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意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意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意识

篇1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适应;气候变化移民;农村人口迁移

中图分类号 X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8-0029-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8.005

气候变化移民是国际新兴研究领域,虽然气候变化会影响人口迁移这个论断已经得到了多数人认可,但国际上对气候因素引致人口迁移的直接关联性和重要程度一直存在争议。目前的研究较多地表现为定性说明,相关的实证比较琐碎和零散,也因此国际学者呼吁需要更多的、大量的实证研究来支持或反对相关的论断[1]。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间,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区、市)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部分地区降水比往年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之少创历史之最。秋、冬、春连旱使云南、贵州等省部分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干旱范围和强度均突破历史极值[2]。这场特大干旱对西南地区农村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但它也恰恰为我国进行环境、气候变化移民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背景,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到当地农村居民是否以及怎样用迁移的方式来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有助于更进一步地探索极端气候事件和气候变化移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1 气候变化移民概念和相关文献

气候变化移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认的概念,但一般将气候变化移民看成是环境移民的一种。根据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OM)给出的环境移民的定义[3]进行引申:主要因为渐进的气候变化或突然的极端气候事件而在生活条件和生存方面受到负面影响的人群,他们被迫或自愿选择暂时性或永久性地离开他们的家园,这些迁移人口都可以认为是气候变化移民。

国际移民组织(IOM)认为渐进性的环境变化表现在其早期和中期阶段时常常导致暂时性的迁移。但当渐进性的环境恶化到了后期阶段问题变得严重时,永久性的迁移往往不可避免。如巴西东北部的Sertao地区多次受到干旱威胁,对当地的农民和中小生产者影响颇大,难以生存的环境导致他们必须迁移[3]。而根据另外的研究,一般认为如果农户家庭因为受灾而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或绝收,农户收入减少、难以维持家庭生活,在环境状况短期无法改观的情况下农户不得不搬迁到别地重新耕种,或家庭成员需要外出寻找工作机会,以增加收入来源,弥补家庭所受损失。实证研究表明湄公河的农民在洪灾易发季节里,习惯于向城市地区进行劳动力迁移以获得传统农业以外的收入来维持生计[4]。而在西非萨赫勒的旱季,农户采取了多样化的迁移策略,比如年轻人在旱季离开家到城市寻找工作的季节性迁移,将小孩送去非干旱影响区亲戚家的短暂性迁移,从农村到农村(搬到其他村庄)的迁移,以及从西非前往欧洲的永久性迁移[5]。无论是短期迁移还是长期迁移,作为一种适应性策略,迁移的目标在于减少家庭面对环境稀缺性下的脆弱性。

2 灾后农村人口迁移行为及特征

基于文献及相关受灾新闻报道,初步预期在特大干旱情况下西南农村受灾地区可能会出现明显的短期迁移现象,即较多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以减轻受灾损失。课题组选择了在昆明市乃至整个滇东地区旱情较严重的寻甸县作为调研地点,于2010年8-9月间在该县进行了访谈及资料收集,并在受灾严重的2个乡镇的5个村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总共获得有效问卷200份。

余庆年等:气候变化移民:极端气候事件与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200户农户中,没有一户永久外迁;而在灾后短期迁移的人口,即新增外出务工人员仅有29人,仅占原务农人数的7.4%。这29人的人口特征如表1所示:

在新外出务工的29人中,户主11人,均为男性;户主配偶随户主一起外出的只有4人,大多数女性配偶仍留在农村家中。子女外出的共11人,男少(4人)女多(7人),配偶陪同外出的也较少,但这里可能因为部分年轻子女是未婚的。从年龄段的分布可以看出,外出务工的户主多在31-45岁的年龄段,而子女外出务工的多在16-30岁之间。总的来看,户主及配偶的外出务工比例和子女及子女配偶的外出务工比例各占50%,而灾前两者比例分别为21.1%和76.5%,这似乎说明灾后户主及配偶承担更多家庭责任,需要外出打工。

但总的来说,这个调查结果和基于文献所做出的特大干旱会造成大量农村人口短期迁移(外出打工)的初步预期并不符合。作为适应措施之一的人口迁移并没有在特大干旱后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几个受灾严重的乡镇和村组,是什么原因没有造成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为了更好地分析西南特大干旱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本文引入McLeman 和Smit提出的一个解释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关系的基本理论框架模型[6]。该模型考虑了公共和私人的两层作用(见图1)。该模型解释为:当气候变化导致了社区的环境或者社会经济条件发生变化,社区制度是否能够进行必要调整以使社区居民的福利不发生变化?如果社区制度能够应付变化了的环境,那么社区居民不会迁移;如果不能,个体家庭就需要实施自己的应对策略,迁移也是其中的一种可能。下文将结合该理论框架模型,联系实地调查,试图剖析和解释2010特大干旱后并未在所调查村组造成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原因。

3 对灾后农村人口迁移表现的解释

3.1 调查县和村组受灾状况

2009年9月中旬寻甸县雨季结束,较常年偏早38天。此后连续7个多月一直处于高温少雨的状态,寻甸县经历了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初夏连旱。全县库塘蓄水普遍不足。2010年5月中旬全县库塘蓄水量达到最低值,总缺水量为3 183万m3,占总需水量的51.3%。所有14个乡镇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旱,到2010年4月份农作物受旱程度达到峰值,受旱面积2.40万hm2,其中受灾0.66万hm2(占27.6%)、成灾0.73万hm2(占30.4%)、绝收1.01万hm2(占42.0%)。人畜饮水困难涉及到所有735个自然村。2010年4月全县因旱人畜饮水困难12.68万人、大牲畜11.95万头(只)。农村受旱人口中4.91万人需要依靠拉、送、背、挑水解决饮水困难[7]。

寻甸县域内地势地貌多有变化,调查中分别选取了山区、半山区和坝区的村组。具体5个受调查村组的基本情况和受灾情况如表2所示。村组的自然受灾状况和降雨、地形、水源条件、农业生产方式等均有相关。假设没有社区和农户的抗旱反应,相比较而言,山区的白石岩村组比半山区的鲁撒格村组受灾严重,而后者又比坝区的几个村组严重。

小春多种植小麦、大麦、豌豆;大春多种植烤烟和玉米 村内没有水源点,周边没有坝塘和水库,完全依赖自然降雨;

水窖蓄水供应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及生活用水 自2009年6月开始无雨,9月开始陆续出现用水困难

鲁撒格 半山区 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比约为1∶ 4;小春多种植小麦;大春以种植玉米、烤烟和水稻为主 龙潭(泉点)、周边水库、坝塘和小河流;架设管道引山泉入户供人畜饮用水 2009年12月开始出现饮水困难,2010年3~4月受旱最严重

鸡街 彩己、极乐、耻格 坝区 水田和旱地的面积比在1∶ 1.7左右;小春以种植大麦为主,大春以种植玉米、烤烟和水稻为主 龙潭(泉点)、周边水库、坝塘和河流;部分架设管道引山泉入户,部分户内挖浅井供人畜饮用水;水田有人工灌排系统 2009年8月开始无雨,2010年1月河流断流,出现用水困难;干旱少雨一直持续到2010年7月份

3.2 公共层面受旱适应分析

IPCC将适应能力/适应性(相对于气候变化影响)定义为“某个系统对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变异和极端事件)进行自我调节,缓和潜在损失,利用有利机遇,或应付后果的能力。” IPCC将之划分为预先适应、自发适应和有计划的适应三种类型[8]。它是财富、技术、教育、信息、经验技巧、基础设施、资源可获得性、稳定性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函数[9]。

