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修复技术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概述
据2000年统计,我国河流水质在11.4万km评价河长中,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评价河长的58.7%,比上年下降3.7%。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9个湖泊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水,4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1个湖泊水严重污染。其中,太湖Ⅳ类水质断面占64%,V类水质断面占12%。滇池水质劣于V类,处于富营养状态。在评价的139座主要水库中,有118座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水库中,有8座劣于V类。在对93座水库进行营养化程度评价时,处于中营养化状态的水库65座,处于富营养化状态的水库14座。这些情况说明我国江河湖库水体污染状况严重,且有明显恶化趋势。
对受污染的江河湖库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特别是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的治污工程,量大面广,需要的投资大,寻找先进实用、造价低廉的技术迫在眉睫。
我国的江河湖库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两方面。另外,湖泊水库蓝藻及赤潮给水域生态、人体健康也造成了严重危害。对于富营养化的控制,发达国家以控制营养盐为主,大多采取“高强度治污-自然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即控制外源磷污染负荷并配合生态恢复措施,在这方面已经取得较大成效。
去除藻类与控制其生长是湖泊水库水体恢复与保护的难题,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类:①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是易造成二次污染;②物理方法: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③生态—生物方法:是国外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新技术,水体生态—生物修复技术是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
生态—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另外,这种处理技术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在治理区建设休闲和体育设施,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所以,这种廉价实用技术预计适用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
二、主要处理工艺方法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利用细菌、藻类、微型动物的生物处理,利用湿地、土壤、河湖等自然净化能力处理等。以下重点介绍几种针对江河湖库污染大水体的修复技术。
1.生物膜法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合成材料(如纤维)为载体,在其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应过程是:①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②在生物膜内部扩散,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④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主要工艺方法有生物廊道、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生物膜法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对于受有机物及氨氮轻度污染水体有明显的效果。它的有机负荷较高,接触停留时间短,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此外,运行管理时没有污泥膨胀和污泥回流问题,且耐冲击负荷。日本、韩国等都有对江河大水体修复的工程实例。
2.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的原理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共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底面有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填料(如卵石等)混合组成填料床,污染水可以在床体的填料缝隙中曲折地流动,或在床体表面流动。在床体的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的水生植物(如芦苇等),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污染水进行处理。
人工湿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废水中的不溶性有机物通过湿地的沉淀、过滤作用,可以很快地被截留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可溶性有机物则可通过植物根系生物膜的吸附、吸收及生物代谢降解过程而被分解去除。随着处理过程的不断进行,湿地床中的微生物也繁殖生长,通过对湿地床填料的定期更换及对湿地植物的收割而将新生的有机体从系统中去除。由于这种处理系统的出水质量好,适合于处理饮用水源,或结合景观设计,种植观赏植物改善风景区的水质状况。其造价及运行费远低于常规处理技术。这种技术已经成为提高大型水体水质的有效方法。英、美、日、韩等国都已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人工湿地。
3.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古老、但行之有效的水处理技术。它是以土地为处理设施,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及净化作用和自我调控功能,达到某种程度对水的净化的目的。土地处理系统可分为快速渗滤、慢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处理等几种形式。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土地处理系统对于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有机氯和氨氮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德、法、荷等国均有成功的经验。
三、国外工程实例
1.日本坂川古崎净化场
位于日本江户川支流坂川古崎净化场,是采用生态—生物方法对河道大水体进行修复的典型工程,从1993年投入运行至今已有8年的运行历史,观测结果表明,河道污染水体的水质有了明显改善。
江户川是日本东京都和千叶县附近的主要河流,从河道中引出70m3/s的流量为该地区城市、农业、工业供水,其中城市供水占60%。靠江户川下游的金町、古崎和栗山三个水厂为630万人供水。坂川是江户川的一条支流,在金町等三个水厂上游附近汇入江户川。由于坂川河道治理不力,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坂川,致使水质恶化,BOD等指标严重超标,同时浮游植物繁殖迅速。坂川水质恶化,直接对金町等三个水厂构成威胁,居民对饮用水味道不佳多有怨言。为治理坂川,采取工程设施将坂川改道,先流入古崎净化场。经过古崎净化场后,坂川的污染减少了60%~70%,处理过的河水流入称为松户川的新开人工渠道,然后注入江户川。
古崎净化场是利用卵石接触氧化法对水体进行净化。古崎净化场建在江户川的河滩地下,充分节省了土地,是地下廊道式的治污设施。净化场结构十分简单,主体结构是高4.5m、长28m的地下矩形廊道,内部放置直径15~40cm不等的卵石。用水泵将河水泵入栅形进水口,经导水结构后水流均匀平顺流入廊道。另外有若干进气管将空气通入廊道内。净化作用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①接触沉淀作用:污水经过卵石与卵石间的间隙,水中的漂浮物触到卵石即沉淀;②吸附作用:由于污染物自身的电子性质,或由于卵石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群产生的黏性而产生吸附作用;③氧化分解作用:卵石表面形成一种生物膜,生物膜的微生物把污染物作为食物吞噬,然后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净化场后,水质明显提高,效果十分显著,见表1。其中BOD反映有机物的含量;SS反映浮游于水中的固体物,造成水体浑浊;2-MIB反映水中蓝藻类物质,蓝藻类异常繁殖是造成水体腐臭的主要原因。
坂川的河水经改道注入古崎净化场后,清洁的水流入新开的人工渠道——松户川。其设计理念颇有新意,它一改传统设计形式,不采用混凝土或块石衬砌的直线渠道,而以微弯曲的河道形态,岸坡间有大小卵石,植有繁茂的芦苇和其他植物,适于鲫鱼、鱼等鱼类生长,两岸种植树木,适于鸟类栖息。这种环境不但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休闲环境,而且对水体也能起进一步的净化作用。松户川注入江户川后,大大缓解了江户川的环境压力。
2.日本渡良濑蓄水池的人工湿地
渡良濑蓄水池位于日本枥木县,是一座人工挖掘的平原水库,总库容2640万m3,水面面积4.5km2水深6.5m左右。平时为茨城县等6县市64万人口供水,日供水量21.6万m3。蓄水池周围是渡良濑川的滞洪区,汛期蓄水池能提供1000万m3的调洪库容。
随着近年来上游用水造成生活污水以及含氮、磷的水流入,渡良濑蓄水池出现霉臭等水质问题。为保护蓄水池的水质,自1993年起在蓄水池一侧滞洪洼地上建人工湿地,这是一座设有人工设施的芦苇荡。将蓄水池的水引到芦苇荡,通过吸附、沉淀及吸收作用,去除水中的氮、磷及浮游植物,达到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的目的。这种净化过程循环进行,确保蓄水池水质洁净,类似医学上的对病人血液体外透析处理。芦苇具有很好的净化功能,污染物与其茎部接触产生沉淀作用,芦苇的根部与茎部可吸收某些污染物。另外,附着在茎部上的微生物可对污染物产生吸附分解作用。
渡良濑人工湿地在蓄水池出水口建高3.5m、宽40m的充气式橡胶坝,用以控制出水口。水流经引水渠到达设于地下的泵站。其所以设于地下,是为满足景观的要求。泵站安装单机流量为1.25m3/s的两台水泵水体加压后流入箱形涵洞再流入芦苇荡。芦苇荡占地20hm2,最大净化水体能力为2.5m3/s。水流在芦苇荡中蜿蜒流动,以增加净化效果,遂从出口汇入集水池,再回到蓄水池,完成一次净化循环。人工湿地内主要种植芦苇,高2~3m。此外,还种植同属稻科的荻,高为1.0~2.5m。人工湿地建成后,不仅水质得到改善,动植物的生态系统也得以极大改善,生物多样性有所恢复,见表2。该人工湿地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芦苇荡,也成为对居民、儿童进行环保及爱水教育的场所。
为净化渡良濑蓄水池的水体,还在蓄水池中部建一批人工生态浮岛,种植芦苇等植物,其根系附着微生物,可提供充足氧气,并通过迁移、转化水中的氮、磷等物质,降解水中有机质。浮岛还设置为鱼类产卵用的产卵床,也为小鱼设有栖身地,水中的浮游植物成了鱼饵。人工生态浮岛保证了蓄水池水质的洁净。
3.韩国良才川水质生态—生物修复设施
良才川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位于汉城的江南区。由于河流地处住宅区,加之治理不善,良才川的水质受到较大污染,也影响了汉江的水质。1995年起主要采用生态—生物方法治理良才川。
篇2
关键词:北运河治理生态修复 污染防治研究
The treatment technology research abou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on North Canal in Tongzhou urban district
