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的概念,意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会国家机关及主权所有,同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与压迫的社会。随着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力度的加强,一部分国家会完全丧失国家主权,成为彻底的殖民地国家。另一部分国家则发生反弹,取得独立地位。大部分国家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是不平等条约造成的直接影响。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近代中国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
除中国外,近代伊朗、缅甸、暹罗(泰国)、奥斯曼土耳其等国也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1、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2、了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
3、掌握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及的两面性
4、理解的产生及其特点
思想教育:1、到19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具有两面性,而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2、通过中国产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因素,不可能在近代中国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愿望。
能力培养:通过讲述和分析和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做阶级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面性、的产生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的两面性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owpoint课件
学生:复习、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已经支离破碎。上节课我们讲了,出身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并不希望封建制度瓦解,但他们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科学技术,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的产生。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讲一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讲授新课:
首先明确概念:什么是资本主义?(以资本剥削和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则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兴起的社会条件
讨论:中国资本主义是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是,认为中国在明朝末年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正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发展,只是由于外国的侵入切断了其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是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
总结书上的观点:
(1)、商品经济发达:在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2)、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与近代企业
(3)、的诱导——技术、人才
2、近代工业的出现: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
资产阶级的来源官僚、地主、商人
产生的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的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为什么出现在沿海地区)
著名的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器磨坊等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组织同学看教材40页的材料,分析材料总结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社会性质民族工业的特征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
半殖民地(1)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革命性
半封建社会(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妥协性
二、的产生
1、发源地: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外商企业中
思考:它比早还是晚?
指明第一个特点:先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资格老
2、分布:看教材41页表格]
分布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
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三种性质的企业中,外商、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
联系41页的小字材料,指明第三个特点,深受三重压迫、剥削,革命性强
无产阶级不同于农民阶级,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干活,而是有时间规定的,并且在固定的车间工作。指明第三个特点,集中程度高,便于宣传、组织
3、来源:破产的工人和手工业者
指明第四个特点,和农民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联盟
4、的特点:
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特点:与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具有远大的政治目光,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是人类最进步的阶级
独有的特点
5、无产阶级早期的斗争
篇3
关键词:导学 历史课堂教学 策略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引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导学案的编写是课堂学案导学的首要环节,教师首先要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在充分了解所带班级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做学习的主人。二是要突出层次性特点,能够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下面以《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课为例,说明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
编写要素
学习目标:
1.掌握,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2.了解前夕中外状况,分析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学习重点:战争原因,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
学习难点:联系条约内容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作用。
教学用具:使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直观情景的视频。
教学环节:
一、提前一天发放给学生印制好的导学案,让学生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问题1: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外交四个方面比较前夕中国和英国的国情。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问题2: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目的是什么?
问题3:中国为什么要禁烟?你认为当代青少年对应持什么态度?
问题4:《》的内容是什么?对中国造成了哪些危害?
问题5:第二次是如何发生的?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精讲释疑: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2.联系条约内容分析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当堂达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此人向道光帝上书的目的是什么?道光帝接受他的建议了吗?为什么?
(2)请看材料二,他为“国家生死”进行了哪些斗争?
(3)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评价林则徐?
