表“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因此,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描述为:

汽车制造业创新系统=({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按照系统哲学的方法进一步划分,将“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划分为“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即 A1、A2、A3,则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描述为:

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

(1)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就汽车企业而言,其内部主体要素呈现出多元化分布,主要包括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零配件生产企业、装饰品生产企业,还有仓储运输企业以及外销机构等。因此,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具体包括传统汽车整车生产厂商、创新企业、政府部门、标准制定者以及零配件供应商、中间商、配套企业、售后服务单位、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孵化企业等。同时,一定意义上消费者群体也可被视为主体要素。

(2)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客体指涉及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基于一定的环境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环节所从事的创新的活动对象。如生产方和需求方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和能够协同和整合的生态系统中的创新资源、通道和平台以及创新的网络、创新的商业模式、生态系统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等。企业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新工艺或商业模式都可称之为“客体”。

(3)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这里的“实践”可以理解为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活动或活动过程。如基于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或平台,生产方和需求方共同进化,实现价值共创和利益共享活动。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是在创新设想、研发、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通过新产品研发、创新人才集聚、商业模式创新等方式推动创新链、完善价值链,进而在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形成以产业链控制创新链、创新链完善价值链、价值链促进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共同演化和发展。

2.2 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相互关系分析

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客体统一于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就技术引进活动而言,“它往往表现出企业经营者对拿来主义技术战略的突破,是一种不断进取精神的积聚;它受到对技术获取阶段高级化发展的牵引,呈现出企业自身获取‘动态能力’的内在渴求。”就市场要素而言,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发展动力在于创新企业、科研院所以及传统汽车企业的创新资源,如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等。就动态演化机理而言,汽车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运动和发展,推动生态系统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的发展,表现为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动态演化机理。

3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基于汽车企业生产特征及其系统要素而建立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系统。分析和研究系统,既离不开事物的整体,也离不开对组成事物整体的“部分”的还原。为此,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问题就转化为系统各层次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问题,也是汽车企业生态系统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汽车企业生态系统创新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在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中,生态系统主体――核心企业捕捉市场机会,提出创新问题(如技术突破),加之企业其他参与方的努力,即创新链协作、合作,形成面向客户或消费者的解决方案,并通过研究开发和生产,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新产品,实现价值增值。

(1)汽车企业生态系统产业链和价值链。一般而言,商业生态系统具体表征为核心企业、配套企业、供应商、分销商、中间商以及消费者等的核心供应链系统。汽车企业生态系统产业链、价值链也一样,属于多边治理模式。

(2)汽车企业生态系统创新链及其演化。创新链是基于汽车企业的核心技术及其技术配套的创新体系。如核心技术中的上下游纵向配套技术和同一技术环节的横向配套技术,但也存在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主体互动治理问题。

(3)汽车企业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汽车企业生态系统的运动,一般基于政府、企业等主体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从而推动汽车制造业创新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发展。

4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需要系统主体间协同创新、相互作用,同时系统内外部环境对该系统的发展也会产生大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相关问题,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系统主体在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平等合作,保障物质和信息实现无障碍流通。同时,企业创新战略应该与国家创新战略相互协调,这样更容易成功。

二是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强调协同,即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何实现组织间的协同创新,有效加快系统内部物质和信息的流动速度,提高创新的效率是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打造汽车产品创新平台,走开放式路径实现更高效的创新协同。

三是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实体组织之间以及实体组织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协同是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完善系统的协同效应机制是关键环节。汽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拓展链的范围和内容推动创新链功能完善,尤其是将消费者需求纳入创新的范畴。

四是汽车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外部环境常常影响系统的发展。风险管理和风险回避是汽车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可以通过推动创新链平台化,采用链增补互动升级路径。积极构建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其物质、能量、信息等资源的流动,才能促进其内部的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健康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宋燕飞,尤建新,栾强. 汽车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仿真与影响因素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73-481.

[2]刘满强.技术进步系统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3]刘有金.企业技术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Luoma-aho, Vilma, Saara Halonen. Intangibles and Innovation: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J]. Innovation Journalism,2010,7(2):1-19.

