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十”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福建省是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且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一方面对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福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文明带来了负面影响。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征收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以此促进开发技术的提高以及对所造成负面影响的消除、治理和恢复。目前,学界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没有明确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补偿不仅包括对生态功能的补偿,还包括对开发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补偿。狭义的生态补偿仅指对生态破坏的补偿。文章从狭义的角度研究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1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现状
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有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
1.1国家层面
1.1.1宪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该规定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1.1.2法律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都有涉及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的相关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第5条和第32条的规定。1.1.3行政法规及行政规章相关规定《土地复垦条例》、《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和《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等对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有相关的规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对矿产环境的保护治理制定方案提出了要求,对土地复垦的验收、监管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以上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在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有相关的规定,但大都不够详细、具体。比如对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主体、资金来源、补偿依据的标准以及具体如何实施等环节缺乏权威的依据。
1.2地方层面
《福建省矿产资源条例》、《福建省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办法》以及《福建省矿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给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尤其是《福建省矿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总共分为六章,对保证金的定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原则、保证金的缴存与返还、矿产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治理方案的编制与备案、监督管理等都做了相应的规定。该办法对规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的缴存、管理和返还,今后采矿人开采矿产必须边开采边恢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矿山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2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主体范围过窄
闽国土资综【2012】127号文—《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引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从该办法第四条款可以推定这里指的引发环境问题和破坏环境指的是采矿权人或采矿权申请人,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主要是矿产资源的开采者和经营者,按照该原则规定开采者和经营者应当承担起生态破坏和生态恢复治理的责任。而在现实中,企业开采或者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往往冒着一定的风险,开采或者经营还不知道能否获利的情况下就需要有大量资金的投入,还需要交纳保证金,倘若开采结果理想,那么他们有足够的费用可以支持企业的进一步运作,倘若开采结果不理想,他们冒着很大的风险,最终还要承担起开采所带来破坏的恢复的责任,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境。相对其他矿产资源开发的受益者,对企业这个准受益人身份略显不公平。因此,应该把其他的受益者也列入生态补偿的主体范围,按照所受益的比例承担一定的生态补偿责任。
2.2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有限
通过对《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相关条款的解读和对第三条规定省国土资源厅相关人员的调研,当前我省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资金主要来自采矿权人所缴纳的保证金。该办法第二章对保证金的缴存有相应的规定,同时以附件2《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经缴存数额计算说明》规定了保证金缴存依据单位矿区面积和矿山开采方式的影响系数决定保证金的数额。尽管有保证金的缴存规定,作为破坏的补偿、恢复,但是现实中依据所缴纳的保证金数额企业能够缴纳得起,或者及时缴纳得起,最终企业能够依据该笔保证金就能够真正承担生态破坏、恢复治理的责任,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困难。
2.3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监管主体不明确
《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第五章对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做了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采矿权人实行“边开采,边恢复”。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等条款大都是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或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等字眼,主管部门主要是各地的国土资源局,但是国土资源局下设又有很多部门,具体该由哪个部门来落实监管没有明确规定,往往会导致要嘛几个部门同时管,要嘛没人管的局面,最终导致管理混乱。
3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3.1完善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3.1.1矿产资源开发体现利民、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矿产资源开发能够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如生态衰退、环境污染,这对人民、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地的人民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矿产资源开发中需要权衡利弊,做到既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保护人民的利益。矿产资源开发主管部门对矿产的开发申请要经过科学的监测,在开发前进行科学评估,权衡利弊后,同意申请的,对矿产资源开发采用有偿取得的原则。3.1.2新旧账分别对待原则矿产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破坏需要进行恢复、治理,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具体有谁来恢复、治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待。以立法为准线,对于立法前历史遗留下的问题,我们称为“旧账”;对于立法后出现或者即将出现的问题,我们称为“新账”,对新旧账分别对待原则:旧账由政府负责治理,通过政府公共支付解决;新账由矿产资源开发的企业负责100%治理和恢复。3.1.3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目前针对福建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要就是实行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在《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及其附件中对保证的缴纳、提交标准有相应的规定,但需要再进一步规范,严格落实补偿的标准,做到所有对所有的征收对象标准一致;在补偿的过程中应认真做好利益权衡,做到补偿公正合理;对于补偿的规则应当向社会公开,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1.4“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要切实落实企业在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中的责任,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健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
3.2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主体、标准和资金来源
3.2.1明确主体我国《环境法》确定“利用者补偿”原则,《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确定“谁引发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补偿原则,对于“利用者”、“谁引发”及“谁破坏”主要是矿山开发企业,所以应当在相应的法律法规里明确规定,正在开采的或者即将开采的生态补偿由开采的企业承担生态治理和恢复的责任。3.2.2提高标准和拓宽资金来源目前,福建省的生态补偿标准主要依据《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附件2的规定,该文件中主要根据采矿学科证登记的矿区面积、单位面积确定保存保证金的标准。具体在实际中仅仅依靠采矿企业所缴的保证金是很有限的,特别是现如今经济发展出现不景气现象,部分矿业老板面临着资金的短缺,甚至资金链断裂无法缴存,或者即使缴存了最终也无法承担起治理、恢复责任。给现实生态治理恢复带来了困境。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曾经说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共识,靠政府花钱解决不了生态效益的问题,发动企业一起参与。他建议以我省森林覆盖率60%为标准,低于标准的地区向高于标准的地区进行补偿。福建省是较早开展上下游生态补偿试点的省份,但未形成标准,只是象征性的额度,调动不了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因此可考虑书记建议以此为标准,同时也拓宽了生态补偿的资金的来源。
3.3完善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实施
3.3.1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费的实施对于生态补偿费的征收全省应当制定统一的范围标准,不仅如此在落实收缴任务时也必须统一力度,不能有些地区、有些人多收,有些人少收。3.3.2现有矿区和新矿区生态修复保证金实施针对当前《矿产资源法》为涉及生态补偿,有涉及的生态补偿形式也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没有对污染和生成破坏的补偿,缺乏统一的法律规定以及统一的政策引导,应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上确立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落实福建的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3.3.3老矿区与废旧矿区生态修复基金的实施与“新旧账分别对待原则”保持一致,对于老矿区与废旧矿区由国家承担治理责任,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由政府成立专门的矿山复垦公司,由中央支付75%,地方支付25%的恢复治理费用无偿投入使用。至于费用的来源,首先国家应当把该项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其次可以建立生态恢复治理基金制度,基金主要通过地方环境或国土部门征收的资源税、接受的捐赠、捐款途径完成。3.3.4建立矿区生态修复的激励制度福建省是重要的生态示范省,做好生态修复尤为重要。省相关主管部门一方面应该鼓励有能力的矿山企业积极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积极承接面临困难的矿山企业的转让,并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如在以后的公开招标中,对于做得好的矿山企业给予减收恢复治理保证金或者给予荣誉称号、奖励等。另一方面鼓励社区干部及公众积极参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恢复治理活动中来,鼓励他们边学边做,敢于同违法、犯罪的矿山开发行为做斗争,给予实物或者经济的补偿,并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实施。对于做得比较好的给予福利政策,也可以给予家人安排工作或者其他事情优先考虑考虑的待遇。
3.4完善福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监管制度
3.4.1明确生态补偿具体监督机构现行《环保法》和《福建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规定环境保护的机构有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都有权对环境行使监督职能,这样容易造成实际中无人管或者管得部门太多,所以要在相应法律制度里明确规定由哪个部门行使矿产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监督职能。3.4.2确立生态补偿费用监管制度目前,福建省生态补偿费用实行财政代管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原则。建议相关立法确立生态费用监管制度,在费用收起、存储、发放的各个环节里应当允许相关的公众有参与到各个环节中,保证公正、公开、公平的基本原则。公开信息以便其他公众的查询、有足够的知情权;设立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的途径,同时保障相关人的安全。3.4.3地方各级政府严格落实巡察制度2016年3月福建省确定23名国家级矿产督察员负责重点督察对我省125个矿山进行巡察,显示出福建省对巡察工作的重视程度,各级督察员应当分工巡察,把各个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账进一步细化,真正落实督察职责。对于巡察中发现违法行为,除了相关部分责令限期改正的不改,国土主管部门不得通过其采矿许可证年检外,应当强制其停止开发行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3.5完善福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社会监督制度当前一些地区生态环境执法管理部门受制于地方,有时难于作为,建议改革生态执法体制,同时设立公众网络平台,可以学习德国的做法,专门设立环境保护专线电话,由专门的部门接受投诉,由专业队伍负责及处理投诉的问题。当然也需要广泛宣传,组织公众学习,提高环保意识,正确有效的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必要时设立听证程序,让公众平等的参与各项环保环节。
参考文献:
[1]江钦辉.新疆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3:27-30.
[2]李超峰.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完善[J].中国矿业,2015,9:69-71.
[3]翁根其其格.浅析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立法机制的完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22-123.
[4]姜明.维护矿产资源开发地农牧民的合法权益[J].阴山学刊,2014,2:24-27.
