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

篇1

关键词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现状;推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X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33-02

气象探测环境是气象工作者探测气象信息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要求避免周围的各种干扰。近年来,随着平阳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或乡镇规划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发和扩大,在气象观测工作中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如气象探测环境受到破坏、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和区域建设产生矛盾、探测设施和设备受到干扰等,直接影响到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不利于气象探测环境的开展[1]。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对处理特殊气候的气象探测工作极其不利。因此,为保持稳定可靠的气象探测环境,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力度,确保气象探测不受外界干扰,已成为目前气象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1 平阳县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

平阳县是气象灾害频发地区,每年都有台风、冰雹、雷电等多种气象灾害发生。特别是2009年8月9日,受8号台风“莫拉克”影响,带来的强降水引发平阳县昆阳镇局部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昆阳镇城西办事处沙岗村南山下3间房子坍塌,5名村民被困。因此,要减轻灾害影响,及早应对,就要依靠科学、连续和长期掌握天气演变的真实情况,而要保障气象资料的代表性、真实性、比较性,关键在于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不被影响和破坏。从2002年开始,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原本位于郊区的平阳县气象局四周360°方位完全被建筑大楼包围,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县里多次召开协调会决定将气象局进行整体搬迁。2010年,平阳县气象局搬至县城另一个郊区,然而不久观测站周围高楼大厦陆续建成,气象探测环境再一次受到影响。虽然气象探测环境有法可依,但还是给当地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顾全大局,县里要求平阳县观测站搬迁至县城最高山顶上,并将其列入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从2006年起,为提高平阳县气象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在全县31个乡镇建立了32个全新的自动气象站。中小尺度灾害天气自动雨量监测站的建成,为平阳县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和决策依据。特别是在每年的防汛抗洪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周围环境中建筑等障碍物的迅速增多,也有多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探测环境受到影响或遭到破坏,对气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极其不利[2-3]。

2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随着区域经济建设项目的增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越显重要。但是由于各地区的基础条件和环境较复杂,仍存在一些难点[4]。一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城建项目扩展至郊区,由于建设项目实施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存在缺陷,因而也未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对气象探测环境的影响,使一些新建自动站逐渐处于城市中心区。二是由于设置的气象执法队伍受编制的限制,绝大多数执法人员均为兼职,缺乏执法经验,与专门从事社会管理的行政机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执法力量相对薄弱[5]。三是探测环境中的污染源较多,气象探测工作受到影响。

3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

气象探测环境受到破坏,根本原因是各单位和个人对这些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才能构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良好氛围[6]。因此,应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深入地宣传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范围和标准,在保护范围内设置警示牌,防止单位和个人破坏观测环境。

3.2 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

各地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要求,加强重视,尽快组织开展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纳入城乡规划共同实施;对气象探测环境已遭受破坏的地方,应尽快改善和恢复,对确需迁建的,应落实划拨建设用地。

3.3 对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政执法力度不强硬

气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环保等部门要加强协作,认真履行职责,开展专项检查,依法查处违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规定的行为[7]。各地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沟通机制,共同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对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的个人和单位,气象部门要及时予以制止。对气象探测环境遭受较严重破坏的地区,要提请当地政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制订解决方案。

3.4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制度执行不深入

全社会人员要认真执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行政许可制度。如需迁移气象台站,应征得省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同意,合理规划和布局新建气象台站的站址;建设项目实施前应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科学预测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影响,然后按规定征求气象部门意见,并取得气象主管部门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审批许可,从而实现城乡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 推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措施

确保气象探测环境不受干扰,可促进观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提高观测数据的精确度,为区域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参考。为避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遭到破坏,全县各有关单位、部门要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参与到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中[8]。为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确保获取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针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应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9]。

4.1 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

各级气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气象法的宣传工作,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识,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册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10]。真正使广大群众,特别是从事城乡建设活动的单位与个人充分了解气象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气象探测环境,损毁气象探测设施。

4.2 加强部门协作,严格探测环境保护行政审批

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建设规划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相关的备案制度,及时将相关法规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标准报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备案;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结合相关意见,对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定的建设项目签发施工许可证[11]。项目建设部门要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增进沟通和交流,要联合分析各预建、已建、在建项目的环境影响,为项目建设提出建议,避免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12]。

4.3 严格执法力度

执法不严也是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大对破坏气象探测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执意违法的建设项目应立即启动法律程序,与建设规划部门联合开展执法,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坚决杜绝有案不查、查处不力的不作为行为。各级气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与当地人大及地方政府的监督、领导及建设规划部门相互合作,对违法行为做到依法惩处,严格执法力度。

4.4 建立健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巡查、报告和预警制度,强化监督

各级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变化动态,加强巡查,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可能发生的问题,从而可在最快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制止破坏行为。对不按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联合审批意见进行施工的项目,各地政府有关部门要会同各级气象部门及时启动执法程序予以制止,并依法拆除有关建筑,所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或个人自行承担。各地政府应积极组织各乡镇政府、气象局、发改局、规划建设局、国土局等有关部门开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监督检查,治理不符合规定的环境问题。制订紧急预案,遇到不可抗力破坏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时,可降低损失和不利影响,并能及时对紧急事故做出处理。

4.5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加以长期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标准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和集镇规划”。各级建设规划部门在制订和修订城乡规划时,应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纳入到当地城乡规划中。当地各城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应委托具有城市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所需经费由气象部门筹措解决。专项规划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由气象部门组织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在各城乡建设规划修编时要充分遵照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确保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得到长期保护。

5 小结

气象探测对周围的环境较为敏感,一旦环境中出现干扰因素,就会降低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天气气候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关系到各级地方政府应对防汛抗洪、人工增雨抗旱、农业生产安全和防雷减灾工作的成败。为此,要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争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与交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各个气象观测站的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促进气象探测工作的开展。

6 参考文献

[1] 黄本峰、孙、栾东红.由气象探测环境遭破坏引发的思考[J].山东气象,2004,24(1):46-47.

[2] 王时引.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8(17):335-336.

[3] 罗伟华,罗经权,黄映玲.浅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J].内江科技,2011,31(11):16,34.

[4] 张亚平,李韵文.浅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体会[J].中国科技博览,2011(32):163.

[5] 杨再禹,李祥.黔东南气象观测环境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对策[J].贵州气象,2009,33(6):39-41.

[6] 中国气象局,建设部.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通知[EB/OL].(2004-10-08)[2012-03-25]..

[7] 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17)[2012-03-25].http://hubei.省略/zwgk/zfxxgk/zfgw/zfgb2010/gg1013/201011/t20101101_126629.shtml.

[8] 李进虎.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促进气象监测健康发展[J].青海气象,2008(3):57-59.

[9] 廖华.炎陵县气象探测环境与设施保护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03.

[10] 皮艳萍,王继凤,蔡敬东,等.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7):334.

