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教学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阅读教学的原则

篇1

关键词:小学教学古典诗文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课中的古诗文教学,是对青少年进行古典教育的主要途径,必须深入研究,以科学、客观的教学原则为指导,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古代诗文作品的能力。

一、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统一

小学生古典诗文的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比如诗歌和古文中的词类活用、词序的变换等,都要靠听教师在课堂上的仔细讲解才能逐步掌握,然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阅读量,逐渐培养起“阅读浅易的古典诗文的能力”,“扩大视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高尚情操”。但是,课内的时间减少了,必讲的内容必须要安排在课内,自主阅读以及扩展活动在课内就不好完成。为了保证学习的效果,就要把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毫无疑问,在古典诗文的阅读教学中,课内教学能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但是古典诗文的课内教学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首先,阅读材料单一、阅读量小;其次,阅读的目的单一;第三,课堂教学中的阅读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集体进行,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而课外阅读恰恰可以弥补上述不足。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补充和延伸。首先,课外阅读量大,可以积累多方面的知识,能有效地促进课内教学。通过课外阅读,获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接触到了很多跟课内有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基础的学习也就成了有理解的阅读,而不再是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记忆,学生的记忆力增强了,理解能力也相应地发展了,这时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吸收也就更容易了。

二、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相统一

小学阶段又是古典诗文阅读教学的基础阶段,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哪个也不能偏废。因此,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全面陶冶相统一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中,因为古典内容的教学难度要大于其他的文章,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知识的传授当成重要的教学任务。比如,古代汉语里的一些词语现在依然存在,我们还经常说经常用到,但是它的意义己经变了,形同异意。如现在“青春”指青年时期,原先也指明媚的春天明媚的春光,“青春作伴好还乡”;古典诗文多压韵,为了压韵会出现语序倒置的现象,古典诗文用语凝练,有时会省略一些成分,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主语应该是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前一句的宾语、“生”的主语都是草。所有这些,都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培养起古诗文阅读能力。

但是,现行的语文考试中对古典诗文的考查还停留在浅层次上,至多是让学生解释字词、补充诗句或者默写诗歌,因此很多教师为了拿高分,在教学中目的要求只有一个:背过,考试的时候能够默写出来就行,对其他方面就不作或者很少作要求了。我们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出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人,而并非只是懂接受、容纳知识的容器。我们的教育如果仅仅是教授学生以知识,而未加以文化的熏陶和道德的感化,那么教育也就丢失了自己的灵魂。

三、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统一

小学生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自觉、独立地进行学习。比较适宜的就是集体的、在老师指导下的班级授课式的学习。此处所说的集体学习就是指班级授课中的师生、生生间多向交流的集体学习。现在,我们国家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的这样一种集体学习方式。班级授课也称班级教学,是根据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以班为单位由教师同时对整个班级进行教学。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授课时间,有利于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另外,学生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认知差异、人格差异、性别差异都对教育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也就是充分重视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马先义.《语文教育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钱加清.《语文教学论要》.延边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袁行需.《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2

关键词:高中文学名著;阅读;原则;境界;感悟美;发现美

把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试图用高考指挥棒来促进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导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初衷与现实显然有一段很长的距离。高考中以识记为主的选择和简述题,根本就无法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如果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目标仅仅满足于识记和应试,漠视名著阅读的审美特征,那就必然会陷入“伪能力”的泥淖,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也不会因此得到提高。

一、焕发生命力三原则

在福建省把名著纳入高考命题试行三年之际,我们对212位高二年学生做了书面调查,结果发现:91%的学生是因为高考而选择读名著,只有9%的学生是因为喜欢名著而读名著。令人担忧的是,喜欢读名著的人数并没有随着名著纳入高考的范围而增加。可见,高考命题导向下的名著阅读教学的功利性和应试性已经完全破坏了阅读的审美特征,学生不可能喜欢被扭曲异化、美丽散失殆尽的名著。阅读的审美特征必须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感悟、文本价值的理解、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来实现,也只有如此,名著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底蕴才能得到挖掘,优秀文化也才能在学生对美的感悟中得到传承。

因此我们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以生为本才能感悟美。文学名著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审美的主体显然是学生。我们的教学一旦偏离了主体的审美需求,那么它的导向就很可能是负面的。因此,回归文本的实质就是对学生主体需求的尊重。我们可以做一个十分有趣的逻辑推导:为什么要促读?因为学生不读。学生为什么不读?因为学生不喜欢。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因为学生认为不美。不美为什么还要促进学生阅读?因为学生觉得不美,我们却觉得很美。这个推导当然不是语言游戏,它向我们揭示了学生不愿意读名著原因所在。它告诉我们,名著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在品读名著中感悟美、发现美,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的动力,才可能使阅读真正回归到以审美为目的的正确轨道,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传承。这两年名著命题倒有点象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只管自己唱得热闹,哪管他人听得难受。我们的阅读教学,不能助长这种“自娱自乐”,我们必须承担起挽救名著人文性的责任。

