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城市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城市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生态宜居;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114-02

城市是伴随着人类文明进步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承载着每一个居民的幸福和健康,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有了新的期待,对城市的“生态”和“宜居”也有了迫切需求,生态宜居城市就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与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居民的幸福感最大化。

一、生态宜居概念的提出

生态宜居城市是“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统一。生态城市的概念最早是联合国在20世纪70年代“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一定区域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居住区,强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宜居城市的概念是在1996年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上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人居环境良好,居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较好满足,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的结合点是以人为本,适宜人类居住,着眼于居民的长久幸福和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与永续发展,惠及市民眼前利益及长远利益,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之,生态宜居城市就是生态环境良好,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人的各种需求得到较好满足,适宜人类生产生活居住的城市。

二、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要素

人们的各种需求决定了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要素。按照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各种需求之间有高低层次和先后顺序,每一个层次需要的满足决定了个体发展的程度。在现代语境下,人的需求简单说就是生存与发展。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人的各种需求的满足有着密切联系,人的各种需求决定和引导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也满足和创造了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可见,城市的发展和人的需求之间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的,我们的城市建设应该是以人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决定了生态宜居城市的内涵要素。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生态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就是:尊重自然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包含着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方方面面得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含义,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条件都比较满意,愿意长期居住,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实际上就内在地包含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以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构筑绿色环保的产业发展模式;在生态环境上注重绿色生态体系建设,包括山体、河流、林地、公园等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域空间开发秩序,集约高效利用土地,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的绿色城市空间;在生态文化上,注重生态理念的普及宣传,推行绿色低碳环保的交通出行方式以及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宜居”的内涵要素包括舒适、安全、和谐的内容,北京大学景俞孔坚教授认为,“宜居城市,就是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就是说这个城市不仅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安全的步行空间,还应该是人性化的城市、充满和谐与人文关怀,让居住在这里的居民有归属感。”生态宜居城市不但要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即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社区、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更应该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即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法治和社会福利以及公平正义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规律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一系列的指标,都指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长远发展,着眼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居民的福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也应该围绕生态和宜居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城市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前提

规划是发展的先导,是对城市发展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统筹考量。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把生态宜居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人的需求与资源承载能力的关系。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以人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必须遵循规划设计先行,以城市规划设计为前提,进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

(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首先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大力倡导节能环保,树立生态理念,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方式,树立勤俭节约、绿色出行、理性消费的生态文明道德。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使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城市的每一位居民都成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其次,要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和监督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机制,增加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制度,完善应急机制,高度重视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另外,还要加强建成区与山地的绿化和河流的保护工作,建立覆盖全域的林业生态体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三)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

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就要坚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循环型农业体系、循环型城市体系,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工农业复合共生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不仅要增加农业投入,还要积极引导近郊农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的培育和种植;此外,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运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生态宜居更需要有现代服务业提供便捷、高效、完善的社会化服务,金融、物流、养老等现代服务业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

(四)综合民生服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

篇2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建设途径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modern city, but als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of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dem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can meet the people rising housing demand. Ecology city? Ecological city is the real intention? How to build ecological city? And so on all sorts of understanding. But it is because know the blind spots and error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emergence of such and such mistakes on the job.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standard, put forward to build zoology city specific pathways.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city planning; construction way

引言

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随着人们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当前城市发展中已经开始出现生态化和人文化的特征,伴随着城市发展思想的转变“生态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生态城市“不仅已经成为不少城市追求的目标,而且已经成为公认的城市发展方向。我国已有很大一部分城市已经把建设生态城市、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但什么是生态城市,其真正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生态城市,在很多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上的不足,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难免会出现偏差。

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应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和谐、经济高效、社会兴旺、发展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人类居住区。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应做到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城市生态化发展。

2.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

2.1利用新能源,节约有限资源

生态型城市的规划标准首先即是新能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有限资源的消耗。城市的交通和建设过程中应体现节约消耗的基本原则,不仅在规划中体现节约能源的观念,更要在建设中体现出来。并且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不需要以消耗更多的经济资源为代价,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利用。以经济和资源的大量消耗换取的环境效益并不是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真正目的。

2.2绿色建筑,绿色城市

生态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能源的利用,同样也离不开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绿色建筑应在确保工作生活设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从城市建筑和住宅建设的科学、生态、环保,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全面贯彻和谐自然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和循环发展的经济。绿色城市设计和规划不仅仅是对城市的绿化,而应形成从建筑的设计和思考、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经济的发展方式等各方面充分体现。

2.3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自净能力

传统城市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是废弃资源的处理,那么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应具有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型城市应建立垃圾和污水的循环利用程序和方式,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增强城市的自净能力。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应在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其投入和设施的建设也应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原则。

2.4注重生态城市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生态城市应是一个整体的系统过程,由于生态型城市建设涉及社会领域的各方面,而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应注重整个城市的环境效益,在发挥城市的各项经济发展、居住生活的一般功能方面还应注意生态城市的系统,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具有整体的系统。在对城市的整体性规划的同时也应注重生态型城市的实用性。无论生态城市的建设有怎样的理论标准必须可实行程度,使生态型城市的建设成为实际。

3.生态城市建设途径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定位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选择合适的生态城市建设途径,只有在保证目标和途径合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此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要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全新的发展规划,也并不是抛弃原有的城市在新位置从头开始一个新城市设计,而是在城市原来发展规划、水平、特色的基础上,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对城市功能方面的内容进行建设、改造和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原有风貌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一体化运作。

3.2以生态学和景观学为基础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建设中应该以生态学和景观美学作为指导,进行城市生态绿化的全面规划和实施。这就需要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人员根据城市原有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色统筹城市的各类建设,实现城市发展的路网化、林网化和水网化。而景观美学是以生物的多样性为基础,充分考虑到景观建设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在景观美学的指导下生态城市建设可以根据植物特性和生态原理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从景观艺术的角度使植物景观与城市原有风貌在色彩、形态、姿态等方面协调一致。

3.3突出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森林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独特的作用,森林被称为城市的天然氧吧,他能够吸收城市发展中的产生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城市二氧化碳的数量,调节城市气候状况。并且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含蓄水源的作用,这对于解决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要想充分发挥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应该做到:大力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系统;大力进行城市绿荫廊道建设。

3.4 城市交通规划的生态化

我国城市的普遍特点是:人口众多、道路网络稀疏,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低,小汽车等私人机动车发展迅速。私人机动车的增加,特别是小汽车拥有量的大幅上涨,使得私人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逐渐严重。公共交通优先正是实现城市交通规划生态化的措施,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法。公共交通优先的含义就是:在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中,要树立公共交通优先的意识,在法律和政策上扶持公共交通,在体制改革上率先引进竞争机制,做好规划和管理的研究,使得公共交通优越于其他交通方式,从而达到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目的。在规划阶段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就是要优先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优先落实公共交通发展用地,优先制定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在与其它规划的关系中明确其地位。

4.结语

生态城市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城市建设文化。其具体内涵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其各项内容的具体指标也是随着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而提高。总之,生态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当中应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实现城市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泉、叶兴平. 城市生态规划研究动态与展望. 城市规划.2009

