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水土保持因素 人类因素
中图分类号:P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9-103-03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非常重视的一个全球性热点难题。气候变化不仅和各种自然因素有关,例如太阳辐射的变化、宇宙沙尘浓度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大陆漂移、火山爆发和植被变化等,并且还受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气候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稳定到突变的过程,并且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因为不仅每种影响因素都难于定量定性研究,而且这些复杂的影响因子还是多尺度重合的。
THOMAS研究了近一千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认为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气候变化主要由太阳辐射和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控制,而工业革命之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成了主要原因。例如,人类的工业排放和土地,土地覆盖变化等改变全球地表反照率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进而改变大气的成分和地表能量交换过程,最终对全球气候产生了广泛而且巨大的改变。另外拉迪曼认为,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在农业诞生时就开始了,欧洲、印度和中国的早期农民砍伐森林是造成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同时,种植稻谷和驯养牲畜产生的大量的甲烷,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温室气体。而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与自然变化的最大不同是他的变化趋势是非周期循环和单调发展的,其积累效应是不可低估的。
在2009年,EOS发表了一份关于地球科学家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观点的研究概要。有一个问题是:“你们认为人类活动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吗?”地球科学家们达成统一认识后认为,虽然自然因素造成气候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人类的影响也很重要,出了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外,这些影响还包括各种各样的第一级影响因素,并且这些关于人类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将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持续关注。POGER PIELKE和KEITH BEVEN等在EOS中建议,在今后的气候评估中要包含所有的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除了温室气体排放之外,还包括人口膨胀、城市化、土地覆盖和土地管理的变化、动物和昆虫的动力学影响、区域和地区的水源可利用性变化、水污染和极端水文现象(洪水和干旱)等。实际上,水土保持对上述多个因素都有涉及,并且甚至会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的绿化与城市生态建设、土地植被的变化、土地利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后激发的极端水文灾害。
1、土地利用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垦伐,以及近代的过度开垦、放牧和深林砍伐等,引起了植被覆盖状况的巨大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当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在中国所有的土地利用情况中,四川的旱耕地又是其中很典型的情况之一。四川地域辽阔,地貌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农耕地分布广泛,早耕地比重大,水土流失和与之相关的旱、洪灾害等生产。生态问题突出,既导致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又给长江中下游带来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土地利用不当而造成当地生态破坏的例子在我国比比皆是,积小成多,这些土地利用情况的改变必将引起我国甚至全球气候的改变,因此土地利用的变化一定是预测气候变化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如新疆地区的生态环境从过去的接近60年以来,已经迅速向荒漠化发展。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自然因素,但是人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极大的加快了荒漠化的发展,主要包括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以及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加剧了天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土壤盐碱化。例如塔里木河下游泰特杩湖和玛纳斯河的玛纳斯湖的干涸,两大沙漠的流沙面积和土地荒漠化面积的扩大以及天然植被的退化,均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日俱增等有密切的关系。根据对新疆地区气候变化参数的分析表明,新疆的气候增暖不仅与中国甚至于全球的气候变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在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另外新疆沙尘暴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也与全球的变化一致。因此可以看出,某一地区的环境变化,不仅对当地,甚至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同步影响。然而这一地区的气候变化较之全球又有其特殊性,比如新疆年内变化中冬季升温最明显,因此也反映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由于全国的土地利用情况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探讨其对我国气候造成的变化,高学杰等使用RagCM3区域气候模式,嵌套欧洲数值预报中心在分析资料,分别进行了中国区域在实际植被和理想植被分布情况下各15年时间长度(1987-2001)的积分试验。他们估算的结果是:中国地区冬、夏季的季风环流加强;植被改变引起长江以南降水增多,黄淮、江淮气温降低,华南气温上升;中国北方降水减少,气温在西北部分植被退化的地区升高。这样的结果和我国的气候现状基本一致,也可以看出土地利用的情况的变化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是不可忽视的,而且是相对重要的。
2、植被覆盖变化对于区域和全球气候影响的预测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研究认为全球气候中已经包含了植被对气候的反馈作用。就全球来说,植被的存在降低了反射率,增大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同时,蒸发的增大,加强了全球水循环,在行星尺度上,植被的存在加强了经圈环流,还影响了季风环流。目前各国科学家都对各地的气候变化做了各种各样的预测,使用的模型主要有美国的NCAR模型和陆气双向耦合模式等。例如吕世华等对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做的预测。他们利用美国NCAR中尺度非静力平衡模式MM5V36模拟分析了三江源区草地荒漠化对局地气候的影响。三江源位于我国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总面积31万km2,占整个青海省的总面积的43%,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根据预测,草地荒漠化后,地表反照率增加引起地面辐射平衡变化,昼夜温差加大: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明显减小,不利于现有植被生长:潜热通量减小。总的来说,三江源的草地荒漠化后区域气候变得更加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和水土保持,气候变得更加恶劣。陈玉春等也使用NCAR区域气候模式RegCM2研究了西北植被覆盖面积变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他们分别设计了三组试验,植被面积扩大试验、控制实验和植被面积缩小试验。结论认为,植被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
的,它对地面温度、环流场、降水和土壤湿度、径流量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植被扩大,有利于高原及华北地区的降水,改善气候环境,其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比较可信,对于开展水土保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实际上,植被不仅会影响区域的气候,还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曾红玲等利用陆气双向耦合模式R42 AVIM,通过有无植被覆盖的对比试验分析,总结了全球植被分布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的潜在影响。认为全球植被的变化会对气候和大气环流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不只是局限在陆地表面及近地层,还可以向上延伸到对流层的中高层。植被的存在还增强了三圈环流,从而使现有的气候和植被分布更加稳定。
3、生物土壤结皮对全球气候的响应
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现象,生物土壤结皮在干旱、半干旱和极地、亚极地区等脆弱生态区广泛存在,生物土壤结皮对脆弱生态系统的稳定、碳氮循环和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沙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结皮是随着沙地的逐渐固定而渐渐出现的,它的形成过程是:沙地中的蓝藻随风流动,先是流动性较大的丝状蓝藻在不稳定的沙地上定居,随着沙地的固定,形状较小的蓝藻出现,然后早期的地衣和苔藓出现,然后随着沙地固定时间的延长,演替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地衣、苔藓伴随着藻类结皮的生物结皮。虽然在沙地生态系统中,苔藓不是最初的沙丘定居者,但是它确实固沙的主要贡献者,一次有人提出可以将苔藓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稳定或者退化的重要指针之一。
