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篇1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劳动力

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劳动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安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大省。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因此,积极推进安徽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对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对安徽城乡经济和谐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1.发育程度不平衡

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劳动就业政策等的影响,我省城乡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市场数量少,规模小,管理落后;相比之城市劳动力市场则要完善得多,各地市都有比较正规的、固定的劳动力市场,也有临时性的、政府组织的大型的劳动力市场,市场组织相对较多;市场供求信息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且渠道多。

2.就业机会不平等

第一,城乡劳动者在各地域劳动力市场获得就业的机会不同。我省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其对劳动力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供给,使大量的劳动者无法在本土获得就业岗位。而城镇劳动力市场多,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对要多,城市劳动者比较容易获得就业机会。

第二,城乡劳动者在同一劳动力市场获得的就业机会不同。这里是指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首先,因主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从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看,对劳动力素质有要求的都在90%以上,其中,大多要求劳动者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2006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中,文盲占2.6%;小学文化程度占20.5%;初中文化程度占71.3%;高中文化程度占4.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8%。他们中的大多数又缺乏熟练的劳动技能,因此在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其次,因客观原因使就业机会不同。一方面在现有的城市管理制度下,全省各市基本都有对城市就业困难群体和下岗人员的帮扶政策和措施。这样,使来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与他们的就业机会不同;另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等因素和城镇为保证就业率而对进城务工或从事经营活动的农村劳动者所制定的种种限制政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

3.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

第一,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传播速度慢且渠道窄,一些偏远的农村根本无信息网络系统,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全省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近几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信息传播面和信息传播速度都要优于农村市场。

第二,在就业服务组织方面,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严重缺乏。从全省外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看,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状态,缺乏集体组织,少有政府引导。此外在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就业指导和咨询、推荐岗位、协助劳资双方签订就业合同等方面提供服务的组织及劳动关系协调组织严重缺乏,即使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也缺乏专门针对外来劳动力的就业服务的机构,从而影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现阶段在我省农民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农民工资性收入由1995年占农民人均收入比重的11.62%提高到2008年的30.11%。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一是使在城市的农民工多处在低工资的部门。调查显示,2008年全省转移到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三个行业的劳动力占全省转移劳动力的67.6%,大都从事简单劳动;二是使他们与城市工人“同工不同酬”;三是使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向城市、向正规部门流动,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所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2.不利于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

第一,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约了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一方面,我省转移劳动力大多集中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低、工资低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使大多数农民工无时间也无能力自己出钱去参加培训;再加上岗位对技术的要求比较低,也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培训,从而使他们自身的劳动技能和素质不能有效提高。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向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部门和正规部门流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影响了他们对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学习,制约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在农村的传播。

第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不能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培训,职业技能不能迅速提高。在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政府举办的培训的服务对象是城镇劳动者而不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农民工享受不到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虽然我省2007年颁布了《安徽省农民工技能培训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民工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补助资金相对较少以及缺乏组织,对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提升的作用是有限的。

3.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要能够实现对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依赖于一个统一、开发、竞争市场的形成。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使市场运行机制不能有效运行,一方面使农村需要的技术人员不能获得,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不能真正反映其自身的价值,供需双方难以科学决策,导致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失衡。

大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实质就是消除现存的城乡市场分割的局面,使城乡劳动力能够自由地流动,能够平等地享有各项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地缩小现存的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进一步消除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壁垒

第一,要逐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主要是和户籍挂钩的城市公立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社会保障、政府住房补贴等,使城乡劳动者在享受社会公共资源方面是平等的。一是要加快统筹全省范围内的义务教育;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要逐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医保水平;要扩大城乡各类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逐步使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分批、分阶段地统筹各地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缩小城乡居民间的差异。三是要加大、加快廉租房的建设,进一步放宽获得廉租房的条件,逐步把长期在城市务工的、符合条件的农民工也列入其中。

第二,要继续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是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一项基本制度。在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时要注意改革的力度,应在逐步剥离了依附在户籍上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很容易对城市带来破坏性的冲击。

2.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

第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市场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

要突破城乡市场建设和管理上的分割局面,将目前城乡分割的体制转为城乡市场协调发展的体制。一是协调城乡各级市场管理组织的职能及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抵触的政策规定。二是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三是加快法规体系建设,从法律上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要进一步清理和取消不利于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政策和法规,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状态。四是统筹城乡市场管理。整顿市场交易活动,维护市场秩序,依法保障进城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第二,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影响了信息传播面和传播速度,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二是建立全省统一的就业供需信息系统,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免费平台。整合现存于各级政府的就业供需信息,使之成为统一的系统,做到信息共享,使就业信息利用率最大化。

三是加强市场服务建设,特别是针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服务组织建设。这方面包括:(1)设立驻外省就业信息监测站,收集、分析就业信息,加强与外省就业服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为农民工提供广泛的市场供求信息。(2)设立农民工就业指导机构。(3)加强劳工组织建设,切实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利益等。

四是加强市场建设,注重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各地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市场建设,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场所;要注重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尽可能地降低交易费用,减轻就业成本。同时,要对市场的监督管理,特别是要加强对社会职业中介的监管,以维护交易的正常秩序和公正。

3.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影响其流动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要使农民工能够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必须加大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第一,应重视农村义务教育,以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农村孩子能够完成义务教育,提升未来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

