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逆反心理的儿童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教育逆反心理的儿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如何教育逆反心理的儿童

篇1

一、小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庭原因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学生最有影响力、最有教育力的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最容易被少年儿童模仿,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经常欺骗孩子、经常护短、过分溺爱娇惯孩子,对孩子不进行正面教育,那么,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就会产生焦急和抵抗情绪。不完整的家庭最容易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的形成。

2.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一些学生的心理活动就受到了不良社会风气和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3.学校原因

学校的课程教学和一切活动,都是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下进行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理想环境。学生在不利环境中所引发的心理上的适应困难,应该可以从学校中获得再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学校教育中由于个别教师的工作方法不得当,不但不能矫正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反而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二、如何矫正小学生的逆反心理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对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父母应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以理服人,经常与孩子沟通思想,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变化,循循善诱,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

2.加强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评价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自我教育,让他自己认识到逆反心理的危害性,要看到自己的真实能力,树立自信心,不断地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让自信和追求成为良性循环。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要“一碗水端平”;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要宽容大度;教师应正确地评价学生,使之诚心诚意接受教师的真诚欣赏和善意的批评。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师生相互作用的特点和结构,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

篇2

关键词:逆反心理 中小学生 成因 对策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逆反心理现象普遍存在,那么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本人认为应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等方面找原因。

学生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急剧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时期。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过渡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变期,其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冲动性和自觉性等交错发展着,因而在生理和心理、社会化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

青年少正处于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其不断积极活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往往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相冲突矛盾,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青少年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身心发展不协调,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因为青少年的心理既受其生理发育的制约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有性格的影响。

还有青少年其个性心理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敏感幼稚、辩别和自控力弱,易走极端。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理明显早熟,但其心理和生理往往不能协调发展。生理的逐渐成熟使青少年的某些主观需求随之增长,原有的心理失衡了,心理发展滞后的青少年不具备满足这些需要的主客观条件,因此主客间产生矛盾,引发心理压力,加之生理上的明显变化,使青少年产生重新发现和确认自我的强烈欲望,向往人格独立和自主自立,他们迫切需要参与社会活动,满足自我,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由于自身的特点与客观环境的作用,使他们的心理出现不适,因而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从学校和教师方面的分析:

教育改革进程缓慢。体制的弊端,传统的惯性像顽疾难除。现今“应试教育”仍大有市场,学校“重智轻心”现象仍很普遍,学生课业过重,严重挤占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因袭传统,思想守旧,缺少与学生沟通,缺乏民主和人文关怀,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学生难以接受,因此表现出不满和反抗,以致产生逆反心理。

还有学习、升学竞争的压力,也使老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老师的业绩与学生考试的分数捆绑,一旦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老师就连吓带逼,连损带骂,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老师们没有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情感、态度,不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心唯系分数,对学生盲目高要求,造成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导致身心俱疲。有的学生不胜其苦,开始与老师对着干,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那么如何矫治具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学生呢?笔者研究认为从产生的原因找对策。

学生方面的对策。青少年学生对竞争、忧患和生存意识的教育应主动接受,不断提高个人生存能力和竞争意识,具备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心理品质。主动参加挫折教育,正视挫折和失败,对生活持豁达开朗的态度,经得住挫折和失败,以此消除逆反心理。

青少年学生还应培养自己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活能力。积极了解社会,重视生活技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个人能力,提高调适心理压力的能力,消除逆反心理。

另外,应重视个人自我调节,学会学习和宽容。多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懂得只有胸怀宽广,接纳他人的人,才能成就大业,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中,走出心理误区。

学校和老师的对策。学校应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学校里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热爱学习和生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多种方法,传授学生心理卫生知识,有针对地围绕青少年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教育,重在疏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开设心理咨询辅导站和信箱,及时解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烦恼。提供有关报刊书籍,让学生自由阅读。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做学生的良好益友。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研究教育,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尽量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避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对他们加大情感投入,用引导代替斥责,用关爱代替讽刺,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

教师要坚持疏导教育,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避免直接批评和正面冲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学生犯错误时,采取个别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乐意改正,不要当众批评,保持友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生逆反心理不是一两次教育就可以消除的,需要平时留意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对学生过度维护自己的形象和追求独立、自尊,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在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避免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总之,只有学生、学校、教师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参考文献

篇3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对教师或学科的逆反心理,而这个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现代农村家庭的结构特点是社会所说的“留守儿童”特别的多,他们大多数是和自己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而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很少有时间顾及到他们。而祖父母的年龄又比较偏大,精力有限。再加上对他们的溺爱,平时不加管教,这就导致了这些孩子平时放纵自己,严重地缺少对社会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样在学习上一旦有点挫折就会丧失信心,进而自暴自弃。

