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内涵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技术;构建方式

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急需加快对信息化网络的构建,从而更好地培养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将来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简述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建设的基本内涵,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构建过程进行叙述,由此为相关教育部门提供相应的有力依据。

一、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构建的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活动中,信息化网络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其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而且是一种立足于职业教育特点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信息化网络的核心目的是将职业教育学校打造并发展为数字化校园,从而使得学生在数字网络化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最终发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作用[1]。此外,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的构建更注重对教学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对校园网络的组建,从而为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提供计算机化、实践性较强的学习环境,由此更好地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另外,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其中心实质思想就是促进教育实现信息化,使得学校的发展能够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融合,由此保障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提高本职业学校的学生就业率。

二、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的构建过程

(一)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的重要前提就是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其也是职业学校开展网络教育的重要硬件基础,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基础设施是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骤。一般情况下,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的构建需要结合本职业学校办学的特点,然后通过科学的规划、布置、实施,才能够有效地将信息化网络覆盖于整个学校,从而构成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例如:网络机房、校园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等[2]。

(二)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建设

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是一种可以对网络教育功能的系统进行控制与操纵的设备,例如:网络管理系统、网上办公系统、网上服务系统等,一般情况下,网络平台的建设程度的高低决定整个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甚至代表着校园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水平的高低。由此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构建对于整体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而言有直接的关联,因此,在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的时候,需要将该环节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实施,从而为整体校园网路系统提供优质的服务,以保证信息化网络的应用水平。

(三)关于职业学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常见的职业学校网络教育资源包括以下几种,例如:电子教案、试题库、各类素材、百科知识等,可以说,教育信息资源是保障各项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如果没有这些教育信息资源,那么职业学校的信息化教育无法正常开展,由此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将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加强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对于推动本院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

(四)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教学的建设

当职业学校的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化网络平台、网络教育资源均建设完毕后,信息化网络教学活动才可以有效开展,其通过综合上述所有“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升华教育信息化的本质,由此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有效将本校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人才。

(五)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在职业教育活动中,信息化教学教师在整体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其综合素质水平关系到信息化网络教学实施的效果,更关系到学生的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因此,通过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由此使其具备信息化素质能力,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全体学生提高素质水平提供有力保障[4]。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构建的基本内涵进行叙述,并针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网络构建而探讨相关建设步骤,例如: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教育资源的构建、网络教学的构建等,由此确保信息化网络技术实施于整个职业教育活动中,从而为学生营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为其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另外,职业信息化网络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本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本校赢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外,笔者希望通过叙述能够为有关研究学者和教育同胞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由此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将其培养成为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学质量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既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为我们提升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水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基于信息技术的公路工程材料检测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课题”为研究对象,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1.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一词由日本学者Tadao Umesao于1963年在《论信息产业》一文中首先提出,其原文为“信息产业的时代”。1967年日本社会开始使用“信息化”一词。我国于1997年从产业的角度提出国家信息化体系的概念,并明确了信息化的内容。其中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

2.教育信息化的教学形态

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信息技术逐渐渗透教育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形态,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3.职业教育信息化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012年3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任务在于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水平。鉴于职业教育具有技能型、操作性的教学特点,职业教育信息化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的整合、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教学设计改革。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目前,教学设计主要有以教为主体和以学为主两种设计方法。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下,本课题对课程公路工程材料检测技术中的“路基工程材料检测”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改革,此次教学设计改革思路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

(2)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有效整合。整合的过程其实就是教育改革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单一辅助工具,并未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以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新性。笔者经查阅资料发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不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进行辅助教学,而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创建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的新型的教学方式。

(3)转变教育理念。众所周知, “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学”。而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忽视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体现出了极大的弊端。高职学生有自己的特长,思维活跃,喜欢交往,乐于探索稀奇事物,责任感强,喜欢被认可,遵纪守法,喜欢信息化媒体课,乐于采取感性的、直观的学习方式。

(4)提升学生技术能力。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中,很大程度上可改良以往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在本次课题研究中,笔者认为应充分利用研究成果,使学习形式表现为多样化、开放化和共享化。

4.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融入高职教育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促进了课程教材配套资源的建设。如利用视频、音频、动画、课件等,可形成立体化、多样化的辅助资源体系。信息技术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融合,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技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贺耀敏,丁建石.职业教育十大热点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篇3

上述研究在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内涵方面的探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之间关联性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较难探究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究竟是如何促进学校信息化发展的。

一、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核心维度

一般认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指的是校长或者校长领导团队作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领导者,在学校建立一定信息化教学与管理应用标准和问责制度,并成功地促进信息技术在学校各方面的应用。据此概念,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在工作层面应包括:校长在推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是否令学校所有成员满意;校长能否领导制定学校的信息化规划;校长是否能够解决那些不愿意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的教师的相关问题;是否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是否善于缓解自己或其他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恐惧;是否鼓励学生主动建构并积极参与数字化学习,并寻求学校所在社区的支持等。概括起来,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五个核心维度:(1)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2)师生信息技术专业发展;(3)教育信息技术环境构建;(4)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研究;(5)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公共关系等(如图)。

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核心维度

1.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

这个维度一直被视为是评价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方面。校长必须具备利用信息技术产生学校变革的愿景。同时,为了发展这一愿景,校长还必须了解新兴技术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校长头脑中必须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技术愿景,并了解自己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从而引导教师进行信息化建设规划。此外,校长对学校设备和资源的管理也被视为评价校长领导力的重要方面。

2.师生信息技术专业发展

利用提供给学校所有成员发展的教育资源,是信息时代校长的重要责任。国际教育科技协会(ISTE, 1998)课程纲要指出,学校成员发展活动的计划与设计非常重要,因此建立最新式的议题与模式,是领导者需具备的能力。同时,建立资源中心是促进学校成员有效专业发展的关键步骤。

3.教育信息技术环境构建

在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当教师需要协助时,校长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确保教师公平地获取信息技术资源,这是校长应具备的领导能力。确保技术的按需提供及其相关支持是校长必须有的职责,其中还包括教育信息环境与系统以及软硬件的选择、安装、维护和管理等。

4.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研究

这是信息化领导的另一个重要层面。高效能的校长会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效果作为评估教师绩效的指标。同时,校长还会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资料进行研究,并鼓励教师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改善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在这个层面,校长所必须具备的领导技巧还包含评价监督能力,例如评估鉴定课程价值和教师教学表现。与此同时,校长要能评价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计划,并进一步改进计划。

5.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公共关系

人际关系对于校长的管理效能势必会产生影响,其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越于信息化专业技术之上。例如,当教师们学习和使用某项新技术时,校长必须善于提供指导和支持,并适当予以刺激或鼓励。优秀的领导者具备练达的人际与沟通能力、适度的信息技术能力。

从相关的案例分析来看,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校长基本上能够把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五个核心维度,但在个别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特别是在学校信息化发展愿景与规划制定、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研究两个维度上。这也影响了校长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者对学校信息建设的进一步规划。

二、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信息化建设的个案分析

为了更具体地探究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机制,我们以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为参照,对35所学校进行个案访谈,根据权重评估这些学校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关系。以下简述其中10所典型学校个案。

(1)YY学校:学校的信息设备较完善、信息化普及较好,在教学、管理以及网络交流方面有明显优势。该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及信息化意识较强,五个维度的总平均分为4.38(满分5,下同),是所接受调查校长当中得分较高者。作为市区重点中学,该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成效很显著。

