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仓储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优化;成本
[中图分类号]F25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116-01
物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物流的仓储管理,这对成本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直接的,对仓储系统及时进行优化处理,对于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对物流仓储管理制度的优化。
1我国目前物流仓储管理的现状
1.1仓储技术程度较低
首先,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仓储管理系统还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技术上发展的不均衡使我国的整体仓储水平在世界上依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其次,管理人员对于物流仓储管理技术的认识不够全面,信息化技术在仓储管理体系中没有得到全面高效地利用。此外,没有做好整体性的规划也是我国目前仓储技术水平低的原因。
1.2人才缺乏
虽然我国目前的物流占有重要的比重,近几年发展也较快,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发展时间很短使人才的储备不够,而且物流行业在仓储方面人才的培养和运用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目前仓储方面主要缺乏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具体的操作人才,综合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我国目前企业物流仓储人员的学历平均都在大专以下。人才对于仓储管理的优化将是至关重要的。
1.3布局不合理
在物流行业各个企业,甚至是部门为了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都建立了自己的仓库供自己部门使用,每个都是独立的个体,这样就缺乏了统一的管理和安排,产生了本不需要的中间环节,加大了物流行业投入的成本,对于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极大的浪费。规划不合理的仓库对整个企业的经济发展都将是不利的。
1.4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已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的物流仓储管理中已出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仓储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能节约时间、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管理起步较晚,所以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还没有能实现信息化的管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也促使企业朝着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物流仓储管理机制优化策略
2.1优化仓储的布局
我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物流仓储都建立在经济发达的城市或交通要道,但是各个企业甚至是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仓库,对资源造成了极大地浪费。所以要对物流仓储的布局进行优化改革,就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市场活跃度以及交通通达度等情况,再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调整经营结构。对于仓储管理体制要进行合理地规划与布局,避免重复的仓库建设造成浪费。合理规划的仓储管理体系既节约了中小企业的成本也对技术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我国目前的仓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都普遍较低,学历层次差距很大,所以就需要培养相关的仓储方面的人才。首先,需要改善物流方面人才的培养机制,不能只依靠传统的理论教育,还要结合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其次,对于现在的仓储人员也要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不同企业的交流或者派遣员工出国学习,也可以在公司内聘请专业人士对仓储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现有人才和后备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
2.3加强技术改进
在仓储管理机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先进的仓储技术,也是管理体系的基础。现代的仓储管理机制已逐步朝着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向综合发展。例如:需要用网络信息化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和记录的方式,降低整个企业的生产成本、节约时间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建立现代的仓储体系的目的就是实现集成化的操作和运用。当前,条形码技术、电子标签等就是信息化在现代物流仓储管理中运用的体现。
2.4建立信息平台
目前我国的物流仓储体系中缺乏统一的仓储管理体系,虽然企业之间的综合规划与布局和相互合作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但是为了更大地提升仓储利用效率还需要企业之间更大程度上合作,这就需要建立起一个公共的信息交流网络化的平台来实现。只有建立健全仓储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平台,才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信息化仓储管理,才能使各地仓储管理的信息得到共享,才有利于企业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节约成本与时间,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3结语
目前我国整体的物流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要想实现物流行业更好地发展就需要改进仓储管理体系建设、减少浪费、提高仓库的使用效率、加大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提高信息网络化与自动化的水平。这样就能降低整个企业在发展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与经济效益。相信经过不断的改革之后,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会与世界领先水平缩小差距,实现我国由物流业大国向物流业强国的转变,这不仅需要国家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也需要企业在发展中提高经营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艳丽.中小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现状及发展思路[J].集团经济研究:上旬刊,2006(3).
篇2
[关键词]高职;仓储管理;教学设计
仓储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专业必修课,侧重于实务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具有高素质劳动者所必需的基层仓储操作管理能力,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懂、会、做”仓储进出库作业、仓储单证制作、在库作业的操作技能型人才。
1课程设计的思路
1.1教学理念
坚持“以物流仓储工作过程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应用能力放在首位,使“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一体化,实现能力目标的培养和知识目标的传授,从而使课程理论知识点在实际工作任务完成中被学生所掌握,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在学生动手中得到锻炼和加强。
1.2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仓储管理课程理论教学以“必须、够用”为原则,弱化理论,课程实践教学以“实际、实用”为度,注重仓储的入库、在库、出库作业操作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采用班级集中授课与分组实训相结合的形式。在进行物流仓储理论教学时,注重与仓储作业实验实训教学的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教学软、硬件环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现实模拟数据,使日常的单元教学通过课堂单元实训充分理解仓储的入库、在库、出库作业任务及其具体操作,期末再通过一周的课程综合实训,全面、系统熟悉仓储的入库、在库、出库各环节作业流程,以实现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的有效融合,真正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仓储操作管理能力。
2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
2.1设计总体目标
通过学习仓储管理课程,使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具备高效完成仓储操作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仓库的基本作业流程及其各项工作任务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实践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提供准备,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实际工作问题的分析、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的能力。注重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科学态度与求实创新精神,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
2.2设计具体目标
2.2.1专业知识目标
通过仓储管理课程的学习,准确了解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的仓储发展情况和操作水平,以及仓储成本的控制;熟悉仓储规划、仓库布局基本理论及库存商品保管基本知识;掌握仓储入库、在库、出库作业的基本操作知识。侧重培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形成依据现有仓储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
2.2.2专业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根据仓库实际利用率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设计;能熟练进行货物进出库作业及在库货物的保管、养护;会进行货物ABC分类、储位分配等技术操作;能根据实际货物及操作环境进行相关单证的填制。
2.2.3职业素质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通过自我学习,以适应现代物流企业仓储管理技术的发展。在完成仓储作业过程中能吃苦耐劳、爱岗敬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在完成货物保管、养护任务的同时,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3仓储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的设计
3.1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仓储管理课程采用模块教学法,整个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见表1),主要分为3个教学模块,即仓储基础知识、仓储作业、仓储成本管理。其中,仓储作业为教学重点,依据“必须、够用”“实际、实用”原则,着重介绍四个子模块,即仓库规划与布局、仓库作业管理、库存管理、仓储包装技术,为强化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仓储进出库及在库作业操作技能训练,增加一周课程综合实训教学模块。
3.2设计能力训练项目
本文主要根据仓储管理核心工作环节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见表2),注重每个核心工作环节的能力训练,特别是货物出入库作业的优化训练,通过日常的课堂单元实训和期末一周的课程综合实训,进行出入库各环节的能力训练,达到仓储操作管理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4仓储管理课程评价考核的设计
对于高职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考核,首先,应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其次,再关注他们的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评价考核的形式及手段可以多样化,做到学习效果评价考核与学习过程评价考核相结合、做到定性评价考核与定量评价考核相结合,充分关注高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考核体系。仓储管理课程学习的评价考核,可将其分为过程评价考核部分和终结评价考核部分。其中,课程学习的过程评价考核部分占60%,具体可包括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考勤情况、课堂表现各占10%)和实验实训30%(日常单元实训占10%,期末综合实训占20%);课程学习的终结评价考核占40%,采用试卷考核形式,主要考核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对仓储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货物出入库流程设计及仓储单证处理技能的掌握。整个评价考核体系改变了以往一卷定成绩的弊端,全面、有效、科学地评价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其素质水平。
5结语
学生在变化,社会在进步,未来仓储管理课程实际教学还应秉承用心教书育人的理念,进一步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应用型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当今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懂、会、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铁峰.高职院校《统计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J].才智,2016(24).