3.2.1 地方政府的应对

寻甸县政府于2010年1月召开工作会议,意识到干旱的普遍性和蔓延性并开始部署相关抗旱工作。作为抗旱最主要的几个部门,县乡两级防汛抗旱部门要求组织抗旱并实行旱情日报、周报和旬报制度。气象部门要求提供每日降雨、蒸发、气温、土壤墒情等情况,干旱监测、预报等气象信息,并分析未来天气形势和发展趋势。农业部门要求报告旱情及作物的受灾情况,保障抗旱救灾所需化肥、种子、农资的调拨供应工作。

应对抗旱需要,县防汛抗旱部门组织抗旱应急工程的建设。这些应急工程主要包括对老旧水利设施的维修、除险、加固等,以减少水源渗漏,增加蓄水能力;并挖掘渠道、铺设水管等加强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县防汛抗旱部门紧急购置运水车辆、各类抽水设备和运水桶等并发放到各乡镇。从2010年3月运水车开始普遍给受灾严重的村庄送饮用水。送水产生的水费、汽油费等均由政府负责。县农业部门在旱灾中推广以地膜覆盖、配方施肥为主的抗旱节水节肥技术;引导农民抗旱自救,动员农民水改旱或改扩种其他耐旱粮经作物,如有的农科站免费发放一定数量的玉米种或荞种及地膜,并提供免费机耕;在春耕前采取旱育秧、异地育秧、投亲靠友保育秧等方式保证大春水稻种植,并贮备足够救灾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以保证灾年农资市场的稳定。

各乡镇政府配合县里各部门,具体组织和实施各类抗旱救灾活动,如运水、挖井、重修水利设施等。中央、省、市、县各级抗旱应急资金在灾中陆续下拨到各乡镇,尤其在4月中旬后拨款力度加大。截止6月20日共投入各级各类抗旱救灾资金3 448.4万元,抗旱救灾物资折合人民币662.2万元,最高日投入20.24万人/次抗旱救灾[7]。

3.2.2 村集体的应对

村集体的适应方式首先与其自然受灾状况紧密相联。自然受灾情况严重,村集体才需要以集体的名义组织抗旱,并向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寻求帮助。同样,也只有受灾面广,地方政府才会重视并根据受灾严重程度的不同,给予不同方式的救助。河口镇白石岩村在2009年9月该村普遍用水出现困难后即主动向镇政府求助,2009年10月镇政府送水车开始给村民送饮用水。同时村集体也考虑如何自救,2010年2月村组织开会决定由村民先行集资购买水泵、柴油机、水管等抽水设施,从附近的牛栏江抽水,以解决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然后村组织再向乡镇政府和县政府申请资金补助,并申请电力部门给村里抽水架设电线。最后这些要求都得到了满足,村民事先垫付的资金也由乡镇政府统一支付。

村集体的适应方式还和村干部的社会资本和活动能力相关联。河口镇白石岩村所获得的帮助不仅仅因为它受灾严重,也和其村长受灾后积极与乡镇政府和县相关部门联系反映困难有关。河口镇鲁撒格村因为村长本人的社会关系争取到市里的企业给村小学送矿泉水、县里的消防车每周给村里送一次水。另外还争取到县农业局的抗旱项目,利用项目拨款在该村调整了33.3 hm2土地种植玉米抗旱新品种,使用抗旱新技术,减轻了农民因旱灾遭受的损失。鸡街镇彩己村因为和昆明市某企业有结对关系,在旱灾中该单位直接给该村送来了矿泉水、大米等救灾物资。

3.2.3 烟草公司的作用

在地方政府和村集体采取的适应措施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烟草公司所起的作用。烤烟种植是寻甸县农业的支柱产业,2009年寻甸烤烟总产值达3.29亿元,税收7 24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亿元的26.8%,烤烟也成为一般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地方政府对烤烟种植比较重视。从2005年以来,国家启动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寻甸县也从中受益,到2010年5月初共建成烟水工程107件,烟草水窖6 560个,这些工程在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0]。应对2010年的特大干旱,乡镇烟站统一育苗;在仍然干旱的4月份烟苗移栽期,烟草公司寻求地方政府及部队的帮助,组织车辆给农民的烟草水窖运水,以保证烤烟需水期的需求。同时扩大和农民的收烟订单,鼓励农民水改旱种植烟叶。烟草公司的适应行为主要是为了保证其灾年也能收购到足够数量的烟草,但对农户应对干旱却产生积极的作用。

3.2.4 社会各界的作用

新闻媒体的宣传舆论工作也给社区抗旱积极帮助。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全县党员捐款514万,社会捐赠296.4万。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捐赠物资,如矿泉水、大米、化肥、抽水机、水桶、食用油等。有的单位还主动派车为灾区运水,驻滇部队也积极加入地方抗旱工作,如运水、找水、打井、挖渠、铺设水管等[7]。

3.2.5 公共层面适应性评价

应对极端气候事件,公共层面采取多种响应行为,积极适应。到6月中旬全县共完成抗旱应急工程208件,解决或缓解了9.3万人和6.87万只大牲畜的饮水困难[7]。特大干旱并未造成人畜渴死、饿死、或大面积逃荒的极端现象。

但因为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到4月中旬水利应急工程实际总增加供水量240万m3,是总缺水量3 182万m3的7.5%[11],而且这些工程的受益者更多是城镇居民而非农户。饮用水的运送更多关注饮水非常困难的山区村庄,且只能满足人畜饮水的最低需要。在农业缺水方面的运水救助只关注对地方财政和农户收入有重要意义的烤烟而忽略其他收益低的传统农作物。实地调查中农民每户获得的救灾款不超过250元,大米不超过35 kg。总的来说,不同村组所获得的政府帮扶程度不同,受灾程度相对轻的村组和农户更多需要自己的适应。

从调查中农户的反映来看,农户直接体验到的政府给予的帮助是运水、送粮食、籽种、地膜和救灾款。运水车给饮水困难的村送水,保证饮水的基本需要;同时给田间地头的烟草水窖送水,保证烤烟的生产。有的村救灾物资仅发给困难农户家庭,而有的村救灾物资普遍发放。这些救助在大旱之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稳定民心的作用,让农户相信政府总会有帮扶,而不致使其渴死饿死或被迫需要搬迁他地。但是在其他收益率低的农作物,如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等的生产供水方面政府并未给予帮助,尤其是小春作物基本上都是绝收的。农业部门在给一般农户提供抗旱新技术、新品种等方面的作用极其有限。在水改旱、改扩种等微观决策方面更多依赖农户自己做出判断,政府提供的少量籽种地膜等鼓励措施作用也有限。

3.3 农户层面受灾适应分析

3.3.1 生活自适应

对于人畜饮水面临的困难,除了政府送水,农户自身也采取了多种适应措施。河口镇白石岩村在政府组织送水之前短期地从外来运水商贩手上买水,有的农户到3 km外的牛栏江背水,赶牲畜去牛栏江喝水,把衣服带去牛栏江洗涤;鲁撒格村的农户则赶牲畜到山上的积水潭饮水、驮水。在灾中农户也改变原先用水方式,节约水的使用并重复多次使用,将洗菜、洗脸的水再用来喂牲畜。邻里间的帮扶也是重要的部分,鸡街镇的彩己村没水的农户可以到有井的农户家挑水;缺水的自然村可以到附近有水的自然村挑水,邻里间和村落间并不存在水的买卖关系。

