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篇1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64-04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开展计算机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新课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省培国培。培训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一般都有繁重工作任务的教师,培训者面临重重困难和种种挑战!一方面,广大教师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希望培训方实行按需施教,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希望培训内容前沿和与时俱进,避免与其之前参加过的培训内容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却在下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和中途放弃培训的学员比例逐年增加。面对大量的培训机会和唾手可得的网络学习资源,广大教师不再视培训为“稀缺资源”和“福利”,有效性和培训机构的品牌、声誉和口碑成为教师是否参训的主要考量点。

那么,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基于多年的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一体化改革才是有效培训之出路。培训者必须加强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进行包括培训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在内的一体化改革,方可达到优化组合培训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实现系统整体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培训有效性的效果。总体策略是,视培训为项目研究,做到培训设计系统化(一体化)、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培训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培训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培训方法多样化、培训人员团队化、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教学个性化、培训资源微课化、培训成果可视化(数字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1.培训理念改革

培训理念在整个培训项目中处于最上位,是培训项目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培训项目是否既立意高远(顶天)又贴近一线教师(立地)。

(1)一体化改革理念

培训是个大系统,人员构成方面包括培训决策者、培训者、受训教师等。其中,培训者又包括项目负责人、学科首席专家、主讲教师、助教(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支持人员。要素构成方面包括培训的需求、目标、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因此,培训项目必须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进行一体化改革,实现以上人员和要素的优化组合,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而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必须确立“技术培训、教育理论指导和专业发展引领并举”[1]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研教改、网络化学习、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一盘棋思想[2],走出“理论、技术、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油水分离的困境[1]。

(3)“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理念

“学思行省”是“学习-思考-行动-内省”的缩写。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专业发展”,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思行省”理念应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包括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专题教学、技能操作、作业任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环节。“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一脉相承。

(4)“导-训-研-赛”一体化理念

“导-训-研-赛”一体化是指“引导(理念、理论知识、方法策略层面)-实训(技能、实操、工具层面)-研究(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微课等)”一体化,与“学思行省”一脉相承,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2.培训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1)针对集中培训的弊端,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2)探索以微课、慕课为主要载体的“导-训-研-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开发系列培训微课程、慕课,方便教师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指导学员开展基于微课的说课、上课、评课、分享和交流,提升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

(3)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创建网络研修社区

发挥教师博客(博客群)、QQ(QQ群)、微信(微信群、微信公共平台)、K12教育网络空间、网易云课堂、慕课平台、教师工作坊的各自优势,创建适合不同类型学员需要的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4)组建复合型培训团队,探索教研式培训新模式

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的教学中,组建包括教育技术专家、信息化教学专家、教研员、名师(学科教学专家)、一线优秀教师、行业企业职教专家在内的复合型研训团队,开展现场教学诊断和观课磨课,提升学习实效性。

(5)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

对于理论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专家讲座、问题研讨、课后反思与课题拓展等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专家讲座高端前沿、专业引领、信息量大、引发学员深度思考的优势,配以问题研讨、课后反思和课题拓展,引发学员观念转变和行动跟进。对于设计、开发和技术应用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学习等培训方式,采用“范例演示赏析评价基本技能训练模仿借鉴改造改良创新”的教学模式[1]。

(6)开放机房,加强实操实训

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给学员上机操作,多安排上机辅导教师,兼顾两端。根据学员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主讲教师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素材,更贴近学员的学科专业。集中培训学员人数较多,可采取理论课大班制,技能课分班制,充分发挥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带动作用,使学员获得比较充分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点受限和学员基础差异大、教学进度难统一等问题。

3.培训内容改革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最新发展、相关培训标准、学员基础和需求,确立以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开发、应用为核心内容模块,以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方案,设置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四大课程模块,并且保持滚动式迭代更新。其中,理论提升模块包括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信息化教学现状与趋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等专题。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包括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什么是说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误区、说课常见误区、全国获奖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赏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及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包括网络搜索与下载、动态与可视化PPT制作、国内外优秀微课赏析、微课设计与创作、慕课开发、Flas技法、课件艺术性与美工、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专题。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模块包括信息化教研教改项目的选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培育,翻转课堂课例研讨,数字校园教学应用,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等专题。依据学科最新发展态势,每年新增2-3个前沿性专题,依据学员培训效果反馈删减2-3个旧专题,保留的所有专题保持20%以上的内容更新。

4.培训课程资源改革

由于培训对象大多数为各学科专业一线教师,部分为教学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其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迥异,必须开发支持学员自主选学的多样化、多层次课程模块:①除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以外,面向不同对象开发针对性的选学课程模块。②面向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师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梯度、递进式课程资源(案例)。③开发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学员基础评测分级、分级呈现课程模块,在完成相应必修课程模块后,可自主选学扩展课程模块。培训管理平台具有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验、反馈诊断、在线互动、学分管理等功能。④培训课程微课化。开发培训课程系列微课,形成短小精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微课程,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方式。⑤创建以微课程资源为基础的系列培训MOOC,支持大规模学员在线自主学习。⑥与参训教师和参赛教师合作,将培训班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纳入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各学科专业优秀微课资源。⑦根据时展、技术更新和教师实际需要,开发前沿新课程模块,更新原有课程模块。

5.培训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性、开发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主要采用电子作品集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培训过程中各技术学习专题教师适时组织课堂学习竞赛,评选技术学习优胜奖进行教学激励,最后培训团队根据学员出勤、纪律、提问、回答问题、专题优胜奖、电子作品集汇报和评价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实现培训成果可视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鼓励、推荐和指导优秀学员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和课件大赛,充分体现“导-训-研-赛”一体化的培训理念。

6.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

围绕培训有效性的提升,将培训涉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培训理念的创新、培训模式的建构、培训理论的整合应用、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法的优化、培训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提升策略等,作为常态化的课题研究内容。近年来,笔者先后主持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师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整合研究”、“面向教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职教师品牌培训项目设计开发与实施研究”等8个自治区级教研教改项目,尝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培训中,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

7.培训团队专业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托专业化培训团队。例如,笔者连续十年主持广西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项目,均依托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该团队以信息化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和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教师培训于一体。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各有专长,配合默契,已打造成为颇具实力的专业化培训团队。

8.培训标准化

培训者必须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培训流程:

每次正式培训前,首先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集中解决以往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培训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进行培训调研,分析参训中职教师的真实需求。

第三,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研制培训方案,参加培训项目竞标。

第四,竞标成功获得培训项目后,第一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开发培训新课程(专题)资源包,更新原有课程模块资源包。

第五,成立培训班筹备小组和备课小组,召开筹备会和集体备课会,总结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训,对历届培训班学员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初步掌握我区中职教师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明晰培训的总目标、总要求、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专题目标。

第六,多渠道培训通知和培训信息。除了邮寄纸质版通知,还利用博客、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现代化通信方式,确保参训教师及时获得培训通知和后续培训信息(例如住宿订房、路线图、训前学习准备等),同时解答学员的一些问题,使学员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第七,提前做好训前准备工作。代学员联系就近宾馆,订购桶装水,安排学校食堂就餐,确定教室和机房,打印课表,购置资料袋;放置欢迎牌,打印并粘贴前往报到教室的路标;安排接待人员轮流接待学员;在网络教室的每台机子上安装培训要用的软件;检查设备,布置会场,确保开班典礼和培训的顺利开展;制作和安放学员学习证,提高学员的学习角色意识。