Su Ying1Li Changsheng2
1.Beijing Tong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101100;2.Beijing Zhifeng Huayuan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o.Ltd101107
Abstract:Synthetically analyze the trunk and branch of North Canal in Tongzhou urban district, topographic feature, landform, river, water quality, benthonic organism, and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factor. Use the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plant organism habits, biology and ecology purification function to research fencing and nurturing in overflow land, structuring biological chain, ecological retaining water,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Lead into the idea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transit the river treatment of manual work to ecological restoration mode gradually. This is very important for pushing forwar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f North Canal in Tongzhou urban district, and promoting the water environment virtuous cyc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North Canal treatme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ollution control,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上游段,是海河流域的主要水系之一,干流全长 90公里,位于北京市东南,其中,干流界面北关闸上游为温榆河,北关闸下游为北运河。北运河主要支流有通惠河、凉水河、凤港减河等,承担北京市城区、西郊地区及东郊部分地区的排水任务。通州区境内的北运河长41.9km,其生态建设和水环境安全直接影响城区社会发展和经济环境。本文在分析通州区段北运河生态区位、水环境质量、生物组成特点、水环境保护目标、生态保护压力的基础上,以水环境生态保护重点、污染面源控制、污染消减与生态建设并重为依托,结合河滩地封育、生物链构建、生态蓄水形式、污染控制,引入生态修复与污染控制技术理念,使河道由人工治理逐步过渡到生态修复的模式。
2 北运河水质现状与生态状况
2.1河流水污染现状
2012年4月,北京市水务局监测数据表明,北运河水系48个河段中,除5个无水河段外,有35个河道的水质都属于劣Ⅴ类。流域河水呈黄绿色,其中,岸摊发臭垃圾堆和水中白色漂浮物随处可见,说明北运河自净能力较差, 水质状况不容乐观。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运河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工业企业、畜牧养殖业等的规模不断扩大,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水质恶化现象仍在加剧;另外,近几年自然干旱现象严重,河流雨水汇入水量不断锐减,更加剧了河道水质恶化趋势。
2.2河流底栖生物监测情况
采集北运河上新华大街桥、六环辅路桥和宋郎路桥的三个代表性生物样品进行底栖生物分析。分析数据表明,北运河通州城区段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主要由两类组成,分寡毛类和摇蚊科类。其中寡毛类 5 种,摇蚊科类3 种,共 8 种。这 8 种底栖动物在各断面分布有所区别,其中六环辅路桥寡毛类2 种,摇蚊幼虫 2 种,新华大街桥寡毛类 3 种,摇蚊幼虫 1 种,种类最多的是宋郎桥,寡毛类3 种,摇蚊幼虫类3 种。从底栖动物种类组成上看,其特点是生物种类较少,以寡毛类最多为5 种,摇蚊幼虫只有 3 种;同时,这些种类多为耐污染种,说明该段河流所受污染较为严重。根据监测得到的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对各个取样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计算,评价结果见表1。
通州区北运河城市段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
取样点 新华大街桥 六环路辅路桥 宋郎路桥
D 值 1.36 1.43 1.71
污染等级 中污染 中污染 中污染
结果表明:D值越大,说明水体受污染程度越小,相应地其生态系统结构及其运营状况越健康。北运河底栖生物种类和数量少、且主要为耐污种类;多样性指数较低,表明其水质状况较差,生态系统退化严重。北运河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运河污染程度及生态退化情况。
2.3北运河生态状况
通州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春秋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多西北风。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毫米,降水特点是年际变化大,年内集中;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815.5毫米,蒸发强烈。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2.1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410立方米。根据通州区水资源评价资料,全区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0032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总量平均为1036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为14452万立方米,地表水入渗补给量为2780万立方米,农业灌溉水入渗补给量为3610万立方米,年可开采量约为2亿立方米。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每年的需水量以9.3%左右递增。因此,通州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口逐年加大。随着人口规模的发展,人均水资源量逐渐减少,污水排放量却日趋增大,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出现河流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及生态退化等严重问题。天然降雨量减少形成的河道断流,河漫滩植被砍伐,河道人工化、渠道化,挖沙造成的河道沙化,都加剧了河道生态环境的恶化,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使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城市河流承担着城市正常运行的水供给与受纳功能、生态功能、景观美化功能,健康的水环境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1]城市水环境的污染,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民健康和城市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治理水环境,恢复水生态系统,正常发挥河流的社会功能,才能使城市良性、可持续发展。
3.主要问题
3.1地表水污染,制约了生态品质
北运河上游,随着人口的大量涌入,人口密度的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大。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的COD与氨氮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远大于工业废水。[2]来自上游的生活污水成分复杂,主要来自餐厨废水、洗衣废水、冲厕水、淋浴水等,其中含有脂肪、米糠菜屑、洗涤用剂、化学品成分、大肠杆菌、汗液等。生活污水排放量大,有机物和化学品含量高,难于降解等是北运河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
除上游生活污水外,北运河还承载了区内大量生活、工业、农业、畜牧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废水。根据通州水务局的统计资料,目前北运河通州城市段 11. 2km河段内,每年共有入河污水 6149 万方,这还是近几年对近 70个排污口进行截流后的情况。由此可见,北运河水体水质恶化受区内入河污水的影响很大。
3.2天然径流补给量减少,生态环境脆弱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的数据显示,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近12年来北京市降水量减少19%,水资源总量减少43%,入境水量减少77%,两库来水减少79%。可用水资源急剧减少,导致没有适当的径流补给河道,河道自净能力减弱,承载力降低,加重了河流的污染。河流污染程度的加深直接造成水中及河道周边动植物死亡,生物种类及数量降低,生物物种退化,生态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问题。加之为争取水资源而进行的地下水超采,水源地保护等工程设施的建设,都会对河道水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3.3水体功能区承载污染负荷大与治理技术不相适宜
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处于北京市水系的下方,区内河道多为排水河道,承担着上游区县和北京市区的排洪、排污任务,长期接纳的是上游的雨水和污水。因近些年降雨量明显减少,而入河污水量显著增多,所以上游排入河道的水大部分为污水,水体污染更加严重。近些年,随着地表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对于河流、湖泊等污染水体的水质改善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尤其对于北运河这样的城区河流,因为河道周边空间有限,所以很多处理技术难以应用;此外,北运河水体水量巨大,处理量太小对于改善整个河道水环境不能起到根本作用。
综上所述,作为北京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运河的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北京市整体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进程,改善北运河水体质量,提高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是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迫切需要,对于实现北京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通州区内的主要河流,北运河的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通州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因此,改善北运河水环境,提高其水体质量,对于通州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北京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
