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机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修复机制

篇1

关键词:河道治理;生态水利;河流生态修复

自古以来,我国就已经注意到了河流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十年以来,我国因为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力的兴修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河流的生态问题息息相关,产生了一些负面的作用,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水利的兴修是河道治理的一种,河道治理当中不仅要确保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河道治理中河流的生态修复的问题。

一、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意义

凡事都有两面性,在外面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给经济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使河流的生态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为产生的破坏无法避免,但是对破坏以后的合理生态进行修复却是可以的。对河流的生态进行破坏以后的修复是一项复杂而耗费巨大的工程,如果修复好了,又具有重大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河流的各项功能,还能保持水土,改善小气候等等,对合理的生态进行及时的修复,十分的必要。

1.改善河流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河道治理利用河流的相关规律、河道的规律,从河流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的调整水流的位置,改善水流的条件。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来保证河流的灌溉、航运等功能的发挥。但是,在河道治理的同时极其容易只注意治理而忽视了河道治理的同时河流生态的保护问题,使得河流的生态不同程度的遭到了破坏。这种破坏是极其严重的,使得河流内布生物的多样性变化,旱涝灾害时有发生,城市的正常供水补给受到威胁,河流沿岸的气候产生变化,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曾经的美丽景色不复存在。

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仅可以恢复河流曾经的活力,改善被破坏的河流的生态,还可以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和谐。人们在看到了河流生态遭受到的破坏以后,体验到了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之后,开始注意到了生态的保护,开始审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这对河流生态修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破坏了的河流生态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保证河流的功能,促使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河流进行治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证河流发挥它的最大的功能,这些功能包括:航运、灌溉、防洪、供水等等。治理可以使得河流达到这些要求,而要如何保持这些功能的长时间、不打折扣的发挥,生态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要素。

在进行河道治理的同时重视河流生态的修复不仅对合理发挥功能无害,相反是大有裨益的。河流生态修复了,从灌溉的角度来说,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都能保证灌溉。从防洪的角度来说,既满足了河流航运的要求,又不至于在雨水多的时候,无法承担蓄水压力。洪水来了,因为生态比较好,植被覆盖有保证,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如果河流不仅不能起到有益的作用,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还不能减少灾难的发生,更谈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了。改善、修复河流的生态,在保证河流最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促使河流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正是治理河道所期望的。

二、河流生态修复的重要举措

基于河道治理的河流生态修复不是一蹴而就的,河道治理本身就是一个难题,在河道治理的同时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困难重重。河道修复不像一般的建筑施工过程那样比较容易掌握,而是一个涉及各种地形地貌、弯曲的河道、变化的河床、河道旁的植被等等一个立体的工程。所以要修复好河流的生态,得在先搞清楚河道治理,在进行河道治理中的生态修复,还要从多方面探讨修复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比较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1.河道、河床修复,为生态恢复创造条件

现代的河道治理一般都是运用当今时代的科学技术、材料来进行河道的治理。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固然的坚实有力,但换个角度来说,正是因为这种材料的使用使得河道在洪水来临的时候,河水是难以改道的。在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道的修复指的就是要保持河道的自然形态,河道的自然形态一般都是蜿蜒曲折的,而不是笔直的。蜿蜒曲折的河道可以使得水流的流速不同,流速不同自然的水体流动就具有多样性,多样性的水体流动是十分的有利于合理的生物的多样性的,这对修复河流的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样,在河道治理当中,修复河床也要体现对修复河流生态的意义。河床是河流生物的栖息环境,生态河堤不仅可以防洪,还能有利于河流生物的生息繁衍。

修复河流的生态就是要使河流的生态回到曾经那个多样性的面貌,而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河道、河床治理的时候就充分的考虑到河流生态的问题,在治理的时候就着手于恢复,一举两得。

2.缓冲带修复,降低河流的压力

河流自身并不是孤立的、脱离于陆地之外的一个存在,河流和陆地之间有一个缓冲带,这个缓冲带把河流和陆地紧紧地联系起来。河流的生态破坏包括缓冲带的破坏,缓冲带一般是由河边湿地,河谷等组成,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河道治理的时候要注意河流缓冲带的修复,这对修复河流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在河流的两个岸边都要留出一定的位置,专门设立一个足够宽度的缓冲带。缓冲带的作用在平时显现不出来,一旦洪水发生,它不仅可以起到减弱洪水冲击的作用,还能把洪水分蓄一部分出来,大大降低了河流的压力。缓冲带承担着给河流降压的作用,还发挥着维持河流生态多样性的作用,它的湿地、河谷等等可以给生物提供一个生存的环境,还能净化河流的水质,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

3.植被景观修复,保持生态平衡

过去一直认为,所谓的生态修复就是指植被的修复,今天虽然人们的认识已经发极大的提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植被的修复在合理生态的修复当中还真是非常重要的。过去破坏的植被导致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无情的报复,在治理河道的时候,修复破坏的植被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在科技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善于运用各种科技手段,因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修复被破坏的植被,使得植被的覆盖能够恢复,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植被覆盖水平。植被的修复、恢复可以极大的保持水土,有利于河道的质量,是一种根本的、生态的治理方法。植被恢复了,毫无疑问的将会对生物的多样性有益,形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是河道治理和河流生态修复一直以来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效果。

总结:

认识到了问题就要积极的去解决,即使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也要积极的探索、实践。基于河道治理的合理生态恢复是顺应时展的,虽然至今理论和实践经验都还有不足之处,但是其重要性已经体现了出来。合理的生态修复是一个长过程的修复,涉及面广、问题多,比较复杂。虽然如此,进行积极的探讨,找到修复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法,对河流的生态进行修复,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晋仁,刘元元.论河流生态修复[J].水利学报,2007,30(9)

[2]孙永波,陈俊娟.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2)

[3]张世玉.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篇2

1生态修复

1.1生态

生态是指生物圈(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周围环境系统的总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大量的物种构成,它们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其复杂性是指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自组织性及有序性。

1.2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是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本身的自动适应、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按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休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生态修复(Restoration)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或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成功地恢复到一定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修复与恢复是有区别的,更不同于生态重建。生态修复的提出,就是要调整生态重建思路,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自然演化为主,进行人为引导,加速自然演替过程,遏制生态系统的进一步退化,加速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重建是对被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工程,加强生态系统管理,维护和恢复其健康,创建和谐、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对于生态修复,国际上已有相应的科学理论支撑体系,对生态系统退化机理及其恢复途径已有所研究,并被日本、美国及欧洲所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生态修复概念的国内外发展

Harpe(r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关于组装并试验群落和生态系统如何工作的过程。Diamond(1987)认为,生态恢复就是再造一个自然群落,或再造一个自我维持、并保持后代具持续性的群落,他比较侧重于植被的恢复。Jordan(1995)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1995)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Egan(1996)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的过程。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TheUSNaturalResourceCouncil,1995)把生态恢复定义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较接近于受干扰前状态的过程。国际恢复生态学(SocietyforEcologicalRestoration,1995)先后提出三个定义: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系统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时间等广泛的范围(1995)。

