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知识教程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茶艺知识教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制茶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就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而茶行业的生产和加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上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茶园的管理逐渐朝着机械化的方向发展,茶叶的加工产品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且走向了优质化和无公害化的道路,相关学者和专业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正在不断的研究和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联合。而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行业效益较低和消耗较高等问题逐渐与旺盛的需求产生了矛盾,并且发展成为了茶行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阻碍,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茶行业逐渐转变为了现代化产业,对于应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需求变得极为迫切。
1制茶工艺对茶叶的影响
1.1颜色
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展现就是颜色,茶叶中的叶绿素、花青素、茶多酚以及类胡萝卜素等多种物质氧化后就会形成有色物质,从而通过茶叶的颜色所展现出来,制茶的工艺对于该氧化作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说制茶工艺对于茶叶的颜色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可以延长高山茶摊青的时间,而高档的名优茶则使用机械杀青更加利于保持茶叶的颜色。在保持茶叶颜色的过程中,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过高过低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加强温度的控制是制茶工艺中的重要环节。
1.2味道
确定茶叶品质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味道,茶叶的味道主要是因为新鲜的茶叶在经过控制酶活性的高温杀青这一步骤后,能够有效保留新鲜叶片中的固有成分,从而使茶叶中的独特味道留存下来。如有些茶的味道较为甘甜且回味无穷,具有浓厚的口感,即使是同一种品种经过不同的工艺制作所得到的茶叶品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而除了形状加工工艺对于茶叶的味道会产生影响,温度、投叶量、杀青方式以及仪器的使用等因素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当增加投叶量时,茶多酚、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元素在茶叶中的含量就会提高,与之相反叶绿素的含量则会减少。
1.3香气
香气是茶叶本身就具有的或是在制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芳香物质,当茶叶经过复杂的工序后,就会产生数十种或是近百种的香气,有些甚至会随着加工的阶段不同变换出不同的香气。如摊放工艺,新鲜的茶叶在经过这一阶段时,因为水分的流失往往会产生一种类似青草的气味,并产生能够让人心情愉快的芳香物质,尤其是当时间控制得当时,这种香气的含量就会达到最大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依据茶叶的种类和当地的气温、湿度条件不同,所摊放的时间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
2制茶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1突出重点
2.1.1创新体系
由于专科层次教育特征的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明确教材内容,使教材更加具有针对性,如可以充分参考本科教材中的内容模式,将不同茶类的加工工艺流程、产品特点、鲜叶内所含物质和茶叶的质量关系等内容进行重点描述,让学生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并且熟练掌握茶叶品质中制茶工艺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从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甚至能够对茶叶内生物、化学等变化内容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将不同的茶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它茶类的特征。
2.1.2立足实际
南平市的茶叶生产主要以武夷山所生产的茶叶为主,其中乌龙茶的产量最大,年产量占80%以上,最为著名的是武夷岩茶和正山小种,其中武夷岩茶的茶品目非常多,仅山北慧苑岩就有800多种,最负盛名的当属大红袍。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应当将当地的茶类作为重点的补充材料,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南平市茶叶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从而增加教学内容的所产生的积极效果。
2.1.3更新知识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对茶叶技术和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也在不断深入,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需要及时的普及一些具有前沿性的知识,如可以通过订购茶叶的报刊,从而了解当前茶学发展的动向,将内容和信息及时地补充进实际的教学中,如近年来对于茶类三品认证等相关的无公害茶叶种植信息,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内容更加具有前沿性。
2.2注重操作
2.2.1制定独立运行的教学大纲
茶叶的生产过程中,有着较强的季节性特征,因此学校应当建立起独立运行的教学体系和大纲,打破传统的学期限制,与实际的茶叶生产相结合,甚至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方式来配合,从而完善和补充现有的教学体系和大纲。虽然增加教学的学时能够使实践教学在制茶工艺课程中充分发挥出效果,然而实践教学的环节十分复杂和繁多,因此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就应当建立起独立运行的教学体系和大纲,将传统的感官认识转变为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2.2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就是需要建设实训基地,尤其是以茶学专业为特色的学校,更应当将制茶工艺课程作为有限发展的主要课程之一,建立起名茶实训室、茶叶初加工和精加工等专业基地,从而满足学生在实习期、生产劳动以及毕业设计等方面的需求。为了能够更好的连接校外,还可以建立起校企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与当地的茶叶生产、经营、差异和茶文化等单位建立起良好的联系,让学生们在实际的操作中了解茶叶的生产、管理、加工、经营和茶艺等知识,从而实现互利互惠。
2.2.3制定严格的技能考核方案
为了确保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实用性以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学校可以制定严格的技能考核方案,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茶叶加工技术和操作标准详细的罗列出来,如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制茶的技能、工艺和产品合格的标准,可以以当地最为出名的乌龙茶炒制过程为案例进行重点授课,除此之外,还可以考察学生的出勤率、采茶量、实习日志、制茶茶样等多方面的结果,使考察结果更加具有全面性。
2.3增加现代科技方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茶叶相关的制茶工艺也逐渐普及与网络之上,因此教师可以收集相关的最新科技动态和加工方面的视频,并且为了能够增加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可以将相关资料制成课件的模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茶类的制作工艺教学地点转移至实训室内进行,将茶叶的采摘、制作以及筛选等过程进行实际的操作,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后精通实践操作。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善于使用问答、自学、辅导以及演示等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教师们有效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感兴趣程度。
2.4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的结合不仅能丰富教师的理论,从而以科研促进教学,还可以拓展教学的空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入生产的第一线,实现产学研一体化。首先为了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在教学时,应当建立起独立运行的教学体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的生产和劳动中,从中学习相关的操作流程,甚至还可以使用顶岗实习的方式,直接参与到生产的过程中,尤其是学生的毕业实习周期较长,通常可以完成茶叶的生产过程,而且在熟悉了茶叶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制茶工艺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只有具有针对性的设置实习内容和环节,并且将考核、操作和评判融入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够有效实现教考分离。最后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到生产单位的顶岗工作中,在现场进行解答和指导学生操作,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实际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还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实际业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结束语
制茶工艺是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专业课程,教师需要通过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才能够使课程教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实现课程内容与实际生产相连接的目标,从而达到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制茶工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工作经验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倩倩.茶学人才:茶产业链各端口的粘合剂[J].四川统计,2014(6):21-22.
[2]梁彤.茶,五千年的故事(下)———中国制茶方式的演变[J].老年人,2015(2):52-53.
[3]刘莉,袁熙贤.依托技能大赛提升涉茶类专业人才培养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229-230.
