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机工程;绿色加工技术;分析
网络与信息的发展是当今社会的进步标志,而农业生产在此基础上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化水平,将这一理念充分地落实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也就顺势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农业建设性体系,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机工程的绿色加工技术的实际开展,这一技术将时下流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绿色的生产理念结合到了农机的革新层面,具有一定的突破性作用,但是实际的执行层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阻碍性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一体系有一个较为完善的了解,进而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对这些阻碍予以一定的突破性解决,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性发展与建设。
1 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的使用现状
1.1 设计方案匮乏
西方发达国家完整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改革,传统制造工艺手法成熟,制造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也高于我国。相比工业强国的制造业技术,我国的制造业工艺粗糙,现在化水平较低,尖端技术仍在开发中。
1.2 制造行业落后
工业强国经过原始资本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制定出一套科学的行业制度,在体制内的所有制造业企业都具备相应的准则。而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大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只有少数的企业运用了计算机管理模式,而大部分小型企业仍然处于人工管理阶段。
1.3 自动化程度低
发达国家已经普及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自动化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全自动机械,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集成化以及智能化。而我国仅有极少的大型企业采用柔性制造系统,大部分民间的制造企业处在刚性自动化阶段,非常依赖人工管理。
2 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我国目前以及国际农业机械绿色制造的发展分析研究,其在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方面将不断的呈现出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以及产业化等发展趋势。另外,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决策目标体系是现有制造系统目标体系与环境影响和资源消耗的集成,农业机械绿色制造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并且绿色设计与制造的实施将导致一批新兴产业的形成,包括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装备制造业、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服务产业、绿色产品设计与制造业以及实施绿色设计与制造的软件产业等。
3 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的特点
3.1 对传统的农机工程的突破
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传统的农业机械发展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已经逐渐脱离了传统农机的繁重而无效率的生产模式,而取而代之的是农机的小型化、高效化,进而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农业劳动,同时由于我国相关部门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这也就使得农业在发展上获得了更多的投资与技术基础,因此农业机械的开发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这一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推动下,农业机械的绿色加工技术实现了简单的自动化执行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农机还融入了一定的微电气机制、仪表自动控制机制等一系列的先进技术,以此为指导和建设手段,在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特色,并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这一体系建设的保障性机制,在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基础上,我国的农业用机械的实际工程体系建设环节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协调性发展建设,进而创造出了兼备电子机械通性以及专业化机械生产效率的全新绿色科技农机。其试用性投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以及整体农作物的绿色化质量。
3.2 经济效益与绿色发展的兼顾
农业机械在经过绿色化的环保性革新与处理之后,在实际的使用上发生了一定的质变性变化,其排放的废弃物更少,并且其排放出的废弃物中的很大一部分还能够为农业生产以及其它生产性活动所重复利用,进而通过这一二次生产的规划全面贯彻了绿色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全方位提升了自身的生产效率,进而也就使得相应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与十足的发展,这一生产模式并渐渐随着开发与利用的逐渐深入而逐渐成为了农机工程的实际优势所在。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改革趋势下,人们正迫切地想改变生产环节中的自然性能源的过度浪费的现象,并且迫切渴望实现资源的重复性利用,而这一农机体系的推出是人们的这一追求得到了贯彻与落实。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绿色制造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进一步收集和积累农业发展信息,对于肥料、农药、以及能源的使用上利用绿色环保的观念精确使用份量和时间,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在农业绿色可持续经济观念的正确引导下,更好地满足人类对农产品的需求。
3.3 与社会整体形势相契合
我国是农业大国,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体系较为成熟,因此在这基础上我国开发了一系列的具备我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机制,但是因为当今社会的整体节奏都是绿色化和环保化,因此农业的生产大方向也就要与这一趋势相符合,而我国的农业体系虽然得到了较为成熟化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实际的能源使用方面依旧存在过度的浪费情况。但现代农业机械绿色制造来说从社会、经济、环境3个主要因素的系统结构出发,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传统农业机械产品周期取得了全局性与一致性层面的发展与进步,在使用年限后依旧能继续作业,进而为相关的机械体系结构建设分担了一定的压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下我国的国民经济需要进行长足而有效的发展,以便于能够与经济全球化的整体大趋势相匹配,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二次复苏。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各产业都大力开展一定的革新建设项目,并且为了符合当今的绿色生产的要求,我国开展了一系列以绿色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建设项目,而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全面符合上述的全部要求,因此这一体系建设的全方位完善能够较为直接地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与进步,并在此基础上,带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体系向合理化的方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延富.浅析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J].河南科技,2013.
[2]辛敏生.农机工程中的绿色加工技术[J].吉林农业,2014.
篇2
关键词:现代产业体系;产业;优势;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69-02
一、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现状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是河南省破解发展瓶颈,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构筑新优势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演变,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业主导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围绕推进工业主导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编制了装备、汽车、有色、钢铁、化工、食品、纺织等8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启动了中原电气谷、洛阳动力谷、郑州百万辆汽车基地等一批重大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与中央企业的重组合作,先后与国家电网、中船重工、中国化工、兵器集团等16家央企和国内外优势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二)现代农业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9 429万千瓦;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其中小麦的机收、机播水平均达95%以上;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1 674个,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66家,421家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亿元。
(三)高技术产业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
编制了电子信息、生物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与中航工业、兵器集团、中国中铁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洛阳航空光电产业基地、新乡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焦作平光光电产业基地等建设。组织郑州、南阳、洛阳三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
(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坚持实施规划和政策引导,加强服务业企业、项目、园区等三大载体建设,推动服务业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实施80个旅游招商项目和118个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支持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和企业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和统一推介,打造区域性旅游集群。完成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初稿,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华丰国际钢铁物流市场等项目基本建设完成,公路物流港、中储洛阳物流园、商丘豫东综合物流园、三门峡金三角现代物流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和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交通方面,郑西客专开始测试运行,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焦柳、新荷、京九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陆续建成投运。郑州机场配套项目进展顺利,洛阳、南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主体工程完工,全面加快京港澳、连霍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 589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黄河北段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黄河南段已实现布点建设,南阳试验段工程接近尾声,1.06万人的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安置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二、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结构不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河南省的采掘工业、资源型工业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占到60%以上,多数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在煤炭、电力、有色冶炼、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一旦市场需求下降,不少企业就立即出现开工不足、停产、关闭现象。
(二)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产业优化升级要求
河南省服务业增速与其他省份仍有较大差距,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接近50%,而文化、金融、现代物流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规模小、实力弱、发展不充分。电子、医药等高技术产业比重仅为3.58%,低于全国水平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规模只有广东省的5.5%、江苏省的7.1%、山东省的20%。
(三)自主创新能力弱,与河南省经济大省地位不相符
河南省综合科技进步指数为37.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5位;全社会研究开发费用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67%,低于全国1.52%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20位;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9.29%,居全国第22位。
(四)资源能源瓶颈约束突出,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能耗刚性较强,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2008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是全国水平的1.11倍,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多0.89吨标准煤,分别是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先进省(市)的3.21倍、2.43倍、2.6倍和3.54倍。
(五)龙头企业偏少,行业优势不突出
大型企业群体规模偏小,特别是缺乏行业领军企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2008年,河南省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仅为16家,100强企业中只有2家。
三、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面临的优势和机会
