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营销专业范文

时间:2024-01-02 17:4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市场营销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市场营销专业

篇1

     在三年的大学生活里,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为目标,以全面发展为努力的方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充满酸甜苦辣的过程中,我在努力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上,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知识。在不断追求进步不断自我增值的同时,学习仍是自己现在的主业,我也明白只有精通自己的业务,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为此我刻苦努力地学习自己的专业,对知识对本专业一丝不苟,取得的成绩都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获得了学院年度奖学金的二等奖。

    在日常生活中,我十分重视锻炼身体,具有良好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体育成绩优秀,体锻达标。我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尤其喜欢唱歌和绘画,曾在年段书法比赛和手抄报比赛中获奖。

    由于我性格开朗,能够与不同的人接触;平易近人,容易与同学或老师和谐相处;为人忠厚老实,凡事言出必行;乐于助人,能为别人分担一些工作或生活上的忧愁;行事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做事全力以赴,不会轻易中途而废;遇事临危不惧,能镇定地处理突发事件。

篇2

关键词:旅游市场营销 教学创新 实践教学

我国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最初主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成果与教学经验,近年来根据我国的旅游企业需求变化及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情况有所变通。对于旅游市场营销这门集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身的课程来说, 要求既能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涵又能学而不死、学而能用,其教学体系应该有所创新。

1 旅游市场营销理论教学的创新

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将旅游市场营销学的一般规律、原理与旅游企业营销现象结合起来,深入、系统地阐述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知识是为岗位技能培养服务的,技能培养需要什么, 理论知识就学什么, 这是问题的实质与关键;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培训内容相结合, 以便学生能够在就业前更容易掌握旅游企业的营销规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2 旅游市场营销教学方法的创新

2.1 案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以某个具体项目为例, 从项目的旅游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的确认、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的确定到项目的预算与控制可以全程模拟, 也可以局部模拟营销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教师在确定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并选编好案例材料后, 对于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案例, 可以提前几天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 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以充实论据。在课堂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独立发言、小组讨论、自由提问等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对大量的旅游营销案例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变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使之既可以掌握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沟通能力。

2.2 激励教学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其实绝大多数学生内心深处都有极强的表达欲,只是有些学生敢于表现,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担心说不好被老师、同学笑话而采取沉默的方式,但如果点到他们的名字强迫其发言他们则讲得很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状态、心理, 控制课堂节奏, 这对教者与学者同样重要。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这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教师要设法让学生接受你,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然后不失时机地抓住他们的优点, 竖起你的大拇指, 同时原谅他们的小错误并委婉地指出来。

2.3 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用大量的图片、影音等图文声像资料进行直观教学,强化同学对知识点和技能的掌握,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在旅游过程中拍的图片以及平时录制的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电视节目等影音资料不断地、适当地做到课件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笔者在开课前给学生观看录制的一段中央电视台“绝对挑战”节目,节目内容是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遨游网销售经理,节目里谈到了销售经理的职业描述:负责旅游产品的推广、销售渠道的拓展等等,这些都与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内容相关。在视图、视听的效果下,可以让学生在享受中愉快地学习。

3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

旅游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创新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创新和社会实践教学创新两个方面。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环境分析等。我们可采用理论讨论、实践报告等实践教学方式来进行,以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讲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布置学生就旅行社拟推出的某条新旅游线路进行市场环境分析, 这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找资料并亲自上街对市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市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撰写报告书。这种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应该加强与旅游企业的联系,扩充实践教学基地的数量,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育功能从而使旅游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活动更贴近旅游企业市场营销的实际,让学生有机会接近旅游企业真实营销现象,还可以检验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与企业营销实践脱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与旅游企业营销实践的要求相符。

4 旅游市场营销考核方式的创新

学科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客观上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种导向作用。应试教育培养的是考试能手,素质教育下必然涌现一批高素质的奇才。我国高等学校旅游市场营销学成绩的考核基本上是以期末试卷上的成绩为主,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只占很小的比例。这客观上导致学生忽视实践锻炼和平时表现, 而只重视考前一周理论知识的突击复习,这种考核方式下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和控制。因此要创新旅游市场营销学考核评定方法。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考核方式与内容应以应用能力为主,由教师提供多个命题,给学生充分的选择和准备时间,让他们递交一份完整的营销方案,成绩的高低就由方案的创新性、可操作性来决定。没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是完不成一个好的方案的,这样的考核方式既能促使学生平时注意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注意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关颖婧.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2] 李日欣.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探讨.商业经济,2007(1):1.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55-01

“旅游市场营销”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之一,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及应用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同时要求应用能力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岗位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项目化教学在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改中势在必行。

一、“旅游市场营销”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所培养的学生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偏差,导致学生离开学校之后无法与社会接轨,无法更好地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侧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学习。对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而言,“旅游市场营销”属于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旅游市场营销学的精髓所在。但在现行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实际因素的影响,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一味遵循传统教学思维――先理论后实践,导致缺乏相关的实践课程,无法与旅游市场需求很好地接轨。

2.传统教学模式缺乏对高职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普遍欠缺营销技能,体现在工作中欠缺对市场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及营销手段使用能力。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部分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找不到工作,同时,企业单位无法聘请到适合的人才,学校与社会出现了脱节现象。这是因为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必备的营销技能,从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体现出对营销技能的欠缺。

3.师资队伍落后,高职教材缺乏。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教师知识、教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学效果,教师自身对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认识会对其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所以长期处于教师队伍不精的状态。与此同时,适合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教材少,导致教师开展教学出现阻碍,学生也无法很好地开展学习。

正是由于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因此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改势在必行,必须进行较深层次的改革,以培养学生更全面的旅游市场营销技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高职“旅游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意义