归纳起来,在人畜饮水方面农户自发采用的适应措施有:买水、借水、减少用水、节约用水、背驮水、寻找新水源等。这些措施有效地缓解了灾中人畜饮水紧张的问题。农户在灾中虽然感觉到用水紧张,但也没有达到无法忍受的极限。

3.3.2 农业生产自适应

烤烟的生产灌溉用水由烟草公司提供帮扶,其他农作物的生产灌溉则取决于农户自身的决策。小麦、大麦、玉米等都是旱作物,并不特别需要人工浇水。但在本次特大旱灾中,旱地土壤缺墒情况严重,有些农户将水运往玉米地泼浇,但更多的农户(22.9%)选择了听天由命,可能的原因是水缺乏或者运水、泼水劳动力成本大而玉米收益小。但鸡街镇农户在水稻种植上采取了积极行动,喜兆自然村大多数农户都买了抽水机,在干涸的河床里挖深洞再抽水浇灌。抽水机和燃油花费均为各户自己承担,贫困农户靠赊账购买抽水机。

因为迟迟没有降雨,不少农户(23.9%)采取了推迟种植节令的方式,按照正常年景的传统,农户会等到降雨才开始播玉米种,而本次特大旱灾中到了播种季节仍未降雨,白石岩村的农户等了半个月,实在不下雨也只能播种。鸡街镇有的农户一直等到下雨才栽种了水稻,比种植节令晚了近一个月。

23.0%的受访农户采取了水改旱的方式。但出于对降雨的预期的不同,农户做出的关于种植的理性判断不同。鲁撒格村的水稻种植时间早于玉米和烤烟的种植时间,农户看到水稻因无水难以栽种会改种玉米和烤烟。鸡街镇的水稻种植时间一般比玉米和烤烟晚一个月,一些农户预计到了水稻的种植节令可能还是会没水,提早将水田改作了旱用。另一些农户并不提前水改旱,而是等到水稻的种植节令看实际情况再做决定,如果仍然缺水则改种玉米或烤烟。

农户自己采取的适应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现实缺水情况、自己对降雨的预期以及考虑成本的尽量减少受灾损失而采取的响应措施。在所调查的村组,最主要的适应方式是抽水、推迟种植节令和水改旱。主动采用农作物抗旱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农户少,总体看起来仍然是应对型的而非预防型的。

3.3.3 外界帮扶背景下的农户适应性评价

在政府、村集体、烟草公司、社会各界的帮扶背景下,农户自身亦采取了多样化的适应措施。公共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共同适应缓解了特大干旱给农户生计所带来的压力。

在人畜饮水和生活用水方面,尽管水源紧张,取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但受调查村组均能保证最基本的人畜用水需求,没有人畜渴死或因水质问题产生疾病,极少出现因缺水而被迫卖掉牲畜的现象。公共层面的帮扶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另外,农户自己也判断雨季总会到来,不会一直干旱。

在家庭生计方面,特大干旱并未对农户造成致命的影响。当地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收入(小春和大春作物)和外出打工收入。假设正常年景户均家庭总收入为100.0,各项收入所占比例见表3。根据寻甸县农业局的受灾统计资料[12]、村组农业统计报表和农户对各类农作物受灾减产的预期,务工收入认为基本不变,测算2010年户均总收入。从表3可以看出2010年各村组户均总收入仍能维持到正常年景的64%以上,特别是河口镇受到外界扶持较多的2个村组所受损失更小。从生计平均受损程度来看,农户没有绝对必要进行永久迁移。但对于个体农户是否做出短期迁移的决定,则由农户根据自己的家庭特征如具体受灾程度、劳动力富余情况、心理预期等进行判断。

4 结 论

2010年西南特大旱灾为探索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和人口迁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极好的研究背景。但和根据文献所做初步预期不同的是,在严重受旱地区所调查的5个村组并未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无论是永久迁移还是短期迁移。深入的实地调查表明在公共层面和私人层面的共同作用下,特大干旱并未对农户的生计造成致命的影响,甚至旱情越严重的村组因为得到的帮扶越多反而受到的损失较小,而其他村组也至少能保持64%以上的收入。这从一般层面上解释了特大干旱情况下农户迁移活动并不显著的原因。但是个体农户为什么做出迁移或者不迁移的决定,值得我们结合调查数据做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arner K, Ehrhart C, Sherbinin A, et al. In Search of Shelter: Mapping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Human Migration and Displacement [R/OL]. CARE, 2009 [2010-12-06]. 省略

[2]王丽, 李惊亚, 周芙蓉. 中国西南地区罕见干旱暴露水利隐忧[N/OL]. 新华网, 2010-03-18 [2010-12-06]. news.省略/politics/2010-03/18/content_13193253.htm. [Wang Li, Li Jingya, Zhou Furong. Severe Drought in Southwest China Reveals the Hidden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N/OL]. Xinhua Net, 2010-03-18.]

[3]IOM. Migration, Climate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 [R/OL]. 2009 [2010-12-06]. iom.int

[4]Warner K, Dun O, Stal M. Filed Observations and Empirical Research [J]. Forced Migration Review, 2008, 31:13-14.

[5]McLeman R, Hunter L. Migration in the Context of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sights from Analogues [J]. Climatic Change, 2010,(1):450-461.

[6]McLeman R, Smit B. Migration as an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J]. Climatic Change, 2006, 76:31-53.

[7]寻甸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寻甸县2010年抗旱救灾工作总结(2010年6月28日)[R]. [Xundian County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Headquarter Office. 2010 Xundian County Drought Fighting Work Report [R]. 2010-06-28]

[8]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决策者摘要和技术摘要[R]. 日内瓦:IPCC, 2007.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R]. Geneva: IPCCSecretariat, 2007.]

[9]O-Brien K, Sygna L, Haugen J. Vulnerable or Resilient? A Multiscale Assessment of Climate Impacts and Vulnerability in Norway [J]. Climatic Change, 2004, 64: 193-225.

[10]寻甸: 抗大旱 保育苗 促移栽[N/OL]. 寻甸县政府网站, 2010-7-8[2010-12-06]. xd.省略/files/whdt/201007083546.htm. [Xundian County: Fighting the Severe Drought, Assuring Tobacco Seeding and Transplanting [N/OL]. Xundian County Government Website. 2010-7-8.]

[11]寻甸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抗旱保供水调查分析表[Z].2010-04-18.[Xundian County Flood Control and Drought Relief Headquarter Office. Fighting Drought and Assuring Water Supply Survey Analysis Table[Z]. 2010-04-18.]

[12]寻甸县农业局.农作物受灾调查表[Z].2010-07-22.[Xundian County Agricultural Bureau. Crops Damage Survey Table[Z]. 2010-07-22.]

