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目的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的目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仓储管理的目的

篇1

【关键词】仓储企业 目标管理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56-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教育改革滞后,课程设置缺乏规范、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造成培养出的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本文从目标管理(MBO)的内涵入手,基于仓储管理课程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分析仓储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教学结合,提出借鉴目标管理(MBO),改革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的实训步骤。

一、目标管理的内涵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简称为MBO)是1954年被尊为“现代管理之父”的彼得·杜拉克(PeterEmeker)提出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

目标管理(MBO)理论其基本内容是一种管理程序或过程,它使企业中的上、下级一起协商,根据企业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企业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企业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部门和员工个人贡献的标准。目标管理机制把管理者从繁杂的行为管理中解放出来,强制计划和控制,分清职责,并对下属给予充分授权。

目标管理的思想核心是重视成果,重视人的因素。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做贡献,朝着同一方向,融成一体,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管理者围绕目标进行管理,而不是对下属行为的监控,其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

二、仓储管理课程的课程理念与教学目标

(一)仓储管理课程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定位在培养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经济管理为基础,熟悉现代企业供应链和商贸流通理论,培养现代物流管理的高级专业人才。

依据教学目标,仓储管理课程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本课程遵循仓储管理业务的一般程序,从仓储企业的组建、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作业流程等核心知识模块,结合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及学生职业技能证书要求,由学生分组设立模拟仓储公司,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完成仓储企业实施目标管理的(MBO)的整体运作。

(二)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依照仓储管理课程理念,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地方物流企业需求,目标具体、成果明确、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重为原则。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仓储发展过程,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明确仓储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仓储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仓储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可分解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用仓储管理的原理和知识,进行仓储管理实务的操作。具体能力包括:仓储企业的组建、仓库布局规划、仓库作业流程、商品的保管和养护、仓储商务管理、仓储绩效管理。

知识目标:第一,了解组织设计的一般理论及仓储企业人员招聘选拔与培训的一般要求;了解基本的仓储设备种类及功能;了解各种仓库作业表格的形式;了解仓储商务活动的含义与作用。第二,熟悉常见仓储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熟悉仓储设备配置的原则;熟悉仓库作业的具体要求;熟悉仓储商务活动的内容与过程;仓储绩效管理的意义。第三,掌握仓储企业设立的要求与步骤;掌握仓库网点布局的原则和内容及仓库选址的方法;掌握仓库的出入库和在库管理的基本流程;各种单据的填写和处理方法;掌握仓储合同的内容及仓单的作用;仓储成本的构成;评价仓储作业情况的指标纬度。

情感目标:第一,不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贯穿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精神;第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道德素养。

三、仓储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教学结合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仓储企业管理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仓储企业管理中,管理范围包括: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库布局、仓储策略、货物入出库管理、货物保管和养护技术选择与管理、货物的装卸搬运、货物库存管理方法的应用、仓储安全管理、仓储信息技术等;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包括:仓库规划能力、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货物作业、养护及在库管理能力、仓库安全管理能力、仓储信息化管理能力。

目标管理正是将仓储企业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者的能力纳入目标管理机制中,以目标来激励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发员工行动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其智慧和创造力,最后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命运、同呼吸的共同体;强制计划和控制,分清职责,并对下属给予充分授权。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作贡献,朝着同一方向努力,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管理者围绕目标进行管理,目标管理既能实现企业发展,又能实现个人发展,提升了仓储企业管理水平。

仓储企业管理遵循这一原则,在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仓储企业目标,实现管理对象的上下沟通,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融为一体,个人目标实现了,总目标才会得以实现;其次,要求同学身临其境,模拟仓储企业中的各个角色,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目标,激励出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求同学们重视过程管理,投身于检查、考核、评比、奖励的管理全过程;最后,通过目标管理,学会管理仓储企业的能力。

四、借鉴目标管理(MBO)。改革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实训步骤一:确定目标管理(MBO)。目标管理是异常艰巨的系统工程,确定目标管理,就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仓储企业基本资料,主要业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需求与其期望。

(二)实训步骤二:创建目标管理项目小组。在确立目标以后,组织实施是关键。在教学中,让同学们自己组建目标管理项目小组,设组长、副组长、组员若干名。组长是仓储模拟企业的总经理,具有求新、求变、求好的观念,副组长是各部门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负责人,组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目标管理(MBO)项目小组的协调工作:制订计划和预算的时候要与财务部门协调;调整组织架构的时候要与企管人事部门协调;进行发动宣传的时候要与宣传协调;进行考核的时候要与人事、绩考部门协调。

(三)实操步骤三:选择目标管理模式。根据企业的特性、企业领导的管理风格、选择不同的目标管理模式,本研究根据仓储管理教学的实际,采取主动性、业绩型、能力型的目标管理模式:

典型步骤:

1 根据长期经营计划制定并公布公司的年度总目标(见表1)。

2 根据年度总目标制定并公布部门目标。

3 员工根据所属单位目标制定个人目标。

(四)实训步骤四:决定目标管理策略。由于目标管理对企业而言是一场变革,变革总会遇到阻力,所以必须考虑其管理策略。有两种基本的目标管理策略:一步到位策略、分步到位策略。因为本研究是教学研究,所以采取一步到位的目标管理策略。

把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都纳入目标管理的范围和对象中来,将目标管理推行到企业的所有单位和人员。

(五)实训步骤五:形成目标管理计划。目标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如果事先没有一个详尽的计划安排的话,很难将各项工作协调向一致的方向。

1 目标管理计划的准备。一个典型的目标管理计划由4个主要部分构成,本研究的MBO计划的格式包括:目的界定、基本计划、控制体系、变革管理。

2 目标管理的项目分解。由于目标管理的工作十分繁杂,因而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如:宣传发动工作、培训工作、推行规划、任务分工、执行工作、指导各单位目标管理开展工作并汇总形成目标体系图、规定目标管理工具(如目标卡)的填写和使用办法、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方法、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方法及激励措施。

3 目标管理的进程安排。制定目标管理的整体进程,总目标、单位目标、个人目标的目标完成时间、质量、效率等。

篇2

关键词:钼企业;仓储管理;对策分析

钼作为特种钢材的添加材料,属于国家战略资源。由于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物资,以及企业现有生产实际导致了库存管理的困难。仓储管理在钼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地位就相当于人体的心脏,物资如同血液一般,仓储管理负责整合储备物资,再分流到其他的生产环节。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仓储管理工作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仓储管理水平的提高在钼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金占用,增加资金灵活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钼企业仓储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一)物资计划申报准确性有待提高

物资计划的不合理申报是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对生产预见性不够往往会造成物资计划的不合理申报,钼企业对物资需求计划的申报要讲究规律性,从物资计划、采购到进仓库储存等环节需要一个周期,不可能做到时效性。计划申报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物资到货及时性及仓库存储额高低.