实际上,在全世界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都广泛存在着生物结皮系统,在那些植物生产力较低的生态系统中,结皮的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植被覆盖,因此它对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的维持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生物结皮是干旱与半干旱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碳源和氮源,例如在阿拉斯加的北极海岸的苔藓和地衣组成的结皮的平均覆盖度达到25%,在极地地区他们因其产生的大量的泥炭更成为了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源:究指出,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地衣的种类已经由于气候变暖而减少,这更说明了生物结皮各项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随着人类活动对臭氧层的破坏,进入到大气层之类的紫外线也大量增多,而其中的UV-B对地衣会有较强的影响,因为有研究表明UV-B会对脱水地衣的光和作用、色素系统及DNA造成损伤:面对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降水的改变,对生物土壤结皮也有重要的影响,因为土壤结皮仅在合适的水分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研究证明,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亚,随着气温的升高和夏季降水频率的增多,地衣的生态多样性急剧下降。
现在沙地和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特点。而一方面,结皮在沙地草原和荒漠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土壤结皮的生长极其缓慢,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一旦破坏,荒漠和沙地生态系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对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研究土壤结皮和气候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解决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尺度下生物土壤结皮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极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也成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4、结 语
由于当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气候变化的风险评估都是基于全球气候模型的,是不全面的,因此我们今后应该加入基于环境和社会资源的地区性的风险评估。比如说,通过提高洪水频繁地区或者台风地区的发展规划和调整,做到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气候变化,我们都能成功的有效适应。
篇2
1.1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树木的生长状况和生态功能的发挥水平都是通过森林生产力来衡量的,森林生态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所以在对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产力的影响上通过建立生产力模型来进行预测,从模型预测可以看出,在气候变化后,我国的森林生产力从东南向西北将会呈现递增的趋势,而且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树种变化也较大,其中会以兴安落中松其增益为最大,其他一些则为次之。
1.2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随着气候的不断变暖,使水热区域分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温度的升高,可以使植被的生长季节得以延长,对森林生产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气候的变化也会导致在春季时倒春寒严重,从而发生冻害的可能性要大;另外,气温的上升,也会导致蒸发量增大,容易发生旱灾,而一旦出现旱情,则会导致森林火灾的系数上升,不利于森林防火。同时气候的变化,会使降水的分配产生一定的变化,这样在一些地方雪灾的发生机率则会提高。
2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能够改变区域小气候,减少地面长波辐射对大气的增温效应。更值得注意的是森林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气化碳,成为巨大的碳汇,在全球碳循环与平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作出重要的贡献。目前森林碳储量约占全球植被碳储量的86%以上。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碳蓄积在全球陆地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其面积最大,生产力和生物量累积最高。森林在吸收碳的同时也释放出碳,毁林是碳释放的主要原因。我国森林覆盖率从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森林的碳汇功能显著增强。
2.1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研究相比还存在差距,表现在野外试验有限、布点密度不足、数据积累时间短、多停留在静态模型上。因此我国森林碳循环研究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是模拟人为活动的影响,一方面分析人为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因素,另一方面分析人类管理或复原森林生态系统的因素;二是充分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代表性和特殊性,有规划地增加野外观测点,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方法多尺度研究,为模型构建和运行提供工具和数据;三是注重动态模型发展,重视机理研究,碳循环模型与气候模型相结合,研究气候变化对碳循环的影响及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为我国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2.2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组成越丰富,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好,抗干扰能力越强。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够在一定变化范围稳定,对气候变化有相对滞后的特点。然而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容忽视,掌握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是合理保护、管理、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所以应该加快科研步伐,揭示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直接和潜在影响;提前预防,保护濒危物种,防止有害物种入侵;因地制宜,以恢复为主,建立和保护可以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掌握气候变化对物候的扰动,加强对灾害(雪灾、火灾、冻害、病虫害)预测预报能力,合理预防。
3结束语
篇3
根据国际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权威性评估报告(IPCC)新的结论,全球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升高、造成对地球环境的严重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水资源短缺和与水相关的生态退化是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认为气候变暖将引起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这为河流水循环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敲响了警钟。同时也必须看到,人类活动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正在改造自然状态的河流,因此,影响河流水文变化的环境因素还有人类活动这个重要因子的叠加效应。
笔者就近年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有关工作,结合对环境变化和河流变化相互联系的研究,也思考了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流健康问题。
第一,河流健康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河流是维系陆地系统生命的“血脉”。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我国河流以及生态与环境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水资源的脆弱性不断增加。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正在面临干旱化加剧的威胁,在未来10多年中将继续恶化。华北华南雨量丰沛地区的干旱与洪涝灾害的水文极端事件问题也在突显。河流水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维系河流健康已经十分迫切。成为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何谓河流健康?这是相对于人类对河流的索取而言的。河流的水的可持续利用应该是河流健康的标志,既有索取又不要完全损坏河流的再生性。河流的健康应该建立在健康的水循环这个基础上。主要有三个标志:其一。维持一定的水资源可更新能力(可再生性)。如断流、地下水超采等,就会出现不可再生等问题。其二,维系一定水平的生态可持续性,主要包括河道的基流、生物等。其三,从河流的特性出发,强调维持一定水与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关系。例如,黄河的水沙平衡、河口地区水盐平衡等。
第三,如何评价河流的健康?这涉及河流功能与生态多样性评价。河流功能通常从河流的水文功能、生态功能,以及河流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多个方面加以衡量。因此,在科学领域,需要强调以河流系统为对象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水文学基础研究,尤其是要加强环境变化对河流水文过程的影响、对河流水质即水环境的影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为认识和评价河流健康、为维系河流健康提供科学的依据。
篇4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碳排放,重庆,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大,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人与自然之间的失衡,在促进经济界和企业界加以反思之际,客观上也给了学术界以创新发展理论的空间。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可能。