(4)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二、课堂自主学习
同学们对照学案设计的问题,认真研读教材,思考并完成问答,对有疑问和没把握的问题,鼓励他们相互合作,讨论解决,同时老师要巡视同学们自主学习情况,做一些点拨。
三、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同学们对学案上设计的合作探究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通过巡视,有选择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并给与必要的指导。
四、精讲释疑
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及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精讲。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遇到的第一个难懂概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功能,提供视频,板书参考答案,进行精讲。另外,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本节学习内容的难点,教师应联系条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分析梳理,得出结论:使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五、当堂达标
篇4
1、易错知识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近代被迫开放和现代改革开放的区别、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近代化和近代史的区别、的评价。
2、基础知识点: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竹书、帛书、小篆、隶书,我国文字的演化过程:甲骨文(商)一金文(商、周)一大篆(西周晚期)小篆、隶书(秦)。
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发表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形成不同的学派,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有:(1)儒家:代表人物一孟子: 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2)墨家:创始人一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3)法家:代表人物一韩非, 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论文摘要:从古至今,农民始终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受到普遍的关注。文人在文学创作上,没少以“农民”形象为主要描写的对象。其原因是农民这个角色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下,发生了多次的改变。它的每次改变往往伴随着历史的巨变,是富有时代意义的。它已成为反映历史的主角,所以文人通过再现当代的农民生活,写出了真实的社会形态,还有文人对社会环境的深邃思考,对提高大众的文化、思想水平功不可没。反映时代的作品是丰富的文化宝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智慧,改变着社会的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1.自给自足经济下
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殖民地大多在城市,而乡村还保留封建社会的剩余势力,两者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外国人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中国被迫放弃原先的自然经济。加之中国的一些实业家创办的民用企业,都在加速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革。此时,城乡出现二元化经济,这是直接导致了农民大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很多进城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在城里以其他方式谋生。从此,城乡的单向流动的状况鲜有变过。
3.建国后
在“五四新文学”诞生后,文学作品量日益丰富。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并创作出许多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文人对于这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似乎有着强烈而执着的兴趣,几乎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中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分析下不难看出关注“农民工进城”的意义:1.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关注他们的生活有社会意义。2.他们是传统的剩余,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研究他们在社会巨变下,思想轨迹的转变很有价值。3.他们中的大多人的结局都以失败而终,究其原因将引发社会深思。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较早的描写“农民工进城”的小说。有如潘训的《乡心》,小说讲述了在农村衰败后,主人公阿贵成为较早一批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代表。原本以为从此幸福生活降临,没料到来到城市后,人生地不熟,勉强维持生计都还算困难,阿贵最后灰心意冷。还有王任叔的《阿贵流浪记》也有类似的描写。处于由殖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势下,农村的自然经济必然破产。而多年处于传统安逸下的这些农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在身心上都难以接受。即使他们许多渴望着“城里人的生活”,但没有意识到在“城里生活”所需的转变,这必然导致失败。20世纪30年代,作家吴组缃、王统照、老舍等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写。在长篇小说《山雨》里,主人公奚大也是被逼进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很有名,祥子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拥有着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但最终还是以幻灭结尾。这种结局的实质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不好。而来到城市打工的人,全部都因家乡经济破产来到城市寻求谋生。但城市的环境又不能适应,个人本身素质就有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能让生活牵着走,失败是必然的。看着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可爱之处,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际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由于没有过渡和引导,对乡村和农民来说,被迫转变没有准备,无法消化,只能不断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困苦。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流趋于稳定甚至停滞。其原因很复杂,大致有:城市的户籍制度的建立,阻挡了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村为题材的描写不再像原先那样对农村的破败突出描写。此时,“农民工”在文学视野中的形象是欠缺的。