1.社会发展要求人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及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化教学将知识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实施项目,将学生融入项目开展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项目化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学生自行组队,对项目进行分析、策划、实施及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践更好地让学生学习相关职业道德及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培养学生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这也正是当今企业所需要的。

2.高职“旅游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更好地突出高职院校特色及学生特长,帮助学生在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项目化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理论型”人才到“综合技能型”人才的转变,满足社会的需要。项目化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工作岗位,从而发现适合自身的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扬长避短。同时,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团队分工合作可确保学生的参与率,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达到项目化教学的目的。

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而言,项目化教学更适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项目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社会的项目化教学实施计划,确保其顺利开展。

三、高职“旅游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的几个关键点

项目化教学除了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更能促进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解决教学中的难题,确保“旅游市场营销”课达到预期的效果。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项目化教学实施可总括为确定项目任务、制订项目实施计划、实施项目计划、评估项目成果及总结项目实施经验等五个步骤。

1.确定项目任务及评估标准。教师需要具备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打破常规的教材安排,以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点,根据企业需求对“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在“旅游市场营销”课项目化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实施的可能性、项目的实用性及学生的兴趣点,确保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课程的顺利开展。同时,确定项目任务需要掌握好适合的完成时间,完成时间过长会影响课程的开展,完成时间过短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通常为6~8个学时较好,可让学生在疲倦期前看到成果,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高职“旅游市场营销”课在项目任务确定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项目之间的衔接性,以达到反复训练的目的及熟练应用的预期效果。最后,制定详细的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不仅是评估团队成果的制度,更是指导学生制订项目实施计划的指南针。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项目开展的原则,依据评估标准制订项目实施计划,使学生更好地实施项目。

2.制订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化教学其优势在于团队合作,一个好的团队可使项目更好地开展,因此教师应以自愿为原则,让学生进行自由组队,根据项目的大小确定人数,确定能力较强的学生为组长,以便能更好地落实项目的实施。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项目并制订达成效果的项目计划,团队成员需要积极参与,开展前期调研,充分讨论、制订实施性强的计划,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及鼓励,提高项目实施计划的可操作性及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旅游市场营销”课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3.实施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组长是团队的核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项目组长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并团结组员,组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按照所制订的项目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充分的关注及指导,发现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指导学生进行及时修正,确保项目的开展及培养学生处理危机的能力。

4.评估项目成果。在各小组完成项目之后,教师应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成果的展示,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小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自身的强项,发现不足。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新思维去解决问题,不仅是帮助该团队的进步,更是为其他团队提供宝贵的经验,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得以更好的解决。

5.总结项目实施经验。在进行评估项目成果之后,学生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势及弱点都更加了解,教师应指导学生及时对项目进行总结,使学生积累宝贵的经验,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

总的来说,高职“旅游市场营销”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的五个步骤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因此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更为周密的计划,确保达到真正的效果。

篇4

案例教学法的首要环节是根据讲授的理论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形象的、生动的营销案例。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案例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案例选择要遵循以下原则:

1.案例要围绕讲授的专业知识,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蕴含相应的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和营销策略。

2.案例难易适度,适合学生水平。超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过简单,又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新颖,反映当前旅游市场环境和旅游企业状况,不脱离现实,更好地发挥案例学以致用的作用。

4.典型性。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案例的分析效率。

二、运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

1.课堂讲授是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基本方法。课堂讲授主要用于旅游市场营销基础理论教学,做法是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提供案例,要求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用案例印证理论,有助于学生对理论产生感性认识,加深理解。这时宜采用简洁、明确的描述性案例。案例贯穿于整个旅游市场营销的教学过程,但应“形散而神不散”,由知识点引发案例还必须由案例回到知识点,这就需要老师有适当的引导和恰到好处的总结归纳。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及案例的分析步骤和解决问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学生自己练习方式。把案例材料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发言。可以举手发言,也可以由老师点名请学生发言。最后让学生对所发表的看法进行评论、修改和补充。发言者对评论者的意见也可以发表相反意见,经过辩论,获得知识。

3.讨论是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讨论的做法是先将选好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发给学生阅读以便做好讨论的准备。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老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意见,对正确的独到之处要充分肯定,对模糊错误的认识要加以纠正、引导。使学生在讨论中增长知识,提高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使知识内化。

4.角色扮演的方式。这是一种模拟教学形式,是案例教学过程中经常用的比较生动的方法,使学生确有身临其境之感。做法是让学生分别扮演案例中的不同人物,事先不准通气商量,只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要达到的目的,按案例要求进行活动,通过角色将案例材料向学生公布,并由扮演者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让“演员”发表看法,谈谈自己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目的,是否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再让全班学员评论哪位角色最“出色”。

三、合理的案例教学评估是检验旅游市场营销案例

教学成果的有效手段学生对旅游市场营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需要通过考核评估来反映。评估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头演讲、书面报告等。考核评估的内容重点在于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等。对学生案例分析成绩的评定,尽量做到客观公正,注意克服主观随意性。评分依据不能单纯看结果是否符合预定的“标准”,而应当着重检查学生分析步骤是否恰当、决策依据是否充分、结论的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等,尤其要鼓励学生分析问题的创见性。

四、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法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老师教学水平有显著的效果,但在旅游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能搞成学生记案例、背案例以应付案例考试。旅游市场营销进行案例教学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在进一步消化所学旅游市场营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一种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习气氛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案例教学中不能把案例教学搞成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如果这样那将是案例教学的失败。

2.要尽可能地创造案例教学的情境。旅游市场营销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不同于课堂讲课的教学形式,它是以虚拟的旅游企业的营销环境来探讨营销中的问题,学习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如有可能将面向黑板、讲台的课桌,围成马蹄形或会议办公形,老师位置不要在讲台上而要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良好的环境氛围。