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直辖以来,重庆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考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实施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政策及规划,推进应对气候变化科技研究和能力建设,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直辖以来的快速发展,重庆市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庆市将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与研究水平,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技术经济合作,日益增强公众气候变化意识,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为保护气候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重庆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现状
(一)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碳排放
从总体上看,重庆市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变化呈正相关关系。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表1和图1可知,2004年以前,能源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周期基本一致,能源消费增长率和GDP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一致,反映能源消费增速与经济增长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能源消费增速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随着重庆市经济速度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逐年增加,特别是2004-2005年,重庆市能源消费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15.7%和22.5%,而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2.2%和11.5%,能源弹性系数大于1。
为了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重庆市提出节能降耗的发展目标,特别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和重庆市“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更强调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因此,2005年以后重庆市能源消费增长率出现大幅度的降低,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总体上保持了下降趋势。
表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1997-2008)
年份
能源消耗总量
(万吨标准煤)
能源消费比上年增长(%)
本市生产总值(亿元)
本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
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
1997
2030.13
8.5
1360.24
11.0
0.77
1998
2119.46
4.4
1440.56
8.4
0.52
1999
2278.42
7.5
1491.99
7.6
0.99
2000
2330.82
2.3
1603.16
8.5
0.27
2001
2463.68
5.7
1765.68
9.0
0.63
2002
2563.05
4.0
1990.01
10.3
0.39
2003
2737.90
6.8
2272.82
11.5
0.59
2004
3168.48
15.7
2692.81
12.2
1.29
2005
3881.52
22.5
3070.49
11.5
1.96
2006
4234.61
9.1
3452.14
12.2
0.74
2007
4782.36
12.9
4122.57
15.6
0.83
2008
5091.52
6.5
5096.66
篇5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摘要:基于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转让和传播气候技术,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现有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阻碍了气候技术的有效转让,发展中国家获取气候技术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巨大。调适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以法律生态化为调适原则,以利益平衡为调适法理,以强制许可为调适路径。
关键词 :气候变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调适;利益平衡
中图分类号:DF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15)03-0162-09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概况
2013年9月,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致近万人丧生,损失不计其数,美国和英国在2014年相继发生极寒天气和洪涝灾害,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已被证实与气候变化相关,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人们采取措施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刻不容缓。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新的气候协议谈判分歧较大的争论议题,处理好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意义重大。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的定义
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下称“气候技术”)在性质上是环境友好技术的重要类型,二者在逻辑上属于种属关系,前者包含于后者。环境友好技术( Environmentally Sound Technology,简称“EST”)又称环境无害技术,这一概念直接源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第34条的相关规定,是指那些保护环境、污染少、以更加持续的方式利用所有资源、回收大部分废弃物以及比他们所取代的技术以更加可以接受的方式处理残余物的技术①。气候技术虽未在任何一部相关的国际法中直接界定,但相关气候保护的国际法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无害环境技术谓之。
气候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气候减缓技术,是指那些直接作用于温室气体减排的技术,例如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另一个则是气候变化适应的相关技术,通常指的是那些借助于政府干预并主要针对集体和公共产品的技术,例如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和公共健康等领域的应对技术。结合目前的法律规定和实践现实,气候技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当前的气候变化技术还不能与传统的技术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其转让仍与普通制造业技术一样须遵循国际技术转让已有的法律规范,二是气候技术性质上是有别于普通制造业技术的,其具有明显的应对气候变化之公共利益目的属性,三是气候技术大部分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且已申请专利,受专利法的严格保护。
(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概念
技术转让多指私人企业、大学、金融机构、政府和非政府之间对技术和技术诀窍( Know-how)的传播和采用,强调技术要素的动态流动和空间转移,全球化使得技术要素超越国界进行国际流动和转移,即为国际技术转让,主要是借助跨国公司来完成转让过程,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转让(下称“气候技术转让”)意指涉及气候变化的所有技术要素的跨时空转让或转移。当下气候变化国际法律规范并未对有关气候变化的技术及其转让进行清晰的概念界定,只是将其隐含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框架公约”)或《京都议定书》的具体条款之中,比如,《框架公约》第4.5条表述为“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酌情促进、便利和资助向其他缔约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缔约方转让或使它们有机会得到无害环境的技术和技术诀窍(know-how),以使它们能够履行本公约的各项规定”,或附注于相关的国际环境法律文件的相关定义之中,如《21世纪议程》第34章第1条对无害环境技术转让的概念作界定,或直接出现在一些气候规范性文件之中,如《关于开展气候变化技术需求评估手册》就特别指出技术转让是“经验、诀窍和设备的国际流动,包括市场化技术和尚未实现市场化的技术,再比如IPCC在2001年撰写的《技术转让的方法学和技术问题》对技术转让作了较为完整的定义,是指一系列内涵广泛的过程,包括各利益攸关方之间就专门知识、经验和硬件等促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推广,报告所指的技术转让比UNFCCC或其任何具体条款所指的技术转让范围要广得多,包括技术和技术合作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之间的扩散。事实上,技术转让的内涵不仅限于转让,根据历届气候大会形成的决定文件述及,还包括技术的研究、开发、演示、部署和推广。尽管如此,《框架公约》之下有关技术转让的概念在具体实践中还是欠缺可操作性,甚至漫无边际,虽说是气候软法妥协性及国际政治现实的无奈,但对于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和国际气候协议的制定并无益处,因为清晰的概念是法律的必备要素,在任何法律体系中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合理地进行司法解释和有效运行法律,围绕着法律概念而设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当属相关方合理和高效履约的保证和关键,国际法尤为如此。
二、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与冲突