篇2
1上海垃圾简易堆场存在问题剖析
1.1生活垃圾堆场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隐患[1-3]
①填埋气体污染与安全隐患。堆场散发恶臭气味(主要是氨(NH)3、硫化氢(H2S)、氮氧化物(NO)x和甲硫醇(RSH)),存在甲烷(CH)4爆炸安全隐患,影响周边居民生活。②渗沥液污染。缺乏渗沥液收集处理设施,渗沥液直接渗入土壤污染地下水。③堆体稳定性差。稳定化过程中不均匀沉降,易产生滑坡危险。④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破坏周边景观,威胁居民健康及生活生产,使土地资源贬值。
1.2生活垃圾堆场存在原因分析
①垃圾源增多,数量成倍增长。随着城市扩大和经济发展,垃圾增量较大,处置能力不足,导致垃圾简易堆场迟迟无法关闭。②环卫管理重设施建设、轻堆场治理。堆场治理在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划、工作计划、考核目标和资金分配中往往未能体现或体现较少,对垃圾堆场污染环境问题和后续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不足。③堆场治理投入不足。财政在急需解决的环卫设施建设、职工待遇等方面仍遇到困难,资金缺口长期较大。④堆场基本信息掌握不全。由于日常管理薄弱,造成对垃圾堆场现状信息掌握程度和统计深度比较低,对主管部门决策也造成一定影响。
2国内外垃圾堆场生态修复与综合利用管理
2.1堆场修复利用模式借鉴
2.1.1美国西科维纳市[4]: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BKK公司签订修复协议———取消土地使用限制,与加州有毒物质控制局(DTSC)签订购买协议———保障土地持有者环境安全,其他协议———土地销售收益分配;投入2020万美元用于堆场治理系统建设和设施购买等;原土地转变为31587m2的商业和娱乐休闲用地。明尼苏达州[5]:明尼苏达州污染防治处长期负责该州112个允许封场的市政固体废物填埋场的治理和监测等工作,并实施填埋场封场利用计划;立法通过填埋场封场治理法案,在填埋场治理协议(具有约束力的协议)中确定土地使用属性,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的土地利用计划与州填埋场封场利用计划相一致,推广垃圾填埋处理场再生技术。缅因州[6]:立法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关闭和整治414座垃圾填埋场法案,所有整治费用的75%由州政府承担,其余由美国环境保护署承担,共投入近16亿美元参与这场整治建设项目中。
2.1.2北京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模式:制定政策和专项规划(见表1),明确工作目标和推进思路,审核治理方案和项目预算;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仅用于治理修复技术标准研究的科研投入就达到2000余万元(2006—2007年340万元,2009—2011年1850万元);依托工程管理新技术,包括信息污染检测和影像识别、信息化数据库管理和工程治理等技术,同时推广应用生态修复新技术[7-9]。
2.2主要城市堆场修复利用现状
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及综合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10-12],需要从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上保障落实,既要消除环境安全隐患,改善城乡环境,又可以激活并拓展城市闲置垃圾堆场的土地价值,并赋予其新的发展内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由于受发展水平所限,国内简易堆场修复工作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原先位于城郊的垃圾堆场逐渐转变为人口聚集区,具有较大的土地再利用潜质,我国少数大城市已将堆场修复提到议事日程并开展修复工作,制定了一些堆场管理和生态修复管理办法,如北京制定《2007年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实事项目工作程序》及上海制定《郊区镇级生活垃圾简易填埋场管理办法》等,但国内大多数城市堆场修复工作进展不大,综合利用的成功案例更少。
3上海生活垃圾堆场运行现状及污染分析
3.1上海市生活垃圾堆场运行现状近年来,随着上海市《固废规划》和几轮“环保3a行动计划”政策措施的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显著提高,关闭了一大批垃圾堆场,加强了在运行堆场的日常管理。截至2010年底,共撤销了1251个村级堆场,关闭了205座镇级简易填埋场。据统计,上海市生活垃圾堆场(镇级以上堆场)有219处,占地约201hm2,其中,目前处于运行状态的简易填埋场有14座,分布于金山、松江、青浦、崇明等区,占地面积21.5hm2,处理量约为572t/d;已开发利用的垃圾堆场占地3.9hm2,覆土或已种植绿化的占地175.6hm2。下一步,各区县将根据本区域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逐步关闭简易填埋场。由于设施“先天不足”,生活垃圾倾倒入这些简易堆场后,仅进行简单的推平、压实操作,无日覆盖和中间覆盖,现场条件较为恶劣,基本无渗沥液和恶臭气体等污染控制措施。
3.2生活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现状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和世行贷款,完成了浦东江镇、青浦赵屯等垃圾堆场生态修复工作,启动了老港一至三期、闵行华漕、宝山顾村等大中型堆场生态修复工程。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对土地需求的日益迫切,垃圾堆场的后续利用也逐渐纳入了议事日程,给垃圾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受制于政策、资金、土地性质、技术等多种因素,总体来说,上海垃圾堆场生态修复的覆盖面不大,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仍有一批堆场存在生态安全隐患,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已关闭的垃圾堆场中,通过对上海市5个垃圾堆场填埋气体测定结果显示(见图1),其甲烷浓度总体上随着关闭时间的增长而降低,其5a内甲烷浓度为10%~30%,存在爆炸的安全隐患;由于上海雨水充沛,堆场产生的渗沥液水质随年限差异很大,如表2所示。此外堆场重金属监测发现,短期内土样中重金属基本均高于农田土样对照值,为安全起见,堆场在封场10多a后仍不适宜复垦农用。以青浦青东农场堆场为例,虽然该场已于2008年4月停止堆放垃圾,并进行了覆土,实施了一期臭气治理工程。但由于填埋垃圾量较大,距城区较近,垃圾散发的异味对青浦城区还有影响,引发大量居民投诉。2009年6月,区主管部门制订了进一步治理臭气的工作方案,提出了“排水—开挖—喷洒A级EM菌—覆土—种草”的技术方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尚在运行的垃圾堆场中,以金山区中丰村生活垃圾堆场为例,由于本地垃圾出路不明,缺乏设施建设管理经费,堆场内放养着鸡等畜禽,且相邻处有一个大型蔬菜种植基地。此类堆场环境风险较大,急需加强规范管理,尽快关闭堆场,并采取覆土等初步修复措施。#p#分页标题#e#
在垃圾堆场修复及利用方面,主要通过垃圾搬迁、加速垃圾稳定化、渗沥液处理、填埋气体处理和植被再生多种修复技术,将已关闭堆场建设成为公园、绿地等生态设施。如闵行体育公园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广粤路垃圾堆场于1987年关闭后,种植雪松、黑松、白玉兰、棕桐和水松等万余株树;青浦徐泾堆场通过垃圾搬迁、土方回填后建设厂房并投入使用;青浦金泽堆场通过覆土、设置导气管和四周开沟渠、设置截污坝等方式,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
4上海生活垃圾堆场管理对策
4.1工作目标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为重点,以改善生活垃圾堆场区域环境、提高堆场废物和土地综合利用率为主线,加大郊区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力度,加快推进已关闭堆场的环境改善和生态修复工程(见表3),因地制宜地实现污染场地分类综合利用,为提高郊区环境卫生保障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4.2主要措施[13-16]
(1)切实落实管理主体。上海市级层面加强对堆场修复和综合利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各区县政府应属地化管理,切实承担垃圾堆场生态修复的责任,区县规划土地、农业、环保、绿化市容等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工作,建立合作协同机制。
(2)强化专项规划引导。顺应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的趋势,结合新城规划和大型居住区建设,启动上海市垃圾堆场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垃圾堆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发挥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3)加大政策及资金扶持。从加强立法支撑、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引入行政考评等方面促进堆场生态修复和综合利用工作。政府可通过城维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对各区县堆场修复工作给予扶持和奖励;各区县应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将堆场生态修复项目纳入城维资金项目、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修复工作和综合利用。
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anxing841018”为你整理了这篇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管理中心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打算
一、2020年工作情况
(一)聚力重大国家战略实施
一是建设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智慧黄河三角洲”大数据平台两项工作,列入省黄河流域发展规划(送审稿),其中,大数据平台以建设“智慧黄河”形式列入国家黄河流域规划纲要。
二是发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黄委信息中心等国家大江大河智库作用,联合开展项目研究。提出了黄河河口适宜生态流量过程和近海生态需水建议,被黄委部分采纳,支撑了河口生态调度和生态补水量;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修复制度研究”有关建议,纳入《黄河法》(初稿),为加强河口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依据。承办中国水利学会河口治理与保护专业委员会2020年度学术年会,来自黄委、长江委、珠江委等19家单位40余位专家提出河口治理、三角洲湿地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建议。
三是支持中科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开展湿地保护、修复与利用研究,“互花米草入侵与防治”成果得到国家部委和省主要领导认可。
(二)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出台《东营市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实体机构管理办法》,重点与国内22家高校院所对接联系,开展人才、技术交流50余次,服务企业60余家,实施市校合作资金项目39个。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作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进修生、订单培养研究生、工程硕士研究生,第一批14位工程硕士研究生入驻基地。“山东师范大学新发药业化学班”200名学员接受普通本科规范培养。组织申报并着手实施生态环境部“基于生态效益的持续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有毒化学品管理”项目。
(三)聚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展耐盐作物推广,建设黄河口水稻研究中心,构建稻麦两熟栽培技术模式;建设耐盐花生示范推广基地,开展“小麦-花生”两熟实践;探索建设“花生特色小镇”。承办了“黄河三角洲中医药发展与乡村振兴”主题泰山科技论坛。
(四)聚力招才引智。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承担《东营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前期调研、初稿草拟工作,开展全市人才工程考核调研工作,为优化全市人才工作提供建议。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7人、合作项目4项,1名高层次人才入选黄河三角洲学者,一名博士后出站。发挥“两会”秘书处职能,市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完成换届,博士联谊会搭建博士科研服务平台3个。
二、2021年目标思路
2021年,研究院管理中心将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明确单位职能理顺工作思路,发挥高校院所人才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围绕服务市政府决策咨询、经济转型发展开展工作。
(一)发挥高端智库作用,为推进实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当参谋
一是发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等大江大河治理智库作用,就河口治理、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等联合攻关,预测河口海岸变迁情况,为黄河口国家公园规划、工农业布局等重大规划提供本底预测。重点依托水利部流域水治理重大科技问题研究项目,提出河口治理战略,构建行洪输沙、生态环境和支撑社会经济协同体系,支撑东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二是发挥可持续发展专家顾问组作用,围绕我市重大技术、经济、社会问题及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凝练一批调研课题,由高校院所揭榜完成。
(二)支持高校院所实体机构建设,促进高校院所人才智力资源向我市聚集
一是发挥《东营市市校院所共建实体机构管理办法》政策引领作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帮助解决发展难题,保障基本运行。鼓励实体机构进一步明确职责,组建专职团队,加强自身建设,加快主办院所创新要素资源向我市流动。
二是完善高层互动机制。定期通报市校工作动态,推动市校高层交流,及时解决合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三是实施一批合作项目。对高校院所在我市开展的人才引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技术咨询等方面工作进行评估,联合实施一批市校合作重点项目。
(三)聚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产业转型发展赋能
一是组建东营高载能电化工工程中心。推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化工脱碳生产烯烃技术”,利用绿电工艺和装备把各类烃、石油转化为三烯三苯和氢气,系列技术为0到1棋局颠覆技术。目前已完成技术、工艺、催化剂及关键装备开发,计划于2021年开展工业示范。该项目一旦实施成功,可将东营地炼企业由炼油型改造为化工型,实现高附加值转型。
篇4
