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二、新形势下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11-14.

[2]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70.

[3]张礼娟,宋明玲.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J].学理论,2012(35):67-68.

[4]李志专.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12-13.

篇2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篇3

一、已取得的成果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有了新的研究视角,即从心理现象、心理问题以及心理规律入手,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此种研究方法既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又是其‘‘科学化”的现实需要。总的来说,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首先,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诞生十多年来,学界对其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不懈研究。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基本范畴、内容体系、学科特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等等。”^学界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本形成了共识。以其研究对象为例,学界看法大体一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胡凯、荣复康着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及依据这种心理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0。姜相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是这样来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郭崇岳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们心理活动规律及如何遵循人们心理活动规律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科学。”4可以看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问题,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原则上大体没有分歧。那么可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础性问题上,学界达成了普遍的共识,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其次,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的发起者、组织者,可以说,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者的心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也事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能否取得一定的实效。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践行者,其教育的“好与坏’“成与败”直接体现在受教育者的身上。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都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界关于教育者的心理研究中指出:其一,需要定位教育者在教育中的角色,提法有“政治的引路人’“精神的指导者’“心理的咨询师’“人格的示范者”等。提法虽然不同,但是,可以看出这些不同的提法对教育者有了不同的定位,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二,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论述教育者的心理品质。如智力方面的良好认知能力、敏锐观察能力、较强分析研究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表达、决策及人际沟通能力等。其三,指出了改善和提高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途径,即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以及自我修养。关于受教育者的心理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个体心理研究和群体心理研究。个体心理研究集中在个体的学习心理、接受心理、个性心理以及个体差异心理研究等方面。群体心理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二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研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成果的一个方面。

再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单一,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引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多种研究手段,有利于加强、改进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如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咨询法、心理剌激法、心理诱导法等都对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所帮助。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有利于科学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实践表明,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摈弃传统的“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因为实践证明,这种忽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方法是有很大弊端的,同时,也会引起受教育者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而只有引入尊重受教育者心理及其心理规律的方法,才会取得教育的效果。而心理学的_些方法能给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这种现实的需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借鉴和引入心理学的方法是有所批判和保留的引入,缘由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独立的学科,有其特殊的教育方法。如果毫无保留地、不加批判地全盘引入心理学的方法,那么就会丧失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的独立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引入心理学的方法时,需事先把握好_个度,即引入的前提与目的是‘‘为我所用’以便‘‘充实和完善自我”。

最后,关于教育环境的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时,_方面离不开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离不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学者指出,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区等社会小环境,同时包括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等社会大环境。自然环境有地理条件、气候、季节等。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入手,了解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进而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环境。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中关于教育环境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进步。因为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很大程度上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有关,而研究外在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并进一步研究受教育者内在的心理环境,对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很大的益处。

二、面临的难题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新兴的学科,自成立以来,其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面临一系列的困惑与难题,等待研究者进一步进行研究。

难题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学界主要有两种倾向:_种是构建心理学体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主要以童彭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为代表,主张从教育对象的心理现象出发,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另一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总纲,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影响教育活动的所有心理因素,以杨芷英、王希永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为代表。第一种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第二种是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探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种心理因素。相比来说,第二种比第一种更值得借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总的来说,还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也是为了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独立的特殊学科,不能将其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否则将使这门学科失去其特有的属性。但是,可以借鉴吸收心理学研究中有益的东西来充实、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难题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范畴的确定。这个争论主要是为了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和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多数学者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同时,另有学者认为,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概括为四大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环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者心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心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0可以看出,这种主张,从方方面面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除了研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外,还涉及教育环境、教育过程。但是,又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不应该太宽泛,而是要深入研究,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就会失去其特有的学科地位。无论哪种主张,都有其可借鉴之处,但是需要学者进一步进行研究讨论,以达成一种普遍的共识,这对于构建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大有裨益。

难题三: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究竟这些理论成果能否称之为科学的理论,就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因为只有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才能得知其是否为科学的、可行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例外,须由实践来证明和验证。那么建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是必要的,这样也有利于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实际操作。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建立时间不长,使得学科队伍建设也比较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体系,导致专业化从业人员比较缺乏,从而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实践中困难重重。鉴于此,在未来研究中,大力推动建立一支科学化、专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队伍刻不容缓。