技术转让通常发生在私人领域,由民商法律调整,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部门法对其规范和保护,侧重对技术转让方私权的保护,强调转让方与受转让方之间的意思自治和私权神圣。
(一)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
从国际立法的成果看,目前并无统一的国”际法规范技术转让,已有的是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理的系列条约、联合国体系中的国际条约或国际法文件及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协议等为主的国际法体系。从《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01年编撰的有关国际技术转让的文集看到,多边条约性质的国际法文件总共28个,涉及环境或环境保护约15个,超过总数一半。气候变化国际法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转让的主要国际法律依据。总体而言,《框架公约》只是对无害环境技术转让作原则性规定,《京都议定书》也仅是在《框架公约》基础上稍作细微的具体化,涉及技术转让的内容主要还是见于历次气候大会的相关会议决定之中。《框架公约》在第4条第5款就作出规定,“发达国家应采取一切实际可行的步骤,酌情促进、便利和资助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或使它们有机会得到无害的环境技术和技术诀窍”,这一条款是技术转让最重要的国际法来源。《京都议定书》是迄今为止具有法律效力的气候变化国际法规范,对技术转让的条款规定较《框架公约》具体。比如,第2条第1款规定,为履行排放量限制和削减指标的承诺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缔约方均应促进、研究、发展和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和对环境无害的先进新技术;第3条第14款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履行将对发展中国家缔约方不利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考虑包括资金筹措、保险和技术转让等措施来减少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第10条(c)项进一步规定,发达国家应该制订政策和方案,以便有效转让公有或公共支配的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并为私有部门创造有利的环境以促进和增进转让和获得有益于环境的技术”。《京都议定书》较《框架公约》进步之处在于,不再局限于宣示口号,而是提出了一些技术转让的具体措施,包括敦促发达国家制定政策与方案,为私人部门创造有利于技术转让的良好氛围。
世界气候大会所形成的会议决定也是气候技术转让的主要法律依据,几乎在历届会议决定之中都有涉及。自COP3以来,为落实减缓承诺,几次比较重要的气候大会通过了一些决定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每次气候大会都在之前取得的成果上有所突破,历次大会的重要决定除不吝对技术转让的重要性加以表述外,更重要的是在解决技术转让的具体办法方面,气候大会循序渐进地提出一些切实方案。199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决定建立协商进程,2001年马拉喀什会议决定设立技术转让专家小组和技术转让行动框架,2007年巴厘岛会议将技术确定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四个决定性措施,2010年坎昆会议决定创建技术执行委员会、气候技术中心和网络两个技术机构,2011年和2013年的两次会议是对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的职权、工作范围、作用、模式和程序等内容作更进一步的规定,但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几乎没有对技术开发与转让有任何表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与转让议题开始被边缘化或忽略。
(二)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及其根源
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主要是在气候变化国际法与专利国际法之间产生,国际法冲突的实质又是气候技术受专利法的私权保护与基于气候环境的公共利益之间的对立。
1.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
从现有的可操作及权利义务明晰程度上看,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依据还包括知识产权法,甚至主要适用该法律制度。气候技术在内涵方面与专利法调整的传统专利并无二致,权利客体的重叠,使得气候技术及其转让同时适用气候变化法和专利法,气候技术转让因此与知识产权之间发生密切关系。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发达国家将气候技术转让到发展中国家是否造成了阻碍?就此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观点和立场截然相反,发达国家主张应该加强知识产权对气候技术的保护,不应该为气候变化而专门设置知识产权制度,现有的知识产权不会成为气候变化的障碍,甚至有些国家建议取消气候谈判的知识产权议题;发展中国家则认为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技术转让的成本,应当对气候变化技术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进行调整,以促进气候变化技术的有效转让。事实上到底如何?如前述发展中国家所言,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的确阻碍了气候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制度对私权的严格保护使得气候技术转让变得极为困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取技术的经济成本极大,实践中也难以发生实质性的技术转移,特别是核心技术转让,这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变得极为艰难,进一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气候生态的脆弱性,尽管上述气候变化法律及其系列决定文件一再强调发达国家有义务对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事与愿违,在刚刚闭幕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强烈呼吁发达国家应尽快落实其之前的一系列有关技术转让承诺。面对这一窘境,《框架公约》下的国际气候会议试图通过书面文件形式厘清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之间的模糊关系,2001年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最后达成的《马拉喀什协议》在相关的决定中专门述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要求各方在知识产权政策的应用上避免阻碍技术转让。另外,《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问题特设工作组第七届会议2009年会议报告附件案文汇编作为非正式文件首次提及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强调需要确保关于知识产权的国际权利和义务与《公约》目标相互支持而非背道而驰。从法律关系的客体来看,气候变化国际法是规范气候技术及其转让的特别法,知识产权法是一般法,依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法理,气候技术及其转让应该优先适用气候变化国际法,但现实情况是,气候技术转让实际上还主要由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国际贸易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调整和规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国际法对技术转让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和强制力,“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在气候技术转让方面无法适用,另外,知识产权制度过度强调私权保护,公共利益的灵活性条款适用极为困难。
2.气候技术转让法律冲突的根源分析
首先,国际环境法具有的“软法”(soft Laws)性质决定了《京都议定书》虽有法律效力却无强制力,虽对发达国家减排义务有具体规定却无法对相关国家违约行为作出相应惩罚,虽有严厉措辞被频繁使用却因过于原则性和任意性给法律适用留下极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诸如“适当、鼓励、尽力”等概念表述几乎充斥整个条约文本,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激励措施吸引相关国家遵守条约。《京都议定书》的现状使得气候技术转让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履约,首先是对其概念没有作明晰界定,正如上文所述,概念是法的要素之一,没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就无法确定权利客体,自然也构不成法律关系,更徨论权利和义务内容;其次,对技术转让的具体操作、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及不遵约的法律后果等方面没有作明确规定,使得气候技术转让的预期落空。上述气候大会决定是有助于推进气候技术转让,比如,2001年《马拉喀什协议》决定成立技术转让专家小组,2010年《坎昆协议》决定建立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机制,包括成立技术执行委员会和气候技术中心与网络,但从性质和实施效果上看,这些决定没有法律约束力,更像是政治宣言。以清洁能源技术转让为例,《京都议定书》第12条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CDM)条款,据此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在2000年至2012年间的减排量计人其总的减排量之中,发展中国家因此也可获得必要技术,理论上有助于激励发达国家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技术,但实践并不理想,发达国家在利益驱动下,并没有转让核心技术,发展中国家仍为气候技术转让支付高额的专利许可使用费,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不进反退。其次,国际层面保护各国技术专利的国际法规范主要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下称“TRIPs”)。根据TRIPs协议第27.1条规定,专利一般可授予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该协定强调对知识产权进行确权和保护私权,对技术转让从而实现社会价值不太关注,从TRIPs协议对技术转让仅有零星的原则性规定可见一斑,第7条和第8条规定了协议的目标和原则,第66.2条特别要求“发达国家成员应鼓励其域内的企业和机构,促进对最不发达国家成员的技术转让,以使它们创造合理的和独立发展的技术基础”,但实践中难以适用。在协议中有关强制许可条款中,未提及“应对气候变化”是需要特殊考虑的公共利益。目前只有涉及公共健康领域的药品专利技术可以强制许可实施,但适用条件却极为严格,必须是发展中国家受到公共健康紧急情势困扰,2005年WTO总理事会通过了《修改TRIPs协定议定书》,在第31条之下增加第31条之二条款,允许利用强制许可所生产的药品出口至在医药领域缺乏生产能力的国家,这被认为是在公共健康、药品的获取与专利保护问题上,国际社会形成一种新的人道主义价值取向,有学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TRIPS协议框架最新的、也是最重大的发展。
