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条件

篇1

摘 要 2008年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深刻的认识到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局限性,在这一背景之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日渐高涨。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通过地域和职能“三步走”的国际化路径来实现。本文将首先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进而勾勒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路径选择,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条件 路径 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人民币现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第二,是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成为国际各主要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的投资工具,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是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要达到一定的比重。

事实上,有关人民币国际化的言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涌现,但中国当时的综合国力决定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如今,随着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国际收支规模和对外支付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对外出口和外汇储备都位居世界前列,中国已经初步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一) 稳定的政治格局

中国国内的政局一直十分稳定,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外交战略越来越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认真履行大国责任。中国还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广泛的、多方面的合作关系。这种较强的政治影响力可用以加强中国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 强大的经济实力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必须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换言之,强大的经济实力并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是实现货币国际化的根本保证。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之所以能够长期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其发行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最根本的原因。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三,约占世界总量的7.7%。此外,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迅速,连续五年(2006年―2010年)居全球第一,截止2010年末,余额已达到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几年来人民币的对外币值一直稳中有升,强化了人民币长期处于硬通货的地位。

(三) 发达的金融市场

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要求发行国具有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尤其是离岸金融市场。一国货币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就是众多投资者愿意持有该货币并且能够通过投资以该货币计价的金融资产获益。这就需要货币发行国具有发达的、完善的、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尽管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方面不断完善,但仍然面临市场规模狭小、市场发育程度欠成熟、金融产品不够丰富、市场流动性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总而言之,我国金融市场总体欠发达的状态,将直接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

(四) 完善的金融体系

人民币国际化还要求改善金融体系,完善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一国政府宏观金融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金融业的稳定,进而影响着本币对外汇率和币值的稳定。货币国际化后,由于国际上各类大小程度不一的经济金融危机和动荡时有发生,使国内经济金融领域常常面临着外来的冲击。为了减弱和及时应对外来的种种冲击,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宏观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宏观金融调控和监管能力,一旦发生各种冲击,便能迅速地通过政策工具予以吸收。因此,健全的国内金融市场不仅是保证本国经济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率的条件,更是国际化货币的要求。

综上所述,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的基本条件。此时开始有计划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大国”和“金融小国”的矛盾,促使人民币能尽快融入国际货币体系。但仅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仍须为人民币的进一步的深度国际化不断创造条件。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唯一正确道路。鉴于我国目前已初步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因此从战术上和策略上可以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地域和职能“三步走”的路径。换言之,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要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构建“大中华货币区”应当是最现实的选择。

首先,在地域扩张上采取“三步走”,即坚持人民币周边化、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国际化的取向。其逻辑顺序为,先人民币周边化,推进人民币在港、澳、台三地及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蒙古等周边国家的流通;再人民币区域化,不断提升人民币在其他亚洲国家的地位,使之逐步成为区域性主导货币;最后逐步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其次,在货币职能上也采取“三步走”,即坚持人民币结算货币、人民币投资货币、人民币储备货币的取向。其逻辑顺序为,先人民币结算货币,逐步增加人民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份额;再人民币投资货币,使人民币逐步成为主要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主要投资币种;最后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

上述“三步走”中的各步骤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衔接、相互交叉进行的,不可作绝对化理解。另外,“逐步”意味着每一步都是一个错综复杂且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不仅需要精心操作,而且更需要关注和防范这一进程中的各种风险。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第一,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推进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增加市场主体,扩大企业债券、地方政府债券等国债品种的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大金融创新,通过健全股票和债券市场制度,推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壮大,扩大资本市场的规模,提高市场效率,提升国内金融市场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冲击的能力。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必然需要金融服务的国际化。这就要求积极推动银行体系的国际化,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并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金融业务。

第二,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如果一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那么其在国际范围内的接受和认可程度必然十分有限,且将成为一种高风险货币。目前,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在经常项目下的兑换,而在资本项目下未完全实现可兑换。因此,要想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应采取自主、渐进、有次序的方式稳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

第三,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应当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监测,加强跨境流动的人民币国际收支申报管理,加强对地区经济运行中本外币关联指标的关注和分析,防止利用人民币跨境流动进行洗钱等违法交易活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也有利于防范和减少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四,积极推动与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人民币国际化除了外在市场的推动因素之外,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因素。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当前货币格局调整的机会,利用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相关力量,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滥发货币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为人民币国际化留出空间。此外,还应推进我国范围内的货币合作,争取创建中华货币圈。目前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差异明显,短期内不符合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因此可以考虑在我国范围内构建人民币货币区,从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

总体而言,中国已基本具备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特别是2008年在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也迈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质性一步。但政府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的同时,仍需充分预见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问题,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平稳、有序地推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恺伦.人民币国际化的机会之窗已经打开.国际贸易.2010.

[2]人民币国际化研究课题组.人民币国际化的时机、途径及其策略.中国金融.2006.

[3]俞佳颖.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国际化路径选择.现代经济信息.2010.

[4]肖睿.人民币国际化短期实现可行性分析.金融天地.2010.

篇2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条件

1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该国经济和政治实力提高的表现,因此当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该国货币国际化势在必行。从各发达国家货币国际化的经验来看,一国货币国际化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第一,经济规模。强大的经济实力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一国货币作为国际货币所要具备的职能都和该国经济实力密不可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越多样,抵御货币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能力就越大,作为国际清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就越稳定。从现有的国际化货币来看,该国的GDP总量都是排在世界前列。

从图1可以看出,作为国际化货币的发行国,欧盟、美国、日本、英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都比较大,但是作为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人民币仍然不是国际货币。

第二,国际贸易规模。一个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越大,该国开放度越高,其货币流通或交易区域的规模就会越大,交易者就越熟悉该国货币,该货币交易量就越大,产生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能降低交易成本,该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就越有用。

第三,充足的清偿手段。主要包括政府要拥有充足的黄金、外汇和特别提款权(SDR)储备,以及从国外融资的能力,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汇兑要求,使该国国际收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

第四,合理的汇率体制。合理的汇率体制可以保证该国货币的合理价值。无论是固定汇率还是浮动汇率等方式,只要能保证该国货币合理的价值,就可以发挥其国际货币的职能。

第五,发达的金融市场。发达的金融市场虽然不是货币国际化的决定条件,但是它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助推器。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一国货币就难以实现高度的国际化或成为完全国际化的货币,更不用说成为国际中心货币了。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提供该国货币为计价单位的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环境,充分发挥国际货币交易媒介的手段,同时一国发达的金融市场还是其货币成为初级产品计价货币的基础。

第六,较高的政治地位。尽管经济因素是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决定性和推动性因素,但其作为世界货币,也需要国家政府的信誉给以价值保障,包括强大的军事实力和较高的政治地位。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实力,既要保证国内政治稳定,又要参与世界政治事务,使该国免受外部世界动乱特别是战争的影响,保护国家的安全以及本国货币的安全,以保证非居民持有的本币资产的安全。

2人民币国际化具备的条件

从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条件来看,中国已经具备了较多的有利条件。

第一,强大的经济规模。中国的GDP总量在2009年排名第三,超过了德国,预计2010年会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总量占世界GDP的比重的不断提高,而且增加速度越来越快,其走势如图2所示。

第二,不断扩大的贸易规模。一国货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作为国际性的支付手段,而货币国际性支付手段主要运用在国际贸易中,特别是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与其出口贸易直接相关。从贸易总量上看,2009年我国商品出口占全球出口份额的8.7%,仅仅次于德国的9.5%,位列第二;而商品进口占全球进口份额的6.7%,仅次于美国的14.2%和德国的7.4%,位列第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和世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往来规模在逐渐增大同时增速较快。总之,目前我国对外交易占全球国际交易的比重已经足够大,交易对象国众多,对世界贸易具有足够的影响力。

第三,充足的清偿手段。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量世界第一,有着良好的信誉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汇兑要求,使得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动态平衡,同时也维持外汇市场和汇率的相对稳定。

第四,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中国现在在国际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同时也体现了其军事实力的强大,因为强大的军事实力才是其强大政治实力的保证。

第五,合理的汇率体制。2005年7月21日,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钉住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汇率机制,这为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近期虽然人民币大幅升值,央行货币委员会在2010年10月召开的第三季度例会上仍然强调,下一阶段,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

3结论和政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条件,在金融危机后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成为必然。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本文从积极推动和预防风险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大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的次数和额度,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在境外发行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国债等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这些政策都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加大货币互换,可以使得人民币在境外更多地流通,实现全国范围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使得国际贸易中结算更为方便,同时也可以释放更多的人民币,而发行国债则更有利于人民币区域化。

第二,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每个国际化货币的国家都拥有一个强大的金融中心,如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和英国的伦敦等。中国如果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就要把上海建设成为一个世界金融中心,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

第三,进一步发挥香港成熟金融市场的功能。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不断扩大以人民币为计价单位的金融资产的规模和交易水平,实现人民币在香港的自由流通。香港作为成熟的金融市场和相对独立的金融中心完全可以应对人民币的自由流通,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钱进入内地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此,我们可以考虑在香港建立一定规模的人民币外汇交易市场,当然这个规模要有严格的限制。

第四,建立对人民币流进或者流出的统计和监管体系。由于人民币还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尚不具备区域核心货币和霸权货币的支配地位,很容易遭到外部冲击,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的有关人民币流进或流出的统计系统。鉴于目前对巨额人民币非法流出防范不力的现状,应树立以疏导为主的治理思路,创建利己与利他统一的利益驱动机制,配合法律上的打压堵截的手段,在源头上遏制人民币的非法流出。

第五,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会对一国经济活动产生剧烈的震动,并对其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中央银行货币调控面临困难,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大幅偏离的压力,容易导致国内资产价格剧烈变动,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或流出将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因此,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可以预防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

参考文献:

[1]ChinnMenzieandFrankelJeflfrey.WilltheEuroEventuallySurpasstheDollarasLeadingInternationalReserveCurrency?[J].NBERWorkingPaperNo.11510,2005:25-26,37-41.