(一)国内需求稳步增长
我国经济仍处于回升复苏阶段,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GDP增速分别达到6.1%、7.9%和8.9%;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2%,CPI和PPI分别同比下降0.5%和5.8%。我国经济复苏的脚步正在加快,未来回升势头仍将延续并巩固。
(二)外需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2009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信号不断增多,主要经济体增长指标出现向好变化。美国经济衰退势头趋缓,欧元区经济敏感指数实现连续7个月回升,日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金砖四国”释放出更强的复苏信号。国际社会预测认为,世界经济已经触底,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并纷纷调高了预期,预计2010年外贸形势好于2009年。
(三)宏观政策环境依然宽松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明年取向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仍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主基调,将根据形势变化在调控的操作、力度、节奏、重点上进行动态微调,总体上有利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四)产业政策的有利引导
国家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后,河南省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有望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河南省正在编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指导纲要,已经或即将出台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等现代产业体系专项规划,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四、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转型,强化态势,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为目标,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加快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着力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和城市融合发展,着力推动产业集聚、自主创新和战略合作,努力在主导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构建高技术产业先导作用明显,工业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主体地位突出、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食品、纺织服装等工业主导产业
按照“竞争性强、成长性好、关联性高”的要求,全面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实施转型升级双千工程,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融合,促进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端优势产业群,引领和带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
(二)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按照重点突破、创新引领、开放带动、聚集发展的原则,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强化技术创新支撑,加大产业链前端产品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支持力度,突出抓好新型电池、绿色照明、生物医药等优势先导产业发展,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新型电池、新型网络应用、绿色照明、新型显示、创新药物、非金属功能材料、软件及外包服务产业化,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尽快将其培育成为下一轮增长点,提升产业竞争优势。
(三)积极发展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农业
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整结构三大核心任务,以粮为基,以现代畜牧业、林果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花卉园艺产业为先导,重点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启动优质畜产品生产核心区建设,大力推进林果业发展,积极培育花卉园艺产业,深入调整农业机构,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四)加快发展以生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
突出抓好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四大战略支撑产业,加快服务业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四大载体建设,推进三产剥离、综合改革试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四项改革,抓好规划实施、完善政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四项工作,推动全省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
(五)超前发展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化等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
1.能源领域。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以调整结构和优化布局为主线,以传统能源为基础、新能源为先导,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提高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促进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2.交通领域。重点加快铁路、民航建设,提升全省交通保障水平。铁路方面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为重点,全面加快铁路建设;民航方面,按照“空地对接、干支结合、以货促客、优化结构”的总体要求,强力推进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和支线机场发展,加快构建以郑州机场为中心,洛阳、南阳、商丘、明港等机场为辅助的河南省民用机场体系。3.水利领域。以南水北调工程和河口村水库等重大水利项目为支撑,进一步拉动水利基建投资增长。全面开工南水北调干渠河南段工程,启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全力抓好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安置工作,推动南水北调工程进入施工。4.信息化领域。实施信息化建设提速工程,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领域的试点示范,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断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广西区发展改革委课题组.加快广西现代产业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8,(1):66-68.
[2]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河南统计网,ha.stats.省略/2010-01-20.
篇3
关键词: 关中——天水经济区; 陕鼓集团; 品牌
中图分类号: 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05-01
关中——天水经济区包括陕西省的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区、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的天水市所辖行政区域,面积有7.98万平方公里,至2007年末总人口为2842万人,直接辐射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南的汉中市、安康市,陕北的延安市、榆林市,甘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位于亚欧大陆桥中心,是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以来,经济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关中——天水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也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传统优势,经济区经过历史早期建设的项目和国家三线调整时期的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基础,根据当前国际经济的特点,承接产业的转移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经济区的战略位置也决定了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优势,经济区内分布着众多的装备制造企业,以西安、咸阳、宝鸡、天水为集中布局区域,经济区的建立将加强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经济区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全面提升重大装备制造水平。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产业集群集聚程度较高,以下是经济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情况:
西安市:高新区集成电路、通讯设备、光电子、通讯设备,空压机集群;阎良区国家航空高科技产业基地;航天科技基地;徐家湾航空产业,东郊工程机械、西郊输变电设备、东郊兵器装备;临潼区风机动力设备;宝鸡市:机床设备、石油设备、电子电器设备、压缩机设备产业;咸阳市的电子元器件、混凝土搅拌机;汉中市:精密数控机床工具制造业;渭南市:印刷机械设备产业;天水市:机械设备产业。陕鼓动力集团一直以来都在动力系统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在一些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并在国际市场具有品牌影响力,近年来,陕鼓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促进了关-天经济区产业集群品牌的形成。
二、陕鼓集团介绍
陕鼓集团位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西安临潼区,是一家老牌风机制造企业,陕鼓动力在2004年和2005年成为“中国名牌”企业,自2002年起,陕鼓动力稳居国内同行业领先位置;2006年,“陕鼓”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在“2009中国品牌500强”评选中,陕鼓品牌价值达185.77亿元。作为国内透平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陕鼓动力的主导产品轴流压缩机,空分压缩机和流程工业能量回收装置的细分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90%,65%,80%,主要应用在冶金,石化等行业的气体压缩传动,空气分离以及尾气能量回收发电等领域。而之所以能做到如此的规模,陕鼓动力有着自身的特殊之处。其总经理陈党民认为,对于市场的认知能力是陕鼓动力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任何好的产品和服务,都会有个边界和饱和,只有基于对市场的认识和产业发展趋势的认识,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的、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一理念,陕鼓动力能够正确判断市场的走向和客户需求;凭借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与控制能力在狭窄的行业格局里创造出一个有着独特精神面貌的装备制造企业。
三、陕鼓影响力
陕鼓在某些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陕鼓目前为冶金、石油、空分、化工、环保和国防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透平机械系统问题解决方案及系统服务、集成和服务等内容。其传统产品有轴流压缩机、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离心压缩机、离心鼓风机、大型通风机、汽轮机等。其中,轴流压缩机和工业流程能量回收发电设备均属高效节能环保产品,在国内市场上主要竞争对手是国际同行。由西北大学和陕鼓集团专家联合完成的“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全面构建了科学化的品牌管理体系,该体系对于关中天水经济区产业集群品牌促进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上的可借鉴价值。
四、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建设
(一)创新。科技创新对企业来说,发挥着三种不同的效应:催化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增强效应。科技可使企业产生新的核心业务,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成果可在企业内部实现技术扩散,增加创新收益;科技也可增强企业在相关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三种效应共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也组成了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内容。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陕鼓坚持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紧密的技术交流和和合作,不断进行科技攻关;加强企业内部的科研队伍,培养良好的创新环境,鼓励员工创新;针对市场开发需求,坚持正确的战略思路,开辟出一条绿色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专家的差异化竞争道路。
(二)品牌与文化融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基础。品牌让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文化让品牌扬起远航的风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
(三)管理能力和队伍素质提升。这是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决定了企业在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资金以及生产规模等被动型核心资源方面需要有一个综合平衡的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陕鼓进行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品牌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最后,通过品牌建设陕鼓创造了一个鲜明品牌形象展示给外界,这种整体形象创造了一个良好口碑,如下表:
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建设,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品牌建设的典范,从深层次上解决了我国制造业品牌体系建设瓶颈问题,不仅防止品牌缺文化现象,同时也解决了品牌与文化融会问题。陕鼓品牌管理体系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在陕鼓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陕鼓品牌管理体系无疑在全国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领先意义,更是极大地丰富了国内学界对品牌理论创新理论内容,是国内领先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先进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映国.品牌建设的6个关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04.
