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信息资源共享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建立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可行性
1.1档案信息化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我国档案信息化也已从技术导向、内容导向阶段,步入一个以服务导向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以基础设施配置和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规范安全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世纪初,以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增量电子文档归档管理、基础档案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内容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全国广泛开展,数字档案信息化得到快速发展,呈现出档案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结构趋于优化、配置日益合理的总体发展态势,信息化为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档案服务模式的转变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了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和服务的模式全球范围内悄然发生变化。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持续发展和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在服务民生方面不断得到加强和深化。通过新技术应用和管理创新带来服务效率的提升,是档案服务能力提升的一条新途径。而充分运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无疑是加快提升新形势下档案服务能力的有效举措。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和效率,带来档案服务模式的历史性重构,既是新形势下顺应信息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档案强国"宏伟目标的现实要求。《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实现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目标,并且提出了"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为社会、民生服务的广泛,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实现新跨越的一项基本发展战略。
1.3医疗信息服务业务的开展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医院都不同程度的建立了自己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人才、到场所、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等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有的经过实践初步得到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区域性信息档案共享平台有了物质基础。
2建立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意义
2.1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当前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矛盾焦点之一。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诊疗患者聊聊无几。分析原因,除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交通便利、医疗资源不均衡,更重要的是目前各级医院独立开展医疗信息化业务,没有实现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如果实行区域性大医院和小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即依据患者病情轻重给予合理分流,可以大大缓解大医院一号难求,人满为患、到处排队等问题。另外,实行大医院与小医院的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就实现了医学专家和患者、大医院和小医院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实现网上医疗、网上会诊、网上转诊、检查化验结果共享。患者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程专家的会诊,指导基层医院医生的治疗护理,建立重症、疑难症患者转诊绿色通道。在为患者减少旅途奔波、吃住、交通费用的同时,避免很重重复检查化验的费用,大大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缓解看病贵问题。
2.2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提高抢救患者生命速度和质量。急症患者很多因错过急诊抢救的黄金时间,而造成愈后效果差,甚至失去生命。通过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在患者转诊过程中大医院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病史、药史、过敏史以及小医院救治情况,并有针对性提前做好救治前的各种准备,避免重症患者无法询问病情,病史不明确,患者和家属说不清楚而导致救治不力的情况,真正把握抢救的黄金时间。此外,小医院可通过网上共享的医疗档案随时向各大医院请教,大医院可及时给与救治方案指导,大大提高区域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大医院疑难重症患者经救治好转后,通过网上的共享医疗档案信息直接转给小医院进行康复治疗,使大医院有更多精力和床位收治疑难重症患者,提高区域大医院的救治水平。
2.3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控制和降低各级医院医疗服务成本。各级医院常用的药品、耗材、设备等采购都是由各医院自己购买,由于采购量少存在价高、送货不及时等问题,建立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后,各医院之间可以实行统一捆绑式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的办法,这样,既使产品质量和配送时间得到保证,同时,又控制盒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区域医院硬件实力,为医疗档案信息共享提供设备技术支持。
3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技术路线
医疗档案信息系统是指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分散、异构系统中的档案信息资源完整收集、妥善管理、长久保存,将各类档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通过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网络共享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利用和服务的档案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即在建立集中地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中心(云平台),信息中心由计算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存储管理系统组成。区域内各类医院根据统一标准和规范,将各类医院自己的信息服务平台与信息中心通过网络相连接,进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如图)
区域性医疗档案信息云平台
计算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 存储管理系统
区域内医院 区域内医院 区域内医院
4建立医疗档案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议
4.1建立医疗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建立网络化城乡基层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上述目标既为建立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指明了方向,也为政府实现目标提出了要求。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落实政府责任,由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区域内处于分散、异构系统中的医疗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管理、保存、服务,将各类档案信息系统有效整合,通过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信息生成与网络共享系统,提供不同层次的利用和服务的档案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4.2成立医疗信息资源服务中心。由政府批准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战略规划和建设目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对整体架构、规范标准进行统筹设计和实施。区域内各级医院作为用户,可以按不同权限级别便捷地使用各种设施,包括档案数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系统通过统一的规范标准、运行机制、运维管理、安全保护等来保障运行,以达到区域性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整合、合理保护与使用,满足各类医院多方位需求目标。
4.3建立健全统一规范标准和制度。由政府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规范区域内各个医院统一网络,统一接口,打破物理隔离限制,统一档案共享平台。另外,医疗卫生事业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目前存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政策,统一管理模式,规范医疗行为,明确界定各医院、各个环节的责任,减少医院之间、医患之间矛盾,处理好医疗纠纷。