[关键词]定边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6920km。,居住人口3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万人。境内土地辽阔,地貌复杂,分两大类型,北部为风沙滩区,面积为2734km;南部为白于山区,面积4186km,占全县总面积61%。南部白于山区沟壑纵横,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次之。区内年平均降水量316.9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根据我县白于山区水土流失的特点,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工程、生物、家业耕作以及封山禁牧为主态修复和预防保护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治理。
一、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综合治理
我县白于山区主要是无定河、泾河、洛河的源头。按照流域划分,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充分合理的利用注流域土地资源,促进小流域、农、林、牧各业协调发展,做到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发挥整体效益。近年来随着国家治理投入加大,确立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规模治理,建立示范区域,推动整体治理。
二、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
我县白于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在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要尊重自然规律,通过封山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枋修复措施进行生态自我修复,依靠大自然自我修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新理念、新举措,其核心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概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的力量,建立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
三、坚持以效益为中心推动综合治理
实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等措施,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当地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部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要以农民增收、土地增绿、农业增效等综合效益为中心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将小流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当地群众持久地参与水土防治,得到利益。
四、合理配置水土保持措施
合理配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是提高治理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治理方略上,坚持“防治结合,保护优先,强化治理”的思路,不仅要加大工程、林草、耕作、自然修复四大治理措施的力度,还要注重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等管理措施的深化和提高,不断强化管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近年来,黄土高原中的水土保持调整了治理方略,坚持以预防为主,充分发挥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采取封山禁牧育林、禁牧轮牧和舍饲养畜等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和重点防护工程,不断强化预防监督、监测预报管理,为大面积植被的自我修复提供了有效途径,加快了治理进度,提高了治理效果。在措施布局上,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区施治;坚持坡沟兼治、综合治理;工程、生物、耕作、自然修复紧密结合、协调发展、互相促进。一方面既突出了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另一方面又全面兼顾治沟与治坡的结合,实现了由单一治理向综合、规模、集中治理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向标准高、质量好、规模大、效益佳的方向发展,加快了治理步伐。在措施安排上,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因时制宜,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措施的建设时序和内容,形成有机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各措施发挥最大的效益。特别要突出抓好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的实施安排,全面、系统、合理地确定坝系建设中各项治沟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淤地坝的建设时序。
五、强化管理
篇5
【关键词】:国内污染场地修复方面法律法规现状
中图分类号:S949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内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任务严峻,配套的激励政策体系急需完善
如今不管是在我国农村还是城市,棕地都广泛存在。一方面,农药污染、污水灌溉,造成了大量农田变成“废地”,使得农田再也无法进行耕地使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为了发展经济,部分企业违规经营,化工厂乱排乱放,污染工业企业不停搬迁、转移,使得棕地在许多城市不断涌现。尤其是城乡结合处,存在着固体废弃物违规填埋,非正规垃圾填埋区监管不力,严重的影响了周边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政府的不断关注和支持下,我国已经开展了多个类型场地的修复技术设备研发与示范项目,经过修复后的棕地可以开发为商业区、住宅区、轻型无污染工业区、湿地、公园绿地等等。
不过,由于污染场地修复市场很多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包括相关法律、标准、资金机制等等,使得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较为缓慢且混乱。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污染场地修复的标准,采用相关财政刺激政策等,能够有力的推动我国场地修复事业健康、快速和高效的发展。
二、合理的政策体系建立的同时也加速了《土壤保护法》出台
在2013年1月份环境保护办公厅公布的《2013年全国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第六条中提到2013年启动“土壤环境保护工程”,全面推动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同时要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建设。开展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调研,组织起草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研究起草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推动污染土壤环境管理办法;指导地方继续开展土壤环境监管试点工作。
由此可见,《土壤保护法》的出台势在必行!但是对于这样级别的法律,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去筹备。首先就是要摸清现在的土壤调查情况及开展一些土壤修复试点。
国务院办公厅于亦于2013年1月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启动“土壤环境保护工程”,会同财政部研究制定“以奖促保”政策并开展试点,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启动全国重点地区土壤污染加密调查;组织召开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会议。
在2013年两会期间,国家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予以了高度重视。总理在两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也对治污问题表明态度:“对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的状况,要摸清底数,进行坚决的整治”。《土壤保护法》的编制一方面顾及大陆地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法律。譬如台湾地区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法》。
三、学习地方成功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台湾地区是我国最早制定污染场地管理政策与法律框架的地区,台湾地区的土壤污染整治立法历时近三十年,内容具体,体系完备,对大陆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具有启示作用。
台湾地区土壤污染整治立法的路径与台湾地区的环境立法的路径是一致的,是由于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大量的公害发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危害到公民身体健康。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一时期台湾地区还没有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关于土壤污染整治的内容分散在其他的一些染防治法中。这和国家的土壤法律现状比较类似,目前我国涉及土壤保护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第20条,《农业法》第58条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虽然是我国现行环境法律规范中针对土壤污染问题设置了较多法律条文的行政法规,但该条例所保护的范围更窄,仅指基本农田。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法》颁布前,台湾地区做了大量的污染场地调查与场址列管工作,这些工作为土壤污染整治立法奠定了实践基础。
2000年2月2日台湾地区颁布了了《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是台湾地区有关土壤污染的母法,为了使其具有操作性,2001年10月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施行细则”及配套的命令与行政规定。
在台湾地区在起草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土壤与地下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污染状况,还是整治。因此最后把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整治合二为一,这种立法体例值得全国借鉴。根据国内环境立法的经验,按照环境因子单性立法,而没有考虑环境因子的因果关系,并且因为不同的环境因子污染防治的主管机关的不同,导致法律的冲突,从而也导致主管机关的管辖权限的冲突,造成管理的混乱,降低了效率。在制定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时,应该考虑与土壤有关的法律的整合与衔接。
此外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中,除了有传统的命令—控制管理模式、惩罚收费模式外等,还会有经济激励和信息公布、公众参与等现代的管理手段。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使得形成污染者、被害人、管理者之间的对抗关系得到有效缓解,降低了污染者的投机心理。以激励、现代为主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最后台湾的污染及地下水污染整治的权责明确、公平,体现了环境正义的价值基础。明确的责任承担主体与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相的结合,权责分明,保证了每个环境主体的权利义务的实现,从而保障环境基本制度的实现,达到防治污染,以期土地与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四 多环境因子考虑,依靠法律法规建立良好的环保体制
1法律强制,专钱专用
目前国内环境修复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所需资金费用的来源急需解决。国内尚未有明确的相对的专项资金供应制度。台湾地区在此方面出台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措施。台湾地区污染场地治理行业发展良好和《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该法律的顺利执行是依靠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台湾地区颁布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后,台湾“环保署”制定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委员会组织规程”、“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费收费办法”等规定,建立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
虽然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专门土壤治理基金难度很大,但土壤污染治理费用的来源及用途值得我们去借鉴。
2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负责
在我国污染场地治理污染责任归属问题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污染场地找不到责任人,很多情况下,污染场地的治理无论责任与费用只能由国家处理。可以将责任承担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污染行为人。污染行为人是从事了以下行为的主体;第二类,污染土地关系人。它是指土地经公告为污染整治场址时,非属于污染行为人之土地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第三类,场所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与土地使用人、管理人、或所有人。这些主体按照《土壤保护法》要求,必须承担整治污染与土壤复育的责任。对于一些没用能力承担污染治理的责任人,法律虽然规定主管机关在有些情形下可以先行支出或先行垫付相关整治费用,但是污染行为人仍有清偿责任。
3 法律编制:需“三”明确
明确责任对象、制度。《土壤保护法》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产生较大影响。为避免立法目的的落空,我国专门性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在防治对象的范围、民事责任的承担、土壤污染调查及整治措施的采取等方面要做到宽严适中,落实负责责任承担主体。尤其是不能加重广大农民的负担。由于无论是政府还是污染者,都无法单独承担土壤污染整治的巨大费用,应通过民事责任制度、土壤污染整治基金制度、保险制度等实现土壤污染整治民事责任的社会化。
明确政府职责、管理机构。专门性土壤污染整治立法的实施效果如何,与土壤污染检测、调查、评估、整治市场的发育程度和相关专业机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政府在土壤污染防治中只是管理者,并不是直接的治理者。所以,培育土壤污染整治市场,监管土壤污染整治专业机构就成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