[2]周学勤.物流仓储管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RFID;智能仓储管理;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019-02
1 引 言
电力物资具有使用范围广、使用数量多、投资成本大、物资管理链条长等特点,由于电力建设物资种类、更新快,对电力物资管理对及时变化的反应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对电网物资的智能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化物流管理手段可为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带来推动作用,将 RFID 技术应用于库存管理、物资数量实时监测等方面,将极大地提升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水平,从而避免资源浪费,节约经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本文在分析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现状和 RFID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 RFID 的电力物资管理流程,实现了电力理收货入库、拣货出库、库存盘点以及借用出入库的物资管理模式,实现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无纸化。
2 RFID技术简介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的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缩写,属于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即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相关数据。射频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例如图书管理、商品零售业、医疗行业以及电子身份证等方面。
利用RFID实现对物资的管理是RFID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电力企业物资管理仍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的方法来管理资产,借助手工的方式来完成数据的录入,无法与实物信息实现实时对应。RFID技术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将物资管理的实时信息与信息系统实时同步。
3 RFID在配送中心的应用
结合电网公司库存管理业务流程,本文重点讨论在物资库存管理阶段,收货入库、拣货出库、库存盘点以及借用出入库的应用。
3.1 收货入库
基于RFID功能的支持和PDA设备与条码的应用,实现到货信息的高效查询及校验,货物在托盘、料箱等工具上的合理存放,货位的优化分配及利用;同时基于LPN单位的管理模式,提升收货入库效率、降低货物入库操作的复杂度。
在货物送达仓库后,通过扫描ASN标签读取具体到货信息(单号、物料名称、数量等),仓库收料员依此对到货物资的名称、数量、包装等进行核验;通过后进行卸货并将货物分装到托盘或料箱内,同时扫描LPN及存储物料的条码标签,RFID记录物料与托盘或料箱的关联信息;对于检验合格(或免检)的物料,系统便会自动分配货位给每个LPN,以任务指令的方式自动发送到PDA上显示,操作人员依此进行货物入库操作。
3.2 拣货出库
基于RFID功能的支持和PDA设备与条码的应用,实现出货信息的准确查询及校验,拣货货位合理有效的分配,以及对设备、人力等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基于LPN单位的管理模式,提升拣货出库效率、降低货物下架操作的复杂度。
在物料搬运单生效后,系统会自动分配拣货货位;然后仓库主管可基于出库需求及可用资源(设备、人力等)的情况制订出库计划,并将任务手工分配到具体人员,以指令的方式自动发送到PDA上显示;操作人员依此进行拣货下架操作,并根据出货的需要进行分拣、打包的操作,以便货物便利、安全的运输至目的地。
3.3 库存盘点
基于RFID功能的支持和PDA设备与条码的应用,实现系统库存信息与实物库存间的便利校验,提升库存盘点操作的准确性,减少传统盘点操作方式中因人为盘查、手工记录引发的信息错误;同时基于LPN单位的管理模式,提升盘点的效率,减少业务停滞和等待时间。
根据周期性盘点或年终盘点的需要,由系统生成(需在库存管理系统预设相关参数)或手工制订盘点计划:包含时间、物资种类及明细、对应货位/LPN/数量等信息;操作人员依此进行相关货位/LPN/物料标签的扫描,从而将盘点结果信息记录在系统中,通过库存管理系统的计算和校验生成盘点报表,对于存在差异的部分仓库人员应分析并注明原因;然后将盘点报表或报告提交物资及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调账的操作以保证账物相符。
3.4 借用出入库
基于RFID功能的支持和PDA设备与条码的应用,实现借用出库及借用返还的准确查询及便捷操作;同时基于LPN单位的管理模式,提升操作的效率。
当物料借用申请单审批生效后,仓库主管可手工指定借用出库来源货位,并通知叉车司机或仓库搬运人员依此进行货物转移,同时在系统中将相关物料的状态标示变更为“借用”;但借用返还时,可根据归还货物的实际状态决定是否将其存放在原料箱或托盘上,并对物料状态的标示进行更新。
4 结 论
本文对RFID技术在电力物资库存管理方面的应用做了相应的介绍,详细描述了仓储管理中RFID技术的工作流程。在电力物资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可实现对库存物资的监控管理和动态实时跟踪集中,实现物资管理智能化,能切实提高物资管理水平,在电力物资管理中有广泛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张国英,马湘.RFID在电力物资仓储配送的应用探索[J].物流科技,2012(6):77-80.
[2]陆爽,洪芳华,朱利军.电力物质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中的RFID应用研究[J].华东电力,2012(2):338-339.
[3]李国昌,杨云峰,李飞,等.RFID技术应用于电力计量器具管理的实现[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8(6):25-27.
[4]覃奕.基于RFID技术的电力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广西计算机学会,2011:6.
[5]王艳华,王滨,梁馨元,等.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19):108.
[6]苏斓,张庚.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究及应用[A].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2012年电力通信管理暨智能电网通信技术论坛论文集[C].中国通信学会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2013:4.
[7]梁矗军.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运用[J].中国市场,2008(28).
