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安全管理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安全管理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系统安全管理理论

篇1

(1)动态权限策略

根据信息管理的具体应用业务流程,并且结合系统级安全策略,动态对系统中的不同信息和用户赋予不同的权限。例如,在OA系统中,可以设定系统中的具体文档、合同的阅读者和审核者范围,甚至可以对哪些用户可以文档中某一部分的内容进行阅读或者修改的权限进行设定,采用动态权限机制来保证系统的安全;

(2)操作记录

将用户操作进行自动记录和存档,同时保存文档修改之前和之后的版本,从而记录下文档的修改轨迹。

2安全技术具体应用案例

2.1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分析

由于电力市场的特点决定,电力系统参与的各个主体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利益团体,例如电力公司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交易热暖,能够申报授权范围内的交易数据,对市场信息进行查询;结算人员可以对各类交易的执行情况和执行结果进行考核结算。因此,为了防止系统用户在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越权操作,或者操作不当给各方带来的损失,需要对电力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安全控制。由于电力公司所涉及的业务广泛,为此电力公司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数量众多,主要包括负责对发电厂、输配电线、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进行监控的SCADA/EMS系统,负责电网调度运行、电网通信、继电保护进行综合管理的DMIS系统,负责电力企业决策支持的MIS系统,以及负责电力企业办公自动化的OAS系统等。根据电力行业的特点,要求在电力公司信息管理系统中必须要确保SCADA/EMS系统的安全性,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性要求也较高。

2.2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目前,为了提高电力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电力公司采取如图1所示的,包括SPnet(电力信息网)和SPDnet(调度信息网)的专用网络和Internet公共网络相结合的网络结构。通过内网与外网的物理隔离,既满足了MIS系统、OAS系统的Internet用网需求,同时也保证SCADA/EMS不能够直接访问Internet,从而最大程度上的保证系统安全。

2.3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体系结构设计

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设计。在电力公司信息管理系统安全体系结构中采用了如下的安全策略来保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

(1)分区安全保护策略

根据电力公司内部各信息管理系统所管理业务的重要性,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级别进行划分,重点保护网络内的安全区Ⅰ内的SCADA/EMS实时监控系统,和安全区Ⅱ内的交易系统;

(2)横向隔离

安全区Ⅰ与安全区Ⅱ内部的时监控系统,和交易系统采用防火墙进行逻辑隔离,而安全区Ⅰ、Ⅱ与安全区Ⅲ、Ⅳ之间采用正向和反向专用的安全隔离装置进行物理隔离;

(3)专网专用

SPDnet调度网提供两个逻辑隔离的安全隔离装置与安全区Ⅰ和Ⅱ进行通信,SPnet电力信息网与SPDnet调度网实现物理隔离;

(4)纵向认证与保护

安全区Ⅰ和Ⅱ的边界都设置了具有加密和认证功能的安全网关,而Ⅲ和Ⅳ的边界部署了防火墙;

(5)整个网络只有安全级别最低的安全区Ⅳ通过防火墙直接访问Internet

从如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根据不同信息管理系统的需要,可以灵活应用物理隔离技术、逻辑隔离技术,以及辅以系统安全技术和应用安全技术,来多方位的保证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

3结束语

篇2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还需要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来讲,这些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值班制度。通过完善值班制度,可以督促值班工作人员做好各项操作和相关记录工作,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故障问题。②交班制度。通过完善交班制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交班,做好交班前的相关检查工作,并在值班记录上签字,避免因交班不规范而引起一些安全隐患。③检查和分析制度。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中,要完善安全巡回检查制度,增加检查的次数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通过完善分析制度,对变电运行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依据。总之,通过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为变电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制订安全管理应急方案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中,自然或人为等各种因素会影响安全管理工作,比如地震、泥石流、火灾和暴雪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威胁到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分析多方面因素,制订一些应急方案。这样一来,在变电运行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全局,及时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供电,减少安全事故给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失。

3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设备维护

3.1高度重视设备维护

在变电运行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一方面,要提高设备维护人员的素质。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维修水平,并使他们认识到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做好设备维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定期维护设备。在变电设备的日常运行中,管理人员还要建立设备台账,依照相关标准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证变电设备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之中。

3.2完善设备维护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为变电设备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完善设备维护基本制度。通过完善设备维护基本制度,可以规范设备维护管理流程,使操作人员进行标准化作业,避免因设备维护管理混乱或操作失误而引发各种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要完善设备检查和考核制度。在变电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我们还要完善检查和考核制度,做好设备评价工作,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

3.3健全设备缺陷记录体系

当工作人员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查的时候,一旦发现设备存在缺陷,就要做好设备缺陷记录工作,从而为设备缺陷处理提供一定的依据,以免这些设备缺陷引发各种电力事故。由此可见,设备缺陷记录也是变电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健全设备缺陷记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仅可以详细记录设备缺陷,而且能够及时、迅速地实现对缺陷的记录和注销功能,更加方便地管理设备维护工作。

4结束语

篇3

随着我国各行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在全国范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类犯罪活动的案件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犯罪的案件,在校园系统中也不断出现。防微杜渐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至关重要。目前学校内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威胁基本上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的威胁;二是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针对网络安全威胁隐患主要有四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病毒的危害。

在危及信息系统安全的诸多因素中,计算机病毒一直排在首要的防范对象之列,日益增加的无孔不入的计算机网络病毒,就对网络计算机安全运行构成了最为常见、最为广泛的每日每时、无处不在的头号威胁。计算机病毒发作轻则在硬盘删除文件、破坏盘上数据、造成系统瘫痪、造成无法估量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教学管理,校内信息等难以弥补的延续后果。

2.人为的无意失误。

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造成的安全漏洞。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用户口令选择不慎,用户随意将自己的帐号转借他人或与别人共享等都会对信息系统安全带来威胁。

3.人为的恶意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就属于这一类。这类攻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重要数据信息的完整;另一种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情况的攻击都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露。

4.操作系统及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当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然而这些漏洞的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己方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但一旦"后门"洞开,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安全措施

针对学校里使用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要构建完善的校园系统安全体系,网络安全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应用防病毒技术,建立全面的网络防病毒体系;应用防火墙技术,控制访问权限、实现网络安全集中管理,必要时采用内网与外部网络的物理隔离,根本上杜绝来自internet的黑客入侵;应用入侵检测技术保护主机资源,防止内部输入端口入侵;应用安全漏洞扫描技术主动探测网络安全漏洞,进行定期网络安全评估与安全加固;应用网络安全紧急响应体系,做好日常数据备份、防范紧急突发事件。

1.建立网络防病毒体系。

在校园网络中要做好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工作,首先要在校园系统内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网络管理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的防范意识,使用正版的计算机防毒软件,并经常对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2.建立防火墙体系。

防火墙是一个用以阻止网络中的黑客访问某个机构网络的屏障,也可称之为控制进/出两个方向通信的门槛。在网络边界上通过建立起来的相应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离内部和外部网络,以阻挡来自外部网络的侵入,使内部网络的安全有了很大的提高。

3.建立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是近年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记录证据用于跟踪和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实时入侵检测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够对付来自内外网络的攻击。其次是因为它能够缩短黑客入侵的时间。在需要保护的主机网段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视各种对主机的访问请求,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台,这样全网任何一台主机受到攻击时系统都可以及时发现。网络系统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后,可以有效的解决来自网络安全多个层面上的非法攻击问题。它的使用既可以避免来自外部网络的恶意攻击,同时也可以加强内部网络的安全管理,保证主机资源不受来自内部网络的安全威胁,防范住了防火墙后面的安全漏洞。

