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养殖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渔业养殖体系

篇1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困惑;职业竞争力

作为服务行业的酒店企业有着行业的特殊性,充满着挑战和机遇。它不仅要求从业人员不仅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更要求个人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一种内涵,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可以说,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面前,高职大学生要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除了做好科学职业规划,更为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职业素养,使自己在职业发展的竞争环境中获取主动。

一、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特点: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优势

(一)我国旅游酒店业发展迅速,高级酒店管理人才成为紧缺人才。旅游与酒店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中国酒店业发展速度更是全球居首。据行业初步预测,到2015年,全国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五星级饭店将超过500家,未来的3-5年,中国经济型酒店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季节,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

随着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及酒店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供不应求,高级酒店管理人才为全球性紧缺人才。随着2010上海世博会和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型活动在中国举行,给酒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中国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高级酒店管理人才跃居高薪阶层。目前,整个酒店行业中对人才的争夺日益激烈,由于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高级酒店管理人才十分抢手。

但在社会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日趋增长的形势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与旅游企业却出现了供需错位的情况。由于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高职院校已经不能按照既有模式来培养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因此,针对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供需错位现象以及就业后发展竞争力不高的根本原因,提出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与职业素养关系的研究成为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和专业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二)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教育是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渠道。就我国现行的酒店人才培养模式而言,除在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外,院校的酒店专业仍然是行业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要渠道。

传统的大学生培养目标内容主要集中在专业的理论体系上,但相对应的是酒店需要的人才对理论水平的要求并不十分高,企业需求的是动手能力较强,服务意识好的服务和管理人员。当本科的专业学生进入服务一线时,他们当中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的心态:“当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当服务员觉得没面子,读了大学跟没读大学的一样端盘子”的心态会直接影响他们在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而中专酒店专业的学生由于年龄相对偏小,在适应能力方面普遍会明显低于高职专业的学生。记得近几年我送学生去酒店顶岗实习并对酒店人才需求调研的时候,酒店一线服务部门的管理人员就重点提到这个问题:有些中专毕业的女孩子,如在前台服务的看到外宾来了的时候就有直往老员工身后躲、不敢开口等情况出现。

以高职院校为代表的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着“理论够用,技能必需,动手操作”的原则,要求学生在具备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他们心态较为成熟理性,接受能力较强,而深受酒店企业的欢迎,因而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教育成为了酒店专业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渠道。

二、个人职业期待与现实的职业困惑: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和职业素养培养的瓶颈

(一)自我角色认知与评价的失衡,是高职大学生在职场现实与职业期待中困惑的主重要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规划成为每个大学生进入职场的重要课题,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Mucos Institute)在6月2011年就业蓝皮书指出,六成2010届大学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而频繁离职不利于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4%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为24%,高职高专为44%,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是造成离职的主要原因。

而从2009年年底开始,2009届大学毕业生“职场新人”月度跟踪调查以2009届就业大学毕业生(包括本科与高职高专)为调查对象,从2009年12月开始,对2009届就业大学毕业生的职场适应过程进行月度跟踪调查,实时了解其各时段的收支、从业压力、所遭遇的职场问题等及其变化,网上的随机调查中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离职比例最高的职业为“餐饮/娱乐”。

人一辈子要扮演无数个角色,自我认知是对自己内心的认知,是对自我本质的认知,同时也是对自己承担角色的认知。作为我们每一个在职场中经营自己职业生涯的人来说,通过对职场中的自我角色认知的探索,认识到自己是怎样的人,了解自己可以干什么,适合干什么,然后去表现自己和管理自己,这对经营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十分重要的。

但对高职酒店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理性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非常欠缺!很多人眼高手低,不屑于所谓“端盘子、服侍人”的基层服务员工作,职业期待过高,认为自己在较短的时间里应该要做到管理者的职位,否则就有点怀才不遇或认为这工作不适合自己了!在频繁跳槽中怨声载道,结果总是在自己与现实的较劲中纠结!

(二)职业素养缺失已成为高职大学生在职场发展受挫的主要原因。我国酒店业的发展迅猛,但高职酒店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却滞后于行业要求。没有好的心态、不能吃苦,不能坚持等职业素养缺失。好高骛远以致流动性大的状况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不利,同时也对酒店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从酒店企业反馈的对毕业学生的跟踪调查信息来看,不受企业欢迎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坚持从底层做起的心态不好,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感不强,沟通能力差,团队协作意识等职业素质的欠缺等。这些也是造成酒店企业员工流动性大、缺口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因此职业素养缺失已成为高职大学生在职场发展受挫的主要原因。

三、提高职业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促进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一)职业化包含职业素养、职业行为规范和职业技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职业素养是职业化最根本的内容,主要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个人的职业道德、角色意识,敬业精神,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诸多方面,它渗透在个体的日常行为中,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判断和行动,是学生走入社会和职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个人职场惨败到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他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即职商。

在高职酒店专业学生这个特定的群体中,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多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心态调整与职业意识。心态调整是职业素养培养的中首要要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人在职场环境中自信、态度以及为人处式等一系列行为的表现。一个有好的心态的学生一定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融入企业的,毕竟无论企业的环境怎样,待遇怎样,也不管你是是不是真的喜欢这家企业,除非你选择离开它,否则就要接受它。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比较好,家里也看的很重,在家里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随着服务理念和职业技能的深入学习,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或职业是低级的服侍人的工作,加上酒店行业本身也存在随意加班、劳累低薪等现状,一些家长还对酒店服务员的工作存在一些偏见,很多学生面子上心理上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过不去,接下来这些不好的心态就引起他们随意跳槽、抱怨、应付工作,没积极性等,总以为下一个工作会比这一个更好,下一个酒店会比这个酒店更人性化,以致多年都一事无成,在工作中毫无建树,在碌碌无为中虚度了青春。

如果一个职业连自己都不能理解和接受,那么可想而知对这份职业既不会有工作积极性也不会有好的职业发展,更谈不上有职业的竞争力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自己的职业接受自己选择的企业这种好的心态其实就是接受自己。

2.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的培养。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方面。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有助于维护和提高个人及整个行业的信誉与竞争力。

而团队协作包括能与他人协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配合默契,共同决策。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竞争也日趋激烈,个人在工作中学习中所遇到的环境、情况越来越复杂,很多工作单靠个人已难以完全处理,这就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精诚合作来创造奇迹,学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

高职酒店专业根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特点,日益重视专业学生与企业、职业的无缝对接,实行在专业课程实习与“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中“将学生带出去、将专家请进来”的职业实践模式,能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体会到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也对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素质、敬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大有裨益。

3.沟通表达能力等人文素养的提升。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首位应是育人,其次才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高职课程设置的日益专业化、职业化,相对忽略了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酒店专业的学生将从事的是一个主要与人打交道的的职业,沟通表达等能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陈新开.所以高职酒店专业应以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和前提,立足人才职业生活的需要,加强体现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的互通性,让学生把握基本的人文知识,并能将其内化为人文素养,建立健全的人格,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对职业领域的审美性、伦理性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基本职业能力的掌握,为提升个人的职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营造职业素养教育环境氛围,构建多方参与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1.高职院校要形成工学结合的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体系。如开发职业素质教育教材,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立聘请“学生走进企业,名师请进课堂”的职业素质教育体验制度;完善学生职业素质的评价体系,是学院成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基地。

篇2

关键词: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职业养成教育;酒店管理

0引言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对于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在高职与普通高等教育贯通和融合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衔接模式。武汉商学院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酒店管理专业“3+2”人才培养试点班,旨在构建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互通机制,实行针对性“一站式”培养,按照高职3年和本科2年这两大培养环节来实施教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进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人才培养的高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晰酒店职业素质要求,并科学设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施环节,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1全方位职业养成教育