第八,学员报到前或报到当天,安排学员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技术基础、学习需求、教研教改和专业发展现状的网络问卷,第一时间将统计分析结果发给各专题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以提高培训教学的针对性。

第九,加强教学监控和反馈。通过课后面谈、QQ群 、短信、微信、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加强学员与主讲教师、班主任、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获取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各专题协调、有序地进行。

第十,加强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为学员创造最佳学习环境[3]。主要做法包括:佩戴学员证,严格考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加强作业管理;安排最好的机房;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辅导教师重点指导基础差的学员,多听取学员意见。

第十一,将往期培训资源和本期培训新生成的优质资源汇总刻录成光盘发给W员,以支持学员的后续网络自学、校本研修和可持续专业发展。

三、培训一体化改革成效

培训一体化改革实施以来,笔者所主持的培训项目均获得满意效果,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员在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留言和培训日记中纷纷表示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意识与态度、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均有较大提升。以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例,300多位参训教师参加2009年全国中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2010年-2012年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2013-2016年“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46个、二等奖110个、三等奖120个、组织奖16个、最佳单项奖2个、大赛闭幕式最佳展示3个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杨满福等.基于Web2.0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整合培训模式创新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73-76.

篇2

论文摘要:面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本文首先提出了对教师的培养培训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的理念,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并重点分析了各个阶段的现状和模式。

2001年我国正式启动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教师是任何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建设者。2002年,我国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信息素养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从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来看并不乐观,表现如教师观念落后、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等。因此,除了迅速提高现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技术水平之外,还要从如何培养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这方面思考。笔者从对师范生的多媒体课程教学中反思,认为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培训作为一个连续的、统一的发展过程来看,进行不同阶段的衔接、整合与重组。现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各阶段培养、培训现状和模式作粗浅探讨。

一、教师培养的现状及模式

建国以来,师范专科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师资培养的主要阵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很多合理的地方,例如: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一口普通话,一手好书法,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教法”的教学基本功,同时我们在保持传统教师教育学科的优势,巩固高师院校特色学科的基础上,应该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培养有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wwW.133229.cOm虽然高校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类课程,但将计算机类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整合,构成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体系,对以培养合格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是一个历史的挑战。

从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反映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设置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和实践性环节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课来实施。再者,单纯地将计算机基础代替信息技术教育。在效果上,计算机课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贯穿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理念,学生隔靴搔痒的理论和知识学了不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提高不大,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未来教学中,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最后,在培养模式上,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在培养过程中,重点都放在了传授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就难以自觉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应采取相应的变通。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设信息技术和活动类课程,强化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涉及信息在教育运用中的理论和实施,通过学习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将信息技术和各种基础课程相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操作实践逐步熟悉它们。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其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培养机制,加重实习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

2.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

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

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

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

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授课方

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授课方式的探讨

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方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查阅资料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授课方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方式

讲授法是指教授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受训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应包含两个过程:了解和内化。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等理论内容。以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至于理论的内化与应用则是在以后的培训和实践中逐渐进行的。

2.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辅助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学会各种工具软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后来逐步深入到掌握基于资源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有机地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3.以操作为主的练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那么培训教学就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4.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采用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在培训告一段落后,联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给其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总之,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职前培养中,高师院校要合理地设置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中,要切合实际,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教育探索,总163期.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梅友松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7).

[4]张筱兰.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篇3

[关键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策略与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学能力提升方面一直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很多高职教师是从高校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向了课堂教学岗位,并且很多比例的教师是非师范类专业,应聘进入高职院校后作为新教师接受的主要是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与培训,在教学法方面没有得到及时的培训与提高,他们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延用自己在高校学习时教授们经常运用的较为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最新理论尚不能与教学实践实现有效的结合,在教学的方法手段与策略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受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新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的学校由于硬件条件不足安排大班教学,因材施教更是无从谈起。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信息化大潮的驱动下,高职教育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势如破竹。信息技术随着高职专业课程正广泛应用于高职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作为顺利完成纲要的保障措施之一,强调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明确了加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信息化体系,显著增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学术理论界,关于教学能力的概念和分类比较广泛。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处理能力、学情分析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等。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能力的内涵增加一项关键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即运用信息技术要素整合教材和教学资源的能力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组织教学活动并进行教学效果的能力等。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备课已经不像传统的教学过程那样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教学的内容通常以教学资源库和云平台上,教师要依据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钻研和组织教材。教师除了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认知特点等因素之外,还要了解学生的信息能力是否足以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新知识技能之间搭建桥梁,从而使新的教学内容能够内化。在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教师要能根据教学目标有效使用多媒体、网络、云平台等载体做好教学设计,组织好教学各环节的活动,教学活动兼具连续性、梯度性、层次性等特点。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研分析

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以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校为样本进行了一次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问卷调研。调研表明,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获得了可喜的进步。在全国、全省、本市的等各级各类的微课教学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中各高职院校屡屡获得大奖,获奖教师经常被邀请在全国各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方面的讲座;各高职院校的MOOC平台、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平台、在线开放平台等开发与建设均走在了前列。但是,高职教师的信息化应用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学校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建设,却忽视对软件资源的丰富与完善,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这一渐进的物理化过程认识不足。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知观念因专业、年龄、性别、学历甚至喜好等诸多因素而存在巨大差别,信息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基本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对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比较抗拒。少数教师教育信息化技能水平较低,无法在教学中熟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信息化教学过程;信息化教学评价的能力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第三方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培训理念和目标还需进一步明确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内容有的较为简单,出现与实际教学脱节的情况,不能够实现学以致用;实施以理论面授为主的统一培训培训,形式单一,未区分受训者的实际程度;对培训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到位,缺乏对教师培训之后的测评考核,致使某些教师对培训重视程度不够,培训流于形式。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的重任。教师整体素质与能力的高低是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杠杆。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培养具有信息化视野的人才的教育目标。高职教师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培养并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制度化

高职院校顺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潮流,贯彻教育管理部门有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信息化建设实际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翔实、规范、可操作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框架方案,建立健全相应的保证和激励机制,以制度规章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保驾护航,使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二)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氛围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机融合需要在外部环境促进下才能顺利实现。高校要努力为一线教师营造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外部环境,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让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两者并驾齐驱,共同丰富完善。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成长走向专业化

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舞台上,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主导者角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对学生主体质量生成的优劣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教学关系中的主导因素,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运用自如的教学策略必将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信息化能力的高低对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教师自身应该充分认清现代经济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增强教育信息化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念,以积极、创新的态度去接纳、学习该领域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技能,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而在教学中娴熟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精细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教师培训是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重要环节。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任重道远。学校领导、教师个人都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常抓不懈,让其贯穿于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对于高职教师群体来说,首先要进行年轻教师的教学水平培训,使他们能够进行合乎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活动。首先,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专业的信息化培训机构,专人专岗,负责培训的具体事宜。比如制定培训标准与培训计划、安排培训时间地点人员、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负责培训的监督与考核等工作。其次,培训方式和方法应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是现在较多采用的专家面授的方式,也可为专家面授和上机操作相结合。专家讲授+上机实训+小组讨论的培训范式颇受欢迎;理论学习和案例实战结合能让教师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更加有趣、高效;可通过开展学习评比、汇报交流、案例分享等活动激励教师尽快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术。第三,应站在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高度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内容。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计划设置应围绕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核心,做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硬件设施与软件培训相匹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在培训内容设置上,不但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培训,更要有结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特点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培训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实际接轨、体现“接地气”的应用价值。最后,学校应该对培训工作做全程跟踪指导。职能部门应对教师信息化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及时处理解决遇到的难点问题,以保证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卓有成效。还应采用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并在后期实际教学中“学以致用”的教师给予精神或者物质方面的奖励,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业绩表现与岗位升降、职称评定、工作绩效等挂钩;树立典型,建立起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提升氛围,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教师。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高职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以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创新,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代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与能力。高职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大批能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师。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1.