篇2

对气象探测环境重要性的忽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气象探测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未经气象审批,部分政府部门和个人擅自做出一些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使得气象探测环境恶化十分严重。从近几年发生的常德国家基准气候站、重庆沙坪坝国家基准气候站气象探测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破坏方多是以政府为代表的城建方,或是有雄厚财力支持的集团或公司,在利益驱动之下,为了促使本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方很少主动考虑气象探测环境问题,更不用说与气象部门主动协商了。气象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气象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也是导致人们忽视气象探测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以及有关地方性法规、规章,都涉及到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问题,由于气象探测环境与公民的直接联系不够紧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多数民众对于气象探测环境遭到破坏的影响和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的认识很茫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气象探测环境的破环。气象行政执法社会认同度不够及执法人员水平不高就气象行政执法而言,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的高低对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乃至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起着决定性作用。当气象环境遭到破坏时,由于破坏事件多发生在基层台站,且破坏者多为当地政府和集团。在他们的强大压力下,气象部门对破坏行为往往被动应对,而且气象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不熟悉执法程序,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不够准确,影响了气象行政执法办案的效率和质量;当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与城乡发展以及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产生冲突时,应当避免采取损害当事人权益的方式,然而不少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因不能透彻理解相关法律问题、正确使用法律手段和措施,结果矛盾不但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影响了执法效果。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缺乏交流与合作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需要多部门的配合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气象部门应当主动与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取得联系,对城市规划动向多加关注并及时了解,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来化解可能影响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出现的矛盾。当地政府和经济集团或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或对气象探测环境本身不够重视,多数地方在作出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城市规划或建设项目时并没有及时通知气象部门,而另一方面气象部门自身也缺乏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使得信息获取滞后而影响了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难点

气象部门执法能力有限,在社会生活中很难具有政府直属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威。行政处罚外部干扰大,执法人员处罚顾虑多;社会公众的认可度不高,执法环境不理想;气象行政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面对严格的立案、调查、取证、定性、听证和处罚等程序,气象执法岗位缺乏专业法律人员,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执法力量的相对薄弱,也给气象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气象探测环境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技术人员必须对探测环境保护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制定出符合探测环境保护的城市规划,以避免造成两者相互矛盾的尴尬局面。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策略初探

篇3

关键词:气象探测环境 保护措施 设施与保护

一、气象设施与保护工作的简单阐述

1、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认识

气象事业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探测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长期稳定的气象探测数据是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和做好应对工作的重要依据。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是气象探测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对于天气、气候、气候变化预报预测和气象服务、气象科研的准确性、针对性具有直接影响。做好气象服务和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民生改善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2、大力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并支持气象部门依法对探测环境和设施履行监管、保护职责,要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查处破坏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违法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违法责任。

2.1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部门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探测专业规划、保护标准,在制定、审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气象观测场周围半径2 km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时,应将有关项目的具体建设内容以书面形式送交气象部门征求意见。气象部门在接到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书面通知后,应在1周内给予书面答复,如有异议,应提供具体意见,并说明理由。对影响气象探测环境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发改、建设、规划、国土、环保部门按气象部门的意见进行批复,避免因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导致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

2.2建立健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巡查、报告和预警制度。气象部门要加强巡查,密切关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变化动态,一旦发现有破坏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苗头及倾向,及时报告市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制止破坏行为。对不按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联合审批意见进行施工的项目,市政府有关部门应会同气象部门及时启动执法程序予以制止,并依法拆除有关建筑,所造成的损失由建设单位或个人自行负责。

2.3严格气象台站及设施建址迁移审批程序。未经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和设施。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含提升观测点高度)国家布点的气象台站的,应报经中国气象局批准;需迁移设置在各乡镇和其他地方的区域自动站的应报经气象部门批准,并由气象部门报政府确定新址后实施迁移;迁移气象台站(含区域自动站)的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对因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工程等造成台站探测环境不能达到基本环境要求,确需通过搬迁观测场改善探测环境的,应由当地政府向市气象局提出,经市气象局进行站址初步勘察后,报自治区气象局,再由自治区气象局实地勘察后,按照审批权限上报中国气象局审批,新建气象台站所需的费用由当地政府或建设单位承担。

3、努力提高社会保护气象探测和设施的自觉性

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一步加大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工作情况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社会自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良好氛围。气象部门通过设置警示标志、标牌,公告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法定保护范围、标准等形式,有效促进公民、法人、组织,特别是从事城市建设活动的单位与个人,熟知相关规定与要求,加深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了解。

二、完善气象探测环境工作的重要措施

1、增强法律意识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防建设和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力度。

2、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长期以来,各地、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

3、制定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关于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有关规定,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尽快组织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并纳入该地区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作为城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保持长期稳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密切配合当地城乡规划部门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编制机构,做好有关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4、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完善相关的备案制度和沟通机制

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继续发扬密切合作、互相配合的优良传统,建立完善协作沟通机制和相应的工作程序。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建设规划部门联系,及时将该单位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标准报当地政府和建设规划部门备案,及时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最新信息传递到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同时,以台站名称变更为契机,进一步细化探测环境保护的备案工作,重新到国土、规划、建设部门进行备案,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公示备案内容。

5、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监督检查。对于气象探测环境达不到保护标准的,要组织有关部门对其进行治理。当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以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此外,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为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保驾护航,该打击的打击,该拆除的拆除,该事前严格控制的按法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

6、加大宣传力度,依法查处相关违法案件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在气象台站或气象设施附近显著位置设立保护标志,标明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标准及要求。气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做好探测环境保护的备案工作。每个台站都要在气象局周围的醒目位置涂刷、张贴探测环境保护宣传标语。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广泛、深入地宣传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意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破坏气象探测环境,不得损毁气象探测设施。

三、结语

篇4

气象探测工作是整个气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保护好气象探测环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中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范围和标准。长期以来,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在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促进气象事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现象日趋突出。截止**年7月,仅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观测站中,有1445个气象观测站由于探测环境破坏被迫迁移,占全国气象部门地面气象观测站总数的60%。其他部门有1000多个气象站探测环境遭破坏,或者被迫迁移的比例也很高。这些气象观测站的迁移,直接影响了这些地区气象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影响了气象探测业务质量、气候变化分析和气象预报服务工作,也影响了我国气象探测资料的全球交换工作。为了切实加强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管理工作,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使气象探测资料更加及时、准确、科学、高效地为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增强法律意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气象探测基本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关系到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和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我国气象工作在国际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国际形象,树立科学发展观,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防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充分认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工作的力度,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都要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自觉性。

二、建立和完善相关备案制度。各级气象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要继续发扬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气象部门与建设规划部门的合作,建立和完善协作工作机制,建立相应的工作程序。各级气象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建设规划部门联系,建立、健全相关的备案制度,及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范围和标准报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备案;各地在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时,要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减少或者避免因城市或者乡镇规划建设项目导致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受到影响和破坏。

