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9: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概念;基本特征;局限性

农业产业化一直被认为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进而推进农业市场化和持续增效,但由于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大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且受诸多前置条件限制,实践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尽管各地政府大力倡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但在全国大范围推广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绝大部分农区并没有如山东等地一样建立起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增产增收效果并不明显,值得深思。

1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经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山东,当时潍坊等地突破了以种粮为主的传统农业思维定式,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在全国率先发展起以蔬菜、果品为主的特色高效种植产业。继而在市场作用和政府扶助下,纷纷建立起农产品后加工及相关服务业,并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稳定的产业体系,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山东也因此由传统农业大省逐步成长为农业强省,成为各地观摩学习效仿的榜样。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就是在总结山东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产业化就是借鉴二、三产业发展思路,尽可能还原农业作为一个产业的特质,将目前相对独立的涉农各要素充分组合起来,延长产业链条,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经营模式。多年来专家学者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一个涵盖了产业化思路、目的、效果、特征为一体的,十分完整具体的理论定义: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地方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2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2.1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要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2区域化

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2.3专业化

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

2.4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1-2]。

2.5一体化

一体化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2.6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2.7社会化

社会化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地结合和运行。

2.8企业化

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3农业产业化推广的局限性

3.1山东模式的不可复制性

尽管山东在农业产业化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其成功的关键是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并非进行传统粮作种植。如寿光的蔬菜、烟台苹果、葡萄产业等,并取得了先发优势。这在说明了产业化应该建立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同时也决定了其不可复制性。毕竟我国对农业的战略诉求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我国绝大部分农区也都是以传统粮棉油生产为主,同质化较重,特色并不明显。即便有自己的特色农产品,也不能要求都去发展特色生产而放弃粮食种植。

3.2没有解决传统农业的根本性问题

制约粮作农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土地集约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使得农户难以依托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其劳动(下转第365页)

(上接第363页)

力价值的充分转化,从而使农业长期处于隐亏状态,这不是依靠科技投入所能改变的。农业的“不挣钱”制约了生产主体,即千百万农户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这里就包括资金、科技和劳动力的投入,反过来又制约了农业增效和单产的提升,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症结所在[3]。而农业产业化,无论是采取什么模式,都主要是在小农户与市场的衔接上做文章,并没有着力改变土地分散经营和农民单打独斗的局面。

3.3市场机制难以发挥积极作用

山东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明显成效,其相对发达的外向型商品化特色农业起了主要作用。特色农业往往就是高效农业,其生产效益足以承载农户劳动力投入的价值转化,使山东可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特色农业的高效是传统粮作农业无法企及的,一些地方政府为发展特色农业,在结构调整中“逼民致富”和在企业农户间“拉郎配”,只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

3.4农户市场农业意识低下

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结合上,小农户由于种种原因,谈判能力弱,使得农产品优质不能优价,造成了农产品的增产增质却不增收,损害了农民利益,因此要有一个龙头企业来主导。这是一种典型的想当然的制度设计。事实上是农户与企业本身的利益很难调合,农户不但存在谈判力弱的问题,践约能力也很低。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化,农户或者高价别售,或者求售无门,而农户的分散使企业和农户间诉讼成本高昂,所谓的农业订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过是一纸空文[4]。

4结语

因此,被饱受“三农”问题困扰的政策专家、经济学者奉为经典的农业产业化,远非放之四海皆准的灵丹妙药,解决农业增效的根本办法还是土地的集约化、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因此,不从土地制度上加以变革,任何技术上的改良措施都如隔靴搔痒,难以解决根本性问题。

5参考文献

篇2

论文摘要:木文在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些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并把它和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工商贸、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经营方式。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已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本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副产品有效供约束、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部门(主要是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有信息支持系统来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与支撑。本文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以利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和止确引导。

1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法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方法的表述,信息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是加强农业信息管理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1综合性

从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从行业来看,它是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每个行业也是一个综合体,如农业是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有机结合的综合体;从地区上来看,它是各乡、各县、各市、各省横向之间和乡、县、市、省纵向之间立体交义、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总之,农业产业化是多环节、多行业、多层次、多因素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政府部门作用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迫切需要有关这个系统的总行信息。

1. 2战略性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白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能不能顺利实现这个转变,是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走势方面的信息需求特别迫切,以利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等。

1. 3动态性

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着的,农业产业化系统的运动性和可变性,就是其动态性。动态性特征要求政府部门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系统运动和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实现整体目标,并重视改进和完善信息系统,注意信息反馈,随时进行调节和控制。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着农业产业化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以便有效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动态管理。

1. 4区域性

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色。区域性特征要求当地政府部门侧重收集、掌握与白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1. 5层次性

从农业产业化系统来看,可分为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等多层次。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部门来看,可分为中央、省级、市地级、县市级、乡镇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乡、县市级政府部门对微观、中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市地级、省级、中央政府部门对中观、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

1.6开放性

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不但要从系统外输入资本、技术、人才等,而且要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向系统外输出。开放性特征要求各纺政府部门不仅要收集农业部门的信息,而且要收集科技、经济、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有关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息:不仅要掌握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要掌握外地区、全国乃至世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国内外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动态信息。

1.7实践性

政府部门收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关信息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的科学性、止确性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因此,政府部门的信急需求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践性特征使得政府部门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化的现有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方法与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中的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等农业产业化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1.8多样性

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从信息需求形式上看,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二是从信息需求范围上看,有部门的、行业的、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信息:三是从信息需求内容上看,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包括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2关于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2. 1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决策的基础;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设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生产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动态信息数据库、龙头企业数据库、农业产业化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等。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上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省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规划、协调、指导各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数据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江苏各地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如,宜兴市陶瓷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张家港市羊毛衫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吴江市丝绸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灌云县棉花主副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邳州市银杏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等。