二、平时教学中物理教师对待这些学生的态度

由于后进生在学习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这往往会导致教师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表现出冷淡、蔑视、冷嘲热讽,甚至是恶语相加等不好的态度。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对老师存在逆反心理。

三、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针对后进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原因,笔者在物理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对策: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对后进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教师经常鼓励这些后进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学习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拉近与后进生的情感距离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物理实验。这时正是和后进生沟通的好机会。物理老师可以邀请学生与他一同准备实验。再对他们说一些赏识他们的话,对于他们点点滴滴的进步或优点给予及时的表扬。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去化解这个结。一般来说,后进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后进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

(1)思维批判性

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

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

(3)求异思维

篇4

班级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通过组织和领导班集体实施对全班学生的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则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若能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事件、信息等管理要素,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中学生在人际交流中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现得尤为突出。班主任平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时,则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理换位”,把自己当做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在班级生活中,同学间出现分岐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作耐心的心理疏导,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人生在世,各种矛盾冲突是难免的,涉及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当然应该争出个是非来。在非原则性的矛盾冲突发生后,即便是自己有理,也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因为自己有理就“据理力争”,不愿退让,其结果必然是让对方、更让周围其他人难以接受,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应本着“有理也要有礼”的原则;若是在矛盾冲突中自己是无理的一方话,那么更应该主动认错,多赔不是。另一方面要引导双方心理换位,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人的个性影响人际关系和人的心理发展。学生在信念、态度、价值观或身份、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方面相似程度高,彼此间就容易接近,容易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相似程度低,则容易疏远,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特别重视那些因在消极的因素上有其相近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因为这种群体有可能产生偏离集体的倾向,我们应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来转移他们的兴趣,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并通过有重点地做好部分学生的认识转变工作来降低这种群体的相似性,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班集体中。一般情况下,对个性不同的人,可以利用个人需要上的互补性来调节心理上的相容或人际关系的倾向性。如教室座位安排,班主任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把主动与他人来往和期待他人接纳自己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对他人表示亲热与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热的人组合在一起;把喜欢支配他人、帮助别人的人与期待人引导帮助的人组合在一起,相互有满足趋向,能相处融洽。这种互补性的心理调适,有利于学生的竞争与合作,稳定班级群体的乐观情绪,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与默契,使班集体充满生机和活力。

青少年中的确存在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表现为很不服从,告诉他不能怎么做,他偏要那么做,甚至公开顶撞,这是逆反心理的表现。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为青少年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成功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关键是让他们拥有一个团结、活泼、友爱、向上的集体,到处充满了热情与真挚。当学生处于这样的集体中,就会体会到温暖与热情,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因此,活动,使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他们多看看精彩的世界,开阔眼界,心胸变得开阔些。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能有机会为集体贡献力量,而且还能体味到友谊与合作的美妙,还会冲淡心中深藏的自卑。例如:一个简单的接力比赛活动,学生作为一名运动员,他既要知道竞争,又要明白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必胜的把握。但在比赛时,孩子还要接受一种教育,那就是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育。

篇5

1 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纵观现代家庭,三口之家逐渐增多,独生子女成了主流,孩子成了家中宝贝、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学习等都行得很重,尤其是在身体健康和学习上,更是无微不至。为了孩子长身体,加营养,促锻炼;为了孩子学习,请家教,配电脑……只要是孩子所需的,家长是听之任之,说一不二。孩子的健康有了保障,成绩也上去了,而孩子的脾气――孤僻、倔强的性格也逐渐形成。面对这一批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学校教育的重任――良好品德的培养、心理健康教青势在必行。

为了与索质数育的要求相一致,与态度、情感、价值观这一新理念相吻合,一味的夸奖式的教育给了当今学生甜头 低年级学生只喜欢听好话,希望每时每刻能听到老师和家长的夸奖。老师稍微说个不字,脸上少带些笑容,孩子心灵就蒙上了阴影,表现出不痛快,说一些“老师不喜欢我”之类的话。冈此,从低年级开始就应正确开导他们,要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错就指出,该批评时就要批评,使他能知错就改,这样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及时矫正学生逆反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逆反心娌加重。在家不听家长的话,事事与家长反着做。住校呢?表面是怕老师。实际呢?是背地与老师对着干。如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说是人小鬼大,有的孩子可以说是家庭管得挺严,父母动辄棍棒相加。结果孩子打皮了,根本不吃这一套,在学校里处处与同学为敌,因为他在家得到的是父亲动不动抬手就打,所以他对班级同学动手就是打,造成班内学生频频向老师告状。此时,如果教师再批评,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学生的逆反倾向。于是,班主任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找机会和他谈心,并运送《少年犯》影片中的事例,让他回忆、讲青少年儿童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法制观念,使其不偏不倚地守家规、遵校纪。通过一番沟通,孩子的逆反心理消除了,有了积极、奋发向上的表现。