[2]国家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南(试用版)[Z].2010.

[3]左明慧.数字化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师信息化能力的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7-28.

[4]何圣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制度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5]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6]王燕.基于地方高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框架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8):1765-1767.

篇4

关键词 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2-0075-03

一、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中职教师的信息搜索能力较好,具有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但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信息加工能力普遍薄弱。特别是长期以来职业学校重点加强了教师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培养,而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考核要求低,中职学校教育科研氛围不浓,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导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普遍难以承载现实的教学任务,难以胜任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要求。很多教师缺乏对现代教学理念的关注和学习,容易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教学成绩,不愿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认为采用信息化教学需要花费更多时间,甚至对新技术、新资源和新模式有抵触情绪。

部分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能力就等同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片面加强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培养,而忽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应用,造成教学内容陈旧,呈现方式单一,不能满足现代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心理和认知需求。

一些教师在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中,不能以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将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设计和课程评价进行统筹安排;过分依赖信息化教学内容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而忽略自身在课程中的主导作用;选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与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不契合,教学环节繁杂、教学实施拖沓,不能从专业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思维能力以及过于看重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评价功能;在过程性评价中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造成授课过程中难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不良情况。

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信息化环境包含完备的计算机设备、优化的校园网络和浓厚的信息化教学氛围。

完善计算机设备。提供必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是开展教师信息化培养的物质前提。基本的硬件设备包括教师备课用机和学生多媒体教室。很多学校采取上级统配与学校自筹相结合的方法逐年更新,完善信息化硬件,取得良好的效果。

优化校园网络。畅通无阻的校园网络是教师获取信息、整合资料,开展活动交流、教学评价的资源保障。中职学校在确保建立开通校园网络的同时,还应配备专人进行校园网络的日常维护,确保网络畅通。

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有利于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氛围,引领教师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专业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加强对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自主获取专业知识、信息能力的培养。学校要对能够积极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教师给予必要的支持和肯定,要及时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传播至一线教师,还要搭建校内外的信息化教学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网上课堂、网络教室和网上实验室、数字化仿真实训室等。使教师在良好的信息化氛围中形成自我提升和自我优化的意识,从而积极参与到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之中。

(二)完善培养制度

信息化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过程,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将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和无止境的工程。建立和不断完善培养制度,能够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养工作保驾护航。

不同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制度:明确教师入职信息化能力标准,明确实施培训的部门和人员职责,明确参培的教师范围,确定年度培训的时间周期,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考核标准,聘请专家的标准要求,参培教师管理办法,受培教师绩效评定标准,培训经费保障办法等。在制度中要体现出对于不同教龄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开展分层次培训,把教师信息化能力和参与培训的实绩与常规教学考核。结合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发展变化情况定期对培养制度提出修改意见,并逐步加以完善,切实服务于教师能力的提升。

(三)确定培养内容体系

依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教师信息化能力包含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化课程整合能力、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信息化协作能力、信息化自学能力以及信息化创新能力等,对于中职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也应从以上方面展开。

信息化获取能力。指教师能够依据教学需求,在明确分析所需信息、知识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网络、数字化资源库、自行编辑拍摄或者交流共享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源,有能力及时使用和妥善保存已获取的资源,并能够结合现代国际化专业发展需求使用英语查阅、获取相关技术文献资料。该项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基本的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应用培训为基础。

信息化课程整合能力。指教师能够恰当、灵活、巧妙地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有机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资源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师在充分开展学情分析、重难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选用相关的教学资源,统筹确定最佳的课程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一般通过信息技术优化改造课程和在课程创新研究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及资源两种途径加以整合。教师整合课程的过程一定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引下,在学习、了解、掌握当代信息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整合课程。开展信息化课程展示、教学信息化设计、信息化课程评教是增强教师实践课程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教学交往能力。指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学生、同事、教学管理者、行业、社会进行交往沟通的能力,其核心是教师在虚拟的信息化教学情境中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能力。中职学校实操课程是专业教学的重点,利用手机终端开展课前、课上和课后师生互动有利于进一步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

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力。指教师或教师指导学生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过程性和结论性教学评价活动,具有公开性、公平性、实时性、真实性、及时性、可量化等评价特点。信息化教学评价能够满足中职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信息化协作能力。指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同事、学生、专家、家长等开展教学协作的能力。开展信息化协作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帮助,有利于从多元角度培养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教师信息化协作能力的前提是教师有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求,必要的协作交流平台是教师开展协作的基础。

信息化自学能力。指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中自发、自觉地获取知识解决信息化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项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通过必要的教学实践积累才能够取得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自学能力。有效的培养途径是借助自学能力强的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引领全体教师共同进步。

信息化创新能力。指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情境中对于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制作、教学理论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能力。鼓励并要求教师在遵循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推陈出新,更加有效、全面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四)规划培养方式

校本培训与教师自助相结合。对于教师普遍不认知、不掌握的共性问题应采用校本培训的方式。例如引入“翻转课堂”教学理论,采用校本培训不但能够节省培训成本,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谈论;对于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障碍应鼓励教师通过学校搭建的网络、教研活动等多种平台自发提出问题,寻求解决。

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有条件和能力通过互联网、校园网获得培训的内容,将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实践教学之中,并通过网络交流共享实践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两者结合的培养方式不但能够满足更多教师参与培训的需求,降低培训成本,还为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

教学实践与参与大赛相结合。教师日常开展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仅仅是自知的,缺乏必要的评价和指引,不利于教师信息化能力的稳步提升。鼓励教师参与到各级信息化教学比赛中,不但能够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而且能为教师提供一个专项交流、展示平台,有利于从多个角度提升教师能力。

(五)聘请专家与树立骨干相结合

聘请专家传授新的理念经验,对教师实践教学情况给予诊断指导,学校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树立在信息化教学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名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名师工作室,实现多元化的培养格局。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8.

