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想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思想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五心”情感教育 高职思想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法》明确指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这些都明确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尤其是学校教育本质上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因此,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解决学校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才能保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手段。现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和传播人类社会长期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我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在当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多元文化思潮涌现的大背景下,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学校教育有效地传承下去,才能保证社会文化前进的方向不变,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正确性。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动力。我国的学校教育承担着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因此,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与掌握方面,还需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全面育人,从而把学校教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层面。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当代学生共同价值信仰的有效途径。当代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暴露,改革进入深水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各种传播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人们获得各种信息和表达观点提供了崭新的渠道。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观察视角、认识水平和利害关系的不同,对同一问题往往会产生不同观点,舆论莫衷一是,难以达成共识。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阶段的青年学生来说,这些不同观点往往会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因而,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共同的理想信仰,坚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终生的意志。
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的“五心”情感教育的特点。
“五心”情感教育,是以“爱心、孝心、恭敬心、责任心、羞愧心”为中心对学生进行的一种具体化、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在学校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针对当代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路径。
“五心”情感教育在践行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导向性是指以交流、启迪、培育、引导、激励等方式,使大学生的情感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五心”情感教育不仅充分尊重和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品质,发展了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教育,把他们的思想、情感引到积极、健康的轨道上来,引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来,从而保证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2.具有显著的人文性。“五心”情感教育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能激发人们向善的品性,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关爱、学会尊重、学会感恩。“五心”情感教育紧密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大学生在这一人文精神的熏陶下,面对物欲横流的物质化世界不至于迷失自我,或者因身心浮躁、焦虑和脆弱而导致内心世界不和谐。因此,在情感教育的浸润下,学生可以充分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从而体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愉悦。
3.具有强烈的兴趣性。情感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享受教育所带来的快乐,感受教育的独特魅力。“五心”情感教育通过“两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回归生活世界体验情感等方法,全方位、立体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育了学生的情趣品质,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净化。
4.具有强大的驱动性。“五心”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把外在的政治要求变为身体力行的自觉行动。同时,此过程能够使学生摒弃消极情感,激发积极情感,从而使个体的情感转化为进行各种有益活动的强大驱动力。“五心”情感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触动与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因此,在促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方面显示出了较强的驱动力。
三、“五心”情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具体化和大众化。
“五心”情感教育涵盖了“爱心、孝心、恭敬心、责任心、羞愧心”,从五个维度形成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具体化、大众化。因此,“五心”教育缺一不可,要以整体推进的认知方式使学生把握其全部内涵。培养爱心——爱国爱家爱同胞。学会关爱他人,对弱势群体富于同情心,爱护环境和自然,立志建设“美丽中国”;培养孝心:孝敬父母,对父母长辈的辛勤培育、教师的教诲、同学朋友及他人的帮助怀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培养恭敬心:学会尊敬和尊重他人,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不奢侈浪费;培养责任心: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有高度责任感,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学会无私奉献——爱工岗位,社会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并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培养羞愧心:以学思结合的精神学会反思自省,自己做错了要感到愧疚,要勇于认错并改错。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才能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根植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高尚的道德行为。
四、以“五心”情感教育加强高职思想文化建设的实施路径。
1.体现“五心”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育”情。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五心”情感教育的开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知行并重,德艺双馨”的校训强调了知识与力行的关系是同等重要的,而学生品行道德与专业技艺也是同等重要的,都应有良好的声誉。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名言,使师生以之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进行努力——对同学要有爱心、对师长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视同父母般的孝心和恭敬心。学会“美人之美”,对因别人比自己强心生嫉妒通过自省而产生羞愧心,对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产生感恩之心,从而激发学生立志努力学习以报效学校和祖国培养的责任心。