Climate Change Migration:Extreme Climate Events and Adaptation Survey on Rural

Migration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2010 Severe Drought

YU Qingnian1,2 SHI Guoqing1 CHEN Shaojun1

(1.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for Resettlement,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China;

2.Instifule of Land Resource Management,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su 210098, China)

篇2

关键词:春季易感病猪;防治措施;气候多变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239-1

1 春季的气候特点

(1)骤冷骤热,气温变化幅度大。春天是一年中和一天中天气变化幅度最大的时期,是气温乍暖还寒和冷暖骤变的时期。

(2)雨雪交替,忽雨忽雪,变化莫测。

(3)北方空气干燥,风尘飞扬。

(4)南方阴雨连绵,湿寒交加。

2 春季动物易发病的原因

(1)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开始复苏,繁殖力和致病力增强。

(2)气候骤变,导致动物频繁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减弱。

(3)气温转暖,皮肤毛孔由闭锁转为开张:表皮血流量增加,内脏供血减少,食欲减退,病原微生物容易由皮肤毛囊侵入,动物抵抗力降低时易导致发病。

(4)春季多风且干燥,粉尘携带病原微生物四处飞扬,促进传染病的快速传播。

(5)阴寒湿冷易导致动物风湿病发生。

3 猪的易发病

3.1 风寒感冒

忽冷忽热,容易导致感冒发烧,肌肉酸痛震颤,鼻流清涕,咳嗽打喷嚏。食欲减退,大便干燥,不愿站立。

3.2 呼吸道感染

因抵抗力降低,可造成以侵害呼吸系统为主的多病原感染,如流感病毒、蓝耳病病毒、霉形体、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等。

因肺炎、胸膜炎、纤维素渗出、胸腔积水以及败血症而导致咳嗽、气喘、皮肤青紫等。

3.3 病毒性腹泻

早春时节,气温偏低,易于肠道病毒传播,易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具有群发性的特点,小猪出现呕吐、急剧腹泻、脱水;大猪以水样便为主。

3.4 链球菌病

春季是链球菌病的高发季节,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淋巴结炎、肺炎等。

3.5 副猪嗜血杆菌病

近年本病发病率很高,可导致多发性浆膜炎如纤维素性肺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可出现咳嗽气喘、皮肤发紫、关节肿胀、卧地不起及神经症状等。

3.6 仔猪黄白痢

阴凉环境易于诱发仔猪黄白痢。

3.7 风湿症

阴凉潮湿,易得风湿。出现心内膜炎、关节炎、肌肉僵硬疼痛。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4.1.1 根据天气变化,随时调控舍温 注意协调好防寒保暖与通风换气的关系,避免贼风入舍,适当控制舍内湿度,维持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

4.1.2 调整日粮,增进食欲,保证营养供应 加大易消化饲料的比例。食欲减退明显的可以加入开胃通便或人工盐、健胃散等。

4.1.3 抗应激、增强免疫力 在气温骤变前,开始应用黄芪VC多维健饮水,连用三天,可有效的降低动物过度的应激反应,增强抗病能力。

4.1.4 消毒 对舍内外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然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应用北京威可和黑旋风交替消毒,可最大限度的降低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浓度,减少传播机会。

4.1.5 清理体内隐性感染的病原体 防止动物在抵抗力低时这些病原体迅速繁殖引起发病。可用普乐康和重症氟乐欣饮水或拌料,使体内的病毒和细菌得以清理。

4.2 猪易发病的治疗措施

4.2.1 猪感冒 用奇效或莲花清瘟厌食灵注射液稀释极品头孢,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连用3~4天。大群饮水中加入芪聚肽和热感毒克或普乐康和泰力得。

4.2.2 猪呼吸系统综合症 用重症特诊和独特分别注射,每50kg体重一支,每天一次,连用3天。大群用咳喘无敌或强效支原净和止咳平喘灵拌料,连用5~7天。

4.2.3 传染性胃肠炎 利剑注射液配合独特分别注射,每80kg体重一支,每日一次,连用3天。大群用肠毒血刹或肠毒无敌+普乐康+多维糖+补液盐饮水,痢特佳拌料。

4.2.4 链球菌病 抗菌先锋或速可健配合奇效分别注射,每50kg体重一支,每日一次,连用3~4天,大群用倍健或黄金甲饮水或拌料,连用4~5天。

4.2.5 副猪嗜血杆菌病 肌肉注射副嗜混感血清,50kg体重一支,每日一次,连用3~4天。胸腔和腹腔有积水者,间隔6小时后,注射速尿等利尿药。大群饮水或拌料中加入嗜血链球克或重症氟乐欣,下午饮水中加入保肝护肾或肾达欣。

篇3

日前,“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隆重召开。在这次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马来西亚伍连德博士校友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的学术会议上,来自国内外1000多位专家学者和与会代表除了以“纪念伍连德博士”为人文主旨举办了一系列活动之外,还以提高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学术目标,在国内外第一次将寒冷地区气候因素,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与心脏病的发病率有机结合,对严寒天气乃至极端的气象条件如何推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及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并从此角度出发,呼吁国内外医学同仁加大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其他影响规律。

本次会议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教育部生物医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田野教授出任执行主席。会后,本刊记者对他做了深入采访。

聆听岁月,沿着先驱的步履重温历史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的伍连德博士,不仅是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还是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杂志》的创办者与奠基者。在伍连德博士的竭力提倡和推动下,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他不仅先后主持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20所,还创办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因此,采访一开始,作为本次“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大会执行主席之一的田野教授,首先回顾了一段尘封在岁月烟云中的伍连德博士拯救东北人民万千生命的历史往事——

田野教授介绍说,远在1910年1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瘟疫从俄国传入中国满洲里,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4个月内便波及5省6市,死亡达4万多人。当时的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而沙俄、日本均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工作,甚至以派兵相要挟。迫于形势,清政府委派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在内外交困的局势下,伍连德博士临危受命,急赴哈尔滨领导抗击鼠疫。4个月后,那场吞噬了6万生灵、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传染病终于在伍连德博士的领导下被扑灭。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记录。伍连德博士不但拯救了无数生命,还将“防疫”、“公共卫生”等先进的医学科学概念首次引入中国,为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奠定了基础。

“我们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弘扬伍连德博士赤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忘我的献身精神,回顾和研讨伍连德博士史诗般辉煌的人生,重温中国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介绍国际先进的公共卫生策略、经验和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和心血管病事业广泛、深入地开展,提高人类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田野教授介绍说。

田野教授感慨地说:“在国富民强的今天,我们聚集在昔日灾难的‘漩涡中心’哈尔滨,共同聆听历史,重温历史,分享大师的学术理念和人文精神,一起为中国公共卫生和心血管病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我们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据田野教授介绍,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为纪念伍连德博士的壮举,由我国老一辈心血管学专家、原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学创始人傅世英教授号召,由29位老教授共同倡议建立伍连德纪念馆的建议书,获哈尔滨市首届“特等优秀人民建议奖”。2008年,这一夙愿成为现实:由哈医大主办、哈医大一院承办,成立了中国首个伍连德纪念馆。“而在刚刚落幕的这次大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分别以《科学防疫,万国景仰:伍连德博士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踏海扬波,上下求索:伍连德博士在马来西亚和英国的工作和生活》、《传承精神,继往开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发展历程与伍连德纪念馆情况介绍》、《全球公共卫生管理:伍连德博士传奇》等为题,对伍连德博士的业绩进行了追思和缅怀……

继往开来,

聚焦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防治研究

缅怀先辈、正视历史,是为了激励今人更好地担负起呵护人类健康、捍卫生命安全的重责。对此,田野教授介绍说:“在伍连德前辈大医精神的感召下,‘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广大同仁的热烈响应,胡大一教授、霍勇教授、杨宝峰教授欣然出任担任大会主席,大会执行主席分别由我和于波教授、李学奇教授担任。同时,大会还聘请到了美国的Marie Wu教授等16名国际顾问担任海外主席团。此外,海内外的10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出席了会议……”