(二)物资储备额设定不够合理

物资的存储额和企业的生产过程息息相关,储备物资不足,往往会造成企业生产时的物资短缺,不利于企业生产的延续性。储备物资过多,会产生库存积压、变质等现象,直接导致资金的积压、浪费,增加了企业运转中的资金压力,影响企业的运营。

(三)估价偏差过大

为了便于物资计划的申报,对于物资系统中未出现的编码物资,往往实行估价申报,估价申报往往有一定的偏差,不仅会对物资采购阶段产生影响,由于系统估价的不及时更新还会对物资入库产生影响,如不及时更新采购价格,会造成入库价格虚高或过低,不但影响库存储备额,还影响使用单位材料消耗核定,对企业生产经营分析结果产生差异。

(四)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及员工素质不高

目前钼企业仓库管理的信息量比较大,很多企业都会采用库存软件来帮助仓储管理。由于企业生产涉及到大型设备配件、火工品、化学品、各类设备、电器元件、杂品等多种物资,仓储物资达上千种,仓储管理中涉及到繁多而复杂的数据,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能大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出错率。但目前某公司仓储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信息化、及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大大降低了仓储管理工作效率。

(五)仓储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某钼企业仓库仍为板房结构,为基建时临时指挥部,后改造为物资仓库,年久失修,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内部结构不合理,存储空间有限,无起重搬运设施,不利于物资长距离搬运堆垛,目前仍存在大量人工搬运作业现象,保管员工作量巨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目前仓库作为临时仓库仍可,但作为物资仓库长期使用则难担大任,不但不利于物资安全存储,更影响企业对外形象。这也是影响仓库管理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物资计划的准确性

仓储管理工作始于物资计划,也是物资计划的终结,仓储管理的过程离不开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采购与生产部门分别是连接仓储管理的头与尾,仓储管理作为连接各部门的中枢,必须要加强物资对需求计划的管理工作,统筹供求等关系,这样才能确保部门之间的互相协调。仓储管理工作能够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离不开有效、执行性强的物资计划,因此,高度重视物资计划管理,编制高质量的物资需求计划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内容,有利于提高采购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消耗。

(二)设定合理的物资储备额

钼企业仓储管理中合理化的物资储备额是建立在科学设定各生产车间材料消耗额基础上的。合理的设定物资储备额是钼企业在仓储管理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库存能有效地减少了无谓的资金占用,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三)确保物资估价准确性

估价现象的出现,实际是随着企业生产的推进,设备运行中设备配件的磨损等情况的出现,需要购进物资系统中没有编码的新物资,为保障计划申报及时性,需要进行系统编码。以往情况往往是车间材料员未与仓库沟通,私自估价,委托仓库编码报计划,往往出现估价偏差过大的现象,造成后期工作被动。

(四)提高员工素质

在现代企业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员工的信息化水平尤为重要,仓储管理也不例外,保管员计算机的运用程度、对物资系统的操控水平、对物资进行电子化数据管理水平的高低,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信息化技术外,还应提高员工的相关仓储业务知识,熟悉现代化物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挖掘仓储管理的经济潜力。

(五)改善现有仓库基础设施

在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目前落后的仓储环境已经大大制约仓库工作的开展,兴建新型、现代化仓库显得势在必行,将现有板房结构改为框架结构,合理划分仓储分区,增设机械化搬运装卸设施,改善办公环境,增设夜间值班时,改善夜间领料不便情形,安装防盗监控系统,保障仓储安全。综上,兴建新仓库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助于保障物资安全。

三、结语

仓储管理工作是钼企业合理的运行的重要环节,仓储管理与各个生产车间紧密相连,科学的仓储管理能够有效的推动整个企业的供应流程及生产运转流程,现阶段要解决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提高计划准确性;二、设定合理物资储备额度;三、确保估价准确性;四、提高员工素质;五、改善现有仓库基础设施,兴建新仓库。完善以上五点在优化仓储管理的情况下,还可节约成本,保证生产,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资;仓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01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

仓储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是指企业为了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需要面对计划存储、流通的有关物品进行相应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仓储物资管理是研究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物资储运、保管规律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具体地讲,它是研究如何遵循物资仓储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物资储运过程中的各要素及其运动过程中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以达到用最少劳动损耗及资金占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一)仓储计划管理,包括仓储企业的远景规划,物资吞、吐、储存等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检查。(二)仓储业务管理,包括仓储作业过程管理、库区规划管理、物资的验收入库、物资的保管保养和物资的发放出库管理等。(三)仓储质量管理,包括物资储存的全过程和全员质量管理。(四)仓储设备管理,包括仓储设备的合理选择和使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等。(五)仓储劳动管理,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制定储运劳动定额和定员编制等。(六)仓储安全管理,包括仓库的保卫、消防以及安全技术管理等。(七)仓储财务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费用管理等。

二、仓储量的控制

仓储量的控制问题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来讨论,即独立需求仓储的控制与相关需求仓储的控制。

(一)独立需求的仓储控制。独立需求物品是指物品的需求量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类仓储物品的控制主要是确定订货点、订货量、订货周期等。独立需求物品的仓储控制模型一般按定量仓储控制模型和定期仓储控制模型来控制。

(二)相关需求的仓储控制。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它是一种确定型需求。例如,用户对企业完成品的需求一旦确定,与该产品有关的零部件、原材料的需求就随之确定,对这些零部件、原材料的需求就是相关需求。当对一项物料的需求与对其他物料项目或最终产品的需求有关时,称为非独立需求。这些需求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预测的,对于具体的物料项目,有时可能既有独立需求又有非独立需求。

三、仓储作业与信息处理

(一)做好物资入库验收,抓好数量质量关

物资入库验收,是仓储管理工作的开始,物资品种数量多,再加上物资来源不同,因此,物资到库后,必须经过验收员的严格验收才能入库。入库后应做好四项验收工作:即验品种、验规格、验质量、验数量,并要求验收员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精心核对,认真检查。验收要及时准确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同时,对物资的配套做全面检查,为保管保养打好基础。

(二)严格物资出库手续,完善发放制度

物资出库、发放是企业控制成本,获得利润的源泉。它的基本要求是:按质按量迅速及时,严格检查领货手续,防止不合理的领用,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物资出库要按物资进库时间的先后,认真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密切注意物资保管的期限,物资出库应按出库单据和手续进行,对非正式凭证或白条一律不予发放。

(三)建账立卡,做到账、卡、物、资金四相符

建立健全仓库保管卡和料卡,及时正确地反映仓库物资收、发、存数量动态,这是加强仓储管理的基础。1.账薄和料卡的设置:按照管理部门的要求,对仓库物资按类设账管理。料卡的使用,本着经济美观的要求,可根据本仓库的具体情况自行安排。2.账卡的运行:物资验收完毕,应根据验收单,将物资名称、规格型号、验收数量金额、存放地点、四号定位号码逐项计入物资明细账上。验收的同时,填写料卡挂在货位上,正确使用账卡,做到账卡相符,是仓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四)物资保管、保养是仓储管理的核心工作