[2]王文君,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践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3):67-74.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2-0061-05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的教学能力是决定能否培养出高质量人才的关键,为了真实了解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特开展了本次调研。

一、调查基本情况

当今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了掌握目前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在查阅相关文件、文献以及先期调研的基础上,笔者经过认真分析,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初稿,并就初稿在本校部分教师中进行了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在此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最终形成了“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问卷题目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一个开放性问题。

问卷内容共涉及以下三大方面:1.教师基本信息;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情况;3.开放性问题:您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或困惑是什么?您需要哪些方面的培训内容(比如哪些方面的理论、方法、技术和软件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实质上就是教师对所掌握的信息化学科教学法知识的运用水平。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学科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学科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的评价等能力。另外,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对涉及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等许多主观意义上的内容,问卷尽量通过外在的、客观的、可测的方式进行调查,然后经过分析得出结论。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本研究发放了120份调查问卷,收回 112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08份。调查范围涉及太原、晋中和忻州共计四所职业院校。对调查对象的选择也分别从性别、年龄、教龄、学历等做了随机抽样。在学科上分别从文科、理工科、艺术类等进行抽样,避免调查对象的片面性。在调查问卷统计上采用SPSS工具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大体摸清了山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具备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基本上达到了调查的目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二、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1.参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方面

为调查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情况,笔者以山西职业院校部分教师近两年参加的学校或其它机构组织的信息化教学相关学习或培训的时间以及培训途径为基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表2说明职业院校的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中,41%的教师近两年没有参加过学校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信息化教学相关学习和培训,而仅有22%的教师参加过8天及以上的培训。由表2可以看出需要加大对职业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的力度。

由表3可以看出即使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其培训途径也是以学校组织开展的面授学习为主,校外机构提供的面授学习或培训为辅,而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课程、基于网络的学习明显不足。由此可知,在一定程度上培训途径能反映出教师对网络课程、基于网络的学习情况,也反映出其获取网络信息的积极程度。

总体看来,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缺乏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培训途径需要加强基于网络的学习和培训,以及教师业余时间利用网络课程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学习主动性。

2.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对于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是认可的。具体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93%及以上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减轻教学负担,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87%及以上的教师认为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教学改革;但是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这一点,只有70%的教师比较认可。由此可知山西省职业院校的教师从观念上认识到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促进教学改革,但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仅70%的老师比较认可。

3.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作用

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包括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作用。如果学生感受不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就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职业院校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调查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83%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80%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所学知识;7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随时与教师、同学交流;7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之间协作学习;78%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4%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由此可见,教师对于采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见一致。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改变,顺应信息时展的要求。

4.对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院校教师对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以看出,91%的教师认为,在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和意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93%的教师认为学校层面的硬软件条件、激励政策、学校培训教师的条件和能力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校层面能够给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的条件,教师才能更好地推进信息化教学。而同意学生已经具备的信息素养和学习习惯对信息化教学效果有影响的老师占72%,有18%左右的老师不确定是否有影响。而约10%的老师对该项持否定态度,并不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已有的学习习惯是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

5.教师已经掌握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软件和设备的程度分析

信息能力是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造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对于已获取的信息,职业院校的教师要能够对之进行组织、加工和分析,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提炼、吸取符合自身需要的信息,从而推动各项教学实践活动。

表7显示教师已经掌握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软件和设备的程度,其统计结果如下:教师已经具备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但计算机的维护以及课件制作的能力较差。

由表7可以看出,85%的老师已经掌握了Word或WPS基本的文字处理软件,对于QQ或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约72%的老师认为已经掌握。但只有65%的老师同意已经掌握了PDF软件和多媒体教室设备,而对于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平台)仅有62%的老师认为已经掌握。而对于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处理软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这三方面,仅有不到50%的老师掌握。对于动画制作软件,已经掌握的老师人数更少,还不到38%。

由此可知,山西职业院校教师对于动画制作软件掌握的很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对于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处理软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这三方面,仅有一半教师掌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

6.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频率分析

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体现在教学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就是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使用PPT、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书包进行教学;利用网络获取教学资源,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实施翻转课堂;利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基于网络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通过调研,统计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使用PPT教学,93.5%的教师已经掌握,并在教学中的使用;而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方法,仅有64%的教师认为会在教学中使用到;对于电子书包这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仅有53%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用到过,有36%的老师从来没有使用过该教学手段。

对于网络在信息化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而言,82%的教师认为网络是获取教学资源一种工具,70%的教师认为通过网络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但是对于基于网络实施的翻转课堂,51%的教师从来没有使用过。由此可见,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中还没有普及,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培训。

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而言,采用信息化手段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才能体现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效果。68.6%的教师可以实现用信息化手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仅有55%的教师,可以基于网络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

由此可见,对于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中的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进一步培训。而对于教师而言,基于网络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7.通过网络使用教学方法的频率分析

由表8可知,教师一般通过网络可以搜集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络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组织翻转课堂的教学。除此之外,具体表现在通过网络给学生通知、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对学生进行答疑讨论以及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测试、布置、批改作业。其使用频率统计结果如表9所示:

从表9得知,79%的教师经常使用网络给学生通知和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73%的教师利用网络进行答疑;而仅有55%的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测试、布置和批改作业。还有45%的教师在测试、布置批改作业方面还是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

三、影响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结论与建议

1.调查结论

笔者根据对山西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得出如下结论:

(1)职业院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时间和培训途径方面力度不够。

(2)大多数职业院校教师缺乏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学习主动性。

(3)职业院校的教师从观念上认识到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减轻教学负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能促进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仅仅有70%的老师比较认可,与我们设想的有差距。

(4)教师对采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意见一致。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有赖于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改变,顺应信息时展要求。

(5)在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和意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10%左右的老师对该项持否定态度,并不认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已有的学习习惯是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因素。

(6)山西职业院校教师,对于动画制作软件掌握的很少,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对于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处理软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这三方面,仅有一半教师掌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培训。

(7)对于翻转课堂在职业院校中的普及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进一步培训。而对于教师而言,基于网络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也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

(8)仍有45%的教师使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而不使用信息化手段去测试学生学习效果、布置批改学生作业。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思想观念淡薄。调查显示,在思想意识上,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来指导自己的思维活动。在信息的摄取方面,缺乏主动占有信息的意识,信息渠道不够宽,尤其是一些老教师还是比较习惯于利用传统的书刊资源,使用校园网上电子资源的意识较差。

(2)山西高等职业院校的硬件设备参差不齐,不同专业的硬件投入不同,多媒体设备利用率不高。

(3)教师的信息素质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偏低。高职院校教师整体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偏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并不明显,教师对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现代信息化教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缺乏主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起来的意识、热情和能力。

(4)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的观念不强,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基本没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能力不足,急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培训。

基于以上问题,根据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先进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1)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落实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对高职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培训。

(2)完善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也可以开展产学研结合,并且尝试共享某些特色实验室,以节约成本并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

(3)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应有效开发和建设高职教育信息资源。

(4)形成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激励机制,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能主动融入信息化教学当中。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山西省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是相对薄弱、基础差,很多方面有待加强。虽然很多老师观念上对于信息化教学很认可,但是实施起来却并非易事。还需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本次调研,了解了山西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探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与发展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付丽萍.农村中学新课改实施效果分析――来自山西省某农村中学的调查报告[J].教学与管理,2014(21):36-39.

[2]魏丹丹,邱乐兴,江婕.职业院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调查研究[J].科技广场, 2012(10):176-180.

