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农中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

篇1

 

1 内蒙古农村金融”三农三牧”资金管理现状

 

1、内蒙古“三农三牧”资金构成的特点 按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三农”资金项目主要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提供。其中,由中央政府提供的主要项目有: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义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村低保支出;各项农业补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央财 政发放的奖励资金;农村行政管理经费支出等。由地方政府提供的项目有:为中央政府提供的 项目配套资金;地方政府安排的具有地方特点的扶持项目。上述资金项目,无论是中央政府提供的,还是地方政府支持的,均表现为如下特点:

 

(1)资金来源渠道广。资金来源渠道涉及到中 央各部委、省市(州)县乃至乡,同一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可能有来自中央的、也可能有来自地方 的,或者来自不同部门的。

 

(2)资金流转的环节多。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一般要经过中央财政 到中央各部委,再到地方各主管部门,然后再到项目单位或农户手中。如果中央项目有地方政 府配套资金,资金流转环节就更多了。三是资金最终使用的对象分散、会额不等。

 

2、内蒙古农村金融”三农三牧”资金管理特征

 

(1)涉农管理部门多,“三农三牧”资金难以形成合力 。“三农三牧“资会来源渠道广,从部门来看,直接分配与管理”三农三牧”资金的有发展 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防汛抗旱办等十多个部门,如果加上交通、电力、教育、卫生、文化、民政等部门安排的 涉农专项投资,则有十六七个部门之多。各个部门”三农三牧”资金又是以不同的名目独立支 配,致使项目申报各自为政,不同渠道拨付的““三农三牧”资金在项目布局、建设内容等方面 。不同程度地存在交叉重复、资金管理方式多样等问题。如同样是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农业和水 。利两个部门均有申报:同样是水土保持项目,水利、林业两个部门均有安排等。更为严重的是, 同一项目的资金既有发改委或财政直接下拨的,也有发改委或财政先下拨到行业主管部门,再 由行业主管部门下拨到地方的:还有发改委、财政与有关部门联合下拨或由行业主管部门直接 下拨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徐小青在调查某县”三农三牧”资金使用情况时,发现该县一年 拿到的32项中央和省财政下拨的支农资金,分别束自11个机构。由于”三农三牧”资金分属 多个部门管理,资金分配各自为政,相互之间缺乏有机协调,导致地方不能集中有限的资会解 决农业、农村、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难以形成”三农三牧”资金集中使用的合力,影响支农资金效用的最大发挥。

 

(2) “三农三牧”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普遍,削弱了资金的支农效率。我国现行的”三农三牧”资金拨付渠道有两种:一是通过财政部门拨付,财政部门的投入 按层级拨付,资会到位相对缓慢;二是通过行业部门拨付,行业部门的投入按条条拨付,大量资 ,金在部门内部运转。两种渠道的资金运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等 一问题,而且两种渠道中涉及的各部门对资金使用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项目管理的标准也不 统一,”三农三牧”资金常常在渠道内部运转或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更有 部门巧立名目,套取支农项目资会,造成”三农三牧”资会被严重截留、挤占和挪用,使真正用于服务“三农三牧’’的资金大为减少,严重削弱了资金的支农效率。

 

(3)“三农三牧”资金支出缺乏必要论证、监督和管理。“三农三牧”资金管理分散,各项支出没有一套规范的执行标准和有效的事前、事中及事 后监督机制,各部门对“三农”资金的管理停留在分资金、下指标上。相关部门下达的“三农 三牧”资金一般是依据单位报告、领导批示等确定,对项目的必要性、轻重缓急、项目效益、 项目预算的真实准确性等缺乏必要的论证。至于各渠道下拨的“三农三牧”资金的执行更是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资金下拨后,一般由县乡政府或事业单位自行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设计, 项目设计是否合理、预算是否真实准确、施工单位是否有资质等都没有经过专门机构审定, 致使项目执行中虚报、冒领等问题以及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农三牧”资会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导致多项目的实施效果不理想,不能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真正发挥“导向”作用。

 

2 进一步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村金融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要有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维护农村金融秩序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必要条件,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氛围,才能有效打击和杜绝高利贷等破坏信用环境的违法行为,维护农村金融秩序,保护农民利益。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工作方法,确定农户的信用等级,建立健全完整的农户资信档案,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发放贷款,使农民能够从正当渠道得到足够的资金,真正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要动态地评定信用户,特别是应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实行动态考核,及时调整对信用户核定的信用贷款额度,增强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风险控制的能力,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3 建立和完善“三农三牧”资金全流程控制与监督机制

 

1、健全“三农三牧”资金项目的立项制度"健全“三农三牧”资金项目的立项制度,就是要建立科学的项目决策程序和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农0项目评审机制,严格立项程序和立项条件,建议在“三农三牧”项目中实施政府采购,通过招投标,竞争出项目实施单位和所需物资,统一采购,集中支付,从而提高“三农三牧”资金的使用效益。

 

2、严格项目的管理程序。对“三农三牧”项目的立项、实施、竣工、后续管理等整个资金运行过程,按照规范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来运作,实现“三农三牧”资金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降低成本。

 

3、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财政部门作为“三农三牧”资金的管理部门,应委,托审计部门严格控制资金运行整个流程,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截留挪用等问题,严格按照有关政策法规处理。

