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科技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科技研究

篇1

关键词:科技人才;集聚环境;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184513048):广东省科技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

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人才环境的内涵相当广泛,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庞大复杂系统。人才环境在人才集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苏萍(2011)就认为人才引进中最重要因素是人才环境指标。美国心理学家勒温(2003)认为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且个人对环境往往无能为力,改变的方法是流动到更适宜的工作环境。朱达明(2001)认为人才环境具有对比效应、导向效应、互动效应、整体效应等效应以及决策选择、价值增损、条件制约、范围内扩等功能。

关于人才环境的结构要素,查其芬(2003)认为,人才环境是由经济发展状况、人才创业和发展保障状况、科技教育与国民素质教育、城市发展状况、社会服务及保障状况和人才中介服务状况构成的。朱达明(2004)认为,人才环境竞争力是一个多维的、分层面的、互为关联、层层推进的社会系统工程,集中表现在三个层面:基础层面,主要包括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市场发展状况和效益、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等外在形态;主导层面,主要包括社会开放程度、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社会资源集聚和扩散能力等内在功能;驱动层面,主要表现为人口受教育水平、科技发展水平、跨文化融合能力等内在素质。

图1 人才环境金字塔模型

国内学者对人才环境的概念基本上达成一致意见,但对人才环境的内涵及其组成要素的观点则更多是研究者出于个人研究需要进行界定,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综合现有研究,笔者认为,人才环境是指人才赖以生存、得以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影响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的总和。从人才环境的组成来看,人才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等六个方面。从构成层次上来看,人才环境可以分为影响人才的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以及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等;中观环境主要包括区域产业集群、城市化、区域亚文化等方面;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1 人才集聚模式

早在19 世纪9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就提出人才集聚是一个点的问题而不是面的问题。马歇尔以后,西方理论界对人才集聚的研究根据集聚的机理可以划分为集聚的经济结构和因素结构分析。其中,在人才集聚的经济结构方面主要包括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1995) 和艾伦・斯科特(Allen Scott,1988),他们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人才集聚的初始诱因。在人才集聚的因素结构分析方面,泰勒(Taylor,1977) 区别了五种人才集聚的推动力,认为人才集聚能够培育产业、企业家能力和有利的商业环境,进一步促进人才集聚。帕雷沃斯(Palivos,1996)提出了人才集聚的主要的向心力。

关于人才集聚模式,孙健等(2007)总结认为,人才集聚现象的产生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市场主导型、扶持型和计划型三种政府角色定位下的区域人才聚集模式;彭川宇(2008) 将区域人才聚集的实现路径归纳为收益优势型、产业推动型、“领头羊”效应型和政府引导型。黄江泉(2010)通过对人力资本集聚理论文献与实践调查的总结,构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人力资本集聚机理模型(如图2)。

2 人才集聚影响因素

篇2

关键词:科技投入;两阶段DEA模型;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建设

为推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依赖于资源消耗的传统型生产模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措施的首选,自1978年以来,这种模式的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能源消耗型的生产模式中忽略了城市的环境承载能力,牺牲了有限的资源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投入可转化为先进的技术装备,实现高技术产品的产值和培育有活力的技术市场环境,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全球温室效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警示下,区域建设者逐渐增强了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并努力构建经济―环境―社会协调的区域生态系统。自1999年海南设定为环保部认定的第一个生态省至今,我国的生态省区域已扩展为15个。在区域生态建设的进程中,科技资源投入在增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污染的排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

本文将从投入―产出的视角对科技投入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作用进行测度。首先,根据将科技资源和环境污染排放分别界定为环境排放子系统的投入、产出指标。将环境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治理分别界定为环境治理子系统的投入与产出指标。然而,两个子系统间前后衔接,共同组成一个以科技资源为投入、环境污染治理为产出的综合系统。通过测算各个系统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可获得科技投入对区域环境建设的影响作用及程度。本文将采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系统效率水平的DEA模型方法作为研究工具。然而,传统DEA评价中将决策单元视作"黑箱",忽略了决策单元(DMUs)的内部结构。鉴于本文提出的子系统之间的串联关系,本文将采用加性两阶段DEA模型对子系统影响效率及系统整体影响效率进行测度。

一、 国内外研究评述

科技投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金华,吴巧生(2005)研究了现代技术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并于(2007)建立了“成本内化”的科技创新体系用于促进区域生产环境建设。魏建兵等人(2006)研究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然而,目前针对于科技投入与生态建设影响关系的量化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将试图通过量化模型,测算科技资源投入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及贡献程度。

科技资源投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清晰测度科技投入的影响程度及贡献率,我国学者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尝试:侯风华、赵国杰(2008)利用索洛余值法推导了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速度方程。李兵等人(2009)利用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技投入变量构建了生产函数模型。韦凤琴,黄佐(2012)采用基于投入型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法量化了科技投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谢友才,张红辉(2009)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量了浙江省各地区的科技投入产出效率。鉴于DEA模型在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系统相对有效性的优势,该方法在科技投入影响程度及贡献率中被广泛应用。

Charnes和Cooper于1987年首先提出了传统的DEA模型与方法。然而,传统DEA评价中将决策单元视作“黑箱”,忽略了决策单元(DMUs)的内部结构。伴随系统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的提高,两阶段DEA模型方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两阶段DEA模型的研究中,将整个评价系统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两个串联子系统,并且前一个子系统的产出(全部或部分)对应为第二个子系统的投入。根据这种结构形式,Wang等人(1997)提出了序列型两阶段生产系统的DEA模型;Seiford,Zhu (1999)提出了两阶段DEA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美国商业银行的盈利部门和市场部门的绩效测算中。Zhu(2000),Sexton和Lewis(2003)又分别将该模型应用于世界500强企业和美国棒球队绩效测评中。以上研究主要基于传统DEA模型的理论框架,将两个阶段分别作为多投入-多产出系统进行独立效率测算。然而,现实评价中各个子系统与决策单元整体效率应考虑在同一模型体系中。为克服传统DEA模型在科技投入影响测算中的缺陷,冯锋等人(2011)将科技投入划分为科技研究开发和科技应用改造两个子系统,并利用两阶段DEA模型进行了投入-产出效率测算。冯志军,朱建新(2011)、杜军等人(2009)也采用两阶段DEA模型测算了科技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研究科技投入与生态环境建设影响的研究较多,但量化方法的研究较少。鉴于目前研究中,利用DEA方法测度科技投入的贡献与影响的研究较多,然而真正从系统内部结构关联中测算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加性两阶段DEA模型应用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的影响评价中,以获得科技投入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量化评价结果。

二、 评价系统结构分级及两阶段DEA模型介绍

科技资源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系统的投入,会通过技术创新、科研人才研发、研发经费、研发项目、专利等投入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产出指标,与此同时,工业化发展中也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排放。我们将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研究系统,其中由科技投入产生环境污染作为第一个子系统,称为“科技投入对污染排放影响子系统”。以环境污染指标作为投入、环境污染治理指标作为产出可以界定第二个子系统,称为“环境污染治理子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并非互相独立,其中,第一个子系统对应的产出指标恰好为第二个子系统的投入指标。因此,两个子系统具有串联链式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篇3

关键词:地源热泵环境系统;环保节能;技术运用;可行性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be combined with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the energy (Suzhou) us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low-carbon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for this project are analyzed by usin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the feasibility of scheme, to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zone.