篇5

【关键词】互联网;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85.8%,较2013年上升4.8%。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可避免的也对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地运用到高等教育教学中,改变着高校教学的方式,推动着教学的改革。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已经有学者对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张和生等就网络条件下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1]曹宬宬等对互联网金融教学进行了探究,[2]王春兰等对移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有效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深入分析,[3]杨兴华等则对市场营销学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4]然而,针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旅游市场营销学》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文章尚无。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传统内容和教学方法在互联网条件下凸显出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发展对传统教学的改变,对《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转变几方面探索了课程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一、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问题

1、课程内容亟需调整

《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包括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的4Ps、市场环境分析、市场调研、营销战略、营销计划、营销控制、营销新理念与网络营销,和涉及旅游企业的营销实务部分的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景区营销、旅行社营销、旅游饭店营销、旅游交通营销知识内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课程应用的教材编排明显存在滞后于互联网时代的现状。现有教材中旅游市场营销理论部分涉及网络营销的内容明显篇幅过少,且涉及的旅游网络营销的知识内容偏陈旧,并不能体现互联网在现今旅游营销中的重要地位,更未将旅游网络营销的现状、方法、趋势做明晰的阐释;而在旅游企业营销实务篇章中,也没有将互联网及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的生动案例编撰进来。旅游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偏实用,这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更要紧密结合市场动态,避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脱离实际需要。除了旅游网络营销相关知识在课程内容上存在严重滞后,另一个问题更加不能忽视:课程案例的更新。旅游市场营销学中除基本营销理论外,涉及较多旅游营销案例。通过对生动的旅游营销案例的学习及分析,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认知旅游营销理论的实际运用,更能从中揣摩体味旅游营销的方法,开拓思路,为今后实际接触旅游营销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与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的案例少有旅游网络营销的优秀案例。在互联网渗透各个行业,并对行业产生重要改变的时代,旅游网络营销案例的缺失显然会对学生掌握和学习最新的旅游营销知识产生消极影响,更加不利于学生对现今社会的“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清醒认知。

2、教学方法

互联网时代手机、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新的获取信息途径。这种信息爆炸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信息交流平台,相应的也对旅游市场营销课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方便性,学生可以随身携带、随时上网,加上校园无线网络的普及,必定会有大部分学生将个人时间花费在手机上。更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有13%的大学生会在上课时间通过手机登录微博、QQ、网页等。[5]利用手机可以便利的获取大量信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无论在技术上、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较“数字移民”的教师具备更多的优势,现今的学生掌握的信息量并不比教师少。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掌握大量信息的学生被课程内容吸引,进行积极的学习呢?此外,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可用其拍照、录音和录相。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记笔记来巩固和消化所传授知识的功能,被智能手机的各项功能弱化。在课堂上做笔记被代之以用智能手机拍摄教师课件内容。面对这种新情况,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是值得任课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应对思路

面对互联网时代旅游管理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面临的上述问题,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课程改革的经验,对“互联网+”语境下的本科旅游市场营销学进行课程改革构思。

1、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的应对

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营销技术和方法得到飞速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造成了网络营销的新发展趋势,丰富了旅游网络营销的理论内容,同时在实践领域产生了许多旅游市场营销精彩案例。在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中,应对互联网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中应及时的增加旅游网络营销的相关理论知识,丰富旅游市场营销的知识构建。同时,应注重对旅游企业网络营销典型案例的收集,编写旅游企业应用网络开展营销活动的案例,以便利用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旅游市场营销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旅游网络营销理论内容的加入和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案例的增加,是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内容应对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两个要点。应对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增长和知识的更迭,旅游市场营销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内容需要较为快速的更替其中的内容,以应对实践发展。基于此,制作电子教材既可以及时更替新的旅游市场营销知识内容,也可方便的将其放在网络平台上,以便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学。

2、高校本科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的应对

应对互联网时代特点,特别是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和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内容讲授为主要方法,学生被动听讲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已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重新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指导学生课前自学并借助互联网对相关的知识和案例进行挖掘,授课过程中变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信息传输为教师-学生双向信息交流,课后通过在线的讨论以及答疑巩固课程知识,是笔者架构的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方法。(1)课前线上知识自学。授课前,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应的课程知识进行自学。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和学习有关的MOOC教学视频学习知识,并运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拓展阅读。此阶段的重点是将学生的自学重点合理的规范在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中,以免学生在庞杂的互联网信息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如教材的电子文本,授课PPT等,及时在网络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微博等,学生在共同约定的学习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提问解惑、发表见解。(2)课堂授课双向信息交流。在课前知识自学的基础上,课堂授课时教师就可以摒弃过去传统教学时教师为主,满堂讲解知识内容的教学方法,而代之以师生双向交流。授课过程中以教师为组织者,学生为参与者,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并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运用智能手机,以课程微信等为平台,分享、可供课堂讨论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案例的分析。(3)课后线上讨论、答疑。课堂授课结束后,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答疑,并配套的联系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和发言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判。并以此为依据评定学生的平时成绩。本文就互联网时代,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提出了几点看法。在实现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同时重视教师角色从传播者到组织者的转变,另外,互联网技术和资源的合理运用将极大地帮助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07-111.

[2]曹宬宬,梁剑.互联网金融教学研究的探索——“互联网+”时代对金融教学的要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430.

[3]王春兰,谭娇龙.移动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应对之策[J].教育现代化,2015(8)10-13.

[4]杨兴华,李刚.“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228-229.