篇2
民国教育立法可谓完善,并在增进女子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实际的教育状况并不能完全随法律规定之本意,女子教育的推行情况始终受到性别观念的阻碍,以及城乡差异所造成的实际困扰。
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曾提出:“中华民国人民依法律有受初等教育之义务。”但这部草案未获通过。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依法律有受初等教育之义务。”1915年,北洋政府公布了愕办义务教育令》,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呈请以山西省为模范推行义务教育,大总统令教育部转伤各省施行。1931年《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规定:“已达学龄之儿童,应一律受义务教育,其详以法律定乙”“未受义务教育之人民,应一律受成年补习教育,其详以法律定之。”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再次重申:“六岁至十二岁之学龄儿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纳学费。其贫苦者,由政府供给书籍。已逾学龄未受基本教育之人民,一律受补习教育,免纳学费,其书籍亦由政府供给。”
但是,由于战乱、财力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义务教育法令没有被严格推行。从法律条文的表述上也可见一斑,从明文规定的“义务”到不提“义务”二字表明义务教育的愿景虽然美好,但在现实中缺乏强制推行的条伟‘义务教育分期进行之规划,于民国八年教育部通咨定之。自民国九年起分为八年,至民国十七年止办理完竣。在各省中,除山西已著成效,吉林省城长春城已在试办外,均筹分年递进之办法,……未能如期增进。”分年递进的做法不过是为了最终不了了之的缓兵之计。即使在模范省份山西,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乡村失学儿童仍在50%以上。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教育上的城乡差异皆是如此。由于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教学条件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提并论,农民家庭经济负担能力差、教育观念滞后,农民子弟入学率尚且如此,农民女儿的入学率则更加难以有所期望。
例如:1929年南京市的小学中女生数在初小中已占到41.50%,在高小中占39.60%;但时至1934,1935年南京郊区及乡村的女生比例还是无法与城市持毛《南京市郊乡村小学之调查》数据显示,市郊小学女生占学生总数的37.72%;铭〔宁自治实验县乡村教育初步调查》显示乡村小学学生中女生只占学生总数的19.62%。
篇3
月映珠水,广东省博物馆仿如一个精雕细琢的藏宝盒般屹立在广州的中轴线上。几何凹凸的外墙上渗出丝丝瑰丽华光,投射出轩尼诗李察干邑卓尔不凡的酒樽设计和神秘奁盒。酒樽由法国著名设计师英嘉・桑贝跨界操刀设计,特邀法国顶级手工艺匠以全手工制作而成。每个酒樽都刻有独一无二的序号。而与之相配的奁盒亦以精选桦木手工制成,并由雕刻大师手工精心雕刻饰纹,每件耗时30小时之久。在黑色奁盒衬托之下,轩尼诗李察干邑如钻石一般璀璨夺目,其银质精雕瓶颈更有画龙点睛之妙。每樽酒皆配以金属雕刻钥匙,专为干邑尊贵的主人而开启,堪称古典与现代融合的艺术品。
以美乐入酒,以佳酿为章。当传世经典的交响乐章邂逅历经岁月磨砺的稀世干邑,进发出的是超越感官的完美融合之神韵。伴随着时而婉转欢快,时而气势恢宏的交响乐旋律,人们仿如穿越了昭示着200年岁月醇美的时光隧道,缓缓步入晚宴会场。在轩尼诗“品鉴委员会”委员、研发部总监罗赞诺先生(Laurent Lozano)的带领下,近二百位贵宾沉醉于聆听古典交响乐与品赏稀世醇酿的交融感受之中:广州交响乐的室内乐团用莫扎特的《小夜曲》开启了1972年“生命之水”的传奇历史,如歌的行板音韵细腻、欢快婉转,贵宾们宛若置身于充满生命力的似锦繁花之中;优雅沉稳的钢琴弹起了《春天奏鸣曲》,仿似诉说着1949年份“生命之水”成熟之时的平衡与潜力,口感悠长,果味香浓:而1900年的“生命之水”则更像一曲细腻而充满阳刚之气的《西西里舞曲》,口感浓烈而不张扬,渐趋醇厚却活力非凡。
随着蜚声国际的著名指挥家张艺双手潇洒上扬,广州交响乐团的全乐队正式登场,以“完美和谐”的艺术形式――交响乐,演绎轩尼诗李察干邑的至臻境界。一曲恢弘壮阔的《庆典序曲》,为宾客们呈现出轩尼诗李察干邑历经岁月磨砺与沉淀的传奇。不同年份的“生命之水”固然有其独特美妙的口感,然而,如同历久弥新的交响乐章,轩尼诗李察干邑才是集大成者――它由超过百种珍稀“生命之水”精心谱合而成,其中年份最古老的窖藏甚至超过200年。这些古老的旋律在费尔沃家族的第七代传人――颜・费尔沃(Yann Fillioux)先生手中融汇成琥珀色的金黄液体,飘浮着香草、糖渍水果及淡淡的花卉气息,感性而和谐,在口中化作悠长的馥郁醇香,渐渐披露,又回味无穷。它将轩尼诗家族的灵魂中蕴含的深厚底蕴一一呈现。品酌之中,中西方交响乐的传世经典剧目逐幕呈献,嘉宾尽享轩尼诗李察干邑带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完美融合,难以忘怀。
篇4
【关键词】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差异化教育;研究;实施
电子信息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岗位、多方向等特点,高职学生在性格、认知能力、技术特长上具有明显差异。因此,针对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应当应用差异化教育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现就差异化教育进行综述。
一、差异化教育概述
差异化教育是一种立足于院校的办学宗旨,以学生的个人长处和社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基点,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集针对性、人性化和社会化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差异化教育必须同时考虑学生的共处及差异;必须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为其创造能够发挥个人长处和潜能的发展环境;必须建立公平、开放的评价体制,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两方面入手,令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评估和激励中不断提升。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差异化教育的实施
(一)以专业为导向实施差异化教育
通过市场调研,研究电子信息行业具体存在哪些岗位、每个岗位对就业者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据,设立符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需求的基础课程及不同就业方向的课程。在此,首先,在前三个学期中,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最后一个学期,则可以令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来选择重点就业方向,再针对该就业方向中的岗位需要进行特殊训练。
例如,在前三个学期,设置电品装配、测试、基层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等岗位对就业人员基本要求的课程;对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可以设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电子工艺设计和开发电子产品等方面的课程;在最后一个学期,若学生对电子产品开发感兴趣,可以设置能够使其成为拥有开发专项技能的高级工的课程。
(二)实施差异化教学
首先,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将基础性、重点知识划分出来,让学生必须掌握;其次,教师要正确认知教学内容的难点、拓展度,在教学过程中则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和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再者,对于训练学生不同专业技能的版块,教师要加以利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具体实施如下:
其一,实施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分层,比如,对于单片机的教学,可以分为浅层和深层,前者包含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结构、汇编指令及电路,后者包含应用C语言进行设计开发等;其次,学生自主选择实训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基础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自行选择实训项目,这样可以避免统一实训时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提高或能力较差的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等情况的发生。比如,在电子电路制作的实训中,教师可以提供两个层次的方案,让学生已经自身的实际能力进行选择。
(三)实施差异化评价
差异化教育针对不同的学生人群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所有最终的教学成果也存在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也应当具有差异性。差异化评价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前提,促成学生达到目标,评价的内容则要多元化,实施全面、有针对性的综合性评价。
比如,可以将课上学习情况和课外实训表现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量的完成度和质的保证度两方面的评价结合,将学生平时的出勤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作品的质量、作业量的完成等各方面内容列入评价体系。此外,可以应用考核、考试制度来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比如采取论文答辩、作业考评、闭卷考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不过考试内容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分层给予不同难度的试题。
三、总结
差异化教育以学校办学条件和宗旨为基础,以学生个体为基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化人才为目标,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重要教学模式。差异化教育对于诸多高职院校而言仍然是全新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阶段,笔者在教学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时,认真分析电子信息行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以差异化课程、分层化教学和差异化评价为具体实施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为了促进学生和院校共同发展,我们要致力于开展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田拥军,黄国庆.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差异化教育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1(09)
[2]张丹彤,张丹光.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差异化;职业生涯规划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选聘更加严格,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需要得到职业生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对大学生的职业认识和生涯规划指引的公共基础课程,要做到通过学习使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本文提出了进行适应大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讨。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状
1.基本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把个人发展和组织发展结合起来,在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和价值观进行综合分析和权衡,结合现实环境,确定符合自己的事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编制相应的工作、学习计划,根据时间、顺序和方向在每一阶段采取具体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2.人才培养方式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高教司[2007]17号),明确提出,从2008年起倡导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
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要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首先从理想与职业有机结合树立学生的积极学习和就业观,认识到职业发展是实现理想的阶梯,并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有初步的认知;其次从学生的自我认识,了解和评价自己,帮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最后设定职业与人匹配的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形成规避未来职业风险的主动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决策。自我探索分为性格、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四个部分,通过课程学习以及课后进行的自我探索,挖掘自身的动力源泉,发现自己适合的职业,寻找自己的优势以及工作对于自己的意义。自我探索中性格讲述采用MBTI理论、兴趣讲述采用霍兰德理论、职业价值一般引入舒伯的职业价值理论等。职业探索是关于职业世界中知识的了解,获取具体的、客观的职业信息资源。职业决策是综合了个人对自我认识和对教育与职业等外在因素的判断,对生涯抉择进行的判断和决定,最终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高校重视不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因高校重视程度的不同,有的设置为公共基础课,有的将其设置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将本课程与本校毕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新生入校后就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并将本校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贯穿始终;也有的高校偏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把社会对道德、礼仪等各方面的要求灌输到课程内容中。