篇2

【关键词】“三联多动”;家校合作;留守儿童;西北地区;对策研究

良好教育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而这种默契的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长和教师以及社会的积极配合和互助协调。西北地区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制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诸多消极因素,家校合作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对当前西部地区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解读至关重要。

1家长与教师都要提高认识,双方都要认识到自己在家校合作中自身的权力与义务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因而教师要善于与不同职业、身份、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的家长沟通,协调好与家长的关系,共同提高认识,共同教育学生。家长也要更加主动地与教师联系沟通,熟知孩子在校的情况,关注孩子多方面的发展,促进孩子的全面协调发展。要深化家校合作,难点是需要家长观念的转变,树立注重子女特色发展的人才观、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支持子女的个性发展的民主教育观等。

2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校合作,长期坚持

对于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教师应制定计划,将家校合作普及全班学生,推进家校合作的实施效果。教师与家长也应提高合作技能,进而提高合作效率。虽然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身心状况,他们无论在沟通、理解、社交和学习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而且由于家庭对孩子的希望不同、要求不同,教育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了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我们就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为他们制定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家长,以教育者的专业素质去引导家长,而不能居高临下。

3家校合作双方主体必须对家校合作的每一次活动要做充分准备,做到胸有成竹

在当前的家校合作中,合作内容绝大部分涉及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状况,对于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心理健康、其他需求等涉及较少。但仅有学业成绩而缺乏能力的人在当今社会是立不住脚的。因此家长来学校除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外,还要了解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性格发展和生活状况,以及组织纪律等方面。为此,学校有关人员,尤其是班主任应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学生接触、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家长来学校,教师才能较准确地叙述学生的表现,使家长从更深层次上了解子女的情况,以便共同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

4定期合作与不定期合作相结合,提高实效性

学校应定期,如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召开家长会,或家访,及时了解、汇报学生的情况,确定教育方法,掌握教育效果。当然,还要结合不定期的合作,使近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每次家长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避免单纯谈孩子的成绩而导致一些家长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要改变以往“教师报告会”的模式,不仅要通过教师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也要让家长咨询、讨论、建议,以成为真正的“交流式的家长会”。家访时要注意全面反映与了解学生的情况,不可以将家访变相为“告状”,避免产生负面的教育效果。

5合作主体要相互信任,细心沟通

学校应把自己的教育目标、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向家长明确;家长也应该把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育人方法等向学校表明。然后,家长和学校两方面进行谋和、协商,力求在上述各方面达到一致,从而避免作用到学生身上的‘扭力’,使家校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教师要以一种诚心诚意的态度主动地去尊重所有的学生家长,这是教师与家长能够密切配合的基础。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家长,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有了缺点时,不能只做简单的汇报,或作出“法官”式的“判决”。教师必须放下架子,本着对教育事业负责的精神,真心诚意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真正让每个家长都能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中。

经过两年的时间和研究,学校和家长育人目标一致,任何问题都可以在沟通中解决。展望未来的教育形势,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发展走向多元,政府权力走向有限,学校的发展从主观封闭走向民主开放。只有构建民主开放的家校合作机制,才能获得家长、社区的关心与支持,才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同创造出适合每一个学生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艳玲;英国家校合作的新形式――家长担任"教学助手"现象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8刘翠兰;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0期

篇3

【关键词】农村 金融 市场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金融市场主体的对农村金融有了更大的需求,然而涉农金融机构没能全面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设计出适应农村金融市场经营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服务滞后现象开始显现主要表现在:

农村流入的主体主要是种植业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农户自发随意转包或互换经营一般规模较小,多从事传统种植业,流转期限较短,集中度不高,对信贷需求不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从事农业规模化种养殖业,对金融市场信贷需求旺盛,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一、农村金融市场中的金融支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目前,就全区而言,支持金融市场的涉农金融机构较少,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支持金融市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由于实力较弱,业务拓展能力不强,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担保业务,致使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力度不足。

(2)涉农贷款与需求不匹配。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流入开展规模化种养殖业,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相对传统农业需要资金量大、期限较长。然而,现有农业贷款期限多为一年,额度较小,难以满足农业规模化经营投资需求。

(3)抵押物残缺障碍难以逾越。从产权权能看,完整产权包括收益权、使用权、转让权等权能,但农村经营权是所有权虚置的产权权能形式。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农村承包权、集体使用权、宅基地等相关权益及其附着物不能设立抵押权,致使金融机构以经营权质押的债权变现障碍难以逾越,堵塞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中小企业用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路子。

(4)金融创新不足。涉农金融机构信贷创新不够,尚未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涉农中小企业多种形式的联保,以及拥有的应收账款、承包经营权、林(果)权、农产品认证品牌等非货币化资产权证抵(质)押等信贷探索实践滞后。

二、支持农村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1)加强政策扶持,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农村金融产品的服务方式中的创新试点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并且涉及范围较广、工作量也非常大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政府在涉农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中承担政策引导、搭建平台和培育产业等一些“杠杆”的作用,我们要加强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合理的配套政策支持,以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一个统一思想,建设起服务型的政府,充分发挥金融、财政、发改委、农业和中小企业等部门间的系统合力,并做到多级和多部门间的联动,做好进行服务农村与服务的改革。