另外,焦居仁(2003)认为,生态修复指停止人为干扰,解除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自身规律演替,通过其修养生息的漫长过程,使生态系统向自然状态演化。焦居仁认为恢复原有生态的功能和演变规律,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进过程,在其界定的定义中,生态恢复仅依靠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关于“生态修复”,日本学者多认为,生态修复是指外界力量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重建和改进(不一定是与原来的相同)。这与欧美学者“生态恢复”的概念的内涵类似。焦居仁(2003)认为,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而加快恢复则被称为生态修复。该概念强调生态修复应该以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为主,而以外界人工调控能力为辅。

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

2.1生态修复质量评价的进程

美国是较早开展生态修复评价的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为了更好的评价跟预测,美国的研究者开发了多种生态系统评价方法,最常用的是生态环境评价系统(HES—HabitatEvaluationsSystem)(LarryW.Can-ter,1996)和生态环境评价程序(HEP—HabitatEvalua-tionsProgram),HES主要用于河流地区的洼地森林生境的评价,而HEP则被广泛接受用于区域生态影响的评价(徐鹤,贾纯荣,朱坦,戴树桂,1999)。80年代初美国环保局(简称:U.S.EPA)提出的环境监测和评价项目(EMAP),从区域和国家尺度评价生态资源状况并对发展趋势进行长期预测,以后该项目又发展成州域和小流域环境监测和评价(R—EMAP)。Reitti以渗透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修复评价法,即生态质量的安全与否与斑块的间距、扩散能力、干扰能力等相关,安全度也是生态评价中应解决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中,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创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的概念框架,该模型是衡量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这种压力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及社会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响应等。随后人们对该模型进行推广,建立了针对不同问题的PSR模型。ThomasM.Quigley等对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分别用不同的指标评价森林、草地、水域子系统的生态安全(ThomasM.Quigley,2001)。Steven.M.Bartell等采用综合水生系统模型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对有毒化学品给河流、湖泊和水库造成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StevenM.Bartell,1999)。还有RaPport.D.J、W.GWhitford、ZhanxueZhu、美国环境保护局等提出了针对生态系统健康及其适宜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的评价指标体系(Whitford,W.G,Rapport.D.J,DeSoyza.A.G,1995)。

2.2生态修复质量评价方法

2.2.1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little等人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针对性强。主要应用于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进行生态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行、列均为生态因子);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分析等。列表清单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拟建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以正负符号、数字以及其他符号表示影响的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

2.2.2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通过对每个环境因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相对于环境质量从好到差分别赋予由高到低的分值,再根据各个因子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同,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综合权重和分值,得出生态环境的现状值。用同样的方法,取同样的权重,可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生态环境预测值。比较现状值和预测值的差别,便可知项目建成前后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采用的公式为EI=∑=Wi×IiEI=∑(Ea-Eb)×Wi式中:EI—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数值;n—指标个数;Wi—各指标权重值;Ii—各指标的数值;EI—开发建设活动前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值;Ea—开发建设活动后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Eb—开发建设活动前指标i因子的质量指标。#p#分页标题#e#

2.2.3图形叠置法

图形叠置法是把两个以上的生态信息叠合到一张图上,构成复合图,用以表示生态环境变化的方向和程度。本法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简单明了,但不能做精确的定量评价。生态图法主要用于区域环境修复影响评价;具有区域性影响的特大型建设项目评价中,如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新能源基地建设、铁路建设等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开发规划中(吴小萍,杨晓宇,冉茂平,2004)。

2.2.4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

生态系统是由多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各因子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认识和评价这样的复杂系统必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目前最常见的评价方法,它是一种对复杂现象的决策思维过程进行系统化、模型化、数量化的方法(赵焕臣等,1986)。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法的主要工作程序是:(1)明确问题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目的、对象;进行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确定评价内容或因子;进行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明确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2)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对评价系统的初步分析,将评价系统按其组成层次构筑成一个树状层次结构。在层次分析中,一般可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指标层、策略层。(3)标度在进行多因素、多目标的生态环境评价中,既有定性因素,又有定量因素,还有很多模糊因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各不相同,联系程度各异。在层次分析中针对这些特点,对其重要度作出定义。(4)构造判断矩阵采用的导出权重的方法是两两比较的方法。同过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5)层次排序计算和一致性检验一权重计算排序计算的实质是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此外,在构造判断矩阵时一,因专家在认识上的不一致,须考虑层次分析所得的结果是否基本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经过检验后得到的结果即可认为是可行的。(6)选择评价标准:通过上述5个步骤,确定了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及各层间的权重,接着应确定相对于指标体系的评价标准体系。(7)采用指数方法进行评价。其评价模型如下:=(j=1,2,…n)式中:Yj为态修复综合评价,wi为各指标的权重值,xj为各属性值。

2.2.5BP神经网络法

生态环境系统是由大量的系统组分按照非线性方式组合的,因此,生态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提取模型具备非线性函数拟合的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很好地处理多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能较好地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信息提取所面临的问题。人工神经网络(ArtlficiaiNeu司Networks,简称ANN)是20世纪40-50年代产生,80年展起来的模拟人脑生物过程的人工智能技术。它是由大量的、简单的神经元广泛互连形成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不需要任何先验公式,就能从己有数据中自动地归纳规则,获得这些数据的内在规律,具有自学习性、自组织性、自适应性和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特别适合于因果关系复杂的非确定性推理、判断、识别和分类等问题(甘敬等,2007)。BP(BackPropagation)网络是目前ANN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类型,是一种是由非线性传递函数神经元构成的前馈网络,其权值的调整采用反向传播学习算法,体现了神经网络理论中最为精华的部分(Anderson,TA.,1995)。它是一种包含有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的中向传播的多层前向网络。

2.2.6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从数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降维处理技术。假定有n个地理样本,每个样本共有p个变量描述,这样就构成了一个nXp阶的地理数据矩阵。

篇3

关键词 稀土废矿区;治理;植被;生态修复技术;福建长汀

中图分类号 X53;S1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315-03

稀土矿废矿区治理,一直是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与难点[1-2]。为解决这一难题,2007年开展了“长汀县稀土矿废矿区的高效治理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课题。在对稀土废矿区土壤特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在稀土矿废矿区栽植的各类乔、灌、草品种并进行科学的配置种植,取得极显著的治理成效[3-5];兼用养猪场的沼液灌施,有效地促进林下植被的茂盛生长,提升了土壤肥力,使耐寒桉树的林分生长量获得持续增产,从而形成茂密的草、灌、乔植被群落,加快了稀土废矿区植被生态修复进程。这一治理模式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可广泛应用于南方稀土矿废矿区治理中。

1 稀土废矿区土壤分析

1.1 稀土提取工艺

目前,普遍采用的稀土提取工艺为:反复用3%~5%硫酸铵溶液淋泡采下的堆积在底部铺有塑料膜堆场上的稀土矿石,抽吸矿石堆场底部流出的硫酸铵浸出液至稀土沉淀池,加入稀土沉淀剂(碳酸氢铵),过滤后即可得到碳酸稀土,灼烧碳酸稀土1次后可获得90%的混合稀土氧化物,滤液可循环利用。