4.建立安全扫描系统。

安全扫描技术是又一类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扫描技术与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对网络的扫描,网络管理员可以了解网络的安全配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安全漏洞,客观评估网络风险等级。网络管理员可以根据扫描的结果更正网络安全漏洞和系统中的错误配置,在黑客攻击前进行防范。如果说防火墙和网络监控系统是被动的防御手段,那么安全扫描就是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黑客攻击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5.建立计算机灾难恢复系统。

灾难恢复系统是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和业务在发生灾难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得以恢复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系统。它包括备份中心、计算机备份运行系统、可根据需要重置路由的数据通讯线路、电源以及数据备份等。此外灾难恢复系统还应当包括对该系统的测试和对人员的培训,这将有助于参与灾难恢复系统的系统管理员能够更好地对灾难的发生做出合理的响应。

三、结语

篇4

系统安全初始数据均为用户录入,数据管理则由管理员在系统后台进行。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基本信息、科研成果等信息等作为初始化数据由用户自行输入,经管理人员审核后用于查询、统计等功能。主要数据设计如下:(1)教师基本信息表(工号,姓名,性别,生日,专业,职称,所在部门,学历,学位,工作时间,备注);(2)论文信息表(编号,论文名称,作者,类别,发表时间,发表刊物,刊物级别,主办单位,职工号,刊号,资料路径);(3)论著信息表(编号,著作名称,图书编号,著作类别,出版社,学科,作者,职工号,出版级别,出版时间,版次,资料路径);(4)科研项目表(编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立项时间,横向类别,纵向级别,主持人,成员,拟完成时间,经费,项目状态,鉴定时间,鉴定单位,资料路径);(5)学报投稿表(编号,论文名称,作者,类别,收稿时间,是否录用,发表期数,储存路径,备注);(6)科研分值表(类别编号,类别名称,分值)。

2实现的关键技术与系统安全

2.1关键技术。(1)开发环境。本系统在设计阶段决定采用.NET和SQL2008结合的方式开发,此项技术也是现今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技术路线。采用C#作为后台语言,是一个用于创建企业级B/S应用程序的编程框架,而SQL2008通过集成化的界面和对VS的高度兼容,以及对日常任务的数据自动化管理能力,为本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数据解决方案;(2)数据控件的综合运用。拥有GridView、MultiView、View等功能强大的数据绑定控件,在进行系统数据查询、表单审核等环节中使用,能十分方便的实现对数据的管理。在年度科研成果统计模块中,通过数据控件可以实现根据统计需要分别设置按不同条件、不同时间段等分类统计方式。在对科研数据审核时,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批量审核操作,以提高工作效率;(3)JQuery技术。JQuery是免费轻量级JS脚本框架,可快速开发操作文档对象、选择DOM元素、制作动画效果、事件处理、使用Ajax以及其他功能,而且各个版本的浏览器对利用JQuery开发的功能都有良好的兼容性。本系统中实现向服务器提交异步刷新数据、弹出对话窗口、分页以及各种统计图表等功能都使用到了该技术,而且实现效果不错;(4)存储过程。存储过程是一组为了完成特定功能而预先编译好的SQL语句。存储过程在第一次编译时进行语法检查,编译好的存储过程保存在高速缓存中用于调用,提高了执行的速度和效率。本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对于不同角色权限的操作管理都是基于存储过程的。当用户取得了相应的角色权限,就可以调用相应的存储过程执行操作。另外,当系统功能模块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并不会影响存储过程中的业务逻辑,能更好的实现系统的模块化和可移植性,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

2.2系统安全。(1)权限管理。系统为涉及科研敏感信息的公共平台,对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本系统对数据库的操作基于存储过程,极少用字符串拼接SQL语句,用户根据赋予的权限运行相应的存储过程实现对数据的操作。通过存储过程对参数的验证,大大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可以有效防止SQL注入攻击。此外,在安全性上本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安全认证机制,通过对系统中的Global.asax和Web.config文件的设置,限制每种角色对特定目录的访问权限;(2)访问日志。使用日志记录所有用户对系统的访问信息,包括用户名、到访时间、IP地址,访问内容等。管理员可利用日志信息对整个网络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3)数据备份。数据备份是信息系统必备的一项安全功能,可以用于当系统异常时的数据恢复。本系统采用物理备份的方式,定期将数据备份至其他存储介质,以防系统出错时数据丢失。

3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办公自动化 威胁因素 保护 安全设计原则

0前言

所谓办公自动化是指运用微机及相关外设,有效地管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包括网络设备、配套设备的安全、数据的安全、通讯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还包括网络内部每台计算机的安全、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等部分。办公自动化网络是一个中小型的局部网络。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是自动化无纸办公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联网办公时,由于覆盖面大,使用人员混杂,管理水平各异,往往不能保证公文在网络上安全传输和管理。还有一些人专门在网络上从事信息破坏活动,给国家、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系统安全威胁因素

1.网络安全

网络环境的不确定度极高,故OA的安全不能局限于对系统数据、服务器等静态资源的保护,而需要综合网络环境的动态因素进行总体规划。

(一)网络通信安全

1.内部安全。

将内部局域网划分为若干子网(VLAN),0A服务器划分到服务器专用VLAN,在该VLAN边界安装防火墙,并设置合策略,达到访问控制却又不影响0A正常办公的目的。针对oA, 防火墙应设置以下策略:关闭0A与英特网的数据交换,除了合法远程用户外,禁止访问DA;仅开放oA提供服务所必须的端口,关闭其它一切不必要的端口。

2.外部安全。

考虑到跨单位、跨地域办公等因素,采用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来实现0A远程办公。VPN可以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一条虚拟专用连接, 即对局域网的扩展,同时它提供的是安全的连接隧道。

(二)网络数据安全

数据在公用网络中传输就要面临被黑客截取监测的风险。要保证数据安全,只有对数据进行加密发送, 以密文方式传输、在接收端解密。上面提到的VPN即可实现这一功能。

3.物理设备威胁:

黑客入侵

目前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基本上都采用以广播为技术基础的以太网。在同一以太网中,任何两个节点之间的通信数据包,不仅可以为这两个节点的网卡所接收,也同时能够为处在同一以太网上的任何一个节点的网卡所截取。另外,为了工作方便,办公自动化网络都备有与外网和国际互联网相互连接的出人口,因此,外网及国际互联网中的黑客只要侵人办公自动化网络中的任意节点进行侦听,就可以捕获发生在这个以太网上的所有数据包,对其进行解包分析,从而窃取关键信息;而本网络中的黑客则有可能非常方便的截取任何数据包,从而造成信息的失窃。

4.线缆连接威胁:

包括拨号进入、连线或非连线窃听等方式窃取重要信息。

5.身份鉴别威胁:

包括口令被破解、加密算法不周全等漏洞性因素。

6.病毒或编程威胁:

病毒袭击己成为计算机系统的最大威胁,一旦某个公用程序染了毒,那么病毒将很快在整个网络上传播,感染其它的程序。由网络病毒造成网络瘫痪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一旦网络服务器被感染,其解毒所需的时间将是单机的几十倍以上。

