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篇1

关键词:三农问题 金融发展权 制度保障

基金项目:本科生科研立项C类

项目标题:我国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基于实证的视角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门,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但同时它又属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弱质产业。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对资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金融支持效果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此同时,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作为赢利性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主体基于其理性经济人的逐利选择纷纷转变服务对象,导致农村金融供给萎缩,农村金融被严重的边缘化。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切实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得以实现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农民金融发展权是一种理应归属于农民的金融利益,一种无差别的综合性全力,一种关乎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人权,其内容包括农民金融发展的平等权利,农民自由进行合作金融的权利与农民有获得国家金融资源供给的权利[1]。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状况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密不可分。从农村金融供给的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式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体系,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2]。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正逐渐步入正轨,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过多的还是停留在“应然”阶段,“实然性金融发展权”还处于起步阶段[3],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在短期内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正规金融有效供给不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不足导致的。第一是传统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呈弱化趋势发展。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出于自身财务及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各类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收缩县级以下机构,将投资视角和服务对象从农村转向城市,严重的商业化经营方式使其充当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村资金的大量流入城市部门或收益较高的非农部门。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尚不成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金融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其还处于初级阶段,各种运行机制尚不成熟,法律保障也不完善,有效的运营还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过程。此外,其社会公信力也亟待加强。所以,相对于整个农村地区的严重的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也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难题。

其次,非正规金融较低的法律约束性。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来说,金融抑制极大的限制了经济中投资的形成,从而使非正规金融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现象。实践证明,非正规金融的存在对于活跃农村金融市场的融资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是,由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发育层次低,组织松散,管理落后,在实践中缺乏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制约和有效的监管,因而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使其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组织,而且国家的宏观政策也不能直接对其发生作用,其发展受到了政府较强的排斥打压作用。

    农村信贷供给总量否能够满足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一是是否有足够多的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提供服务;二是现存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金融供给满足广大农民的有效金融需求[4]。目前,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种类单一,覆盖率低,农村金融资源无法合理有效配置,农民无法享受普惠制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也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这就进一步导致农村资金持续外流,影响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农村金融供求脱节,具体表现为“两个错位”,即:第一,服务对象错位。出于自身财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纷纷转变服务对象,致使资金大量流入城市部门或收益较高的非农部门,支农资金并没有真正用于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二,区域布局错位。无论在金融机构的分布上,还是信贷资金的供给上,农村金融供给的地域差别都比较明显,如东中西部之间、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二、活跃农村金融渠道的途径

历史的经验证明,发展农村金融,财政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扶持政策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服务进行补贴,二是帮助农村金额机构分担体制内无法转移的风险[5]。就我国当前的国情,财政政策支持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一)进一步完善财政激励与扶持政策。贷款贴息是时间跨度最长的财政支农政策,在继续完善财政贴息制度,深化财政与金融的合作方面,我们一方面应该积极拓展财政贴息贷款项目,加大贴息资金规模,另一方面还应积极谋求国家通过财政预算的形式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并积极促进财政支农的法制化、制度化,同时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财政支出,探索建立多层次的救灾风险准备金制度,这样才可以避免单纯的财政“输血”,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农村经济朝市场化方向前进。

(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属于财政的转移支付机制,由于农业是弱势产业,因此涉农行业受其影响,风险较高,税收优惠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补偿农村金融行业的特殊风险。但是,由于目前的税收优惠政策还仅限于农村信用社,其覆盖范围相当有限,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灵活变通,扩大政策覆盖范围,对于愿意服务农村的商业性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政策。在细化税收优惠措施方面,也应该根据不同主体、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制定多重标准,使各类主体的风险得以有效的分担。

三、我国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保障

农民问题的根本是权利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尊重、保障和实现农民 的基本权利和自由[6]。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为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在“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背景下,重构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资金利用率,切实促进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突破。因此,金融发展权必须作为农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来看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也必须从赋权的高度认识农民的信贷和金融服务问题[7],这就需要我们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从法律层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环境进行合理安排,构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金融机构三方面严密可行的责任机制。

(一)强化立法

权利的保障首先应该得到法律的承认,只有先在法律上对权利予以确认,谈权利的保护才有据可循[8]。因此,笔者认为,对金融发展权的保护,首先应当从确权开始,不仅要在法律上对金融发展权予以明确确认,还应该确认与其相关的子权利,从而形成完善的权力体系。具体的做法应当分三步走:

第一,寻求农民金融发展权入宪。宪法是公民权利的宣言书,要为农民金融发展权确立根本法上的依据,必须通过实现发展权入宪来解决,只要实现了发展权这一母体性权利的入宪,农民的金融发展权便顺理成章的有了根本法上的依据[9]。因此,立法机关应当积极作为,促进发展权入宪,从宪法层面确立发展权的最高法律地位,实现在国家根本大法的视野下真正充分保障发展权,从而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