Keywords: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of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X324

项目工程概况

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微碳科研中心项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中节能(苏州)环保科技产业园内,是产业园的标志性建筑,项目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为12.5m,总建筑面积为5015.18㎡,地上建筑面积为3633.46㎡,主要功能为高科技节能产品的展厅及节能科技研发用房,地下建筑面积为1381.72㎡,建筑功能为设备用房及地下车库。

微碳科研中心建筑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方案设计采用北京恒有源环境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地源热泵环境系统。

地源热泵环境系统的简介

地源热泵环境系统首选浅层地能作为建筑供暖替代能源,经地能热泵机组的工作而改变温度,进而实现对建筑物的冬季供暖、夏季制冷、日常提供生活。由三部分组成:能量采集系统、能量提升系统、能量释放系统。能量采集系统为核心,就如同锅炉系统中煤、燃气、油等燃料。能量采集系统以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井技术为核心,采集浅层地能。能量提升系统利用地能热泵,提升低位能量。能量释放系统利用末端装置。

地源热泵环境系统可实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换热,利用大地岩土层中的可再生浅层地能。由于较深的地层中在未受干扰的情况下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与室外气温相比是冬暖夏凉,因此此系统可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且效率大大提高。在热泵机组中消耗1kW的电能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即能效比大于4,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替代能源技术。

2008年12月北京恒有源环境系统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的地源热泵环境系统获得全国工商联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10月,在北京市节能环保促进会主持召的“恒有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京运行七年以上的恒有源地能热泵环境系统专家评审会”上,专家组对恒有源地能热泵环境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项目应用此地源热泵环境系统方案

1、设计依据

(1)、该项目的设计要求、技术参数。

(2)、地源热泵环境系统技术参数及相关配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风机盘管机组》GB/T19232

《地源热泵冷热源机房设计与施工》06R115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

《单井循环换热地源采集井工程技术规范》DB11/T 935-2012

2、设计原则

1)贯彻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概念。

2)充分考虑系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即满足使用要求,符合法规,系统运行可靠。

3)综合考虑投资、运行费用,设备的使用寿命等因素,优选系统方案。

4)在系统的可调节性及可操作性方面,合理选配设备容量并配套相应自控设施以保证不同负荷时的可靠调节并达到运行节能之目的。

3、室外设计参数

4、冷热负荷

根据原设计文件,冷热负荷见下表:

5、能量采集系统

地源采集井按结构分为两类:有填砾料采集井和无填砾料采集井,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设计选用有填砾料采集井。

有填砾料采集井在井壁(内径为 D )和井管(外径为 d )之间依次有阻水层、隔离膜、填砾料(包括填砾料中的上、下分隔板)等。井水由置于井管底部负压区的潜水泵抽出,进入热泵机组放热或吸热后,由热泵机组返回进入填砾料的上部正压区内。水流在填砾料的环形空间内向下流动至负压区,透过井管下部的花管部份进入井管,再由潜水泵抽出。

水流在填砾料的环形空间由上向下的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热交换。

示意图如下:

换热量计算:

①冬季地源采集系统取热量计算:

Q=Qh×) =260×)=198.1KW

②夏季地源采集系统散热量计算::

Qc= Qh×)=402×)=479KW

针对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目前项目共设置3口地源采集井满足系统运行需求:

1#井:井深124米,循环水泵循环量30m³/h,水泵扬程59米;

2#井:井深112米,循环水泵循环量30m³/h,水泵扬程59米;

3#井:井深116米,循环水泵循环量30m³/h,水泵扬程59米;

恒有源地源井位置如图所示:

6、能量提升系统

机房选择使用2台YSSR-200B型地源热泵机组,冬季开启1台YSSR-200B机组满足建筑采暖需求,另外1台YSSR-200B机组备用,夏季开启2台YSSR-200B机组满足建筑制冷需求。

YSSR-200B地源热泵工况如下:

制热工况:蒸发器进出水:15/10℃,冷凝器进出水:40/45℃,制热量237kW,输入电功率53.6kW。

制冷工况:蒸发器进出水:12/7℃,冷凝器进出水:25/30℃,制冷量220kW,输入电功率40.7kW。

地源热泵主机特点:

1)、配件精良

①国际品牌的压缩机,保证机组高效运行。

②专利的冷凝器,特殊的流体优化设计,换热效率高。

③世界知名的阀件选型,控制精度高,使用年限长。

2)、节能、环保、品质卓越

①环保安全

机组利用浅层地(热)能,实现供热、制冷;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气态、液态和固态污染物排放,是目前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中环保效果最显著、运行最安全可靠的一种。

②节能高效

机组热交换效率高,耗电量少,整机效率高于传统机组20%,在实际使用工况下,机组制冷时的最高性能系数(COP)可达到5.25以上,制热时的性能系数可达4.35以上。

3)、控制系统先进

国际知名品牌的专用热泵控制装置,机组具备各种完善的控制功能和安全保护措施,保障机组高效稳定运行。集中监控和远程监控的接口设计、独特的气候补偿控制、人性化的操作界面使用户充分享受到科技节能、舒适环保的双重收益。

①轻松自如的人机界面,全中文显示。三级密码保护,防止程序和参数被随意更改。

②配备RS485/RS232通讯接口,可实现用户集中监控、远程监控以及系统的智能升级等。

③高效的控制软件,提供系统供回水温控设定,定时控制、程序管理和水泵的联锁控制。

④采用气候补偿控制,可根据室外气温自动调节供水温度,提高机组效率和季节能效比,实现机组系统运行效率最优化,节能效果显著。

⑤诊断功能强,提供故障报警等多项诊断功能,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4)、安全保护功能完备