二、针对自动化网络安全威胁因素的保护

1.物理设备和安全防护,包括服务器、有线、无线通信线路的安全防护;服务器安全保护,不同类型、不同重要程度的数据应尽可能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实现,重要数据采用分布式管理,服务器应有合理的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措施保护,并记录访问日志。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在数据库中应有加密和验证措施。用户对数据的存取应有明确的授权策略,保证用户只能打开自己权限范围之内的文件。通过审计和留痕技术避免非法者从系统外取得系统数据或是合法用户为逃避系统预警报告的监督而从系统中取得数据。客户端安全保护,客户端的安全主要是要求能配合服务器的安全措施,提供身份认证、加密、解密、数字签名和信息完整性验证功能,并通过软件强制实现各客户机口令的定期更换,以防止口令泄漏可能带来的损失。

2.病毒防治

相对于单机病毒的防护来说,网络病毒的防治具有更大的难度,网络病毒防治应与网络管理紧密结合。网络防病毒最大的特点在于网络的管理功能,如果没有管理功能,很难完成网络防毒的任务。只有管理与防范相结合,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耍有效地防范非法入侵,应做到内外网隔离、访问控制、内部网络隔离和分段管理。

4.内外网隔离。在内部办公自动化网络和外网之间,设置物理隔离,以实现外网的隔离是保护办公自动化网络安全的最主要、同时也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第一层隔离防护措施是路由器。路由器滤掉被屏蔽的IP地址和服务。可以首先屏蔽所有的IP地址,然后有选择的放行一些地址进人办公自动化网络。第二层隔离防护措施是防火墙。大多数防火墙都有认证机制,无论何种类型防火墙,从总体上看,都应具有以下五大基本功能: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管理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封堵某些禁止的业务:记录通过防火墙的信息内容和活动;对网络攻击的检测和告警。

三、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安全设计原则

由于众多的因素造成了对数据完整性威胁和安全威胁,因此,办公自动化网络系统必须建设一套完整的策略和安全措施来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

1.安全性第一的原则:由于安全性和网络的性能是一对矛盾,两者不能兼得。建议选择前者,以牺牲网络的性能,来换取安全性的增强,但采取的措施应让用户感觉不到网络性能受到的影响。

2.多重保护的原则:任何安全保护措施都可能被攻破。建立一个多重保护系统,各重保护相互补充,当一重保护被攻破时,其它重保护仍可保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3.多层次(OSI参考模型中的逻辑层次)的原则:如在链路层和网络层实施包过滤,在表示层实施加密传送,在应用层设置专用程序代码、运行应用审计软件,在应用层之上启动服务等。

4.多个安全单元的原则:把整个网络的安全性赋予多个安全单元,如路由器、屏蔽子网、网关,形成了多道安全防线。

5.网络分段的原则:网络分段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网络分段可分为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网络可通过交换器连接各段,也可把网络分成若干IP子网,各子网通过路由器连接,并在路由器上建立可访问表,来控制各子网的访问。

6.最小授权的原则:对特权(超级)网络要有制约措施,分散权力,以降低灾难程度。

7.综合性原则: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应从物理上、技术上、管理制度上以及安全教育上全面采取措施,相互弥补和完善,尽可能地排除安全漏洞。

结束语

随着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国际间信息交流的日益频繁,办公自动化网络的安全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一个技术上可行、设计上合理、投资上平衡的安全策略已经成为成功的办公自动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带来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海泉.计算机系统安全技术与方法【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篇6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代表的是一种工种,主要负责变电站的值守,对电力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以及巡视管理等,以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变电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维护的设备较多,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出现问题和障碍,工作人员也相对分散,难以集中管理。变电运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加强对变电运行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1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关乎着供电的质量和效率,关系着人们的正常生活。但是,我国的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够

大多数的单位都对自己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管理中运用的技术非常自信,认为不会出现安全故障和隐患,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但是在实践中,往往发生的安全事都是由于安全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基础安全设施并不合理造成的。在我国的电力运输和配送中,也经常会因为对安全细节的忽略而导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为居民的生活稳定和安全造成了影响。

1.2 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

在我国,很多电力单位都没有完善和系统的安全管理体制,对于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统一的工作规范,导致电力单位对其技术和设备的检查工作难以规范化和体制化,使变电运行的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当发生安全问题时,同样缺少快速有效的应急预案,导致应急工作混乱,难以实现变电的正常运行。

1.3 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中,每一步骤的实行都离不开相应的工作人员,可以说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影响变电安全的重要意因素之一。但是,我国多数的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工作态度不积极,只有在单位要求进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工作或者是领导进行检查时,才会主动对变电运行进行管理和维护,在日常甚少主动进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但是变电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设备磨损以及老化的现象,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使得单位受到更大的经济损失。

1.4 基础设施不配套

变电站的设备会随着新技术标准的应用而不断的更新换代,但是在实践中仍然会存在一些更换不及时或者没有进行更换的设备,从而导致变电站设施不配套。在变电运行中使用不配套的设备无疑会增加安全风险,导致安全事故。

1.5 缺少及时的更新和维护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设备的磨损和老化现象,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定时的安全检查、预试定检以及更换,以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在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难以真正实现对技术和设备的及时更新和维护,造成设备在不良状态下持续运行,不但影响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严重的还会造成安全事故,威胁人身安全。

2 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以及设备维护的措施

变电运行安全与变电设备的管理维护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以及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变电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相关单位要加强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做好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

2.1 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系统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对于降低变电运行的风险,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避免不当操作以及不规范工作带来的影响,单位可以从设备、技术以及人员三个方面建立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首先,在设备管理上,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设备及时的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防止重大事故的出现。在技术方面,要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更高的带动电力单位的工作活力。在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上,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以讲座、技术交流以及竞争的方式提升员工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实现新问题的及时和有效解决,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建立员工培训机制

电力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员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员工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另外,加强对员工工作指导的规划,通过规范操作、明示改进措施、验收成果等,形成一套完成的工作思路,保证工作的井然有序,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二是提高员工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单位要定期开展事故分析学习和事故演习强化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让员工在不断的模拟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另外,通过培训还可以增加员工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责任心,有利于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2.3 落实变电系统的分析制度

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变电系统的分析制度,对变电站内的安全运行情况以及变电站的工作情况进行每周一次的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进。

2.4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证接地线与接地刀闸的数量与位置符合标准,保证接地的牢固性。其次,对主变、高抗冷却系统进行管理,对换风冷电源进行及时的切换,并检查备用电源和风机的工作状态,避免因为系统温度过高导致主变绝缘受损引发系统跳闸的问题出现。另外,配合使用五防接地桩,提高解锁钥匙的管理力度,促进管理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2.5 严格落实检查制度

要增加工作值班人员对变电系统的巡视次数,并且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在巡视中进行标准化的作业,并做好相关记录。如果出现变电站的故障,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2.6 加强对变电设备的检查维护

操作人员要及时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尤其是在天气不好,比如低温、雷雨或者高温天气下,更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注意冲油设备的油面、油温以及避雷针、防水等的检查。并设置应急装备,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有效的作出反应,快速恢复变电站的正常工作,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维护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

3 总结

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电力单位要完善变电站安全管理和维护机制,规范工作细节,严格落实检查和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王莉香.牛彦丽.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有关探讨[J].电源技术应用,2013(08).

