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软件范文

时间:2023-03-18 19:49: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计软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计软件

篇1

关键词:审计软件 报表审计 审计流程

一、引言

审计软件是用于辅助完成审计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审计软件分为专用审计软件和通用审计软件,专用审计软件是为某个审计机关定制开发的审计软件,或为某个审计项目定制开发的审计软件,例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每个会计师事务所都有自己独特的审计方法,所以他们会选用定制的专用审计软件,例如普华永道(PWC)应用审计软件Aura,德勤(DTT)应用审计软件EMS,安永(EY)应用审计软件GAMx,毕马威(KPMG)应用审计软件,这些审计软件都是将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方法进行了定制,设计成模板方便审计人员的调用,从而提高审计效率。通用审计软件是可以为多个审计机关使用,或者可以适用于多个审计项目的审计软件,例如鼎信诺审计软件等。

经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当前审计人员在完成报表审计时,经常会选用审计软件进行辅助,例如国内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选用鼎信诺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那么审计人员是如何应用审计软件辅助完成报表审计工作的?审计软件在报表审计中的作用是怎样的?应用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一般都会经历怎样的流程?应用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的优势是什么?对审计软件的应用有什么样的建议?本文试图来探讨这些问题,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为审计机关选用审计软件提供一些借鉴,为审计人员应用审计软件提供一些方法上、思路上的建议。

二、当前审计机关所应用的审计软件的功能分析

当前审计机关应用的审计软件是网络版的审计软件,一个项目组的各审计人员可以同时登录审计软件,进行合作,开展审计工作。审计软件往往为不同级别审计人员提供全面的审计功能。

(一)审计管理功能

审计机关要有审计管理工作,包括审计项目的管理、审计人员的管理、审计档案的管理、审计客户的管理等等。审计软件提供了辅助完成上述管理工作的功能,例如,应用审计软件,审计人员为项目组人员分派任务,审计人员接收审计任务,审计档案的存档,借阅管理等等。

(二)采集、转换被审计单位数据

应用审计软件完成审计工作,前提是一定要获取被审计单位的数据,随后转换为审计软件能够识别的格式,审计软件基本都提供了数据采集和转换功能。

(三)查找审计线索功能

审计软件可以建立数学模型,例如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财务数据从各个角度,不同会计期间进行全面的趋势分析、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及结构分析,从而发现异常,查找审计线索。

(四)自动审计抽样

审计工作中进行抽样是经常需要做的工作,审计软件提供了自动抽样的功能,运用“现代统计抽样原理和技术”,帮助审计师设计有效的抽样计划、衡量证据的充分性;根据抽样条件,由系统自动计算出样本总量、样本量,指导样本的选择以及评价发现的问题,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五)提供多种审计工具

审计软件提供了多种审计工具,方便审计人员使用,例如提供固定资产、现金流量和银行对账的专项审计工具。提供固定资产折旧提取计算表、各种税计算表和利息计算等常用工具。

(六)自动生成审计工作底稿并提供审计工作底稿的编辑功能

审计软件将工作底稿与财务数据紧密结合,可自动生成各种审定表、明细表、分析表、报表、报表附注,将所有查询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嵌入到工作底稿或附注中,往往与WORD及EXCEL充分集成,提供强大的工作底稿模版设置功能。

三、审计机关应用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的模式

(一)审计计划阶段审计软件的应用

1.项目组的建立。在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完成一个报表审计项目,一般会包含如下的成员:负责项目的合伙人、项目经理、项目组长、高级审计人员、普通审计人员,项目组筹建后,各级管理者就会应用审计软件的管理功能管理项目组,例如,任务的分派。

2.编制审计计划。审计人员可以调用审计软件的各种模板,调用资料库中以前的审计资料,进行审计计划的编制。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可以应用审计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例如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工具进行审计计划的编制。

(二)审计实施阶段审计软件的应用

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到客户处开展就地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应用审计软件功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采集转换,应用审计软件提供的内部控制测试工具进行内控测试,调用审计程序模板开展实质性测试,边审边写工作底稿,在写工作底稿的过程中可以调用审计软件的自动编制工作底稿功能。

(三)审计终结阶段审计软件的应用

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就地审计完成后回归审计机关进行汇总,应用审计软件,项目组审计人员将底稿上传,实行工作底稿在项目组的共享,随后各级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底稿通过网络进行多级复核,最后编制已审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审计项目完成后,审计人员将审计档案通过审计软件上传,进行档案保管。