4.4加强人员培训和交流。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要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等,对医院院长、科室主任、大夫、护士以及重点岗位医务人员分期、分批进行培训,通过一系列专家讲座、实习、现场会诊、查房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档案信息共享的实用能力。另外,要加大医务人员的交流和实习锻炼力度,让大医院、名医生到小医院、基层医院坐诊指导,让小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生到大医院实习锻炼,通过多种形式使区域性各医院医疗资源得到共享,提高整个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1.1缺乏强有力的管理主体
目前,医院很多部门在管理方面没有较强的主体,这样会对整体电子政务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电子政务的操作无法遵循执行标准。一些单位在系统构建中,过于强调信息保密工作,没有全面考虑主体化,常出现一些重复性的构建,造成了浪费;在技术人才方面,无法满足电子政务建设,没有形成全面的人才机制;各职能部门忽视了电子政务相关的安全问题。
1.2电子政务平衡发展问题
电子政务这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涵盖的领域很广。在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以下5点:①所在医院部门相关的信息化与社会、基层直接的信息化关系要平衡,要不断地提升对这些部门信息化的关注程度,以推进共同发展;②重视监管与服务直接的信息化问题;③创新技术,将技术与政务相互融合,以提高政务工作的效率;④在建设与应用之间,要以应用为建设的目的所在;⑤在集中与分散之间,要强化电子政务的核心,使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电子应用中,以更好地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1.3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
在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很多部门不具备共享意识,形成了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这对当前医院部门的工作协调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我国构建电子政务的初始阶段,在一些部门、层次、区域之间的信息资源没有实现共享性,一体化在很多医院政务部门没有得以实现,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在建设初期,一些理论和模式方面具有局限性,因此,对信息共享方面的构建还需要完善,这是当前电子政务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实现网络一体化和政务一站式服务的基础。
1.4发展模式问题
在模式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模式较多,各个部门有各自的发展模式,总体上处于浅层次,且没有较高的模式覆盖率。在对电子政务的构建中,大多以各自所在的部门出发,没有整体性的概念,也无法突出部门所有的限制因素。因此,出现了很多重复性模式。同时,政务业务之间的封闭性对电子政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分割。
2建设目标
目前,医院很多部门在管理方面没有较强的主体,这样会对整体的电子政务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电子政务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涵盖的领域很广。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平衡问题,对于单位之间的信息孤岛、模式过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医院必须对行政审批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并实现电子化应用,以满足在党委政务方面的工作需求;构建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文件信息资料的交换互动,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满足公众的需求,并在此趋势下实现政务中心的电子化,促进政务工作的发展。
3建设原则
3.1成立领导小组
医院部门应构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并建设负责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行政审批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办公室主任,以医院教务处为办公地点,对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进行工作安排。
3.2明确部门职责
教务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在推进建设系统监督的情况下,应注重项目和采购制度的建设、制度建设和执行组织目标的制订方案和技术方案。对于系统组织的试运行,应正式推出对接电子监察系统,并培训工作人员,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及相关的监管制度得到发展。电子信息中心负责电子政务网络、电子监察系统和电子政务网络、其他应用程序的数据交换门户网站的建设,资源共享技术的指导,调试信息的安全等。
3.3提高思想认识
在工作中,应以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批准的建设方案,促进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发展,从而推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且能防范、抵御腐败体系,促进政府的廉洁高效。为了促进和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医院应改善工作作风,提高政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全院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要在领导小组的批准下进行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并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3.4加强合作精神
篇3
当前医院图书馆非常需要个性化信息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开展对于医院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十分必要。本文讨论了如何把传统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个性化资源定制,介绍医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提出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1 个性化服务的必要性
1.1 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时展的需要 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环境的变化、信息资源的海量存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读者信息行为的变化等,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性,这就要求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必须具有针对性,在服务方式,内容服务,服务项目,服务效果上有自己的特色[1]。但现在很多医院图书馆还相当于过去的“藏书楼”,还是手工借阅的传统方式管理,难以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有的虽然已经信息化、网络化,但大多停留在原始信息的搜索、传递上,而且多是从图书馆员的自身角度出发,向读者提供自以为合理的检索途径,这样不一定能找到适合读者的文献,这就说明如果不重视读者需求及信息资源的提取、加工和分析,不开展信息研究和信息筛选服务,就会降低读者获取专业信息的精准度,局限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发挥。
1.2 改变服务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也是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医院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就是这个宗旨的体现。我们必须从单一被动和传统封闭的“藏书楼”里解放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才能凝聚读者,树立图书馆的新形象,图书馆的一切制度规范和政策措施的创建与制定都要遵循公正、平等、人道、自由、法治等人类文明发展已经反复证明了的普世规则[2]。
2 医院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方式
2.1 建立专家档案库,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 专家在医院的医疗和科研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专家提供切题的文献服务是个性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可建立专家档案,准确把握各个专家的科研进展、科研动态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定期跟踪调查,使信息服务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2.2 做好重点科室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作为医院的信息中心,首先要加大对重点学科文献购置经费的支撑力度,保证重点学科文献信息在个性化服务中更好地被利用,其次要注重文献收藏的新颖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另外,图书馆员要加强与各科室医务人员双向沟通,开展信息跟踪服务,融入到重点科室的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去,有针对性的提供信息检索和有效的信息服务。
2.3 个性化资源的定制 对于大量医务人员,医院图书馆可提供“我的个人馆”的个性化页面功能,根据读者所从事的专业及所进行的科研项目,建立起专题的网址库进行导航,个性化地为读者定制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满足每一个图书馆个人用户的独特信息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术信息。