三、建立和完善相关协作沟通机制。建设规划部门应当与气象部门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规划协作沟通机制。建设规划部门应当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主动听取气象部门的意见,并事先征得具有行政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新建、改建、扩建气象台站和设施,应当符合气象设施建设规划和城乡规划,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城市建设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四、严格审批程序。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气象观测站迁移的各项程序,凡涉及到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气象探空站等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迁移,必须按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要求,报请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

篇5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设施,是指用于各类气象探测的场地、仪器、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第四条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负责管理全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设有气象台站的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并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探测设施和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全民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意识。

对在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工作中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七条本办法保护以下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一)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自动气象站、太阳辐射观测站、酸雨监测站、生态气象监测站(含农业气象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二)高空气象探测站(包括风廓线仪、声雷达、激光雷达等)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三)天气雷达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四)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含静止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测控站、卫星测距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五)大气本底台站、沙尘暴监测站、污染气象监测站等环境气象监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六)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七)闪电探测站的探测环境和设施;

(八)GPS气象探测站外场环境;

(九)气象专用频道、频率、线路、网络及相应的设施;

(十)其他需要保护的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

第八条各类气象站四周应当开阔,保持气流通畅。

第九条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和太阳辐射观测站周围的建筑物、作物、树木等障碍物和其他对气象探测有影响的各种源体,与气象观测场围栏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具体保护标准见附表1。

自动气象站四周不得有致使气象要素发生异常变化的干扰源。自动气象站具体保护标准根据其布设站类按照附表1执行。

生态气象监测站(含农业气象站)、酸雨监测站具体保护标准根据其布设站类参照附表1执行。

本办法所称源体,是指省级气象主管机构确定的对气象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准确性有影响的大型锅炉、废水、废气、垃圾场等干扰源或者其他源体。

第十条高空气象探测站四周的障碍物对探测系统天线形成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5°,在高空气象探测站盛行风的下风方向120°范围内,不得大于2°。

在探测气球施放场地半径50米范围内,不得有架空电线、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其他建筑物和火源与氢气房的距离不得小于50米。

第十一条天气雷达站主要探测方向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0.5°,孤立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0.5°;其他方向的遮挡仰角不得大于1°,孤立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1°,且总的遮挡方位角不得大于5°。

天气雷达站四周不得有对雷达接收产生干扰的干扰源。

第十二条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含静止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卫星测控站、卫星测距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按照国家关于《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5-92)执行。

极轨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周围障碍物的仰角不得大于3°。

第十三条大气本底台站的保护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基本保护区、保护区,具体的保护范围和标准按照附表2执行。

第十四条沙尘暴监测站、污染气象监测站等环境气象监测站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标准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严禁在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场区内从事任何建设和改变场区内自然状态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遥感卫星辐射校正场,是指利用辐射特性稳定、均匀的地物目标作为辐射参考基准,通过星地同步观测,对在轨运行遥感仪器进行绝对辐射定标或星上辐射定标校正的场地。

第十六条闪电探测站的高频探测天线60°下视角空间之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以闪电探测站的高频探测天线为中心,半径100米范围以内,不得有导电物体或者高于天线系统的障碍物。半径100米范围以外(含100米),障碍物与天线的仰角不得大于3°,电磁场干扰应当小于闪电接收机的阈值范围。

第十七条GPS气象探测站视场周围障碍物的仰角不得大于10°,且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台和高压输电线。各种无线电发射台与GPS气象探测站接收机天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公里,高压输电线与接收机天线的距离不得小于200米。

GPS气象探测站附近不得有大面积的水域或者其他对电磁波反射(吸收)强烈的物体。

第十八条各类无线电台(站)不得对气象专用频道、频率产生干扰。气象通信线路和设施不得被挤占、挪用、损坏,以保证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

气象无线电频率的保护,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法规执行。

第十九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标准报送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等有关部门,在审批可能影响已建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设施的建设项目时,应当事先征得有审批权限的气象主管机构的同意。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同意,有关部门不得审批。

新建、改建和扩建气象台站和设施,应当符合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标准。

第二十一条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和设施。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高空气象探测站、天气雷达站、大气本底台站等国家布点的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拆迁和新建气象台站和设施的全部费用由同级政府或者建设单位承担,并保证新建气象台站和设施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迁移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规定进行对比观测。

第二十二条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应当由该站的所有单位委托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负责保护。当事人应当签订《委托保管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禁止下列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一)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

(三)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

(四)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

(五)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六)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

(七)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气象台站建筑、设备和传输设施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设置障碍物的;

(三)设置影响气象探测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的;

(四)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有关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采砂(石)、取土、焚烧、放牧等行为的;

(二)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种植影响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的作物、树木的;

(三)进入气象台站实施影响气象探测工作的活动的。

篇6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气象探测、预报、服务、信息传播和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气象科学技术研究等活动的,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对其气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展下列地方气象事业:

(一)不属全国统一布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气象监测及相关的信息处理和服务业务系统;

(二)不属全国气象骨干通信网,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气象通信网及天气警报系统;

(三)为当地农业生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服务的气象探测、预报和服务项目;

(四)人工影响天气、防御雷电等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

(五)城市、农村气象科技服务网络体系;

(六)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七)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增加的专项气象服务项目;

(八)国家规定由地方建设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建立和完善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促进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所需基建投资和有关事业经费应当分别纳入同级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

第六条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场、高空探测场及气象专用仪器、设备、标志、气象卫星接收设备、气象信息网络设备、气象雷达等气象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

第七条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批准手续。迁建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迁移气象台站的,新旧站址气象对比观测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对比观测期内,旧站址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定标准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并将保护范围纳入城市规划或者村庄、集镇规划,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

第九条气象探测环境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设或者种植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气象观测环境的建筑物、高秆作物、树木和其他遮挡物。

第十条经省气象主管机构认定,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不符合标准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予以改善;无法改善的,应当组织建设符合标准的探测场地及相关基础设施。

第十一条规划、建设等有关部门应当严格执行法定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不得审批违反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定标准的建设项目。

第十二条从事气象探测活动的,应当遵守国家规定的气象探测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以及气象资料的保护规定。禁止涂改、伪造、毁坏气象探测资料。

第十三条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统一,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社会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加强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提高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服务水平。

第十四条广播、电视台站和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应当安排专门的时间或者版面,播发或者刊登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警报和补充、订正的气象预报,广播、电视台站应当及时增播或者插播。气象预报节目的播发时间、时限及次数,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会同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共同商定。广播、电视台站应当按照商定的时间、时限及次数播发气象预报节目;因特殊情况确需改变播发时间、时限及次数的,应当事先征得有关气象台站的同意。

第十五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负责制作电视气象预报节目,并保证制作质量。电视气象预报节目的内容、形式应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规范标准。

第十六条广播、电视、报刊、无线寻呼、电话声讯、移动通讯、电子屏幕以及其他面向公众的媒体向社会传播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必须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并标明提供气象信息的气象台站名称和时间。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同意,媒体不得相互转传气象信息。通过传播气象信息获得的收益,应当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气象事业。