[5]Wang P.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Advancing the Conference on Advancing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and Globalisation in Organizations, 2009.

[6] Jackson D J. What is an Innovation Ecosystem[EB/OL].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http:///docs/innovation_ecosystem.pdf,2011.

[7]李玉琼,朱秀英. 丰田汽车生态系统创新共生战略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2007(6).

篇9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F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6-01-03

Literature Review of Basic Theory for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Cluster Brand and Corporate Brand in Industr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Yang Hailong

(Research Center for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d-Size Company and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North Anhui Province,Suzhou 234000,China;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uzhou University,Suzhou 234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induces four main theories for interactive mechanism between cluster brand and corporate brand in industry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That is theory of signaling,country of origin,ecosystem and other theory related with brand. As theoretical foundations,brand theory and country of origin are more suitable for research domai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Key words: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Cluster brand;Corporate brand;Interactive mechanism;Theoretical foundation

1 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理论基础梳理的重要意义

产业集群品牌作为中国学者所倡导一个原创性概念,学者吴传清认为其是指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所累积的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地理名称和产业名称(或产品通用名)组合标示,是集群内部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1]。正如胡大立[2]等将其比作“树根”与“树叶”的关系一样,这个界定清晰的揭示了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紧密关系。然而,集群品牌在成为企业品牌“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可能被“诛连”的“公地”,抑或是面临“企业品牌认知趋同”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学者牛永革和李蔚一方面指出企业品牌脱离地理因素的产品命名是无益的。另一方面又建议企业尽量避免“地名+产品名”的命名方式[3-4]。

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这种“相爱相杀”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特色农产品领域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作为“大自然赋予的恩赐[5]”,区域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往往与地方特色资源紧密相连,并使其品牌以“地名+产品名”的形式广泛存在[6]。然而,为了避免出现“一家造假,群体受罚”的“连坐”,集群品牌之下往往存在大量小规模生产的同质化产品(企业品牌),如阳澄湖大闸蟹旗下有至少1 000种品牌,严重浪费了资源[7]。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纷纷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学习型地域网络”,还是“构建价值链体系”,都无法回避“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成长”才是这一网络与价值链中最重要的“竞合关系”,也是破解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发展难题的关键命题之一。然而,既有的研究大多未能从理论层面对这种互动机制进行系统的论述[8],又更多是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和判定,解析也较为宽泛。因此,本文通过对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梳理与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的理论基础。

2 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原产地效应理论 原产地效应指品牌原产地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进而影响购买倾向[9]。其作用机制表现为光环效应、首因效应、品牌效应和概括效应,其中光环效应与概括效应分别解释了消费者在不熟悉产品或品牌与熟悉产品或品牌条件下的原产地形象的作用机制[10]。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证明了地区形象对消费者产品评价产生影响,来自不同地区的产品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11]。与此同时,地区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也有显著影响,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12]。进一步而言,由于集群品牌具有鲜明空间区域色彩,因此基于光环效应,消费者对企业品牌所属的集群品牌的刻板印象将会显著影响其对企业品牌的评价与购买意向,与此相对应,基于概括效应,消费者对集群品牌内企业品牌的体验也会影响其对集群品牌的认知。这一结论从消费者视角奠定了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影响的基础。

2.2 信号理论 学者赵晶等[8]将品牌界定为一种信号,进而把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互动视为2种信号间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是以符号互动和信息系统作为理论支撑,通过解释信息系统内的信号互动过程来建立研究模型。基于此,赵晶等[8]研究表明,集群品牌价值的削弱会损害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并进一步弱化集群品牌竞争力,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集群品牌价值增加则会减少需求者的搜寻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2.3 品牌相关理论 结点和联结组成的信息网络构成了人类的记忆,当网络中某个结点的刺激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能引发另一信息结点的激活,当这一网络与特定品牌相连时就构成了品牌联想的内容,记忆网络中的一个特定品牌联想群进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品牌形象[13]。因此,与特定区域相连的集群品牌必定在其联想网络中包含了区域或地理的内容。许基南和李建军基于特色农产品的实证研究发现,区域形象是消费者对区域品牌形象认知价值最高的部分[14]。学者毕楠和孙丽辉的研究也表明集群品牌形象与消费者对集群内产品的感知质量呈现正相关关系[15]。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断,区域及其优势产业集群可以为企业品牌的某种特殊消费者感知进行背书,成为一种区域或产业品牌伞[16-17]。不仅如此,学者杨志文运用推断理论强调了嵌入的企业品牌在形象上与集群品牌保持一致性的重要性[18]。反方向上,学者牛永革和李蔚把企业品牌当作地理品牌的子品牌,或延伸品牌,因此,企业品牌的相关营销行为对母品牌的消费者记忆结构具有影响作用[4]。