2. 2加快政府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

铁路和公路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命脉,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命脉。当今,建设信息网络,上网信息,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大事、实事。首先,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快办公和信息系统建设,并与上下级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连通。江苏省2000年将现代农业住处体系建设作为为农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江苏省农业信息网从无到有,在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收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网站:其次,要逐步实现与经济住处网、科技信息网、教育科研网、电信网、广电网、因特网的互联互通,以便动态地反映各国、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2. 3明确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的职责

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除为本级政府农业产业化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展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引导下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外,在收集、处理、传递、利用信息方面又有所侧重。国家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信息:省、地市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省内外、市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观信息;县市、乡镇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微观信息,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经验与教训。

2. 4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咨询服务

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般因其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拥有稳定的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信息的来源渠道,因此容易导致生产、经营决策的失误,或者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市场竟争能力。针对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县市、乡镇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它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分析加工后为农户和加工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这既是在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中取得成功的有效做法,也符合中国实行政府部门职能转换的大方向。如南京市六合县开办了全市第一家农业信息台,该县农民通过境内任何一部电话,拨通“95100”这个特殊号码,根据语音提示就可以查询到有关农林生产、技术和市场的信息,现己成为该县农民调整结构的好参谋。可见,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可以改变当前在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重信息资源建设、轻信息资源利用,重计划任务的完成、轻市场信息需求服务”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篇3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就目前我国农民的素质状况而言,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第二,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第三,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第四,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农民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三、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

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民;企业;营销;品牌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017-01

1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把传统的生产方式与现代的科学技术融合起来,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运销联结起来,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多次增值、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农业产业化的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发展,促进了与农业产业化相联系、相配套的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等也应运而生,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的服务更加完善,农业资源实现了在更大规模上的配置,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在经营范围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是由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向某一生产项目的全程经营转化;二是由以种植业为主要经营范围,向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经营方面发展;三是由生产领域内的经营活动,向分配、流通、消费等领域延伸。

在组织的深度上,由一般性经营联合,开始向科研、推广、服务等专业化经营探索。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者追求和寻找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经营新动向。

在经营组织的模式上,由传统的松散型向规范化的紧密型转化。组织内部制定有大家共同认可的章程和严格健全的各种制度,使组织经营机制的运行正常有序。

3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3.1 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3.2 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3.3 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3.4 社会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的结合和运行。

3.5 企业化

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4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处理的三个关系

4.1 企业与基地建设

第一,企业以技术服务为导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为农户提供生产特色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培育专业村和专业乡镇,把满足农户技术需求与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有机地融为一体。

第二,企业以利益保障为导向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通过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户签订有法律效力的购销合同,构建稳定的利益联接机制,以有效的利益保障激励专业村和专业户发展,并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4.2 正确处理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关系

由于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发挥农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和农户这两大市场主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充分释放能量。在处理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使公司和农户真正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总厂和车间的关系。公司应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程监控,全程服务,全程管理,实行企业化管理”。要按照公司的要求,在产品品种、产品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农户对公司的经营活动既要关心、支持、配合,也要参与监督。双方的权利义务应当以契约形式给予明确界定,形成合理的利益关系,使农民得到实惠,让公司和农户都吃定心丸,实现共同发展。

4.3 正确处理资源性开发与资本性开发的关系

在农业产业化初期,由于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靠资源性开发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知识经济时展,科学技术投入农业的速度加快,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不断问世,单靠资源性开发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对产品高质量、多样化的需要。因此,在当前选择发展项目,确定支柱产业,开发主导产品都应当走以高起点、高投入、高产出的资本性开发为主的路子,努力加快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既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 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两个重点

5.1 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

(1)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2)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调研、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组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调研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3)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组合。由于四大策略各自包含若干个具体策略,形成各自的亚组合。因此,高绩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在于这四大策略的灵活运用和不断创新,而且在于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每一个亚策略,形成动态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为顾客需求服务。

5.2 农业企业品牌建设

5.2.1 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体系建设

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需要,必须加强农业执法监督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动植物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努力改变目前农产品无标生产、无标上市的状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产品安全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建设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建立和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标准,不断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无公害管理。

5.2.2 抓创立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企业与大学、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取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支持,使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得以及时更新升级。企业应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吸引科研单位以技术参股、技术转让等形式,参与新产品开发、新项目实施。如有条件应建立企业研发机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先进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步伐,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带动农业和加工业向优质、高效、创汇方向发展企业要积极培育国家、省、市级名牌食品,以优质品牌拓展市场,以优质服务占领市场,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举办交易会,推介品牌,提高其知名度知名度。

5.2.3 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

农产品品牌决策与管理的创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有一个好的品牌名称和醒目易识的品牌标志。(2)提高商标意识,提高品牌质量,注重品牌保护。企业一方面应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求得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信誉,提高产品质量,珍惜和维护品牌信誉。(3)加强品牌推广和扩展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认知度企业在宣传推广品牌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品牌形象的一致性,树立品牌的独特性,形成强势品牌,提高品牌资产。

5.2.4 正确处理培植特色产业与争创名牌产品的关系

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特色支柱产业,在数量上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以求得规模效益。但仅使产品具有特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不断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市场的占有率,实施争创名牌的战略。在培植特色产业的同时,必须把争创名牌产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名牌战略是推动农业产业化不断升级的重要手段。农业名牌战略不仅是企业的经济行为,更是农户、企业和政府的联合经济行为。只有农户、企业和政府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农业名牌战略才能顺利实施。因此,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在强调企业创名牌的同时,更应提高广大农户的名牌意识。

参考文献

[1]洪英士.农业产业化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

篇5

关键词:甘肃农垦集团; 农业产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6-0045-04

一、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概述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状况