[3]赵呈领,陈智慧.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分析与模型建构的启示[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8):8-14.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一种教育类型,承担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然而,传统的高职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显得较为单一,难以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往往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而学生却无精打采地开小差,这种教学氛围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面对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状,高职教师应顺应时展,通过提升自身信息化素养来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完善教学内容、扩充课程资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下,信息化素养对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让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为便捷,运用在教育领域中同样可带给学生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高职院校教师是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由信息操作能力、教学资源开发、设计优化与组织能力四方面构成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必将对高职学生教育教学效率及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信息化教育需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形成是高校信息化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需积极培养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让教师在丰富的信息数据中具有优劣辨别能力与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开发、整合、优化各项教育资源。(二)提升专业水平。教师个人素质、教学水平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教师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效率[1]。因此,高职院校培养教师信息化素养对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学水平及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质量占据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比重,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教学质量的提升更需要高职院校加以重视。(三)教学质量提升。随着我国信息化逐渐深入发展,想要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不仅需要加强建设信息化软件与硬件设施建设,还需用户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师的存在便是为了传承知识,因而教师更应顺应时展,从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掌握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合理应用信息资源来丰富教学手段,以此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为培养职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素质教育要求提升教学质量,只有当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与时展相符,才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有效整合各种信息知识,进一步加快知识传递速度,让学生同样具备信息素养。

二、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内涵

信息素养是信息化技术在人们应用过程中要求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由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组成。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育资源[2]。在整合阶段中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技术、环境、评价、内容与观念等方面创新教学,以此满足信息化时代下的教学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在面对信息数据时的决策能力、分析能力和敏感性,信息意识的高低可体现在人们是否能够在当前环境下有效利用信息数据,因而信息意识的强化是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因素。高职院校教师在培养信息素养时,需充分理解信息社会、信息教育的内涵,认识到信息素养的形成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同时,信息素养还可让教师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迅速解决科研、教学等问题,且信息获取速度比以往信息速度更快、更便捷。因此,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教师需积极培养自身的信息意识。(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知识。信息化素养是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搜集信息数据,而后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决策、判断,即可体现出自身信息素养。高职院校教师只有自身具备高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整合能力,才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此外,教师的信息素养中还包含信息开发、软件设计、软件制作等,只有教师的信息应用能力足够全面,才可为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后,可通过不同渠道来获取教学资源,并结合教学内容、社会实践来制作出更为贴近学生当前学习情况的教学软件,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堂环境中深入理解知识含义,进一步掌握职业技能。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教师需具备多元化的信息应用能力,其中包含多媒体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多媒体资源整合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整合能力、多媒体教学驾驭能力与排除简单设施故障能力等。此外,教师还需在此基础上具备信息素养中的六个要点,即分析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利用信息能力、输出信息能力、加工信息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道德。信息道德主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之中是否在道德标准上有所规范,其中包含信息开发、信息利用、信息管理、信息传播等。高职院校教师想要形成信息素养,首先需培养自身的信息道德,才可为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高职教师还需具备责任意识,才可慎重筛选有效信息数据,让高职院校知识信息传递更具科学性、安全性。不仅如此,高职教师更应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可在获取信息、应用信息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行为和思想,才可保证学生不会被不良信息所影响。只有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中具备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与信息意识,才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有利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法。

三、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

(一)教师对信息化素养不够重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息化弊端,如教师没有重视应用信息化教学,不明确信息化的重要价值;信息化教学设备投入成本过高,但利用率却没有与之匹配;教师在参与微课比赛、信息技术比赛时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常常选择放弃比赛。因此,高职院校需积极扩大信息化技术宣传范围,让教师对信息化技术予以足够重视,才可为信息化校园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让教师在教学中普及信息化技术。(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较弱。信息化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主要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工具阅览知识,在此情况下,高职教师需不断提升信息素养满足学生学习所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年龄偏大,计算机知识较为匮乏,且信息化操作能力较低,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开展信息化教学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高职院校需加大教师信息化技术训练力度,为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三)教师信息化意识不明确当前高职院校中,虽然部分教师已经具备信息化意识,但由于教学设施落后、校内缺乏重视、规章制度尚未健全等因素,导致教师无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化能力。同时,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对整体晋升和考核来说并未产生实际影响,一些教师在此情况下本身对信息技术不敏感,更不会对提升信息技术予以足够重视,进而导致高职院校中信息化设施与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不佳。

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路径

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教师需顺应时展趋势,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信息化技术,为学生营造更为优质的教学环境,以此为信息化社会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高职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强自身的信息素养。(一)加大培训力度。高职教师想要培养自身信息素养,首先需要强化自身信息化意识,转变以往传统教育带来的局限性思想和观念,通过提升信息敏感度来深化信息化教学。常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忽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领导没有信息化意识。随着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的普及应用,虽然高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转变,但对当前教学时所需的信息化技术仍然难以加以利用。甚至有些教师对于信息化基本知识都没有足够了解,无法在现代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手段,从而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因此,高职院校需顺应信息化时展,积极强化教师信息素养,通过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来为教师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二)营造良好环境。良好的教学环境可带给教师与学生更为浓郁的教学氛围,教学环境中主要包含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对于高职教师来说,信息化教学需借助教学设施和教学软件才可营造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此实现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目的。因此,高职院校需根据实际情况来为教师提供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让教师利用先进的设施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同时,高职院校还需构建信息化教学管理与信息知识培训机制,让师生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让学生不管身在何处都可顺畅使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从而为高职院校实现信息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从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来看,虽然网络技术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有效解决了师生传播知识问题,但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还需解决共享教学资源的问题。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可通过构建信息资源库来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教学课件、教学音频、教学视频、教学习题等资源。此外,还可在必要的时候购进相应的教学设施、教学软件、教学资料等,以此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所需。(三)进行系统化培训。想要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还需要及时更新信息化培训内容,完善教师培训方案。高职院校可在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过程中,让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培训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以保证信息化教学的准确性与安全性。同时,高职院校还需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专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与修改信息化培训内容,根据信息技术要求来扩大教师信息应用范围,并时常更新教师信息化培训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最后,高职院校在培养教师信息能力前,需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评定、分析、调查,在教师现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确定培训目标,规划有效培训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写培训大纲来进行系统化培训。(四)设立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离不开合理、科学、全面的信息素养教学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让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外部动机,还可有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3]。对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师应通过激励机制来进一步增强其积极性,让教师坚定信息化教学的信心,从而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同时,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还需宣传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为其他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鼓励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视频、挖掘网络资源等,在进行教师工作考核中高职院校可结合教师教学情况与信息化技术来评价。此外,高职院校还可将信息技术证书作为教师入职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在教师晋级、晋职时将信息技术作为部分考核内容,对于没有达到相应要求的教师与不接受信息培训的教师,高职院校可不予以晋升职务。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高校可通过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考核机制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五)夯实教师信息基础。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虽然能够优化高职院校的教学结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但当前高职院校中仍有部分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研究,以此丰富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带给学生更为广泛的知识内容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此一来,不仅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应用能力、技术实践能力。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仅仅依靠教师应用黑板与粉笔进行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而且会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在此情况下,高职教师可通过增强信息基础技术,如动画、文字、音乐、图像处理,来构建一种全新、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作为主要教学辅助技术,让以往抽象化的知识内容变得更为生动形象。