篇7

【关键词】视频监控;火灾事故;直接证据;间接证据;火灾预防

2013年5月底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4起重大火灾事故,6月7日福建厦门BRT公车起火事故、6月3日吉林宝源禽业加工厂火灾、6月2日辽宁大连石化公司火灾、5月31日黑龙江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这些火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非常惨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火灾事故失火原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火灾事故调查面临巨大压力,火灾事故证据就显得非常关键。视频监控系统影像资料作为相关律法规定的七种证据之一,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合法使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火灾事故原因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起火点不易发现,火灾物证不易提取

火灾现场由于扑救火灾、围观人员步入火场、别有用人之人的掩盖或破坏等多种原因,常常使得火灾现场被严重破坏,导致火灾事故起火点难以发现,一些涉及火灾燃烧痕迹的物证难以发现和难以提取,给判定起火点和起火原因增加了难度。

(二)起火原因日趋复杂,火灾诉讼案件增多

通常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放火纵火、电气火灾、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电等,一般可以从燃烧破坏过程的规律中找到有效的痕迹物证反证起火原因;但是随着我国大量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火灾现场勘查和原因认定带来了困难,从客观上造成了火灾原因、责任认定不明的现象增多,从而使人们不得不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火灾事故纠纷。

(三)火灾立案标准缺乏,火灾鉴定方法落后

火灾事故立案调查中重大火灾事故和特大火灾事故都会得到高度重视得到彻查,但是在一般火灾调查实际工作中却大打折扣,一方面是认为一般火灾事故损失较小不需要彻查,另一方面是由于缺少立案标准不知道那些该查。其实,从火灾事故的危害性来看,任何火灾案件都应该彻查。那么火灾调查中通过什么方法进行鉴定?由于我国当前还没有比较规范的火灾事故立案标准,从而使火灾事故原因技术鉴定方法也缺少必要的行业标准;而且,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多,而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人员都极其有限,许多基层单位在实施火灾调查工作还局限在“眼看鼻闻手摸”的一种经验型阶段,火灾原因鉴定的方法以及结论的合法性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1]

(四)火灾发生频次升高,社会舆论关注度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矛盾将会更加凸显,各种危机将会频发,火灾总量也将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疑难性的立体性火灾增多,增加了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压力,火灾调查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从社会舆论看,对火灾及火灾背后深层次原因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那些引起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火灾,往往长时间跟踪追击,深入挖掘,对火灾事故中深层次的原因大有一追到底的倾向。

(五)火灾调查队伍不稳定,火灾调查质量有待提高

从我国公安消防局的现役体制来看,消防官兵都有服役年龄的限制,使得我国火灾事故调查人员队伍相对不稳定,从事消防安全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年限短,工作经验少,人员不稳定。从火灾案件的调查质量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①有火灾不调查、不立案的现象比较突出。②违反火灾事故程序调查和取证。③火灾调查取证能力较低。④火灾勘验中调查询问、现场照相、现场制图、制作勘验笔录做得不真实。⑤对新消防法、火灾调查部令规章一系列制度来看,存在理解不透、贯彻不力的现象。[2]

(六)信息技术促进火灾调查,实际应用显得薄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有许多信息技术都被应用到火灾调查中,如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在火灾现场勘查记录中的应用;中国消防在线、消防人等消防网站平台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网络解决火灾原因认定中的难题和疑问;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火灾档案中的原始资料数据转换成数码影像资料;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壁面燃烧痕迹,通过模拟壁面痕迹对火灾调查提供依据;利用化学识别模式技术测评出火灾的残留物及其存在的成分、状态、形貌、特性等参数来证明火灾发生的原因和事实;利用色谱分析技术对火灾现场残留物进行鉴定等。[3]但是,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大部分公安消防机构缺少基本的火场勘验工具,火灾调查人员往往只能用传统的勘查手段,眼看、鼻闻、手摸,利用一把铁铲、一台相机开展复杂的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其认定结论能否科学、准确很难保证。

二、视频监控系统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一)监控资料认定火灾原因的成功案例

视频监控资料作为证据或补正证据来认定火灾原因已有不少成功的案列:如2006年11月8日广州颐达纺织品有限公司仓库火灾,利用视频监控录像与其反应的光线照射判定起火位置,确定起火位置,排除了人为纵火的质疑。2007年2月4日凌晨,台州市某二层商铺突发大火,17名群众当场丧生,依据事发时的监控录像中着火前店铺的亮光闪亮后暗消的影像以及店铺跑出的人影跑出后大火蔓延等情况锁定故意纵火嫌疑人。[4]2008年9月20日深圳舞王“9·20”特大火灾,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该俱乐部演职人员使用自制礼花弹手枪发射礼花弹,引燃天花板的聚胺脂泡沫所致,通过影像排除了电路起火的嫌疑。2010年1月6日凌晨,浙江省某厂发生火灾,9人遇难;案件侦破之初由于目击者证词不一、现场情况复杂等无法确定起火点,而后通过两段视频显示锁定了最终起火点。[5]2013年6月7日厦门BRT公车起火事故,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火灾通过某处监控录像锁定犯罪嫌疑人陈某,并在火灾现场找到关键证物。

(二)视频监控系统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优势作用

从理论上讲,视频监控系统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具有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故意纵火、放火等意欲违反消防法的人员具有威慑作用,是违法人员担心被摄像而主动放弃纵火。第二,火灾事故现场的实时处理作用,固定式视频监控系统和可移动式监控设备可以实时地获取火灾现场的火情及自救救援等情况,为消防指挥员及火灾事故处置救援小组提供实况信息。视频监控录像所记录的事件是完全真实的,具有客观真实性,从一定程度上讲它的证据作用要比证人证言、现场勘验更直观、更具可信力。第三,火灾现场记录及火灾现场查阅再现的作用。现代视频监控系统一般都采用数字化储存模式,现场监控画面既能储存,又能供火灾事故调查中进行检索与查阅,方便火灾事故办案人员了解火灾现场的实况信息。而且,视频监控系统实行全天24h监控,监控的清晰度越来越高,监控数据保留时间越来越长,监控资料具有高质持续性。第四,视频监控可以对火灾事故现场或消防安全重点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和远程遥控管理。第五,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复核火灾事故报警。当消防自动控制系统发生自动报警后,可以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复核火灾报警的真实性,通过联动视频图像可准确判断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的真伪,有效缩短报警确认时间,避免漏报、误报和迟报现象发生。

从实际上讲,随着安全技术防范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高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安全防范经费投入不大增大,随着个体的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和重点部位,乃至许多私密场所也都安装了视频监控技防设备。似乎是无处不有、无时不在的视频监控设备能够全天候的,实时的准确记录监控探头所探测部位的客观情况。一旦发生火灾后,视频监控系统就会记录包括火灾发生发展起点,火灾发展的过程以及灭火救援的过程。监控录像对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过程客观的真实记录,为火灾调查人员对火灾事故现场勘验提供有利信息,原始客观的视频监控资料是火灾原因定性准确、证据确凿的重要保证。

(三)视频监控系统在消防安全预防中的应用

首先,建立城市或校园高空视频火灾监控瞭望监控点。通过建立一个或多个城市区域制高点上,架设高清、远距离的图像探测仪器,通过值班人员对整个城市区域的空间范围进行全程图像监控,通过瞭望及时的发现异常的烟雾、火光等火灾现象,发现的火情信息传递到报警中心。

其次,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或部位建立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建立配套的视频监控系统,尤其是对易燃易爆危化场所、物品或企业单位要建立消防图像监控。现阶段我国涉及到易燃易爆危化物品的场所、行业及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易燃易爆危化物品的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在各个地区都几乎存在,该类企事业单位应该建立自身的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安全保障系统。

再次,建立消防机构视频信息平台、消防车移动信息平台、火灾现场影像信息摄入平动并网系统。各级消防机构建立健全火灾救援视频指挥平台,并将所属的消防救援车辆安装配套的车载视频监控系统,而后利用视频前端摄入系统将火灾现场前方不同方向的图像资料传到火场指挥部,使指挥人员更全面的了解火场前方内部的情况,有利于火场指挥部对火灾的扑救和救援制定可行的措施,采取有效得手段,迅速地扑灭火灾。[6]