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应根据不同物资的性能特点,结合本地自然条件,对物资采取不同的科学保管和保养方法,对物资进行妥善保管,采取有效地维护保养措施。对物资进行维护保养的基本方式:

1.通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调整库房温度和湿度的目的。2.用吸湿剂调整库内湿度。挡通风方式达不到降温要求是,需采用吸湿剂来降低库房温度。3.封闭库房。对一些特殊物资,如需要保持恒温、低温、恒湿、不能染尘的物资,需采用封闭库房方式达到与外界隔绝和局部保湿、保温的目的。这种方式需要与保温、保湿等方式配合使用。4.涂油、漆。主要是对金属材料和设备使用,以达到防锈的目的。5.苫、垫。主要是对露天存放物资采用的保护方式,以达到日晒、雨(雪)淋、尘埃和方防地湿侵蚀的目的。6.放置药品,防止虫害。主要是对纤维性物资采用的维护方式。7.翻跺、晾晒。主要是针对已受潮,有发霉现象的纤维性物资采用的保护方式。8.清洁仓库,保持仓库的清洁卫生。9.严格执行仓库的装、卸、运操作规程,防止物资在装运过程中被破坏。10.防火、防盗、防破坏。

(五)全面开展仓储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管理和工作质量管理。仓库管理是由验收、保管保养、出库记账等环节组成,只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提高了,才能使整个物资管理工作质量提高。概括地说,物资管理工作的质量要求是:认真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充分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供应好,消费低,效益高的要求。

(六)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分析

从各种角度对仓储物资信息做分析,例如日常的进、出、存的业务数据分析,物资分类构成分析等。仓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对仓储物品的入库、出库、移动和盘点等操作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帮助企业的仓库管理人员管理仓储物品,以达到降低仓储,减少资金占用,杜绝物资积压与短缺现象,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保证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侯丽红.基层物资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02).

篇4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优化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存在仓储管理设施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大了成本支出,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仓储管理工作水平。

1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概述

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是指电力工程企业针对自身的生产规划对生产过程中所要使用的各类物资进行运输和储藏的工作。电力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对2015年电网建设规模进行统计得到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网建设规模较去年的800000MW保持了小幅度的增长。随着电力企业发上马工程电量的增加以及在建电网项目的持续增长,对各类电力建设物资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对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电力建设工程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各类物资的利用率,也能进一步降低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的人力支出,有利于电建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现状

2.1物资标准化建设滞后,管理粗放

做好物资标准化建设工作是加强仓储管理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目前的仓储管理工作中,物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众所周知,物资规范是电力物资管理的先导和首要条件,而做好物资规范的最有效措施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对储存的电力建设工程物资进行编码。但是实际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仓储人员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很多企业还是依据传统的管理经验建立比较初级的编码方案,这些编码方案往往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对物资种类、特征和属性的描述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虽然目前物资编码方案的更新速度也非常快,经常一套方案尚未被投入使用就被新的方案所取代,但是这些方案通常都具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即仍未跳出纯人工管理的工作模式,人工管理的不足之处很多,这样既不利于物资编码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无法保证编码方案的推广及其对物资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2.2库存管理分散,资源共享程度较低

很多电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依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设立项目物资仓储基地和区域物流中心等,从而实现物资采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最小化,虽然对物资进行分散化管理缺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资的管理成本,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项目部之间距离过大不利于物资的调配,这给电建企业的资源调度带来了极大不便,使得资源共享的程度大大降低,当库存管理过于分散时,企业甚至不得不重复购买物资,这样反而增加了其生产成本,不利于物资仓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3仓储设施不合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仓储设施作为物流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先进物流设施设备的支持,也需要一个科学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储存货物进行编码、出入库统计等工作进行控制,从而避免人工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差,提高管理效率。但是目前我国仓储管理领域信息化水平普遍偏低,计算机应用尚未十分普及,且很多仓储设施设备依然是十几年前出厂的设备,不仅其工作性能得不到可靠保证,效率也无法满足当前仓储管理的需要。

3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的优化分析

3.1加强物资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近年来,现代仓储物资管理理论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仓储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库存管理理论,包括ABC库存管理理论,该理论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强调仓储管理单位为了保证仓储工作的正常运行都要预留出一定数量的库存,但是库存的数量应选择适当,库存过多会增加储存成本,造成资源的无谓浪费,过少则不足以应对突况,库存数量的确定需要电力物资仓储管理工作者根据日常的生产需要来确定。ABC管理理论则强调对不同类别的物资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分级分类,对A类重要物资进行重点关注和处理,B类和C类物资则可以通过固定库存量来进行灵活控制,通过ABC理论可以优化各类物资的储存量,降低仓库的运行成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仓储物资进行编码以加强物资标准化建设,目前常用的编码方法分为三类,即现存编码、顺序编码和赋义编码。其中现存编码的应用背景是仓储物资中同一种物料可能有多种编码,因此可以利用现存编码对不同种类物料的编码进行统一分析以确定分段选取策略。顺序编码又被称为流水号编码,赋义编码方法中利用率最高的是层次码和属性码,层次码可以表达物料统计上的卷叠要求,而属性码则可以表达物料的配置要求。

3.2合理布置仓库距离,完善信息化系统

仓储管理中的信息化程度低容易造成物资的平铺化堆积,导致仓储空间的极大浪费,增加企业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支出。物资的空间分布不均会给物资的存放和提取造成很大的不便,因此企业应当对仓库进行合理布置,同时对仓库进行信息化改造。此外,很多电建企业通常会建设若干仓库,以降低物资的采购成本,但是当仓库距离增加时,物资运输成本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对仓库的距离应当合理布置,在选址建设时,要对采购、运输等成本进行统筹考虑,确定最优化的方案,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引进先进的仓库管理系统,比如WMS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等,提高仓库的配货、预警、运输、集成存储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完善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对仓库的可视化和精确化管理,极大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减少电力建设工程物资在物流环节中的浪费。3.3引进先进的仓储设施,提高信息化水平落后的仓储设施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仓储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电力建设工程企业应当引进先进仓储设施设备,建立起一个全自动化的电力物资存储仓库,比如自动分拣机、自动搬运车和自动存取货架等,通过引进这些先进设备,提高仓库的信息化水平,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库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4结论

做好电力建设工程物资仓储管理工作是实现电力工程施工的重要保证,因此电力企业应当提高对仓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引进先进的仓储管理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支出,提高仓储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世欣.电力建设企业物流成本计算及其管理[J].消费导刊,2009,76(15):112.

