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品质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品质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良好习惯;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07-0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要让学生由接受教育逐步过渡到自我教育,确立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培养人才的有效手段,这与新时代下德育新观念的要求相符,即道德的内化是从“纪律”发展到“自主”的过程。因此,在中职班级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蕴藏的巨大的自我教育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一、以自我意识发展为内容,确立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道德品质、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开掘人的精神世界中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成为有活力、有目标、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人。这样的德育目标,离不开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定为自我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积极主动地不断进行自我教育,为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职班主任应结合中职生的现状和特点,帮助学生确定自我管理的方向和内容,涵盖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积极开展自我教育的第一步。例如一年级的新生,往往对自己未来的一切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目标该是怎么样的,这种茫然不利于学生的有效发展。为此,中职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对自己终身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开展“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生活”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对良好习惯养成的自觉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而努力地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以文化熏陶为手段,培养良好和谐的道德素质

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领悟德育内涵,形成良好和谐的道德素质。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误区,自然而然地改变坏习惯,于无形中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班级文化的建设,首先应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集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比如班级制度的制定、板报设计、教室环境和宿舍环境的美化、班级活动的开展,都应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讨论,自行设计和安排。这样的物质环境,就不仅仅是摆设,还能起到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目的。其次,要重视班级活动的开展,比如主题班会的建设、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求知与实践的愿望,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建设的主动性,在各种比赛、竞赛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进步思想。最后,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开展一切教育活动,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以社会实践为形式,激发自我教育的主体能动性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德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应“回归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才能将道德落实在生活中,真正将良好习惯转化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形成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因此,中职班主任应以社会实践为主要教学形式,将德育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培养品德,增强素养,在生活中检验自己的言行习惯,提高自我教育的主体能动性,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在顶岗实习的社会实践阶段,班主任可以将做人教育寓于其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遵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从顶岗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社会和企业对现代一线技能人才的道德要求,变理论说教为引导、示范。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能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当中渗透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只有从提高学生基本素养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才能引导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不断地强化认知和体验,并在不断反省中提升道德品质,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有效管理自我。

四、结束语

“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但是,良好习惯的自我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细节化的操作,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德育工程。只要中职教育工作者多探索、勤反思、善总结,就一定能在细微处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让每一个中职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生活化;德育教学

我国正处在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各项指标不断攀升的时期,主席提出发展经济的关键时发展教育,中国梦的基础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当代人才的蓬勃涌现。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在,出人才,出好人才,关键时要培养除拥有良好德育教育的人才,而大学是德育教育培养的关键地方,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最后需要高等教育来武装自己的地方。一个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很关键,而当今大学德育教育过去死板、过于教科书化,以至于大学生每每都会忽略这门课程,以至于在步入社会,经常会因为个人品德修为的不足就犯错,甚至失去发展的机会,为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德育教育时要服务于生活的,所以高校生活化德育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只有合理的应用现实生活条件做好生活化德育教学,才更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养成。

一、生活化德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原则

(一)生活化德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生活化德育教育基本上时以到的发展和道德教育以及其与生活的关系为基础的。换言之,就是社会生活是作为的德育教学的起始点,而大学生的德育发展只能通过生活化和个人发展需要来培养道德规范。让大学生明白道德是为了让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美好[1]。可以说,这种教学是让德育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让生活化教学成为大学生品德培养的起点、目的和途径。让德育教学与生活同步,渗透到生活中每个环节。

(二)生活化德育教学的原则。

首先就是教学要追求实践性,鼓励和引导学生去实践生活中落实自己的德育教学问题,将德育教学内容融入学生实践之中,学有所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其次,生活化德育教学要以情绪的感受方式作用与学生,让学生处理道德问题是有相关的情境感,在他们不假思索中实现。还有就是要有建设性,现代德育教育不能在再单纯地道德灌输,相反要多调动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用品德修养为主题,保障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二、生活化德育教学的内容

(一)爱国教育主导个人品质。

生活化德育教学重在培养大学生爱国的品质,家为小,国为大,爱国才能保家,德育的基础是建立在爱国教育的基础上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爱国情怀才是德育的中心,比如通过体育比赛,国家各方面发展的信息来树立学生爱国的品质[2]。

(二)人格教育为基础。

人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人格包含着人的气质、性格志向和能力,区分是真善美基本原则。德育教育在生活化中需要培养人格就是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的品格。

(三)懂得法纪为人本。

法纪是国家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不懂得法纪就容易步入各种歧途的陷阱,让人失去自我,而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深入生活阐述法纪与道德的关心以及道德是围绕法纪服务的原则。

(四)民主是动力之源。

德育教学在于教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只有运用民主的精神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用民主实践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可能才能使得德育教育焕发新的力量。

三、生活化德育教学的方法

(一)教师正确引导为先。

德育教学需要将其“求实”精神,教师要以身作则实事求是,将其真话和实话,严于律己,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陶冶广大学生,进而为学生树立德育教育的典范,为学生自己形成德育意识起到重要作用。[3]

(二)学生生活中加以引导。

人是生活中的人,每个学生需要在生活中需要自己的道德规范,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深入生活,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德育修养,树立集体荣辱观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德育教育要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为主,只有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自治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觉悟,培养出时代所需的全方位人才。

四、生活化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关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建立。

生活化德育教学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后人生价值观的树立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德育思想,才能在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中帮助学生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处乱不惊,完成自己人生的更高价值[4]。

(二)关系到学生真善美的辨别。

只有在生活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为人处事中明辨是否,用道德的标杆区分真善美,不至于被用心不良的人利用。把握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开辟自己的价值观。

(三)关系到高校人才的培养。

生活化德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才,而人才又会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高校生活化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就表现在,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个角度将,生活化德育教育时非常重要的。高校的生活化德育教学由来已久,但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却很少普及和应用,以至于停留于形式,不能真正达到德育教学服务生活化实用化的目的。基于这个原因,大力普及并对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是刻不容缓的,教师教学中渗透生活化德育教学内容,即生动了教学内容,又活跃了教学模式,让生活化德育教学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充分调动学生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出更适合时展需求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昌盛为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03)

[2]唐汉卫.脱离生活的道德教育:表现与批判[J].当代教育科学,2004,(10).