第二,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制度。一是各级政府应将愿意转移的农民工纳入到统一的就业培训计划中。二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农村技术培训任务,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29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生活逐渐向小康社会发展。虽然从整体上看,农村的经济形势呈均匀向上状态,但是从细节上看,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受人为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中隐藏着多种隐患,给农民更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利。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1 三农问题概要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模式,对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民生事业中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将三农问题置于我国主要发展内容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认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即可,这种认知度不仅忽视了三农问题的本质,而且缺乏远见,难以满足农村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农民的整体地位虽然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在很多事情的操作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包括农村户口问题、农村政策问题等,这不仅给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利,而且难以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国民经济更快进步。

2 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

2.1 重视三农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也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为了更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将其置于主要工作内容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国民经济进步的需要。随着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各行业不断进步,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有效改革,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环境全面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改革,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更好促进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度,包括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结构、农民权益等内容,由于每种问题的涉及范围较广,而且隐患较多,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树立长期的解决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患,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2 落实三农政策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虽然逐渐凸显,但是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不利。我国虽然制定了多项政策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相关政策严格执行,致使在农民层面,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以及乱罚款等问题,侵犯了农民的正常权益。因此,基于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对三农政策进行完善,细化相关条例,加强对有关人员执行过程的监督,对各类收费问题进行明确,并对三农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处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确保三农政策能够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业进步、促进农村的更好发展。

2.3 提高农民地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民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种权益也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农民依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取消某些歧视性政策,清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并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障,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农民地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3 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民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完善相关三农政策,从长远的角度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整体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这样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

篇3

一、“三农”问题的实质及其影响

“三农”问题比较复杂,既涉及到经济又涉及到政治。概括说来,“三农”问题的逻辑关系也就是农民在农村生活居住,生存发展方式也就是简单的土地生产,其根本问题也就是“人多地少”的问题。我国的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也受到了这些问题的影响,因而得出“三农”问题的实质,即国家发展战略的问题。

首先,“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其直接造成的也就是对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的影响。“人多地少”也就意味着农业人口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土地,可是分散的土地规模、经营权分散和土地利用,决定了土地优化的配置效率难以真正实现,一系列问题决定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的竞争力又远远落后于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因而严重缺乏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其次,“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对土地利用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上述提到了土地利用率分散等问题,对于提高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这对于农业劳动率水平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得出“三农”问题的三大核心问题,即农村发展、农业经济模式和土地经营的问题。目前看来,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是新型农村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构建这一核心问题;农业经济模式需要解决的是新型乡镇域经济模式的构建这一核心问题;土地经营需要解决的是新型农民利益实现和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一核心问题。

二、对于三农问题出路的思考

(1)农村级经济组织形式的重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指出了解决农村问题的基本准则:“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基本准则”。如今这一准则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依旧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得出的所有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进行全面深化的农村改革才能使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得到保障,而“村治结构”是一大关键问题。就农村建设方面来看,农村的发展是由土地权力和收益决定的,所以说村里的唯一根本事件就是有关于土地的拥有、经营和管理事务,而这些都应该也只能是村民自己来进行管理和决定。一直以来,村治结构都是受上级的管理和“统制”。显而易见,急需转变这种方式。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村治结构作为新的农村村级经济组织,在新制度下取得了合法性支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合作组织,使得农村管理的基本格局发生了改变。农村经济组织越来越强大,这就使得村级行政组织在经济上更加依赖。

(2)乡镇域经济发展是农业问题的重心。城镇化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体现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一次重要的历史进程,体现了农业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从乡村型转变为城市型。因此,将其视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核心。改革开放依赖,东中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差异越来越大,这也就是因为乡镇域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因为东部沿海省市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将乡镇经济的发展视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乡镇经济实现了与城市经济的一道发展。中西部地区则还处于萌芽状态,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还缺少正规的村级收人和经济组织。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很大阻碍正是由于其乡村缺乏经济实力与发展能力。相比较之后,可以发现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村级经济组织和乡镇域经济模式。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乡镇域经济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为:一是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县域到乡镇域;二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战略应当是通过乡镇为基本经济单位的发展模式的推动来使经济活力得到激发;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系列评价方法和体系的构建和推行,具体有特色经济指标、资源效率指标和农村发展指标等。

(3)农民拥有土地产权的也就是农民问题的实质。农民是“三农”关系中的主体,土地是核心。农民依赖土地生存,可是拥有的土地产出却相对较少,这也是农村矛盾中最基本的一对。所以,“三农”问题的解决应该着手于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这也是最根本的战略出发点。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大关键就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问题。农村土地资本化条件渐渐形成之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臝得了诸多权利,主要是对土地使用权、收益权的界定,还通过规范产权交易平台的建立来为农民提供支持,令其对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以自身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因此,农村土地就获得了实现资本化的两大关键条件,也就是流动性和增值功能。在土地流转放开之后,需要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使流转主体、流转过程中收益归属等得以明确。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好,才算是将如今农村土地流转和

“三农”等问题的根本抓住。对于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来说,也有助于避免“三农”问题成为长期的困扰和阻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三农问题也不仅仅是三农问题,其事关我国发展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源不单单是在于制度和观念的不平等,还因为尚未确立新的文明政治。所以,要想使三农问题得到解决,不仅要打破当下的一些不合理分配制度,还要在社会制度改革方面深人地进行。三农问题得到解决才有望实现社会的和谐。