三、未来的发展构想

结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现实需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构想,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作为一门成立不久的年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面临着学科体系方面不成熟、理论准备不充分、理论整合不强等问题。基于这样的现状,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并与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进行整合,逐步完善其理论体系,形成自己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

第二,加强实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产生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基础上。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其理论更多的是用以指导实践,因此免不了注重实际操作的研究。同时,加强实证研究,有助于推动理论体系科学化。一个理论能否称之为科学的理论,全仰仗于该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如果理论在实践的检验中被证明是可行的、正确的,那么理论才是可以被采纳的。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科学化和实践的可操作化。

篇4

现有的研究,大多以演绎和归纳两种方式为主要的手段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理性思维和经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研究对象的部分根本规律和共性与特性。但是,过多地依赖于这两种研究方法难免会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概括不完全、不能充分发挥根本规律的功能,且较少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对象进行跟踪,实证的方法运用少,缺乏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实验、比较的研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状态,提出的对策方案缺乏可操作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争议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创建时间不长,在许多研究领域存在较多争议。

一是关于研究对象。学界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但对于研究对象未形成一致观点。主要观点概括为:

(1)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胡凯指出“:以人们的思想行为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依据这种规律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王新山、王玉婷认为:“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乔立骐、梁丽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笔者认为,如何把握一般心理过程来探究新的、更具实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施春华认为研究对象包括四个方面:社会环境、个体心理状况、教育内容和教育者的心理。针对第一种观点,本学科要特别注重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心理规律来实现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变和提高,若不能把握好“在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这一基本原则,将很容易被认为是偷换普通心理学的概念、照搬其内容体系。第二种观点的范围更加宽广、全面,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有利于学科的内涵丰富、外延拓展。但可能会使研究范围泛化,致使学科边界模糊。现有研究表明,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已经在对过程进行“心理分析”、“心理研究”上保持了原则性的统一,实现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教育对象和过程的突破。但是尚未形成定论,不够清晰、明确。

二是关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1)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学研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对心理环境、心理效应、心理机制与心理功能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应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将思维、情绪、需要、动机等内容纳入研究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

(2)对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学研究。致力于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和职业类别教育对象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其形成发展的影响因素、差异性及其对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针对性对策;研究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心理品质、能力结构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学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研究内容,上述研究内容符合学界对于本学科研究的普遍观点。但是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没有切实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甚至是简单地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科界限比较模糊,不利于确立其学科地位。三是关于学科归属。由于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具有牵丝挂藤的联系,学科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代表性观点有:

(1)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王瑞雪从学科成立的背景、研究对象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等方面论述,认为应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也有学者从“心理学”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角度出发,论证其学术立场。

(2)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此观点被普遍认同,因为学科交叉,兼具了两个学科的共同特点和性质。胡凯,王希永、杨芷英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关系分析,指出,一方面,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内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出发点对教育过程进行心理研究;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现象与特殊的心理规律,其范围包括在一般的心理现象和规律之中。明晰学科归属问题,是构建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重要动力是开展多学科的协同研究,但必须以明确的学科归属为前提。目前对此缺乏权威性的论证,致使学科体系和内容体系构建方面也颇有分歧: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与“以心理学为纲”的对峙。需要不断深入研讨,推动其逐渐走向成熟。

三、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新兴学科,困难和不足尤为突出。主要面临着一些在短时期难以得到完全解决的困境。

一是理论建构不完备。

(1)研究的基本范畴存在较大争议。学界普遍认同本学科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也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对主体、相对客体以及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来解释其研究范畴。

(2)学科归属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大多学者认为本学科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部分共同的特点和内容,应归属于这两门学科的分支学科;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

(3)学科体系建构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主张以心理学的理论框架来构成学科体系;也有从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因素出发,主张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纲。