篇7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4-0061-0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不会自动对教育产生影响,只有应用信息技术的人(主要是教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才能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占全国普通本科学校数量一半以上的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如何,将对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教师提出新的挑战,一方面来自师生面对相同的信息化环境,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化身被改变;另一方面随着新的教育思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师生知识结构与素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对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实施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需要教师充分设计、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环境,不断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近年来,许多学者[1][2][3][4]不断探索,试图对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构建,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学者还没有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理解达成共识。本文重点参考李天龙[5]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的研究,认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中宏观层面,包括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信息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信息化教学效果测评能力。二是微观层面,包括利用多媒体软硬件环境实施教学的能力,如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综合平台、微格教学设备、电子白板等)实施教学;网络教学能力,如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基于网络的授课、辅导、作业布置与批阅,利用网络综合教育平台、网络交流工具(QQ、email、MSN、博客、微博、微信等)开展教学与辅导、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开展合作交流与探究式学习等;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或仿真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如设计基于临境技术下的合作与探究式学习环境,开展虚拟与仿真技术的教学与训练等;利用移动终端(智能手机、iPad等)开展现代化教学的能力;结合具体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并应用微课、慕课、视频公开课等实施反转课堂教学实验与实施教学的能力。

二、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1.设计研究

本研究选择了陕西省1999年以后新建的9所本科院校(含民办本科院校2所),针对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了结构性与半结构性结合的方式,共涉及39题,分为基本信息、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与创新等四个部分。问卷编制后听取了从事教育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行政管理等领域的7名专家的建议,并选择了从事不同学科教学的10名教师试测,根据专家建议和试测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剔除无效问卷后,直接参与数据统计的有效问卷144份。调查样本分属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信息如表1。

2.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1)教师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态度

本部分问题围绕青年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意识、意愿与态度进行设置。调查显示,77.78%的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分别有47.22%、50%的教师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或有提高。愿意使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达94.44%,但是在教学中能非常熟练将信息技术融合于教学的只有5.56%。在回答“你认为在教学中应用好信息技术的关键是什么”的问题时,分别有44.44%和33.33%的教师选择了“新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两项。

同时在与教师交谈中了解到,教师对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意愿非常强烈,但也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较大等原因,教师对教学的投入相对不足,尤其主动设计与开发适合本学科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师不多。

(2)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师认为在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信息化教学氛围”、“欠缺教学理论与方法”、“没有教学环境”等,选择“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或“不会使用设备”的只占8.33%、19.44%。可以看出,对青年教师来说,基本具备信息化教学的技术能力,但是如何用好信息技术以及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氛围需要引导,尤其新建本科院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开办了大量的非师范类专业,为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各高校都引进了大量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这些教师缺少基本的教学知识与理论,导致在教学中很难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

在设置的“教师对教学相关理论和软件掌握程度是否需要培训”的矩阵多选题中,关于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知识,一半以上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 等三个项目认为掌握“一般”。关于信息化教学技能方面,69.39%的教师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项目选择“一般”和“较差”,“微课的设计与制作”、“Flash的使用”,教师们觉得最不熟练。可以看出教师最需要培训的是,信息化教学评价、微课的设计与制作、Flash教学应用。

(3)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发展与创新

教师职业成为专业已成共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通过专业学习与专业实践获得。专业学习更强调专业知识的习得,重视教师职前的正式、系统的学习,以及职后的非系统学习,如短期培训、基于各种资源的问题解决式学习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必备的基本能力。调查显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能力(80.56%)、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88.89%)、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80.56%)”,教师认为是从事信息化教学必须具备的最重要能力。

教师教学具有复杂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进行创造性地教学。虽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强烈,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显示,青年教师“小组合作学习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采用较少,说明青年教师较少采用除教授之外的其他教学方式。同时对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有意识引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需要不断提高。

三、新建本科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策

1.领导重视、政策激励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重在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并且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主管,在高校和具备一定规模的其他各类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机构,全面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理顺关系”。高等学校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可能。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比重较大,可以说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高校领导,应结合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制定学校信息化教学与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发展规划,投入人力、财力,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规划目标。

同时,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例如,对在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中取得成绩的教师予以奖励,或在教师评定职称时给予政策倾斜;制定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政策;通过举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微课设计与制作大赛、网络综合平台使用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激发青年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热情。

2.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

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是学校创建信息化教学文化的前提。文化是什么?文化很多时候都是浸润在我们生活当中而不被我们发现的东西。如果把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作为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方法、一种文化,那么,融合会给当前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带来许多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认为是课程教育文化与信息技术文化的双赢。[6]两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促使传统教学结构、教与学方式发生转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调查发现,63.89%的教师认为缺少信息化教学的氛围,这种氛围一方面表现在缺少适合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另一方面体现出新建本科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宣传与对师生的影响还有待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其一,需要学校加强教学信息化软硬件建设,同时需要有一支本领过硬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建设队伍,负责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尤其在软硬件建设、管理、维护方面应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其二,应营造信息化教学的氛围,使教师在此氛围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人才培养。

3.持续开展有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高校青年教师80%以上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尽管在专业知识方面青年教师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的基本素质与技能方面还显得欠缺。十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引进了大量的青年教师,没有经过助教等基本的教学环节的训练就直接走上讲台,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来自非师范专业,他们在职前没有经过教师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而且许多高校对新进教师的培训也仅仅采用讲座形式,开设了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培训效果不明显,不能较好地解决高校教师“如何教”的问题。[7] 因此,对大学青年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培训非常有必要。

调研显示,教师认为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结合目前很多高校开展的培训现状,需要进一步改进与优化。①培训内容应具有选择性。调查显示,信息化教学基本知识方面,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等有培训需求;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技能方面,教师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微课的设计与制作、Flash的教学应用”等不熟练,需要加大对上述内容的培训。②培训策略与方法应具有针对性。一方面应结合教师从事的不同学科、根据教师信息化教学基础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例如,文理科教师、师范与非师范教师应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和策略;另一方面,应加强具体教学案例培训,调查显示,教师反对纯理论的讲座式培训,不是教师不愿掌握信息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教师最需要的是如何采用此方法指导具体课程教学的实践。③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各高校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面授与网络培训相结合、教师自学和个别化辅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

4.教师应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师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今天你停止学习,明天就会停止做教师”。[8]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师生面对相同的信息资源,某种意义上讲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师不学习只能掉队、只能被赶超。教师需要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等。知识有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可以以文本的形式获取,但隐性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者的感悟和实践才能习得。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更为重要,这些知识来源于教学实践,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

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另一途径是教学反思。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在1989年提出了“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不能促进教师获得良好的发展。[9]教学反思为教师提供多角度审视自己的不足,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举一反三的思考,如反向思考、返回思考、反复思考等。一方面,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总结、吸取教训、改进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在反思过程中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知识的内化,提高运用相关的教学理论、方法、策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小勇,祝智庭.信息化视野中的教师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03(6):25-27.

[2]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2-18.

[3]彭立.有效教学――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天龙.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李天龙.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与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6):35.

[6]杨哲.让整合成为一种习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6):1.

[7]艾述华.“教学学术”领域下大学教师发展新解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5):93-96.