篇5

【关键词】仓储管理,仓储技术,仓储管理人员

一、仓储管理的现状

(一)仓储布局不合理,影响着整个库内作业效率。物品仓储,离不开仓库,仓库建设要求布局合理。仓库设置的位置,对于物品流通速度和流通费用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产业对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强,物流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国务院出台了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的规划政策后,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其中物流园区成为建设的热点。缺乏统一规划,功能定位不明确;盲目追求规模,园区空置率高;缺乏公益性支持,政府扶持力度小;缺少合作机制及网络性;缺乏现代服务体系的支撑。

(二)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企业内部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各地仓库的设备技术状况差距也很大,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仓库也没有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等。而更多的企业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搬运或操作手动叉车进行整理整顿。且多数仓库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对仓库的基本要求。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严重的制约着企业长足发展。仓储设备改进占据企业大量资金,仓储先进技术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人工操作等问题,造成大量浪费。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峻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三)仓储管理人员素质不一。企业不重视仓库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对仓储管理人员要求不高,投入在职培训较少,真正懂仓储管理的专业人员少,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最终导致人员的管理素质不一。

二、仓储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牛鞭效应显著,物料储备过高,库存与生产不合理。现在很多企业初期对库存控制只是一种较为粗放的库存管理形式,没有对重点存货进行重点管理。没有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安排,完全被市场需求和订单等因素造成批量性生产。一方面,在供应需求过程中,由于前工序大量生产半成品,而客户订单需求并不能与产量供应平衡,导致库存积压物料过多,成本消耗在仓库中。另一方面,对于物料采购缺乏科学预测,没有先进的库存数据分析系统,采购人员只靠经验、订单和季节来预测目前企业所需物料,缺少具体的市场调研和需求调查,采购多的物料势必造成库存积压。不但消耗资金,而且还使得仓储管理运行效率降低。甚至有的长时间暂放仓库,物料过期,一旦报废无法使用,企业成本将是一个重大损失。

(二)信息化程度低,信息化进程缓慢。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信息化进程太快,而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虽然现在企业具备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的只占44.2%,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企业应用了管理软件。甚至有些企业往往因财力、人才缺乏仍然采用人工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缓慢,缺乏库存控制意识,忽略库存成本;缺少成熟的专业库存管理软件等因素必制约着企业发展。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研发或是租用,信息系统的优势只能被廉价的劳动力取代。

(三)信息难以共享,企业自身库存控制失衡。信息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桥梁,生产制造部门不能及时及时了解库存状况,因此对于生产的组织和计划就显得被动和盲目。采购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原材料的消耗和库存,无法把握和控制原材料采购的进度和时机:财务部门就无法真正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无法了解库存积压情况、缺货情况、现有生产情况等方面的准确信息,企业就无法下达有效的生产计划。综上所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不违背对企业的库存进行控制的思想。同时还需要合理制定生产计划、需求计划、采购计划等物流决策过程,否则仓库会被动造成成本堆放,库存控制也只是空谈。

(四)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企业自身并没有一个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所以对仓储管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的培训。作为一名仓储管理人员缺少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技术,不能合理和高效地安排使用仓储设备,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并不熟练运用。那么,对于做好仓储管理工作无疑是一个值得企业深思的问题。

三、改善仓储管理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仓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仓库的基础设施,不断改造陈旧老化的仓库,更新使用现代化的仓储设备。整合各地物流园区的公共资源,建立仓储网络。实现仓储标准化,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提高仓储内部作业效率。

(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优化配置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仓储管理不仅保证企业生产过程获得及时、准确、质量完好的物资供应,而且有利于企业通过占用较少的流动资金,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供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仓储管理可以通过对物资订购次数的计量和储存数量的控制,降低物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企业产成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引进并培养仓储专业人才,完善培训体系。在目前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下,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去发达国家考察学习,请专业人士或高校老师介绍经验、传授知识、班培训班等,或在技术院校招聘物流专业技术型人才,尽快解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缺乏的绝面。尽快实现国产化,以适应市场需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的仓储理论知识更适应我们的实际操作。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将我们的知识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梅艺华,吴辉.仓储管理实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07

[2]左生龙,刘军编著.现代仓储作业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04

篇6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优化;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9)02-0012-03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仓储能够实现产品的整合,调节供应和需求,降低成本,优化整个物流系统。当仓储业作为一个业态存在的时候,物流是其实现增值服务的有效手段;而在物流业中,仓储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节点。仓储总是出现在物流各环节的结合部,例如采购与生产之间、生产的初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生产与销售之间、批发与零售之间、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之间等等,仓储管理已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

1 我国仓储业的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仓储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人工管理阶段,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仓储管理阶段,仓储管理技术不断上升。我国的仓储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推动下,提升了其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凸显了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如下:

(1)仓储业务量增大,业务收入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物流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国仓储业务量不断增大,货物吞吐量、平均库存量、货物周转次数等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

(2)仓储技术获得较快发展。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自动化仓库、自动识别和自动分拣等系统,以及条码技术、RFID等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和应用。供应商管理库存、零库存等技术也开始在一些大型企业中使用。

2 我国仓储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仓储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的仓储设施无法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原有的仓储企业缺乏改造基础设施需要的资金,外国的物流公司纷纷投资建库。我国的大型企业也不断建设现代化仓库作为发展物流的平台。这种趋势加大了仓储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仓储企业之间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2.2 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信息化状况不容乐观

(1)很多企业对提高仓库作业自动化、机械化的认识不足。一些大型企业的现代化仓库拥有非常先进的仓储设备,包括各种先进的装卸搬运设备、高层货架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等。而很多企业的仓库作业仍旧靠人工操作。这种仓储技术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会严重影响我国仓储行业整体的运作效率。

(2)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企业对物流信息化认识和了解不足,物流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推进慢,整体物流信息化水平较低,其信息化建设也很少从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出发进行规划。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物流信息化之间的差距不断加大,甚至出现了物流信息化鸿沟。我国物流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的成本以及劳动力和设备成本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整个物流过程的综合成本却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库存大,运力浪费。

2.3 自动化仓储资源利用率不高

当前我国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利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确定、优势不突出,造成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一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企业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重复配置矛盾突出。

2.4 仓库数量大,但布局不够合理

由于各行业各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纷纷建立自己的仓库,导致仓库数量众多。他们都在经济集中地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仓库,以至于仓储布局极不合理,造成了部分地区仓储大量剩余和部分地区仓储能力不足的两极分化局面。

2.5 仓储管理人才缺乏

发展仓储行业,既需要掌握一定专业技术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仓储管理型人才,而我国目前这几方面的人才都很匮乏,物流行业更需要这三种类型的复合型人才。不少高校在培养物流人才方面,只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投入经费不足,实施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没有落到实处,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符合企业实际需要。

3 现代仓储管理优化策略

仓储管理在企业的整个供应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流畅的进货、发货和库存控制。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服务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针对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仓储企业的竞争力,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优化仓储管理:

3.1 优化仓储布局,充分发挥本土优势

许多国家的仓储业均地处都市城区、交通要道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物资仓储企业要充分利用都市商流活跃、信息灵通、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这一优势,迅速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和策略,调整好自己的经营结构。尤其是占地面积大、地理位置优越,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安排以及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解决仓储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不是的问题,调整库区布局,更新库房,进行必要的技改,使之适应物资大流通的需要。打破条块分割,面向社会经营,参与竞争。