[2]赵海宽.论人民币可能成为世界货币之一[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5):1-5.

[3]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8):33-35.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与经济 教学方法 双语课程。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可见,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机部分”。

安徽财经大学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教学工作、外派师资接受培训、与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等。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双语教学的界定。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双语教学是特指在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外语(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开展和组织教学的活动。双语教学应包括以下要素:

1 . 采用原版教材。授课教师应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情况。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技术等宏观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节不适用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授课教师可同时指定多本参考教材。

2 . 使用外语授课或课堂讲授以外语为主。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还用汉语授课,笔者认为这不是双语教学。教师必须使用英语完成备课、多媒体幻灯片、课堂讲授、课堂活动组织才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坚持使用外语。笔者认为,对一些术语的表述可以适当使用汉语,但使用中文讲授的时间不宜超过总授课时间的2 0 % 。

3 . 学生考试形式的设计和成绩的评估。双语教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设计,采取英语口语面试和英文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用。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一直都选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学用书。如《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固定教材Dominick.Salvatore 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固定教材Warren J. Keegan编写的《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我们选择这些教材的理由是:首先,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其次,教材同经济学科核心课程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第三,相比较而言,教材的内容更具有客观性,作者能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探讨和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理论与政策,“大国主义”的思想较少;第四,教材和我国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十分相似,可形成较好的接轨事态。当然,国外教材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如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因此,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选择,抓住主要的内容,对于那些与国内教材重复的教学内容、章节和报道等一律删除,或让学生自行阅读。

(二)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

各高校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到了大学三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还有一些学生达到了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因此,我们把双语教学的时间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并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连续安排双语教学。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已经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英)、国际贸易(英)、国际市场营销(英)、电子商务概论(英)、特许经营(英)、国际商法(英)等六门双语教学课程。[]

(三)双语教学课堂实践。

1. 双语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英语沉浸式教学法(Englishimmersion)和参与法(Participation method)。所谓沉浸法就是完全使用英语授课,教师用简单浅显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顺利的掌握英语,掌握教学的内容和其它知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经济术语,教师用汉语给出其准确的含义,以使学生对术语和定义有准确的理解,但是汉语解释十分有限。

所谓参与法就是在教学中首先提供一些分析问题的必要条件,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西方经济学等基础知识,自己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牢固。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时,我们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要素丰裕的国家——要素价格较低——具有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优势——出口增加——要素使用增加——要素相对价格上升——要素价格均等,然后配以图形予以解释。这样,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

2. 多媒体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课件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制作,教学课件采用全英语,这有利于进行沉浸式教学,给学生制造全英语环境。同时,用英语制作课件可以避免因教师对个别单词发音不准带来的不利影响,上课时我们逐条、有时甚至是逐词显示讲授的内容,让学生看起来更加容易方便,重点更加突出,让学生在课件的帮助下理解的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另外,采用多媒体教室上课,节省了板书所花费的时间,从而可改善教学进度。多媒体课件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因此在讲课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双语教学的考核方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运用多种考试形式。为适应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努力改革当前高校中以百分制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灵活运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等考核方式,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增加了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双语教学的成绩评定注重平时考核,使成绩构成多元化,力争改变“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避免“一考定成败”。我们注重平时考试,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由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同时对采用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成绩予以注明,从而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较好的条件。

三、加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的双语教学规划。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工作,必须有全面长期的规划,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适应W T O 要求,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有国际交往能力、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和实践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应采用同国际相关专业(国际商务)接轨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在现有的双语课程基础上,考虑增加一批适应于全球化的专业课程,使用双语教学。并且要特别注意这些双语课程之间的层次衔接,形成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在课时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原版教材的特点,安排足够的学时,以保证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二)加大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力度。

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较好的英语水平。然而,在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比较缺乏。一方面,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知识丰富,但英语功底不深。或者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比较高,阅读文献与看专业杂志的能力较强,但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差,进行课堂教学困难仍然很大。因此,培养既能熟练使用英语,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种途径。

一是自己培养。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法,也还可以选送一些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进修,由外国教师任教,采取封闭式的训练,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另一种方法就是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外人员归国进行教学工作,或者聘请其它外籍教师(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教学工作。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双语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教学内容,就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把平常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总结与积累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论文竞赛、课堂小组辩论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双语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纯汉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使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长。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与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专业课程直接开到实习基地,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或专业化人士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优越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学习双语教学课程的主动性。

(四)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评估体系,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双语教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不无关系。我们认为应尽快建立双语教学课程的特定评价体系,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双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做好双语课程的认定工作。根据大家普遍认可的高校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对双语教学的层次做好界定,并根据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工作量补贴,以激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制定双语教学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双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如不定期地在院系、教研室内部开展双语教学交流与研讨,开展教学竞赛、组织观摩教学,邀请专家、外籍教师,包括外语专业人员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组织学生评教等。

(五)完善双语师资认证制度,严格双语教学准入。

我们认为,申请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具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较高,已用汉语主讲有关课程两轮以上;能熟练阅读外文版教材,准确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

符合基本条件要求的教师可向教研室提出承担哪种形式双语教学任务申请;教研室审定教师条件,报系(部)审核;教学系(部)审核后将符合条件要求的教师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评议小组听申请教师试讲并给出评定意见,符合要求者报主管校长批准;取得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由学校颁发资格证书,并具有优先参加校内各种评选和评优活动;具有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在完成一(或二)轮双语教学任务后,才可申请高层次教学形式资格的认定。[ hi138/Com]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李平。论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2]何志勇,陈伟,张秀华。渐进式双语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07,(7)。

篇4

国际贸易纯理论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即,国际贸易的原因,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国际贸易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原因要说明,一国为什麽要参与国际贸易,它的动力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构所要回答的是,国际贸易的生产结构或分工结构是什麽?从而要回答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出口或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什麽。国际贸易的结果所要回答问题的是,国际贸易能否给参加国带来经济利益。要回答这三个基本问题还有待于国际贸易理论前提的确立。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前提所得出国际贸易理论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三个基本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古典贸易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是:企业是完全竞争的企业;在当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或其它部门是,增加某种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一国的生产资料在本国范围内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不流动。各国对商品贸易不加干预。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比较利益理论。这一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出发,有两种表述。一是技术差异论。技术差异论认为,各国之间开展贸易的基础在于,它们生产同一产品或同质商品的价格差;这种价格差的基本原因是各国生产该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在生产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假定条件下,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表现为各国劳动力熟练程度上的差别,从而是单位产品的成本差别。在这里比较利益实质上是比较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从而是劳动力熟练程度在各国的差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各国在同一商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又进一步表现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是相对劳动生产率,即表现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差别。在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的情况下,当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家时,从相对意义看,该国专门生产其中一种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商品时,可以发挥本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即将本国的生产要素都投入到生产其机会成本比较低的商品。进而通过贸易交换到本国放弃生产的那种产品。相应地,尽管另外一国生产两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国,但是它仍然可以专门生产自己(相对于外国)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而通过交换,获得本国放弃生产的商品。在这里技术差异—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成为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分工的原因和决定各国专门生产某种商品结构的基础。这种贸易和分工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都获得了利益。因此在这一理论的提出者—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看来,劳动生产率的差别或技术差别是各国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价格差别的基本原因,这种价格差及其生产者对较高价格的追求是国际贸易的原因或动力;每个国家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并根据自己对产品的需要进行交换是国际分工的结构;各国经过国际贸易都能够获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则是国际贸易的结果。基于获得和维持这一结果的因素,国际贸易得以维持和发展。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是生产要素禀赋论。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生产要素禀赋论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伯蒂尔•奥林提出的,奥林在他的老师赫克歇尔提出观点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这一理论突破了单纯从技术差异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局限,而是从比较接近现实的要素禀赋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1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以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或成本差别作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动力的。因此尽管两种理论在产生的时间上相距约150年的时间,但是其理论渊源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衡量这种变化的基本尺度是:它们借以立论的经济学基础是否有根本性的变化;它们的理论本身是否建立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上,即是否改变了价格差作为贸易原因或动力的基本观点。在我们看来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因此我们将技术差异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统称为比较利益理论,从而构成古典贸易理论的内容。