篇8

[关键词]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实践知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96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2

1 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国内高校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问题上认识不同。有的高校上下各级对于该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一定的精力去培养教师,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较高,反之,则收效一般。现在是一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内高校基本都配备了完善的网络,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知识,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一般来说,高校教师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素材,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另外就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有相关调查机构对高校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分享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高校愿意把自己的教学资源放到互联网上与他人分享,有约80%的教师愿意通过互联网分析其他人的教学资源。

想要使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有坚实基础,就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进行“保驾护航”。只有在优秀的理论素养下,才能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进行正确指导。反过来说,再好的理论素养没有进行实践也是枉然,需要搭配过硬的技术水平使之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才能保证教师完成教学的任务。

2 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原因

目前,不少高校的教师都具备很高的学历,虽然这些教师有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但并没有经过系统训练,只重视理论基础的授课,轻视知识的实践训练。此外,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时间也远远不够,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以及师德方面尚未得到全面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多的还是利用培训这种形式进行培养,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系统。基于此,总结得出了目前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重点表现出的几个问题。

2.1 信念的缺失

可说,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需要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进行,而这其中就包含了教师在教育信念、工作态度、组织行为和兴趣爱好等各种的因素发展与变化。教育信念关乎每一位教师通过对教育进行思考后对教育事业的价值判断和认识。

而教育信念还可促进教师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内因。倘若缺乏正确的教育信念,那么教师发展就会成为一种简单、机械的知识积累和重复利用的过程,这样做是无法真正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容易使教师认为“教师”只是一份职业,无法使之为高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除此之外,倘若缺乏教育信念,将无法保证学生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当下,有不少高校教师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由政府、领导进行安排,如果有安排,那么就进行发展;如果不安排,那么就不会发展或很少发展。如果教师心中存在这样的意识,那么必定会制约教师自身的发展。

2.2 支持理念与有效激励措施的缺失

教师在进行专业发展时,不但会受教师自身教育信念的制约,还会受各种外部因素困扰。如果高校的管理者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资金支持,就会大大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也有大量高学历人才进入到高校教师的行列中,但这些人才很多都不是教育专业出身,就更需要教师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这也要求国家与学校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对这部人给予适当的激励机制,使这些高校教师可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地参与到专业发展中来。

2.3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的缺失

如今,网络的提供的资源、服务让人目不暇接,但真正为了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却十分缺乏。其中不乏是针对大学生学习、帮助教师在管理学生作业等的平台,但专门针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却寥寥无几。在高校中,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的角色,其实他们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但他们的学习方式、自主性、时间分配和资源选取方面与普通在校学生有着很大区别,为了使这些教师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迫切需要一个专门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可满足这部分教师的实际需求,实现专业发展的最大化。

3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

作为高校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而高校的三大功能包括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高校基于信息化环境,想要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切实改变原先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在教学中信息化教学能力所起到的作用,彻底摒弃“重学术研究轻教育教学、重形式轻效果、重校外培训轻校本培训”的旧观念。

3.1 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

关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要注重培训教师培养和构建教学资源。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教师学习了新的技术后不一定就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甚至有一些教师还不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因此,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培养一批既会使用信息技术又会开展科研活动的教师,并且这部分教师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科课程中来。只有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才可使校本培训得到更好的开展,使更多的教师在培训中受益。此外,学校还应配备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依据学校目前的实际以及培训的规模更新或配备相应的设备,以保障培训的进行。

3.2 组织专业队伍深入课堂指导教师的信息化教学

单纯围绕当前高校教师的教学需要来开展校本培训远远不足,因为教师接受培训,最关键的地方在于把所学的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因此,校本培训不单只是让教师掌握好信息技术的技能,而是让教师通过学习可运用信息技术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方面,可通过组织培训的教师对受培训的教师进修课堂测评,让培训的教师可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指导,这样可让受培训的教师更快、更好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3.3 积极开展各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比赛

作为高校,可通过举办各种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来检验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促进教师运用好信息化教学,营造良好的使用氛围,让教师们都养成自觉使用信息化教学的习惯。当然,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也不是万能的,在课堂上使用信息化教学一定要选择得当,不能让这种教学方式成为金科玉律,要正确认识这种教学方式的利弊,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等正确使用这种教学方式。

3.4 正确引导教师进行有效地自学,树立终身学习观

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时,除了通过学校的培养与引导,还需要自觉养成自学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众所周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及,学习者为学习的主体,也是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基于当下的形势,教师是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学习者,需要明确教师在这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做到校本培训和自主学习两手抓,以真正提升高校的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本身也需要跟着发展,围绕着学术前沿开展各项工作,才能使专业课程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由此,也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终身学习观,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一起成长。

4 结 语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在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时,要尊重这部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给予信息化教学实践高度的重视,使教师得到专业的发展,实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目的,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4月2号,教育部网站公布了《2014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学校教学设备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但教师师资水平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尤其是乡村教师,严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进程。

二、调查设计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乡村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而发现教师师资存在哪些障碍。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并现场发放回收,样本来源于纯乡村小学(乡村镇以下中心小学包括教学点),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0份,回收86份,回收率为95.53%。根据以往文献,本次调查的指标包括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程度、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是教师提高信息化水平的价值导向,对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程度意味着教师自身外在条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教师自身内在条件。