[3]夏建文.大学德育生活化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0l).

篇3

前言:幼儿品质的发展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在幼儿教育中,需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心理、身体方面的承受极限,国学教育中有关于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比较多,也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幼儿品质提升的,但在教学中需要对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并且运用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可以对知识有充分的理解,将国学教育中宝贵的道德观念以及对幼儿品质发展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内容完全利用起来,提升幼儿在道德品质方面的素质,这样才能让国学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真正助力。

一、国学的概念

国学范围非常广,内容也比较多。从地理上分析,国学是中国国土内形成的文化和思想,例如儒家文化。实际上国学也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广义上国学是通过文献记载,我国所固有的可以代表主流思想的民族传统文化。狭义上则是意识上的我国主流思想文化。从狭义上来看,主要就是儒家、道家等一些经典著作,传承传统文化思想的教材。本文研究的是在国学教育中提升幼儿的道德品质,所以更加偏重于狭义上的解释,教育对象是幼儿,显然要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一些传统经典著作。

二、国学教育中幼儿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一)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在社会不断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发展。并且经济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这样的状况下就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地提升,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呈现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特点。但是,在社会经济不断提升和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城市和乡村在发展上也出现了一定的差距,导致城乡发展失衡,人们在收入上的水平呈现出比较大的差距。另外,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能适应人们生活发展需求和时展的步伐,也随之产生了很多的发展性矛盾。因此,国家着重关注和谐社会的发展,主张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发展内容。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加入国学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二)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需要

國家软实力在各个国家竞争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我国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和各个企业均与国外进行交流。为了加强中国人民和国外的交流和沟通,国家不断扩大孔子学院的规模。在现阶段,孔子学院已经有很多个教育机构,并且在多个国家建立。孔子学院的建立为推广汉语、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孔子学院数量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我国的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国学教育没有在中国开展。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从中国的国学教育出发。幼儿是教育的基础,把国学教育应用到幼儿品质培养教育生正是提升我国软实力的需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文化传承的需要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它是中国祖先智慧的结晶。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促进的作用。因此,国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应该继承传承和弘扬。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国学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提升对中国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指引通过国学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因此,在幼儿品质培养中融入国学教育是进行文化传承的需要。

(四)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应该着重把握这个教育时期。如果幼儿在这一时期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品质,就会为以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学教育就能够为幼儿提供培养道德情操的机会,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因此,在幼儿品质培养中融入国学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幼儿教育进步的需求,符合幼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国学教育中幼儿品质的培养策略

(一)合理选取国学教育内容

国学内容非常复杂,流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中有封建制度的种种束缚,很多思想是比较落后的,所以必须对内容进行筛选,不能全部吸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取精去糟,让国学中适合现代时展的优秀文化成为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素材。而且国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幼儿可以对其有足够的理解,才能应用在现实中。

(二)革新教学方法

国学内容中蕴含的道德知识需要教师进行提炼,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作用。这里建议采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叙事法,国学中的一些道德知识都是以人物实例流传下来的,这些故事都有其生动性,对于幼儿来说也更加容易理解,幼儿可以将自己代入进去,成为故事的参与者,通过对相关事例的讲述和交流可以让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第二种方法就是角色扮演,在幼儿园这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教师选择一些比较感人的故事,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可以让幼儿扮演生病的孩子以及父母,学习“父母,唯疾之忧”的道理;第三种方法就是诵读,幼儿的识字量比较有限,诵读可以让幼儿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对词句的学习也更加全面,对国学知识的学习也能获得提升。

(三)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这里的环境也就是教育氛围,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让幼儿在生活中强化对道德品质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布置一些国学人物的肖像和名句,也可以为幼儿制定一些特殊的生活制度,在精神上表现出对某些行为的反对或者支持,这些都可以让幼儿身处对道德品质提升有益处的环境中。

(四)联系生活实际

应该为幼儿提供将国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的机会,教师在课堂上传输道德知识后,可以强调应该在生活中如何付诸于行动,引导幼儿将道理转变为行动,例如“孔融让梨”中的道理,可以让幼儿学习到谦让和尊重长辈的良好品质,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相互之间谦让,具体可以让幼儿分享食物,对表现出谦让的幼儿提出表扬。

(五)结合教学活动

幼儿园中经常会组织一些区域活动,在其中可以融入国学中的道德知识,列入在美工区,可以让幼儿剪切一些大自然有关的作品,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品质;可以在阅读区多为幼儿提供一些适合阅读的国学作品;可在生活区提供一些有关经典著作的影像资料以及摆设物品,向幼儿展示国学中蕴含的优秀道德品质。

结论

篇4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成因;矫正对策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素养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思想素质、处事能力。“知书懂礼”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化素质与礼仪素质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取得成功,成为优秀的社会人才。社会年轻人才群体中,大学生占据半壁江山。大学生数量之多,他们身上不仅带有明确的个人形象,而且还映射着家庭甚至社会的精神面貌。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与社会期待不符的行为表现,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合表现出不识礼、不守礼、不行礼、不尚礼的一面,严重违背了社会礼仪素养要求,这与大学生高素质身份不相称的,应找到其形成原因并积极改善和解决。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成因分析

1、客观方面的原因

(1)深受家庭礼仪教育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为“90后”青年,家里多数只有一两个孩子,父母过多的呵护与宠爱让其“恃宠而骄”,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为凡是有利的事情都要归功于自己,需要负责任的事情都是他人的错,只知道向他人索取,不懂得为他人付出,更不会为他人着想。“孔融让梨”的佳话也只能是一句佳话了。其次,父母并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较好的榜样,也许父母本身在生活中就存在较多的不文明现象,使得孩子受到不好的影响。