21世纪初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更大。农村的建设走入瓶颈。户籍制的略有松动,造成大批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现状的变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期作品有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以写农民陈奂生的视角,来看城市生活的变化。小说《哦,香雪》写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成果对一位乡村少女的吸引程度,借乡村少女形象,来写出无数的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后,社会由于过多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问题,使得一部分不得不弃城返乡。这时的文学作品描写的重点仍是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想方设法进城的故事。如中篇小说《到城里去》,还有小说《城市里的一颗庄稼》讲述的是名叫崔喜的农村姑娘,为了进城,不惜嫁给死了老婆的30多岁的城里人宝东。小说《富萍》讲了农村姑娘富萍来到城市后,对城市生活产生了留恋,为了留在城市,她婚变后选择了嫁给城里的一个残疾人。有些小说从另外的角度来写农村人进城,它们以进城后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展开描写。农村人来到城市生活,需要适应城市的环境,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都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不容易,小说《北京候鸟》讲述的是来北京谋生的外地人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虽然来到了北京,却不能及时适应都市环境、文化。还有的一直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工重返家乡,城市生活的岁月成为了一段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返乡者形象,如小说《归去》、《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一夜》、《异乡》、《紫蔷薇影楼》等等。看似他们的重返是原地踏步,其实不然。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他们将造成一生的影响,城市的生活资料丰富,生活水平很高,生活节奏很快。这些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亦有可能影响是负面的。
近现代文学史上,作家通过创造典型人物形象,一方面激起读者的同情心,另一方面引发读者思考。其中更有作者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农民工作为百年历史的主角,他们的人生遭际受到普遍关注,探索他们人生的轨迹,对社会思想的进化很有益处。从他们短暂的人生中,看到了社会的缩影,看到了社会变化的过程。文学上对“农民工”的描写构成了一个系列,这个系列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
参考文献
[1]逢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兰州大学学报.2008.1
[2]樊星.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性”问题.文史哲.2009
[3]熊峰.谈谈我国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变化的“轨迹”.九江师专学报.1989
篇6
单元复习,是高三教学极重要的一环,相对于专题复习而言,它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无综合可言。单元复习,首先就要落实基础知识,兼顾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如何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笔者就以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例,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从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
学生掌握了知识结构,就掌握了阅读教材的一把钥匙,就能把看起来分散的知识点纳入到一定的系统之中,从而做到游刃有余。掌握知识结构的基本做法:1.先让学生用几个字分别对本章十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概括。如第一目“前的中国和世界”,可概括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引导学生弄清子目间的内在联系。如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禁烟运动”与第一目讲的都是战争的原因,但一个是根本原因,一个是战争的借口。3.帮助学生归纳本章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打牢了,基础巩固了,学生们就可以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练习与知识掌握了。
二、将观点教育、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养纳入新知识框架的教学之中
教学和命题虽然都依据某一教材,即限定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之内,但显然命题的意图和教学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教学和命题是两个系统。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建立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系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我将本章的内容编为9个问题,形成一个新知识框架。这9个问题是:
1.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战争中,清政府、爱国官兵和中国人民各持什么态度?
3.这次战争对中国来说是正义的自卫战争,但为什么却战败了?战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给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5.为什么说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6.英法发动第二次的目的是什么?以什么借口发动战争?
7.为什么说经过第二次,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8.沙俄在第二次中扮演什么角色?列举史实证明马克思所说的话(见教材P15)的正确性。
9.第二次后,中国政局出现怎样的新格局?这个新格局是怎样出现的?
教师利用这个新的知识框架,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同基础知识的落实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理解、分析、评价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是个关键问题。本章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观点有:
1.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a.英(法)发动两次取决于资本主义国家夺取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本质。制造战争的借口只是从特定方面反映这一本质的现象。
b.中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客观上促成近代中国新思潮的萌发。
3.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及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条件)使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此中国人民面临的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
通过对于知识点的梳理,使学生对于这一章的总体状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这样可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同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游刃有余地进行应用。
三、 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正确处理大小字和原始材料的关系,也是搞好单元复习的一个重要问题。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在度和量两方面能够适应高考的要求。一般按四种情况处理:
1.对课文正文的史实或历史概念作注解或阐释的小字和导体字,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
2.小字部分属历史常识性的内容,也要求学生掌握。
3.属补充性知识,又离课文子目要求较远的小字,要求作一般了解。
4.属拓宽知识面,又离子目要求甚远的小字,不要求掌握。
篇7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学目标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转移。高中历史课程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高中生进入高中学习以后,对历史的学习任务相对于初中来说增加不少,教学内容和所涵盖的知识面大幅度扩大,而提供给教师的教学课时并没有增加,为有效对应这一现状,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样,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营造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学情境,积极实施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怎样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呢?