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问题对策可持续发展

引言

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内容和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物质文明的空前繁荣极大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复杂的矛盾,住房短缺、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提高物质文明不是改善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反而,人们开始怀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去,渴望恢复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

一、生态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概念的提出

面对世界人口向城市集聚与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矛盾以及工业化追求的经济效益与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矛盾,探求更加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团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而真正进行有意识、有组织和系统性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30年代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的研究。1987年前苏联科学家亚尼科斯基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第57集报告中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即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性和生产力,提供高水平的物质和生活方式。”至此,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则开始真正走向其实施阶段。

(二)“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蕴涵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强调三者和谐统一的可持续性发展,包括以下三层内涵:

1、社会生态化,即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为人类有自觉的生态环境价值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安全的社会环境;

2、经济生态化,即经济高效。主要表现为采用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在经济发展上追求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努力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

3、环境生态化,即自然融入城市,城市归于自然。主要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最大限度地维持生物及生物遗传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护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保证人类的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面临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国城市应该坚定不移地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探索和研究生态城市建设之路。然而目前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1、意识偏差。不少地方决策者一味强调工业产值的增长,忽略对环境的治理,致使城市环境严重污染。这类现象在各地相当普遍,其关键原因在于人们急功近利的短期意识,如一些领导只追求“任期政绩”、一些群众只注重眼前利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取一时的经济利益,这种认识如不加以纠正,生态城市建设便无从谈起。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近年来城市用地规模急剧增长,人口也剧增。大量进城人员使城市的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学校等基础设施超负荷,城市的用地紧张,容积率增加,公共活动空间缺乏,城市整体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3、缺乏建设理论。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目前纷繁的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导致生态城市的建设不可避免的走了一些弯路。比如,“绿色沙漠”现象就是绿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普遍的误区,简单地认为“树+树=森林”,不考虑生物多样性原则,削弱了城市绿地本应有的生态效益。

(二)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城市所追求的目标,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1、转变思想,提高生态意识。深入宣传建设生态城市的重大战略意义,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提高全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将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要通过广泛的教育,使市民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付的环境责任,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自觉规范生产和生活行为。

2、控制人口增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管理上要遵守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制定相关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以调节其数量。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适度建设包括空中、地面以及地下为一体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网络;广泛采用生态建筑,使建筑达到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目的;加强城市医疗、卫生、电力、通讯、供水以及排水等公共设施的建设。

3、加快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根据我国国情,加快符合我国城市建设具体情况的理论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比如,要走出城市绿化建设中“绿色沙漠”的误区,合理完善的建设城市绿地的理论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实施方案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明确城市的绿化应该以恢复自然生态为主要目标,从改善城市植被的生态功能出发,才不会单纯的“为绿而绿”。

4、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我国应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健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科技队伍,依靠科技进步来保证生态城市发展和建设。例如,生态工业园、生态建筑、太阳能利用技术、干旱地区的节灌技术等的研究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其资金来源建议国家设立生态城市研究专项基金,建立有效的生态适用技术研究开发机制。

结语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建立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改造和建设,还涉及人们的观念、意识、伦理和生活方式,因此需要各学科各职能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系统进行。通过全社会的广泛参与,逐步形成自然环境优美,经济系统高效,社会系统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造福后代。

篇4

【关键词】城市河流;滨水景观;设计;环境保护;人文关怀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与河流、滨水景观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坚持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主要阐述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认识、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及介绍了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思路、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认识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是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中人们的生产生活饮用水,都要从城市就近河流水中获取,城市的风土人情和原始地貌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在诉说城市的美丽,象征一个城市的未来精神面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生成,城市河流周边的自然环境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城市的自然环境具有美学价值,同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人文关怀。目前,在我国一些城市,有很多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正在精心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如何使城市河流与滨水区景观能够更好的显现出城市的美,展现出城市的特色,是我们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为了改变城市的面貌,我们要肩负起精心打造城市形象的光荣使命。

二、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在城市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史的源远流长,塑造了一个个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的城市。城市河流就像一部史书,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同时也承载了很多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念。在现代城市中,人们更加追求城市的自然美与生态美的完美结合,城市滨河区景观也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其形成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形成,能够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新意,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遵循环境的审美价值,其设计内容要遵循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好城市之间的关系,城市景观的整体结构如何,要根据城市的规划图来实施,进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设计理念和思想,保护城市河流和滨区景观的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对景观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

三、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过分模仿

在我国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没有明确合理的行文规范,对景观设计过程不够重视,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有很多景观设计师只是经常参照别的城市的设计方法,然后进行抄袭模仿。我们知道每个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的思想理念都是不同的,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和照搬照抄,城市景观的设计就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了。

2.没有专业的人员给予指导

由于我国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区的设计阶段比较晚,受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城市河流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这样,人们就要从人工河流中获得水源,随着人们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认识程度有限,对景观的设计还停留在原始的比较传统的理念上,传统的设计方法只是注重景观的形式美,缺少了理性的分析和理解。在设计当中,没有专业人员能给予指导,所以,造成设计上的单一,混乱。

3.设计理念单一

我国城市河流和自然景观设计存在着问题有很多,其中,人们对城市河流滨水区景观设计认知不够深,他们只是看中表面现象,对景观的设计只是将应有的建筑、景物、和标志进行铺装,却没有真实的象征,滨水区景观只是简单的进行勾勒,具有原生态的园林被一大片植被覆盖,忽视了原有的地域条件,园林生态效益不能得到提高,造成我国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生态环境处于极其恶化的状态。

4.只重视表面,而忽略实质

对于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而

,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城市对滨河区景观设计往往只是重视表面工作,表面看起来很美观,实质上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没有根据城市周边地区的实际情况,只是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进行大规模的进行改造,违背了城市发展的规律,这样就破坏了城市原有河流的内在机制。

5.城市原始河流污染严重

在我国的一些城市,许多城市河流变成了防洪工程,在防洪工程建设中,将城市河流的河道改成弯曲的,把水中的淤泥挖出来,然后用水泥抹上,这样就把城市河流自然生成的景观给掩盖住了,城市河流就不再有景观可言,同时还忽略了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内在,这样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上就会有反作用,城市河流水源会遭到严重的污染,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四、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设计思路

1.整体建构

要想使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得到城市居民的喜爱和赞赏,就要注重城市场所的公共性,真正做好利用城市中有利的资源环境,给城市打造绿色城市,让城市资源成为人们共同的财富。

2.实现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

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应该啊利用城市的旅游资源,把开发旅游资源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纽带,可以在建设一些娱乐设施,例如:人们经常出去散步,就可以建设一个具有优雅环境的林荫小道,供人们娱乐的广场,健身广场,观景台等等。通过这些设施的建设,来丰富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空间更宽泛。

3.保护生态环境

我们知道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要对土壤、水体、植被、动物等作为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内容。为了保护城市河流和滨水区的生态环境,我们要遵循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保证河流的流向,要知道河流的流向是横向还是纵向还是连续性的,同时,在考虑河流的流向时候,还要充避免河流的渠道化,在精心的设计中还要保持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成性,这些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4.设计理念要有城市内涵