四、审计实施阶段应用审计软件完成报表审计的流程

对报表审计项目,在审计实施阶段,每个审计人员都会参与到审计项目工作中,对审计软件的应用一般会经历如下流程。

(一)对被审计单位数据的采集与转换

审计软件往往提供了数据的采集转换功能。审计软件的数据采集功能的使用是由审计人员点击命令,随后软件自动进行数据的采集转换操作,不用人工编写程序,没有人工的干预。但是,审计软件能采集转换的数据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被审计单位的各种类型的数据都能被审计软件所采集转换,所以,有些数据审计软件是无法进行自动采集转换的,需要辅助其他工具,例如有的审计人员会借助于SQL语句编写程序进行采集转换。

(二)审计软件的初始化

在使用审计软件前,为了顺利开展审计项目,往往需要进行一些基础设置,例如进行项目组审计人员的建立,审计期间的指定,行业模板的选择及科目对照,期初数据的调整,重新记账,未审报表数据生成等。

(三)IT审计及内控制度审计

应用审计软件的功能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即实施IT审计,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的质量进行鉴证,随后应用审计软件的内控审计功能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完成符合性测试。

(四)审计疑点查证

应用审计软件提供的工具基于业务流程或基于报表项目,逐项完成实质性测试,边审计边写审计工作底稿,例如可以利用审计软件的功能进行科目分析、账簿查询、账龄分析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应用审计软件自动编制调整分录。

(五)审计终结

应用审计软件完成工作底稿复核,自动生成审计差异调整表,自动生成已审财务报表,最后应用审计软件模板出具审计报告。

五、审计软件在报表审计中的作用、优势分析及改进建议

(一)报表审计中,审计软件只是工具,不能代替人完成所有的工作

无论审计软件的功能多么强大,在报表审计中,它都只是一个工具,因为审计工作需要人的判断,很多依赖于经验的判断,所以,审计软件只是工具而已,是审计人员的助手。目前,不同的审计软件提供了不同的审计工具,提供了不同的审计模板,这样,很多审计机关会选用多种审计软件辅助完成报表审计。

(二)审计软件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

审计软件提供了审计线索查找工具,提供了自动抽样功能,提供了诸多模板,提供了自动编制底稿功能,很多审计软件提供了与OFFICE 的完美链接,例如普华永道使用的审计软件叫AURA,是一个将审计人员所做的EXCEL以及WORD等形式的审计工作底稿链接在一起,并进行归类的一个软件,通过该软件,项目组每个审计人员都可以看到整个项目的进度,自己的任务以及高级管理者例如项目经理的意见等。软件提供了模板,例如一些审计程序,可以让审计人员调用模版。这样,应用审计软件比手工审计会减少审计时间,大大提高审计的效率,所以被审计人员应用到了报表审计中。

(三)完善审计软件的建议

1.建议开发审计专家系统,给审计软件以智能,从而辅助审计人员做好各种决策。2.提供丰富的IT审计功能。当前审计软件,尤其是国产审计软件,IT审计功能缺乏,导致需要完成大量的实质性测试,如果IT审计功能完善,就可以在实质性测试前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鉴证,并应用鉴证的结果,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3.报表审计中充分应用审计软件的工具。

六、结论

审计软件建立了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审计工具,在报表审计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终结阶段都要充分应用这些功能。审计软件还可以辅助其他的审计工具,例如EXCEL辅助完成报表审计,这就需要审计人员掌握审计接口管理的知识与技能。

为了提高报表审计的效率,审计人员应该选用审计软件进行辅助审计,但审计软件只是报表审计中的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人工完成所有的审计任务,审计的质量更主要的还是在于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与经验。Z

参考文献:

1.袁小勇,王海洪主编.计算机审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一、智能审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智能审计是利用各种数据分析方法对审计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充分挖掘,以获取更多相关的审计线索。一方面可以直接提供审计证据,如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法规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异常信息,起到“红旗”的指向标作用,引起审计师的注意。此外,借助智能审计技术,可部分代替审计职业判断,减轻审计师的工作强度。智能审计是财务审计与智能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计算机审计的发展方向。自1987年美国执业会计师协会发表了“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简介”,将人工智能引入到会计审计领域以来,人们对智能审计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并在其中的审计专家系统与审计数据挖掘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国外对审计专家系统研究成果涉及到审计专家系统建立与应用的背景、作用、影响、开发设计方法、局限性、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而且已经从理论研究扩展到开发应用研究。由于有其他领域大量成功的专家系统开发经验可供借鉴,审计专家系统在模型结构、开发步骤和规则建立方式等方面比较规范而成熟,审计专家系统开发也由早期的以审计研究人员为主转向研究人员与实务专家共同开发,开发与实践结合更加密切。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于介绍国外研究情况、系统基本框架、研发应用基本方法等方面。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受到关注。Ningning Wu于2001年出版了专著《Audit data analysis and mining》,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审计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易仁萍(2003)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审计模型,Lampe(2002)、胡荣(2004)、吕新民(2007)等概要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方法,Lee W等(2002)分析了审计中应用的主要数据挖掘算法,王忠(2006)、张炳才(2008)等分别研究了人工神经网络、欧式孤立点数据挖掘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方法,陈丹萍(2007)对数据挖掘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决策进行了研究。

但是目前的智能审计研究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所希望的水平。(1)审计软件的智能化水平普遍不高。审计信息化在中国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计算机审计还处于计算机辅助阶段,审什么、如何审基本上都是由审计人员定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指令都是由审计人员向计算机发出的。在审计专家系统的研究上,审计知识获取与表达问题、不同审计专家之间知识冲突问题,仍然无法很好解决。尤其是国内,尚未开发出真正意义上的审计专家系统。此外,数据挖掘在审计中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研究成果数量少,也不够全面深入。至今没有审计数据挖掘的专用工具,审计数据挖掘专著很少,发表的论文中或者只是从某一视角进行分析,或者点到为止。未能真正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审计中,自动发现审计数据中的模式和模型,如根据企业的审计数据,建立企业风险决策系统,发现企业风险的关键因素,对企业做出风险评估、预警等。(2)审计软件缺乏深入分析能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为出发点,风险综合评估、分析与合理判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这正是当前我国审计软件所缺乏的。我国大部分审计软件比较多的是执行账簿核对和简单的分析程序,一般是将审计程序表中的审前数与以前年度审定数作些简单的比较,计算财务比率等,行业分析做得比较少,更谈不上进行深入的分析。(3)审计软件需要适宜的应用体系架构。计算机审计的研究逐渐深入,需要的分析功能、分析能力、分析种类都在不断变化,分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增加,尽可能方便新技术、新方法嵌入的可扩展的系统架构是智能审计软件发展的基础问题。(4)现有的软件难以满足越来越丰富、深入的审计需求。计算机审计需要创建大量的新型审计技术方法。从技术方法角度说,账目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数据基础审计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传承关系。前三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比较紧密,而数据基础审计与前三者之间,变化却是革命性的,需要创建全新的技术方法即需要形成审计中间表、结构化查询技术、个体分析模型方法、多维分析技术以及数据挖掘技术。

二、智能审计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在深入分析总结现有各种审计软件优缺点以及当今计算机智能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智能审计软件系统架构。该架构由应用服务层、平台支撑层、数据资源层、数据交换中心、系统接口、系统保障机制以及基础设施等部分组成。(1)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实现财务审计业务处理功能,是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智能财务审计系统的建设中,应用服务包括审计分析、报表分析、综合查询以及业务管理等功能模块。审计分析通过提供多维分析、挖掘分析、预警预测、疑点智能分析等功能实现对企业财务的审计。报表分析模块完成企业报表的指标分析、百分比分析、杜邦分析、趋势分析、汇总分析、特征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综合查询提供关联查询、组合查询、傻瓜查询、智能模糊查询等功能,可以通过图、表等多种形式实现查询结果的输出。业务管理实现公司管理、指标管理、参数管理以及报告设置等功能。(2)平台支撑层。平台支撑实现财务审计的系统支撑。包括审计推理、知识管理、数据管理、安全管理、搜索引擎、工作流引擎和智能处理引擎等功能模块。审计推理实现案例推理、挖掘推理、规则推理以及集成推理等功能,为审计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获取和存储,完成案例管理、规则管理、模型管理以及知识推拉等功能。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存储、数据访问ETL的处理以及元数据管理。安全管理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用户管理、安全认证、权限管理、安全日志管理、单点登录等功能。(3)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完成财务数据库、本体库、领域案例库、模型方法库、专家知识库的创建、维护、更新、索引,元数据的建立、更新和维护,以及数据的采集、访问和管理。(4)数据交换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实现内容集成,以消除信息孤岛,保证各应用系统的有效协同和数据访问。(5)系统接口。为用户访问和系统管理提供接口,为系统对外服务和展示提供窗口。(6)系统保障机制。包括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数据交换规则规范和运营机制等。(7)基础设施。硬件平台作为整个系统的物理载体,是整个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网络系统、服务器群组建设等内容。