在西方国家,农业产业化被称为“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或简称为“农业一体化”。从产业组织理论来讲,国外农业产业化属于垂直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的企业组织形式,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通过变革旧的经济组织方式,使生产、经营、服务和利益机制发生变化,实现潜在的经济利益。这种组织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1)农工商一体化以及产供销一条龙的表现形式,在农业集团内部、农业企业之间、农业企业和非农企业,通过有约束的经济协议,构建一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新经营体,形成共担风险,各得利益,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共同体。(2)依照分工与协作的特点,使共同体把农业企业专业化、农业地区化专业化和农艺过程专业化包容在一起,减少交易费用,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3)共同体规模化,有助于社会化服务的展开,构筑起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上“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可以将农户的价格接受者地位转变为参与价格制定者的地位,分享农产品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增值的平均利润。

(二)国内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状况

我国农业产业化起步晚、底子薄,经历了20多年的探索、启动、成长和发展阶段,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首先,产业化经营规模逐年扩大,整体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水平上的整体跟进,改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分布的不平衡状况,地区分布逐渐趋于合理,优势日益明显,利益关系日渐密切,开放程度逐步加快,已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其次,产业化领域进一步拓宽,近些年来,农业产业化从偏窄以粮食、经济作物为主的“小农业”产业化方式,逐渐地转向“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即包含有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业等一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一体化产业,展示了农业一体化发展的广阔前景。第三,利益分配机制逐渐合理。由政府倡导,引导公司和农民组织各种合作形式,确定利益分配格局,发挥价格调节机制,使得公司和农民产生出了双赢的利益分配局面。第四,企业和农户在各种产业化组织中,由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稳定的经济方式,将利益连接起来,不断地可以完善和发展连接机制,降低农户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保护了农户的利益,这种合理,科学的利益连接机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五,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龙头企业必须采用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制度,不仅要优化资本结构,采用联合兼并、股份改造等改制方式,而且要进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出市场竞争中的领头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加工是不同的,传统农业一般是从事自给自足的生产,产品转化很有限,生产力水平较低,小而散的布局很难产生出规模报酬。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户引向了市场,由市场决定农户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专业化经营又在深加工、专业化生产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而在组织上又能够构成产供销的一条龙形式,因而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

通常来讲,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与垂直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组织形式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因为农业生产有其特殊性,在挖掘农产品潜在价值时,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从农产品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来看,还是从资金、技术、人才要素的集约来看,农业产业化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

农业产业化虽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随后传入西方发达国家,从资源条件、生产要素结构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涵义虽有些差异,但其基本特征是清晰的,这些特征包括:(1)一体化生产经营;(2)专业化发展方式;(3)社会化服务体系;(4)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进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只需要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时,并不能摆脱农业产业化的特征,需要进行改革的是有悖这些特征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地突显出这些特征的区域优越性,争取更多的比较优势,这样才能走上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三、甘肃农垦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甘肃农垦集团基本概况

甘肃农垦集团创建于1953年, 2004年5月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登记注册正式挂牌运行。50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农垦集团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垦集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初步成为一个农林牧并举,一、二、三产业综合经营,经济和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的企事业群体。甘肃农垦集团现有总人口9.7万人,职工总数3.2万人,离退休人员1.4万人。土地总面积815万亩,其中耕地68万亩,林地38万亩,牧草地315万亩。现有企业37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3户(按产业划分农牧场17户,工商建企业16户),非国有企业6户。

近年来,随着农垦集团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形成葡萄、啤酒花、啤酒大麦、特药种植、亚麻、棉花、果品、制种、甜糯玉米的种植加工及销售等20多个优势产业链。其中啤酒花和啤酒大麦是我国最大的啤酒原料生产基地,啤酒花生产已占全国的60%以上。特种药材种植与加工为全国唯一,葡萄种植与葡萄酒加工产量全省第一,另外,还有棉花种植与加工、种子种植与加工、番茄种植与加工,果品种植与加工等产业化基地和龙头企业。水泥、化工、医药制造在垦区及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积累了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管理的丰富经验。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同时,垦区还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近10年间,农垦集团还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建成滴灌10.9万亩,喷灌、低压管灌5.4万亩,滴灌面积在全省最大;建设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0多个,完成投资24亿元,为产业化迅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甘肃农垦集团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现状分析

1.甘肃农垦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具有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都是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化模式。甘肃农垦集团有近20户这样的龙头企业,省级以上的龙头企业有9户,这些龙头支柱企业支撑了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而且两家上市公司更是将这种基本组织延伸到了农场和周边农村,把资源开发与建设商品基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筑起“融资、商品基地、拳头产品、骨干企业”相组合的集约化经营共同体,不仅提高了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主导产业带动型。甘肃农垦集团中,主导产业带动型是比较普遍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围绕着某种特色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延伸而展开。甘肃农垦集团已初步形成近20条这样的产业链,覆盖着10.7万公顷的农场和周边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垦区内部,还存在着一些规模小、形式分散、各自为政的经营企业,依赖于各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加工和产业链延伸,这样的产业需要进行整合,才能成为其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实体。

(3)服务组织带动型。甘肃农垦集团现已形成省级和农场自设两级农业推广体系,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积极兴办各种科技服务公司,在啤酒花栽培技术研究、良种繁育、制种产业扩繁、棉花新品种引进以及农药、化肥应用和推广等方面,服务于企业,用科技力量壮大支柱产业。建成天然色素金盏花初加工厂3个和年产300吨金盏花浸膏生产线一条,发展金盏花原料种植基地2000公顷,有效地带动了凉州区、古浪县、景泰县等上万户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服务组织带动的产业化模式。