一个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理念和思想如何,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内涵,人作为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核心,就要抓住人们的心理,要知道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所规划的设计理念要从城市发展的内在发展的规律出发,挖掘城市内涵,要不断创造出适合人类观赏和居住的具有历史文脉的滨河人居空间,让绿色装点城市的每个角落。

5.抓住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要素

通过我们对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分析,应该在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首先考虑营造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意境。意境主要是指景观中所体现出来的内涵,主要包括景、意、静三个方面。其中,景是指滨水区的景观,意就是指在明确所创造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境,就是指在供人们观赏的过程中,能有触景生情,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要结合史学和美学的审美观对周围景观进行审视,在现代城市营造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过程中,要采用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把虚景和实景结合在一起,再加上设计者的思想,就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结合。

6.在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中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

我们知道,城市河流中水的质量是开发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最关键的环节,有很多的城市在开发的过程中是从城市河流的河道清理污水,然后再净化水质开始的,然而,这些不能适应环境。由于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人们没有理由去考虑所居住的环境是否是风水宝地,我们应该积极的用科学的方法和生活实践应用,来治理受污染的环境,进而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的生活化境更加清新,自然。

五、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城市的进程,使城市的规模得到不断的扩大。

2.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有利于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

3.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推动了我国城市中水域的有利发展。

4. 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

,是城市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同时,可以保护环境,使城市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六、总结

只有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的设计,才能完善城市景观的有利规划,建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互相学习,来弥补不足之处,多积累实际经验。城市的绿地是美化城市的连接纽带,为了使城市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就要有人文关怀,应该始终坚持城市环境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审美价值理念。城市中的河流素发挥的功能是不同的,城市景观的规划对城市滨水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做到亲近自然。

参考文献:

[1] 呼海艳,弓 弼,何红芸,等.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风水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28—1029,1045.

[2]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43,154—158.

[3] 韩春梅.谈建筑风水[j].山西建筑,2009,35(34):11—12.

[4] [美]约翰·0·西蒙兹.景观设计学—— 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何桂珍,查泽骏,董世永.地域文化特色下的山地滨水区旅游景观打造[j].山西建筑,2008,34(33):36—37.

篇5

关键词:城市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发展;生态美学;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

Landscape Planning Analysis of eco-development of the road

Bi-fang, Zhu Bing Division

Henan University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for urban development to provide macro-thinking guide to avoid the urban planning into errors. To create a sustainable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irection. In th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principl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of diversified forms, more content.

Keywords: Urba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ic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esthetics; eco-indus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一、生态美学在中国目前城市景观建设中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美学与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与人类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同步发展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景观设计定义为:对城市的综合空间结构形态及其功能布置作出的人为活动。它明显的体现了人们对于景观设计生态美的把握。生态美的特点体现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所必须遵循的生态系统的要求和发展规律,且以此为前提。生态美的概念表明了人类与他们所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动关系,人与城市环境和谐与共融是生态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出发点。因此,就目前来讲,在当代中国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中,努力关注生态美学的指导思想与生态意识随之逐渐形成。

(二)城市景观规划的误区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城市景观建设也存在很多误区。

1.道路景观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道路景观结构的设计不合理的原因有两方面:一面是设计人缺乏环保的理念及其基本的地理认识与自然知识。另一方面则是人类自私的生活本性。一切都以人类为根本,但却没有给予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足够的重视。

2.城市的地面硬化严重

城市的地面的大面积硬化现象是我国城市所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城市,除了街道与建筑物的旁边会偶尔出现一些绿意以外,几乎78%―91%的城市的地面全部由水泥混凝土或者建筑物覆盖。首先,这会增加城市的噪音强度,容易造成人的精神疲劳。其次,这还会增加城市里的热效应。

3.广场绿化设计的弊端

广场绿化设计的主要误区在于:盲目的照搬其他城市的设计,高价引进很多外来的植被,却把当地的树种伐尽,等到多年之后后果是只能见树木却见不到森林,最终根本不会起到净化城市的空气作用。所以,广场设计应该多种适应本地环境和气候的、并且能为城市提供新鲜空气的灌木。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当务之急就是:摆脱城市景观绿化的误区,将景观设计逐步从主观化的方向向可持续性的方向健康发展。

生态美除了给景观规划设计以宏观的思维指导,它还有很多实践的功效,如:它为景观设计提供了表观的尺度和向导,这成为我们有效的衡量标准。另外,它还为景观规划设计走向生态之路指明方向,为景观设计者提供了美学指导。生态美学不但提高了景观设计者自身的生态观念,而且对普通人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的推广和研究必然会对人们的生态文化观和健康的生活价值观的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城市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是与一般的产业不同的,它不仅能给城市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生态产业有很多层次,其内容广,能带动很多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生态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城市生态产业虽是生态产业中的一部分,它通常把景观观光作为出发点,从而带动一系列相关的产业。

城市景观就其本身而言,它是无形的资本。参与的人们会身心受到熏陶,另外其主题景观个性鲜明,这将成为一个城市重要的标志物,从而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播。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南京路”、四川成都“春熙路”、青岛的“极地海洋世界”等。对于景观的生态建设可从以下所述的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具有创意性的景观产业,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使景观产业的内涵更丰富并提升其教育和娱乐功能。

2.加强文化遗址、景点与文物人文景观的维修和保护,这能使得人文景观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和文脉。假如我们周围的文化承载物变得越来越少,那么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又怎么会很好地得以传承和延续呢?若想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实现。例如:日本在2000年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有47个都道府县中,已经有22个制订了景观保护的条例,另外还有9个县正在努力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景观生态产业的建立是在此基础上成立的,它的保护除了包括古代文化的遗址、建筑和公共的艺术品之外,还包括对目前所创建的城市的景观成果的保护。

3.大力倡导教育文化领域的室内和室外景观的建设,充分发挥城市景观的教育与传播功能,从对人的教育的方面来体现它潜在的价值。

三.对城市景观生态发展前景的展望

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城市的景观规划也逐渐走向成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趋势。这对加深城市生态科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健康的生态观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意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这使得城市的景观建设有了更好的社会与学术背景,从而有更多的不仅能顺应自然环境的规律又能表明人类审美精神需求的景观不断出现。现代城市的景观规划突出显示人性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总体性质。人性化的特征是景观发展的核心的要求,充分体现其“以人为本”的目的。该特征是景观规划超越了功能的意义,进而能完善人类的生命意义。它还呼吁设计要为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供细微的关照。在以后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将针对不同的年龄、身份和职业进行设计。并且不断增加景观的意义和内涵。此外,还将针对老弱病残这些特殊的人群进行设计,这将会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得到渗透。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当今的景观承载的信息量愈来愈越多。未来的景观信息化发展趋势:指示系统简捷方便,景观发展会逐渐走向多元化。

四.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景观规划和生态发展紧密结合,生态发展为城市景观规划提供宏观的思维指导,避免城市规划走入误区。为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景观规划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孔繁花.济南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J].生态学报,2008,28(4) .