明确污染土壤类型、范围。在台湾《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中,虽然没有对“农业型”土壤污染和“城市型”土壤污染分章进行规定,但在土壤污染调查、整治责任承担、管制方式等具体制度中对它们仍是区别对待的。可见,无论是否采用分章的立法技术,我国专门性土壤污染防治立法都要体现两种土壤污染的实质差别。该地区将地下水与土壤考虑到一起,因此把土壤与地下水的污染整治合二为一,这种立法体例也值得全国借鉴,并且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共同努力完善这方面的工作。
篇6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意见的通知》(〔*〕25号)精神,进一步规范我市公墓业市场经营秩序,现对我市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创建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城市群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国家、省殡葬管理法规和市人大《关于保护建设**的决定》、市政府《关于在**全面开展殡葬整治的通告》为依据,以强化公墓管理,推进生态绿色公墓建设为重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公墓规范管理工作,确保**殡葬整治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推动全市殡葬改革和社会移风易俗,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与投资环境。
总体目标:按照市政府对**保护建设及其殡葬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用1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市合法公墓界定范围、完善手续、优化环境、规范经营、强化监管等工作,完成对非法公墓的整体关闭、退坟还林和生态修复工作,彻底根除非法公墓违规建设经营活动,使我市公墓达到环境园林化、墓型艺术化、墓穴小型化、葬式生态化要求,成为推进殡葬改革和兼具城市景观的公共服务设施。
二、主要任务
(一)严格控制公墓发展
1.从严把好建设审批关。公墓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控制发展。严格执行建立公墓许可制度。未经市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和省民政厅批准,不得建立经营性公墓。现阶段(除树葬生态公墓外)不再批准新建经营性公墓(含不得设立独立经营的分支机构),严格控制现有经营性公墓扩大用地。凡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用地范围的,应立即停止建设销售,进行清理整顿。农村地区不得新建公益性公墓,新死亡人员骨灰原则上进当地公益性骨灰堂安放。
2.认真搞好规划。各公墓要按照建设生态、环保、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确立建设生态绿色公墓的科学发展思路。对一些影响城市风貌的公墓要搞好绿化和环境修复工作;要合理规划公墓,根据公墓墓穴容量、范围,科学规划祭扫设施、停车场所等公共设施,确保交通畅通和祭奠环境安全有序。要合理控制山坡建墓高度,禁止破坏城市景观;对个别已无发展空间、墓穴容量饱和的公墓,要停止开发建设,转入日常护墓管理。现有农村合法公益性公墓一律按照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葬要求搞好规划建设;对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的,要停止建设,封闭管理,搞好绿化。
3.准确界定公墓范围。对各类合法公墓要按照省民政厅和市、市(县)、区政府有关批文,重新测量,搞好定点,明确范围,建立界桩,划出界线,在墓区进出口等重要场所竖立经批准的平面规划图,对外公示,接受监督。
(二)依法完善相关手续
1.妥善解决公墓用地。对全市公墓用地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核准使用的用地面积,按照相关政策,视不同情况妥善处理。
2.依法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未领取营业执照的经营性公墓,应持省民政厅批文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外资经营性公墓,应持民政部批文领取营业执照;跨省设立销售机构的经营性公墓,应持两地省民政厅批文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取营业执照。对属事业性质的经营性公墓,可按照市政府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要求及流程,待单位改制时由事业法人改为企业法人,进行工商登记。各经营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证。
3.完善公墓价格服务收费行为。经营性公墓属公共服务设施,涉及千家万户,全市各公墓经营单位应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公墓价格,并对外公示。
(三)明确建设标准
1.明确绿化标准。一是公墓绿化总覆盖率不得低于60%,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面积的30%。二是每个公墓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公共绿地和园林景点设施。三是现有公墓内生态资源和环境得到妥善保护,做到墓穴以外地面应用于绿化,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用水泥等铺盖墓穴以外的墓道、地面。
2.明确墓穴建设标准。一是墓穴占地面积单穴不得超过0.7平方米,双穴不得超过1平方米,知名人士、侨胞、港澳台胞确需扩大墓穴用地的,经市民政部门批准后,可增加3至5平方米。二是墓碑原则上采用卧式或横式。竖式墓碑的高度不超过地面1米。三是禁止因建墓造成新的环境和景观污染。
3.明确生态公墓标准。从现在起公墓建设要彻底摒弃“水泥森林公墓”传统建设思路,走生态公墓发展道路。生态公墓建设标准就是以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绿色葬式为主体,以塔葬、壁葬、安息堂安放等少占地或不占地方式为重点,使公墓成为弘扬先进殡葬文化的优美的人文景观。我市各公墓年内都要推出生态葬、节地葬,通过两年的建设,使生态葬墓葬比例达到50%以上。
(四)强化行业监管制度
1.规范墓穴销售制度。要严格执行殡葬管理法规、政策,严禁传销、炒买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销售墓穴(格位)要凭用户出具的火化证或死亡证明;禁止出售寿穴,禁止建造家族、宗族墓地;严禁对非*籍人员出售墓穴(格位);在市区、风景旅游区和主要道路停止任何形式的商业性广告,上述范围现有广告要限期拆除。对一些无子女的高龄老人和医学上确认为绝症并病危等其他特殊对象确需购买寿墓的,应向公墓经营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审核后,方可购买寿墓。
2.统一墓证制度。为加强管理,保护购墓人、经营者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省政府(苏政办发〔*〕129号)和省民政厅(苏民福〔*〕2号)文件精神,自*年4月1日起在全市经营性公墓和经营性塔陵统一启用省民政厅监制的《公墓安葬证》和《骨灰安放证》。
3.健全年检制度。根据〔*〕25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民政厅公墓年检标准,做好公墓年检工作,完善年检制度,督促公墓经营单位依法经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公墓年检情况要如实对社会公示。
4.强化价格监管制度。物价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定期检查公墓价格政策落实情况,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在《*市公墓价格管理办法》未出台前,现行墓穴价格一律按照市政府通告(锡政通〔*〕2号)前确定的价格销售,不得趁殡葬整治之机擅自提价,损害群众利益。
(五)依法处置非法公墓
1.未经省民政厅批准的经营性公墓和未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的公益性公墓为非法公墓。非法公墓应整体封闭,一律停止墓区施工、墓穴销售和骨灰安葬活动。如继续违规建设、违法销售,按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国家土地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2.非法公墓可按照退坟还林的要求,根据地形特征,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整治。原则上非法公墓应改为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生态墓地。
3.对严重违反城乡规划,影响城市风貌的,要坚决予以迁移或平毁复绿。对墓穴分散、管理混乱的小型非法墓地,也要予以迁移或集中平毁处理。
三、实施步骤
进一步加强公墓管理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准备阶段(*年4月1日至5月底)。市、市(县)区两级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力量对全市各类公墓现状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彻底查清各公墓批文、实际范围、土地面积、土地性质、墓穴数量、墓穴价格等基本情况。各公墓经营单位制定具体规范建设管理实施方案,于5月底前报市殡葬整治办公室。市、区两级分别召开会议,作出工作部署;同时明确各级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加强条块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与支持。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6月-12月底)。组织并完成公墓规划定点、明确范围、测定面积、划定界桩、绿化美化、环境修复和完善土地手续等有关工作任务;启动生态公墓建设,推出新的生态绿色葬式;加强农村公益性公墓规范管理,完成对非法公墓的处置工作。
(三)总结验收阶段(*年1月至3月底)。市民政局要制定规范公墓建设管理验收标准。有关市(县)、区政府应在*年1月底前对本地区经营性公墓和公益性公墓规范建设管理工作组织检查验收,对达不到标准的,要针对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在各地自查验收的基础上,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公墓建设管理,是创建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生态城市和园林城市的客观要求,是**保护建设和殡葬整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的重要举措。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努力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定不移、积极稳妥、依法有序地做好规范管理工作,使公墓朝小型化、生态化、园林化方向健康发展。
要加强公墓管理的组织领导。有公墓管理任务的市(县)、区政府,要认真落实殡葬政策法规,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制定方案,积极组织实施,努力解决公墓行业中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把公墓建设好、管理好、服务好,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和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职能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1.民政部门要负责牵头做好合法公墓规范管理工作,加强公墓建设,取缔非法公墓,强化行政执法,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葬式改革,促进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重新修订的《殡葬管理条例》,起草《*市公墓管理办法》。
2.规划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做好公墓重新规划定点工作,以文件形式明确各公墓规划定点范围,并按规划管理法规对公墓发展实施动态管理。
3.土地管理部门要负责公墓用地的调查,完善经营性土地报批手续,明确用地面积。本着尊重历史、照顾事实、分类处理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今年底,对目前合法经营性公墓已实际使用的土地,可采取划定范围,予以认可,但不允许突破界线。对尚未开发建设的公墓用地,要依法补办征用手续。
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控制公墓(塔陵)随意扩大经营范围,严禁传销和炒卖穴位(塔陵格位),对违法经营活动要坚决依法查处;要负责做好经营性公墓工商登记工作,完善经营执照。对已领取营业执照但属本次清理整顿范围的非法公墓,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一律予以注销登记,收回营业执照。
5.林业管理部门要规范公墓使用林地行为,依法办理林地使用手续。制止违法使用林地和乱砍乱伐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6.物价部门要按照省有关规定制定《*市公墓价格管理办法》,并在成本调查和测算的基础上,制定全市经营性公墓的统一指导价格和收费标准。
7.税务部门要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规定,加强对经营性公墓票据管理,督促经营单位及时领取发票并规范其发票使用,对经营单位享受减免税政策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8.有关农村基层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和农林单位,要坚决落实党和国家殡葬改革和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支持民政部门统一管理公墓的工作,依法处理好相关土地、环保等问题,加强与公墓经营单位和谐相处,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确保社会平安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明确有关政策,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为一揽子处理好公墓存在的一些问题,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死有所葬”这一民生事务,民政部门要依据现行政策,结合贯彻国务院新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和实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创新公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国土部门要制定专门政策,认真解决长期以来公墓土地使用手续不完备的历史遗留问题,既要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还要提出兼顾国家、经营单位和坟主三方利益的解决办法。工商部门要指导各经营性公墓完善工商经营执照,提供申办路径、方法,简化有关审批办证手续,查处公墓违规经营活动。财税部门要继续执行好有关公墓行业优惠政策,对树葬、花坛葬、海葬和安息堂等新的环保、节地、生态葬式,要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政策倾斜力度。
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巫溪人家”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自查报告
一、概述