(2)高校礼仪教育重视度不足,未设立专门的文明礼仪课程。就当前而言,我国处于素质教育实践的“深水区”,在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艰难转型过程中,我们面临来自于教育体制本身的严峻挑战,譬如重视成绩、升学率等,而在学生良好素养的培植、文明礼仪行为的规范等方面关注欠缺,以至于很多学生表现出“高分低能”现象。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这一教育缺失的问题,逐步将礼仪教育课程提上人才培养日程。但由于此项工作仍处于初步萌芽期,而且许多教师对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礼仪教学还未成为重点。

(3)社会环境多变,越来越多关于文明礼仪的负面新闻冲击着眼球。2013年社会事件“十重门”反映出的公共道德争论问题,使得整个社会都有些躁动,社会上、网络上存在的各种不道德、不文明现象混杂,加之缺乏对处于校园和社会过渡时期的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与指导,这也给我们的大学生培养工作带来外部环境上的生存困境。

2、主观方面的原因

(1)礼仪践行能力欠佳。礼仪修养贵在内外兼修。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说的“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指人的外在装饰,比如衣着言行等。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缺乏外表的修饰就显得粗野。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都接受过思想品德教育,具备对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认知,但是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礼仪意识与礼仪行为的不协调,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的矛盾,是大学生礼仪养成过程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知识结构的均衡能力有限。长期以来,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很多家长、学生甚至老师都认为理科比文科的发展机会多,这说明我们的教育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不到完全的均衡。许多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差,缺乏基本的交往表达能力,严重影响了人际沟通。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加之读书的减少,使得语言方面的功底越来越弱。

(3)忽略了提升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终究步入社会的他们能否在之后的工作中出类拔萃,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大学生能够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链条中顺利建立积极正面的个人形象,逐步拥有高效的人脉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个人礼仪素养至关重要。个体若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提升个体的礼仪素养。虽然高校通过一些措施和校园文化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文明礼仪,但却收效甚微。

二、矫正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对策

1、强化礼仪意识

近年来,学生获得礼仪知识的渠道主要源于家庭、学校以及所生活地区的风俗习惯等。分散的学习渠道与零散的学习内容,导致学生主体在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时很难建构起系统全面的对于礼仪规范的认识。缺乏礼仪意识是造成大学生礼仪素养普遍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事实上,作为先进文化的接受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大学生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将礼仪文化发扬光大。

2、营造礼仪氛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老师,就是一本好教材。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都可以影响到学生,规范他们的文明礼仪。因此,各大高校在注重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师师德修养的示范作用,加强校园育人环境的建设,重视家庭礼仪环境的培养,是礼仪教育的重点。各高校可以利用自身平台资源,通过网络、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大力宣传礼仪知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在潜意识里纠正不重视礼仪的错误看法,做到真正的“主动”学习礼仪。此外,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载体,通过开展礼仪知识讲座、编排礼仪短剧、校园文明礼仪网站、校园广播等形式,开展相关主题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大学生积极普及相关知识,使大学校园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

3、开设礼仪课程

高校应重视礼仪课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把社交礼仪课设为必修课,在课堂上讲授利益相关的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提升礼仪素养当成必做事、乐于做的事。高校还可以根据各学院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方向设立具备针对性的礼仪咨询与培训部门,针对大学生目前的个体情况和社会需要开设不同层次的专项礼仪训练课。并在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过程中随时关注社会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内容。通过这种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与训练,帮助大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实现大学生提高专业修养的同时延伸其为人处世的“软实力”的目的,为大学生未来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品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康小莉,云书海.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

篇5

关键字:德育观念;生活化;行为规范;专题活动

传统小学德育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以向学生灌输道德知识为主,轻视实践的作用。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并不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最终学生只能学到一些没有生命气息的道德原则。为了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使学生主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教师应促使德育生活化,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真正做到德育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一、教师应转变德育观念

为了促使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自身落后的、陈旧的观念。大部分教师的传统观念认为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自己是“传道授业”的“解惑者”,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而新课程下的小学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而并非教师,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解惑”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和谐的。所以,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师应重新审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转换落后的观念,认识到自己与学生之间是交互关系,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发展、完善美好的人性,而学生也会帮助自己获得进步。当然,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忽略了育人的地位与作用,只是将教书作为自身的责任。这种理念严重影响了小学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进程,降低了德育的效率。所以,教师应将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机结合在一体,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德育的地位,为推动德育教学走向生活化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平衡结果与过程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重视过程的同时兼顾结果,而不能“本末倒置”只看结果,忽略过程。

二、教师应制定日常行为规范

小学生好动、爱闹,这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开展德育活动不能完全扼杀学生的天性,也不能完全“纵容”学生,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性子来学习。为了推动德育教学的生活化进程,教师应该制定日常行为规范,明令禁止学生去做,他们本不应该做的事情,并利用日常行为规范来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生活活动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教师在推动德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勤劳节俭、保护环境、将保护校园环境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小学生喜欢随意乱扔东西,不爱护花草树木,浪费纸张等。这些不好的习惯会阻碍学生进步和发展。所以,教师因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根据他们的日常行为举止制定相应的规范,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推动德育教学生活化。例如,规范中应包括:爱护班级卫生,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及时举报踩踏花草树木的事件,多植树;礼貌用语,不粗鲁对待他人,学会转换视角看待问题等。教师只有制定完备的日常行为规范,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达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三、开展德育专题活动