第二,制定单行法。金融发展权是发展权在当代的具体和深化,对金融发展权的有效保护不能只依靠宪法的总则性规定,还必须加强农民权益立法,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一部单行法,营造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具体法制保障线。

第三,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仅仅有宪法的规定,权利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仅仅有一部单行法,其保护体系又稍显单薄,要求寻金融发展权应然和实然的吻合,必须以金融发展权为核心,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们的具体思路是,在宪法的指导下,积极促进农民权益保障立法,完善相关金融制度,并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社会保障法等,构建发展权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减少农民发展权中诸多权力的流失。

(二)规范执法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执法是法律运行中的核心内容[10]。针对农民金融发展权问题,执法的消极影响力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执法对象的影响;第二,在执法过程中行政干预较为严重,存在普遍的执法行政主导现象,极容易出现政府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的问题。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执法的形式效力和实质效力。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在实际运营中,它也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不按照政策规定办事的现象。这需要我们继续强化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的运营程序,实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三)公正司法

传统的法律纠纷主要是通过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而得到司法救济,但是,由于金融发展权是一项集体性质的权利,因而在某些具体案件时常常存在可诉性不足的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一种应然的状态,但它确实影响着这类案件的审理,成为金融发展权实现的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该积极促进合理可行的责任保障机制,选择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有机结合的农民权利保障模式。具体说来,国家角度,应该进一步强化司法审查制度,逐渐将某些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社会角度,应该鼓励促进公益诉讼的发展,以公益为目的,以自益为形式,促进农民集体权益和个体权利的保障;个人角度,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越来越多的倾向于采用协商、复议、调解、仲裁等多种司法程序之外的非诉讼的解决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利,促进各方利益的实现。

四、结论

农村金融支持作为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资金,只有充分活跃金融供给渠道,增加农村的资金流量,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只有从赋权的角度来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金融发展权这一实体性权利,同时从外部环境着手,加大政策支农力度,从各方面减少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并分担其经营风险,才能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实质性动力。

参考文献:

[1]张燕,杜国宏,吴正刚. 农民金融权:一个农村民间金融理论研究的新视角[J].农村经济,2010(9).

[2]龚明华.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史二彪. 村镇银行的多重视角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11(5).

[4]龚明华.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问题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曹俊. 村镇银行法律问题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 华中农业大学,2009.

[6]张英洪. 权利短缺是农民问题的根源[N]. 社会科学报, 2011-1-6(3).

[7]姚芳. 论我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经济立法保护[J]. 韶关学院学报, 2005.

[8]赵志刚,巴曙松.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11.

篇2

关键词:“三农”问题;新型城镇化;现代化发展;途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9-0015-02中国图书分类号:F320文献标志码:A

1新型城镇化和“三农”问题概述

1.1新型城鎮化

城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和落实,我国城镇化发展十分迅速,各项政策的施行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城镇化不断发展,一些问题相继出现,例如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率降低、投入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大众需求、人们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市场出现通货膨胀等。为了满足时展要求,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主要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推动生态和社会和谐发展,节约资源,使城市和农村互帮互助、协调发展。

1.2“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主要是指在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以实现现代化、城镇化和工业化为目标,及时解决“三农”问题。这样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使城市和农村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促进农村和农业现代化[1]。

1.3新型城镇化和“三农”问题的关联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突破的重点就是城镇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二者需要相互推进、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可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适当增加就业机会,建设创新型产业,不断升级原有产业,为劳动人民提供发展平台,推动城乡和谐发展。城镇化发展和建设有助于建设美丽农村,同时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2]。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三农”问题的表现形式

2.1农民问题: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滞后

城镇化发展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所有在城市生活和工作的人都能够享受相同的福利待遇,农村人口能够真正在城市扎根,这个过程就是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地理位置以及生活习惯的变化,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降低了就业压力,同时改变了户口身份。

然而,我国目前在农业人口转移过程中还存在市民指标问题。分析相关的数据发现,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存在滞后性。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加大对人口转移的管理力度[3]。

2.2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村与城市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政府在城市发展中投入了更多资源,逐渐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导致城市和农村出现发展不均衡现象,逐渐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尤其是在人们的收入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此外,我国有大量贫困村,加剧了城乡不均衡发展。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发展缓慢,降低了农业产出[4]。

城镇化发展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城镇化发展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在农村修建工厂利用农村附近的自然资源,导致农村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尤其是农业发展使用的水资源和土壤受到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威胁[5]。

2.3农业:土地流转以及规模经营问题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土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已经从小农生产转向规模化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利用率提高,但农业生产受不同地区和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土地流转方式不同,实际的农业生产和发展情况也有所不同。目前,农民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增加经济收入,然而这种模式无法提高农产品产量,也无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采用农户承包以及新型的主体经营模式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际的经营模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资金不足。在农业生产中,种子采购、播种、农药喷洒、后期储存、冷冻粮食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农民因为自身经济条件有限,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导致资金短缺。