一、通过精彩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年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经验表明,良好的课堂教学导入,特别是通过引入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精彩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动机,强有力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进而更加自主地思维,更加自觉地探究,更加自觉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可谓成功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成功教学的一半。
例如,在“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从一开始就引起学生对所学习内容的强烈兴趣,我利用多媒体引入一段“英国的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婚礼视频报道,在吸引学生眼球的同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知道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都保留着皇室,英国的皇室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皇室。继而引领学生质疑,为什么英国既有皇室又有内阁、议会呢?至此,便成功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引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寻求答案,为构建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二、有效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元素,挖潜内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中心是教师,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关注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是典型的“授人鱼”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课堂教学效率已经进入“瓶颈”状态。新课程教学改革就是为了突破这一“瓶颈”产生的,强调的是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理论和实践证明,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元素,可以促使学生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他们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探究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素质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商鞅变法”相关内容时,为了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我提问:“商鞅如何让百姓相信他的变法是真实有效的?”引领学生品阅“南门徙木”的动画故事,阐述商鞅通过用重金奖赏徙木之人,从而促使他取得了平民百姓的一致信赖。引导学生介绍自身所知有关商鞅的故事,激活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元素,树立积极主动的自觉探究的精神。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让他们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综合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通常包括两类,一类为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并且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影响重大,甚至是起到关键作用;另一类为与课堂教学内容关联并不紧密,无法构成直接联系的内容,但对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有较大影响,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内容。显然这两类内容都与教学相关联,都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活动空间是有限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通盘考虑、整体把握和综合调整,平衡好主要教学内容和次要教学内容,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分析的影响这一问题时,我就此重要事件进行拓展教学,引领学生拓展思维并讨论交流,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状况,认识到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外部作用力,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并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进行详细探究,加深对该项概念的理解。对于其他与教学内容紧密度不够的则可以一带而过,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好关键知识点,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且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高效实施是一个综合性课题,教师必须在理念上加强深入研究,同时紧贴教学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与模式,争取与学生思维同步,引发共鸣,从而切实有效地强化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一、优化提问策略,增强提问效果
在历史教学,教师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当前学情,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抛出若干问题,利用问题指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使教与学步入一种融洽的、和谐的对话与分享情境。有效的提问应当是适度的、适量的、有思考价值的;而不是频繁的、琐碎的、无思考价值的。