2.甘肃农垦集团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

(1)耕地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有着雄厚的资源基础。甘肃农垦集团拥有总土地面积54.3万公顷,其中耕地4.5万公顷,林地2.5万公顷,牧草地23.1万公顷,其余为戈壁荒滩。这些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农产品基地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农业生产力水平高。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甘肃农垦集团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万千瓦,种植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6.8%;在农业科技方面,农垦农业新技术覆盖率达7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在规模经营方面,农场的耕地规模数万亩,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一般都在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养殖业规模也较大,粮食商品率达71.3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48%。规模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都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甘肃农垦集团农业较高的生产力水平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职工队伍素质较高。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甘肃农垦集团造就了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垦区职工的总体素质都比较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高于农村,而且具有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优良传统。这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3.甘肃农垦集团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效

(1)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产业规模化经营效应日见显现。垦区各企业充分发挥自己的土地资源、劳动力、科技、管理、集约化优势,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啤酒原料、酿造葡萄、棉花、特种药材、优质牧草等优势产业已成为发展壮大甘肃农垦集团经济的主导产业,新扩建药碱、啤酒、啤酒大麦芽、颗粒酒花、葡萄酒、乳品加工、棉花加工、种子等20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并逐步发挥经济效益和辐射带动作用。

(2)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垦区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强化各种扶持措施,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原则,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目前甘肃农垦集团拥有10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户。

(3)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是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渠道。今年全垦区以市场为导向,因场制宜,充分发挥各场的地域优势,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合理优化作物布局,已初步形成以经济作物为主,兼顾粮食和草业的三元种植业结构及农林牧综合经营的农业产业结构。大部分企业基本确立主导产品,并形成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真正形成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收。

(4)订单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各农场以市场为导向,在稳定传统优势作物的基础上,以订单农业形式,积极寻求市场前景好、种植效益高、并能形成产业化发展的作物种植,基本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生产的订单农业格局。

(5)“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组织行业协会日趋活跃。依托龙头企业,把农产品进行了多层次的深加工,把更多的农产品变成国内外消费者需要的食品,通过这种形式,把农户与市场有效地联结起来,把小规模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有效地抵御和分散农户的市场风险。积极扶持和引导农场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等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服务信用好、自身效益高的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农场经纪人队伍也日趋壮大,职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

(6)打造品牌,营造形象,产业化活力增强。公司立足河西走廊的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出了“飞龙”牌大麦芽、“莫高”牌葡萄酒、“祁连山”牌甘草制品等省内外名优产品。

(三)甘肃农垦集团农业产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甘肃农垦集团经过多年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着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的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的相对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初级产业加工比例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也较低。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源头是农业种植,各种风险多,抵抗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信息不畅,产品营销环节较弱等,影响了农垦集团产业化效益的提高。

2.地理位置偏僻,属于边缘化经济地理区域,并且农垦集团企业几乎散布甘肃省绝大部分地区,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薄弱,远离市中心,远离市场,吸收资金乏力,思想观念保守等等,都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

四、甘肃农垦集团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经营的对策及措施

(一)甘肃农垦集团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是龙头企业的培育。在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时,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把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整合,利用兼并、联合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实现资产重组;立足于技术改造项目,使设备的产出能力和产品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改革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依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着手,首先对依托自然资源优势的加工企业和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三产企业,进行改组、改造,重点扶持,使企业的实力真正得到增强,从而成为农垦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骨干力量。其次,利用农产品资源丰富、批量大的优势,把加工、保鲜、贮运、销售服务作为重点,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二、三产业,进一步扩大总量,提高比重。

2.注重培养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家可以打造出农业产业体系中各种形式的优势企业,必须具有独特敏锐的创新意识,才能达到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的更高标准,才能有优势企业,才能形成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群体可使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分工协作,构成优势产业链和优势区域;因此,企业家是发展农业产业体系的灵魂和骨干。

3.利用基地建设保障产业化基础

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要因地制宜地考察和研究,从而确定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和园艺业等专业基地的规模,突出优势项目。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发展宜种、宜林、宜养等基地产业,不追求盲目的投资规模和高、大、新、外项目。农产品资源基地建设中,要广泛吸收国内外科技因素,提高科技含量,利用科技兴农,使农民认识到科技的力量,自觉地加入到科技兴农的行列中。同时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实现集约化生产,增加经济效益,增强生产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使产业化基地真正成为当地科技兴农的示范基地。

4.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资本市场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动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热点颇多,为资本注入开辟了广泛的渠道。资本介入企业,可以很快地塑造企业,改造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市场机制等。资本市场通过提供足够的资金,加速农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促进农垦集团农业与世界农业接轨,全面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二)甘肃农垦集团发展产业化经营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农垦集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要围绕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自身条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周边地区的共同参与和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1.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区

黄羊河农场作为“全国农业示范区”,应着力发挥该农场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围绕葡萄种植和葡萄酒生产、啤酒大麦种植和加工、良种生产加工、亚麻种植和加工、特用玉米种植和加工、果品产生和销售、蔬菜种植和加工、麻黄种植和加工、观光旅游等九大产业,以产业集群化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整体提高黄羊河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利用科技力量,不断创造自主品牌,扩大规模效益,带动其他企业和武威市经济更快发展。

2.建设啤酒原料示范区

在酒泉垦区,建设啤酒花种植及加工的支柱产业,采用农场和乡共建示范区体制,整合啤酒花资源,组建甘肃农垦啤酒花集团。利用资本重组的方式,把河西7家啤酒花生产企业重组为一个专业集团,形成甘肃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统一质量标准、品牌、价格等,充分发挥专业集团的优势,获取整体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可将酒泉市及周边农村的啤酒花种植者一并纳入到集团中,建立利益关联的协作体,统一行业标准,使农场和当地农户种植的啤酒花质量大幅度提高,共同创建甘肃省啤酒原料特色产业示范区。