1.2 废矿区土壤残存物分析

从稀土提取工艺分析可知,在稀土提取稀土矿的过程中可消耗大量的(NH4)2SO4,被稀土离子置换出的NH4+被牢牢地吸附在废矿黏土中,是丰富的氮素资源,且被矿物质吸附的NH4+的分布相对较均匀。只有科学地选择一些最适生植物,才有可能充分利用这些被废矿黏土吸附着的氮素资源。此外,大量的水溶性SO42-残留在稀土废矿区的土壤中,因雨水的流失、淋溶会导致SO42-减少,在积水区域,因为堆场底部铺有塑料膜流失较少,SO42-浓度较高。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在吸收土壤水分的同时也会吸收SO42-,若土壤中SO42-过高,导致其在植物体内累积量过大,会对植物造成毒害,轻则造成植物落叶,重则造成植株死亡。SO42-的水溶性导致其随土壤水分蒸发,土壤表层的浓度过高,因此不同深度土层、不同地点SO42-浓度的残余量不同。

1.3 废矿区不同深度土壤SO42-浓度测定及土壤养分分析

样品取自废弃了3年的稀土废矿区土壤,位于长汀县三洲乡三洲村,对不同深度土壤、不同地点的SO42-浓度、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等进行了测定。

由表1可以看出:①土壤碱解氮含量在2个区域都较一般土壤高,氮素资源充足可供开发利用,在0~30 cm范围内,土壤碱解氮含量达到203 mg/kg以上,因此适宜的植物必须对NH4+吸收能力强、较耐干燥、生长快,能够迅速形成地表植被;②土壤有效磷、有效钾的含量在2个区域均偏低,属于缺磷、缺钾范围,且二者差别较小,因此在栽种植物时,应结合植物特性及生育期要求,侧重磷、钾肥的施用。③SO42-浓度在1区特别高,土壤深度30 cm以上的SO42-浓度为16.3~21.8 mg/kg,不会对植物正常生长造成危害,但土壤深度60 cm以上的SO42-浓度为66.3~123.4 mg/kg,90 cm处最大,该浓度范围对植物生长造成危害,但可以种植浅根性草本植物;④2区表层SO42-浓度最小,随深度增加SO42-浓度逐步增加,之后又逐渐减小。SO42-浓度为7.8~11.1 mg/kg,90 cm处达到最大。

2 废矿区植物品种选择与栽植技术

2.1 平坦地段适宜种植速生耐寒的桉树

稀土废矿区由疏松的矿土堆积形成,具有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土层深厚、NH4+丰富、透水性较好等特点,可选择需氮量大、根系发达、生长快的乔木树种(巨桉、邓恩桉),该区域土壤能够满足其对氮素的需求。

福建省新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巨桉,年生长量可达4 m以上,可耐-4 ℃左右的严寒,具有耐瘠薄、吸收NH4+能力强、耐干旱、喜疏松透气的土壤、根幅生长量较大等特点,但桉树幼树耐寒性较差,为防止桉树徒长,种植当年宜施用少量的基肥与追肥,但栽植时应下足客土,以利苗木早期根系的生长。

桉树栽植密度为1 200~1 350株/hm2,肥料施用量为垃圾土25 kg/穴、钙镁磷肥500 g/穴、硼锌镁混合微肥25 g/穴,桉树容器苗种植于4月底完成,6月初追施复合肥300 g/穴。第2年可开始用养猪场的沼液浇灌林地(4月、6月、9月各1次),10月后停止施肥。

2.2 废矿区边坡适宜栽植复合型的草本植被

地表径流对废矿区边坡土壤的侵蚀,造成重度沟蚀。坡面种植根系发达、耐旱性强、株丛高大的禾本科草种(香根草、类芦等),并套种浅根性的鸭拓草,可有效控制边坡侵蚀。鸭拓草的优点为:固土力强,匍匐生长速度快,吸收NH4+能力强,可节节生根,废矿区的碱解氮浓度较高可以满足鸭拓草快速生长的需要。此外,鸭拓草耐干旱,喜适当阴蔽条件,禾本科草种(香根草、类芦等)可为其生长提供较有利的生境条件,从而达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地表植被快速生长的护坡效果。

2.3 桉树林间套种草、灌植物

桉树生长速度快,组培苗种植后2个月即可达到1 m左右,叶雀稗、印度豇豆、胡枝子较适宜在桉树间套种。由于桉树林内透光度好,株间距又大,枝叶稀疏,而胡枝子、印度豇豆、宽叶雀稗等耐阴性强,相互配合可形成相对稳定的草、乔、灌混交植被群落。间套种方法:挖松表土,撒种,覆盖少量垃圾土,点播种植1~2丛/m2即可。

2.4 以沼液为主要肥源,促进林下植被生长

2001年以来,长汀县在水土流失区推广种植杨梅,取得极显著的生态效益,为解决杨梅果园有机肥供应难题,在水土流失区引进、建立了大量的养猪场,猪粪与沼液资源取之不尽。这一沼液资源不但给稀土废矿区桉树林分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肥源,而且由于稀土废矿区土质疏松,浇灌的沼液可快速渗透到土壤深层,促进了深层土壤中桉树根系生长,进一步加大了桉树根系对土壤中NH4+的吸收与利用,使耐寒桉树的林分生长量获得持续增产。施用沼液也有效地促进林下植被的茂盛生长,提升了土壤肥力,从而在稀土矿废矿区快速形成茂密的草、灌、乔植被群落,加快了稀土废矿区植被生态修复进程。

3 稀土废矿区植被生态修复效果

3.1 桉树生长状况

于 2007年4月下旬种植桉树33.3 hm2,至2007年12月末,桉树平均株高为3.1 m,最高的达5.2 m,可形成桉树林。2008年春季的特大霜冻危害导致巨桉尾梢遭受冻害,但于4月全部恢复生长,至2008年12月末桉树长势非常茂盛,平均株高为6.25 m(图1、图2)。桉树是需氮量较高的植物,但桉树种植的第1年,氮肥的用量非常少,即表明土壤中NH4+可满足其生长需要。第2年开始灌施沼液后,不需施用氮肥,只需补充少量磷钾肥即可。

3.2 边坡地段香根草、鸭拓草生长状况

由表2可以看出,香根草与鸭拓草混交种植条件下,两者生长均较快,仅6个月就可覆盖稀土废矿区的地表。因此,采用香根草与鸭拓草混交模式治理稀土废矿区边坡效果较好(图3、图4)。鸭拓草较不耐寒,但其萌生小苗的能力强,从而保持鸭拓草的不断繁衍生长。

3.3 桉树林下植被生长状况

林下套种草、灌植物3个月即可覆盖地表,其中以宽叶雀稗长势最好。印度豇豆虽为一年生豆科绿肥植物,可以在豇豆收获后,将藤蔓从根蔸处剪断后作为绿肥埋在林地内,再把印度豇豆的根蔸用土覆盖起来,翌年春季扒开根蔸土堆,让根蔸重新萌发新芽,第2年印度豇豆的藤蔓生长量将超过前1年的生长量。林地经2年的治理,可基本形成稳定的乔、灌、草混交植被群落。

3.4 废矿区积水区域桉树生长状况

由于部分废矿区底部及边沿铺过的塑料薄膜保存较完好,暴雨后易积水。该区域深60~120 cm的土层中,较易形成高浓度SO42- 区。积水区域种植的桉树几乎均受到SO42-不同程度的危害,长势较差。当桉树地下根系扩展到深约60 cm,树高达1.5 m时,高浓度SO42-会导致植株叶片卷曲、落叶。所以在稀土废矿区积水区域,前期不宜种植深根性的乔、灌类植物,并应加强废矿区积水区的排水处理措施,经过多次排水处理、有效降低了土壤中SO42-浓度后,才可栽植一些深根性的植物。