3.2 加强技术改造,强化经营管理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仓储管理做支撑,信息化和以信息化做指导的先进技术就成为仓储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将传统的纸和笔的手工记录信息、人工操作管理方式改为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和机械化、自动化的操作管理方式。仓储管理技术改造方面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确定仓储硬件设施建设与改造,做好仓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和仓储管理的效率。

(2)建设完善的功能强大的仓储管理系统,做好仓储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改造。在软件设施方面可以有以下几个层次供选择:①单项的仓储、运输管理软件;②本企业局域网;③通过企业外部网和因特网,与客户及合作伙伴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在仓储管理的出入库管理、货物分拣、盘点、库存控制等各个环节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和仓储管理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仓储管理的效率,减少差错,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外部网实现本企业仓储信息与合作伙伴的之间进行信息共享。如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等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叉车、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搬运设备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中、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转贴于

3.3 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走国际化道路

要适应开放市场的要求,做好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各项准备工作,关键是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仓储资源的整合,不断完善仓储标准化体系。我国不同行业的仓储企业的储运设施不能共用,影响了企业合理统筹仓储 资源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物流要求,要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仓储网络,必须按照国际物流标准模数尺寸来设计仓库、托盘、货架等储运设施和设备。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和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

3.4 加强仓储人才培养

仓储人才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必须加大物流实践教学的投入经费,将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3.5 延伸服务领域,提供仓储增值服务

仓储业的利润越来越薄,死守传统的仓储业务不放,势必被市场所淘汰。因此积极开拓业务渠道,实行多方位经营,向贸易、货代、流通加工方向发展,是许多经营管理者的明智之举。除了提供传统意义上的服务项目,现代仓储企业还要努力向客户提供各种各样、符合客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以提升仓储企业的内在价值、保持竞争能力,赢得更多的客户。仓储企业可以增加以下增值服务: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与咨询服务等。原有仓库,原有人员,通过延伸服务领域,创新了仓储业务,增强了仓储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6 合理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

库存管理是仓储管理的重要一环,而我国仓储业由于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管理观念滞后,在库存控制的管理上还需要更新观念,因此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先进的供应连库存管理策略,如JIT零库存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工艺策略、延迟产品差异策略、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策略、联合库存管理策略等,来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达到降低总的库存成本,提高仓储利用率的目的。

3.7 盘活资产,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

开发闲置资源,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设备利用率,是物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把闲置的资源充分置于开放的市场中,打破行业与行政区域界限,让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出台相关的政策,鼓励专业机构经营闲置设备,扩展设备信息交流渠道,增强信息服务手段。通过正常渠道有偿转让、拍卖、租赁、换用闲置设备。

篇7

【关键词】仓储;储位管理;经济效益

一、概述

仓储是物流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反应论文物资在流通前及流通中的状况,是企业判断生产销售情况的依据。在进行仓储管理整个的操作过程中,仓储管理的信息反馈直接会影响着企业的经济运行。因此,一个企业能否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可以说间接的关系着企业的经济命脉。

因此,仓储管理的意义正在与以下几个方面:(1)仓储管理是实现社会在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2)保持物资资源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3)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4)是物资供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司管理制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仓储管理现状

从成本考虑,场地一般不大,而货物有又相对较多,所以难免就造成了整个仓储堆放环节很混乱,难以控制;而仓储内部管理操作还停留在落后的人工操作阶段,效率相当低下,并且容易出错仓储技术落后;由于对人员培训不够重视,公司操作人才缺乏,不管是操作人才还是管理人才。

(二)仓储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仓储面积狭小;(2)库房规划不合理;(3)人工作业效率低下;(4)客户满意度不高;(5)出入库存在的问题。

(三)储位管理原流程

仓储管理流程:(1)进货:由仓库的搬运人员从公司的安装车间将安装完的产品按规定放在托盘上,完成堆垛。(2)拣货:由仓管员将型号数量点清楚后,搬运人员再将产品放入规定的地方,仓库包装人员按销售部给的客户订单从半成品仓库中提货并包装好。(3)出货:包装组人员将包装好的产品搬运到成品仓库中,按仓库主管指定的地方堆放。(4)配送装车:配送车辆到后,由仓管员负责点清发货数量,并开出库单方可出库。(5)退货整理:对于退回来的货品,先堆放于退货品库,由仓管员点数,并开退货单。

仓储操作流程:(1)客户提货人员;(2)台账操作员;(3)办理存储手续起单或办理出库手续起单;(4)仓储管理员在库管理;(5)货物入库或货物出库。

由于该公司的储位管理模式比较粗略,因此,整体的效率较低。在仓储物流中心,仓库职能已由原来的重视保管转变为重视出库。因此,进货、配货、出货的储位管理环节就显得十分关键,对仓库中货品的流动性控制要求也很高。由于该公司客户所需产品品种繁多,都需备库存,仓库管理必须满足高周转率要求。在仓储作业环节中,配货环节占时间比例最大。因此,提高配货效率至关重要。

(四)库存控制不合理

现阶段,困扰绝大多企业的问题是居高不下的库存。该公司库房面积不大,但积压已久的产品一直堆放在那里没有人去处理,这样新的产品就没有地方放,导致一些旧产品需要重新加工,有的甚至报废。整个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残次品增多。

三、公司仓储管理改进措施

(一)仓库出入库作业流程优化

仓储流程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原先仓储流程在出入库操作上存在:过程太简单、内容不详细、分工不合理等问题。现在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目前仓储中存在的不合理进行了如下改进:(1)仓库管理员中增加装卸(工人、手叉车)。(2)货物出入库增加仓库员注明装卸作业量、车牌号及其它所需事项,仓库管理员签单放行。(3)额外增加:台账操作员整理每天的作业;统计装卸工作量费用;绘制日、周、月报表;月底汇总盘存;月底交财务部门审核;每天的作业单据、第三联交台账操作。(4)仓库保管员按保管条件要求分类存放检查、清点。

(二)合理布局仓储场地,完善仓储设施与设备

仓库作为整个生产及流通过程中重要的交通枢纽,经常会在仓库中搬移物品及仓储设备,所以如何对仓库的货品及设施设备的摆放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合理的仓库布局能加快物品周转时间,提高效率。

(三)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模型

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通过信息系统的管控,达到反馈准确及时的目的。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按库存管理的目的分类又可分为经济型和安全型两类。经济性的主要目的则是保障正常的供应,不惜加大安全库存量和安全储备期,使缺货的可能性降到最小限度。库存管理的模型虽然很多,但综合考虑各个相互矛盾的因素求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真实库存管理的共同原则。

(四)指定统一的货品编码

货物一经编码后,并放上对应的物料卡,货物记录正确而迅速,货物储存井然有序,可以减少货物型号弄错事件的发生。对仓库管理人员查找及盘存都十分方便,尽可能保证手工帐和系统输入的账相同。

(五)有效的人工管理

仓库管理中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企业招聘物流仓库岗位都会有一条特殊要求:吃苦耐劳,责任心强。做一个合格的仓管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仓库的工作量不固定且枯燥。所以心态最重要,刚刚毕业的学生难免眼高手低,不满足于自己的工作及薪资,工作没有效率,消极怠工。现在的仓管员队伍比较年轻,学历也不是很高,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此外,要转变员工的观念,要让每个员工有职业感,掌握职业规则及技能。比如要求员工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近原则、5S原则、物流标准化原则,以及牢记物流成本重要性