(2)LW学校: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有优势,信息建设方面投入相对较大,设备较全,信息技术教师团队力量较强(有3位专职信息技术教师)。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水平五个维度评估中平均得分为4.02,处于中上水平。该校作为城区重点小学,信息化水平在本区也处于领先位置。

(3)YZ学校:多媒体小平台进课堂起步较早,教师信息化应用掌握得较扎实,开设的心理辅导网站“一路帮我”较有特色。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85,处于中等偏上。该校为城乡结合部小学,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成效也较为显著。

(4)JA学校: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按部就班,只能依靠上级部门的支持逐步完善基本的信息化建设,至于应用方面并无优势可言,多在教研活动时应用一下信息技术。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平均得分为3.55,处于中下水平。该校为农村山区小学,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资金短缺等原因,信息化建设一直难以开展。

(5)TH学校:能够在各班配置多媒体小平台,能对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可利用的条件,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平均得分为4.2,属较高水平。该校作为城乡结合部小学,信息化建设在本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在逐年提升当中。

(6)LS学校:全体教师信息素养较高,虽然受资金、硬件等方面的限制,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意识强。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4.13,处于较高水平。校长本人信息意识较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较努力,取得的成效也较为显著。

(7)HJ学校:学科的整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英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等有一定优势。该校校长在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88,处中上水平。该校作为城区小学,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一直开展得较好。

(8)YE学校:与区域内的其他学校相比较而言,该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处于中游,重视硬件使用效率,不断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专业技术作用,将其作为一大特色来抓,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93,处于中上水平。

(9)HS学校:目前学校是本区薄弱学校之一,设备落后,资源匮乏,缺少优势和特色。该校校长在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3.48,处较低水平。该校作为农村山区小学,受校长信息意识等原因限制,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

(10)YT学校: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的电子手抄报制作得比较好。该校校长在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五个维度评估中的平均得分为2.98,属于较低分。该校作为农村山区小学,受条件限制,信息化水平一般,但保留有自己的特色。

从上面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确实存在差异。虽然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有较为明显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的优势,但有些农村中小学同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LS学校,虽然受资金方面的限制及缺乏硬件设施,但全校教师信息意识强,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渠道进行课堂教学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上开展得有声有色。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认为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的重视程度比资金障碍和设备欠缺更为关键――因为校长只有主动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性,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学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带领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并在学校教职员工中起到带头作用。

三、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策略

虽然不同校长在观念上均认可教育信息化领导力与学校信息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互为影响,但是并不是校长一个人的素养就可以解决一所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从个案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校长都已经认识到了制约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也在积极地寻求解决途径。这些因素包括:(1)资金问题。有些校长认为资金短缺造成了资源和设备不足、信息化建设的措施无法落实到位。有些学校积极寻求外部的技术与资金资源方面的支持。(2)人员问题。一些校长认为学校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影响了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持续推进。(3)资源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4)部分教师观念问题。在个案访谈中,很多校长都认为部分老教师的观念一下还转变不过来,致使教师整体应用队伍参差不齐。(5)校长自身素养问题。很多校长自身的信息素养不够,有些校长仅仅会浏览网页、检索信息等,应用层次较低。

在访谈中,校长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比如,LS学校:(1)多渠道、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力度投入;(2)更新教师观念,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3)引进专业人才。YE学校:(1)加大资金投入;(2)加强师资培训工作;(3)奖励信息技术精湛的教师,并纳入教师综合评估制度之中;(4)加强信息技术的交流与沟通。YZ学校:(1)提供资源和设备,主要是添置各班的多媒体平台,建立校园网络平台等;(2)加强教师网络学习的指导,全面树立网络教学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意识。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下,校长自身专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命题。在面向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需要增加一系列新的要素――必须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必须考虑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必须对学校信息化投资进行系统思考,学校信息化建设必须与学校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考虑,必须将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进行衔接。这对于校长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时代的机遇。

篇4

关键词:信息化与现代化;必要与可行;策略与途径

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地处以盛产红菱莲藕而著称的水乡斜塘镇区,是一所按现代化标准构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009年底顺利通过园区“达标升级”考核评估,率先由一所乡镇所属的农村学校升级成为园区管委会的直属学校。鉴于信息化社会和教育规划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鉴于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逐步到位与不断更新,鉴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均衡、资源分享、课程整合、教学改革、教育管理以及师生信息化素养提升等方面的显著功效,学校立足区域管理的背景,选择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内涵建设,引领学校教育升级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园区智慧教育。

提升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力是学校现代化内涵建设的首要动力

1.组织保障,科学管理

学校从2010年起正式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和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为组员的信息化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例会,重点围绕软硬件投入与信息化效能提升两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与实践。

2.深入调研,科学规划

2010年,在进行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学校适时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发表于《苏州教育信息化》2011年第四期),详细规划了学校下阶段的信息化建设,并纳入莲花学校“十二五”发展整体规划加以统筹实施。

3.领导率先,榜样示范

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信息化领导力,全部通过教育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一名为苏州市信息化能手,一名为苏州市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优秀学员,一名苏州市信息化先进个人,并在教学、管理、师训与科研等方面率先垂范,有力保障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高效推进。校领导从2008年即开始率先在苏州市教师培训网开设概念图在线培训课程,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13年4月,我校论文《以概念图为支架的整合教学》获园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评选一等奖,苏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创新案例提名奖。

建设数字校园是支撑学校现代化内涵建设的基础保障

学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始终是硬件投入与软件提升并举的一个过程,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常常各有侧重,学校的信息化之路以“达标升级”为标志,大致可分解为两个阶段,“达标升级”前侧重于信息化硬环境的改善,而“达标升级”则侧重于提升办学信息化的软实力。

1.创优信息化硬环境

自2003年办学以来,随着政府对学校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学校办学内涵的逐步提升,目前学校共有计算机465台,网络环境下学生用计算机292台,生机比为6.5:1,供教师独立办公使用的计算机数与教师数之比超过1:1。班班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且实现了班班通,并能常态化使用,使用比率超过90%。

2.提升信息化软实力

学校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也加快了软件更新和应用的力度。一方面积极引进专业化图书、学籍、资产、财务、人事、档案等管理软件,以提高部门工作信息化绩效;另一方面本着引进与自主开发并举的策略,以信息化为平台,依托RTX即时通信平台,IMO虚拟办公平台、动易网站管理平台、Wiz知识云管理平台,FTP备课资源共享平台和Moodle课程管理平台,积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数字化校园网络资源与管理系统,走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道路,促进教育教学管理更加低碳、科学和高效,初步达成了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加速了推进“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2013年1月学校获评“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1.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师训实践

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为重要抓手,深入开展信息化背景下整合教学与教育管理的实践研究,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师训实践。不仅每年寒暑假都开设以信息技术为专题的教师培训,而且每学期还会通过有针对性的领导报告、专家培训、示范教学、评优竞赛、主题论坛、资源建设、读书交流、参观学习及市级以上远程互动培训等活动,积极引入并推广饱含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的Blog、Wiki、Wiz、Moodle、Inspiration/Kidspiration(概念图)、电子白板等教育信息化专家平台以及国内外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结合自我反思、网络研修、同伴互助与专家引领等行动研究。而且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方式和专业发展途径,尤其是依托Moodle平台的校本化网络课程体系初步形成,精品化校本信息资源正在动态化、生态化生成,逐步形成了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的教师网络团队文化;及时启动了校本化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能力初中高三级的培训课程,辅助以考核、激励等策略,引领科研、实践与教师发展的同步深入,立足点面结合,分层递进,整体提升。