机组具备有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系统高、低压力和超压的保护;压缩机缺相、相序、过载和过热保护;系统防短路保护、防冻保护、水流保护、喷液保护等保护。

5)、结构特点

① 匹配高效换热管的壳管式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目前最先进的DAE高效蒸发传热管,管内表面的多头螺旋细肋以及螺旋形突起,使换热系数和换热能力大幅度提高。蒸发器内部结构采用流体优化设计,配置高效均液器,解决了系统工质分配的均匀性问题,换热效率较常规的强化换热器提高5%。

②机组避震设计,确保机组低噪声、低震动。压缩机的下面设置弹簧或橡胶减振器,减振效率在85%以上,即振动传递率小于 0.15,降低机组振动及系统振动,降低机组噪声。

机房设备明细表

7、能量释放系统

能量释放装置设于建筑内,通常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地板采暖、全空气系统等供暖制冷。其主要功能是将提升后的能量释放至需冷(热)环境内。本工程根据现场情况采用风机盘管为建筑提供冬季采暖、夏季制冷。

四、应用地源热泵环境系统的经济性

1、初投资分析

产业园微碳科研中心项目方案比对表

2、系统运行费用分析

1)冬季采用恒有源地源热泵环境系统运行分析

(1)、总采暖热负荷:Qr=260kW

(2)、采暖天数:按90天计算,每日运行时间按12小时计算。

(3)、采暖热负荷平均系数: φr1= tn-tpjtn-tw == 0.74

(4)、 采暖年热负荷:Qy= n×n1×Qr×φr= 90×12×260×0.74

=20.78×104kW·h/季

(5)、能量提升消耗的电能:Ny1 = =20.78×104/4.4=4.72×104kW·h/季

(6)、能量采集消耗的电能: Ny2 =90×12×7.5×2×0. 74=1.2×104kW·h/季

(7)、末端循环泵消耗的电能:Ny3 =90×12×(5.5×1+1.1×1)×0.74

=0.53×104kW·h/季

(8)、年总电能消耗量:

Ny= Ny1+ Ny2 + Ny3=(4.72+1.2+0.53)×104 =6.45×104 kW·h/采暖季

(9)、折合每平方米采暖用电量:

Np=6.45×104÷3520=18.3kW·h/m2·采暖季

(10)、运行电费:(按苏州商业电价标准0.86元/kW·h计算)

采暖季运行费用约为:A=0.86×6.45×104=5.5万元/采暖季

折合每m2采暖运行费:A1 = Sp1×Np =0.86×18.3=15.7元/m2·采暖季

2)夏季采用恒有源地源热泵环境系统运行分析

(1)、冷负荷计算: Ql=402kW

(2)、制冷天数:100天,每日运行8小时

(3)、冷负荷平均系数: φl= tpj-tntw-tn== 0.42

(4)、年冷负荷Qy= n×n1×Ql×φl=100×8×402×0.42=13.5×104 kW·h/季

(5)、能量提升消耗的电能:Ny1 = =13.5×104/5.4=2.5×104kW·h/季

(6)、能量采集消耗的电能:Ny2=100×8×2×7.5×0.42=0.5×104kW·h/季

(7)、末端循环泵消耗电能:Ny3=100×8×(5.5×2+1.1)×0.42=0.4×104kW·h/季

(8)、年总电能消耗量:Ny= Ny1+ Ny2 + Ny3=(2.5+0.5+0.4)×104

=3.4×104 kW·h/制冷季

(9)、折合每平方米制冷用电量:Np=3.4×104÷3520=9.7kW·h/m2·制冷季

(10)、运行电费:(按苏州商业电价标准0.86元/kW·h计算)

制冷季运行费用约为:A= 0.86×3.4×104=2.9万元/制冷季

折合每m2制冷运行费A1 = Sp1×Np =0.86×9.7=8.3元/m2·制冷季

5)运行费用汇总

恒有源地源热泵环境系统

五、地缘热泵环境系统在苏州地区应用的可行性

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域的纬度跨度也很大,南北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各地的地下温度也不同,而地源热泵效率和地下温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地域不同而形成的地下温度不同直接影响到地源热泵的系统制热(冷)性能。由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主要条件是建筑冬夏季节冷热负荷的均匀性,所以地源热泵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面从不同的方面来讨论苏州地区应用地源热泵的可行性。

1、气候条件的可行性分析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年平均气温为16.1℃;全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8℃,极端最低气温为-8.3℃。夏季时苏州地区空调室外计算温度为31.3℃,室内空调计算温度为26℃,温差为6.8℃~11.1℃;冬季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为-0.4℃,室内采暖计算温度为18℃,温差为18.4℃。经全年能耗模拟计算,苏州地区建筑空调冷暖负荷基本相同,故适合在该地区推广地源热泵技术,从而充分发挥地下蓄能的作用。

2、资源条件的可行性分析

苏州境内河港交错,湖荡密布,最著名的湖泊有位于西隅的太湖和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太湖水量北泄入江和东进淀泖后,经黄浦江入江;运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原出海的“三江”,今由黄浦江东泄入江,由此形成苏州市的三大水系,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丰富。

苏州地区河网密布,市区是江南水乡的中心和全国河流最密集的地区,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有宋以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低山丘陵零星散布,一般高100~350米,分布在西部山区和太湖诸岛,其中以穹窿山最高(342米),还有南阳山(338米)、西洞庭山缥缈峰(336米)、东洞庭山莫里峰(293米)、七子山(294米)、天平山(201米)、灵岩山(182米)、渔洋山(171米)、虞山(262米)、潭山(252米)等。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苏州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下水及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其土壤层也为良好的蓄能土体。这为苏州市地下水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在地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江、河、湖及水库、污水处理厂等地表水系推广地表水源热泵系统,在没有地表水系的地方可以推广地下水源热泵系统。

3、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源热泵技术已经发展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目前国内地源热泵生产产家众多,产品类型广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地源热泵应用的最大问题在于不同季节冷热负荷的平衡问题,根据苏州市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建筑能耗模拟计算可知,该地区内建筑物冷热负荷相对比较均衡,因此,在苏州地区非常适合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由于地源热泵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节约运行费用。另外,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以及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方针,从节约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和保护环境这些方面考虑,苏州地区具备合适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因而可以因地制宜的推广地源热泵技术。

4、经济性的可行性分析

地源热泵经济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初投资、年运行费用等。

1)初投资

和传统空调相比较,地源热泵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制冷机两套装置或系统,实现对建筑物的供热和制冷,省去了锅炉房和冷却塔,减少初投资,但地源热泵的钻井费和管路铺置费用较高。从总体初投资来看,地源热泵系统的初投资与传统空调系统基本相当。