2.4 举办网络知识培训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情报服务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扩大图书馆的社会效应,应当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FMJS、CHKD、CMCC、MEDLINE等光盘检索及PubMed的网上资源检索进行培训,对于不能参加培训的人员,可利用医院的局域网培训内容和检索导航,使医护人员正确掌握个性化平台以及服务系统的运行流程及使用方法。
2.5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建立馆际互借系统,读者可在网上提交馆际互借申请,图书馆收到借入的论文后,以电子版的方式发送给读者,读者不需要亲自来馆即可下载论文。图书馆人员应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积极探索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途径,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3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关注的问题
3.1 医院图书馆自身的建设 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既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还需要高素质馆员的参与,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图书馆专业知识,这样图书馆员才能成为读者与信息的纽带。另外,文献信息量大,来源面广,信息载体不断更新,传递速度不断加快,因此图书馆员要实现知识和技术层面的全面提高,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就必须不断学习、再学习。
3.2 服务及反馈 在个性化信息服务中不是简单的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过程,而是一种双向互交的信息服务模式,需要读者访问图书馆,提供个人信息,图书馆依据这些信息进行特色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与读者沟通的方式、方法等,还要做好跟踪服务,收集反馈意见,做好满意度调查等。通过分析反馈的意见评价服务效果,总结和分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拓展和改进用户功能。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医院图书馆 医疗事故处理 必要 途径
1 问题的提出
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医疗事故处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将行政处理与专业技术鉴定分开进行,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将医疗差错纳入四级医疗事故范畴),赋予了患者更多的权利,并变补偿为赔偿。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作为司法解释,从保护受害方(患者)角度,规定了医疗侵权举证责任倒置。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与处理工作,已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在具体对策上,医院管理者基本上是从提高医疗质量、完善监管措施、提高医技人员素质等思路上考虑的,医学图书信息工作常常被忽略。笔者认为,处理争议的基本依据是证据符合法律根据,而医院图书馆恰恰能提供医学文献资料和法律性文件资料。医院图书馆的这种重要地位和作用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2 医院图书馆介入医疗事故处理的必要性
2.1医院图书馆的权威性医学文献资料,为医疗活动是否规范提供了对照和佐证
医疗活动是直接保护人群健康、维护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复杂的医学科学活动。但由于目前人类对医学科学认识上的局限性、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不善以及医疗活动主体的主观过失等因素,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在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的形势下,医疗机构需要依据病案、运用医学文献资料证明其医疗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医学文献资料能否充分及时提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院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2.2图书馆储备收集的法律性文件资料,为医院依据法律法规处理医疗事故可以提供有力的帮助
由于我国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之中,新《条例》实施两年来,对医疗事故处理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仍有不断的争议和质疑。为处理医疗事故,医院方需要储备收集大量、系列的法律性文件和有关资料。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为此提供极大的可能性。
2.3医院图书馆的介入,有利于医患关系的调整与沟通
医患关系是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与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之间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它主要表现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目前,医患关系有日趋紧张的迹象,直接表现就是医患间的互相不信任以及医疗纠纷的增多。产生的原因既有医源性因素,又有非医源性因素。
医源性纠纷主要是指医疗责任主体的态度、过失所致,医学科技的发展水平限制等;非医源性纠纷主要表现在病员缺乏医学知识或对医疗知识不理解、病员或家属不良动机、某些媒体不当的推波助澜、工伤事故及伤害责任的转移、社会变革时期某些制度的不适应以及经济观念的转变等引起。医院图书馆的主动服务,不仅有助于医疗机构及其服务人员了解规范,按章操作,更有助于患方了解医疗流程、规范、增强配合意识,即使产生纠纷或事故,也能按法律法规办事,减少不必要的摩擦。
2.4介入医疗事故处理活动有助于医院图书馆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功能
长期以来,多数医院图书馆仍在进行着借借还还的单一型被动服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介入医疗事故处理需要医院图书馆从馆藏到服务都要改革,体现其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不仅适应了现代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也有助于医院领导和各级各类医技人员对医院图书馆的重视、关注,为医院图书馆在有为中实现有位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3 医院图书馆介入医疗事故处理的有效实现途径
医院图书馆独特的功能和地位,只为其介入医疗事故处理提供可能和便利,要想更好地发挥作用,强化馆藏建设、转变管理模式、优化服务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一要注重文献信息资料的完备性、合理性。随着科技进步,文献信息资料正以几何级数日益增长,并从传统印刷型发展为现代印刷型、光盘型和网络型等多种并存的格局。文献资料种类也明显增加,有图书、期刊、报告、档案及多种非书籍资料等。基于这种情况,医院图书馆在馆藏上,应建成与专业相适应的符合医院发展的资源保障体系。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组织藏书,既注意文献的思想性,又注重文献的学术性,使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同时,要依学科之间的亲疏关系将众多文献形成层次分明的有机系统,在适应医疗事故需要的前提下,按系统分门别类编目,使之成为以疾病为主题词,以症状为关键词的查询体系。必要时,可请有关学科的专家帮助,做好信息选择取舍和学术评价工作,为医疗事故的证据筛选做好先期准备工作。
二要注重有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将服务重心由局限于对书刊外部信息的揭示和报道,向深层次发展推进,对现有医学文献和法律法规资料进行二、三次加工和开发利用,为医院进行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要注重资源共享建设。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完整地收藏各种信息,在网络条件下,应通过资源共享来更好地满足服务需要。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网上各种检索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提供网上,使之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共享信息资源,形成集各种商业数据库及自建数据库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的医疗事故处理数据保障体系。
四要注重提高图书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医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根据医院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既能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的服务技能,又能较好地开展医疗事故有关服务,积极拓展医学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打破传统观念,变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将馆藏以各种形式最大限度地、最直接地与读者见面。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采取多种形式,主动深入医疗第一线,针对不同层次读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确保为本院职工服务的同时,积极将信息工作向外辐射,在社会上寻求更为广泛的信息用户,诸如兄弟医院、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广大群众。通过提供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信息服务,从而寻求与整个社会信息资源共享而又循环交流的新型服务模式。
参 考 文 献
[1]《医院事故处理条例》起草小组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释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杜,2002.