篇4
关键词 智能PDA;无线AP扩谱跳频技术;ERP仓储管理系统;参数设置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8-0072-02
南宁浮法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物流部成品仓库主要业务是负责公司产成品玻璃的收、发、存仓储管理,公司于2006年在成品仓库实施了ERP、OA信息管理平台,然而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发现,过去在仓储管理环节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整体管理效率低下且极易出现人为失误及管理上的漏洞,信息无法实时传送。针对成品仓储管理的现状和对智能PDA、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在F有ERP、OA管理系统中融合先进的智能PDA数据采集以及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手段,实现玻璃产成品仓储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1 智能PDA、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简介
智能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也称为智能PDA,因其带有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扫描、WiFi等无线网络通讯和RFID电子标签识别、触摸屏手写等功能,是传统条码扫描设备所无法比拟的,已广泛应用于仓储、设备管理等多种行业。
无线网络传输技术是通过使用无线网络接入点AP(Access Point)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桥接,智能PDA基于无线AP构成的无线网络实现与有线局域网服务器的通讯,完成现场采集数据的采集控制和实时传输。局域网服务器将返回的数据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到与有线网络相连的无线网络接入点AP中,无线接入点AP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处理后转变为无线信号,再通过天线增益放大并发射到大气中,智能PDA将捕获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所有网络数据的传输交换均遵循TCP/IP协议标准。
2 系统结构设计
2.1 无线网络架构
根据南浮玻璃成品仓储电子管理系统的管理要求,无线信号要对整个成品仓库区域达到无缝覆盖,无线网络智能终端PDA之间能够实现无缝漫游。系统的硬件包括ERP数据库服务器、物流业务电脑PC、无线网络接入点AP、智能移动终端PDA、条码打印机等。智能PDA通过AP无线网络访问并操作,采集的作业数据通过条码管理系统实时传输到ERP系统,服务器再将返回的数据通过原传输路经返回到无线AP。无线AP伺服数据的接收和发送,通过HTTP协议,实现与局域网服务器的数据通信。无线网络架构拓扑图如图1所示。
无线网络系统采用当今无线局域网领域最先进的解决方案,基于2.4GHz频段和IEEE802.11b/g规范,方案中使用了Symbol的无线接入点AP4131用于2.4GHz信号覆盖。AP4131的无线网络通讯技术,是一种基于2.4GHz频段的扩谱跳频技术,AP在信号接入过程中采用了频点跳频的模式,有效地避开了外界干扰信号的侵入。
扩谱跳频技术是在90年代末期兴起的,基于扩谱跳频技术的无线接入点AP413工作在2.402GHz~2.4835GHz的通讯频段内,可以同时容纳79个1MHz带宽的AP同时进行工作,每个AP占用的带宽相当小(1MHz)。由于无线AP工作频率能够跳变,外界的干扰信号无法跟踪其频率变化规律,因此无法对其产生有效干扰。基于AP4131构成的无线局域网络,通过多台AP的协调工作,实现采集数据的实时快捷、安全的传输。
MC3090是最新推出的设备,是一款轻便、耐用的移动数据终端,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而构建,移动数据终端PDA的应用程序存放在办公室应用服务器上,PDA运行采集程序,通过AP登录应用服务器,PDA采集数据通过AP转发传输到公司局域网服务器中,服务器再将返回的数据通过原传输路经返回到AP。
由于智能移动终端MC3090的操作区域遍及成品仓库(120×100m2)的各个角落,为了满足PDA与物流业务工作站保持实时的通讯,通过设置6个AP的组合,实现现场PDA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做到无线信号的无缝覆盖。将6个无线AP接入点设置为相同ESSID标识名,达到相邻无线AP之间的信号互为冗余备份。
2.2 无线接入点AP4131的连接与参数设置
将6个无线AP分别通过超五类网线及POE模块接入公司现有有线局域网的以太网交换机,形成以有线局域网为基础的无线网络。每个PDA都有自己的IP地址,均作为一个网络节点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点AP,实现与网络系统的实时数据交换。AP采用6dBi全向天线,在水平方向做到360°信号覆盖。
要实现无线网络漫游,AP4131的参数设置工作必不可少。将设置用的计算机接入到AP所接入的局域网中,设置用计算机的IP地址和无线AP的IP地址改在同一网段内。首先给每个无线AP分配好IP地址,保证所有无线AP的IP地址都设在同一网段;每个无线AP都设置成AP模式;所有无线AP设备标识名(Net-ID)设为相同的cnpl;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DHCP/BOOTP设为Disabled;国家区域设为China;接入控制设置选择“允许接入控制”;各个AP设置相同的WEP加密认证方式及密钥;为了防止有可能私自接入网络窃取网信,通过访问列表控制来控制接入局域网的终端,每个无线智能终端都由唯一的物理地址MAC标识。
2.3 系统软件实现
软件系统主要由ERP仓储管理模块、PDA数据采集模块、通讯组件服务模块构成。在公司现有ERP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二次开发PDA数据采集及操作的PDA应用程序。PDA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进行采集,再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送到通讯组件服务模块,数据经过处理后由后台调用ERP仓储管理模块,最后得出的数据直接返回到智能PDA。在本方案中,智能移动终端MC3090与计算机系统的连接采用B/S结构,在B/S结构方式下,PDA内嵌浏览器,基于HTTP协议与服务器进行实时数据通信。PDA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而构建,PDA应用系统模块功能包括:收货(入库)管理,发货(出库)管理,调库管理,盘库管理,查询管理五大功能。
3 系统功能模块应用
入库管理:待入库的玻璃产成品存放在待检区,保管员使用PDA连续扫描玻璃上的条码信息,修改入库数量,确认后完成入库。
出库管理:库管员根据发货单经PDA扫描条码,系统自动生成销售出库单。
调库管理:通过PDA扫描,完成仓库内不同仓位之间的玻璃调库操作。
盘库管理:使用PDA进行实时的批次扫描
操作。
查询管理:进出电子账单,库存量状态表、库存进出日报表、生产状态表等。
4 结论
通过智能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和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结合,实现玻璃产成品仓储物流数据实时传输。实现快速出入库和动态盘点,加快物流速度,减少人力资源,提高了仓储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运作效率,实现玻璃产成品仓储的自动化、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物流仓储管理 现状 优化策略
一、前言
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物流这个第三产业也正逐渐成为服务业中的重要支柱,我国的物流成本远超其他国家,因此怎样降低物流的成本,拉动我国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当下物流管理所要面临的当务之急。在物流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关是物流仓储,而物流仓储同样也是影响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在物流成本中占据了很大一般分位置,如果不立即对仓储系统进行优化,那么巨额的产业投资绝极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所投入的人力物力都打了水漂。众所周知,“不断料、不呆料、不屯料”是物流仓储管理的三大执行标准,在这基础上实现降低堆积的库存量从而减少仓储所带来的资产负担,更大程度加快物流物品的周转速度。所以,降低物流成本首要问题就是如何优化物流仓储管理机制。
二、我国仓储管理的现状
1.仓库布局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各个地区都有大量建成使用中或是正在筹建中的仓库,各个领域部门为了满足各自的物流需求,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只为己用仓库,这些仓库为各个部门所用,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安排,成为独立的个体,各地区层层设库、行行设库的现象普遍,致使同一地区同一类仓库间来回倒库现象屡见不鲜,产生许多不需要的中转环节,甚至出现了物流物品逆行等的不合逻辑的现象,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物流产业的投入成本,浪费了不必要投入的资金和物力。而正是缺乏管制,这些不合理的仓库零星分布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对当地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地区整体规划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2.仓储技术程度不达标
绝大多数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仓库作业中还是以人力资源为主,这种不均衡的仓储技术大大影响了我国整体的仓储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整体物流仓储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对仓储技术认识的不全面,致使仓储管理体系没有对信息化技术更全面更有效的利用,缺少从供应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规划。