(4)学科理论整合程度不够。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心理学有机整合,构建特有的理论体系是一个现实难题。首先,对于二者在理论、方法上的联系和区别缺乏系统的论述,导致在理论建构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含混不清、特色不够鲜明;其次,需要长期探索如何有效地将心理学的方法、工具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二是缺乏科学的范式。具体表现在:

(1)在教育范式上,在以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实施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依然大量采用传统文本教育范式,封闭、知识化、教条化以及一定程度的泛政治化,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未能实现相对主体同相对客体的良好互动;

(2)在研究范式上,高校具有广泛的教育网络和丰富的研究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实践和研究的主要阵营,其主导型研究范式是经典教育学范式,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为主要理论资源,以演绎法和归纳法为主要思维特色。但是实证研究还不够,其广度和深度还不能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研究结构不够优化。

(1)相对主体业务素质有限、整体协作程度不够。缺乏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系统理论知识、方法,又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同时,研究者缺乏联系和沟通的氛围和平台,协作不够,致使研究力量分散,学术观点难以达成一致。

(2)相对客体覆盖面不够广泛。研究人群主要是高校学生,较少涉及不同年龄层和其他行业的群体。

(3)动态研究、对策性的研究有待加强。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和思想变化而进行的动态研究以及个案和小样本的长期、追踪研究相对薄弱;同时,用于解决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可操作性、对策性研究有待加强。

(4)对教育过程本身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待深入。当前,较多关注于从理论上探讨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法和效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过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参与者的心理功能开发、利用的研究鲜见,需要借鉴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此外,对于受教育者如何把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外化为行为的研究少,不利于受教育者良好行为的强化与教育效果的反馈和改进。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建议及展望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应该坚定发展的信心,攻坚克难。基于对现状和面临困境的理性分析,笔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初步展望。

第一,推进范畴及体系的理论完善和创新。对学科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探索和提升一些新的范畴,使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1)推进学科化建设。要创新理论体系,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术语和话语体系从本学科研究的“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殊领域中概括、提升和创新范畴,避免从心理学中简单照搬、机械拼接;要整合学科资源,借鉴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最新成果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点,如: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心理为切入点,研究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和行为,探讨激发其兴趣的方法与对策。

(2)推进科学化建设。学科发展“科学化”的趋势要求教育过程更加关注对教育对象和教育过程的研究。以现实为基础,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借鉴和运用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分析教育现象,作出能准确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3)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并重的方式进行新的理论分析,对本质和规律进行前瞻性的概括,总结出预见性的理论和应对方法。对现有的范式理论框架加以检验和论证,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以新的观点、范畴、原则加以补充;构建既能够充分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又适应时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学科理论体系。

第二,发展“人本”的研究范式。范式是学科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信念、遵循的一套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与方法。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是本学科逐步向科学化和时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学范式强调以人为本,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又要教育对象生存方式的优化提升。在坚持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事实进行客观、数据型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整体、系统的探究,重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注其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

(2)要扩大研究对象的覆盖领域。研究的相对客体由以大学生为主,逐步涉及中学生、儿童、其他群体,如:少数民族地区、军队、企业、社区等群体。同时,群体与个体心理的比较研究,以及针对群体人际互动、集体意识的研究将受到重视。

第三,扩展新的载体和方法。

(1)在教育实践方面,探索公共、虚拟空间的运用。教育过程呈虚拟化和模糊化的发展趋势,要突破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形式,加强公共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提高无意识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能力,强化互动性和渗透性。

(2)在研究方法方面,注重量与质的研究相结合。研究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其相互关系及整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开展过程研究的起点。在用实证方法进行宏观概括的同时,也要注重小样本、个案研究,进行深入、动态的跟踪。借鉴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实证研究范例的标准化工具、实验来研究心理学理论、方法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融合的具体途径;研究已有的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用代表性的数据和研究结果为参考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验证。

第四,加强复合型的研究队伍建设。

(1)从长远来看,应当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针对研究者或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知识和心理学知识、操作技术的培训,使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既能够熟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又能够恰当地运用心理学的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法。