四、公司仓储管理改进绩效评价

(一)仓储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在于

1. 对内加强管理,降低仓储成本

仓库管理者可以利用生产绩效考核指标对内考核仓库各环节的计划执行情况,纠正运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具体表现如下:有利于提高仓储管理水平;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有利于仓库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2. 进行市场开发,接受客户评价

具体表现如下:有利于说服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有利于稳定客户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

(二)同星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资源利用程度方面的指标

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面积利用率=仓库可利用面积/仓库建筑面积*100%

仓容利用率:仓容利用率=存储货品实际占用空间/整个仓库实际可用空间*100%

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率=期内完好设备台时数/同期设备台时数*100%

设备利用率:设备利用率=设备实际使用台时数/制度台时数*100%

资金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固定资产平均占用额+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100%

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仓库全年吞吐量/年平均员工人数*100%

2. 绩效考核服务水平与能力指标

考核指标如下:(1)服务水平占45%:客户满意度、缺货率、准时交货率各占15%;(2)能力与质量占50%:货品缺损率占10%、账货相符率、平均储存费用、差错率各占15%。

(三)同星公司绩效评价标准

仓储管理绩效评价的标准有以下四种:

计划标准:以本公司事先制定的计划为标准。

历史标准:以本公司历史仓储绩效状况作为评价当期仓储绩效的标准。

客观标准:以行业平均水平或行业内先进企业绩效数据作为评判标准。

客户标准:以客户对仓储环节的满意度作为评判仓储活动绩效的标准。

五、结语

本文以同星公司仓储管理为对象,对公司的仓储管理制度以及库存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做了优化和改进,使仓储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合理,优化出入库作业流程,提高人员素质,合理规划仓储场地,完善仓储设施设备,建立有效的库存控制模型,全面推进仓储信息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物流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提高物流效率,才能在现代生产流通中占据主动,而仓储作为物流中的重要环节,前途一片光明,而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但是目前仓储行业存在流程不合理、储位安排不当、设备利用率不高、人员分配不当等诸多问题。因此应不断地在管理理念现代物流管理信息技术、人员素质、服务领域的延伸上多下功夫,不断优化配置仓储资源。

参考文献

[1] 曹晓平.尖峰国际贸易公司仓储现状及发展分析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4).

[2] 李永生,郑文岭.仓储与配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刘华主编.现代物流管理与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A物流;仓储信息化;建设

一、仓储与仓储信息化概述

(一)仓储管理及仓储信息化概念介绍。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物流仓储系统的布局和设计、库存的最优方案选择、仓储作业的具体操作等,在物流企业的具体仓储管理中,仓储布局、库存管理及具体的仓储作业执行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这三者的配合程度及效率,会对整体仓储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仓储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完成物流仓储全过程的协调、管理与控制,以实现从商品出发地到最终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具体地说,物流仓储信息化实际上就是协调物流仓储的每一个业务环节,构建一个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管理机制,提高系统内部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的体系。常见的物流信息化手段包括: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合理、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相关手段,实现仓储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的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仓储信息化对仓储管理的作用。物流仓储是物流企业消耗成本最高且业务难度最大的环节,影响企业的根本利益,物流系统产生的效益来自于整体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的下降,而这和物流信息的畅通、及时是分布开的。首先,物流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手段可以将这个系统打通,让不同环节的参与者,如生产企业、物流公司、购买者等更加顺畅的进行合作,提升物流运作效率,提升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创造了。其次,仓储信息化可以配合仓储管理业务开展,通过信息化的授权、监督机制,企业可以对物流仓储的各环节、相关部门与人员进行更高效率的监督与激励。最后,仓储信息化实际上可以创造一个更加优越的数据环节,让物流企业了解仓储需求,及时的配置和调整资源,满足仓储管理效率改进的基本要求。

二、A物流仓储信息化现状

(一)A物流有限公司及其仓储介绍。A物流有限公司(简称A物流)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中等规模的连锁第三方物流企业。该企业的仓储管理不仅仅涉及到仓储管理的仓库管理环节,还涉及到入库和出库环节。其流程是:确认入库———入库管理———确定出库,在确认入库和出库方面,分别包括以下流程:收件———分类———检验———确认,确认———提取———检验———发包———配送。而在入库管理中,则必然与企业日常仓储管理的其他出入库环节、日常管理机制、盘点与报损等制度相关联。可见,A物流的仓储管理流程是较为繁琐的,整个价值链环节涉及到许多企业和个人,涉及到企业内外部的许多因素,其仓储管理的效果将会较多的受到价值链相关环节的影响。

(二)A物流仓储信息化建设背景。A物流在及北京、广州、成都及武汉等地都拥有仓储基地,总仓储面积为29000平方米,其中浦东的仓储面积为105000平方米。从仓储的基础来看,地区的仓储面积较大,近年来开始逐步向周边区域进行仓储扩建。这就使得企业的物流仓储压力增大,而仓储信息化则是提升物流企业总体的管理效率、确保物流业务流程标准化等的关键所在,也是该物流企业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为达到提升物流综合效率与质量的目的,A物流开始了仓储为核心的物流信息化建设。

(三)A物流仓储信息化主要措施。A物流仓储信息化的主要措施如下:(1)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开展物流作业链的信息化管理。A物流在2009年建立物流信息化系统之后,不断更新和完善信息系统,截止到2014年10月,A物流的物流信息系统已经覆盖A物流多数仓储部门,使得A物流的总部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门店的库存及配送情况。(2))无线射频技术。无线射频识别(RFID)是通过一种无线电讯号和微芯片标签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通讯技术,RFID电子标签(RFIDTags)来实现存储和远程读取数据。RFID电子标签能够被应用于任何物体,通过无线电波对物体进行身份识别,接收的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中工作,可以克服条形码使用效率低、容易出差错、信息容量有限等不可克服的缺陷。

三、A物流仓储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信息化系统没有满足全部仓储业务需求。A物流仓储信息化的管理效率不理想,特别是信息化的流程没有很好的得到落实,部分业务仍然采取传统手段进行,这就表示其仓储信息化不完全覆盖仓储业务需求。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规划,但是A物流却不愿去做这样的规划,或者一段时间就停下来,导致后期很难有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构建一个符合信息化要求的业务流程,对业务的具体程序、对应部门与人员进行合理的批判。然而,在缺乏统一规范的情况下,物流信息化的应用会极大的受制于物流企业自身的技术实力和资本实力,这就导致目前A物流仓储信息化系统的成本较高,而A物流的起点很低,而市场上缺少适合A物流起步的信息系统,就导致其采用的信息化系统本身不完全符合企业仓储业务要求。