(2)顺应需求,完善政策,支持金融市场。首先,农村信用社要适当的发挥在农村地区服务主力军的一种作用,并不断的完善配套设施,深化对农民工银行卡方面的特色服务;同时,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还要不断的提升农村地区的营业网点服务水平,并逐步的实现邮政电子汇兑系统的全面覆盖;另外,农业银行还要不断的抓住改善农村服务环境的一种契机,并不断的开发出适合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的惠农卡等一些非现金交易工具。城市的地区银行机构还要不断的加强与农村地区银行的合作,并利用农村地区的银行机构自身资源方面的优势,开创互利互惠和合作竞争的一种良好局面,为政府实施的金融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3)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分散农业信贷风险。我们要充分的发挥农业保险政策,以分散农业的生产风险,并不断饿提升农业再生产功能,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

首先,要加快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政府的财政还应该通过税收减免或者财政贴补的方式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并鼓励与支持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介入到农业生产等一些高风险的领域,并建立起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多渠道的支持政策以及多主体的农村保险经营体系。

其次,是要大力的开展商业性质的农业保险,政府要通过设立保险基金的制度,给予政策上的优惠措施,并不断的提高保险公司为农村办理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再次,是要不断的加强银保合作力度,积极的拓展适合农村实际情况发展的农业保险领域和产品。并在保险等措施到位的基础之上,探索出“保险加信贷"的一种模式,不断的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并提升对农业信贷方面的投入积极性。

最后,国家还可以通过利率、税收和信贷政策等一些手段,实施农业保险方面的计划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设立一些巨灾风险基金,通过再保险的方式有效的转移巨灾保险风险。

(4)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就是要将金融创新与农村的金融市场结合起来,充分的发挥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起到的作用,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在农村的金融市场中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并积极的发挥促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目前,农村的金融服务发展还与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进程深化,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企业的资金需求面也变得更加广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引发了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迅速扩张,农村地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大力的推动农村的金融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秀芳.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9).

[2]李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综述[J].生产力研究, 2009,(10).

[3]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调查统计科课题组.转型升级视角下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苏常州为例[J].区域经济与金融,2011,(12).

篇4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 农业发展银行 西部 新农村

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结合西部实际,确定支持领域和重点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农发行贵州分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已覆盖全省9个地州市,建立了56个县市的组织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并在其他33个无机构的县市区,设立了29个客户服务组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近年来,针对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较丰富,但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农发行贵州分行充分发挥自身在信贷规模、资金、利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贷款规模从2006年初的6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93亿元,其中,在黔东南州就投入了13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凯里市“两河”治理、凯雷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信贷投入力度、贷款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2009年,农业发展银行贵州分行加快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仅上半年就投入40亿元信贷资金,为支持贵州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发行在支持粮油生产和流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做好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作为立行之本。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变化,该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油购销,确保国家粮改政策的实施和全省粮油收购、储备、调销等业务的正常运行。2008年,农发行贵州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7.66亿元,其中,政策性粮油贷款14.6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粮油收购贷款11.89亿元,同比增加1.28亿元。

2、农发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理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和推动农民增收。近年来,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76.38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择优扶持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有效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三农”发展。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投资22.7亿元的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贵州省赤水市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农发行贵州省分行针对贵州林业资源丰富的实际、累计发放贷款16.4亿元支持的产业化发展项目,也是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以来、全国农发行系统审批单笔金额最大的贷款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季节性地为社会提供50万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种植出售竹原料、支持基地建设等,种竹农民每亩可增收100元/年,每年可增收2700万元,种竹农民实际增加收入1.03亿元。

3、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贵州省情,农发行明确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骨干项目,加强对农田水利、农村路网、农村电力、能源、信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9.24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2.15亿元,占一季度贷款累放额的75.8%,是2007年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额的6.33倍。

4、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涉农小企业贷款户数已达136,占全行总贷款户的30%,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5亿元,在支持贵州“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008年4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就促进贵州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以拓展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强化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功能,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1、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

西部贫困地区一边是“缺血”的穷财政,有大量资金需求,一边是农发行能够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而这一需一供却不能有效结合。在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的现实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又受到诸多限制,应该取消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单一申请审批制,凡是有利于农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行业、产业、项目,都应准予农发行介入,成为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从业务范围和功能上,让农发行成为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政策性银行。同时,由于农发行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基层行没有主动权,贷款门坎高,办贷程序繁琐、成本高,造成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的现象。

2、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担保和抵押贷款,而西部的社会信用担保业处于萌芽期,还没有形成可为农业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机构。新农村建设中与“三农”关系密切的项目,即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小企业等业务,多数属于贷款期限长、风险大、利润率低的项目,按照商业性贷款管理要求,欠发达地区大多数项目很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3、农发行开展商业性支农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社会,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往往表现在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县域经济项目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高,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不断收缩,存差不断扩大,大量资金不断从农村抽走,农村资金流出严重。支持商业性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坚持谨慎积极的原则,这为欠发达地区本身难以开展的客户营销增加了压力。农发行基层贷款权上收后,从贷款到调查、审批到发放,手续复杂,供求时间不对称,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企业商机已失。

4、农业政策性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营运管理方面,农发行服务于客户、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行还不适应上级行针对支农需要、针对市场变化的信贷计划调整,信贷计划的准确性不高,结算手段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一些行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现有的数据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队伍建设方面,员工素质与信贷支农的现实需求还不太适应,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项目评估、风险管理、国际业务、法律事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岗位激励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三、对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巩固传统粮油购销业务