2) 运行费用

当地源热泵COP达到4以上时,其运行能耗比传统空调运行费用低。同时地源热泵系统不需要冷却塔,故冷却塔的运行费用可省去。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效果突出,根据文献介绍据美国10年来的统计资料,地源热泵的运行费用(采暖)比空气源热泵空调节约22% ~25%,比燃油、燃煤锅炉运行费用节约40% ~60%。

六、结论

篇4

 

环境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在经济发展中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经济学科相比,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管理环境中命令-控制型政策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及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学术界和管理界逐渐认识到该学科对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政策制定的影响随之迅速扩大,它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学习者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与资源问题,在资源与环境政策制定中起重要作用。无论从环境科学/环境管理专业办学定位或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本课程都是一门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其定位应该是为完善环科科学/管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而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总体轮廓和最主要的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环境与资源问题的能力;针对本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以包括5大模块:导论、基本理论、分析方法、环境政策、资源管理;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要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案例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篇5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的技术,其制备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一是使目标分子(即印迹分子,模板分子)与特定功能单体通过共价或非共价作用形成复合物;二是在复合物中加入交联剂,使其在复合物周围与功能单体聚合,形成刚性的高分子聚合材料;三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模板分子从聚合物中取出,该聚合物(即分子印迹聚合物,简称MIPs)中便产生与模板分子的形状、大小和官能团的固定排列相匹配的印迹孔穴,对模板分子具有“记忆”能力。根据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形成复合物时作用力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共价法

共价法又称预组装法。在此方法中,印迹分子与单体以共价键相互连接形成单体-印迹分子复合物,再交联聚合;聚合后再通过化学途径将共价键断裂而去除印迹分子,从而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结构中具有与印迹分子互补,并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反应基团,可选择性的结合印迹分子。

1.2非共价法

非共价法又称自组装法,在此方法中,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自组织排列,以非共价键自发形成具有多重作用位点的单体-印迹分子复合物,经交联聚合后这种作用被保存下来。常用的非共价作用有:氢键、静电引力、金属螯合作用、电荷转移、疏水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其中氢键的应用最多。

1.3共价法与非共价法的结合

聚合时单体与印迹分子间作用力是共价键,而在对印迹分子的识别过程中,二者的作用是非共价的,得到的MIP既有共价印迹聚合物亲和专一性强的优点,又具有非共价印迹操作条件温和的优点。Piletsky[2]等也发展了一种以硅酸为印迹分子的分子自组装和分子预组装相结合的方法。

2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过程

2.1传统方法(本体聚合)

将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按一定比例溶解在惰性溶剂中,然后移入一玻璃安培瓶中,超声脱气,通氮气除氧,在真空下密封,经热引发或紫外光照射引发聚合得到块状聚合物,再经粉碎、研磨和筛分,得到适当大小的粒子,洗脱除去印迹分子,经真空干燥后即成分子印迹聚合物。

2.2原位聚合

原位聚合是一种在色谱柱中直接聚合得到双连续结构和双孔分布印迹聚合物的方法。此方法将MIP的制备与装柱一步完成,实验过程得到大大简化,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2.3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法是制备聚合物微球最简便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将模板、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溶于有机溶液中,形成均相体系,然后移入悬浮介质中聚合而得到印迹聚合物。

2.4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是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将此溶液转入水中(通常再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搅拌使其乳化。然后加入引发剂交联聚合就可得到粒径较为均一的球形聚合物。

2.5表面印迹法

表面分子印迹是指在固体表面进行印迹聚合的技术。先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形成加合物,然后此加合物在基质表面反应嫁接。

3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

传统印迹材料存在着制备过程繁琐,传质速度慢,吸附容量低的缺点。因此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出现,如分子印迹膜技术、分子印迹磁性材料和分子印迹纳米材料等等。

3.1分子印迹膜技术

分子印迹膜源于表面印迹,是一种兼具分子印迹技术与膜分离技术优点的新兴技术,其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3.2分子印迹磁性材料

结合磁性材料的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称为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表面修饰过的磁性微球在聚合过程中嵌入分子印迹聚合物母体中,从而使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再识别吸附过程完成后,分离传统MIPs和溶液需要离心和过滤等繁琐的步骤。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则只需要外加一个磁场即可以实现与溶液分离,其操作相对简单且分离时间短。

3.3分子印迹纳米材料

纳米技术的发展,以及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使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纳米材料。纳米材料是指三维尺度中有一维以上处于纳米量级(1-100nm),即由尺寸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体系之间的纳米粒子所组成的新一代材料。纳米材料与传统材料相比有较低的熔点、较小的体积、巨大的比表面积、强化学活性和催化活性,此外还有特殊的比热、光学、电学、磁学、力学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分子印迹技术利用纳米材料巨大的比表面积制备印迹聚合物,可以充分地暴露印迹识别位点,大大减少吸附过程中的传质阻力,增强吸附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同时提高吸附容量[3]。

4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环境样品具有组分复杂,污染物浓度低的特点,因此在分析过程中需要将环境样品进行分离富集,同时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要求较高。而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在复杂的体系中识别专门的化合物,即具有专属性,能够很好地将待分析污染物从复杂的环境体系中分离出来;同时分子印迹利用专属性,能够将待分析污染物从低浓度的环境体系中吸附到聚合物中,即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分子印迹技术集分离与富集于一体的特点,再加上其与SPE、GC、GC-MS、HPLC、HPLC-MS等后继分析技术联用的高灵敏度的特点,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篇6

【关键词】3D游戏 科幻场景 设计研究

3D技术的使用,已经成为了现阶段娱乐休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更加符合人们对娱乐方式的追求。游戏是很多人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之一。游戏的类型有限,游戏的题材无限,想要做出好的电子游戏,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就要与新技术相结合,加入新鲜的元素和题材,能够更加符合现阶段人们对游戏的审美观。3D游戏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是现阶段电子游戏主要使用的技术之一,现阶段3D游戏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对游戏场景的设计,来吸引玩家的目光。

1 3D技术的概念以及与电子游戏的关系

3D技术,也叫3D成像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依靠人类两只眼睛之间的视觉差,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想要看到3D的映像,首先就要求观看的人左眼和右眼看到的需要是不同的影响,当两只眼睛接收到的映像有所不同,呈现的画面也会有所不同,会给人带来立体的感觉。