最后,在车站(或公交车车站)、船码头、楼栋建筑物出入口、交通要道口,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有效控制所在公共区域的公共安全影像资料,为火灾事故调查提供必要的影像资料和证据。

(四)视频监控应用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

第一,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主体要转变观念,提高对视频监控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认识,充分发挥既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规避视频监控就是服务治安安全管理的单一功能误区,重视消防安全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挖掘视频监控系统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应用的主要领域和相关事项。

第二,视频监控系统在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石油化工行业、电力电气行业以及其他安全管理部门和行业中固定和移动录像设备越来普及,一旦火灾事故发生在该区域,既有的监控设施就为火灾调查认定提供有力的影像证据或有利信息,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火灾事故调查技术需要逐渐被事故单位和调查单位接纳。

第三,火灾事故现场救援中,视频监控系统的同步性、清晰性和实时性非常重要,只有指挥者对火场的信息及时和准确的掌握,才有利于火灾的救援。

第四,火灾事故失火原因调查中,视频监控资料作为直接证据提取必须合法和无疑点,作为间接资料旁证必须具有关联性、逻辑性和真实性。事实上,由于视频监控资料点多,时长,容量大、涉及面广,办案查阅时获取有关信息难度较大;同时,由于视频监控资料本身容易伪造、可以裁剪、易于涂改;所以,利用监控资料查证火灾调查时,必须对视频监控资料来源的合法性、收集程序的合法性、事故现场的真实性、因果关系的逻辑性严格审查,避免火灾调查中的失误。

第五,对于无人看管或未安装自动消防设施的场所,为及时发现火情,可以安装视频监控系统,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发现火苗,采取相应措施扑救火灾。这些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可通过视频监控迅速查清火灾原因和认定事故责任,尽量缩短恢复开工时间,减少损失。

三、小结

消防安全无小事,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必须需高度重视。视频监控作为一种重要影像资料,在火灾事故预防、事故中处理、事后调查取证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我们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充分挖掘消防安全管理中视频监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牛旭琼.浅析火灾事故调查的现状与改革措施[J].科学之友,2012,4:148.

[2]王健,王楷然.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2,1:24-25.

[3]刘子平.火灾事故调查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5:249.

[4]邓玉梅.视频监控录像在一起火灾事故调查中的证据作用[J].广东公安科技,2009(4):47-49.

[5]许波.论视频监控录像在火灾事故调查中的应用[J].武警学院学报,2011,10(27):88-89.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 ICU 洁净区域管理 安全系统

Abstract: How to enhance the system security of the operation room and ICU overall equipment and doing well in maintenances is an unneglected link in the hospital security management. For realizing this goal, the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merging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medical working team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team is a new project of beginning to make security measures in hospital clean zones, and the building the learning team is also the effective way to guarantee the innovation of the hospital security system.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 ICU Management in clean zones Security system

一、医院手术室、ICU系统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在目前医院后勤社会化的转变中,洁净区域的安全要求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系统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管理上的创新就显得更为重要。

所有与洁净区域安全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均需严格培训,医院的医务人员、运营维护人员在培训中相互了解,在协作的基础上形成制度性的保障,以保证医院洁净区域的安全。

现代化的建筑、先进的设备、高素质的医疗人员和专业的运营维护人员需有医院管理层的统领,以此保障和全面提升医疗安全。

强调以上3点,是因为我们看到,手术室、ICU净化区域具有设备复杂、使用频率高、使用人员多、突发状况多等特点。而医疗质量的保证和医疗行为的结果,则完全依赖于设备安全。这是一个系统安全工程,它需要医护人员、设备维护专业人员的整体协调与配合。任何一处稍有疏忽,就将产生极为严重的安全问题。

根据设备以及设备相关辅助装置的规模大小、与患者接触程度、消毒处理方式的不同,手术室与抢救设备有多种分类管理的具体规定和方法,对设备、尤其是重要设备,要真正做到定人管理、定员操作,并且附有严格的操作规程。遗憾的是,近年来在不少医院出现的医疗事故中,有很多是在操作人员进行调换时, 没有严密的交接班手续, 新上岗的工作人员不熟悉操作仪器而酿成大祸。

按医院设备安全管理要求,大多数医院相关部门对手术室现有的运行设备,都建立了台账,转借、调拨设备也做到了有相应的记录,有案可查。但不少医院在设备动态管理上还缺乏严密的台账和信息记载,对每台在用设备的使用、维修等记录也不完善。尤其是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生命体征探测设备本应建立使用登记制度,把每次仪器的使用时、运转情况、使用人员及维修情况等记录在随机保管的登记本上,以监测设备性能可靠性。但不少医院相关人员却做得不符合医院安全管理要求。例如,手术室设备是否需有专人负责,定位放置?使用仪器设备前是否认真检查了仪器的运转情况,确保设备完好后方可使用?对于内窥镜系统等与患者直接接触的非一次性设备,是否严格执行了消毒?同时是否也对消毒设备进行了维护,确保消毒设备正常工作、消毒剂浓度及活性符合要求等等。这些往往因为医疗人员及维护团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业务能力不胜担当而频发事故。

二、学习型安全团队构建的系统管理理念

创建“学习型安全团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好办法。“学习型安全团队”是在共同愿景――医院安全发展战略的指导和约束下,医疗人员和维护团队每个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围绕安全第一、医疗质量第一的目标,全面构建医疗安全责任和不断自我超越的团队。 “学习型安全团队”有以下特点:团队内的非契约性约束下的安全制度性约定;以人为本的安全团队理念;全面责任负责的行为准则;不断超越自我的奋斗意志。

(一)医院安全系统创新要求手术室、ICU每一位相关人员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

系统思考要求手术室每一位相关人员将遇到的安全问题放在整个医院系统内加以考虑,从医院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责权分明,安全处置时注重团队内相关部门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致使安全制度和方案对短期、局部,对长期、整体都有利。

(二)医院安全系统创新要求手术室、ICU每一位相关人员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是安全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建立“学习型安全团队”和开展知识管理十分关键。首先应改变领导者和下级人员的心智模式。领导者的心智模式应从相信权力控制变为承认团队人员可对安全目标进行自主管理,从扮演权威角色成为扮演安全研究设计者的角色;下级人员则应树立安全规范的自我管理的思想,运用系统思考方法,从医院整体安全利益出发,自主决策,积极、创造性地完成所承担的洁净区域安全任务。

(三)医院安全系统创新要求手术室、ICU每一位相关人员都有建立设备安全的愿景

医院安全愿景是指团队内成员共同创造的未来景象。事实上,愿景有个人愿景和组织愿景之分。在医院洁净区域――手术室、ICU的设备安全管理中,“学习型安全团队”建立共同愿景实际上是将个人愿景整合为医院安全战略的组织愿景,目的是将每一位相关人员凝聚在一起,激发他们追求卓越和主动、真诚献身的热忱,从而造就洁净区域――手术室、ICU安全的随机应变能力。通过反思和探询的方法来寻觅医院手术室、ICU设备安全使用和维护的共同愿景――安全目标,然后再通过多次交流与会谈将成员个人的责任和谐统一起来。

(四)医院安全系统创新要求手术室、ICU每一位相关人员自觉构筑团体安全学习的氛围

在安全学习中,不仅团队整体能出成果和业绩,每一位相关人员的成长也优于其他方式。学习往往从安全责任和义务的“深度会谈”开始,“深度会谈”是让每一位医疗和维护人员讲出自己心中的安全目标愿望。通过“深度会谈”找出妨碍安全的“自我防卫模式”,然后通过讨论、辩护等方法来寻找克服妨碍安全的方法,建立良好的责任心智模式,整合出医院安全战略的组织愿景。