篇4
开放型区域作为制造业高度发达的重要社会经济承载区域,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以知识为依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将“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移到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地区。
开放型区域面临挑战
资源紧缺,严重受到外部供应限制 开放型区域属于资源输入型地区,资源能源相对匮乏,各区域之间的能源争夺不断加剧;部分地区受干旱趋势和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影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以江苏省为例,2005年江苏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201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58935亿元,人口控制在7800万以内,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总体需求进一步增大势在必然。
产品输出受国际市场影响 开放型区域属于外向型经济发展区域,企业运作方式多以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为主,也常被称为“出口加工型经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让东莞的出口制造业,尤其是玩具、纺织服装和制鞋业面临严峻挑战。不容忽视的是外向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大多以初级代工为主,自身抵抗风险能力比较弱,在遇到经济环境动荡时容易遭遇危机。
加工治安早本身面临产业竞争、产品升级换代的挑战 产品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国际市场绿色贸易壁垒越来越强,要求进一步强化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类企业的环保责任,对开放型区域相关产业提出升级发展的新要求。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处于产品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研发、设计和营销、品牌等环节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废弃物综合利用能力低,节能藏排任务面临严峻挑战 开放型区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区域污染防护的设施建设水平较低,导致加工制造产生的大量废弃物滞留本地。造成了对当地环境及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面临着由“世界工厂”变为“垃圾场”的严峻挑战。
土地激情虐严重束缚区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开放型区域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的束缚,存量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很强。例如,珠三角大部分市已显现有建设项目无地可用的窘境。如东莞目前可供利用的土地不足40万亩,按照每年消耗3万亩的速度,十几年内就将耗尽,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技术、资本等软要素的整合能力低 开放型区域缺乏先进的核心技术,生产率低下,很多企业没有技术来源,一半以上大型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选择从国外买技术的方式进行生产,只能进行低级加工制造,产生较低的附加值。另外,对外资的依赖性强,如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量外资企业纷纷撤离东莞,将资金和生产线转移到中国内地及印尼、缅甸、越南等地,造成东莞当地大量的外向型资金密集型企业纷纷倒闭。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开放型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主动应对全球产业格局变革、区域竞争加剧和资源环境约束挑战,重点强调功能空间布局的集约共生、产业自身的生态高端、输出产品的绿色健康,强调政府、企业和个人消费的绿色化。
大力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的设施体系建设 开放型区域应积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通过调整资源结构、应用先进技术、加强行为管理等措施,增强前端环节资源能源供给能力,推进中端环节的资源集约化利用,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构建有利于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生产、输送设施体系和集约运营管理体系。如积极引入绿色能源,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完善非常规水源利用的设施体系;完善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末端环节的废物循环化处置。
依靠内需拉动向内向型经济转化 开放型区域需要适当转变发展模式,由绝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向一定程度的内向型经济配合相对优势的外向型经济方向转化,从而充分拉动内需,提高可持续经济发展水平。如多渠道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收入。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适度增加货币供给量,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需要。
内生发展,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支撑能力 借鉴先进国家制造业获得全球强大竞争优势的经验,大进大出型加工制造业区域应该重点提升科技创新等软要素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首先,要建立技术层面的保障体系,在该类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引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加强生产工艺技术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对清洁生产及资源回收处理的支撑力度。加快产品创新,开发各种节能环保类的产品,在当前国际竞争中争取领先地位。关注意识创新,培养绿色消费、绿色营销等社会观念。其次,建立创新环境的支撑体系,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吸引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环境和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来说,要充分把握对科技创新可持续化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使企业的发展目标、科技力量、管理方式、组织机构等都向可持续化转向。
篇5
东北地区的振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展方向,以区域内的中心城市为核心构筑城市经济圈,形成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东北地区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大城市经济圈的率先发展为重点,加强区域内地区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区域内便利的信息网络、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内部协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而在此过程中,物流园区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
1.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功能。物流园区能够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可以全面处理包装、装卸、储运、流通加工、不同运输方式转换、信息、调度等工作,从而达到了缩短物流时间、提高物流速度,减少了多次搬运、装卸、储存环节,减少了物流损失,降低了物流费用,提升了物流系统的服务效率。
2.集约互补功能。物流园区可以被视作一个物流产业开发区。它集约了物流主体设施和有关的管理、通信、商贸等设施,规模大,集约程度高,是流通领域中具有规模效益的流通主体。
3.有效衔接功能。可以实现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不同运输形式的有效衔接。
4.减少城市环境影响功能。物流园区将物流配送服务集中在一起,减少了线路、货站、相关设施在城市内的占地,减少车辆出行次数,从而起到减少噪音、尾气、货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5.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功能。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够优化城市布局,提高车辆运输效率,实现有效库存调度,降低物流成本,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带动一个经济区域的发展。
6.公共公益功能。除了承担以上功能以外,作为一种公共公益事业,物流园区能够在软件建设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信息系统的构筑、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物流系统理论研究探讨等。
二、物流园区产业体系结构
1.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是东北经济区最具特色、覆盖面最广、物流成本相对最高的物流货种。要通过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构造市场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将东北经济区的粮食物流做大做强,形成东北经济区的特色物流产业,为农产品生产者、加工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带来物流收益。
2.装备制造业物流体系。辽宁是东北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辽宁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的“沈西工业走廊”和大连的“两区一带”地区,重点在这两个装备制造聚集区合理布局集零部件采购、咨询检测、仓储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物流园区,逐步把辽宁打造成全国装备制造业物流外包中心。
3.汽车及零部件物流体系。以一汽集团为依托,以长春为主,建立东北经济区的汽车及零部件的专业化物流中心。通过这个中心的功能作用,带动和系统整合整个东北经济区的汽车及零部件物流资源,形成统一的物流网络。考虑汽车进出口的需要,也可选择大连建设以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为主的国际汽车物流中心。
4.石油化工业物流体系。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原油产地和加工基地。要充分利用东北经济区的石油及制品总量和已经初步形成的物流功能优势,选择重点城市建立专业化较强,辐射和带动全区的石油及制品专业物流中心,以系统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做大石油及制品的物流服务。
5.煤炭业物流体系。东北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且煤炭资源在东北各地呈均匀分布状。建立成熟的物流园区,对煤炭储备、配送等关键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煤炭物流的成本,节约配送时间,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达到煤炭绿色经济增长点。
6.钢材物流体系。辽宁是我国重要的钢材生产基地,相对发达机械加工业对钢材生产又有较大的市场需求。要依托钢材生产基地或主要需求钢材的地区建立钢材物流中心。
7.建筑材料物流体系。东北经济区是建筑材料的生产基地,更是建筑材料的重要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材料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在东北经济区选择地处中心位置、交通运输便捷的城市建设建筑材料物流中心是现实可行的。
8.木材及制品物流体系。东北经济区是重要的木材产区,而且每年从俄罗斯大批进口木材,发展木材及木制品物流也有明显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建议在哈尔滨建立服务于全区的木材物流中心,通过这个中心,整合全区的木材及木制品的物流资源,形成一体化的物流运作网络。
三、物流园区的机制体系建设
1.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主体。积极引进和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尤其是服务整个东北地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着力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外包物流配送业务,培育和集聚物流中介服务机构,努力扩大物流市场有效需求,拓展物流服务范围,争取更大的物流市场空间,拓宽物流服务领域,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2.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管理体系。建立东北地区现代物流发展协调机制,组建东北地区物流行业协会,明确政府、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角色定位,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物流标准体系和物流系统统计考核指标体系。