为深入推进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安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益阳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资江流域益阳段锑污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2020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自查如下:
二、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完成情况
(一)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湘农联〔2020〕24号)和《益阳市农业农村局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益阳市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益农联〔2020〕2号)文件要求,我县认真开展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并按要求完成了治理目标任务。
(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我县暂无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方法〉的通知》(环办土壤〔2020〕28号)文件精神核算方法,我县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视为100%
三、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总体方案》要求,我县开展了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一是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9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方案》要求,我县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已由省农业农村厅进行了统一部署安排,已经形成了乡镇耕地土壤质量类别分布图、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评价单元信息汇总表和耕地土壤环境治理类别划分评价点位信息表等相关成果。
二是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安全有序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0〕77号)文件要求,我县根据省生态环境厅的工作布置和进度安排,配合信息采集单位将辖区内已采集的基础信息反馈给企业做进一步复核确认,特别是对无主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的信息复核确认。对企业信息填报不准确的地块,收集提交相关佐证材料。已完成了重点行业企业信息采集和风险筛查工作。
(二)源头预防
1.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
一是开展了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根据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的通知》要求,我单位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清单内企业进行核实,最终核实我县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全口径清查内企业8家。
二是开展了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的排查整治。
根据涉镉等污染源整治清单,按照“一源一档、边查边治、以治为主”原则,对列入整治清单中污染源逐一制定管控、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我县涉镉污染源整治清单中有11家涉镉企业,已全部制定了污染源整治方案,建立了整治清单及动态更新制度,每季度按时上报进展情况。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务。
三是切实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大涉重企业治污与清洁生产改造力度,严厉打击超标排放与偷排漏排,规范企业无组织排放与物料、固体废物堆场堆存,稳步推进重金属减排工作。全年未发生涉重金属重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2.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
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按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全面防控、不留死角,实行动态管理,加大督查频次和力度。开展我县危险废物大调查大排查专项行动,对发现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督促企业立行立改并跟踪检查,指导企业建立管理档案,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对环境产生新的影响。
3.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2020年我县化肥使用实物总量60441.11吨,比2019年减少1358.63吨,亩平减少0.72公斤,减少折纯总量434.9吨,亩平减少0.23公斤,减幅2.21%;全县计划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74万亩,实际完成178.0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2.3%,主要农作物应用面积达到95%以上;经水稻、玉米试验比对,肥料平均利用率达40%以上;同时,通过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项目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全县推广有机肥施用量52.46万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区有机肥用量较去年提高了21.03%。
2020年我县农药商品折百用量总计138.32吨,较去年144.94吨减少了4.57%。其中国家禁用农药使用量为0,限制型农药使用量5.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的4.04%,较去年下降了14.37%。杀虫杀螨剂39.3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8.44%,较去年下降了3.28%,其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减少了15.22%。杀菌类农药全年使用34.17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24.77%,比去年减少了0.29%。各类除草剂今年总用量64.06吨,占全年农药使用量的46.32%,较去年下降了7.52%。
4.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今年,我县农膜总使用量为417.26吨,总回收量为340.43吨,回收率81.59%。其中,地膜使用量134.04吨,回收量110.48吨,回收率为82.42%;棚膜使用量283.22吨,回收量229.95吨,回收率81.19%,主要回收方式为网点回收和农民自行回收。经调查,目前全县农膜回收企业0个,回收网点34个。全县主要农膜销售主体81个,2019年共销售67.22吨,2020年全县销售主体共销售79.84吨,同比增加18.77%;主要农膜使用主体131个,2019年购买使用197.87吨,2020年购买使用345.46吨(其中外地购买265.62吨),同比增加74.59%。
5.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
我县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在全县大力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努力解决城镇垃圾“上山下乡”问题。2018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聘请第三方技术公司制定了安化县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方案,组织对清塘铺镇(袁桃社区、清塘铺社区)、梅城镇、仙溪镇、大福镇、龙塘乡、羊角塘镇、滔溪镇、小淹镇、柘溪镇、古楼乡、长塘镇等11个乡镇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逐一进行实地勘察,按照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位置、主要成分、规模以及垃圾治理成本分类制定了整治计划,明确了责任人员、整改要求和整改时限,因地制宜对不同地域的垃圾堆放点采取了挖转运、原地封场、覆土绿化三种技术整治,同时做好排水沟、挡土墙修建和防渗处理,恢复地表生态。2019年1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全部按照整治方案整治完成,并组织环保等部门完成了联合验收。2020年无整治任务。
(三)农用地分类管理
1.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
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通知》和《评估考核规定》要求,对照说明是否完成全省类别划分,并按照《省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报送规范》(农办科〔2020〕11号),成果报送农业农村部和生态环境部。
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
一是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我县洞庭湖流域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污染整治EPC项目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程、其他工程五个部分。该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涉及柳坪村、岩坡新村和杨林社区3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63.2平方千米,居民人口12122人,生猪养殖规模4900头,鸡、鸭养殖规模47000羽,耕地11500亩。截至2020年12月3日,地表径流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柳坪村和岩坡新村单户四格净化池系统基坑开挖200套,成品化粪池88套和玻璃钢水池200套已进场,生态塘改造完成6个,株溪河道改造已完成530米透水砖铺贴及绿化带土壤回填;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工程部分已完成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32座、田间堆沤池15座,有机肥加工车间施工地完成土地平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部分已完成储粪棚16个,格栅池10个,厌氧池16个。二是认真开展受污染耕地入户调查,土壤详查严格管控区调查,安全利用区调查;三是稳步推进安全利用区治理,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治理任务。
(四)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1.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建立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建立了安化县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并与上级部门联网,及时上传至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系统并动态更新。完成对辖区内同级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部门“全国污染地块信息管理系统”账号的分配,并已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2.污染地块名录建立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及有关要求,按时填报和更新了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同时在市生态环境局官网上公布污染地块名录及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经核查,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
3.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环境风险管控
根据《土十条》《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以及有关要求,我县暂无受污染建设用地地块,无相关风险管控任务。
(五)试点示范
1.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
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是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该地块为林业用地,项目2017年获得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100万元,2018年年底完工,治理成效明显。
安化县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重金属污染防治(一期)项目是益阳市争取的第一个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益阳市将其作为一个标杆型工程,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施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三项,一是对清塘铺廖家坪废弃尾矿内的36800m3废弃废渣及渣土混合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统一运至新建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并对填埋场进行生态恢复;二是对项目范围内6840 m3污染土壤清运至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并对该区域约3969m2进行生态恢复;三是建设库容约44661m3Ⅰ类固体废物安全填埋场,用于填埋稳定化处理后的废渣、渣土混合物及污染土壤,最后再进行生态修复。
项目的成功实施,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与改善;二是重金属消减量显著;三是示范作用重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我县土壤、水体中重金属各项指标,大幅提高全县环境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消除或减轻污染对居民身体健康的危害,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能及时化解由于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和保障群众权益。通过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将有力推进全县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2.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
安化不涉及。
3.鼓励地方创新和先行先试
为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逐步改善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7〕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并于2018年1月7日颁布实施。该方案明确了以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各县直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对土壤污染防治的各个领域分工负责。