二是风险较大。如果在农业发展中出现自然灾害或其他影响农业发展的情况,都会增加农业发展风险。新型经营模式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因此面临的风险也更加集中、损失更大,一旦发生不可恢复的灾害,将会直接影响农民的生活[6]。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

3.1农民:完善制度,加快农业人口转移市民化进程

建设新型城镇化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做好农村人口在城市落户等工作。国家相关规定启动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制度,形成统一的登记机制,使居民使用统一的身份证登记,不区分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促进农民融入城市生活。

统一的身份制度有利于不断完善医疗卫生、住房社保、社会公共服务以及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制度,确保农民在城市中生活不会受到歧视,让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中。

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偏远地区,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目前,城镇化发展导致我国大气受到严重污染、资源利用率低下、城市交通堵塞、公共设施服务不完善等。为了缓解城市发展压力,可以发展郊区,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失现象[7]。

3.2农村: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乡村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统筹城乡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和生活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使贫困农村走出困境。主要的发展途径有以下方面。

一是寻找更多方法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这样不仅能实现农村人口市民化,同时也能让部分农民在城市找到工作。此外,还应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尤其是在农闲时间为农民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增加農民的经济收入。

二是推动农村联合社发展,不断发展规模化农业,促使农民在规模化的农业发展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三是健全农民保障机制,推广耕地流转补贴,不断增加农民的财政补贴,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业保险全覆盖,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去偏远或者贫困农村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带动当地农民发展,摆脱贫困,建设美丽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应该确保经济和生态平衡,打造绿色经济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村文明发展,构建美丽乡村。

3.3农业:切实解决规划经营以及土地流转问题

为了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土地流转以及经营规模化问题应该得到良好解决。

一是政府应该不断推行农业生产扶持政策,引导农业经营的过程中成立合作社,提供补贴资助,解决经营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民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从而转变小农户为新的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经营人员的经营水平。

二是提供专项补贴或者优惠政策,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如果农民全部转出土地,国家应该给予一定补贴;若是农民外出打工,不经营土地,国家也可以对这部分农民给予资金补贴。

三是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对土地流转的信贷策略进行优化。根据农业发展情况提出资金或者融资等优惠政策,确保农民有足够的资金对土地进行承包并解决生产问题。

四是对农业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优化,保证农业生产的合法性,合理流转土地,推动农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对农业保险进行补贴,整合农业生产使用的资金,提供多种类型的农业保险,落实农业保险制度,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篇3

关键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三农问题;影响与建议;

由于我国老龄化情况的逐渐加剧,为解决老有所养,我国推出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在2012年已经完成了全面实施。本文将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开始着手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的经济成长与发展。

1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情形

社会保障作为我国一项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它的存在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也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象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愿望不仅是人民群众的企盼也是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意义。覆盖范围广、多层次是其所拥有的特点。从2009年我国第一个养老保险试点,到2012年我国仅用了3a的时间就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这也标志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全面建立。随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的不断完善,社保经办服务能力也在逐渐的提高,各地养老保险的基本设施也在逐步的建设当中,各项管理制度也在逐渐的加强。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工作进展顺利,成绩明显、超过预期,而这项决策的实施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由衷的支持。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增强了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此项制度的全面覆盖。

2处理三农问题存在的困难

当前我国GNP(国民生产总值)已经名列世界前茅,可是三农问题的存在,长期影响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处理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首要课题。三农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就是在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这种二元结构中城乡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约束权远高于农民,在政策出台时,城乡居民凭借政治上的优势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农民却无法阻止不利政策的出台与实行,也无法改变城市收入高于农村收入的倾斜政策,这就使得二元结构的不平衡愈演愈烈,越来越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在处理三农问题上,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提高农村医保补助标准等等,但是这些措施的实行只能治标,却依然没有解决三农问题的严峻性。从国民待遇上看,农民在经济待遇与政治权利两个方面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在社会保险、义务教育以及医疗等权利的使用上也有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三农问题引起的表现,为此,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刻不容缓。

3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三农”问题的具体影响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也是主要问题所在。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全面覆盖,对三农问题带来了深刻影响。

3.1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个人账户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实行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方式,到龄即领待遇,逐步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2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

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城市为主农村为辅的发展形势,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的不平衡愈演愈烈,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后,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缩短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还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完成了城乡统一发展的目标。

3.3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当前我国的国民收入不均衡,农民的收入水平偏低,难以实现国内需求。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农民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内需的扩大。

4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畅想

目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太低,以四川为例,基础养老金每月仅75元,与城镇职工标准近10倍以上。国有层面应加大财政投入,待农民年满60周岁以后,将土地等生产资料交还集体,实现真正退休,国家则大幅提升其基础养老金标准。最好接近城镇企业职工水准,以真正实现国民待遇。

5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若农民能真正退休,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国民待遇,则解决了我国人口占比较大的农民养老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打破了二元结构的不平衡,三农问题也得到了根本的解决,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岳爱,杨矗,常芳,田新,史耀疆,罗仁福,易红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3(08).