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学校。他们并没有充分的时间接触社会,从社会上学到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活动局限在课堂上,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只能从有限的课本上获取知识,不能真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教师应定期在班级组织德育专题讲座,将“形同虚设”的班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教师可以结合本班的特点,设计相应的主体。例如,有的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但是大部分的学生都只看重自己的利益,大都埋头学习,不考虑班级的利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开展“班级是我家,我与班级共进退”的德育专题班会,让学生纠正错误的“自私”思想,认识到班级的荣辱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校申请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拓宽德育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在室外活动中感受到德育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课本中的德育延伸到学生生活中的德育,激发学生在切身体验中进行对德育的思考。四、教师德育活动应与学生家庭教育相结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为了真正将德育还原到学生的生活中,教师需要将德育活动与学生的家庭教育相结合,多与学生的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并将家长反馈的信息作为完善教学内容的依据。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到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让家长观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拓展德育教学的空间,利用家庭与班级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表里如一”。学生在班级中的表现也会成为在家的表现:学生不单单在班级中礼貌用语,还会在家庭中学会感恩;学生会在班级中互帮互助,也会在家庭中帮助自己的父母。这种德育生活化,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促使德育生活化的过程中应格外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并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育人环境中自主学习道德知识,规范自身行为。当然,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既包括家庭又包括学校,教师还应将德育生活化延伸到学生的家庭生活中,与家长一起“教书育人”。从而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空间中得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赛珍.生活中育德,生活中育人———小学德育生活化的初步实践[J].考试周刊,2009,(23).

篇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部分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方法交给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能主动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能力。可以说,在幼儿时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因此,要合理安排好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如:来园活动、游戏活动、进餐、盥洗、午睡、户外活动、离园活动等等。在保证幼儿快乐生活的同时,要进行积极而适宜的教育引导,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并在生活中积极进行学习。在生活各环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自主来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来园活动是幼儿每天入园的第一个生活环节,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这个“晨”是每个人一天生活的开始,因此,合理安排好幼儿的来园晨间活动,尤为重要。我园的来园活动通常包括:晨检、谈话、自主选择区域游戏等活动内容。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整齐划一地组织来园活动的状态,在每个班级设置了“我的生活我做主”的专门区域,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抽屉或盒子当作储物袋。

 

幼儿走入班级与老师主动问好后,他们可以将自己今天带来的衣物或小玩具等放入自己的储物袋中,以便在合适的时间自主使用。此外,还在班级设置了一个专栏“特别关注”,如果幼儿有生病需要喂药的或有需要特别记住的事情,家长送幼儿进入班级与老师交流后,可将药品或备忘纸条等放置到“特别关注”专栏,让幼儿自主关注自己今天所要做的事情,并提醒教师帮助他一起完成。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愿望,也锻炼了幼儿有计划地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来园活动环节中除了晨检、谈话,幼儿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自主参与活动区的游戏。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温馨舒适的活动区,区域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并给予幼儿充裕的游戏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自主开展游戏。

 

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你瞧!博涵放下他的来园物品,就拉着轩宇躲进了活动区——“中六班的故事”中眉飞色舞地说着他昨晚经历的事情;杨多铭今天来得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小鬼当家”的厨师;熠妍又走进了种植角继续观察“豆子发芽”。盛竞航与王信轩在益智区互相合作用小木块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迷宫。在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开展游戏之外,还要不断激发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一天活动的良好开始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自主盥洗,形成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

 

盥洗环节通常主要包括:入厕、洗手、喝开水等生活细节。为了让幼儿自主习得入厕、洗手的正确方法,教师智慧地创设了有关盥洗的生活环境,以富有童趣的动物形象或画面为主,在洗手池的边上贴有提示图片:一湿、二摸、三搓、四冲、五擦。还可以配上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如:“袖口挽高,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泡泡,用水冲冲,小手甩甩,毛巾擦干。”这样,既能激发幼儿对盥洗行为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方法产生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他们掌握盥洗的顺序及正确的方法。针对男孩入厕容易将尿溅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的现象,在小便池里相应的位置贴上一朵花或一棵小树,引导幼儿解小便给“花儿、小树”浇水,巧妙地培养了幼儿的入厕习惯。为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取开水要排队,设置了“金鱼吐泡泡”“你今天喝开水了吗”“请排队取水”“你今天喝了几杯开水”互动墙,便于幼儿及时记录自己喝开水的情况并养成多喝开水的好习惯。同时在喝水的过程中,幼儿一边观察着水量的多与少、感知着水的温度、体验着水的流动,一边又养成了饮水的好习惯。针对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在墙面上贴上水龙头哭泣的图片,以提醒幼儿要及时关闭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师通过创设这些形象的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自主学习,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自主进餐,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幼儿园的进餐环节主要包括:午餐分食、就餐、餐后整理、漱口、擦嘴等细节。可充分利用进餐各环节,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小班幼儿控制力差现状,在漱口、洗手、喝水、吃饭、散步时,可让幼儿一起唱“洗手歌”“三轻歌”等,这些朗朗上口、节奏欢快的儿歌童谣是小班幼儿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形式,它能快速刺激幼儿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措施,能促使幼儿更加乐意听、乐意做,使生活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

 

例如,餐前分食,教师可以请幼儿轮流当值日生协助老师给大家分发碗勺,让他们在分发碗勺的过程中自然获得点数、一一对应、按数(幼儿人数)取物(碗勺)等数学逻辑关系。用餐前,给幼儿几分钟时间开展“说说我的美食”活动,让幼儿们充分了解各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尝试给幼儿一周提供一次自助餐,让幼儿自主配餐,自主选择食物。幼儿在按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到合理配餐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自主探索,可以帮助幼儿将正确的健康理念转化为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自主午睡,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午睡环节通常包括穿脱衣裤、入睡、起床。幼儿的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弱,他们的生活护理多是在教师主动关注和协助下逐渐学习并完成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地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因此,从小班开始,教师就应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穿、脱衣服,在睡觉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衣裤鞋帽的结构特点,使幼儿在认识衣裤结构的基础上早日学会穿、脱衣服。对中班幼儿,则应给予幼儿充分自理的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如怎样整理好衣裤,脱下的衣裤放置在什么地方最合理,等等。针对幼儿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规定起床后第一个整理好衣裤的幼儿可以去帮助老师分水果,这样,能大大激发幼儿整理衣裤的兴趣及能力。