[2]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3]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篇6

1.1都市农业的概念与发展

都市农业是指在城市空间地域范围内(含功能辐射区域)具有一定生态空间格局,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体现城乡融合、服务于城市功能的,具有多功能、高科技、高度产业化、市场化的生态农业系统[1]。它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既能为社会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又能有效协调城市与自然、都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既能享受都市生活的各种便利,又能享受到回归自然的乐趣。同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地域范围更广,功能更丰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就开始对都市农业展开研究;德国最早在1919年就开创了“市民农园”的发展模式;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都市农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而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正式提出都市农业这一概念[2]。到目前为止,都市农业在发达国家,从理论到实践都趋于成熟,已形成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我国上海市在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发展都市农业,随后北京、深圳、广州等地也开展了都市农业的实践与探索,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庄园农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1.2都市农业的功能

都市型农业是一个具有复合的系统,其主要功能有三个:(1)生产功能。这是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产业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为都市生产和提供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需要的农副产品,同时,还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农产品出口创汇(一般称之为创汇农业)。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还表现在技术上的创新、辐射、示范带动作用上。一般来说,都市农业由于其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它代表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最先进水平,因此它是该区域农业技术的辐射源。同时,通过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实现区域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民增收[3]。(2)生态功能。都市农业自身具有“洁、净、美、绿”的特色,能减轻城市工业“三废”污染的危害,降低城市噪音,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建立人与自然、都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幽静、清新的栖居环境。(3)生活功能。都市农业的生活功能包含社会文化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具体表现在都市农业通过开辟景观绿地、市民农园、花卉公园、农业教育园地等,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娱乐园地,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让青少年接触农业文化,获取一些农业知识。

1.3都市农业的形态

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更丰富多样的形态。一般来说,都市农业的形态表现为:①设施农业——以环保、温室为主体的保护地栽培,主要用于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的生产和培育;②观光农业——以森林绿地、花卉、特色农业栽培为主,辅之其它自然和人文景观等,构成综合型的旅游资源;③绿色农业——主要是指规模化生产的农业高科技开发区,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经营,生产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④庄园农业——以大户承包的经营方式,成为专业化生产,综合经营的农业庄园;⑤市民农业——有市民参与或租赁耕种的某种农作物;⑥加工农业——以当地或周边地区的农作物产品为原料,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2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人、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最好形式,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ville)的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4],在“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O.Yanitsky)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个理想城市模式,旨在建设一种理想的人类栖居环境。其目的是想通过技术和自然的融合,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即是说,“生态城市”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思想和最高目标,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式和高级阶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现代生态城市思想直接起源于霍华德(E.Howard)的“田园城市”,勒•柯布西埃(Le.Corbusier)在1930年布鲁塞尔展出的“光明城”规划中提出了“绿色城市”这个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环境危机的爆发导致环境保护运动愈演愈烈,在全世界掀起的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城市”、“绿色住宅”、“绿色建筑”等构想相继被提出,例如1977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马丘比丘》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宜人居住的城市观。生态学开始被融入建筑学、城市规划中,以及后来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等观念,直接形成了现代的“生态城市”思想。自20世纪80年代,尤尼斯基(O.Yanitsky)第一次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之后,生态城市建设真正开始走向实施阶段。

2.2生态城市的内涵

(1)从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即“天人合一”,这是生态城市的价值取向所在。

(2)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经济追求效益,而不是粗放型增长经济。因此应充分采用可再生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技术,建立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化生产。

(3)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都应当从生态的角度来考虑和处理,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提高人们自觉的生态意识,建立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4)从城市学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结构合理、功能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中。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净化功能,具备自组织、自调节、自抑制的功能,保证生态城市的持续稳定。能实现物流、能流、信息流、生物流的高效利用,同时,保证了自然的演化过程和发展。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于其中,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城市景观成为城市文化的空间构成与表现。

(5)从地域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城乡融合、互为一体,这里的“城”与“乡”只是分工上的不同,与传统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模式有着本质区别。总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生态城市,它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它们不是孤立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城市的外在表征和内在实质,同时也构成了我们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内容。

3发展都市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的互动关系

从上面对都市农业和生态城市概念、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两者都包含着追求“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生态”是两者的交叉点,发展生态城市离不开生态农业的发展,而都市农业则完全包含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发展都市农业必将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具体表现在:

3.1都市农业形成农业景观,是塑造生态城市特色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都市农业不但为城市提供美化绿化用的花卉苗种、观赏性的奇蔬异果,同时它的生产基地也成了市民的观光休闲地和绿色屏障。都市农业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强烈的表现了城市的现代气息,它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塑造城市的特色。例如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迅速推进,农业用土地大量被占用,农业劳动力大量外流。为了阻止农业滑坡,在都市圈中保住这一基础产业,于是提出了建设多功能都市型农业的构想,经过20多年的努力,建成了具有镶嵌模式的“绿色农业”[5],成为东京都一道亮丽的景观。新加坡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国以后,政府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倡导花园城市运动,有计划地推进城乡绿化和特色园林建设,并资助创建具有观光旅游特色的都市型农业体系,一举成为享誉世界的“花园城市”。此外,都市农业的存在,可以使城市的“热岛效应”变成“绿岛效应”。

3.2促进传统型农业经济向生态型农业经济转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如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绿化、通讯、文教、环保、医疗、宣传等。因此,促进传统农业经济向资源型、知识型和网络型高效持续的都市农业型的生态经济的转型,以生态产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促进城市及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向绿化、净化、美化、活化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演变,为社会经济发展建造良好的生态基础,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3.3发展都市农业能有效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地

向外扩展,促进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障了整个区域和城市内部的生态空间通过在城市边缘、中心区以及控制区建成一些现代化的都市农业园区,完成绿化隔离带的建设,使之成为城市的绿色屏障,同时也成为市民休闲的重要场所,在空间上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看成是都市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了绿色生态缓冲带。建设生态城市,就是要对自然由无序蔓延变为合理分布,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同步协调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布局。

3.4发展都市农业可以促进实现城乡环境一体化

通过河流、农田林网等城市与周围的农业自然景观连为一体,实现城市和乡村互相融合。发展都市农业,也可以避免在城市中建设大型开放绿地需要占用额外的土地,将城市建设成为高效紧凑的可持续生态城市形态。

4发展都市农业、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我们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提倡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但在发展都市农业和进行生态城市建设的时候,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必须协调好发展农业与建设生态城市这两者的关系。毕竟,都市农业是以生产为其首要功能,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搞好污水、废气等的处理和循环利用,同时合理布局各产业,例如,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畜牧业,在加强环保处理的同时,尽可能的安排在远郊区。

(2)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先抓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使都市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规范化、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发展和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篇7

关键字: 山水城市;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环境逐渐恶化,城市的建设跟风模仿盛行,城市空间形态趋于雷同,缺乏对地域特色的尊重和提炼,城市特色逐步丧失。山水城市的兴起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追求人、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和睦,着重于展现地方特色以及优良的中国历史文化。如何在城市设计阶段将山水景观更好的融入城市建设当中,需要具有可行性的实施策略。