篇4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市场;农民增收城市化

我国“三农”问题长期存在,引起社会的重视却是最近几年,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国的三农问题会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好不夸张地说,“三农”问题解决不了,就一定会发生社会的大动荡。可以说除腐败问题以外,我国目前存在的几个重大问题,如贫富悬殊、就业、贫困、人口、生态环境等均与“三农”问题有密切的联系。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沿海地区的加工制造企业遭受严重损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而消费则显得相对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偏高,2007年甚至达到了72%,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很不合理。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出路是刺激国内需求,即拉动内需。而在国内需求的组成中,农村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这样说,农村市场一旦崛起,我国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纪元。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了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农民负担沉重”为核心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有九亿农民,农村地区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买方社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国家不得不采取各政府措施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而对于大中城市来说,这些供大于求的大部分商品已经饱和。而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停滞状态,农民出现增收困难,使得农村消费处于很低的水平,农村人口的人均消费是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70%,而消费额仅为全国消费总额的39%。1998年,仅仅9%的农村居民有冰箱,23%有洗衣机,33%有彩电,有很多的发展空间。假如使农村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与目前的城市相同,中国的家电产业还有至少10年多的高增长。而现实情况是,不仅像汽车、电话、大屏幕彩电、电脑、热水器等耐用品等,也是农民渴望而不可及的。这些产品在城市中,已经很难再开拓大的市场,所以要维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是必然的选择。据统计,农村居民每增加一元的消费需求,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新增两元的消费投资。但是,消费需求来源于经济收入,没有经济收入的增长,拉动消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实际上可以带动牵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农民太多,一方面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村落后的主要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其关键就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如果把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提高到城市水平,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环境。“三农”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和政治问题。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的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的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客观现实已经要求我们必须拿出切实有效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

一是要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供给。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把壮大县城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中国现实情况下,城市化的含义不仅限于让农民进城这一层面上,它的内涵应当是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基本国民待遇,改变目前的城乡两种政策体制安排的局面。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取消包括户籍限制在内的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和收费,给进城的农民以平等的国民待遇;改革现有的农村政策,给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公平的国民待遇。

篇5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40-2

“三农问题”

是我国当前建设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它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西部大开发问题紧密相连。这一问题不解决,我国的现代化就难以真正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不能真正的实现。故此,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作了特别强调。学界对这一中国当前最大的现实问题也极为关注,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研究内容更为广泛,成为当前经济学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在众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有幸逢阅了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家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诚然此作之说可为我国农民问题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1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简介

詹姆斯・C・斯科特于2001年和2004年先后两次在中国发行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学术魅力,在我国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力作集中反映了科斯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实证主义研究特色,从现实出发来考察东南亚农民生存伦理和反叛逻辑。通读此作,我们很容易发现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主义情操,他是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深入农民的心理,为社会的弱势群体说话的学者。书中大胆采用了经济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构建了“生存伦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重要意义,肯定了其规范性和道义,并实证了“安全第一”原则的决策性和普适性。正如译者所言,本书是一部真正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更为现实的考察农民生存和反叛问题的力作。它对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农民问题,都有着极为现实的借鉴意义。

2 启示――“三农问题”

透过此书看当今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启示重重。笔者认为“三农问题”要根本的解决,也要深入农民的心理,站在农民的立场解决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虽目前国家已投入人力、物力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值,然大量问题尚未解决,大部分农民的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这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程,必须高度重视。笔者在接受詹姆斯・C・斯科特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对“三农问题”的研究成果以及部分个人调查结果,依据现象学的部分理论,对当前我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2.1切实发挥政府的援助机制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一书指出:“在家庭之外有一整套网络和机构,在农民生活陷入经济危机时常常起到减震器的作用。一个男性亲属、朋友、村庄、有力的保护人,甚至包括政府(虽然较为罕见),都会帮助度过疾病或庄稼歉收的难关。”这就是斯科特所说的援助机制。但显而易见的是,作者对政府援助行为的可靠性难以置信,认为“传统的国家和现代国家都能帮助农民生存下去。然而国家的援助,如果说总会有的话,也是很难靠得住的”。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主观理解,不管怎样,政府的援助还是存在的。尤其就我国当前的社会而言,政府对“三农问题”极为重视和关心,但重视关心的效果如何,就需要考究了。因此,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切实发挥其最基本的援助职能。然当下中国农民的基本生存已不是问题,政府的资助己渐趋落实并明朗化,如农村教育、乡村交通建设及农税取消等等。话虽如此,但我们政府一直所倡导的建设新型农村并没有实现(只有小部分),农民只是暂时满足了基本生活,而在广大农村,子女上学及医疗问题依然很严重,贫困依旧是农民的心病。总之,农民脱贫的目标远远没有实现,致富就更不用谈了。因此就需要政府伸出援助之手,解民于危难之中,切实发挥其援助机制,尽可能地缩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脱贫,共同富裕。

那么,政府如何更好的发挥其援助机制呢?《农民》

在对“剥削”进行了现象学分析时指出,“为了达到剥削农民收入的一定平均值的目的,精英阶层可以有极为不同的方法。虽然农民对任何此类索要都会感到不满,但使他感到自己被剥削的最为严重的是那种最经常的威胁其生存要素的、最经常的使其面临生存危机的索要。在农民询问被拿走多少之前,他先要问的是还剩下多少,他要问涉及农民利益的制度是否尊重其作为消费者的基本需要。”从这段阐释我们可了解到,农民真正需要的是维持基本生存的安全感。回归到政府的援助问题上来,我们发现农民需要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安全第一”的生存。简言之,政府保证了农民的安全感,自然就保住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经常宣扬,现代社会农民要致富,就要发展副业,创办自己的企业。然而,斯科特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农民行为――规避风险行为。并引用了生存农业经济著作的话作为解释,即“对于勉强生存的农民来说,可恶的风险会相当厉害,因为高于期望值的利润也许抵消不了低于期望值的回报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如此就需要政府来解决农民的风险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发动群众挖掘地方特色资源,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并首先由政府在本地创办企业,作为示范点。这一方面可以给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保障其“安全第一”的生存;另一方面可以吸纳技术人才,尤其是大学生,也就相应解决了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政府的引导之下,一些有思想有能力的农民看到创办企业的益处,也就必然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来。长此以往,毋庸置疑,整个农村的经济就会慢慢发展起来,农民的基本保障和致富问题也就相应的解决。