4.控制水污染实施生态修复技术的思路
生态修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指通过人为的调控,使受损害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受干扰前的自然状况,恢复其合理的内部结构、高效的系统功能和协调的内在关系。
4.1探究机理,寻找对策
自然河流净化作用主要通过河流中的生物链发生作用,生物链主要由水生植物、水生及两栖类动物、浮游生物、原生动物、微生物等构成。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里的氮、磷等无机物作为生长的营养物质,并产生氧气提供给水生及两栖动物,同时其庞大的根系又为微生物及水生动物、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地。微生物依靠水生植物的根系形成生物膜,能够将动植物的尸体及其他有机物进行降解和利用。原生动物以细菌、真菌为食,浮游生物以原生动物为食,水生动物摄食浮游生物,鸟类和两栖类以水生动物为食。水生态系统形成的生物链,发挥了水体的自净作用,一旦某一环节产生了问题,如水中有机物超出了微生物降解能力,就会破坏生物链,进而破坏水体的自净作用。
河流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复合系统, 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其生态健康受水文、地形、动力等诸多因素影响[3] 。向河道内排放污废水、过量用水、挤占河滩地、砍伐森林、引入外来物种以及大规模筑坝、修建水库、河道渠道化等水利工程措施, 都会破坏河流生态系统健康【4】。河道内水生生态系统和河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必然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量锐减,河流水质恶化。
4.2找准方法,注重创新
开发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是当前水环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热点。实际上,大自然在发展变化的长期过程中,本身已经具备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强大能力,这使得自然界得以持续而有序地运行,其中水体的自然生物净化能力,在人类出现之前的远古时期,就保证了自然界江河湖泊水体的洁净。目前开发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实质上是按照仿生学的理论,对自然界恢复能力与自净能力的强化,可以说,按照自然界自身规律去恢复其本来面貌,强化自然界自身的自净能力去治理被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
近几十年,通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已明确水环境污染实际上是典型的生态问题, 因此, 在对污染水域进行治理时,应用生态学方法能使生态问题得到最终解决。近年,强调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甚至更加强调生态修复的作用。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日本、美国、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纷纷对以往的水环境治理思路进行反思,提出了生态治水的新理念,尊重河湖系统的自然规律,注重对其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使河湖的综合服务功能得以展现。
4.3综合比对,优势显著
目前,国际上处理河湖水库水体污染的方法主要是三种,一是物理方法,即是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如综合调水,底泥疏浚,曝气复氧,机械除藻等达到加速污染物移除与转化的作用;二是化学方法,利用化学药剂的投放,主要起到絮凝沉淀污染水体中内源性负荷磷,释放氮以及化学除藻;三是生态修复方法,通过人工湿地的构建,水生植物栽种,微生物菌群培养,模仿自然生态体系的建立,营造和复原自然生态形态,充分发挥生态净化作用。目前这三种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发现,物理处理法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对付突发性水体污染的应急措施。化学方法花费较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5] 生态处理方法兼具安全性、经济性、美观性。这种处理技术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用生态方法治污,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 在治理区可以建设休闲和体育设施, 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所以,这种廉价实用技术十分适用我国江河湖库大范围的污水治理工作。
4.4类别划分,总结归纳
水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净化技术、动物净化技术、微生物净化技术、仿生植物净化技术、土地净化技术,多自然型河道构建等。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是利用水生植物及其共生的微环境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同时依附生长于水生植物庞大根系的微生物群能够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实现水中污染物的转移和分解。
水生动物净化技术,是通过水生动物的食物链效应,维持水体中食鱼性鱼类、食浮游性鱼类、浮游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平衡,达到水质改善的目的。【6】水生动物主要包括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他们以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物,可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悬浮物、提高其透明度。投放数量适当、物种配比合理的水生动物,可以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提高生物净化效果。
微生物净化技术,是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污染物。水中微生物主要由藻类、细菌、原生动物等组成,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依靠微生物技术的主要工艺方法有生物廊道、氧化塘、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池等。
仿生植物净化技术,仿照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沉水植物轮藻,以河道中原有的天然生物菌群作为种源, 在填料丝表面经过生物的自然富集形成生物膜, 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7】土地净化技术,以土地为主要处理设施,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经过土壤-植物系统的吸附、过滤、转移等作用被去除,污水达到一定程度的净化。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通过灌溉等方式,土壤、农作物、植物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吸收,既满足了农作物等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对污水也达到了净化的目的。
多自然型河道构建技术即多种生物可以生存、繁殖的治理技术,它以保护、创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环境与自然景观为建设前提,它不是单纯的环境生态保护,而是在再生生物群落的同时, 建设具有设定抗洪强度的河流水利工程。【6】目前治理污染河流趋向于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时还要考虑河流的污染特点,水利条件,生态环境特征,气候,治理目标等。
5.几点建议
河流的自然环境由水、河道、堤岸、河畔植被以及在此空间生存的生物群落构成。生物、生态技术治理北运河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河道形式的构建,护坡护岸生态材料的开发,生物链的构造与培育。河道形式的构建主要是改造河道流路及河床的物理特性, 即是创造出接近自然的流路, 水流要有不同的流速带。[8]要通过对岸堤生态槽(沟)、河岸边坡湿地、坡脚碎石床、河道碎石床等不同的河道断面构建形式进行研究,构造出适合生物多样性的河道形式。新型生态护槽/岸材料的开发主要考虑对氮磷的吸收,提供有利于植物生长的空间结构,同时保证其抗压、抗冻性达到规范要求。生物链的构造与培育主要从鱼类种群和植物种群的构建进行研究,鱼类种群的构建包括鱼类种类、放养密度,植物种群的构建主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取,通过实验比对研究可得出相关结论。
二是生态净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首先在北运河选取实验区,局部展开生态净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对研究区水体净化的适宜性和应用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和处理效果进行研究评价,取得污染负荷、水力条件、植物种群和处理单元设置、生物填料等方面数据,从而研究出适合北运河治理的生态净化技术。
三是建立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模式。生态形河流治理,就是在河流空间内,将河道治理、护岸治理、河岸提防治理都融入生态概念,在不影响河道泄洪排涝功能的前提下,更多地运用天然生态因素进行水体的净化,同时营造景观水体满足人们亲水近水的需要。河流的生态治理和修复需要关注水体质量、河道形式、生物链构造、生态系统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根据流域的具体情况,从关键影响因素入手,逐一解决问题,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及流域特点的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并重的技术模式。
参考文献:
[1]何苗,林岩清,胡洪营.城市污染河流治理的技术思路[C].中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2004,115-124.
[2].赵丰,黄民生,戴兴春. 当前水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生态修复技术初探[j]. 上海化工.2008.7.33(7):27-30..
[3]倪晋仁, 刘元元. 论河流生态修复[J] . 水利学报, 2006, 37(9) : 1029-1037.
[4]李洪远, 鞠美庭. 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王文广.应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治理天津市水环境[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3,32(2):23-26
[6]朴栋海,戴术霞,朴粉善.浅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8:18-19.