3.建立健全现代物流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与完善物流业引导性政策、发展性政策和支持性政策体系,重点制定关于物流业投融资、土地使用、税费优惠、交通管理等方面政策规定,扩大开放,优化结构,以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和快速发展。
4.创造物流业快速发展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加强区域物流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社会诚信体系和金融保险支持体系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市场壁垒等体制性、机制,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一体化物流市场。
篇6
一、“东数西算”将优化西部算力资源,支撑东部数据运算
当前,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由人力时代和马力时代转向动力时代,现正加速转向算力时代。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对算力的需求十分旺盛,预计未来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供求矛盾突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拥有众多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公司,算力需求旺盛,但是东部地区资源有限,尤其是电力、土地价格高企,不利于大型数据处理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我国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电力、土地、人工便宜,气候适宜,而算力需求较少,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东数西算”工程应势而生。“东数西算”工程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旨在利用西部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建设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的算力需求,打通东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助力我国数字经济和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根据地理位置和发展定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详见表1所示。一类枢纽节点是位于东部地区的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和成渝枢纽。这四大枢纽节点计划布局六大国家数据集群中心,其地理位置与我国四大城市群高度重合,所在地区用户规模大、算力需求旺盛,主要用于满足本区域算力需求,需要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算力部署与当地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不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拓展算力增长空间。另一类枢纽节点是位于西部地区的贵州枢纽、内蒙古枢纽、甘肃枢纽和宁夏枢纽,计划布局四大数据集群中心。这四大地区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是算力设备的天然冷却场所,同时土地、电力、劳动力等成本低廉,数据中心绿色发展的潜力较大,用来打造面向全国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延时要求低的非实时性算力保障基地。“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优化西部算力资源、支撑东部数据运算、提高数据要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位于东部地区的四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布局在我国四大城市群内部或者周边地区,主要服务于东部地区延时要求较高的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在线游戏、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视频通话等业务;位于西部地区的四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资源,承接东部地区延时要求较低、价格敏感度高的数据运算、存储服务,比如存储备份、后台加工、网站维护、制造业研发设计等业务,分担东部地区算力压力,更好服务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
二、通过算力设施向西布局,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转化
业内人士预计,“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后,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杠杆效应达到1∶8。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前期有望涉及到温控设备、电力设备等机房配套设施采购,后续随着流量及算力需求的增加或将为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等IT设备带来进一步增量。“东数西算”投资总额度目前没有官方数据,类比“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可以预见的是,“东数西算”项目建设将是一项长线工程,同时作为重资产投资项目,投资体量或在数千亿级别。根据相关机构测算,到2025年“东数西算”工程仅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总投资规模就有望达4000亿元~5000亿元。根据投资的杠杆效应,“十四五”期间,“东数西算”工程每年将带动4000亿元以上的相关投资,被誉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工程。“东数西算”工程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东部地区产业创新,提高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加快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东数西算”工程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资源紧张局势,将有限资源集中用于发展科技含量更高、技术前景更广的产业,有助于东西部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叠加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将是确定性较大的机会,将带动数据中心相关的IDC、ICT、光模块、运营商、温控设备、光通信等领域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而这些产业及核心技术大都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这些企业将会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数据要素及其配套资源将在东西部之间跨域流通。一批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等将会从东部地区转移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企业将会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使中西部地区逐渐开始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数据加工、数据清洗等数字产业,将自身资源丰富的“瓦特”经济转化为科技含量高、未来发展潜力大的“比特”经济,从而拉动和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实现产业升级,拉动当地就业,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数据集群中心的产业链条长、涵盖门类广,将有助于培育和打造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数据集群中心的产业链条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信息传输、基础软件、清洁能源供给等。“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相关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技术向西部地区转移,拉动西部地区的新基建投资,加快西部地区通信设施升级,实现云网协同,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当数据中心向西部地区集聚之时,数字经济产业在西部地区便有了萌芽乃至发展壮大的可能。以贵州为例,贵州早在2014年便开始布局大数据产业,目前已有阿里巴巴、华为、苹果等5000多家企业落户,数字经济产业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当地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贵州也跻身全国数字经济重镇。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同样有望借助“东数西算”工程实现数字经济产业的腾飞,从而带动本地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三、我国算力网络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东数西算”工程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和东西部协调发展带来诸多裨益,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数据跨域流动和算力网络体系创新建设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问题一:数据作为继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之后新的生产要素,具有可复制性、易传播性、产权界定不够清晰等特点,这给数据的跨行业、跨地域流动和数据共享带来诸多阻碍,一些保密要求高、靠数据构建竞争壁垒的政府组织或企业出于安全考虑可能不愿将数据交由其他机构进行处理,尤其是远距离异地处理加工和存储。问题二:西部地区存在的数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网络带宽有限、产业配套不够齐全、人才技术缺乏等短板,会制约西部地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对东部地区算力需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无法满足东部地区对数据计算、存储、运输等较高的延时性、准确率等方面的迫切要求。问题三:由于运营商竞争、地方保护主义等人为因素导致数据传输和跨网转换环节出现阻碍,使数据跨域流动和处理时间过长,无法满足部分对延时性要求较高企业的急迫需求。此外,数据处理的结算和定价标准等制度不健全也会导致网络延时问题时有发生,不同数据类型、不同企业对数据处理和传输的速度和准确率要求不同,未建立精准的算力资源供需分配机制。
四、如何提升我国算力网络创新体系建设能力
篇7
进入21世纪,保护地球环境、构建循环经济、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目前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模式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一种先进经济模式。
再制造工程以节约资源、节省能源、保护环境为特色,以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为核心,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特点。再制造可使废旧资源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缓解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减少大量的失效、报废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是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选途径,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再制造工程高度契合了国家构建循环经济的战略需求,并为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大力开展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这些先进的表面技术是国外再制造时所不曾采用的。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与制造新品相比显著降低。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在再制造中的应用,可将旧件再制造率提高到90%,使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性能标准不低于原型新品水平,而且在耐磨、耐蚀、抗疲劳等性能方面达到原型新品水平,并最终确保再制造装备零部件的性能质量达到甚至超过原型新品,受到国际同行广泛认同与关注。