3.自动化仓储利用率不高
当今社会,社会生产活动都向着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自动化仓储的发展在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成本,从未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经济能力以及其他因素,中小型企业在仓储自动化方面发展缓慢,而且由于规模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大量的库场设施被闲置,管理上的偏差又导致重复配置的现象。这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越发的促使了仓储向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
4.仓储管理人才缺少
物流作为第三产业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服务业中的重要支柱,相对于其他国家的物流管理,我国物流管理行业起步更晚,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迅速成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仓储人才培养与运用方面的意识还相对薄弱,仓储的技术人才、操作人才、管理人才等相关人员都相当缺乏,特别是具备以上三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另外,我们国家仓储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学历都在大专以下。学历层次的参差不齐,降低了仓储管理的水平的同时也影响了新技术的运用。
三、国内物流仓储管理的优化计划
1.构建以仓储网络为中心的仓储布局体系
当今,我们国家很多企业的仓储设备都建立在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区,但由于各个仓库自成体系,各为己用的的仓储现状,导致了仓储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优化仓储管理机制的时候,应该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自身制定的运营计划,调节企业的经营结构。对现有的仓储体系进行合理系统的规划,严谨科学的布局,同时,加强行业内外的联系,将企业间原本各自为政的仓储体系建立成互相帮助的经济合作机制。
2.提升以仓储技术改造的仓储管理能力
优化仓储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是拥有先进的仓储技术。优化的有效途径是将仓储运营体系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将传统的人力劳动更改为效率更高的电子化、机械化、的操作和管理方式,从而降低仓储的投入资金。例如运用条形码,电子标签,RF等信息技术对仓库进行电子化管理。
3.加强一体化技术在仓储中的整合运用
物流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原始低效的人力时代,进入机械化时代后开始了新兴、迅猛的发展,而在自动化过后的一体化整合时代中运用了大量高科技手段,例如激光扫描、计算机控制技术、条形码等电子新兴技术来对仓库进行管理,利用自动分检体系,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货物的分检速度,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提高仓储人员的整体素质
现如今,熟悉仓储技术、管理、作业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想要改善仓储管理机制,就需要从这种复合型人才身上找到突破口,建立起坚实的人才基础,从而提高仓储资源的利用率。在学习方面,可以组织仓储内的从业人员去国外学习考察、到优秀企业内积累相关专业的经验。提高仓储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仓储各方面人员缺乏的现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快速增长,电子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想要提高物流企业在国内外相关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就必须从根本上入手,杜绝仓储设备的浪费现象、提高仓储设备的使用率、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力求将投入成本降到最低,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 仓储 仓储管理
一、引言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以及仓库内储存的物资所进行的有效管理,是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仓储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仓储管理的布局、设施和人员配置等一系列良好规划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可以达到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体系的作用,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有效的调节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更多的是体现在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之间。
制造型企业是指生产资料成本在企业成本所占的比例较高。具体的说是指企业日常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于所售产品的原材料的购入,并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加工、装配。制造型企业在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其中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而目前仓储管理在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的就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作用。就制造型企业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要想获取更多的利润,其中一条有效的途径是就是对于物流的严格把控,而仓储在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包括原材料的加工,成品的搬运、配送这些内部的生产物流的效率的高低,都会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运行。
随着通胀影响加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制的更小。仓储管理作为制造型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牵扯到诸多因素:购入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制成品销售等生产流通过程中的诸多环节。因此仓储管理为制造型企业中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提供着重要的决策依据,它可以有效跟踪市场信息,以及为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提供了预警机制。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考虑到风险分散、及时回收成本等一系列问题过程中,加快了出货、进料的频率,但是现行的体制是大多数的企业采用手工操作的措施,效率极其低下。这样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本浪费,还会使得管理层在做决策的时候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统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意义深远。
二、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模式和分析
1.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
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仓库的规划和布局、仓管人员和设施的配置、出入库运作管理、仓储物资保管(涉及到各种物料资源的分区管理)、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收发及退货管理。
2.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形式粗放、单一,技术相对简单落后,物流管理缺乏系统化。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管理模式大多数是在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并未结合现代的管理技术。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内部的物流体系,即仓储管理尚未实行一体化的管理制度,不论是从原材料的入库,还是制成品的出库都没有实行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仓储管理更具有灵活性,要同整个市场来协调,而现行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模式不论是管理方式,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由于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物资预测系统,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预测的物资需求往往会和实际的物资需求相脱节,这样很容易造成物资的存储、供给以及需求信息的脱节,从而使得这个仓储管理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日常的仓储管理的过程中体系较为混乱:在库材料的随意摆放,不合格品、余料与合格的出库产品的混放,这些很容易造成在日常的盘库过程中,库存数量模糊不清,账实不符;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机制,在原料的领用上,都较为随意,这样很容易造成空间浪费、资金闲置。制造型企业的物流相对于其他一些行业而言,是较为落后的,虽然大多数的企业都加大了物流硬件设备的投入,但是由于物流缺乏系统的连贯性,往往会造成物流资源的浪费。