篇5
1 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医院内部的人事档案是原生的信息资源,其对于医院内部的合理预测工作、人员调动管理工作、管理决策工作具有一定的影响。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能有效促进医院的长久性发展,也是社会发展形式下对于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国内医疗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逐步体现出来。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有效发挥人事档案信息作用的关键环节,促进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医院内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工作进行深入探讨研究意义重大。
利用医院内部的局域网络建立一体化的工作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档案资源的、传递、存储、加工,信息资源的共享,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还能保证新的信息内容及时更新,提升信息的时效性。医院可以借助一体化系统,利用有效权限管理,建立电子的查询系统,节省医院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力资源,还可以将医院的档案存储在优盘、光存储介质、软盘中,缩小档案占据的空间。医院应选择高效、安全、合理的软件管理系统,避免内部信息资源的泄露,提升管理水平。
2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放弃过去的手工处理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实现高效率的信息存储、统计、查询与分析,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精确的信息资源,构建开放式的信息系统,发挥资源的最大作用。
2.1 实现计算机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级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医院内部已开始利用计算机管理人力资源。计算机管理能降低手工管理出现失误的概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工作时间,提升管理效率,使材料的管理更加科学化。将人事档案信息存储在现代化的介质上,能提升资料的完整度,延长档案的应用时间,避免资源的浪费。一些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已实现网络微机化,利用现代网络,通过磁介质交换实现网上的资源输入,进一步加强人事信息管理。此外,利用远程技术进行数据的交换,最终实现资源的共享。
2.2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医院的工作人员首先需要构建基本的系统框架,建立基本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录入各种人事档案信息,然后利用软件及高速的网络系统,通过有序的建设,建立完整的系统。资源的收集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医院内部人事档案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环节需要保证规范化、制度化。资源完整性是系统的关键,为此医院应加大各方面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强整个信息系统的功能,将成熟的工作经验普及应用。
2.3 建立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
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而且要重视资源系统的应用,有效收集信息资源,通过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最终实现应用的目的。医院内部应建立专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数据库,并提高使用的范围,提供全面化的服务。信息数据库的内容需要包括工作人员的基本信息、薪资待遇、工作经历、档案目录等。将管理层级职工的姓名、年龄、学历、性别、工作时间、职务、任职经历及考核等信息详细地录入计算机系统内部,需要调用档案或员工信息时,工作人员在系统的查找功能中直接输入姓名,就能够直接获得全部的资源,信息检索效率大幅度提高。
2.4 保证信息的安全
医院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不仅要保证信息的应用期限,还要避免数学档案信息被破坏或故意更改。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是需要重视的关键环节,医院的人事档案资源需要分类处理,部分需要长期保存的资源信息应及时复制,通过载体的转化,避免信息的丢失;部分无需变动的长期保存资源需要刻录到只读光盘上进行存储,避免档案的非必要修改。在医院系统的资源共享过程中,部分的关键性、保密性高、价值高的资源,需要通过处理提升安全性,例如:设置系统恢复功能、提高管理等级等。人事档案信息系统需要配合应用现代化的防火墙技术、病毒检测技术、数据备份技术等。
2.5 保证人事信息的准确性
医院内部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医院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
利用信息化系统代替传统的记录方式,使信息查阅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文档数字化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医院内部已经构建独立的信息网络,该网络和互联网、教育科研网有效链接,为医院档案的对外服务提供可能,也是资源共享实现的基础。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方式,医院内部局域网络可以建立院级的档案管理自动化信息系统,保持界面的简洁清晰,支持Windows NT、UNIX、NetWare、Novell等各种的处理方式,拓宽使用功能,为需求人员提供随时查询功能,提升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发挥资源的价值,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服务。
篇6
【关键词】医院档案;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5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信息存储和利用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医院档案管理系统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和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数字化档案应运而生。
数字化档案系统是集数字化技术、检索技术、导航技术、存储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与一体的跨库检索信息资源库。它具有高度的自动化技术水平,能以最快的速度为大家提供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所有档案部门必须面对积极面对现实,加快步伐推进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1 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1.1 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致使医院档案管理相关制度没有得到及时修订和补充,比如一些科研成果得不到及时归档,即使归档了,也存在档案资料内容记录不详细,缺项等现象的发生,另外传统的手工管理不利于检索,以及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1.2 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
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也是医院整体建设的一个反映。所以,医院档案数字化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2 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迫在眉睫
2.1 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该变量医院管理的环境,医院的各项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地得到各种信息,这就要求庞大的医院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快速的共享利用,为领导决策服务。
2.2 社会公众对医院档案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以往医院档案大都是为医务人员服务,。而今社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流通与利用在不断扩展,这就要调整医院档案管理的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进行超前跟踪服务,变被动为主动,为医务人员、患者及社会公众服务,多角度多层次地服务于整个社会,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化资源作用。
2.3 档案信息化可以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的数字化有利于突破档案利用的种种局限,是档案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档案的信息采集及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 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3.1 医院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一般情况下医院对医疗设别的更新投入非常重视,对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投资和技术力量的投入以及技术基础的更新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这是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的不利因素之一。