二是强化监管执法,加大执法力度。重点监测土壤中镉、锑、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物,重点监管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
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遗留石煤矿环境污染问题治理,2017年12月15日由安化县人民政府下达关闭6家矿山的决定,根据《益阳市石煤矿山关闭治理工作方案》(益办〔2019〕4号)要求,2019年4月12日,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其采矿许可证依法予以公告注销。2018年6家石煤矿关闭企业开始场地调查报告编制、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了场地调查报告评审、实施方案评审、环评批复、发改立项批复、挂网招标、中标公示、施工图设计、图审、工程概预算、财评。施工单位进场后按治理工作方案按步推进,按时按质量均完成整治工作,于10月22日通过了县相关部门组织的工程验收,11月2日均通过了市级相关单位和专家的项目管控验收。
(六)落实各方责任及公众参与
1.部门协调配合《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和工作职责,压实了责任。建立了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协调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2.环境信息公开
根据《土十条》等有关要求,区域内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行政区域内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效果评估并向社会公开,湖南安化渣滓溪矿业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在全国污染源监测信息管理与共享平台公布了企业基本信息和监测方案。
3.宣传教育
为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建设良好人居环境、宣传土壤污染风险防控知识,特邀湖南省环保厅宣讲团来对各乡镇进行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培训,同时订购了土壤污染防治宣贯资料,通知各乡镇来领取并发送到村上组织村民学习。我分局组织编制宣传手册,印发至各相关部门、乡镇、重点监管企业,并在高速路口、重要交通要到树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牌,宣传土壤污染防治的治理意义。此外,区环保分局制定了有奖举报办法,鼓励公众通过“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对乱排废水、废气,乱倒废渣、污泥等污染土壤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4.土壤污染事件
安化县全年无因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超标或人居环境安全事件等情况。
四、地方开展的特色工作、经验和主要成效
一是出台了《安化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目标,压实了责任。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二是加强监管,严格准入,预防土壤环境污染。对经开区和高明循环经济工业园严格项目准入,严管环境污染。确定重点排污企业名单,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根据益阳市2020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里,我县要求15家重点排污企业开展土壤与地下水自行监测,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同时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取缔一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加工小作坊、“散乱污”企业和集散地。
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治,开展土壤修复治理工作。今年扎实有序的推进了土壤污染防治项目实施,最快有效地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治理。其中金华锑矿历史遗留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组织了验收评审会;大福镇木溪村场地污染综合治理应急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准备验收工作;安化县奎溪镇木榴村原松溪锑矿废矿坑环境污染风险管控项目和安化县马路镇金正锑冶炼厂遗留场地风险管控项目均已完成了发改立项、技术方案编制、招投标,工程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中。通过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的控制了污染源,切断其继续污染周边环境的途径,阻止污染地块扩大。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困难及打算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
1、土壤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的缺失,给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2、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晚、宣传少,还没有引起各级政府的足够重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晰。
3、土壤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没有专项资金来源,市场化投资渠道不够畅通。
4、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缺失使土壤污染修复工作进展缓慢,已经开展的一些治理项目也只是在局部地区和较小范围进行实验。
5、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工作面不断扩宽,土壤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专业性强,人员配备与工作任务不相适,未能适应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要求。
6、治理难度大,治理经费短缺。
(二)下一阶段打算:我局将进一步加强领导,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扎实做好土壤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确保土壤环境保护落到实处。
1.严格土壤环境监管。以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和排放重金属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业企业为重点,强化工矿企业环境监管;以肥料、农药、地膜和养殖饲料的生产使用为重点,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管;以危险废物收集、贮运和处理处置为重点,严管废物处理处置活动,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的行为,有效控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将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明确工作任务,落实部门分工,严格目标考核;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损害、谁赔偿”的原则,落实企业治理土壤污染的主体责任;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建立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机制,对于因违规审批、违规建设项目等原因造成土壤严重污染的,依法追究责任。
3.加大土壤治理投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担责、社会参与” 的原则,拓宽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资金渠道,积极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土壤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财政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
4.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保障农产品质量、人居环境安全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为出发点,以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篇8
关键词:填海造地;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6―0030―01
1我国填海造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填海造地海域与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填海造地在海域管理与土地管理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海域管理部门为了保护海域周边环境,从而控制填海造地规模;另一方面,土地管理部门为了扩大土地供给,而为填海造地提供便利。目前,我国在填海造地的海域使用权与土地使用权转化方面,只是简单地规定通过换发土地使用权证书而确认土地使用权,并没有规定两者在法律程序上的衔接操作细则及转化后具体使用权人的确认。海域管理与土地管理的矛盾与衔接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2填海造地的海域有偿使用成本仍然偏低
填海造地的使用成本表现为海域使用金,它是国家出让海域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权利金。自2007年《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实施以后,我国所征收的海域使用金总额大幅度地增加。据国家海洋局《海域使用管理公报》显示,2013年我国征收的海域使用金为108.9亿元,比2007年的29.6亿元基本翻了四倍。但是填海造地所征收的海域使用金仅占相邻土地基准价的20%~30%,还远低于相邻土地出让价格。过低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会造成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不利于人们分享海域开发带来的资源红利。
1.3填海造地的生态补偿机制缺失
价值补偿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基础,而我国围填海造地的生态损失没有在价值补偿中得到反映。我国现行的法律体制缺乏专门的法律作为填海造地生态成本补偿的法律保障,导致了填海造地生态补偿在实践中的不规范或缺失。填海造地者并不承担其开发利用海域所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破坏和海域其他权利人(如养殖户、渔民)经济损失的治理和赔偿费用,而是由周边海域分担其生态破坏的后果。填海造地生态成本补偿机制的缺失,无法满足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实践需求,不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4填海造地缺乏统筹规划管理
海洋管理部门依据海洋功能区规划来审批填海造地项目,即填海造地所开发利用的海域必须符合海洋功能区规划要求。但是,政府对于填海造地缺乏统筹管理,海洋功能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等之间缺乏统筹规划,造成填海造地规模“无度”与海域开发的“无序”。
2完善我国填海造地管理的对策分析
2.1协调海洋管理部门与土地管理部门,统筹填海造地规划
海洋管理部门应加强与土地管理部门的资料信息共享,完善审批程序机制,对不符合海洋功能区规划要求的填海造地行为坚决不予确权。同时,土地管理部门应统筹填海造地的区域、海陆规划,确保填海造地项目符合土地总体规划目标。对于新增填海造地,应严格限制其用于高档房地产建设的用地需求,控制填海造地规模。
2.2加强我国填海造地使用成本的征收
(1)推进海域开发权价格评估工作。海域开发权价格评估不仅是填海造地使用者付费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海域有偿使用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依据。海域开发权价格评估对于我国沿海各省市进行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的修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海域本身特殊的自然属性,如开放性、流动性以及物权的特殊性,使海域开发权价格评估工作困难重重。因此,研究推进海域开发权价格评估的理论和方法,有利于完善我国填海造地使用成本的核算。
(2)提高填海造地海域使用金的征收标准。我国实施围填海造地的区域基本是在经济发达的省市,其填海造地土地出让价格远高于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为此,应该建立动态的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以填海造地相邻土地出让平均价格为基数,不定期修订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同时,进一步细分海域使用类型,使其准确反映海域价值。
2.3建立填海造地生态成本补偿机制
(1)制定填海造地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当前我国对于填海造地的管理相对比较宽松,填海规模的盲目扩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为此,我国沿海省市应尽快制定《海域围填管理办法》,加强对填海造地活动的系统性管理与控制,同时我国也应尽快出台《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补偿办法》,将填海造地对当地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和周边海域从业人员及居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纳入到生态补偿的范畴,弥补填海造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缺失。
(2)建立填海造地的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生态环境财政制度。为了预防填海造地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恢复填海造地已经造成的海域破坏,我国应建立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生态环境财政制度,一方面,填海造地者开发海域前必须先缴纳恢复治理保证金,完成生态修复计划时,该保证金退还,而如果不履行恢复治理计划或验收不合格,则该保证金用于生态补偿;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设立生态环境建设基金,调整和优化生态环境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填海造地生态补偿的力度。
参考文献
[1]金彭年,陈小龙.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立法刍议――以填海造地为视角[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2):5059.