笔者认为有效的提问应具备“三性”,即层次性、针对性、启发性。所谓“层次性”,是指设计的问题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可以如层层剥笋一样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弄清问题的实质。“针对性”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感知、理解与消化;二是有的放矢,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即从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背景、知识结构出发,有坡度地进行追问,促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享受到汲取历史知识的个中乐趣。譬如,笔者在执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时,便设计出了如下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内容:A、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B、你能来概括一下的主要内容吗?C、你是如何评价的?这三个问题从难易程度上看,呈现出了一定的层次性:A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设计的,B是针对中等生设计的,C是针对优等生设计的。这样笔者就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指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各尽所能、各有所得,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这样的问题设计,既有层次性,又有针对性,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所谓“启发性”,是指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所提的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触动学生思维的神经,诱发学生努力思考并使之有所感悟,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善启发者,必善提问。“启发性”要求教师要善问、善导,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也。”
二、捕捉生成资源,打造精彩环节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番话阐明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告诉我们教学是具有生成性的,资源生成在课堂中难以预料、稍纵即逝。当生成出现时,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地捕捉并作出正确取舍与运用,以打造出更精彩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精彩环节。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时,笔者告诉学生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社会屈辱的开端。一位学生听了笔者的陈述,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另一位学生又迅速反击:“照你这么说,对中国的发展还是有贡献的,我们还应该感谢英国人啦?”面对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笔者没有急于作出孰是孰非的评价,而是让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具体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这位同学振振有词:我认为如果没有的发生,我们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还要长时间地处于封闭与落后之中。尽管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它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使外国先进的文明传到了中国。此时,班里一些同学也陆续表示赞同,但仍有部分学生保持着自己的声音:“即使没有列强的入侵,落后的中国也会慢慢地向前发展,正是列强的侵略阻挡了中国前进的脚步。”不同的思维交锋与观点碰撞使课堂气氛一时活跃起来。笔者没有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同学们的观点,而是让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最后,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达成了如下共识:英国之所以发动,其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所以,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是造成中国社会近代以来长期落伍的主要原因。但西方列强在把灾难带给中国人民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文明带给了中国。中国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则是带来的客观后果。
实践证明,动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对于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捕捉课堂上涌现出来的符合“三维目标”需要的资源,并加以科学分析与有效利用。
三、讲究科学评价,激发学生潜能
篇9
关键词:文学视野;农民工形象;叙事分析;变化
中图分类号:H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文学不仅仅只是一门艺术,它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乃至于是一种生命现象。乡土文学是中国社会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国社会生命延续的写照。乡土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也是传统文化存在的根基,乡土承载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革、城乡差异如何巨大,乡土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直占着重要的一席之地。时代社会一直都在关注贫瘠落后的农村和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如今作家们以其敏锐的眼光、作家的责任关注到了时代变革中的农村和农民工。
一、自给自足经济下