 

从中班下学期开始,要尝试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叠被子。对于大班幼儿,可以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穿脱衣服、整理被褥等)竞赛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感受到了个人仪表、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五、自主离园,养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

 

离园活动环节的教育目标是幼儿能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而实际上,离园前,幼儿们经过一天的游戏、学习等集体生活后,竭力想寻找一个放松自我的机会,并且此时的幼儿心里充满了等待家长的焦急和兴奋,从而容易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表现,比如:随便跑动的、同伴间相互打闹的、发出怪声音的,总之班级氛围较为混乱,这种状态增加了幼儿发生危险事件的几率。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离园环节这一时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自主化离园活动,让幼儿感到快乐的同时,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品质。

 

首先,要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离园氛围,消除幼儿想回家的迫切、焦急心理,让幼儿在离园时也能感受到快乐。对此,我们设置了“快乐宝贝”的互动墙。每天离园时,请幼儿在自己的名字后面贴一个小贴画,并请他们说一说这一天中最欢乐的事情是什么,帮助幼儿找到和强化在幼儿园中的快乐,使他们能够快乐、满足地离园。其次,要把握幼儿的兴趣,开展丰富的活动,减少幼儿之间出现无目的的打闹现象,进而养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在离园前,可以举行一个短时间的集体活动,用各种道具和夸张的表情给幼儿讲故事,和幼儿一起进行小游戏、小律动,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产生欢乐和满足的情感体验,降低他们的“分离焦虑”。

 

或者根据幼儿的兴趣,给他们“开心一刻钟”的自主游戏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让幼儿拼图、翻绳、看图画书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的最爱,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玩具、自选活动,这种自选并不是一味放任,而是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不打扰别人,在游戏过程中能互相谦让。此外,离园前,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摸摸自己的扣子,掖掖自己的衣服,提提自己的裤子,看看自己的鞋,找找自己所带的物品”的自检活动,以及“找一找,看一看,伸出小手帮着干”的他检活动。

 

丰富多彩的离园活动,会让幼儿更加喜欢这个时间段,有事可做的幼儿就不会胡乱疯跑,井然有序的活动也会让家长对幼儿园产生更好的印象。所谓“有始有终”,离园活动也应该如此。离园前的活动是琐碎、繁杂的,是一日活动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是幼儿整个一日活动的完美谢幕。这样做,既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又加强了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教育,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品质。

 

六、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科学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自主生活环境,将教育自然无痕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幼儿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研究幼儿的生活,促使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篇7

【关键词】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当前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整体上来看是积极健康的,但是有一部分中学生还存在着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可能是因为家庭教育不够完善、学校不重视德育工作、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而产生的,因此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引导学生自我教育

传统的德育忽视了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对学生进行教导和控制,不关注学生的想法和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在这种德育方式中学生难以意识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对自己的重要性,因此积极性不高,导致德育效果不理想。我们要改变传统德育方式的弊端,树立学生才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的主体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种方式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避免了传统带有强迫性质的德育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情况的发生,符合中学生青春期的性格特点。学生的自我教育可以分为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

(一)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用实践中的经历和情感来教育自己。如学校在母亲节时组织“代妈妈当一天家”的活动,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安排一天的生活,照顾一家人的生活起居,还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母亲的辛劳,反省自己以往不正确的行为,培养了学生孝敬父母的品质。情感体验是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因素,深刻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自我教育的效果更为显著。

(二)自我评价

学生能够客观正确的评价自己,能够自行判断自己的优缺点和思想行为的不当之处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的指导,引导学生客观的分析评价自己的言行举止。如学校组织的向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开展专题讨论,让学生谈一谈关于活动的感想,并反思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在讨论中同学们提出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品质,但是有的学生在这个活动中表现的不够积极、细心。在讨论中同学们认为在生活中不仅要尊老爱幼,还要尊重所有人,特别是关爱自己的人,常怀感恩之心。这种自我教育没有强迫,学生在参与活动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主动发现了自己的不足,通过自我教育培养了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

(三)自我约束

自我约束是学生通过自制力约束自己行为的活动,是自我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学生自我教育的成败离不开学生自身的意志力和约束力,因此在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后,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约束力,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监督、提醒学生的行为,使其良好的行为在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最终形成习惯品质。

二、注重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学校作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来发挥学校环境的熏陶作用。

(一)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学校要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学习工作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不再惧怕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校园里的正能量会让学生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各种日常琐事,让学生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形成良好的政治责任感和健康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民主和谐的,学生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与教师团结互助、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地位平等,组织、参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关心学生,学生信任教师,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树立了正确的信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

要想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有秩序的学习生活,离不开纪律的约束。因此学校应该完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制度纪律,通过制度的完善和约束及良好校风、班风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三、抓住发扬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学生受到不健康的家庭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教导也不改正。有的教师放弃了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关注,变本加厉的继续进行逃课、打架等不良行为,使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一味的采取强硬的态度,要从另一个角度努力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抓住这些“闪光点”让其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带来成就感、荣誉感和自信心,改正不良行为,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一个学生不爱学习,扰乱班级秩序,经常逃课、打架、上网等,但是在班级中有着很强的号召力,也因此把班级秩序搞得越来越乱,教师屡次批评都不见效,令教师感到十分头痛。教师认真分析了他的性格特点,让他担任纪律委员,发挥他号召力强的优势。这个学生十分高兴,他的人缘好、号召力强,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教师及时表扬了他。这名学生受到教师的欣赏鼓励,对自己有了信心,开始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在生活学习上都取得了进步,带动了整个班级纪律和成绩的好转。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闪光点”,肯定鼓励学生,使其主动积极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关注学生的缺点,私下里一针见血的指出缺点,帮助学生及时改正。总之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该坚持不懈的抓学生的“闪光点”和缺点,不断反复的帮助学生发挥优势,改正不足,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结束语