4 结语

(1)为充分发掘废矿区土壤中残存的NH4+资源,种植深根性的耐寒桉树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效果好的快速绿化治理方法[6-8]。但在积水区域,应采用开沟排水等方法降低土壤中SO42-浓度后才可种植深根性的乔木树种。

(2)香根草、类芦是根系发达、耐旱性很强且植丛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极其适合在稀土矿废矿区种植。选择香根草、类芦与鸭拓草搭配种植,可充分利用鸭拓草较耐干旱、茎间节节生根、对土壤中的NH4+ 吸收能力强、覆盖地速度快等特性,快速在稀土矿废矿区边坡形成能有效防止地表径流侵蚀、固土能力特别强的植被层,起到极好的护坡效果。香根草、类芦与鸭拓草间生长十分协调,是一种非常好的草种搭配模式。

(3)桉树林间套种宽叶雀稗等植被,当年即可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另外,印度豇豆收获后,可将印度豇豆的根蔸用土覆盖起来,翌年春季扒开根蔸土堆,让根蔸重新萌发新芽,变一年生为多年生豆科绿肥植物。

(4)稀土矿废矿区栽植各类乔、灌、草植物,可充分利用养猪场沼液这一肥源,促进耐寒桉树林分与林下植被的生长,大幅度提升林地肥力,改善稀土矿废矿区的生态环境条件,快速形成茂密的草、灌、乔植被群落,加快稀土废矿区植被生态修复进程。

5 参考文献

[1] 池汝安,田君.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评述[J].中国稀土学报,2007,25(6):641-649.

[2] 李 婷,涂安斌,张越非,等.混合铵盐用于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取稀土的动力学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9(2):19-21.

[3] 由立新,赵长山,李林海,等.鸭跖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1):21-23.

[4] 吴大付,张莉,任秀娟,等.超富集植物研究新进展[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3):55-59.

[5] E W 腊塞尔.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M].谭世文,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6] 王丽,王力,和文祥,等.神木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8):1343-1347.

篇4

关键词:生态措施 生态系统 水下森林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一个以城市景观为主的城市内湖,生态修复湖面320000m2,清淤完成后平均水深1.74m,库容55700m3,集雨面积达16.59km2。随着环湖土地大量开发,周边污染源源不断进入,湖区水位并没有明显降低,湖面已被水浮莲密集覆盖,通过水质检测其主要水质指标全部超标,已经成为严重富营养化的湖泊,极大影响了湖泊的城市景观效果,为改善湖区周边的人居环境质量,实施湖泊的综合整治工程已势在必行。

2、 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从以往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与修复实践案例分析,采用单一技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成效有限,因而选择采用外源与内源控制,工程与生态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

目前,此湖正在实施污水截流,初期雨水截流及净化,生态引水及底泥疏浚等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以上综合整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外源污染的输入量和污染物的富集与释放,增强底泥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增加水体的复氧能力,使湖区水体水质在较短时间内有明显改善。但湖区内必须建立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内源污染。

3、水质和污染源分析

通过下表的水质检测数据可以看出,其主要水质指标全部超标,显示为劣Ⅴ类水质。

根据资料查阅及现场踏勘,此湖目前存在的主要污染源还有:地表径流污染和污水处理站尾水污染。其中地表径流污染主要由于其周边集雨面积较大,尤其是农村生活社区、农田及绿化地表径流是该湖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近几年,该地区降雨径流监测显示,各类城市降雨径流中的氮磷浓度差异较大,总氮,硝态氮,氨态氮与总磷的平均含量范围分别为1.96~6.77mg/L、0.62~4.89mg/L、0.35~1.18mg/L和0.04~0.66mg/L。

根据现有的污水处理站的资料分析,现有3座污水站尾水排放入湖,排放量为32800m3/d,排放标准为一级A。

4、 水体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此湖水体生态治理主要含6个部分:?生态拦截 ?污水处理站尾水入湖口处理措施

?水下地形改造 ④底质改良 ⑤生态系统构建 ⑥漂浮湿地。

4.1 生态拦截

4.1.1 生态集雨

湖区水体其中的主要污染为面源地表径流,采用雨水生态收集过滤渠净化路面及绿化带来的入湖污染负荷。

4.1.2 环湖生态湿地带

对于不易收集或集中入湖的漫流形式的地表径流,采用构建环湖生态湿地带的技术措施,过滤初级地表径流。

4.2 污水处理站尾水入湖口处理措施

4.2.1 生态浮岛净化系统

采用生态浮岛净化入湖污水,在达到水质净化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4.2.2 复合湿地净化系统

为最大量的削减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采用表流湿地深度过滤污水,提升水质量标准。表流湿地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物理吸附。

4.3 水下地形改造

借助清淤工程开展,营造合理的水下地形,由陆域、湖滨区(0-40cm)、浅水区(40-100cm)、过渡区(100-150cm)、深水区(150cm以上)组成的多生境条件的水下地形,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4.4 底质改良

底质消毒主要是杀死一些土壤表面的藻类孢子以及一些有害病原菌;底质改良主要对底质 pH等进行改善。经过底质预处理,可中和底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改变酸性环境,起到除害杀菌、施肥、改善底质的作用,含有水生动、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常量元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这些元素都以离子状态存在,能被水生动、植物所利用。

4.5 生态系统构建

4.5.1 沉水植物构建

沉水植物是水体中的生产者及动物生境条件的营造着,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案从湖区水深及功能定位选取沉水植物的种类及栽培区域。

浅水区(0-80cm)构建水生草皮系统;过渡区(80-150cm)构建水生森林I型;深水区(150cm以上)构建水生森林II型。

4.5.2 水生动物生态系统的构建

完善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实现水体生物多样性。通过滤食浮游藻类,有效控制蓝藻水华; N、P通过藻类营养级转化,以鱼产量形式得到固定,进而达到净化水质目的。

4.5.3 水生微生物净化系统

水生微生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了营养物质(污染物)从有机向无机的转化,有效分解水体中的悬浮物、沉积物、动植物遗体、碎屑等,因此,在建设生态系统的最后,完善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

4.5.4 滨水湿地带构建

湖区水系的景观功能是本案打造的重点,依据陆域景观的不同,合理搭配适生、水生植物形成自然、生态的湿地景观,同时兼顾一定的水质净化效果。

4.6 漂浮湿地

漂浮湿地是采用漂浮物质及种植土拼着而成,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可移动也可以固定,栽培植物的种类可以是草皮、水生植物甚至是小型的灌木等。在湖区内构建漂浮湿地,具有一定的水质净化效果,同时提升水域景观。

5、水体维护

5.1日常维护:枯死植物更新补植、残梗败叶及时清捞、收割长势茂盛植物、及时捕捞动物,并视具体情况适量补充。

5.2专业养护:定期对景观湖水质进行检测

检测指标:氨氮、亚硝氮、硝酸氮、总氮、总磷、 CODMn、叶绿素a、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等;检测频率:1次/季度,具体检测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6.注意问题

1)流域面积比较大,流域范围内的降雨、人类活动、市政建设活动对湖泊水生态系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扰动。

2)恶劣天气如台风天气、潮水顶托、强降雨等,使湖区水位超过常水位较长时间和反复次数过多,对湖区清水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人们的放生活动会影响清水生态系统。禁止随意投放草鱼、鳊鱼、鲤鱼等鱼类。