田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在这次会议上,除开展了一系列纪念和缅怀伍连德博士的活动之外,会议还首次以提高寒冷地区心血管病防治水平为学术目标,第一次将寒冷地区气候因素,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与心脏病的发病率有机结合,对严寒天气乃至极端的气象条件如何推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及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田野教授接着说,“世界卫生组织曾的一则报告估计,近30年内,每500万人将会有超过15万人死于因气候改变引起的疾病。全世界每年约有171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特别是在冬季及寒冷地带,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增加。研究证实,气温与心血管病死亡率呈U型关系,寒冷地区气温每降低1℃,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国外学者认为,大气温度每下降10℃,总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增加13%,冠心病事件和死亡率增加11%,经常性事件增加26%。当平均每日气温低于零下26.2°C时,急性心肌梗死入院率将增加30% 到70%……”

田野教授进一步解释说:“众所周知,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南北温差极大,甚至长冬无夏。作为我国最北部的寒地特大中心城市及世界三大冰城之一,哈尔滨一年之中有5个月是冰封期,冬季最低温度经常在零下三十七八度。每年深冬气温在零下19度以下时,哈尔滨地区死亡人数随温度降低而显著上升,约2.7%的人口的死亡可归因于低温寒冷,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受寒冷刺激的冲击最大。临床中,由严寒所致的高血压、心衰、冠心病、心律失常、血栓性疾病在黑龙江已相当普遍。其中,高血压患病率省内为25.69%,而全国平均水平仅在18.81%。”

那么,为什么在冷空气过境或在酷寒的气候环境下,心血管疾病人群容易出现“井喷”问题呢?对此,田野教授介绍说:“人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遭遇过冷或过热的刺激时,人体的热平衡调节机制就将被打乱,进而产生不适、疾病甚至死亡。这其中,冠心病、心衰、血栓性疾病患者对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敏感性都很差,维持自身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变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使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增大心血管疾病恶化的几率。以寒冷应激与心力衰竭为例:心衰是心脏疾病的最后阶段,尽管新的治疗措施不断涌现,但其确诊后4年病死率仍高达50%。受寒冷刺激,心力衰竭在北方地区患病率为1.4%,而在南方仅为0.5%。研究表明,50%的心衰患者死于猝死,这是因为在气候剧变时,血流动力学恶化和神经内分泌激活,诱导心肌缺血或突发的心律失常。专家推测,在寒冷应激导致心衰猝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心肌细胞发生能量代谢障碍及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可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在此之前,原哈医大一院心血管内科学创始人傅世英教授结合高纬度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现状,于2011年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寒地心脏病学’这一新的医学概念,使人们对寒冷地区的心脏病预防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

田野教授认为:“本次会议即围绕寒地环境因素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和血栓性疾病等心血管病的影响规律,以及日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的防治问题,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和讨论,受到广大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精彩纷呈,

各路专家纵论心血管病防治策略

据田野教授介绍,在“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上,我国心血管领域著名专家胡大一、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霍勇、总医院院长韩雅玲、南京医科大学教授黄峻等,在研讨“寒地心脏病学”之余,还就心血管疾病防治领域的其他问题,分别做了精彩讲座。

霍勇教授在“‘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2012年度总结”中介绍说:“早期再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率,是STEMI治疗的首要原则。与溶栓比较,直接PCI可以更为有效地使梗死的相关动脉早期、持续、充分地开放。然而,由于我国很多地区还不能开展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直接PCI手术的比例与欧美国家有很大差距。目前溶栓在我国STEMI救治中仍具有重要地位,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施溶栓治疗联合转运PCI的策略,将能进一步提高STEMI患者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成功比例。把握发病12小时内救治的黄金时间,将会大幅降低STEMI患者的死亡率。”

韩雅玲教授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策略的再认识”这一问题总结说:“目前对于溶栓后早期PCI治疗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包括溶栓后PCI的最佳时间窗,最优的溶栓及辅助药物治疗策略,溶栓后早期PCI与直接PCI的优劣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回答。再灌注的获益程度首先取决于时间,无论采取的方式如何,快速、持续、尽早地恢复梗死区域的动脉血供对于减少心肌损伤、改善临床预后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溶栓可以补偿PCI相关的时间延误,为患者赢得早期持续再灌注的时间,而PCI可以提高再灌注成功率和持续再通率,弥补溶栓治疗成功率不高及再闭塞率较高的不足。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溶栓+早期PCI可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达到优化的较为理想的早期再灌注,为STEMI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广泛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国医促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委李为民教授就“顽固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问题做了精辟的总结:“目前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两种介入治疗方法。一种是肾脏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其能有效控制顽固性高血压,但其适应症、安全性及远期预后等问题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另一种办法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这种方法对顽固性高血压总体来说是一种疗效好、副作用低的降压方案,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李为民教授同时也指出:“目前的研究证实,压力反射激活疗法前景非常可观。随着装置和植入技术的进步,尽管近期仍需外科手术将其植入,但是此操作是微创的,同安装永久起搏器一样安全。系统的自主调节效应和可逆转性使BAT system在理论上是优于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的。”

中国心律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电学会主任委员郭继鸿教授在“充分重视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治”的报告中呼吁:“近年来,遗传性心律失常逐渐成为引发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病因之一,对患者、家庭及社会危害极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学科建设,

率先建立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2013年1月2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外宣布:在黑龙江省卫生厅的指导下,联合黑龙江省急救中心,该院率先在黑龙江省建立了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当天,哈医大一院胸痛中心由霍勇教授揭牌。

记者问及此话题时,田野教授介绍说,胸痛中心是指采用先进的医疗物联网技术和云技术,利用“扁鹊飞救”系统将120抢救现场患者的十二导联心电图、血压、血糖、血氧、肌钙蛋白、血气等生命体征数据,现场的视频、救护车运行轨迹信息通过3G或卫星信道实时传到中心医院监控云中心,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让中心专家与120抢救现场医护人员,或基层医院的医生的协同救治,早期诊断,为院内救治准备赢得时间。当明确诊断时,立刻启动心内科导管室,120救护车绕行急诊科直接将患者送进心内科导管室。

田野教授进一步诠释说:“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的建立,实现了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无缝衔接,大大缩短了患者的院前时间,为患者赢得了黄金抢救时间,开创了黑龙江省胸痛急救的新局面。通过建立胸痛中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院内资源,优化流程,胸痛中心和区域协同胸痛急救网将缩短抢救时间30分钟以上,提高区域整体救治成功率,使患者得到更大获益,降低总体医疗费用,并将大大改善院前急救与院内抢救的衔接,实现中心医院和基层医院信息共享,协同救治,共同提高,这必将提升区域整体救治水平,更好地服务于黑龙江人民。”