篇9
尽管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对与水有关的补偿已有大量涉及,国内部分学者也针对水生态补偿进行了初步探讨[1-5],但总体看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特别是与水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1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和对象不够明确
合理划定水生态补偿范围是开展水生态补偿的前置条件。根据“庇古税”理论,水生态补偿可大致归纳为两类:一是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即“谁保护、谁受益”;二是对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即“污染者付费”。无论是水生态保护或治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是资源开发活动导致了水生态损害,受益主体都有必要向受损主体予以补偿。从各地实践看,目前对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区域的补偿主要集中在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地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区,资源开发造成水生态损害的补偿则主要集中于矿产资源开发和水能资源开发等领域。一些重要河湖修复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水生态补偿尚未有效开展。比如,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粮北运”转变为“北粮南运”,粮食中蕴含的大量虚拟水发生了由北到南的隐性转移,导致南北水资源失衡加剧、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等,反观南方地区,则通过“进口”虚拟水,将节约的水资源用于经济效益更高的工业和服务业,拉动了经济增长,因此也存在地区间的利益补偿问题。而目前的水生态补偿框架对此并未体现[6-7]。
1.2水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和方式比较单一
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科学合理的补偿方式是保障水生态补偿效果的重要支撑。从资金渠道看,目前水生态补偿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从“大账”来算,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占了所有生态补偿资金的“大头”。与此相比,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所占份额明显不足。从补偿形式看,目前开展的水生态补偿多以“输血”为主,普遍做法是将生态补偿资金以“一卡通”的形式支付给利益受损主体,优点是可以直接弥补水生态保护个人和地区的利益损失,但缺点是由于监管不足,因此资金不能确保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难以增强受损地区的后续经济发展能力。从补偿方向看,目前水生态补偿多以“纵向补偿”为主,即由中央政府作为补偿主体开展对地方的补偿,或者地方政府针对区域内某一领域进行补偿,而由于水的流动性、时空分布的差异性,因此区际间、流域上下游的利益失衡较为普遍,长期以来利益双方对补偿责任、补偿标准[8]等难以达成共识,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间的横向生态补偿仍在“摸着石头过河”[9]。
1.3严格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严格高效的责任机制是规范水生态补偿行为的重要制度约束。我国水生态补偿长期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履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水生态补偿难以有效开展。从补偿主体看,水生态保护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补偿主体存在“搭便车”心理,缺乏补偿意识,难以就补偿责任与履行生态保护义务的主体达成一致。特别是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利益主体对水生态补偿的义务、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认定上分歧较大,缺乏有效协商,导致区域间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迟迟未能建立。从补偿对象看,对“造血”补偿的方式过度依赖,补偿资金与保护责任脱钩,补偿资金并未完全用于水生态保护,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边享受补偿、边破坏生态”的现象。从事中事后监管看,目前对水生态补偿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缺乏有效监督管理,比如在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中缺乏与水生态有关的评价指标,从而影响了补偿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1.4水生态补偿的政策体系仍不健全
尽快明确水生态补偿的范围、标准、方式,并将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固化,必须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加以保障。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对生态补偿进行专门立法,涉及水生态补偿的法律规定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出台的法律之中,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已出台的政策文件和部门规章看,也与现实要求不协调、不适应,如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总体偏低,难以充分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各地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标准尚未全面明确,难以合理体现生态损害成本和治理效益等。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法规,由于地域性特点较强,在普适性、权威性和约束性上有所欠缺,因此难以在更广范围、更高程度上推动水生态补偿顺利实施。
2加快健全水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2.1进一步明晰水生态补偿范围
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功能性、水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多样性,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水生态补偿实践范围,明确补偿对象。一是从水功能区的基本特点出发,全面考虑涵养水源、保护水土、调蓄径流、改善水质等功能。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为依据,将江河源头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区、蓄滞洪区以及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列入水生态补偿范围,特别是要重视对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的生态补偿,推动实施水污染治理,推进耕地、河湖休养生息。二是从虚拟水流动的维度着眼,重视区域间以粮食贸易为主要载体的水资源隐性转移效应。科学衡量区域间虚拟水流动对区域水生态状况的影响,将虚拟水“出口”较多的地区纳入水生态补偿范畴。建议在合理测算的基础上,尽快将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等虚拟水“出口大户”纳入水生态补偿的范围,将虚拟水“进口”数量较多、具备一定经济条件的地区作为补偿主体,通过资金、项目等方式进行补偿,还可以考虑就南水北调供水水价对部分受水区进行适当优惠,以弥补当地虚拟水大量“出口”产生的负外部效应。三是从“谁破坏、谁付费”的原则入手,采用资源收费或开征资源税的方式。将与水生态状况高度相关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开发利用活动纳入水生态补偿框架。
2.2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实践
针对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加快推动建立水生态补偿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多样化补偿模式,以增强补偿的适应性、灵活性和针对性。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对具有重大生态功能的跨流域、跨区域水生态保护区加大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对水生态重要保护区域特别是贫困地区加大省级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付。条件满足时,可仿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做法,从中央层面设立水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在公共财力上与转移支付形成有效互补。制定鼓励性措施,引导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通过资金投入、优惠贷款、社会捐赠等渠道参与水生态补偿。二要建立水生态补偿“造血”机制。为确保补偿资金合理、高效用于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应进一步丰富水生态补偿的形式,减少纯资金补偿的“输血”方式,大幅增加以项目支付的方式投入受补偿区域,如投资一批水生态保护、水生态修复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成运行后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弥补生态保护区的利益损失,并可适度带动当地就业。要大力实施产业扶持,加强对重要水生态保护区和修复治理区的产业扶持力度,通过银行信贷、财政贴息、投资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在不超过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促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壮大,以达到生态补偿的目的。三要推进水生态补偿试点。以2014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的水生态补偿内容为重点,按照轻重缓急,选择典型流域和区域开展不同类型的试点工作。特别是对于流域上下游的生态补偿,要在总结新安江生态补偿等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在全国层面启动一批试点,加快建立流域上下游、不同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总结成功经验,凝练有效模式,尽快将一批复制性高、推广性强、示范作用明显的做法通过法规政策予以固化。
2.3加快建立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有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强化对利益主体的监管和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事权清晰、监管高效的水生态补偿责任机制。一是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以及跨流域的水生态补偿,流域内或辖区内的水生态补偿事务则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央给予适当支持。将各类水生态补偿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以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发放。二是推动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按照中央关于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要求,在明确地方政府水生态补偿责任的基础上,对于跨省界的中小河流及水源保护区域,搭建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的协商平台,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专项支付、项目支持等形式,逐步建立流域水生态共建与效益共享机制。三是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严格督促补偿主体切实履行水生态修复治理责任,严格督促补偿对象切实履行水生态保护责任,加强对生态补偿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补偿措施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四是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的要求,尽快把水生态保护、补偿有关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各地开展水生态补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提升水生态补偿的实际效果。
2.4进一步完善水生态补偿政策法规体系
篇10
关键词:湿地;资源调查;恢复湿地景观
中图分类号:S71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115-04
1 引言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按全国流域来分,可分为黄河、淮河、海河3大流域,按照全省流域来分,可分为海河流域、大汶河流域、小清河流域、南四湖流域、沂沭河流域、潍河大沽河流域和半岛水系流域。湖泊主要有南四湖、东平湖、白云湖、青沙湖、麻大湖等。以上区域的沼泽、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构成了山东省的湿地系统。
2 山东省湿地资源面临的问题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山东省湿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对湿地的盲目开垦和改造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湿地被广泛地开发与利用,自然湿地数量明显减少,而且自然湿地减少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湿地开垦、改变自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自然湿地成为山东省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2.2 生物资源大量丧失或退化
由于湿地开发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导致湿地植物和动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湿地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削弱,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使愈来愈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因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甚至灭绝,弱化了生物多样性。此外,湿地生物资源面临过度利用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其它水生物种的安全。