按照国家粮棉改革和购销政策,农发行应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坚持不懈地做好传统的粮食收购、储备、调销信贷工作,巩固好原有的粮油储备、购销企业,全力支持粮油产业发展。根据贵州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实际,贵州省分行积极支持粮油加工产业链发展,促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粮油加工产业链品牌的创建,真正形成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大幅增收。

2、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

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纽带。农发行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台,给县域经济繁荣注入新鲜血液,对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切实落实现代银行要求,不断推进农发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一要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二要努力防控经营风险,三要继续强化资金计划分类管理。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逐步把农发行办成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针对2008年产生新增不良贷款的实际,贵州省分行在全省系统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的信贷管理与风险防控集中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全行员工集中学习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排查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夯实信贷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立足地域经济特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贵州省为例,虽然其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较多,市场很大,但是开发严重不足。农发行可以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台,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农发行的网点、资金优势,通过不断加大信贷,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如支持优质稻、茶业、杂交玉米、种子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对于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贵州省分行近年着力支持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神奇、益佰、信邦等药业企业的发展。

5、创办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农业项目特别是新建项目,风险高、信贷投资风险大,亟须有一个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除了自身要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外,还应建议政府筹建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农业担保公司可建在县一级,由政府提供注册资本金、初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可依托乡镇政府、农业企业等,采取会员制形式,吸收会员资金,壮大担保基金。在担保公司成立初期,政府财政应为担保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待其逐步发展为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后,政府可停止补贴,以实现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林: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7(11).

[2] 李景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欠发达地区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9(2).

篇5

关键词:存贷款规模 金融市场体系 风险防范体系

一、大冶市县域金融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金融业保持良好运行态势。截至2011年12月,全市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12家,比2006年增加3家,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共84个,比2006年增加1个,金融机构正式员工235人。

(一)存贷款规模及增长情况

201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5.8亿元,比2010年增加29.46亿元,增长17.74%,高出全国增幅4.2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增幅1.31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达107.14亿元,比2010年增加19.64亿元,增长22.43%,高出全国增幅6.7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增幅4.65个百分点。

(二)贷款结构情况

2011年12月末,短期贷款余额69.1亿元,比年初增加17.4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35.17亿元,比年初增加7.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幅为25.74%,短期贷款增幅为33.8%,短期贷款增幅高于中长期贷款增幅8.06个百分点。各金融机构压票据增贷款特征明显。票据融资余额2.86亿元,较年初减少5.03亿元,降幅为63.75%。剔除票据融资后各项贷款余额104.28亿元,比年初增加24.65亿元。

(三)近两年余额存贷比和增量存贷比变化情况及构成情况

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余额存贷比为54.7%,比去年同期上升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达66.67%,若考虑存款准备金因素,我市金融机构新增存款已经全部用于当地贷款投入。

4、近两年金融机构支持地方政府及金融机构加强县域金融服务情况。一是支持大冶产业发展。支持紫山科技、徐风科技、紫鑫电子等,形成在湖北省内有影响的电子科技产业群;支持山力板带、宏力铸造重型数控机床、群力机械等,着力打造“8+1”城市圈先进制造业配套基地;支持宏泰铝业、正明铝业、美阁铝材等,打造中部地区新型建材工业基地;支持劲牌公司、灵溪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湖北省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全年累计发放贷款60亿元,贷款比年初净增30亿元,信贷结构更趋合理,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加快了我市经济转型的步伐。二是强化支农创新。继续在大冶市还地桥镇探索“信贷投入+财政补偿”信贷模式,重点满足永惠食品有限公司肉鸭饲养、黄金湖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的资金需求,大力推行“专业户+联保小组+信用社”的支农模式,主要解决种植、养殖户的贷款难问题。截止2012年12月末,主办行农村信用社向试点乡镇累计发放贷款4976万元,新增贷款2743万元,比年初增长了110%,较好地满足了农户的资金需求。

二、大冶市县域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全

近年来,工、中、建等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淡出农村金融市场,县域及以下营业网点大量撤并、人员锐减,对县域发展和“三农”经济的信贷投入大大减少,存贷比偏低。

(二)县域金融机构服务存在功能

如农行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支农贷款额度较小、机构网点不多、服务人力紧张等问题。在营业网点设置上,只有少数乡镇设有信贷业务网点,其他乡镇仍由邮政局代办汇兑业务,“只存不贷”现象较为严重,在信贷支农方面作用甚微。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截止2011年年底,我市不良贷款2225万元,其中涉农不良贷款1573万元,占比高达70.7%。涉农企业和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为“三农”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

协调农业发展银行拓宽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支持农业发展银行逐步向综合型政策性银行转变,更多满足涉农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借助农村信用社网点多、贴近农民的优势,在鼓励合作制、股份制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发展机制,扩大农户小额贷款规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协调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降低信贷门槛,设立基层分支机构,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服务农产品加工的农业龙头企业、涉农企业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加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推广力度。

(二)构建支农风险防范体系,为金融支农资金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加快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建设。组建由政府牵头,多方筹资的农业贷款担保中心,主要服务于农户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担保的热点难点问题。探索建立农村信贷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建立农村金融发展基金,补贴金融机构由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信贷损失,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逐步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向农业领域配置,提高县域农村地区存贷款比例。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推广创建“信用镇、村、户”活动,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改善信用环境。相关部门应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对于有偿还能力、逾期不还或拒不还贷的单位和个人,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清收不良贷款,整顿社会信用秩序。