1.1构建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的参与机制

学校、家庭、酒店企业和学生是职业养成教育的4个主体,需要四方联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中的第一个培养环节在高职院校实施。首先,高职院校抓住新生报到的时机,迎新时让老生展示出良好的职业风范,组织家长和学生参观酒店实训中心,开展家长与新生座谈会,向他们介绍酒店行业和职业,解答他们的疑虑,及时消除他们的职业认知偏差;其次,解读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3+2”人才培养模式,使家长们能积极配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新生入学教育邀请酒店职业经理人参与,通过对职业生涯的介绍和职业发展心得的分享,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感知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学生既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客体,也是主体之一,要加强自律和自我修炼,并重在实践,不断提升职业素质。

1.2打造课堂、师资、实践基地与校园文化助力平台

1.2.1拓展课堂空间和内容,打造“三个课堂”

在第一课堂即专业课教学中融合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编制课程大纲时设置课程的职业素质目标,要求任课教师重视学生日常的职业化训练,加强对学生职业意识引导,重点培养他们创新、沟通和独立解决问题等职业能力,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在第二课堂即校内开展课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感恩行动、校园文明行等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组织演讲比赛、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开展学生专业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策划能力。第三课堂主要是践行环节,在酒店实习、社会调查等校外实践活动中延续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实现校园与酒店企业、社会的有效衔接,通过学生身体力行,从自我做起,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

1.2.2发挥辅导员、辅导员助理、班级指导老师与德育老师的多重作用

首先,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成效是武汉商学院考核专职辅导员工作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次,在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中,要求合作高职院校从大一开始配备辅导员助理,由综合素质高、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干部担任,其主要协助专职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第三,为班级配备一名专业导师,负责学生的课业指导、学业指导、竞赛指导和职业指导等;第四,进行德育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劳动模范、师德标兵和技术能手担任德育教师,开展主题讲座、学生座谈会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1.2.3依托实践教学基地,通过专业实训与实践活动来促进职业素质养成

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世界知名酒店和合作酒店的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环境化熏陶和潜移默化式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模拟酒店场景,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进行职业意识、礼貌礼仪、服务规范、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等方面的渗透教育;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酒店观摩、专业见习、节假日兼职、企业调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职场氛围和酒店职业人风范,收获感悟,在真实的职场中得到浸染。

1.2.4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与发挥环境育人作用

武汉商学院一直重视校报、微信公众号、校园网、校园广播和校史馆等校园文化载体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多年来,武汉商学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致远讲坛”、“一系一品”、“心海导航”等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强调体验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积极弘扬武汉商学院“商道惟诚、知行致远”的校训精神及“和谐、和睦、合作”的校园文化。

2全过程职业养成教育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贯通培养以“专业对接、课程衔接、内容融通”为基本原则,开设的高职阶段课程与本科阶段课程有序衔接,教学内容以职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基础有机融合。将职业养成教育贯穿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的全过程,主要通过“五段式交互成长型”职业养成训练体系,从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从校内学习到校外实习、从入学到毕业,分为5个阶段来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2.1职业认知与情感培养

此阶段包含高职段的第1、2学期,旨在让学生形成职业认知、唤醒职业意识和培养职业感情。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入学教育,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让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也可以聘请酒店职业经理人作讲座和交流,还可以实地参观酒店,让新生正确认知未来所从事的酒店行业,培养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热爱。此阶段需开设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课程,例如《职业素质修炼》、《管理沟通》、《职业礼仪》、《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形象设计》等,以专门培养学生敬业、主动、合作、责任、服从和服务等职业意识,塑造积极的职业心态,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并督促他们养成良好职业习惯。

2.2职场模拟与规范形成

此阶段包含高职段的第3-6学期,第3、4学期主要完成服务技能课程和基础管理理论课程的学习,第5、6学期主要开设餐饮部管理、前厅部管理和客房部管理等一线部门管理课程。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各项专业技能训练,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手段以及严格的课堂管理让学生履行规范的职业行为,进而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每学期通过组织学生到酒店企业的见习与开办职业经理人专题讲座,让学生体验职业氛围,并逐步达到职业标准和趋于职业化。第6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2.3职场熏陶与素质锤炼

本科段的起步为专业实习,是职业养成教育体系的第三阶段,即“3+2”五年贯通培养的第七学期。学生通过酒店的入职培训走上了职业岗位,逐步适应职业环境,在酒店基层管理工作中履行职业角色,承担职业责任,进而不断增强职业意识、规范职业行为和提升职业技能,最终能胜任职业。

2.4职业定位与素质巩固

本科段的第8、期是第四阶段,学生完成专业实习后返校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职能管理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此阶段以学校教师训导为主,家长和企业人士为辅。此阶段的学生由于实习经历和个人认知的差异,往往会对酒店职业产生不同的想法,有的学生通过实习充分认识酒店行业,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与发展方向;有的学生则认为自己已掌握了服务技能,无需再在课堂上学习,有些心浮气躁;还有学生认为酒店不适合自己,对未来的职业方向产生迷茫等。这些消极的想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选择,如何引导学生转变不正确的观念,对职业素质加以再修炼是授课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首先,专业授课教师可以请学生畅谈自己在实习期的见闻及感想,从而了解学生实习后的真实想法,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疏解;其次,根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给实习后的学生设置综合应用型的理实结合课程,或在课程中的多设置管理类实训环节,多布置探究型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实习经历进行专题研讨、模拟演练或项目设计,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再者,在案例教学环节多增加酒店成功人士的相关案例,请学生结合实习经历加以分析阐述,引导学生对职业进行正确定位。

2.5职业选择与综合提升

最后阶段是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此阶段主要以自我管理为主,指导老师为辅。主要通过独立或组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建议学生以实习酒店为研究对象撰写相关论文或完成一项调研报告。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一项测评方式,更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力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学生可以自由择业和自主进行毕业实习.

3全方法职业养成教育

在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贯通培养中,为体现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和实现学生的职业素养优势,必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教育活动。

3.1课程导向法

设置职业素质课程,明确专业课程中素质培养目标。根据酒店职业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必备的职业素质划分为职业形象、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心理和职业技能等几个方面,基于学生认知和职业成长规律依次开设相关培养课程,并力求前后课程的衔接得当。目前依次开设的相关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职业素质修炼》、《职业形象设计》、《形体训练》、《服务礼仪》、《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酒店服务技能训练》等。这些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个人自我完善和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良好的职业素质并不是仅靠一门或几门专门的职业素质类课程就能培养而成,所以在其他的专业课程中设置有职业素质培养目标和成效的评价。

3.2教学提升法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职业化、体验式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开展团队竞赛,由组员设计团队文化,课程考核时实行团队和个人的综合测评,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们上专业课时要求统一职业着装,佩戴工作铭牌,以班组为单位集中坐在一起,各个班组每次上课之前召开班前例会,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感。校内实践教学酒店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并依托校园大学生创业餐厅开展实体经营,以增加学生的职业体验。在技能训练类课程教学中,由各个班组流轮负责课前准备和课后收场等工作任务,让学生在工作完成任务过程中养成守时、负责、主动、高效等职业习惯,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和督导改进,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

3.3考评促进法

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保障职业素质的养成。评价体系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否能顺利进行的关键,更是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成效的保障。需要丰富学生评价的内容,将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评价系统,尤其是将学生操行的考评纳入评价体系之中,不再是一味地只看卷面成绩或实操成绩。具体做法方面:①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评价,例如出勤、仪表等;②实行全过程评价;③期末考试以应用性综合测评为主。例如《酒店督导》、《职业素质修炼》等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项目式考核:成绩评定采取平时与期末相结合,平时考核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表现、课后整理、课后作业和学生成长记录本等;期末以口试和团队展示为考核方式,采取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相结合,权重设置为60%的个人成绩加40%的团队成绩,通过强调团队协作和团队之间的竞争,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参考文献

1周耀进,韩晶晶.酒店员工职业素质解构与问题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11).