2.授课内容偏重理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引导学生设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追求,并且阐述实现目标的方法与步骤,认清自我和外界的职业发展现状,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但是,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讲授形式较为单一。当前的职业生涯课程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偏重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讲解,却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差异和每个人所要选择不同的职业规划。
3.不能有针对性地面向学生
从社会、学生及教学目标可以看出,当前社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要求具有多样性,学生对于个人的学习要求也存在差异,而当前统一培养的模式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多样的专业性强的人才,学生希望得到差异化对待。
三、适应学生差异化的培养模式探讨
1.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育始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面向新入校大学生开设的培养人生理想和积极就业观念,认清自我,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制订计划并积极实现的课程。然而,大学生作为学生身份向工作者角色转换的阶段,他们对学习、家庭、工作的理解也不断发生变化,他们设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就需要不断地修订。所以本文建议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份求职发展档案,对学生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性格等各方面能力水平的测试报告进行整理;对学生的家庭环境、学业完成情况、社会实践活动、实习经历进行记录和考评。在大学的开始阶段开展集中授课,使学生树立通过就业实现理想的观念,并认识自我,在之后的大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职业生涯咨询等形式的指导。
2.构建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构建符合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根据大学学习的阶段性任务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生涯指导,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阶段的人生指引进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在集中备课中掌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还应对所要授课专业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和认识,能够对听课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方向、所要进入行业的发展情况、所在行业对职员的普遍要求等的教育。同时,同一专业的学生因家庭背景、个人的兴趣爱好、学生能力等存在较大差距,也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注重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诉求。
3.多样化授课方式,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职业规划指导
适应大学生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要关注群体性差异,比如贫困生群体、农村生源群体和心理问题学生群体、创业群体、女生群体等特殊群体。对于缺乏自信、对就业感到怯懦、自卑、不愿与人沟通的学生,需要特别关注,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并注意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开展差异化专题讲座、座谈、职业咨询,也可通过“一对一责任制”的形式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典文章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8):93-95.
篇6
[关键词]“05方案”;广州大学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培养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实践教学,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和方法。“05方案”实施以来,全国高校普遍加强和改进了实践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与经验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9月至11月在广州大学城进行了一次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抽样调查。目的是了解“05方案”实施至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资源整合利用情况,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经验提供第一手材料,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方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调查按照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等院校选取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等10所大学。问卷分教师和学生两种,发放教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学生问卷 1200,回收有效问卷1185份,有效率在95%以上。
一、“05方案”实施以来广州大学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
“05方案”实施以来,广州大学城高校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如何,课题组在调研中设计四大类共二十余道问题,力图客观真实地了解改革的成效,寻找存在的问题。四大类问题包括“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认知程度、实践教学实施形式与体会、实践教学的评价、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等。调查统计情况及存在问题如下:
第一,对“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认知程度的调查。80%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改革很有必要和有必要;20%的大学生认为没必要或说不清楚。对实践教学改革状况的回答,10%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很好,半数大学生认为改革效果一般,30%的大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改革效果不理想。显示“05方案”实施以来大学生对实践教学改革成效还不够满意,教学改革与发展还有待改进与加强。
第二,对“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形式与体会的调查。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主要形式是任课老师组织的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37%的学生选择校外主要形式为参观、实习、社会调查等,而自行参与社会实践又占半数。这一结果折射出社会实践形式还不够丰富,组织与指导力量薄弱。在访谈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表达自己浓厚地走向社会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的愿望。近7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可以帮助他们提升理论水平,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也有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认识不清,态度消极。对校内实践活动感受的问答,认为形式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热情的仅占31.5%;次数较多,但吸引力不够的有52%;这说明各高校虽然比较重视校内实践教育,但实践活动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次问卷中也发现一些院校对“三下乡”社会实践认识有弱化倾向。在大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形式选择上,近半数选择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实践;26.7%的大学生选择组成小组来实践。可见,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是多数大学生喜爱的主要方式。课题组还对学生很少或不愿主动参加实践教学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大学生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形式不够新颖,缺乏吸引力;其次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和安排不具体;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如场地、设备、实践基地、经费等)不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管理、保障等条件还不太满意。
第三,对“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评价很满意、比较满意的占43.3%;很不满意、不尽人意的占56.7%。这一结果不容乐观,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现状不满。此外,对实践教学态度、内容形式、学时、效果等影响因素分析时,发现各高校具体操作不一,学生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认为内容形式比较丰富,基本达到了教学计划规定学时的大学生占26.8%;认为内容充实,形式多样,达到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的大学生占23.7%;认为自己所参加过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和形式一般,没有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的大学生占36.6%。在回答实践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时,认为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的占35.4%;认为是学校实践教学资源(如场地、设备、实践基地、经费等)不足的占37.8%。这也暴露了当前实践教学活动依然比较薄弱。对教师指导实践教学的评价:认为教师责任心强,经常给予指导的学生占52.2%;认为教师责任心一般,基本上没有指导的学生占31.6%,这反映了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在实践教学管理情况的调查中,认为学校管理到位,有制度和规定的占30.8%;认为管理一般,有制度但执行情况一般的占40.3%;认为管理不到位,教师和学生随意性很大的占19.7%;认为缺乏有效管理的占9.2%。
第四、教师对“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课题组调查统计,对目前实践教学质量的总体评价,教师认为很满意仅占12.7%;比较满意的占39.8%;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分别占31.5%和16%。认为开展实践教学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教师分别占39.1%和51.4%;认为没有必要和说不清楚的教师分别占4.7%和4.8%。对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愿意参加并指导的教师占89.6%;10.4%的教师表示不愿意参加;10.3%的教师认为可以请其他人员参加并指导。在实践教学形式方面,认为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师占14.3%;认为形式比较多的占28.5%;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少的占43.1%。对于大学生很少或不愿意自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的回答,46.9%的教师选择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25.2%的教师选择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够;21%的教师认为学校不够重视,对实践教学活动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对于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因素,72.4%的教师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是目前最大的影响因素;6.7%和 20.9%的教师认为是教师素质和大学生素质的原因。关于当前开展实践教学的障碍,38.5%的教师认为是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46.4%的教师认为是经费不足;15.1%的教师认为是实践基地不够。
二、“05方案”实施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反思
反思综合调查结果与实践教学的现状,课题组认为“05方案”实施以来,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建设有了较大改进与提升,但还未彻底转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一下问题:对实践教学意义和目的认识的偏向、对实践与理论教学辩证关系的割裂、对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与政策执行的随意削弱、对实践教学科学激励和合理考核构建的迟滞,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不强。