篇6

关键词:茶叶 现状 对策

茶叶是黄冈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已成为黄冈市当前效益农业的主要发展支柱产业。具有显著特色和地域优势的黄冈茶产业已成为黄冈市部分山区、半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发展黄冈市茶叶经济已迫在眉睫。

一、黄冈市茶叶生产现状

1、黄冈市茶叶总规模大,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无霜期长,适合茶树生长。黄冈市产茶历史悠久,在唐代黄冈就有宫廷贡品茶,宋代朝廷在蕲州就设有专营茶叶的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茶叶经济,现在黄冈市七县二市一区均产茶叶,茶园面积共计30万亩,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0余万人,茶叶总产量6500吨,总产值5亿元。今天,黄冈市正发展成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之一。

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导的农业生产体制下,黄冈市的茶叶产业资源被分配到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几千余家企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80%从事生产的茶叶企业,茶园面积在500亩以下,产值在10万元以下,有近一半面积的茶园在农户手中,从事加工的茶叶企业平均年生产能力在1000公斤以下,销售以个体户零售为主,经营分散,缺乏具有影响力大,知名度高的茶叶企业。

2、黄冈市茶叶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

茶叶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入世对茶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黄冈市茶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部分地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户”的管理运作模式,发展壮大了一批茶叶企业,使他们生产的茶叶占据了黄冈30%以上的市场份额,主导着黄冈市高档茶叶的生产消费市场。尽管如此,黄冈茶叶企业的发展仍不平衡,整体水平偏低,80%以上的茶叶企业的生产销售人员是以农村务农的农民为主,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缺乏技术骨干,难以接触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管理粗放,产品技术含量低,故导致黄冈茶叶在低附加值产业链上徘徊。

3、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提高产品知名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黄冈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名牌产品带动战略,黄冈市名优茶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农产品评比中,黄冈市茶叶获得2个金奖,3个银奖,在第五届“中荣杯”和第三届“中荣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有2只茶获特等奖,5只茶获一等奖。在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带动下,名优茶生产始终呈现出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名优茶已成为黄冈茶农增收的主要来源,从而也终结了黄冈茶叶“有茶无名”的历史。

4、扶持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提高茶叶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显突出。近年来,黄冈市重点培育了一批茶叶加工龙头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引资等多元化方式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加工厂,引进国内先进的清洁化、标准化茶叶生产加工线,从而实现了茶叶生产的规模化和加工标准化,初步形成茶叶产业化格局,提高了茶叶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了在黄冈茶农中普遍存在的“户户冒烟,家家炒茶,分散经营”的小作坊现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

近几年黄冈茶叶生产虽然发展较快,但由于茶园分散在农户手中经营管理,导致规模化程度低,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不稳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已初步建立了松散的利益共同体,但联合的紧密度不够,辐射带动能力仍较弱,各企业在价格上的无序竞争普遍存在。 2、茶叶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小茶叶加工企业为了一已私利,相互杀价,质价不符,以次充好,冒牌茶叶等现象时有发生。比如黄冈茶叶中尤以英山云雾茶最为著名,而市场上假冒的英山云雾茶更是比比皆是,使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严重扰乱了黄冈茶叶市场竞争秩序,影响了黄冈茶叶的声誉。

3、茶叶产品品牌化意识差,良种茶园比例小

黄冈茶叶尽管在几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近几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均获得过好的奖项,但产品的产业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低,茶叶加工中标准化意识差,无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分散的茶园管理和小作坊茶叶加工方式,导致技术推广普及率低,获得“中茶杯”特等奖的茶叶藏在深闺,没有形成更好的经济效益,真可谓“好酒也怕巷子深”。同时黄冈市现有的投产茶园和近几年新植的茶园仍以群体品种为主,没有引进良种和当家品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茶叶生产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对策

针对黄冈茶叶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制订出可持续发展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扶强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

黄冈茶叶生产主要是农户分散经营,家家炒茶,户户卖茶,生产规模小,成本高,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社会服务化程度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进度缓慢。同时以茶农个体为主参与市场流通,由于信息不灵而导致产销脱节,茶农承担风险大。所以全市茶农应在自愿的基础上搞好联合,鼓励企业承包,租赁茶园,扩大规模,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路子,广大茶农就会在这种联合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2、搞好“双培”工作,提高科技素质

面对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管理的局面,要根据茶叶分散经营实际和生产季节性强、周期性长的特点,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新技术培训,对茶农采取课堂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业务干部和茶农的科技素质。通过技术培训,使黄冈辖区内的英山县、麻城市、浠水县、武穴市等重点产茶县市基本达到村有技术员,户有明白人,从而促进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水平不断提高。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了在农村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在农村,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物质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资本。所以,对土地问题处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全国农民的切身利益,还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质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农村的土地管理问题息息相关,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以促使新农村建设快速稳定的进行。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管理联系密切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基本要求,改善农村的环境,加大农村环境的治理力度是在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对农村土地的整治、改变目前落后的村容村貌都离不开对土地的利用。如此一来土地的使用方式发生了转变,从而间接的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利用得到了优化和耕地质量的提高都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并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下现行农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的土地管理已经日趋规范,但是,在实际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使用上面却依旧存在着诸多不足,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总结的一些农村土地管理不尽人意之处。