2.开展“五心”教育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激”情。《学校弟子规实用教程》校本课程创新了德育教育模式,它以情境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力行中体验、感悟并激发其“爱心、孝心、恭敬心、责任心、羞愧心”,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学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使高高在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亲和性和实效性。正如学过本书的学生所言:“过去我们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直到学过《学校弟子规实用教程》后,才知道应该怎样具体去做。”换言之,弟子规教学是“五心”教育的具体落实。为此,课题组以培养学生“五心”为目标,以一年中能与弟子规之孝、悌、谨、信、爱、亲仁、学文等主题相契合的节日设计了十六个“与节同行”的主题活动,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五心”教育内涵,在活动情境中激发他们的“五心”情感。
3.教师以“五心”教育“言”情。思政课教师无疑是“五心”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通过两课课堂教学,结合具体事例的宣讲“言”情,培养学生的“五心”情感。如结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进行观影《钱学森》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学习钱学森感人的爱国事迹的同时汲取榜样的力量;而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上的《局势分析》讲座,学生受到了理国的教育,激发了“责任心”和“爱心”(爱国主义情怀),意识到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当前社会时事热点、焦点问题应该热切关注、积极参与。
4.学校对学生进行情感管理“关”情。大学生正值情感不稳定、不成熟期,再加上入学前接受的以分数论优劣的功利化教育,使得他们所接受的情感教育表面化、形式化,情感培养与学业进步失衡,人机对话代替人际交流。凡此种种,都使他们感情脆弱、心理不成熟,耐挫折能力较差。因此,对迈进高校大门的学子进行情感管理,关注、关心他们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院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认识到具备健康心理可以为人生护航。遭遇心理暗礁时应及时向老师倾诉并以良好的心态排解,这样才能拥有光明灿烂的人生。
5.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生”情。情感在心理学研究中被认为是最具情境性的心理活动。情境可以激绪,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积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亲历的生命践行活动中生成正面的“五心”情感。例如组织曲艺系的大学生结合“五心”内容自编相声、快板或鼓曲等,并于重阳节到天津市第一职工养老院进行敬老爱老演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向老人们奉献“孝心”、“爱心”、“恭敬心”,送上温暖的社会“责任心”。学生在实际践行中感受到付出所带来的身心满足,这比任何道德说教都有效。
五、“五心”情感教育推进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高职思想文化建设。
“五心”情感教育立足于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以现代体验式情感教育模式,深度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之中,在推进中取得了以下成效:
1.强化了高校管理工作的情感教育职能,掌握学生的情感动态,关注并疏导不良情感。高等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管理工作对学生情感的关注与疏导是其职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情感与心理承受力相关,与鲜活的生命相关,绝不可掉以轻心。因此,通过对学生情感动态的实时关注、正面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积蓄情感的正能量,从而为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业保驾护航。
2.营造了优美的“五心”育人校园环境。通过校训、展板及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使学生在优美的“五心”育人校园环境中得到无声的熏陶,收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学生在“人在画中游”的校园环境中,感悟“五心”、体验“五心”、提炼“五心”、收获“五心”。还能调动学院、系部、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以丰富多彩的校园主题文化活动为中心,将“五心”情感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渗透其中,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提升。
3.将“五心”情感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论水平,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有助于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精品活动上,有效丰富了高职文化建设的思想内涵。以“五心”情感教育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进校园,使大学生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公民道德素质,为党的十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好了未来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准备。
4.“五心”情感教育使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与当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一个契合点。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道德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至今仍然是中国人遵循的行为准则。“五心”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提炼,与当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谓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具体化、大众化。“五心”情感教育使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与当前主流思想政治教育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因此,积极开展“五心”情感教育无疑会发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双重作用。
5.通过“五心”情感教育促进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教学,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使舞台人物形象塑造发生“质的变化”。艺术院校的专业教学需要学生在舞台上表达饱满真实的情感,而不仅仅是艺术技巧的表现。因此,开展“五心”情感教育对我院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专业上的促进作用。大力推进“五心”情感教育,如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院举办了“唱红歌”拉歌大赛、优秀文学作品朗诵大赛。受过“五心”教育的学生能以饱满的激情演唱与朗诵,艺术表现力及舞台人物形象塑造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胡永广.反思与构建:高职高专情感教育问题微探[J].继续教育研究,2012(3).
[2]刘晓伟.情感教育——塑造更完整的人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4).
[4]张中飞.情感教育的人学解读[J].浙江学刊,2011(6).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6]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坚持“三性”[N].人民日报,2011-12-1.