要想帮助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引导中学生自我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发挥其熏陶作用,抓住并发扬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良好行为。

作者简介:邵强辉(1976-),男,广东省惠州市人,民族:汉,职称:中学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德育;实施德育教育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交流网络化,以及文化发展多元化的新形势,我国小学德育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因此,有必要依据新课改理念并结合实践,对德育脱离学生生活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和改进策略。

一、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仍被学校及教师忽视。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政策,以及社会舆论更加注重素质教育,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学校依然注重成绩提升,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综观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具体的实施与落实上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所谓德育活动,多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而临时开展的,检查过后,又恢复如常,不能很好地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地渗透德育。由此可见,德育得不到学校及教师的重视,一旦与教学工作产生冲突,便一切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学校德育的质量必然得不到保障。2.学校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当前一些学校的道德工作,目标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他们用抽象的口号宣传德育。这样的德育就等于把德育理论与实际割裂开来,只是将晦涩的理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及怎样做等问题。比如,要求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保护环境,却不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及应该怎样做。这对于思想道德尚未健全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他们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晦涩的大理论。由此可见,当前一些学校的德育仅仅向学生灌输一些道理,是违背德育的客观规律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这种脱离生活的德育无法取得明显成效。3.一些学校德育评价失当。德育评价是学校德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一些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德育评价失当,缺乏客观性、公正性、系统性。首先,从评价的方法看,现阶段的德育评价仅依靠教师的直接评价,其依据仅依靠学生外显的道德行为,却未深入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责任感的确立,以及道德价值观的养成等,带有主观臆断性,缺乏公正性、整体性及系统性。其次,从评价的范围看,其评价仅局限于教师的评价而忽视了家庭及社会对学生道德的综合评价,带有片面性。4.重理论灌输轻道德体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道德认知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养成并不是自发形成、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熏陶而成。然而,目前一些小学德育仍以教师说教占主导地位,仅从外部生硬地灌输理论知识而不在意学生的道德体验和思维发展,不能从实践中启发诱导学生领会事物本质。因此,这种仅仅重视理论灌输而轻视道德体验且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德育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二、当前德育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价值多元化冲击学生思想道德养成。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价值观逐渐向多元化、多边化方向发展,小学生的视野相对更加开阔,思维活跃,知识储备增大。然而,社会中的负面因素也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最新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2亿,未成年网民占青少年网民总体的一半以上,达55.9%[1]。由此可见,互联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另一份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青少年网瘾的比例高达26%,网瘾倾向比例高达12%。网瘾青少年上网主要目的是玩游戏、听音乐、浏览娱乐新闻[2]。而小学生正处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学习和模仿能力强,他们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导致其成绩下降及消极思想的养成。第三,学校周围的不良环境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给学校德育造成阻碍,影响学校德育的质量。2.学校德育模式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学校德育模式发展的滞后主要在于德育意识、德育评价制度及德育考核制度等方面。一是教师及学校领导德育意识淡薄,榜样作用不明显,同时,德育师资力量薄弱,致使德育工作效果不佳,质量不高。二是德育评价制度滞后,缺乏客观性、全面性、整体性及系统性。三是德育考核制度陈旧,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可供操作的标准,考核无章可循,被动应付。3.家庭德育缺失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家庭德育缺失或是德育方法不当,方法欠妥等问题也很严重。一些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忽视思想品质的教育,往往实行专制型教育,缺乏民主平等的家教。一些家长漠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出现问题时,仅仅采取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有些家长则对孩子过分溺爱,形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由此可见,小学生家庭德育缺失及德育方法不当,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3]。4.家庭、学校、社会沟通协调不足难以形成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基础和起点;学校教育是主体,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导向作用;社会教育则是延伸。然而,当前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存在各自问题的同时,三者之间更缺少沟通协调,未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比如,目前,我国小学的德育教材所宣传的都是一些积极正面的事情,很少涉及消极负面的现象,而社会却是复杂多变的。学校德育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学生在校内一套,校外一套,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由此可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一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力量,使学校德育处于“孤掌难鸣”的位置,因此难免会出现“5+2=0”的教育效果。

三、解决德育实施问题的基本思路

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的重视。首先,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其次,培养德育教师,加强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再次,举办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德育活动;最后,增加对德育的投资,为德育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支持。2.优化德育评价制度,注重全面评价。首先,健全德育领导机制,完善管理服务网络。第一,校级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或者校党委书记挂帅,形成分管副校长、工会主席、学管处主任、家长代表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和协调全校德育工作。第二,每个年级设一名专职学生工作的部长及干事,负责全年级德育监督工作。第三,班级成立以班主任为领导,任科教师为辅助,学生代表为成员的班级德育评价小组,保证学校德育层层到位,步步落实。其次,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让德育评价成为激励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有力推手。最后,学校要坚持德育评价多样化系统性的原则,从学生的道德行为方式、思想水平、德育知识、德育养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避免产生个别教师或班主任的主观臆断的现象。3.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生活中进行德育。“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思想,它强调德育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为基本导向,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基础内容,使德育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德育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使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和学习道德品质。此外,在德育实施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突出生活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学生注重实践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在德育实施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身实际条件和所处的现实生活条件为依据,选择恰当的德育材料并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感悟,反思,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4]。4.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更离不开日常生活。德育只有同家庭、学校及社会融为一体,相互沟通协调,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学校要建立健全德育领导体系及三级管理网络,创造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首先,要组织校级德育领导小组,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初步形成以德育为主导,各班班主任为一体的德育管理主线,形成以学校各部门相互协作德育管理路线。其次,要形成各科教师共同协作,深化德育在日常教学及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渗透,拓宽德育渠道。再次,要形成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督导的教育方式。最后,要转变德育教师观念,加强对德育教师的培训与考核。可建立家长委员会,一方面,为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可以向家长普及家庭德育理念,邀请专家学者向家长传授恰当的德育方法,为家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德育问题答疑解惑。应净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良好的生存环境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首先,学校应与政府公安机关合作改善校园周边和社区周边的环境。其次,选聘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对校园及社区周边的环境定期进行督导与检查。最后,借助社会的宣传力量,弘扬社会与法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人民的道德品质提升得越好,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才会越快。