1、集体土地非农建设利用粗放

集体土地非农建设流转不够规范会严重影响农村的村容。农民宅基地用地、乡镇企业用地以及出于公益目的集体建设用地是农村集体土地中非农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在很多农村的房基地使用不够规范、建造房屋无秩序、土地利用没有计划、村庄向外扩张,致使部分耕地遭到破坏,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由于乡镇企业未经严整的规划就使用土地而造成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另外,目前在农村没有一个完善的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制度,致使建设用地出现了变相转让的现象,进而令农村土地使用情况出现了混乱的状况,打乱了土地的正常使用秩序。

2、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机制不健全

如果没有健全的农业生产用地配置机制,农业生产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便在农村开始实行,这样的生产方式确实充分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弊端也开始不断的显露。农民对土地流转观念意识难以统一,不同区域流转规模和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没有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指导下,一些基层干部也无法对这样的现象给予调整和解决,只能任其发展,长久下去就会出现土地流转盲目运作、毫无秩序的现象。

3、被利益所牵引

在建设新农村时,为了追求片面的发展而缩减耕地的现象也屡禁不止。一些农民不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面对眼前利益时就忘记了长远发展。有很多农民都破坏了原有的土地资源,例如有的农民将农田变成了鱼塘,甚至还有农民直接荒废了土地。这些都严重影响耕地的利用效率,不利于土地管理的长远发展。

4、对土地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农村土地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令农民无法得到一些关于土地的相关信息。例如对土地的征地程序,管理者没有将细节认真的告知农民,这损害了农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使其无法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

三、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农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

1、对农村的宅基地建设加强管理

加强农村宅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农民集中建设新居,使总体规划在原则上不再出现分散的宅基地分布状况,严格按照一户申请一处房基地的原则进行审批房基地的申请,杜绝超标准占地建房。在此基础上还要杜绝以下现象的发生:①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建房。②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农房。③农民提供宅基地作为建设用地。④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联建”行为。

在深化改革工作管理的同时,防止任何集体或个人非法占用耕地。征地制度改革的完善、土地用途严格管制、完善宅基地管理、加大监察力度等,是规范农村土地、加强用地管理的有效措施。

2、严格控制耕地不合理使用的现象

保护耕地的最主要目的在于维护粮食的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这对增加我国的国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要求。因此,要严格规范对土地使用的审批和管理,严禁圈地画地的现象发生,禁止不合理的破坏耕地改建池塘的行为。对一些非农业建设用地要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并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耕地面积能够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对于乡镇企业建设、公共设施完善等需要利用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并在依法办理规划建设许可证后进行申请各个项目的审批。严禁以办乡镇企业为名非法占有或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3、政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加强农村土地管理

政府要及时解决在征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索有效、可行的处理案件的新方法,建立案件处理责任制,维护农民的利益。对于征用农民的土地,要给予补偿资金,并确保落实到位,让农民能够依法获得补偿,令其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对征地的数量以及范围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将征地的程序完善详细的介绍给农民,维护农民的利益。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找准土地管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平衡点和切入点,把土地管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当前土地管理的~项紧迫又艰巨的任务。只有认真处理好土地管理的问题才可以有效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职责,切实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自 原贝 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妥善处理好农村土地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为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隆毅;浅谈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3):46.

篇8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 问题 动因 方法 功能

乡政府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一定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条件下,农村劳动力供给量超过需求量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即从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生产的劳动力,由于其数量大、人均耕地不足,难以使所有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多余部分由农村流向城市,由农业流向二、三产业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劳动力过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表现为新增农业劳动力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移的盲目性和认识的局限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网络为主,大部分劳动力转移是自发进行的,而由乡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有序组织转移所占比例很低。部分农民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较发达乡镇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余地较大,但是有些农民眼光过高,怕吃苦,脏活累活不肯干;欠发达乡镇有些农民至今仍安于现状,不肯依靠自身的努力寻找出路,甚至存在依靠政府和集体组织安排的想法;部分农村劳动力存在宁愿到大、中城市,不想进小城镇的倾向;就业信息渠道较少,容易造成农民的决策失误,形成劳动力转移过程的盲从。

(二)缺乏专业培训,就业难度大。当前,农村开展的短期技术培训,大多仅限于农、林、牧、渔业知识,时间短,内容单一,在转移的劳动力中,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的很少。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普遍偏低,难以适应用工单位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工单位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加大了农民工的就业难度。

(三)就业的不稳定和利益的欠保障。就业的不稳定主要表现有:一是游民型,这一类型农村劳动力较年轻,且无一定专长,因不了解雇主情况而盲目就业,一旦感到工种不相适应便另谋职业;二是经济型,这一类型劳动力根据企业的效益情况、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强度情况而不断“跳槽”;三是技术型,这一类型农村劳动力掌握了一定生产技能和管理经验,竞争意识较强,一旦发现自己专长得不到发挥或与收入不相符时而另谋高就。

(四)相关制度不健全和就业观念落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仍不完备。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因能够维持生活,不愿意走出家门,怕脏、怕累、怕骗、怕挣不到钱、怕家没人照顾等等,整天无所事事;有的农民,因季节性劳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时间,不愿意走出家门,他们都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转移剩余劳动力对于农民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如果更新他们的就业观念,就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工作。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是一个关系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问题,也是生产力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客观要求,其动因在于:

(一)内在原因。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减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原因。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开始寻求自我发展的新路子,形成了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队伍。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下降,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

(二)外在动力。城镇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力的不断需求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动力。城镇发展的加快,拉动了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移的外在拉动力之一。