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和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导致人格缺陷。因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3 运用班队活动,调节学生心态,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大,学生的自尊心和嫉妒心越来越强,男女生之间的矛盾也开始产生了。此时,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调节,使学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

篇6

[关键词] 灰色童谣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不知死多少”、 “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帅哥没人陪,四年级的美女没人追,五年级的流氓一大堆,六年级的情书漫天飞”。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些被改编的歌谣便在校园中开始流传着,课间孩子们不断地传唱。这是为什么呢?研究表明,这是孩子叛逆心理的表现。叛逆心理是指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会有两个逆反期:第一逆反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第二逆反期是在青春期前后(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这些存在叛逆心理的学生在家不听家长的话,在校不听老师的话,扰乱课堂纪律,不完成作业,乱丢垃圾,喜欢搞恶作剧或破坏公物等,他们对老师或父母的教育常常会表现为不服从,告诉他不能这样做,他偏要那么做。那么,如何引导这些“叛逆”孩子,解开他们的心结,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尊重孩子,博取他们的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前进的潜在力量。”儿童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的露珠”一样。面对学生的“叛逆”,我们应该善于从学生的“叛逆”行为中发现他们的自尊自强,肯定他们的闪光点,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曾有这样一位学生:他情绪多变,对学习和生活忽冷忽热,甚至厌恶。他的行为随意,好像不受大脑的指挥,他的语言很丰富,但比较偏激。在这个孩子身上我坚持疏导教育,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在班上点名批评,而是在与他单独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地去改正。久而久之,他消除了逆反心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紧张关系得到了缓解,同时学会了做事持之以恒的道理。

2 宽容孩子,赢得他们的友谊

宽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教师宽容地对待学生,意味着他的心胸更加开阔、情操更加高尚、教育更加深刻。正如一次课上,一位学生给我写了一段“生平事迹”,为我“歌功颂德”,对于这种“叛逆” 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办?理智告诉我们,首先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因为“怒火会蒙蔽我们的双眼”,把心静下来,事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于是我先控制自己激动的情绪,然后说:“写得不错嘛,有机会要推荐你参加作文比赛”,先用一句话缓和紧张的气氛,让课堂继续进行下去。下课后,我直接找到那个孩子谈心,说服他说出对自己的意见,看法,在指出他错误的同时,也要给他辩解的机会,找到事情的根源,打开他的心结。教师只有摒弃那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带着宽容和诚意,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心灵才能彼此敞开、彼此接纳,教育才能得到真诚的回报

3 感动孩子,打开他们的心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学识、人格、行为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给予的爱,那孩子们回报我们的将是一颗真诚的心。一次课间,班上的一位学生与人打架后却还仰着头,挺着胸脯,怒视着我,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面对如此叛逆的学生,我火冒三丈,举起手掌,真想……就在动怒的瞬间,我发现他的手臂受了伤,鲜血正往外流着。这时,我高高举起的手停在了半空中,怜惜地看着他,说“你受伤了?”他愣住了,诧异地看着我。当我为他处理伤口时,他没有因为疼痛而吭声,咬紧牙关,努力控制自己。伤口包扎好后,他却哭了起来,“老师,我错了……”滚烫的泪水滴在我的手上。于是我擦干他的泪水,抚摸着他的脸,耐心地开导他。其实,孩子不是不爱听大道理,而是不爱听他们听不懂的大道理。经过我的循循诱导,眼前的他,脸上露出了久违而善意的微笑。

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通常忽视了学生青春期的心理需求和自身能力,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只关注着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严格的校规校纪、教师无休止的说教、唠叨,以及家长过多的干涉,都成为了孩子逆反、任性、怪癖、执拗和粗暴的罪魁祸首。在我们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应当用正确、冷静、宽容的心去对待孩子,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和他们相处,给孩子一个走出青春期的时间和出口,依靠教师博大的胸怀领孩子“回家”,不要让他们在成长的路上走得太远,太累。

参考文献:

[1] 章本荣. 心灵的波涛——小学生个别心理辅导[M]. 上海: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篇7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健康情绪 教师感染 家庭教育 情感体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由此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即父母双方长期外出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代为监护的儿童。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塑造了一个特有的精神世界,每个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外出都有特定的情绪体验。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子之间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心理和情绪体验,进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教师必须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情绪,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强烈的孤独感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家庭环境的不稳定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较强的孤独感受。尤其是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他们主要在爷爷奶奶或者亲戚的监护下生活,缺乏父母双方的关爱和支持,更容易产生孤独感。

(二)委屈难过

委屈难过是留守儿童的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情绪体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的外出,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和解决。当看到同龄孩子有父母在身边陪伴或者帮助解决问题时,留守儿童不免在对比中产生一种委屈难过的体验。

(三)敏感自卑

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比较在意别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反应较为敏感。这种敏感的情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与留守儿童自卑的心理特点有关。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有些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而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更强的逆反心理。

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学业成绩的提高。

二、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有效策略

(一)发教师的感染作用

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在学校他们把教师当做模仿的榜样,会在无意中接受教师的情感影响。因此,教师始终要把自己积极的情绪展露在留守儿童面前。

首先,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到无论发生什么事,有多么沮丧,只要一走进课堂,就要表现出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此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绪,使他们内心产生共鸣。言传身教,引领留守儿童用热情乐观的态度去帮助别人,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良情绪随之化解。

其次,教师和留守儿童交流时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否定,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安慰、疏导和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从老师的言行中树立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二)加强家庭的情感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配合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农村留守儿童正常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出现问题也很难沟通和教育,从而使留守儿童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产生了消极的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其学习。针对这一情况,我校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临时监护人培训,利用节假日留守儿童父母回家探亲的机会,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同时,给家长发放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卡上不仅有班主任的联系电话,还有科任教师的联系电话,通过此卡要求家长在正常情况下一周要和孩子联系一次,每两周和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一次。除了电话联系之外,还可以采用书信的方式。通过与留守儿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了解留守儿童特有的情绪,以及其他不同于非留守儿童的特点,并学会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从而使留守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提高“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

“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都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非留守儿童一样健康发展,必须使留守儿童学会主动调节情绪,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因此,教师应教给留守儿童自我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暗示法、合理宣泄法等,让他们释放内心郁积的不良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留守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可以满足留守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让他们认识到在与人的不断交往过程中,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逐渐学会怎样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总之,我们应重视培养留守儿童健康的情绪,用爱心去抚慰,用行动去转化,使留守儿童保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保证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从而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松林.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3).

篇8

关键词: “留守儿童” 现状 品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远离故土,加入到打工的潮流中,还有许多人走出国门,远赴重洋寻找“出路”。于是,在永春这个小县城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打工族”家庭子女,也就是“留守儿童”。我是一个农村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留守儿童”,而且人数不少。因此,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适时进行品德教育,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一、幼儿园“留守儿童”品德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父母一方外出务工,形成所谓的“单亲孩子”;一类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孩子托付给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其他亲属、邻里代管,形成“孤儿”。由于长时间失去必要的亲情,有的甚至没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就出现心理不健全状态。具体有如下表现:

1.缺乏良好的学习榜样。

“留守儿童”的年龄阶段正处于一个需求父母为其做出各方面的行为榜样的阶段,比如性别角色化、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和形成。而当这种必需的父母教育缺失的话,就会给孩子留下不良的心理阴影。再加上农村父母本身可能就没有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更是造成幼儿的家庭教育严重不足。

2.性格内向不合群。

心理孤独是“留守儿童”的通病。由于长时间处于无限制或过多限制的情况下,多数幼儿严重缺乏社交行为能力。他们有的欠缺热情,不合群,表现冷漠;有的性情孤僻,寡言少语,独来独往。例如我班的小如小朋友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小女孩,由于父母长时间出门在外,不能与之沟通,再加上代管的祖父母忽略了与幼儿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小如的性格很内向、不和群。

3.逆反心理严重。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不懂遵守幼儿园的活动常规,喜欢与同伴争吵,争抢玩具,胡作非为;不听代管人的话,我行我素。如我班的林楠小朋友,由叔叔婶婶代管。由于代管人教育失当,林楠平时调皮,爱搞恶作剧,遇到不顺心的事喜欢哭闹,久而久之便形成独霸专横,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性格。这些行为使代管人乃至教师感到难以对其教育和管束,要么采取高压政策,要么放任,但均无实质性效果。

二、如何对幼儿园“留守儿童”进行品德教育

1.师幼互动,营造和谐、快乐的集体气氛。

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或娱乐活动,多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与同伴交流,让他们一起游戏,一起活动,使他们逐步学会与同伴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在各种活动的交流和沟通中寻找温暖和友谊。例如鼓励像林楠这样的幼儿多与爱动脑筋、守纪律、行为习惯良好的幼儿交朋友,也可和老师交朋友,说说心里话,悄悄话,使其逐步克服独霸专横、一意孤行的性格,学会与同伴相处,用爱心弥合他们残缺的心灵。