篇3
关键词:西部;农业;山区型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地区特点
贵州喀斯特山区是中国西南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贫困人口的集中区,各种环境问题突出,经济落后。基于西部贵州山区的现状,发展生态农业是该地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与其他地区相比西部山区的山地资源不仅丰富且面积较大,森林植被覆盖度大的同时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气候方面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在西部的山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充裕、劳动力成本低廉,森林植被覆盖度大的同时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这些特点都使得贵卅喀斯特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目标是:发展立体的生态农业。但是,在西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也面临这些问题: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与石漠化问题加剧,人地矛盾日趋尖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平衡结构。所以在贵州西部山区发展生态农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顺应生态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要形成一种共识即发展生态农业应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保护资源的同时使得生态农业与环境能够逐渐平衡,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在合理利用再生资源的基础上转化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一方面要促进生态系统形成良好的循环,同时大力改善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和经济效益。
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重点
1. 立足于山区现代农业的实际,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原理出发, 结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 构建“以生态为基础, 以科技为主导” 发展模式,重点在于首先要在加强技术服务完善的同时提高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其次要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调整林业布局。
2.按照农田优化模式的推广,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稳固粮田面积,因地制宜的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种产品,适当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保持生态和经济系统的动态平衡。具体措施来看:一是对作物的结构进行调整。逐步改变品种单一、种植模式的僵化问题,提高耕地的复种指数,在稳定粮产前提下,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二是:根据各种生物类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进行合理整合,建立立体的生物农业系统,使各种生物之间互利共生,得到全面的利用。三是:重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一方面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量;另一方面注重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在生产的同时注重环境的治理,最大限度的保护环境不受生产的侵害。
3.农业集各种效益于一身,产品丰富,资源可以再生,便于多次加工,增殖效应明显,也可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
4.促进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以植被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物措施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无疑是居于关键地位的,只有恢复建设好植被,才能使生态环境中各个方面协调起来进入良性循环。
5.始终将科学技术作为发展山区生态农业的主要力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不断的进行科技学习和科技创新,努力为发展山区农业技术创造出一套新的科学技术体系,在科技创新的同时向当地的农民传授经验和技术,使这些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得以广泛使用和推广,让科学技术真正融入到生产中来,带动生产的飞速发展。
6.发展生态效益型山区文化旅游业,生态旅游是一种集观赏,感受、研究、洞悉大自然于一体的新型旅游形式。山区旅游资源较充足,有活水的山清水秀、磁山的古老文明、红色革命老区等等,这些都是可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在壮大旅游业的同时还可带动服务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有丰富的资金投入新型农业的发展。
三、资源的开发与保障措施
1.利用山区优势,通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三个层面的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融合和劳动融合的一体化进程。形成互相促进机制。再次是大力的开展非耕地的多样化利用,可将土地进行多层次利用,以此用于解决部分资金问题。
2.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体系 成立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机构,并制定一系列的实施详细新规划,强化目标的责任管理制,从而全面的促进生态农业的建设。
3. 建立高效有序的营销策略和网络 在建立畅通的通信体系上,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策略,将农副产品推向全国各地,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4.建立优质的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要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二是要使得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保证农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使山区的农产品不仅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能够具有各个层面的技术含量,成为真正科技农业新产品。
5.形成生态保护和治理机制 其一,要建立综合全面的治理和保护机制,不仅在生产中要注意环境生态的保护,在生产前就应对环境进行多方位的评估和分析,在生产后也要跟踪调查被破环的环境是否被修复,从而在使得环境生态和生产相和谐配合发展。不仅使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使得环境得到完善的保护,真正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其二,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水土保持和荒漠化的治理,森林资源和草场的保护、渔业生态的关注,关停、禁办和严禁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工矿业和企业、破坏农业资源的各种企业,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改善和保护环境,走出一条“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更多地依赖人的智力、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通过提高人类的知识水平、科技水平、管理机构,使自然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
6.以法律为依托建立合法和合理的合作机制,更好更全面的维护西部山区生态农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蕾 丁汉风:德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农业,2002. 6.
[2]刘彦 随吴传钧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究进展及其理论[J].经济地理,2000, 20.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林业大学2005.
[4] 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和实践[M].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篇4
关键词:封沙育林;改善生态;有效途径
1古浪沙区自然生态环境
1.1气候条件
古浪沙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属温带荒漠干旱气候,表现为春季多风、夏季酷热、秋季干旱、冬季寒冷,海拔1500~1700m,地势由南向北平缓倾斜,多为流动性沙丘地和半固定沙丘,纵深地带为类型相似的新月形沙丘链,前沿与农耕地交错分布的是零星沙包和小片流沙地。年均气温7.6℃,极端高温37℃(7月),极端低温-31℃(1月),≥0℃的年积温3106℃,≥10℃年积温2780℃,年日照时间2850h,无霜期160d左右。常年多西北风,平均风速3.3m/s,年风沙日达120d左右,年沙暴日47d。年降水量180mm左右,蒸发量1824mm,地下水埋深105~140m。区内以风沙土为主,类型为沙地灰钙土。
1.2沙漠化状况
据调查,该县风沙线长达132km,在沙漠总面积中,流动沙丘占27%,半固定沙丘占62%,固定沙丘占11%。特别是黑冲滩、八步沙等十多个流动沙丘,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动脉造成严重威胁。仅1993年5月5日发生的特大“5.5沙尘暴”,造成全县死亡23人,受伤173人,受灾农田面积3.45万hm2,直接经济损失达2995.23万元,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给沙区4万hm2农田和38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2封沙育林(草)成效及优势
2.1面积大
20世纪50年代植树造林治理沙漠起,古浪县累计完成沙漠治理面积8.1万hm2,其中封沙育林5.5万hm2,占68%,人工造林2.6万hm2。
2.2见效快
古浪沙漠前沿及内陆流沙由风力搬运和吹蚀堆积形成,沙地较平缓,沙粒细小,持水量相对较高,有利于天然植物的生长。封沙育林是利用自然生态修复能力,辅助于人工技术,恢复和促进生态改善的有效措施。一般3a见效,封育5a,植被覆盖度可达到50%以上,流沙基本固定。
2.3投资少
据调查,封育的综合投资成本是人工造林的1/3,而且节省劳力、物资。
2.4群落稳定
通过封育,可以使沙漠原生的天然草本植物和天然灌木和沙生针茅自然生长,辅助于人工栽植沙枣、白榆、花棒、梭梭,形成了乔灌草稳定的森林群落。
2.5调整了产业结构
采取强制性封育保护措施后,彻底改变了当地群众传统撒野放牧习惯,促进以种草养畜为主的草畜产业发展,加快风沙前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6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封育,遏制区域内人为活动,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逐步形成稳定的天然荒漠生态系统,防止沙化扩张和生态恶化,缓解沙尘危害,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3封育主要技术措施
3.1封育
3.1.1封育地选择
选择天然植被综合覆盖度大于20%的地段实施封育。
3.1.2封育方式
采用全封方式,在封育期间,禁止采伐、砍柴、放牧、割草和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人为活动。
3.1.3人工管护
每333~666hm2设立专职或兼职护林人员1名,常年巡查管护。
3.1.4设置围栏
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设置刺丝围栏围封。
3.1.5树立标志
在封育区周边,每隔50~100m的距离设立明显的界桩或标牌。
3.1.6人工补植
对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进行合理补植造林。
3.1.7平茬复壮
对萌蘖能力较强的乔、灌木花棒、沙拐枣等,进行合理的平茬复壮。
3.2人工造林
3.2.1沙障设置
对封育区内流沙较大的地段,采用“前挡后拉”“一棵树一把草”造林技术。首先压设草方格沙障,第二年流沙基本固定后,再在沙障中植苗造林。造林时要在苗木主风方向一侧埋压麦草,形成简易沙障,提高造林成活率。
3.2.2造林方式
因地制宜采取人工模拟飞播造林、直播造林、植苗造林方式。
3.2.3造林部位确定
在流动、半固定沙丘(地)迎风坡1/3以下部位和丘间低地营造。3.2.4树种选择重点采用乡土树种和乔灌混交,植苗造林选择花棒、梭梭、沙枣、白榆等,直播造林易选花棒、沙拐枣、沙蒿、沙米和苦豆子等灌草种子。
3.2.5造林时间
春季:4月10日-4月25日;秋季:10月20日-11月20日;雨季:7月10日-8月20日。
3.2.6栽植
篇5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作为拥有长江干线最长的省份、三峡工程库坝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承担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任。然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湖北,同时肩负“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使命,期待在全国发展格局中进位、实现更高要求和更高标准的升级发展。 保护长江生态,湖北经济发展面临产业调整升级的难题。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旧增长动力接续乏力的背景下,湖北如何将长江经济带建成绿色生态廊道和黄金经济带,重塑区位新优势?