篇6

余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大杭州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余杭区进行旅游市场营销的创新研究,找到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市场之路,既是对实现智慧旅游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另一方面,也是对“大杭州”旅游研究课题的积极补充。自2013年上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乃至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抑制消费需求,使得余杭区旅游市场陷入低迷,原先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已经逐渐与市场脱节,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新《旅游法》的实施,也使得旅游行业的发展将面对更高的要求和更复杂的环境。我们试图在对余杭区现有营销模式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若干创新,将智慧旅游的理念,特别是信息化技术融入本地区的旅游市场营销中,打造一套动态、多维、立体的全新旅游营销体系,这势必有助于本地区旅游企业提振信心,客观上助推余杭区旅游产业走出现有的困境。

2.智慧旅游背景下余杭区旅游市场的营销模式创新

余杭区山水如画,钟灵毓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如大径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良渚博物院、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洪园、塘栖古镇等众多景点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国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葛树法,2009)如何利用智慧旅游信息技术服务于本地区的旅游产业升级,在当前形势下解决余杭区现阶段旅游市场开发中遇到的瓶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传统的营销模式相比,基于智慧旅游背景、以网络技术为切入点的新型旅游营销模式不但具有成本低廉,营销形式多样的特点,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监测,有效地控制投入与回报之间的比例。(李云鹏,2013)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普及,企业对网络营销的掌握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将网络营销作为其重要的营销方式,旅游网络营销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根据余杭区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我们以“智慧旅游”为视角,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开展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提出对策:

2.1推进智慧旅游信息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在智慧旅游时代,科学和技术的支持对网络营销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旅游业已进入“e时代”。据统计,目前国内有六成游客用手机查询旅游信息、1.5亿人用手机地图找路。据携程旅行网的数据,2014年春节期间,景区门票预订量增长近8倍,来自手机APP的无线订单占比首次超过五成。在营销创新的实践中,可由余杭区旅游局牵头与在杭旅游高校开展合作,在对余杭区旅游市场做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需求,由技术部门制定相关可行的智慧旅游信息项目。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双方可以商讨研发以“余杭旅游任我行--旅游APP”为主题的手机和个人电脑客户端下载服务,并通过技术手段在相关的旅游景点实现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向游客提供GPS地图及智能导航的下载和服务,比如“良渚博物院自助游览助手”、“塘栖古镇游览语音助手”、“大径山游览线路推荐”等等;制作余杭旅游官方及相关旅游企业的二维码,覆盖本地纸质媒体以及旅游宣传册,并利用电脑和手机两个网络平台进行专题网站建设与宣传,方便游客多渠道、多方位进行浏览和下载。充分利用当今社会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将各种旅游资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游客,给游客提供切实的便利。此外,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和移动通讯公司开展紧密的合作,推出旅游信息手机短信推送服务,在外省游客入余杭境内时由通讯公司向其发送短信提示,在表示欢迎的同时也根据顾客所处的位置以及具体的时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推介,让游客在感到温馨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从容的选择。

2.2打造专业性强、口碑好的“微”营销品牌“微”营销是现阶段市场营销中极具威力的一种营销手段,“微”营销通过“微博”、“微信”等时尚前沿的通讯工具进行,与传统营销手段相比具有更好的传播性和扩散性,以及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绿色环保效应。(杨主泉,2013)“微”营销作为旅游公共服务的一块新领域,在近年来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余杭区上至政府部门,下至各旅游行业的企业都顺势而为,纷纷注册开通官方微博。目前,余杭区风景旅游局的新浪官方微博“余杭旅游”已拥有粉丝数量超过14万人;在2013年浙江网络盛典中,“余杭旅游”被评为新浪微博浙江2013年度人气目的地;官方公众微信平台“余杭旅游”也于2014年2月正式开通。但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分析,就本地旅游官方微博目前运营和管理情况来看,效果不甚理想,还存在着如管理不善、互动不足、信息质量粗糙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建议由余杭旅游局主导,聘请在杭高校的业内专家对余杭各行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并制定专人负责制来进行政府乃至企业官方微博的日常管理。同时,应打造一支专业管理团队,对余杭区的旅游产品进行详细调研、精心策划,以“节庆策划营销”、“四季旅游产品”为重点,以“旅游促销”为突破口,力求打造精致、具备口碑与竞争力的“微”营销品牌。此外,还需制定并落实企业“微”营销的跟踪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

2.3整合传统媒体资源,服务旅游新形势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市场营销应同样重视传统媒体的作用,发挥传统媒体全新的生命力。针对余杭区的旅游市场特点和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建议在传统媒体上开展以“长三角为主,以南北辐射为递进层次”的余杭旅游主题宣传。在媒体的选择上,试图选择在省内乃至全国有广泛影响力的报纸作为平台,比如世界传媒500强《钱江晚报》、备受杭州市民青睐的地方报纸《都市快报》、本地报纸《城乡导报》等开展多方合作,依托传统媒体的平台来开展旅游产品的营销。据悉,该营销策略已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实施,区旅游局与“青岛—广州”高铁沿线的10家具有影响力的省级晚报以及百家门户网站进行互动式战略合作,开展“看晚报,游浙江”之“全国旅行商及媒体走进余杭”主题活动,打出刺激国内旅游消费的“组合拳”,叫响浙江旅游的金字招牌,该活动至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结语

篇7

关键词: 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厦门高校旅行社;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一.高校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简介

(一)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就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

(二)校内生产性旅游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的经营模式

采用加盟经营模式,主要是指高校旅游专业和旅游企业双方共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高校旅行社,为旅游管理专业提供实训。旅行社建立有外联、计调和财务等部门,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为师生旅游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导游服务和旅行社管理能力。高校旅行社职能是:一是安排游客的旅游线路,处理游览景点的关系利益分配,提高服务质量。二是搞好市场宣传促销,加强和校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的横向联系。

二.厦门高校旅行社的旅游市场营销环境SWOT分析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就是指一切影响和制约旅游企业营销活动的内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企业内部的优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旅游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则取决于SWOT分析的结果。

(一)企业内部优势(Strengths)