3.2 数字化档案的安全问题,数字化档案主要是以电子文件为主,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手机存储在光盘载体上。但电子信息在存储的过程中,信息与载体是分离的,给信息的长期保管带来了困难。另外,电子信息作为一种数字信息其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高,容易导致被篡改、毁坏或丢失现象的发生。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政治素质,并熟悉计算机知识。身份验证、权限检查、防火墙、以及数据备份等技能,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4 对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专业的档案柜、目录桂,办公用的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为传统的档案原件转化为电子信息模式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档案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功能。充分利用院内局域网,与医院相关科室做好链接,最大程度地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共建。
4.2 安全保障方面,在建设医院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必须做好电子档案的安全工作。首先对电子档案的制作、保管以及利用要制定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定,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其次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建立网关、安装防毒软件以及设防火墙等措施防止病毒对电子档案的破坏。再有就是对电子档案的数据要进行定期的备份以防万一。工作中主张实行“双轨制”,即电子档案和传统纸质档案或硬拷贝同步归档,形成电子档案的专有软件业一起归档,形成内容完全一致的两套档案,提高数字化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3 领导要加强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视,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进程,首先将档案管理列入医院年度考核内容,加大资金的投入。保证存储设备的高质量,避免档案数据的丢失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利用好院内现有的电子计算机资源,不断推进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程。
4.4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医院要根据电子档案的特点,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如 电子档案归档制度、电子档案备份制度、保密制度、归档制度、使用者的身份确认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等,以保证医院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有序安全运行。
4.5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之成为复合型的高素质的档案人员,为医院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档案的数字化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有专业的档案工作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还要有熟练运用现代化计算机办公手段,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数据库录入数据等相关网络知识。所有,一方面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另一方面医院要给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使之能胜任医院档案数字化工作的要求。
综上所述,医院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能扩大档案为临床医疗、科研、教学以及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同时也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医院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医院领导的重视程度、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相关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提升都息息相关。相信会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足部完善,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不断提高,医院档案数字化一定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服务于医务人员,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云霞,医院档案现状分析及数字化管理措施.新观察,2010,3:32-33.
篇7
医院信息系统是现代化医院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维护资金不足、医院工作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共享等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医院管理
深圳市人民医院于1983年,在制定未来医院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计算机管理医院事务模式。1984年只有2台IBM计算机(80386 33MHz处理器)和9寸黑白显示器、一台打印机组成的医院统计管理网络系统。1996年开始实施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建设,目前,已由过去的单机管理转向网络化管理,基本完成系统建设和业务整合, 基本实现医疗和管理自动化,实现了局域内资源共享。
1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
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硬件由分布在医院各部门1 260台电脑终端,包括460余医生护士工作站(电脑CPU2.8GHz,内存256M,15寸LCD显示器、激光打印机等设备),经光纤和双绞线与CISCO2950、CISCO3550、CISCO6509交换机和12台服务器相联(至强CPU3.0GHz,内存2048M,硬盘800G),磁带机、NGFW4000-P防火墙、NGLDS-UF入侵检测系统、TIPTOPV2网闸、路由器、APC不间断电源供给系统组成。网速100M~1000M,局域网与中国电信的DDN相联,以网速2M进入互联网[1]。
应用系统由病区信息管理系统、病区医生工作站、门急诊医生工作站、药品监控管理系统、院长查询、监控及决策支持系统、病案统计系统、医学全文文献系统、PACS系统、LIS系统、图文系统、OA办公系统、肿瘤局域网络治疗信息[2]等29个系统统一整合为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软件包括:“病人资料登录模块”、“报告撰写、打印模块”、“资料查询、检索模块”、“工作量统计模块”、“行政事务管理模块”、“对外访问接口模块”等组成。
2 医院信息系统的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由医院院长担任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亲自主持信息化建设工作。医院信息化建设小组成员包括由信息科、医务科、后勤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医院特别加强了信息科领导和电脑室专业队伍的建设力量,安排懂IT又懂医学的技术人员为信息中心工作室负责人。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深圳市人民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规章制度汇编》等系列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制度,保证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并要求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的各个环节通力合作,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3 存在问题与对策
3.1 网络安全问题
以前,我院内部局域网普遍存在着很多安全漏洞。如普通办公PC机可以浏览到关键业务用机;普通用户可以进入重要的数据服务器系统;外来人员用便携式电脑可接入医院内部局域网络对服务器进行攻击或对数据进行窃取等。
由此,我院组织技术力量,通过充分利用硬件设备的功能,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划分加强网络安全,将各个业务子网有效地进行隔离,各个子网间的通讯受到访问控制列表(ACL)的严格控制。通过交换机设置限制站点对网络系统的访问,CISCO交换机提供了MAC地址限制的功能。在特定的端口进行设置,允许固定MAC地址网卡通过。只要工作站网卡MAC地址未被该端口登记,这台工作站就无法在网络上工作。这种通过对交换机设置来限制工作站点的方法有效阻止非医院内部的电脑非法接入,保证了核心业务的安全,保护了院内局域网络的安全。并采用网络安全控制技术,采用了防火墙对网络安全入侵检测设备进行防护,采用较严密的系统和数据安全措施。服务器系统实行双机备份,存储采用高端磁盘阵列HP Smart Array 6i支持RAID0+1、RAID5。每日一次的自动数据备份,每周一次和每月一次的手工数据备份。采用Symantec公司的VERITAS系统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异地备份;每月一次的硬件系统检查(服务器、终端设备、内外连接设备以及软件平台等)组织全院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深圳市人民医院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汇编》,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网络安全的警惕性和自觉性。要求信息中心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医院信息系统安全的日常巡查及其日志保存工作。应急处置工作要求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3.2 网络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医院部分工作人员不完全掌握电脑操作技术