(二)仓储的标准化不足。针对前文提到A物流仓储信息化建设中,仓储效率不高的问题,联系企业实际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仓储信息化缺乏与之配套的标准化机制。物流仓储信息化的运行,与物流仓储标准化存在密切关系。借助现代化手段进行仓储管理是仓储信息化的关键,然而这个信息手段必须建立在匹配的标准机制基础上,覆盖全部仓储流程。但是,目前该物流企业的仓储相关作业都没有必要的标准化规范,运行不规范也就无法运用信息手段。同时由于信息化的不规范,以至于企业在信息系统开发时,往往是直接委托给软件公司开发,或者直接购买相关专业软件。这样一来,A物流实际业务流程和信息流之间存在差异。就A物流而言,形成在国企基础上,主要是中铁,中海运等国家主要运输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本身同各相关部门联系密切,市场竞争压力小,就使得其资源整合动力缺乏,其结果就是垄断市场继续占据市场主要成分,但是不断出现的中小物流企业也在低价竞争中无法联合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而越加困难。

(三)仓储信息化的技术设备匮乏。结合前文介绍,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效率较低,这与前文分析的仓储标准化低、信息化与需求匹配低有关,而这个问题最终形成的根本则是信息化手段不足以真正的达到其业务需求。目前A物流仓储信息化发展中,虽然企业开始引用物流信息化技术,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却非常有效。例如,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服务在大型企业的应用比例为23%,在大型物流企业的应用仅为12.5%,在中小企业基本是空白。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投入不够;据分析物流行业的信息技术总体投资占总额的比例还不到0.2%,与国际物流巨头对比投入2%以上差距比较大。基础技术服务应用比例趋少,整个物流的仓储信息化整合就相对困难。

(四)仓储部门人员的信息系统操作能力有限。与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物流仓储信息化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具备将信息技术与物流专业技术相结合的能力,成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战略型人才;另一类是能够将信息技术与物流专业技术相结合,能够熟练操作具体业务的中低端人才。目前A物流仓储信息化方面,这两类人才都极为短缺。截止到2013年,A物流的从业人员中,大专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足20%,本科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足18%,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物流专业人才不足6%,在A物流企业中,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并且,A物流并没有仓储信息化研究与应用的较高专业人才,这就导致A物流较少拥有自主创新的物流信息技术,而是通过引进且较少更新升级物流信息系统的方式实践仓储信息化,这显然会阻碍A物流仓储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四、A物流仓储信息化改进建议

(一)结合仓储业务需求优化信息系统。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并不完全符合自身的业务需求,企业需要更细致的分析业务需求,构建覆盖全部业务的信息化机制,才可以提升其效率。A物流可以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例如,沃尔玛的仓储信息化以物流仓储及配送中心为枢纽,将POS机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收录和更新的物流信息及时进行处理并启动相应的物流服务机制,极大的提升了物流服务效率。但是目前A物流实践仓储信息化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建立具备现代信息系统的完备高效物流配送中心。现代物流活动是建立在配送中心的基础之上的,建立现代化、适应信息化应用的配送中心才能使企业的物流活动更加顺畅。

(二)推进仓储标准化。针对A物流的仓储标准化程度低,导致仓储信息化发展受限的问题,解决仓储信息化建设不足,就必须关注仓储标准化建设。提升A物流的仓储信息化建设,需要注重仓储信息化中的标准化机制建设:实行统一的包装、卸载方式、工作流程和服务,为标准化做出铺垫,这对A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物流标准化主要包括:物流用语和物流计量的标准化、物流数据传输和交换的标准化、物流作业的标准化、物流服务的标准化。物流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物流标准化涉及面较为广泛,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及时进行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维护。要实现仓储信息化就要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包括物流的基础设施以及原有设施的改造等;对于A物流而言,信息技术应用除了遇到资金和技术的不足的问题外,在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方面A物流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沃尔玛有专门负责物流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SMART系统,每天不间断的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对物流信息作出合理调配,并扩大到数据挖掘,从而能快速获得市场需求,对物流的把握程度和精确。但是这样的部门设置在A物流中还比较少,A物流对信息部门的认识就是对计算机等硬件的维护,在数据分析方面则相当薄弱,这显然是应当着手改进的地方。

(四)提升仓储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发展仓储信息化战略时,A物流需要关注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提升。一方面,A物流需要加强对现有仓储信息化战略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立足于再学习和再挖潜,充分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建立一整套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制订中长期员工培训计划,合理划分培训层次,使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将人才的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以储备一定数量的后备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的技术人才。对高级管理人员结合业务发展,定期进行前瞻性的培训,同有关院校联合办学,提高现有员工的学历,改善其知识结构,进行学历再教育。

综上所述,仓储信息化对现代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效果与质量提升具备重要意义。A物流在仓储信息化逐步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特别是由于企业物流信息化的覆盖面不足、物流标准化匮乏、仓储信息化的设备与人才不足,缺乏完善的内外部保障机制等,极大的约束着企业的仓储信息化。后续发展中,A物流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合理的调整物流仓储的信息化方案,强化设备、人才与保障机制建设,在物流标准化与信息化技术基础上,推动物流仓储业务发展,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作者:王晨曦 单位:西安外事学院物流管理1201班

【参考文献】

[1]刘礼蓉,李晓.浅析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的特点和任务[J].管理科学,2014(17)

篇9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及本企业经营决策,实施既定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性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正确性以及保障经济运作的有效性,而建立全方位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企业生产经营业务全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通俗地讲,企业内部控制指的就是企业从确保自身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即实现经营目标的目的出发,对内展开的约束性管理活动。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资产完整及安全、企业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等(财务管理为其重要体现内容),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管理制度予以建立健全,对管理方法予以完善并尽可能优化企业资产管理。

二、仓储管理的概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仓储管理指的是对仓库及内部存储的物资展开有效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对仓储资源予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控制及利用。在供应链管理上仓储管理占据重要位置,其布局、人员配置及设施配备等一系列的规划和建设均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企业供应链管理。通过高效、科学的仓储管理可对企业物流管理体系予以优化,促使企业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并对供应及需求的关系加以有效调节。目前,我国仓储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仓库数量较多、结构并不合理:

各行各业处于自身需要常会建立仓库,这就造成仓库数量较多且都集中于交通便利、经济繁荣的位置。大部分仓库中的制造工作不可逆,若有任何材料不符合要求或者缺少必要物料,则会直接影响生产工作,因此库存结构保持合理化在企业仓储管理中有重要意义,若结构合理化无法实现则会导致部分地区的仓储能力欠缺、部分地区的仓储剩余量大这一两极分化现象。而目前多地仓库存在物资严重积压、物资管理混乱、摆放位置混乱等,导致仓储效率受到严重影响。

2.仓储人才严重缺乏:

仓储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具备专业技术的仓储人才及仓储管理人才,然而我国目前仓储人才储备十分欠缺,相关统计显示,我国近几年物流人才缺口高达150万,尤其是仓储管理人才的缺乏十分突出。

3.仓储发展不平衡,机械化、自动化发展欠缺:

大型企业仓库多引入了先进的搬运、装卸设备及高层货架仓库等,而仍存在众多企业实施人工操作,导致仓储发展极不平衡,这必然会对仓储行业运行的整体效率造成影响。

三、企业内部控制在仓储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我市某公司在仓储管理中即存在仓库结构不合理、人才欠缺、机械化发展不足等问题,为改善这些问题,其在仓储管理中引入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后,仓储管理效率及利用效率均有明显提高,这说明在仓储管理中有效应用企业内部控制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运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保持记账员与保管员岗位分离:

在仓储管理中应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及权限,确保记账员和保管员岗位分离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建立仓储管理不同岗位相应管理制度,真正落实不相容岗位互相分离,互相监督并制约,防止出现舞弊事件或疏漏。

2.建立定期轮岗制度:

根据实际人员配备情况建立定期轮岗的制度,主要包括保管员和记账员的定期轮岗,符合条件的记账员及报关员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轮岗,轮岗间隔时间以2-3年最佳,而在具体设置轮岗间隔时间时,应遵循风险控制、效益及成本控制等相匹配的原则。另外,还应对各岗位的职责与工作标准予以明确,以免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等问题,同时还应展开有效的人员工作绩效量化考核。

3.建立定期盘点制度并严格执行:

在仓储管理中,定期盘点制度应作为管理制度的最基本制度之一,同时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制度严格执行,从而对日常管理中积累的问题予以良好解决,并随时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疏漏,且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能够为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等提供有力保障。

4.对现代信息技术加以利用:

企业需以各种存货的当前库存、采购周期为依据,并与企业的生产计划、经营计划及市场供求关系等予以结合,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对存货采购数量及日期予以合理确定,时刻保证存货库存处于最佳的状态。

5.严格做好各环节工作:

对入库验收环节予以强化,并对验收标准、方法及程序予以进一步规范,仔细查验入库存货质量、数量及技术规格等,务必保证验收合格,方能准许办理入库。

6.组织仓储人员定期培训与交流:

通过展开定期培训和交流可以对员工存在的疑惑进行及时解答,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及业务水平,促使仓储管理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另外,还应将定期培训及交流纳入管理制度中,实现员工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

7.创造科学、合理的仓储人员考核制度:

在仓储管理中,应尽可能防止因管理不善或责任心欠缺造成的存货短缺、积压毁损现象,同时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严格根据仓储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实际情况、工作成效等综合考评,通过合理的奖惩制度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现代化仓储;物流;发展方向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010

1 前言

在现代工业企业物流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仓储,通过仓储能够对产品进行整合,对供应与需求进行调节,降低成本。从物流整个链接来看,属于一个增值服务手段,在整个物流链中仓储位于各环节结合部。比如采购和生产间、初加工和精加工间等等,仓储管理是整个供应管理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2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即对仓库与仓库中各种储存物资的有效管理,为仓储机构利用仓储资源采用的高效仓储服务所采用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过程。仓储管理包含了验收物资入库,保管以及发放全过程。从供应链角度来看,整个物流过程即为一些列的供给与需求共同组成,一旦供给与需求之间节奏存在不一致现象,就不能给较好的衔接这两个过程,所产生产品就不能给及时进行消费或存在相应需求而不能得到产品满足,就必须要构建储备产品的仓库,才能够有效进行管理,从而把无法及时消费产品储存起来便于满足今后的需求。

3 现代化工业企业仓储管理现状

从前面分析来看,在物流系统中仓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从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实践中还存在各种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3.1 仓储行业的竞争日渐激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个行业的竞争均在不断加剧,自然仓储行业也不例外,其竞争度是日渐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内仓储设施不可能满足物流运转所需,而原有仓储企业要改造基础设施必须要花费巨额资金,在这种形势下外国各种物流公司必然会投资建库,同时我国各大企业也投资修建现代化的仓库,用来发展物流平台,即为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增大仓储企业之间竞争力度,自然仓储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3.2 仓储技术的发展不均衡,信息化欠妥

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信息化技术,但是许多中小型的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并不乐观。许多企业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了信息化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投资上自然就少,导致建设物流信息化进程比较慢,物流的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在建设信息化上也极少从供应链整体目标上实施规划。而大型企业刚好相反,自然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差距不断增大,乃至出现物流信息化之间代沟。

3.3 利用自动化仓储资源相对较低

许多仓库也在不断引进自动化,但是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即为效果不明显、利用率不高、优势不突出、规模不确定,导致很多仓库资源无法合理利用,资源闲置,尤其是一些产品批量不大且较为单一的企业。必然存在仓库设施设备的资源闲置和重复配置二者矛盾突出。

3.4 仓库布局缺乏合理性

从显示情况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为满足自己所需均不断建立自己仓库,因此仓库数量不断增多,而且在修建之时均选择经济几种地区与交通便利地方,导致这些地方到处都是仓库,致使仓储的布局不合理,一些地方出现大量剩余仓储,而一些地方的仓储能力不足,出现了这种两极分化现在非常严重。

3.5 缺乏仓储管理人才

事实上,仓储管理好坏都是由人来实施和完成的,要发展物流行业,必须要有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现在许多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但是培养人才上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而且压缩经费投资,对实践的教学上投入经费不足,虽然有一些学校在提倡校企合作,但是真正落到实处的并不多。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学生动手能力不高,和企业实际所需不相符。

4 现代化仓储管理的发展方向

从现代化的仓储管理现状来看,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需要结合实况采取合理改进措施。总体来看,仓储管理发展方向如下所示:

(1)对仓储布局进行优化,发挥其本土优势;经济合作上应该采取合理规划、科学安排等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模式解决仓储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对仓库区布局进行调整,更新库房,设施必要技改,满足物流供应所需,打破条块分割,面向市场参与竞争。

(2)强化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现代化物流发展就必须要采用现代化仓储管理为支撑,采用信息化与以信息化作为指导的技术来实现现代化仓储的有效途径。采用电子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计算机管理来代替手工记录及人工操作管理。

(3)强化仓储人才培训;培养仓储人才是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仓储管理能否提升,因此重点在于培养相关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关学校就要加大实践设施设备建设,要多培养人才的实践,同时还要将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落到实处。

(4)选择合理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当然合理存在的选择上必须要依据企业自身实况,要选用灵活的、先进的供应链仓储管理策略,比如选择JIT 零库存的管理策略,并行和平行的工艺策略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库存的水平,降低库存占用资金额度,从而实现降低总库存的成本,提升利用仓储的目的。

(5)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现代化仓储管理的信息化;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自然仓储管理中也必须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仓库的利用率,实现仓库的控制,构建合理的物流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积极促进企业仓储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的公共信息平台,就能够将公共信息网络和仓储的信息网络二者有效结合,从而增强企业的仓储信息化水平。

5 结束语

工业企业仓储管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但能够促进物流发展,还能够增强工业企业物流业水平,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中能够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因此就要从其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确定发展方向,才能够确保工业企业的仓储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红,赵敏.如何实现高效率的仓储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