[2]沈洁颖.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未来发展路径——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J].金融与经济,2012(06).

[3]桂世勋.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4]凌文豪.从一元到多元: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变迁逻辑——以生产社会化为分析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11(06).

篇4

关键词:三农;金融支持;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三农问题的含义

三农指的是农业、农村、农民。顾名思义,三农问题即是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直接与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与国家富强相连,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稳定的大局。只有全面认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解决好农业问题就是解决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粮食问题,不仅具有生存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实践证明只有当党和政府的政策符合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时,社会才会发展,经济才会进步。

二、农业对金融的需求

1.农业的不确定性。首先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长,从农作物的种植到收获要经历很长的时间,不像工业、商业那样易于调整。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天气的影响也比较大。虽然农业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依然达不到在大风、暴雨、干旱的时候保护农作物正常生长的要求。如果天公作美,风调雨顺那么农业五谷丰登,如果暴雨、干旱连连,那么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其次农产品不易保存,储藏费用也很高,收获后即使价格低廉也要赶快出售。再次由于农民信息不对称,产品的需求弹性小,使得农民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价格,致使“谷贱伤农”的现象经常出现。最后由于我国缺少统一、开放、规范的农产品大市场,国内农产品收购基本被龙头企业控制,农产品流通市场问题重重。

2.农业的弱质性。农业生产直接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成产中的劳动时间一般小于生产时间,劳动作用不连续,专业和分工难以展开,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业的成产效率,生产要素的投入往往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因此,与其他产业相比难以吸引外部资金投入。只有想方设法改善农业的弱质性,才能保证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由于农业的不确定性与弱质性,使得农业成产效益很难快速提高。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不愿与风险大、利益低的小农经济对接。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的发展要走上高效、低耗的道路,必然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水平依然比较低,在粮食直补方面,欧盟每亩达到150元人民币、美国每亩达到76元人民币,而我国却仅仅在30元左右,大大低于欧美的直补水平。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农村对金融的需求

农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最脆弱又非常重要的产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会给予农业各种补贴。当前我国政府支持三农的途径主要是财政和金融两种渠道,但是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对农业的支持都比较薄弱。在欧洲、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对农业提供的财政支持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0%,日本和以色列等国家的农业财政支出占到农业总产值的50%-80%,印度国家的农业财政支出也占了农业总产值的10%。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用于财政农业的支出不断增加。尽管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总额不断增加,但是与我国的农业地位相比,政府投入的总量依然是比较低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必然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到2020年时,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大约是5亿元,要弥补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不足,提升农业的生产力,保证农村经济在平稳中发展,未来对金融的需求更加紧迫。农村信贷是化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支撑,完善农村信贷体系,可以促使形成良性社会信用环境,信贷资金提供的越充分,农村的经济发展就越平稳。

四、农村人才缺失对金融的需求

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7亿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只有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立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才能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进行科研推广的技术性人才严重缺乏,许多农民甚至终身都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众所周知,人才的培育需要一定的办学条件,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设施比较薄弱,与城镇相比差距较大。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上的差异主要就是经费投入的差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国家对于农村经济支持的力度在逐渐增加,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依然接近1000元。农村教育的落后和劳动力文化水平的缺失,必然会阻碍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也会导致一些优秀的管理人才从落后的农村流出,形成越来越大的“马太效应”。改善农村教学条件,提升农民整体文化水平迫切需要资金的投入,农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设立多种资金资助方案,提升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农村金融机构设立专项农民知识培训基金,邀请一些业绩突出的专家或者农民代表进行培训,增强农民的技能。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设立专项农村人才开发及引进基金,开发与引用并重,建立起新型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留着和吸引人才。

五、小结

无论是农业、农民还是农村的发展,都需要用金融来做杠杆,用现代技术改造三农问题,用现代物质条件武装三农,用现代经营方式推动三农。对农村实施多样化的金融支持,规范农村小额贷款,健全农业保险体系,鼓励农村金融创新,是解决农业问题,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余新平,熊白,熊德平.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中国农村经济,2010(06).

篇5

一、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

现阶段,发展新农业就是推进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以农业现代化为标志的新农业模式,应当具有科学化、企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功能化、生态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等内涵及特征。[1]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农业科技落后、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社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因而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新农业建设特别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农业发展必须以现代科技体系为支撑

我国新农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最终实现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和资源环境优良化等。[2]所以,现代新农业建设始终离不开现代科技的支持,具体讲就是要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和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全面实现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电气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农业优良品种,积极研制、引进、推广使用新型高效低污染肥料及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还出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新技术化特征,使农业生产力水平达到空前高度。由于大批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特别是生物、计算机、信息、激光、遥感、原子能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并配合科学管理手段与经营方法,很好地推动了农业快速、高效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推进新农业和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视现代农业科技体系的建立及创新。