2.2加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教育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指出:“安全第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农民屈从于习惯:即使是可以避免的风险也不敢承担。当旱季作物、新种子、新种植技术以及市场生产等新事物提供了明确的、实质上的收益并且对生存安全没有风险或风险不大时,人们会看到农民们是冲到前面的。”如此说来,农民需要进行一定的革新,只要不是高风险的革新,但是“大量农民的革新行为具有孤注一掷的特征,这使得农民不得不为未知事物而拼搏一番的经济背景同其常见的怀疑主义谨慎态度”,因此,农民要通过革新改善自己的境遇,就要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而这种经济风险只要不是很大,农民就可以坚持下去,不幸的是风险超过预期目标就必然中途放弃甚至破产。在安全第一原则的限制下,农民不会去冒险,只会选择投资少而风险也小的革新,慢慢改善。

鉴于上述一系列农民自身的主观和客观原因,要设法改变农民的生活境遇,降低经济风险,在保证安全第一原则的基础上转变农民的思维,达到投资少风险小的经济目的,同样需要政府

这一强大支柱。从长远利益考虑,解决本质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农民的专业知识教育,把新的技术、新的经营理念、新的作物品种、新的行业选择等定期传授给他们(当然初期是针对农民中的精英阶层,因为他们有对新事物的优先和乐于接受能力),使农民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如防虫、播种、育苗等技术)。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减少风险,以增加利润。当农民真正看到教育带来的现实利益时,必然会全身心地投身于农业生产。如此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最主要的是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安全保障,政府的作用也就真正的发挥出来了,其形象也相应的提高了。并且,通过接受教育,农民的个人素质也相应提高,并更能深刻体会到知识的作用,这就对教育在农村的普及起到催化作用。如此良性循环,相信我国的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就会稳步、良好的解决。

当然笔者的观点有一定的空想成分,这一政策要真正实行是不容易的。由于广大农民同胞知识水平非常有限,认为教育只是年轻一代的任务,他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是不需要进行教育的,而且可能对农业知识教育有排斥心理(不懂其中的内容),因此真正的落实下去是很艰难的。但是上文提到新事物一般被精英阶层首要接受,我们需要农民中的精英阶层的支持,然后再将其经验传授给其他的农民。等农民看到了新技术的成果时,自然就投身于学习及实践中去。

2.3整合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中引用了S・爱泼斯坦的一句话:“贱民阶层之所以乐于接受这种给予这种固定报酬的制度,是因为即使遇到灾年它也给予安全保障”。对农民而言,稳定的安全保障比市场经济利润等重要,而土地就是农民最稳定的保障。因此,对土地的优化分配和合理利用是关键。当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以家庭为主的小块土地已不能适应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小块土地的效率低下问题。由于整块的地被分成若干个小块头,尤其是在平原地区,本来大型的机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但是由于地形问题或是面积问题,导致大型先进的机器作业很难实施,只能进行小机器作业,效率相对底下,而且耗时耗力。再者其农产品(如小麦)在市场上进行销售时,必然会因为量少且质不高而廉价出售,如此,农民的经济收入就明显降低,若遇上灾年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很多农民觉得发展本业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农民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进入城市,摇身变为农民工,并成为现代城市一道新的风景线。他们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可见土地对现代的中国农民而言已经不是最稳定的收入了(当然是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要提高和改善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农民的本业――土地出发,对其进行优化管理及合理利用。

那么怎样施行此项任务呢?笔者认为应重新整合土地,即全部没收农民的土地,并将土地转让给承包商,再由政府发给农民固定的生活补助(当然是要满足农民的生存),这样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有稳定的收入,可以像产业工人或公务人员一样,每月有固定的工资。如此农民为了生活的更好,外出务工,就可得双份的工资,社会上存在的看不起农民的思想也就慢慢的消失,农民的待遇提高了,整个社会也就和谐了。再回到土地上来,承包商可以利用大片土地进行大机器作业,不仅效率高,省时、省力,而且经过专业技术的指导(承包商有条件雇佣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就随之提高。这种上下兼顾的政策才是解决三农问题之道。

综上所述,要真正解决好“三农问题”,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转变,在保证农民“安全第一”的生存原则之下,通过一定的援助机制及智力支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协助农村发展事业、推进农业进入现代化轨迹。