工业发达国家提前应对废旧产品造成的危害
20世纪30至40年代,为了走出经济萧条的困境,最早的再制造产业雏形在美国汽车维修行业中出现。至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正式提出“再制造”。此后,其它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目前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重要产业。2005年全球再制造产业产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美国的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达到750亿美元。近年来日本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再制造。至2008年再制造的工程机械中,58%由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4%出口到国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
欧美国家在再制造设计方面,主要结合具体产品,针对再制造过程中的重要设计要素如拆卸性能、零件的材料种类、设计结构与紧固方式等进行研究;在再制造加工方面,对于电子产品,再制造的内涵就是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予以直接的再利用。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对平板显示器的再制造就是先将液晶显示器LCD、印刷线路板PCB、冷阴极荧光灯CCFL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拆解,经检测合格后进行再利用。德国ReMobile公司对移动电话的再制造也是先拆解、再检测最后再利用。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
已10年有余
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既循环又经济的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中国特色再制造模式注重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结合,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关键技术,构建了废旧产品的再制造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了再制造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注重企业需求与学科建设融合,提升企业与实验室核心竞争力;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促进国家循环经济建设。
由于再制造使用的是经过长期服役而报废的各种成型零件,其损伤失效形式复杂多样,残余应力、内部裂纹和疲劳层的存在导致寿命评估与服役周期复杂难测,再制造还要在保持废旧零(部)件材质和形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采用高技术恢复原产品的尺寸标准、达到或超过原产品的性能指标、实现原产品的功能升级。同时也采用正规化、规模化的加工手段,因此加工工艺更为复杂。
再制造寿命检测的核心是疲劳寿命,再制造质量控制的关键是裂纹控制,再制造的主要损伤形式是表面磨损。根据再制造产品失效特征和质量性能不能低于新品的标准要求,我国通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和不断自主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技术。比如,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自动化微束等离子熔覆技术;再制造无损检测评估技术及其仪器设备,等等。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展望
其一,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从国内外制造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历程看,“技术产业化”是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再制造产业在这一环节上采取的企业试点模式,其总体上是分散化运作,产业集群能力明显不足。鉴于再制造产业有其独特的技术和相应的政策法规环境,因此建设再制造产业基地或园区就成了再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这一模式总体遵从“技术产业化、产业集聚化、集聚规模化、规模园区化、园区科学化”的建设理念,既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再制造产业企业试点模式的不足,也可以带动多支点产业的发展。通过再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速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实现制造和再制造产业的协调发展。
按照国家有关部委的部署,优先推进重点领域的再制造。大力发展工程机械、机床、电机等再制造。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投资装备再制造,发展机床、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铁路机车装备再制造。大力发展电子及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突破各种制约瓶颈,扩大产业化规模,加强科技创新。
全面建设再制造配套服务体系,为再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在再制造产业基地建立良好的再制造经营环境;依托产业优势,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把再制造产业所需装备作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机械装备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再制造装备研发和生产,逐步形成再制造关键设备生产研发体系;发挥区位以及物流优势,与国内外原厂生产商合作发展逆向物流,建立再制造产业发展所需的工程机械、机床、废旧汽车零部件等逆向回收物流体系,形成适应再制造产业发展所需的旧件收集能力;在企业现有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适应再制造的管理体系要求;强化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工作,建立严格的再制造环保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领导,完善配套政策保障体系。同时,尽快制定和落实涉及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法律法规;物流体系
一、电子商务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是指在信息网络支持下,以电子数据信息流通方式进行并完成与商务、交易、金融相关的服务活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最为关键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商业化应用,不仅要注重提高硬件和软件设施综合性能,还要将生产厂商、卖家、买家、合作伙伴等融入互联网之中,密切相互联系,便利各种交易顺利进行。当前,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具有高效化、快捷化、全球化、成本低廉、选择性强等特点[1]。具体应用中,它通过互联网将顾客、供货商、销售商、雇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迅速传递给人们,还能提高交易速度,确保交易安全。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概述
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1996年,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在物流获取,产品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和报废过程中都注重落实绿色环保理念,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就其具体内容来看,绿色供应链管理包括绿色采购、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等[2]。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与关注,其应用也变得更加广泛。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电子商务环境下,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对企业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资源的集成与优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增进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便利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进行优化整合,增进银行、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的联系,进而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资源集成与优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二)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传统供应链管理方式局限于完成管理任务,往往忽视考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对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而通过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安排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而推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有效规范和约束企业生产活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创新,它强调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销售,注重对产品的回收利用。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该理念的优势更加明显,能够降低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成本,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通过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有利于更好规范和约束管理活动[3],降低企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成本与资源消耗,促进技术更新。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不足
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但由于绿色供应链管理这一理念出现的时间相对较短,再加上相关制度不健全,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仍然存在不足。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电子商务发展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推广应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专门针对电子商务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该法律只确定电子文件的标准,却很难约束和规范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例如,当电子商务出现法律纠纷时,该法律很难发挥规范和约束作用,不利于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罚较轻,企业排污费标准低于污染综合治理费用[4]。这导致部分企业忽视环保投入。
(二)消费者环保意识缺乏
当前,尽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向绿色化方向转变,但从整体上来看,居民尚未形成绿色消费观念。由于环保意识的缺乏,再加上绿色产品的售价较高,消费者对这类产品望而止步。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网购,一些消费者由于环保意识淡薄,绿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存在过度消费或奢侈消费现象,很容易导致浪费现象发生。有些消费者在收到所购买的产品之后,随意扔掉包装袋,不仅使得物品浪费,还导致垃圾数量增加,最终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三)物流体系有待完善
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销售离不开物流体系的支持。同时,单件、小批次商品对物流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物流体系,加强绿色供应链管理,更好满足广大客户需要,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和企业竞争力提升。目前一些物流企业甚至还没有达到物流企业的标准,再加上物流网络体系不健全,费用较高,送货速度较慢,服务质量较差,丢失货物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损害消费者利益,同时也降低物流服务质量,影响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企业成本相对较高