现阶段,很多的领域都应用了3D技术,比如:电影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通讯行业、服装设计、工业、美术、以及互联网。当然电子游戏业也会将3D技术融入到游戏中去,比如早期的3D游戏如:《传奇》、《航海世纪》、《反恐精英3D》等等,都是电子游戏业比较早的3D游戏代表作。现阶段,随着3D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游戏中都开始加入了3D技术,能够在吸引玩家的同时,给玩家不一样的感观体验。

2 如何设计3D游戏的科幻场景

2.1 科幻场景满足玩家的需求

游戏是为了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得到身心的放松,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想法。比如:《反恐精英》就能够让人们得到对枪战精神上的满足,在游戏中,玩家能够找到自我满足感。玩家对游戏的场景要求也是要越真实越好,能够在游戏中感受的越来越真切,真正的得到了身心的放松,选择玩科幻游戏的玩家,对未来的世界一定有自己的想法,在科幻的场景中,需要游戏能够有真正的高科技。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在场景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场景的布置,以及对场景中游戏元素的选择要能够符合玩家的心理,还要注意对科幻游戏要有好的创意和完美的画质。

2.2 对科幻场景风格定位

科幻场景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幻想性,是对未来世界或者是虚无世界的畅想,科幻的场景一定要有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元素,才能够称之为科幻世界。在科幻游戏的场景设计上,风格的定位也很重要,比如:《死亡空间(Dead Space)》,这款游戏是科幻游戏中的经典代表作,其风格类型为恐怖、惊悚,尽管是单机游戏。但是《死亡空间(Dead Space)》在技术上和场景的设置上却给人们一种最真实的感受,在这款游戏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故事背景的冰冷和黑暗,不知不觉就给人们带来了紧张的气氛。这就要求在设计3D游戏场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风格要有准确的定位,要统一风格。

2.3 科幻场景环境的虚拟

科幻游戏的游戏环境中,可以运用到很多新鲜的、显示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设计人员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但是要注意,场景环境的虚拟,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点,过于客观的审美观点反而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会得到反作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具备创新精神,还要了解大众的审美观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科幻一般都是星际大战、外星人入侵或者是机器人战争等等。比如:科幻游戏的经典之作《星际争霸》,在这款游戏的初期,并不是3D效果,后期上市了3D版的《星际争霸》,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在这款游戏中对场景环境的虚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多的种族受到了神族与虫族的侵略。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生,但是却在很多人的脑海中都有过相关的联想。所以,在游戏科幻场景环境的虚拟过程中,还需要认识到场景的选择的重要性。

2.4 细节的优化

在很多游戏场景的设置过程中,对游戏场景细节的优化也很重要,3D游戏的玩家并不要求游戏的场景有多大气,上档次,但是一定要对注意对细节的优化,对细节的优化能够有效地保证游戏效果的真实性。比如:《反恐精英》,在这款游戏中,玩家作为持枪者,通过对键盘和鼠标的控制,对游戏内的人物进行操作,很多玩家都会注意到在持手枪的过程中,耳机里会出现扣动扳机的声音,这就是细节的优化,能够使玩家有更加真实的感受。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3D游戏中的科幻场景的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游戏整体的感观质量,在玩家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能够通过3D的科幻场景得到更加真实的感受。电子游戏的设计者要根据时下流行元素,加入到游戏设计当中去,能够很好地保证游戏的流行性。在3D的场景设计中,要考虑到玩家的实际要求,以及人们对场景的丰富的联想性,能够提升玩家对游戏的好感程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戏玩家到游戏中来。

参考文献

[1]袁田琛,胡新荣,赵俭辉.基于LeapMotion和Unity3D的体感游戏开发与集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3:201-204.

[2]贾德・伊桑・鲁格尔,马修・维斯,亨利・詹金斯,于帆.聚焦:平台之间的游移――电影、电视、游戏与媒介融合[J].世界电影,2011,01:22-55.

[3]彭文祥.影像奇观:类型化生产的因袭与创新――数字电影《阿凡达》影视类型学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4:88-91.

[4]姚强,王丽平.“万能制造机”背后的思考――知识产权法视野下3D打印技术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法律,2013,02:17-21.

篇7

1.定位。

对环艺专业室内设计方向就业形势以及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讨论,将室内设计课程类放在环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位置,并且把室内空间类课程主要设定在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餐饮娱乐空间设计这四门课程。原有的课程设计没有把这四门课程分主次,这在新的改革中把居住空间设计和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作为主要课程,办公空间设计和商业空间设计作为辅助课程。

2.明确教学理念。

以往教师在安排课题时,常常是以“概念课题”为主,鼓励学生以创意为主。这样学生在进行课题设计时,作品表现往往只追求创意、个性,却忽略了作品的可行性。在新的改革中提出结合市场需要,以工程项目为主。新的室内空间类把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餐饮娱乐空间设计这四门课程的教学理念作调整,以实践工程项目为主。现以两门主要课程为例展开说明。

(1)居住空间设计——以小户型空间工程项目为主。

结合市场考察,如2012年引领家居潮流“宜家家居”推出了小户型居住空间搭配样板方案,其中面积主要是以35m2、55m2、65m2等小面积为主。所以在新的改革中居住空间设计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实践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工程项目为主。这样学生能明确设计方向,不再是天马行空地进行设计。小户型的空间设计锻炼学生根据室内空间功能的需要,合理的划分空间,准确地选择适合小户型的家具,使课程明确的与市场需要相结合。这样以实践工程项目为课题,对课程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就业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中小型主题餐厅工程项目设计。

不管社会是如何发展,餐饮业总是在蓬勃发展。人们对就餐环境和氛围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的课程还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设计理念和元素。餐厅的功能性、专业性、复杂性要求都比较高,这样对学生来说,接触到这样的项目,能让学生完整了解餐厅的设计流程、餐厅平面空间的划分、如何做到风格统一、餐厅的专业规范等。考虑到这个项目难度大,原来一个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现在进行了新的改革。第一,以小组为单位2~4个学生为一组,以搭配合作的形式完成课题。用手绘、软件的表现形式,把餐厅设计的内容表现出来。并做出相应的展板,最后以作品展的形式结课。把这两个方面作为考核学生的成绩。第二,结合学生的实践出发,学生对餐厅功能性、专业性、复杂性了解还是很模糊。教学方式上单靠课堂的案例图片讲解,不及在实践中考察更加直观有效。所以开展第二课堂,我们与柳州五星级丽笙酒店的相关负责人取得联系,把丽笙酒店变成我们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到丽笙酒店参观考察,请酒店相关负责人讲解餐厅设计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从课堂走到实践中去,这样学生能更加直观的学习。