三、乡级政府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

(一)农业内部自我消化。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经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作出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应充分利用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二)本地地就近转移。过去,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导致现代化进程发展迟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严重受阻。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是今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推动小城镇建设,对于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扩大就业门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步伐、扩大市场容量、促进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拓宽渠道促进就业。目前,我国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农村亟需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潜力还很大。现阶段应优先发展乡镇农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通过改善市场基础设施,扩展市场交通范围,扩大市场容量,发展以商业流通为主的专业批发市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推进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四)提高素质增进就业。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明显非均衡的“二元经济”格局。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在传统农业中长期滞存与有限的高素质劳动力即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本集中于工业的基本矛盾长期没有解决,导致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无法为工业化提供“剩余”支持,从而发生其他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五)重制度建设鼓励就业。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建议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又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让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壁垒,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建立规范的、功能齐全的市场中介组织,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培训、法律及保险等服务。

四、乡级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既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稳定、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要摆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困境,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于农村劳动力旧的就业观念,乡级政府部门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也可以请本地转移致富的村民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农民尽快转变就业观念,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素质越差,可供选择的就业空间就越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越大,相反,劳动力素质越高,转移的难度就越小,乡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三要支持发展乡镇民营企业。乡镇民营企业在乡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不断增多,这些民营企业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这种转移方式可以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转移。四要推进发展第三产业。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第三产业为之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农村工业化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要求信息、交通、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行业相应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没有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农村工业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五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存关系必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服务,大部分农民进城后不愿交出承包土地,他们虽然融入城市,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最可靠的基本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彻底性和稳定性。 参 考 文 献

[1]陈德峰.如何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J].三农中国.2007(8)

[2]刘惠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J].商业研究2008(3)

[3]田万慧,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7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泰州市;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104-02

江苏省泰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承南接北。同时,该城市也是长三角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之一,该城市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地理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泰州市作为具体的个案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从微观角度挖掘出农村金融现状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同时,通过对较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考察还可以提炼出可资借鉴的做法。

一、当前泰州市农村金融的基本状态

自 1996年地级市泰州市建立以来,泰州市的农业发展进入多主体投入、多渠道融资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银行业务主要方向有所转变

根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农业银行泰州分行辖属6个县级支行、96个营业网点,在泰州地区金融同业中拥有最大的网点网络体系、最多的从业人员和最广泛的客户群体。2009年,各项存款和储蓄存款余额分别超过300亿元和200亿元,各项贷款比年初净增超过50亿元。但是,从农业银行制定的发展重点来看,其首先是瞄准泰州市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这一目标定位,是重点服务四大优势产业和十大特色产业集群中的优质大客户和大项目,而服务三农、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只是其众多目标中的一个,且排名靠后。

(二)农村信用社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在某种程度上讲,农村信用社在泰州这个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趋于商业化,泰州农村信用社不断发展和壮大,实力显著增强,信用社在经营方向、信贷种类等方面都更符合农村的实际需要。根据泰州市人民银行统计,到2008年泰州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各项存款为265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的19%;各项贷款183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的23.4%。此外,泰州市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推动建立农村合作银行,完善服务功能。海阳银行是2007年4月由泰州市郊区、高港区两家联社整合组建的农村合作银行。作为一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海阳银行主要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和中小企业,目前已有22个支行和12个分理处,网点遍及市区、高港、经济开发区和农业开发区。

(三)积极成立新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泰州市农村小贷公司的成立不仅推动了金融体制改革,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而且有效增加了农村资金供给,促进了信贷体制和融资机制建设。2008年7月,泰州市首家农村非金融贷款机构兴化永泰诚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兴化戴南成立。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农业、农村、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规定用于支持三农的信贷比例不得低于80%。而高港区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三泰农贷和远航农贷充分发挥了“小额、便捷、灵活、优惠”的优势,两家公司自2008年开业以来累计发放涉农贷款已达3.05亿元。

(四)村镇银行的建立有效缓解了泰州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

2009年12月,泰州市第一家村镇银行――靖江润丰村镇银行成立。该行总注册资本达到1.2亿元,由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该行主要面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等。相比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审批层级少、效率高,农民只须要提供相应的担保手续就可以直接申办贷款。村镇银行的成立不仅增加了农民和农业企业的融资选择,还能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服务体系。

(五)政府职能由干预市场向提供服务转变

近年来,泰州市通过进一步整合农业优势资源,强化特色项目推介,加大载体建设力度,改进农业招商方式,吸引大量资金进入农业领域。政府大力推进农业园区建设,重点培育壮大市农业开发区、兴化现代农业园、泰兴高效农业园、姜堰河横农业园等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同时努力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基地。在农业发展资金的筹措上,泰州市以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为抓手,鼓励外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带动农业规模化发展,预计到2015年泰州市农业利用三资将达到150亿元。

(六)农业企业在融资行为方面采取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举的方针

各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既拓宽了农业融资的渠道,又使得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成了股民,种地工厂化,村级集体资产收益分到了村民手上。以高港区为例,该区到2008年底发展农村三大合作组织54家,其中,社区股份合作社10家,股民2.4万多人,总股本2 648.32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14家,土地入股农户1 775户,入股土地面积2 464.53亩;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带动农户近万户。