网络建设和维护资金不足是制约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主要困难。我院领导通过组织协调工作,在保证“医生工作站”优先发展的思想下,尽量满足信息系统建设需要的资金,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到位,使医院信息化建设得到健康稳定发展。
针对部分医务人员不完全掌握电脑的问题,我院采取多种形式对全院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多年来共培训2 000多人次。针对我院很多医生在应用计算机输入病历时,为减轻手工劳动和提高工作“效率”,拷贝复制病历,男性病历中会出现月经史、分娩史等记录。我院对当事人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对当事人和当事人所在科室的领导进行经济处罚,同时在全院通报批评,拷贝复制病历的行为得到了基本控制。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和避免医疗纠纷,我院组织全院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等规定,通过再教育明显地提高了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规范操作行为。
3.3 医院信息不能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医院信息不能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医院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因此,改进系统使内网中的所有住院医师、护士工作站电脑可访问外网中的办公自动化(OA)系统和其他系统,使医院各职能科室通过OA各项的消息、通知、文件能在更大范围内传播;医生可在本科室方便查询医学文献,每个登录者均有自己的登录名称和密码,并规定了相应的权限。院医疗信息数据库存储着1980年深圳人民医院成立以来40万名住院患者医疗信息,并且每年以3万余份的速度递增。目前,每天临床产生20万条医疗信息,应用病案管理网络使历史病案信息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医院管理模式改造[3],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信息收集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医院信息系统给我院带来的巨大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在2002~2004年度深圳市医疗卫生质量评比活动中名列所有参评医院榜首[4]。
医院信息系统己成为现代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并己经成为医院日常工作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不仅实现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满足了现代医学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
【参考文献】
[1] 赵卉生, 孙大华. 简论深圳市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发展[J]. 中国医学伦理杂志,2005, 18(6):81-82.
[2] 孙大华, 郑溪园, 吴泽民. 放射治疗科的局域网络建设和作用[J]. 中国肿瘤,2006,15(2):88-89.
[3] 张鹏, 白纯政, 李包罗. 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模糊认识[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4):236-237.
[4] 信息中心.2004度深圳市医疗卫生质量评比结果[EB/OL]. szhealth.gov.cn/news/news_single_show.asp?n_id=1261.
篇8
1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素质
医院档案管理不仅是医院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全院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大力宣传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医院领导干部的档案管理意识,采用多种途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业务和知识水平,增强档案职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以各项法律、法规指导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严格执法、依法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和病案书写规范化培训,落实病案书写规章制度,使更多的医务人员自觉参与到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中来,重视对诊疗过程中能够证明医疗行为必要性、合理性、安全性档案资料的收集,保存好使用器械、药品的说明书、质保书、安全性资料,分类存档,以便取证。
特别是重视收集视听资料的证据,将诊疗过程中所形成的视听资料与其他病案资料一起同时归档,增强自我维权的功能。对业务过硬、责任心强、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坚决淘汰那些素质较低、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人,更好地履行依法管理医院档案的职责和义务。
2加强医院档案规范化建设
成立医院综合档案管理机构,制定科学、完整、系统的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和工作程序,统一档案管理标准,改进档案管理的方法,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对医院产生的全部档案实行档案集中管理,对医疗安全和病历安全有较大影响的诊疗护理方法、制度和措施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制订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操作程序、规程等,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逐级严格把关,责任到人,将医院档案管理纳入科室管理责任书之中,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将档案管理工作与职能部门、科室负责人业绩考核奖惩挂钩,明确职能部门和科室档案工作的管理责任,从思想、组织、人员、设备等方面保证档案的综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充分发挥档案的整体功能。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的监督机构,由专人负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明确监督的职责,规范依法监督的程序和方法,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建立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先进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对医院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内涵。医院职能部门、科室基本配备计算机,具备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的硬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优化医院档案信息网络化系统,已成为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加快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依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与网络技术,坚持以掌握新时期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知识相结合,遵循符合档案管理相关标准、具备一定灵活性、能够满足新的需求、提供灵活的检索途径和方式、档案数据便于掌握和易于操作的原则,选择准确的医院档案管理软件,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先进的手段,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不断提高医院管理现代化水平。近几年来,不少医院通过计算机网络把整个医院和分布在市区的门诊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医院各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门诊、临床与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时性,降低了医院管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4重视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方案、决议、实施效果,或招标方法、标书、协议、合同等,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建设发展,是很有价值的归档材料。坚持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拓展归档范围,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特别是做好医院档案的鉴定工作,甄别档案的保存价值,挑选有价值的档案继续保存,剔除已经失去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积极为临床医疗和医学科研工作服务。切实加强与医院职能部门和科室之间的联系,重视有关医疗政策法规文件的收集归档,及时汇编成册,保证快速准确的利用。在医院网站上公布档案信息,提供多层面的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以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医院档案管理是一项政治性、管理性、服务性、长期性较强的工作。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建设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通过合法手段和方式,对符合规定要求的档案资料、各种形式的文件载体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也是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艳. 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09,(06) .