二、合理安排室内空间设计类课程的课时分配

通过合理安排课时分配,可以有序地、顺利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原室内空间类课程课时安排:总课时为32课时,其中理论16课时,实践16课时。新的改革方案把四门主要课程课时作出以下调整:理论课时按原计划不变,实践32课时。因为空间设计类课程都是以实践为主,这样更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对室内空间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实行模块化的专题内容教学,主要以项目分析法以及小组实训教学为主。改变了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项目分析法主要是教师介绍项目的内容,让学生自由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项目的讨论、研究、设计。教师进行实践部分指导。这样能让学生接触实践项目,提高学习兴趣,促进交流学习。si

四、实现室内空间设计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师之间实现包括讲义、课件、实训教材等教学资源的共享。这样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五、小结

篇8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教学实践;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27-02

“环境经济学”本科教学科目是普通高等学校在经济学与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经济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特别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这种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它具有环境学和经济学交叉性和融合性的特点。环境经济学被引入我国学科体系的时间较晚,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环境经济学家泰坦伯格、皮尔斯的外文影印教材将该科目介绍到中国,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问题和资源节约问题的重视,以及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提出,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带来对环境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人才的大量需求,国内早起的一批环境经济学专家和教师,将环境经济学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已在舒适性资源价值核算、环境污染损失计量、环境经济政策制定与创新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1]。环境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和教材都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特别是对于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欠缺的本科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本科层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经济学基础较为欠缺的现实,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构建适宜的教学改革思路势在必行。

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1.本科层次学生的知识储备偏少,基础知识缺乏。环境经济学属交叉学科,教学内容中包含环境学基础、经济学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对于本科层次学生来讲,缺少对环境学、经济学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流动关系、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效应等规律缺乏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授课教师在讲解课程核心问题时,缺乏先期知识铺垫,造成讲解不够深入,学生领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

2.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较少。目前,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学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是典型的理论学习课程,教案设计与安排缺少实践环节。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无法顺利开展,缺乏对环境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二、基于“教―学”互动视角的教学思路构建

1.选择合适的教材,优化教学内容。环境经济学从环境―经济大系统的视角,研究资源可持续利用,效率提升与福利最大化,解决环境资源在系统内外的高效配置问题。笔者认为,教材质量是保证教学和质量的首要前提,教材内容应该是本学科领域内最为成熟且不存在过多争议的东西,因此,任课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应注意:一是教材的难度不宜过高。环境专业本科学生缺乏经济学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又缺乏环境学基础知识,因此,教材的选择必须兼顾环境学和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基础,教材内容、练习题方面注意深浅程度,为学生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创造条件。二是针对新的环境问题所形成的新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作为专栏或者选读的形式在教材中体现。尽量不要作为大纲中重点考试内容,原因是这些新观点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三是优先选用精品教材和推荐教材。如“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等。这些教材内容较为严谨,更加准确地把握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且能够借鉴科学家们的思维方式并为己所用。

2.参与式教学的实施。参与式教学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紧密结合环境经济学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以环境经济学经典概念、环境学基本理论、环境经济学基本方法、环境经济策略分别设定主题,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参与式教法主要步骤包括:首先,合理设定主题。专题可以是一个概念,也可以是新近的一则相关新闻,也可以是一种法律法规的颁布等,也可以是资源环境的难点、热点问题。教师将讨论专题分角度设计若干个研究题目,并对讨论的方向和内容做出简要的说明。由4~6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在充分查阅资料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其次,打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互动式教学中,充分注意任课教师与讨论组之间的交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学习氛围,打破只有老师说得对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对知识的探寻和思考,发挥学生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前准备工作要做到全面细致,提前制定讨论时间和内容安排,制定引导学生的分析思路及逻辑体系框架。客观要求发言的学生所做的研究问题切入和问题评述,有理有据,系统全面,制定课堂讨论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打分的形式,给出学生讨论成绩,给分标准包括观点鲜明程度、逻辑清晰程度、内容完整程度、汇报人讲解水平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是否合理等,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3.典型教学案例的引入。在面对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学生无法利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自如的分析进而予以解决。在参照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发现,提高《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例,即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主要应用于商业相关领域的职业培训中,由于该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机动灵活,能调动受培训人的积极性,日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进而被广泛应用[2]。例如在“环境影响的费用效益分析”章节中,其中有关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机会成本法”的教学,就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授。因此,开展案例教学是《环境经济学》课程性质的根本要求。

4.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我国的《环境经济学》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环境经济学》课程的高校大多只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而较少涉及《环境经济学》课程的实验教学。《环境经济学》实验教学应在结合生态经济学、能源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上,开展环境经济分析测算、环境政策模拟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理论应用性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主要模块:①环境经济建模与动态分析研究;②环境统计、计量与核算研究;③生态环境规划与资源环境管理研究;④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环境影响评估研究。这一系列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协调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之间关系所需的应用技能而展开的,旨在培养出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的经济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实验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教育体系。加大实践教学资金投入,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加强课堂学习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对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金南,逯元堂,曹东.环境经济学:中国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10.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环境会计体系

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概述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新发展观。其基本含义就是强调可持续发展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全面改革。强调了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不仅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更是与之相辅相成。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又是自然资源的载体,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离不开其所消耗自然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因此,环境保护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环境向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支撑却越来越有限,环境保护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问题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

2.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下的产物,同时也是会计学新兴的拓展领域。其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也吸收了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环境会计主要围绕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环境成本费用补偿等问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与资源环境相关的成本费用(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的污染与防治等方面),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企业、公众及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环境信息。其旨在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同时,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实质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消耗资源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其目标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将节约资源、低碳环保的理念融入生产经营过程之中,促使企业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并努力提高环境、社会效益;二是积极实施相应的环境会计核算,正确确认、计量与记录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环境经济损益,向公众、社会报告并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二、可持续发展下实施环境会计的意义

1.环境会计有利于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微观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环境会计,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等因素融合到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对自然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的补偿等环境成本和费用进行真实、准确地核算,客观、全面地反映出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进而加强对资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促进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环境会计有利于完善会计理论与实务

传统的会计核算只是对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与收益进行确认、计量,对其所占用的环境、资源等问题却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映。而正是由于传统会计的不完善,导致了部分企业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罔顾环境污染、肆意浪费资源……。实施环境会计则有助于修正与完善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与实务。