2.以创新应用与研究反思为核心,推进课堂的高效整合

围绕“整合教学”和“高效课堂”建设,学校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无论是青年教师亮相课,还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均要求教师们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适时、适度地在学科教学中有效运用、创新应用信息技术和资源,高效率达成教学目标,进而不断提升信息化背景下的师能和学能。

为进一步引领教师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的高效整合,学校又制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启动了校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竞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引领作用。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走向展望

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需的,这已成为全体莲花人的共识。但对照《莲花学校“十二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要求,学校还有许多功课要做。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展望未来,应在以下几方面着重做努力。

1.推进新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基于概念图和电子白板等新整合平台的教学实践有待深入。学校将在前期培训和达标考核的基础上,启动基于概念图和电子白板优秀课件的征集评选活动和公开课展示,并结合专家培训、读书活动、网络课程培训和整合论坛深入推进。

启动基于PowerPoint的深度整合实践。引入了套装软件,实现与PowerPoint的无缝嵌入,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传统PPT的整合功能。

2.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能力

创建校园绿色网络活动室,着力为中小学生营造绿色、安全、文明的网络学习环境,探索创建良性网络文化的积极方法,促使学生养成网络环境下的道德自律。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开展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竞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论文摘 要:本文指出我国教育信息化要避免重技术、轻教育的倾向,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清思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兼顾教育、管理和技术三方面。

周济部长在年初提出全面实施“金教工程”的任务,如何正确理解“金教工程”的意义和内涵?如何成功实施“金教工程”?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是笔者的一点体会。

一、“金教工程”的重点目标是教育

1.正确理解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在有些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出现较多的是IT公司介绍它们的产品和理念,或学校网络中心负责人总结网络建设的经验。所涉及的这些内容都是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但是,若仅仅把教育信息化理解为IT产品或网络的功能是不够全面的。要理解教育信息化,就需要注意其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IT产品或网络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它们只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手段之一,它们不是目标本身。教育信息化的成败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创建有效的机制,使各种手段对准目标,有效地为实现教育目标服务。

“金教工程”既然是面向全国教育系统的信息化工程,其目标就要为教育服务。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求也就是教育信息化的方向。这些需求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目标子系统,因此,“金教工程”的成果最后要体现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成效中。

教育的最重要的社会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教育部多次指示要加强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的诸多任务中,最重要的任务是支持教学。如果在与教育信息化有关的活动中,很难看到学校、教师的身影,很少听到用信息化改进教学质量的成果,这样的信息化就不能说是成功的。只有当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依靠信息化改进了教学,学生实实在在地因为信息化更好地学到了知识和本领,教育信息化才落到实处。

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着眼点是学生,最终受益者也是学生。如果教育信息化仅仅扩大了IT公司的销售额、增加了教育界计算机网络的设备,或者只限于提高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效率,不能说这样能完全适应国家、社会对我国教育的需要。

2.正确理解计算机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化是不是就是信息化?是否安装、运行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就能提高绩效,还是必须与教育领域的实际业务紧密结合?

现代信息系统的研究认为:信息系统的内涵大于计算机系统的内涵,它不仅仅指计算机软硬件,还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以及管理水平等。像“金教工程”这样涉及教育领域内外诸多因素的大系统,其成败既决定于技术因素,更决定于教育、组织和管理因素。只有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深入实际,了解教育领域各个环节、各个层次的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结合业务需求引入适当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够提高教育的绩效,信息化才算是成功的。

因此,实施教育信息化要遵循正确的路线,其基本思路是:需求为先,教育为本,技术为用。

二、抓好“金教工程”就要懂教育

教育信息化既然要为教育服务,仅仅依靠计算机技术是不够的,那么,还需要什么呢?

1.现代信息理论中的杠杆观点

有一个寓言说:一把坚实的大铁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1]

铁杆和钥匙都是工具,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开锁、打开大门,铁杆不了解锁孔的结构,即铁锁的“心”,尽管它很强壮,还是无法打开大门。而钥匙则相反。如果把实现教育的目标比作打开大门,IT技术比作打开门锁的工具,那么,大门铁锁的“心”就是教育本身的业务内容。不懂教育的流程和规律,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也相当于不了解铁锁的“心”的铁杆。

竞争力和价值链理论的提出者波特提出,信息系统的应用方向应该是价值链中的杠杆支点:“价值链模型确定具体的、关键的杠杆点,企业在这个点上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最有效地增强其竞争地位”。

计算机技术是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多出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政务水平等才是目的。IT技术含量虽很高,但是如果没有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即使再高的技术,也只能像铁杆一样,有力气却用不到地方。

2.透视教育中的因果链

要使计算机技术对准教育这个大“门”的“心”,并非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教育活动和计算机之间的许多联系不易直接看出来。

不了解基本的教学环节,就很难发挥计算机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持作用。哪些教学环节影响教学质量?在这些环节里,是否存在某种信息处理?用计算机技术改进这种信息处理之后,是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环节中,包括教师的遴选与培养、教师的备课与教学、教材、教学大纲、学生的听课与预习复习、考试等,如果担负教育信息化任务的组织和个人不熟悉这些环节,看不出其中的业务活动和信息的关系,怎么能让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呢?

当代管理理论提出,要加强对事物的洞察力,提高看穿事物之间隐藏的因果关系的透视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就是找出教育活动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学校考试为例,曾经发生过监考老师发现某考生相貌与身份证件上的照片不符的事件,但是监考老师不认识这个学生。有的老师用手机拍摄下这个学生的照片,事后请直接管理学生的教师辨认,最后确认此人是替考的,本人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请人替考的事实。在这个事例中,教学质量体现在考试的监考环节,不把请人替考的学生揭发出来,就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没有现场拍摄的照片,就不能使作弊者承认请了人替考。照片就是现场采集的表明考试者身份的信息。这里就存在教育活动和信息之间的因果链条关系:

教学质量防止考试作弊考生身份鉴别采集替考者照片与考生本人信息对照

可见,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教育目标是通过表面来看不明显的因果链受到信息的影响的。如果不具备足够的透视能力,看不出考试质量与考生身份鉴别的关系,进而看不出照片的决定性的作用,就很难具体地理解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

3.从业务流程到信息,再到计算机

请注意,到目前为止,在这个实例中体现了信息的作用,却没有计算机参与。这从一个角度说明,计算机化和信息化虽然有联系,却不是一回事。那么,如何让计算机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作用呢?还以考试为例来解释。亲自参与组织考试的教师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可能有学生没有到考场而咬定参加了考试,也可能有学生参加了考试而试卷被丢失。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有的学校在考试中要求每个考生亲笔在学生名单上签字。有了这份签过字的名单,一些考试中的缺考、丢考卷等问题就容易解决。显然,签字名单也是信息,这里又一次看出信息对考试质量的作用。

虽然揭发替考的和解决缺考、丢考卷问题不是一类事件,但是它们都和考试质量有关,都需要考生身份信息的某种处理,如现场照相属于考生身份信息的采集,请主管教师辨认考生属于提取和比对考生身份信息,签字名单属于其记录与鉴别,等等。