我们没有权力逼迫学生“削足适履”,“刚性”促读只是特定时期的无奈选择,我们希望,这个选择不是终结,而是新的开始,从回归文本开始,从回归阅读的审美特性开始,从回归学生主体需求开始。

2、以文为本才能展示美。名著阅读审美活动应从尊重文本开始,尊重文本就是保护阅读的审美特性,保护阅读的审美特性就是保护我们自觉阅读的驱动力。名著美的特性犹如中国女性的美,她往往是内敛而含蓄的,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千般妩媚,万种风情,一旦破坏了这种内在气质,也就失去了美的神韵。美除了内在性,她还表现为整体性。六朝文人张潮说,“美”是“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美的魂魄,她的整体性是不容破坏的,否则,这种动人心魄的美可能顷刻间就会变成七零八落的枯骨、满目疮痍的废墟。

舍弃文本前提下的名著命题,不管是细节辨析,还是情节简述,都是以损害美、扭曲美为代价的。我被一双晶莹澄澈的美丽眼睛所吸引,你却不断放大眼球中的一个红点并引导我去关注,然后却大言不惭地说:多么美丽的红点啊!结果美丽的眼睛只剩下丑陋的“红点”。其实,堂吉诃德是“刺”风车还是“砍”风车;孙坚是中“剑”而死,还是中“箭”而亡;宝玉与哪几个人生日是同一天等等这些“红点”击碎的岂止是美丽,它还扭曲了人们对美丽的驰往之心。

3、对话交流才能激活美。名著教学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也不是为了培养学生“肢解”“脱水”能力,更不是为了提高灭杀美丽的技能。然而当前名著命题却恰恰扭曲了名著阅读的目标。要我阅读,我却无需与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理解和分析;不需要品味,也不需要感悟和发现。阅读成了没有生命的僵尸。实际上,只要回归文本,生命之源就可以汩汩而出。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以开放姿态去撩拨学生思维的弦,让学生乐于对话,善于思考,敢于分析,勇于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阅读,语文素养才能铸炼成型,名著阅读才能实现本质回归。

焕发名著生命力需从挖掘名著的人文底蕴入手,唯有如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名著才能充满魅力,名著阅读教学也才能回到健康的轨道。

二、品味人文底蕴三境界

篇3

关键词:阅读 教学 时间原则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41-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关于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这一理念现已深入人心,每位教师都认识到在阅读教学的文本阅读和课堂教学阶段应实行对话。要真正地实现对话教学,须学生自主体验阅读,这是前提;体验后采取描述性表达方式,这是起点;对话中的回归性反思,是对话教学的关键。而时间作为教学的相关变量,与体验、表达、反思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对话教学能否展开与深入的重要因素。

一、后现代课程视野中的时间观

时间自身是学习的相关变量,在教育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时间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

1.现代与后现代课程关于时间的观点

现代课程将课程勾勒为一系列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材料,教学就是教师有计划、逐步地有序地传递这些材料。并认为学生的任一发展与变化都有着因果的逻辑关系,因此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可预测的,可控制的。因此是从累加的步子来看待学生的变化与发展的。也就是说,时间作为学习内容的相关变量只是从累加的角度予以对待:时间越长,积累的学习越多。“时间便仅仅是给人以机会去‘看’宇宙中更多的部分。‘掌握学习’便假定了这样一种框架——给予学生必要的时间以掌握呈现的材料,达到某种预定的熟练程度”。在这样的框架中时间是线性的、可逆的,即在学生发展的序列上不存在倒退,停滞与突变,而且可以通过重复讲授强化训练。比如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为了能提早完成教学任务并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在初次授课中快速按照分段,分析段落,概括中心,分析艺术特色的程序完成课文,然后在复习中再次将重点拿出来巩固,诸如本文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精神,本文语言描写上的特点是什么等等本来是初次学习时需体验才能有所感悟的问题,这就是将时间作为累加的和可逆的因素来使用,而“不被视为发展内在于任何情境之中的创造性潜能的必要的积极的成分”。[1]

而后现代将“从过程——发展、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的角度而不是从内容或材料(‘跑道’)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1]将更强调人“跑”的过程,以及众多人跑步所形成的模式。即更注重对话中学生探究、发展、转变的过程,更注重众多人对话形成的教学情景。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对话是一种生产性、创造性的过程。思想此时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而是同别的思想发生着重要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自己的思想形成、发展,“思想是在两个或几个意识相遇的对话点上演出的生动的事件”。[2]即对话中思想的产生,情感的触发具有开放性、随机性,在对话中会出现兴奋点,即“对话的灵光”产生。作为一种教学情景,它是一种现场的情景,在这种情景和现场中,人有一种在场的感受,在场就意味着自觉地卷入,自觉地投入,自觉地参与。在场感最能激感、思维,能最本真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场感最能诱发与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最能激发主体的体验,也最能激发人的表达欲念;在场感也最能使对话者忘却师生尊卑,意识高下,也即忘却自己,积极、自由地投入。