1、对实践教学意义与目的认识的偏向
尽管“05方案”实施已有几年,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之所以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实践教学意义和目的认识的偏向。这种认识的偏向普遍地存在于实践教学的各个层面:在教育管理层面,他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三观”教育,这种教育主要通过课堂的“灌输”即可达到,因而轻视社会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在学校层面,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普遍将社会实践看着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作为一种软任务来看待,尤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比较忽视;从学生自身来看,受就业难及只重视专业发展等短视认识,轻视其对自身成长的价值,在参与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对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割裂
关于实践的理论观点,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中央5号文也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价值,然而在教学中,却存在背离或割裂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倾向。一方面,很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要负责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很少参加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错过了利用实践来检验、巩固、强化理论教学的大好时机,造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严重脱节,并且反过来影响、制约了理论教学的实效,最终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枯燥、刻板、无用的负面印象。另一方面,学生工作队伍负责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自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实践。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目标的引导,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缺乏活动过程中以及活动之后的总结和提升,不少活动的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和挖掘。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割裂,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3、对实践教学条件保障与政策执行的随意削弱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强,主要受以下因素制约:各项政策与保障条件如必要的教学课时、相对固定的实践场所、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实践形式、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等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导致了实践教学的随意性比较明显,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首先是教学课时的缺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学课时是分配给理论课教学的,许多教师承担繁重的理论课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实践教学。其次是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的缺乏。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课堂内的理论教学是主要方式,尚未引进心理辅导、团队活动等教学方法,因而在校内很难建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验室,也较少尝试跨出校门,建立实践基地。再次是实践教学方式的随意性。由于没有课时的要求,缺乏经费的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否主要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的喜好和兴趣,也较少研究成果来介绍和推广实践教学,这必然会导致教学方式的随意性。
4、对实践教学科学激励和合理考核构建的迟滞
由于上述问题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必然导致实践教学课程地位的弱化,课程建设的不足又必然带来科学激励、考核评价机制的迟滞或缺失。从教师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必要的保障,再加之理论教学工作繁重,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即使个别教师有兴趣去探索实践教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和基地实践,很多活动难以展开,课题研究成效大打折扣。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对他们就业、升学有影响的主要是理论课的成绩,因而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此外,在一些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要采取试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理论的记忆和掌握程度,实践教学根本没有纳入学生的成绩评定范围之内,也没有科学的、可供操作的评定方式,这使得实践教学更加不受重视。
三、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目前,实践教学整体实效性不强的现状还需要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从根本上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1、依据教学目标,整合理论课教学内容,巩固实践教学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性、思想性和针对性。目标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想发展与社会实际统一起来,不断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并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民族的复兴紧密联系起来,在社会与时代的总要求下塑造自己,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无论高校领导还是师生, 都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树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理念。
“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本科教学主要开设四门思想政治必修课,课程紧密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都有自己清晰明确的教学定位。因此,在进行四门课的实践教学时,我们应对实践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内容整合,根据各课的教学特点与任务,合理开展实践活动,力求避免内容的重复雷同,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形成实践教学的合力
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挖掘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模式。首先,有必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相关性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宣传教育,提高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其次,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与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目前,许多学校现有的校外实践资源有限,仅局限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三下乡活动”,过多偏重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因此,有必要编制统一的实践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案,整合校内外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和教学资源,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合力,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可以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上的困难,还可以解决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的力量不足的问题。
3、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各项保障工作
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05方案”的精神,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人才和制度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政治使命感、理论功底和教学水平。这就要求不仅要充实师资队伍,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信仰坚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师资队伍。从当前高校来看,需要抓好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搞好规划,下大力气规划好实践教学的系统组织实施工作;(2)完善制度,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按需培养、奖惩分明和合理分流的良性运行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新形势的实践课教学队伍;(3)从制度和机制上解决好实践课专项经费的保障、专职人员的职称和待遇等问题,使他们有温暖的归属感、安全的保障感和奋斗的成就感。
4、多途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需遵循自愿选择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广泛性和形式多样性相结合;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来开展实践教学。在校内,可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利用各级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开展辩论赛、演讲赛、影视教学资料片观摩、讨论会、社会调查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校外,可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则,加强与博物馆、纪念馆和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开展参观、访问、学术讲座和相关的纪念活动。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巩固基础知识,又能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对社会的了解,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贾巨才,孟悌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初探,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1)。
篇7
论文关键词:远程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以及下属各办学点,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办学方向,其办学系统的构成是基于原江苏电大30多年的系统网络形成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一所具有远程环境特点的办学实体,具有独特的自身办学优势。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规律的条件下,发挥独特的优势,进行江苏城职院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对构建远程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从事职业教育的基层工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远程教育论文,客观地进行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次调查的立足点是针对具有远程环境特点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办学点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调查内容的设置为4个主题17个分项,涉及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专家调查法和民意测验法,调查的手段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部分办学点(无锡办学点、常州办学点、南通办学点、昆山办学点、张家港办学点)的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无锡办学点2008级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表格49份,调查对象涵盖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主要办学点,可以代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和状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系统办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态度
项目内容