3.环境会计有利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环境会计不仅能真实、准确地核算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损益情况,而且还可以客观、全面地报告与披露其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政府有关部门则可以依据企业提供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等资料,全面、准确地对企业经营业绩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适时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积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环境会计有利于增强企业、公众及社会的环保意识

环境会计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意识及社会责任观念,而且还能提高其按可持续发展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觉性。通过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即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履行等情况的披露,也将企业置于社会公众与社会的监督之下,促使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自觉履行应负的社会责任、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社会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也使得公众及社会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赢”。

三、我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体系构建

1.环境会计的目标、原则和基本假设

(1)环境会计的目标

会计研究的逻辑起点是目标,那么对于环境会计的研究也应从目标开始。正如前文所述,环境会计的目标既要平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间关系、注重可持续发展,又要正确核算相关环境收支、损益等,为环境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

(2)环境会计的原则

会计原则是对会计要素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依据的规则。可持续发展下的环境会计不仅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客观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可比性等一般原则,也应结合环境会计自身特点有所发展:

①三者效益兼顾原则。即充分考虑经济活动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②外部影响的内部化原则。在传统会计核算中,由于外部性并不影响企业经济指标,因此不考虑其外部性。但在环境会计核算中,不仅要核算企业自身生产经营所产生的收益与支出,还要考虑经济活动的外部影响,并将其纳入到内部会计核算中。

③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原则。传统会计的信息披露以强制为主,而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对企业一定时期内最低限度的环境信息披露做出明确、强制性规定,并鼓励与支持企业多向公众、社会提供环境资源信息。

(3)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环境会计假设是环境会计核算得以进行的前提,是对环境与会计两者之间关系所做的合理推断。相较于传统会计,环境会计假设将环境因素融入到会计核算中:

①会计主体假设。环境会计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损耗以及补偿等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既要求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对自身经济活动进行核算与报告,也要求披露其经济活动对环境、社会产生的影响。

②可持续发展假设。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环境不降级的基础上,以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目标持续经营下去,并确保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③会计分期假设。这一假设规定了环境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会计期间,以便及时、准确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环境会计信息。

④多元计量假设。基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环境会计内容的特定性,在环境会计核算中应形成以货币计量为主,实物计量或文字、技术指标说明等方式为辅的多元计量。

⑤环境资源价值假设。在该假设下,环境资源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具有价值。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从价值补偿、环境牺牲及资源消耗补偿等方面来确认环境资源的价值与价格。

2.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与记录

(1)环境会计要素

环境会计的确认是将环境经济活动作为若干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而环境会计要素则是环境会计反映和核算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环境资源。

②环境负债。环境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且该义务应与环境成本费用相关。

③环境权益。环境权益是环境资产扣除环境负债后,企业所享有的剩余权益。

④环境收入。环境收入是指一定时期内,环境资产给企业带来的已经实现或即将实现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效用。如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污染的治理与预防、加强环境保护等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⑤环境费用。环境费用指企业在其持续发展过程中,因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如生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或其他活动所产生的与环境资源有关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可以分为环境成本和环境期间费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环境费用作为产品成本的一部分,计入环境成本;而费用化的环境费用作为当期损益,计入环境期间费用。

⑥环境利润。环境利润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通过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保护等方面所产生的成果。其在数值上表现为本期环境收入减去环境费用后的余额。

(2)环境会计计量与记录

环境会计计量与记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和程序将环境会计各要素用货币和非货币形式进行反映和记录的过程。

①环境资产的计量与记录。环境资产的计量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和程序,将符合环境资产确认条件的环境资产进行登记入账,并列入财务报表而确定其数量、金额的过程。根据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规定,环境资产计量的模式可以相应地分为:一是对于长期环境资产,可按固定资产的计量模式进行计量并计提折旧;二是对于流动性环境资产,可采用历史成本法进行计量;三是属于自然资源的资源性资产,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采用现值法、可变现净值法等计量方法。并可以通过设置“自然资产”、“环保在建工程”、“环境资产累计折旧”、“环保用原材料”、“环保专利”、“环境投资”等会计账户进行记录和反映。

②环境负债的计量与记录。环境负债的计量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法、手段和程序,将符合环境负债确认条件的环境负债进行登记入账,并列入财务报表而确定其数量、金额的过程。由于环境负债可分为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负债,其计量方法也相应分为两种:一是对环境污染的罚款、赔偿等确定性环境负债,应按实际发生的金额进行计量;二是如弃置费用等不确定性环境负债,可依据或有负债及其他相关规定的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计量。因此,环境负债相应地也可设置“应付环保费”、“预计环境负债”等会计账户。

③环境权益的计量与记录。对于公平交易下取得的资源性资产,可相应地参照前文所述环境资产的计量方法;而对于取得成本远小于其价值的资源性资产,应按二者的差额进行计量;对于环保专项基金,可按实际收到或计提的金额计量;环境留存收益按年度实际收益额计量。环境权益的记录可增设以下会计账户:“环境资本”、“环保基金”、“环境留存收益”等。

④环境收入的计量与记录。环境收入的计量应遵循我国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规定,不得提前、推迟或是虚构确认环境收入。由于环境会计中涉及到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环境收入的计量时,可按相关规定采用一定的数学和估计的计量方法(如可采用环境收入与环境费用配比的分摊计量方法等)进行计量。环境收入可通过“环境收入”账户进行核算,在实务中,也可依据实际情况增设如“环境赔偿收入”、“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收入”等明细账户。

⑤环境费用的计量与记录。环境费用的计量应以历史成本法为基础,按实际发生金额进行计量。应设置“环境费用”账户,及“环境保护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等明细账户。

⑥环境损益的计量与记录。环境损益在金额上等于环境收入减去环境费用,这与传统会计年末时将损益类账户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原理是一致的。可通过设置“环境收益”、“环境损失”等会计账户进行核算。

3.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应以传统财务报告(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他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等)为基础,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或在传统会计报告中增加环境会计相关会计项目和内容进行报告和披露: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增设“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等项目,在利润表中增设“环境收入”、“环境费用”、“环境收益”、“环境损失”等,并将无法以货币计量与核算的环境会计信息在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书中披露,以及对因环保所产生收支情况对未来环境的影响等一并进行披露。

最后,环境会计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其构建对于实现环境资源损耗和补偿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环境及社会效益的统一以及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篇10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区,左江