3 结语

詹姆斯・C・斯科特的《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这部力作对农民问题进行的深刻剖析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个案分析,都本着客观的原则,聚焦于农民的切实感受和切身利益,这种替弱者说话的个人主义情操实为可贵。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处理好农民问题是重中之重,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理解农民,满足农民的心理需求,从农民的切实感受和切身利益出发,真正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而《农民道义的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就是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教材,从中汲取营养,才是治“三农问题”之本。然该力作是以东南亚农民为例进行的考察研究,是否符合中国农民的实际尚存争论,但笔者认为其理论(如生存伦理,安全第一原则)是完全可以解释中国乃至亚洲所有农民的实际状况的。基于此,笔者在粗浅理解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一点看法,意在对此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业;电视节目;现状;对策;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是紧迫的时代命题。中央强调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成功实践。当前电视媒介是我国拥有广大受众的大众传媒,是我国农民接触最多、且对农民影响最大的媒介。因此,作为强势媒介,电视传播应该通过农业电视传播的大力发展,沟通上下内外,协调城乡,服务三农,从而在促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上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电视传播应该以服务三农、沟通城乡,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农村观众、农民为服务主体,同时满足其他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城市观众的需要,在全社会营造城乡一体、共同解决三农问题的环境氛围。同时,要建立农业电视传播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农业电视传播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对其发展应给予政策、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应从服务三农出发,重新建构农业电视节目评估体系;农业电视传播应实施人才战略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积极开展自身内容产品的新媒体搭载工作。农民的影像实践的意义与价值已有充分显示,农业电视传播应积极主动地吸收农民的影像实践,整合农村传播资源,让农民能够运用媒介表达自己的意愿、反映问题,充分发挥主体性。

一、农村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

农村是个相对独立的乡土社会,具有浓重的乡土特点。由于农民世世代代定居在某一地区,以在这片土地种植粮食为主并易于满足生存需要,因而形成了小而全不求人的封闭经济,同时也形成了灿烂纯朴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当然,在这个不流动的地区里生活,往往会产生一种不善于适应,想回避新事物的性格和重农轻商的思想。尽管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逐步波及乡村社会,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大部分农民喜守旧、追求静,想变又害怕变的性格。

不过,我们也明显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思想不断深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信息借助各种媒体流入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部分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人的生活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民这个称呼也在开始淡化。

目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正从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的阶段。由于受文化素质、生活消费环境、欣赏习惯等因素的制约,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让农民朋友接受。电视不光是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也能起到丰富其文化生活的作用。2008年据济南市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调研组调查,在所属的5个县(市)的乡村和农户进行调研,回收的2000份问卷中,在回答“你都喜欢收看哪类电视节目”的问题时,问卷显示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的节目,其次是新闻节目,第三位是电视剧,第四位是农业科技节目。对于“你对现在的电视节目是否满意”的问题,回答不满意、不太满意的有1402人,约占70%;满意、比较满意的有598人,仅占30%。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到我国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调查显示,无论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还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户最需要的信息集中表现为四大类:宏观类信息――政策、法律、法规等;实际操作类信息――新技术、新品种等;市场类信息――农产品价格、销路、供求等;科技知识类信息――科学文化常识、教育、卫生、健康等。另外发现,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

专家分析认为,农民现阶段最需要的节目应当是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化观念的电视节目,也就是通过电视艺术的手法将现代意识注入农村,逐步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审美情趣的节目。俗话说,转变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黄土成金。观念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在农村的变革中,改变落后的过时的文化,保留优良的传统民族文化,引进先进的创新的文化,是农村变革的根本。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的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深入农村作了大量的调查,总结出中国农民身上存在的四个问题:贫、愚、弱、私。到现在为止,我国农村依然存在这四个问题。要解决这四个问题,就要从四大教育入手,即生计、文艺、卫生、公民教育。生计教育就是提高村民的生产力,以达到致富的目的;文艺教育是提高村民的知识力,以达到治愚的目的;卫生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健康力,以达到治弱的目的;公民教育是提高村民的团结力,以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贯穿这四大教育内容的电视节目正是我国农村最需要的电视节目。

二、农业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思路

第一,扭转重城轻乡的思想观念,把关注的目光不光局限在城市,也投向农村。以传播先进文化为己任的电视媒体,应该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出发,承担起满足农民观众的收视愿望和需求的重要使命,改进和加强农村电视节目,做好电视媒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交流和引进农民喜爱的电视节目,立足服务“三农”,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第二,播放改变旧观念、增加现代观念的节目。农民面对多变的世界、面对城市化的转移,如何解放自己的思想,更新自己的观念,在创业的道路上如何勇敢地面对一个个的困难和挫折?电视剧《刘老根》中主人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无不带有时代色彩,而这种用形象演绎着的观念,常常成为受众的示范,并考虑效仿、采用或改进。因而,在节目中增加现代化观念,是促进农民发展创新的主要途径。

第三,加大信息量,加强节目实用性。信息是农村发展与农民生计发展创新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任何一个农村社区,都会发现有些农户采用有别于其他农户的发展方式。导致这种区别的重要因素是获得了别的农户所没有获得的信息,而电视就是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视调查中,农村受众把电视所提供的文化知识类和市场类信息又排在四大需求信息的后面,主要原因之一是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与农民的需要相差太远。我们还没有做到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电视节目内容,推荐的致富经验实际上大部分农民都没法学习。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条件,为农民提供及时的、准确的信息和经验,让他们觉得节目对生产、生活有用,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来。

第四,创新农村节目形式,提高节目娱乐性。无论是贫困农户,还是富裕农户,看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和消遣,他们大都偏爱影视和文艺节目。由于农村受众文化程度较低,对节目中生动有趣、直观的形象比较容易接受,因而观念更易受其影响。所以我们的节目不应该是简单的声画两张皮,也要研究如何发挥健康有益的娱乐效应。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个性化的语言,改“播”为“说”;在节目中设计小插曲,强化节目的戏剧性;提倡农民“参与式”的、“双向式”的、“互动式”的节目形式,充分尊重农民的乡土创新,以此来抓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使其逐渐从农村的旧文化状态进入新文化状态,接受现代化的观念,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三、对策研究