篇5

教育学与心理学两门学科都是从哲学领域发展演变而来的,独立之后成为了新的学科,从本源角度来讲,两者同出一处,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早在古时,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已在其著作中融入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思想,他所倡导的“德治教化”思想便是集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质,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首先从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人人身上都有可学之处的观点,再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人都有长处,都有优于自己的地方,对待他人要谦虚恭敬才能促进自身的学识增长,体现一种集大家之所长,时刻保持学习状态的教育理念,更是在其中融入了儒学文化中的”谦”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德育”。除孔子外,我国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的代表人物,如古时的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大家的著作中,可见许多涉及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阐述,因此,从古时及可考究的资料来看,便可知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渊源颇深。而国外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可以通过学者的经历及其著作可见其发展轨迹。国外文献资料中记载中,对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最早是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逐步发现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特性与相互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将其从哲学中剥离出来,成为独立学科。与此同时,许多著名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如赫尔巴特、杜威,他们撰写的著作不但包含有哲学领域,同时也包括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育学、心理学两门学科的融合性与相通性,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与分化,教育学、心理学才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分别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本质看两者的融合

这两门学科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包括现今的教育心理学,都是融合了两门学科衍生出的新学科。在《教育科学纲要》书中谈到了科学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有确定的对象和范围,不与其他科学相混淆。

2)自成系统,不存在前后矛盾的现象与逻辑上的谬误。

3)有客观事实作为研究依据。

4)具备普遍性与永久性。教育学与心理学都具备了上述特征,作为都是研究人的学科,我国近些年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也较为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例如:观察法、实验法等,即:使学科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讲求以实证来验证现象,而不是单纯以现象为科学定性,体现了一种学科发展与科研的严肃性。我国师范院校自1904年起,在《邹定学堂章程》的指导下,按要求讲授“教育学”,从这时起,教育学的教学便延续下来,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学在学科发展中,也有着新的发展和进步,教学课程不断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育学与心理学本身就是包含了人性特点与哲学思想的学科,尽管已形成系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所遵从的流派与观点不同,同一现象,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具备高度的复杂性,任何一位心理学专家教授或是心理学研究人员都会潜意识里受到某种流派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思路与引导模式,从两门学科的塑造上,有利有弊。优点在于不拘泥于课本,可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接触不同的思想,为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相对的缺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时,不能死板地理解书本,对某种观点或思想要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存在即为合理”,如果一个现象用这种方法或思想无法理解和解释时,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试一试,这也是教育学与心理学无论学的再多,最终也要归于实践的本质所决定的。例如,师范院校的幼师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然而学习的目的不是只是理解书本内容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学生了解人性的本质,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来指导自己今后的幼师生涯,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怎么样与幼儿进行沟通,及展现教育心理学中的德育内涵,这都不是教学大纲可以规划的,需要每一个人去探索,然后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展现出来,这也是学科的魅力所在。

三、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篇6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中职教育 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价值观形成。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之间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包括: 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时无刻不受教育活动的影响。同时,教与学的成效,又反作用于教育活动。教、学、教育活动三者,构成了一个“互动系统”( interactive system)[1]。在当前的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中职学生的组成和思维变得更加复杂,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如何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已经成为当代中职教育所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

随着新生代学生步入中职学校,独立又任性、自信又自我、张扬又脆弱成为当代中职学生的新特点。中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决定了生源的复杂性。很多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量”, 而非“质”。从根本上说增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部分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为缺乏有信心, 自卑感强。认为自己能力低, 前途渺茫,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个人保护意识。文化基础差,中职的招生对象决定了学生基础的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又非常的不均衡。同时新生代中职学生往往缺乏吃苦创业精神,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 法制观念淡薄[2]。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学生的一大特点是三年后他们中的多数人要踏入现实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直接造成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仅仅是抱着取得毕业证书,而不是去认真的学习一项技术和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被忽视,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形成时期得不到正确而有效地疏导,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院校是各种文化的初级集散地,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学生独立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步形成的。多元文化的并存给新阶段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近代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在九十年代初期逐渐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接受,并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三、教育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教育的过程一般也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各种知识信息的传递,而且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当代班主任要掌握教育心理学并能灵活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1)转变观念,正视学生问题