第十七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重大灾害性天气警报时,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通报有关部门,并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建议。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制定防御与减轻气象灾害应急方案,并及时组织实施,避免或者减轻灾害损失。

第十八条重大气象灾害发生后,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参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灾情调查,并根据气象资料和灾害标准确定气象灾害程度。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鼓励和支持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并组织专家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效果进行评估。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负责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组织实施。公安、民航、农业、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第二十条从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应当具备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条件,并严格遵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

第二十一条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协调处理。

第二十二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管理,具体的管理工作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下列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

(一)城市规划项目;

(二)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

(三)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

(四)大型太阳能、风能、云水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项目。

具有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工程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应当使用气象主管机构提供或者经其审查的气象资料。承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需要进行现场气象观测的,必须符合气象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二十四条从事施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或者系留气球(以下称气球)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

第二十五条施放气球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储运气体及充灌、回收气球严格遵守消防、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二)施放地点与高大建筑物、树木、架空电线和其他障碍物保持安全的距离;

(三)在施放气球的球体或者附属物上设置识别标志;

(四)具备适宜的气象条件;

(五)除低于距释放地点水平距离50米范围内建筑物顶部高度的外,系留气球升放高度不超过地面150米;

(六)在升放高度超过地面50米的系留气球上加装快速放气装置;

(七)确保系留牢固。

第二十六条气象台站应当把公益性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在确保公益性气象无偿服务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开展气象有偿服务。有偿服务收费范围和标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场、高空探测场及气象专用仪器、设备、标志、气象卫星接收设备、气象信息网络设备、气象雷达等气象设施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广播、电视、报刊、无线寻呼、电话声讯、移动通讯、电子屏幕以及其他面向公众的媒体向社会传播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不使用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直接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施放气球的,由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条县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及其所属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

许 琳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城市建设的发展使得原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五山站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气象观测数据不再具备“三性”。2011年1月1日,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由天河区五山东迁至萝岗区水西村。文章分析了五山站1996年-2011年五山站观测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风速、风向、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数据的变化趋势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观测环境城镇化导致不透水面增加,观测到的温度升高,建筑物增大了下垫面粗糙度,风速减低,密集的建筑改变了观测场周围的风场,盛行风向偏转,在温度升高和下垫面改变的影响下,相对湿度降低。

【关键词】城市建设;五山站;观测环境;气象数据

改革开放后,广州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福利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快速城市化使得原本位于郊区的气象站渐成牢笼里的困兽,对气象观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得不频繁搬家。

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从1949建站后,经历了5次迁站。坐落于东莞庄路280号广象卫星地面站内的原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五山站建立于1996年。《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不得在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周边10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10的建筑物、构筑物。而地处广州市中心区天河区的五山站,建站后周围高校宿舍楼、商品楼、实验楼等纷纷建起。越来越高、越来越密的建筑,把气象站紧紧地围起来,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了严重影响。2007年五山观测场探测环境综合评估仅为53.8分,达不到国家的要求。2011年1月1日,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将站址由五山“东迁”至萝岗区水西村,萝岗新代替五山站成为广州为WMO提供全球气象数据共享业务的唯一代表站。

据悉,在广东省有超过一半的气象站曾迁址,省内没有一个气象站拥有同一地点50年以上的连续观测数据。而气象站的频频迁址必然会带来气象观测数据连续性受损,不利于气象的长期预报。本文通过分析五山站观测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建站以来主要气象数据的变化趋势,从定量的角度分析观测环境改变对于气象要素三性的影响。从得出的结论出发,对今后气象站的选址以及站址的维护给出建议,最大限度地使气象站选址避开城市化发展的规划区范围,真正实现气象站的“长远发展”,为气象预报部门的工作带来方便,为人民群众获取准确的气象预报提供保障。

一、资料和方法

对于气象站观测环境的变化研究,采用目视解译遥感影像以及确定超标建筑的方法。选择了建站后的三个有代表性的年份2000年、2004年、2010年,对这三个年份做以五山站为中心的周边半径1公里范围的卫星图的目视解译,分析站址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下垫面地物类型在前后十年间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根据《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有关规定,以观测场为中心,其周围半径一公里的范围的建筑进行楼高和楼距的测量,找出是否存在超标建筑,记录和标志超标建筑的方位、建设时间等。

本文所用的气象数据资料为五山站1996年至2010年15年的年平均温度、年最大风速、年平均风速、年静风频率、年风向频率、年相对湿度。利用excel,分析气象要素的变化趋势、程度,方法主要是通过绘制折线图、相关系数的分析,找出总趋势和关键点。

结合五山站周边的环境变化和同时段内气象数据的变化情况,揭示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变化对气象数据的影响机制。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五山站周边环境变化情况

五山站建于1996年,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莞庄路288号,观测场的规格是25m*25m,经纬度位置是23°09N,113°20E,海拔高度为41米,属于丘陵地带。建站初期周围是一片农田,视野开阔。随着周边城镇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不断扩张,气象探测环境逐渐受到影响。

对2000年、2005年、2010年五山站周边环境的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译,结果如下:

图1 2000年五山气象站周围用地类型图

图2 2004年五山气象站周围用地类型图

图3 2010年五山气象站周围用地类型图

图4 五山气象站周围三年用地类型面积变化情况

表1 五山站周边观测环境地物类型变化情况

用地类型 2000年(m2) 2004年(m2) 2010年(m2)

植被 1322603.463 1006298.075 942591.625

建筑 1522762.031 2149234.854 2458281.066

水体 165409.976 158283.508 139662.472

荒地 257626.955 160275.343 29961.485

道路 137305.702 151310.182 149815.209

其他 581923.909 300166.743 213053.963

从上图和表格可知,在以观测场为中心半径1公里的范围内,建筑面积从2000年的1522762.031 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2458281.066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60%,而植被和水体总面积则减少了405759.3429平方米,比2000年减少了26%。总体来说,五山站观测环境城镇化扩张现象明显,下垫面明显改变,不透水面明显增大。

(二)五山站观测环境超标建筑情况

根据国家基本气象站1公里范围内建设的高度超过距离观测场1/10的建筑为超标建筑的规定,本次研究通过运用全站仪进行楼高测量,结合GPS控制网,确定了以下超标建筑:

表2 五山站周边半径1公里范围内超标建筑

建筑物 方位 建设日期 距观测场外栏距离

(m) 高度

(m)

华农西园食堂 SE 2002年建成 53 15.7

华农宿舍楼群 17栋 E 2004年建成 91 21

16栋 110

15栋 139

14栋 165

13栋 197

华工国家科技园1号楼 N 2004年建成 243 270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实验楼 N 2009年开工 316 37.5