[7]李金玲,邓晓臻.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从中国传统文化积极思想成果的角度看[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
篇2
外国文学不仅仅是在教育中培养的一种文化思想,同时在高中语文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现象另我们担心。
(一)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文学教育减分
中国是传统的古老文明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学术界对外国文学可以说不赞同并且严重的进行抨击。尽管在后期,教育的改革后要注重文学性,但是后期新版的课本中也没有脱离以往的概念,还是一味的继承着传统的文化教育。很多的课外教书中明确表示着要多学习和了解其他的相关文化知识,即使这样外国文学教育仍然没有得到改善,原因就是传统的思想完全没有被屏蔽。有很多的教师还在传承着古老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忽略了外国文学的重要性。原本丰富多彩的语文教育,却变成了单一乏味的一门学科。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学习不到外国文化的思想,也失去了学生原本的创造和领悟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感悟的兴致。
(二)应试教育使外国文学沦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
新的课改中,外国文学已在书本中占有了一部分的比重,这就足以说明了我们在遵循传统的中国文化基础上不放弃外国的文学。同时也表明,高中语文既要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们了解世界,了解其他的国家,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掌握外国的文化思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
现在,外国文学的教育并没有起到这些有利的作用,相反,外国文学却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附庸。例如每年的语文考试,虽然语文考试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外国文学而言,考试就变成了它的阻力。我们大家都知道考试无非为了就读更好的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只是关心考试成绩,说到底大家都是在为分数而努力。在这样的条件下,外国文学自然的受到的冷落和排斥。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25―01
孝道教育对青少年而言,是让他们认识到在生命长河中人类是生命共同体,要让他们感悟人生的道德责任和价值追求,能够孝亲敬老,知恩图报,发掘人性的宝藏,集聚仁爱的力量,让学生学会由孝及悌,把自己的道德责任化为奋发努力、立志成才的动力,将对自己父母的“小孝”扩充为对天下父母的“大孝”,建功立业,亲扬名,使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发展。
一、孝道文化的内涵分析
孝的基本内涵十分丰富,最直接的表现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其核心思想主要有:其一,强调个人在家庭中的道德责任。其二,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其三,强调“泛爱众”的伦理公德。爱人就是行善,行善就是德行,德行就是人的本质。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就是大忠大孝,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孝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我们应该以科学民主的精神在中小学理直气壮地大力提倡“孝道”教育。
二、孝道教育的现状和机遇
现在孝道教育存在诸多误区,一是以说教为主,很多家长和老师采取教条式的说教,要孩子这样做、那样做,结果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 二是在 “应试教育”以升学为第一要务的影响下,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三是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虽然许多中小学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但倡导者众,身体力行者寡。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加强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孝道是立德树人、培养健全人格的活水源头,是实现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们应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出发,重新审视传统孝道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从孝道文化中吸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重构德育价值体系。
三、以孝道文化思想作为中学生德育价值重构的内容
德育价值的核心在于塑造人、发展人。我们应该借鉴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德育理念,将孝亲敬老,感恩图报;悌亲睦友,和谐人际;立身行事,齐家治国等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作为德育价值重构的内容,并在德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出一些保护孩子天性,开发孩子慧性,培养孩子慈心的育人之道。
1. 从“全体”的角度出发构建生命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即生命教育之根本是要让学生以“孝”为出发点而保全自己的身体,珍视生命,懂得自尊自爱,不让自己的品格、节操受辱,是孝行的起码要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孤儿院、敬老院等,让他们体会生命的可贵和意义,从而培养对他人及社会的爱心。
2. 从“事亲”“尊亲”的角度出发,构建感恩教育。要学生知道赡养父母、尊敬父母、感恩父母这是“孝”的精神实质。自古以来,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教育学生不仅报父母之恩,而且要秉承这种观念对待他人,对待社会。通过“一封家书” “我的人生账单”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学生体会到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并引导他们从点滴做起,回报亲恩。
3. 从“承志”“立身”的角度出发,构建理想责任教育。凡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的人,给父母带来了荣耀,这也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大力弘扬责任感教育,从小处着手,培养学生对父母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4. 从“认知”“情感”的角度出发,构建孝道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孝道文化校本课程,引导学生阅读《论语》《孝经》《弟子规》等经典著作,了解传统孝道,汲取孝道精华。在认知和感悟中增强中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使他们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焕发出来。不仅把传授孝道知识同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而且在实践中使学生最终形成了现代孝道观。
篇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凝聚并积淀了一代代人的创造和智慧,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数学文化教学,就是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经验,精心选择能体现数学文化的素材,通过文化情境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感受数学的价值,理解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文化素养。
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依据课标基于教材进行数学文化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要从文化的高度来实施数学课程。向学生展现数学学习中凝聚的数学思想和文化,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让学生体验到古今数学文化思想,拓宽数学视野,提升数学素养。
一.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
在报告中,专家告诉我们: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资源,承担着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的重要功能。因此,落实好数学文化教学,我们首先要从教材研究开始,整体把握数学知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信息,解析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使学生感受到优秀的数学文化,提高数学文化素养。比如在《多边形面积》教学时,老师们先梳理出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类型,找出其中的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人文艺术,数学史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分类。