回顾历史,当城市仅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城乡在经济上差异很小时,我们国家处在小农经济体制中。自给自足的经济现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田地为谋生手段,也没有将农民独立成特殊群体的说法。那么,不难想象当时的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如何了。封建社会地主阶层猖獗,变换手段压榨百姓。加之国家征收赋税严重,自然民不聊生。诗人通过写诗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类的这些在当时很常见,诗歌体裁也多种多样。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为开端,外国侵略者用武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国社会格局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殖民地大多在城市,而乡村还保留封建社会的剩余势力,两者分化已经很明显了。外国人将商品经济引入中国,中国被迫放弃原先的自然经济。加之中国的一些实业家创办的民用企业,都在加速着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革。此时,城乡出现二元化经济,这是直接导致了农民大军向城市转移的原因,很多进城农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在城里以其他方式谋生。从此,城乡的单向流动的状况鲜有变过。
三、建国后
在“五四新文学”诞生后,文学作品量日益丰富。许多文人开始关注农民工进城这一社会现象,并创作出许多思想深邃的文学作品,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文人对于这类“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群,似乎有着强烈而执着的兴趣,几乎成为了现当代文学中孜孜不倦探讨的主题。分析下不难看出关注“农民工进城”的意义:(一)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关注他们的生活有社会意义;(二)他们是传统的剩余,大多文化素质不高,研究他们在社会巨变下,思想轨迹的转变很有价值;(三)他们中的大多人的结局都以失败而终,究其原因将引发社会深思。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较早的描写“农民工进城”的小说。有如潘训的《乡心》,小说讲述了在农村衰败后,主人公阿贵成为较早一批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代表。原本以为从此幸福生活降临,没料到来到城市后,人生地不熟,勉强维持生计都还算困难,阿贵最后灰心意冷。还有王任叔的《阿贵流浪记》也有类似的描写。处于由殖民经济和市场经济占主导的社会形势下,农村的自然经济必然破产。而多年处于传统安逸下的这些农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在身心上都难以接受。即使他们许多渴望着“城里人的生活”,但没有意识到在“城里生活”所需的转变,这必然导致失败。20世纪30年代,作家吴组缃、王统照、老舍等人,对这种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描写。在长篇小说《山雨》里,主人公奚大也是被逼进城。老舍的《骆驼祥子》很有名,祥子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他的身上拥有着中国人提倡的传统美德,但最终还是以幻灭结尾。这种结局的实质原因,首先是社会环境不好。而来到城市打工的人,全部都因家乡经济破产来到城市寻求谋生。但城市的环境又不能适应,个人本身素质就有限,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能让生活牵着走,失败是必然的。看着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可爱之处,十分同情他们的遭际却也无可奈何。近代中国的社会改造,由于没有过渡和引导,对乡村和农民来说,被迫转变没有准备,无法消化,只能不断造成身体和心灵上的困苦。
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流趋于稳定甚至停滞。其原因很复杂,大致有:城市的户籍制度的建立,阻挡了农民从乡村涌入城市。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村为题材的描写不再像原先那样对农村的破败突出描写。此时,“农民工”在文学视野中的形象是欠缺的。
21世纪初到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差距更大。农村的建设走入瓶颈。户籍制的略有松动,造成大批人口从乡村向城市流动。社会现状的变化,给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时期作品有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以写农民陈奂生的视角,来看城市生活的变化。小说《哦,香雪》写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文明成果对一位乡村少女的吸引程度,借乡村少女形象,来写出无数的乡村人对城市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之后,社会由于过多的农民工进城引发了诸多问题,使得一部分不得不弃城返乡。这时的文学作品描写的重点仍是以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想方设法进城的故事。如中篇小说《到城里去》,还有小说《城市里的一颗庄稼》讲述的是名叫崔喜的农村姑娘,为了进城,不惜嫁给死了老婆的30多岁的城里人宝东。小说《富萍》讲了农村姑娘富萍来到城市后,对城市生活产生了留恋,为了留在城市,她婚变后选择了嫁给城里的一个残疾人。有些小说从另外的角度来写农村人进城,它们以进城后的农村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展开描写。农村人来到城市生活,需要适应城市的环境,从生活方式到价值取向都要有所改变。这种改变却不容易,小说《北京候鸟》讲述的是来北京谋生的外地人就像候鸟迁徙一样,虽然来到了北京,却不能及时适应都市环境、文化。还有的一直无法适应城市生活的这些农民工重返家乡,城市生活的岁月成为了一段记忆。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返乡者形象,如小说《归去》、《蒙娜丽莎的微笑》、《上海一夜》、《异乡》、《紫蔷薇影楼》等等。看似他们的重返是原地踏步,其实不然。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他们将造成一生的影响,城市的生活资料丰富,生活水平很高,生活节奏很快。这些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正面的影响,亦有可能影响是负面的。