我们知道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假定: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或两种;两国都能生产两种商品;在各国范围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转移时,增加生产某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不变;生产要素在本国的各部门间自由流动,而在各国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些假定条件在理论上是可以接受的,但距离解释现实还有一定的距离。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放松了古典贸易理论各个次要假定前提后所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假定都作了放松,从而得出了某种新的观点。首先,古典贸易理论提出者,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现实中的国际贸易不只是生产两种产品。这些学者将两个国家与生产多种产品生产联系起来,提出,在多种产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国家总是可以出口其中一部分自己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而进口另外一部分本国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一分析没有改变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原理,但是却推进了古典贸易理论的使用范围,即无论是两种产品还是多种产品,国际贸易都能够用比较利益理论加以解释。其次,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各国只使用一种或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产品,现实生产中,人们使用的生产要素不只两种。亚罗斯拉夫•万尼克在其著名的论文《要素禀赋论—多种要素的情况》中指出,在多种生产要素下,同样可以依据两种生产要素的分析方法将多种要素下生产的多种产品按照产品的相对价格比进行排列,得出要素禀赋在产品价格上比较优势的系列,仍然可以得出赫克歇尔和奥林的基本结论。第三,古典贸易理论假定,当各国为了实现专业化分工,生产要素从一个部门转向另一个部门时,其机会成本不会发生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假定,各国的贸易结构表现为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因为在本国有优势产品国际比价高于封闭下的国内比价的情况下,该国厂商将增加其产品的生产量。当机会成本或边际成本保持不变时,该国的资源将逐步集中到自己有优势的部门。由于该国生产者无论怎样增加其产量,边际成本仍保持不变,结果是该国的全部资源或生产要素就集中到专门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生产上,形成各国完全专业化的国际分工。但是在现实中,当生产要素从一种产品的生产向另外一种产品的生产转移时,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其机会成本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当本国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产量增加时,本国总会在该优势行业尚未实现完全专业化生产水平以前边际成本就上升到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从而本国的生产不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由此可以看出,当放松了机会成本不变的假定条件时,古典贸易理论关于完全专业化生产和贸易的假定,或贸易结构会有某种程度的调整。因而其结论更接近于解释国际贸易结构的某种现实情况。即在现实的贸易中很少存在一国专门一种产品的情形。第四,古典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静态分析分析的基础上的,实际上无论在生产要素的总量上,还是技术水平上,一国的技术优势或要素优势将发生变化。从动态的角度看,一国各种生产要素总量会发生变化。从劳动力的总量看由于经济发展各阶段劳动力的自然增长呈现出“∩”型,即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劳动力表现出开始增长较曼,然后增长加快,到经济发达阶段劳动力增长速度重新放慢的特征。另一方面,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居民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将减少,而用于储蓄的比例在增加,因此,一国的资本存量将随着该国经济的发展而直线增加。资本的直线增长与劳动力的“∩”型增长相结合,使该国的要素丰裕度发生变化,从而按照赫克歇尔—奥林模型的结论,该国的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都会发生变化。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它是以要素技术建立在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传播为前提的。然而在现实中,各国间存在着技术的相互传播,这种传播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不仅指出了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动力,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客观上带来了技术的扩散,从而是技术发明国丧失了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拥有的技术优势,并将这种优势转向其它国家。某种产品技术优势的转移带来了贸易结构的变化,即从该产品的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而某些过去的进口国,由于技术的引进变成了出口国。从国家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转移带来了技术进口国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跨国公司的理论告诉我们,这里存在跨国公司与东道国某种利益集团的利益分享。技术扩散和技术转移理论对古典贸易理论产生了新的影响。即建立在各国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量,相反从动态的角度看,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优势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而技术的扩散则表明,如果技术发明国不能不断发明新的技术,它的技术优势,从而是贸易优势将会消失,更深层的意义是,技术扩散将使建立在技术差异基础上的贸易逐步减少,进而出现各国对对外贸易的依赖“递减”。古典贸易理论还假定,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是不流动的。然而在现实中,如果生产要素的流动能够给有关企业带来较多的收益,资本的流动是可能发生的。1957年罗伯特•蒙德尔发表了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的关系》。在论文中,蒙德尔从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角度说明了,商品流动与资本流动对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相互替代作用。这意味着,当商品的自由流动遇到障碍时,资本流动将代替商品流动实现各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另一个角度,美国经济学家王凯峪(1963年)提出了商品流动与生产要素流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补充关系,即在考虑生产要素可以在各国间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可能只是部分地起到促进要素价格均等化的作用。因此在放松了生产要素不能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假定之后,广义上的要素价格均等化需要做一定的补充,即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不仅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加以实现,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实现,或者商品流动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同时起作用,实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然而无论这种假定条件的放松对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作了那些重要的修正,都不能改变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是建立在比较成本差别基础上的商品价格差异;二是,国际贸易的分析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下的。因此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自由竞争市场结构下的理论。三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阶段。前面我们已经注意到,生产某种产品时的机会成本不是不变,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的第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增。而另一种形式是机会成本递减。实际上,机会成本递减的另一面就是由规模经济所引致的报酬递增。所谓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其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逐步下降的效果。它可以表示为TC/Q=FC/Q+VC/Q。式中,Q表示该商品的生产量,TC表示Q量商品的生产总成本,FC表示生产商品的固定成本,该成本将随着其产量的增加平均到每个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会下降。VC表示生产该商品的可变成本,该成本不会随着产品产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保持不变。规模经济效果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其生产规模、降低商品的单位成本占居竞争的优势地位。同时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将带来产品一个行业或产业内排他性的增强,先进入的企业可以通过逐步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形成单位产品的成本优势,从而是价格优势。这是一种凭借规模经济效果所取得的市场势力或市场控制能力。另一方面,琼•罗宾逊认为,尽管理论上我们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其原因是,任何企业都希望通过某种优势,获得对市场价格的操纵权,或控制权。获得垄断或控制权的便利途径是生产差异产品。从消费者的角度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不仅要追求某种消费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以提高自身消费的福利水平,还可以通过在多种同类产品的供应中,选择最适合本人愿意消费的产品提高自己的福利水平。因此从一国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市场从两个方面表现出不完全竞争的特点,一是规模经济排除了企业自由进入某些部门的可能性,二是差异产品意味着企业追求控制产品价格的可能性。这两个方面都打破了原有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然而在一国市场范围内,追求规模经济效果和追求差异产品是矛盾的。因为规模经济效果要求生产大批量、同质产品,从而带来市场价格的下降。但是对差异产品的追求要求生产小批量、异质产品。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是开展国际贸易。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批量生产的产品分布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从而在每个国家都成为小批量产品,且成为差异产品。这一基本观点由保罗•克鲁格曼在其国际贸易新理论的经典性论文《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作出了完整准确的论述。在那里,保罗•克鲁格曼非常系统地阐述上述观点。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强调,在规模经济发生作用的条件下,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从而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这一理论观点还意味着,国际贸易的结构是不确定的,因为建立在规模经济效果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暗含着这样两个重要的假定条件,一是各国之间不存在技术水平的差异;二是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一定是有差异的,甚至可以说,在参加贸易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仍然可以存在。此时的贸易结构与以往国际贸易结构的根本差异在于,古典贸易理论所揭示的国际贸易是产业间或部门间的贸易,而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中,出口方的利益就是不完全竞争厂商获得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利益的总和。进口方利益则是从消费差异产品中获得消费上的满足,进而是福利水平的提高。由此按照保罗•克鲁格曼的观点,既然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可以通过开展产业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那麽各国之间建立在要素禀赋相近或相同基础上的贸易冲突将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各国企业在产业内生产和出口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的第二个重要的理论是相互倾销理论。詹母斯•布兰德和保罗•克鲁格曼在其著名的论文《国际贸易的相互倾销模型》(1983年)中指出,寡头垄断厂商为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将增加的产品产量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销往国外市场。尽管从表面上看,在国外市场上产品的销售价格降低了,但是从销售全部产品所获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如果这种销售不影响在本国销售的其它产品的价格,那麽厂商所获得的总利润水平提高了。同样道理,其他国家的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战略将增加的产品销售量销往对方国家市场,这种相互倾销行为所形成的贸易不是由于两家分属不同国家的厂商生产了差异产品,而是因为各自对自己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在相互倾销贸易理论这里,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原因只在于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的市场销售战略。进而国际贸易的结构既不受产品成本差别,进而是要素禀赋差别的限制,也不受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差异产品追求的限制。同时,相互倾销基础上国际贸易的利益来自于各国企业通过“倾销”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和在本国市场上销售价格保持不变情况下所获得的垄断利润总和。为说明这一点,我们假定,A国的垄断厂商甲生产和销售汽车100万量,单价为20,000万美元,如果其增加了生产量1000量,并在国内市场销售,则为使市场吸纳增加的供应量,企业必须将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因为寡头垄断企业面临的是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例如降价200美元。即每量车售价19800美元。在此情况下,该企业因增加生产和销售1000量汽车额外获得1980万美元。但是,当企业降低其商品售价时,不仅要降低新增产品的价格还要将原有的100万量汽车的价格降低到与新增产品价格相同的水平,即从2万美元降至19800美元,100万辆汽车因降价减少收入2000万。结果是企业增加生产后,其总收入还减少了20万美元。显然是有背企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初衷的。对此,企业的决策是将产品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价格“倾销”到国外。此时即使该汽车在国外市场上的卖价相对较低,也不致引起企业整体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度下降。如果说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贸易理论开创了新贸易理论的新阶段,那麽相互倾销贸易理论将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基础上的国际贸易理论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使各国生产的商品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垄断或寡头垄断企业仍然可以出于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开展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使国际贸易的结构更加不确定。在那里,既然国际贸易产生于企业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而确定的市场战略,贸易的结构只服从于垄断企业的市场战略或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标准。所以,相互倾销贸易理论指出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原因之一是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这种市场战略下,贸易的结构仅仅是由于各国企业对最大限度利润的追求。新贸易理论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外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所谓外部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企业外部经营规模的优势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报酬或外在优势。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企业有贸易优势或没有贸易优势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各国之间绝对的要素优势的差异,而在于有关部门在某个时点上的发展规模。一般而言,如果一国在某个行业上发展的规模较大,相应地会形成一个行业的规模优势。这种优势表现为,该行业有一个可供共同使用的劳动力队伍,它可以调剂各企业间的余缺;同时行业规模较大,有助于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成果的迅速普及或采用。总之一定的行业规模有利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共享,从而能够在自身企业规模不变条件下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在一国范围内,行业的规模较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一家企业必须“小而全”,否则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在生产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小而全”将导致产品单位成本较高,从而是该行业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在以往的贸易理论中,我们所谓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优势,是将企业优势与行业优势等同起来。在新贸易理论中,企业的优势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二是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企业的内部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自身产生竞争优势,而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是借助行业优势产生的企业优势。这两种优势都会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在外部规模经济贸易论那里,某些具有要素优势的国家所以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劣势地位,可能产生于该国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因而行业规模有限,难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干中学”是该国发展此行业的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需要在政府的干预下,获得某种规模经济优势或行业规模优势。上述三个方面所阐述的新贸易理论是从生产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在这些理论中,国际贸易的基本前提已经发生变化。由于现代企业追求对市场的操纵,并且从操纵市场中获得额外利润,因此这种市场结构已经不同于典型的完全自由竞争,代替它的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这里的关键在于,现代经济学,从而是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承认了这样一个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事实,并将这一事实纳入国际贸易理论的思考之中。这种贸易理论基本前提的变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即使国际贸易理论进入了新贸易理论发展阶段。在此基础上,国际贸易理论才有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基础上的国际贸易论,才有了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以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竞争优势的企业或行业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国际贸易中竞争优势,它们扩展了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的理论观点。使现代贸易中的许多新现象得到了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新贸易理论不仅从供给的角度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结构和结果,还从需求的角度对现代国际贸易加以解释。林德认为,每个国家都存在一个代表性的需求水平。代表性需求水平表明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这种收入水平的代表性消费品是各国消费品产业发展的主导。因为企业生产的产品只有符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需要,其生产才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利润率。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国家,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其需求水平也必然有差异。因此一国专门生产某一个代表性需求层次上的商品,就意味着它不能满足其它收入水平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消费。国际贸易可以解决各国生产者在某个层次产品的生产上达到规模经济和满足不同收入消费者消费需要的矛盾。即各国可以专门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产品,并出口这种产品,同时分别从不同的国家进口其他国家生产的这些国家代表性需求的产品,满足本国其他收入层次消费者的需要。代表性需求贸易理论表明,在消费品的生产上,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生产上形成;收入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它们的贸易较多,因为它们代表性需求的接近,为相互之间满足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者的需要创造了条件;由此可以推论,两国间收入水平的差距越大,它们相互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建立在代表性需求基础上的国际贸易是同一产品内部不同档次产品的贸易。这是产业内贸易的一种表现形式。