二.课堂教学中应用数学文化
在系统梳理数学文化内容的基础上,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运用数学文化,展现知识的发展过程,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获得知识,也要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及其深刻的背景,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获得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学习过程,一方面为学生学习新知搭桥铺路,降低新知的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及其学法的迁移,引起学生的思考:可不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分析呢?学生小组实践,探究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亲自动手切拼的方法,学生发现:无论哪种方法都是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三角形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实践中探究,体验数学,感受转化、比较、推导等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构建数学课堂文化的重要策略。
三.在数学实践中体验数学文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参与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知识的建构,感受数学文化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数学课内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参与,体验数学。如实验小学的别样数学节系列数学文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钟表,画钟表,设计创意作息时间表,制作钟表思维导图,制作数学视频小故事,制作沙漏,研究时辰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把数学文化和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玩24点和七巧板、火柴棒游戏,组织学生玩亲子魔方益智游戏,向学生介绍九连环、华容道、钻石棋,鲁班锁,黑白棋等中国传统智力玩具,引导学生探究益智游戏中的规律和不同解法。将知识点的训练与文化的传承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了数学思维能力。
三.拓展课外资源中的数学文化
学数学不仅要学知识,更要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发展史中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把握数学本质,增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拓展数学文化史,向学生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或者数学概念、公式的历史发展过程,介绍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将数学文化教学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人文价值教育。
如在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在学生动手剪拼、合拼图形拼摆中实践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割补法”,由此引出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所创建的《九章算术》中提出的“出入相补”的数学思想,让学生体会“割补法”的古代数学史的历史渊源,感受:“平面图形被分割,若干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总面积,面积保持不变”这一数学思想,进一步理解转化推导,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
篇5
1.部分文字被错译
错译是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比较常见的问题。例如,在文言文《祭十二郎文》中,有一句“然后惟其所愿”,新版教材中对于这句话的翻译有些不妥。教材中的翻译是“指让奴婢们按照他们各自的想法离开或者留下”,然而,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针对这句话的翻译却是“这样办了,才算了却了我的心愿”。显然,对于这句话,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是翻译出了错误。因为,“然后惟其所愿”其中的“其”是代词,然而却不是指代“奴婢”,而是指代作者本人“自己”。更何况,韩愈写的这篇祭文的重点内容也不是描写奴婢的去留,奴婢的去留并不会产生什么变化和影响,祭文全篇的主要人物都是“吾”和“汝”,也就是我和十二郎之间的谈话,若在其中突然插入一句关于奴婢的去留问题,必然是十分牵强的。因此,新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译文是错误的。
2.部分文字为硬译
在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中,硬译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例如,在姚鼐的《登泰山记》中,有一句“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界为之天门云”,其中,对于“崖限当道者”的翻译也是颇有争议。在新版的语文教材中的翻译是“崖壁挡在道路上”。然而,通过对于全篇的语境以及作者所描绘的泰山特点,以及作者正在登上这一举动来看,如果真的如新版高中语文教材所翻译的“崖壁”“挡在登山的路上”,那么作者还能够继续登山吗?而且,对于文言文来说,其翻译必须将每一个字都翻译出来,达到通顺、不丢字落字才可以。然而,如果逐字的翻译检查一遍,可以发现,新版教材中对于“限”字并没有翻译出来。显然,如此翻译是与原文相违背的,所以教材中的翻译必然是硬译的、错误的。根据查阅资料,以及分析语法和语义,整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现在人们所经过的从中岭到山顶中的那些崖壁挡在路上,人们将它称作为天门”,如此才能符合文章的情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改革的方法
1.新教材的文言文编写需要体现中国汉语文化变更的规律
汉语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在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中,我们都需要从最基础的学起,都应该从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分别进行深入学习,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对于文言文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改从“文言文词语”入手,在了解和读透每一个词语的含义之后再对文言文句子、乃至文章进行学习。如果对于“文言文词语”的掌握没有良好的基础,便不可能学习好文言文。文言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前提,便是要为学生们讲解古代汉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发展历史、以及发展规律等等。所谓的“发展规律”,其最重要的标志便是指“词语”所出现的顺序规律。每种语言的出现以及发展都有着其独特的社会背景。在这个方面,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并没有体现出对其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们不能够完全的理解文言文篇章的含义以及文言知识的趣味性。
2.新教材的文言文编写需要体现中国汉语文化的全貌
篇6
长期以来,学科分工所造成古代与现代尔疆彼界。是否可以尝试另外的思路:既突破“古”“今”之间的学术疆界,又不至于混淆“古”“今”之间的学术界限,在细心的辨析中总揽相关学科之间并行而又互相纠缠的生动景观。比如,20世纪新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可能不与20世纪古典文学思想的研究发生纠葛。既然如此,当我们回顾百年历史中的古典文学思想研究时,就不能只限于考察现代学人对传统批评著作和传统批评理论的兴趣,而应该同时考察他们的这种兴趣实际辐射到哪些现代文学思想领域。要之,由于我们所关注的对象是现代的文学思考者对古典文学思想的思考,又因为20世纪的新文学有着与传统文学全然不同的文化价值追求,所以,沿着“现代”与“古典”并存而纠缠的双行思路去探询,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我们先关注一下王国维。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学人,很容易觉得中国文化思想在整体上擅长于历史叙述而缺乏哲学思考,于是,出于批判改造之意,必然要引西人思辩之长以改造传统文化思想。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就既是传统词学批评的一种自然延续,又是20世纪新学人批判旧说而另立新说的“先锋”行为。换言之,王氏既可以看作是新文艺学思想的奠基者,又可以看作是治传统文学批评的先行者,这双重属性恰恰也是当时中国之文化形势的生动体现。在某种意义上,王国维的研究,已经在尝试着20世纪末人们所说的“转型”;为什么在百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在吁求“转型”呢?