涉水产业布局调整
2015年湖北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八,稳居全国第一方阵,然而,在综合竞争力上,湖北还不属于全国“第一梯队”,发展仍是第一要务。
抢抓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机遇,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成了湖北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
“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开发不搞产业发展。”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长江中游下游是国家的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肯定是要开发的,但是理念要变化,更多要发展绿色产业,调优结构。”
“关键是改变过去沿江布局的散乱分布、无序分布的局面,特别是一些特殊产业更不能遍地开花。”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乐成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化工在湖北各地都是支柱产业,但大多在废水排放和大气处理等方面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因此专业化园区专业化处理是今后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财经国家周刊》获悉,武汉三环以内100多家化工企业正搬迁至省内各大化工园区,襄阳城区的30多家化工企业全部完成搬迁,全省70%左右的化工企业集中在武汉等地的工业园区。
与此同时,湖北长江经济带还以港口为依托推动临水产业集约发展,以沿江工业园区为依托有序布局造纸、化工、冶金等耗水、排水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和船舶制造、港口开发等项目,加快淘汰小造纸、小印染、小水泥、小火电等落后产能,腾出更多的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
高新技术产业加速
破旧立新,湖北寄望于通过结构调整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绿色发展。目前,湖北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7个,位列中部首位,同时还设立了18个省级高新区,构成沿长江、汉江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并形成由光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高技术服务业、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七大板块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体系。
其中,光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显著,光通信、地球空间信息、光纤光缆、新一代移动通信、物联网等领域为湖北优势产业,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新能源产业形成太阳能光伏、生物质能、智能电网等优势领域,光伏产能居全国前三。
工业内部结构向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升级是工业化后期的必然,然而湖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不高。农工党湖北省委员会的调研显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产业发展过于依赖武汉,2015年,武汉市战略新兴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80%以上,尖端信息技术和部分“互联网+”行业几乎占到100%;重点企业占比太高,民营经济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短板;电商等新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发展较快,但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互联网+”产业平台动辄千亿、万亿的规模比,差距还很大。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
这其中,如何释放科技要素活力和市场活力,将成为湖北能否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的关键,而民营经济则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量。湖北省正力图营造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氛围。
1月28日傍晚,忙完“两会”的当天议程,湖北省领导李鸿忠、王国生等与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十多位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将坚定不移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 老大’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民营企业的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营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一流环境。”李鸿忠说。
湖北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主席杨玉华表示,将重点面向全省100家左右制造业民营企业负责人,精准对接,以社会化、专业化方式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引导其提质增效。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则透露,今年是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向社会开放的关键一年,将推行双向补贴政策并开展科研仪器设备集中集约管理试点,开展测试服务机构资质建设,完善开放共享网络体系,让好政策真正惠及民营企业。
“毫无疑问,我们的机遇来了!”湖北省政协委员、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长江经济带开发绿色先行,生态要治理,很多废物要处理,作为一家以电子垃圾处理为主的循环经济代表,眼下机遇很多。
完善水气土保护方案
“我们正在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第一是对接国家的长江经济带规划,第二是调整相关思路。”李乐成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这个规划将会对长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以及八百里清江如何保护做系统安排。
这个即将启动的规划,只是湖北落实生态立省,并加强顶层设计的一个缩影。
2012年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生态立省战略正式确定。湖北明确提出“绿色决定生死”,实施了一批生态环保工程,严格产业环境准入,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篇6
一、林业产业基本情况
县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温和的气候,境内适宜多种经济林木生长,是核桃、苹果的最适生态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核桃就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面积和产量的发展有增无减,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个新渠道。
在全县经济林果中,现有核桃资源集中分布于除热打乡以外的7乡2镇,2016年全县核桃产量近300吨,产值300余万元,2017年全县产量200多吨,核桃价格下滑,产值,100多万元,2018年全县核桃总产量近400吨,产值400多万元,其中以正斗乡的发展规模最大,主要分布于定曲河沿岸,现有挂果核桃5000多亩,2019年全县核桃总产量近300吨,由于近年来核桃市场不景气,鲜果在本县内销量好,干果滞销多,产值200多万元。
我县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依托林业产业强县建设、新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后续产业建设项目以及造林补贴试点建设项目等建设资金,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在省、州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
二、2020年林业产业推进基本情况
1、基地完成情况
2020年由于没有产业建设计划任务,完成往年度核桃基地补植补栽1000亩,发放核桃、光核桃苗木近万株。
2、林农培训情况
为充分发挥林草科技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优势和作用,按照“立足县情、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讲求实效、推广技术、培养人才、致富林农”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的林农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民,以“科技在手、科技扶智、产业增收”为重点,以贫困地区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为载体,大力推进林业科技精准扶贫,使林业科技成为林农脱贫的强大动力。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活动总体安排、人才培养计划、工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结合本县实际,切实抓好林农培训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根据《藏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2020年林农培训的通知》中的目标任务,制定了林业产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围绕核桃种类识别;优树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技术;栽培管理;改良土壤;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简便操作方法和基本理论与实用技术;林政资源管理、林业法律法规、林果业产业有关政策;林果业发展的市场信息和营销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传授与讲解。
2020年结合“林业扶贫建设”、“送科技下乡”及“科技万里行”专家服务团来开展技术指导的契机,对核桃种源鉴别、嫁接、后期管护,林政资源管理、林业法律法规,天然林资源保护、造林,食用林产品安全及鉴别等知识进行了培训,上半年共完成3乡1镇技术培训4期,培训林农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林业产业发展情况
我县农民专合组织的逐渐成熟,对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林下养殖、销售价格保障、市场风险降低及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是连接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纽带。专合组织的发展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实现了“产业扶贫、助农增收”。
四、森林生态旅游工作
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有众多的雪山、海子,有原始的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成群的牛羊和迷人的高原风光。这些资源组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点。处于四个世界级景区——云南香格里拉、稻城亚丁、理塘格聂神山、巴塘措普湖的中心地带,是连接四大景区的枢纽。尽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优势和丰富的机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但是,没有一个a级旅游旅游景区,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接待能力差,因此至今尚未能成为高端旅游目的地。每年所接待的游客中,大部分都是过境游客,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亟待开发和挖掘。
五、林产品加工情况
县域内工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全县过去林副产品加工规模较小、加工方式简单,仅限于对林产品进行简单包装销售,年产值仅在百万元左右。随着产业片区的发展形成规模产出,将加大投入力度,扩大生产规模,采取合作、引资等辅助方式,在镇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县万亩果园区),目前已完成一期种植和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将重点投入农产品加工和观光农业设施建设,在县委政府和州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县天然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松茸、牛肝菌、羊肚菌等野生食用菌的开发研究,从而进一步达到各类菌类的精、深加工和藏香露有机苹果醋加工的企业,年加工松茸干片18000余斤,销售总产值160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当地贫困户的增收。
六、采取的主要措施
1、领导重视、思路明确
我县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抢抓机遇,不断加大培育开发力度,在省、州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我县努力强化科技意识,把科技作为加快林果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器”,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加速了林果产业化的步伐。主动与省农、林科院攀亲结缘,聘请专家到指导,依靠农、林科院的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将大批先进实用技术转化到林果业上,提高了林果业的科技含量。我县注重发挥本地技术人才的作用。一是通过对林农的大力培训,培养了一批农村技术骨干和技术明白人。二是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下乡开展技术服务。通过以上措施,各工程点的管理水平大为提高,实现了林果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七、下步打算
1、围绕发展目标,进一步抓好林业产业建设,加强下半年对林果基地的后期管护工作,加强新技术推广运用,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化服务体系。
2、加强组织领导。结合我县精准扶贫工作,组建专门技术服务队伍,出台优惠扶持政策,组建一套工作班子,建立健全组织实施体系,切实加强领导。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鼓励引导信贷资金、社会资本投入核桃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拓宽投入渠道。
篇7
[关键词] 林业科技 生态坏境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123-01