(二)发展新农业必须遵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

首先,新农业建设要求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以农户家庭为基础分散的小规模土地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存在内在矛盾,不利于使用、推广机器和农业新技术,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可以扩大农业规模,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使农业生产要素在企业这个制度平台上进行市场化运作,达到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3]其次,发展新农业要求加强农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与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正由工业领域扩展到农业领域,农业标准化生产经营与管理越来越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甚至成为国际农产品技术贸易壁垒的重要条件,加速农业标准化建设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农业标准化管理,严格农业投入品指标,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再次,发展新农业要求采取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产业链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客观上要求发展社会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新型农业。目前农业现代化国家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由政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提供各类服务,很好适应了农业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新农业发展的方向必须走社会化和产业化经营道路,不断壮大农业社会化组织,加强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盈利能力,降低其经营风险。

(三)新农业发展应当追求生态化和低碳化模式

现代化农业虽然提高了农业单产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发展的非持续性增强。正在兴起的现代生态农业较好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继生态农业后,近年来在一些国家兴起的低碳农业发展模式也应受到重视。低碳农业是为逐步降低农业生产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达到发展低能耗、低投入、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现代农业。[4]低碳农业具有农业生产、安全保障、气候调节、生态涵养等多元功能,可以提高农业固碳功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拓宽农民收入来源和低成本实现农业现代化。[5]不论是发展生态农业还是发展低碳农业,均要求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提高其利用率,推广秸秆还田,扩大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种植,利用生物的食物链原理防治作物病虫害,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沼气等农业生产新能源,减轻污染,改善农业生态。所以,鉴于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未来新农业发展目标必然体现其生态化和低碳化,必须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

(四)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演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农业逐渐演化为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是农业生产与管理的高技术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等。[6]因此,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跨越发展。同时,农村是农业信息化的依托,是实施信息农业建设的主阵地,而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接受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实施信息农业的重要主体,我国在发展信息农业过程中,通过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各类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防治、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和村务管理等信息系统,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信息农业建设过程实际也是实现新三农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必然推动新三农建设水平的提高,为根本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奠定基础。

二、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建设

新农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的落后面貌,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这一过程包括实现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等,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一)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我国新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离不开农村这块主阵地,新农村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乃至成败,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决定了二者必须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成为农业现代化推进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新农村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也会加快农村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改变农村经济社会面貌。20世纪80年代后,乡镇企业在中国广大农村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工业化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大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特征的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不但带动了农村服务业兴起,也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今后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加强,农村工业会进一步发展和优化,农民的收入会不断提高,起到以工促农的作用。同时,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工业化又加快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广大农村地区崛起的新城镇,吸纳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为提高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深远意义。

(二)通过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现代化奠定基础

新农村建设及其推动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使农民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加速了新一代农民的成长步伐。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通过完善农村的科技推广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和各项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和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树立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其次,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提供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这不但有利于农民群众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农民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科学消费、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塑造与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新一代农民队伍。再次,新农村建设还有利于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解决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问题,通过扩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迅速改变农村在文化、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局面,为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三、培养新型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

农民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我国新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农业自身的封闭体系,转变的契机在于投入并使用新的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人力资本是改变传统农业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8]81-82那么,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落后农村向农村现代化转变,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本,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些新型农民应当具备多元化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生产经营者确立新的经营理念。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需要的各类知识、技术、信息越来越复杂,农业现代化建设涉及的产业和环节越来越多,农业产业链条延长和农业分工越来越细,作为经营现代农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及时掌握科学种田和科学养殖本领。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技术成果需要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农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对其文化、技术、能力等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培养大批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农民,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有20%,接受过初、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0.5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达76.4%,这与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70%以上受过职业培训的水平相差甚远。[10]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技术素质。其次,随着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推进,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对农民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型农民不仅要有知识、懂技术,而且还要懂经营管理,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形成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游戏规则进行生产经营及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自身抗风险能力和在市场经营中的盈利能力。总之,为了更好满足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及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二)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农村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而农民现代化包括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技术技巧、能力和智力等全方位的现代化。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认为,一个落后的国家要转变为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只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必须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11]6-8因此,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但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且需要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新型农民。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完善,广大农民是农村市场活动和市场竞争的重要主体,要求农民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和风险意识,自觉参与市场交易和市场竞争,适应市场多变的环境,及时进行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提高驾驭市场、利用市场以增加收益的技巧与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和管理者。同时,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许多农民面临着非农就业的形势和机会,农民的收入逐渐实现多渠道和多元化,农民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还要适时掌握农业经营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给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必须积极转变农村办学理念,创新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应尽快从单纯应试教育转变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的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青少年各有所学,学有所用,既要满足一部分农村学生升学深造的愿望,也要培养大批志在农村就业,承担农业与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的新型劳动力,引导部分青年在农村创业和就业。事实上,我国新型农民的培养和成长过程,就是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逐步实现的过程。

四、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三农问题涉及许多方面,但从本质上说就是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深层次问题。[12]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新三农,尽快形成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模式,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三位一体与协同推进体系。