另据田野教授介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是于1952年由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傅世英教授创建,上世纪50年代参与建立国人心电图正常值数据库,开展心导管检查技术;1959年至今进行了5次黑龙江省高血压普查;上世纪70年代成功研制省内第一台体外心脏起搏器及直流电除颤器,建立CCU病房; 1981年成为首批国家博士学位授权点。1987年黄永麟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PTCA;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射频消融术;1993年开展心率变异性分析等无创电生理工作。1995年孟繁超教授开展了先心病、周围血管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1997年李为民教授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绿色通道;2004年普遍开展了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该科历经60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科室已有9个病区,387张床位,包括4个冠心病病房、2个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病房、1个先心病与外周血管病病房、CCU及心内科综合病房,年完成PCI例数3000余例。现为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黑龙江省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先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卫生部黑龙江省冠心病介入质控中心,同时也是黑龙江省心电诊断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以及黑龙江省电生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田野教授进一步介绍说:“近几年来,我科的冠心病介入治疗例数逐步增加,2011年完成2623例,总例数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总手术例数的四分之一,在全国排名第五。我们较早引进了非接触型电生理标测系统,用于房速、房颤及特殊部位室速等复杂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年射频消融术近500例,起搏器年植入近200例。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年治疗例数2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年急诊PCI例数400余例,且90%为经桡动脉入路完成。2012年卫生部开展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我们心内科作为全国首家开展单位,数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采访到最后,田野教授的话题又回到了“伍连德博士纪念大会暨第三届寒地心脏病学会议”上。他透露说:“作为伍连德博士的诞生地,马来西亚槟州代表团专程赴哈尔滨参加会议。在此期间,马来西亚槟城医学院还与哈尔滨医科大学签订了友好合作意向书,具体内容有:两校公共卫生学院在科研项目、研究生公共卫生课程等开展全面合作;两校互相接收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本科生课程、研究生课程、选修课程及实习;两校间计划联合建立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并共同促进东西方医学教育发展……”

田野教授最后阐述说:“传承和延续伍连德博士赤诚的爱国精神、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执著的科学探索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重温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历史,介绍国际先进的公共卫生策略、经验和发展趋势,推动我国公共卫生和心血管病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是本届大会的主旋律;会议也因伍连德博士巨大的感召力而获得了圆满成功!”

篇4

【关键词】影视后期制作;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应用

影视节目在制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中,影视后期制作水平对作品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线性剪辑中,对相关人员的创作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浪费时间和精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逐渐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在其制作的各个环节开展的过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在影视后期制造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促使影视相关的剪辑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数字影视制作系统的稳定性需要提高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图像合成、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进行使用。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这些相关的技术以及软件大多存在于计算机中,因此相关的人员对在影视后期制作的时候经常会受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相关的匹配性以及软件系统相关的兼容性等问题的影响,从而导致数字化影视相关的编辑系统中的程序非法中断以及系统死机等相关问题的发生。从这可以看出,在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相关的稳定性还需要进行更全面的发展以及研究。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虽然得到了相对广泛的运用,但是,其在运用的过程中依旧是处在传统视频系统的大背景中的,其在运用的过程中依旧是离不开磁带、硬盘再到磁带的工作模式。在影视后期制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为了方便,通常会在硬盘中尽可能多的储存相关素材,方面自己的运用。而当相关人员编辑成片之后,还要通过1:1的速度传输到磁带上,这种传输过程较之传统的编辑模式而言,就显得比较多余。另外,这样的情况还有可能造成因为硬盘储存空间不足,而为非线性编辑在实际编辑过程中造成一定的麻烦。由此可见,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影片编辑的过程中的确节省了一定的时间,但是,其在影片编辑后的传输方法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相较传统模式而言用时较长。

2.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

2.1提高了影视创作手段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影的创作手,从而使相关的影视作品的感染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在传统的影视后期制作中,对一些不能通过直接拍摄得到的镜头需要使用一些摄影技术以及拍摄模型进行冲印完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为影视后期相关的影视特效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影视后期制作进行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中的动画、多媒体软件以及音频等都可以在制作中直接运用,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另外,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运用,可以使影视画面得到进一步的美化,脱离现实时空中对它的限制,使作品表达出我们期望中的表现效果。

2.2节省影视后期制作中的设备投资

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运用,可以在保证相关影视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对营私后期制作过程中的设备投资具有节俭的作用。在传统影视后期制作中,需要对多台设备以及很多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利用,而在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中具有强大的特效制作、数据采集、字幕制作以及音视频处理等相关的功能。另外,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计算机上可以进行不用功能的软件的安装,完成以前需要很多设备才能进行制作完成的工作。而且,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其相关的编辑对象时用数字信号表示的,将制作好的东西保存在硬盘中,从而避免了储存介质和磁头摩擦而产生的损坏,很好的保证了信号的质量,而且,其还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避免了影视作品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失真现象。

2.3提高制作效率

在传统剪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相关的剪辑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制作工艺相当麻烦,从而导致制作效率达不到一定的高度。而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编辑水哦以及材料选取功能,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对制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提高。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运用,可以将需要运用的素材直接储存着磁盘中,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计算机直接取材,节省了对素材反复寻找的时间。另外,在编辑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可以对分镜头进行排序以及任意组合,从而使工作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积极开展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有益尝试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近些年来,数字影视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人们从广告、MTV以及好莱坞大片中,都可以看到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应用。但是,通过相关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影视数字化水平还比较的低,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无法充分利用数字设备;其次,是对艺术表现力和特技表演过于重视,不能有效结合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从这些方面来努力:

一是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做好数字技术的开发实践工作。二是在重视作品外在表现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结合作品内涵,通过数字技术来对影视的表现力进行丰富,但是作品内容以及情节也是影视作品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将数字影视制作技术有效结合到作品的故事情节,以此来更加完美的表现作品主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影视后期制作中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创新和改革。其中,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对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运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工作效率的提高,使其在制作过程中的设备投资得到相应的节省,还能促使影视创作手段的提高。本文简要分析了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于娜.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3,23(11):199-201.

[2]朱翔,孙淑佳,刘宏波.数字技术在影视广告后期制作中的运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5(11):182-183.

[3]常瑞宝.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新闻传播,2012,23(12):160-162.

[4]朱媛.浅析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技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0,28(8):196-197.

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我国颁布了《森林法》,明确提出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政绩工作考核之中,通过发挥森林资源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殊作用来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现状

当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由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不但改变了自然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为此各国多次进行研讨,并联合出台法律政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颁布了《森林法》,通过发挥森林资源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以及防风固沙、调节气温的作用来进一步控制温室效应,缓解气候变化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在控制气候变化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来讲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还不够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我国有些地区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相关的政策,使得保护森林资源有名无实。

二、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意义

据调查研究显示,自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生物灭亡种类不计其数,最典型的例子,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同时气候变化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比如引起瘟疫、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国度消失、引发自然灾害等等,这些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森林资源恰恰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问题,有利于为人类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森林资源在调节气温、改善环境、保护生物物种、降低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可以通过森林资源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殊功效来控制温室效应,从而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维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因此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

三、我国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存在的具体问题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森林资源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积极颁布了《森林法》,旨在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但是不能否认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为此下文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整体的质量却不高,而且林地的生产力也日益降低。比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由于过度放牧、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资源总量直线下降。这使得地下水蒸发严重,而且也会使气候变得干燥,造成地区气温的上升,这样会间接地带来气候变化问题,严重破坏了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不利于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2、政策得不到有力贯彻。我国固然非常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但是奈何我国地方政府和单位在贯彻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时总是走过场,看上去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这样使得我国推出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收效甚微,不利于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3、森林资源管理不科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起步晚,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上虽然是主张管护与发展兼顾,但是实际上是重造轻管,有些地方对森林资源采取“七分造,三分管”的态度,还有些地方甚至是没人管。这样的管理方式造成了造林的速度赶不上毁林的速度,严重的影响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进一步控制。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且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上述问题,下面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问题。