新贸易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第二产业内部各种制成品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或机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因此它趋向于排除竞争,形成大规模企业控制某个行业产品生产和市场的程度;这种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上产生三个方面的结论。一是由于企业追求差异产品形成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国际贸易;二是由于不完全竞争企业的市场战略所导致的相互倾销(贸易);三是由外部经济效果所产生的行业优势,从而是不完全竞争企业所进行的贸易(出口),以及由此引申的后发展的国家为获得某种行业,从而是企业优势所需要的“干中学”。另一方面,由需求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则是由于代表性需求与需求的多层次性给各国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产生了建立在差异需求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此外新贸易理论也试图解释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在那里,赫尔普曼不是从对外直接投资引起贸易,而是真正从企业选择的角度推论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结构。然而依笔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

由上述的基本分析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理论从基本前提划分,可以分成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贸易理论渐进的发展看,国际贸易理论分成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此后,保罗.萨谬尔森、爱德华特.利马都进一步论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理论。在萨谬尔森那里概括出了“斯拖尔帕.萨谬尔森定理。即对任何本国密集使用稀缺生产要素产品的关税保护都有助于稀缺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是生产要素禀赋论的一个逆定理。

一些学者认为,将新贸易理论出现以前的所有贸易理论通称为传统贸易理论似乎更符合人们的一般看法,但是科学的任务之一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其发展过程细分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莫里斯•奥博斯特费尔德编著《国际经济学》

AvinashK.DixitandVictorNorman:”ProductDifferenceandIntraindustryTrade”fromTh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0.

ElhananHelpmanandPaulKrugman:TradePolicyandMarketStructureM.I.TPress1989.

ImperfectCompetitionandInternationalTradeeditedbyGeneMGrossman.M.I.TPress1992

BranderJ.A.andP.Krugman“AReciprocalDumpingModelofInternationalTrade”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82,pp313-321.

Harry.PBowen,EdwardE.Leamer,andLeoSveikauskas:”Multicountry,MultifactorTestsoftheFactorAbundanceTheory”AmericanEconomicReviewDecember1987pp791-809.

Kai-yueWong:InternationalTradeandinGoodsandFactorMobilityM.I.TPress1997.

篇5

“非违反协议之诉”是WTO争议解决机制中极富特色的一项规则,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匡正那些虽未违反WTO协议规定,但却在客观上破坏和推翻了WTO成员各方之间业已达成的利益平衡的行为,从而有效维护成员各方从关税减让中获得的好处和利益。所谓“非违反协议之诉”,是指如果一成员方认为其在WTO协议下直接或间接获得并享有的利益由于另一成员方实施了某种措施而正在被剥夺或被损害,无论该措施是否违反了WTO的规定,受损害的成员方都可向其认为有关的另一成员方提出书面交涉或建议。如在一合理时间内有关成员方未能达成令双方满意的调整,则该争议可提交WTO争议解决机构。争议解决机构应迅速调查向其提交的任何事项,并向有关成员方提出适当建议,或酌情就该事项做出裁定。可以看到,这一规则事实上既允许成员方针对另一成员方违反WTO协议义务或规则的行为提出申诉,也允许成员方针对另一成员方并未违反WTO协议义务或规则的行为提出申诉,并有权要求得到相应的补偿。也就是说,现实中,尽管一成员方实施的措施并未违反WTO的规定,但只要该措施的实施客观上损害或剥夺了其他成员方所应享有和获得的利益,受损害成员方仍有权向WTO争端解决机构提出申诉并要求对方予以经济上的补偿。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规则,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WTO成员方可能会采取非关税措施来规避它们在关税减让中承担的减让义务,从而破坏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和相互关税减让所形成的成员方相互间利益的平衡。事情很显然,各成员方关税降得再低,如若没有一套相应的规则和机制来保证其实施,低关税带来的好处和利益极易付诸东流。其真正意义就在于成员方通过关税减让形成相对正常的价格竞争,从而保证更加公平和更好的市场准入。参加关税减让谈判的WTO成员方毫无疑问都期待通过相互的关税减让改善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关系和市场准入条件,并且有理由相信这一好处和利益日后将不会被剥夺和受到损害。如果对这种并不违反WTO协议但事实上却破坏成员方之间业已形成的利益平衡和竞争条件的行为不予纠正,将会大大挫伤广大成员方继续降低关税乃至取消关税的积极性,并使关税减让谈判失去实际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WTO争议解决机制中设立了“非违反协议之诉”的规定。

设立“非违反协议之诉”的意义还在于:它使得WTO成员方不仅有权要求其他成员方履行和遵守WTO协议明确规定的成员方义务,同时有权要求其他成员方确保由此产生的一种更广泛的国际贸易权利义务平衡和各种商业机会。

然而,“非违反协议之诉”的提起是有条件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94)”对“非违反协议之诉”的提起规定了三个基本条件:第一,申诉方能够充分证明另一成员方实施了一项贸易措施。这是提起“非违反协议之诉”的首要前提条件。第二,申诉成员方必须能够证明其根据有关WTO协议享有合理期待的利益;第三,申诉成员方合理期待的利益因被诉成员方采取的措施而正在被剥夺或被损害。即要求证明措施实施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判断因果关系时,关键要看成员方之间通过关税减让谈判在本国产品与外国产品之间业已形成的相对竞争条件是否被推翻。

篇6

一、国际物流概述

(一)国际物流的概念。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国际物流是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1、国际性是指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这一特点又称为国际物流系统的地理特征。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地区和国家,跨越海洋和大陆,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多样,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速货物的周转并降低物流成本。

2、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国际物流通信系统设置的复杂性、法规环境的差异性和商业现状的差异性。在国际间的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消费三环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各国社会制度、自然环境、经营管理方法、生产习惯不同,一些因素变动较大,因而在国际间组织好货物从生产到消费的流动,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3、国际物流的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所经过国家的政治动荡,如罢工、战争等原因造成货物可能受到损害和灭失;经济风险又可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主要指从事国际物流必然要发生的资金流动,因而产生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自然风险则指物流过程中,可能因自然因素,如海风、暴雨等而引起的风险。

二、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面对新世纪新经济的浪潮,我国国民经济欲寻求高效、可持续的发展,必须降低流通成本在GDP中的比重。美国的流通成本占GDP的9.5%,其他发达国家一般都在10%左右,这无疑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促进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亮点。于是在近些年,一大批单独从事第三方物流业务的物流企业便应运而生,特别是这几年,随着跨国公司向我国的转移以及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获得国际市场所提供的市场机遇,促生了很多专门从事国际物流活动的国际物流企业。并且,在市场的推动下,这些国际物流企业通过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国际物流经验而获得了迅速发展。但总的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还普遍落后。首先,由于生产性企业自营物流以及联合物流的情况长期居于主体地位,致使对国际物流企业的需求严重不足,大大限制了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其次,我国国际物流企业的规模一般偏小,技术落后,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程度低,不仅没有规模优势,难以承担大型项目,而且附加值低,业务面单一,竞争力不强;最后,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落后,特别是制造业严重滞后于发达国家,不能为国际物流业提供先进的物流设备,许多设备还要靠进口,如分拣系统;而国际一流的物流装备企业在我国的投资也仅限于贸易和组装,导致我国的国际物流企业很难形成齐全的物流产业链。

三、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战略一词本意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中。它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在一个战略体系中,包含了多个战略要素和具体战略点,但这些战略点有次重点之分。本文确定的我国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就由核心战略和条件战略组成,前者是战略体系的根本方面,后者则是核心战略能否实现的基本条件。

(一)核心战略。核心战略就是要建立物流企业的国际物流系统,只有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国际物流系统,我国物流企业应用国际竞争战略才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1、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运输和储存子系统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国际物流通过商品的储存和运输,实现自身的时间和空间效益,满足国际贸易活动和跨国公司经营的要求。(图1)

(1)运输子系统。运输的作用是将商品使用价值进行空间移动,物流系统依靠运输作业克服商品生产地和需要地点的空间距离,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益。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商品通过国际货物运输作业由卖方转移给买方。国际货物运输具有路线长、环节多、涉及面广、手续繁杂、风险性大、时间性强等特点。运输费用在国际贸易商品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国际运输主要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单据的处理以及投保等有关方面。

(2)仓储子系统。商品储存、保管使商品在其流通过程中处于一种或长或短的相对停滞状态,这种停滞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商品流通是一个由分散到集中,再有集中到分散的源源不断的流通过程。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中的商品从生产厂或供应部门被集中运送到装运港口,有时需临时存放一段时间,再装运出口,是一个集和散的过程。它主要是在各国的保税区和保税仓库进行的,主要涉及各国保税制度和保税仓库建设等方面。从物流角度看,应尽量减少库存时间、储存数量,加速货物和资金周转,实现国际物流的高效率运转。