1.高校旅行社的特点是便利、贴近、实惠。由于高校旅行社设在校内,和师生联系密切,因此服务速度快,师生旅行更加便利。高校旅行社由学生自己来经营,更了解学生自身的需求,更能考虑到学生的经济能力状况,量体裁衣,做出适合的服务产品,设计出了各种富有个性的贴近学生品味的旅游产品,旅游费用更实惠,物美价廉。

2.建立高校旅行社的必要性强,支持度高。为了开拓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校师生旅游市场,建设高校旅行社,对我校旅游学院159名师生做一个关于高校旅行社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若成立以高校为平台,提供住宿饮食,专业导游,自定线路,价格相对低廉,融入校园文化的高校旅行社,态度是选择的比例最大,46.53%的师生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旅行社。有68.62%的师生支持成立专门为学生服务的高校旅行社。

3.高校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齐全。这就给高校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一座高等院校就是一座“大学城”:在“食”方面,高校的饮食环境条件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在“住”方面,高校的接待住宿有三种形式:一是高档的指学校办的各类宾馆,是按星级饭店的标准服务。二是中档的指学校招待所。三是低档的指廉价学生宿舍。特别在寒暑假,宿舍、食堂空置,可供大学生出游之用;在“行”方面,各高校都通公交车,交通发达;寒暑假教师接送班车也充分利用。为高校师生出游服务;最后谈谈“购”,高校都有光荣史,这对文化教育类的旅游纪念品购物有好处。例如:装帧成册的校史、校友录、校友回忆录、校友聚会纪念册等会有卖点。有些高校自身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自然景色美观,也成为大学生的高校旅游内容。

4.员工整体素质高,有创新精神,善于捕捉新的市场需求。高校旅行社依靠大学作为强大知识后盾,大多数职员和导游由年轻的大学生组成,有旅游、策划、心理等专业知识;顾问为资深教授、专家,知识文化水平都较高,对高校旅游的管理和运行有优势。大学生有创新精神,善于捕捉新的市场需求并做出反应,可以快速开发旅游产品并投放市场,在旅游行业中将有较强的竞争力。

5.旅游信息网络化,扩大市场营销范围。 高校旅行社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加强网络化建设,建设独立网站,与旅行社行业联网,与交通业、酒店业等相关行业联网,实现网上预定车、船、机票和客房,从而使旅游者可通过网上查询和预定,实现网上交易。高校旅行社通过网络营销,向世界宣传企业形象和出售旅游产品。

6. 起步早,占领更多的师生旅游市场份额。当前国内旅行社星罗棋布,竞争十分激烈,许多旅游消费市场的开发已成熟并走向衰落的趋势。而高校师生旅游市场开发较晚,目前尚处于成长期,市场潜力巨大,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虽然高校师生旅游消费同其他阶层的旅游者相比消费水平较低,旅行社从每位旅游者身上得到的利润额较少,但也应看到,高校师生旅游市场规模庞大,如果施行薄利多销的经营战略,对高校师生旅游市场施行规模开发,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较早地做专为师生服务的高校旅行社,趁其他旅行社未进入或已进入但未站稳高校师生市场之际,可先入为主,以占领更多的师生旅游市场份额。

(二)企业内部劣势(Weaknesses):

篇8

目前对乡村旅游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各国学者对其的界定也各有差异。1997年世界旅游组织将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为:乡村旅游是指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方式的活动。我国旅游学者对其界定为: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依托农业这个大环境,将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并进行旅游开发的。乡村旅游一般以城市周边的农村自然景观和田园特色风光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体,以为城市居民提供古老乡村劳作体验、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为目的。因此乡村旅游被称为人类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

在我国,乡村旅游是在满足了市场多元化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亟需调整的要求下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够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单一的情况,而且能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经济收入,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赢,促进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

1、乡村旅游以农家乐和农村观光的形式为主

乡村旅游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回归自然的体验,其通过提供特色农家旅馆、农家菜肴、农家生产劳作等一系列能够享受农村的旅游活动,使得旅游者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并采购特色农产品。这种农务采摘旅游能够推进乡村旅游的健康长久发展。

2、在开发层次上处于低水平的开发阶段

在我国,近几年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经历的时间较短,对其的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还没有转变传统粗放的开发模式,切没有明确的主导方向。

3、主要分在景区边缘地区、老少边穷地区、都是郊区

在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生态景观及原始的乡情习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且带有极强的文化与生态色彩的乡村旅游地,这些能够为乡村旅游所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是的乡村旅游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三、乡村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1、产品开发项目缺乏弹性,开发项目单一,粗放式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以观光旅游和农村自然景观为主,其农业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虽然现阶段对其开发的旅游产品和内容名目众多,但是都没能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开发项目单一,切没有深度和特色支撑。一些开发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对产品进行不合理和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影响当地文化等问题。存在对产品开发并运作期间管理混乱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的解决突发问题,更有部分开发管理人员过分的追求效益,忽视旅游者的差异需求和满意度,产品缺乏创新,形象设计意识不强。造成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单一,管理形式粗放。

2、价格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由于其本身的特点要求,一般对其的开发都处于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依靠城市辐射或者景点辐射得到客源,所以在价格方面大多较低,以吸引游客。乡村旅游以农村景观为主,其资金投入势力和政府支持强度相对于风景名胜区较弱,其主要吸引周边城市周末、节假日休闲度假的出游的居民,这些居民出游的弹性较大,对价格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带来的经济效益较少,因此在“薄利多销”意识的促使下,对乡村旅游的营销采用低价策略。合理的低价策略能够增加经济效益,但是过度的地价营销会导致乡村旅游经营的恶性循环。

3、营销意识不强,营销手段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的销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体系,个体农民营销意识薄弱,地方政府依然采取先发展当地旅游再营销促销旅游的策略,严重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产品促销方面,轻促销或者无促销是乡村旅游的普遍现象,缺乏市场经营理念和市场开拓意识,只局限于简单的“住农家、吃农菜、干农活”的层次,对产品的研发、包装、市场销售等方面没有创新意识。在营销手段方面,旅行社是基本的销售方式,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和网民用户的增加,网络销售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乡村旅游营销方面,仍然选择单一的旅行社销售,忽视网络销售。