宽派花园 W 2010年开工 602 70

图5 五山气象站周围半径1公里超标建筑

(三)五山站主要气象数据的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1.气温

图6 五山气象站年均温年际变化

从1996年开始,五山站的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15年间,平均气温从21.6℃上升到22.5℃,平均每年上升0.00272℃。多项式拟合曲线,其中检验量R2=0.733,表明拟合程度高。极端最高温从36.6℃到37.1℃,上升了0.5℃,平均每年上升0.0009℃。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后得出以下解释:快速的城市化是的五山站原有的自然环境被水泥、沥青等非渗透性地面所改变,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城市热岛效应。但是自从建站后,观测场旁原有的绿树茂密程度增大,在一定程度为观测场的温度测量值降温。在城市热岛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证明了植被的降温作用,HONJO等利用二维的K-ε两方程紊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绿地降温的影响强度和影响范围,探讨城市绿地降温效应影响范围与绿地面积和绿地单元之间的间隔存在着函数关系,并指出及时绿地面积单元很小,但是只要空间间隔合理,也能发挥很好的降温作用。因此,如果不考虑观测场四周绿树的影响,则测站温度的上升将更加明显。

2.风速

(1)年平均风速。从1996年开始,五山站的年平均风速呈波动下降的特点,从1.8m/s降到1.4m/s,平均每年降低0.017m/s。其中,2004年是一个重要拐点。从卫星图解译上,可以明显看到2004年站址周围建筑开始明显增多增密,导致了下垫面粗糙程度上升,其阻碍效应小消耗了空气水平运动的动能,从而导致了风速降低。

图7 五山气象站年均风速年际变化

(2)年最大风速。年最大风速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8.1m/s降到6.9m/s,平均每年降低0.01m/s。2001年是重要拐点,年最大风速比2000年下降了4.1m/s。1月份的最大风速递减最为明显。2004年以后,1月份最大风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1月份,广州市盛行偏北风,2004年北面的华工国家科技园8层高的1号楼落成,对北风产生了摩擦作用,导致该月份最大风速明显降低。

图8 五山气象站最大风速年际变化

(3)年静风频率。年静风频率从1996年到2010年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在城市化发展初期,由于城市建筑对于风的阻挡作用,风速明显降低,静风频率增高。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周围高层建筑物不断增多,空气紊流改变,静风频率反而会减小。五山站展现的近15年来静风频率的变化趋势正是同时段内其周边环境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

图9 五山气象站1月最大风速年际变化

4.风向

图10 五山气象站年静风频率年际变化

图11 五山气象站风向频率年际变化

不规则的建筑物高度密集形成了粗糙的下垫面,空气运动受阻的同时,也会破坏水平流场的分布,风向多沿街道而吹。五山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偏南风,冬季吹受偏北风。从图中可看到,2004年是偏北风和偏南风风向频率发生明显改变的年份。在2004年,N方向的风向频率开始明显降低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与此同时,NNE的频率则上升,而SE在2004年明显降低,虽然后期仍有波动,但总体来说SE频率仍低于04年以前,而同时ESE 则上升。这是因为2004年观测场东南面华山区5栋7层高的宿舍建成,形成成排障碍物,导致SE风风向偏离,转为ESE,而该年建成的华工国家科技园8层高的1号楼正位于北面,改变了N面盛行风的风向,使北风偏转为NNE,这说明建筑物明显地改变了盛行风风向,使得风向发生偏离。

5.相对湿度

图12 五山气象站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从1996年开始,五山站的相对湿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温度升高,导致了相对湿度下降。同时植被和水体面积在16年间减少了将近30%,导致蒸发减弱,空气湿度减小,相对湿度降低。

三、结语

(一)五山站观测环境城镇化现象明显

观测场周边环境在2000年后10年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筑增多增密,不透水面大大增多,下垫面明显改变。周围建筑超标严重,尤以北面、东南面为主,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严重影响。

(二)五山站主要气象数据的年际变化情况及原因

(1)气温:站址周围快速城市化发展所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明显,五山站的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风速:观测场周边建筑日渐增多增密,下垫面粗糙程度上升,从而导致了测站年平均风速逐年降低。(3)风向:某些方位风向前后发生明显变化或偏离,与该方位建筑物的阻挡作用改变了盛行风风向,使得风向发生偏离有关。(4)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城市热岛导致温度升高,引起相对湿度降低,同时不透水面增大,减少了蒸发量,降低了相对湿度。

总之,五山站观测环境的城镇化导致了气象数据不再具备准确性、代表性、比较性,迁站在所难免。

参考文献

[1] 陆忠汉,陆长荣,王婉馨.实用气象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2] 王绍武,赵宗慈,长期天气预报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 钱光明.广东省气候业务技术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4] 刘宁微,马雁军.城市化发展对气象要素的影响[J].气象,2006,32(8).

[5] 高亭亭,罗聪,王四化,等.广州国家基本站新旧址气象要素差异分析[J].广东气象,2011,32(4).

[6] 李勇增,郑二强,王辉,等.龙川县气象台站环境变化对气象要素观测的影响[J].广东气象,2008,30.

[7] 邻明,莫静华,吕免坤,等.肖小平地面观测站环境变化对深圳气象观测数据的影响[J].广东气象,2008,30.

篇8

(1.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气象局,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 750336;2.阿拉善盟气象局,内蒙古 阿拉善左旗 750333;3.额济纳旗气象局,内蒙古 额济纳旗 735400)

【摘 要】通过对乌斯太气象站迁站前后14年观测资料对比分析,阐述观测资料产生差异、变化的原因,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气象服务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迁站前后;观测资料;对比分析;气象服务

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观测记录是做好气象预报和服务的前提,地面气象观测场是取得地面气象资料的重要场所,必须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1]。乌斯太气象站迁站之前为头道湖气象站,始建于1962年1月1日,站址位于阿拉善盟阿左旗朝格图呼热苏木,属沙漠边缘。由于本站距离孪井滩气象站仅30公里,生活和交通不便,同时兼顾能更好地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提供气象服务,2008年1月1日,将头道湖气象站搬迁至经济开发区,更名为乌斯太气象站,并开始正式观测,现址位于经济开发区乌苏图镇,属郊外。本文就迁站前后14年(2001年~2014年)气温、风速、降水等6个常规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对比,分析迁站前后观测数据发生变化的规律、差异、原因,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气象服务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气象观测的资料取自头道湖气象站和乌斯太气象站的气象年报表,资料包括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风等要素及各种天气现象,数据均经过了质量控制,剔除了不正确观测数据。资料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2]。

2 气温的对比分析

迁站前7年(2001~2007)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9.2℃、9.1℃、8.8℃、8.8℃、8.6℃、9.4℃、8.7℃,平均8.9℃,迁站后7年(2008~2014)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9.3℃、10.0℃、9.6℃、9.2℃、9.0℃、10.8℃、10.3℃,平均9.7℃。