三、气候技术转让国际法的调适进路
如何打破知识产权对气候技术转让已构成的实质障碍?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既存的现实条件下,能否考虑通过国际法律制度的调适或重置来解决或缓和上述冲突关系?从本质上来讲,知识产权法为气候技术转让这一动态过程的顺利发生提供了静态的制度保障,明确和保护了气候技术的产权归属及权利人正当的无形财产,理论上应该可以充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气候技术转让过程中利益平衡的“调节器”。
(一)法律生态化作为调适的指导原则
法律生态化是指从环境保护的理念出发,对现有各部门法从观念到法律制度进行更新、改造,使法律朝着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理论以及法律制度的生态化。美国法社会学家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也提出“回应型”法律是未来法律改革的方向,相对于关注形式理性的自治型法律而言,回应型法律是现代法制的一种实质理性追求,它把社会的压力理解为认识的来源和自我矫正的机会,气候变暖的严峻现实,迫使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作出回应。
知识产权制度的生态化指向演化为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2008年6月WIPO举办的一个专题研讨会就专门讨论了多边环境协定下知识产权在技术开发和转让中的作用,同年9月第41届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年会将环境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列入大会议题,2009年世界知识产权日宣扬的“提倡绿色创新”主题强调知识产权对推进研发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的重要作用,表明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必须朝生态化方向发展和改革,如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主席H.E.Akiko Domoto所言,“20世纪的法律以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基础,但21世纪要求从环境角度,尤其是从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退化以及污染等重大环境问题的角度重新评判所有的法律”。因此,为更好地转移气候技术,使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特别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当以生态化为指导原则对既存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加以调适,以利于气候技术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
(二)利益平衡作为调适的法理依据
气候技术转让的国际法冲突根源在于利益冲突,共同的气候利益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冲突。共同的气候利益不仅受国际气候法调整规范,也应该在知识产权制度内得到体现。从本质上来讲,知识产权制度就是一个利益平衡的制度,指制度内的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形式,知识可以看成是一定的信息,知识产权就是信息产权,在一个特定时期内,信息是有限的,信息的专有和公有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专有成分太多会影响公众对信息的获取及信息的自由流通,公有成分太多,则会形成知识产权的弱保护,不利于知识产创新,造成原动力不足,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在信息的专有和公有之间达成适当的平衡。
就气候技术而言,其本身具有公共利益特性,就是说对其发明创造最终的目的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这里,为了激励人们更多限度的自由创造,以专利制度对其进行私权保护,无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强调对专利权利人的私权保护,势必造成对专利信息的垄断,不利于社会对信息的获取,不利于技术的传播和扩散,发展中国家或支付巨额专利许可费来获取技术,或因无力承受巨大经济代价,陷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极度茫然,这与共同的气候环境利益保护及专利制度“促进公众充分获取专利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以利益平衡为法理依据调适知识产权制度,衡平气候公共利益和私有知识产权,针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对涉及公共利益条款稀少、多为原则性规定和难以适用、操作等困境现状进行调适,增加公共利益适用的范围、内容和具体化程度。
(三)基于环境利益的强制许可作为调适路径
基于利益平衡的法理,实施以保护环境利益为目的的强制许可是气候技术转让国际法调适的具体路径,具言之,就是在TRIPs协议中增加对气候技术转让的强制许可适用条款。专利权是一种独占的垄断权,未经权利人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实施该专利,但为了平衡专利权人财产私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专利制度对利权人的权能进行限制,强制许可是最典型的限制形式之一,也是知识产权制度利益平衡理念的具体表现。
气候技术能否适用强制许可?强制许可的发生基于以下三个原因:为了公共利益目的强制许可、普通强制许可和交叉强制许可。其中,为了公共利益的许可可以作为气候技术强制许可的原因,因为气候技术转让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公共的气候环境利益,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对气候利益的获得尤为迫切,这直接关乎其生存问题。但目前TRIPs协议和各国的专利制度并未将环境作为公共利益加以考量适用强制许可。TRIPs协议第31条虽然规定了专利的强制许可,允许在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有其他极端紧急情况或有公共的非商业使用情况时,各成员国可以在未经专利人许可而使用其专利,但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因为没有对这些情况加以细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以来对强制许可的适用存在明显分歧。直到2001年多哈WTO部长级会议通过《关于TRIPs协议与公共健康的宣言》(多哈健康宣言)第一次列将公共健康危机明确列为上述强制许可事由,《多哈健康宣言》的意义是积极的,因为它确认了公共健康应优先于私人财产权,并且明确WTO成员充分利用TRIPs协议中的弹性条款的权利,2005年WTO理事会通过《修改TRIPs协定议定书》,以法律形式将基于公共健康作为强制许可事由确定下来并在内容作了适当扩充。
调适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对气候技术转让的规定从TRIPs协议对强制许可的规定条款人手。前述分析可知,知识产权制度终极目标是实现知识信息的社会传播和公共利益,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过度保护知识财产权而轻视公众利益,是工业革命以来崇尚经济利益至上的理念使然,气候变化应对刻不容缓,涉及广泛的环境利益,如上文所述,现代法律制度改革应朝生态化方向发展,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达到平衡状态是其内在要求.只有利益平衡才能维持机制的长久存在。因此,气候技术作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和扩散气候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气候技术转让作为公共利益被明确列入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之中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2013年3月,由厄瓜多尔向TRIPs理事会提交的一份题为《知识产权、气候变化与发展》议案作为“其他事项”被提上会议议程,并引起会议各方长时间讨论,在今年2月和6月的TRIPs理事会上更是被作为主要议题讨论。议案认为当前包括TRIPs协议在内的国际知识产权制度阻碍了环境友好技术(Environmental Sound Technology)的使用与发展,必须对TRIPs协议进行修正,参照2001年《关于TRIPs与公共健康的多哈部长宣言》,缩短绿色技术的专利保护期限、放款TRIPs协议的灵活性条款适用及参照特殊药品专利增加对气候技术强制许可适用。厄瓜多尔同时表示将在今年10底召开的TRIPs理事会上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该议案得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包括中国、巴西和印度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家,当然,由于触犯了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利益,受到包括美国、欧盟在内的强烈反对。可以想象,气候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的问题必将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未来WTO及TRIPs理事会内争论的重要议题。强制许可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要对气候技术的概念作清晰界定,将涉及气候变化的技术类型化,将涉及重要公共利益的气候技术抽离出来,与其他的一般技术或主要是商业用途技术相区别,于那些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的基础技术允许在TRIPs协议下适用灵活性条款强制许可,放宽对最不发达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技术的专利保护条款适用条件制约。其次,在TRIPs协议有关强制许可的条款中将气候技术及其转让明确为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事由,将气候环境与公共健康一起,规定为人类的公共利益,适用强制许可实施。
篇6
20xx年世界卫生日时间
20xx年04月07日,农历三月初一,星期四
20xx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病媒传播的疾病。
病媒是诸如蚊子、臭虫、虱子和淡水螺一类的小生物,它们可以携带疾病,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无论我们在家中还是旅行途中,它们都可以威胁我们的健康。
病媒传播的疾病是由人群中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包括疟疾、登革热等多种疾病。这些疾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以及难以获得安全饮用水和环卫设施的地方。