3.建立高效园艺产业示范区

依托条山农场建设基础,整合、利用条山农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A级果品基地”、“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A级果品基地”、“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白银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四个平台,建设万亩绿色高效果品生产基地,带动相邻地区的优质果树、果园,配套国际先进的滴灌节水设施,实施滴水、滴肥、滴微量元素的精准化管理,生产品质档次更高、果品更加优良的高效、节水绿色园艺产业示范区。同时,建设果品贮存、保鲜库存设施,延长果品保鲜期,实现果品全年供应保证,取得延期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

4.建设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

以亚盛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为基地,充分利用亚盛集团博士后工作站的优势,建设全省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园区成为全省农业生物工程、无土栽培、转基因作物引进繁育、工厂化育苗、生产以及生物制药研发等科技创新和研发基地,展示科技项目,推广和示范生态农业的发展样板,辅之以精准农业生产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使亚盛高科技园区成为省内农业高科技产业化的支柱。

5.建设生态保护节水农业示范区

在八一农场、勤锋农场、黄羊河农场、张掖农场,实施封滩育草,建造生态公益林,生态经济林,建设成以节水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节水型社会,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落到实处,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6.建设健康养殖业示范区

在平凉总场建设健康养殖业示范区,依据工厂化管理原则,规范、合理地建设以肉牛、肉羊为主的养殖业,合面推行高效、生态、健康和标准化养殖方法,转变养殖人员的观念,提高养殖水平,加快畜牧产业化建设,开发畜牧新产品,推出新品牌,大力宣传新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带动畜牧深加工的发展,使农场的养殖、加工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志强. 甘肃省生态建设与大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王琪瑛河西地区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J].甘肃农业,2007,(01)

[3]于淑芳.农垦集团农业产业化的原则与对策[J] .农业工程技术, 2006,(02)

[4]张亚中,朱艳梅. 对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特征的重新认识[J].陕西农业科学,2006,(01)

[5]孙玉德.浅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J].武夷科学,2006,(01)

[6] 李胜昔.甘肃农垦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与思考[J]甘肃农业,2009,(01).

篇6

关键词绿色食品;概念;特征;发展历程;开发战略

中图分类号 TS20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60-02

回顾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人类已清醒地认识到:工业化的推进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诸如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等副产品,严重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未来经济和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业是对自然依赖性和影响力最大的经济部门,更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管各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即:建立节约资源的生产系统,保护资源和环境;实施清洁生产,提高食物质量,增进人体健康;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长。

在如此势不可挡的可持续发展潮流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多地开始实行技术壁垒政策。中国是农业大国,面对如此越筑越高的自由贸易中的技术壁垒“门槛”及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在20世纪90年代,拉开了发展绿色食品事业的序幕,目的是通过开发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增进城乡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绿色食品概述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是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起步的,尽管中国的绿色食品与国外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都拥有一个共性,即在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限制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保护资源和环境[1-2]。但在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管理上,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国外的模式,而是在参考其相关技术、标准及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1.1绿色食品的概念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其中,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绿色食品,从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入手,以开发无污染食品为突破口,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增进人们健康紧密结合起来,促成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是绿色食品的特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的洁净。绿色食品的优质特性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高,而且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两方面:一是内在品质优良;二是营养价值和卫生安全指标高。为了保证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性,开发绿色食品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为了与一般的普通食品区别开,绿色食品由统一的标志来标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的手段包括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技术手段是指按照绿色食品标准体系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进行认证,具有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企业和产品才能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法律手段是指对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和产品实行商标管理。

1.2绿色食品的特征

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3个显著特征:一是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二是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三是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

1.3绿色食品标准

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分为2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其中,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方法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方法,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2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历程与前景

199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宣布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经历了以下发展过程:提出绿色食品的科学概念建立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系统组织绿色食品工程建设实施稳步向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推进。由于全社会的介入和市场的带动,目前绿色食品国际市场潜力逐步显示出来,一些地区绿色食品企业生产的产品陆续出口到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显示出了绿色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为了扩大绿色食品出口创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参照有机农业国际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这套标准不仅直接与国际接轨,而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一大批绿色食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绿色食品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从国际市场需求看,AA级绿色食品不仅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消费主流,而且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其发展空间和前景十分广阔。

从各方面条件看,中国具备发展绿色农业、生产和出口AA级绿色食品的天然优势。一是AA级绿色农业生产过程以传统的农业栽培方法为主,中国农民对此熟悉,易于接受和理解。二是虽然近几十年来中国一些地区的化肥和农药用量相当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受污染程度还是比较低,因此便于转化并且转化成本也较低。三是中国仍然有不少地方,特别是山区、边远和贫困地区的农民很少或完全不使用化肥、农药。那些地区的农作物,只要对其生产和管理方法进行认证,事实上就是有机产品(AA级绿色食品)。由此可见,中国发展AA级绿色食品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3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

与常规现代农业和食品业生产体系相比,绿色食品开发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的特征:一是在发展的目标上,绿色食品生产在追求高产量、高效益的同时,融进了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质量控制意识、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仅要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结合,而且要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3]。二是在技术路线上,强调谨慎地选择、组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尤其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优秀农艺技术和当今高新技术,以适度的技术,配合一体化的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获取综合效益。三是在生产方式上,通过制定标准,推广生产操作规程,配合技术措施,辅之以科学管理,将农业生产过程的诸环节紧密融为一体,实现产加销、农工商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业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达到农业生态经济的高效率、高效益产出。四是在产品质量控制的方式上,首先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并将环境和资源保护意识自觉融入了生产者的经济行为之中。另外,通过满足消费者对食品提出的高要求,促使生产者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最终形成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观念和模式。五是在管理的方式上,通过对产品实行统一、规范的标志管理,实行了质量认证和商标管理的结合,从而使生产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明确了自身的组织行为和生产行为规范。六是在组织方式上,通过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和推广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措施,将分散的农户有组织地归入了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将分散的产品有组织地推向了国内外市场,从而通过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一个无形中介组织构造出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形象和体系。