“转型”必需的前提就是不因循既定的格式套路。一般研究者多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作为现代学科的确立,是以黄侃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心雕龙》课程并最终写成《文心雕龙札记》为标志的。循着这种规范的学术思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或者被确认为传统文学批评的自然延续,或者被确认为同其《红楼梦评论》一样,是当时以西方思潮为动因而展开的新文学批评,总之是不宜拿它来当20世纪古典文学批评之研究的开山著作!而现在想提请大家讨论的是:这样一种规范的思路,是否可以与另一种思路连通?我认为是有必要的。
于是,可以尝试双行思路。而一旦超越了单行思路,就会生成为多维思路。王运熙先生曾呼吁过,古代文学批评的研究,应该重视作家作品评论中所具体展开的古典文学思想。这一呼吁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响应。举一反三,我们其实还可以意识到,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古典文学思想的展开方式将是多维的:既可以在纯粹的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古代文学批评史的专门化研究中展开,又可以在具备了新与旧、中与西之思想冲撞运动的文学批评实践中展开,还可以在新世纪人们创建民族文学理论体系的思考中展开,等等。其中,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中国走向更加开放的大形势下展开的学术思维,不可能不具备中西比较的思维态势,但这必须是具有原创性的,不宜因循于既定的比较模式。比如,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认识:西方文化善于逻辑推理,中国文化善于直觉感悟,其实,我们何妨一问:那种被称作逻辑的东西,是否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去发现百年以来人们以西方逻辑思维模式审视中国古典文学思想时所可能出现的错觉和误解。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尝试着去发现中国古典文学思想,以及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美学思想、政治思想等所具有的逻辑理性——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逻辑理性。
不论是多维展开方式的确认,还是对中国传统逻辑理性的“证明”,都要求我们具备一个“思想者”所应该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捕捉真正的“问题”,于是就成为我们最为艰巨的学术任务。在这里,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古典文学思想的现代延伸方式与现代高校文学教育。只要回顾一下已经流行起来的古典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著作,就不难发现,其中很多是作为高校文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而出现的,于是,大学文科教育就自然成了古典文学思想之现代延伸方式的基础,也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基本关注点。百年以来中国高等学校的文学教育思路,以及其中相应的古典文学的内容,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思考呢?