2薛红,周耀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分析[J].旅游纵览,2012(10).

3韩晶晶,周耀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探索———以实训类课程为例[J].商情,2013(51).

4周耀进.基于职业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研究[J].———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企业导报,2011(17).

篇3

摘要: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确立各级教育科学合理、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既是构建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和“国际资格框架”两个视角,分层解析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和规格,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中职;专科高职;应用技术本科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鄂甜,女,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06-06

2014年5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该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总体目标。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委又联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仍然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层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就“人才培养层次”提出了明确的“两步走”目标,即到2015年,“初步形成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层次结构更加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在职业教育内部,建立从中职、专科到本科,层次结构科学合理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目标。而要构建层次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确立各级职业教育科学合理、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目标,这既是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也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

本文将以“‘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分层解析的横向视角,将以英国和欧盟为代表的“国际资格框架”作为纵向视角,对职业教育体系内各级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层解析”,分析各自分工,研究各自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与规格,构建从中职、专科高职到应用技术本科,各层次定位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一、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人才定位

(一)“科学-技术-生产”链条

在当代大工业生产时代下,“科学-技术-生产”这一价值链条构成了现代生产的基本过程。[1]在这一价值链条中,涉及了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型各层次人才,及其相应的复杂的社会分工。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各类教育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都能找到各自相应的位置,相应领域的社会分工成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教育划分的基本依据。因此,一方面,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类各级教育应以各自的人才培养定位完整覆盖“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谱系中的位置(见图1)。而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由于过于强调“应用工程教育”,造成“应用技术教育”的缺位,以及应用技术人才的过度匮乏;另一方面,各类型、各层次教育要明确所培养的人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上相对应的位置,并据此确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能力结构。

(二)四个基本领域

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我们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领域,分别是“科学”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技术-生产”领域和“生产”领域。在纯粹的“科学”领域中,从事职业活动的人是科学家、理论家,主要负责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等理论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在“科学—技术”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属于应用工程人才,一般被称为工程师,主要负责应用科学知识进行产品的设计、规划和决策等,因此,需要具备较为宽厚的科学理论知识。在“技术-生产”领域,从事职业活动的人属于应用技术人才,主要负责应用技术,对生产现场进行统筹管理、指导监督等。因为工作地点经常在生产现场,所以也可称之为“现场工程师”。这类人才需要掌握综合的实践技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深厚全面、跨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生产”领域直接负责生产工作的人,我们一般称之为技术员或技术工人,需要具备更高的操作技能水平。

(三)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人才定位

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应用技术本科、专科高职应都以“技术-生产”领域为目标,其中应用技术本科应更侧重于技术领域,在“技术-生产”领域中更接近“技术”领域的位置,培养的人才要求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解决生产现场一些不确定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因此,要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对一般生产流程、工艺也要有所掌握,同时,要求能够进行一般生产实际操作,但不必非常熟练。因此,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应强调“应用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三个基本特征。其中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而是创造性的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而且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与应用技术本科相比,专科高职教育应更侧重于生产,在“技术-生产”领域中更接近“生产”领域的位置。培养的人才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具备“能够运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但与中职教育相比,专科高职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胜任当前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而且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具备适应未来发展变化岗位的综合能力。因此,专科高职教育应更强调“实践性”、“技术性”这两个基本特征。

中职教育则直接以“生产”领域为目标,为生产领域培养在生产一线进行熟练常规工作的技术员或技术工人。与应用技术本科和专科高职相比,中职培养的人才能力要求相对单一,对技能力求“规范熟练”,对理论知识只求“必需够用”,因此,中职教育应体现“实践性”特征。但同时,中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2],部分学生有继续升学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中职教育也应体现“基础性”特征。

二、基于国际资格框架视角

从国际视野来看,发达国家普遍将建立涵盖范围广泛、层级结构完善的资格框架体系作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英国、欧盟的资格框架为代表的国际资格框架作为一个“分层解析”的纵向视角,分析国际资格框架中3-5级资格标准,以期确立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我国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与国际资格框架中的3级、4级、5级并不能完全一一对应①,但它们三者都是涵盖在3-5级教育范围内,专科高职教育又是在职业教育体系内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通过分析国际资格框架中3-5级资格标准,研究其分层的基本理念和趋势,对确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内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CF

英国自2011年起,修订原《国家资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NQF),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 and Credit Framework,简称QCF),成为目前英国唯一的资格框架。QCF中依据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的不同而划分为九级,分别为入门级和1-8级。[3]QCF中3-5级资格标准见表1。

(二)欧盟资格框架EQF

2008年4月23日,欧盟议会和理事会正式通过欧盟资格框架(Europe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EQF)。欧盟资格框架以学习结果为基础把资格标准分为8个层次,跨越各个教育阶段,能够有效认证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成果,从而促进公民在不同国家之间、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流动,推动终身学习的实现。每一层次分别描述了学习者在学习结束后的学习成果,即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4]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分别在EQF中的3-5级范围内,三个层级的资格标准见表2。

(三)QCF与EQF的比较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和《欧盟资格框架》中与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相关的3-5级资格标准,可以发现两者具有以下共同点:(1)突出学习结果导向。QCF和EQF均强调以学习结果为标准建立统一的资格系列,即将资格标准表述为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学习结果。(2)均将资格标准划分为三个维度。QCF中每一层次的学习成果用“知识水平、应用技能和自主与责任”三个维度表述,而EQF中统一用“知识、技能和能力”形式呈现。虽然,QCF与EQF在这三个维度的划分策略上稍有不同,EQF中以更直接地形式强调学习者“独立、负责”的能力与水平,但都涵盖在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基本要素之中。(3)强调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不同层级的学习者在学习结束时应达到的资格标准均可表述为“能够完成不同复杂程度、不同范围等工作任务”的能力。同时,强调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独立承担责任、对个人及相关他人负责的能力,以及对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的能力。

从“工作任务”角度,QCF与EQF中3级至5级的资格标准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有以下三点:(1)从3级至5级,工作任务的性质上,技术性逐渐增强,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此外,刚性的工作任务和日常性的工作活动越来越少,任务的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逐渐增强。(2)从3级至5级,工作任务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求学习者需要综合运用越来越全面、甚至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更加综合复杂的、弹性化的工作任务。(3)从3级至5级,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独立并创造性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所赋予的责任和权利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从知识、技能和能力这三个维度分析,QCF与EQF中3级至5级的资格标准呈现出以下趋势:(1)从知识维度来看,从3级至5级,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量在逐渐增多,学习者应具备更全面宽泛、更综合复杂、甚至跨学科领域的知识。(2)从技能维度来看,简单地执行性的、刚性的操作技能含量在逐渐减少,要求学习者创造性的、专业化地完成综合、不确定的工作任务的能力逐渐增强。(3)从能力维度来看,对学习者的团队评价、管理和监督能力要求增强,对具体复杂、不可预知的工作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增强。

(四)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标准

通过以上关于QCF和EQF的综合比较分析,借鉴QCF和EQF中3-5级资格标准确立的分层理念和方法,本文尝试从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构建适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规格标准(见表3)。

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构建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要素分别是:人才类型、人才层次和人才规格。[6]三个要素的统一体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人才类型定位,是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与其他类型教育相区别的最本质特征,体现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的任务分工。人才层次定位,是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各自分工,避免各层次职业教育交叉重复。职业教育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对培养的人才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包括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7,8]。

结合上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三要素,并基于“‘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的人才定位”和“国际资格框架”两个视角的分析结论,构建我国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见图2)。