1 山水城市概述

“山水城市”是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提出的未来城市构想,是一种将园林建筑、自然山水与中国山水词赋意境相融合的理想城市构思,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具有影响力的规划理念之一。

山水城市的理念从中国传统历史与文化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中国当代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建设速度过快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特色丧失、文化内涵缺位等,对未来中国城市发展方向进行了中国城市模式的设想。该理念蕴含了对当今中国城市特色营建的内涵,不仅只是城中有山水这种简单释义,而是包含了深刻的城市发展观,涉及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美学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精神在于建设“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人居环境,是对城市的东方气质的追求。

2 山水城市内涵分析

2.1 “天人合一”的生态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不论是中国传统还是现代的山水城市营建,都将追求人与自然相融合、和谐共处作为规划的核心。在“山水城市”建设中提出“天人合一”的生态要求,是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必然要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2.2 “师法自然”的景观内涵

中国传统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审美,除体现在城市整体布局上,还体现在城市对自然景观的利用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设计,将人、自然、建筑三位一体浓缩在共同的空间环境中。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借鉴传统造园的空间处理手法,利用人工的巧妙构筑,使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结合。

2.3 “寄情山水”的文化内涵

自古文人雅士对山水意境的追求不断,“山、水”的自然属性被历代文人学者进行抽象和提炼,寄托了其对高尚品质的向往与追求,山水文化、诗词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近年各地城市建设风貌越来越接近,毫无特色,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呼唤更为强烈。在山水城市设计过程中应以深厚浓郁的山水文化作为基调,结合地方的建筑风格、地形面貌、文化形式以及民族风情和历史背景等进行设计和改造,创造别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2.4 “与时俱进”的发展内涵

“山水城市”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充实和完善,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一种广义的生态观。从城市学角度看,“山水城市”的“人—社会—自然” 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系统结构合理、功能稳定,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它具备良好的生产、生活和还原缓冲功能,具备自我调节、抑制的功能,保证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

3 基于山水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

3.1山水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策略

(1)建构城市区域生态格局

城市生态空间格局的建构是山水城市设计的总体空间构架生成的基础。建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应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城市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的生态分区,保护关键性的自然要素,如山体、水面、绿地和边界,从长远角度控制城市的景观生态质量和变化趋势,形成城市的生态网络体系,其结构才能趋向稳定、才能为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持。

(2)建立城市生态廊道

保护及恢复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河流湿地为结构基础的生态廊道,为动植物在城市提供安全的栖息带和运动通道,通过重新植入同样的物种以复原当地的植被。在以河流湿地组成的网络结构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绿化网络,公园体系、居住区绿地形成渗透城市各个环境的生态网络。

(3)构筑城市生态体系

由连续的山体、河流、林带、城市组团间的隔离防护带、城市近郊的森林、自然保护区等构成主廊道;道路绿化、防护林带等构成次廊道,公园、游园、水池、广场等构成嵌块。主廊道以原生环境为主,次廊道与嵌块则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综合。三部分点、线、面结合构成三维动态城市景观生态体系。

3.2 山水城市空间景观设计策略

(1)城市开放空间设计

城市开放空间包括河流、湖泊、山体、林地、农田、各种绿地等自然开敞空间,同时也指城市的广场、道路、公园、庭院等人工空间。城市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自然的山体、水系和绿化体系成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基体,陡坡、自然岸线、山头、湿地等应为永久性开放空间。城市道路、广场的布局要协调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增强城市与自然的相融性,注重与人的日常行为活动的结合。在重要地段,合理配置建筑、公共聚会场所、街道、广场,加强人们的场所感,不能牺牲开敞空间的可达性。城市中所有可用的开敞空间应当利用步行道路串联起来,建立完善顺畅的步行系统,设计成半开敞或开敞式,做到依景设路,路景合一

(2)城市景观序列设计

山水城市的空间形式不能平铺直叙,而应充分运用各种构景要素,形成变化丰富、极具戏剧性的景观序列。城市空间应变化有序、层次清晰而非支离破碎。景观序列的安排一般由前奏、起始、主题、、转折、结尾构成,在此之中应注重穿插一些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组织形式,并采用借景、对景、框景的设计手法,强调人在变换的空间中行进的感受,追求步移景异的观景效果。具体手法包括:

①对比:对比是指将景观中具有显著差别的因素,如自然的软质景观与人工的硬质景观,通过互相衬托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此来突出中心,使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②因借:是指将能增添艺术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自然景观因素引入到城市景观空间中,使人工与自然空间相互呼应,以此来丰富空间层次,产生幽远深邃的景观意境。

③诱导:在景观序列的组织之中,通过巧妙设计游览路线,使人在连续的行进之中尽得美景,领略妙境。景观组织忌一览无余,可以借助空间的导向性进行引导和暗示,结合游览路线,加强空间的诱导意识和表现力。

④主从:在景观组织中为使整体景观统一协调,可将空间中形态、体量、位置相对突出的景素进行强化,使其控制空间,形成视觉中心,其他景素则作为支持它的背景而存在,以利于形成整体统一协调、重点突出的景观效果。

(3)城市视线通廊设计

视线通廊是由城市制高点与城市中人流聚集较多的地面点之间形成的视点对应。城市设计时,应借鉴中国传统城市的景观处理手法及审美情趣,尽可能保证城市空间与自然山水的联系,组织一系列景观空间视域、视廊、视点,建立起显山露水的视觉对应系统。把天赋的自然景观引入城市重点地段,使城市与山水共荣共雅

视线通廊的建立应首先考虑观景点位置的选择。城市观景点是能欣赏城市有特征景观的点,即有意义的视点。每一个重要的视点周围都应考虑有开阔的空间,避免视线被过多的遮挡,要求能形成良好的各种互为观赏的对景。观景点可欣赏的城市景观价值愈高,公众到达该点的频率愈高,则其等级也愈高。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①对城市观景点分级,确定保护的范围和措施。

②进行城市景观的主要视点、视域、视景分析。

③由最佳视景确定领域范围,得到需要保护的范围。

④对各景点的“由景点看城市”及“由城市看景点”进行分解分析。

3.3 山水城市“水”元素设计策略

(1)创造连续空间

在设计中考虑滨水地段与城市整体的关系,滨水空间需与城市内部开放空间系统组成完整联系的网络,将水景尽量多地引入城市纵深,强调其路径感。通过分析视线走廊,控制建筑物的位置,提倡点式建筑,防止板式建筑遮挡视线,以获得更高的绿视率。

(2)保证公共开放

保证滨水地区的可达性,修建连续的公共空间如步行道,结合岸边湿地,创造生动、活泼而有序的“亲水空间”,同时在河流的两岸控制出一定的开敞空间,导入休闲活动,将水上活动项目(如乘船观光、游泳、划船等)有意识地组织在城市设计中,以吸引人群来滨水地区活动。

(3)塑造特色形象

根据城市自身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突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由于中国古代城市选址与自然环境、水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再加上近代江河等在城市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滨水地带常常有许多有地方特色的历史遗存。将这些内容结合在城市设计中,可提高滨水区的文化氛围,增加水体的丰富性。