选项
统计数据(人)
百分比(%)
对江苏城职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看法
满意
10
20.4
比较满意
25
51.0
不太满意
11
22.4
不满意
3
6.1
在远程环境下学院是否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要
45
91.8
有一定需要
4
8.2
不一定需要
0.0
篇8
关键词:管理;礼仪;教学;实践
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孟子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并有“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礼仪名言。礼仪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而如今礼仪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一门重要的选修课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无常规,学无定法,对于中外礼仪这一课程,教学方法可以说是灵活多变。在高校礼仪课程的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准备并重视实践教学法的采用,这是旅游学科最实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礼仪课程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
教学是基于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的学习发展是在实施某种行为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情景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学生第一主体,教师第二主体,共同参与实施,按部就班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实践操作行为。这是现代教学在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中的典型体现。
(一)礼仪实践教学在礼仪课堂中创设一种人为的虚拟环境。在这种优化环境中,教学单位及教师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硬件设施和智力支援。在这种优化环境中,例如在星级酒店演练,可以为实践主体提供极为丰富的情境环境,可以培养学生主体能动性和学习潜能的挖掘。而如果是在课堂内则可以为学生提供茶艺表演的相关器具,图片展示,音乐背景,身着演出服装的学生进行模拟现场演示。这符合主体感知学习的一般规律,有利于学生在特定环境中对所学知识特点的理解吸收。
(二)礼仪实践教学强调学生的第一主置。学生在教学中充当第一主体,并不等于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教学过程,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基本由教师引导,这样作为第一主体的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进行高效率地学习。任何一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思考,没有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正确引导,都不可能是成功的。
(三)实践教学构建了四个层面的逻辑结构:主体参与现场操作、模拟实践情境演练、知识概念现场感知、操作思维反馈总结四个层面的逻辑结构。
在礼仪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作为第一主体直接参与课堂操作活动,通过感官直观地发现事物的特征并通过理性的分析获得事物内部与外部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模拟情境强化演练并获得知识概念的深入理解,最后做出思维反馈总结,得到课堂实践教学的知识深化理解并掌握。
二、礼仪课堂实践教学过程
旅游学科的礼仪课堂可以是教室内的实践模拟教学,也可以是教室外的实践实训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地点可以选择在教室、学院实验室、实训的星级酒店等地方。礼仪课程强调以学生为第一主体,教师为第二主体,教学过程以师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掌握礼仪基础知识,强化对实践技能的深入理解,提高自身的思想情操,提高自身的礼仪操作能力。即遵照体验感受、质询问疑、强化操作等方法开展礼仪实践教学。礼仪课程实践教学可以依照以下具体步骤逐步开展:
(一)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在礼仪课程教学进程中,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制定和教材的纲目特点,把教学计划分为几个教学专题,并确定每个专题的教学目的,在每个专题下面安排实践操作的模拟情景。重在培养学生相应的各种操作技巧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单位和学科老师要为实践教学模拟情景的进入准备好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并做好对相关场景的解说,分小组进行模拟实践操作。
(二)导入课程。作为引导的教师,可以通过解释性情境描述,对所要进行的实践操作进行解说,可以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合乎情境的音乐及视频展示,来增加课堂的渲染力,以此使学生融入特定的实践情境中。这可以通过课前师生精心准备,使得整个操作过程遵照预期的教学进程步入下一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导演的教师,应当随时关注场景的变化及情境角色扮演中学生的行为,并在教学进程中,采取适当的体态与口头语言维持操作行为的稳步发展,适时适当又不过度地纠偏。未介入场景的学生则可以体验感受,操作结束后,可以总结归纳,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
1、体验感受。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体验是抓住情感在认知转化为行为过程中这一不可缺少的要素,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主动应对。
舞会礼仪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舞会礼仪课程教学中要让学生关注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精心准备穿着,同时要重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邀请舞伴和共舞礼仪。在场地选择上,可以选择学院的咖啡厅,在咖啡厅里设计出舞会场合的庄重典雅气氛,在针这种情境之下,学生有着强烈的展示欲望,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饰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
所以,在实践教学中,教学单位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创设虚拟而又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主观创造力,体验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2、质询问疑。在实践教学中,同样可以选择饭店或者咖啡厅,引导学生分小组模拟角色,选择座次,通过不同座次的选择,提出问题,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获得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例如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的探究,可以明确在座次礼仪中,我国的政务礼仪与涉外礼仪对座次的讲究。在课堂演示中,给出鸿门宴的图片,对其位次进行分析,明确中国传统礼仪是“以左为尊”。
3、强化操作。寓知识于实际操作中,突出训练环节,在训练中求提高,在训练中求能力。礼仪课程的实践操作环节,强化训练十分重要的。训练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发展需要,设计不同梯度的训练内容与形式,让学生选择,从而激发学生以较强的主体意识投入行为技能的练习中。这正是“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这一阶段,要传授给学生相应的训练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
在站姿训练中,标准站姿所要求的头正、微笑、肩平、挺胸、收腹、立腰、提臀、夹腿,练习时间一般为一个课时。对于条件差的学生,一个课时往往只能解决一个问题,而对于条件好的学生,一个课时单项强化练习后就能进行综合练习和持久性练习。练习进程因人而易,使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都得到了增强,练习不再是一件被动、强迫的事,因为谁都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训练合格,考核过关。同时,学生的练习可以设计多种有趣的形式:微笑练习有“咬着一根筷子找感觉”;挺胸练习有“双人背靠背”、“单人靠墙”;腿形训练“膝盖夹纸”等。学生回到宿舍后,可以自主训练,教师则可以督促其学习进程。
(四)教学情况反馈。教学情况反馈是整个实践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学情况反馈最终对各种能力和行为加以考查,以利教学单位和教师经验的总结提高。教学反馈可以通过比较教学效果来进行总结。例如,可以由卸去角色的扮演者开始,要求他对这个角色的感受和下个扮演者将要获得的感受做出区别,并把他们的体验与这堂课的教学目的联系起来,同时要求其他未参与表演的学生阐述自身的感受并写出相应的课堂作业对此进行分析总结。
三、结语
最后在学院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时,教学单位和教师可以召开师生实践教学研讨会,选择学生进行现场展示,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提出表扬和建议。学生群体还可以通过教学评估,给相关课程以相应的等级,以此对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总结。
参考文献:
[1]李兴国.社交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金正昆.商务礼仪教程[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金正昆.涉外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高职文秘;职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是指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是指可迁移的技能、促进性的技能、通用性的技能。其哲学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教育学基础是“新职业主义理论”。我们常称之为“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识能力”。它与企业核心技术、专业岗位能力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核心课程”所能代替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教学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并有发展前途的技能型人才,文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
1高职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认识误区
秘书在企业中属于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岗位之一。文秘人员在辅助各级领导进行综合管理、树立企业形象、沟通内外关系、处理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也认识到培养文秘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界包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本身,对文秘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存在错误认识,必然造成职业核心培养模式的不正确,最终影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文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1.1基本岗位能力代替职业核心能力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对“秘书”的定义是“从事办公室程序性工作、协助上司处理政务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实施提供服务的人员”,从这定义可知秘书从业者应具备较强的文字与语言的表达能力、沟通与交际能力、以及具备信息处理等能力。不少高职院校也将办文、办事、办会三种能力就等于文秘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将办文、办事、办会相关课程列为核心课程。然而,杨树森教授通过对秘书职业活动的分析,认为秘书工作外延边界具有模糊性:秘书工作与非秘书工作、秘书工作与共性工作均有交叉现象,而且秘书工作内容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1]。由此可见,要胜任秘书工作,还要具备很多的延伸及拓展能力,办文、办事、办会只能算是秘书人员的基本岗位能力。文秘职业核心能力应是多种能力的整合,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等等。而且还可能由于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培养方向不同,如法律类高职院校设立的法律秘书,就要注重法律知识的培养;又如综合性高职院校也多个方向秘书专业,如事务型秘书与助理型秘书,同个专业但是方向不同,其技能侧重点也必然不同,所以要根据开设专业方向的目标岗位进行各种能力侧重点不同的针对培养,以适应社会对秘书的需求。
1.2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等同文秘职业核心能力
《秘书国家职业标准》将秘书分成四个等级,分别为:二级秘书、三级秘书、四级秘书、五级秘书;每个等级的秘书都对应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如多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学生考取是四级秘书,即中级秘书。从四级秘书的培训教程来看,这个等级的秘书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能接收与发送及拟定文书、组织与管理会议工作,具备现代化办公自动化技能、速记技能以及具备一定的管理与法律知识。但多数中职学校也要求学生考取四级秘书,也有相当数量的中职文秘专业学生在中职教育时期,通过反复练习试题也取得了四级秘书证书。由此可因获得秘书资格证书不代表学生具备文秘职业核心能力。学生取得的秘书资格证书,只能证明学生通过了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考试,只是表明获得证书的学生掌握从事秘书这一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部分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虽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但其实践操作部分只是秘书工作理论的实践模拟,与真正的实际秘书工作并不完全一致。学生即使在考证中取得优异成绩,并不能代表就能很好的胜任将来的实际秘书工作。而且,到目前秘书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虽有更新,如OFFICE软件操作从原先的2003版本升级到现在的2010版本;但资格证书考试还是以2006版的《秘书国家职业标准》为标准,那么秘书资格证书考核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必然与日新月异的实际社会所需的秘书知识和技能存在差距。因此,学生获得秘书职业资格证书,不等于他完全具备了秘书的职业核心能力。