病媒传播的疾病估计在全部传染病的全球负担中占17%。致死率最高的病媒传播疾病——疟疾,在20xx年估计造成了62.7万例死亡。但是,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病媒传播疾病是登革热,发病数量在过去50年间增加了30倍。
世界卫生日的意义
1、在气候变化、健康和其他发展领域如环境、食品、能源、交通等之间建立联系。
2、在各国进行气候变化对于健康影响问题的宣传活动。
3、使尽可能多的世界人口参与稳定气候变化的工作。
篇7
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资能减少废弃物和环境和有害物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一、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力争降低20%,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的必然选择;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贫乏,引发更加极端事件增多灾害,温室气体排放一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住,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应对全球变化迫切需要。实现我省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式十分严峻,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了加强节能的决定,制定了促进工作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做出了工作部署,我省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二、节能减排的发展情况
1.节能减排现况
近几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和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西省节能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万元GDP综合能系效,主要污染物与上半年相比连年实现了“双下降”。2007年全省万元GDP能耗为0.982t标准媒,同比较降低4.01%;2007年在活化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带来的增量基础上,完成了江西省政府年初确定的些削减化学需氧量(COD)4×103t,SO2 1.027×107t目标,2项指标排放量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10%和2.06%据最新数据,2008年江西省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5%以上,COD和SO2排放量分别下降4.5%以上和3.4%以上。
2.节能减排的未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由1995年的2391.7万吨标准煤增长5053.8万吨标准煤,但同期万元GDP能耗由2.04吨标准煤下降到0.92吨标准煤。着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水电开发力度,积极推广农村户用沼气,2007年,全省水电装机达到362万千瓦,农村沼气户用达到134万户。到2015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07年的0.92吨标准煤下降到0.72吨标准煤,降低20%以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到2015年,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在我省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10%以上。着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施《江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两高一资”产业发展,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和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工程;组织开展 “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提高公共节能意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了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3.存在的问题
有的城市节能减排意识不强。一部分企业还没有真正落实减少能源消耗,削减污染物的清洁生产措施;一些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节能减排是一种负担;专业人才匮乏监督手段落后。目前,江西省仅有南昌,新余,萍乡等地设置了专门机构从事节能监测工作。大部分设区没有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队伍人员严重不足,节能排放服务体系丞待建立。政策扶持不够,管网建设不配套。虽然,江西2009年已决定设立节能专项基金,但在怎样综合利用率由省内还缺乏相应的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发。工业园区建设不规范节能减排产业链难以行成。江西省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未得到开发利用,生产的企业还不多,具有巨大潜力的节能产品市场发展不足,难以行成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三、节能减排的气象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我省省政府成立应对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研究解决全省应对节能减排的重大问题,搞好节能减排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领导小组组织实施我省节能减排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工作。
2.完善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贯彻实施国家有关节能减排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我省已出台的森林和水资源管理、鄱阳湖湿地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加快研究制定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可再生能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等地方性法规;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政策措施;把应对的相关要求纳入节能减排发展规划,为实现节能减排各项目标提供保障。
3.提升科研水平,推广新型技术开发应用
加强我省气候变化科技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学术交流;加强节能减排科技项目建设,重点研究提高能效和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主要行业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控制与处置利用技术、生物固碳技术,必须开展高效节能与污染控制计术资源循环利用计术开发利用等适应性技术研发。建立健全技术推广体系,大力促进节能减排、节水和适应性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产业化。加快天气气候预测、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现代气象技术研究和应用,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4.加强项目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在水电、风电、垃圾填埋气、煤层气、低温余热发电等领域开展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建设,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生产工艺,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在高效生态农业、环保型工业、生态旅游、生物多样性和湿地保护、绿色贸易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利用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技术加强项目合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打造世界低碳经济与技术交流合作平台,提高节能减排能源发展。
5.拓宽节能减排筹资渠道,加快工程建设
加大我省气象科研经费投入,促进气候变化领域基础学科研究和新技术开发;争取清洁发展基金,在一部分城市、工业园区、企业集团和行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促进垃圾填埋气发电、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型能源开发等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产业发展;在不违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发达国家和国际机构资金,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公共管理和决策能力。
6.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行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开展应对节能减排宣传活动。举办各种专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意识;开展世界气象日、世界水日、世界环保日、植树节、“地球一小时”等活动,提高节能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和排行动;建立健全气候变化信息制度,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
四、结 语
进一步强化我省气候变化业务,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紧紧围绕江西防灾减灾的工作,应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开展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开发评估的工作,做好节能减排的气象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度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出席开幕式。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作了题为《青藏高原的地表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从青藏高原研究的发展过程、科学研究热点与趋势、青藏高原研究对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多圈层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目前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及开展的一些重要科学行动等全面阐述了青藏高原的大气圈、冰冻圈、水圈、生物圈等地表各圈层领域研究的进展与需要进一步突破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王二七、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张人禾、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研究员施建成、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员马耀明分别作了题为《龙门山及汶川地震研究新进展》、《青藏高原低涡生成频数的日变化气候特征及其成因》、《遥感水文学研究的进展与问题》、《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的学术报告。