4中国绿色食品的开发战略

4.1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经营新体制。其组织形式基本上是“公司+基地”或“公司+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了传统农业的生产范围,向加工业、商业、科技业拓展,形成了生产、加工、科技、服务、销售的产业链,即所谓产、加、科、销一条龙,农、工、科、贸一体化[4]。

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的企业化管理,主要实行的是公司制与股份制。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上都有一个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或者辐射,成千上万的农户或者通过土地作为资产入股,进入产业化经营联合体;或者与公司以契约关系成为产业化经营联合体的成员。许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以科技入股的方式,把科技人员吸纳进来,形成自己的科技队伍,或者直接与科技院校挂钩,从而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科技服务。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是深受农民欢迎的农村经营新体制,它使农民从自给半自给封闭式的旧农业轨道走上了市场化经营的新征途,使农业经济融入了市场经济,融入了全球化经济。

由此可见,中国绿色食品事业要大发展应当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对此,要具体实施市场牵动、政府推动、项目拉动、企业带动、科技驱动的发展战略,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具有资源优势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扶持壮大一批绿色食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化发展,整合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绿色食品产业逐步建成支柱产业,实现“统筹发展、整体推进、加快开发、提升水平”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集团化。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对此要组建绿色产业集团,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开拓大市场,提升产业水平,扩大产业规模,以大规模、低成本、高科技含量来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份额。这样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加大整合力度,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知名品牌。对此,一方面要通过绿色产业集团建设来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集成度;另一方面要努力把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品牌做精做细、做大做强,提高知名度,增强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做大做强一项优势产业的成功捷径。

4.2建立市场准入规则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发展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具有如下积极的作用:一是可以发挥市场牵动的作用。利用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和认证绿色食品专营市场,创建专销网点,能够实现产品质量和市场流通双重管理的效能。对发展绿色食品事业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二是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利用市场准入规则,可以吸引国内外著名农业公司来投资开发绿色食品,建立外向型绿色食品出口创汇基地,从而推进中国绿色食品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采取扶持绿色食品批发市场建设的措施,更好地发挥批发市场集散、指导、产业带动功能。批发市场作为联系生产与销售、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目前在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 吴翠珊.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建议[J].广西水产科技,2010(3):14-19.

[2] 程序.关于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J].科技导报,2000(5):47-49.

篇7

关键词 生态农业;特征;必要性;技术

中图分类号 X17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272-0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随着“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潮流,政府也很重视及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因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1-3]。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就开始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到了21世纪,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入WTO之后,面对环境全球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生态化的影响,全球农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样大的环境下,我国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1 生态农业技术的概念与特征

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自然风光的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与组织适宜的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

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保证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把生物工程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4]。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少,淡水资源少,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高,从而决定了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要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我国的农产品和制成品得到国外绿色认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量。最后,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概况

3.1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特征

一是通过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实现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生态调节与循环作用;二是采用节能、节水的保护性技术措施,提高生态效益,增强生产创收;三是在方法上,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工程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保障相互配合,合理组织农业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3.2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生态农业强调发展生态技术,把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取其精华构成具有系统综合性特征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我国生态农业技术包括:生物共生互惠及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和营养生态位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业资源保护与农业生产自净增值技术;水土流失与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开发等技术;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与再生技术;立体种植与庭院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开发技术;资源多层分级与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开发的生态工程技术;农村能源互补型综合建设;能源副产品循环再利用技术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技术。

3.3 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原则

尽管生态农业模式多种多样,结构有繁有简,但是均遵守以下各项基本原则:地域性、层次性、战略性、高效性、多样性、持续性、整体与协调性等,以达到资源合理利用,产品数量稳定增长,产品高质量,经济上高效益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4 生态农业的技术

4.1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

生态农业接口技术是指不同产业或不同组分之间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连接技术。它主要包含:饲料接口技术、贮藏工程技术、肥料接口技术和加工工程技术。

4.2 庭院生态农业技术

庭院生态农业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结合的产物,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在农村充分利用庭院的设施、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运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从事适宜的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该技术包括庭院环境建设和资源开发利用,这样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人类生活环境,如净化空气、美化生活、陶冶情操、防止噪声等功能。

4.3 高效立体种养技术

高效立体农业是相对于单一种植或养殖的平面农业而言的,是指在单位面积上,一定的区域或不同海拔高度内,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充分利用温、光、水、气、土等条件和资金、物资等方面的投入,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体系。其特征是能实现生物种群间的最佳结合,充分发挥生物间的相生相克作用;实现农田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生物产品的多层次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保持土壤肥力的永久使用。

4.4 农业水肥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供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节水农业是以提高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目标,以各种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为手段的农业生产体系。其本质是提高应用于农业的单方水的经济产出效益,包含工程节水技术、化学节水和管理节水技术、生物节水技术等多种节水技术。

4.5 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农村资源短缺,利用水平低下,阻碍了农村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节约能源,提高利用效率,尽最大地可能开发和利用的洁净能源替代含碳量高的矿物燃料,这是我国能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有关部门目前高度重视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因地适宜地积极发展秸秆气化、风能和太阳能的清洁能源,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5]。

5 结语

生态农业在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最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整理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找出我国生态农业实践中出现的技术类型,总结成功的经验。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生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进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建立,使生态农业产业化走向好的发展道路。

6 参考文献

[1] 黄海滨.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636-3653.

[2] 章力建,朱立志,蔡典雄.农业立体污染防治中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模式[J].农业技术经济,2005(3):2-5.

[3] 彦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J].世界农业,2005(1):7-10.