现代“文学思考者”的汉语文化情结。20世纪,对中国来说,意味着新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而因为这种新文化又是西方文化与中国国情的历史结合,所以,也就意味着西学东渐、洋学华化的历史过程。身处这一历史过程之中,而就文学之价值进行思考的中国现代的“文学思考者”,之所以始终不曾放弃对中国古典文学思想的关注,说透了,有一种民族文化意识在起作用。尽管提倡白话而反对文言,并因此而产生了现代汉语,但是,一旦问题提到民族文化情结的层次上,一切就融会为整合性的汉语文化意识了。既然文学具有作为语言艺术的性质,那么,汉语文化环境中的文学以及文学思想,就应该具有超越时代而贯通古今的一致性。要之,关注于这种古今一致的汉语文化语境——民族文化情结,就有可能合理解释20世纪百年以来所有文学性思考的古今两难之题。
篇7
在北方一个以温泉著称的小城里,曾经见过一眼奇特的“问病泉”,据说任何人舒舒服服地泡进去,一下子就感知到自己身体的病灶所在:有关节炎的人四肢关节就会麻酥酥有了感觉,有肠胃病的人肠胃间就会火辣辣涌起热流,而有皮肤病的人则周身通泰,洗掉一层蝉蜕一般……
我眼中的《论语》,就是这样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这眼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皇。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醍醐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儒学”。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摘自于丹《心得》后记)
篇8
关键词:《园冶》;园林;文学思想
在文学、艺术、美学的研究中,从著作来探讨作者本人所体现的文学思想一直是一个比较纠结的难题。这是因为:其一,一个作者的文学思想形成具有极其复杂的情境,他的经历、阅历、通常难以把握,形不成准确的看法。二则仅一本著作难以完全、完整体现作者本人的全部文学思想。但是,探讨作者本人的文学思想依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异常关键的部分,即使不尽完善,也是相当有意义的,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和当时的社会有莫大的帮助。当一本被湮没多年的著述问世人间,人们开始关注并探讨其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市场价值等等时,不应该忽略作者本人的文学思想价值。本文想从《园冶》所体现的园林营造理念探讨计成本人的园林文学思想,以期能从更广泛意义上解析计成的园林文学思想和审美价值。
一、计成与《园冶》
《园冶》是中国最早的论述造园艺术的一部专门著作。但自从问世以来,数百年一直销声匿迹,被淹没并流失海外,直至20世纪30年代左右从日本传回中国,国内建筑界、学术界才逐渐认识 《园冶》的价值,以及其作者计成的点滴事迹。
计成,字无否,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的吴江。吴江是一个物化天宝、地灵人杰的地方。那里有大量的政治、军事、文学、绘画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当地还汇集大量以研究发展农耕农具、水利、道路、天文、地理、手工艺方面的人才和著作,如沈子由(1490-1563)的《吴江水考》、陆龟蒙及其著作《耒稆经》等。另外当时的吴江“佛事兴盛、寺庙林立”,寺庙道观随处可见,佛事法事应接不暇,这在少年计成的心里留下了许多关于佛学和佛理的知识。
计成生活的时代,正是大明帝国日渐衰微,社会急剧变化的年代。历史上发生了万历三十一年的“妖书案”、东林书院解散等涉及文化思想的案件,事实上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文化生态已开始改变,虽然对地处江南一隅的吴江影响有限,但对文化思想敏锐的计成应该有些许影响和暗示。我们无从考证计成是何时出于何种主要目的进行游历,但从记述中“游燕及楚,中岁归吴,择居润州”中分析,计成经历北方燕地和中部楚地无谓两种需要,即“生计需要”或“思想需要”。而计成少年生活丰富多彩,推断其必然应有富裕的家庭背景,所以应该是思想需要或文化生态使然。
二、《园冶》与园林文学
《园冶》不同于其他的园林文学,它既是一部科学专著,又是一部理论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卷一是兴造论,有园说、相地、立基、屋宇、装折;卷二栏杆;卷三是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内容。《园冶》对造园的技术、经验做了全面的总结。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营造追求目标和理念、“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思想、“能主之人”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以人为本”的客户需求导向、“人、自然、建筑”融合的园林生态和宜居思想以及山水人文意境的园林审美理念。计成在《园冶》中总结的经验以及发展的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是对园林营造、使用、审美的文学、艺术、自然、哲学、禅宗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园冶》不仅显示了明代造园设计的最高水平,也显示了造园理论的文化升华,它是中国园林文学的一朵奇葩,影响注定深远。
三、《园冶》中计成的园林文学思想
阅读和研究《园冶》学者除了对计成精准而全面的造园技艺的描述甚为佩服之外,更多的是感受他在《园冶》中反映的对自然、人生、创作的感悟。其实这些恰恰反应了计成当时的园林文学思想,尽管这些思想不尽全面尚有时代的局限。
园林才是计成的真正作品,《园冶》是计成园林文学思想的体现。
首先计成在营造园林时,在吸收利用中国古代的“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观念,这是他的园林文学和园林创作的主要理念,从尊重自然、巧妙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中营造园林生态,创造出自然意境美的园林审美思想和趋向。
其次,古典园林本质上是文人园林,是哪些达官贵人退养的去处,这些官商大都是文人出身,造园常常寄寓着流连山水,忘却繁华,隐逸自乐的思想。计成在《园冶 自识》中说:“崇祯甲戌岁,予年五十有三,历尽风尘业游已倦,少有林下风趣,逃名丘壑中,久资林园,似与世故觉远,惟闻时事纷纷,隐心皆然,愧无买山力……….”。对于仪征的汪士衡“寤园”,计成有如下述“时汪士衡中翰,延予銮江西筑,似为合志,与又于所构,并骋南北江焉”,“似为合志”说明其造园思想雷同吴又于的“隐逸”之意。
另外,《园冶》包含了计成本人经世致用的园林文学思想。计成非一般的文人,而为一位造园高手,其本人兼文学、艺术、设计、制造技能于一身。是一位实践家,而不是只高谈阔论的文人。他欣喜于能得以让个人的思想实践实现物化,从园林的功能不仅实现其审美和意象,满足园主人的需求和他本人的理想,更得以实现其“为人所用”,即讲究营造园林得以经世致用。
四、结语
自《园冶》重新恢复到学界的视野之后,关于《园冶》的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成果。《园冶》提出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园林营造追求目标和理念;“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设计思想;“能主之人”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以人为本”的建筑需求导向;“人、自然、建筑”融合的园林生态和宜居思想; 融山水意境美的园林审美理念。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园冶》本身以及计成在《园冶》中体现的园林文学思想都是很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计成著,陈植释.园冶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2]计成著,赵农注释.园冶图说[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