(五)医院安全系统创新要求手术室、ICU每一位相关人员都能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

在“学习型安全团队”,成员个人的目标和需求与医院的安全战略密切相关,他们具有自我指挥管理、随机自主决策的能力及较强的合作精神。这些特性要求保证了“学习型安全团队”的灵活性。而要培养这样一些特性,应该鼓励每一位医疗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自我超越。自我超越实际上是通过发挥创造力突破个人极限的安全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进行“自我超越”修炼,要确定并加深个人的真正的安全责任愿景,认识并正视愿景与现实间的差距,然后运用潜意识的手法实现安全目标愿景,实现“自我超越”。

三、手术室安全管理的系统创新实践

通过学习型安全团队自我管理首先能得到以团队为中心的安全保证,即:医疗及维护人员的知识、技能提高;医疗和设备维护人员对工作充满激情;医疗及维护人员对工作责任的认知度,对医院、设备和患者的倾心,对安全的关心。这些结果又会导致以医院安全为中心的结果。这是一种医院安全战略系统创新的思考。详见医院安全战略实践与医院手术、ICU室设备安全业绩的关联模型图。

(一)定期巡查

在医院手术室学习型安全团队的框架下,按照JCI工作相关规定,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部门需要对院内设备进行定期巡查。而手术室、ICU作为医院外科重要的部门和全院的急救中心,其设备安全性也成为重中之重。发现设备无法正常使用,如能当场解决,可及时排除故障;如需要进行维修,由使用部门向设备管理部门提出维修申请,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维修或联系外修。修复后由设备管理部门鉴定,使用部门验收签字,在设备使用记录中进行备案。设备管理部门需定期回访,施行下一轮巡查。

(二)制定维护计划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对院内设备制定预防性维护计划。由于手术室、ICU环境有相对特殊性,手术室、ICU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更严密地监控,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保障患者在使用设备中的安全。

(三)注重电气安全

手术室、ICU是现代医院中电气暴露的二类场所,也是医学工程保障中电气安全性能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有些医疗设备直接地利用电能对患者实施手术或抢救,如高频手术器等,使得医患直接暴露在电气之下,因此,要杜绝因手术室电气安全和质量问题而可能导致医患伤害的发生。

对于手术室、ICU的电气安全监测,在四种状态下进行对地漏电流测试:1.正常状态;2.正常状态反向;3.单一故障模式下的一根电源线断开状态;4.单一故障模式下的一根电源线断开的反向状态。当同一设备的四项漏电流值都在允许值范围内时,可判断该设备电气安全性能合格。在此过程中,保证供电系统插头、插座规范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由于当下手术室、ICU大多采用国标扁三线单项插座,导致诸多欧式电源插头的进口医疗设备不能有效接地。因此,当发现类似不能满足手术室、ICU电气安全的问题出现时,有必要对电源插座进行改造,保证医患用电安全。

(四)不可忽视设备本身机械结构安全

手术室、ICU的设备向大型化、电子化、精密化发展,但设备本身的机械结构安全依旧是绝对不可忽视的。无论是手术灯的灯臂系统还是ICU的吊塔,都关系到手术过程的顺利进展和抢救患者的安全。对于设备的安全监测应慎之又慎,医疗和维护人员在使用前和使用中都要对设备进行稳定性检测,确保设备负重、稳定性达到要求,各设备活动关节、无活动阻滞;在设备预防性维护过程中,设备管理部门还要派专人对各机械系统进行维护保养。

(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

手术室、ICU中,对于诸如血压计、心电监护、麻醉监护等与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相关的设备,设备管理部门有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的计量标准,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接受政府计量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技术业务培训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暂停该设备的使用,悬挂、粘贴设备检修标签,通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进行检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和维护人员紧密协同的手术室、ICU学习型安全团队是医院安全管理系统的一种创新,它具有很强的自我完善意识。对手术室、ICU设备进行安全系统的监测,旨在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随着医疗设备的日益现代化、复杂化和多样化,手术室、ICU设备的安全监测、使用和维护工作也将在医院其他洁净区域的安全发展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 九十年代的管理[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世界著名企业研究组编. 世界著名企业管理模式[M]. 广东:珠海出版社,2004

[3](美) 斯蒂芬・乔治. 管理是金[M]. 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4] 芮明杰,袁安照. 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芮明杰,杜锦根. 人本管理[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6]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芮明杰主编. 管理重组[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信息系统安全 信息系统管理 计算机尖端科技

中图分类号:TP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1-0209-01

目前,世界各国经济都在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伴随着经济的推进,尖端科技迅猛发展。因此,电脑逐渐走进了各家各户,移动互联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越性使得人们对计算机网络愈来愈“信赖”。然而随之产生的便是用户的网络信息泄露事件。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经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所以,对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1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方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突破何如普及,极大的方便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而且正在慢慢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被应用到军事科技当中,中增强着我国国防力量。使得未来战争真正的实现“兵不血刃”。与此同时,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会“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所以这一切都表明了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是一个国家安全建设的基础,是国家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保障。而信息系统的安全成为了信息化革命的基本。甚至可以说,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关系着国家安全,民族发展是全人民的的头等大事。信息系统安全计划建设是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战略性目标,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 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现状

当今社会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信息系统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风险。根据调查来看,每年的重大信息系统安全事件正在逐年增加。信息系统安全问题主要包含以下两大方面:一是由于现今科技技术的不完善性和局限性,使得信息系统在构建之初便存在着漏洞,导致信息系统“脆弱”。二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经济斗争和利益斗争,使得原本的信息系统漏洞被“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是由众多的代码、硬件、软件、协议所共同组成。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完善和设计人员思想局限性的前提下,使得信息安全系统在构建的时候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漏洞。例如,计算机网络中一个操作系统需要几千几万的代码组成,甚至更多。为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设计的技术复杂性逐渐增多。据调查在繁琐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时,很可能一千行代码中便会存在一个错误。因此,信息系统的漏洞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黑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且随着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使得黑客的恶意攻击事件愈演愈劣。此外,根据调查显示,在攻击技术复杂的计算机网络时,黑客相对应需要的知识却越来越少[1]。

3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目的和作用

信息系统安全是目前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虽然,信息安全问题具有着普遍性,但是同时因为它的特殊性,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已经不再是“0”和“1”之间的问题。我们不断的探索,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我们希望新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可以改变现今网络安全的现状,并且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好的享受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的方便。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着重要的的作用,在国家建设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的研究,我们旨在便利更多的人民群众,更好的建设国家,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我们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国家和人民免于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威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风险管理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方法的新模式,而最佳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方法就是对信息系统进行风险管理。

4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趋势

纵观世界,信息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的经历了技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阶段。当前,在信息安全保障意识的前提下,还在不断的深入完善。如何将传统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并更好的应用于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5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大的方面是国家规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法则,和现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小的方面是现今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脆弱性。以及网络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2]。

6 网络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的ISISRM管理方法

6.1 ISISRM方法的基本思想

ISISRM方法体现的是“定制”思想,它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在识别风险因素并进行解决的同时,它不会拘泥于单一的解决方法。它可以使风险管理过程和用户使用目的紧密集合结合在一起,并且在风险评估时采用了“适度量化”的原则。在ISISRM方法的我研究中引用了经济管理学的知识,它将不再只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而是从用户的角度上来说变成了一种“投资”行为[3]。

6.2 ISISRM方法的管理周期

按照ISISRM的设计逻辑,ISISRM的管理周期分为风险管理准备阶段、信息安全风险因素识别阶段、信息安全风险分析和评估阶段、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分析阶段、信息系统安全决策阶段、信息安全风险动态监控阶段。

7 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加速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使得人文建设与信息系统关系日益“亲密”,但是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让我们花费人力和物力进行解决,它时刻的威胁着我们社会主义人文建设。所以我们应该运用ISISRM这样的风险安全方法进行信息系统安全的维护和改善。

参考文献

[1]孙鹏鹏.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交通大学,2007.