目前高校往往有上百人在一个大教室考试,显然,以上的考生身份信息的处理会妨碍考试的进行。一线的监考教师们就会希望能有某种计算机技术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如果能有某种指纹识别或无线射频识别设备,考生一进考场就能快速识别和记录其身份,这就会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考试中的问题。只有在理解了考试中的信息需求以后,才能找到计算机技术的用武之地。这里存在着下面的关系:

业务信息计算机

不深入教育第一线,不理解和熟悉教育的具体业务,就很难发现影响教育质量的信息因素;而不理解信息的作用,计算机的使用就像力图撬开大门的铁杆,有力气也用不上。

用一句话概括:教育信息化要“教育为本,技术为用”,不能把信息系统仅仅看作计算机系统。

4.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框架

在有关信息系统的世界名著里,其中,计算机技术属于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设施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想让计算机技术发挥作用,还需要在它上面的四个层次的因素与其配合,共同产生出提高组织竞争力的效果,以应对组织面临的严峻市场环境的挑战。

仍以前面的考试的例子来说明。考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环节,属于教育的日常运营模式,它服务于加强教育第一线教学质量的战略,而该战略的目的是确保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考试本身包括一系列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出题、印制考卷、监考等,考生的身份识别是其中的业务流程之一。在考试的实践中,只有发现了考生身份信息的重要性,理解了考生身份信息的作用,才能提出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在图1中,上一层依靠下一层的支持,或由下一层组成,像一座大楼,由地基、基层等逐层构成大厦。

因此,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计算机化,它是由图1所示的诸多方面共同构建的复杂系统。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信息化

1.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

有必要纠正对教育信息化的误解,不能用狭隘的纯技术视角理解它。“不善弈者谋子,善弈者谋势”,“谋势”就是统筹兼顾,从全系统诸要素整合的多视角来分析和指导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

国外有的著作强调:“把系统的绩效从整体上加以优化的必要性”,“有的时候,技术可能不得不被‘次优化’,以便实现各要素的匹配”。[2]中国有句古话:“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过去常说“全国一盘棋”,因为整合出效益。信息化建设要从提高组织整体绩效的目标出发,在战略上综合权衡,不能单纯抓技术,要把技术和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2.注意技术队伍和教育队伍的合作

目前,人们经常议论数据“孤岛问题”,其实,“孤岛”不止存在于不同单位的数据之间,更大的问题是它还存在于技术人员与教育人员之间。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信息化发展的某些阶段,技术人员的作用被过分高估,业务人员的作用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这不是个别现象。

不是由纯计算机技术人员,而是由懂得业务的专家来决定计算机用到哪里,这是世界著名的信息系统专家的意见:“高层业务经理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战略作用,信息系统的责任不能交给技术决策者”,“信息系统太重要了,不能把它完全交给企业中的一小批技术人员”,“要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置于管理的控制之下”。[3]

最了解教育的是第一线的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因此,要注意让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来,鼓励IT公司、网络中心等技术单位与学校、教师的合作,从实践中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几个小故事的启发[N].三湘都市报,2003.4.9.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一、研究背景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传播,信息技术已渗入到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及思维模式,这标志着人类已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由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2月,我国的网民数量为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信息化时展的必然产物则是教育信息化,教育在信息下背景下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各种新兴教育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的大量涌现在深刻改变着现有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校围绕教育教学开展利用信息技术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推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大力推广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深入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实现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历史实践证明教育是一个国家实现繁荣富强的基石,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时期,能否培养出顺应信息化时代,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在自身现有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创新的“信息人”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要素,必须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快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努力实现角色转变,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信息化教W能力最早是由我国学者胡小勇、祝智庭提出的,他们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由传统素养、信息素养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三部分组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受到相关领域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马若明老师 (2005)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充分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运用到教学的全过程,实现教学环节最优化。他指出信息化教学的态度和思维、运用信息技术的智慧、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创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等都是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组成要素。王卫军老师 (2009)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全面掌握信息技术为前提,以适应信息化教学条件,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手段,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为宗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能力。他认为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应包含四个方面,即:信息化教学意识、信息化教学知识、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智慧。何克抗(2010)认为: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是教师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能够对教学资源进行检索、开发、利用、管理与整合的能力。顾小清(2011)认为: 信息化教学能力指教师除了具备对于信息资源获取、分类、加工、传输等基本的信息素养外,还应具备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成功实现对教学全过程的设计、实施、优化和创新,并且富有信息化教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纵观以上文献,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我们达成以下共识:在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知识、技能与情景互动的结果,是指教师以信息化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支撑,将信息化教学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优质高效地融合。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完善者,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信息化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必须依赖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讲授灌输,单一的教学资源严重制约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过程枯燥无味,缺乏感官刺激,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求知欲望不强的学习状态。在教育信息化的条件下,教师应具备信息化教学思维和理念,努力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加快提高对信息化教学内涵的认知,更新原有教学理念,积极以日常教学重难点为切入点,利用信息资源与信息要素,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可听、可视、可交互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二)苦练内功,提高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身负“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借助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将人类的历史文明传授给学生,教师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是经验的接收者,两者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互动。进入信息化时代,传统教育的封闭、单一状态被彻底打破,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电子白板、数字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呈现多样化、数字化、共享化,教师应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将教学软件、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尤其在教学的重难点这些关键环节设计信息化切入点,借助信息化教学媒介创设出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练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突破课程重难点。

(三)开展竞赛,实现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为了贯彻落实这项规定,自规定制定以来,教育部已经联合相关行业,组织开展了各项大赛,近三年来参赛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目前,信息化教学大赛成绩己经成为展示中职学校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信息化教学大赛在促进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及发展中作用突出,主要体现在:增强参赛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动机;提升参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参赛教师个人和团队的持续发展。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既需要自身积极主动的去改变,也需要管理阶层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做好管理工作,同时需要教师通过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重态度、强监管、抓培训、建平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2012(8).

[2]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周红春.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06).

篇7

【关键词】本科专业目录;本科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教育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5―0024―05

一 争议的由来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1]。修订稿在没有广泛征求学术界意见,也没有经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的前提下,就将目前已流行多年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由于这一专业的名称不仅与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对我国教育信息化能否健康、持续、深入地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从而也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这一名称的变动,立即引起教育技术学界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有些学者为此感到担忧;不少年青学者已通过网络向有关部门明确表示了不同意见;在已设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部分高等院校中,许多师生已开始对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更改、或应作何种更改,展开辩论与交流;从而在教育技术领域正在形成一场全国范围有关本专业名称是否应该修改的热烈讨论并出现重大争议。本人作为多年从事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探索者、实践者,对这场争论当然不会置之度外,这篇短文就是要阐明我对这场争论的态度及管见。

要判断是否应该把高等院校本科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名为“教育信息技术”,关键是要弄清楚三个问题:一是,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有何不同?二是,采用新专业名称的主要论据是什么?三是,更改专业名称将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来逐一讨论这几个问题。

二 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及其比较

1 “教育技术学”的内涵

(1) 由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在学术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早有定论――在对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进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吸纳国际上AECT94定义与AECT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但摈弃二者的缺陷与不足),并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当前我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应如下面所示:

“教育技术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由这一定义可以看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仍和AECT 94定义一样,是“过程与资源”(但不是AECT 94定义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仍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只是范畴所属并非“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而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则仍是上述研究范畴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就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而言,AECT05’定义是完全抛弃了94’定义的优势,从而成为其最大的败笔;而上述新定义则一方面继承和发扬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又彻底摈弃AECT94’定义和05’定义的缺陷与不足,因而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又能很好地满足科学地建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中国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由于运用这一定义可以严格界定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因而对于整个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对教育技术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对教育技术专门人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培养,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见,这样的学科定义是至关重要的。

(2) 由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但是,光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是不够的,因为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学科,还是一个很大的应用领域――我国应用教育技术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级电教馆、站的电教人员)有上千万之众。对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应用队伍来说,由于他们主要是运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进行研究与探索),所以上述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对他们并不适用――这类学科定义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并非他们所关注的内容(例如对广大教师来说,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去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好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为此,需要为这一庞大且重要的教育技术应用领域(即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应用领域)制定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教育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应用领域的定义主要面向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广大教师的教学应用,所以必须通俗易懂,但是作为定义又必须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那么,教育技术的的本质特征(即它的质的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呢?经过长期、深入的研究发现,这种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三效”)。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中,之所以强调“三效”是因为: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效率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效益的体现,是要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对教育来说,“更大的产出”就是要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

由于上述关于教育技术质的规定性的表述,既简洁明白,又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因而就可以用来作为面向应用领域的教育技术定义。其具体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2 “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

以上分析表明,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内涵,根据涉及对象和讨论场合的变化,我们可以从学科领域定义或是从应用领域定义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理解。那么,对于“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又该作何解释呢?

(1)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在学术界,“教育信息技术”原本不是一个通用术语,更不存在这样一个学科,所以本来并不存在所谓“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问题。但是,确实有部分学者喜欢使用这一术语(甚至有的高校还以此命名该校的某个学院),现在教育部的重要文件中又提出要以此替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名称,我们就不能不对这一术语做一番认真的考察。

按理说,“教育信息技术”是由“教育”和“信息技术”组成的复合名词,即“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而“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显然,只要把“信息技术”的内涵搞清楚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内涵即可随之确定。

由于目前“信息技术”在高校已是一门很成熟的热门学科,而且涉及许多领域,所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为“信息技术”给出的学科领域定义有以下两种:

定义1:有关数据与信息的应用技术。其内容包括:数据与信息的采集、表示、处理、安全、传输、交换、显现、管理、组织、存储、检索等。

所属学科:通信科技(一级学科);通信原理与基本技术(二级学科)

定义2: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信息学(二级学科)

通常“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的学校中,主要应用于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从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结构;或是应用于各级教育系统内部数据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价与管理。可见,对于教育领域来说,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显然应当采用上述定义2,即“利用电子计算机、遥感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的技术”。

这一定义表明,“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信息”。这里所说的现代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等。

把“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所确定的内涵搞清楚以后,“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领域定义中的内涵也就随之可以确定。如上所述,“教育”在这里起定语作用,所以,“教育信息技术”就是指,在教育领域中应用的“信息技术”(或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这表明,“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教育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2) 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

考虑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有上千万之众),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他们关注的并不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而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理想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变革传统的教与学方式(即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也需要为他们制定一种新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能激发起广大教师强烈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并易于为他们理解和掌握的教育信息技术定义,这就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

由于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出发点(目的)与归宿(最终效果)只有一个――就是要“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所以这样的“应用领域定义”可具体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由于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如上所述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等,一般也可统称为“信息技术”。这样,上述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就可更简洁地表述为:“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3 两种专业名称内涵的比较

对两种专业名称的内涵作了具体分析以后,二者的比较就成为一目了然的事情。

(1)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学科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研究范畴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研究领域是:研究范畴所涉及五个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而根据“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

其研究对象是: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

研究范畴是:借助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去“获取、传递、存储、显示和应用教育领域中的各种信息”(即涉及对教育领域中各种信息的五个方面的处理);

研究领域则是:研究范畴所涉及的五个方面信息处理的“理论与实践”。

由此可见,由两种专业名称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从它们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看,彼此都有较大的差异,难以用后者取代前者。

(2) 关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内涵的比较

如前所述,“教育技术学”的应用领域定义可表述为,

“教育技术是运用各种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而“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定义则可表述为,

“教育信息技术是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三效’的理论与实践。”

将这两个应用领域定义逐字对比,不难看出,前者是“运用各种技术”,后者则是“运用信息技术”,而两者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完全相同――都是为了“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三效’”。可见,若从两种专业名称应用领域定义所确定的内涵考虑,用后者的名称取代前者,对于所追求的目的与最终效果来看,没有变化;但广大教师为达到这一目的与最终效果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则有较大的不同:前者使用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而后者使用的“技术”,则仅仅是指现代的信息技术。

三 对更改专业名称主要论据的分析

目前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的一贯思想都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事实上,从上面对“两种专业名称内涵”所作的比较不难看出,用“教育信息技术”代替“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实质恰恰在于: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其主要理由或论据有以下三条:即认为名称的更改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就此做进一步的分析。

1 关于“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无一不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各国投入了成百亿、乃至上千亿元的资金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若干个子系统和诸多的制约因素,决非只靠信息技术方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或加大资金投入就能奏效。在这方面美国为我们提供了典型案例。在国际上,美国对教育信息化最为重视、资金投入最多、设施最先进,但是迄今为止,在美国教育部官方文件中也承认,“教育信息化成效不显”[1]。其根本原因不在于信息技术不先进或信息技术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不力,而是缺乏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是信息化环境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论,它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三部分组成[2]。由这三部分组成的全新教育理论,并不属于信息技术学科领域,而恰恰是现代教育技术最核心的内容。可见,主张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一条理由(论据)――“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成立的,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无助于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相反,将会由于改名后更难得到科学的、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的正确指导,从而大大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甚至使成百亿、上千亿元信息化设施的资金投入付诸东流(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2 关于“有利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自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基本文化素养已由“读、写、算”三者,扩展为“读、写、算与信息”四者。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已从2001年开始,将“信息技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二条理由(论据)就是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如果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将会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

强调应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这种想法非常正确、也很及时。但为什么一定要通过改变“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方式来加强呢?事实上,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都已经建立了“信息技术专业”及相关的学院――尽管名称不统一,有的叫做“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也有的称之为“信息工程学院”,但它们的专业内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在高等院校(包括师范院校)本科已经设置有“信息技术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还有必要再将另外一个内涵基本不同的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专业,以此来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养吗?