(3)商品检验子系统。由于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商品检验成为国际物流系统中重要的子系统。通过商品检验,确定交货品质、数量和包装条件是否符合合同规定。如发现问题,可分清责任,向有关方面索赔。在买卖合同中,一般都定有商品检验条款,其主要内容有检验时间与地点、检验机构与检验证明、检验标准与检验方法等。

(4)商品包装子系统。杜邦定律认为:63%的消费者是根据商品的包装装潢进行购买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是通过商品来认识公司的,而商品的商标和包装是公司的面孔,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文化水平。

(5)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处理和传递国际物流和商流的信息情报。没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将寸步难行。国际物流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进出口单证的作业过程、支付方式信息、客户资料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和供求信息等。

2、物流系统的特点

(1)物流系统本来就是客观存在,但一直不为人们所认识,从而未能能动地利用系统的优势。物流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社会的长期发展历程中,都已有了较高的水平,因而一旦形成物流观念,按新观念建立物流系统,就会迅速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国际物流的地域跨度之大自不待言,即使是企业间物流,在现代经济社会,跨越不同地域也是常有的事。大跨度系统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难度大,对信息的依赖度高。

(3)物流系统稳定性差而动态性较强。它和生产系统一个重大区别在于,生产系统按照固定的产品、固定的生产方式,连续或不连续生产,少有变化,系统稳定的时间较长。而一般的物流系统,总是连接多个生产企业和用户,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系统内的要素及系统的运行经常发生变化,难于长期稳定。稳定性差,动态性强带来的主要问题是要求系统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改变性,这自然会增加管理和运行的难度。

(4)物流系统属于中间层次的系统范畴,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同时,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又主要处于流通环节。因此,它必然受更大的系统如流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制约。

(5)系统的复杂性。物流系统要素本身便十分复杂,如:物流系统运行对象――“物”,遍及全部社会物资资源,不可能不引起物流系统的复杂;此外,物流系统要素的关系也不如某些生产系统那样简单而明显,这就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

(6)系统结构要素间有非常的“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效益背反”现象,在处理上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系统的“后生性”。物流系统中许多要素,在按新观念建立物流系统前,早就是其他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往往较多受原系统影响的制约而不能完全按物流系统的要求运行。

(二)条件战略

1、不断改善国际贸易条件。用皮与毛的关系来形容我国国际物流企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较为贴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际贸易的开展乃是进行国际物流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而国际物流活动只是为国际贸易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通过国际贸易创造一些优越的交易条件,获取他国优惠的贸易政策,则我国的物流企业所进行的与之相适应的国际物流活动也就能够取得“搭便车”的种种好处。

2、制定优势政策。由于我国国际物流企业刚刚兴起,其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国内制造业很难提供先进的物流装备与设施,许多设备只能依赖进口,不仅大大提高了物流成本,而且还限制其从事一些大项目的国际物流活动。国家计委曾早在“中国装备制造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就提出过,要在国内一些发达的港口城市建设成一批国际一流的装备工业基地,而国际物流装备自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些城市进行国际物流活动的区位优势,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大大加强我国物流企业进行国际物流业务的升值空间和活动范围。

篇7

内容摘要:我国已经深入参与到这种国际贸易体系中。本文通过对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力图找到实现我国产品内贸易竞争优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国际分工模式及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贸易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国际竞争已经由最初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历经产业内竞争、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产品内的竞争,这就导致国际分工模式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内分工,与此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模式也由产品贸易逐渐演化为产品内贸易模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引进国,已经逐渐融入国际产品内贸易体系之中,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的贸易余额和贸易结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国际分工模式和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的增强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产品内贸易的内涵

产品内贸易是新的国际分工模式的产物,与过去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模式相比,当代国际分工最显著的特点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拆散后分配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产品内贸易分工所研究的生产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的生产必须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工序;二是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需出口到别国。因此,产品内贸易模式研究的经济现象实质是生产工序跨国式的空间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即生产链的全球铺展对要素流动及其价格、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各国及世界整体福利的影响。

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组装、加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出口,这些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也可以是用于下一环节的中间投入品。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生产价值链条的末端,主要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主要是消费品),然后出口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产品中最终产品占绝对比重。

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30多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81年的22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从占出口总额的不足15%跃升到50%以上(见图1)。这是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我国进行生产和经营布局;我国积极加快改革开放,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投入品进口多采取保税措施,或出口时退还所征进口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产品内贸易增值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其一是我国工资增长的幅度超过了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导致原来一些需要进口的中间品大都开始在我国国内生产,减少了对进口投入品的进口;其二是在中国的价值链延长了,一些本来在国外的生产环节逐渐转移到中国进行,尤其是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从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来看,在华的外资企业已然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而且参与程度正在逐年加深(见图2a、图2b)。由于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与内资企业相比,它们更容易充分利用中国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措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分工中的一个生产基地。虽然外资企业日益被抢占市场战略所驱使,但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仍然是其重要目的。

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趋势:

传统商品(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的比重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比重则逐年上升,到1999年,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继续优化。

到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701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6%;进口机电产品499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870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6.7%和16%。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中,服装类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减缓。

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推动着整个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见图3)。如图3所示,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90%以上,而一般贸易只占8%以下。虽然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中只参与了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从商品构成上看,加工贸易改善了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根据本文的分析,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的程度不断提升,其表现是产品内贸易指数显著提高,以及中间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产品内贸易也产生了诸多积极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贸易余额的增加;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升以及贸易结构的优化。但是也要清楚的看到,组装加工仍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形成的一般规律,这种状况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必然结果。

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对策

首先,大力吸引外资,大力开展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在传统分工格局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最终产品意义上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跃升;而在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则深化为产品内部生产链条上的升级,同时也是价值链条上的攀升,而这种跃升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比传统的产业升级更为迅速。从我国当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必须把握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加以深化,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逐步融入其国际产业链条,从最初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环节,进而从事资本密集型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生产环节,最终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贴牌生产、自由品牌生产环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讲,出于逐利及对国际竞争的考量,跨国公司会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并重视在东道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这就为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的跃迁。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只有作为投资母国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上游,才能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虽然我国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由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和其他效应,的确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并逐渐获得技术的升级和资本的积累。但是,投资母国同时也在进行更快的技术更新,在动态发展的价值链上,我国尽管获得了一定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不断在向上攀升,但仍然落后于投资母国,难以摆脱低端分工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下游,从事专业化的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秉着“走出去”战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生产技术,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教育投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非核心环节转移出去,专著于研发环节和核心生产环节,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形成技术积聚效应;通过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适合的国家,从而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凝聚多国比较优势为产品优势,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通过上述技术积聚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整合全球资源,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从根本上对价值链进行重构。这两种方式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上述两点对策并不冲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排斥引进外资,与此相反,继续引进外资以求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是实现价值链攀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商务英语 专业能力分析 培养对策

前言

伴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形势的影响,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展开的贸易往来愈发密切,而英语作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工具,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顺应社会需求,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为社会培养专业化的商业英语人才,但就目前而言,学校对于学生商业英语专业能力的培养中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展开分析,对学校教学体系的完善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商务英语专业能力分析

根据当前市场对于商业英语专业相关岗位所提出的标准,商务英语专业能力的主要体现在:扎实的听、说、读、写、翻译英语专业能力、了解国际商务贸易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务业务操作步骤、涉外服务能力以及创新、实践技能。依照这一要求,商务英语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职业通用能力。职业通用能力指的是不同行业领域内均需要掌握的基础能力。随着当前社会~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对各个行业的办公模式均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已经将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条件。同时,员工应当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这同样也是商务英语专业能力所涵盖的内容之一。

2.英语专业基本能力。商务英语专业基本能力是对学生英语专业领域所提出的要求,以满足企业商业活动中对英语专业知识的需求,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即要求学生能够在听懂日常英语以及商务用语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流利的语言表达,并能够使用英语语言进行商务洽谈。其次应当具备英语阅读能力,能够阅读英语刊物、书籍以及商务信息等,并能够从中准确提取出核心内容。同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包括日常邮件以及不同商务体裁等,利用文字,准确表达出商务信息。此外英语专业基本能力还包括翻译能力,既能担任日常交流以及谈判的口译工作,也能够进行商务文件的笔译工作,具备扎实的英汉互译能力。由此可见,英语专业基本能力是确保商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3.商务职业能力。除英语专业能力外,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同时应当具备一定的商务职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应当具备商务业务操作能力,涉及到国际商务贸易业务流程、商务单证制作能力等,并且对相关领域内的国际商贸法规政策有一定了解。其二应当具备商务营销策划能力,拥有商务活动的营销以及策划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能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独立展开市场调查活动,进而统计收集相关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计划方案,从而能够将计划推行与落实。其三,应当具备商务服务能力,对于客户应当存有服务意识,并且对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活动以及旅游等项目,有主动服务的观念。由此可见,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商务职业能力领域内所要完成的任务极为复杂,因此学生必须有着过硬的心理素质,面对多变的工作状况能够及时应对,并且对工作保持耐心和细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1.商务知识与技能薄弱。通过对当前国内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的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刚刚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并不能快速进入岗位状态,且大部分学生中普遍存在应变能力差的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其商务知识以及商务技能薄弱有关。普通英语在正式的商务场合下往往是不够的,必须充分掌握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商务贸易活动不断细化,包括国际金融、物流、保险等更为细化的领域,但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商务知识储备量严重不足,且知识结构过于分散,未能形成统一的整体知识结构体系,导致工作中无法满足岗位需求。

2.实践与应变能力差。当前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比较差。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受客观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过于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因此学生面对工作中遭遇的问题,不能有效的利用理论知识进行解决。同时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差,这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欠缺有密切关联,学生在处理商务谈判、商务电话等商业活动时,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无法独立进行妥善处理,缺乏工作经验的累积。