班级是学生接收信息,形成独立人格的主要场所之一。在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中互动的关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理念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全面看待世界。加纳德教授在“多元智力理论”中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其优于其他个体的智力范畴。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评估方面都得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认可。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不能沿袭以前中职类学习班主任单纯重视学习成绩的不良现象,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划入“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必须全面看待所谓的“问题学生”,中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且加以挖掘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转变学生的整体面貌[3]。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劳动者。中职教育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为从“学生”变为“职业人”做好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准备,迎接社会的检验和挑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2)平等对话,掌握沟通管理艺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知识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就很难与学生进行有营养的深层次交流。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真正引导,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才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受到尊重,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高超的沟通管理艺术是中职班主任实现对班级全面掌控,与学生互相理解的捷径。

结语:

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运用教育心理学,重视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深入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体现教育评价的公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心理学;教师教育;应用

根据目前我国对于教育课程理念、优化教师教育结构、改革课程教学内容等多项内容,可以看出教师教育是对于教师进行培养与培训的专有名词,意在培养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同时加强教师对于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师入职前进行的培训预考核,鼓励教师在职期间进行学历提升等连续性较强的教育过程。此种新课改标准下的理念,要求不但需要利用一定的新式教学方法,还需要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将学生作为提升自身能力以及新课改任务下教育的核心。教育心理学在一定层面上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在教师的干预以及学校对于各种便利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如何将教育心理与学校教育中的各项条件相融合,深入学生内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值得探讨。

1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在进行教育实践中如果能将教育心理学融入当前的教育中,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研究,利用科学的教育手段进行课堂建设与创新,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1.1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模式

灵活运用心理学是当下教育对于教师教学提出的标准,教师在进行教学中,不但要求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求其在掌握的基础上,熟练将其应用于其中,对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洞察,采用因材施教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1]。例如,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新兴的教育进行研究,对分层教育、智慧课堂、翻转课堂有所了解与掌握,在实践中看学生更适合哪种形式的学习,结合教学内容针对教学模式进行选择,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状态进行评判,对于该教学课堂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课后进行反思,查找教学漏洞以及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心理状态,以及学生整体反映出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分层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对分组进行合理规划,理解学生的各项特点与能力,使选择成员通过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分配,采取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混合的形式进行小组组合。合理分配教学目标,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小组研究内容划分,从根本上对学生的个体能力及其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查看学生在小组中是否有发挥自身价值,如未能发挥自身价值,学生可能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状态,可以考虑进行重新划分或调整小组结构,对整体的教学环境进行完善[2]。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的选择过程中,学生进行课程内容学习,教师或小组组长可以组织学生对于课上知识进行预习或者学习,课堂上的时间尽可能地保留,给予学生与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针对不了解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与研究,但是此种教育方法较适合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其具备一定的自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年级较低的学生理解能力与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待提升与培养。在此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构建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使其简单化,便于学生理解,提升学生深入研究的积极性。在此方面教师也应遵守教育心理学上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跟踪,对学习模式进行及时调整,塑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1.2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调整学生学习方式

在素质教育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在于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这也正与教育心理学理论——构建主义教学法的中心思想相一致。根据著名教育学家维果斯基的理论,对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儿童智力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即学生自身能力达到的高度在教师或者同伴的帮助下,达到学习高度之间的地带,就是教学的目标。而教育心理学构建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构建自身框架的过程。因此,支架教学理念被提出来,其主要的教育原则是教育者为学生进行框架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这种框架构成的方法,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渐掌握这种能力[4]。所以,教育者在进行学习任务的分析过程中,可以对于复杂的学习内容进行拆分,对于学生来说,在了解与掌握零碎的学习信息后,对所学知识进行串联,进而形成思维体系。在搭建支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逐步将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自己,在建立支架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提升了自身的独立性,构建了认知模式,同时在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时,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得出自身对学习的评价结果。

2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教师有责任将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教育中的重要基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将教育面向所有学习群体,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5]。这是在素质教育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在实现此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应用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