4)外来物种如罗非鱼、福寿螺等对水生态系统也有破坏作用。

5)生态建设所采用的水生动植物品种均为项目区域土著物种或历史曾有物种,杜绝使用外来种或入侵种,保证湖区的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1.夏宏生,蔡明,向欣 人工湿地净化作用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08,3:4-8

2.郑涛,穆环珍,黄衍初等 非点源污染控制研究进展【J】,2005(2):31-34

3.贺锋,吴振斌 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和水质改善中的应用【J】,植物学通报,2003年06期

篇5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 生态修复 农业观光产业

1 安徽省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的现状和问题

1.1 采煤沉陷区的概念

采煤塌陷区是地下煤层被开采后地表塌陷形成的洼地。煤矿开采区的地下煤炭资源被大量开采,破坏了岩体原有的平衡状态,被开采煤层的上覆岩层将依次发生冒落、断裂、弯曲等移动变形。

1.2 安徽省淮南市采煤沉陷区现状概况及分布情况

安徽省淮南市煤矿位于淮河中游两岸,东西长达180km,南北宽约20km,煤炭远景储量达4.44×1010t。据测算,淮南矿区万吨煤的塌陷率为1100~2670 m2,根据目前的开采速度,每将新增沉陷区1500ha.以上。淮南市采煤沉陷区分布在一县五区(凤台县、大通区、潘集区、八公山区、谢家集区、毛集实验区),涉及25个乡镇(街道),影响农民超4.6万户、人数超13.4万人。

此次治理的潘集区泥河镇塌陷区位于淮南市潘集区东北部,由于煤矿的开采和沉陷,生态环境脆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形势比较严峻。

1.3 安徽省淮南市采煤沉陷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淮南市在治理采煤沉陷区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来说,政府投入的精力、物力、财力均显不足,沉陷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影响了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市的几个塌陷区治理效果大都不理想,其治理多是挖塘抬田,或回填复垦。甚至是对未稳沉的沉陷区进行治理,重复治理,浪费资金。

2 采煤沉陷区治理与生态修复型农业观光产业结合的模式探索

2.1 生态修复的概念以及在采煤沉陷区治理中的应用

所谓生态修复是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采煤沉陷区的生态修复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涉及地下地质变化、地上田、林、路、水、气;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关系,因此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地貌复杂、地形多样的沉陷地科学治理,合理利用。

2.2 产业化视角下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

采煤沉陷区的治理和产业的发展相结合是十分明智的选择,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保护途径和模式。将采煤沉陷区治理后的项目形成产业化发展需要一定的市场基础,市场是采煤沉陷区规划成为农业观光园的载体。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会更有效的保护和发展。产业化发展的不能用单一的模式,应该寻求运作模式的多样化,如“公司+观光”、“观光+高等院校”、“批发市场十观光园”、“观光团+农户”等等。

2.3 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农业观光相结合

充分利用沉陷形成的水面,开发风景旅游资源,提供完善的服务,合理组织游览线路;从根本上治理环境,使治理后形成的水上景观区域真正成为环境优美、风格独特、内容丰富、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度假地。

通过规划及实施,使采煤沉陷区变成有生气的农业观光园,此农业观光应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科普展示于一体,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园区。沉陷区治理后规划形成的农业观光园将推出三大生态产品:a、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餐饮;科普教育、娱乐逗趣。b、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通过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技术,形成各种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c、生态产品生产:包括园林苗木花卉、高档切花、设施园艺、特色蔬菜瓜果、高档水产品等等绿色产品的生产。

3 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农业观光结合的实证研究

3.1规划基地现状及分析概况

泥河镇生态修复型农业观光园规划面积约40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300亩。基地地形较为平缓,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水环境丰富,原水产养殖中心位于基地内部,鱼塘形成较大面积水景观。多条水渠贯穿基地内部,可用来组织多样性景观。西南部为采煤沉陷区形成的大面积水面。

3.2 总体定位和项目策划

3.2.1旅游客源市场构成及其特点

受当地旅游条件、基础设施及宣传状况的约束,近期来这里旅游的基本上是淮南市民、怀远居民及周边其他居民。按旅游目的的不同分以下几类:期疗养、居住型,这类旅游的一般为退休老人,其文化程度较高,又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停留时间长,注重恬静、舒适的环境;夏、冬令营,一般是中、小学生,人数在几十到一百之间,驻留时间在3到5天,多进行团体活动,如爬山,采摘,以及农业观摩;度假、避暑,来自大城市家庭,要求放松的环境,农家趣味的生活,家庭参与性的活动,如烧烤,采摘等;生态科技示范,在一些典型的区域,划出一定的范围,做特定的生态示范,这类游客居住时间长;教学实践,一般是与农林相关的大学生,来此辨认树种,观摩农耕。

3.2.2 总体定位

侧重考虑旅游者的生理感受,使其获得生理上的舒适和疗养。泥河镇采煤沉陷区规划成农业观光园的总体定位应该是:

(1)以观光农业、高科技农业为基础,集休闲、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观光园。

(2)以生态环境为特色的科普教育及展示基地。

3.2.3塌陷区治理项目策划

该农业观光园地处采煤沉陷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决定了观光园的一切旅游项目开发都必须以塌陷区取得良好的治理成效为基础,所以初期的开发工作必须把沉陷区的治理工作放在首位。

通过对沉陷区现状及其区位条件的分析,综合考虑生态、经济效益;本次规划选择“生态农业与观光休闲相结合的复垦模式”作为后湖农业观光园的治理策略。即:利用沉陷区特有的自然优势和当地特色农业优势,建设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等综合功能的农业观光园产业。观光农业结合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与旅游景点、旅游方式的开发,让农业发展成为旅游点的一部分。另外,观光农业可以充分发挥区域自然地理优势,以游带农,以农促游,农游互补,建起既有经济价值又有观赏价值的农业。

3.3采煤沉陷区治理与农业观光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3.3.1 规划实施措施

(1)加强规划的法律地位,规划一经批准即可视为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确需修改时须经原批准单位和设计单位批准。

(2)建立强有力的建设管理机构,成立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规划的实施,审批和检查各项建设是否符合详细规划要求,引导园区建设有序发展。

(3)多渠道、多方位的筹措资金,提高综合开发能力和旅游吸纳能力加强环境建设,注重“外引内聚”集八方力量,汇四方资金,增强园区的开发建设能力,同时注重各项旅游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提升公园的内在品质,增加其旅游吸纳能力。

3.3.2经营策略

(1)农业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和设施化、智能化发展,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各种洁净的时令鲜果菜,全自动化的蔬菜移栽机开始取代手工操作,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可自动调节等,一些高新技术。

(2)产品质量管理规范化,按出口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规范化质量标准进行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树立市场品牌。 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经营模式一体化。

(3)农业产品高度商品化,贯彻从消费中来,到消费中去的生产技术路线,发展适应消费者需要的农业生产,特别要开发适用于加工、外餐用的优质、高级、符合健康意向的农产品。 观光园成产业化结构,推动工、商、建、运、服全面发展。