4、旅游基础设施过于简单

乡村旅游以农村旅游为主体,绝大部分旅游的选址在农村,并且很多旅游活动是在农村居民的家中进行,因此对旅游设施的建设还不完善,对设施的日常的修建和维护没有标准化、规范化。农村居民因不能提供旅游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强大资金,使得旅游场地设备的简陋和不完备,从而不能使用先进或者统一的旅游设备,满足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依托旅游设备的需要,从而减少游客量。

四、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1、乡村旅游市场营销观念的创新

观念创新是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先导。然而营销意识的淡薄和营销理念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在传统营销模式的创新中转变观念、更新策略,才能顺利地完成市场升级。乡村旅游的市场营销观念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现阶段的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必须满足目前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必须首先在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进行营销观念的改革。传统的乡村旅游市场营销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营销意识,必须将体验经济理念融入旅游市场营销观念中。乡村旅游不仅要通过让游客感受“亲情”从而建立感情,还要具有旅游的知识观,能够拓宽游客的视野和增加知识积累,还要在经营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护环境,将绿色营销观念深入到乡村旅游市场,从而协调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2、加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宣传促销

旅游宣传是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产品销售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乡村旅游要保持不断扩大的客源市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乡村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的渠道多种多样,如积极如积极参与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通过展览宣传促销;编印旅游手册、乡村旅游公园简介,导游图等刊物宣传;制作旅游纪念品,如风光明信片、T恤衫等;与各大旅行社及宾馆联营,让利依靠他们帮助促销;制作旅游标示牌,门票宣传等。提高乡村旅游地整体旅游形象质量和知名度,除对旅游产品整体成功的宣传促销外,还应维护旅游产品的整套形象,保护旅游产品的质量,要以实见闻,而不能让旅客扫兴而归。

3、开发特色浓郁、高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产品由核心部分、外形部分和延伸部分三个部分构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融合为一体组成旅游产品。优秀的旅游产品能够极大的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吸引国内外游客高档次的旅游项目,因此必须全面的打造富有特色的优秀乡村旅游产品。加大对旅游产品研发、包装等的创新,使得旅游产品差异化,并根据当地的特地因地制宜打造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该极力的增加具有地域风土人情、感人故事、农事农活等能展现本地区魅力的旅游活动,在实施产品策略时,必须采用新思路、新方法,以提升产品的质量。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应尽量保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不仅保持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避免因开发造成文化污染,避免把城市现代化建筑、设施移置到乡村景区。旅游接待设施也应该与当地自然及文化协调,保证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原汁原味的“真品”和“精品”给游客。但这并不是说阻止乡村进步,阻止当地发展经济,而是实现旅游与经济发展二者的最佳结合。

4、乡村旅游市场的细分,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乡村旅游市场的具体场所主要是在城市郊区或者景点附近,这些地区必须具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资源,城市或者景点附近的居民会利用节假日体验乡村旅游产品。但是由于各个乡村旅游产品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区位环境、资源条件、产品种类及知名度都不同,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目标市场也是不同的,所能应用的组合战略和营销策略也不尽相同。因此各产品在确定目标市场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确定客源市场。所选细分的市场必须符合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等。否则,便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篇9

关键词:旅游营销;课程改革;校企合作

作者:吴旭云,龙睿(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201418)

引言

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求课程教学中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配备明确的实践教学内容,按计划组织学生进行校企合作的实践技能相关训练,通过课程实践有效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最终的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校通过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改革探索,较好地构建了一个市场营销岗位与课程对接融合的实践性课程体系,在实践产教融合和提高课程质量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新的发展阶段已经到来。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通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及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主的智慧旅游营销模式成为今后发展的大方向,旅游产品需求逐渐转向“定制化”和“多样化”,旅游产品在线销售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构成。面对旅游信息的爆炸式增长,旅游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精通互联网应用、熟悉旅游者网络消费行为与心理的营销人员成为旅游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传统旅游营销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以上变化都对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国家旅游局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之一,结合旅游产业的变化,按照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我校开展了基于校企合作实践的旅游营销实训课程开发,优化教学内容,重构课程模块,将基于互联网的各种真实性旅游实践任务引入课程体系,探索培育既符合高职学生特点又较好融合营销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实践课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尝试

在以往办学实践中,我校的旅游市场营销教学依托在沪旅游企业一直以行业要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但囿于教学条件限制,课程教学仍存在教学设计实践性不足、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效果注重书面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行业变化和课程教学现状,我们明确了此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开发中积极获取行业、企业等社会资源,通过构建校企双主体教学团队并共同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将相关营销专业知识有机地嵌入到基于互联网的各种具有真实性的旅游实践任务中,在课程中融入互联网调研、营销情境实战、定制旅游、新媒体营销等符合当前行业动态的实践内容,形成自身特有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重构

根据行业变化和自身办学积淀,通过对原有的高职旅游营销课程知识的梳理和企业调研,在营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实践,按营销知识的纵向铺垫为经线,按业务实践的横向穿插为纬线,从抽象到具体对课程学习进行统一归类布局,设置为若干项目,并针对每一项目分别设计三个模块的具体内容,分层次递进开展基本理论学习、案例和相关知识拓展、核心实战技能训练,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与课堂实践、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环节一体化、互相支撑的课程开发模式。目前设计的六大项目为:

①旅游营销认知:在学习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和各种企业经营哲学的基础上探讨旅游市场及相关营销的特征,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书的基本写作方式,掌握旅游企业营销岗位的设置构成。