篇8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

一、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内涵

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这是对我国城镇化发展方式的反思和选择,也为新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相比过去规模扩大、空间扩张、速度推进型的城镇化发展步伐,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内涵应该是全面性的,包括人本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的全面、协调、和谐发展,其主旨在于城乡的统筹性、工农的互促性、资源的可持续性。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其根本内涵,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以城乡统筹、工农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主要内容包括:(1)人本城镇化。就是以和谐社会为方向,通过改进社会管理,强化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问题。(2)经济城镇化。就是统筹城乡、因地制宜、集约高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3)社会城镇化。就是提高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水平,提升城镇功能,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推动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融需求变化

新型城镇化既然是一个城乡统筹、工农结合的发展过程,必然带来城镇经济的兴起、农村禀赋资源的提升和社会资源要素的重新配置,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衍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1)规模带动效应推动硬件配套完善和公共服务体系构

建,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增加。根据实践和测算,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所需要的城市建设费用约6万元,那么仅仅是解决目前已经转移就业的2亿农村户籍的城镇人口所需的硬件环境,就至少要投入12万亿元建设资金。此外,根据中国科学院城市报告,在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的前提下,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2.5万元生活成本,那么转移2亿农民成为市民需要5万亿元资金。再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城镇化率的动态推进,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将不断加大。(2)资源整合效应优化农业结构和农业生产力,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领域扩大。一方面,城镇化促使农业开发更注重提高土地集约经营和资源使用效率,强化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化开发的发展趋势,促使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向高价值的农产品门类发展,并推动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因此,农业投资的层次提高、整体投资周期延长,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规模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生产、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增多,也导致农业产业经济的资金需求增加。(3)集聚辐射效应带动农村工业化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融资主体与融资方式需求多元化。城镇化发展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并带动相关服务业不断成长,形成产业集聚辐射效应,更多新的产业、新的企业形成并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逐渐增多,从而使城镇的产业门类和经济主体更趋丰富,融资需求的主体日益多元化。(4)财富积累效应带动农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金融服务需求多样化。大量农村劳动力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其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不但在住房、教育、卫生、耐用工业品消费甚至创业资金等方面的信贷资金需求增加,而且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从传统的存贷款、汇兑业务向投资理财、信用卡、保管箱、金融咨询、证券保险、信托、租赁、有价证券买卖等更广泛的领域拓展。

三、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金融供给缺陷

金融系统作为引导其他要素禀赋转变及资源配置调整的先导要素,应当先于城镇化进程完成其制度与结构的变迁,以发挥供给先导作用。(1)城镇化金融投入总量不足,基础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目前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供给存在较大缺口,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一方面,政府财政支农资金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尽管近年增长幅度较大,但在财政总支出及在农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仍是低水平的。另一方面,正规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以政策性银行提供的信贷支持为主,而且主要是农业发展银行对当地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管网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其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信社对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投入很少,未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的功能。(2)政策引导和配套机制不完善,金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撑乏力。据了解,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基本上只有能繁母猪险、农房险、水稻种植险等少数几项政策性保险,对农业生产风险的覆盖有限,因此金融机构农业贷款规模增长缓慢,农业信贷增量主要集中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生产性贷款的占比下降,对新型农业产业化组织的信贷支持乏力,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组织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技术含量、培育品牌,制约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城镇化产业基础的稳固发展。(3)金融市场层次单一、服务创新不足,城镇经济主体融资渠道狭窄。城镇化发展使城镇资金需求总量、期限、融资对象、行业特点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但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仍过于倚重传统银行信贷手段,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很低,金融市场层次单一。同时,由于金融机构对农村与城镇的业务考核没有差别化,员工开拓基层金融业务缺乏积极性,银行机构金融创新存在创新品种少、规模小、市场适应性有限等问题,导致城镇金融产品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业务品种上,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生产资料与房屋抵押贷款仍占主导地位。这些传统信贷品种存在授信额度小、贷款期限短、利率上浮较多等局限性,而订单农业贷款、创业信用贷款、供应链融资贷款等创新品种有限、推广慢,无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特点差异化、信贷需求灵活性、贷款方式多样化的需求。(4)城镇金融体系发展不健全,金融服务供给层次低、支持面窄。一是城镇金融机构组织体系不完善,使城镇化建设资金缺乏支持主体。部分商业银行收缩城镇及农村金融网点,城镇金融机构数量少,竞争不充分,业务经营同质化现象严重,城镇金融业务面临明显的短板制约。二是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规划与城镇化发展趋势不适应,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金融机构资源布局集中在城市区域,对县以下地区提供的金融服务基本只有基础性的存取款业务、汇兑业务,金融服务的层次低,金融服务深化不足,农户金融服务面窄、融资满足度低。三是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影响银行与农户建立良性互动。农户信用教育落后,未形成良好信用氛围,加上农户信用信息收集困难,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控制成本高、监管难,不愿意对农户进行授信,农户的贷款可得性低。

四、新型城镇化金融支持的优化建议

1.加强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积极发挥公共财政政策的作用,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方式,形成城镇化建设的市场化扩张机制。一要加大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公益性项目上,并充分发挥财政投资的杠杆作用,引导企业、社会和个人提高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二要逐步改进财政支农方式,通过财政部分投资、贴息、信贷担保、定向委托贷款、资金改基金和减免税等多种途径,吸引全社会投资,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放大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应。三要可以考虑将部分的城镇化基础设施逐步进行商品化、市场化运作,鼓励大企业通过市场方式参与城镇化建设,使单纯依靠政府的城镇建设投资体制变成政府、企业、居民的多元投资体制。