从“类型”要素来看,我国中等、专科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均在“科学—技术—生产”链条中,与“技术——生产”相关的领域,三个层次人才都是生产一线的劳动者,只不过工作岗位分工和侧重有所不同,因此可以说这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均定位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

从“层次”要素来看,可以简单地说,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主要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而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这里的层次高低,从表象上看是各层次人才的能力水平、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高低不同,但本质上却是各层次人才的工作分工不同导致的所要求完成的工作任务的类型、复杂程度、综合化程度以及工作情境的不可预知程度的不同。

对于具体“规格”要素,即各层次教育毕业生应具备的资格标准,将分“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维度具体呈现,前面表3中已经有所分析。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体系内,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如下:中职教育是为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完成熟练常规生产的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专科高职教育是培养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应用较为复杂的技术进行熟练生产、并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中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应用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为技术生产领域培养能够综合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现场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和监督等工作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注释:

①中职与国际资格框架中的3级教育相对应,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对应5级教育,属于5A2范畴,而4级教育属于高中后、高等教育之前的一个教育层级,我国目前职业教育体系中真正意义上的4级教育还没有得到充分建立和发展。

②图中KSC分别代表表述规格的三个维度:知识、技能和能力,KSC-中职、专科高职和应用技术本科则分别代表三个层次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三个方面所应达到的资格标准,如K-中职:代表中职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0-46.

[2]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Z].教发[2014]6号,2014.

[3]刘育锋,等.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与实践——英国的经验与我国的借鉴[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63-65.

[4]吴雪萍,张科丽.促进资格互认的欧洲资格框架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9(12):102-106.

[5]谷峪,李玉静.国际资格框架体系比较研究——基于对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25):84-89.

[6]黎荷芳,查吉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20-27.

[7]李润宽,高晓燕,张瑞华,等.适应煤炭产业现代化矿井建设要求的“送教下矿”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88-92.

篇4

关键词 职业素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3-0045-03

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管理、技能和服务等各类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实际上,一边是社会体育岗位的巨大缺口,另一边却是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的不断下滑,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岗位流动性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社会体育岗位需求分析和改革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两方面入手。

一、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对人才职业素质需求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始终处于一个长期的社会转型之中[1],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鉴于缓解工作压力、放松身心、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老龄社会的到来,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意愿空前高涨,各种形式的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层出不穷,这是我国社会体育大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以社会体育为载体的各种复合型体育产业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新形式,形成了庞大的新型社会体育行业群体。新型的社会体育行业由于其他经济产业的加入,与原有的社会体育企业在经营目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经济增长点等多个方面有了根本性的区别,对于从业人员也从单纯的注重体育技能要求,转变为对综合职业能力的需求。另外,由于体育产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要求也日趋细化,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纵观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构成,除体育健身知识,运动训练技能外,还需要具备服务、营销、沟通、团队等多方面能力。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前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求除一般性的职业能力外,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成为社会体育人才需求的前四位职业素质[2],其中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社会体育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标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来完成。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发展现状

(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

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200多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涉及专门院校、师范类、理工类等各种类型高校。各校的培养目标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各种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方面的[3]。在培养方向上,社会体育专业从原有的体育健身指导扩展为康复保健、体育营销、体育管理、体育媒体、户外运动等多个专业方向,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契合愈加紧密。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行业的职业需求和认同度不高。另外,由于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项目的发展及变化周期明显缩短,学生掌握的社会体育知识和技能过时较快,学生就业后经常出现知识陈旧、落后等现象。

(二)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学术教育理念导致高校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社会体育专业在开设之初,所有的课程设置方案及教学环节安排都是借鉴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体系制定的,课程体系和体育教育专业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实践教学投入依然不足。对于实践教学不重视,导致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及考核制度不完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数不到总学时数的20%[4];没有完善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技能学习相匹配的阶段性实习环节;对于学生就业观念培养不重视,导致学生对于社会体育岗位的职业需求较低,对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差,抵触情绪大,常常应付了事;实习环节的考核过程及标准不明确,随意性大,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情况。

三、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素质的构成

职业素质(Professional 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劳动者内在的、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的形成主要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和自我提高等途径形成和发展[5],一般可分为专业职业素质和非专业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主要指与从事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和技能,非专业素质是指除专业能力之外的职业文化知识、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心理及人格等,非专业素质往往更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特征[6]。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出口,如何将大学生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转化为高水平的职业素质,是衡量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社会体育岗位加工和服务的对象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具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人,单纯的具有体育专业素质并不能胜任这一行业的职业需求。从社会体育行业的发展及岗位的职业特点来看,对于从业者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要求愈来愈高,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职业实践来完成,因此,必须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建立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实习模式

体育专业职业素质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原有的专业素质实都放在第四学年来进行,由于学习的体育知识和项目比较多,时间过长会出现遗忘和技能退化现象,影响到专业实习的质量,另外,体育技能传授的方法、手段和技巧的形成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以上原因,将专业素质实习由原先的集中实习改变为分阶段实习,和专业教学体系各个阶段相结合,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相结合,利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实习,在巩固提高体育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职业素质。

服务意识、沟通能力、营销手段和团队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以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经历作为基础,因此,要把大学生放到完全的社会实践环境中进行锻炼和培养,在不断的尝试、挫折、总结和反思中去获得实践经验,形成自我职业兴趣、职业心理和生涯规划能力。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按照先校内后校外、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分阶段、分岗位进行有目的的职位实习,教师要跟踪了解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情况和特点,协助学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早为就业做准备。

2.建立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和档案制度

建立大学生实习评价体系,对每一次专业技能实习和管理、营销等岗位实习进行评价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提交给学院教务部门。评价体系分为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指导教练评价和校外实习基地领导评价,从各个角度对于大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对于学生的实习体系进行总结和修正,使社会体育专业的实习教学与专业发展相适应,形成一个闭合的实习教学系统。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制度,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和评价结果全部归档保存,并定期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各项素质情况及特点,预期能达到的效果是什么,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同时指导学生改进不足,提高各项职业素质。

3.重点建设校内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

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培训的第一站,学生专业技能的实习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基本上要在这里完成,同时对于各种管理和营销等岗位进行初步了解和实践,因此,校内实践基地是社会体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原则。第二,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建立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实践基地的运行效率和教学效果。第三,引进俱乐部管理模式,构建俱乐部经营团队,以在校学生和教师为营销和服务对象进行实际运营,重点培养大四学生的各种职业素质和积累实践经验,为最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最后,依托校内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立短期培训及年轻教师轮换培等制度,促进专业教师队伍知识、技能的更新和替换,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校外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要在与健身俱乐部合作的基础上,扩大实践基地合作范围。要根据所在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选择就业需求大、就业质量高、职业生涯长久的社会体育行业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例如,随着滑雪项目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冬季旅游的新特点,东北地区应把各个大型滑雪场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主要合作对象。同时,对于社会体育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判断,掌握社会体育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不断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另外,要加强公益性的社会体育实践基地建设,如与体育管理部门合作建立若干小型实践基地,为社区体育服务,为中老年健身群体服务,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雷艳云,李艳翎.社会转型期中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28):8-11.

[2]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35):80-84.

[3]汪爱平,范洪彬,李焰,张勇斌.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规范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85-87.

[4]田英,郑玉霞,李凤娟.论高校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139-141.

[5][6]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17.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Vocational Quality

Qu Honggang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and formation of students majoring social sports should be based on abundant practical experience. It is found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is very weak an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lack in the major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Cultivating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based vocational quality cultivation, should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ged intern mode layer by layer, build social sport practical bas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school, and introduce club management mode and public sports services. Meanwhile, the teachers should follow students and understand their vocational quality situation. Based on that, it is also essential to establish the intern evaluation system and file system for students, guid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improve the vocational quality.