1、提高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差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这就带来了对森林的乱砍乱伐。所以我国务必提高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这样有利于全民环保,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2、强化森林资源的管理的基础设施。我国应该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通过完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健全工作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员工素质等等来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3、应制定科学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森林资源管理理念,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吸收利用,并进行创新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把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从而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4、加大政府对森林资源的监督力度。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督力度,对于滥砍滥伐的现象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同时对于地方政府部门不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无视党和国家政策的现象也要严厉打击,从而使国家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得到贯彻。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推出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并且在环节气候变化问题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森林资源管理理念,并吸收利用,为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训芳.诸江.应对气候变化视域下森林资源保护红线管制立法.《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

篇6

1、 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2、 关注世界气象日。

3、 加强防雷知识教育,提高雷电防护意识。

4、 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5、 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

6、 普及三防知识,增强抗灾自救能力。

7、 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8、 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9、 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10、 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11、 减缓、遏止气候变化,保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12、 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测与综合利用。

13、 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14、 埋头苦干做气象,安全建设有保障。

15、 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16、 人工影响天气利国利民。

17、 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18、 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19、 利用气球开展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无资质证的单位施放的气球。

20、 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测与综合利用。

21、 普及气象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2、 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台站统一向社会。

23、 健全雷电检测制度,杜绝雷电灾害隐患。

24、 粮草未动,气象先行。

25、 加强对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研究,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26、 加强防雷安全管理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27、 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28、 科技让天气服务人类。

29、 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气象台站统一向社会。

30、 粮草未动,气象先行。

31、 全民行动起来,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而保护气候。

32、 加强防灾预警体系建设,增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能力。

33、 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34、 关注民生、关注气象、关注气候变化。

35、 隆重纪念“3·23”世界气象日。

36、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37、 极地气象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38、 加大气象科普宣传,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39、 加快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40、 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41、 防雷减灾,利国利民。

42、 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43、 防灾减灾,预警先行。

44、 防灾减灾,重在预防。

45、 防灾减灾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6、 加强极地气象研究,促进对极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47、 加强气候生态资源监测评测与综合利用。

48、 加强应急管理,服务国计民生。

篇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认识到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心致力于在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联合国框架下共同努力,妥善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严峻挑战。为加强双方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双方决定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建立中法应对气候变化伙伴关系。

二、双方重申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目标、原则和规定的承诺,愿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和公平原则,加强气候变化对话与合作,建立一个双边气候变化磋商机制,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磋商,磋商在中国和法国轮流举行。

三、双方将加强气候变化政策交流,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就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问题交换意见。双方承诺在国际层面上促进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并加强在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如生物多样性、水资源、荒漠化、自然灾害、森林、垃圾管理、防治污染、环境友好的经济手段)的合作,推动技术开发、扩散、应用和转让方面的合作。

四、双方强调在保持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性,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应用和转让的务实合作,特别是在节能、生命周期长的能源基础设施、核能及其他低碳、无碳技术的合作,提高能效,促进实现低碳经济。

双方将鼓励发展合资企业,以鼓励应对气候变化创新技术的推广,双方鼓励各自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双方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合作项目。

五、双方将在如下主要领域开展技术合作:

(一)能源效率和节能技术;

(二)可再生能源技术;

(三)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

(四)清洁煤炭技术;

(五)碳收集和埋存技术;

(六)民用核电技术。

六、双方将尽快组织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合作项目,鼓励官方和私营机构以及地方参与,推动在以下方面取得进展:

(一)开发、应用和转让零排放先进煤炭技术;

(二)开发、应用和转让可再生能源技术;

(三)促进能源关键技术的获得和推广;

(四)在建筑和住宅领域提高能效;

(五)发展环保型城市和交通运输方式;

(六)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七、双方将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并共同确保这些技术成为负担得起的能源选择。双方将探索资金问题,包括私营部门、合资企业、公私伙伴关系的作用以及探索碳融资和出口信贷的潜在作用。双方将共同解决技术开发、应用和转让方面的障碍。

八、双方重申2004年关于鼓励和推动清洁发展机制的双边协定,将进一步促进清洁发展机制方面的合作,交换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和排放交易市场的信息,鼓励双方企业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合作。

九、双方将致力于推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双方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合作,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特别是开展以下活动:

(一)建立气候变化模型;

(二)研究和分析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及脆弱性;

(三)研究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的分析和评估方法;

(四)提高预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能力;

(五)研究和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方法。

双方决定探讨加大同第三国共同合作的可能性,以便使最不发达国家,尤其是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受益。

十、双方将加强在能力和机构建设方面的合作,尤其是宣传教育、人员交流和培训等;双方鼓励大型研究机构、实验室的合作以及科研人员和专家的交流。

十一、双方承认减少毁林排放的重要性,将致力于更好地管理森林和植树造林。

十二、双方鼓励法国开发署及其他相关机构支持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具有示范和实用作用的项目。

十三、双方承诺积极参与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并致力于推动就2012年后的应对气候变化安排尽快达成一致,特别是推动《京都议定书》下特设工作组最晚不迟于2009年完成工作,使议定书第一承诺期与随后的承诺期能够相互衔接。

十四、双方将致力于利用各自担任亚欧会议主席国和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机会,推动关于气候变化的对话与合作。

篇8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

一、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化的定义。气候变化一般是指长期气候状态在统计学意义上的重大变化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气候变动,它不但包括平均值的变化,而且也包括变化率的变动。通常是由不同时期的温度和降水量等气候重要因素来统计对比而得出的结论,对比的离差值越大,就表明近些年气候变化幅度越大,气候就越不稳定。而气候变化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今日的地球比过去两千年都要热。

(一)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

全球科学家一致认为:气候变化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人类的责任,人类今日对大自然的改造已经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这些人为因素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虽然渐渐地解放了人类的双手,但为人类提供了破坏自然的工具,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生产所产生的影响。燃烧化石燃料、毁林造田、砍伐植被等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的浓度大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自十八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已经达到一万多亿吨,其中的百分是八十都是来自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对森林的乱砍乱伐,大量开荒造田,建设房屋,这样就破坏了植被,减少了将二氧化碳固定转化成有机物的机会。再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大量开采应用,地面水资源面积逐渐减小,降雨量大大降低,也会减少了溶解二氧化碳的机会,打破了大自然二氧化碳转化的动态平衡,消耗小于产生,这样进一步让温室气体增加,最终二氧化碳在大气层内形成温室效应,阻止热量反射回去,造成气候变暖。

(二)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气候变化也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万物发展自有其规律。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太阳辐射、地球构造、大气环流、气候自身系统震荡、火山爆发等,这些因素都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且不管人类是否影响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二、气候变化与水保生态建设

(一)水保生态建设的必要性。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极端气候频繁发生在我国产生严重的影响。长期制约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给我国的水资源、自然环境、粮食安全等方面产生很多的影响。水是生命之源,土是万物生灵之本。有了水土就有了植被,植被对碳有固定作用,可以减少温室气体。因此为了积极应对气候的进一步恶略变化,就要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这一历史任务。

(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策

1、政府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

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生态建设的需求,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实现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这些政策和法律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空白,为了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水土保护机制,我们还要采取跟多的生态建设计划和规定。加大政府对水土保护的重视程度,重点治理水土流失问题,并协调各方面水利工作,以防止水土流失的问题进一步严峻。

2、引用先进技术改善环境

科技是第一生产能力,而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适时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例如先进的耕种技术、生物工程,提高植被的生长速度,改善耕地条件,逐渐的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固土能力,提高土地的含水量。从而减少水土的流失,逐渐恢复生态稳定。