2.完善城镇化金融服务的支撑配套体系建设,提高城镇产业基础和资金集聚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提高农业承载市场融资的能力。将“三农”保险纳入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风险补偿体系,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互助合作保险,并鼓励发展农村商业性保险市场,逐步健全农村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农村保障体系。二要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农村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各种政策手段,缓解支农金融机构的风险和收益矛盾,落实好农村金融机构在税收、贷款冲销、管理成本和贷款责任认定上的优惠政策,扩大县域新增贷款财政补贴范围,加大金融机构信贷主动性和积极性。三要完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地方政府应努力建立农业政策性担保机构,为农业信贷提供担保,降低农业贷款风险,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业担保、评估、公证等商业性中介机构,规范并降低中介收费,缓解农村金融抑制。

3.积极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创新,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用主渠道作用。一要鼓励金融机构对城市业务和农村业务进行差别化考核,建立农村金融业务的薪酬补贴激励机制,引导员工深入城镇和农村,提高城镇与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二要大力发展适合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地解决城镇金融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支持在城镇新建和从农村向城镇搬迁的中小企业,积极支持具有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前景的行业以及处于产业结构快速调整升级中的企业,探索“信贷+保险”等新型信贷模式,推广保单质押贷款,努力满足城镇建设对信贷资金的需要。三要推动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积极探索农地金融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支持农户或拥有大量土地的经营业主获得贷款用于发展生产,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增加农户生活来源,提高农户在城镇谋生的能力。

4.推动城镇金融体系建设与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城镇化金融服务。一要鼓励设立更多的村镇银行和其他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并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引入民间资本,增资扩股,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打造高效、有序竞争的金融组织体系。二要加强指导和宣传,提高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发展的认识,引导金融机构适当调整经营战略和市场定位,调整网点布局,优化市场结构,提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内涵,增加对转移劳动力的信贷资金投入,加强城镇化发展的信贷支撑。三要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城镇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供求对接。建立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信用知识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引导诚实守信社会氛围的形成;优化信用信息征集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扩大信用信息平台覆盖面;科学开展农户信用评级,构建失信惩戒机制,培育农村良好的信贷环境。

参 考 文 献

篇9

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中央、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部署,黑龙江垦区以农业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农业经营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两自理”、“四到户”为基本特征、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行“两田一地”土地承包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工土地承包权益,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落实国家税费改革政策。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彻底改变了单一国有国营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改变了单纯依靠国家投入进行生产建设的投资体制,形成了国家、企业、职工和外资等多元化投资机制和运营机制,激发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二)农垦整体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垦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1978—2012年,垦区生产总值由9.7亿元增加到114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30.8倍,年均增长10.7%;三次产业比重由37.5:35.6:26.9变为48.4:26.3:25.3。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非公经济增加值已达到514.5亿元,占垦区经济总量的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3.1亿元增加到367.9亿元,增长了117.7倍。垦区经济已经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

(三)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建成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四大水利工程体系。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8.4%。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818.6万千瓦,农业机械化率达97.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5%。农业劳均生产粮食44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实现了全过程、全面积、全作物的标准化。1978—2012年,垦区粮食生产呈现跨越式发展,粮食总产由47亿斤提高到421亿斤,增长了7.95倍,从1995年以来十七年间相继登上100亿斤、200亿斤、300亿斤、400亿斤四大台阶;粮食单产由每亩204.4斤增加到1003.2斤,增长了3.9倍;畜产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肉奶蛋总产量由9万吨提高到235.1万吨,增长了25.1倍。垦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

篇10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经济 农业产业化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又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尤其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及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这种新型的农业合作关系,不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归大堆、硬撮合”,而是农民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自发性地广泛联合,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合起来,将资金、劳动、技术和其他生产资料作为股份入股,按自主劳动、经营和民主管理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经营管理,从而实现互利的目的。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使得个体的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农业经济主体的合作对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市场地位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合作经济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合作经济组织的一般特征。包括成员的自愿加入和退出、民主平等管理、互助共赢和利益共享等。

2.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家庭经营基础上的协作经营。农业作为特殊的行业,即经营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从而农业经营的个体经济就是家庭经营经济,这使得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初期,尤其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更带有社区性和综合性。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有较大难度。农业经营是一种典型的分散经营,尤其是传统农业,其商品化率很低,农民的合作欲望和合作意识不高,这说明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市场竞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4.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对于壮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但由于农民的合作意识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高,制约了合作经济组织的启动和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在教育、培训和信息方面予以积极的支持。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基本原因

1.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需要农业合作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农业生产越专业化、商品化,就越要求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或联合。如果利用非经济手段强行地把不同的农户组合到一起,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在各个农户之间,出现相当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各个不同环节、阶段由不同的生产组织去完成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才有合作的必要。

2.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农业需要合作制。分散的农户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风险骤增;农业还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产业,单家独户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

3.农产品的易腐性和农业资产的专用性使农民需要合作制。大部分农产品具有易腐性,特别是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等,这些产品一旦成熟或采摘以后,如果不进行储存或加工,就必须马上卖掉,否则就会腐烂,农户会因此蒙受损失。农业生产中所购买或建设的许多生产资料具有专用性,若放弃该项经营的话,处理这些资产的价格也非常低廉。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农户也在寻求长期的合作。

4.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需要合作制。一般来说,农户的经营规模比较狭小,单独采购生产资料难以获得价格优惠和运输上的经济实惠,单独出售农产品也难以卖得好价钱。在生产中单独使用某些大型农业机械或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也可能变得不经济。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盈利,就需要通过合作制联合起来,借助外部交易规模的扩大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寻求规模经济。

5.农业合作制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业合作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的扩张是农业合作制产生的土壤,而农业合作制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为它的进一步协调发展起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霖,方天堃.对我国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般性思考[J].南方农村,2005,(4):17-19.

[2]蒋康穆,王学林.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其相关措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44-48.

[3]刘劲松.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体模式及治理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273-276.

[4]王海娟.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J].现代化农业,2008,(10):37-38.

[5]巫肇胜.我国现阶段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考[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44-48.

[6]云南省盐津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的报告[R].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