篇5

[关键词]职业环境;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基地;培训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7-0152-03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推动与职业院校的积极努力下,物流职业教育已经走上了与本科院校物流教育明显不同的发展路径。该路径的主要区别性特征是:校企合作广泛开展,校内实训设施设备逐渐完善,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培训体系已经初具雏形。但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育较为普遍地存在一个重要问题:职业教育过程与手段的 “模拟化”、“虚拟化”特征十分明显,并且有朝“游戏化”为特征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虽然说“模拟化”相对于“照本宣科式”是很大进步,但本文作者认为不宜由“模拟”进入“虚拟”,职业教育工作者下一步应促使学生进入真实世界,而不是进一步跨入虚拟世界。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从目前来看,实验、实训环节解决得相对充分,而实习环节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同时,三个环节的“实”,如果理解为真实的话,则均极为缺乏。

在将物流职业教育做“真”,做“实”方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与招商局物流集团进行了宝贵的探索性工作。借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东风,双方联合研究、开发、建设的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已初具雏形。该培养基地探索“大载体”、“大订单”、“融岗式培训”、“校际集群式合作”等诸多前沿模式,一洗沉疴,真正构造了吻合国际标准,落地中国土壤的现代物流职业教育模式。

1 培养基地建设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既是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也是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单位。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该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建设者意识到目前常见的校内仿真模拟类训练易于训练表层能力,难以训练面对复杂现实的深层能力;校内模仿企业环境建立的工业级实训基地也因为缺乏实际业务支撑,校企环境体制迥异等约束无法实现有效运转。因此,对于学生至关重要的关键职业能力难以,甚至无法在学校环境下形成。

这一点对于物流专业尤其突出。物流行业本身具有辛苦、枯燥、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等基本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学生不太亲近,甚至于排斥这个行业,很难进一步去体验工作之中的技术含量。基于各种原因,职业院校的解决之道往往是通过“模拟化”、“虚拟化”,以至于“游戏化”的课程活动方式来解决学生的上述认知障碍。但这又势必会导致学生在进入实际工作之后产生巨大的,难以克服的落差。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是围绕职业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虚拟化”的倾向则始终是在回避真实的企业,不去克服现实的困难。如任由“虚拟化”为特征的培养方式发展,则将可能导致职业院校在违背物流行业特点和职业教育特点的前提下进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因此,该校外基地的建设与使用力争克服校内物流实训室参观功能大于实践功能的核心弊端,培养学生面向现实物流工作的核心职业能力。为此,则需选择具备典型特征和一定业务规模的企业,该企业主营业务类型应与院校专业培养发展方向高度匹配,继而将学校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体系放置于企业的经营环境,以企业实际运营场所为运行场所,在企业实操过程中进行针对性专业建设和教学的一种方式。简而言之,学校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企业作为物流专业建设的“大载体”。

根据对企业性质、规模、业务典型性、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等因素综合判断,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认为招商局物流集团是此项目最佳的合作伙伴。招商局物流集团为大型央企,人员、业务稳定程度高,决策可持续性强;招商局物流集团目前在全国建有170余个网点,拥有80余万平方米自有高标仓库,100余万平方米外协仓库,6000余名员工,年营业额近30亿元,是国家3A企业,是壳牌、卡夫、中粮等国内外化工、食品等领先企业的物流战略合作伙伴;招商局物流集团从事基于供应链的合约物流模式,专业技术含量高,可延伸性强,符合学校专业发展方向,也能进一步满足教研教改等深层次需求。

双方合作模式核心是共同投入各自优势资源,互相介入对方运营/教学活动,共同分享各项成果。具体而言,将校方在职业教育系统优质的教学师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设施等资源引入企业,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质量与水平。将企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先进的管理技术、实际的作业现场、作业内容以及务实开放的企业文化等资源用于校方的物流教育,可以提高应用型物流教育的质量与水准,同时提高校方教研教改的能力和针对性。在企业场地、设备及人员等资源条件支撑下,依托招商局物流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的实际项目业务(如好丽友、中粮集团)探索能够融入企业经营环境的物流职业训练模式。

简而言之,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和招商局物流集团目前合作建立的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就是瞄准了校外实习这一薄弱环节,为职业院校真实化教学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方案。

2 培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职业院校的工作核心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学生获得可以从事相关行业某些工作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只有在职业活动中才有可能产生。也就是说,职业活动是职业能力产生的必要条件。在职业活动这一必要条件之上,案例讨论、项目教学、技能训练等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该人才基地项目中,学校需要做的是如何促使企业人员、设施、设备、作业内容的教学价值发挥出来。

为此,方案建设者提出了“融岗式”培训概念,并进行了相关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融岗式”培训体系主要是指依托招商局物流集团的“物流节点、供应链、网络”为载体开发,通过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专题讲座、轮岗培训、案例研讨、项目会议等多种管理及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的综合训练。

之所以称为“融岗式”培训,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融岗式”培训体系的能力单元是从招商局物流集团仓储、运输、客服等部门核心岗位中抽离出来的。具体包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三大类的100余项能力单元;其次,上述能力单元又会被合并归类到我们希望进行教学化的“教学性、实习性”岗位之中去(这些岗位和实际运作岗位是不完全一样的,具有更高的标准化和技能整合要求);继而,围绕该岗位的培训也是实行阶段性融入的方式为主。前面讲过,学生由学校进入企业会面临很大的落差,以致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以融入的方式,合理地设计单位期间内的落差幅度,将会有效消解、融化学生的排斥心理。

目前,该培训体系规划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其中初级课程主要是认知和基础训练,训后应达到行业及岗位认知标准,时长为1个月左右;中级课程主要是仓储、运输、客服岗位的深度训练,并包括部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等跨部门培训,训后应达到招商局物流集团岗位关键技能标准,时长为3个月左右。

高级课程主要是在上述训练基础之上,进行的基地外延培训,主要包括项目运营培训,驻外管理培训,高级课程的时长为6个月左右。项目运营培训主要针对上线物流及驻厂物流等运作模式,该类模式很难在基地内独立完成,需要和工厂进行有效的衔接;驻外管理培训包括外地市场调查及驻外区域管理,外地市场调查主要面向外地市场运价调查等。同时,高阶阶段学生将在学校和企业配合下进行分组,开始到企业分散业务驻地(流动站)交替在企业不同的业务岗位开始轮岗实训,而后按一定时间返回集中学习常驻地,在校企老师的带领下,对实训进程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问题解答及知识拓展,同时由老师布置新的任务目标(企业可根据学生适岗情况,将对应岗位的入职培训分解配合授课训练,包括部分职业心理辅导),进入下一轮轮岗实训。经过高阶培训,学生应能达到企业入职标准。

从具体课程排布而言,采取半授课半实践模式,教师教学与企业现场作业融为一体,理论与实训交叉进行,可以半日授课半日定向见习对应,也可在企业高匹配项目或业务基础上,以企业项目或业务为主线组织专业课程的教授,具体安排,根据授课老师对课程计划和企业项目情况进行排布。

上述培训活动将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实实在在的物流行业从业经历,并且拥有不局限于单一作业环节的视野和思维。企业员工的优势是经验丰富,但劣势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知道怎么做,但疏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学校老师的优势是理论框架,但劣势是知道很多为什么,但往往都是脱离实际的。该培训体系促使学生产生的经验是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反复锤炼出来的。

同时,为了多方位历练学生,上述训练活动会被分布至不同区域的不同场所进行,比如招商局物流集团北京公司、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驻点,招商局物流集团长沙公司、上海公司等。另外,根据不同阶段考核情况,该培训基地会给初级课程合格学生发放“招商局物流集团实习履历证书”,中级课程合格学生发放“招商局物流集团人才达标证书”,高级课程合格学生将可签约招商局物流集团相关工作岗位。