第一,在宏观政策方面,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明确界定包括电视在内的农业传媒的公共服务属性,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目前,国家尚未对频率、频道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行分离,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电视台难以避免的行为准则,其结果导致了带有明显的公共服务属性的频道和节目处境尴尬,甚至是举步维艰。因此,把农业传媒定位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将其纳入公共服务体系,由国家投入资金运营,由本级政府财政纳入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要求为本行政辖区农民无偿解决农业电视频道落地和覆盖问题。同时,在对其进行考评时,应根据农村受众实际,建立单独的考评标准,对频道和节目进行独立评价,建立绩效奖惩机制,使从业人员不仅能够摆脱后顾之忧,还能专心从事农业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

第二,在节目传播环节,要加强传播渠道和传播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落实“村村通”。传播渠道畅通、传播基础设施完备,才能保证农民都能看到农业电视频道和节目,它是农业电视节目成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等,旨在加强电视覆盖,意义十分重大。尽管进展顺利,但是完成难度仍然很大。农村市场由于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无线覆盖或者自己架天线接收。在覆盲区要采用村村通补点,通过卫星接收、小功率转发、小片网分配等方式,数台卫星接收机集中接收信号后,再通过多道小功率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将接收机输出的基带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无线发射,用户采用开路方式接收。电视与调频广播两套发射天线可共杆架设。对于地广人稀、地理环境复杂、难以架设线缆而又适合采用卫星接收无线转发的地区,可以妥善解决农民群众看电视的问题。

第三,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环节上,找准定位,精心编排;在节目选题内容上,要拓宽思路,转换视角,贴近生活;在节目形式方面,要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必须紧扣定位,突出“农”的特色,做对象特征明显的专业化节目,在对农村受众深入调查、了解、分析的基础上,使电视节目和电视剧合乎农村受众的收视习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电视频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农业电视节目应该具有强烈的“农味”,要在准确定位观众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观众的参与、节目的长度、观众的收视习惯与作息时间准确把握,合理安排,精心设置。把受众关心的乡村气息浓重的节目进行现代化的包装,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农业、农村、农民。

目前我国正从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转变。在这个转型期,农民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对新的经营观念和变化多端的市场信息需要越来越多,对相应的农业节目需求更强烈。国家的重视和受众的需求正构成了农业电视传媒绝佳的发展机遇,而农业电视传媒自身只有切合实际深入农村市场,了解农民所想所需,调整思路,加大力度,转换视角,拓宽内容,活跃形式,明确定位,塑造自己的“农村”品牌,才是农业电视专业频道和农业节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梅.中国农业电视传播发展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2.郑树柏等.农业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界,2009(4).

3.赵洪明,张学玲.农业节目发展理念探究[J].电视研究,2008(11).

篇7

一、健全农村社保体系的必要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点,它可以引导经济循环形成新的逻辑关系,给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制度支持。“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缘于人本身,农民的晚年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自然不会支持各项可能影响自身利益的农村制度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恰恰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各项制度的改革更加顺利,并使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此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维持社会稳定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如“农粮换保障”制度即显著增强了政府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

二、我国农村社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农合制度以县统筹存在缺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了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实行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农村病患到就近的医院就医,给不同的医疗机构制定了不同的报销标准。优势医疗资源还集中在城市,城市的大型医院报销比例较低,乡镇基层的卫生院报销比例较高。但是,基层医院医疗资源有限,医务工作者匮乏,医疗水平服务能力有限,各地医疗资源并不平衡。以县统筹制度使新农合制度优越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保险覆盖面比较狭窄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形式主要有农村社会救济、合作医疗保险、社会优抚以及农村“五保”户等,这些保障形式的确使得一部分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但是对于城镇化,以及多年在外务工的人员来说,以县统筹回乡报销,就无法覆盖到长年在外的经商农村户口和农民工。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来到了城市,为城市的发展也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但是其中没有取得城镇户口的人虽然人在城市,但他们还是无法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据社会人口学家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中青年夫妇的养老任务将更加繁重。虽然国家已经给予60 岁以上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村老人55元的基础养老金,但是,对于日益增长的物价和生活成本来讲,基础养老金只是杯水车薪,保障功能非常有限。

(三)存在多部门管理和监管

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权太过分散,各个部门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对处理问题的看法不一,政策的出台也各自为政互不衔接,存在空白与矛盾。再加上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工作缺少统一的监督,造成了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整体呈现出杂乱局面。

三、农村社保体系的实现及健全

(一)以大病统筹为核心探索多元化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想弥补自己的缺陷,就必须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首先,要从政策上改变,医院的各种药品采用招标机制,为农民群众牟取到最大的利益;其次,政府要从村庄到乡镇到县市,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在医疗费用补偿方式上争取做到大病小病兼顾。最后,政府要采取农村合作医疗与商业医疗保险结合的模式,或选用合作医疗保险的方式筹集资金,又或是与商业性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承担赔付责任,以减小资金压力。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进城务工农民为城市发展贡献了力量,他们生活在城市中的消费水平达到了城镇居民的水准,但是其薪资水平依然与城镇居民有所差距,所以有必要将他们纳入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体系中。对于失地和进城农民工应当增加救济措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不应该只覆盖本地居民,还要参考安置城镇下岗职工的方式尽量为失地和进城农民工提供工作岗位。

(三)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管理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管理较为混乱,政府对其整治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为社保金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对社保金进行专项管理,规范其使用,防止资金流转过程中流失;另一个方面是,建立监督机制,并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对妨碍农村社保制度推行的行为进行监督,还可以与行政执法部门联合管理,加重对此类行为的惩处。