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就按照订单进行生产的,按订单的生产很容易使得的实际生产所需物料与预期的物料产生偏差。这样做往往会在订单完成之后,有一些原材料尚未完全使用,退回到原材料仓,然而这些按订单生产所剩余的原材料,在下次重接的订单生产过程中其实是很难用到的,但是原材料仓不得不为这些余料安排出空缺的位置,因此这样做必然会加大企业的成本负担。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人员,因此得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许多业务操作的不够规范,原材料的领用、余料的管理以及废品的处理都很容易由于缺乏专业的操作人方式而使得在仓储管理过程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传统制造型企业实行仓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不连续,因此在日常的仓储管理过程中储存是极为重要的,只注重储存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当代市场的发展。现代市场的发展,必然会要求制造型企业将专注点转移到物流体系的其他方面的建设,比如运输系统完善、仓储设备、技术的更新投入。我国制造型企业的仓储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有的虽然实行了一些有效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运用的程度不高。管理方式较为混乱,目前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对于仓储管理的认识较为片面,仓储管理知识较为淡泊。他们认为仓储管理更多是出、入库的管理。这种只注重现场管理而忽视整个仓储管理流程的管理方式,往往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仓储管理成本较高同时高成本的管理方式及其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由于缺乏专业的仓储管理人才。这样及其容易使得整个仓储管理受到制约。
制造型企业要发展仓储管理,除了专业的技术型人才之外,还需要操作性人才的支持常规性工作。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在制造型企业中从事仓储管理的操作人员,大多是高校直接毕业的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差。即使仓储设备、技术的及时更新,由于专业型人才的匮乏,也会造成日常的仓储管理中,效率低下。除此之外,不规范的业务操作,还会造成物料在领用过程中的浪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制造型企业仓储管理的对策
1.创新型制造企业仓储管理观念
随着通胀影响加剧,劳动力、原材料成本的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制造型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制的更小。建立科学、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统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意义深远。这种创新性的仓储管理理念,要依托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完善的仓储管理体系,从来达到完善整个仓储管理机制的目的。
2.做好仓库布局、做好现场作业管理
在仓储空间的布局中,首先考虑的是运输的便利性。制造型企业,大多是通过生产来获取企业的经营利润,因此在从事仓储管理的过程中,从原材料的进货,到成品的出货都要充分考虑到与运输工具接口的便利性。针对仓储管理的位置选择上,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的仓库是与实体的职能部门分开的,因此在选择仓库的位置时,除了考虑企业本身生产的便利性之外,还要尽可能的考虑场地的租用费用、交通的便利性、仓库的整体布局以及边缘客户的分布状况、周围物流渠道分布状况等等一系列因素。
在仓库的布局和划分上,先是确认仓库的存储位置,然后根据仓库所处的位置对库区进行划分,一个完善的制造型企业的仓库区域必须划分以下几个部分:存储区、生产区、办公区。存储区主要是负责原材料的入库、挑选、装卸、出货等;生产、办公区域主要负责是对于整个生产活动的计划、协调、控制等宏观区域的整体把握。在划分仓储区域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考虑物品流动的线路,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线路设定各个区域,包括产品包装、装卸、拣货等区域,最后再根据产品的生产周期的长短,对库区产品进行合理的规划。
要使制造型企业能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存储空间的合理利用。在进行存储空间划分的过程中,首先要划分的是最为重要的空间,即物流仓储空间的划分,其次需要划分的是回收空间,划分回收空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区分产品的好坏,从而达到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对于工作人员的休息区域也要进行划分。要有针对性的对仓储空间进行有效地划分,对于仓储空间的划分可以通过原材料的种类、制成品的价值等等一些列因素进行划分,这种清晰的划分方式,有利于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节约时间对仓储物资进行有效的盘点和管理。
3.健全在库保管机制、优化库存管理
制造型企业在进行仓储管理的过程中,要考虑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仓储系统设制、库存管理、具体仓储的操作作业。仓储系统的设置关系到制造型企业日常供应链工作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要建立一个合适的仓储管理系统就必须是以仓库配送为中心,充分考虑周围的交通、地域、环境等综合因素,然后再以这个中心出发,选取专业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关于库存管理这一部分,由于制造型企业对于成本的管控是比较严格的,因此在库存把控的过程中应以保证产品质量前提的基础上,充分把控运营成本,追求合理库存。例如在谈到制造型企业如何降低成本的过程中,许多企业都考虑到零库存管理,以销定产。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企业独立的库存成本核算中心。仓储作业操作,这部分关系到仓储管理的最核心的环节,它包括原材料的入库、成品的出库、盘点以及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流程。在原材料进库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卸货,再根据进货单,验收货物,然后借助企业的现代化的操作系统,完成产品信息的登记,最终确认产品的入库信息。
关于制造型企业在建立库保管机制时,要加强在库产品的信息统计、财务账单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产品的质量是制造型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基础,因此在建立在库保管机制的时候要强化质量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企业仓储管理行为准则。除了上面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之外,还要考虑到安全、养护方面的管理,因此目前国内一些制造型也考虑到HES等过程管理方案的过程管控系统。
4.加强仓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
在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仓储管理的问题中,有一点值得考虑的就是专业人员的匮乏。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可以加大员工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考核。对于合格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不合格的员工,再次进行培训,直至通过为止。也可以采取处罚措施,有奖有罚,以奖为主。
目前大多数的制造型企业在仓储管理上都采用了企业管理系统,比如ERP系统、K3系统等等。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影响仓储管理的日常的操作模式,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及时有效的跟踪物品、提高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中的精确性,减少人工成本和库存成本,精确库存信息,最终降低制造型企业在生产、存储过程中的费用。但是这些系统的实际运用状态并不完善。因此在引入这些系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些系统的实际运用价值,以顾客为导向,实现信息完整、完全的交互,完善数据仓库信息的建设。具体的改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在原材料入库上,要借助这些系统完成信息的记录,比如具体的存放状况,具体的入库时间;在产成品的出货上面,由于系统可以自动的得出出货单据,因此为了保证信息的完整对应性,库管员要核对出货单据正确性,检查出库产品与发货单据上产品是否相一致,然后再更新产品的出货信息;盘库操作,采用了这些技术可以提高盘货的效率,直接将盘点结果反馈给终端操作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库管员就要定期合适盘点信息的正确与否。