为落实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企业需要承担一定成本。例如,企业在产品设计中,为落实绿色设计理念,首先就应该选择绿色材料,然后注重提高产品综合性能,增强产品可靠性,使其有效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在产品包装、运输、保管、装卸等环节也要考虑绿色理念的要求,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物流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为促进这些目标实现,企业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注重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最终推动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为弥补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不足,更好保护周围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有效满足人们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完善和改进对策。
(一)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规范和约束管理活动,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政府应该重视法制建设,健全完善法律和相关制度,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力度,确保绿色环保理念得到全面落实,也为绿色供应链管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企业要注重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加快绿色认证步伐,积极实施绿色产品认证,为电子商务发展和绿色供应链管理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此外,政府部门还可以对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采取奖励措施,实施补贴或税收减免政策[5]。积极利用互联网、电视、微信、微博、报纸等媒介和渠道,加大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宣传力度,让企业管理决策者和广大消费者逐渐树立绿色消费观念,也为推进绿色供应链管理创造条件。
(二)注重培养消费者环保意识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许多消费者尚未树立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制约绿色供应链管理活动开展和电子商务发展。针对这种情况,为推动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应该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当地政府和企业要利用网络、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各种媒介,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广大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6]。在产品购买和使用中,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物流体系建设
当前,电子商务正在日新月异发展。同时,由于网络商品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增进人们的接受程度,推动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然而,由于物流成本由消费者承担,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电子商务发展。而如果加强物流体系建设,降低产品销售中的物流成本,有利于拓展产品销售市场,让产品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为此,应该重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实现物流体系的最优化目标。同时在物流管理中要制定有效的出入库计划,不断提升绿色供应链管理水平和物流效率。合理进行人力资源和相关设施设备配置,注重优化利用库位资源,重视库存信息更新,使其与产品生产有效对接,最终提升入库工作效率[7]。对有保质期的产品,应该设定系统预警和控制点,确保产品在保质期内出库。重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化,提高物流工作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篇9
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着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把促进传统资源型优势特色产业新型化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多元发展支柱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另一方面要突出优势、特色和重点,把发展云计算等优势明显、关联性强、市场前景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区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扶持建设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尽早成为我区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云计算作为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又一划时代的标志性产物,被视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革命性变革之一,将对我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一是推动我区煤电转换战略深入实施。云计算基地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可使我区煤炭和电力就地消纳,有效减轻煤炭市场需求下降和电力外输的困难,提高电力企业发电机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对我区煤电转换战略的深入实施,作用十分明显。二是吸引国内外知名的云企业入驻,为IT产业提供发展机遇。我区特有的冷气候、充足的电力、低廉的电价和地理位置等优势,对一些大型IT企业产生了较强吸引力。云计算基地的建设和大型IT企业的入驻,将促进硬件、软件、云提供商、应用服务商、企业用户等产业链条的延伸发展,对于新增就业岗位和转方式、调结构,将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三是加快推进我区信息化、工业化融合进程。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不足1%。而通过云服务平台,中小企业只需要付很少费用,就可以租用与大中型企业相同的资源,使中小企业实现低成本、高性能和专业化,从而进一步加速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随着云计算大型数据中心(IDC)基地在我区的建设投产运营和各类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的建设,我区必将成为面向区内外用户提供优质、低价、安全服务的云计算产业集聚区。四是催生新型业态服务,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云计算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模式,能够推动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加速制造业、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能够促进电子政务、商务和公共服务等的发展,为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支撑。
在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已有20多个省区市相继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2010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产业以来,我区的云计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和中兴集团等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IDC)先后落地呼包鄂赤云计算基地。按照自治区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到2015年,全区计划投资规模达500亿元以上,建成大型数据中心100万平米,安装服务器300万台;建成8个光缆网省际出口、2个光缆网国际出口,光纤骨干网超过40万公里;建成一批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在建的云计算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1050亿元。一是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全区重点建设了呼包鄂赤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IDC)基地,在建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11个,总投资1043亿元。以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项目、中国移动数据中心项目、中国联通西北基地项目和中兴国际绿色互联网数据中心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都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云计算数据机房21.2万平方米,将有26万台以上服务器可以投入使用,为下一步吸引国内外知名IT运营商和服务商落户我区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光缆网通道建设步伐加快。已编制完成《云计算光缆网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覆盖全区的光缆骨干网、通达省际的8个光缆网出口和通达欧洲的国际光缆网出口。到“十二五”末建成区内光缆线路699.9公里,中俄满光缆810公里,省际光缆线1100公里,贯通云计算园区光缆线99.3公里。目前,光缆骨干网通道建设进展顺利。三是云计算应用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专项服务平台建设,包头市物流管理云、自治区环境保护云、赤峰蒙东云计算中心平台等已建成并投入运营;赤峰市蒙古文信息资源平台、民情与舆情监测云、呼叫中心云、BSD(百岁达)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卫生厅卫生云、住建厅建筑节能云等专项云平台已开工建设;呼和浩特软件产业园、鄂尔多斯中兴实训基地、赤峰云计算产业人才培训基地等建设进展顺利;百度公司已入驻呼和浩特云计算产业园,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也将陆续签约入驻。四是云计算发展配套政策逐步完善。为促进云计算产业健康发展,自治区正在研究制定云服务收费标准,已核定了公共云服务平台运营成本,出台了云计算数据中心用电扶持政策,明确受电变压器容量315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执行大工业用电价格,同时规模大于等于3000个标准机架的数据中心享受每千瓦时0.38元优惠电价。