(4)观光园运作形式多样化,强调更多地与城市其他产业融合,其典型表现在“健康产业”、“外食产业”等新型都市农业产业上。建立“公司+观光”的投资形式,形成实行企业化运作;建立“观光+高等院校”的合作形式,实行农产教一体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协议。建立合作关系,依托坚强的技术后盾,采用尖端的技术手段;建立“批发市场十观光园”等经营机制,把观光园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化经营,生产各类优质、新鲜、卫生、安全的农副产品,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需求;建立“观光团+农户”的生产方式,实行产业化经营。农产品逐步开放,而城市文化经济高度发展,人们追求食品安全、卫生、新鲜,即食品的绿色和保健功能,将促进绿色和保健农产品生产,也将引发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4 结语

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于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业相结合,这种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治理项目是一个长期逐步推进的过程,根据不同沉陷区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程和农业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取得治理后的最大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凤祥. 两淮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整治[ J] . 生态经济, 1995,(5): 28~31

[2] 方创琳. 采煤塌陷地的综合开发与协调发展[J ] . 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1997,

(2) :66~69

[3] 史同广. 平原地区采煤塌陷对土地的影响及复垦治理[ J]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 4) : 181~183

篇6

关键词: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生态;保护;海南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23-02

一、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非生态影响

南海海岛资源丰富,国家首批公布的无居民海岛名录中海南省辖域的无居民海岛有6个。作为独特的自然资源,无居民海岛有着独立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结构,其生态指标较为复杂,生态系统很脆弱,旅游开发若缺乏生态引导和系统规划,势必破坏无居民海岛,再做修复几乎不可能。因此,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指数会产生联动的影响,对推动海洋资源经济开发模式的深耕细作将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

1.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资源结构的生态负效应

作为旅游资源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进行开发和资源重构,主要包括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民居和住宿业建设、道路和交通网络建设、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建设等。这些开发项目依托的是海岛资源现有的自然形态的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会将海岛资源进行重构,破土动工等破坏海岛表面,这对海岛的气候,地貌、地下岩层都会产生影响,对海岛植物及微观动物生态结构都会产生不可预见的影响。在舟山群岛的旅游用岛开发中,部分问题已经表现出负效应,游客进入产生的生态破坏、碳排放指标超标、系统联动迟缓以及文化“溢出效应”等负效应问题目前技术还无法解决,将继续存在。

2.对无居民海岛资源构成的生态负效应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对海岛整体资源结构会产生联动的连锁效应,诸如对海岛形态、岸线、植被覆盖区、温度、滨海区域、海水、地下水资源及其涉及海域的生态效应。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规划中,项目施工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可能会因建筑垃圾引起海水退化,工业用料可能会对空气和海域产生侵害,游客过度进入的生态破坏、碳排放指标变异、游客行为对近海区及沙滩的破坏,港口建设、旅游建筑及相关建筑占用海岛面积导致海岛面积缩减,海岛港口建设对所属海域及动植物生态结构的冲击等。

对无居民海岛的资源的生态结构和资源构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生态系统的破坏将产生更糟糕的联动效应,会直接引起海岛资源恶化、生产力下降,将是无居民海岛旅游推进的万劫不复。

二、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策略

1.系统分区,生态划定

系统分区是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对海岛进行生态规划,分区进行设计,将旅游开发区、相关项目区、海岛行政区、生态隔离区等,根据海岛资源的生态指标、生态结构、生态极脆弱特质等对海岛进行空间结构区隔,系统规划,将规划中的生态属性高度界定,将海岛分成功能不同的旅游开发区域,联动协同进行开发与建设。

2.设计主题,异质开发

南海无居民海岛资源较为丰富,开发过程中应在考量经济效益的同时务必以生态持续发展为指导方针。盲目开发与建设对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资源是不负责任的。目前大多数旅游海岛开发的同质性表现突出。要围绕海岛资源的特质和可发掘文化内涵进行个性设计,围绕个性化、异质性和精品化的开发思路,将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特质凸显,海岛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要共同树立海岛品牌与文化意识。南海无居民海岛资源相对空间不够集中,对海岛旅游开发的异质性设计对旅游开发是有利的,不至于因资源集中而过于相似。因此,在开发无居民海岛中建设项目设计至关重要,要避免重复建设和雷同开发,减少资源浪费,抑制非正常竞争的出现。从规划开发层面将主题突出,围绕主题进行系统规划和生态开发,推动海岛可持续发展。“主题岛”和“概念岛”的理念在海岛系统协同开发中极为关键。

3.产品创新,泛生态旅游产品代入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是建立在循环经济模型基础上的,要求资源的重复利用和低碳发展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注重重复利用和资源循环,同时观测的指标还有产品的连带功能。泛旅游产品是对传统规范的旅游产品的延伸、升级和创新的具体表现。旅游产品高度同质是今天饱受游客诟病的。在系统协同开发南海无居民海岛中,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应注重独特性、文化性、品牌性和创新性,重构海岛旅游产品结构,将依托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的生态属性融入产品设计中,创新海岛旅游产品,深入推动海岛旅游产品的结构完整、品类丰富、标志突出。产品涉及滨海旅游、海底观光、地貌观光、养生旅游、婚庆旅游、会奖旅游、潜水与海钓旅游、探险旅游、游轮旅游以及海洋文化旅游等,对这些旅游产品进行深度挖掘和创新设计是海岛旅游产品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品牌、文化、环境等要素都要被考虑进去,实现生态开发旅游产品,体现产品的独特性和适应性。

4.预设修复机制,生态建设景观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是旅游业发展和人类足迹延伸的现实需求,也是利用海岛资源开发完善海洋经济发展结构的需求。要设置预案,保证海岛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要求。预设修复机制应该关注在结合不同层级和领域的基础上,依托海洋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建立海岛旅游资源的生态监测系统和异化预警系统以及修复系统。修复系统涉及生物系统修复,将修复技术整合,以物理与化学修复和工程技术修复重组并优化,实现受损生态结构能够及时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预警机制的功能能够对海岛监测,避免出现生态破坏。

海南省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中的海岛旅游景观建设主要是植被、水体、复合生物等景观建设,还包括人造景观建设。结合生态规划总体方针,将生态景观进行分区、分级、分类进行保护,并在建设生态景观时监测对海岛各项生态指标的影响和互动效果,建立保护区和保育区,启动预警修复机制,及时跟进,保证生态景观建设与海岛环境良性互动。发现生态失衡,即进入修复阶段,通过物理学、化学、工程技术等手段进行多样性的修复,同时控制侵害物种入侵,以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5.协调开发,平衡保护

海南无居民海岛作为旅游用岛进行旅游开发与建设,在宏观规划与设计的指导下,应注重生态开发与系统协同。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保护性开发是整体海岛旅游开发过程的核心指标,它可以保障生态,培育海岛旅游经济,促进海岛健康发展。对海岛的物理指标测量、容积率、可容建筑面积、建筑体体积、植被覆盖指数,尽可能减少人为设施,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人为生态负效应。提倡低碳旅游和循环旅游经济,尽量以绿色交通工具为主建立交通网络,人为建筑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和冲击。海岛建设项目与周围环境要和谐自然,规范相关管理与规定,禁止近海和沙滩上的商业项目,保证近海生态系统健康,保证沙滩的生态结构不被人为损坏,以保证游客有更多机会在近海沙滩获得旅游体验。严禁在海岸退缩带附近安置更多商业项目和开发行为。