(一)积极发展新农业,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人口规模大、素质低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仅要追求农业现代化,还要追求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如果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无法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反过来,如果没有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不会得到持续发展。[13]经验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乃至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因而,今后实现农业现代化仍然是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农业顺利发展也是新农村和新农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其他两个现代化。同时,农业现代化目标也为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国传统农村会逐渐演变为现代农村,这个演变就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作为农业现代化推动者的广大农民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极大提高,一代新型农民会随之成长。因此,积极发展新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既是新三农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加快新农村、新农民建设事业和实现农村与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

(二)加快建设新农村,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农民成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农村现代化,尽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推动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民现代化奠定牢固基础。首先,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居住、交通、通讯、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条件,这些同样也是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因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随着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别的不断缩小,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和生活水平日益与城市居民接近,为新型农民的塑造奠定了基础。其次,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农村工业化进程,农村工业化可以直接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经验等多方面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吸收了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再次,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充分发挥产业和人才等要素集聚效应,可以吸收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城镇对周边农业和农村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教育、文化等方面对农业和农村进行支持,促进新农业持续发展和新型农民队伍快速成长。

(三)塑造新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积累人力资本

篇6

[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问题;有效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314-01

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其中公共产品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在三农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非常不足,这也极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而在我国政府仍是主要的公共产品提供者,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努力加大在农村建设方面的各项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中的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从新型政府管理的理论知识方面来讲,国家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是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资金来源。尤其是近些年来,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投入持续扩大。但即使这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政府财政投入在农村整个GDP中所占的比例还是远远比发达国家低。从整体上讲,目前国家财政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融资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同时,因为国家财政主要利用国家财政拨款与国家资金补贴的方式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必须经过多级政府部门才能自中央到达基层政府,其间就很容易发生各级政府部门擅自截留资金或者私自挪用资金的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国家财政支持到位率低,真正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资金是少之又少[1]。

(二)农民集体投资有限。

农民集体投资也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农村,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经济收入还是比较低的,所以他们集体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投入资金是非常有限的。

(三)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差

农村金融服务作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可以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用于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极为缓慢,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差,一般都存着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机构工作效率低,金融体系不健全的缺点,从而导致农村资金不断大量外流、农业担保发展滞后的问题。

二、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问题有效途径

(一)增强国家在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支持

要增强国家在农村各种基础设施上的资金支持,政府必须适度调整自己的财政支出结构与财政投资方向,财政支出分配中的”重城镇轻乡村”状况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从而不断增加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融资力度,加快广大农村地区的基层财政体制改革,健全与完善政府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持续投入机制,依据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原则,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社会公共财政体制,持续增强国家财政在农村公共产品供上的各项投资性支出,并将受益范围扩至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避免单个地方受益。另外,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所享有的事权范围,对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供给责任进行合理分配。依据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广大农村地区的各项基础建设资金供给应当由中央政府进行资金划拨。对于例如交通设施、供电设施以及通讯设施等一些明显带有“外部效应”的大规模、区域性设施,则主要从地方财政中划拨,同时中央财政给予适度的补助。而对于一些乡间公路、乡镇水利工程等受益范围较小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则由地方政府独自出资[2]。

(二)调动农民集体投资的积极性

农民集体投资虽然有限,但是只要充分调动农民集体投资的积极性,还是能进一步扩大农民集体投资额,增加农村公共产品入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尽力在农村实施一事一议”的制度。虽然该制度在实践中有一定的自身缺陷,但仍然是现阶段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融资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一事一议”制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广大农民所具备的的知情权利、各项参与权利以及相应的管理权利与督查权利等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调动我国广大农民的投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各项融资活动。同时政府也要对农民参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资行为进行鼓励,并制定出相应的支持政策以及各项鼓励措施,给予相他们一定的的税收减免。另外,政府还要不断改革与农村基础设施有关的各种产嘀贫龋在投资人即是受益人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般包括政策性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服务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务。它们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农户的金融需求也向多层次性变化,为此农村金融服务必须改变以前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机构工作效率低、金融体制不完善的缺点,不断革新金融内部体制,推出更能满足现代农村金融需求的种种金融产品,从而避免农村资金外流,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府必须全面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各种优势,大力引导商业性金融服务机构以及合作性金融服务机构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融资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普遍供给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村民集体投资较少、农村金融服务单一等问题。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问题,增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持续有效供给,为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要: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化,核心是形成先进的农业产业链。将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对于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中国农民收入低和农村的生产方式、观念是密切相关的,今天的农村生产经营仍旧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分散、跟风经营的高生产成本,销路不畅的瓶颈现象,堪忧的是,农村有资源却贫穷。解决“三农”问题亟待在中国农村形成生产规模化、深加工;经营产供销一体化;结构绿色生态链,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道路,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物流。