3.4 山水城市“山”元素设计策略

(1)优地优用,形态紧凑。

一是对城市中便于建设的地势较平缓的用地进行较高强度的开发,对城市中地形复杂、生态敏感度高的地段尽量保持原有地貌或进行开放空间处理,有利于土地使用功能结构的优化;二是在街坊中,邻道路和开放空间等土地价值较高的地段形成相对较高强度的连续型开发,有利于形成连续界面,塑造积极的城市街道空间和开放空间,同时也有利于获得最大收益。

(2)结合地形,依山就势。

当山势较平缓时,建筑可以位于山顶、山脊,与山体共同组成明显的天际线,建筑起伏总体趋势应该与山体走势一致,但可局部变化,以丰富原有的山地轮廓,活跃自然环境。

(3)上居下憩,尺度多样。

上居下憩是指在高爽地带进行密集城市开发,低洼地段组织游憩设施,通常低洼地带建设条件较差,但步行可达性较好,视觉景观感知度较高。这一建设模式有利于城市建设结合地形分组团建设,低洼地带联络成网成为主要的开放空间系统。

4 结束语

山水城市设计应使自然山水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纳自然山水要素为城市的空间意象的组成要素,使两者相互渗透,紧密配合,以创造完整的山水型城市空间意象。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山水城市的设计问题:

(1)首先要合理确定建设开发与利用自然山水的对象与范围。

(2)结合山水条件创建适宜的城市生态格局和绿色空间构架。

(3)注重城市开放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渗透融合关系。

(4)强调对城市“山、水”元素的处理手法。

参考文献

[1] 朱卓峰. 城市景观中的山水格局及其延续与发展初探[D]. 东南大学 2005

[2] 邢卓. 结合自然山水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陕南安康为例[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3

[3] 贾洪颖. 城市山水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初探[D]. 重庆大学 2005

篇8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引言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与城镇化有力推动了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却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诸如城市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交通拥挤、文化缺失等,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现代人们开始重视环境,并在努力探索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方法,生态城市概念也随之出现。生态城市强调自然和人的和谐发展,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在规划城市过程中树立生态城市理念已经成为时展的需要。同时,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

2生态城市的内涵及特征

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系统,生态城市要统筹兼顾城市的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空间布局及自然环境等,要充分运用各种物质、能量及信息资源,充分体现和谐发展和稳定发展的特征,进而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的进步相协调。和以往传统的城市相比较,生态城市有其独特的特征:第一,生态城市可以理解为一个高效率运行的流转系统,它以基础性设施设备为支撑,给物流、人流、能源流及信息流运作提供条件,从而加快各种流动运行,降低城市生态污染与经济损坏;第二,生态城市是一个具有较高效益的转换系统,生态城市可以实现少量的自然物质投入,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出,并有效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第三,生态城市的规划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生态城市不仅要实现环境优美,还要保持在整体协调的秩序环境里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生态城市不仅注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还重视城市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行城市建设一定要运用自然生态基础,重视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与提升,并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提升城市的生态效益。

3生态城市的设计规划原则

3.1转变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设计生态城市一定要转变以往的生产生活方式,将降低碳排放量为设计目标。设计过程中要节约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建设城市交通系统、建筑系统等活动中坚持循环再生和自然生态制衡的规律,时刻遵循低排放、低能耗的本质,运用生态理念分析并解决环境、能源及废弃物处理等各种问题。

3.2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城市设计要坚持以保护环境为根本,坚持生态优先,有效利用自然条件,最大限度的保持原有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不受到破坏,使城市和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进而有效延续环境保护。设计各类自然景观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不断完善其生态功能,提升基础设施的景观效应、生态效益及共享性。

3.3注重产业结构优化

建设生态城市要正确引导各产业发展,根据城市建设需要和市场发展需求,渐渐将产业从消耗能源向绿色低碳发展方向转变,不断优化各个产业结构,形成低碳产业链,建设科技型的支柱产业,特别要发展重点项目,使重点项目带动服务产业、文化产业等向低能耗、绿色产业方向发展。

4生态城市的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的总纲领,合理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与前提。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含有很多方面,例如:技术体制、自然环境、减排目标、交通系统、城市人口容量等。建立技术体制主要是根据碳减排的潜力,寻找适宜的节约能源技术、新能源开发等低碳技术,进而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概率,提升风能、氢能、太阳能及地热能的运用比率,使自然的生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断调整各能源的结构,迅速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效率。建立技术体制还包括推行碳汇机制,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利用与开发城市的草地、森林及各种湿地系统,设计过程中使用植树绿化、节能环保等技术;设计减排目标要合理利用生命周期法、实测法等测算碳排量法测算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碳排放量,进而深入分析碳减排的潜力,研究减少碳排量的途径,合理规划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设计自然生态环境要树立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观念,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来减少市政工程的工程量,方便排放洪水,降低基本建设工程成本,同时,改善周围环境质量、调节气候。城区范围内最大限度的保留湖、河、塘等,把一些地段挖成人工河道,尽可能保留原有点,合理配置沿岸绿化;城市人口规模对城市的碳排放量具有重要影响,碳排放量会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变大。随着我国工业化不断加深及人口逐渐向城市集中,各城市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较大的人口规模引起城市用水、用地和环境等较大生态负担。城市局部气候会受到碳排放量的增加而出现各种变化,严重时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设计城市的人口容量时,要结合国内外其他生态城市经验,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模型,深入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对人类碳排放量产生的影响,进而规划出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的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规划含有能源供给、交通工具及道路布局模式,设计交通系统时,要把用于发展低碳的资金投到节能交通工具的研发和使用中,与此同时,研究可以回收和处理交通工具排放气体的电动机技术。结合能源结构情况和城市交通的发展现状,借鉴国外征收碳税等手段,根据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物的含碳量合理征收税费。在日常生活中,多向人们宣传绿色公交理念,使人们树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提倡运用功能重构、空间感紧凑的交通模式,近距离范围内运用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远距离时运用公共交通。

5我国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正在改善,整体正处于恶化,环境治理能力赶不上破坏速度。具体表现有沙漠化快速扩展,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森林资源正在锐减,草原退化不断加剧,水体污染较重,垃圾包围着城市,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致使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很多,可以将这些原因归为三个方面,即:工业化的压力、人口压力和市场压力。工业化压力是我国工业化发展较晚,要快速发展经济,难免以环境高代价、资源高消费换取的,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迫使人们为了生存,要开荒毁林,破坏植被,获取其利益,而获取利益的各种活动远远超过了自然可以承受的范围。

6结束语

生态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应对转型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现如今,城市面临危机越来越严重,必须合理规划生态城市,深刻理解生态城市内涵,坚持各项规划原则,结合低碳经济、生态思想的理念,建设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城市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雪梅.生态城市规划探索[D].大连海事大学,2012.

[2]田芮.浅析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4(20).