篇10

1安全系统管理学内涵的建立

1.1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需要不断认识、继承、总结并发展之相关的原理和方法。陈宝智、罗云、田水承等学者研究提出了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学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管理学的内涵,笔者提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综合运用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原理和规律,研究系统内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应进行的全部安全工作,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通过风险预控管理,制定消除或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使系统形成有机协调、自我控制的安全管理模式,最终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科学、系统科学、管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安全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系统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安全管理为载体,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系统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依靠科学的风险预控管理方法,合理配置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佶息等要素,确保安全系统工程的有效实施,从而保证系统的整体安全。

对这个定义,可从以F几个方面埋解。

1) 安全系统竹埋学既玷系统科学在安全科学中运用,也是管理学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安全系统tr理学的理论基础记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

2) 安全系统管理$追求的足整个系统或系统运行全过程的最佳安全性。

3) 安全系统是安全系统tr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4) 安全系统竹理学研究的H标是通过系统风险预控管理,实现系统风险控制最优化。安全系统管埋的方法、手段、行埋模式等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5)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琍学的具体应用学科。

6) 安全系统管理与安全系统T_程足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是社会科学中安全管珅学的分支,属f管理学科。安全系统工程是安全工稈技术科学的学科分支,属f技术学科。二者都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都以确保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1.2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应用领域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应用分支[W]o按照管理类别,安全管砰学可分为安全系统管理学、安全监察学、工业事故控制学、农业事故控制学、生产安全管埋学、工程公路安全管理学、航海安全管理学、航空安全管理学、作、Ik环境管理学、食品安全管理学、职业卫生管理学等学科分支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主要研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活动过程,研究安全系统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技术等问题。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应用领域如图1所示。

安全系统足生产系统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原理、规律和方法可以运用在企业预防亊故等方面。

一些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认为“安全附属于生产”,导致尤安全保障下进行生产的情况经常发生。安全系统管理要求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特別强调“系统原理”,要求一切人流、物流、资金流、倍息流等都应符合安全系统的要求。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类型主要为亨后追査型,属于被动符理型。作为安全系统tr理方法之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强阔风险预控,通过系统分析、评价、预测等过程,作出预先控制风险的决策。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卞是通过管现的手段,合埋配置系统中的人、机、物、环、倍息等要素,基于系统分析、评价等系统工程方法和体系管理手段,实行风险预控,形成系统管琍模式,从而减少或消除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危险因素,保证系统达到最佳的安全性。

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

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安全系统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有: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安全科学的研究要体现本质安全、理论性、科学性和交叉性,其目的要体现人、经济、环境和技术功能的最优化。由此可见,安全科学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背景,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

所谓系统科学,就是把对象作为组织性、复杂性、非线性系统,从整体上进行专门研究,以揭示其运动规律和实际处理这类系统的科学。整体性观点、有序件观点和相关性观点是系统科7的基本观点。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是软科学,注重人、信息、社会环境等多方而因素的交叉作用与复杂影响[|2]。系统工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跨学科地考虑问题,运用丄程的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各种系统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运用系统分析理论,对系统的规划、研究、设汁、制造、试验和使用等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组织管埋。因此,系统科学为安全系统符理学的研究提供f指导思想。此外,由于安全系统的特性,系统科7中的一般系统论、信总论、控制论、运筹学、系统工程、突变论等理论将为安全系统tr理学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

管理学以反映管珂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守,有一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目前管理学中的系统管理学派从系统的观点研究管埋工作,结合了系统科学与管理学的优点,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r方法论基础。系统管埋学派研究人员将组织看作由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地位和职权)所组成的系统。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因此,管理学研究的符理方法、手段和模式等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

安全管理继承和发展了安全科学、系统科学以及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其应用分支,可以延用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如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和责任原理。此外,由于安全系统是人-机-环境的系统,安全系统的核心组成是人,安全工作的最軍要目的也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必须吸收和借鉴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安全科学领域,运用行为科学中有关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的理论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对激励安全行为,控制和避免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心理学、信息学、工程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如图2所示。

3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内容研究

3.1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管理方法、手段,对系统中的人、物资、设备、资金、任务和信息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和配置。

3.2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任务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揭示系统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地说,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研究符合安全系统的系统管理的本质规律,研究系统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及其运动规律,为总结系统管理方法、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安全系统工稈实施过程即系统分析、评价、决策、控制等过程的管理活动规律,为开发决的实施过程’即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预测、系统决策1彳控制等过程,研究其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活动规律。

3) 安全系统管现的实施过程在安全系统管理规律的基础h,研究系统的风险分析、预测、评价、决策等实施过程

4) 系统管理的方法、手段。研究风险预控管理的方法、手段,主要研究各种安全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与保持过程等。

3.3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1) 安全系统的范围和特性。从系统的观点,揭示安全系统的范畴,研究安全系统的系统性、开放性、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有序与无序性、突变性与畸变性,研究安全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 安全系统管理的规律。针对安全系统工程

4.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安全系统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的范畴,可以看作是管理学的分支,与安全系统工程同属于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耍组成部分。因此,安全科学、管理学和系统科学的各种方法论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4.1基于系统科学的方法论

目前,系统工程采用一种“由上而下”、“由总而细”的新方法论。它不着眼于个别单元的性能是否优良,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单元间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联系,来优化整个系统的性能,以求得整体的最佳方案。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广泛适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贯穿并作用f各种科学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一些新的专门方法和技术。

4.1.1霍尔的“三维结构体系”

美国学者霍尔1969年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体系”,为系统工程提供了一种立体思维方法。其特点是强调明确目标,认为对仟何现实问题都必须而且可能弄清其需求,其核心内容是最优化,其三维分别是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如图4所示。其中逻辑维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系统开发时所所经历的1:作程序体系,这一过程分为7个步骤。时间维是系统从计划到使用、更新的全过程按时间顺序的工作阶段,共分为7个阶段。知识维是在系统分析、综合、优化、实施等过程中所需要的基础和专业知识,除系统工程基础埋论之外,还耑要用到社会科学、法律、医学、人机工程学等。

由“三维结构体系”可以看出,系统工程嫌论既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又把每个研究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如时间维中规划阶段需采用逻辑的思考过程,从整个时间阶段来看也需要采用逻辑维的步骤,这就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指导思想。

根据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内容,针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实施过程,从三维结构中的逻辑维、时间维和知识维,应用管埋学的基本原理,对系统的规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活动进行管理。安全系统管理模式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其建立、运行等过程的研究应从知识维、逻辑维和时间维等方面综合考虑。

4.1.2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是物理、事理和人理三者如何巧妙配置有效利用以解决管理问题的一种新型系统方法论,如图5所示。其中“物埋”是指那些或通过定量分析’或经严密逻辑推理,或经精确科学实验而证明为正确的研究成果就是科学知识。“事理”是指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法。“人理”的内容包括人们结合心理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研究如何有效发挥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如何利用人的理性思维的定性、连续、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和已有的“物理”、“事理”去组织最佳的集成动态实践活动以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等工作内容。