2.4 品牌生态系统理论 产业集群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品牌关系,这种复杂的关系可以用生态系统来隐喻,因此,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应运而生[19]。国内学者王启万对集群品牌生态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包括企业品牌营销在内的诸多因素驱动了集群品牌[20],集群品牌环境的生态化影响企业品牌生态管理,进而对品牌关系质量具有正向影响[21]。陆瑶和徐利新则在品牌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对企业品牌与集群品牌的协同演化进行了探讨[19]。

3 互动机制理论基础的应用讨论与未来展望

3.1 理论基础的应用讨论 首先,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互动成长机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起始状态(覆盖型还是依托型)会带来不同的研究结论,这一点在既有的研究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信号理论和品牌生态系统理论则为这种不同起始条件的动态观察提供了良好的微观研究工具和宏观协同演化视角。其次,原产地效应和品牌相关理论对特色农产品领域的互动机制研究更具特殊意义。由于地方特色农产品对区域特色资源的依赖性,这就决定了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都深深的打上了原产地的烙印。与此同时,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与“地名+产品名”的集群品牌将在较长时间内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6],从而对各自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3.2 未来展望 特色农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其对原产地的资源禀赋具有特殊的依赖性。因此无论是对集群品牌还是企业品牌来说,如何凸显自己的原产地属性就变得异常重要。品牌真实性给我们提供了除原产地效应以外的第二条思考路径。学者徐伟等以老字号品牌为研究对象,界定了强调客体与原物完全对等的原真实,体现文化传承与古老工艺的建构真实,以及通过情感的释放而实现的自我真实[22]。品牌真实性的多维度构建为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在内涵上的统一提供了可行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品牌真实性在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机制中的影响效果。

4 结语

如前文所述,特色农产品的营销传播行为往往是集群品牌和企业品牌共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学者牛永革和李蔚[4]将企业品牌界定为母品牌的延伸品牌的做法值得商榷。狭义的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向市场推出与原产品类别不同的新产品,广义的品牌延伸则是用已有品牌生产同类别,但在特征上存在不同的产品[23],然而,无论是地理品牌还是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组合都是不同的品牌生产同类的产品,并不符合上述品牌延伸的界定。因此,特色农产品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组合出现在消费者视野中,从实质上属于品牌联合的范畴。无论是依托型还是覆盖型,只要这种联合符合逻辑上的契合,都将实现高知名度、高质量品牌向合作品牌的情感迁移。因而,互动机制从品牌联合理论出发的契合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吴传清.产业集群品牌统计监测指标设计探讨[J].管理世界,2009(11):174-175.

[2]胡大立,湛飞龙,吴群.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互动[J].经济管理,2006(5):44-48.

[3]牛永革,李蔚.低介入度状态下的地理品牌和企业品牌――以山西老陈醋为例[J].经济管理,2005(9):93-96.

[4]牛永革,李蔚.基于共享地理品牌形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营销科学学报,2006(2):78-94.

[5]黄蕾.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J].江西社会科学,2009(9):105-109.

[6]杨海龙,唐小飞,邓琪.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3):205-210.

[7]张月莉,郝放.农业集群品牌营销成功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以黑龙江“寒地黑土”品牌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3(6):7-13.

[8]赵晶,郭斌,郭海.产业集群品牌与企业品牌的交互作用[J].中国软科学,2012(3):149-161.