2.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幼儿园应该多为“留守儿童”提供活动和展示的空间,增加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的成绩或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肯定。例如鼓励像小如这种性格内向孤僻的幼儿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展示她的作品,以引起其他幼儿的关注,并提醒其他幼儿多与之交往,让小如小朋友感到自己也很棒,大家都喜欢她,从而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使其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适时教育,稳步提高“留守儿童”的能力和意志。

适时向“留守儿童”提出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以促进“留守儿童”能力和意志力的发展,弥补隔代监护人因溺爱对“留守儿童”造成的不足。例如采用轮流当“小老师”的方法,鼓励在不同方面有进步的“留守儿童”来当“小老师”。这样既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又能提高他们不同方面的能力,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降低他们因受教育断层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4.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

幼儿园应及时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随时进行观察记录,并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如小如和林楠两个小朋友就是两个不同典型的“留守儿童”性格特征,对他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指导方式,及时纠正“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使幼儿园教育功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5.做好家园联系,强化家庭教育责任。

加强家园联系,建立家长学校,经常下乡家访,使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例如经常与小如、林楠小朋友的监护人取得联系,让监护人了解他们在园的状况,以及他们在家中的表现;家园共同配合,采取最佳的教育方式。同时充分利用他们外出打工父母回家的时间(春节)召开家长会,与父母交流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方法;保持幼儿园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

转变“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错误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上,还要特别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意志,高度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态度、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使孩子全面发展。

总之,“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我们应为农民工子女创设教育条件,对他们应该有耐心、爱心、细心,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得失,积极思考,勇于创新,让他们得到平等的教育和关爱,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资料:

篇9

许多商场柜台前常见的一幕又发生了,囡囡哭着要买糖果,硬是在柜台前赖着不走,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神情。旁边不少顾客都被囡囡的哭声吸引过来,等着看妈妈如何收场,是妥协、责骂还是不知所措呢?出乎意料,妈妈并没有就囡囡哭泣的原因做出任何举措或承诺,而是蹲在一旁看着她哭了一小会,然后指着囡囡满脸的泪水说:“咦,囡囡,你的眼泪怎么会是甜的呢?”囡囡跟随着妈妈的提问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不是,是咸的啊!”妈妈做出不相信的表情:“才不呢,是甜的。”于是,两个人为此展开了试验和讨论,边谈边走,边走边谈,囡囡非常自然地就把买糖果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

预设即防御,最早出现在军事领域,是指对外来力量事先提防和抵御,比如城门、城墙、护城河等等。现在,这个词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心理学和教育界,泛指人们内心深处事先准备好的一种状态。攻城如果能绕过火力集中点,避免硬战是最好不过了,就像特洛伊战争中的木马计;同样,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若能避开对方预设的心理防线,出其不意寻找相对薄弱的地带,就很容易进入其内心世界,掌握沟通的主动权。

案例中囡囡妈所运用的就是一种跨越孩子预设心理的沟通方法,简单地说,这种方法在上文案例中表现为“转移注意力”:妈妈先让孩子在其预设的状态里呆了一会,儿童的耐受性非常有限,在她防御心理稍稍减弱时,抓住时机把孩子的注意焦点巧妙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上,以此作为突破口。当然,这个后续的新焦点要足够奇特,能瞬间抓住孩子的心。一旦孩子对新话题产生兴趣,原有的预设防备心自然就顺利瓦解。

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孩子吵着要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时,总是先撒娇再哭闹,最后获得家长的妥协、瞒骗或打骂。许多家长都以为孩子会从中获得满足或成长,其实是无效的。

由于儿童思维发育的不成熟,他们对外物的兴趣往往很冲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真正喜欢,只是一时被物体的某种特点吸引,突如其来产生意念而已。当孩子一时之间把心思完全投入到某样东西身上时,他的心理状态就是一个预设,他会在刹那间想像这东西有多么好,拿回去能怎样玩,还可能吸引其他不少小朋友……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硬是瞄准这一块,想方设法、软硬兼施地想要攻克,困难可想而知。家长越是寻找各种借口拒绝孩子的请求,从另一方面讲,就越是强化了他想要得到的愿望。家长集中火力试图攻破,孩子也会集中火力立誓奋战到底。要破解僵局,何不动动脑筋,另辟蹊径呢?

篇10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