因此,在对话展开的所有时间过程中,对话双方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变,而且这种转变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它是动态生成的,决定于对话双方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时间在这里是非线性的,因为变化不是逐步发展的,时间是不可逆的,因为对话具有转变性,同样的对话不可能再发生,对话中的思想的产生,情感的升华不可能再次同样出现。也就是说,“在过程与存在于过程之中的宇宙中,时间体现出一种不同的质,它具有转变性,因为一种或另一种发展总是在发生。情况、情境、联系总是在变化;现在不能再创造过去(尽管它当然受过去影响)也不能决定未来(尽管它是一个影响因素)”。[3]

后现代课程观认为对话中的“发展不仅仅是累加的,而且具有质的转变性:转变随相互作用的扩展、增长和成熟——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3]因此,“在教育上我们必须认识到时间作为一种转化框架所具有的内在潜能,我们需要超越线性的累加的方式来看待时间,视其为达成质变必要而根本的因素”。[3]

这正恰合了马克思关于时间的两个重要命题,“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4]“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发展的空间”。[4]

2.时间成为质变因素的条件

既然时间在对话教学中对于人的发展是一个必要的积极的成分,而时间又是非线性的,那么怎样看待时间则是关系到是否能促成发展的问题,那么时间究竟怎样才能成为转变的积极因素呢?

在我们通常的认识中,时间似乎总是和“速度”,“效率”连在一起,而后现代课程观则吸收了化学领域的思想发展了自己关于时间的认识。化学中的热辐射所带来的热力变化不是累加的、线性的、易于控制的,它是不可逆的和转化性的;而且它是耗散的,似乎需要耗散才能促成转化发生。某些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是“失去”,或用对课程具有启发性的方式来说,当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关系中存有一定量的多余时,转化才产生,也就是说,在转化过程中可能需要过度发展,可能需要时间的过剩。根据科学效率模式实际上是时间的“浪费”,才会促使转化发生。这就是说,“在形成新的洞察之前,个体需要对所拥有的知识以及所提供的时间量感到适宜。在此过于狭隘地界定的压力,过度的指导和目标都是抗生产性的”。[5]具体到阅读对话中,就是指教师不必要求学生迅速准确地得出一个结果,说出一个结果,不必在学生未经整理的表述和未加彻底地思索完成之前便介入,提供已想好的答案,不必在一个问题还未完全理解和思索就接着提出另一个问题,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验,去表达,去反思,从而促成个体的转变,“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其超出对人的自然存在直接需要的发展来说,无非是对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并且整个人类发展的前提就是把这种自由时间的运用作为必要前提”。[6]

二、时间与阅读对话中诸因素的关系

1.时间与体验

体验须静,须感知、想象。静即避免满堂发问,满堂抢答,因为在这种状况下,学生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往往忙于寻章摘句,搜罗语词,来不及心灵的感受,激不起情绪的波动,也就没有意义的建构和心灵的冲动。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只有在静读与体味中,学生才能感知到自然万物的灵性和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才能自由放飞自己的想象。正如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所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让学生潜心静读,给足涵泳品味的时空,让学生托手凝腮,一任思绪飞扬,心灵驰骋。

很多时候,老师们为了追求“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为了表现合作、探究的热烈与积极,很少使用这样的教学用语:“请同学们先静静地想一想,”“用心慢慢体会。”取而代之的是“下面开始讨论”,或者问题一提出,不到半分钟,就问“谁想出来了?”“哪一个先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速度对体验,对语文阅读是不可取的。

还学生一片静的时空,就是让课堂有相机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的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的时刻。”

2.时间与表达

因为描述性表达并不是将观点一下子完全展露出来的,而是在“半遮半掩”和“半透露的可能性”之中“逐渐地创造出来的,因此需要充分的时间,让他“创造”出自己的观点来;因为描述性表达是在“理解的与不理解的”之间协调信息,而这种表达恰恰会出现错误甚至无效,不会直入中心,因此需要时间,允许他暴露,暴露他的错误与问题,允许他展开自己的思维过程,允许他发现自己思考到了哪里。

描述性表达最能展开自己的思维过程,最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学生尚未完全表达出来时,不要急于介入,帮助他说出,当他似乎偏离中心时,不要急于打断,中止他说完。给他充足的时间,过剩的时间形成自己的思维,转变自己的思维。“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没完没了地讲授标准知识部件,而是将大量的经历和时间保护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火花进一步燃烧、扩展,使学生的‘不同意见’成为进一步学习和讨论的材料”。[7]