篇9
【摘要】针对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后勤社会化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代医院后勤管理工作需求,后勤工作管理的信息化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在医院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难点,分别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医院后勤管理走上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医院 后勤信息化 探讨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62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后勤管理系统信息量非常大,包括服务对象职工、患者、设施、建筑及员工资料等一系列信息。这些信息是无序、分散的,种类繁多,更新速度极快。由于涉及后勤信息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对医院后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需要一种高校、快速、有序的管理手段,于是后勤管理信息化应运而生。信息技术融入了医院后勤管理领域,成为管理者处理各种问题、做出决策的有力助手和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医院后勤管理的方式和面貌。
1医院后勤信息化的重要性
后勤信息化管理就是要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汇总处理形成封闭式信息管理链,完成过程管理,贯穿时间发生、运行处理、监督反馈最终结果,最后达成改进措施和修正办法的过程管理[1]。后勤管理信息化是在传统后勤管理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虚拟空间,以拓宽现实后勤管理服务的时间与空间,提升传统后勤管理的效率,扩展传统后勤管理的功能,从而实现后勤管理办公无纸化,传输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活动数字化、决策科学化,达到提供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目的。
1.1促进后勤管理模式的变革后勤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后勤系统的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次管理制度的创新,这势必对传统管理模式与手段进行更新。后勤信息化建设使流程变得清晰,管理变得流畅。而且通过信息化建设,对一些原始材料的归整与服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使旧有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得到了改革,使之具有简单化、平面化、并行性等特点,大大优化了后勤管理模式。
1.2加强对外交流,提高服务水平
后勤信息化的实施开展,大大方便了医院与医院、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交流。通过相互访问交流,一些日常碰到的问题都可以进行交流,并商讨解决的办法,进而提高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1.3提高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公平性
后勤信息化可以对员工和部门的绩效考核由原来的模糊管理,人情管理到现在的用评估数字说话,形成了一切用量化指标的管理,使管理办法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公平。
1.4有助于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2]
后勤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是把握全局的眼光和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基于对信息的占有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从被动为主动。后勤信息化实现了管理人员对工作的实时动态监控,有助于进行科学决策。
2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2.1后勤管理观念滞后
首先是对信息化认识的片面性。有些人认为工作中应用了计算机及网络就算是后勤信息化了;有些人认为应用各种管理软件实现自动化管理服务就是实现信息化了。其实这些认识都有其片面性。医院后勤信息化的实质要求是“充分整合和广泛利用医院内外信息资源,提供管理和服务水平”,而“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带来的信息化变革涉及医院后勤管理。其次医院后勤管理从总体上看,在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上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可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的问题,仍然要靠增加人力和财力完成。最后在观念上认为信息化建设离实际太远,对具有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管理模式尚不能达成共识,对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不愿意接受,这些都制约了信息化的发展。
2.2后勤人员的素质不一
长期以来,大多数医院的后勤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和智能结构等各组成要素不尽合理,使信息化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受到了限制[3]。计算机的使用无疑使后勤工作走向便捷高效之路,但现在大多医院的后勤人员由于文化素质的原因,其信息处理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配备了电脑,但多数只限于日常文字处理,甚至于不能熟练进行文字录入的工作人员还不在少数,更不用说使用办公自动化进行信息处理。
2.3信息资源不共享
后勤信息资源是软资源,是指与后勤有关的各种消息、情况和资料,数据在无序、随机的状态下,经过采集后,由后勤信息系统将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而形成可利用的信息资源[4]。医院后勤人员信息、物资采购、财务收支、设施维修等各类数据的采集和录入与医院的后勤信息系统不相融,在信息管理上就很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3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医院后勤是一个分布范围广和服务项目多的部门,必须结合自身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有步骤的推进信息化建设。
3.1更新观念,完善制度首先,管理层应更新后勤管理理念,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其次,应建立并完善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和信息化建设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完善硬件设备和网络系统的沟通与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突破口,提高办事,改进工作作风和提高办事透明度以适应医院发展要求。
3.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一是后勤管理者明确各班人员的职责范围,完善各班岗位职责,明确分工,相互合作,岗位定期轮换[5]。二是后勤管理者须制定全面、系统的培训计划,并鼓励后勤人员加强深造和学习,三是积极接收优秀的后勤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充实后勤队伍。
3.3完善医院后勤信息化系统功能
根据后勤系统不同工作内容和日益增长的服务范围和要求,构建包含办公自动化平台、设施维修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6]。四大部分基于后勤数据库上,与医院整体信息平系,实现信息共享。
3.3.1构建办公自动平台,实现文件的在线传输;报告、资料、图片等信息资源共享并按照权限查看;下载、上传工作资料和信息;考勤、考核、人员管理等等。目前,医院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院内网,后勤各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通过利用办公自动化平台办公,大大地提高了后勤工作效率。
3.3.2构建设施报修管理系统,实时实现了故障报修、维修派工、维保跟踪、人员管理、材料管理、工作量统计、成本核算、满意度测评等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3.3构建物资信息系统,规范了物资流通秩序;有效降低了医院物资消耗成本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提高了物资管理效率保障了科室物资供应。几年来,我院紧密结合自身管理实际,坚持“库存物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托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物资精细化动态管理、集约一体化保障。