云计算作为新兴产业,针对可能出现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设备闲置以及“云安全”、云计算准入标准等问题,我们要注重搞好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把云计算产业作为贯彻落实 “8337”发展思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强基地、拓通道、抓应用,力争把内蒙古打造成为国家级云计算产业基地。一是加快数据中心建设。依托呼包鄂赤云计算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中兴能源集团、包头曙光、赤峰蒙东等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中国电信、联通、移动和世纪互联、华为、中兴、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用户的战略合作,形成云计算数据中心运营和服务的产业集聚地。二是加强云计算光缆网通道建设。加快实施云计算国际光缆、国内光缆、云计算区内光缆、云计算接入光缆工程,优化完善云计算国际、国内、区内光缆线路,建设更大容量、更安全的光缆网,全面提升全区云计算基础通信网能力。2013年建成云计算中心接入所在市运营商核心节点的光缆,建设连接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城市的高速光缆网络;2015年初步形成安全、高效的云计算光缆网络架构和可支持业务持续发展的承载能力;2020年实现与俄罗斯、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光纤连接,形成完善的覆盖区内、通达国内、直达国际的云计算光缆网络,满足国际用户、国内用户、区内用户及云计算中心接入运营商网络的需求。积极推进广播电视、电信、互联网络三网融合,构建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三是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虚拟数据中心服务、云存储服务、开发测试服务、分布式数据处理服务等云服务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公共云、政务云、企业云、社区云等云计算应用专项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基于“云计算”的新兴业态服务体系。四是积极推进云计算应用软件开发。推动基础软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围绕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加快应用软件研发,推进国产基础软件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云计算软件研发企业,建设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云计算应用软件研发集聚区,建成呼包鄂赤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软件研发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解决云计算相关行业的高端IT业管理和技术人才缺乏问题。五是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建立健全云服务的管理体系、安全体系和维护体系,重点发展以数据中心运营和服务为主的基础设施运营服务,推动自治区各类基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城市服务综合体系建设。六是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围绕云计算中心建设,配套发展服务器、模块化数据中心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嵌入式装备和可移动数据中心的研发、设计、生产等高端设备制造与制造服务业。七是加强云安全与保障建设。加快构建云计算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结合智能安全管理和持续安全服务,建设先进可靠的云中安全盾,确保云安全和云中数据安全。重点推动标准体系建设、云计算网络与计算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云中数据安全体系建设、身份认证与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应急保障工程建设。
篇10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system is the core content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course experiment target and practice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system reform,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the "three directions, three categories and four modules and three levels" I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system framework and its experiment course content and logical relationship orienting at futur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development needs is put forward. The "three directions" refer to manufacture, service industry and green supply chain; "three categories" refer to design and improvement, analysis and decision making, process control; "four modules" refer to efficiency and ergonomics,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moder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three levels" refer to the cognitive experiment,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and designing experiment.
关键词:工业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Key words: industrial engineering;experimental teaching;course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2-0184-04
0 引言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IE)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工程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外享有很高的声誉。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了工业工程,1993年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和重庆大学等高校试办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开始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工业工程学科建设[1]。1999年12所重点大学招收工业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的办学格局。截止2015年,根据教育部高考专业目录检索,2015年有267所高校(含独立学院)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其中“211”工程建设高校46所,中国最好的9所大学有7所开设了工业工程专业。
由于我国工业工程专业设立时间不长,在诸多方面的建设还不是十分完善,尤其是教学实验环节更是落后于课堂理论教学的探索和发展。从开办工业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情况统计分析,目前国内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类型[2],即示范型工业工程实验室、综合型工业工程实验室、验证型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室和规划设计阶段工业工程实验室。而工业工程具有管理学和工程学双重属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许多理论、技术和方法都来源于实践,其效益更是直接体现在生产实际中。因此,在工业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实验及其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及综合运用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教学体系由理论和实验教学两大部分组成,而理论与实验教学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3]。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起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课程实验目标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实现的重要保障。因此,从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及其专业人才培养角度,研究工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目标
1.1 工业工程的学科特性及其人才培养
1.1.1 工业工程的学科特性
IIE主席Allen Soyster在2005年国际工业工程年会上提出了“工业工程就是设计与改善系统(IE concerns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systems)”。而且,在许多文献中,针对工业工程中的“工业”一词的内涵界定为[4]:泛指一切机构(The overall organization)。可见,工业工程是以社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是工程技术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概括起来,工业工程学科具有四大突出特征:工程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1.1.2 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
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具备管理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能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系统的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工作,即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维方法创造性地进行相关系统的设计与改善。
1.1.3 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分析[5]
工业工程是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交叉学科,是将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它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得到迅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随着工业工程在我国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帮助企业形成适应世界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等方面必然有着广阔的需求前景。
1.2 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目标
工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实践教学是其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的目标大致可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一领域都包含了从低到高逐级递进的不同水平和学习类型[6]。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模仿、机械动作、熟练和创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因此,根据工业工程学科特征及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工业工程实验教学的目标可归纳为:
①知识目标:掌握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思维与方法目标:培养科学的实验设计思想、实验方法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③精神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其敏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2 工业工程学科变革与实验内容
2.1 中国制造业的转变与未来
中国制造与中国工程联动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制造服务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7]。中国工程院在规划《中国制造2025》时指出:从现在起到2025年,属于中国制造2025阶段,争取使中国制造进入第二方队。再经过十年发展到2035年,进入第二方队的前沿。然后再经过十五年,到2050年挺进全球制造的第一方队。中国制造首先面临的是要努力完成四个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2 工业工程学科未来变革和新发展
工业工程专业内容体系广泛,根据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1982年修订版),工业工程知识领域可划分为17个分支[8]。根据中国工业工程技术体系由专业技术基础、专业技术和专业支撑技术构成[9],可构建传统工业工程学科体系,如图1所示。其中,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是其理论基础,即专业技术基础;设计与改善类技术、分析与决策类技术、过程控制类技术为工业工程专业技术;工程技术(尤其是制造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IT)是工业工程专业支撑技术。传统的工业工程学科内容发展成熟稳定,是工业工程学科及区别于其它学科的基石。
新的历史时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科学、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标志的新信息技术、复杂系统理论、行为运筹学等相关理论发展,为工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工业工程学科的新发展与传统工业工程学科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革[10],如表1所示。