三、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1.构建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为提升商业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学校首先应当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当前国内大部分院校在教学中将英语语言作为教学主体内容,商务能力作为辅助,针对这一现象,学校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商务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主要内容,英语语言知识能力培养作为辅助。经由这一转变过程,学校才能够真正做到以职业与岗位需求出发,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学校适当降低英语语言教学比重,加设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旅游等相关商业知识的教学比例,同时,除商业理论知识外,学校应当增加商务实训课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逐渐转化到实践应用中去。此外学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建立在对市场需求的掌握之上,展开大量的数据调研,基于现代商务中涉外岗位等热门职业的情况,可适时对课程体系做出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

2.明确培养目标。当前国内商务英语专业院校对于学生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导致学生毕业后,其在英语语言专业领域的水平弱于普通英语专业学生,而在商务专业领域内的水平,又弱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对口专业学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学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有直接关联,并由此导致教学内容摇摆不定。因此学校必须要准确定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拓展教学深度以及广度,使学生在英语语言以及商务专业两个领域内均有所发展,凸显商务英语专业的显著特色,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优势。

3.建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学校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满足学生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不同领域的需求。首先在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当对教师在英语以及商业两个领域的水平做出硬性标准,教师在拥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又具备一定的商业背景。学校应当组织教师接受定期培训,进入国内外院校参观进修,使其英语专业知识能力得到提升,针对具有一定英语专业水平的教师,应鼓励其脱产进入企业内接受挂职锻炼,增加教师实践经验的累积。同时学校应当邀请行业内专家开设讲座,面对面解决教师在教学、英语以及商业领域内出现的疑问。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能逐渐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导师,引领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的综合发展,促使学生全面提升。

4.优化教学组织方式与学生考核模式。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突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组织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设计与商业活动有关的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学生这一课堂主体,展开教学内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教师应当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模拟商务情境,锻炼学生的商务交际技能、商务谈判技能等,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应用中,进而在就业过程中尽快适应并进入岗位角色。同时教师应当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模式,传统的商务英语考核体系中,多以一次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一整个学期的学习状况,缺乏科学性。因此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类型的考核模式,取代单一的期末考试笔试模式,将笔试、口试相结合,将平时表现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确保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践能力水平同样得到发展。最终在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合理的学生考核模式的指导下,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商务英语能力真实的掌握。

5.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当前部分院校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实际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学校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有一定关联,因此学校应当根据课程设置具体情况,加大对于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如教学中以收集的各种单证或者制作空白单据作为教学的素材,不仅浪费时间,同时无法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中去,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学校应当从教学设备、教具等方面做好支持工作,为教学提供所需的岗位相关原材料,提升教学有效性。同时学校应当配备多媒体教室、同声传译教室等,为学生口语、翻译等英语专业技能的锻炼提供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国际化形势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与合作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相关行业内对学生水平所提出的标准也在不断提升,如何增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必须正视当前商业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并基于商业英语专业能力对学生的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教学体系,清晰定位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I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1(05):94-96.

[2]先鹏,王关富.论商务英语专业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优势与挑战[J].外国语文,2014,12(04):167-170.

[3]舒薇.基于需求分析的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2014,09(04):175-179.

[4]成传雄.ESP需求分析理论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作用[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11(05):55-59.

[5]李静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分析及培养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11(03):141-142.

[6]王崧珍,贺继宗.地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与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12):215-216.

篇9

一、国际航空运输促进了经济增长

1.国际航空运输促进了世界贸易:国际航空运输帮助各国通过增加接近主要市场的机会以及允许产品全球化来参与全球市场。国际航空运输同时鼓励各国发扬其有竞争优势的业务,然后与其他国家就其他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

2.国际航空运输对旅游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偏远地区和岛屿国家。旅游业直接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提供了就业机会,乘坐飞机的游客所进行的各种消费支出为旅游业创造了相当数额的就业机会。

3.国际航空运输推进了全球经济的生产力:得以提高了的运输线路拓宽了公司运营的市场。因此,公司可以更好地通过降低成本挖掘规模经济效益,更好地在其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发展专长。通过开放市场,航空服务使公司暴露于更加严酷的竞争之中,鼓励它们变得更加有效率。

4.国际航空运输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例如,许多行业使用航空运输,作为其及时交货系统的一部分,来缩短交货时间,从而使它们可以向客户快速可靠地运送货物的同时降低成本。

5.国际航空运输使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引进或输出投资成为可能:可行的航空运输线路是影响国际公司选择投资的关键因素之一。

6.国际航空运输可以刺激改革创新,通过鼓励坐落于全球不同地方的公司进行有效的网络沟通和协作。一个良好的运输基础设施也可以鼓励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更多经费例如,扩大潜在市场的规模使得改革创新的固定成本平摊在更大的销售额上。

7.国际航空运输为个人提供消费者福利,这是从旅行连接点的增加和为当地机场社区方面来讲的。当考虑到环境影响时,还必须要把诸如空气质量、噪音和机场附近拥堵等考虑进去。在国际航空运输产生的“接触反应”影响和直接、间接以及引导性的经济影响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简单的讲,直接、间接和引导性影响的经济价值与航空运输业总收入有关,而接触反应产生的影响是对其他行业产生的“副产品”效应。

二、国际航空运输业对商务运营的影响

国际航空运输业使企业能够会晤客户,提供服务,并提高企业进行生产组织的效率。

会晤客户以及提供服务:航空运输使买卖双方可以进行更好的接触和更有效的沟通,进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开展新的销售或者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

提高生产效率:有50%的企业依靠航空运输提高生产效率。航空客运服务使管理人员能够造访海外基地或在其他国家设立的下属机构,能够从许多竞争者中找到最好的供应商,帮助进行新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帮助企业更方便地吸引到高素质的员工。全球供应链越来越依靠于针对高价值低重量产品(例如计算机组装件)实现的快速可靠运输。航空运输业通过以下手段满足企业的这种需要。

快速可靠地实现高价值产品的运输:这一点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行业,例如医药制造业、生物技术业以及电信设备等行业特别重要。

扩大产品市场的范围: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低成本的供应商,而航空业可以将买主与供应商紧密地联系起来。

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退货及投诉的问题:例如,可以实现产品快速修复或者为用户提供替换的产品。

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例如,帮助企业更快更有效地将网上订购的产品送交到不同国家的用户手中。另外,产品能够在大型仓库集中存储可以有效节约零售和配送的费用。

促进储备管理和生产技术的发展: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降低由于产品过期造成的损失,减少生产线上由于机器故障造成的生产中断现象。

促进快递业的发展:快递业提供有保障的、快速的门到门递送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物流支持。

三、国际航空运输业对投资的影响

良好的航空运输连接能力可以影响企业进行投资的决定。根据一项问卷调查,56%的企业在欧洲寻找业务落脚点时会把候选地点的国际连接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条件进行考察。另一项问卷调查表明:18%的企业在以往的投资决策过程中直接受到了缺乏良好航空运输连接能力的困扰,这一点对于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尤其重要。大约28%的企业认为,在航空运输能力受到限制的条件下,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在研发领域的投资都将受到非常不良的影响。

案例:樟宜国际机场一个吸引人的地方无论从周转量方面还是从对航空公司和旅客提供的服务质量方面考察,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都是世界知名机场之一。2004年旅客吞吐量为3040万人次。它还是全球航空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40%的旅客在此进行转机,另外还有10~15%的旅客需要在这里短暂经停。樟宜机场同时还承担很大的货物运输量,2004年货运量达到170万吨比上一年增长10%。樟宜机场是新加坡主要的经济实体之一,对当地经济有强大的影响作用。1999年进行的一项针对樟宜机场经济影响力的问卷调查显示:

樟宜机场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为GDP做出了133亿新元的贡献,相当于新加坡GDP的9.2%。

机场工作人员包括1.4万名航空公司雇员以及来自地勤、飞机部件、特许经营商、航空货运和新加坡民航局(CAAS)等部门的3万名雇员。在樟宜机场,航空公司岗位与机场工作岗位之比高达2∶1,反映出樟宜机场作为重要国际枢纽机场的特点。

另有3.6万个岗位专门为机场外的航空旅客提供服务,例如旅行社和提供机组食宿服务的机构。

通过在樟宜机场购买商品和服务等商业活动而引起的供应链中产生的间接工作机会,为另外3.36万名工作人员解决了就业。

四、国际航空运输为世界贸易做出贡献

航空运输业在全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4年,共有总价值约1.75万亿美元的商品通过空运方式进行运输。航空运输业带来的经济方面最重要的利益之一是它对国际贸易的推动效应,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是推动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航空运输业是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它扩展了企业的全球业务覆盖范围,加快了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并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为提升大众生活水平做出贡献。

(一)航空货运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绝大多数由飞机空运的货物是已经制造完毕的成品或在生产链中将要使用的半成品。世界贸易增长越来越依靠于这些成品交易的增长。地区间成品贸易量的40%是通过空运的方式进行运输。地区内部的商品贸易流通则更多的是依靠其他运输方式,包括公路和铁路运输。如果将地区外的贸易也包含在内,那么国际成品贸易总额的25%要通过空运方式流通。航空运输为某些特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提供即日或次日快递服务,对紧急或时效要求高的货物进行运输(包括邮政包裹,外国报刊,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易变质物品)等等,由此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益处。

(二)航空客运业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

航空客运在制造商机方面作用非常显著:企业由此可以在全球范围寻找市场,并面对面与客户交流。由于买卖双方可以借助空中旅行进行更好的人际沟通和更有效的交流,因此航空业不但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新的销售机会,还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

分别对智利、中国、捷克、法国和美国企业进行关于航空运输在其运营过程中的重要程度的问卷调查后,结果显示,在约见客户以及为客户提供服务方面,航空运输业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对航空业的依赖程度最大,90%以上认为航空业对于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总的来看,85%的企业认为航空客运至少有时侯对于企业的销售有重大意义,70%的企业认为航空客运至关重要。这种倚赖关系决定了企业有充分的动机把他们的运营部门安排在邻近主要机场的位置。