    中国是农业大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的人才何在?如何培养?如何发展、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并以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目前由于物流业在我国正向着现代化迈进,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农业物流人才教育领域更是缺乏规范化的物流人才培养途径。因此从教育体系的构建入手,以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决心为契机,结合现代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围绕农业物流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四大方面构建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探求培养高素质农业物流专业人才的途径已势在必行。

    农业职业教育要真正培养出能够带动农业、农村、农民摆脱贫穷的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应从以下三点出发:第一,首先改进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在职业教育中淡化专业间的界限,拓宽专业的口径,增强专业的弹性,加强专业间的交叉性和互联性。今天中国农村不仅需要农业技术人员,更需要既懂农业又懂市场运作、产业经营、销售、管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第二,加强实践环节,物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员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良好的结合,物流业才能得到较快的发展。高水平的物流教育培训体系,才能保证农业物流业专业人才较高的专业素质。同时针对农村经济落后、复杂的现状,构建农业物流教育体系一定要实现对学生的创新、适应、分析、判断、经营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的基础;第三,广大的生源应该立志于农、取之于农,立足于农、服务于农。因为解决“三农问题”无论以人为本还是抓经济源头,聚焦点是要有农业规模、循环、生态、绿色经济的建设者。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者欲从教育教学领域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构建培养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是一项富有时代使命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职业教育改革的创新之处。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比较优势上:农业产品产业链规模经营比独立经营和单品经营农产品所具有的成本效益优势;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比独立专业学科的人才培养,具有理性、前瞻性和适应性的优势;传统产业(农业)和现代新兴产业(现代物流)相结合,具有古典精粹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优势。新晨

    总之,按照我们现有的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优势与现代物流新型经营理念相互渗透,构建现代农业物流人才教育教学体系,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物流人才,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将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联系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矛盾、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耕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农业生态恶化等,给农村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解放农业生产力入手,从科技进步入手,科技进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三农”问题的成因

1.1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农产品价格不高以及农村知识断层

1.1.1中国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

中国有占世界22%的人口,却只有占世界7%的耕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34平方米,其中:有666个县人均耕地面积少于534平方米,400多个子县人均耕地面积少于334平方米,加上荒漠化、沙漠化、城镇化建设用地,人地矛盾恶化,也就是说,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劳动力绝对过剩的问题。

1.1.2中国农产品价格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价格虽有抬升,但农产品的价格始终涨不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农民普遍存在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就全国而言,70%的农业人口生产出来的农业总产值却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这些农业产值在不考虑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全部分摊给所有农民,也难以和城镇居民持平。

1.3农村知识断层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表现为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同在。而这种所谓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民工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缺乏普通民工,而是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这种“民工荒”表象背后的实质是农村知识断层。这种知识断层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是教育产业化剥夺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子弟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在一日三餐温饱问题尚待解决的广大农村,能为子女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买单的家庭并不多,而作为职业技能教育,虽然是农民获取技能的一条捷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不大,广大民工有意回避技能教育,放弃了素质提高的机会,他们即使从农村转移出来,也只能从事一些挣钱少、又苦又累的体力活,经济和生存状况难以改善。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

2.1普及科技知识,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很多,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村经济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而科学技术要靠高素质的人来掌握和运用,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有效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虽然也应用新技术,但受到文化素质、传统农业意识的影响,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识不足,接受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和转化,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要切实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在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真正架起沟通的桥梁,把“科教兴农”落实到千家万户。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放映科普光盘,印制科普书籍,结合农时季节开展示范作业等措施,纠正过去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种植和饲养的科技培训;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转岗致富能力。

2.2通过科技创新,加速农业增产

把促进农业创新作为农业科研的重点和方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和调整农业结构的中心环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提升能力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围绕综合开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2.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仍会降低,农业资源依然短缺,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竞争力,同时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完成小康社会建设大业,必须加快科技进步的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应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和区域优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加强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的研究,重组我国较为分散的农业科研力量,提高全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先进的科学与技术转变为农民增收和农业致富的手段。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总结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准确把握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方向,明确目标,奋力攻关,以新的突破推动“三农”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娟琴等: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6):42

篇9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农村金融体系

一、前言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农民入股,实行民主管理,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经济支持,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但资金不足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加大对农业资金投放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信贷风险过大、信贷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重要课题。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现状

200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试点计划”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在浙江省第八(市)试点。执行功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管理的省级政府,已经从长期发展农村信用社和农村经济考虑,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农村信用合作社。、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总资产4271600000000元。其中2500800000000元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11.6%),比上年增长47.9%,2005年底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高达76.8%,存款余额3542600000000元(占所有金融机构,13.8%)比2005年底增长了57.2%。所有者权益235300000000元,142300000000元以上,2005年年底。2006年底,数据还显示,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为386500000000元,其中有大量的不良贷款是不包括在内。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成因