2高职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文秘的特点可归纳为机要性、辅、综合性三点。如办文要注意抓紧时间,注意传递程序,注意保密措施,体现了机要性;帮助单位领导整理各类办公事物、日常工作甚至工作思路,让领导少花时间在琐事上,为领导做出决策提供辅助佐证及意见,体现了辅;文秘人员因为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以及事务,就要各种知识都要涉及,做到博识多能,这就体现了综合性。根据文秘的特点再结合职业核心能力的分类,可以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分解基本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及延伸核心能力。
2.1职业基本核心能力
文秘专业的职业基本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交流沟通、团队合作及语言应用等能力。秘书人员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以及以外交际等工作,若不具备交流沟通能力,秘书人员将无法完全日常工作,交流沟通能力是衡量秘书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同样,只有团队合作,才能互补互助,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遇到重大活动或事件,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全的;只有懂得合作,才能让自己及至整个团队受益。语言应用能力包括中文语言应用及外语应用能力,即对各种语言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应用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文秘专业学生能够说出、写出或理解以前曾有或前所未有的、合乎语法的语句,能够辨析有歧义的语句、能够判别表面形式相同而实际语义不同或表面形式不同而实际语义相似的语句的掌握。例如,外语应用能力对文秘专业学生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如2012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04.38亿美元,2012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全年进出口总额达3122.4亿美元;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组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商机。文秘工作人员作为组织中领导的辅助者,在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如接待外商、撰写英文报告、搜集外商信息等,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都需要其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因此,文秘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不应仅仅停留在日常口头交流的层面,而是应该具备在实际工作和交往活动中以外国语言为工具与人交流的能力,即具备良好外语听、说、读、写能力。
2.2职业拓展核心能力
文秘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应包括管理执行、数字应用与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和创新等职业拓展核心能力。管理执行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学习管理、压力管理等。文秘专业学生要具备管理执行的能力,如自我学习的管理执行。课堂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出现新的技能和知识;如信息化社会产生电子化档案,再如2012年新出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都对文秘从业者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文秘专业毕业生要能根据工作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和计划,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善于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不断提高自我综合素质的能力。文秘专业学生也应具备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从职业能力角度来说是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核心能力。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单信息处理能力就应包含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这两个层面,与教育领域的信息素养具有相同的内涵。虽然现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求从小学开始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高职大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基础有很多差异。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高等职业院校应从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园网络建设、结合专业教育三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开设的秘书写作、文字处理应用技术、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字应用和信息处理能力。文秘要辅助领导,是领导的智囊,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秘书要为领导决策出谋划策,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事物,深刻认识和把握行业发展需求,把准工作脉络,掌握工作规律,密切结合行业特点,找到落脚点,找出矛盾点,找准切入点。这首先需要秘书具备运用各种方式和技术,收集、开发和展示信息资源的能力;此外还需要秘书具备通过对数字的采集与解读,计算及分析,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做出一定评价与结论的能力。文秘职业核心能力也应包括职业社会能力中的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秘书一要踏踏实实、尽心尽责工作,处理各类工作事务;好的秘书就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应该擅长问题分析、处理危机、处理公共关系。秘书二要辅助领导,做领导背后的军师、谋士,参谋的核心就是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意识则不能做到开拓进取。创新是一个企业、民族、甚至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人类才能的体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年代里,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要有竞争的意识,必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提出新挑战,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在创新,才能提升,才能发展。为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就业、升职、生活,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刻不容缓。而文秘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建设合理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各门课程培养实现。如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可开设大学语文、基础写作、大学英语等课程;开设商务谈判、口语交际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开设公共关系等课程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开设企业行政管理等课程培养管理执行能力;开设秘书实务等课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开设创课等课程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学、秘书心理学等课程塑造健康心理;开设硬笔书法、茶艺等课程培养艺术修养;开设秘书礼仪等课程培养礼仪表现能力;等等。课程设置要考虑文秘专业的独特性,针对与文秘专业相关的企业性质、工作特点,进行课程内容选择,让学生获得工作与生活的基本能力与素养,具备这些能力。总之,注重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处理好高职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关系,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个体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因此,高职文秘专业也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核心能力、职业拓展核心能力、职业延伸核心能力为目的,促使学生、学校甚至企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A].教高[2011]12号,2011.
[2]高竞艳.高职文秘人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2009(07):5.
[3]杨群欢.秘书职业能力调查与秘书人才培养对策[J].教育探索,2005(11):39.
[4]武智徐国方.现代秘书的意识:高职文秘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先导[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30.
[5]黄伟亮.试论秘书职业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篇10
2. Esthederm雅诗敦全能活肤密集精华露(Sephora丝芙兰独家发售&思妍丽独家体验) 1080元/30ml
调整皮肤水分与油脂分泌,使敏感组织达到平衡状态,激发皮肤细胞核调整生长周期。3. Givenchy纪梵希焕颜美肌精华液850元/30ml有效促进生成HSP70热免疫蛋白,保护并修复细胞中胶原蛋白、弹性纤维蛋白和各 种影响肌肤紧致与弹性问题。4. Clinique倩碧焕妍活力精华露830元/50ml
集胶原蛋白精华、修复精华、激活精华三效合一,显著修复光老化并强韧肌肤。5. Lanc?me兰蔻精华肌底液780元/30ml、1080元/50ml将Bio-Lysat和Phytosphingosine两种核
心活性物质结合,恢复年轻蛋白质合成。6. D-Q蒂珂胶原蛋白弹力精华液360元/30ml胶原蛋白促进渗透配方,让有效成分充分发挥渗透效果。甜茶提取物,还能协助抑制胶原蛋白被糖化,维持其弹力。
基底液到底多有效?
――8个关于基底精华的终极疑问,专家统统为你解答
基底精华的质地为什么大多是凝露状的?有什么讲究吗?
小新老师:肌肤对于越先使用的产品,往往吸收和利用率越高。基底液一般都建议与功效型精华组合使用,才能让保养效果实现更佳的效果,因此,避免阻碍后续精华的吸收就是基底液需要考虑的问题。轻薄的质地或者通过高科技手段提高渗透性,才能发挥基底液的综合修复作用,确保功效精华的完整渗透。
宝拉・培冈:没有研究显示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胞物或其他抗氧化剂需要在凝露质地的产品中才能发挥作用。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质地是为了和保湿产品配合,如果是乳液或乳霜质地,再加保湿就会太油腻、厚重。对中性至油性或混合性肤质来说,配方良好的凝露本身也可以单独使用。
Susan:基底精华的凝露状或薄乳状质地是和其含有的特殊功效成分有关系。基底精华不是以滋润或保湿为目的,而是通过专门针对DNA修护酶的渗透来改善细胞核心的受损状况。因
此在产品质地上需要符合其功效成分快速高效渗透的要求。如果光裂解酶和核酸内切酶不能直接有效地抵达细胞核心而游离于细胞之外,那么即使精华成分再好,也完全不能发挥其专门的护肤功效。
冰寒老师:凝露状的含油分较低,质地更清爽,用在贴肤的一层,肤感也更舒适。在基底精华使用之后,还要再使用其他乳霜状产品以形成锁水膜,并利于油溶性有效成分的持续缓释,所以多数基底精华都没有做成乳霜状(不过Sisley也有乳状的)。
Joy Chen:确切地说基底精华的质地大多偏水乳状(凝露状多指喱状,保湿类产品比较多见,并非基底精华)。这种质地渗透性更强,渗透速度更快。并且乳状质地所含营养和有效成分更多。
Simon老师:一般而言凝露状的质感延展性高,分子较细容易吸收,基底凝露必须与肌肤完全结合,深入到基底层发挥其功效,不能在皮肤上有任何油腻或是雾膜状产生。
护肤保养专家
涉足营养学、中医、茶艺、瑜伽、泰国草药疗法等众多保养方式实践,热衷肌肤与身体结合的美因研究。东方卫视《就是爱漂亮》等电视栏目特邀护肤保养专家。
国际化妆品警察
美国化妆品界极为重要的人物,对美容和化妆用品有着25年左右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几乎所有品牌的化妆品成分,评价犀利而中肯。著有《带着我去化妆品柜台》等全美热销著作。
健康美肤专家
新浪微博著名美肤专家,拥有医学院、美容师双重专业证照,在药物学、皮肤生理学、医学美容保养、保健食品保养品与保健食品配方有深入研究。讲课风格细腻独到。
美容护肤专家
新浪美容精英博主、百度知道专家团(护肤类)专家成员、中国珍珠美容第一人,逾10年护肤健康、个人护理行业从业经验,撰写过多部护肤教程。
资深护肤品培训师
Coty科蒂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护肤品培训师。为多家知名护肤品如Lancaster兰嘉斯汀、M.D.Perricone裴礼康、Talika塔莉卡等高端护肤品担任培训讲师。
HR赫莲娜
资深护肤理疗专家长期从事美容护肤指导工作,在HR赫莲娜担任多年护肤理疗培训专家,拥有深厚的培训经验和护肤知识。
知名美肤专家兼美妆造型师台湾知名造型兼美肌讲师。新浪美容精英博主、新浪微博生活类名人堂成员。擅长研究健康美肌学,更擅长为读者解答各类造型、保养上的困扰。
牛尔亲研娜露可品牌培训部经理
来自台湾的KiKi老师,现任牛尔亲研娜露可培训部经理,擅长主讲皮肤学、基础化妆品学、化妆技巧等专业讲座。
基底精华能解决肌肤什么问题?究竟作用在肌肤的哪一层?