从气温的观测数据可以看出,迁站前气温较迁站后气温偏低0.8℃,这与乌斯太气象站海拔高度偏低89.4米有关,因海拔高度变化造成的温度差异可按平均温度垂直递减率0.65℃/100米来估算[3],高度相差89.4米可使迁站前后温差相差0.58℃。迁站前后年平均最高气温相差无几,迁站前较迁站后的年平均最低气温偏低2.2℃。乌斯太气象站迁站前后的温度差异符合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基本趋势,但差值的大小说明温度差异不仅是由海拔高度变化而引起的,也与地理位置和周围探测环境的改变有关。

3 风速、风向的对比分析

经过观测数据分析得出,迁站前后的年平均风速变化不大,而且14年的年平均风速都比较接近。迁站后年平均大风日数增加了19天。

年平均沙尘暴日数迁站后较迁站前降低了3天,主要是由于迁站前后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根据全盟其它各站沙尘暴日数统计,全盟沙尘暴日数后7年较前7年均有减少趋势。

迁站前的最多风向为ESE,出现频率为17.4%,其次风向为SE;迁站后的最多风向为SSE,出现频率为18.9%,其次风向为SE。迁站前后风向变化受地理环境的变化影响较大。

4 其它要素

4.1 气压

经过分析得到,年平均气压迁站后较迁站前升高了7.9百帕,这与气压总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有关。在近地面层中,高度每升高100米,气压平均降低约9.5百帕,因海拔高度变化造成的气压差异,可按平均气压垂直递减率9.5百帕/100米来估算,高度相差89.4米可使迁站前后气压相差8.5百帕。乌斯太气象站迁站前后的气压差异符合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基本趋势,但差值的大小说明气压差异不仅是由海拔高度变化而引起的,也与地理位置变化有关。

4.2 降水量

乌斯太气象站迁站前后年平均降水量基本持平,迁站前7年平均降水量为149.5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219.4毫米(2007年),年最小降水量为76.4毫米(2005年),最大月降水量为77.5毫米(2007年6月)。迁站后7年平均降水量为158.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198.7毫米(2014年),年最小降水量为124.4毫米(2011年),最大月降水量为79.5毫米(2012年7月)。迁站前后的月降水量变化一致,主要集中在6~9月。

4.3 相对湿度

乌斯太气象站迁站后相对湿度略高,迁站前相对湿度45%,迁站后相对湿度39%,主要由于地理位置的变化引起,阿拉善盟地处沙漠边缘,常年干旱少雨,全盟各站年平均相对湿度差值不大。

5 结论和讨论

(1)台站迁移对乌斯太气象站的资料产生明显的影响,气温、风向、风速、气压等对台站的迁移比较敏感,而对降水和相对湿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大风、沙尘暴日数也受台站地理位置的变化较大。

(2)乌斯太气象站新旧站址的地理位置差异、海拔高度落差是造成迁站前后资料差异的主要原因。迁站后,年平均气温偏高0.8℃,年平均气压增加了7.9百帕。

(3)建议在迁站时应尽量选择新旧站址地理环境相似且海拔落差较小的地方,减轻气候资料序列的差异性。

(4)落实好国务院《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12月1日起执行),对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探测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建立探测环境基础资料数据集,对探测环境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建立保护体系,保护测站周围环境,有助于减少资料的差异性[4]。

参考文献

[1]孙学珍,石瑞玲,陈传宏.宁夏石嘴山气象站迁站前后20年观测资料对比分析[J].应用科技,2014(30):295.

[2]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往,2004.

[3]张红娟,李亚丽,曾英.佛坪站址迁移对气象要素均一性的影响[J].陕西气象,2010(04):32-33.

篇9

城市环境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分析: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城市交通、扬尘等造成的环境影响已经受到国家乃至世界的关注。碳排放,硫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沉降,PM2.5等成为了城市气候环境中的特殊因子。城市局地气候受其下垫面和人类活动影响,也同样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人文环境分析:我国人口众多,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得出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工业及经济领域主要在城市发展。200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68%,2011年我国城市化比重首超50%。城市面积虽小,但人口密集,工业集中,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舞台。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自然会对周边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每日出行、工作、娱乐活动等都受该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城市气候变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城市社会环境分析: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举足轻重。为了响应国家对我国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世界对中国环境问题的期待,城市气候变化已被纳入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修改对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城市气候可行性论证背景。城市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中指出,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活动。加强对气候可行性论证的管理,规范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有助于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避免或者减轻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受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或者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的影响。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等。适用范围:《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第二条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候可行性论证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另外,该方法明确指出: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其他依法应当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规划和建设项目。

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内容。《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气候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概况;基础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通过现场探测所取得的资料,还应当对探测仪器、探测方法和探测环境进行说明;气候可行性论证所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和方法;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背景分析;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评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概率;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对策和建议;论证结论和适用性说明;其他有关内容。

国内调查分析。根据应用气候室主任和国家局预测司数据的统计,2005年至2010年间,气象部门共开展了988项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主要集中在风能太阳能电站选址、核电、城乡规划、交通设施、火电空冷等领域。其中风能太阳电站选址所占比重最大,占总数的40%,其次为城乡规划,占11%,核电占10%,交通设施和其他类占9%,地方政府行业规划类占8%。而火电空冷、输变电线路、大型水利工程类所占份额较小。其中,一些省市的论证工作经验丰富、自成风格,北京在城乡规划领域、广东气候可行性论证在核电、风能选址以及大型交通设施领域的工作较为突出;吉林、辽宁省在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选址方面开展较好;浙江和湖北在大型交通设施领域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比较有特色等。这些地方有的经验可以借鉴,有的具有地方性,没法借鉴。

北京市气象局发展现状。项目进行情况调查:目前,北京市气候中心主要就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分散式风电场选址方面做些工作,而在其他的如桥梁、核电、火电空冷、大型水利设施、输变电线路方面没有涉猎。参与项目:项目来源,北京市气候中心所做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主要在城市规划方面做得较多,项目总负责单位一般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气候中心属于他们一个项目的诸多子课题之一。气候可行性论证中包括的分析项目:就城市规划气候可行性论证而言,基本是气候背景分析(常年气象资料、污染资料、研究文献等,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分析。给出气温、风向、风速、降水、日照的变化和特征。另外提供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风等的演变趋势和特征等);污染背景分析(空气质量状况、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特征);针对性的计算(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重点污染企业或者规划用地方案进行计算,给出平均天气条件下和静风条件下的污染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空间布局的调整提供依据);规划空间发展建议(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对城市空间发展、发展定位方面给出建议,即对空间是否适合产业发展给出判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目前很多项目,北京市气候中心没有涉及。如核电、大型桥梁等,这在其他很多地区开展的很好。

未来项目发展前景。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必要性:环评在中国已成为环境保护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的制度化保障,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国际上对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因素融入环评中的意义已达成共识。中国作为对世界经济、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世界对环境问题的发展需求,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修改对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如何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层面,并鼓励政府、公众、企业、各类组织参与其中。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可行性——案例分析:表1可见,总体而言,气候影响评价中,能源消费、碳排放、气候对水环境影响以及极端气象条件下的环境风险是目前环评中做最多的部分,也是应对国内对环境要求的具体体现,包括资源利用、环境风险评估以及温室气体排放三大区块。