如果这种理由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为了加强“计算”方面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数学专业”(或“计算数学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计算”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数学专业”呢?!为了加强“读、写”的素养,是否应该在高等院校已经设置有“汉语言文字专业”、完全可以支持广大青少年“读、写”素养的学习与生成的情况下,再增建一个“教育的汉语言文字专业”呢?事实上,再增建这类教育专业的建议,从来没有一位学者提出过――因为根本没有必要。

3 关于“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

改变专业名称学者的第三条理由(论据)――“有利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训练与培养”,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由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在我国是2001年以后才正式开设。这门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会有较大的缺口,因而要求教育类的相关专业提供这方面的支持;将“教育技术学”专业改名为“教育信息技术”正是基于这种考虑。

之所以说这种考虑有一定的道理(即有合理性),是因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来培养或训练相比,无疑是更有效一些。但是,如果要求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很好地承担起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的任务),而且还应该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这方面,通常要求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能够为其他学科的教师起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那么,结论就刚好相反――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培养或训练和通过“教育技术学”专业相比,将远不如后者有效(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生成,尽管要有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但要真正形成有效整合的能力、尤其是深层次整合的能力,则主要取决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而不是取决于“技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在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三条理由(论据)中:

第一条完全站不住――不是有利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而是会延缓教育信息化进程,即“有弊无利”;

第二条理由不充分――在高校已普遍建有“信息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是否还要增建一个“教育信息技术”专业,对于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学习与生成并无明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即“可有可无”或“无弊无利”;

第三条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成立――如上所述,若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恰恰是必不可少的),则会适得其反。这说明第三条是“有利也有弊”。

四 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样更改专业名称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我们认为,这种后果至少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 将会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如前所述,对于“教育技术学”和“教育信息技术”这两个专业来说,它们的应用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存在较大的相似性,这是造成一批有较强“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学者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但是前面也已明确指出,这两个专业的学科领域定义所给出的内涵则有较大的差异(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完全不同),而学科内涵的差异对于该学科自身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以及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有直接、且至关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若是用“教育信息技术”取代“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誓必会改变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与研究领域,从而改变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和该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因而将严重影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甚至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逐渐式微,乃至消亡)。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危言耸听! 因为美国高校的本科从来就没设置过教育技术学专业,该学科不还是照样存在吗?没错,美国确实是这种情况。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有自已的国情。自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不仅已在各省、市、地区、县建立了电教馆或电教站(有些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电教中心或电教组(其中多数已改名为教育技术中心或教育技术组);而且还在220多所高校的本科建立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原来叫电化教育学专业)。在高等院校拥有如此庞大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设置,在各省、市、地区、县拥有如此众多且完整的教育技术专门机构(相应地还有一支庞大的应用教育技术的专业队伍――而这一支庞大的专业队伍,正是多年来由我们的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或电化教育学专业培养出来的),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的,这样的中国国情难道能不加以考虑吗?对这样的国情,美国的情况能直接照搬吗?

2 将会降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质量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的修改是否会影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质量的问题,在前面已经指出,若是仅从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言,更改专业名称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若是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求能够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具有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则会适得其反。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要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等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安排问题;这对于偏重“技术”的“教育信息技术”专业来说,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一般都不太受重视,甚至根本不开设――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由“教育信息技术”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而在“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这类教育方面的课程都是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属于主干课程,因而非常受重视――这也是由“教育技术学”的学科领域定义的内涵所决定的。这就表明,专业名称的修改将会严重削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而这种“整合”能力,如上所述,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专业名称修改以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这方面的培养质量将难以达到要求。

3 将会延缓和阻滞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关于这个问题,在上面、对于改变专业名称学者所提出的第一条理由(论据)的分析中,已给出有针对性的论述,并已得出了明确的结论。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五 结束语

如上所述,主张把高等院校本科“教育技术学”专业名称更改为“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影响人士,主要是一批有较强 “信息技术”学科背景的专家(或是计算机软件研究领域的权威),还有一些则是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研发的学者。他们历来认为信息技术可以涵盖教育技术,因而可以取代教育技术,这种观点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由于非本学科专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内涵的缺乏了解,而形成一些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这本来并不奇怪,也无关大局;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这种片面乃至错误的认识,已不只是在学术界散布与传播,而是影响到教育部有决策力的高层领导,因而有可能改变整个学科发展的轨迹、乃至影响该学科的生存,从而给我国教育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想向有关高层领导诚恳地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倾听专家(尤其是权威专家)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任何专家都只是在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拥有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乃至远见卓识),对其自身所属学科应如何发展的意见通常具有权威性;一旦超出他(她)自已所属学科的研究领域(例如,由“信息技术”学科跨越至“教育技术”学科),由于两个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有较大差异(甚至完全不同),这些专家(尽管是货真价实、甚至是国内最权威的专家)的意见也只能作为参考――道理很简单,他(她)们对另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并不熟悉;人非圣贤,在新的陌生领域,难免会说一些错话。所以绝不能把某个权威专家(哪怕是最权威的专家)提出的所有意见都奉若神明。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目前具有空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这种大好形势来之不易――是几代人、几代学者(包括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一大批电教人、电教学者)艰辛努力的结果。衷心希望教育技术学界同仁,大家都能实事求是、继往开来、遵循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共同促进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及教育技术学专业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千万不要倒退,倒退将成为历史罪人――既对不起我们的先辈,更对不起我们的子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OL].

[2] 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OL].

[3]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Current Our Country “Educational Technology”Sector a Significant Controversy

HE Ke-ka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this controversy, then from “two kind of specialty name's connota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to changing the specialty name’s main argument analysis”, “what serious results the change specialty name will be caused” three aspects elaborates the author to this controversy's manner and the major viewpoint.

篇8

关键词: 信息化驱动 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 创新思路 信息管理平台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研究生在校生人数从几十人、几百人发展到上千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如何在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对研究生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2.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现状

研究生管理模式是指各高校根据本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自身特点而对研究生采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当前研究生管理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小的高校,成立研究生学院或类似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对研究生进行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称为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另一种是研究生教育规模比较大的高校,成立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处(部),代表学校对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学院(系、室、所)作为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是学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机构,在学校的宏观指导下开展具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模式称为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1]。

研究生一级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研究生学院或类似研究生管理部门面向研究生进行直接管理,负责组织并实施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日常教学、奖惩情况、科研指导、撰写论文、组织答辩、导师管理等环节,涵盖研究生教学、科研、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研究生学院的职能与学校下属二级学院相当,负责有关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一切事务。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直接面向研究生,没有其他中间环节,信息的上传下达准确畅通,管理效果较好。其缺点是当研究生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难以兼顾所有研究生,信息的传递出现盲区,管理效率较低。

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是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其特征是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院或研究生处(部))不再对研究生进行直接管理,而是由过程管理转变为目标管理,由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由管理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工作重点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转变为督促检查和协调服务。学校下属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即研究生培养相关院系、实验室、研究所等)负责对研究生的直接管理,根据各二级培养单位的特点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日常教学、奖惩情况、科研指导、撰写论文、组织答辩、导师管理等环节加以具体实施,保证校级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充分利用各个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资源,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不足之处在于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与研究生之间出现中间环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赖各个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工作成效。

虽然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但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和改进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需要。

3.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对于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更着眼于二级管理基本原则的确定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对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实现方式则较少涉及。实际上,许多高校在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建立初期往往注重组织结构的设计,忽视内涵的建设。这导致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信息传达不到位,导致工作拖延。实行二级管理后,所有的通知都要通过各个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进行传达,信息传达的流畅性取决于二级培养单位研究生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责任心,有时往往会因为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而出现信息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工作拖延甚至延误。

(2)信息流通性不足,影响信息的利用效率。信息往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和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之间进行单向传递,缺乏横向比较和交叉比较,不利于信息的有效利用。

(3)信息不能共享,造成重复工作。校级研究生管理部门通常下设招生、培养、学位、学科建设等科室,各个科室的信息不能共享,导致各个二级研究生管理部门及研究生对某些信息的填报可能要重复几次,而且信息的变动不能及时更新,信息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4)信息缺少反馈,影响主观能动性。长期的信息单向传递,缺少信息反馈机制,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监督,容易影响二级培养单位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本文提出基于信息化驱动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以信息化驱动管理,以信息化完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细节流程。基于信息化驱动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是在传统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依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为手段,强化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实体之间的联系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核心是在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集各种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实体于一体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传递、流通、共享和反馈,促使各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加强对各研究生的教育,极大地丰富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内涵。