三、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指在具备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教室内,乡村小学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如已会使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媒介、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频率、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的程度、是否已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等。1.目前教师已基本会掌握一种甚至多种多媒体教学方式,但使用频率比较低。由表1结果可知,其中有54.65%的乡村小学教师已经会使用“投影+幕布”的简易多媒体该方式,73.26%的教师会使用电子白板技术,33.72%的教师会使用一体机,仅11.63%的教师会使用在线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通常使用的媒介为“黑板和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占比为38%,为“电子白板”的占比为35%,说明教师在教学中以电子白板为主,交替使用黑板为辅;也会采用“投影+幕布”的简易方式进行教学。总体来说,乡村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虽有了明显提高,但使用频率不高。2.信息技术运用的深度不够,尚未达到教育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程度。如表2所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处于“一般了解,大致领会”的教师人数约占90.59%。教师基本上都处在这个程度,能满足基本教育教学要求,成为一个简易的信息化课堂教学者。而更高水平的“非常熟悉,融会贯通”仅有8.24%,说明乡村小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的水平有限,课堂呈现效果简单重复缺乏创新,在应用信息化教学上提升空间巨大。3.大部分教师借助免费资源平台,尚未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如表3所示:有39.53%的教师未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60.47%的教师已建立。由此观之,乡村小学教师已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授课的初步能力,但其熟练水平普遍不高,融合创新的能力也很缺乏。只是停留在对信息技术浅层的“会用”阶段,总体上看信息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对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程度1.培训次数较少和培训重点不符合实际需求。如图1所示,教师平均每年参加国家、市或者区县、学校组织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次数大多为1-2次,分别占比31%、43%,说明教师培训次数少,力度并不高,乡村小学能给予教师吸收新知识和提升信息技术的机会不多。乡村小学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主要以“课件制作”和“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的基本技能”为主,分别占比56%、60%,其他培训内容均不超过30%。学校主要以基础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培训为重点内容,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高层次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培训较少。2.培训技术不足以满足教师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此题设为教师认为自己目前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应落在何处。如图2所示:33%赞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35%赞同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的基本技能方面。乡村小学教师认为在培训重点应该是观念转变的与认为培训重点更应注重实际操作的比例为15:71。说明大部分教师的观念已经改变,技术上的不足使教师想从培训中得到有效的帮助,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3.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希望获得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支持。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方面最希望获得教学资源的供应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一方面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建成,需要定期的维护与更新;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供应的不足使教师对信息技术使用上有所限制,需要学校资源供给和懂得如何借鉴与学习网络教学资源,共享优质资源,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自身能力的支持和拥有自己学校一支强有力队伍的不断指导和引领也很有必要。具体见表4。第12期LEARNINGWEEKLY信息技术培训是帮助乡村小学教师提高教育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究:学校方面,满足于解决教师基本的硬件设备使用问题,而忽略了培训内容缺乏深化整合意识;教师方面,从自我主观层面提出培训的重点为信息技术能力,观念已经悄然发生变化,但其在信息技术相关培训中所学习掌握的并不多,从每年参加的培训次数可见培训的资源很贫乏。因此,教师更需要培训来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三)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教育信息化意识是指教师是否具有教育信息化思维。本部分调查的主要内容旨在了解教师是否有教育信息化意识,以及其在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教学是否有促进作用,教师是否会有意识地与他人进行研讨、是否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学科发展活动、是否认为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及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表5所示。1.教师相信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并认为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参与调查的教师中,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表示信息技术对教学有促进作用,仅有一人表示不知道。教学资源库是指教师把各种与个人教学、学习相关的多类别的数字化资源,科学合理的组织成为方便存取和管理的数据库对象。95%的教师认为有必须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对资源进行分类管理,5%的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意识。2.教师愿意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学科发展活动,并有意识地与他人进行研讨,相互促进。91%的教师表示会积极参与技术支持的学科发展活动,愿意不断更新理念、知识与技能,显示教师们积极性高。91%的教师表示会有意识地与他人进行研讨,但是仍有9%的教师表示否定。说明虽然大多数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有意识地与同事进行研讨,相互促进,建立相互帮助的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沟通关系,但小部分教师仍固步自封。3.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1)教师自身信息化技术能力不足,团队力量不够,如PPT制作技术有限,信息化设备部分功能不会使用。(2)信息化教育资源匮乏,一方面是教学中所需要的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部分查找困难,如体育教学能应用的教学资源较少,另一方面是教育网络资源过于繁杂,筛选优质资源困难。(3)信息化专业培训次数少,信息技术提升不够;现代化教育技术更新太快,培训内容跟不上节奏。(4)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够,信息化与教学相分离。在教师信息化意识层面上,教师能够发现自己在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有促进作用,也愿意与同事建立相关知识体系的交流互助模式,积极参与信息技术支持的学科发展活动,支持去建设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不难发现乡村小学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滞后于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缺乏一定的融合创新能力。而且,教师虽具有信息化意识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缺少有效的行动。从信息技术支持程度来看,乡村小学教师是“特殊”群体,他们迫切地需要培训等途径来提升自己有限的水平,可培训往往最容易忽视教师自身的动机需求,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事倍功半。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培训质量,丰富培训形式随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日益增加,硬件不足作为曾经影响乡村小学信息化发展的最大阻碍已日渐消解,而乡村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水平过低成为国家推广信息化教学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质量。一方面,完善职前培养体系。师范教育应重视信息素养的实操训练,避免仅注重理论的局限,加强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避免单一的办公软件的学习,可适当学习实用性强、趣味性足、应用性广的信息化技术;另一方面,重视职后培训。农村小学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教育质量较低,难以吸引优秀的小学教师留下任教,也难以请到相关人才进行培训指导,造成“多媒体闲置”的资源浪费现象,为解决这一现象,可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如同行交流、现场指导、专家授课、优质课比赛、校际观摩等,不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建设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资源库”。

(二)提升应用水平,融合学科教学问卷中第三个维度为教育信息化意识,从中均可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对教学信息化的观念已经转变,但知易行难,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只满足于操作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缺乏落实学科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于教学实践的行动,致使出现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的恶性循环。农村小学教师应努力克服实有条件的不足,开拓各种渠道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如远程培训、连线专家、课堂实践等。教师还应该在满足当前应用的基础上,学会有选择地掌握信息技术,最好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科内容来进行选择,这样更具有精确性和创造性。此外,应以年轻教师的信息化思想和技术带动学校整体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篇10

一、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现状

1、管理方式过于单一。

为了让中小学教师能更好地进行信息化教学,部分区县设计了《信息化教学登记簿》。每一位教师都要填写相关使用情况。内容包括:日期、上课教师、课题、使用信息技术情况、使用效果等多方面内容。即使是如此简单的管理,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不太理想。经济发达的区县、城区学校、勇于创新的教师使用情况良好。登记簿中的内容记载详实,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反之,使用频率偏低。更有甚者,一些教育设备放在库房中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几年无人问津。有的学校部分设备竟然无人会用。

2、应用效果不太明显。

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内涵、信息化教学评价等了解不多。教师掌握的信息技术工具主要还是word、excel、PowerPoint等。能熟练掌握fiash、frontpage、photoshop、视频处理等工具的教师人数比例偏低,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多数停留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层面。但是,教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没有得到完美解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培训缺乏详细规划。

在多次的各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中,个别区县部分学校缺乏详细规划,重复培训、过度培训的现象很普遍。信息化教学培训时,有的学校几乎都是那几位骨干教师反复参训;有的学校不管培训内容是什么,就让教计算机的教师参训;极少数的学校选派了年龄偏大、能力不太强的教师作为骨干参训。

4、考评制度不完善。

部分学校把考评简单理解为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合格证、有课堂使用情况登记簿、示范课或者公开课能使用信息技术等就行了。

二、思考与建议

1、创新管理方式,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在信息化教学管理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登记簿》的作用,还要创新管理方式。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如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课堂实录、资源包(课件、素材、题库)、课后反思、研究论文或研究日志、课题研究、对知识点的微型资源、项目学习方案、检查表等。

2、加强研究指导,发挥国培省培作用。

教科所(室)和电教馆等多部门要联合参与,共同研究,有效地对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作出具体科学的指导。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能停留在辅助课堂教学的层面,还要大力研究信息技术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的应用。要按照《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要求,结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来设计相关的《项目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在《项目学习》中承担不同的任务,发挥学生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体现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充分发挥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等各级培训的作用。特别是国培和省培,培训师质力量有保障。培训内容全面、新颖、实用。培训方式多样:集中面授、网上学习、返岗实习、线下研讨。评价体系很科学。教师得分由我的学习(学习多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内容)、我的作业(项目教学设计及说明)、工作坊情况(发起研讨、参与研讨、参与评价)等组成。

3、分类针对培训,充分调动积极性。

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前,要有详细计划,要确定各级培训的骨干教师。预防重复培训、过度培训的现象发生,加大培训覆盖面。还要加强对边远农村学校及经济不发达区县的部分教师信息技术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不同时期,工作量会有很大差别。比如高三、初三、小学六年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在做培训规划时,对参与的人员、学习的时间、学习内容都应做充分考虑,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完成相关考核后,学习平台要能够满足教师随时学习的需要。在评价时,对不同的教师学员可以因学习内容的不同或完成作业质量的情况给出及格(一星级、二星级……)、良好(一星级、二星级……)、优秀(一星级、二星级……)等不同档次的评价,体现学习的差异性,鼓励优秀教师学员。

4、完善考评制度,鼓励教师制作资源。

校长培训中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及考核方面的内容。让校长成为信息化教学的名师专家,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转变观念,重视本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工作,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好务。鼓励教师自己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评选活动,认可教师取得的成绩。对于优秀的教师,在评先选优和职称评定中优先考虑。

5、设立维护部门,提供教学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