3、建设可持续发展保护水土模式

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模式,需要构建一个应对水土流失的联合体,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等的优势互补,构建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有效循环模式。在不同地区还要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在缺水地区要限制高水耗产业,并压缩水稻面积,扩大蓄水面积,修建水坝,保障上下游水资源平衡、山前山后地下水供给,鼓励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和转化应用。在水充足地区积极地保护绿洲采取有利措施减少生态水流失,建设经济调水工程均衡供水平衡。此外采用更高的技术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把每一滴水都充分应用起来。还要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力度,报地下水位的提升速度与人类开采速度基本平衡。

4、增强水土保护意识

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却反过来让自然伤痕累累。要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土地资源是整个生态圈生生不息的根本动力,它养育人类为花草植被的生长提供养分,并发挥着吸碳固碳的重要作用。所以应对气候的变化,首先每个人都要树立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二要树立“低碳减排,人人有责”的观念,三要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护的过程和日常简单的措施。这些任务艰巨而又长期,所以一定要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成效。

结语

气候变化引起了气温变暖、降水量忽高忽低波动较大等问题已经给全球的生态建设和全球的生态安全带来影响。然而气候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具有宏观可调控的规律。认识气候变化的规律,对我们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此外水土保持工作还要充分考虑到气象的因素,提高对气象因素的重视程度。同时积极的采取措施趋利避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建设家园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杜春利.河北将水土保持宣传列入远程教育内容[J].中国水土保持.2010(01)

篇9

一是深化研究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年初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继续通过备案管理的方式,推出了一批经国家认可的自愿减排方法学、交易机构、第三方审定核证机构以及自愿减排交易项目。2011年11月,我委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各试点省市都编制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交易管理办法,加快开展总量设定、配额分配、报告与核查体系建设、登记注册系统和交易平台建设等基础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7个试点已经全部启动上线交易。截至2014年6月29日,已启动交易的试点省市累计总成交量约856万吨二氧化碳,总成交额约3.38亿元。与此同时,我委着手开始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已经启动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研究全国碳交易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方案,继续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指南,开发建设国家碳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今年1月,我委下发通知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进一步推进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继续推动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落实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总体指导和协调。组织开展低碳试点进展分析,研究制定关于深化低碳试点的指导意见。各试点省市以尽快实现试点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或碳强度显著下降为目标,倒逼调整产业结构、节能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碳汇。试点省市初步探索了碳目标逐级分解考核评估、投资项目碳评估、产品碳认证、企业碳排放报告制度及碳排放管理平台等体制机制创新,较好地实现了控制排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三是探索推进低碳工业园区和低碳社区试点。与工信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组织低碳工业园区试点评审,研究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配套政策。组织开展了低碳社区试点,正在编制《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争取尽快印发各地方。

四是实施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组织制定低碳产品认证技术规范,并在广东、重庆、山西、辽宁等省市编制地方低碳产品认证实施细则,开展低碳产品认证推广和应用示范。为推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标准化工作,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14年7月成立,主要负责我国碳排放管理领域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相关国际组织在国内的标准技术归口及其他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五是积极参加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与国际合作。全面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渠道的谈判,在谈判中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坚决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与各方一道努力推动谈判进程。在气候变化对话与国际合作方面,通过各种双多边渠道与发达国家开展对话沟通和务实合作。中美两国气候变化对话合作取得新进展,在刚刚结束的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召开了气候变化问题联合特别会议,了工作组进展报告,并达成了多项气候变化相关成果。与欧盟、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等开展了双边对话和务实合作。通过开展“南南合作”,利用“基础四国”、“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等磋商机制以及双边对话,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团结。

篇10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44-1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选择、模型的研究、气候情景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的,由此可见,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是在预测与现实的双重环境中完成的。气候的变化不仅与自然规律相关,同时也与客观的人为活动密切相关。水文水资源中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的影响

水文水资源的径流量不仅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同时更与气候的变化密不可分。对于不同区域的水文水资源的流量有着地区的差异性,但在气候的影响下,将导致水文水资源的正常径流。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径流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1 气候变化影响径流区域分配的变化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为季风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影响下,各区域的年径流量有着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于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程度不同,各地区的年径流量的分配也有所不同。年径流量递减幅度最大的时段为温度增高和降水开始减少的时期,此时的径流量与降水时的径流量相比,减少了4倍。相反,径流量递增幅度最大的时间为每年的6、7、8三个月,此时各地区也即将进入汛期。可见,对于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径流量与降水量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而与该地区的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半干旱地区,其径流量的多少主要由降水量决定的。因此,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水文水资源的分配有着不可避免的差异性。

1.2 气候变化影响年径流量的变化 我国的水文水资源主要分为七个流域,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南北方的径流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北方径流量与南方径流量的增加与减少交替进行,但整体的水文水资源径流量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中,受气候影响最大的地区是淮河以北,年径流量的递减幅度最大的地区为京津唐地区,而递增幅度最大的地区是辽河一带。对于降水量小的黄河地区,由于受气候的影响,降雨量逐渐递减,进而导致了黄河地区的年径流量随之减少。

1.3 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山川的径流量 在我国的西北高寒山区,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补给,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不仅导致了我国西北高寒山区的骤减,同时也加快了相应流域的变湿或变干。随着各流域水文情势的转变,水文水资源系统的敏感度也随着发生了改变。

1.4 气候变化影响径流系数的变化 水文水资源的径流系数直接影响着不同区域的干旱与湿润情况,由于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水文情势也会随之有着相应的变化。若该地区的径流系数增加,则表明湿润的指数随之加大,该流域的水文情况为进一步变湿。相反,当径流系数递减时,则该地区的干旱指数增大,该流域的水文情况为进一步变干。可见,在气候不同的影响下,水文水资源的径流数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2 气候变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不仅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水文水资源的系统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可见,气候的变化不仅与水文水资源的天然径流有关,同时也与水文水资源的用水供求息息相关。气候的变化不仅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同时也与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并且在其影响下水文水资源的用水需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气候变暖对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气候变暖影响水文水资源的质量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更加密切。全球气候变暖不仅增加了各地区的降水量,同时也加大了各地区的平均温度。可见,气候变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旱涝灾害的发生率。同时,由于全球温度的升高也降低了河水污染物的分解,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水文水资源的质量,而且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由于气候的变化与人为活动的破坏密切相关,因此,应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应注重环境的保护。

2.2 气候变暖影响水文水资源的用水供求 由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的大气环流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样不仅影响了区域的降水量,同时也制约了人们正常的生活运转。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有着相当大的用水量,随着气候的变暖,逐渐递减的降水不仅制约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同时也限制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在降水量相对较少的地区,这种情况则更为严重。可见,气候变化对供水需求的影响大于对降水量的影响,因此,应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遏制全球变暖的发展趋势。

2.3 气候变暖影响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敏感性 在气候变化影响水文水资源径流的前基础上,气候变化也与各地区的干湿度息息相关。在湿润地区,径流对气候的敏感性较强,相反,在干旱地区则相对较弱。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在全球温度骤增的影响下,不仅我国的主要七个流域的径流量有所变化,同时,水文水资源的用水需求也随着发生了转变。

3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气候变化不仅影响着生态环境的发展,同时也限制经济的正常运转。在水文水资源中,气候的变化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地区的降水量与温度。水文水资源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也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可见,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注重环境问题,应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稳步、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涛,陈永勤,陈俊和等.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2002(39).

[2] 王春乙.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气候变化通讯.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