三、智能审计软体系统关键实现技术

实现该系统,需要着重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运用信息处理技术,设计高效的算法,快速、准确、客观、规范审计财务业务,整合专家知识与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新型审计模型;根据审计数据的特点,研发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实验表明,数据分析算法对不同的数据具有不同的敏感度。对于具体的审计分析模型,需要研发相应的数据分析方法,并根据不同算法、不同行业数据的特性进行数据实验,选择相对效果较佳的算法及参数。

充分整合领域专家知识,综合利用专家系统、数据挖掘、知识处理等智能技术,构建智能审计模型,建设智能审计系统,提高审计智能化水平和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是当前审计发展的方向。在深入分析总结现有各种审计软件优缺点以及当今计算机智能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审计软件系统的系统架构。下一步需更加深入地研究该系统中各个关键技术,并设计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化审计软件系统。

[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10YZ192,09YZ426)、上海市市本级财政部门预算项目(1138IA0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周杭:《审计专家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中国注册会计师》2005年第3期。

[2]易仁萍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审计模型框架》,《中国审计》2003年第3期。

[3]胡荣等:《数据挖掘——现代审计处理数据的新方法》,《中国审计》2004年第7期。

[4]王忠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金融审计模型》,《计算机工程》2006年第4期。

[5]陈丹萍:《数据挖掘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决策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篇3

在审计软件中提供自己的数据转换工具。这些工具可分为专用的和通用的两类。专用的转换工具只能转换几种特定系统中的特定数据,通用的转换工具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通用数据转换工具应能够将文件类型数据库(DBASE系列、Fox系列、Access系列)中的数据转换到Access数据库中。它能完成类型转换、日期/时间格式转换、和值域转换。下面举例说明通用审计软件应达到的效果。例如,为了将某企业提供的“贷款记录表”转换到审计软件中,以便进行贷款利率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如下操作就可达到数据转换的效果。选取源表—选择被转换的原始数据“D:\贷款利率执行检查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DBASE系列

1.2国内外计算机审计的现状

1984年,重新的SASNo.48,取代了sASNo.3,更加广泛完整地阐述了计算机技术对检查财务报表等方面的影响。198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计算机舞弊与滥用法案。该法案对约束计算机犯罪、严惩计算机犯罪活动起了很大作用。法案还明确了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对数据、程序、信息的修改、毁坏或破坏行为,以及“有意识地修改他人系统保密字,使其不能进入自己的计算机系统或须耗费时间精力修复现场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这一类行为,均定为计算机犯罪。1969年美国成立了EDP审计师协会,经过不断发展,审计业己成为美国一个独立的行业。美国各审计组织、机构对计算机审计制定的一些条例和规程以及计算妇计一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美国计算机应川的健康发展起了吸要作用。

2会计软件的典型结构分析

2.1总账系统

(l)在总账系统中完成录入凭证、审核凭证等凭证处理工作。

(2)在总账系统中完成记账、结账等工作。

(3)在总账系统中进行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账簿查询和打印工作。

(4)在总账系统中进行银行对账工作。

(5)在报表系统中根据各系统的数据,编制和自动生成各种内部和外部报表。

2.2销售与应收处理过程

(l)在销售系统录入销售订单,并能对订单.执行情况进行查询。

(2)在销售系统开出发货单。

(3)在销售系统根据发货单生成销售出库单.。

(4)在存货系统查询该销售出库单。

(5)在销售系统开出发票,并进行与发货单的结算。

(6)在应收系统收回销售款项,并生成销售业务及收款业务的凭证。

(7)在应收系统中进行应收账款的核销和账龄分析。

以上是在用会计软件的典型结构,该软件能很好地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具备一定的管理分析功能,但从审计的角度来看,该软件缺少与审计软件的接口模块,给审计软件从该软件中读取数据造成障碍。为了实现会审一体化,将来的会计软件还应加上接口模块,以将会计软件中在用的数据结构转换为标准数据结构,供审计软件读取数据之用。