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可发展性:目前国内在环评加入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大致分为如下:仅在战略环评层次开始尝试融入气候变化因素,而建设项目区块没有很大建树;各规划部分和企事业单位与国家有关要求缺乏相关共识;气候可行性论证在环评中仍缺乏实践经验鉴于此,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国内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应当将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化,建立一套全面、专业的评价体系。并通过与本公司合作,将气候可行性论证深入到其他类型的环评、规划中,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项目商业策划

组成“气候可研组”,大致有以下几项: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客户进行合作洽谈、根据客户需求拟制方案、协议签署费用收取、产品分类制作、产品后期美化包装、后期服务等,见图1。市场信息收集:根据全国各省已成功合作的项目进行目标客户的类别归类探究,与相关政府组织协会建立联系,收集可利用的项目资源,有方向性地对市场进行宣传、开发。意向客户合作洽谈:对有意向合作的客户进行洽谈,确认客户服务意向。收集了解客户具体需求,对项目进行分析,为服务分类定性,分析产品制作成本、商讨合作形式、期限、费用等问题。制作合作方案:结合初步洽谈结果,进一步专业细致地咨询客户对产品内容、服务详情的需要,对产品制作部分加以讨论,撰写针对客户需求的合作方案,包括项目背景分析、服务产品内容简介、服务人员职责分配等实际操作相关事宜,拟制作合作协议,进行服务费用的预算。协议签署与费用收取:与确定合作意向的客户进行相关合同、协议的签署,客户缴交服务费用。产品分类制作:根据双方核定的合作方案,进行产品分类,按照职责管理范围,共同合作制作完成。最终进行产品整合,达到客户满意标准。产品后期美化包装:对成品进行美化包装,可适当聘请专业包装公司负责,使产品美观、精致,具有更佳的视觉感,增加产品价值。后期服务:包括产品寄送问题、应对客户对产品可能产生的疑问、客户后续需求等,最后对产品效果进行反馈调查,协助进行产品升级和完善,协助科学研究。增强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通过气候论证专项的开展,加强多门类专业知识的积累、技术方法的引进、科学问题的研究。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涉及各行各业,要求也不尽相同,要根据不同行业、项目的具体要求,针对其最关心气象条件,开展论证和评价工作。尽早建立专业理论和业务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客户的反馈意见,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兄弟省份气候中心已取得的服务经验,尽早开展工程气象理论研究,总结已有的气候论证服务经验和技术方法,建立针对不同行业的气候论证服务理论体系。加强法律、法规、规范的保障作用:为了进一步细化《气象法》有关规定,应制定出台一个关于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办法或细则,明确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结论的表现形式及法律地位。

为避免和解决目前专业气象服务运行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建议成立专门机构,责开展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开发组(8~10人):从事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的市场开拓工作。技术保障组(3~5人):从事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的业务保障服务工作。产品研发组(2~3人):从事气候评估专业气象服务的新产品研发工作。

(1)城乡规划: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如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区划等有关规划。

(2)区域性开发项目: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等有关规划。以上(1)、(2)工作在气候中心已有展开,主要是与政府部门、设计院等相互接洽完成。

(3)资产评估:开展气候资源评估和详查,对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建议参考,结合其具体项目和内容,开展专项和系统性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和有关研究。如太阳能、风能资源评估等。资产评估主要应用于普查和评估、及资源利用前景预测等方面。一般几年一次,耗时长。这类项目有很大局限性,数目少,发展前景不乐观。

(4)重大工程项目:服务对象一般是针对单一的、投资巨大或很大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气候可行性论证和保障服务。例如核电厂、大型桥梁、水利电力开发、输电线路等。这部分在气候中心没有涉猎,主要原因是这类工程项目地方性很强,北京地区没有核电、太阳能等大型厂地。但北京市其他建设项目诸多,各类建设规范化程度高,气候论证和服务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发展空间极大。因此需要万云公司先从北京市大型工程项目入手,向他们宣传我们气象部门承担该项工作在资料、专业知识、人员队伍、从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待到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时,可以延伸到其他省市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中。

经济目标

在双方共同协商与合作的基础上,将气候可行性论证课题以新合作模式发展,分析总结市场客户方向,在今年年底将服务产品投入市场,并大力推广、发展,争取在3年内发展成为成熟的专业气象服务项目,形成专业的服务体系、拥有完善的团队组织、创造稳定的经济收益。

收费标准及利润分配

篇10

关键词:遥感技术 水污染监测 大气污染监测 地面污染监测

中图分类号:TP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128-02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步入高速发展阶段,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也愈发突出,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环境监测的基础是环境分析,伴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技术发展迅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环境监测领域,现已能测出水体的多种水质参数,如泥沙含量等;能测定大气湿度、气温、以及多种物质的浓度分布,如NOx、PM2.5等;可调查土地利用情况、大型环境污染事故和区域生态情况等[1]。环境监测过程中,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污染检测、大气环境污染检测、地面污染及土地利用发展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2]。

1 遥感技术

1.1 遥感技术的原理

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的遥感技术也可以识别、测量并分析目标物质,它利用的是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遥感技术的分类方式有按遥感平台分类和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类两种:其中遥感平台包括航空遥感(分为气象卫星遥感和陆地卫星遥感)、航宇遥感、地面遥感、航天遥感。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包括多波段遥感、微波遥感(1mm~10m)、红外遥感(0.76~1000um)、可见光遥感(0.38~0.76um)、紫外遥感(0.05~0.38um)。

与光学遥感相比较,微波遥感对地球覆盖层的穿透能力较红外波段强,其特点是能全天时和全天候观测、含有幅度、特征信号丰富、极化和相位,其中全天时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是光学遥感不具备的。在不同的环境监测领域可使用不同的遥感监测技术[3]。

1.2 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

遥感如今已深入到多种领域的应用中,如渔业、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气象、水文、城乡规划、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军事侦察、土地管理、室内测量、海洋、陆地、大气信息的采集以至全球范围的环境变化。遥感方法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可采用近红外、可见光遥感技术监测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质污染等;热红外遥感技术则通常用来监测大范围地表的温度状况;要想获得某一地区的夜间资料或云雨较多地区的资料、或者某些目标隐藏在林下、埋藏于地下则宜选用微波遥感,因为从波长来分析,与红外波相比,微波的波长要长得多,所以微波的散射较小,减少了在大气中的衰减,云、烟、雾、雨对其基本上没有限制。