篇8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浙江 宁波 315613)

摘 要:数据显示,近年来各大银行存贷比多数呈现上升趋势,贷款的发放结构也存在普遍偏离既定宗旨的问题。这其中尤民生银行和信用社为甚。这一做法违背了信用社这一金融机构独有的“合作”性质和支援农村经济建设和弱势阶层个人事业发展的初衷。本文在陈述某省某县信用社日常存贷管理中的存贷比设定和存款发放结构的现状基础上,分析其原因并规划其未来发展思路。

关键词 :信用社;存贷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8-0097-01

信用合作社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它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信用社债务承担责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其财产、合法权益和依法开展的业务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其主要任务是筹集闲散资金,为经济城乡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农信社成立之初的目标应该是更多贷,向更弱势的阶层发放贷款。但当下,信用社的存贷比远远高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75%,而且贷款结构也严重倾向于大项目和大工程方向,而对弱势阶层的关照则越来越少。长期看,这是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和绿色金融的,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2003年以来,某省某县信用社存贷比和贷款结构变化及原因分析

某省位于中国西南,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的步调长期落后于其他省份,相应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状况也远为滞后。2003年12月30日,是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和《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4号)精神,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成立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其根本任务在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持三农问题,帮扶弱势群体。故从2003年信用社成立至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该省信用社的存贷比都以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比例运行,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辅助弱势个人或群体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然而,2008以后,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性物价上涨,中国也没有逃脱通货膨胀的威胁。人民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盈利空间日渐狭小。信用社小额贷款步入微利时代和高风险时代。和其他省份的信用社一样,某省的信用社在面对这一全国性的金融危机时采取的都是消极的金融政策。他们一方面努力寻找大额的贷款客户,疏远小额信贷尤其是三农问题乃至弱势阶层的贷款诉求。存贷比急剧上升的同时,贷款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谓存贷比,即是贷款资产与存款负债之间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说明银行信贷信心越不足。就是收进来的存款远远高于借出去的存款。这固然能够保证资金安全,但是长期看却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银行的主要收益源于存贷款的利差。同期存款越多,贷款越少,那么利润就会大打折扣。故此在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的同时,我们应该吧存贷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信用社的信贷结构则指的是向信用社借贷的客户从属的行业和阶层。根据信用社兴办的初衷,我们的贷款应该更多的倾向于三农和弱势阶层。然而正如上图所示,自从2008年开始,某省某县信用社的存贷比和信贷结构则都向着偏离自身服务宗旨的方向发展。

其原因除了大环境变坏导致银行业信心不足以及国家金融政策逐步从紧之外,三农信贷和弱势阶层信贷收益低,回报少等成为主要原因。信用社原本是合作而具有半公益性质的金融机构,但是近年来其经营宗旨却开始质变。如何改变这种不良发展趋向,于是成为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接下来,就做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二、建立财政支持、社会帮扶、信用社转变经营理念的体系化对策

三农问题和弱势阶层的辅助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从这个层面来说,政府不仅要提出相应解决的对策,还应该在对策实施的过程中全程跟进,提供应有支持,推进规范化和公益化管理。这就关涉到国家层面的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和社会的全面支持。我们认为,国家财政是最有效也最可靠的后盾,故此,国家财政应该也必须成为信用社存贷支农和帮扶弱势阶层的主要后盾。也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信用社经营管理者的信心,从而调整存贷比,改变信贷结构,以最大程度地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弱势阶层的崛起提供资金援助。

最后,信用社经营管理者应该改变经营管理理念,迎难而上,化解三农问题和弱势阶层信贷禁区这一误区,加大对三农信贷的比例,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改变评价标准,建立和健全弱势阶层信贷偿还机制,“放长钱”,就推动弱势阶层的自我崛起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结论

单个弱势个体或是三农问题虽然获利微弱,但如果能够创新信贷模式,在全国方位内持续而有效地推广,这样一来,其利润必然巨大而客观。我们不是缺乏做大蛋糕的条件而是缺乏勇气和信心。但就更加长远的视角来看,金融产品个性化和获益的长期趋势性却势在必行,信用社作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金融机构,应该快人一步,占据先发优势,而不是坐等机遇找上门来。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联系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人口增长与粮食供给矛盾、农产品结构性矛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耕地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农业生态恶化等,给农村未来的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解放农业生产力入手,从科技进步入手,科技进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1.“三农”问题的成因

1.1人多地少劳动力过剩,农产品价格不高以及农村知识断层

1.1.1中国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

中国有占世界22%的人口,却只有占世界7%的耕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34平方米,其中:有666个县人均耕地面积少于534平方米,400多个子县人均耕地面积少于334平方米,加上荒漠化、沙漠化、城镇化建设用地,人地矛盾恶化,也就是说,在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着劳动力绝对过剩的问题。

1.1.2中国农产品价格不高,农民增产不增收

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的价格虽有抬升,但农产品的价格始终涨不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农民普遍存在着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就全国而言,70%的农业人口生产出来的农业总产值却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7%,这些农业产值在不考虑任何负担的情况下,全部分摊给所有农民,也难以和城镇居民持平。