3.3.4构建决策支持系统,为科学、高效决策提供分析依据。决策支持系统是在OA系统之上,迅速获得医院后勤内部、外部信息,并对这些后勤工作管理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按照需要形成各类报表和模型,提供现状分析、规律提炼和前景预测,为后勤领导的管理、决策和工作调度等起到支持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4结束语
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结合自身医院信息化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利用已有的信息化基础,切合实际的、由易到难的建设后勤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冯东.谈医院后勤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意义[J].医学信息,2009,22(6):898-899.
[2]程伟.提高医院后勤管理质量的新思路:信息化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3):71-72.
[3]左建辉,宋赞华.后勤管理队伍建设[J].现代医院,2010,10(6):144.
[4]李玮,梁旭.医院后勤信息化建设实践[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8):786-787.
篇10
1.据调查,医院档案管理较多的存在着以下现象:
一是分工不清使档案管理失于规范。目前,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医院档案管理一般都是由综合办公室负责,而综合办公室管理的一般都是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医院的医疗病历档案由专门的病案室管理。至于电子病历和一些医疗电子网络信息,则由信息科管理。显而易见,一个单位内档案由多部门管理,很难让其达到规范。
二是制度不完善,使档案使用率不能达到理想的高度。各单位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医疗、护理、人事、行政、后勤人员等等的管理制度,而关于档案方面的管理制度则往往被疏忽。例如,在医院目标考核中,就没把档案管理这一项纳入考核内容。如此,档案的使用率就降低了。
三是对档案管理意识较弱,使档案资源浪费。电子档案管理虽然在一些医院也建立了,但实际运行效果较差,原因是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和意义了解太少,对它的巨大作用缺乏认识,所以就不够重视,档案资源白白的被浪费了。
四是不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其实,这也是缺乏认识导致的。信息时代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知识、医疗管理流程,当然还要具备计算机网络常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些,从事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的,需要进行专门培训,而我们的医院却忽视了这一工作,原因便是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因此,许多档案管理人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直接影响了本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和资源的利用率。
2.为提高医院整个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以上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尤甚是提高医院领导的认识。有句老话说“形势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是这样。“关键”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医院领导的思想意识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不但是医院整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领导决策有不可忽视的启发和指导作用,这些是其他工作无法替代的,应该把档案管理不容置疑地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领导的认识上去了,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大家都知道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的整个发展上发挥应有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制订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日臻规范。没规矩不能成方圆。有一套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为医院的整个发展服好务。医院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出适合本单位的、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
其三,要重视档案方面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信息时代,档案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不了解新的知识和技术并及时进行运用,就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于是便会影响档案的利用价值。由此,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就要不断更新。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网络使用多元化信息资源,使医院档案更好的为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其四,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档案管理水平如何,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一大决定因素。医院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一定要将这一项列入在内。除督促档案管理人员不断给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充电”外,可聘请专家讲课,让档案管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还可通过对临床一线医疗、教学和科研,让档案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并让他们不断总结档案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当然,创造条件吸引一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也是一个好措施。
其五,加强档案室的硬件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应给档案室配备计算机、照相机、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并采用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进行辅助立卷、编目、检索、统计、借阅等工作。如具备条件,将档案目录和部分内容纳入局域网,利用网络系统加强科与科之间、院与科之间的资源共享,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医院各方面工作对信息的需要,使各方面工作都得心应手,更好地推动医院的发展。
信息时代给医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医院档案由原始的手工登记和管理过度到计算机录入和管理,标志着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信息技术对医院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推进网络资源建设,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对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水平,为医院和各项工作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优质的服务是一条捷径。医院要想迈入发展的快车道,加强档案管理工作,让其真正实现现代化,是一项很好的措施。
参考文献:
- 上一篇: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文创商业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