1绪论……………………1

1.1问题的提出……………………1

1.2国内外计算机审计的现状……………………1

1.3国外审计软件简介……………………4

1.4国产审计软件的现状……………………9

2会计软件的典型结构分析……………………10

2.1总账系统……………………11

2.2销售与应收处理系统……………………11

2.3采购与应付处理系统……………………12

2.4存货处理系统……………………12

2.5成本处理过程……………………12

2.6资金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12

2.7管理分析……………………12

篇4

1、金蝶财务软件;

2、用友财务软件;

3、速达财务软件;

4、浪潮财务软件;

5、管家婆财务软件。

篇5

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是软件层面的,它不同于网络设备、链路的实施,它属于逻辑部件而非物理部件,缺乏“可见性”。在软件的程序代码正式上机试运行之前,网管软件开发过程的进展情况较难衡量,质量难以评估。这个问题在需要对商品化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尤为突出。

几乎所有的软件应用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软件危机问题,以中石油的网络管理系统为例,在它的运行环境中也曾出现过“网管系统不好用,该报的不报,不该报的乱报”、 “网管系统能发挥一些作用,但在应用系统运维监控上还有待提高”等来自最终用户的抱怨。

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自2004年启动中国石油广域网建设项目以来,已形成了异常庞大而复杂的中国石油广域网基础设施架构,它依托11个区域网络中心、覆盖173家地区公司,以RPR2.5G核心环网和跨地域的双核心路由设备、双链路为特点构建。其网络结构具有范围广、规模大、应用系统需求多、链路带宽需求高、链路质量保证要求高等诸多业务特点。自2004年伴随网络建设同期实施网络管理信息系统以来,中国石油在总部和10个区域中心已经成功构建了层次化架构的网络管理系统,并建立了相关的网络管理制度。作为一个以成熟产品为核心引擎,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定制的软件二次客户化开发项目,如何有条不紊地精心设计、满足最终用户的实际运维需求,如何规范化、较为系统地进行网络管理开发工作就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摆在了管理层面上。其设计、实施的每一步都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对中国石油这么一张令思科、华为等众多著名厂家都头痛的网管系统的建设,可以看做一个典型的将软件工程理论应用于网管软件的案例。

纵观这些年中国石油网管开发的过程,网络由单链路发展到双链路、路由从单核心发展到双核心,加上大批基层单位接入的种种外在因素的影响,给网络管理带来很大挑战。根据经验,在网管系统软件开发时需审视几个问题。

一审―需求是否清晰

如果开发者对用户群体的需求没有完整准确的认识,或者对同样问题的理解存在差异,而实际操作中也未能及时沟通规避这种差异带来的潜在风险,将导致网管系统急于求成。设计者在对用户需求未能完全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就着手编写相关代码,在最终功能实现上就容易与期望值有所偏差。再加上网络基础环境在建设期变化较为频繁等诸多因素,需求分析更显得尤其重要。

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用户要求。一方面,必须全面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但又不能漫无目的地全盘接受所有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准确地表达用户要求。只有经过确切描述的软件需求才能成为软件设计的基础。由于存在对邮件系统、视频会议、门户系统等各项专业系统的管理,许多情况下参与调研的技术人员与用户本身在专业知识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对专业知识的不均衡性,导致对目标呈现的预期也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在需求文档上必须有一个广泛认同的预期实现目标描述。

过多的需求变更是一个报警信号,意味着问题并未真正弄清楚,项目范围并未很好地确定下来或是政策变化较大,所以二次开发项目一定要把控好项目的范围变化。

二审―开发实施文档是否完备

开发各阶段的配套文档不齐全,将导致系统先实施后补文档,缺乏完善的计划性。由于开发者考虑问题过于简单,缺乏技术环节的充分讨论,与用户之间对同一问题的认知有偏差,导致最终实施结果与用户已经变化了的需求无法吻合,这个时候更应该在技术实现环节加强文档规范化的约束。