2.1运用教育心理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学习积极性提升方面,教师可将心理学中提倡的教育手段应用于其中,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良好的互动模式应用于教育之中[6]。在此种教育模式之下,课堂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沉浸性较高,学习兴趣逐渐提升,教师可以利用加强沟通的形式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与此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节奏问题也是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何将心理学融入每个教学节点,带动课堂节奏也是目前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之一。例如,积极性的调动绝非易事,根据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以及心理需求的不同,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可以采用物质激励法或者心理需求激励法,对于物质激励法,教师除了需要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解,还需要付出一定的资金投入,这种方法是不受到教育行业认可的,因为这有可能造成物质攀比,虚荣心上升等情况发生,且面对物质生活环境较好的学生,此种方法并不适用[7]。所以,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方面,教育行业内更鼓励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帮助与需求上的满足。教师可能会选择创新课堂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针对一些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给其分配任务,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主动参与学习。

2.2利用教育心理学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是首要条件,没有人能够强迫一个不想学习的人进行学习,只有从内心深处对这项学习内容认可,学生才会愿意接触与了解这门课程[8]。根据新课改对于激发学生能动性的要求,学生如何将所有精力都融入学习中。在相关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基础支撑下,每个学生的心理都是不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但是其对于心理上的需要在某些地方却是相同的,如自尊心、自信心、成就感。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能够获得家长的支持,学习伙伴的认同,教师的肯定都是在教育中提升自信心,加强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措施。如果想要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就需要从细节处着手,用心感受他们经常面对的问题,并为之提供解决方法,辅助其攻克难关。例如,激励教学法在当前教育中是最常被应用的,其具有形态多样、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灵活程度较高等特点,同时,其在教学过程中被应用也是较为科学的[9]。在利用心理学方面,教师会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以及抗压能力。所以,在进行激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学生在聆听教师的鼓励后,会学会欣赏,更加尊重他人,除此之外,被实施激励教育的学生也会重拾自信、减少自卑,在自信与爱的环境下成长。

2.3运用教育心理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新课改标准下,无论是在教师教育教学资格认证中,还是专业技能要求中,或是对于教师学历提升以及继续教育方面,都有着重点研究[10]。在当前教育中,如何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凸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人的兴趣作为引导的方式,成为学习的主人,达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是目前教育中经常被刚步入教育行业的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一些年纪较长,长期使用传统英式教育法的教师也展现出了各种困扰,苦于提升教育方法与现代化教育设备的使用。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需要不断观察与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在学生心理变化的节点进行观察,了解其在变化的同时带来的动作与反应,了解其所属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学生在学习前的所有准备条件都已就绪。作为教师提升的首要步骤,针对学生心理素质以及相关方面的教育细节,教师有责任对其进行了解,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激发与开拓,在尊重与共同讨论中,推进该兴趣的不断发展。其次,教师在进行互动方面,要珍惜每一次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样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利用所掌握的心理学方面知识对学生的行为与言谈进行剖析,一方面,学生在此过程中会对教师有一定的认可,另一方面教师也会接受学生的一些建议,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进行沟通后学生与教师互相尊重,共同进步。最后,在进行教育理论知识的应用方面,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提升教育活动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使课堂教学更加有利可寻,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都与教师科学地应用心理学有关,教师可以与身边具有一定心理学使用经验的教师进行讨论,或者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尽可能完善教育课堂,保证学生对学习的需求,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例如,在进行科学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心理学融入课堂教学中,将课堂学习的目的在课堂教育中率先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在教师讲述的过程中,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过滤掉一些与该问题无关的知识,提升了筛选能力,属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但是,这与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更具有针对性,提升了专注能力,激发了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并将所学知识串联到大脑中,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提升了整体的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分辨能力。这不仅缩减了学生学习中的压力与负担,使学习更加轻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智能以及个性品质。