案例:Schiphol机场贸易的关键许多世纪以来,贸易对于荷兰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荷兰已经成为欧洲重要的进出口岸,为欧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提供了门户。荷兰以位于阿姆斯特丹的Schiphol机场为中心建设了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荷兰政府的既定目标是在2015年前将阿姆斯特丹建设成为全欧洲效率最高的交通枢纽。为实现这一目标,荷兰政府在航空运输和外国投资与贸易方面实行了自由政策,并且将Schiphol机场彻底按照商务环境进行建造,使其成为欧洲的“主要航空港”,这对于荷兰Rand-stad地区未来经济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Schiphol是欧洲第三大货运机场(占有欧洲航空货运市场10%左右的份额)和第四大客运机场。2004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40万吨,比2003年增长了8.5%;同时旅客吞吐量达到4250万人次,增长了6.5%。超过20家航空公司经营着从Schiphol机场出发到达87个国家的237条直飞航线上的航空货运业务。

荷兰政府估计Schiphol机场为GDP作出了2%的贡献,这个数字到2015年将上升为2.8%。这个航空港提供了8万到12万个工作机会,其中包括几乎6万个直接就业机会。如果将Schiphol航空港地区所有的企业都计算在内,这个机场为荷兰全国提供了12.5%的就业机会。该地区的就业增长率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了7%,几乎是全国平均就业率的3倍。

阿姆斯特丹有超过1800家外国企业,其中包括250家企业的欧洲地区总部,有超过1100家企业位于阿姆斯特丹机场周边地区。

所有美国和亚洲企业中,超过50%的企业将其欧洲地区物流配送中心放在荷兰。另外,EIU将荷兰评为2004~2008年欧洲最佳商务地区。

与机场相关的商业机构中,88%是运输与配送机构,72%是大型国际运营机构,75%经营休闲和酒店业务,46%从事商务和金融服务,还有42%是技术研究机构。

五、国际航空运输业带动了区域旅游发展

航空运输业最重要的经济效益之一是它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旅游业就是其中之一。它不可避免地与航空运输业尤其是国际航空运输业有着紧密的联系:旅游业依靠航空运输业带来游客,同时航空运输业依靠旅游业产生市场需求。

(一)国际航空运输业在支持旅游业方面起到的作用

国际航空运输大大扩展了旅游目的地的范围,因此在界定世界旅游业的规模和多样性方面,国际航空运输业扮演了关键角色。现在大约有40%的国际游客选择航空旅行(1990年为35%)。与此同时,WTTC估计在世界范围的总体旅游开销中,国际游客的开支占有25%的份额。

(二)旅游业在就业率和GDP方面的贡献

1.航空运输业的带动效应直接:航空旅行带来的国际游客直接为670万从事旅游业的人员提供了工作。这里面必须强调海外游客带来旅游收入以及航空运输带来海外游客这两方面的重要性。这些工作机会涉及酒店、餐馆、广告宣传、当地交通、汽车租赁等领域,但是不包括那些属于航空运输领域的岗位。间接:航空运输带来的游客还创造出了另外570万个属于旅游业的间接工作机会(来自旅游业的相关支持产业)。诱导:这些由航空运输带来的属于旅游业的直接或间接工作机会,进一步在其他经济领域造就了另外310万个工作机会(旅游业员工的劳动所得可用于进行其他商品或服务的消费)。

2.航空运输业的整体带动效应

全球范围内这些直接、间接或诱导产生出的旅游业相关工作总计有1550万个。这些工作是由航空运输带来的外国游客产生的消费所创造的,其每年的产值可以为世界GDP做出大约3000亿美元的贡献。航空运输业的带动效应为旅游业内的1550万人提供了工作机会,每年为世界GDP做出3000亿美元的贡献。

案例:旅游业给明尼阿波利斯机场带来的经济影响一项2005年的研究分析了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给当地和地区的经济带来的影响,并估计机场为航空运输业创造了约2.85万个直接就业岗位。这其中的63%来自使用这个机场的航空公司。此外,还有3000个来自货运航空公司,2300个来自地面交通公司(例如出租车和汽车租赁公司)。机场候机楼里的零售点提供了1200个岗位,剩余的4045个岗位来自机场地区的其他企业。除了这些直接工作之外:

位于机场内的企业从各自供应商处购买商品及服务所产生的消费造就了另外约1.12万个间接工作机会;

那些直接受雇于机场的员工产生的消费进一步诱导出另外2.6万个工作机会。然而,目前为止对当地经济影响最大的还是来自游客的各种消费。该项研究估计旅游收入造就了总计约8.7万个工作机会(其中6.05万个直接机会,其余是间接或诱导出的机会)。因此旅游业制造了比航空运输业多30%的机会。这些工作中有接近75%来自酒店、餐馆、零售店及娱乐场所。

篇10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G0-06)

作者简介:

李金良(1958-),辽宁沈阳人,广东药学院医药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WTO规则及其应用和中药产业国际化。

摘要:中药产品国际化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在探讨中药产品国际化问题时,很少有人考虑系统解决问题的办法。从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角度看,中外合作机制可以成为系统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文章用实证并结合中外合作机制遵循的国际规则,提出加快我国中药领域中外合作机制建设的若干对策和设想。

关键词:中外合作机制;国际规则;中药产品国际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7)12-0044-04 收稿日期:2007-09-19

一、实证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中药的对外传播交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国际化”。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1~5月中成药出口额为5508万美元,而中成药进口额达到6487万美元,中成药进出口逆差近1000万美元。从1998年开始出现的中成药进出口逆差,在将近十年时间过去后,情况仍没有发生转变。

中药产品国际化,就是要让更多的国家认同传统中药并开放中药产品市场。然而,在以现代西医、西药为医疗保健主体的国家推广传统中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文化和制度差异、中药产品的安全性、疗效的稳定性、成分确定、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产品认证、技术标准、新药研发、营销渠道、促销手段等等。本文所要阐明的是,在这个系统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太多,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必须采用一种可以影响和推动整个系统的对策来整体推进中药产品的国际化进程。

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外合作机制的建立可以成为这样一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效对策。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我们看到中外合作机制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效果越来越明显。我们先来看一看中美之间的合作情况。

在政府层面,2007年6月15日,中美举行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及美国卫生部、农业部和食品药品管理局参加的六方电话会议,就建立合作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7月31日由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部长办公室主任理查・麦考恩率领的卫生官员小组抵达北京,进行为期5天的磋商。新的双边“备忘录”有望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

在学术层面,继2004年在上海举办“首届中美药典论坛”之后,“第二届中美药典论坛”2005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办。双方就普遍关心的相关国内外标准、政策法规进行研讨和交流。论坛有助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了解美国营养补充剂、植物药与生物制品的相关政策和技术要求,有助于我国了解国际上药品标准方面的动向和借鉴先进成果,从而促进我国药品标准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促使美方进一步了解目前中国草药、生物制品及营养补充剂生产、检验及质量控制的实际情况。

在法规建设层面,2004年6月,美国FDA(国家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在网上颁布了《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征求意见。其中的植物药包括我国植物基原的中药,而植物基原的中药占全部中药的90%以上。可以说,《指导原则》体现了中美两国在中药领域进行合作的愿望,标志着FDA对中药的态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亦即经过多年的犹豫徘徊,美国终于承认中药或植物药是药品,为中药作为药品进入美国市场创造了基本条件。美国FDA对药品的基本概念是化学成分要明确,如果是复方制剂,每一种化学成分的药效学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效及毒性的影响要清楚。但《指导原则》明确指出,植物药的化学组成通常为多种成分的混合物,而不是单一的化合物;植物药中的化学成分并非完全都清楚;在多数情况下,植物药的有效成分也并未能完全确定;许多植物药制备和加工的方法学多数源于经验;植物药有着广泛、长期的人体应用经验。基于上述认识.对植物药的技术要求应有别于化学药。

在企业实际操作层面,2007年,江苏康缘药业旗下的中药制品桂枝茯苓胶囊在美国正式启动二期临床试验项目,并于4月15日在美国纽约召开了二期临床研究会议,这意味着桂枝茯苓胶囊美国FDA认证工作获得阶段进展,中药产品有望进入美国的医药市场。我国目前还没有中药产品以药品形式通过美国FDA的认证,FDA成为中药产品国际化的最大关卡。

同时,中药领域的中外合作机制不仅仅表现在中美之间,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加拿大等等也都有很好的合作。比如,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与世界卫生组织2004~2005年度7个合作项目开始启动;2007年6月27~28日我国与欧盟在意大利罗马举办中欧中医药大会,寻求中医药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2004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与澳大利亚一新西兰食品标准局签署了关于食品安全科技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4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与法国、意大利、巴西、古巴等国签署了合作议定书、备忘录或补充协议,与古巴、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签署的合作协议顺利执行。

随着国际合作机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据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各国正不断放宽对中医药的限制,中药销量逐年攀升,中医药产业在全球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

二、规则研究

通过中外合作的途径是解决中药产品国际化的最基本对策,对此前面已经有所论及。但是这些具体对策需要理论的指导。掌握和遵循WTO规则是最主要的理论指导,中外合作机制要依照国际规则即WTO规则进行,这样才能实现双赢。

中药产品主要包括三类: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在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中药产品时涉及到的WTO规则主要包含在GATS(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SPS(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TRIP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当中。与本文联系密切的是TBT和SPS的相关条款规定,因此,本文较为详细的阐明TBT和SPS的相关条款,概述其它三个协定的相关条款。

TBT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国际贸易中因技术法规要求、产品标准以及检验和认证程序对贸易产生壁垒。具体规定如下:第一,TBT的宗旨:“认识到国际标准和合格评定体系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的进行而在这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但是期望技术法规和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不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这一条表明,中药产品的国际标准及其认定是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必要条件,但不应成为贸易障碍。第二,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各成员应保证在技术法规方面,给予源自任何