总体而言,在该人才培养基地,力求达到使学生能够在学校的三年学习期间内做到由一个对物流企业一无所知的学生转换为一个可以直接上岗作业的企业员工,其具体目标包括如下:学生毕业时达到企业对应岗位直接入职作业的标准;学生具备在企业对应岗位发展职业链上的拓展型知识储备;学生具备进入岗位后的基本社会认知和交际能力,能直接融入企业氛围,不会出现不良的心理抗拒反应;学生基本完成未来职业生涯的定位。

3 校际集群模式的探索

该模式的建立力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院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将学校的系统理论培育体系优势和企业实际运行体系优势进行结合,从而真正可以进行贴近行业市场需求的专业建设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历和技能相结合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同时,该模式有效地结合了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金、资源,以及企业的运营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也较好地提高了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

但是,单一学校无法消纳上述模式下招商局物流集团产生的教育价值溢出。因此,我们提出区别于传统“订单班”培养模式的“大订单”概念。传统的订单是指某个学校和某个企业签订的定向培养合同。该模式下能有效建立直接的以面向就业为培养目标的培养体系。但是,该模式管道过于单一,培养规模也偏小,学生经历与视野狭窄。“大订单”是指若干个学校以集群的形式集合起来,与具有综合实力的某个企业,以至于若干个企业建立的弹性定向培养合作契约。

篇6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功能与构造产生很大的改变,然而体育教育中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设置与按竞技名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形式却从未发生变化。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在严峻就业压力下的现状和目前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为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出了建议,最终为社会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通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四川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当前社会需求为研究对象,指出在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社会的需要现状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 川师大 体育教育 培养目标 指导思想

一、选题背景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是在成立于1993年的四川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前身为四川师范学院基础部体育教研室,2002年更名为体育学院。

本研究在总结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把教学计划作为切入点,深入全面地分析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现状,探究其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通过连结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特点,重点对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的革新与发展提供参考以及对课程的设计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四川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指导思想。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以“体育教育”“培养目标”“本科”“指导思想”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ALIS高校学位论文库、图书馆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期刊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新闻报刊、访问相关网站以及查阅相关书籍等途径收集资料。

2.逻辑分析法:本课题在研究中运用了演绎法、归纳法等,对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

3.比较分析法:本课题通过对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有关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状况的比较研究,对比国内各高校及国外高校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找出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三、研究分析

(一)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分析

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为造就具有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指导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体育专业人才。2003年《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培养目标都为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展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

(二)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安排之间存在的问题

1.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竞赛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拓展选修课。

2.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之间存在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是从事学校体育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体育专业人才。虽然主干课程中设置了必修课也设置了选修课,但是开设较多的选修课并不代表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更好的适应面。

专业课比例大,基础课比例小,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与全面素质的提高。在选修课中,专业理论性课程、深化知识课程及传统课程学时所占比例较大,而术科课程、拓宽性课程及应用性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必修课比例大,选修课比例小,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展。

(三)川师大体育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问题分析

1.当今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需要分析。随着社会意识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社会需求方面来看,中小学以及社会服务类行业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

2.川师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的问题。理论课方面,教学理论的课程较多,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技术课方面,较多的是在学识运动技术方面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难发挥作用,这就要求课程设置的内容应贴近社会需求。

选修课安排较少,不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学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学生的就业面狭窄。而在人才市场上对于体育教育人才需求量少,所以更需要学校相关部门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

四、建议

(一)关于优化课程体系方面,在进行专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应在保留传统专业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增加交叉学科,互相结合,增加对新领域的涉及、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学校应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浓缩必修课课时,相对增加选修课的课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拓宽学生视野,达到学生个性化、科学性和创新性培养。

(三)在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应加大力度,对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指导,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的建设,深入开展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更好的把握当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史国生,王正伦,张蕴琨,等.对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评析――关于我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研究之一[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8.16(4).

篇7

关键词: 大型体育活动 中职学生 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不是知道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体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大型体育活动对于处于劣势中的中职学生能力的培养更重要。当代中职学生难以寻找到较合适的工作机会,更别说发展前景佳、薪资高的工作,可是与此同时许多企业正因寻找适合员工难而感到焦急。之所以中职生找工作难及企业招工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较为匮乏,中职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硬的专业技能功底却仍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目前企业需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素养,因此举办恰当的大型体育活动显得尤其关键。

一、认识当代中职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职业学校的教育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能胜任企业岗位技能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适应企业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毕业后能成功与企业对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职业素养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能与社会、企业很好地对接,既避免浪费宝贵的磨合时间,又有利于他们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受益一生。但是,目前大型体育活动不能很好地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传统观念,许多大型体育活动都偏向注重中职学生的体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让实质的培养工作停留于表面,除此以外管理与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影响作用;二是社会压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还要求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而当代中职学生因为专业知识薄弱而难以就业,从而导致许多体育活动的实施都偏向技能培训而忽视职业素养培训,这无疑对大型体育活动提出了新要求与挑战。以上种种障碍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开展,使得中职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从而使他们较难适应往后的繁杂工作。由此看来,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在开展一系列大型体育活动中显得尤其关键,应当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现代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事实上,在社会各行各业中,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员工,各个工作岗位对学生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对学生的专业程度要求也是不同的,可是对每位即将参与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都大致相同,即要求其在拥有基本岗位专业知识及基本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还应该拥有一定的道德操守,比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遵守纪律、服从分配、听从上级等职业素养。

所以,与专业化理论知识相比较,当代企业会更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直接关乎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其会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如何通过大型体育活动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

(一)提高中职生身体素质,满足企业的体能要求。

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较好的身体素质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是实现企业发展使命的根本保证,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校园招聘时都添加了体能测试这一项,特别对工科学生而言,很多企业都会通过3000米、俯卧撑等项目判断学生的身体素质,全面实施身体素质一票否决的录用规定。因此在开展一系列大型体育活动之际,我们应当按照各专业的特征及现代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设计活动内容,如汽车维修等专业,由于这些工作岗位涉及的大都是钢铁制品,在工作时需要配合蹲、弓、立、行等耗体能姿势,并且都是不断重复以上姿势,因此要求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体力、耐力。除此以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汽车维修或者装配零件等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快速稳定地完成工作,无疑需要较高的速度素质。因此,在设计大型体育活动时,应当增加一些哑铃、杠铃等器械项目增强学生的体力与力量,增加站立、半蹲等运动姿势培训学生的耐力与反应能力,增加三角障碍跑等活动项目锻炼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加有氧体操、健身操等体育项目锻炼肢体的协调能力,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让其尽情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融入体育精神,提高中职生道德素质。

1.让中职生树立遵守规则纪律的理念。

目前,许多实习案例当中不依据操作规定或者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问题频繁出现,这就显示当代学生职业素养较低,因此我们应当将体育精神融进体育活动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每一项体育活动都有自身的比赛规则,因此体育活动应要求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依据既定的时间及任务量进行,通过严格遵守规则培养学生树立起规则意识,并且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纪律规定,这反映了工作人员较强的责任感及工作态度。

2.增强中职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责任感。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分工趋向于细分化,并且部分工作岗位是通用性工作岗位,无论何种专业的学生在上岗之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岗前培训,只要认真工作、甘于负责,就能迅速融入工作团队,很好地完成工作。了解、掌握团队合作能力应当学会服从分配、清晰职责与任务、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在实施大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将团队参与等新形式融入体育项目当中,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如设计一个体育活动项目,让学生自行组队,每四五人一组,可以采用抓阄的形式让每个小组挑选体育项目,如反应类、速度类等,每个体育活动项目都需求所有组员参与,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激情,还能让学生树立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锻炼合作能力。在参与体育活动或者比赛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尽情参与其中,从中体会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感受竞争与拼搏的力量,使学生认识到团队或者小组的成败都与个人努力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从而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实习案例中,许多实习生会因为上级主管的语气过重或者受批就选择一走了之,这显示当代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在举办大型体育活动时,务必适当增加挫折教育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所谓挫折教育即在学生承受的范围内让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批评,从而增强其抗挫折的能力,使其身心得到均衡发展。