所谓信贷风险是指接受贷款的个人或单位在款项到期时无力偿还的可能性。信贷风险会导致农村信用社产生大量不良贷款,致使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最终影响到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功能。以本人工作所在地的信用社为例,该信用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并不是由股东的指派的,而是由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任命。虽然目前农村信用社中有监理会等机构,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这些机构并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对于各种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没有履行监督的智能。加上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和风险管理方法落后,大多数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科学的风险应对措施和风险防范体系,这些问题都会造成信贷风险。

(2)信贷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信贷人员的素质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整体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业务水平无法符合信贷体系和信贷市场的需求。其二,业务能力不够,难以快速有效地处理信贷问题。其三,职业精神缺失,思想不端正,只注重个人利益不关心信贷风险的防范工作。

(3)信贷工作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主要的服务对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三农”。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例如,生产周期长,生产过程是未知因素影响较大(气象灾害,人为因素),通常导致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

四、防范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措施

1、树立内部人员信贷风险意识

农村信用社要进行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首先需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信贷风险教育,树立信贷风险防范意识。通过教育和引导把信贷风险防范贯彻到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次要建立内部经营机制与激励机制。

2、建立完善的内部人员选拔和管理机制

在信贷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坚持“稳定、规范、调整、精简、高效”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信贷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训并培养信贷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建立完善的信贷员选拔考核机制。在选拔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择优聘用。

3、提高信贷风险预估能力

提高信贷风险预警能力是有效防止信贷风险发生的重要手段。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评估制度,对贷款单位的实际情况要进行严格的审核,评估其是否有足够的还贷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进行贷款。同时农村信用社还要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制度,对社会环境以及内部环境进行有效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措施。

4、合理解决不良贷款问题

在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良贷款问题,合理的解决不良贷款问题是防范信贷风险问题的关键。一方面信用社要完善贷款担保制度,对担保人的实际财产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抵押物品的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处罚力度,在旧的不良贷款问题上要采取逐步化解的办法,在新的不良贷款问题上则要分析其成因,并勒令相关责任人追回。

5、推进农村信贷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新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成为了农村信贷管理的趋势。建立统一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使得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对信贷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有关农村信用社信贷问题的资料和信息传播到农民之中,使农民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提高信贷还款的责任心。

结束语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说明了三农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农村信用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经济支持,保证其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控制好信贷风险控制是农村信用社完善经营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莱芜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苗山信用社)

参考文献:

篇10

民以食为天,农业属于国本,农稳天下安。浩浩13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其农业意味着神州安则全球安。当然,农业作为竞争性较强的国脉产业,它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水平,决定它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地位。应该说,相对于发达国家,我们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还很薄弱,只有推进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集优成势,我们才能解决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与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矛盾;解决农村剩余劳力转移与城乡市场基本需求的矛盾。

资料显示:1997年后,我国已步入农产品纯出口国。每年顺差高达50亿美元。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进口压力剧增,由竞本文由收集整理争引发的贸易之战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不能抵御进口农产品的强大冲击。那么,我们的农业就会遭受灾难性的打击。因而,我们必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生产力水平,增强农产品质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提升非均衡农业的竞争力。比如,袁隆平实施水稻亩产的攻关课题研究,东北地区实施的玉米通透栽培试验,优质大豆栽培的示范、东北地产果的高枝换头技术推广等等,都是应对挑战的实际步骤。

农业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口创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然是一个运作的巨大工程,就必须有经济法作为保障和服务。通过法律的魔杖,支配、主导和保障工程的实施。从而制约或制衡农业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农业研发水平有限,农业在金融企业融资严重不足的诸多缺陷。农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必须通过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去干预操纵农业产业自身的某些缺陷。笔者认为:经济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人民利益的诉求,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干预经济活动,干预经济生活的手段。我们知道,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来调节,但国家是需要管理的,管理的本质性特征就是一种意志和利益的集中显现。比如,农村实行的土地承包制,就是经济法的重要体现。是国家强制性的约束土地所有权、使用年限和使用途径的一种意志的诉求和民生利益的诉求。笔者在农村调研时发现,过去不少农户因土地生产效益不佳,而弃耕经商。后来由于国家调整了政策,就是国家以经济法律的手段,调控土地政策。不要提留,种田补贴,农资补贴等等,这些以经济法形式作为保障的政策一推出,土地身价倍增,争抢耕种土地风潮大起。曾经弃耕的农户纷纷回乡索要土地。进而引发抢地争端。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械斗事件。在这

种情况下,作为经济法重要载体的《农民承包土地证书》便起到了巨大的经济杠杆作用。谁持有《土地承包证书》,谁就受到法律,当然是经济法的保护。没有这个证书,纵然天皇老子都不行。可见,经济法作为国家意志和民生利益的总诉求,该有多么重要。

毋庸讳言,我们国家本文由收集整理农业发展投入不足,发展滞后,风险较高,抗灾较弱,竞争不强,诸如这些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严重弊端,必须有国家意志诉求来干预,必须有民生利益诉求来呼唤,必须有国家政策杠杆来调节,否则,农村土地一乱,粮食一乱,天下大乱则国将不国,民将不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