四、总结
仓储作为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制造型企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仓储管理进行合理规划是制造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高绩效的仓储管理能有效提高制造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并为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陆靖:菲亚特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04)
[2]肖建辉.浅谈仓储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6)
[3]李军:第三方物流进行仓储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设.2010(18)
篇7
关键词:部队后勤;仓储管理;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E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一、我国部队后勤仓储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存在弊端的管理机制
我国的部队后勤仓储管理体制成效条块分割的体系表现。我国部队仓储管理体系中,具备总部直属仓库,也具备军区仓库,不仅有专业仓库,也有很多通用仓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数量上的优势,但是这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仓库的建造产生了重复现象,而且也增加了管理中的工作任务,而且多数仓库的利用率也较低。从而产生了布局管理上的宏观调控问题。而由于其地理分布等特殊要求,也造成了业务关系协调方向的复杂性,并不利于管理,同时也造成了信息沟通的障碍。
(二)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方式
我国的部队后勤仓储管理的理念相对落后,专业的管理人才相对匮乏。在传统的部队后勤仓储管理中,仅将仓库作为物资中转的基地,而管理工作也仅限于收发统计的初级管理意识。在新理论和高技术的发展中,传统的理念已经不能给予仓储管理正确发展。由于我国的部队后勤仓储管理人员构成复杂,而综合素质也不高,所以无法保障现代化的作战需求。而其中设备老化也是重要问题。很多在仓库中的设备没有及时养护,从而导致了老化的问题,而另一方面很多设备也到达了使用年限,而尚未得到更新的设备代替。
二、部队后勤仓储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
(一)基于综合实力的发展,确定整体规划建设
在我国军事发展的国情分析中,应当确定稳步提升的发展战略。利用有限的军费支出,逐步推进部队后勤仓储管理的建设。应当注重Y合实践操作,从新时期军事方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统筹规划。首先,按照作战方向的主流需要,提升后勤仓储的建设完善工程。其次,根据紧急作战部队的需求,优化军事仓储的快速保障机制。最后,满足高技术的局部战场后勤需求,提高全面后勤补给能力。
在我国经济实力发展的基础上,部队建设和战略形态也在与时俱进。而后期仓储的建设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那么为了保障后勤仓储能力的提升,在建设过程中跳跃部分不必要的阶段是加速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应当争取军事经济发展效益好的阶段,让部队后勤仓储在历史条件的促进中,得以全面提升。另一方面,通过部队后勤仓储管理的基础设施和客观环境,提高战时仓储能力保障,从而优化部队后勤仓储能力。从分阶段进行的优化措施中,把握时代机遇,在全面发展部队建设的同时,提高部队后勤仓储管理上的优化工作。
(二)推进军民互助的补给方式
我国的部队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支持,也同时需要军民互助的方式进行仓储管理工作的优化。在地方物流的双向互补中,可以得到共同发展的途径。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物资补给具有快速演变的规律。而部队单方面的后勤仓储很难及时供应快速变化的战场需求。多数战略演习中可以发现,在部队仓库的建设上,不能随时更换,也不可能在极大的战场中广泛设点。所以,军队仓库的建设,可以采用军民结合的方式,进行双向互补的结构规划。一方面,部队后勤仓储可以由部队单独管理,逐步向社会兼管方向过度,促进管理体制的变革。另一方面,在仓库群和战略方向中,将民间商业基地和国家储备基地,作为可以进行临时调度的仓储后备力量,从而形成部队、社会、以及国家的三位一体的整体格局。最后,以前期规划为基础,通过调整基础资源的配置方式,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完善社会物流的有机结合,在国家物流的仓储状态中,发挥固有潜力,从而三者相互转化以及渗透作用。
(三)加强硬件设施,提升软件设施
部队后勤的仓储管理应当以增强保障能力为前提,寻求发展仓储完善的硬件设施。其重要方向在基础工程的配套设施的系统完善。一方面,应当极力调整仓库的布局,从优化储备结构进行管理体制的完善,从而消除系统本身存在的地域差距和时间差异。从而实现部队仓储功能的完善。另一方面,集中技术和物力,解决部队后勤的仓储设施,以及管理设备的配给问题。让其能够在实践应用中得以发挥其补给功能,以及保障效能。从全方面看,应当在优化过程中,以改造为主体战略,但同时也要加强新旧设施并用的过程,逐步递进新设施的应用和推广,从而依次更新避免浪费。而具体内容应当落实于保障装备以及管理设备之上。
在提高部队后勤仓储管理水平的优化工作中,对于军事仓储系统的技术性改造是重点方向。是在当前部队军事经济环境有限的情况下,进行深度挖掘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而技术改造的目标非常明确。通过对原有仓储结构的科学规划,使其局部性能与整体性能全面提升,从而增强部队后勤仓储的内部协调能力,平战保障能力,以及物资管理能力和配套能力。而技术改造的重点当落于,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应用,驻地自然环境的优化,搬运装卸能力的提高,物资存储过程的条件,仓储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以及管理配套能力的提升。技术改造方法,当重视国内的先进管理思维,以及管理技术的科研成果,依据部队后勤仓储管理的需求,进行引进,通过吸收和互补的方式,进行优化的过程,促使部队后勤仓储的功能和资源等,得到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毅,张镇,孟伟巍.军事后勤仓储管理改革探析[J].中国储运,2008(10):87-89.
篇8
关键词:仓储式机房EPC工程总承包模块化装配化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一、仓储式机房试点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仓储式机房是一种全新的建设模式,由独立运行的多个模组复制扩展便可构成仓库级的大型数据中心,其采用模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具有建设成本低、部署速度快、应用推广方便等特点。为了验证仓储式机房在低成本、高效节能、快速部署方面的优势,本试点工程项目采用“集成商总承包”方式建设,即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二、试点工程总承包模式、建设流程及主要建设内容
1、试点工程总承包模式分析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又称交钥匙工程总承包,即工程总承包方按照与业主的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2、试点工程建设流程
设立工程总承包项目部,指定项目经理,项目部下设设计组、采购组、施工组、财务组、综合组等。项目部制定了《仓储式机房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办法》和《仓储式机房试点工程项目招标采购流程》,并编制总承包项目进度计划、质量目标和成本计划。
3、试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3.1、试点工程建设内容
本试点工程为改建工程,原厂房为地上一层,建筑高度9.99m,屋架下净高8m;改建后为地上二层,一层层高4.8m,二层层高3.2m。
该试点区域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形式,2层钢框架结构体系,机房净高8m,主要功能包括试点机房、参观廊、楼梯间、配套的水泵房及设备平台。
3.2、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特点及施工难点
由于仓储式机房是一项全新的机房建设方案与建设模式,对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各方面都需要摸索前进。
1、项目管理方面
试点采用的新理念、新技术较多,项目部需要与设计、设备厂家等做到充分沟通与了解,同时要综合协调土建、动力、机柜建设、采购、维护等多部门,并做好合同管理及项目的功能定位和进度里程碑事件。
2、设计方面
项目第一次尝试整体设计,设计内容从土建、机电延伸至策划、设备研发、机改、维护手册、系统测试等等多个新领域,从单纯的设计向咨询与技术集成的方向转化,设计需要面对的新领域与新问题比较多。
3、采购方面
试点应用了一系列空调、电源等新技术设备,对采购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4、施工方面
试点项目探索的新领域多,工程需要顾及现场条件的不可控因素相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工作按设计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进行临时变动和修改,对工程工期和进度计划影响较大,如何为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创造有利条件,将是总承包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