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种挑战,利用有针对性的、长期性的体育活动,一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承受挫折、批评的能力。而且在参与大型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都必定承受程度不一的挫折,但这是一个积累抗挫折能力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挫折,就能使他们不断提高身心素质。

4.激发体育兴趣,结合企业的组织文化

社会处于不断改进发展过程中,企业体育活动项目的文化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体育文化已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组织文化的重中之重,变为企业管理的关键部分。企业可以举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比赛为员工构建交流切磋的平台,绝大多数员工在参与比赛、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团队的沟通交流、增强相互合作的能力,推崇积极、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让更多员工可以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已经开展了大型的体育活动,如职工运动会等,这些体育活动的员工参与度都较高,而且企业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能传播企业的组织文化,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由此可见开展大型体育活动确实是企业宣传自身的重大形式。若中职学生可以了解、掌握一项或者多项体育技能,就可以在实习过程中更迅速地融入企业组织文化中,还能成为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员之一,与此同时还能成为他们的竞争技能。

(三)适当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项目在体育活动中的占有比例。

当代社会已不只重视中职学生的体能技能,他们逐渐关注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程度。因此,我们要适当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项目在体育活动中的占有比例,尽量把职业素养方面的知识融入体育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深入的职业素养。比如,学校在开展运动会时,可以要求各班级走方队进场,运动会前可以让各队拉拉队进行舞蹈表演,或者运动会后进行欢庆活动等,这样不仅可以点燃运动会的气氛,还可以将职业素养、集体荣誉感巧妙地传输到学生的大脑里,让学生写一些运动员加油词,让他们体会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大型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层面上确实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若不能好地运用这一工具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就会使他们难以融入竞争越演越烈的社会之中。因此,我们要强调大型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分析、研究中职学生实际的身心素质及对体育活动的接受程度,且融入企业的组织文化,设计出综合性较强的大型体育活动,进而全面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素养,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素质高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先世友.体育与德育并重是学校育人的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29).

[2]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7,(01).

[3]雷飞.高校学生体育素养培养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5).

[4]王正伦.体育的人本使命――一个被忽视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5]曹占良.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设置“六要”[J].中国学校体育,2012,(02).

篇8

一、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主要表现在会计原则的选择与协调、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等方面。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1、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内容

(1)从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看,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职业的各岗位,如出纳岗位,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其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而要达到这一能力需要运用职业判断来进行;又如税务岗位,也需要灵活运用职业判断来处理该岗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即税款计算、纳税申报及税务处理等事项。

(2)从会计处理流程看,从识别原始凭证,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到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填制记账凭证;到合理地设置账簿并进行相应账簿登记;再到组织财产清查和账簿的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告,每个步骤都需要会计人员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

(3)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确认主要解决某项经济业务“是什么,是否应当在会计上反映”的问题;计量主要是对计量属性的判断即主要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之间进行判断选择;记录主要是会计凭证、账簿等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报告则主要是判断在报表体系中应反映哪些会计要素,以何种方式批露,披露哪些信息等。其中,确认和计量需要会计人员专业判断,在整个会计行为中起导向(决策)作用。

(4)从职业判断解决的问题看,会计职业判断主要是回答:“是什么”、“在何时”和“怎么做”。“是什么”的问题主要是在给定的事项或环境下决定事实是什么,需要运用哪些原则和定义,如:某类资产是否能归入流动资产?“在何时”的问题主要是决定某些事项被确认的时机,如:何时需要确认该项资产的减值?“怎么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计量问题,如:如何确定该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5)从会计专业相关课程的设置来看,对于属于简单的、重复性的、日常性的判断,如登记账簿、核对账簿等,通常会随着会计人员实务操作经验的积累都能熟练地运用。难点主要在会计处理方面,特别是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因此,根据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高职学生认知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会计相关课程时,应将高职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中。

2、课程体系设置及内容的改革

(1)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为了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会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需按照会计专业岗位能力要求重新构建,在实践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第一,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基础课可本着拓宽素质的原则进行设置,要压缩其学时比重;在保证“两课”、经济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的同时,可增加人文方面等通识性的课程,适当增加专业课的比重。

第二,专业课的开设。专业课的设置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职业基础课程,主要开设《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经济法基础》(突出税法)、《财政与金融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这是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必备条件;二是会计工作岗位化课程,这是专业教学的核心,可按照企业常见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设置《出纳实务》、《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审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等核心课程,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这些核心课程;三是职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技术、基础会计实训、专业会计实训(包括商品流通、行政事业等)、社会调查、就业指导、毕业作业(调查报告或论文)等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这是会计人员熟练及恰当运用职业判断处理会计事项的必要保证;四是拓展专业知识面的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统计学原理》、《物价学原理》、《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商品与广告学》、《礼仪》、《文学常识》等课程,在保证岗位化课程、职业技能课程和职业基础课程开出的同时,可适当扩大专业课选修的开设范围,使学生有更大的弹性选择空间。

第三,课程设置和会计考证的关系。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尽可能与国内会计资格考试相衔接,便于学生和鼓励学生积极取得相关会计资格证。

(2)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相关课程内容的改革。会计职业判断必须依赖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因此,会计教学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

一方面,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实践工作中,会计人员因对企业、国家、社会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可能会面临职业道德准则的冲突,此时该如何做出选择?财政部在1996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对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会计人员在从业中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的问题。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培养职业判断意识。要求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这是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和提高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为此,会计人员应从学生时代起,在接受会计教育过程中建立和培养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二是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在加强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操守教育中,首先,注重养成教育,这要求职业行为基本规范的教育要寓于高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仿真的会计环境,使高职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够及时、准确、真实地公布最终的会计核算结果;最后,在会计专业课教学和职业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多设“疑”,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逐步形成诚实守信的意识。

另一方面,增强法律观念。会计职业的专业性很强,融技术方法和专业理念于一体。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价值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始终伴随着道德因素。为此,会计人员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对会计人员应从学生时代起,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增强法制观念,加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有效保障。

三、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评价体系的构成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评价体系,是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从会计职业判断意识、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会计实践操作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评价的体系,其基本内涵是会计职业判断实行的可能性、公允性、现实性和准确性四个方面。理解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评价体系的内涵应注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是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

长期以来,会计人员习惯于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来处理经济事项,而且,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也做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从而限制了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范围。而新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转变传统观念,认识到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2、会计职业道德是衡量会计职业判断公允性的最低标准

会计职业判断把很大一部分权利给予了会计人员,因此会计人员是否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判断的公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求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评价,也就意味着对会计职业判断中的公允性进行了控制。

3、会计专业知识决定了会计职业判断的现实性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主要包括会计原则选择、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等。因此,是否具备足够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职业判断现实性的核心内容。

4、会计实践操作是会计职业判断准确性的根本保证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目标定位;培养途径;市场需求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提出了关于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意见》中提出:21世纪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高职高专教育将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但在高职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职体育专业的发展及学生的就业率并没有和高职事业的发展同步。近年来,随着体育类专业的急剧扩招直接导致了毕业生数量的骤增,扩招在兴旺了体育人才市场的同时,使得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断凸显。现如今,体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现如今的高职生源主要有两个渠道,第一类生源是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受逐年扩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体育考生进入本科体育院校深造,而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由于文化课达不到本科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而不得不进入高职学习,这些学生大多呈现体育基础差,体能表现弱,接受能力不强等不足;第二类生源是对口升入高职的学生,即(3+2模式)的学生,这些学生接受了3年的体育训练,对体育有一定的认识,但文化基础薄弱,学习自觉性差。要想把这两类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被就业市场所接纳,对高职体育教师而言,绝非易事。