2.3 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湿地环境污染是山东省湿地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省内河流上游的森林砍伐影响了流域生态平衡,使来水量减少,河流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等的淤积,并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小,功能衰退,洪涝灾害加剧。水库是重要的人工湿地,目前其泥沙淤积问题也令人担忧。
2.4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防洪治涝工程中,在湿地周围挖沟排水,湿地上游建设水利工程,截留水源,以及注重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而不关注生态环境用水。
3 湿地景观恢复对策
生态修复首先要修复它的功能[1~3],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有它特有的生态功能;因此应恢复其生态结构,也就是恢复一个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即恢复物种多样性和完整的群落结构;其恢复可持续性,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抵抗能力和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其恢复其文化,人文特色。一个地方的文化源起于它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往往孕育于自然遗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对湿地生态的恢复同时也伴随着对湿地景观的恢复。
3.1 湿地景观自然恢复
“自然恢复”就是无需人工协助,只是依靠植物的生态学习性,自然演替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中形成其特定的湿地生态景观。封山育林是自然恢复的典型方法。封闭森林、草原、湿地等,使这些地区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防止火灾及杂草入侵,就能加强自然更新。封山育林可以缩短实现植被覆盖所需的时间,保护珍稀物种和增加植被的稳定性,投资小、效益高。原则上讲应该节水、低成本(投资和运行费)、多功能(节地、景观、生态、蓄洪防涝等)、关怀自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层面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竖向设计,充分、合理的利用雨水资源或再生水(中水),基本不用自来水,而且要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的污染物。湿地要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较强的生态功能和自净能力,避免采用复杂昂贵的水处理设备,根据项目条件和要求有时还要有蓄洪功能等。湿地景观设计最好能实现水量、水质和生态的自然循环和平衡。在保持水土、控制和改善微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大气平衡方面,人工造景要比封闭后自然恢复的自然湿地生态景观逊色得多。虽然有些生态系统可以自我恢复,但是多数生态系统恢复需要人的帮助,充分利用生态学理论干预这个恢复过程会加快。
3.2 湿地景观的人工造景及恢复
(1)呼吁政府相关部门(林业、环保、农业、水产等部门)组织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进行系统全面的开展湿地资源、环境的区域评估、区划、规划,将湿地的保护与景观规划结合起来;实施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出湿地生态管理办法,做到依法保护、依法治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把湿地区域建设成为具有区域整体级别的湿地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地区,比如现状地貌、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现状生态群落特征等,同时在湿地景观设计中应该把这种关系延续下去,这就是各种湿地所具有的独特性,确保在景观设计中生态的可持续性、文化的延续性;同时在湿地景观设计中应强调生态的养育、护育及修复,构筑一个良好的湿地生境,福及后人;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设置合适的游览设施,让人能够观赏、体验,并能达到科普及科研的目的。
(2)建设和完善现有自然保护区,新建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采取分区施策(核心区的保护管理、缓冲区的保护管理、实验区的保护管理),缓解建设和管理上的资金、人力、物力的压力。山东省已建保护区有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等湿地自然保护区;拟建的如莱州湾西部盐沼生态系统保护区等,需要很好的事实管理优化措施。
3.3 利用恢复湿地景观的各种因素
3.3.1 湿地生物多样性
具体建设或恢复湿地景观,应考虑湿地植物与动物种类的多样性。尽量采用乡土湿地物种,保护乡土湿地动物与植物。充分利用不同种类湿地动物与植物的生态功能,如水体污染物净化的功能、调节气候功能、防风固堤功能等。应考虑湿地植物与动物的湿地景观美学效果。慎用外来湿地物种,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与破坏区域生态平衡,在没有准确与可靠的科学依据时,不要贸然引进外来湿地物种,以免给湿地景观建设区域带来生态灾难。
3.3.2 湿地水体空间特性与水质性质
湿地景观中水景应该与湿地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生活条件相适应。湿地水景平面几何造型、水体深度分布、水文特征、水质都要与湿地景观设计的动物和植物生理特征、生活习性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保持协调。为防止湿地水体水质恶化,尽量设计流动状态的、可复氧的与可循环利用的水体,建立湿地景观水循环过程与水循环系统,将喷泉、瀑布、假山跌水、池塘、花卉池塘等水景有机地设计成一个具有水力联系的系统,使其既丰富湿地景观的水景,又保护水体的水环境。
3.3.3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是湿地景观的场所与基础。在湿地景观设计建设中[4],往往根据地形的起伏进行总体安排,按照地貌的微小变化配置湿地植被类型。在湿地景观设计建设时,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从湿地生态学的角度,营造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湿地景观,减少对其原生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经济成本。因此,充分考虑应用地形特点与原生湿地景观类型特征,是安排布置好其他湿地景观要素的基础。湿地景观用地的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
3.3.4 湿地沉积物
湿地景观基底沉积物性质也是湿地景观组成的重要要素。沉积物机械组成特性影响湿地水体保水性能、水位稳定程度,沉积物理化特征直接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湿地植物种类空间配置与生长状况。
3.3.5 湿地植物
湿地植物是湿地景观营造的重要素材之一。湿地景观植物素材包括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沼生植物、湿生植物等,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等,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这些植物需要的科学、合理地进行空间配置。按照湿地学与湿地生态学的规律,遵循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的规律设计动物、植物群落及其空间布局,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与植物种类不仅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喜欢的各种空间,而且还可以改善湿地景观规划建设地区的局部气候环境、生物环境,使居民在舒适愉悦的环境里完成休闲娱乐活动。更为重要的是湿地植被随地形地貌梯度变化可展现湿地形成、发育与演化过程和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给予公众湿地科普知识教育。现代湿地植物景观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湿地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湿地植物配置。不仅要重视湿地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更要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湿地植物群落类型,使湿地植物景观成为一个湿地景观整体作品的核心部分,乃至一个区域的主要特色。可以认为,现代湿地景观系统的实质就是为湿地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3.3.6 湿地动物
湿地动物也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素材之一。湿地景观动物素材主要包括生活在湿地中的鱼类、两栖类、湿地鸟类(游禽)。按照各种湿地动物的生活习惯与条件,科学地进行湿地动物空间配置,提高环境美学效果。在有些情况下,为了增强湿地景观水体的净化效果,应该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组成与结构,合理配置湿地动物种类,增强生物净化湿地景观水环境的能力。
3.3.7 湿地景观小品
湿地景观的小品应该突出湿地文化与科普知识宣传,采用的材料应该是生态材料,应该以湿地产品或自然产品为主要材料建造各种湿地景观小品,如自然木料与湿地植物建造的小屋、凉亭、亲水平台、休息椅等。湿地小品尽量与湿地景观和谐一致,小品的颜色、造型、空间布置等都要避免对湿地动物生活产生影响。湿地景观小品造型与构思独特,意境深远。而这些景观小品又必须与湿地景观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如将草屋、木亭、水景、鱼群、植物群落有机地设计成一体,让人有仿佛回归大自然般的感觉。
3.3.8 道路设施
湿地景观铺地也应该突出生态主题与湿地文化,采用渗透性能好的生态材料或自然材料建造,与湿地景观保持和谐,如仿造自然湿地草丘、木栈桥、生态混凝土地砖等。湿地景观的道路是指湿地景观中的小径、开阔区域各种铺装地坪等,湿地景观中不宜修建宽阔的道路。道路是湿地景观营造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是连接各种湿地景观的通道、网络。湿地景观道路的规划布置,反映野趣与自然湿地景观面貌和风格。当人们来到湿地景区,沿小径可以休憩观景,因此,湿地景观道路本身也成为观赏对象之一。铺装材料也需要采用天然生态材料,突出湿地文化,修建道路方式、道路修建的材质与颜色、布局都应该具备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3.4 建立湿地开发利用示范区
选择若干个不同湿地类型(含现已被开发的湿地),以生态工程为技术依托,建造与海岸湿地承载力相适应、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具有良性循环和生态经济增值的湿地开发利用示范区。其中包括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在规范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实现湿地的景观恢复意义。如荷兰的围海工程是在沿海兴建海堤,将部分海域滩涂围起来,使之成为不再受海水侵扰的陆地。在滨海区域,光热资源充足,无霜期长,地表水源及年降雨量丰沛,围海造田可以增加可支配的土地资源,这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现有土地压力,加快、繁荣经济,进一步开发海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择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退化(含已遭破坏的)湿地生态系统,以生态工程为技术依托,对其进行综合整治、恢复与重建,并通过建立示范区予以推广应用,开展多种经营、生态旅游、社区共管、科普教育等活动,发挥生态基地作用,尤以生态旅游体现生态景观的目的。组建湿地动态变化跟踪监测台站系统与监测网络,实现湿地生态功能长效正常运转,同时保障湿地景观的效果,在严格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扩大珍稀物种种群数量,尽可能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合理引进国内外成熟的先进科学技术与适宜的保护管理经验。
3.5 充分利用水资源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蚀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提出与实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创新,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不应局限于当前的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应从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向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转变。即使实现了这样的转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种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坝、谷坊、小型水库、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搞好水土保持工程就可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所以说雨洪利用是“水”,湿地是“鱼”。雨洪控制利用既要为湿地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一定洁净程度的水源,又要保障水质和必要的养分;湿地则依赖自己的综合处理净化雨水径流、削减径流的排放、调节暴雨峰流量、呈现生物多样性和优美、自然的景观,有利于做好局部湿地景观的恢复。
4 结语
生态的不等于简陋的,绿色的也不一定就是生态的。生态不等同于碎石杂木、茅草亭、木栈道和仿民居等“生态符号”的组合。生态意味着高效率,意味着对自然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湿地的规划、建设、恢复是建立一个合理的湿地生态系统,一个包含着众多生物量的栖息地,而不是建造一个点缀着上述生态符号的水生植物园。湿地景观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湿地科学、生态学、景观学、艺术学、经济学、社会学诸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对山东湿地植物资源调查和恢复湿地景观的研究,应深刻认识到那种不顾现状条件、不顾地域自然和文化条件,铲除现场上所有的历史遗存,为建造湿地而建造湿地的做法必须抛弃,需要依靠科学营造山东的和谐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尚玉昌.普通生态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 玲.湿地植物与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