1.3农村知识断层

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表现为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有人没事干与有事没人干同在。而这种所谓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民工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缺乏普通民工,而是缺乏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这种“民工荒”表象背后的实质是农村知识断层。这种知识断层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是教育产业化剥夺了很大一部分农民子弟受教育的权利,因为在一日三餐温饱问题尚待解决的广大农村,能为子女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买单的家庭并不多,而作为职业技能教育,虽然是农民获取技能的一条捷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忽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不大,广大民工有意回避技能教育,放弃了素质提高的机会,他们即使从农村转移出来,也只能从事一些挣钱少、又苦又累的体力活,经济和生存状况难以改善。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关键

2.1普及科技知识,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很多,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农村经济要发展,科学技术是关键,而科学技术要靠高素质的人来掌握和运用,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因此,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不能有效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虽然也应用新技术,但受到文化素质、传统农业意识的影响,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认识不足,接受能力差,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迅速普及推广和转化,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要切实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在农业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真正架起沟通的桥梁,把“科教兴农”落实到千家万户。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放映科普光盘,印制科普书籍,结合农时季节开展示范作业等措施,纠正过去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结合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种植和饲养的科技培训;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转岗致富能力。

2.2通过科技创新,加速农业增产

把促进农业创新作为农业科研的重点和方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和调整农业结构的中心环节,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提升能力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围绕综合开发,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

2.3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村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仍会降低,农业资源依然短缺,要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竞争力,同时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完成小康社会建设大业,必须加快科技进步的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应用,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和区域优势,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升级,加强关键领域和重大技术的研究,重组我国较为分散的农业科研力量,提高全国农业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先进的科学与技术转变为农民增收和农业致富的手段。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总结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经验,准确把握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方向,明确目标,奋力攻关,以新的突破推动“三农”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娟琴等:我国农业工程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6):42

篇10

[关键词]农村;法律服务;缺失;贫困;危害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20

[中图分类号]D9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1 关注农民权利贫困的现实意义

三农问题未解决,法律服务贫困现象已出现。三农问题提出来已经16年了,但离根本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古至今,土地问题解决不好,必然成为农村贫穷的根源。农业除了自然灾害、技术、经营管理外,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政府的法律政策。这既有历史的原因,制度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物质贫困还未完全解决,法律服务贫困却已经来到农民面前。法律服务主体投入的服务资源与农村农民的需要不相匹配。

国家为了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提供了大量相关的法律服务,这些服务促进了农村、农民面貌发生巨变。过去,农民长期以来属于弱势群体,改革开放后,大量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城市并没有给他们太多的温暖。因此法律服务,首先需要在立法上为农民赋权,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服务。有了这个前提,才可以探讨第二层面即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如何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归根结底,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只能靠制度变革,制度变革则需要法律保障,提供真正惠农的法律政策产品,并有强烈的愿望和完善的机制,为农民、农村提供优良的法律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出来的法律的作用。由此看来,法律服务伴随着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改善的全过程,是农村健康发展、农民生存状态改善的必要手段。法律服务在农村的缺失,短期看,会销蚀农民脱贫取得的成果,长远看,是比农民物质贫困危害更大的新的贫困。

2 农村法律服务缺失的主要表现

随着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国家针对农村的制度建设不断推出新内容,与此匹配制定了大量的涉农法律法规,用以支持农村建设,改善农民民生,力度非常大。农民的各种权利在法律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殷殷关怀。正因为权利的不断增加和覆盖面越来越大,权力和权利的冲撞冲突比无权少权时代表现得更为激烈,利益格局调整将之进一步放大,伴随的是农民对法律服务十分迫切的需求。可是相应的法律服务却严重滞后。权利意识觉醒的农民和不熟悉法律操作的农民同体,缺乏法律服务的指引和助力,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问题,让业已呈现蓬勃生机的农村、逐步走上富裕之路的农民出现震荡和迷惘,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2.1 民主参与困难重重

村民自治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基层治理的革命性改变,是农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起点,被寄予厚望。可根据笔者的调查,多数地区农村的农民对此认识不足,了解不多,参与程度较低,反应非常冷淡,直接导致了日后维权的失位错位。也有的地方面对宗族家族势力、政府部门不当的强势介入,采取默默忍受的态度,还有的由于对法律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刻,在原则问题上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理性选择而被利用,给自己带来损失。

2.2 社会经济权利的正常实现受到阻碍

由于不能及时方便地获得法律服务,农民在生产经营、子女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权利的实现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如生产经营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均作了明确规定,赋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广泛的生产经营权利。但在具体运作实现的过程中,不懂如何有效行使,被侵犯时不知如何寻求救助等现象仍然频繁发生。例如:某村村民将自己的水田通过村民小组组长转租,每亩(每亩≈666.9平方米)租金100元。事后得知邻村村民同样情况每亩租金是200元。问他有没有签合同或订协议,有没有问过承租人出的价格是多少,回答说都没有问,而且本人并没参与,由村民小组长一手代办。再问打算怎么办,答复是不知道,只能算了。就这一项该农户就损失将近3 000元。这位农民在附近工厂打工一月才1 400元。此外,在社会保障方面,教训也是十分深刻的。早两年有兰考的袁厉害,最近的有杨改兰,惨剧的背后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她们身后,有社会保障的缺失,还有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农民工子女就学、高考问题等。

2.3 土地征收房屋拆w维权难度大、成本高

土地是农民的第二生命,失地农民面临着很大的风险,给予他们的相关补偿应当合法合理,不容侵占与削减。现实情况是法律上农民个体不是土地的所有权人,在涉及土地征收转让时,都是由村组作为协商主体,所得收益也必须首先经过村组集体。当农民个体觉得有失公平,需要维权时,往往找不到愿意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和组织,只能靠自己想到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于家于国,都是效率低下的抗争,房屋拆迁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