我们已广泛认同语文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唤醒功能,唤醒什么呢?唤醒的是学生的 个性、潜在能力、创造力、生命觉悟和文化意识。而对话教学恰恰是最具唤醒功能的 ,如果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对话中与体验、表达、反思密切相关的时间问题将更有助于,甚至决定了语文对话教学的唤醒功能的发挥。

我想用贝多芬的一句话作为本部分的结束,他说:“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打一下瞌睡,也是为了她更有力地醒来。”[8]时间,“充足”而“过剩”的时间似乎是浪费,是停止,然而“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在这里,时间是转变,是发展,是创造。

参考文献

[1] 小威廉姆·P·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5,51,19.

[2] 周宪.生存与对话主义[J].江海学刊,1998,(2).

[3] 小威廉姆·P·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5,52,52.

[4] 孙孔懿.教育时间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42,42.

[5] 小威廉姆·P·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0.

[6] 孙孔懿.教育时间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68.

篇4

一、部分整体(双向往复)原则

读物是一个整体。阅读自部分始,渐至整体。这是一般的读法,但不完全。从阅读行为的角度看,阅读自部分始;但从阅读的实质看,真正的阅读(理解和吸收)却从整体始。于是,阅读中对读物整体和部分的把握,类似“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的过程。我们初读时,读物是一个囫囵的“全牛”;经过对各个部分的感知、辨认、认同和理解,“全牛”不再是囫囵一体,而是由许多部分有机组成。各个部分的显露,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体。至此,才有可能理解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这些联系的松、紧、逆等。这样,读者也就开始做到“目无全牛”了。

但是,阅读毕竟不同于解牛,“目无全牛”并非最终目的。解牛的疱丁,其最终目的无非是放血、剥皮、拆骨、委肉而已;他不需要在分析之后再作什么“整合”。阅读则不然,阅读还要求“回过头”来,从各个部分的要素功能和结构功能的角度,两次审视整体,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整体。在获得更新、更深的理解基础上,又一次对各个部分以新的审视,获得对各个部分的新认识;……于是,从部分到整体,不断地分析,整合,螺旋式地“钻”进去,这便是阅读的不断深入。

“见微而知著”,是因为“微”(部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著”(整体)的某些物质。“见著而知微”,是因为“微”(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只有把握了整体才能更准确地把握部分。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便是较为完整的、彻底的“知”。只有这时,凡所“知”者才是林中之树,才是树聚成林。

二、辞章义理(双向结合)原则

从读物因素来看,读物都是辞章(语言形式)和义理(思想内容)的统一体。读物是“言语作品”,是语言文字载道、传情、表意的结果。我们在处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时,其具体内核,无非是从辞章到义理,从义理到辞章的反复认识过程。前者讲的是认识的层面,后者指的是认识的实质。在各个双向往复的层面上,都必须解决辞章与义理的关系问题;这是推进到新层面的基础,也是深入到新层面的标志。两者既同步,又交错,相得益彰。

一般的阅读是“得意忘言”的,此所谓“过河拆桥”。即是说,阅读中弄清语言文字等读物的形式,目的在于领会其中的义理。“因文悟道”、“依文染情”、“据文会意”,也正是指此而言的。一旦有所“悟”,有所“染”,有所“会”,就会忘其“言”,弃其“文”,不再去审视“桥”的材料及其构建方式、特点和技巧了。其实,这远非彻底的阅读。因为,这种“悟”、“染”和“会”,不可能一次完成。较为彻底的阅读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根据语言形式的通常含义和作用,理解其字面的一般意义;第二,根据语言形式的各种特色,比如修辞手法、叙述方式等,理解更深层的意义;第三,根据语言的情境、前后文的关系等,理解其特定意义。这种从了解字面意义深入到字里行间,再透过纸背,掌握更为内在意义的阅读过程,究其实,正是从辞章到义理,再从义理到辞章的反复双向结合的认识过程。一次性的阅读,便忘其言,便拆其桥,是读不懂的,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悟道、染性和会意了。此所谓浅尝辄止。

对于一些研究性的阅读,尤其不能一次性地“过河拆桥”。研究阅读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阅读吸收知识、提高认识、涵养品性;一是通过阅读,学习如何利用语言形式去表达一定内容,说明一定道理、抒发一定感情。这种“如何表达”,就是研究辞章表达义理的规律和技巧。这两个目的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通过语言形式基本上了解内容之后,再回过头来,据道析文,由情识文,顺意品文。

“因文悟道”、“依文染情”、“据文得意”是一个过程,是辞章与义理的一次结合;反过来,“据道析文”、“由情识文”、“顺意品文”,又是一次这样的结合。每一个层面上的这种反复,才形成完整的阅读;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也才得以落到实处。否则,只能称之为“半截子阅读”。有人在大量的阅读后,仍感收获不大,就与这种“半截子阅读”关系甚密。