国家林业局的《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林业科技发展的贡献率将达到50%。其中突出创新、强化应用、升级产业、服务林改为林业科技发展的四大主题。坚持继承发展,注重长短期战略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注重整体与区域协调、坚持需求导向,注重生态与产业科技相结合、坚持优化配置,注重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注重高新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坚持服务全局,注重自然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六个结合。在此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出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以及发展林业科技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 在林业规划基础上提出的促进林业科技发展的任务
一是将突破林业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作为重要任务。这要求扩大资源总量、提高产业效益、服务林权改革以达到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目标。
二是超前进行林业高新技术研究的产业化部署任务。围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瞄准高效分子育种及转基因技术研究、创制新型生物质材料与绿色化学品研究、生物反应器规模化合成林源活性物质技术研究、林业生物质能源多形态等高新技术研究、高性能纳米生物基新材料制备、生物质定向解聚与分子重组、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的第二代生物质能源产品开发研究以及探索林木光合作用调控等国际前沿技术的研究。
三是积极开展前瞻性的林业基础科学研究。以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林业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展开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林业生物灾害防控、林木种质创新、森林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的理论研究。
四是加强推广应用林业科技成果。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和政策引导,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林业科技创业活动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
五是全面加快建设林业技术标准化的质量监督体系。深入贯彻林业标准战略并加强修订和实施完善的林业标准体系,加强林业检验检测机构和健全林业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不断开展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全面提升我国林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的水平。
六是进一步建设好林业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和研究实验平台以及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和产业技术平台的建设,从而提升林业科技基础条件水平,不断完善提高林业自主创新能力。
七是不段完善林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服务体系。加大林业植物新品种权和生物安全管理、生物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以及林业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力度以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并推动林业产业发展,从而把握国际林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新趋势。
八是进一步推进现代林业发展战略理论的研究。这要求必须不断前瞻世界林业发展的新趋势,系统化地开展林业发展战略理论和政策模式研究,进一步构建完备的林业发展理论导向、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决策支持体系,从而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2 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了重创,尤其以林业资源为主要代表。传统的林业产业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促进现代化林业科技产业的发展成为二十一世纪以来的重大课题。林业作为生态文化的源泉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道路,这需要通过不断革新的科学发展现代林业以摸索出一条适合的生态建设之路。因此,林业科技发展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林业科技发展是构建林业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环节
当前社会的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建设目标之一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因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是切实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产业必须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生产力促进林业进一步革新,从而保障现代林业的生态发展之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生态科技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发展方向在林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仿生科技的发展一直是我国近年来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于我国的科技进步有重大贡献意义。林业科技在提高资源的有效生产效率、丰富我国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多样性,以及我国自然生态环境中排污减排事业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林业科技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表现在纯天然无污染的农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加强林业科技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林业产业化的基础是贯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家发展战略的表现。
2.3 加强林业科技发展对于低碳经济的推动性作用
低碳经济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我们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当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其中森林树木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低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低碳经济是以科技为发展的原动力,林业科技的充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现代林业的生态化建设之路,在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
林业科学发展既然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那么重要,我们就应该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这要求从基本上提高林业科学工作者以及科研界的生态意识,只有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具体的科实践当中为生态环境的建设做出努力。大力发展林业科技要求我们不仅仅要提高受破坏林业的修复工作,还应该开发技术保护已有的林业产业资源进而促进全面的生态环境建设。要把握好林业生态建设中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平衡,林业科技的发展重心就不应该仅仅围绕着林业的经济效益进行建设,更应该注重生态效益方面的技术开发使得林业资源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积极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县委、农村经济局党委的统一部署,__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研讨,深入渔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生产者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认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果与共识
(一) 水产站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指导和农村经济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水产站紧紧围绕“做强近海渔业”的主题,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渔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以上。淡水渔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全县有养殖水面10.2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80013亩,已经被省海洋渔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为我县发展无公害渔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2 全县有渔药经营业户41家,这两年执法监管很严,41家渔药经营业户基本都能做到守法经营。
3 全县有渔用饲料加工业户79个,其中饲料厂17家。目前调查摸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全面监管奠定了基础。
4 在水产技术研究方面,我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沈阳市雨浓鱼类研究所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课题2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和省海洋科学计划课题1项,自立课题2项,编订完成省市水产地方标准9项,发表学术论文23篇,发表论著1册。
5 在新技术技术推广方面先后推广了高效低污染水产配合饲料5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200万元,社会效益1亿元;推广了菌藻修复水产养殖环境新技术,示范10000亩,为发展我县有机绿色渔业提供了技术和经验支撑;推广了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示范水面10000亩。节约用电750000千瓦时,节约地下水资源20__万立方米,综合经济效益650万元,社会效益超亿元。
6 水产病害防治方面,以水生动物防疫站和沈阳是雨浓鱼类营养病害研究所为中心辐射全县渔区40家病害防治网络,每年平均处置病害上万例,并在全县推广了框鲤、草鱼和黄颡鱼的主要病害防控技术,大大减少了病害发生。
7 在苗种检疫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站实施了抽检监督,在今年全省抽检的3组样品中检测均为合格。
8 在水产品安全执法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年巡回安全检查30000多亩,在国家商品鱼抽检中呋喃类、孔雀石绿和氯霉素均为检出。
9 在水产技术培训与服务方面,我们对养殖者开展了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对与要经营业户进行了法规培训。我站还组建了“沈阳近海渔业网”和“北方水产病害防治资讯”两个技术服务平台,开设了水产养殖技术、病害防治、营养与饲料等20多个栏目,还开辟了专家远程诊断咨询系统,方便了水产养殖者的技术咨询与病害诊断。
(二) 领导班子形成的共识
通过学习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全面分析检查并结合工作实际,我站领导班子达成如下几点共识:一是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没有科学的创新就没有可持续的发展;二是加大对养殖者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力度,是获得无公害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三是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我们水产技术推广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核心;四是实现渔业生产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和现代化使我们水产推广人的最终目标。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 存在的问题
1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偌大的8万亩生产基地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除投入品如渔药、饲料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外,应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采取得力的监管措施。
2 新技术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还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强跟进。
3 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需要加强,因为它是调整养殖品种结构的基础性工作。
4 苗种检疫工作有待于加强,苗种是养殖的基础,苗种的质量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和收益,也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5 饲料加工户和渔药经营户的原料进货来源和渠道需要进一步监管,应建立投入品的可追溯制,便于查清隐患根源和避免隐患。
(二) 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原因是政策、机制、人力跟不上发展需求。有些事情是主观
想到各观做不到。比如我县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8万亩,饲料加工业户79家,渔药经营业户41家,有20__多个养殖单位,从业人员上万人,仅靠几个人去监管是力不从心的,主要是监管体系建设不到位,县乡监管机制设置不顺畅。招人又没有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乡镇、村的机构设置不对应,我们有协调不了也管不了。
2 主观原因是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要求,有时一想就这几个人,经费不足,人力孤单,管道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没有从措施和办法上下功夫,缺乏创新思维和得力措施。
三、 今后发展思路及工作目标