在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中,可综合运用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决策管理知识和系统内有关人员以汁算机和专家系统为中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系统科学的总体分析、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和总体协调,以求解决各种问题。

4.2基于安全科学和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4.2.1比较安全学

安全科学方法学是以安全为着眼点,以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应用的方式、手段和遵循的途径作为研究对象,是既分別研究各种安全科学方法的内容、特点、作用及其合理性,又从整体上研究这些方法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概括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南大学吴超教授提出将比较研究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领域,由此产生了比较安全学。比较安全学是从人体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角度出发,并以在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创造保障人体健康条件为着眼点,通过对安全体系中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不间时空的事、物、环境、人的行为、社会文化、知识等进行对照,从而揭示它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并提供借鉴和相互渗透的一种安全科学方法,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

比较管理学是主要运用比较方法对各种管理殚论和管理实践进行研究的学科。从各国之间企业管现的宏观比较到一M内各类企业的微观比较,从管理实践的比较到管理理论的比较,从企业管理要素的比较到企业管现方法的比较,等等,都纳人了比较管邦学的研究范围。比较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比较的方法。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以比较安全学为方法论基础,m比较管埋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安全系统竹理学的学科本质,通过比较的方法开展研究,从而提出更加适用的珅论。

4.2.2 比较方法简介

比较力法,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壯界的过程中,根据-定的规则,把彼此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类以t的事物加以对比,以辨明其异同和特点、把握其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方法。从比较学体系所提供的比较应用方法来看,比较方法(手段)种类繁多。在满足比较条件的基础l:J、V:用比较法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在安全系统管理的胶理和规律、管理方法、手段以及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可以开展以下比较研究:

1) 从比较的方向看,吋以开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斜向比较。横向比较,足对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从中揭示各国企业安仝系统竹理的异同;纵向比较,是对同一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安全系统竹埋的比较,从而把握企业安全系统管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斜向比较,足对+同闰家不同时期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比较。

2) 从比较的联系看,可开展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平行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互无影响的国家的企业安全系统管理进行比较研究。影响比较,即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管理等方而相互影响的国家的企业安全管理,以研究管理移植的方式、途牦和有效性。

3) 从比较的范围看,可开展国际比较和闰内比较。

4) 从比较的角度看,可开展综合比较和专题比较。

5) 从比较的内容看,可开展安全系统管理理论的比较和安全系统管理实践的比较。

以上各种类型的比较相互联系,吋交叉进行,从而能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比较。

4.2.3 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观察、总结的方法。按照理论联系实践的要求,研究安全系统管珅.学必须掌捤观察管理实践、总结管理经验,并进行提炼概括,使其上升为理论的方法。

2) 比较研究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当代批界各国都十分軍视管理和管理的研究,各自形成了带有特色的系统管理科学。借鉴、应用他国的安全系统竹理殚论和方法以及管理模式等,不能简单地照搬。通过比较分析,分辨出吋为借鉴的东西和不可借鉴的东西,真止做到博采众长,丰富安全系统符埋学的内容。

3) 历史研究的方法。历史研究方法就是运用有关安全系统竹埋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文献,考察管理的起源、历史演变、電要管理思想家的理论、重要的管现案例,通过比较选择,从屮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求从有审要意义的管理原则、方式和方法。

4)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指在研究管理学的过程屮,通过对典型的符理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从中总结出管理的经验、方法和原则,加强对管琍理论的押解匀方法的运用。通过分析其他企业的安全系统管理模式或体系,总结各种安全管理体系的特点、适用范M、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等,从而建立有效的安全系统管钾模式。

5) 试验研究法。试验研究的方法是指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认真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特征,并有计划地变动实验条件,反复考察管理对象的行为特征,从而揭示管碑的规律、原则和汔术的方法。

5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5.1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科学的关系

安全科学是研究安全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是以人们在生活、生产、生存领域的安全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具有复杂的、巨系统特点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研究其如何由安全态通过突变、势垒跃迁转化为另一个安全态,研究消除或控制危害因素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如何控制和回避风险,研究安全观念和思维知识体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安全科学目前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已非常普遍,相应地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但在基础理论和技术科学H次上还比较薄弱。安全系统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的作用城得越来越重要,安全系统管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为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涉及管理缺陷、管理失误的预防提供宏观上的指导,它在安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2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马克思曾经说过,凡是组织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地方,都必须有管理,并且组织规模越大,人员越多,管理越复杂。安全系统管理也是如此。在当代科学技术H益发展的条件下,人们对管理贯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管理有它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艺术,但这种埋论、原则、方法,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运用。同时,管理还要受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各种复杂的传统人文关系的影响。管理学提出的这些理论,是研究安全系统管理学不p丨忽略的知识。

安全系统符理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应用分支。安全系统ff理学不何要应用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其服务,同时安全系统脊理学还丰富了管理学的内容,扩大了其内涵。因此,安全系统管理学和管殚学是相互交叉和兼容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在安全中疢用而发展起来的应用性学科。

5.3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管理学的关系

安全管理学足研究人与人关系以及研究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不卫生因素与劳动生产之间的矛盾及其对立统一的规律;研究劳动生产过程中从、Ik人员与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和上作环境等方向的矛盾及其对立统一的规律。根据安全管理的职能看,其管理的内容同其他安全学科一样,即对人的管理和对组织与技术的管理。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学侧韋对系统的管理研究,注重赞理活动的过程,涉及到影响管理过程的安全系统的各个因素,包括人的因素。

安全管理学是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中甫要的二级学科,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应用分支,安全系统管理学属于安全科学研究的范畴。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可以;、V:用安全管理学有关安全管理规律和原理的研究成果。

5.4 安全系统管理学与系统科学的关系

系统科学及系统工程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复杂系统及其开发、运行、革新是系统T;程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系统工程学采用复杂科学方法,注電定性与定量、微观与宏观、还原论与整体论、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等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安全系统管理学研究的安全系统,是一个巨复杂系统,因而系统1:程学为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基本研究方法。

5.5安全系统管理学与安全系统工程学的关系

安全系统工程是系统工程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结合工程学原现和有关专业知识来研究生产安全管埋和丁程的新学科,是系统丄程学在安全丄程学中的运用,其埋论基础是安全科学和系统科学。安全系统管理学是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危险分析和风险评价方法,确定分析的对象和分析深人的程度,并根据安全系统丄程分析评价的结果作出决策,要求安全系统丄程对危险进行相应的消除和控制,其理论基础是安全科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管理学足系统安全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T.程学科,一个是符理学科。因而,要想使系统达到最佳安全性,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还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6结论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基f安全管理7的研究提出的分支学科。同时,安全系统管珅.学是系统安全发展的耑要,随若安全系统T程学的逐步完善,对安全系统管理的需求也H渐显现。作为安全竹埋学的组成部分,安全系统管理丨以进一步充实安全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借鉴系统科学、管理学等的知识体系,探索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等,构建安全系统符理学的理论框架。其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

1) 安全系统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从安全学科的属性出发,从安全社会学的特点出发,以安全管理学为前提进行研究。

2) 安全系统管理学是安全管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安全系统管埋与安全系统丄稈是系统安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可借鉴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安全系统的范畴和特性。

3) 安全系统管理学以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安全系统工程实施过程及系统分析、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活动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过程和规律。研究安全系统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为系统管理提供指导。

4) 由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模糊性、突变与畸变性等复杂特性,除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之外,系统科学中的系统工程学、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等都是安全系统管理学的学科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