一、高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体育教育是面向社会主义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使其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走出校园后,能够充分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因此,首先要明确高职体育教育的定位,包括培养模式、教学大纲以及教学模式的确定,针对高职学生的现存特点和未来走向,探索出一条适应高职体育特色的发展之路。无论是体育基础,还是体育理论的研究,高职学生和本科院校的体育生之间都存在巨大的鸿沟。在这种固有的差距下,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应提高自身的学习、体能和言语表达能力。

二、高职体育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途径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文件的制定应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而定。为使课程体系多样化,应从教学内容、教育目标、体系结构、课时比例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全面考虑,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培养观要切合实际

合理的人才培养观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学生能力结构的基本框架。将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出路多”的基础上,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多元化放在首要位置,使课程模式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从而呈现出全新的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应科学、实用

必修课与选修课应相结合并使其比例合理化。必修课为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和体育素养;选修课需体现出个性化,针对不同专业,设置合理化的选修课内容,为学生提供内容充实的合理化课程组合平台。建立相应的课程模块有利于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结合。具体划分为:体能类课程,体育健康知识课程、运动技术知识课程和体育人文社会学课程。以上课程的完成主要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拓展课。在课程的安排上,对必修课采取简易化、压缩化的原则,对选修课采取灵活化、多样化的原则。拓展课主要以带学生外出实践为主,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上三类课程交互进行,以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以后,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有利于自身发展的选修课,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有从事体育教师的可能,在言语表达上应该略有提升,可以选择言语类课程来提升自我;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到社区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可以选择沟通技巧类的课程;在选修课的设立中,充分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坚持知识与素养共同提高的原则,以培养出就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体现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色并充分挖掘其潜质。

3.优势学科与区域文化市场需求要统一

在课程结构的具体设计中,可以将学科优势和地方民族、文化、经济特色有机联系,加快学科的民族体育教材建设,充实特色课程内容。比如,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可与冰雪运动相结合;又如,西北地区,高原众多,可开展高原体育项目;再如,广西地区,作为西南交通枢纽,是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旅游经济发达,其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众多,当地的体育课程可与少数民族体育相结合。这不仅突出了各地方体育特色,为体育教学添加了新的内容,而且适时培养了适应各地特色的体育传承者,使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快速地熟悉当地文化,更好地融入多元化的社会中。

4.实践教学与职业技能、职业服务意识教育相融合

高职体育教育要想培养适应社会的实践型体育人才,就要建立特色专业在行业的优势并对其所涉及的行业特点有深刻的了解。要想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就要开展实践性课程,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在体育专业课程结构中,实践教学占有较大的比例,包含教学实践、体育实践、社会实践三大块。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应力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在其中渗透行业的技术、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深入了解行业需求,早日确立专业发展方向。

高职体育专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就业市场输送体育专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

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过程中,高职体育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最终为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桂英,刘涛.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鄂州大学学报,2011(2).

[2]尹国昌,戴国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3]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

[4]陈章玉.我国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06(5).

篇10

关键词:电子 课程体系 创新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48-02

高职生不是技术的复制载体,而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之一,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而对高职生也要提倡创新教育。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一定把创新放在重要的位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从而产生创新成果。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这样一种尴尬的矛盾:一方面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品位的人;另一方面各个高职院校却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只管技术“复制”与“粘贴”,片面追求就业率这种短视教育,而忽视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结合基于能力本位,提升职业竞争力的“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的构建

1.1 确立能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岗位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江苏苏南地区电子产业、行业与区域企业的需求,明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中的电子整机制造行业,通过深入电子整机制造企业进行调查,进一步明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清晰各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即职业标准。所确立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掌握电子产品组装工艺、电路设计与制作技能,能应用单片机与EDA工具开发、设计制作简单电子产品,具有一般电子整机产品的生产、管理、测试、维护、技术服务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工艺管理、质量管理、技术支持、技术开发、电子产品营销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根据区域行业岗位需求,设立两个专业方向:检测技术与应用方向培养从事电子产品检测、调试、检验、维修、简单电子产品开发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数字音视频方向培养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营销和售后服务以及从事简单音像工程的设计组建、施工及维护管理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构建“产品导向、项目递进”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具体方法是:将主要产品按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每一学期针对该类产品的装调修能力进行项目化、学做合一的培养。随着产品复杂程度的递增,相应实训项目课程也从基础项目、模块化项目向综合实训项目递进;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将从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向综合技能递进;学生经历校内实训基地学练合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做合一、校外实训基地工学交替、企业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不断递进的职业能力训练过程,获得良好的岗位综合能力。同时选定的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关联性,因此实训项目课程前后、项目之间在递进的同时保持关联,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掌握与灵活应用。学生经过这种模式的培养与训练,在适应岗位基本需求的同时,将获得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1.3 构建以真实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

“以真实电子产品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能力、岗位基本能力、岗位综合能力三层次能力递进模块化课程组成,以数字音视频方向为例,公共能力课程模块主要由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数学、应用语文、英语、人文课程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等)和职业素养(如人际交往、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信息技术应用等),岗位基本能力课程模块主要由《模拟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数字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单片机技术与项目训练》《EDA技术与项目训练》《彩电调测与维修》等项目课程组成,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识图、分析、制作与调试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与创新灵感,从而获得从事电子技术应用岗位工作所必须的岗位基本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和破除创新神秘感感,主要以有源音箱、机器人、功放、彩电等真实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岗位综合能力课程模块主要由《数字视听技术与项目训练》《电子产品结构与工艺》《便携式数码产品调测与维修》等课程组成,通过学生学习现代电子整机产品原理、结构、调测、维修,而培养学生获得从基本电子电路到复杂现代电子产品的建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应用能力,主要以激光视盘播放机、常用便携式数码产品等真实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

2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1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2.2 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

首先,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创新教育(参观、听报告和讲座),学生可以加入各种创新小组活动(电子协会、手机协会、机器人开发科技小组),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兴趣,激发创新潜能,在课内项目的授课过程中,增加职业能力拓展、创新训练项目等科目,对所有学生进行普遍的创新教育,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对有潜力、有兴趣的学生通过选拔、培训,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如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电子类专业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产品制作大赛、全国高职技能竞赛和校园电子项目设计大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为培养出创新型技术人才打下基础。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参加创新比赛,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做出适当的奖励,将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小组中取得的成绩或比赛成绩折合成适当的选修课学时、学分。再次,对于在创新活动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鼓励他们申请创新专利,参与以教师为主开发的创新项目,使学生在专业创新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2.3 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团队的建设

从专业教师中挑选一批专业技术扎实、责任心强,追求电子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教师,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创新能力培养教学团队,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师资保障。

2.4 创新能力培养硬件条件的创造与配备

学校除了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实训室和电子技能竞赛集训室外,还把实验室微型化在学生的口袋里,随身携带,比如教师开发的单片机开发板和FPGA实验板,学生如果在可能没有完成的项目或者有兴趣开发产品,就可以装在口袋里带走,只要有电脑,随身随地研发,既提高了实验板的利用效率,又给学生创设了创新需要的硬件平台,使学生在更优化的环境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2.5 创新能力培养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通过编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测试纲要、项目化课程考核方案中设置学生创新能力评价内容、安排每届学生第4学期进行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测试、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比赛、毕业生跟踪调查等评价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电子产品为项目载体的、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