6.互联网融入,智能生态岛建设

在互联网+的推进中,依托先进技术和经验推进生态旅游岛全面开发与经济发展。借鉴国内外岛屿开发的成功模式,探索海南省无居民海岛生态开发途径,进行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试点,进而在全岛进行推广,搭建环境友好、资源循环、低碳环保的海岛旅游发展模型。在低碳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电子技术、能源技术等技术上进行有效利用,挖掘海岛绿色能源和新能源,建立多种渠道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测态生态指标,实现人与海岛的协调共生关系。

篇7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污染;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被排入河流,已远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因此,城市污染水体的治理刻不容缓。

城市河道的治理受到地形、周围建筑物等空间限制以及防洪泄洪、行船、休闲等功能需要的限制,因此有必要从河道特点和污染特征出发,构建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的综合技术体系,从而达到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的最终目的。具体到河道水体修复方法来讲,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与生态修复法,其中生态修复技术由于具有安全、经济、实用、系统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河流污染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将重点讨论此类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1 生物膜技术

生物膜技术是一项不断发展的技术,它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

例如,将生物填料应用于城市重污染河道治理,研究了随时间的推移,填料垂直方向上生物膜的重量、组成成分、膜活性变化规律以及生物填料对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该生物填料生物膜活性以比基质耗氧速率表示为 0.153~0.174 mg/(g・h);在挂膜进行到第40天、悬挂密度为24 根/m 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达到最佳,对TN、TP、COD、叶绿素(Chla)、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 53%,35%,50%,5%,44%。

同时,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河道污水开展了分流处理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在冬季枯水期、春季枯水期及夏季丰水期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对水质变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调整运行参数,可以使对 COD 的去除率稳定50%左右;对TP 的去除率从冬季的20%逐渐上升至春季的50%以上,但在夏季的雨期,TP 会随进水水质及气候的变化而波动较大;对TN 的去除受水温及 DO 的影响较大,冬季的去除率为5%左右,春季上升至18%以上,夏季进一步提高至30%以上。另外,在河道运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技术治理水质,探索出一套适合城区中黑臭河道就地处理的经济合理技术。

2 水生植物控制技术

大型水生植物对水体外源营养物质具有吸收净化作用,对内源营养物质具有净化及克藻效应。在发生逆向演替的水生生态系统中,施加一定的人为影响,有目的地引种优良水草品种或使原有已被破坏的植物重新恢复起来,促进退化水体生态系统中水生植被的恢复,实现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例如,经过对黑美人等21种观赏性植物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的生长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黑美人、绿罗、豆瓣绿等10 种植物不适合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种植;裂叶喜林芋、佛手蔓绿绒、马蹄莲等11 种植物可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生长;综合考虑温度、光照条件和耐污、吸污能力认为,裂叶喜林芋和佛手蔓绿绒两种植物最适合在城市河道污水中种植。

目前,该技术还处于实验阶段,对影响水生植物的生态因子、水生植物的恢复机制、恢复的物种选择和群落配置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3 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液技术

生物修复中可利用的生物包括微生物(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高等动(植)物等多种生物,其中,微生物对水体中污染物的降解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可针对受污染水体的特点和治理技术工程实施的可行性,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则更具经济和技术合理性。

原位修复技术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充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如光和细菌、硝化细菌等);另一种是补充促生液中含有的促进微生物生长、解毒及污染物降解的有机酸、营养物质、缓冲剂的组分,促进土著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增强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能力。

例如,在水体生物修复试验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水体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应用微生物技术对黑臭河段进行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证明,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物修复,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

4 河道曝气技术

河道曝气技术是充分利用天然河道和河道已有建筑就地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此方法综合了曝气氧化塘和氧化渠的原理,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

例如,通过河道曝气技术使溶解氧(DO)浓度提高,消除了水体中的致黑臭物质,有效改善或缓解黑臭现象。同时,在重污染河道中引入了太阳能曝气治理技术,结果表明,上、下游 30 m 范围内水体的 DO 浓度比对照区显著升高,特别是底层水体DO浓度升高了5~8 倍;运行一段时间后,水体的透明度得到明显改善,水体中的化学耗氧量(COD)、总氮(TN)、氨氮(NH 4+ -N)、总磷(TP)浓度则显著降低,对其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 37.2%,16.9%,45.6%和 33.5%。

5 人工浮床技术

人工浮床技术是利用漂浮栽培的技术在被污染的水体中种植挺水植物和陆生植物,利用植物直接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同时,在植物根系形成生物膜,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谢作用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其他营养元素。例如,采用人工浮床技术对河道进行了5 个月的治理,全河的水体感官性状和水质均取得了较大改善,异臭味得到了有效控制,围隔河段的水质发生了根本性好转。同时,通过分析浮床建成前、后与浮床撤除前、后以及浮床边和开阔水道之间水质的差异,考察了浮床对河口水质的净化效果,并对净化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实施生态浮床工程之前,河口段的水质极差;而在生态浮床植物的生长茂盛期,浮床对河口水体有很强的净化能力,经过浮床段后,水体中 TN、TP 和 NH 4+ -N 浓度均得到明显降低。另外,采用原位围隔高羊茅草坪浮床来净化重污染河道水体,并研究了不同高羊茅草坪浮床覆盖率对冬季重污染河道水体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高羊茅浮床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的TN、TP、COD 等均具有极强的去除能力,并能有效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6 生物操纵子技术

1975 年,Shapiro 提出生物操纵子技术,也称食物网操纵。在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方面运用生物操纵措施即增加凶猛性鱼类数量以控制浮游生物食性鱼的数量,从而减少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对浮游动物的捕食,以利于浮游动物种群(特别是枝角类)增长,浮游动物种群的增长加大了对浮游植物的摄食,这样就可抑制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以至水华的发生。例如,通过在重污染河道里放养黄尾密鲴进行静态试验,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单位体重(g)的耗氧量为 0.339mg/(L・h),窒息点仅为 0.25 mg/L;黄尾密鲴在浮圈中主要摄食悬浮有机物,其占食物总量的 79.74%;静态试验和现场试验均表明,黄尾密鲴 24 h 都在摄食,日食率可达到 50%以上。即l kg(空壳重)的黄尾密鲴每天摄入食物量为 0.5 kg 以上。

7 结束语

目前,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城市河道水体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因此,必须根据被修复水体环境现状,以生物生态技术为主,配合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方法,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或技术的组合,从而达到技术可行、经济有效,同时又符合城市生态的要求,使城市河道水体真正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篇8

一、主要目标

环境空气质量方面:确保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0%以上。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县地表水省考断面达到Ⅰ-Ⅲ类考核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国家和省市下达的指标要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方面:全县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分别减少5%、4%、12%、12%以上。

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全县力争不发生二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

生态保护红线:按照国家要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5.02%。

二、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运行机制,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着力推动形成“环委会统筹协调,专委会分兵把守,部门牵头推进,县乡两级具体负责”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责任单位:县环委会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强化履职考核。严格落实《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对党政领导干部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生态环境损害,或者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而导致产生,或者未完成中央和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约束性目标任务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同时,强化全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情况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核重要内容,并作为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生态环境局)

三、深入推进“标志性战役27个专项行动”