(一) 我县水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1进一步加大对渔业投入品及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具体措施是:针对养殖单位和养殖者印发池塘生产日志和产地证明,对水产良种场印发苗种繁育记录手册和产地证明,要求他们严格记录生产过程管理记录,定期抽查和检查,对水产良种场还要实施定期苗种检疫,实施生产过程控制和可追溯制;针对饲料加工业户和渔药经营业户印发进货销货记录表,要求他们记录原料来源和进货渠道,记录销售对象,定期抽查检验,控制货源与去向。
2、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驯化、试验与示范工作。引进新品种,尤其是濒危的一些土著养殖品种,这些品种往往天然产量接近枯竭,市场需求价格高,如果试验成功,一方面保护了品种增值,一方面一旦形成规模化生产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3、大力推进优势养殖品种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养殖进程。推进无公害、有机和绿色水产品养殖,大力倡导生态养殖模式。
4、大力推广生物工程菌修复池塘养殖环境新技术和养殖池塘老水再利用技术。对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良的水产养殖环境具有生态战略意义。
5,加大
对水产养殖生产者的生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者的生产技术素质,对生产增效农民增收和水产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 未来三年工作目标
1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haccp管理示范基地三个。(黄颡鱼、框鲤、草鱼个1个,每个300亩-500亩)。
2 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5个,每个300亩-500亩。
3 技术指导和支持建立优势养殖品种产业化生产基地3个,面积800亩以上。
4 技术指导和支持建设有机和绿色商品鱼生产基地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
5引进乌苏里拟鲿新品种繁育、驯化养殖,形成规模化繁育养殖基地1个,辐射周边区县面积10万亩,助弄增收一亿元人民币。
篇9
关键词 职业教育集团 运行管理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通过职教集团的组建方式、运行模式等分析,我们提出基于物资流的物理混合运行模式、基于人才流的化学化合运行模式、基于知识流的生物嫁接职教集团运作模式、基于信息流的生态共荣运行模式四种运行模式构成的成效运行机制。其中,基于信息流模式既是物资流、人才流和知识流模式实现的基础,也是职教集团发展的高级形式,是构建职教集团程序运行机制、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关键。
1 基于物资流的物理混合职教集团运作模式
1.1 模式描述
物理混合是将两种及以上不同材质的要素,按照各要素的特点,在不改变原各要素结构和组成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比例组织并结合在一起,以发挥更稳定和强大的功能。基于物资流的物理混合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就是按照人才培养规律,将职教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在自愿参加、进出自由以及“三不变”(隶属关系不变、拨款渠道不变、人事与组织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发挥各自功能和优势,共同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创新等目标,实现人才共育。
1.2 适用范围
物资流主要含人力资源和物化资源。基于物资流的物理混合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属于校企合作初级阶段,适用于单一型合作项目,如:校企合作完成教科研项目开发,校企合作组建订单班开展订单式培养等,但该模式下的合作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如:订单培养是基于物资流的物理混合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的具体应用。
1.3 运行方式
整合内部核心竞争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使集团的教育效益、经济利益和人才效益均达到最大化。集团以各自独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方式,通过“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学与科研对接”、“培养与就业对接”等,将学校、企业等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起来。同时,整合内部核心竞争资源,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即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师资和专业优势与企业的行业技术优势、产品品牌优势、专业技术人员优势相互全面开放,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提高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核心竞争资源的整合既保障了教育产品和技术创新的质与量,又提高了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的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 基于人才流的化学化合职教集团运作模式
2.1 模式描述
化学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其典型特征是生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新物质。基于人才流的化学化合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是指将学校、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要素在一定保障条件下按照特定的要求有机结合,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具备相对独立功能的实体(专兼结合的技术团队)。在新的专兼结合的技术团队中,专业技术人员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开展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开发应用、技术服务等项目平台,发生聚合效应,实现“1+1>2”的功效。
2.2 适用范围
基于人才流的化学化合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适合于资源类项目合作,特别是“尖子班”人才订单培养,企业技术攻关等需要集团成员智能集中型的项目,需要成员间专业技术人员形成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团队。该模式下的合作具有一定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合作发展。如:校企专兼团队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各类企业横向研究课题)是基于人才流的化学化合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的具体应用。
2.3 运作方式
开展双向互动的人才交流机制,促进人才流通。调整现行职业教育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成员单位之间人才内外对流,成员单位之间人才互聘互用制度,建立双向互动的用人机制。一是企业与学校的用人互动。企业选派相关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相关专业的兼职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以解决职业学校在办学中专业技术教师短缺的问题;学校选派资深且理论水平高,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到企业去,协同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以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发挥成员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互补优势。二是学校与学校的用人互动,各成员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各学校专业教师相互聘用,互相补充,减少重复建设和投入。三是建立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教学、科研联合攻关制度。通过发挥不同成员单位技术人才优势的化合作用,联合进行课程开发、教学授课、课题研究、科研攻关,将集团各成员单位的教学、教研、考核等纳入统一轨道,从整体上提升集团教科研水平,通过人才合作建设更高水平、结构更加合理的技术团队,承接更多纵向和横向课题项目,从而提高集团内部人才的有效利用率。
3 基于知识流的生物嫁接职教集团运作模式
3.1 模型描述
生物嫁接是将一棵植株的组织融合到另一棵植株上,生成一种生命力更强、品质更优的新品种的技术。基于知识流的生物嫁接职教集团运作模式是指将职教集团中各成员的办学实体、企业生产实体、行业组织虚拟组织等有机对接,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壤,形成生命力旺盛,具有强大的自我再生和发展能力的新办学实体。如:发挥职教集团资源优势,打造校园文化创新和传承是该模式的具体应用。
3.2 适用范围
基于知识流的生物嫁接职教集团运作模式属于职教集团运作成熟阶段,主要适应于具备较好条件开展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职教集团,如通过股份制、董事会管理机制运作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教集团,或职教集团成员共同举办院系或专业等合作项目。该模式下的合作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3 运行方式
发挥职教集团优势,打造职业特色校园文化。把“文化合作”职教集团业务范围,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在注重教学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的职业教育理念背景下,学院有选择地引入优秀集团成员将自己独具特色、深厚博大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精神悬在墙上、挂在路旁、表现于校园媒体,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学院通过邀请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家讲学、技术能手讲课等多种形式,为学生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理念;学院通过与企业的市场需求信息、科技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政策指导信息等共享与合作,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观念教育、就业心理辅导、择业技巧训练,使毕业生以健康的心理、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各铁路局的支持下,建设“京广”、“沪蓉”等为名的校园道路,建设“武汉站”、“广州站”等模拟站台,建设“东风号”、“藏龙号”机车等具备铁路真实环境的校园建筑和实训场地,既为该院培养铁路人才提供了环境基础,也为铁路局各类培训、举办活动提供了文化场所。通过将铁路企业的文化特征融入到校园文化,生成一种更贴近实际应用,且具备文化气息更强的企业和校园文化研究、创新和传承的场所。这类具有企业实战环境特征,融入了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将呈现出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校风,并以此带动和促进价值观和导向正确的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和文化力,从而造就更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同时,可以成为企业员工培训、考察和具备各类活动的文化场所。
4 基于信息流的生态共荣职教集团运作模式
4.1 模式描述
生态共荣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平衡状态,在生态系统内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能量与物质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基于信息流的生态共荣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是指由职教集团各成员单位形成一个以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全方位合作共荣模式,该系统内各组成方在要素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的输入与人才、技术服务等输出在较长时间内趋于相等,各要素通过搭建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实时交互、及时沟通,以信息流带动物资流和人才流,通过信息共享、交流、控制和监管,形成相互依存的教学链关系,实现多赢共荣。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在受到外来干扰时,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初始的稳定状态,实现互相依存、和谐发展。
4.2 适用范围
基于信息流的生态共荣的职教集团运作模式属于职教集团发展的高级形式,是职教集团发展的高级目标,是以信息流通为纽带,促进物资流和人才流实时、适势流动,牵一发(目标任务)而动全身(各要素),为实现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共同目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人、财、物的输入、输出动态的相对稳定,基于信息交互平台,通过制度进行规范和制约,通过监控平台进行矫正,通过反馈平台自我修复,而实现合作共赢。
4.3 运作方式
职教集团的健康持续发展要实现信息共享。集团规模一般比较大,组织又比较散,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工作平台则显得更加重要。借助这个信息平台,一是可以介绍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把集团运行及活动情况对外进行交流与宣传。二是可以提供成员之间需求信息,加强集团内部校与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可以为集团成员提供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三是可以为集团成员学校的毕业生在网上进行人才交流提供平台,从而实现教育信息、管理信息和就业信息等的共享,以信息流促进物资流和人才流的有效运作。四是可以利用平台的管理功能,实现日常工作沟通与协调处理,实现集团的项目运作过程管理和目标监控,促进职教集团的健康有序发展。
职业教育集团是一种功能复合型组织,既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职能,同时也具有生产、制造、销售、筹集资金以及人才引进等职能,是多种职能的融合体,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目标就是要实现互惠共赢、合作发展,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调控、校企互动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职教集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项目来源:湖北省职教研究中心2012-2013年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职业教育集团构建及其运行的体制机制研究”,课程编号:G2012A005,课题负责人:周慎
参考文献
[1] 谢露静.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7中).
[2] 鱼国超,王春职等.职教集团运行机制的研究.价值工程,2011(24).