三、阅读生活(双向沟通)原则

读物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我们作整体把握。其实,读物与生活处于一个更大的系统之中,同样需要我们作整体把握。更何况,作为认识活动的阅读乃是读者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呢。

从读物与生活的关系看,无论是记叙的、说明的、抒情的、论理的,都是社会生活中(当然包括个人的、群体的,物质的、精神的)人与事、物与景、情与理等等在作者头脑中或直接、或间接、或曲、或直……反映的产物。作者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有何得失,结果优劣如何,等等,都需要读者与其反映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比较、分辨、评价。离开了社会生活这一本源,读物是无法破译的。夏虫不可语冰,此所谓乎?

阅读就是“还原”。读者根据自己相似、相关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中设身处地地去再现和再造一系列表象,尽可能地“逼近”原型,尽可能地在对生活的理解方面“逼近”作者。这种由语言文字激起的积极表象活动的基础便是读者的生活积累。因此,在阅读中必须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生活相沟通,求得读物与生活、读者与作者的“逼近”。茅盾说:“他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创作的准备》)这也就是古人提倡“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的缘由吧。

篇5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任务设计

1,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认识到任务型教学的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然而,目前初中英语阅读任务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教学任务设计不合理是影响英语阅读任务教学顺利开展的最大问题。

2,英语阅读任务设计的原则

英语阅读任务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英语教学任务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通常,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能够促进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为了设计出科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就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兴趣原则。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阅读教学任务,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当中。在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时,教师可以采用表演、调查、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赋予教学任务新鲜的活力。其次,应用性原则。任务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Learning by doing”,即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展思维、语言、交流合作等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例如,在“Introduce yourself”教学时,教师可以安排让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的任务。第三,激励性原则。英语阅读教学任务的设置应当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任务难易适当,确保学生能够从阅读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获得激励。最后,真实性原则。英语教学任务不但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还要考虑到现实的语境和情景。教学任务只有具有真实的语境和情景,才具有意义。教学任务必须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即是学习,学习即是生活。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设计步骤

一般而言,初中英语教学任务设计包括以下步骤:任务前的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具体任务活动设计、任务评价与调整。

首先,任务前的分析。在设计阅读教学任务时,应当充分分析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兴趣等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学目标确定。英语阅读教学任务的设计需要具有目的性,明确学生通过教学任务能够获得的语言知识或提升的能力。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目标包括了:语言目标,如掌握What does he? He is tall.等句型;技能目标,即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策略目标,即交流策略和认知策略的掌握;情感态度目标;文化认知目标等。争取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掌握水平。第三,具体任务活动设计。确立了任务目标后,就应当选取合适的教学任务材料,设计简单易行的任务活动。最后,任务评价与调整。英语阅读任务初步设计完成后,可以进行初步实行,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内容的贯彻情况,及时地调教英语阅读教学任务。

4,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实施框架

4.1任务前

在安排分配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前,教师应当进行合理的导入、呈现阅读教学任务。为了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就应当采用灵活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导入英语阅读教学任务。例如,采用讲故事、师生谈话、播放教学视频、图片谈论等方法,逐步导入英语阅读教学任务,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文有个初步的感知。在“What does he look like?”教学前,教师先呈现课文主人公的几幅图片,并给出一些描绘人物形象的词语,如blond hair、a little bit、medium height等。教师在安排英语阅读教学任务时,呈现相关的教学内容,介绍进行教学任务时需要用到的方法、技巧,需要采取的步骤和形式等。

4.2任务中

英语阅读教学任务有多个分项认为构成,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阅读任务。通常,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可以通过四个环节展开。首先,略读理解。安排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争取从整体上抓住课文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找出关键词与主题句,弄懂容易理解的内容,初步掌握单词的字面意义。其次,略读质疑。教师安排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What does he look like?”)进行阅读,合理运用阅读技巧进行推论、设想、猜测,找出难懂的问题,接着在小组中进行讨论,通过沟通交流扫清阅读理解障碍。第三,精读赏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品读文章,提炼文章中的精华,了解文章中的文化差异,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言外之意,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欣赏能力。最后,任务扩展。教师安排学生完成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任务。

4.3任务后

学生通过复述、小组报告、表演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英语阅读任务完成的情况。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认识到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最后,教师布置与英语阅读相关的作业,如续写课文、缩写课文、改写课文、短文填空等。

篇6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教师基于文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并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开展实施,以确保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具体原则分析如下:

(一)创新性原则

“教是为了不教”,而“不教”指的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亦即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时坚持创新性原则。优质的问题设计能够拓展教学空间,发散学生思维,打造高效阅读课堂。因而,教师需结合文本的语言、结构、主题、思想情感、修辞手法等进行创新延展,亦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特点、审美能力、个人爱好进行适当拓展,从多维视角出发,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二)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探究性以及挑战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解决问题。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其主动思考,形成良好思维习惯,进而提高阅读学习效率。需注意的是,在探究性问题设计时,教师需结合文本积极挖掘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并获取学生学习反馈情况,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针对性原则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的知识视野得以扩展,认知能力得以增强,思维习惯也有了很大改变,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问题设计时根据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以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互动。此外,学生个体学情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教师需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问题设计时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不同的问题,体现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方法

(一)基于学生兴趣进行问题设计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应讲究方法,不能教师想怎么问就怎么问,而需结合教学实际,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问题。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例如初中学生情窦初开,有了追求浪漫的小心思,喜欢研究不同花的花语。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我就把握住了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花,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花的花语,如玫瑰代表爱情、康乃馨代表母爱等,并适时引出本堂课要讨论的问题:“莲花的花语是什么?周敦颐为什么独爱莲?”如此,由兴趣引入问题,再由问题深入文本,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阅读教学更具高效性与趣味性。

(二)紧扣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不然则会使教学失去意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也需紧扣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问题引导明确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作者在描写紫藤萝花时采取了何种顺序?作者在面对紫藤萝瀑布时为何会出现那样的情感变化和人生感悟?”问题一提出,学生便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自主思考与研读中逐步理解课文内容。这类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理清思维脉络,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三)结合教学实际把握问题设计的“度”

问题设计不仅要精彩、要合理,还要有“度”,即问题设计需循序渐进,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性,同时还要把握适宜的深度。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文本,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教师的问题设计需由易而难,层层递进。例如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我依次设计了如下具有一定梯度的问题:课文题目有何深刻含义?文章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本文与《秋天的怀念》在思想表达方面有何不同?你对父亲有着怎样的理解?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既有对文本的理解,也有对知识的拓展延伸和拔高升华,有效关联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发散了学生思维,加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的问题设计需深度适宜,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发展。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鲁迅弃医从文是一种怎样的爱国主义?这种行为是否可取?你认为什么是最好的爱国主义行为?”随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探讨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形成自我认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了阅读教学由课堂向课外延展。

三、结语

总之,问题设计关乎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初中语文教师应把握好问题设计的原则,提升学生主体作用,从学生出发根据教学目标灵活运用问题设计方法,通过优质问题的提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从而确保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生成。

作者:黄康梅 单位:广东省吴川市中山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金海鹏.关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思考和做法[J].读书文摘,2016(18).

篇7

关键词:生态阅读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91-01

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能力,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序开展,要积极解决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要将生态阅读进行融合,积极发挥生态阅读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才能够更加显著。

1 生态阅读的涵义

在生态阅读中,其主体为学生,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利于吸引学生阅读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潜能。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具有高效性,不仅能够感受阅读的魅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此时,小学语文阅读的效果才能够得以实现,其阅读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1]。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态阅读的实施

2.1实施原则

生态阅读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具体的内容如下:

2.1.1结合自主与推荐

生态阅读根据学生的兴趣对阅读进行选择,此时的选择具有个性化与自主性,但学生的选择也具有同一性,在此背景下,学生所涉猎的知识范围较为狭窄,影响了学生视野的扩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书籍进行推荐,保证学生阅读的丰富性与广泛性,并且对于不适合的、不健康的书籍,教师要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小学生对于动物类书籍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其选择的书籍也基本在此范围内,对于其他内容的关注则较小,如:科学、艺术与人物等,在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选择情况进行掌握,并对其他书籍进行介绍,使其了解其他刊物的精彩,进而学生的选择范围也将有所扩展。

2.1.2结合泛读与精读

泛读主要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的涉猎;精读主要是指对阅读内容进行逐字与逐句的品读,在阅读过程中,要融合自身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深刻理解与全面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精读主要是对重点内容的书籍内容进行使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泛读与精读进行有效地结合,此时,阅读教学的效果与目标才能够实现,同时阅读教学的作用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2]。

2.1.3结合快速浏览与定格阅读

此原则的运用是对于某一本阅读内容而言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结合快读与慢读,通过快读对有效的信息进行获取,保证了学生视野的扩展;通过慢读对自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才更加深刻,其兴趣也能够实现转移,进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将得到提高。

2.2实施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生态阅读的运用,主要目标是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生态阅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利于学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生态阅读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方法,具体环节包括自主阅读、适度引导、深入拓展与灵活运用。

第一个环节,生态阅读的前提便是自主阅读,对于阅读的选择依据为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的不同,其阅读兴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其阅读的选择也有所区别。教师要树立生态阅读的意识,让学生对读物进行自主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学生的阅读潜能才能够被激发,其发展才能够具有全面性。