借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基于信息化驱动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针对现行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不足,构建一个综合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化驱动管理,充分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广泛流通、高效共享和及时反馈,不仅可以为各个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实体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还将大大节约人力、时间等成本,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改进二级管理模式下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通过构建开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强化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研究生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实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实体之间信息的传递、流通、共享和反馈,以信息化驱动管理,把现有的一些管理制度加以强化落实,完善研究生管理的细节流程,加强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丰富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内涵,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最终实现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

4.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应用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处理技术手段,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包括培养方案、培养计划、教学安排、考试安排、成绩管理、中期考核、科研训练、申请答辩等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信息纳入全校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管理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全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为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和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人员提供高效的信息、信息采集、信息报送、信息统计和信息管理服务,从功能上涵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各环节的管理内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不同的权限控制,开放给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人员、导师、研究生等研究生教育培养相关实体使用,赋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使其全面掌握相应部门和研究生的情况,建立直观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同时,准确完善的数据信息将为各级管理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的功能涵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通知公告、招生管理、学科管理、学籍管理、导师管理、培养计划管理、选课管理、教学任务管理、成绩管理、中期考核、奖惩管理、科研管理、学位申请管理等功能模块。

在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功能的基础上,需要解决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下的四个问题:(1)信息的有效传递;(2)信息的广泛流通;(3)信息的高效共享;(4)信息的及时反馈。通过这四个问题的解决,充分实现信息化驱动管理的思想,完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细节流程,提高研究生二级管理成效。借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信息为载体,将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二级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大大密切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信息化驱动的重要作用。

5.结语

基于信息化驱动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借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广泛流通、高效共享和及时反馈,可以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有助于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基于信息化驱动的研究生二级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手段,构建一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将信息化驱动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在系统中进行充分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恒亮,宋华明.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3(3):73-76.

[2]钱沁瑛.论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二级管理模式[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5):101-103,107.

[3]吴静.高校二级管理模式下宏观调控实现方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5):23-25.

篇9

一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是目前正在进行着的最为显著的教育变革。教育信息化改革最终体现在成功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这需要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变革。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必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增添新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迅速地调整甚至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将信息技术带进教学,带进课堂,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高效性。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教师教育信息化就是要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新,构建信息环境下的教学有效模式。

二 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表现

1 成为高职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一方面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是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直接目标。在信息化社会,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多地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作为高职的教师,信息技术的知识与能力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的一部分,成为其专业生活的基础。高职教师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课程和资源,帮助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新挑战;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新的专业实践,开展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合作与交流,成为信息化条件下的终身学习者。

2 成为高职教师教学组织行为的源动力

教师教育信息化,一方面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关键要素,另一方面,教师教育信息化又是一个涉及多种行为主体的系统行为。因此,教师拥有信息化教育教术,才能在教学各个系统层面上形成相互促进的动力。从微观层面上,表现为教师面向信息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整个教师共同体教学行为的提高,以及由此引发的整个教学系统的组织变化。因此,这些行为主体包括实施信息化过程的学校组织机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者、开展规划和设计培训项目的专家学者、接受和实践信息化教育的教师等。他们的共同努力促成了教师教育信息化过程的发展和成功。

3 成为高职教师信息化的客体与主体

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既是被重塑提升的客体目标,又是身体力行的实践者。在信息技术已经引起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工具等多方面深刻变革的情况下,没有一支高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在宏观范围内实现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构想。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育改革系统的一部分,是被教育信息化作用的对象之一。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发展适合信息化教育综合需求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教师又是教育改革的力量之一,是教育信息化过程的重要执行人。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以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进程。因此,在高职教师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行为主体,必须以自己的行动参与其中,积极地寻求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三 教育信息化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信息化教育是与传统教育相对而言的现代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它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表现为教材多谋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和环境虚拟化。以信息技术支持还只是信息化教育的表面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还涉及到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合信息技术的教学

在表现形态上,信息化教学首先是一种整合了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式,同样也影响到了我们教与学的方式。不管教师愿意与否,不管效果究竟怎么样,也不管到了哪一个阶段,总之,高职教育教学己经处于信息化的进程中了。而高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各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应用,实现教与学的变革。各高职院校都实现了多种形式的互联网连接,建立了共享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教学普遍采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教师“教”与学生“学”发生了变革。在“教”的方面,教学的重点从教师主导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新的信息呈现方式提供教学,展示教学内容,支持学生的知识学习建构。在“学”的方面,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增加学生学习能力的工具,学生可以自觉主动的学习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使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模拟和问题解决式的学习在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可能性使学生能够以从未有过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综合信息,并能够表达自己的信息产品,这样,信息技术就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这是信息化教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要求。

2 促进教师教学必须进行变革

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教学只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表面特征,在更深层面上,它还涉及到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应用。这就使教师必须促进教学变革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需要。知识不是被动接收的,而是学习者在个人经验、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建构的。信息技术让我们对教学实践进行了重新评价,从而产生了革新的教学实践模式。随着新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教育与教学其内在实质就是这样一种整合了信息技术和新的学习理论的革新教学模式。

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信息化教学更是一种革新的教学,在课程设计、作业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例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要的教学源,控制着学生对信息的访问。而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控制信息,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学习中的问题或教师精心设计的拟真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异质协同作业、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

与传统教学相比,信息化教学表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此,高职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高职教师更是需要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断进行更新,以适应信息化教学新的要求。这是信息化教学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3 教育信息化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最直接的执行人。面临着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挑战,无疑,教师需要迅速地调整甚至改变他们的教学行为。带着“探索和继续学习的精神”,不断地学习新的信息技能、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和新的认识。所有这些新的东西,对高职教师来说,都是职业生活中需要不断寻求发展的方面,也是信息化教育变革对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开展信息化教学,对高职院校的教师来说,面临的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今天的高职院校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和无限量的教学资源。教科书只是众多教学媒体中的一种,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多渠道中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获取教科书上所没有的知识。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使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多方面的提高。这使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教教科书”向“用教科书”的转变已经成为现代高职信息化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高职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与评价学习。因此,在信息化的进程中,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不断地增添新的内涵,同时又给高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江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两大战略性趋势:一是主要由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引发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进入信息文明,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方式乃至价值观念。二是主要从资源和环境角度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以往发展过程与行为后果的冷静反思,体现了人类对未来发展道路与目标模式的理智抉择。

一、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往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多集中于传统意义上人口、资源与环境,沿袭物质能量的条件和方法。在信息时代,信息革命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天地。信息化有效减低资源、能源消耗,减轻物流、人流负担,具有传统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信息技术创造先进的智能工具,提高物质能量开发利用水平,开发新资源,改善产业结构,提高社会效率,减低环境污染,使许多悲观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信息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高级阶段。