大会还进行了分组学术报告与讨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三极地球系统中水体的多相态转换及其影响”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变化及其对东亚区域的影响与机制研究”研究内容为重点分别进行了年度工作总结和学术报告交流。同时,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和“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为主题开展了4组专题报告与讨论。学术交流的内容分别涉及地气过程、大气环境、冰川-湖泊现代过程、古气候重建、湖泊生态系统特征要素、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与控制实验、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对策措施等方面。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红树林等海岸生态景观。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分析
新课程下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学要求教师在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同时也可以运用多学科的思维进行创新性学习,相信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真正让学生进行有效性学习。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影音播放、动画模拟等多媒体技术对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可以成为教师的好帮手。在教学中可借助地理模型、地球仪、地理挂图等直观教具,尤其可借助投影、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时,可以播放《追踪变化的气候》、电影《后天》、《2012》视屏片段,从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现代时期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几个方面,配以图片和视屏的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导入课程,能激发学生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进而再教学生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相信这样的课程会让学生终身难忘。
二、改变历史认识,重塑学习信心
在学习评价方式上,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评价模式,注重科学性与有效性。要改变过去只让学生关心地理成绩而不注重地理学习过程的看法,要融入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可采取全程性评价的等级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震逃生知识、旅游安全知识、环境保护等学生学以致用的知识,使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情感与行为与教学相融通,注重对学生的激励,特别是对后进学生,综合对学生地理学习活动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形成等方面进行评价,重塑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三、设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又分教师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两种。教师通过教学目标设计、学生生情分析要让学生明白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将会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教案中要花功夫,整个学习的流程、活动的设计、数据的应用、信息的播放、问题的设置等都要经过思考,明确编写的目的性。在讲授下节课前,可先将学习目标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的预习中先了解,在课堂讲授后可以检查学习目标,这样的导向性学习和总结性小结可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有的放矢。学案中给出的学习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师可设置悬念、布置问题、捕捉生活常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四、注重延伸教学,培育创新精神
创新教学、创新学习也是新课程对地理教学的内在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并不断提高,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另外,在教学中,要注重延伸性教学,尽可能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道理让学生明白,尽量收集一些时事热点和生活中的地理小窍门,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进行突破性教学;同时也要强化教师对知识内容进行再次探索,达到“点、线、面、体”的统一,以便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讲授“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相对比较枯燥的课程时,如果照本宣科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要结合生情,发散思维,综合概括,并合理利用一多媒体信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面,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演示让学生体验学习知识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开展第二课堂,强化社会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成立课外活动小组,针对性地布置课外作业,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把学生带出校园到临近的工厂参观,注重开展第二课堂,力求把课本知识寓于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在讲授《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时,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事先按不同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观测一天内沙子和水在早、中、晚三个时段的气温,通过仔细观察沙子和水的温差变化,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为教学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设下铺垫,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六、结束语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理念陈旧,教学方法无趣,造成了学生内心深处排斥地理,掌握地理教学知识费时费劲;另一部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认为学地理难学,也认为学地理没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ECHAM5模式 海河流域 气温 降水量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水文、生物和生态系统,还影响着经济、生活,因此未来气候变化引起的效应对地区、国家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1]。国内已经进行了许多对流域气候变化及其未来情景预估的研究[2-5]。海河流域位于东经112°-120°,北纬35°-43°之间,包括了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以及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和辽宁等省区的一部分[6]。流域内人口众多,工业发达,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海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已进行大量研究[7,8],但影响海河流域水资源的气候因素尤其是未来海河流域气候系统变化特征未见系统分析。本文采用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提供的ECHAM5模式输出三种排放情景下2001-2050年温度和降水数据分析研究了2050年前海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对未来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
1、数据与方法
考虑到观测和模式数据时间序列的一致性,选用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海河流域29个气象站温度与降水的月数据(1961.01-2000.12)分析已观测的气候变化时空特征;采用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提供的ECHAM5模式输出的未来三种情景下(SRES-A2,A1B,B1)温度和降水数据(2001.01-2050.)分析了2050年前海河流域气候变化时空特征。
对气温和降水首先进行了趋势分析,分别计算了各年代相对于1961-1990年平均值的距平,在基础上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检验了各季节的趋势变化,最后对气温和降水空间趋势分布进行了计算并插值成图。
海洋环流模式(ECHAM5/MPI-OM),同时耦合海冰和陆面过程模式,采用较高的模式分辨率对地球系统的未来气候进行预测,其中大气模式采用T63的网格,水平网格分辨率为1.875°×1.875°,垂直分31层。新模式更新了可预报的气溶胶模块,对云覆盖重新进行了参数化过程,同时对云里面的冰和水进行了不同的过程处理,大大提高了对降水过程的模拟[9,10]。