篇9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灵山秀水的大连总是给人一种灵性的感染,进而酝酿智慧的升华。

大连城市建筑风情万种

感性认知,是理性思辨的基础,尽管感性是有限且片面的,但现实又是必须接受的,品评城市建筑风貌,首先是感性的。

⒈大连城市的剧场效应与景观特色。

漫步大连,城市画面顺序打开,或张或驰,或俯或仰;时而海阔天空,时而辗转缠绵。城市种种,总是在你不经意间变化着,被发现着,赏玩着,让人留连忘返,心移神迁……独特的城市体验令人赞叹,城市建筑因而有了一份独特的剧场效应,城市建筑风貌因而有了别样的风采。

大连城市的剧场效应,源于自然的山海景观与丘陵的地貌特点,源于欧陆风情城市规划所特有的道路网络与广场空间。自然景观资源与规划景观资源的丰富,为建筑风情的展露提供了浪漫的城市舞台。

⒉灵秀、刚健、浪漫――城市建筑风格永恒的基调。

不仅仅是山海情怀,造就了建筑风格的永恒基调;城市人群生存空间的三大主题:生活、工作、休闲,才是建筑不可回避的客观制约。同样,城市的自然品性、社会品性、文化品性,对建筑风格的渗透与影响,更是建筑风格定位所无法回避的大环境。如此对号入座,未免牵强,但细细品之,难道这不是每个城市孜孜以求的么?

大连城市建筑群体风貌,与大连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心意相通,彰显社会及文化优势,将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演绎得更为充分、贴切和生动,恰如先民“天人合一”生存智慧的实证。

⒊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中的山海意象――自然之道。

大连城市建筑群体错落起伏、聚散相依,城市景观峰回路转、潮起潮落,这一切荡漾着自然之意趣,与自然山海血脉相通并与其雄健妩媚交相辉映,呈现出动态的和谐与共鸣,挥洒着充满诗意的城市家园的风貌。

⒋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中人文意象――文化之道。

历史的成因与现实的保护性开发,以及尊重建筑文脉的创作文化观念,大连城市建筑风貌的欧陆风情富于历史感与时代感,成为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它叙述着文化交融、嫁接与发展的城市历史,启迪着城市发展的文化智慧,展示着人类建筑文化历久弥新的辉煌。大连城市建筑中所蕴含的异国情调,不仅昭示着多元共存的城市浪漫情怀与消化、吸收外来优秀建筑文化的城市文化底蕴,更是谋求城市建筑文化发展、把握城市建筑风格品位的基石。大连是中国城市建筑“欧风运动”的领军城市之一,但不一样的城市建筑文化底蕴,不一样的城市建筑风格定位与发展理念,显然有了品位的高下之分,大连是聪明的自觉的选择。

⒌大连城市建筑风貌中的新经济风尚――社会之道。

与所有高速发展的城市相似:在大连城市建筑群体中,鹤立着众多的经济巨人,如银行、写字楼、酒店、公寓、大型超市,它们构成特有的城市经济高地,彰显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风貌;同时招商引资、高新产业发展、城市新经济模式开发所带来的建筑形态,或集中在开放区,或割据城区各处,将城市建筑风貌渲染得山花烂漫;城市住宅房地产热,更是使大规模居住区迅猛地铺装着城区版图,扩散着城市的建筑风情……所有这些都是社会经济繁荣所致,随之而来的新的建筑语言,对城市建筑风貌的冲击,不容回避,只能消化,这是城市谋求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的社会必由之道。

⒍大连城市建筑浪漫风情的整体性。

大连城市建筑风貌是个体的特征与群体的和谐共同组成的。

多元的历史、多元的发展与多元的创作来源,使大连城市建筑风格呈多元化的交织状态,并且还在不断地注入新的风格模式。正是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市场,使大连拥有超常的建筑风格的兼容力与消化力,只要是精品建筑,有品位的创作,都有机会一展风姿。同时,对多种风格碰撞风险的消化,对过时的、低品位建筑的改造与抑制是大连近十年对建筑风格实施管制,长抓不懈的工作重点,因而可以看到从色彩、建材到造型风格,大连城市建筑群体的和谐共处,显示出大连城市建筑发展的整体水平。在大连,城市建筑的和谐美感,作为城市最高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被精心呵护着。

⒎大连城市建筑浪漫风情的系统性。

大连城市建筑风貌是城市建筑广义内涵的系统展示,因而感受丰满动人。

大连城市建筑的实践概念早已超越了其自身、传统的意义。与建筑相关联的广场、铺地、道路、小品,标牌、围墙栏杆、大门,绿化环境、雕塑等城市要素,都纳入系统的规划设计程序和审查程序,尤其是建筑化的城市标志性小品,如绿山足球、友好广场水晶球等。如同城市环境美化中地面不露黄土的概念,在大连城市景观整治中,建筑概念大大延伸,填补了大量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系统的空白,诸如城市广告、城市标牌的系统规划设计等等。又如城市商业街的系统规划与集中的建筑与环境改造。

大连城市建筑秀外慧中

理性思辨,是破译“庐山真面目”的思维通道,是超越现实的手段,尽管这是个人的、独特的体验性逻辑。但品评城市建筑风貌内在价值也必然如此,是涉及城市品性、建筑品性、创造品性的分析思辨。

⒈城市生态圈与建筑特征。

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清晰地描述着城市系统的生命。不难理解,城市是人类社会目前最典型的生存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圈是自然生态圈、社会生态圈与文化生态圈三大系统交织而成,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演绎受制于三大系统的独特作用,其中自然生态圈提供资源的供给与约束,遵守自然法则是城市赖以存在的物质环境基础,相对封闭与稳定;社会生态圈提供资源利用与资源配置,遵守社会法则是城市得以发展的经济主导和社会环境基础;文化生态圈是伴随人类文明进步,历史人文的积淀,而日益成熟的人类智慧,在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系统之间建立起不可替代的平衡与调节机制,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人性关怀的职能。文化生态系统遵从文化法则,使人类文明在城市形态中得以延续与发展,是人类生存尊严在城市价值中的最高体现,是城市生命与智慧的核心品性。伴随城市年轮的增长,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健全与良性发展,决定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建筑从属于城市品性,忠实于城市生命系统的构成与运作,并加以物化记述,具体实现城市生命的新陈代谢。建筑的内涵随城市的发展而日益扩大,建筑特性也越发清晰明朗起来。与城市生态圈构成相对应,建筑品性也是由环境特性、功能特性与风格特征有机整合而成,与城市生命一样融铸着人类生命的基因与逻辑。

⒉城市建筑基因学。

城市是有生命的,城市生命的发展轨迹有其特定的生态基因控制,笔者将影响城市发展、左右建筑定位的诸多城市生态因素,称为城市建筑基因,并按生命的逻辑归纳、整合、分析,求解诸多相关因子对于城市建筑发展的客观影响,进而架构起城市建筑基因学的概念。

城市建筑基因学,是通过对城市建筑基因的分析来研究城市品性与建筑品性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城市发展与城市建筑创作发展内在客观规律的城市生命哲学,也是指导建筑创作实践哲学,它超越了科学的界线,更重视人文精神与文化生态。