小新老师:可以说基底液有助于解决肌肤的所有问题,也可以说基底液解决不了肌肤的任何问题。
论除皱不敌抗皱精华,比淡斑又很难胜出美白精华。无论基底液是从促进代谢也好、排出毒素也罢,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细胞恢复原始相对健康的活性状态,以及帮助肌肤达到相对平稳的效果。肌肤越是在平稳的状态下,对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效果也越强。所以,基底液单用起来效果往往不够明显,而搭配其他功能性的精华产品,又往往能够看到功能被放大的特点。
宝拉・培冈:这类产品虽然配方各有不同,但一般都富含甘油,有保湿作用,使用后皮肤感觉更加光滑柔润。大部分所谓“激活基因”的成分只是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理论上可以从真皮层修复日晒、污染和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由基损伤,但是对皮肤有益的抗氧化剂很多,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不过是其中之一,并非什么神奇成分。认为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可以激活“青春基因”其实是种一厢情愿的想法。Susan:真正意义上的基底精华液并非只能到达表皮的基底层。基底精华液之所以可以用在所有精华之前,很大的原因在于其功效成分,需要抵达肌肤细胞的核心,针对细胞核中DNA的受损部分进行修护,同时对尚未受损的部分进行保护。DNA是决定肌肤质量的关键基础,而感光型衰老和时光型衰老的诸多影响因素也会直接导致DNA不断受到损伤。所以针对肌肤细胞DNA的修护和预防受损就成为我们每日护肤必修课,从根源上调节肌肤衰老的各种症状,也是预防肌肤早衰的不二选择。
冰寒老师:基底精华通俗一点的解释,与近几年比较火的“导入液”的功效类似。主要作用就是为后续的保养品“开路”,促进营养成分渗透至肌肤深层,发挥更好的功效。皮肤是非常坚固、完美的屏障系统,护肤成分的吸收是非常困难的,加入促渗透的护肤精华,有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成分上看,许多基底精华也加入了很多保养成分,能够起到抗氧化、保湿、美白的综合护理效果。
Joy Chen:普通精华液只能渗透到肌肤角质层下方,而基底精华主要作用于肌肤基底层(新细胞生成的层面),从而帮助解决肌肤细胞修复和新生的问题。Simon老师:基底精华最主要的目的是再保护皮下组织,修护真皮层,恢复皮肤最根本的机能。
KiKi:肌肤的基底细胞主要起到分裂与再生的能力,细胞越健康,肤况就越好。使用肌底精华液可以起到修护细胞与强化细胞的自我保护能力,好像细胞的“开胃菜”,让后续护肤品的利用与吸收更有效率。
家弘老师:基底精华一般含有高效修护活肤成分,还有既亲水又亲油的成分,能够将护肤品中的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溶解开来,达到促渗透“打底”的作用,优质的基底精华液,透过高科技的载体,能将有效成分送到肌肤深层。
Estēe Lauder雅诗兰黛即时修护特润精华露
940元/50ml
专利糖蛋白复合物,加速改善肌肤外观,在夜间加速痊愈受损的细胞,配合肌肤天然修护功能,促进肌肤天然的自我更新频率。 Jurlique茱莉蔻草本再生晚间修护喷雾 510元/30ml活机配方有天然玫瑰、马尾草、药蜀葵及金盏花,能提升肌肤水分,修护肌肤与晚间促进肌肤的更新。
PeterThomsaRoth彼得罗夫维他命A细胞再生滋养精华液590元/30ml
目前市场上视黄醇含量最高的产品。其高科技微囊技术,不但可以使产品中的有效成分在使用的瞬间即刻释放,同时能够安全地把1.5%的视黄醇和1%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最佳配比传送到肌肤底层。
ampm室内肌因防御精华液(全日系列) 320元/50g
能强化肌肤的修护力,解决肌肤因失去正常的代谢机能,从肌里唤醒疲倦黯沉肌肤,由内而外展现健康均匀的青春光泽。
LIRIKOS俪瑞思水份密集养护精华露 新品未定价
轻薄的质地等于水状般舒缓感受,毫无黏腻感,可以搭配在任何精华前,润泽肌肤角质层。
HR赫莲娜悦活新生肌源修护精华露1180元/30ml
创新海洋堇植物原生细胞的强大新生原动能,从源头促进肌肤细胞新生,修复重建强韧表皮层,有效抵抗自由基。
基底精华怎么用才真有用?
小新老师:既然基底液是为了修复肌肤状态恢复平衡,进而提升后续的产品功效,那么,就应该使用在你希望被提升功效的产品之前。不过,肌肤过干或者过黏都容易阻碍产品的吸收,建议基底液至少需要温压30秒,让肌肤呈现润泽且富有弹性的状态时才叠加后续的精华产品。
Susan:一般在毛孔最洁净、最柔软、吸收能力最好的时候,取适量均匀平展于面颈部,勿及眼周(除非产品特别说明可适用眼部)。因其快速渗透的特点,不需要圈揉按摩就可达到完全吸收。 优质的基底精华中,同时含有作用于白天的光裂解酶和作用于晚间的核酸内切酶,因此需要早晚都用以发挥不间断的修护功效。也有些基底精华只有晚间修护酶的成分,那就只能适用于晚间护理。
冰寒老师:基底精华属于“开路者”,所以应该最先使用,当然包括优先于普通的精华,使用方法也要注意:
1.充分清洁肌肤并去角质,减少吸收障碍,以不伤害皮肤的正常结构和健康为度。
2.注意适当的按摩,轻轻弹点或者局部循环打圈都可以,不要用力按摩,否则给皮肤增加压力,会导致皱纹和黑色素增多。
3.在血液循环更活跃时使用,早上使用温水洗脸,使血流量增多,晚上可用热汽蒸面,或者洗完澡后使用,这时候吸收最容易。
Joy Chen:使用顺序要具体到所搭配精华的类别和性质来看。例如搭配美白精华(同样是作用于基底层)或者渗透性更强的精华,基底精华可以使用在这些精华之后。如果搭配传统保湿或抗老精华,则需要先使用基底精华。
基底精华的容器对使用效果有影响?
小新老师:基底液也属于高浓缩性成分产品,因此和精华一样,过多地接触空气和强光都容易破坏活性物质的稳定状态,因此容器往往设计成滴管或者泵压式的状态,而瓶身也往往会选择一些较暗具有避光效果的颜色。
宝拉・培冈:不容易漏气的包装很重要。和其他抗氧化精华一样,广口瓶包装不足取。抗氧化成分遇到空气会分解,手指反复伸进瓶中也不卫生。
Susan:一般会使用暗色不透明的包装容器来保护产品中酶的成分,同时常用滴管或小口压泵来取用精华液,以保证每日取用时不污染瓶内产品,同时又可控制每次使用量在适当的范围。
家弘老师:一般专业的基底精华保养品大都会选择不透明瓶子或深色瓶子,这是因为活性成分都有一个
共性――怕光,光会分解或破坏掉活性成分的结构,使活性丧失,产品的功能也会大打折扣。
冰寒老师:容器的稳定性对护肤有效成分有很大影响。基底精华中使用了促渗透成分,所以对容器的稳定性更高。而添加了其他活性护肤成分的,不仅对材质要求高,对形状的要求也更严格,比如使用真空泵装,有助于保持抗氧化成分(维生素E、维生素C、多酚及某些活性酶)的活力。而含果酸成分,则要求容器的密封性非常高,管状装的最好能使用五层管,以保证成分不会与容器材料间发生反应和渗透。Joy Chen:浓度越高,密集修复能力越强大的产品大多都采用玻璃瓶容器。因为相比较塑料或亚克力容器,玻璃是最稳定,最不易与活性成分反应的容器材质。而且基底精华大多会采用滴管状包装,取用水乳状质地方便,并且能精确掌握用量。而惯用的泵压式包装,更适合黏稠乳液质地。
KiKi:由于肌底精华多半诉求高科技与植物性成分,所以在容器的选择上也会特别考究,主要选择不透光的玻璃瓶或是滴管状瓶器,主要原因是希望精华液能够妥善地被保存,避免因为过度接触空气而造成产品变质或降低使用效果。
Simon老师:一般容器是不会影响基底精华的成分稳定,除非有特殊成分,需要隔热、避光,所以玻璃制品最安全。
不同产品的基底精华能叠加使用吗?