三审―测试环节的地位

由于软硬件、人员等诸多因素的欠缺,技术人员忽视了开发过程中的测试环节,往往是在匆匆忙忙简单测试之后就将结果提交给了用户,导致系统漏洞百出又总是修修补补,这样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利用在真正的开发环节上,反而消耗在了重复性的工作环节当中。

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是系统测试的重要参考。如果未说明产品在多种多样条件下的期望值,系统测试者将很难明确正确的测试内容。反过来说,系统测试是一种方法,可以验证开发计划中所列的功能是否按预期要求实现了; 同时,也验证了用户任务是否能正确地执行。

四审―有无版本控制管理

没有引入版本控制管理概念,会导致用户提什么需求维护人员就盲目地“打补丁”满足,缺乏对阶段性关键点的把控,对问题的处理未能实现按紧迫程度、实施难度、技术手段障碍等因素排序。没有版本控制管理就无法将开发工作按合理的时间段划分,什么阶段应该干什么、下一阶段的版本应该展现什么都得不到明确清晰的定位。

五审―分工是否完备

由于网管整体项目不但涉及网络链路、路由交换设备的状态、性能、流量、丢包率等参数指标的监控,而且还涉及应用系统的服务器性能指标、专业应用的服务可用性、关键进程的监控等众多参数的提取和阀值监控。这些工作需要项目组成员进行不同分工、协同工作、相互配合,尤其需要各应用系统的协调。而在这方面由于经验的欠缺和方法学、管理工具的匮乏,致使管理不善,工作人员忙没有忙到点子上。

六审―软件二次开发不是简单修补

软件的二次开发有别于单纯软件的新建开发,它必须在对原有系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具体实现的功能在实际中能对原有系统提升多少、功能完善健全多少; 而且要考虑到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使最终的产品展现能有一个质的变化。

七审―开发接口是否统一

篇6

《即刻约》是一款付费手机社交软件。

《即刻约》是上海三叉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高品质时间、技能共享平台, 目前适用于iOS系统和安卓系统。在《即刻约》,用户可以共享自己的时间给他人,让时间变得更有价值。

功能特点:

依据偏好、城市、需求等大数据,智能匹配用户想要认识的人。人工资料审阅,身份认证,职业认证等,多重保证安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1、安兔兔评测。安兔兔评测,是一款专业的手机硬件检测、性能评估的软件,方便查看iOS设备的CPU、GPU、内存、屏幕等信息。评测项目主要包括用户体验、CPU、GPU、RAM内存读写四个方面。能够准确的检测手机的游戏性能、内存读取性能以及综合性能。

2、3DMark手机版。是一款支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专业3D图形评测应用。可以测试硬件的CPU 与GPU性能并与超过 3000多款设备进行比较。 3DMark包含了多个基准测试,每一个都是为个别类型的硬件而设计的。

3、鲁大师手机版。是一款支持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性能评测、跑分的软件。可以查看整体和单项硬件的性能得分和本机操作系统的详细信息,包话CPU型号、频率,系统版本号等多项信息。

4、geekbench3,这是一款跨平台的测试软件,不仅可以让安卓和iOS相比较,甚至可以加入PC和Mac的测试。涉及了CPU整数、浮点、内存等测试项目。

(来源:文章屋网 )

篇8

计算机硬件,电子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实体部件和设备的统称。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五大部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其中,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硬盘是必须的,只要主机工作,这几样缺一不可。

软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了计算机使用的统一整体。因此,计算机资源应该既考虑硬件资源又考虑软件资源。软件资源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的软件,如自检程序、操作系统等。应用软件是主要解决某些具体问题的软件,如学习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等。从功能上可以认为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本身提供的逻辑功能,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简化或代替人们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因此,不论是支撑计算机工作还是支持用户应用的程序都是软件。在20世纪50、60年代人们是基于手工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的,人们认为计算机软件就是程序。随着使用化、商品化、通用化、大型化软件的开发,软件设计者逐渐感到要有一定规范的文档以保证程序从设计、调试到运行的成功。这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认为软件不仅是程序还包括开发、使用、维护这些程序所需要的一切文档。到了20世纪8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从软件工程的概念上更为全面地给软件定义为:计算机程序、实现此程序功能所采用的方法、规则以及与其关联的文档和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所需要的数据都是计算机软件。