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分析,该方法亦称无分布检验,优点是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更适用于类型变量和顺序变量,计算比较简便[11]。空间分布图则采用ARCMAP中反距离权重法(IDW)插值成图。
图1 海河流域及气象站点示意图
Fig.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2、模型验证
本文选择ECHAM5实验期1961年1月至2000年12月为模型验证期,比较了同期模拟数据与观测数据的差异,比较结果表明:ECHAM5模型对温度把握较好,观测到的海河流域年平均温度为10.3℃,模式模拟海河流域年平均温度为9.6℃,模式模拟年均温度比实测年均温度的标准差低0.01,说明模式很好的把握了年均温度的年际变率;而对降雨量的模拟不是很好,观测和模拟的海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535mm和835mm,模式模拟年均降水量的标准差比实测年均降水量标准差值大68。此外,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的距平(相对于1971-1990年)符号一致率分别达到55%和52.5%。
计算1961-2000年观测和模拟年平均温度和降水量并插值成空间分布图(图2),由图2可知,模型对温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模型能够一定程度上把握年均温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能模拟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空间格局,但降水量模拟数值差异较大,且观测年降水量最大值位于海河流域东部地区,而模拟年降水量最大值则位于海河流域西南地区。
可见模式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尤其是对温度的模拟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海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时空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
图2 观测和模拟海河流域年均温度和降水量空间分布
(a:观测年均温度;b:观测年均降水;c:模拟年均温度;d:模拟年均降水)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a: observed temperature; b: observed precipitation; c: simulative temperature; d: simulative precipitation)
3、气候变化时空格局
分析1961-2000年海河流域29站气温和降水资料可知:海河流域自1961年来气温呈升高趋势,线性倾向率为0.24℃/10a,80s气温开始升高,90s气温距平值达到0.6℃;降水的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23mm/10a,80s降水开始减少,90s降水距平达到-36.7mm(表1)。
表1 1961-2005年海河流域年均温度和降水距平(相对于1961-1990年均值)
Tab.1 Anomaly of annual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1961-2005 (to average level of 1961-1990)
3.1气温变化时空格局
分析ECHAM5模式输出的三种情景下2001-2050年月降水量和气温数据,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海河流域年平均气温三种情景下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A1B情景下升温幅度比较大,线性倾向率达到0.51℃/10a,A2情景下为0.32℃/10a,B1情景下为0.15℃/10a。由表2可知:A2情景下,2010s海河流域处于高温期,2030s后升温显著,其中2040s年均温度距平值达到1.8℃;A1B情景下,2030s升温比较显著,其中2040s年均温度距平为2.4℃;B1情景下,温度变化相对缓慢,直到2040s年均温度距平才达到1.1℃(表2)。
气温在三种情景下四季都为升温趋势,除A2情景冬季和B1情景春季没有通过90%置信水平检验,其余都通过置信水平检验。其中A2情景下,秋季升温最显著;A1B情景下,夏季升温最显著;B1情景下,夏季升温最显著(图3)。
三种情景下,海河流域全流域升温趋势都通过99%置信度水平的MK显著性检验(图略),可见2050年前,海河流域年均温度空间分布特征为全流域显著升温。
表2 2050年前海河流域年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61-2000年均值,单位:℃)
Fig.2 Anomaly of annual temperature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2001-2050 (to average level of 1961-1990)
图3 三种情景下2050年前海河流域四季气温趋势MK检验(虚线分别代表99%,95%和90%置信度水平)
Fig.3 Mann-kendall test of seasonal temperature under three scenario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2001-2050
3.2降水变化时空特征
2050年前海河流域年均降水在A2情景下为减少趋势,线性倾向率为-16mm/10a,A1B和B1情景下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线性倾向率分别为12mm/10a和25mm/10a。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上,A2情景下,2010s、2030s和2040s都为少雨时期,A1B情景下2001-2040年都为少雨时期,只有2040s为多雨时期,年降水距平值为30.3mm,B1情景下,2010年以后都未多雨期,其中2040s年均降雨距平值为120mm。
表3 2050年前海河流域年均降水距平(相对于1961-2000年均值,单位:mm)
Fig.2 Anomaly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2001-2050 (to average level of 1961-1990)
降水的季节变化上,A2情景下,只有冬季降水为上升趋势,其他三个季节都为减少趋势,只有夏季减少趋势通过90%置信度检验;A1B情景下,春季和秋季为上升趋势,也没有达到置信度水平;B1情景下,四季均为上升趋势,其中秋季和冬季分别通过95%和90%的置信度检验(图4)。
图4 三种情景下2050年前海河流域四季降水趋势MK检验(虚线分别代表90%和95%置信度水平)
Fig.4 Mann-kendall test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under three scenario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2001-2050
年降水量空间变化趋势为:A2情景下,2050年前海河流域中部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且通过置信度检验;A1B情景下,海河流域大部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只有西南一部降水有增加趋势,且通过了置信度检验;B1情景下,海河流域降雨增加趋势明显,主要集中在海河流域西南部,并有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弱的趋势。
图5 三种情景下2050年前海河流域年降水趋势MK检验 (a:A2情景;b:A1B情景;c:B1情景)
Fig.5 Mann-kendall test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under three scenarios in the Haihe River basin during 2001-2050 (a: SRES-A2; b: SRES-A1B; c: SRES-B1)
4、结论
通过对海河流域1961-2000年观测气温和降水月数据及ECHAM5模式输出1961-2050年气温和降水月数据的分析,得出海河流域2050年前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海河流域气温持续观测到的升高趋势,未来三种情景下气温仍然保持升高趋势,其中A1B情景下升温比较显著;季节变化上,A2情景下秋季升温最显著,A1B和B1情景下夏季升温最显著;空间变化上海河流域表现为全流域一致性的升温趋势,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A2情景下海河流域降水量变化持续观测到的减少趋势,但A1B和B1情景下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且B1情景下增加趋势比较明显;季节分配上,A2情景下,只有冬季降水呈微弱增加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A1B情景下春秋降水为增加趋势,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B1情景下,秋季降水增加显著,且通过了90%的显著性检验,B1情景下,四季降水均为增加趋势,其中秋冬季节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空间分布上,A2情景下海河流域中部地区呈现明显的降水减少趋势,B1情景下西南地区降水呈明显增加趋势。
未来海河流域全流域升温显著而降雨增加并不明显且只有在B1情景下南部区域降雨有增加,随着海河流域人口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袁飞,谢正辉,任立良等.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水文特征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5,36(3):274-279
[2]田红,许吟隆,林而达.温室效应引起的江淮流域气候变化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 4(6):357-362
[3]姜彤,苏布达,王艳君等.四十年来长江流域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 1(2):65-68
[4]曾小凡,苏布达,姜彤等.21世纪前半叶长江流域气候趋势的一种预估[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 3(5):293-298
[5]刘绿柳,刘兆飞,徐宗学. 21世纪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 4(3):167-172
[6]肖嗣荣.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海河流域环境影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5,8(1):32-35, 49
[7]刘春蓁,刘志雨,谢正辉.近50年海河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4, 15(4):385-393
[8]王金霞,李浩,夏军等.气候变化条件下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及适应性措施:海河流域的模拟分析,2008, 4(6):336-341
[9]牟林,星,陈学恩,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情景下全球海洋变化主要特征分析[J].科学通报,51(19):2304-2308
- 上一篇:如何整合媒体资源
- 下一篇:数控机床市场发展前景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气候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