篇9
1地理因素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地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关系。西方文化受到海岛范围的影响,在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个人的奋斗置于一切精神之上,这种个人主义的思想也深入到每一个人心中。所以,西方文化认为人是主宰一切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很大,所以一直提倡挑战自然和战胜自然。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因素,西方人对于人的平等独立也有着较强的追求,这也是西方文化中所表现出的极具民族特性的地方。相比之下,中国早期处于农业社会,而且拥有较肥沃的土地资源,人们对于土地有着强烈的依赖,土地的多少也成为衡量国家势利强弱的标志,历史上的战争也多是为了争夺更多的土地而展开,所以愈发使人们依赖于土地,感受到土地的重要性。这种传统的文化思想也是在历史发展时期中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所以在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处理上也会受此观念的影响,等级制度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一直维系着中国社会的秩序,使其不断地向前发展。
2宗教因素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宗教因素是差异较大的因素。基督教在西方宗教文化中有着较深远的影响,从中世纪以来,基督教文化中的伦理精神被欧洲人确立为了天命观,他们认为,人的存在有罪,人类的解脱是不可能实现的,人只能把希望寄托于上帝,对于人们来说,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是今天的欲望的满足,而是来世的永生。西方的宗教理念与东方人形成了很大的差异,西方宗教中的罪恶感与东方人中的耻辱感所形成的原因所在。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对于隐私的观念较弱,这主要因为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较严格,所以需要能过隐私才能分出等级高低。
在中国,佛教是影响最广泛的宗教,由于佛教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互融合,所以也形成了中国的主要文化组成。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空是指一切物质世界中不真实的东西,而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此外,佛教中也讲求众生要经历生死轮回,世间的一切祸福皆是报应,只有真正放弃世间的欲求,才能使自己超生轮回。这种传统的宗教思想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史上,很多文化都体现了佛教中的这些特点,这也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现。
二、中西文化语言中的词语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而语言又来源于词语的组成,词语组成了语言,形成了文化,所以,在文化语言中,词语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异。词语是对于世界万物的一种概括,不同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运用和习惯,根据不同的方式对主客观世界进行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词语。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导致了在不同文化下语言中的词语产生了不同。在中西文化语言中的词语也主要体现在称谓语言等方面。
1称谓语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对于人伦、名份较注重,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以人为主的价值观念。中国文化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所以在称谓上也尽显等级差别,比如对于妻子的称呼,就包括了夫人、老婆、爱人等多种称呼,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人物身份会使用不同的称呼。尤其在古代社会,这种称谓则更加严格,古代人会根据丈夫的社会地位而选择不同的称谓来称呼他的妻子,这也体现了中国严格的等级制度。此外,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也使中国人经常会以某人的职务或者官衔来称呼他人,这不仅能够体现出他人的地位和身份,也体现出了此人的尊敬和礼貌。比如:李经理、王老师等等。而这种称谓在西方国家却很少见,这与他们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而且与其语言习惯也不相符。
2禁忌词语在中国汉语中,有许多的词语虽然与本身的内容意思没有任何关联,但由于汉语的发音习惯,会有同音不同义的词语,而由此造成了禁忌词语的出现。比如,送人礼物非常忌讳送钟,因为钟与终同音,送人钟会使人想到分别,而使接受者感到不吉利,由此心里产生不痛快。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却没有这样的禁忌,同样是送钟,体现出的却是一种对对方的关爱。
3宗教词语中西方不同,许多与宗教有关的词语也在运用和意思表达中也有较大差异。中国信仰佛教、道教,所以有许多比如观世音、菩萨等词语正是来源于宗教。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比如圣经、洗礼等词汇所表达的正是西方宗教中的词汇。此外,即使是中西方的宗教词语中有相同的词汇,但所代表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对于这样的词语不能混淆。
三、中西文化语言的风格体现
中西文化语言除了受到历史背景及价值观念的影响,也会受到不同民族的哲学思想的影响,由此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西方哲学大多都是自然与逻辑相结合的思想模式,而且对于思维方式中的分析方式更加注重。语言中也多以主谓语作为核心内容。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更加强调整体的统一,重和谐,所以在词汇中多以动词为核心词语,通过时间的顺序归纳总结。中西方词汇的不同,也使中西文化中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比如在西方的语言中,所体现出的是更强的逻辑思维性,词汇也更加直观简洁,而在汉语中,更突出一种由表及理,以物抒情的表达特点。在语言的表达风格上,也惯于追求结构匀称,读来朗朗上口,这种表达方式含蓄,更寄托了深深的情感,使人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共鸣,比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都蕴含着强烈的民族感情,读来使人振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其中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这种情感是难以直接诉说,只有在诗句的颂读中才能够感悟。