3加强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能力

作为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受新课改影响,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相较于预期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课程设置的价值仍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因此,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应做好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新课改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3.1优化课程教育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将学生在学习中的课程内容进行心理规划,教育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其主要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教师与学生面对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等。所以,教师应尽可能地整合教育学习中的内容,选择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将教学内容与心理学方面知识紧密联系,实施高质量的教学。在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将心理学应用发挥到最大价值,否则一切理论都是空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减少一定的基本教学,将简单易理解的知识进行概括性表述,将侧重点放在现代教育理论之中。由于新课改倡导教学应将学生放在主置,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对心理学知识的更新,吸纳心理学方面的最新研究理论,扩充自身知识体系,研究当前在教育学中最热门的话题,通过把创新与融合的手段进行推进,吸纳优秀的国内外教学理论;通过国际上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的理论,进行实践与验证,同时提出自身对该种方法实践所得出的思想,查找在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对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找自身在实践中表达与不足的地方,确认未来的实践与发展方向。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分割的建立,并使学生熟悉这种风格,可以提升学生对这种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教育、赏识教育等都是教育心理学实践探索的重要方向。在利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达成对教学课堂优化的目的。教师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从初步接触与探索到逐渐深入,通过大量的教育案例探究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在实践中,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是教学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3.2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提升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应分析实际教学课程中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根据学生当下的状态以及生活中遇到的事情进行研究,改变教学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教育方法分为体验教学法、试教法和案例教学法,在上述3种教学法中,第一种旨在强调教师将实际生活与教学相结合,利用联想、迁移等一系列教学手段达成教育目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更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进而对学生提出鼓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种教育形式,主要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角色的互换,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辅助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带入其中,进而达成将教育心理学引入实际教学的目的。第三种教育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设置教学目的,进而营造与该项目相关的教学情境,对学生采用引导的方式,采取讨论、研究、分析等形式进行教学,进而达到将心理学理论与实际教学相融,营造良好课堂的目的。总体来说,教师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因为应试教育等传统教育形式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充分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3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利用反馈进行改进与提升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以及对于未来发展的引导作用。因此,对学生的评价需要针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评价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评价指标单一、评价方法单一等,第一种评价方式主要是关注知识的考查,但是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想象力不高、实践能力较弱;第二种一般采用考试进行测评。学生在此种情况下,不能对学习进行深度探索,理解得较为浅显。为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做多种改革,由于学生自身优势,家庭环境上存在差异性,评价应重视全过程,端正学生态度。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改标准的提出,该环境下的教育心理学应用是实践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的内容,心理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予了当前教育中更多创新的思路,应帮助教师创建一个新的教育教学体系,丰富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一个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全体学生个性化发展,进而提升教师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李雪晶.试析教育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少年,2019,39(19):1.

[2]饶慧琴.浅谈教育心理学层面下的语文课堂提问[J].语文课内外,2019,62(32):109.

[3]陆雨风.浅谈心理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普童话,2019,14(37):177.

[4]胡玙.试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明日,2019,14(3):135-136.

[5]高明丽.刍议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19,62(18):134.

[6]梁会莲.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学的渗透分析[J].赤子,2019,14(30):42.

[7]李炳.对音乐教育心理学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应用现状的反思——音乐教师心理篇[J].山西青年,2019,44(1):152.

[8]辛红娟.试论教育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和探究[J].中外交流,2019,28(11):165.

[9]高磊.探究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孩子天地,2019,31(36):211+217.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理论;青年学生;运用

1 前言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而发展而来的。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

2 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

2.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因此,它首先具有极强的党性。它以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直接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服务,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软科学,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它不仅吸收了诸多心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巧,而且吸收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在更广阔的氛围内,它还吸收了教育学、伦理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诸多学科的有关理论,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边缘学科。

2.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建立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首先,强调“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心理研究”,应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互动因素的心理运行。其次,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应该研究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特别关注教育对象)的某些特殊心理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心理之间的一门学科。

3 心理学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笔者认为,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但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且为塑造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客观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只有遵循人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才能体现“育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理念。

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加强其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使其由经验性走向科学化。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主体的多样化和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得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了解了青年学生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学化,才能收到实效。

4 心理学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现实基础

4.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更加紧密。从心理学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和心理规律的讨论更加深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心理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心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出现为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2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政策支持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和各地高校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扎实推进工作,贯彻16号文件精神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做好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方面,教育部思政司杨司长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本质上仍是思想政治教育。这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工作实效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依据。