二、泰州市农业和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总结

1.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政府须要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投入等措施促进农户和农业生产企业调节生产方向,不断增加投入。从一般经验来看,在产业的起步阶段,资本是最为稀缺的资源,财政资金和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如泰州市在2008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基金实施办法中,基金来源为5项,分别为市财政安排的每年100万元、省结算返还市级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的20%、该项基金收取的占用费及逾期占用费、市级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年末净结余、市政府批准可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其他资金。使用范围则包含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与市级农业主导产业联系紧密的区级以上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龙头企业、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等。

2.当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农户已经有了积蓄的基础上,农村合作金融有利于调节农户和农业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通过小额信贷、农户联保贷款等制度设计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户的资金需求,在农业企业的发展上,政府应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商业性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

3.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到比较发达的时候,已适合商业性金融的生存与发展,而合作金融也会出现向商业化经营转变的趋势,大型的农业龙头企业起到了一种金融中介的作用,各个经济主体对各种形式的金融市场,如农村保险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乃至资本市场等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需要相关制度安排必须做出进一步的创新。

4.在政府、市场和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上,从泰州市的实践来看,政府实行适度的引导和干预政策,但是政策目标是支持农业,制定政策是为农业发展服务,在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各经济主体的交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后,政府就应该主动转变职能,而让农户和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本力量。

三、展望及建议

(一)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力度,增加金融有效供给

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三家机构互相配合,协调运作,商业银行向村镇银行提供资金、人才和技术,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则有效延伸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和领域,从而达到整合金融资源的目的。未来三家机构可以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如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共同提供大额和中长期信贷资金,解决村镇银行、贷款公司无法单独满足农产品收购企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大额信贷资金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城市金融反哺农村金融提供更多便捷渠道。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一起,为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主体提供信贷支持,商业银行为农产品收购企业提供融资,在农产品收购企业担保的情况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为生产性农业企业、专业户、种养大户等提供信贷资金支持。

(二)加大银政合作力度,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从资金方面给予农业发展以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利用自有人才、资源和信息优势,在充分尊重农民以及农业企业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产业发展的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第二,发挥政府支农资金与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带动社会资本对农业以及农村的投资。金融资金与信贷资金的结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政府对农户贷款贴息,金融机构为农户发放贴息贷款以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等等。

(三)大力推广“企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等信贷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根据实际操作中龙头企业和农户生产投入资金欠缺的情况,依据相关的产业发展政策,政府可以为其提供配套的金融服务,通过提供担保或建立损失分担机制,使得分散的小额资金也能发挥出集中效应。该模式可以有效兼顾龙头企业和各类型农业企业的利益,同时还可以提高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四)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参股资金互助社,引导和规范农村最基层的金融活动

资金互助社是解决农户小额、零散资金需求的有效途径。泰州市在建立农村资金互助社方面已经开始了最初的尝试。2008年12月兴化市西鲍乡成立的平安资金互助合作社是泰州市成立的首家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从该互助社相关的操作实践来看,可能会存在资金来源不足、在经营方面亦有一定风险等问题。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积极组建或是参股资金互助社,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村镇银行、贷款公司不仅可以以现金入股,还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资金互助社实施自主管理、自主经营,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对资金互助社管理进行监督。在正规金融参股资金互助社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该机构的经营风险。

参考文献:

[1] 张元红.当代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 李树生.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市场化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3] 乔桂明.江苏省农村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4] 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 概念 作用 现状 对策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

1、狭义的农业推广:把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在生产中应用,从而增加产品产量和经济收入的活动。狭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技术指导。

2、广义的农业推广:是狭义推广的拓展和进步,其内涵既包括狭义推广的产中技术指导,又包括产前咨询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农民和组织农民经营。广义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教育。

3、现代农业推广的涵义:应用农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采取培训、咨询、成果示范和物质服务等形式,将农业新成果、新消息,扩散普及应用到三农中去,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三农综合发展的一种专门活动。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特征是咨询与沟通。

二、农业技术推广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1、在科技成果传播中的纽带作用;

2、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促进作用;

3、在新科技成果推广中的创造作用;

4、在提高农民素质教育中的教育作用;

5、在制定农业方针、政策和农业发展计划中的参谋作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质的再完善;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三、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

1、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由于地方财政和领导重视情况等多种原因,导致对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的服务性无法高效实现。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机构臃肿,设置分散;二是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三是年龄结构、知识层次都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队伍青黄不接,难以补充新鲜血液。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差,不能主动接受和运用农业技术。

3、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现行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不能很好的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相结合,推广效果差。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现代农业经济与科学技术应用密不可分,可我国农业科技研究开发、试验示范、推广应用科技投入的比例很低,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四、现代农业中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创新推广体系运行机制。一是明确公益性职能,包括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测,资源和环境的监测,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二是合理设置机构,按照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根据当地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利、财政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三是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完善考评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搞好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2、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行有效的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一是放活经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二是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科研、教育、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实现推广形式多样化、推广内容全程化。

3、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完善推广经费保障政策。一是保证供给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二是统筹规划,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三是鼓励农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对他们创建经营性技术服务实体,可以优惠使用乡镇推广机构的经营场地,并享受现行政策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

4、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规范推广行为。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规范各类经营组织的行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

5、抓好科技示范,做好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试点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政府必须加强引导,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发展市场型农业技术推广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一部分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科技推广型的农业企业过渡,按照市场化运作,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可以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6、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素质尽快适应现代农业推广的需要。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技术接受能力和运用农业技术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和平,孟俊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 2007;10

[2]闫敖宏.现阶段农技推广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