生态保护区一般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具有保护水源、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以及确保人类物质支持系统的可持续性等特殊功能。 [1] 但是随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日趋增长的人口数量,给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压力。如何能使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够相互协调发展。文章以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实例加以分析,提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这为实现保护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1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按传统开发模式,只注重经济产值增长,而忽视为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资源代价。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如国际流行的发展指标GNP就没有资源环境代价的体现,导致对发展衡量严重失真。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历程都是走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之路。采取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随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开始显现。发达国家上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诸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调、温室效应等等。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所而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己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长久发展。因此经济要想取得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资源是其经济发展首要前提条件。

1.2 经济发展是环境保护的必要保证

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环境保护的必要保证条件。如果停止发展经济,单方面保护环境资源,即所谓的“经济零增长论”,那将因噎废食。 [2] 改善和优化环境需要物质上、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持,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资源保护提供足够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增强解决环境保护的能力。当然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用环保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解决结构性污染,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压力。

1.3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加强环境保护能够淘汰落后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而发展先进生产力则会更有力促进环境保护,因为良好的环境质量只有在适宜的经济结构和经济秩序条件下才能达到。要坚决杜绝不顾环境承载能力,只顾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做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力弱,而在长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又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的特点,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只有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2、生态保护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产生矛盾的原因

2.1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

生态保护区资源丰富多样,质量优良,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因素。但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受到外界干扰时,恢复能力较弱。一旦无序开发破坏,即发生退化和逆向演替现象,难以自然恢复。我国长期采用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高投入,低产出。造成了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排放出了过多的污染物质,也加重了对环境的负担。

2.2人口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薄弱

环境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发展生产的物质来源。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当人口不断增长后,所必需的生存物质也将激增。当发展难以满足需求时,势将无计划、无序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经济在以环境被破坏为代价中求发展。加之生态保护区所在地一般处于偏僻位置,经济相对落后,人们普遍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发展经济往往成为首要选择,这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

2.3经济落后的约束造成地方保护主义

我国很多生态保护区所在地经济不发达,部分地区居民还处于贫困之中。在这种状况下,人们更多的考虑是如何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而不可能投入更多资金来加强环境保护。同时经济落后的约束容易造成地方保护主义。当地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提高GDP产值,确保自身的经济利益。大量招商引资,引进一大批技术水平低、污染大的企业。这样往往导致有限资源大量耗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4 环境保护制度缺少创新和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的一种导向就是: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消费者和企业则是制度的被动的遵守者,缺乏自觉遵守制度的创新和补偿。一旦制度出现了漏洞或监管不力,就会出现钻政策的空子情况。这说明现行部分环境保护制度确实需要完善与创新,如有严格的约束制度,一旦企业或个人的违约成本超过收益,在面临着成本与收益的权衡上,企业或个人必然会作出理性的选择。可见,增加主体的违约成本是制度创新的根本点。同时,环境破坏对企业而言只是一种外部不经济性,短期内常常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产生直接影响,因而企业缺乏对环保技术需求和对环保改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实现环保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位于广西南部,地理位置位于21°51′N~22°58′N.106°38′E~ 107°36′E之间。保护区区域包括宁明县的驮龙乡、城中镇和明江镇,总面积为35677.65公顷。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是以宁明县的花山岩画为中心,包括珠山、龙峡山、达佞山、高山五个岩画点及其周围的区域,核心保护区面积为210公顷。保护 区地区生产总值现行价2004年53469.9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04元,其中: 第一产业产值22283万元,占生产总值的41.67%,第二产业产值16952.5万元,占生产总值的31.7%,第三产业产值14234.4万元,占生产总值的26.62%。该区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随着当代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它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但仍然屈居二、三位。 [3] 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保护区内的花山岩画为国家的重点保护文物,目前正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多是土壤稀少、乱石散布的石灰岩生态脆弱区,石材丰富、植被稀少是该区的一大特色,过度开发会引起整个区域的生态破坏。为了实现环保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长期以来,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花山岩画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文化厅委托编制的“花山岩画文物保护规划”; 广西环境保护局正在调查、研究编制“花山岩画风景名胜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厅主持编制的“广西花山风景名胜区花山岩画核心景区保护规划”。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将有效促进保护区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经济会可持续发展。

3.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要严格控制人口总量,转变传统的生育观念,降低出生率,控制人口增长,同时相应要提高人口素质。目前保护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提高人口素质,可以增加他们工作的机会,有利于促进保护区的经济发展。其次可以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增强农民的产业技能、务工技能和创业技能,能很好地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压力。再次提高人口素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资源的盲目和破坏性利用,扩大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

3.2发展相宜的产业,进行保护性开发

进行保护性开发,是实现保护区环保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果单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去管理或单从发展经济的角度去谈发展,最终都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环境与产业发展有着极高的相关度,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间接影响环境系统。在对保护区进行保护性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利用生态环境和文化独特优势,发展相宜的产业。对那些低效率、易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应该低投入或者退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自觉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出一批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这不仅有助于恢复生态循环和减轻环境压力,同时还促进经济的发展。目前,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打造“花山岩画”为品牌开展壮文化生态旅游、以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的发展、依托丰富“四棵摇钱树”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澎润土采矿等,这些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进一步发展是变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3创新环保制度,对经济结构实行战略调整

将经济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入环境保护制度,运用价格与利益机制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实现生产、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一致。论文参考网。对经济结构的战略转移实行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促进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绿色消费,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必须坚决摒弃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求得的粗放型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左江壮文化保护区内的主要工厂布局在驮龙和县城,工业污水基本上直排至明江。特别是在冬季和春季,糖厂正值榨季生产高峰期,工厂每天排入明江的污水有1~2万吨,使明江水质下降,COD、BOD、PH值(6.6~7) 、氨氮等都明显超标。因此,政府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严禁工厂企业超标排放。取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对重点资源开发区要施行强制性保护、对生态环境良好区要施行积极性战略,加速区域生态质量的恢复和生态环境重建。论文参考网。重点发展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为特征的绿色生产力。

3.4提高环保的技术水平,加强环保意识

加大环保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提高环保的技术水平。要依靠科技,大力开发、推广和应用先进适用的生态“友好型”实用技术。论文参考网。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一批对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提高可持续发展技术水平和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使用新型能源。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开展清洁生产为重点的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模式,走低能耗、物耗、少排污的清洁生产发展道路。

要以左江壮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生态教育示范基地,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和教育,树立全民环保意识,使群众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参加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环保部门要通过综合协调和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实施绿色GDP,力求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树立环保整体观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参考文献:

[1] 周国富.草海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调整之生态经济对策 .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1-5.

[2] 廖赤眉,严志强等 .可持续发展导论.[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