成员领土进口的产品不低于其给予本国同类产品或来自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的待遇。”这一条表明,在中药产品标准和认定方面,各国产品应享受相同的待遇。第三,禁止对国际贸易造成障碍:“各成员应保证技术法规的制定、采用或实施在目的或效果上均不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这一条表明,为满足人类健康和安全、环境保护、防止欺诈行为标准要求的中药产品技术法规是必要的;超出这一限度则形成对国际贸易的阻碍,应该取消。第四,采用国际标准:“如需制定技术法规,而有关国际标准已经存在或即将拟就,则各成员应使用这些国际标准作为其技术法规的基础。”这一条表明,中药产品的技术法规应采用现有的国际标准,而无须另外制定。除非该技术法规没有国际标准或与本国目标不符合。第五,技术标准的相互适用:“各成员应积极考虑将其他成员的技术法规作为等效法规加以接受。”这一条表明,一国的药品标准可以被其他国家所承认,只要该国标准满足其他国家标准的相应要求。第六,透明度:“各成员应保证迅速公布已采用的所有技术法规。各成员应在技术法规的公布和生效之间留出合理时间间隔,使出口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生产者有时间使其产品和生产方法适应进口成员的要求。”这一条表明,各国应保证把本国有关中药产品的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公布于众,并在时间上给与相应的便利。第七,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各成员应采取其所能采取的合理措施,以保证国际标准化机构和国际合格评定体系的组织和运作方式便利所有成员的有关机构积极和有代表性地参与,同时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问题。”这一条表明,各国应积极参与药品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第八,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各成员认识到不应期望发展中国家成员使用不适合其发展、财政和贸易需要的国际标准作为其技术法规或标准。”这一条表明,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发展中国家在适用中药产品国际标准时应有一定的弹性。

SPS着重于指定和实施食品安全以及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措施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与卫生有关的市场准入障碍,措施包括所有与人和动植物健康相关的法律、法令、法规、要求和程序。具体规定如下:第一,基本权利和义务:“各成员有权采取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但“不得构成任意或不合理的歧视,不得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这一条表明,对中药产品各国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但不能构成歧视和对贸易的阻碍。第二,国际标准:各国在制定中药产品的相关标准时应采用国际标准,以协调各国的差异。第三,参与国际机构的标准制定:各国应积极参与中药产品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参加相应的国际组织。第四,各国卫生与植物检疫卫生措施的相互承认:各国应在保护水平相同的条件下互相承认对方有关中药产品的卫生与植物检疫卫生标准。第五,卫生与植物检疫卫生措施的制定:“如一成员有理由认为另一成员采用或维持的特定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正在限制或可能限制其产品出口,且该措施不是根据有关国际标准、指南或建议指定的,或不存在这种标准、指南或建议,则可请求说明此类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理由,维持该措施的成员应提供此种说明。”这一条表明,有关中药产品的相关措施应有科学依据,包括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而对贸易形成阻碍,否则,必须给予合理的说明。第六,透明度:各国有关中药产品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法规应该让其他国家了解,并在时间上给予便利。第七,技术援助:“各成员同意以双边形式或通过适当的国际组织便利向其他成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成员提供技术援助。这类援助可特别针对加工技术、研究和基础设施等领域。”这表明在中药产品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方面,一国可以得到其他国际的技术援助。第八,特殊和差别待遇:涉及中药产品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有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实施的时间可适当延长等等。

GATY和GATS涉及的是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药品属于前者,药品的使用属于后者),两者都包含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条款、安全例外和反补贴例外条款、透明度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非互惠条款等等。这些条款的要求如下:第一,各国对中药产品应给予相同的待遇;第二,基于国家安全、公民生命、健康和基础研究的考虑,一国可以对中药产品实施贸易保护或政府扶持(不属于补贴),在基础研究方面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三,各国关于中药产品的检验、认证标准等等法律规定应立即通知或告之其他国家;第四,发达国家在中药产品方面应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照顾。

TRIPS是用来规范中药产品知识产权的“国际惯例”,相关条款的要求如下:第一,正常情况下中药产品的发明受到法律保护,但如果这种发明被授予专利后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时,该发明就不能授权为专利;第二,中药产品专利所有权人的利益必须给予全面的保护,禁止任何侵权行为的发生;第三,各国法规应对中药产业内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禁止,并对受害者给予补偿;第四,各国司法机关对有侵害医药知识产权行为的进口中药产品采取措施,防止其进入市场销售;第五,司法机关可以强制性地要求侵害医药知识产权的当事人向权利持有人给予相应的损害补偿和其他相关费用;第六,为保护医药知识产权持有人的利益,司法机关可将侵权的药品清除出商业渠道或下令将其销毁,同时把用于生产侵权药品的材料和工具清除出商业渠道。

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主观上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WTO规则对中外合作机制及中药产品国际化的影响,但客观上后者完全是在前者的约束下进行的,这在我们对中外合作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已经得到验证。能否有效率地利用WTO规则,将直接决定中外合作机制及中药产品国际化的成败得失。

三、机制设想

按照中药产品国际化的目标要求,遵循WTO规则的相关条款规定,并结合我国中药产品的实际,本文提出以下加快完善中外合作机制的若干设想:

(一)以弥合中外差异为基本目标,构建中外合作机制的基本框架既要反对中药西药化,又要反对一国标准国际化,用西药标准全盘改造中药和让中药国际标准与我国接轨都是错误的。这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中药现代化或标准化过程中的5P,即GAP(药源种植标准)、GLP(试验标准)、GMP(生产标准)、GCP(临床标准)、GSP(营销标准)一定要反映传统中药的特点,为中药国际标准的建立奠定基础;二是中药国际标准的制定必须有其它国家官方部门或有关国际组织的参与,这不仅是WTO规则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各国承认中药国际标准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我们试图通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总部设在北京)和科技部“中药国际化标准规范研究”项目推进中药标准的国际化,但它们都缺少其它国家官方部门或

有关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

(二)以建立中药国际标准为核心,形成全方位的中外合作机制,实现国际主流社会对中药产品的认可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中药国际标准的建立必须符合WTO的安全、环保、健康等国际规则的要求;二是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达成国际主流社会认可的中药国际标准;三是围绕中药国际标准进行全方位的中外合作机制建设,如政府间的合作、医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产品技术标准或认证标准的合作、消除贸易壁垒的合作、企业间的合作、市场信息交流平台的合作等等。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中外合作机制从整体到局部都缺少WTO规则的有效指导;政府层面的各种合作明显缺位;中药文化的对外推广力度不够、效果不佳;没有建立起通畅、有效的中外产品技术标准或认证标准合作机制;药品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外的要求等等。

(三)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组建中药产品中外合作机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中外合作机制的规划、设计、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和检查等项工作,从根本上消除散、乱、差的局面该工作小组成员应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商务部、科技部和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各部门的工作信息、研究、布置、督促和检查工作。在常设性质的领导小组之下,还要设立处理日常工作的若干专业性工作机构,根据性质的不同,它们可以放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机构中。此外,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还要设立相应的临时性工作机构,任务完成后自动撤销。

(四)建立中药产品国际化预警机制系统。依据WTO规则等国际惯例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应急处理工作 基本程序是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一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一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确定应对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评估结果。在信息收集方面。要善于运用WTO规则中的透明度原则,及时获得国外的各种相关信息,为启动预警机制系统奠定基础。预警机制系统中的事前应急处理是指避免或减轻将要发生的不利事件的影响;事中应急处理是指消除或减轻正在发生的不利事件的影响;事后应急处理是指消除或减轻已经发生过的不利事件的影响,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跨国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发挥中外合作机制在中药产品国际化中的作用这种能力包含三个要素:相互信任和理解、沟通顺畅、存在某些共同的“游戏规则”。强化这种能力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研究、熟练运用各类国际规则、国际惯例和各国的习惯做法;二是积极参加各类国际组织或国际性活动;三是保持与世界各国的良好合作关系。WTO规则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经济交往共同遵守的国际游戏规则,对它掌握的越全面、运用的越灵活,跨国处理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六)循序渐进、分层次地建立国际社会认可的中药国际标准实现中药国际标准的步骤或途径有三个,一是我国中药产品标准获得其它国家的承认,如《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二是外国药品标准包含中药并体现中药特点,比如美国FDA《植物药研制指导原则》;三是通过官方或非官方国际组织或机构制订中药国际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前两者是阶段性目标,后者是最终目标。

(七)加大中药研发和文化建设的力度,夯实中药领域中外合作机制的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在技术层面,加快解决中药产品重金属和农残超标、成分不确定、疗效不稳定等问题,如果某些中药成分无法确定或疗效客观上无法稳定时,要结合中医药的特点,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比如复方中药成分复杂、难以确定;按照食品而不是药品服用中药时,不合理地服用(不按中医的指导)导致疗效的不稳定等等。在文化建设层面,围绕中药的天然性、无毒副作用或较小、不仅治标更可以治本、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及千年历史等特点,收集、整理、提炼有说服力的中药文化,利用多渠道、多手段、多种方式大力传播优秀的中药文化,努力扭转西方社会对传统中药的偏见。

(八)根据TBT和SPS的宗旨、以及WTO规则中的安全例外、反补贴例外、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条款和TRIPS当中的知识产权条款等规定,在中外合作机制中我国政府应当承担起如下相关职责首先,当我国中药产品出口受到不公平的贸易障碍(指技术或质量标准)时,政府应按照WTO规则的相关规定,要求对方取消障碍;其次,当进口中药产品危害或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时,在通知对方国家的前提下,应采取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再次,当国外中药企业侵害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时,政府应协助企业阻止这种行为,并给予处罚;最后,国家财政有义务为中药产品的基础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包括法规研究、技术壁垒研究、贸易壁垒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