四、结语
篇10
一、引导学生诵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涵义与韵味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细细品味课文,体会其涵义与韵味。以诵来提高阅读刺激性,以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具体步骤如下。
1.分配时间进行多样化诵读。时间上,可分为早、中、晚读;时间长短上,可分为短期读、中期读、长期读;对象上,可分为女生读、男生读、男女混读;形式上,可为集体读、小组读、个人读。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让学生自选诵读方式。例如:教学《晏子使楚》时,可让学生分角色诵读课文,或让学生独自朗读,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读出人物的不同情感。此外,还可指导学生课后将该故事改编为剧本,分组表演。
2. 明确诵读重点,拟定诵读计划。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学生是难以完全消化所学内容的。教师可在学期开始时明确重点,拟定计划,引导学生定好诵读的时间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既熟悉文章,又做好课堂预习,学会自主学习。
3. 课前朗读。通过朗读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通过反复朗读,领会课文真意,体会其韵味之所在。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控制好教学时间,为学生留出更多学习的空间与时间,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指导学生领悟课文,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
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基础,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有很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的形成。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对课文理解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并品读文章中的精美语句。
1.教师可通过讲解文章的重点语句、写作意图、写作背景等来分析文中的人物性格,发掘出文章的思想内涵,然后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形成对文言文的敏感性。
2.教师可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来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如影片、图片、音乐等,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联想,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进行《桃花源记》的教学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那绚丽、奇异的桃花林,女织男耕且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的图片。这样通过直观而生动的展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使他们对课文的意境有了一定的理解。
3.揣摩与品味课文的语言与修辞。许多文言文音律和谐、语言流畅,活用多种修辞,艺术性很高。因而,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多加品味、揣摩,领悟文章的整体美,感受文中之情,体会文字之雅。
三、指导学生灵活翻译课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文言文教学中,翻译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逐字逐句地讲解翻译,学生就不停地记录,课堂的参与性不高。为了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内容,提高阅读与理解能力,教师可将文言文的翻译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加以训练。
1.尝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注释与工具书,自己尝试着进行课文翻译,不需全解,译出课文的大概意思则可。
2.交流阶段。教师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对学习成果进行相互交流,形成对课文翻译的共识。
3.质疑阶段。在学生存在争议,对内容把握不准时,教师适时进行指正与点拨,并对重点知识加以强化与巩固。如一词多义、特殊句式、通假字等,同时教会学生常见的文言文翻译方法,如增加、删减、调整、替换、保留等。例如《两小儿辩日》一文,①通假字:“为”通“谓”,说;“知”通“智”,智慧;②古今异义:a.去,古义:距离;今义:往;b.汤,古义:热;今义,事物煮后所得的汁水。③特殊句式:a.判断句:而日中时近也。b.省略句:而日中时(去)远也。
4. 展示阶段。教师可鼓励学生分小组翻译全文,尽量保证准确无误。通过这样的分阶段训练,不但将教学落于实处,还激发了学生课堂的自主参与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质疑、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翻译方法,学会灵活运用。
四、加强课外延伸,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在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要阵地之外,课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课堂教学的一次延伸、补充与巩固。通过课外延伸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课本知识,还应向课外延伸、拓展,从而帮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的积累,提高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1.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补充一些相关的古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 在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诗体知识,并引导学生课后阅读相关题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