⒊城市建筑基因的封闭性、开放性与城市建筑发展定位。

宏观分析,构成城市生态圈的社会生态系统与文化生态系统,乃至自然生态系统,都是地球生态圈的子系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东西文化大融合、乃至全球自然生态观真正成为人类共识,地球生态圈的变化发展,必然冲击城市生态圈,因而城市建筑基因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与绝对的开放性。

中国当代的社会实践与改造,积极鼓励开放的城市发展模式,注重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和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从而带动中国经济与文化的腾飞,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城市建筑基因的开放性和可嫁接性。

大连的城市发展实践所形成的全新城市发展理念,恰恰证实了这一点。粗略地讲,大连城市发展理念包括生态经济、环保经济、展览经济、文化博览会、文化艺术节等,这使得大连城市建筑风貌,无不显示出国际化都市的气质。可以说,开放的城市建筑基因,能博采众长,跟上国际社会发展潮流,快速带动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

不能否认,城市建筑基因的相对封闭、稳定,是城市从容打造建筑文化特色,嫁接城市建筑文脉,赋予城市由内而外的自我认同与深层的文化尊贵,所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未来的城市生存竞争重心,将从经济延伸至文化。城市的文化尊严与品位,将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城市建筑基因的封闭与开放,既对立又统一,对城市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只有处理好两者关系,使封闭与开放平衡有序,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建筑发展的定位问题。

⒋城市的生命意志与城市发展理念。

一座城市的发展,经济增长指数固然是主导性、革命性因素,但城市文化生态圈的健全与活力,给人性以充分的文化关怀,所形成的强大的人力资源保护与开放能力,更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城市文化生态圈的良性循环,能有效削弱社会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社会震荡等不利影响,协调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是城市发展理念应有的灵性与智慧内涵,它是人类生存智慧与灵性的化身。

城市的生命意志,正是智慧化的城市发展理念的表达,是城市建筑风貌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生命意志。

“百年风雨洗礼,北方明珠生辉”

大连城市发展理念的智慧之光,深深印迹在“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城市精神中,这是大连城市的生命意志,是大连城市建筑风情万种背后的智慧财富。

浪漫:诗意的创造

探索规律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大连城市建筑风情的幕前幕后,向世人演绎着充满生命灵性的城市交响诗,认识生命、认识灵性,才有人生的浪漫,才能鸣和城市的浪漫。

⒈学习型城市:大连城市永续浪漫的追求。

城市外在的迷人风韵与内在的理性智慧,终究是由人来打造的,如果“浪漫”与“诗意的创造”同义,那么,城市真正的浪漫,必然建立在人性浪漫充分发挥基础之上。虽然大连已有“浪漫之都”的美誉,但纵观其建筑,真正令人叫绝、富有创意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行内行外,人们对建筑品评的文化热情也相对温度偏低……毋庸讳言城市的缺点,知耻而后勇,过去的十年,大连人发奋图强,宣示了城市发展的高品位、高起点的追求,新世纪大连人,当更有勇气弘扬城市精神,再造辉煌,让浪漫之都名副其实。

⒉人的生命特质与人生舞台需求。

给人才充分发挥的城市空间,以追求城市发展永续的浪漫,必须重视城市文化生态圈的开发建设,如积极的学术研讨,必要的政策引导,相应的舆论配合等。说易行难,真正打造人才的城市舞台,首先须探知人才发挥的特质与需求。

人的生命特质是由其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共同构成,人的生命因尊严的存在而有意义,因创造的实现而有价值。人生的理想实现,就是通过创造性实践,不断自我发现、自我认同、自我超越的过程。

人的生存追求,因其特定属性而呈递进上升的三个层次:自然人、社会人、文化人。其中文化属性与文化人追求是人类尊严的最显著特征,是人类灵魂、灵性存在的价值,是别于其它生命智慧的自在与“神性”的体现,是人生最高层次的追求。完满的人生如器,注水而满,自下而上。传统文化素有君子不器之说,概倡导道德修行之比。自然之道、社会之德合成文化生态观即道德,文化人之求即君子之求。现实人才,以器比之,当视为尊重、爱护而人道。由此看来,人才对于城市生态圈,尤其对其内在城市文化生态圈的认同,是人才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

⒊本末主义生命法则与天堂钥匙。

人的三重属性并非先天所得,而是伴随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而逐渐形成的。初生之人,禀赋天地之灵性,随人生的发展,自然人及自然灵性必须满足、适应社会生态与文化生态的要求才得以生存,因而人必须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的创造性活动,经历灵与肉分离的痛苦,修炼其社会及文化属性,从而达到灵与肉的再次和谐,感知生命的完整,获得生命的尊严与肯定。

本末主义生命法则即:人生无所谓本,无所谓末,而在于生命灵性的创造性展示,从而获得社会与文化肯定的过程,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

本末主义生命法则告诉我们,创造性活动是普遍意义的人生存的本质需要,具有普遍的积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末主义生命法则,推崇创造活动中个体灵性的展示,视之为成熟社会与文化智慧,融入社会与文化,并成为促进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因而诗意的创造,是人生的浪漫,也是城市浪漫的本质。

以本末主义生命法则来看,人具有永生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是符合人类天性的最能给人痛苦与快乐的行为,创造活动,牵动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互动发展,因而从城市发展来看,社会生态圈与文化生态圈的健全与进步,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价值生态观,是引领创造活动积极活跃的必要前提条件,城市的浪漫的永续追求,正是应当以此为起点。

总之,以生命为本的自然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天堂梦想的摇篮,以人为本的社会及文化生态价值观,是人类打开天堂之门的钥匙。

感悟城市建筑风貌深层的丰富内涵,探求建筑创作的浪漫特质,进而创造城市的浪漫,打造城市天堂,是本文思辨的主题。我相信,智慧与灵性的结合,成就诗意的人生;诗意的人生,成就诗意的城市。她,才是城市永恒的浪漫。

篇10

一、水系是城市的血脉。水是生命之源、城市之脉。自古以来,人类文明与水共存。江河湖海有取水之便、通航之利,滨水地带往往会发展成商贸文化密集的城市。城市水系事关城市生存和发展,具有提供水源、防洪排涝、生态涵养、休闲游憩等功能,是城市存在的命脉和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资源和环境载体。

二、特色是城市的生命。特色,是一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风骨。有特色,城市才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世界上许多水乡城市、滨海城市、高原城市、沙漠城市,有的依山、有的傍水,都各具特色。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的独特优势,统筹绿化、园林、旅游等资源,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特色鲜明的美丽____。

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缺乏文化的城市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缺乏生机和活力。____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独具魅力,有山水文化、太极文化、怀商文化、怀药文化、煤矿文化、功夫文化等。水系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的许多文化都是因水而生,要加强对河道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开发河道沿岸古迹,突出历史、突出民俗,创造新的水文化。

四、旅游是城市的名片。____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太极故里”、“山水____”两大世界级旅游品牌。水系给城市带来灵气与活力,水是最不容缺失的旅游要素之一,水旅游能为____旅游增添新亮点。要把水系建设和旅游发展统筹考虑,高品位、大气魄,打造我市独具特色的水系自然景观,加快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