以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为标志的信息化道路,通过高质量信息对社会生产过程的介入,在提高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能力的同时,保持改善生存环境,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信息化是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信息化程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江西信息化高速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缺乏整体规划的宏观调控,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脱离社会经济基础盲目追求高速化倾向;产业结构不合理,重硬轻软,开发利用能力薄弱,忽视信息化空间布局,导致信息化发展失衡,整体效益低下;由于处于信息化初期,较少考虑信息化本身产生社会危机和环境问题,缺乏超前意识和预防措施,存在传统工业悲剧在信息社会重演的可能。因而,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江西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首要原则,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指导信息化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信息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前沿,教育信息化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必须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教育信息化的使命和作用,及时进行观念的更新和策略的调整,才能更好地帮助江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以江西高校教育信息化为例来探讨江西信息化建设。

二、江西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以教育信息化为例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的。在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中,特别把IT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施面向21世纪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的政府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IT在教育中应用的计划。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现在,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回首过去的几年,江西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基本延续着信息化建设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这主要体现在:

1.教育与技术的关系错位,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畸形,重硬件建设、轻软件资源与人才培养仍然是普遍现象;

2.教育信息化无用论甚嚣尘上,其应用仍然主要停留在信息技术课、应付学校等级评比检查上,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等都没产生本质性、大面积的影响,缺乏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

3.教育信息系统无法实现进化式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大量资金的浪费状况之中;

4.各种教育信息系统由于标准化、规范化和兼容性不够,系统之间彼此隔离,不能实现数据共享,不能进行互联互通,导致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5.教育信息化的开展一直以来都在已有的教育体制、组织结构下进行,只做局部优化,但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必然要求教学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实现优化和变革,要求在更大的组织范围内产生影响,然而一旦触及固有的组织关系、结构就会遇到无法想象的阻力,信息化的相关改革便往往不了了之。

这种教育信息化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使江西信息化建设步入举步维艰的困境。

三、走出江西信息化发展的困境

导致目前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一个行业的成熟,绝不仅仅是满足当前浅层次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应用创新,推动行业业务模式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更高效率地运转。假设微机行业只停留在最初做一些简单计算的层面上,没有后来的电子办公、大容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媒体娱乐、网络应用等推动行业发展的革命性应用,那就不会有现在的PC产业。教育信息化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只有能够真正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和管理的变革,真正推动管理与教学效率与效益的提高,才会有持续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应用无法深入、缺乏创新,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缺乏从系统优化的角度来认识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的意识,把教育信息化的重心放在技术层面,忽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与管理活动;技术与教育实践互相脱节,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没有形成;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的长期规划,过于关注短期效应而忽视长远发展。因此,我们认为,要使教育信息化尽快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突破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就必须从系统观、生态观的角度进行思考,构建和谐的教育信息生态。

我们把“信息生态”这个产生于社会学领域的比喻式概念迁移到了教育信息化实践中,借用其生态观和系统观,构建了学校信息生态模型。在该模型中,我们强调系统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认为,通过对教育信息生态内涵的解析,有助于启发解决江西高校当前教育信息化面临的瓶颈问题的新思路。

1.对教育信息化工程进行系统化规划。学校是一个信息生态系统。在该系统中,包含由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社会监督等多个角色组成的人的网络,也包含由学校周边环境、校园文化环境、课室环境、办公环境等组成的物质环境网络,还包含由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学科研活动等组成的实践网络。那么教育信息化要对该生态系统产生持续的影响,需要考虑人、设备、技术、教学实践、管理流程优化等各方面的因素,从系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和规划。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推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协调教育投资、软硬件建设、资源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机构变革、标准架构、应用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并要把关注点从技术、硬件环境转移到人及其实践活动之间的联系上,从而使教育信息化进入深层次应用领域。

从系统观点出发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规划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革问题。“重硬轻软”的现象会阻碍教育信息化深层次发展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何该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硬件方面的投资效果往往最显著、快捷,而软件、应用、培训等的投资则往往见效较慢且不易评估效果。如果不以系统观点对教育信息化进行长期的规划,仅从短期效果来衡量,则很难真正改变教育信息化投资“重硬轻软”的现象,很难为教学资源建设、教育技术培训、运营服务、标准研究等投入充足的资金。在系统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物质环境网络、实践网络产生变化,人的网络也必须改变。因此,实现组织机构的变革将不再是一件难上加难而又无法预料的事情了。可以通过硬件环境建设、核心示范性科研项目启动去带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初步组织变化,在示范性项目中逐渐促进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进而影响更广范围内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最终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2.教育信息化要真正以“人”为本。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强调人是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系统的“关键性物种”,而人的发展则是系统的核心价值。在信息环境下,如何使用技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是否能恰当地使用甚至判断技术运用能否对教学的效果带来影响等的决定因素都是教师。教师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决定了这个系统是否是一个动态、开放、多样的系统,决定了“技术”能在该系统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决定了这个系统中的核心价值将能如何实现。因此,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先进的技术不是主角,主角应该是有开放教育理念的教学人员。

3.促进技术在教育中的“消融”。教育信息生态强调“多样性”和“情境性”。也就是说,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由多样的群体元素组成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普通传统教室,Power-Point演示文稿、网络教学资源和粉笔黑板,网络社区和真实的班级社会并存,这些不同的角色和群体在教育信息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是生态学中所说的“栖息地”,多种角色和群体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彼此不断调整和适应。同时每一个群体角色都有其自身的适应情境,从教育信息生态“多样性”和“情境性”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诸如“教育信息化是否就是要用电子文稿代替粉笔黑板、是否就是要用网络代替教师”的质疑——教育信息化并不意味着技术万能,并不是要完全颠覆传统学校,也不是要追求最新最好的技术,合适的、恰当的、能促进教育信息生态核心价值实现的技术才是最好的。

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对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我们提出“让技术回归教育的幕后”,“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4.适应教育信息系统动态进化与互联。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它的动态性。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其自身的稳定性,内部都努力保持平衡。但是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又必然处在不断的动态演化中,它允许新事物的进入,在与系统内部原有元素互相适应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而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毕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的,要实现教育信息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就需要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在较小的成本下实现软件的升级;在不同的教育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采用先进的软件体系结构,强调以服务为基本粒度的、功能之间松散耦合、新的系统架构方便低成本的软件升级,另一方面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并在监管机构、标准研究专家、从业人员、产业公司的共同努力下保证各种教育系统采用的通讯数据格式符合统一标准、通讯方法与平台无关、通讯机制足够简单安全,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系统的整体聚合,推进管理与教学的整体优化。

5.突破体制制约,实现学校组织结构优化。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的应用,会触动现有教育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必然要求构建一体化的、适应变化和发展的组织体系,通过促进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方式的改变,来逐步实现学校组织成员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从而实现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

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实质仍然是“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信息化”上做文章,它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同体制、制度、应用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管理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的数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要实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现代教育管理,还必须要有管理理念、技术规范、基础数据库、安全体系、人员和制度的突破,要处理好管理信息化所带来的管理流程调整、利益格局调整所带来的与现行体系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江西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教育信息化市场,首先就需要打破目前教育信息化采购与使用分离的现象,要让教学实践的使用者直接参与采购选择,这样才能促使教育信息化的从业企业追踪一线教学,能在开发的产品上实现“以应用为本”;其次,教育信息化市场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为主”而非行政力量的参与干涉,实现市场的良性循环,广泛应用教育技术标准,形成企业之间互相合作的产业链,打造大型诚信的教育信息化企业。

江西信息化建设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涉及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各种因素,含义远超越发展信息产业本身,因此必须从社会全局高度统筹规划、逐步实施,采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方法,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协调多方关系,注重整体功能,宏观调控,合理布局,加强信息化质量潜力的建设,以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