综上所述,德育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践中感悟、体验,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体现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因此,只有把德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德育实施成效。

作者:张晶晶 夏茂林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OL].2011,11.

[2]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11年中国网络青少年网瘾调查数据报告[OL].2012,08.

[3]高景晓.当前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成因探析[J].创新教育,2014(7):82.

篇9

关键词: 德育 生活 人性

一、德育回归生活的必然与可能

传统道德教育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实践中,在理论层面也是如此。当今德育概念是在失去人性而趋向政治、社会利益的背景下形成的。这一点可以在德育概念中体现出来。从德育过程的维度界定德育概念的主要可以分为“施加说”、“转化说”。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中定义:“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这种定义中,“施加”二字表明了受教育者没有被教育者看作真正的人,德育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外在影响的施加,可以看出这种德育是为社会而服务的,根本没有认识到担负起培养有道德的人的责任,失去了德育的本性。《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认为,“德育是教育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这种定义没有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种转化,也可能在实践中成为无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灌输知识留下理论空间。从这两种不同的德育概念的定义方式可以发现,在德育源头上,德育如果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达不到既定目标,那它必将失去关怀人的本性。

杜威的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人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人的现实生活。德育是教育的一种,教育强调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德育也就理应适应生活的需要,关注人的发展,走向人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政治生活的目的,政治活动本身亦内在地指向个人生活的完满。德育在引导政治思想品质的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应使之成为个人生活进一步拓展的活动,是内在于个人整体生活的。”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特殊的人;他首先是生活中的人,然后才是从事某项特殊活动的人。只有使人的德性渗透于生活全过程,才可能保持生活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可以发现,德育不是在加剧个人生活的分离,而是在增进并维护个人生活的完整与统一性,所以德育需要走向生活。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要素分析

在德育界关于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可谓众说风云,而涉及德育回归生活的定义更是说法不一。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可德育回归生活是指利用生活中的道德资源对人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引导人过道德的生活。这也是本文探究德育回归生活的出发点。

(一)德育回归生活的目的:培养有道德的人

现行和过去的德育的一个缺陷是将德育等同于科学知识教育,按照科学知识学习的逻辑来组织内容、设定目的。其表现就是把道德知识压缩成书本移植到学校教育中,而且还称发展学生的品德,为社会主义造就新一代有品德的人,但是结果培养的是前面所述的“道德学者”。

因此,德育应从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和学生自身的情绪发展考虑问题。从学生品德与个性发展的实际出发的教育走的就是生活的道路,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品德与个性的发展,目的在于生成“有道德的人”。

德育的目的从培养伦理学者到生成有道德的人的转换,意味着德育目的转变。培养有道德的人是现代德育的一个迫切的任务,在目的和价值取向上的回归是这一迫切任务中的必需。

(二)德育回归生活的内容:生活的综合体

关于德育主要内容,在我国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它的形成是对中国文化中德政不分的传统的继承,也是现实政治需要的反映。但是这种德育有其弊端,最严重的是用思想、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育,使德育变成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傀儡和附庸。基于传统德育存在的困难,一些学者提出新德育概念,仅限于道德教育。但这样的德育太狭窄,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

德育回归生活的内容应走向与生活现象的综合,它专指道德教育,以人的品德发展为主要价值追求。但是与上述德育观有不同之处,首先承认人的道德发展是与人的整体人格的建构相统一的,不能与人的社会性发展割裂开来。在这一基础上,生活德育主张道德教育是与其他教育交织在一起的,不能与其他教育截然分割。在生活中,各种生活现象综合要素是融合在一起的。在“有道德的生活”中,我们通过丰富的生活现象,通过生活内涵,形成人的道德意识,生成有道德的人。

(三)德育回归生活的过程:过有道德的生活

德育过程往往是受教育者学习,教育者施教的过程。教育者通过对道德现象的分析,使受教育者意识到道德是什么。至于受教育者是否是有道德的人,不是德育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关心的问题。仅仅是希望受教育者达成这样的目的。德育回归生活的过程应是在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在生活大舞台上,人通过自主构建、接受暗示等一系列学习机制,形成具有实践性的道德意识,体验到生活与道德关系,发展了其道德能力,并将其学习道德理念运用到生活中。

三、关注人性:德育回归生活的实质

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社会存在。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个性的核心。德育回归生活,首先要把人看作是人,要将德育置于现实生活之中。道德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与人的丰富生活相联系,做到在生活中培养人的道德意识,生成有道德的人。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不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的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这就是说,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之中,不应该有脱离生活的道德。生活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每个人切实的经历,它对人产生最直接、最深远的影响。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或者主要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在解决一系列的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从中我们可以意识到,人的道德形成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德育回归生活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培养人的德性。从根本上说是关注道德修养、关注人本身。