(三)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攻坚战。深入推进城市扬尘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各施工企业按“六个百分百”标准施工,确保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管局);深入推进城市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县城区域内排放油烟的规模以上餐饮经营场所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行。(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工业废气治理专项行动,确保水泥、有色冶炼达标排放整改基本到位,有机化工、表面涂装等重点行业VOCs治理取得关键进展。(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初步建成清洁高效、环境友好的货物运输体系,实现柴油货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下降。(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专项行动,力争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网格化、精细化管理,露天焚烧行为有效遏制。(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城市烟花鞭炮禁放专项行动,确保县城禁燃区落实全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要求。(责任单位:县公安局)

(四)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攻坚战。深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行动,确保完成乡镇(含村级“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全面推进问题排查整治。(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行动,确保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85%左右,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力争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住建局);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摸清排污口底数,建立档案,封堵、取缔违法入河排污口。(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五)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攻坚战。深入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专项行动,基本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完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和填埋场排查整治。(责任单位:县城管局);深入推进农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完成国家、省市下达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建设用地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实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目标。深入推进危险废物处置专项行动,确保全面禁止进口“洋垃圾”,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得到规范化处理处置。(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六)坚决打好自然生态保护攻坚战。深入推进矿山开发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矿山得到有效治理,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基本实现修复绿化。(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深入推进湿地保护专项行动,确保乱占湿地、破坏湿地问题得到有效治理。(责任单位:县林业局);深入推进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电鱼”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确保得到有效整治。(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利局)

(七)坚决打好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确保基本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以及集企业污染源监控、园区环境质量监控于一体的数字化在线监控平台。(责任单位: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水边镇政府、巴邱镇政府);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和完善化工园区长效管理和规范管理的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委、县应急管理局);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专项行动,确保各类工业企业基本实现全面达标排放。(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深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确保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委);深入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基本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八)坚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深入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全面取缔河湖水库禁养区网箱养殖到位,打击湖泊水库投放肥养殖。深入推进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确保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专项行动,确保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农户改厕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城市管理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卫健委)

(九)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构建长效机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全力打造赣江最美岸线。(牵头单位:县发改委)

(十)坚决打好河湖水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确保河湖水库水质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并向好的方面转化。(牵头单位:县河长办)

四、加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力度

(十一)持续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对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确保在规定的整改时限完成整改并销号;积极配合做好新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工作。(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十二)持续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审计指出问题,对照问题抓好对照自查,确保在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并销号。(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审计局)

五、大力推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十三)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优化空间格局,落实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产业布局等规划编制过程中依法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推动“三线一单”应用实施。(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低碳交通业、低碳建筑业、特色林业、绿色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责任单位:县发改委、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林业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商务局、县生态环境局);深入开展“国家级生态县”和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提升区域品牌价值。(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十四)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继续教育、干部培训和企业培训体系,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商场、绿色社区、低碳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活动。推行生活方式低碳化,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和应对气候变化宣传,积极引导居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家居。(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教体局、县交通运输局)

六、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五)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体制,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成现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任务,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健全农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制机制,构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

(十六)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构建科学、独立、权威、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

(十七)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创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协调推进机制,创新矿山生态修复机制,构建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河长制、林长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

篇9

一是共同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水平。上海将进一步加强与其它城市在重点领域的合作,以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加快形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联防联控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造区域创新网络和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完善跨界污染防治制度和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加强大气、水环境等重点领域联合防治。同时,也希望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指导和统筹支持力度。如,加强对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时序和进度的协调;加强长三角区域能源互保的能力机制建设,支持国家石油天然气期货和现货市场建设,打造国家或华东地区储气、储油中心,保障区域油气供应安全;支持长三角区域申报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示范区等。

二是着力提升上海核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总要求,上海已经明确了“十三五”规划的总目标,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2020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围绕这些目标要求,上海将着力提高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和文化等城市功能,推动非核心功能疏解。促进与苏州、嘉兴、无锡、南通、宁波、舟山等周边城市同城化发展,打造大上海都市经济圈。

三是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结合上海“十三五”规划和正在编制的2040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上海将进一步加强对空间、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的统筹,牢牢守住人口、土地、环境、安全四条底线,推动城市发展由“规模扩张”向“精明增长”转变,推动城市空间格局从行政圈层式向“网络化、多中心、组团式、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补齐短板、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超大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整体提高城市发展软实力。

篇10

一、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对环境问题的出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一方面利用自然资源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又肆无忌惮的迫害着生态环境。企业作为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的最大源头之一,责任的不履行或履行程度的不到位更是普遍问题。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环境资源的肆意掠夺,对生态环境的迫害,造成了如今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在京津冀,秋冬季的雾霾严重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不能因个别主体获益,而让广大民众买单,生存环境受影响。近几年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因此,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改善环境质量刻不容缓。2015年新环保法在突出强调政府的环境监管责任的同时,秉持“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的理念,主要从行政处罚(检查、查封、扣押、拘留)和公益诉讼等方面强化了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从此不难看出,我国的环境责任制度都偏重环境责任的惩戒功能,忽视了环境责任中预防功能和恢复受损环境的救济功能。罚款作为一种行政责任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我国现行立法中规定的罚款金额相对于自然人具有惩戒和警示意义,但是对于污染企业而言难以达到震慑效果。其次,惩罚手段对过错导致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对于非过错的环境损害以及环境损害后的救济收效甚微。再次,过高的罚款额会降低污染人的赔偿能力,影响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恢复的效果。新环保法注重用重罚来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而企业则逃避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损害后的修复责任。对治理环境污染最好的方式,不是通过重罚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而是对环境损害进行预防和对损害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从而恢复环境本来的功能和状态,达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二、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依据

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在实现了利润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是企业生产的伴生行为,基于社会公平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企业有义务预防环境污染并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一)企业社会责任

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企业的责任是指企业分内应做的事。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人,有获得最大利润的责任,它要对股东负责,对企业员工负责,对社会经济发展负责,这是企业的经济责任。企业又是一个社会人,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最大利润,消耗着属于全社会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也破坏着全社会生存环境,这些都是企业获得经济利润时,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根据社会公平原则,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很重要的一方面。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成本和盈利状况外,也要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考量。企业通过获取自然资源、排放污染物来换取自身利润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治理就也自然成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环境责任法律制度来控制这一成本,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维护所在社会的环境,并做好节能减排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符合社会整体对企业的合理期望,不但不会分散企业的精力,反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二)公民环境权

环境权是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也就是说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它是人权的一种。公民的环境权是指环境资源利用权是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利用i,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民法所调整,环境容量的利用是环境法所调整。企业利润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发生,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公民环境权的保护越来越为公众所知系。公民的环境权和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法律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实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三、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上尽管争论较多,但是就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观点一致,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纳入到社会经济实践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也开始将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我国也加强了相关立法,把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和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规范化和可操作化。企业的环境责任,除了因发生环境污染而承担的环境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外,还应包括企业环境污染的预防责任和环境损害后的修复、赔偿责任。

(一)建立企业环境成本预算和支出机制

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环境保护,在建立完整的环境责任制度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对作为环境成本的环境污染的预防、修复和赔偿等环境保护进行支出,实现企业和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看得见的生产资料,也应包括那些隐形的,短时间看不出消耗的环境成本。企业在发展经济、获得利润的同时,消耗了社会共同的资源,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的物质污染了环境。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消耗的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修复都应该纳入到企业的成本中来。要自主的承担起环境责任,自觉地将环境保护计算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来,尽可能的降低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实现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里的环境保护的生产成本包括制度成本和环保的支出成本。

(二)建立企业环境责任的预防和修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