如果说在“农民工”小说中,中国乡村女性与乡村男性一样在时代大潮下抛别乡村走人都市,成为等值的城市民工和城市文明的创造者,这显示出历史之手在善恶纠缠中对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推动力和助力作用,因为大批乡村妇女进人城市,对广大农村妇女的社会化和现代文明化具有值得肯定的意义。当下小说在城市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对乡村女性在城市的被工具化、欲望化和客体化存在的揭示,以及她们依然被压抑的性别地位和由此造成的心理与情感的焦虑,展现了作为农民工的乡村女性复杂的命运图景,其价值意义远非一般的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所能涵盖。
参考文献:
[1]逢增玉,苏奎.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农民工”形象及叙事[J].兰州大学学报,2008,(1).
[2]樊星.当代文学中的“农民性”问题[J].文史哲,2009.
[3]熊峰.谈谈我国现代文学中农民形象变化的“轨迹”[J].九江师专学报,1989.
篇10
关键词:手工纺车;结构;原理
中图分类号:G633.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一、手工棉纺车的起源及革新
手工纺织技术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服饰文化。手工纺织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手工纺车是手工纺织技术的关键工具之一,用来加工松散纤维,通过加捻将松散的纤维拧为结实的细线,以利于织布。起初,纤维原料以丝、麻为主,后来随着木棉的传入和广泛种植,棉制品因其廉价适合普通民众使用,而逐渐成为手工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我国的棉纺织技术起源于元代,纺车主要用于加工棉絮和生丝,元代将原麻纺车改造成棉纺车,《农书・纺车》载:“其制比麻车颇小。夫轮动弦转,莩(即绽子上带有莩筒的线)随之,纺人左手握其棉筒,不过二三,续于莩,牵引渐长,右手均,俱成紧缕,就绕上。欲作线织,置车在左,再将两棉丝合纺,可为线棉。”[1]以后经过不断革新,到了近代,就演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所见的手工纺车。逐步演变成近代的手工纺车。
二、近代手工棉纺车的结构及操作方法
手工棉纺车主要由纺车手柄、纺车支架,纺车轴,绳轮和锭子构组成。纺车支架由以横木相连在一起构成两个木框,右边大,左边小,右边置放绳轮,左边置放锭子。绳轮是由两组竹片或木片制成的“米”字形轮辐构成,固定在轮轴上,用麻绳在两组轮辐顶端交叉攀紧成鼓状,便成为纺车的绳轮。绳轮通过轮轴安插在纺车支架上,用手摇动手柄时,绳轮随之转动,通过棉车弦带动锭子转动。棉车弦为绕过绳轮和锭子一周的绳弦。
锭子古籍写作“梃”或“铤”,早期多用木或竹制作,但也有用铁或铜制成的。近代中原地区手工纺车配置的锭子木制更为常见。锭子制作需要专门的技术,规格要求甚严,中间粗,两端细,整体从粗到细过渡的非常圆滑、自然。锭子二分之一处两个沟槽叫棉车苴葫芦,是起固定作用的,锭子通过棉车苴“相对固定”在棉车扒头上,防止其旋转时前后滑动。锭子五分之三处留有沟槽,叫做棉车弦葫芦,用来连结绳轮。在摇纺车手柄纺线时,通过棉车弦来带动锭子飞速转动,棉车弦在锭子上的位置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适当调整,当调到最佳位置时,纺线时可以省时省力,减少机械的摩擦。此外,锭子使用时还需拴上涩线,涩线的捆绑法也很有讲究。一般是用双股或多股已加捻好的棉线当作涩线,顺次打三个结即可,最后把剩余的涩线头压倒所纺棉线下面。这样加捻在锭子上的棉线不容易下滑,而且旋转时的棉线不容易脱落。散乱的棉纤维团通过纺车牵伸拉细纺成棉线,具体操作为:先用手从纤维团中捻出一段棉线,将棉线头缠绕在锭子上后,摇动纺车,锭子回转,使棉絮得到牵伸和加捻,待纺到一定长度,就停止片刻,握持已纺好的一段棉线,反绕到锭子上。如此反复。纺棉线时要特别注意的是:此处操作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耐心,手捏棉絮的力度均匀适当,纺车摇的速度和抽拉棉絮的速度必须吻合。用力一定要均匀,纺车摇的快,棉线就抽的快。纺出的棉线较松时,就先不要抽棉絮,继续摇纺车,使棉线自身旋转加捻更紧,这样才可纺出高质量的棉线。
三、近代手工棉纺车运用到得相关物理知识
锭子纺线的关键技术主要取决于其牵伸和加捻卷绕两个系统。捻线过程的实质,就是改善棉絮中纤维应力的分布状态来提高棉线的品质。经过加捻实现增加强力、提高均匀度。加捻的目的是通过改善纱线中纤维的受力状况使纱线的结构发生改变,获得一定的物理机械性能,从而提高棉线的品质。加捻的质量对棉线的后加工及面料的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牵伸和加捻都与锭子的转速有关,手摇纺车手柄带动绳轮,绳轮通过棉车弦带动锭子转动。在绳轮和锭子之间存在一个计算比例,设绳轮的半径为R,周长为C。锭子的半径为r,周长为c。在绳轮找一定点A,在锭子上找一定点B,则点A在单位时间走过的距离与点B走过的距离相等,假定R=nr,绳轮转过的圈数是锭子的圈数的m倍。有数学公式得:
C=mc,即2iR=m2ir (1)
将R=nr带入(1)式得
n=m
由此可得出结论:单位时间绳轮转过圈数的倍数与绳轮半径是锭子的倍数相等。根据这个比例关系,我们可根据需要来制定绳轮的大小。并适当调整绳轮的转速。
四、近代手工棉纺车存在作用及意义
近代手工纺车是我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革新的,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它是手工纺织业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我国综合国力积贫积弱,脆弱的农村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水平的长期低迷决定了高价发丝织品推广的局限性,而棉麻因其廉价渐次成为普通大众服饰的主要原料,手工纺车便扮演了这一原料与半成品转化的角色。另一方面,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经济上,帝国主义列强长期扼制我国的发展,这使得靠质优价廉的民族纺织业备受打击,而在广大的农村,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势力还不曾将触角铺展开来,客观上有利于广大农村手工纺织技术的发展。
内在普及性和外来压迫性促使了手工纺织业的发展,手工纺车是手工纺织业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手工纺车构造简单、结实耐用,结构科学而深入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成为推动我国近代手工纺织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为现代机器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奠定了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杰.元代棉纺织技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1).
[2]卢嘉锡.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M].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