生活和人具有主体性,那么关注人本身的德育回归生活,需塑造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即独立、理性、自由的道德人格,由三个目标构成:第一,提升人的需要层次,旨在强调德育要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动机。人的个体道德是自主建构的,如果在德育中扼杀人的自然本性,而不是努力提升人需要的层次,道德生活中自律精神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而当外界力量干扰自律行为时,行为也就可能失去子控而表现出非道德的行为来。第二,培养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旨在强调德育的最基本的形式和主体性道德人格形成的根本,同时也是现实的途径。道德发展人的道德推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就应该是道德教育最基本的目标设定。这种目标的设定可以促进人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为生成道德的人,提供前提条件。第三 ,使主体性道德人格确立与达成,需引导形成普遍化的道德,使每个公民都有机会接触并成为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的人。德育走向生活的过程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是最为独立、理性、自觉、自由的。人作为生活的主体,必须具有主体性道德人格,才能使个体行为具有道德行为的可能,才能成为具有道德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摘要]日常交往,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幼儿一个人默默地玩耍,不愿和别人交流、交往,这样对幼儿的成长是不利的。如何让幼儿学会交往,这就要求幼儿园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活动中正确地引导幼儿进行交往,培养他们交往的技巧。通过幼儿角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关键词]角色游戏 幼儿 交往意识 交往能力

交往,是我们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幼儿的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使幼儿了解和认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关系,帮助幼儿克服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行为,从而发展行为调节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发展个性,以形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游戏中角色可以包括社会各行各业,涉及周围各种环境。因此,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在体验成人的生活经验中认识社会,而且可以促进相互交往。可见,角色游戏对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功能,本文将探索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来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和交往能力。

一、幼儿交往存在的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是目前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自我为中心是多数幼儿的天性。自我为中心,就是干什么事都以自己的需要和爱好为出发点,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很难进沟通交往。这样的幼儿往往性格比较固执,对别人也不关心爱护,相处也有困难。现阶段我国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在家中受多名家长的疼爱,很多人都围着他转,享受很高的待遇,所以在与同伴交往中也以自我为中心,当自己需求受到影响后,就会产生过激情绪。

2.交往中容易出现冲突

在幼儿园中,幼儿往往会因为一个玩具、一个器械、一句话等与正在交往玩耍的同伴发生冲突,冲突中互不想让,有的甚至具有攻击行为,如果他们有交往的意识,和交往的技巧,那么他们就会避免冲突。由于幼儿的各种行为还属于无意识的状态,出现各种冲突行为,教师要及时的纠正,避免幼儿逐渐形成傲慢无礼、脾气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的行为。 

3.分享合作意识差

研究发现,幼儿中交往能力较好的非常少,多数幼儿在生活中没有很好的交往意识和交往技能,而且他们的分享和合作意识也比较差。在幼儿园,幼儿通常都是拿着自己喜爱的玩具而不让其他孩子玩,占有欲望强烈,不会和其他人进行分享。在进行集体游戏的时候,也不会和其他人进行合作,这样就使得交往能力很难提升。

二、深入开展角色游戏,提升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

1.扮演角色,学习行为技能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扮演各种角色,从而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的情感。通过角色游戏,幼儿还能学习各种劳动技能,从而对劳动者有了了解。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通过游戏,可以利用角色的行为约束,来约束幼儿的各种不良习惯,克服困难,完成游戏任务,从而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和社会技能,也培养了幼儿的信心和品质。

2.积极参与游戏,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游戏,是幼儿园里经常开展的活动,也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同时还是幼儿交往的重要途径。角色游戏是幼儿交往的平台,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和同伴密切的交往,感受与同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可以学会遵守纪律,履行义务,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人相处。幼儿通过角色游戏,增加了交往的机会,同时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原有的想法,去适应和了解他人的想法,在角色游戏中不断学会了交往的技巧,这些技巧包括合作和竞争意识,从而借助角色游戏使得交往能力大大提高。

3.体验游戏过程,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见闻和情感体验,并和大家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增添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的双向交流、平行学习的机会,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发现和捕捉一些典型的情节,抓住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萌发的良好时机进行讲评,从而不断丰富游戏内容。同时在每次游戏活动后,积极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玩游戏的情况,交流游戏中碰到的问题或收获,根据幼儿的问题,大家讨论寻求游戏解决的方法。 

三、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 

1.以幼儿的兴趣为热点,深入创设游戏环境

在生活中,幼儿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观察大人的行为以及生活习惯而逐步形成实际的经验,进而形成社会角色。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通过游戏角色来反应他们眼中的世界的。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础,一个温馨、和睦、有爱、公平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为幼儿提供一个积极互动的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交往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愿意说话、敢于说话。除了营造这样的环境外,游戏活动也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很好的方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它不仅仅满足于自娱自乐,他渴望与同龄的孩子进行交往并一起游戏,来增添乐趣,这时,为孩子提供一个可以进行游戏活动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游戏是孩子喜欢参加的游戏活动,如我们熟知的“过家家”就是一种角色扮演的游戏,在这样的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自觉自愿地模仿成人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培养的过程,有利于幼儿形成一定的角色规范。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多鼓励幼儿进行交往、合作,引导他们更好的融入集体,让他们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在设置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已有的自然环境,帮助幼儿建立有爱和谐的同伴关系。与同伴的交往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最初阶段,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对社会交往的认识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

2.培养幼儿交往的愿望,调动其交往的主动性 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家庭环境到与同伴间和平相处的集体生活的过程,这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来说是一个转折。为了不让幼儿在交往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去接近同伴,教师可以运用鼓励表扬的方法激发幼儿交往的主动性,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还可以让性格外向开朗的孩子与内向的孩子多接触,让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四、结论

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的 桥梁,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传递的纽带;幼儿同伴交往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角色游戏的扮演,可以为幼儿了解同伴创造条件,为幼儿交往创造条件。同时,幼儿在交往中快乐地成长。幼儿的交往意识的培养和交往技巧的培养,是为其明天走向社会打基础,能够进行良好交往的孩子在未来社会中将事事顺心,将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未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