第二个环节,生态阅读理论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掌握与引导,此时的引导要具有适度性。教师要对学生选择的读物进行筛选,使其选择的读物具有合理性,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参与,一旦学生的阅读遇到障碍,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及时的解答,从而保证了学生阅读的高效性与愉悦性。

第三个环节,生态阅读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便是深度拓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知识才能够得到积累,其综合能力才能够得到锻炼。生态阅读的深度拓展是十分关键的,因此,教师要注重此环节。小学生的拓展能力普遍不足,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通过阅读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第四个环节,生态阅读的应用要保证其具有灵活性与实效性,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因此,教师要对生态阅读的应用进行设计,可以让学生进行口语复述,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文字表达,进而逐渐提升阅读教学的水平[3]。

例如:关于《月光启蒙》的教学,教师通过阅读设计,让学生进行自我回忆的讲述,具体的内容围绕月光下,父母、亲人为我们所做的事情。不同的学生其回忆的事件也有所不同,主要的事情有讲故事、猜谜语、唱歌与表演等,通过学生的讲述,虽然记忆较为模糊,但其情感是真实的,在此氛围下,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极易形成心灵相通的感觉,其阅读的水平也将有所提升。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态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不仅适合现代语文教学的需求,还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与学生均要注重生态阅读教学,在应用过程中,要坚持相应的原则,同时要掌握其应用的方法,相信,随着生态阅读教学的全面运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评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裘静芬.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态阅读”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中),2014,03:46.

篇8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教学应用

阅读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课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但是,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因素和教师的教学因素,导致阅读教学面临很多问题,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的学生英语基础一般比较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日常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对阅读技巧和策略并不了解,在实际阅读中,习惯于使用汉语思维进行逐字逐句阅读,遇到新单词、新句式时,习惯于直接查阅词典,希望弄懂每字每句的含义,对于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特殊含义并不关注,这就导致这些学生不会根据上下文推测词意,影响了英语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程度。

笔者在高职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坚持认为阅读是为了增加词汇量。对于课文的理解,他们更倾向于把对课文的表层理解看成阅读理解的全部内容。这是由于一些高职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时,习惯于把有效教学时间放在讲解新单词和介绍句型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导致学生对课文整体理解上的偏差。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了一种错误概念,即阅读的意义只是为熟记更多新词汇、新句型。在高职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往往作为课堂主体出现,在介绍文章和新词汇时,教师讲解与学生记笔记已经成为阅读课上的主要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充分思考和阅读文章,处于被动状态。这种“一言堂”的传统阅读教学法缺乏师生的有效互动,让学生逐渐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二、任务型教学的内涵与设计原则

1.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即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任务型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在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训练机制。学习者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共同参与,以获取相应知识。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完成对自我能力的培养。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为“输入与互动假设”(Ellis,1999),其观点认为语言的掌握不是仅仅通过学习完成的,习得才是获得语言机制的途径。

2.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原则

任务型教学法的重点在于教师对教学任务的设计是否有效。教师设计的任务,需要遵循三个原则,其一,真实性原则。教师设计的任务,应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真实、确切的语言信息,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语境中习得语言。其二,阶梯性原则。教师对于任务的设计,应该把握由难到易的过程,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执行任务学习语言。其三,激励性原则。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产生的成就感。

三、任务型教学在高职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英语阅读材料中有许多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这为教师制定任务提供了材料。为了更好地把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探索,逐步确立了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接下来将以高职英语课文“How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为例作说明。

任务一:课前预习,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求学生搜集与外国人交流的相关信息,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杂志等途径进行资料收集。

1.Did you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2.Could you list any tips when you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3.Is there anything interesting when you talk with foreigners?

任务二:在课堂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设计由浅入深的任务。

1.Which country do you want to trivial?

2.When you meet a foreigner in the street,what are you going to talk with him?

3.Do you know some communicated rules in other counries?

任务三: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教师设计的阅读任务。学生被教师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由其中一个小组对其讨论结果进行汇报,接着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发表意见。

任务四: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效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任务五: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国家的人,向其他小组介绍这个国家的交往禁忌,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外国人。(学生准备图片、视频材料)

高职学生在任务型阅读课上通常会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在查阅资料和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完成阅读任务,这有利于转变学生的阅读观念,让学生把阅读重点放在理解上而不是积累新词汇、句型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才能。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成为了认知主体,学生与教师之间、与其他学生之间达到互动和交际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四、结语

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高职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在面对这些情况时,教师应该注意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帮助学生转变阅读态度,增强他们对克服阅读难题的自信心,提高自身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发展情况,设计难易适中的任务,让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发展阅读能力。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活动设计和行为目标是否一致。对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理论加深认识,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可拉.任务型外语学习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