小新老师:基底精华无论如何叠加使用,它的效果往往也在于促进肌肤的平稳,用后常见的肌肤改善是明亮、细腻和光滑,但对于具体的纹路、斑点等改善效果往往会比较缓慢。所以,不管基底精华的侧重点在哪里,还是建议和功效型精华搭配使用。
宝拉・培冈:可以与配方精良、富含抗氧化剂、皮肤修复成分和细胞传导因子的保湿产品配合使用。Susan:如果含有多重功效酶的成分,能确保从早到晚的持续修复效果,是不需要再叠加同类型产品的。如只有单独酶的成分,则可另选他款达到互补作用。
家弘老师:例如碧欧泉赋颜青春美容液+倩碧焕妍活力精华露,碧欧泉赋颜青春美容液为凝水质地,添加玻尿酸再搭配水杨酸去角质,较高浓度的矿物活细胞因子能立即更新肌肤质感,搭配倩碧焕妍活力精华露,能激活天然胶原蛋白,密集修护细纹和皱纹,显著修护紫外线损伤,双剑合一层层把关,修复肌肤每个“漏洞”,这就是基底精华叠加使用的完美实例。
Joy Chen:不建议叠加基底精华。无论从作用的肌肤层面还是产品功效上来说,基底精华大多比较类似。如果叠加使用势必产生浪费,并且给肌肤修复的错误信号。
基底精华真的是百搭单品吗?
小新老师:原则上来说,基底液往往是从提升细胞修复力、促进肌肤循环代谢力或者加强肌肤排毒力等角度入手设计,而这些都是肌肤“亚健康”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是在促进肌肤恢复相对“健康”的状态,因此,对于后续的精华产品都具有提升效果。Susan:基底精华不是以滋润或保湿为目的,而是通过专门针对DNA修护酶的渗透,来改善细胞核心的受损状况,从根源上调节肌肤衰老的各种症状。其后续需要及时配合不同功效的精华液或乳霜,以满足不同肌肤的需求,如抗皱、紧致、保湿、美白等。基底精华对肌肤而言就像女性最里层的功能型内衣,可以有效调整身形,是每天必需的基础穿着,而后续产品就像外面选择的衬衫或者T恤,则可以按季节或喜好来改变。
家弘老师:配方良好的基底精华一般情况下可以搭配不同的精华,但是特定功效的精华,例果酸、左旋维C等酸性(pH值4以下)成分,就需要考虑到搭配会不会使酸性成分瓦解掉。建议,搭配酸性护肤品时至少间隔15分钟以上。
冰寒老师:总体来说基底精华的配方设计会考虑到广泛的搭配和适应性,但也能说它绝对是可以百搭的。一方面是因为各家产品的配方不同,二是使用者要考虑不同产品成分混合后的稳定性,例如:基底精华含有卡波,如果在用完后再使用某些含有碱性或微量元素离子的产品时,卡波可能变成絮状,影响效果和肤感;含有抗衰老维生素A成分的基底精华,如果恰巧使用者又在使用维A酸或维胺酯等成分抗痘,则需要避免。
Joy Chen:基底精华+传统
精华叠加使用,基底新生+重点问题修复,能够给肌肤带来1+1>2的护肤功效。
KiKi:基底精华确实是百搭产品。将它比喻成细胞的开胃菜,能打开肌肤细胞的胃口,让细胞大快朵颐后续的每一道美食。除了突破护肤瓶颈,帮助肌肤提高吸收率与利用率,还能强化肌肤体质。
Simon老师:是否百搭要看使用者的皮肤状况是否会过敏、是否给予肌肤的营养过高,但基本上若是等基底精华经过按摩完全吸收后3~5分钟,再上保养品是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基底精华的成分究竟怎么起效?
小新老师:在成分设计上,基底液也有不同的考虑角度,如通过海藻等成分提高细胞的修复力,借助酵素来放大肌肤的代谢效果,或者组合韩方植物来调节肌肤的阴阳平衡等。不管从哪个角度来选,基底液都在于帮助肌肤“吐故纳新”。
Susan:优质的基底精华中既含有作用于白天的光裂解酶,又含有作用于晚间的核酸内切酶,以达到从早到晚对肌肤细胞核心DNA不间断的修护和预防损伤的功效。光裂解酶从蓝藻中提取,利用日光促成其作用,立即修复DNA已损伤的部分。光裂解酶能够剪断DNA双螺旋蛋白结构中两个碱基的不良粘连,使其回复到螺旋结构中正确的位置。核酸内切酶是通过生物科技提取,在晚间接替光裂解酶的作用, 继续发挥修复DNA的功能,称之为核甘酸的切补修复技术。该技术利用自然生物科技来完成肌肤细胞DNA的自然修复过程。
家弘老师:常见的成分有修护DNA、活化基因、生长因子、促进新陈代谢等成分。例如小黑瓶和小棕瓶主要成分Bifida ferment lysate,属于乳酸菌发酵液(二裂酵母发酵产物溶孢物)能够有效去角质,还有修复细胞的能力,研究证实,这个成分对于“光老化”有着显著的修复效果,提升肌肤整体的细嫩与光滑度。
Joy Chen:基底精华各家的主打科技成分各有不同,有干细胞、 有基因成分等,归根结底都是高蛋白成分。由于肌肤基底层需要大量胶原蛋白作为肌肤细胞新生的重要物质。干细胞、基因都是类似的高蛋白成分,作用是刺激和帮助基底层产生大量新生细胞。
KiKi:这些成分的最大特性是与肌肤的相容性高,能在不被排斥的情况下顺利渗透,达到护肤效果,加上成分本身具备优质的抗氧化能力,能保护细胞不受自由基与外界刺激的伤害。
小新老师:虽然基底液的质地都很轻薄,但是过量的叠加保养产品,肌肤的吸收能力必然有限,就好像虽然我们需要补钙,但不建议一次服用大量的钙,而是分多次少量服用,这样才能提高利用率。过量地使用基底液,肌肤的吸收往往也有限,虽然不至于出现类似过量使用面霜那样的严重肌肤负担,却也是暴殄天物的行为。希望能快速实现肌肤改善效果的朋友,可以把不同功效的基底液产品安排在早晚的护肤过程中分别使用。
宝拉・培冈:配方良好的精华液一般使用少量即可(面部只需比一粒豌豆稍大的量)。多用可能效果更强,但也视配方而定,有时候用得太多可能会加重脱皮、过敏等副作用。对那些含高浓度视黄醇(维生素A)或维生素C的产品来说尤其如此。
Susan:肌肤每次所能够吸收的有效产品成分是有限的,即使对于能够快速吸收渗透的基底精华也是如此。建议每次在面颈部的用量于3~5滴,过少则因肌肤覆盖不够而
影响功效;过多也因无法过度吸收而造成浪费。重要的不是短期多用,而是持续不间断。
家弘老师:基底精华均匀涂抹于脸部,按摩/涂抹顺滑感够,就是最佳用量。用量太少不能覆盖于每寸
基底精华的正确用量是?用得太多或太少,对护肤起的作用区别有多大?
肌肤,就达不到后续保养品吸收和修护肌肤的效果,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