1.软件工程的概念

1.1“软件工程”概念提出

20世纪50、60年代开发大型系统软件用手工方式进行,其生产效率低、出错率高。这种状态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软件生产的需要,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a.软件复杂性飞速增长;b.软件成本高;c.开发周期长;d.维护工作量大。即出现了“软件危机”现象。为了摆脱软件生产的这种局面,在1968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学术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软件工程”这个概念。

软件工程是开发和维护软件的规范化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处理工程问题(如建筑工程、机械工程等)一样的方法处理软件生产的全过程。为了指导这种软件生产的整个过程,产生了软件工程学。

1.2什么是软件工程学

软件工程学是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当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指导软件的开发,以达到利用较少的投资获得高质量软件产品的目的科学。

软件工程学既是边缘学科,又是一种综合性学科。它包括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等。

2.软件工程的发展

软件工程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时代,即程序设计时代、软件时代、软件工程时代。

2.1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

前面讲过用软件工程的方式生产软件的过程类似于机械、建筑工程生产产品的过程。如一个建筑工程(如立交桥、宾馆大厦等)从开始到结束,经历设计、施工和验收三个阶段。软件产品的生产也要经过定义、开发、维护的软件开发三个阶段。

2.2软件工程与其他工程科学不同之处

从上面建筑工程与软件二种产品开发阶段比较,可以看出:a.建筑工程流程图中,设计蓝图产生之后,往下的每一步没有回溯问题。但在软件开发工程中,每一步都可能经历不只一次的修改和适应的回溯问题。b.软件交付使用后,还有一个运行维护问题,如运行后发现有隐藏错误、运行环境有变化、用户要求的变更等。

3.应用软件开发方法

一个大型的应用软件、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大型仿真训练软件等,需要多人共同完成。为保证大型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质量,必须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思路和原则,采用软件的开发方法,使用软件工程提供的图示工具,组织软件人员协调一致地完成设计与开发任务。

现应用的软件开发方法主要有三种:软件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自动形式的系统开发方法。

3.1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方法是从时间角度对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有严格的标准(前一阶段的结束就是后一阶段的开始。标准就是每个阶段都应该交出高质量的文档。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六个时期,即六个阶段。

3.2原型化方法

传统的生命周期法的理论基础较为严密。一般说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定义或预先说明,并要求软件开发人员和用户在系统的开发初期就要对整个的功能和信息需求做出全面、准确而深刻地认定。

通常用户给出概括性的软件目标而无法描述详细的输入、处理或输出需求。而软件开发人员也可能尚未确定处理算法的效果、操作系统的适用性及即将使用的人机界面形态。在这种情况下,对事务只有边干边认识,原型化方法就是基于这一主导思想。

3.3原型的三种形态

3.3.1纸上原型

这种纸张和墨水的模型解释了软件上的一些特征。

3.3.2工作原型

制作所需软件中的一部分功能,让其在计算机上执行,可使用户和开发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即将被开发的程序。

3.3.3现有原型

利用一个可运行的现成程序,完成所需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但是有一部分必须在新开发的基础上加以改善。

3.4原型法开发过程

利用原型法开发软件大致经过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阶段、建造原始系统阶段、用户和开发人员的评审阶段、开发人员修改系统阶段。

3.5自动形式的系统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采用第四代技术(4GT)包含的大量软件开发工具,使软件开发者只需说明软件所要实现的内容,而不必说明如何去实现。4GT软件工具根据系统要求确定规范,进行分析,自动设计,自动编码。

4.结束语

在软件工程中,不应武断地选择某种方法,应当由应用特性来决定所要采用的方法。往往采用以上方法相结合的模式,可加快软件开发的进度。

【参考文献】

[1]王炽鸿.计算机辅助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2]丁剑洁,基于度量的软件维护过程管理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

篇10

以下软件可以记录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建议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使用:

小恩爱,拥有最私密的二人世界,记录恋爱时间,免费发送短信、语音、图片等,只有彼此可以看得到,除了多种贴心的私密功能之外,还可以在公共社区与志趣相投的情侣们交流分享;恋爱笔记,可以共同记录每一天的恋爱时光,并且可以即时互动聊天,一键保存甜言蜜语,具备添加纪念日和无限量保存私密照片等功能;QQ情侣空间,由腾讯QQ提供的情侣互动交流平台,提供信息保留、纪念日提醒和恋爱时长记录等功能。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