2 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2.1 水环境污染监测领域

污染水与清洁水的反射光谱特征研究是水体遥感监测的基础。总的来说,清洁水吸收光的性能较强,这是因为清洁水具有较低的反射率。故水体在一般遥感影像上表现为暗调。可以采用以水体光谱特性和水色为指标的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在污染物种类繁多的江河湖海各种水体中,通常将其分为热污染、富营养化、海洋石油污染和固体漂浮物等几种类型,以方便使用遥感方法对各种水污染物进行研究。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其程度可通过叶绿素浓度来反映,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兼有植物和水两种光谱特征,光谱曲线随浮游植物的含量的升高越近似于绿色植物的反射光谱。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蓝光而反射绿光。在可见光波段0.44Lm(蓝光)和0.65Lm(红光)处有两个吸收带,但在0.55Lm(绿光)附近有反射率为10%~20%的一个波峰。一般采用0.45~0.65Lm附近的光谱线段调查水体中悬浮物质的数量及叶绿素含量[4]。

海洋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是海洋石油污染和向海洋倾倒废弃物。每年全球超过一千多万吨的石油及其制品排入海洋,这对海洋生态来说是严重的灾难。此外,附近大量的农田化学肥料、城市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也随河流汇入海洋,扩大了海洋污染范围,恶化了生态环境,使环境质量下降。应用海洋遥感卫星可以为海洋环保部门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数据,因为遥感能大范围搜索石油污染和化学污染并估算污染的范围及其扩散情况,从而为海洋环保部门提供了必需的数据和资料[5]。

在对水体热污染监测中,热红外图像能定量解译并反映热污染区的温度特征。在热红外波段,由于水体的热容量大,特征明显,其遥感影像辐射低,色调暗。热红外波段影像可以识别与周围水体有显著温差的热污染水体。

2.2 大气污染监测领域

利用气象卫星,大气遥感可以定期监测大气温度及水蒸汽垂直分布情况。通常不可能用遥感手段直接识别的物理量如气溶胶含量和各种有害气体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些微量气体分子的辐射和吸收光谱是固定的,如二氧化碳、水汽、甲烷、臭氧等。所以可反演推算大气的吸收、辐射及散射光谱[6]。通过遥感图像可以直接分析出大气气溶胶的分布和光学厚度,而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性质只能利用间接解译标志来推断,这是因为有害气体通常不能在遥感图像上直接显示出来。

用雾、霾和沙尘天气的遥感目视解译作为例子。遥感信息的传输规律和介质的特性密切相关,雾、霾、沙尘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其辐射传输特性,在传感器的各通道上,他们具有出不同的波谱特性,所以要想监测雾、霾、沙尘的特性,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他们在物理性质上差异,并且清楚波谱特性受物理特性的影响情况,然后再选择选择合适的遥感通道。

雾的粒子由水滴或冰晶组成,它具有较大的粒子尺度和充足的水汽含量,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这主要是因为雾是由靠近地面的水汽凝结或凝华形成的。因为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的散射基本上不受波长的影响,所以在遥感图像上雾主要是乳白色或青白色,它具有显著的日变化和明显的雾区与晴空区的界限。霾主要由各种污染物组成,如大量极细的尘、硫酸盐、硝酸盐、碳氢化合物等,细粒子气溶胶污染是霾天气的本质。霾是非水溶性的,这是由于干粒子的存在使得水汽含量不能达到饱和状态,由上述多种污染物形成的霾,包含大量的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所以在遥感图像上霾主要是黄色或灰色,与雾相比,没有明显的日变化和显著的与晴空区的界限。刮大风时,地面的各种沙尘物质被风卷起,从而形成了沙尘天气,黄土高原、蒙古高原、西部沙漠、沙化农田以及中亚沙漠是导致中国沙尘性天气形成的主要沙尘来源,因此分布尺度跨度大的一些粒子比如粘土、硅酸铝、石英等是决定沙尘质的主要物质。由于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水汽含量非常小、饱和状态非常低的沙漠及附近的半干旱地区,所以沙尘粒子一般具有较长的散射波长,在遥感图像上主要是黄色或深黄色。

大气卫星都携有探测大气反射、辐射的红外通道,这使得气象卫星能够对雾霾类天气进行监测。通过这些探测,土壤、植被、水体等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辐射和自身的发射辐射都能被遥感到。

2.3 地面污染和土地利用发展监测领域

在污染区的作物与正常生长区的作物相比,其生长会发生特殊的变化从而具有不同的光谱表现并可利用间接解译来确定地面污染。我们可以定期地监测地面的情况得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从而使资源管理更加便利。由于人工建筑物的形状和规则反射率较高使得其特别容易测定[7]。因此在城市规划中,通过遥感图像,各类普遍问题如都市扩大的速度和规模等和各类特殊问题如隔热不佳的建筑物的热损失等都能被准确地跟踪并解决。此外,森林砍伐和牧场开垦的速度和规模也可以用遥感来监视[8]。

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例,由于工业的发展,某些企业成为热污染源,使得城市市中心的温度大都高于郊区。地物的辐射温度,如NOAA气象卫星AVHRR的第4、5通道、Landsat-TM的第6波段,先用热红外遥感测定,然后推算出地表温度,进而热源就能根据热效应的差异而有效地被探测出。要想详细反映热污染在该城市的分布状况,分析人口密度、城市布局、建筑物类型等受城市温度和其他热能消耗的影响,分析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热岛成因、热岛强度等特征,首先利用光学技术或计算机对热图像进行密度分割,然后对比几个同步的实测温度,画出准确的城市等温线[9,10]。

3 国内发展现状和展望

目前,遥感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较少,大部分的遥感图像仍需要从外国购买。此外,中国的遥感图像分析,现在只能达到定性阶段或初步的定量阶段,由于现在我国的国家环境遥感系统平台不完善,不能共同享有各地的环境遥感数据和其它成果,遥感监测技术发展迟缓。中国虽是后来者,但是现在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环境监测领域逐步受到重视,应用也更加广泛,我国在这些方面也体现出了优势。我国通过遥感技术对环境进行监测,重视遥感技术与GIS和GPS系统的集成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当前国内的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监测机动车排气,小城镇环境,大河流域水质,矿区环境污染,各地区生态环境,内陆湖泊水质,森林火灾、海洋赤潮和沙尘暴等领域。

随着不断发展的遥感技术,以及国产卫星数据质量的逐步提高,其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前景广阔。通过强化3S技术和遥感定量监测与GIS集成分析信息的系统建立,管理、查询、分析遥感动态监测数据以及实时监测和预警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等功能将会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谭衢霖,邵芸.遥感技术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0,15(4):246-251.

[2] 王桥,杨一鹏,黄家柱,等.环境遥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孙家柄,舒宁,等.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3:411-417.

[4] 刘承,贺磊.水体富营养化研究中遥感技术的应用[J].科学,2014,66(5):47-50.

[5] 胡佳臣,王迪峰.基于遥感的海洋溢油监测方法[J].环境保护科学,2014(1):68-73.

[6] 徐静茹.遥感技术在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97.

[7] 韩燕,崔玉民.浅谈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42-45.

[8] 屈冉,王昌佐,刘慧明,等.缅甸与我国接壤地区森林砍伐遥感监测分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5):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