试点项目总工期较短,土建、机电、机房专业不同的施工队伍共同施工,场地拥挤、周围环境和设施条件差,施工组织协调的难度较大,如何处理好三个标段的衔接和协调工作,将是总承包项目施工组织的难点。
三、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进度和费用综合控制
1、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度计划及控制
1.1、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总进度计划
工程总承包项目部按照《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和同类工程经验,充分利用设计院现有的人力、技术、信息和项目管理等资源优势,对试点工程进度进行有效计划与合理控制,具体措施如下:
1)制定详细合理的总承包项目进度计划。项目部管理人员按计划严格控制项目节点进度,跟踪、控制各实施阶段的进度偏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总的工期要求。
2)加强对专业分包队伍的考核管理,落实分包责任制,合理配置人员、机械、材料等资源。
3)现场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帮助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影响进度的各种问题。在土建施工和室外设备安装中,现场管理人员重点对基础开挖施工、钢架结构安装、电气施工、室外冷水机组安装等施工安全重点环节进行检查和控制。
1.2、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进度优化与控制
1)基础混凝土的养护:施工规范规定基础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10天,但是由于室内温度低,养护15天后基础混凝土的强度才达到设计强度的70%,其施工荷载和设计荷载基本达到一致,项目组现场管理人员经过与设计组的同事们进行合理的讨论和分析,认为基础上面可以覆土,不会影响其养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工期浪费。
2)室外机的安装:在室外冷水机组安装时,由于厂家技术人员对现场条件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比如行车路线少、路面地下管线多、现场路面能运行的最大吊车载重有限,导致室外机不能正常安装,工期延误1周。项目组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现场情况,仔细研究各种可行方案,最终确定采用人工推运安装的方式,耗时10多个小时,安全地把机组安装成功。
3)空调室内机的安装:在模块A室内机安装时,由于建筑设计在考虑分割墙的情况下没有考虑钢架楼梯固定问题,土建施工时,为了将钢架楼梯固定,导致隔墙向机房内侧移动10公分左右,而建筑图纸没有及时更新。盾安室内机安装人员按原图与隔墙距离施工,导致室内机组与机柜偏差7-10公分,左侧冷凝管在机柜上方,容易出现安全隐患。项目组现场管理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解决对策,最终采用对管道连接点做好焊接及防漏水保护,并对管道进行试压和保温,最后通过试水确定其影响性不大,不会带来机房安全隐患。
4)新风机组的安装:在二层新风机组安装时,在进行焊接的时候钢梁的安装按结构图纸施工,导致新风机组整机无法搬运进去,项目组现场管理人员经过与厂家反复沟通协商,决定将机组拆成几个部分,吊装到二层后再进行重新组装,拆小了安装来解决问题。
5)水管道试压及清洗:管道安装完成后,项目组现场管理人员与设计及监理一起制定管道试压及清洗方案,并且对管道设计中遗漏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见解,包括增加了过滤阀,解决了冲洗中存在的死角,消除了微小残留物进入机组对机组的破坏等。
6)工期的控制及拖延:施工企业所采购的设备在采购期内一拖再拖,造成设备采购进度延期,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在施工期间缺乏对施工人员、材料、机械的组织、协调和控制,严重影响了施工效率。现场土建施工从2012年8月中旬开始,具体的工期进度为3个半月,应该是在2012年11月底完工,但实际上是2012年12月底完工的,耽误了整整1个月。分析如下:土建施工队由于室内温度低,导致其基础养护耽误了5天,机电安装队采购的配电柜及电缆由于发货慢导致其安装耽误了7天,设计院由于修改方案导致土建施工队增加工作量耽误了8天,机房监控安装单位龙控方面由于人手不够、调试工作量大等原因,其安装工期耽误了10天。
2、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变更管理及费用控制
2.1、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变更管理
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变更审批流程见下图:
图2-1试点工程总承包工程变更流程图
2.2、试点工程总承包项目费用控制
图2-2试点工程变更原因引起的变更成本所占比例图
1)设计环节:由于本工程为试点工程,需要在建设过程中根据需求变化产生变更,由技术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占总变更成本的40.9%;由各专业配合引起的设计变更占总变更成本的1.6%。
2)采购环节:防火封堵、电伴热、增加的管道及蝶阀等没在清单中体现,其增加成本也没在投资中加以考虑。由于工程量清单不明确引起的设计变更占总变更成本的47.2%;
3)施工环节:由于美观原因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设计变更分别占总变更成本的5.4%和4.9%。
四、结束语
目前,在工程的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甲方的施工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可以对整个的工程进行监管和控制,有效地推动整个项目工程的进展。综上所述,甲方对整个项目工程的管理作用已经日益显著,因此就需要科学家密切的注意和研究,从实际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全新的措施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推动项目管理工程的开展和进步。相信在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下,甲方的优势作用可以更好地在项目工程管理中进行。
Analysis of warehouse-style communication room pilot EPC project management integrated schedule and cost control
WANG YueCAO Kun-yuanJI Peng-fei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Beijing 100080)
Abstract:
Key words:
作者简介:
王悦(1977-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通信楼宇及塔桅设计,北京,100080
篇9
【关键词】中石油大连油厂 仓储管理
1.引言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以及仓库内储存的物资所进行的有效管理,是为了充分利用仓储资源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过程。仓储管理在整个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进行有效的仓储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体系,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有效的调节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中石油大连油厂的仓储管理主要体现在采购与生产、生产与销售之间。
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剧,劳动力、原材料的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中石油大连油厂的利润空间被压制的更小。仓储管理可以有效跟踪市场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并且为日常管理建立预警机制。目前大多数的中石油大连油厂考虑到风险分散、及时回收成本等因素,加快了出货、进料的频率。但是,现行的体系企业讲求大而全、小而全,因此造成大量建设、重复投资,导致物流资源空置、闲置。由于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较低、设施和技术落后、业务规模小等因素,使得仓库、运输车等物流设施利用效率低。仍停留在单一仓储、人工装卸搬运、被动运输等低级的简单物流作业阶段。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仓储管理系统对于中石油大连油厂而言意义深远。
2.中石油大连油厂仓储管理的模式和分析
2.1中石油大连油厂仓储管理的内容
中石油大连油厂仓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仓库的规划和布局、仓管人员和设施的配置、出入库运作管理、仓储物资保管(涉及到各种物料资源的分区管理)、半成品以及成品的收发及退货管理。
2.2中石油大连油厂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自管、手工记账、堆垛码放”等管理方式:
租用外部库房、投资物流设备、配置人力资源;敞开式库房,货品平面堆放存储;手工记录油品的出入库信息、库存量信息、库位信息;人工装卸,出库是以货跺最前端的货品为出库的先决条件;货品仓储与排产业务相对独立;非企业核心业务,企业的关注度不高。
管理形式粗放、单一,缺乏系统化。目前大多数的中石油大连油厂的内部仓储管理(原材料入库、制成品出库)尚未实行一体化管理。仓储管理要灵活的与市场协调,该厂的仓储管理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市场发达的程度。
缺乏科学的预测系统。该厂预测的物资需求和实际物资需求往往相脱节,极易造成物资存储、供给以及需求信息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在库材料随意摆放、不合格品、余料与合格品混放、原料领用较为随意、空间浪费、资金闲置现象普遍。提高了盘库难度,且容易造成账实不符。