篇10
1.从功能结构来看,环保产业是经济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从功能结构来看,一般生态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无机物质,如C、H、O、N、CO2及各种无机盐等;有机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腐殖质等。二是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以及化能合成细菌与光合细菌等自养生物。它们同化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行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初级的能源和营养物质。三是消费者:指以摄取其他生物为生的异养生物。在由动植物共同构成的食物链中,消费者队伍庞大,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动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它们通过捕食和寄生关系传递能量。四是还原者:即分解者,它将生态系统中各种无生命的复杂有机质(如尸体、粪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铵盐等,还原到非生物环境中,完成物质的循环。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以这种食物链的方式联结起来,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完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Tammy,1998)(见图1)。生态系统的这种功能结构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是自然界长期生态平衡的基础(戴锦,2004)。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对整个生态系统有着不同的意义。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部分,是连接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基础性作用,维系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还原者是生态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桥梁。分解者的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残体将会堆积成灾,物质将被锁在有机质中不再参与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停止,其直接后果是生态系统的崩溃。相对而言,消费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作用较为次要,它只是起着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作用,而一个生态系统只需要生产者与分解者就可以维持运作。当然,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生产者与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必须保持适当比例,以保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接衡。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可以把经济系统分为相应的几个部分:开采者:与自然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相对应,指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初级资源产品,并向生产者提供生产原料及能源的资源产业;物质处理者: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指对初级资源产品进行多种层次加工的各类制造业(广义);消费者:包括直接或间接消费各类产品或为产品消费提供服务的产业以及作为终端消费者的消费者人群;废料处理者:相当于分解者,其主体是进行资源再生利用、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与保护的环保产业,其主要作用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与能源,将废弃物还原成无害的,或可再利用的资源,消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正如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在非物质环境、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形成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也以类似“食物链”的捕食方式,在开采者、物质处理者、消费者以及废料处理者之间形成资源被不断加工、消耗以及废弃物处理回用的循环(见图2)。分解者对生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同样,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环保产业,也对整个经济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影响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强度的不断加大而日益凸显。工业化前,人类经济活动的规模与强度都比较小,对资源的摄取与污染的排放远远小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与净化能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这时,生态系统为经济生态系统提供了还原功能。工业化以后,随着经济活动的规模与强度不断增加,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大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自净能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物种锐减、土地沙漠化等生态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增长面临着不可持续性。环保产业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承担起原先经由自然生态系统实现的还原功能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从整个经济生态系统的运行来讲,环保产业的兴衰不仅仅是其自身作为一个产业的兴衰,而是整个经济生态系统的兴衰,它决定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全局,决定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
2.从系统演化的角度来看,环保产业是经济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的结果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同样具有协同演化趋势。生态系统有着向顶级群落状态持续演化的趋势,而达到顶级状态的生态系统,不仅呈现出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蓄积量方面的最大化,而且在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方面也达到了最佳状态。经济系统的演化趋势与之相似,从原始农业的刀耕火种到传统有机农业的精耕细作,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样,从高消耗、高污染、高增长、低收益,即所谓“三高一低”的传统工业模式,到清洁生产、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模式,工业系统也呈现出类似的演化趋势。它表明整个人类经济系统从不稳定状态向相对稳定的经济状态演化的趋势,环保产业的兴起与迅速发展正是这一趋势的重要体现。环保产业已成为世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各个国家争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节能环保、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列为未来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出台各种激励性政策,投入大量资金,给予大力的支持,这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环保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战略意义。
二、经济生态理论视角下环保产业的走向
环保产业作为经济生态系统中的产业子系统,也有着与其母系统协同演化的特征。因而,从经济生态系统演化进程来看,环保产业将会呈现由低级向顶级的演化特征。从环保企业个体层次上看,企业向资源、资金、技术、智力资本方向演化,形成处于不同“企业生态位”的企业个体(赵桂慎、吴文良等,2004)。企业的创新能力及竞争力决定了企业的生态位,处于较高生态位的企业具有较强的组织、配置资源和要素的能力,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利润。如LED产业,产业上游跟中游约占全行业利润的70%,下游占全行业利润的30%;处于较高生态位的企业往往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环保行业发展初期会催生大量的处于低生态位的小企业,随着产业逐渐成熟,有技术、资金、管理优势的企业演化到较高的生态位。它们采用并购的手段逐渐提高市场集中度,如美国环保各个细分行业前10位的公司占市场份额的比例约在50%-80%之间。发达国家环保行业内大企业一般占1%左右,而我国仅为0.4%,这反应了我国环保行业发展仍处于初期小而散的阶段,整体处于相对低生态位;随着企业生态位的提高,会出现逐渐从单一设备提供商、工程承包商向综合环境服务商的转变趋势。从环保企业生态系统层次上看,企业个体向企业种群和企业群落方向演化,并逐渐分化出初级企业、次级企业和顶级企业,三者通过产业链或共生网络形成一个结构有序、功能强大的企业生态系统,该系统具有经济效率最大化和零福利损失的特征。如废料的资源化利用很难在单个企业中实现,它需要在企业集团层次上和地区间合作的层次上来完成,以食物链的原理将相关的企业链接在一起,使一个工业部门或一个地区的废弃物成为其它工业部门或地区的生产原料。生态工业园正是通过区内的企业通过建立各种链结、合作关系形成共生网络,整个工业园成为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封闭回路系统(张艳辉,2005)。在环保产业生态系统层次上,同样具有从第一产业生态系统向第二产业生态系统,再向第三产业生态系统的方向演化的趋势。从污染治理向环境服务业转变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美国环境服务业占整个环保产业47%左右,而且种类繁多,包括能效提升、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技术服务、项目咨询等多个领域,大多为轻资产、高技术的企业。我国环保产业仍然以污染治理企业为主,环境服务业仅占环保产业的15%,说明我国环保产业的生态位依然较低,环境服务类企业与从业人员比例也有待提高,环保产业有待从污染治理向环境服务延伸。在区域经济生态系统层次上,环保产业有从企业生态系统向产业生态系统,再向区域经济生态系统乃至全球经济生态系统方向演化的趋势。环保产业的区域性及国际间的合作已得到广泛的认同。中、韩、日三国已就环境问题、各类信息交流以及促进亚洲各国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欧洲目前正在发展最佳信息交流技术(BAT),以解决因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并针对有毒有害的危险存贮物、粉尘污染源排放以及排放物的测量和监控,制定了一系列交叉行业的BTA参考性文件。这在各国之间担当了协调员的角色(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11)。
三、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措施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迅猛,每年以15%—20%快速增长。但环保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生态位低,产业集中度不足,无论是产值还是规模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目前发达国家环保产值占GDP的比例保守估计已大于2.5%,2012年我国环保产业仅占GDP1.54%,“十二五”末环保产业占GDP的比重有望达到2%,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十分明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实现环保产业的跨跃式发展。
1.加大环保科技创新力度
缺乏核心技术是中国环保产业处于世界环保产业链低端的重要原因。我们必须加强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环保产业的生态位。通过设立重大科技专项来推动环保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低碳经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科技项目,重点部署具有全局影响的关键技术和技术群,积极研发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链接技术和生态产业园区的优化设计技术,推动建立企业共生网络和生态工业集成系统。关注商业化项目,吸纳更多的企业参与。加大环保科技的R&D投入和政策倾斜力度,发挥信贷、税收、补贴等政策手段的作用,积极促进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示范、推广。建立官产学研结合及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技术开发模式,整合相关研究机构、企业及资本市场的力量,采取协调行动,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结合自身的特点,重点开发低成本的节能减排与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并积极实现产业化。
2.创新制度安排
建立严格的环境政策,刺激环保产业的有效需求。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梳理并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大力修改《环境保护法》以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地法》、《生态补偿法》等,进一步完善《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相关配套法规及其标准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成本、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相应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并把环境保护与干部政绩评价以及任用结合起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建立和实施最严格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制度,尤其是国土以及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环境损害赔偿制、环境公益诉讼制等。完善行业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完善经济政策,推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恢复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鼓励政策,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绿色产权制度和绿色财政制度等。尽快出台流通与消费领域绿色制度,如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等,引导绿色消费。推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开展排污权、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试点。
3.培育环保服务业
制定环保服务业产业规划。尽快制定出环保服务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使中国环保服务业尽早走上正轨,消除环保服务业存在的自发、盲目、小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开发、重复引进、重复研究等问题。积极着手环保服务业政策法规的制定。环保服务业是政策引导型产业,法规政策对环保服务业发展极为重要。为了引导环保服务业的有序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管理和规范企业的投资和经营行为。精心培育环保产品市场、环保技术市场、环保人才市场、环保资金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尤其要加强环保及相关产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以此带动环保及相关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调整。鼓励性质相似的科研机构进入环保科技服务领域;积极培育各种环保技术创新、技术评估、技术推广、竞标、信息咨询以及技术经纪等中介机构,满足环保市场供需双方对于服务的需求。
4.促进环保产业在产业链位置的上移
- 上一篇: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特征
- 下一篇:职业经济环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