②旅游营销调研:明确市场调研的常用方法、优缺点、适用情景,掌握旅游企业微观和宏观环境包含的各种要素。对具体旅游企业开展网上调研,尝试利用问卷星网站设计和收集互联网调查问卷,并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

③旅游营销STP分析:掌握营销战略分析与策划中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的基本流程,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完成旅游企业具体项目的目标市场细分分析、市场选择和定位,学习利用中教畅享系列企业营销软件开展营销情境实战。

④旅游营销组合:学习旅游产品开发及组合、定价、分销渠道及促销的相关知识,掌握新产品开发程序、品牌和包装策略,利用互联网搜索旅游企业相关案例,并尝试进行具体在线旅游产品的开发策划、品牌设计、定价、渠道选择及促销活动筹划等。

⑤旅游新媒体营销:学习新媒体营销的基本理念和常用手段,掌握微信、微博、APP等互联网新媒体营销的单项操作技巧,并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推送产品和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实践训练巩固相关技能,在掌握单项操作技巧的基础上完成具体旅游产品的新媒体营销策划方案和新媒体官方平台的运营策划书。

⑥旅游定制化营销:了解定制化旅游营销的基本概念和一般流程,掌握旅游消费者网络数据库维护的一般方法和定制系统内旅游企业资源共享的常用模式,并通过实践尝试在线旅游顾客数据库的建立和在线旅游产品定制的具体步骤。

(2)教学目标调整

在确定基本课程模块构成基础上,课程教学和实践目标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以旅游营销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出发点,分别设立了知识、素养和能力三大目标。课程教学除了营销知识目标外,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在课程中侧重职业素养的养成。具体如表1所示。

表1课程教学目标构成

pagenumber_ebook=37,pagenumber_book=36

(3)实践环节渗透

课程实践分为三类:①课内实践教学:在营销课内引入企业讲师,通过行业真实案例导入讨论和面谈销售、客户拜访、客户管理、电话销售、网络营销等真实岗位场景模拟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引入一定课时的营销软件操作让学生通过亲自上机模拟提高对营销实践的认知。②校园实践教学:包括校园调研、第二课堂活动和学校实践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园实训室及学校实训周活动,把教学计划中的校内生产性实训环节与营销课程内容融合,通过进一步的岗位实践提高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③校外实践实习,包括营销课程专业认知见习、专业跟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利用目前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的几大旅行社、景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使校外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实训场所和指导评价,让企业以“校企共建”的方式参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

2.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1)基于课程基本理论的以案例讨论为核心的教师主导授课

课程内容的六大项目均以旅游营销基本理论和知识点为逻辑,设立课程情境和教学知识模块,以案例为载体由专业教师展开授课。课程相关案例主要介绍展示最新的行业案例或经典案例,案例库由企业人员提供,课程知识框架和具体案例编写由专业教师为主编撰完成并由合作企业审定,以贴合行业实践。

(2)基于能力培养递进的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导的项目实践技能训练

合作企业分工参与布置各项目具体实践任务,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联合指导下分组以任务为导向分工协作完成课程教学计划中的各类实践模块,并按不同实践内容分别计分纳入考核评价,以此达到课程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市场发展紧密结合的目标,使专业人才培养紧跟行业热点。

(3)基于鼓励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学生主导课外拓展提升

在校园实践周和专业生产性实训环节,利用学校已有的中教畅享系列企业营销软件开展营销模拟实战操作,并与旅行社、景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等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学生以微信营销、直播视频等活动开展综合实践,并鼓励学生通过学校部委及行业参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能力。

在此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中心从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学生从参与实际的实践技能活动开始过渡到独立开展相应的综合实践任务,而教师的角色和职能也逐渐从“台前”退居到“幕后”,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3.教学评价

在考核形式上,课程教学不再以一元性的评价和唯一正确答案为依据,构建了由专业教师、企业导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多样化考评体系,强调质化评价,着重记录学生成长转变的轨迹。

考核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采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方式。

平时成绩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日常表现的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和同学间互评,主要考察学生及学习小组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及每次任务的完成质量,迟到、旷课、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小组讨论、任务完成度等都纳入考核评价范围。

期末考核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运用、综合能力和整体的评价,分为理论考核和综合考核两部分。理论考核由学校教师进行,综合考核由企业导师根据学生的实践学习过程做出考核和评价,包括人文素养、沟通能力、职业素养、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并且将相关课程内容的实践、实习、考证、竞赛等环节表现纳入考核中,注重调动学生平时实践学习和参与考证竞赛的积极性。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总结

本课程开发以学生营销技能的获得和综合素质的养成为根本,通过在具体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设置方面的调整创新,打破原来的课程教学时间界限,把课程开发融入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除课内实践教学外,还在校园实践周、生产性实训等环节进一步开展营销软件操作、旅游企业社会调研、微信营销等活动,并鼓励学生开展校外实践,通过专业实习、学校部委及行业参赛等活动进一步巩固相关实训项目的成果,让学生多环节多层次利用多种平台开展营销实践,更好地融会贯通所学专业知识。

篇10

摘要:文章对我国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与作用、划分依据和标准、市场细分程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多数学者对其研究达成了基本共识,这为我国旅游企业在今后竞争中寻找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旅游;旅游市场;市场细分

一、引言

旅游市场细分在旅游目标市场的选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旅游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也是决定旅游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现代旅游市场发展过程中,市场细分化的趋势不断增强。通过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在各国都将区域旅游客源作为自己国家旅游市场开发的主要目标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细分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历程

旅游企业的营销战略观点发展经历了大量营销阶段、产品差异性营销、目标市场营销三个阶段。旅游企业首先要确定主要的细分市场,从中确定一个或几个作为目标市场,最后根据每一个目标市场的特点来制定旅游产品计划和营销计划。现代旅游者市场战略营销的核心可分为细分市场、选择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是为了给营销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争取在市场上取得战略性的成功。