[2]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语言平淡而没有感情,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的欲望,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笔者认为,在高中语文阅读中采用开放性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获得阅读的,体会到阅读的价值。

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1、加大情感熏陶力度。

强化民族情感,发展学生个性,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强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2、开拓文学鉴赏领域。

开放型阅读教学,要超越“封闭性”的阅读教学,既要继承以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为目的传统,又要开拓文学鉴赏领域。教学上不能够再“以本为本”、“以资料为资料”,应该以课本为主干,以资料为繁枝,以学生见解为茂叶。我们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有多角度、多层次的见解。总目标第二条提到: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养人文批判精神。

开放型阅读教学要努力改造“科学主义”教学念观:以博取科学知识为目的,着意构建“人文主义”理念:以自主性为目标,培养批判能力,形思想。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精神,但是不能再“以科学为本”了,而是要“以人为本”,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定论,又不能迷信定论,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引导学生学习,体现教的自主性和学的自主性。这样,主体的人文主义气息才能体现出来。阅读教学才能血肉丰满。

二、开放性评价阅读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评价功能上强调激励和发展原则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而是要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恰当的方法,促进在现有基础上实实在在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给学生阐明,老师利用各种评价手段的目的不是难为大家,而是让大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从而来促进各自的进步和发展。其次,要给予学生明确的反馈,反馈的过程以鼓励为主,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全面运用,主要是肯定其进步,让他们品尝到成功,感受到奖赏,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学习上面来。

2、评价对象上重视过程原则

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评价往往集中在终结性评价上,通过学习结果的评价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课程实施情况、教师教学情况。这种过于功利性的评价方式更加剧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不平等。我们应该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纪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并可以组织师生通过观察、测验、作业分析、调查研究等手段收集资料,对课程实施评价。

3、评价方法上强调质性评价原则

客观化、量化的教学评价方式把本来内容鲜活、思维多样、情感丰富、极具感染的人文世界肢解成了一个个呆板的、枯燥的、面目可憎的数据,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违背了教育的基本规律。我们在改革教学评价方法时更应该强调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以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为特点,更加逼真地反映了教育现象,从而能更准确地对各对象加以评价。

三、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

1、克服保守的“圈养式”的阅读教学。

开创开明的“放养式”的阅读教学,努力拓展阅读教学基地。传统的保守的阅读教学特点是“圈养式”,教学内容控制在极其有限的篇目里,学生视野狭窄。尽管有课外的语文读本,但是认真读的学生并不多。这样很难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实行“放养式”。教学要在课本和语文读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利用图书、刊物、报纸来增加阅读量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放养式”阅读教学法应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2、克服机械的“知识型”的阅读教学。

开创互动的“智能型”的阅读教学,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普遍注重“知识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是机械的,教者设法把课文的知识系统交给学生。这才感到踏实。其实,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的对象具有创造性。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正是为了培养创造型的人才。阅读教学必须巧妙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辨、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多向分析、放心解答,真心肯定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意预言学生的成功人生。这样,学生阅读的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鉴赏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训练和提高。

篇10

首先,提高小学生创新阅读能力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实施兴国安邦战略的一项关键性决策。而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靠教育,小学教育是这种人才培养的奠基阶段,我们必须从小抓起,通过学校创新性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性地学习,切实培养年轻一代的创新精神和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其次,提高小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是适应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规模和培养能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是应试教育仍影响着民族文化素质,成为青少年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障碍。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能力。因此,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而且,提高小学生创新阅读能力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所以,在阅读中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创新潜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保证。

二、在阅读中,实施创新教育应当遵循的原则

1.科学原则。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从一开始就教育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时,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在有了新的主意或新的想法之后学会自己去验证,包括去收集相关的材料、相关的信息,以及如何去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最后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去检验。坚持科学原则是创新教育的基石。

2.开放原则。与封闭式教学相对,让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注重联系实际进行教学。传统教学往往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中,注重学生接受式学习,认为学习书本知识才是最有用的。显然这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如果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将学生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通过发展感性认识来触发其创新的灵感。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打破书本的局限,要结合实际,从现实中汲取营养,创造丰富的直观,利用学生已有感性认识,来活跃学生的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其丰富的创造精神。

三、提高小学生创新阅读能力应当进行的改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虽各有要求和渠道,但是其根本便是阅读教学。因此,推进语文素质教育,首先必须落实好阅读的素质教育。

1.改革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多维互动的阅读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习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通过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实践操作,掌握知识,领悟学法,形成能力,并迁移至课外去学习教材以外的知识,去探索独立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2.教师要走出"传授式"和"应试式"教学误区。创新潜能能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得以体现,首先取决于语文教师是否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我认为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所需要的教学观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激励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的主要方面,以帮助学生具备语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教学的本质内涵,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为教学的根本目标。有了这样的教学观,在教学中才能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才能使师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开发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