根据现在与未来工业工程学科的变革,工业工程未来的研究领域与方向有行为运筹学、基于大数据的复杂生产与服务系统分析与决策、服务与制造融合的生产运作管理、医疗健康服务系统优化与运作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运作管理、基于物联网的运作管理理论方法、面向知识工作的人因工程。
2.3 绿色供应链及其内涵
源于供应链管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绿色供应链[11],其内涵(Green Supply Chain ,GSC)界定为:在以资源最优配置、增进福利、实现与环境相容为目标的以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为原则的从资源开发到产品的消费过程中物料获取、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使用到报废处理、回收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是由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零售商、消费者、环境、规制及文化等要素组成的系统,是物梳、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等运动的集成。绿色供应链由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组成,其本质特征直接体现在“5R”(Reduce、Reevaluate、Reuse、Recycle、Rescue)上。Reduce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是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use是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是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scue是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建立在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环保高效的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在降低对环境负作用的同时使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供应链各环节如供应商、生产厂家、销售商、用户都将从中收益。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体系包括绿色供应、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营销、绿色运输和绿色回收。根据汪应洛院士提出的绿色供应链概念,共生原理、循环原理、替代转换原理、系统开发原理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2.4 面向加工制造、产业服务和绿色供应链的IE实验模块
现代工业工程的核心方向包括运筹工程、制造工程、信息工程和人因工程[12]。而工业工程方法理论的基本内容为效率与人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和工业系统工程[1,13]。效率与人因工程研究主要包括基础工业工程涉及的工作研究、现场管理、人因工程、组织设计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生产及其制造系统工程研究主要包括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现代制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在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技术方法;现代经营工程主要包括工程经济学、成本分析、企业经营战略、工业设计等;工业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系统分析方法、计算机系统技术等。
因此,根据工业工程面向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于加工制造业、产业服务的要求以及工业工程基本理论方法内容,构建面向加工制造、产业服务和绿色供应链的IE实验模块内容,如图2所示。
3 工业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3.1 实验教学体系内涵及其特征
从广义上讲[14],实验教学体系是由实验教学活动的各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起驱动作用的实验教学目标体系、受动作用的内容体系、反馈调控的管理体系和硬软环境的保障体系。而通常所说的实验教学体系是狭义的,即指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实验教学建设的难点。《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指出,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15]“应当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可见,实验教学体系应能体现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系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突出的创新性三个方面,因此,可总结出现代实验教学体系基本要求为独立性、系统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
3.2 工业工程实验手段、类型与方式
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符合培养目标和时代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基础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14]。因此,按照基础训练、综合实验、设计创新实验三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创造条件,实验类型可分为认知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开发设计型实验,实验方式分为开放式与循环式[15]。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主要研究劳动者同劳动对象和周围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人的心理、体力、能力与岗位作业要求、作业环境、疲劳状态之间的关系,以及以生产系统的微观基础―作业或操作为研究对象,对工作过程中的程序、操作、动作进行诊断分析。以认知性、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现代工业工程实验,主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与计算机,采集、分析并优化供应链环节中人、财、物、设备、方法、信息、知识等资源的运行状况,充分挖掘企业效率,进行整体分解并实现系统优化。因此,根据基础工业工程实验和现代工业工程实验内容要求,工业工程实验手段为现场认知与验证、计算机系统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
3.3 工业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框架
根据工业工程实验内容构建和实验手段、类型与方式的确定,可知工业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框架构成为:三方向、三类别、四模块和三层次,如图3所示。三方向为面向加工制造、产业服务和绿色供应链;三类别为设计与改善类技术、分析与决策类技术、过程控制类技术。四模块为效率与人因工程、生产及制造系统工程、现代经营工程和工业系统工程。三实验层次为认知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开发设计型实验。
3.4 实验课程及其逻辑构成
据调研,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8所重点高校设置的专业必修课为:工业工程导论、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学、人因工程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管理信息系统和先进制造技术。国内必修课程设置一般顺序为:工业工程导论、物流管理与设施规划、生产管理(或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与可靠性和人机工程等[16]。
佐治亚理工学院又译乔治亚理工学院,简称Gatech,是美国顶尖的理工学院,代表学科就是工科,全美排名第四,其中工业工程专业连续多年全美第一。其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为经济决策分析、优化、统计概率和计算机科学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为人机工程、制造、规划、供应链、质量控制、经济和金融系统等方面。其研究方向为经济和金融系统、运筹学、物流工程、质量与统计和一般工业工程。普渡大学本科设置的4个专业方向为人因工程、制造系统工程、运筹和系统工程、生产和管理系统工程。美国高校工业工程学科的“人因工程”和“建模与仿真”在课程热度排行中分列为第一和第二[17]。美国主流高校的工业工程专业都设有机器人、认知学、测量与评估、建模与仿真、工业控制和产品设计等课程。
因此,按照国内外高校开设的课程统计和工业工程专业知识领域要求可知工业工程核心课程为: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设施规划与布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质量与可靠性、生产运作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与建模仿真、人力资源与工业心理学、先进制造工程。
根据国内外调研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给出实验模块所对应的课程、课程实验内容及逻辑关系,如表2所示。
4 中国矿业大学工业工程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中国矿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每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近60人。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探索,尤其通过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在基础验证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索性实验等实验内容与课程实验环节上,工业工程专业实现了产学结合、工程技术结合及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专业知识及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IE意识,增强了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产生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近三年来由学生为主申请的科研立项近20项,参与学生人数过百,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获得校级及以上科研与相关竞赛奖励近40人次。许多科研成果,解决了企业面临的生产现场问题,获得了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齐二石,刘洪伟.我国工业工程本土化研究与应用实践分析[J].管理学报,2010,7(11):1717-1725.
[2]陆刚,孙宇博,卢明银.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工业工程,2010,13(2):125-128.
[3]许敖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18(6):1-3.
[4]胡宗武.工业工程学科形成与发展综述[J].工业工程与管理,1998(4):56-59.
[5]黄毅敏,齐二石.工业工程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与路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36(4):85-95.
[6]蔡炳新.创新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75-78.
[7]汪应洛,刘子晗.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6):1-6.
[8]罗宜美,齐二石,毛照.工业工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工业工程,2005,8(4):106-110.
[9]齐二石,霍艳芳,刘亮.21世纪我国工业工程发展及其应用的战略思考[J].管理学报,2004,7(1):103-109.
[10]江志斌.论新时期工业工程学科发展[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5,20(1):1-7.
[11]周鹏飞,陈栋,王秋良.建筑绿色供应链实施的仿真分析:以大连为例[J].系统仿真学报,2014,26(1):173-181.
[12]周贞云,马汉武,叶春明.现代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的规划趋势[J].工业工程,2004,7(2):60-63.
[13]严京滨,张伟,林亨,王晓芳.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J].工业工程,2006,9(4):118-120.
[14]谢鸿芳,周美珍,黄晓辉.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54-157.
[15]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教高[200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