三、主要研究议题

(一)旅游市场细分概念与作用研究

1、旅游市场细分概念。市场细分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市场营销学家温德尔·斯米斯(WendellR.Smith)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一个市场营销学的新概念。在我国的旅游市场细分研究中,多数学者关于市场细分概念研究趋于一致。赵西萍(2003)等认为市场细分实际上是根据购买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态度、购买行为特征等不同因素划分市场的行为过程;王洪滨(2004)指出旅游者需求的差异性是市场细分的关键;张俐俐(2004)强调细分就是划分旅游者群的过程;苟自钧(2005)综合上面观点,指出市场细分的出发点是从区别消费者的不同需求,然后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把整体旅游市场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类似需求和欲望的消费者群体。

2、旅游市场细分作用。在旅游市场细分作用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对下三方面达成基本共识:市场细分有利于识别和发掘旅游市场,开发旅游新产品,开拓旅游新市场;有利于针对性地制定和调整旅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有利于旅游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俞慧君(2005)提出小企业可利用市场细分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地位;张俐俐(2005)提出市场细分有利于旅游企业制定灵活的竞争策略;张玉明、陈鸣(2005)提出市场细分有利于企业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技术和信息,在市场竞争中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苟自钧(2005)提出通过细分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旅游市场细分依据

旅游市场细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如何细分旅游市场即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是什么成为目前此研究的重点所在。地理变量、人口统计变量、心理变量和行为特征变量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划分的主要依据。同时,林振华(2005)提出在地域上,依照景区(点)与客源地的距离可划分近距离市场、周边市场、区域性市场和世界市场;丁宗胜(2006)提出以旅游购买动机为依据划分宏观旅游和微观旅游。

我国旅游市场一般划分为入境、国内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下面就这三大旅游市场进行详细的市场细分依据分析。

1、入境旅游市场细分依据。目前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细分研究中,主要依据是地域细分、客源流向和旅游规模等。按照地域细分为周边国客源市场、欧洲客源市场、北美客源市场、南美客源市场、大洋洲客源市场、非洲客源市场和中东客源市场(康星华,2000)。依据规模大、类型特征明显、增长方式效益型,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北京划分为成都的首要旅游市场;依据入境旅游人数,划为港澳台和外国人为成都的入境旅游市场(杨剑,2005)。按客源流向,将客源市场细分为核心、基本和机会三个客源目标市场(郭英之,2000)。

2、国内旅游市场细分。(1)学生旅游市场:按年龄及其与年龄相互配合的学习阶段把学生旅游市场分为7-12岁的小学生市场,13-15岁的初中生市场,16-18岁的高中生市场和19-24的大学生旅游市场(赵幼芳,1996);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不同,需求偏好不同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性,又可将整体学生市场细分为小学生市场(7岁以下),初中生市场(12-19岁),高(职)中生市场和大学生市场(任进、孟荣2005)。(2)高校教师市场:陈薇、吴凯(2005)针对高校教师的学术背景来细分旅游市场,提出开辟教师旅游专项产品。(3)老年人旅游市场:郑昌红、王颖(2002)提出国际老年人旅游市场主要以欧美和日本老年人为主,国内市场主要包括国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和国内较为富裕的其他阶层的老年人,以及目前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和市郊富裕乡村中的老年人。(4)会展旅游市场:主要依据会展的性质来细分旅游市场,其中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奖励旅游业旅游市场。(5)区域旅游市场细分:根据旅游者地理、收入、文化、行为、心理变量等因素可分化旅游市场,刘晓辉(2003)在划分贵州旅游市场时,提出可分为境外游客民族文化人文旅游,省外游客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观光旅游,自然民族生态休闲旅游,省内游客郊野休闲度假旅游。从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为依据,绍筱叶、成开魁(2006)提出一级客源市场,二级市场和三级市场细分原则,并以河南省为例,提出国内旅游市场是以河南省为主的一级旅游市场,山东、河北为主的二级旅游市场。以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距离为依据,陆林(2006)划分井冈山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包括珠江三角洲和周边大中城市、长江三角洲、京津等地区为中程旅游市场;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客划分为港澳客源市场为主的核心旅游市场,中国台湾,东南亚,东北亚旅游市场为主的近程旅游市场;欧美为主的远程旅游市场。此外,针对某些专题旅游项目,一些学者也尝试进行旅游市场细分。其中,张晓艳(2006)根据目的地地域、旅行者特征对自驾游高端市场分别对自驾游进行市场细分,分别为专业人士、男性、女性和家庭旅游市场;高端市场可划分为赛车自驾旅游市场和房车市场。周刚、杜靖川(1999)以云南省为例,对红色旅游客源市场以地理、人口和购买行为标准进行了市场细分。

3、出境旅游市场细分。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中可查得,以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秩序等五个方面的46个有代表性的主要社会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为基础,用综合分法评出中国大陆居前10位出境旅游各省市的排名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辽宁、福建、黑龙江、山东。

(三)旅游市场细分方法

目前,多数学者采用三种细分方法。单一变数法,即根据影响旅游消费需求的某一种因素进行市场细分的方法;综合变数法,按影响旅游消费需求的两种以上的因素进行市场细分;系列变数法,按照影响旅游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系列划分。

美国的市场学家麦卡锡提出细分市场的一整套程序,这一程序包括七个步骤:选定产品市场范围;了解、列举分类顾客的基本需求;了解不同潜在用户的不同要求;抽调潜在顾客的共同要求;根据潜在顾客基本需求上的差异方面,划分不同的群体和子市场;进一步分析每一细分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可以对这些细分出来的市场进行合并,并作进一步细分;估计每一细分市场的规模。

国内多数的学者对麦卡锡提出的七个步骤保持认同,同时提出细分市场的程序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做灵活的调整,不必拘泥于学者提出的旅游市场细分的步骤之中。