4.3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人才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在贯彻16号文件中,党和国家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措施来抓,十分重视辅导员的学习培训。这就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5 心理学在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具体措施

首先,教育工作者个人要注重培养“好教师”特征。教师的教学理念、性格特点、教学思路,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地培养自身好教师特征,使学生从对教师本人的认可,过渡到对教师所传授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活动规律。当今的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与碰撞,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尽量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最后,以趣激学,提高教学环节的艺术性。教育工作者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各种活动中,都要通过激情的演讲、语言的风趣幽默、感情的纯洁真挚等方式,从内心深处打动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和活动中,既享受,又提高。

6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运用心理学理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关键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营造平等、宽松的育人环境,遵循青年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进一步提升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2]袁玉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篇9

关键词:互动;认知;沟通

教育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施教的方式、观念、内容、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作为受教的学生群体也因为个性、认知、生活环境等的差异对于同一个教师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因材施教”等,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学生更愿意和随和的老师进行沟通或者互动。此两者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差异,从教育的目标上来讲,不同风格的教师合理运用教育心理学,都会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由此可知,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长期从事学生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或多或少地运用到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工作者并没有很好地重视这一方面,包括一些教学业务能力很突出的教师在内,能够主动花费时间、精力研究教育心理学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仍然是很少一部分。为达成教学目标,大部分的教师专心于专业领域的深入研究或思考,希望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来进行很好的施教,这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只有深入了解教育心理学,清晰认识学生的阶段心理和性格特点,并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调整,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共同特点就是学习基础差、自我意识比较突出、个性差异较大等,另外此类专业对于就业性要求更直接,学生要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如何达成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并能够完成学生适应社会的心理转变,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是需要重视并推广的课题。不少职校辅导员就反映学生难教,管理上做不到得心应手。在这方面,就更应该强调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运用了,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教育问题,从而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能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并进行修正;能帮助教师结合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可以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确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个理论,把学习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类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健全发展和完善。以此为依据,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此阶段正是价值观确定及对自我认识要求强烈的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思想差异进行认真分析与疏导,帮助学生度过心理上的困惑,让每个学生充分认清自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用开阔的眼光看待即将进入的社会环境。思想问题解决了,学生自然对于学习有了新的认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内而外的一种求知。

2.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有助于教师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

很多人熟悉教育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它也是在教育领域中很被推崇的一个教育理论。通过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做实验被肯定的学生得到了教师更多的期望与欣赏,老师正面的、积极的态度鼓励了这些学生,由此学生的信心得到加强,成绩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当前的职校学生而言,欣赏与肯定是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这些学生大部分在校成绩不甚理想,信心不足,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是学生学好学习任务的前提。欣赏和肯定则是增加学生学习信心的有效途径。

3.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应用为如何修正学生的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内容是关于行为主义理论,在这个理论中,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学过程也经常涉及,这种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后果会对行为发生作用,所以通过对影响行为后果的办法来改变或者修正行为,教育中常常称作正强化或负强化,如果教师对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行为进行肯定与鼓励,那么学生下次进行同样行为的几率就会有所增加,通过不停的强化从而使良好的学习行为变成学生固定的学习行为。正强化的方法一般为表扬、改善学习条件、安排重要事情等,负强化则主要实施为批评、降级、处罚等,教师可以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这些方法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与修正。

4.促进教师的教学提高

教师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与实践,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一方面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另一方面使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拓宽了教学视野。

所有的老师不可能以同一个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根据个人情况,教师可以确定自己的教育特色或者风格,或严师型或亲和型等,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运用,发挥自己的优势所在,达成同样的教学目标。

作为研究学校情景中教与学基本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不是研究的课题,而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合理运用的有效工具,只有运用好这个工具,教学过程才能是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学相长的过程。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施教或者是学生的学习将不再是压力或者烦恼,教师教中有乐,学生学中有趣,有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教育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鲁茜.“罗森塔尔效应”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2011.

[2]耿丽巧.浅谈斯金纳强化理论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2011.

篇10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