目前,该厂生产流程一般采取订单模式。较容易产生实际生产所需物料与预期的物料的偏差,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因为,这些余料退回原材料仓,在新订单的生产中很难用到。且会造成对材料仓空间的侵占,加大企业的库存成本。缺乏专业化人员,业务操作不规范(原材料领用、余料管理以及废品处理)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传统中石油大连油厂实行仓储管理是为了防止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不连续。中石油大连油厂的仓储管理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或者存在“有而不用”的情况。管理人员对于仓储管理认识不足,仍然停留在仓储出、入库管理等简单的仓储操作方式上。发展仓储管理,除了专业化人员外,还需要操作性人才支持常规性工作。
3.中石油大连油厂仓储管理的对策
3.1健全在库保管机制、优化库存管理
在进行仓储管理的过程中,考虑以下内容:仓储系统设制、库存管理、具体操作作业。一个合适的仓储管理系统必须以仓库配送为中心,充分考虑交通、地域、环境等因素,从该中心出发,配置专业设备和专业化管理人员。
关于库存管理,库存把控应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充分把控运营成本,追求合理库存。建立企业独立的库存成本核算中心。例如上文所述,许多企业用零库存管理,以销定产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仓储作业操作,这是仓储管理的最核心环节。它包括原材料入库、成品出库、盘点以及其他具体操作。进库首先考虑卸货,再根据进货单,验收货物,完成产品信息登记,最终确认产品入库信息。 加强在库产品的信息统计、财务账单管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同时要充分考虑仓储安全和养护管理。
3.2引进专业3PL物流管理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仓储管理业已经成为企业节约边际成本,增加盈利的重要增长点。企业引入现代仓储运营模式是必然趋势。现代仓储运营模式是以“信息化、自动化、专业化”为核心的管理方式。这种创新的仓储管理理念,依托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形成了完善的管理机制。
信息化:一个平台、两个优化、三个自动、四个实时、N个报表,实施电子信息管理,进行高度信息化集成,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货料信息的扫描、分库、存储以及货物的远程管理、远程监控、远程跟踪;
自动化:在物料储运作业阶段,?应用机械堆高机、智能穿梭机等自动化设备,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控制实现货物的高效存取和管理;
专业化: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3PL)实施专业管理,利用经验丰富的专业管理操作人员,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共享化的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它与传统的库房管理模式相比,有如下优势:
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巩固和扩展自身的核心业务;
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
减少企业对仓储库房、物流设备、管理人员的投资与配备;
降低企业物料采购量和库存占有资金,合理控制产成品库存量;
提高企业物料配送、运输的效率,减少用户抱怨;
减少企业物料仓储环节因短缺、损坏、超期、变化等原因导致的损失;
降低企业作业费用;
基于以上原因,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展开专业的仓储管理可以有效改变目前的仓储管理困境。
目前大多数的中石油大连油厂在仓储管理上都采用了企业管理系统,比如ERP系统、K3系统等等。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降低该厂在生产、存储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但是,这些系统的实际运用状态并不完善。引进专业的3PL物流,应用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以顾客为导向,实现信息完整、共享。比如存放状况、入库时间、库存状态、货品质量等,可以做到可视化、远程化管理。成品出库,系统可以自动的得到出货单据。扫描系统数据采集自动化,自动通过扫描确认更新产品的出货信息。扫描系统数据采集自动化,自动通过扫描确认更新产品的出货信息。库管员核对出货单据正确性,检查出库产品与发货单据上产品是否相一致。盘库操作盘点,可采用按照货物型号、入库时间、规格、数量、货架等多种盘点模式,或者随意抽查某一品种、某一货架,或者整体进行盘点查询。
4.总结
仓储作为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仓储管理进行合理规划是中石油大连油厂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高绩效的仓储管理能有效降低中石油大连油厂的物流成本,提高“第三种收入”。形成健康的仓储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陆靖:菲亚特公司仓储管理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04)
[2]肖建辉.浅谈仓储管理[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6)
篇10
科学规划主动运营
科学的统一规划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先益物流系烟草根据物流的流量、流速、流向以及现有资源,以“经济、实用、优质、高效”为要求,按母子公司运行机制,统一规划、分期投资建设而成,将市烟草公司卷烟物流、武夷烟叶有限公司烟叶物流、金叶贸易公司烟用物资物流“三流合一”整合为一条供应链上物流,实行“两烟”一体化运营。人、财、物从三个法人公司完全剥离,由先益物流统一管理,物流系统从烟草“企业物流”转变为烟草专业“物流企业”,使“两烟”整合从战略层落实到管理层和操作层,大力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
烟草物流处于烟草供应链的末端,由于缺乏计划体系和主动性运作,长期以来处于被动操作的地位。自成立公司起,先益物流通过建立遍及上海、山东、河北、河南等12个省(市)的经营网络,为福建、安徽、浙江等数十家省内外中烟公司提供烟叶仓储、运输业务,逐步变被动物流为主动运营。目前,公司服务全市卷烟零售客户12612户,年分拣配送卷烟11.35万箱;服务烟草公司烟叶收购站77个,年可储运烟叶100万担;服务全市烟农21575户,年储运烟叶生产用麻片、绳、地膜、肥料等物资计5万余吨。
整合资源降低成本
资源整合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先益物流在工作中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环节,消除无效和冗余物流,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有效避免了人员、库房、设备的闲置和重复建设,提高了企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根据烟叶、烟用物资物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差异的特点,先益物流综合利用仓储资源,改变了一方面烟叶仓库闲置,另一方面租赁烟资仓库的现象。据悉,按收购计划安排,预计40万担烟叶配套包装物(麻片80万片、麻绳200万根)可存放于烟叶仓库,综合利用仓库面积3600平方米,按外租烟资库每平方米4.2元,存放半年计算,预计可节约费用约9.1万元。
随着“两烟”一体化运营的实行,先益物流减少了季节性用工和管理人员,既避免了人员的重复建设,也节约了人工费用。,邵武、光泽两地烟叶调运改为物流公司负责,两地运输集中公开招投标,担烟运费同比降幅达20%。
“两烟”物流一体化运行重在提高车辆运载率。今年,先益物流计划在建阳吕口进行“两烟合一”运输的试点,公司从邵武配送中心送往建阳、武夷山、浦城三个中转站的送货车均可在配送卷烟返程空车途经建阳吕口烟草站时,运输80-100担烟叶至邵武中心烟叶库。据介绍,此举预计节约运输费用5万元。
此外,针对烟叶保管期限的不同,先益物流分别采用通风性能好、方便存储的塑料托盘、铁筐作为烟叶库货架,使烟叶仓库堆垛整齐美观,提高了仓储利用率。托盘每平米存放烟叶5担,库容利用率可提高42.8%,铁筐每平米存放烟叶7.8担,库容利用率可提高56%。根据烟叶购销部提供的烟叶购销计划,以及武夷烟叶有限公司的打叶复烤计划,预计全年可减少外租库面积约1.4万平米,按烟叶仓库租赁费用每平米5.3元,租期4个月计算,年节省租赁费用约30万元。
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业务流程优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中,先益物流从创新物流管理机制角度出发,建立统一信息平台,不断优化卷烟、烟叶、烟资的“两烟一体”物流运行体系。
一是组织机构重组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实施仓储与配货合二为一统一管理,解决了原仓储与配货分设两个部门管理所带来的反应速度缓慢,不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问题。
二是流程改造与系统运用相结合。根据“两烟”一体化运行的业务需求,将烟叶信息系统与物流公司“两烟”系统有机融合,用信息化促进行业物流均衡协调发展。开发了车辆管理系统,改变了车辆管理手工操作模式,减少了烟叶收购期间数百辆运输车手工操作的失误,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发了烟用物资仓储系统,有效提高了烟叶收购调拨、验收入库、称量运输、销售出库等环节的效率;运用rfid与edi电子交换技术,实施卷烟仓储数字化、智能化库位管理,提升了现代物流企业运行水平。
-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
- 下一篇:洪涝灾害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