[9]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J].中国工业经济,2004(1):78-86.

[10]田圣炳.原产地形象作用机制:一个动态的综合模型[J].经济管理,2006(1):46-47.

[11]李东进,董俊青,周荣海.地区形象与消费者产品评价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2):60-66.

[12]李东进,武瑞娟,魏善斌.地区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0(7):67-75.

[13]吴新辉,袁登华.消费者品牌联想的建立与测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60-66.

[14]许基南,李建军.基于消费者感知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形象结构分析[J].当代财经,2010(7):71-678.

[15]毕楠,孙丽辉.基于产品感知质量的集群品牌影响效应实验研究[J].管理评论,2009(5):52-60.

[16]朱辉煌,卢泰宏,吴水龙.企业品牌策略新命题:企业-区域-产业品牌伞[J].现代管理科学,2009(3):56-58.

[17]马向阳,刘肖,焦杰.区域品牌建设新策略[J].软科学,2014(1):26-30.

[18]杨志文.产业集群品牌对嵌入品牌的影响机制[J].财经论丛,2015(1):10-15.

[19]陆瑶,徐利新.个体嵌入品牌与产业集群品牌协同演化研究 [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7):72-77.

[20]王启万,朱虹,王兴元.品牌生态系统框架下集群品牌驱动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132-138.

[21]王启万,王兴元.产业集群品牌环境生态化对品牌关系质量驱动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8):91-95.

[22]徐伟,王平,王新新,等.老字号真实性的测量与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5(9):1286-1293.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 含义 研究状况

一、生态城市的含义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但其概念迄今仍未达成共识。

1984年,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展,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得到有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一种理想环境。同年,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城市是自然系统合理、经济系统有利、社会系统有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Register)提出,生态城市追求人类和自然的健康与活力。他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居的聚居地。

欧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居住区十项关键原则。杨开忠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性、生产性并有利于人们生存的城市。”

我国学者黄光宇教授等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我国著名学者黄肇义、杨东援在总结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生态经济理论,提出了如下定义: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其公平承载能力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二、国外生态城市的研究

1820年欧文提出“花园城”的概念,倡导花园城镇运动;1898年霍华德在《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在城市规模、城乡结合、人口密度、绿化带等方面做出系统规划,在其影响下,西方国家相继出现一些花园城市。

20世纪以后,以美国芝加哥学者帕克的《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的几点建议》(1916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4次会议通过的《雅典》(1933年)、卡尔逊的《寂静的春天》(1962年)、世界思想库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丹尼斯L.米都斯等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为代表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环境恶化的担忧,这引起人们更加关注保护生态环境,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较早涉入城市生态学研究领域,20世纪80年代曾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该领域的地区和国际学术会议,并从九十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陆续召开一系列生态城市研讨会。

1990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研讨会,与会的700多名专家学者就如何根据生态学原则建设城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设性的意见,并草拟了今后生态城市建设的十条计划。

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学术研讨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原理、方法、技术和政策进行了深入具体地探讨,并提供了大量研究案例。同年美国在加州的伯克利实施了生态城市计划。

1996年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举行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生态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国家库里蒂巴举行了“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2年在中国深圳举行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

2003年2月至4月,在中国深圳组织召开了“生态城市发展国际网络讨论会”,此次会议安排了生态城市规划和管理、生态住宅和生态建筑、环城市生态系统工和固体废弃物管理、综合城市水管理、工业生态学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文明的能力建设等六个会组,在世界范围内征集了更多的论文,有更多的人参与,把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推上空前。

三、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

我国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最早萌芽于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以来,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起步较晚,1978年我国正式把城市生态环境研究列入国家发展计划,许多学科,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环境学,才开始从不同领域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马世骏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奠定了基础,一直指导着我国的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理论的研究和实践。

1986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生态城市示范点,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转型。1996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建成若干个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胜循环的示范城市”。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要求不断改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丽等.城市规划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4.L).

[2]忙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黄光宇.田园城市、绿心城市、生态城市.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所,1998.

[4]王佳玮.基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产业绿色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